农业机械化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7:59

农业机械化概念篇1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公共管理;管理;服务

1农业机械化公共管理的概述

1)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公共管理在西方兴起和发展,关于公共管理的定义也是各式各样。现代来讲,公共管理师以政府部门为核心,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运用政治、经济、管理的方式,来使政府的治理能力加强,提升政府绩效和管理能力,从而实现公共利益。作为管理来看,公共管理与其他管理在研究的原理和方法等方面,有许多相同点,但是在管理目的、管理性质、管理手段等也有独特的地方。

2)农业机械化的概念。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农业的认识从开始的不了解,看天吃饭,逐渐的加深对其的认识,而农业机械化的概念在不断的被所认识,其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目前的农业机械化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机械化指的是农、林、牧、鱼各个部门实现机械化的过程,依据与农业发展的需求,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方式,让机械技术和现代管理相结合。狭义的农业机械化是指农业生产中的某个环节或者某种农业产品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运用动力机械和配套的作业代替人和畜力等等的传统农具,进行农业的各种作业。

2农业机械化公共管理与服务的目标

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管理和服务时分不开的,农业机械化是为了农业的经济生产服务的,若是离开了农业生产和经济,那么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否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这样来看,农业机械化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工业的生产,提高生活水平。

3农业机械改革发展的现实途径

1)完善保护农业机械化服务的法律制度。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的进程中,发达国家都建立了直接亦或是间接的保护农业机械化的法律法规。因此,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中国,应当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修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推广法,确立农机服务和公共服务组织的职能地位。制定农机的装备和设施的安全法规,让农机建立的责任、义务、权力受到明文法规的约束,来使农机安全管理体制更加的规范化。除此之外,根据wto的要求来制定农业投资的保障法,保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投资资金的及时到位。并且可以不断推进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来保证中小企业的企业的不断发展,从政治、法律、财税等等方面促进中小企业的农机服务的发展。

2)健全农业机械化的管理体制。①重新建立县级以上的农业机械化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制度。从公共管理的理念来看,农业机械化是一个混合的产品,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还需要政府的支持。然而政府机构的改革单靠减少机构、人员和财政支出是不够的,更应该转变政府的只能,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加大其支持力度。②提高农业机械化监理部门的地位。农机安全监理是行政执法部门,应当由行政单位按照法规程序进行,而技术检测应当由专业技术部门负责,让行政与技术检验服务相互分离。农机安全监理依法对农机安全进行监督管理和事故仲裁等处理。技术检验部门则负责对与农机安全有关的技术检测方面的管理。③促进县乡机构改革,完善农业机械化管理体制。农业机械化的管理改由县农机管理部门进行直接管理,并且负责了解、掌握基层农机化发展的情况,为政府的有效决策提供依据。而其他管理职能,由县农机部门按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统一的安排。转贴于

3)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的服务体系。①有偿农业机械作业服务的大力推广。有偿农业机械作业服务是一种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民事合同关系。其主体包括农民和农业机械作业组织,其对象包括本地或者外地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政府部门应当制定相关的农业机械作业质量的标准,使双方的协议被保护,维护双方的利益。②鼓励农业机械化跨区作业。农业机械化跨区作业服务是指跨越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域进行农机作业服务。农业机械化跨区作业服务解决了农村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导致的分散经营与农机所需求的大面积集约经营之间存在的矛盾。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做好服务以及必要的管理工作来支持农业机械化跨区作业。③鼓励形式多样的农业机械服务组织。政府应当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例如采取积极的财政和税收政策措施等等来鼓励和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机械服务组织。通过政府的鼓励和扶持,不断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的建设。④积极建设农业机械化的信息网络。政府要推进农业机械化的网络建设。信息网络的滞后,对农机服务社会化有着重大的影响。农业机械化的网络建设,让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组织能够及时、多方面的了解到市场的供求信息,使农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⑤开展农机服务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农机服务组织应该依照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要求,提供示范推广、技术培洲、信息、中介等社会化的服务。现在的工作要建立并且完善农机服务系统,解决社会化服务等的问题,建立、健全农机作业市场、维修市场、销售市场等。

4)基层的农机推广机构要加强建设。针对各地的不同差异和要求,选择适用性的农机产品,采用不同的技术化和作业的方式,农机和农艺要紧密的结合,来达到预定的生产目的。并且农机的推广人员要考虑到当地农民的环境和生产条件,建立实验性的基地,通过农机示范推广来不断引导农民的生产。当农民看到一项新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多带来的成效的时候,就能得到农民的认同,并且转化为行动。农机推广机构实现的是公共利益,由此发生的经费由国家财政承担,农机推广亦包括对技术推广经费的支持和环境的改善,保证通过公益性新技术示范推广和多种经营的服务活动,来促进农机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

管理和组织的创新所能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的方面。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是保证农业机械化经营的重要的方面。这既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本身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也各级政府采取的积极措施的支持和推动。只要政府用公共管理的理念来转变政府的只能,深化体制改革,加大农机的投入,必定会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秦海生.我国农机经营体制等第二次创新初探[J].农业机械,2003,02.

[2]王乐丈,陈干全.公共性: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与核心[J].社会科学,2003,04.

[3]卢良恕,孙君茂.中国农业的新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2,03.

农业机械化概念篇2

关键词农业机械;发展现状;问题;对策;云南昭通;昭阳区;乐居乡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03-0209-02

abstractthroughtheanalysisofdevelopmentstatusandexistingproblemsofagriculturalmachineryofLejutownshipofZhaoyangDistrictinZhaotongCity,itwasconsideredthatfarmersofLejutownshiphadlackadequateawarenessonthepromotionanduseofagriculturalmachinery,andhadbackwardfarmingidea;economicdevelopmentwasslow,purchasingpowerwaslow,andthemaintenancewasdifficultyaftertheupgrade;degreeofagriculturalmachineryscaledevelopmentwaslow;theuseofagriculturalmachineryefficiencywaslow;capitalwasunder-investment;agriculturalmechanizationtechnologypopularizationprogresswasslow,etc.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topromoteagriculturalmechanizationdevelopmentwereputforward,soastoprovidereferenceforthedevelopmentoftheareaofagriculturalmachinery.

Keywordsagriculturalmachinery;developmentstatus;problems;countermeasures;ZhaotongYunnan;ZhaoyangDistrict;Lejutownship

1乐居乡概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乐居乡位于昭阳区城西18km,土地面积84.57km2,东与旧圃镇相连,西和鲁甸县龙树乡接壤,南与苏家院乡交界,北同洒渔乡、苏甲乡毗邻。乐居乡大部分地区处于洒渔河谷平坝,地势平坦,南高北低,洒渔河流经北部边缘,多箐沟丘堡。最高海拔温家大山北侧2529m,最低海拔马龙村1891m,年平均气温11℃,土壤有黄壤、黄棕壤、紫色土、水稻土,呈微酸性,是昭阳区粮食主产区之一,主产水稻、玉米、马铃薯。

境内有为乐居乡、苏家院乡灌溉人畜引水的主干渠一乐居大堰,渔洞水库南干渠、北干支渠,有部级大二型水库――渔洞水库(其坝基位于乐居乡行政村的官坝冲自然村西300m处)。

1.2社会经济状况

乐居乡辖5个村民委员会,19个自然村,101个村民小组,2014年末有9138户,共36336人,其中农业人口18755人,主要居住有汉、彝2个民族。全乡共有耕地1140.1hm2,其中水田506.8hm2,旱地633.3hm2,有果园550hm2,有林业用地3760hm2,占国土面积的44.5%。全乡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粮、畜、果、烟、劳务经济”五大支柱产业,2014年末,人均占有耕地26.67m2,人均有粮587kg,人均纯收入3800元。

2农业机械发展现状

乐居乡农业机械化发展突破了地形限制,从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农村运输机械为主转向以重点推广耕作机械、着力解决农业生产耕种收环节的机械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为主。随着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和农业科技的普及,效率高、易操作的小型农业机械进入田间地头,农业机械化在对小康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近几年,乐居乡农业机械化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5年推广耕整机1263台。但是,乐居乡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当前的农机化发展并不是高速、高效的,农机服务产业化经营滞后,主要表现在缺少一个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健全的农机经营组织体系。农机服务组织在相关的农机销售、维修、燃油供应上存在着中间环节薄弱的问题。

3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乐居乡农业机械化发展突破了地形限制,从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农村运输机械为主转向重点推广耕作机械、着力解决农业生产耕种收环节的机械化,乐居乡农业机械化保持了强盛的发展势头,已经成为乐居乡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目前还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

3.1思想认识不够,耕种理念落后

农业机械化概念篇3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应用分析

伴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而引起了一系列严峻的问题,其中对我国人口所造成的最大威胁也莫过于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这也就是说明人口在不断的增长,而粮食并没有增长。而如果再我国仍旧再按照这样的形式发展,也就是说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很有可能会没有粮食。因此,促进电子信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这一进程也成为了改善我国这一困境的主要解决方案。这也就使得不断更新优化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促进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成为当务之急。

1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使用中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很多农民群众和很多的领导官员对于农业生产仍旧保持着固有的观念。很多时候农民们也更加倾向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农民们本身的知识水平有限也就会使得他们对于新型的技术并没有很大的概念。所以当前农业生产技术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人工与机械技术相结合的生产模式,而当地的政府部门以及国家的相关部门对于这一方面的关注度仍然很低。这也就使得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仍旧是大家心目当中的主流观念。再加上国家以及政府部门的关注度低也就使得将电子信息技术引入到农业机械中的这一技术发展起来将会及其的困难。

1.1电子信息技术所受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将电子信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的这一想法很早就已经提了出来,并且在西欧以及美洲很多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在我国,很大程度上却仍然只停留在想法这一阶段。我国很多地区的人们仍然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农业器械的使用上。地方领导们对于将信息技术引用到农业生产中仍然还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这也就使得从地方领导到农民群众,大家对于将电子信息引入到农业生产并没有给予很大的热情或者说对于这一想法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由于对于这一想法的重视人数或者说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所以在我国将电子信息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还将会有一个极其缓慢的发展过程。

1.2电子信息技术研究缺少资金

在我国,目前的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十分先进的水平,按照道理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应该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可是事实上,这一过程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也就是说,国家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而农业生产依旧处于一个半自动化、需要人力的一个过程。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仍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家所提供的资金实在少之又少,也就是说国家对于这一方面的发展普遍的不重视,因此也就没有提供太多的资金来促进这一方面的发展。资金问题也成为了当前制约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最主要的一个因素[1]。

2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的解决方法

当前我国虽然仍旧一个农业大国,但是我国的粮食消耗量仍然也是最大的。我国每年进口的粮食数量仍然会消耗很多的资金。而如果能将这部分资金花费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这一领域的话,这样的话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也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也会而想要促进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的这一进程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加强国家以及政府部门对于这一方面的关注以及扶持。只有真正的让政府部门更加深刻的认清楚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与西方国家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差距,才可能会真正的重视起来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应用这一过程的重要性。

2.1应当加强重视程度

要想真正的将信息技术广泛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程度,首要的任务是提起大家对于电子信息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的关注度。尤其是当地的村领导以及县领导,更应当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农业生产。很多领导对于当地现阶段的农业发展水平仍旧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并不清楚当地的农业技术与国外的巨大差距。所以对于农业生产方面仍旧是以一个很传统的观念来看待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平。此外,当地的领导干部们也应当对于在世界范围内或者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发展提高重视程度,多去参观学习、多去关注其他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以及农业技术的发展情况,进而来促进本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2]。

2.2应当提供更多资金

要想使得国家电子信息技术能够更好的在农业机械中发展,最需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一个技术,因此它在农业生产中更加广泛的应用这一发展过程也必将会耗费更多的资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更应当增加对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投入。而在当代,科学计算机水平发展的如此迅速,而农业生产技术仍旧停滞不前,所以国家以及地方政府更应当增加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技术的投资。只有资金跟得上,一切的发展以及更新才能够更加快速地发展。

3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当代,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还是一件比较遥远的事情。为了加快这一进程,无论是地方领导还是普通农民群众都应当对于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发展给予更大的关注。从国家来说,更加应当加强对于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发展过程的关注度,而且适时的出台相关政策扶持这一技术的发展,能够给予更多的资金来促进这一发展过程。

参考文献

[1]赵大勇,李向军,刘宏梅.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分析[J].乡村科技,2017,(18):95-96.

农业机械化概念篇4

关键词:农机;农艺;农业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s345文献标识码:a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国家为了现代化农业的实现,不断加强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在我国农业机械的50年的发展路程中,如何使农机与农艺更加有机、有效地结合到一起,始终作为主线贯穿在农机的管理、运用和科研工作当中,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1农机与农艺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1.1关于农机与农艺的概念

农机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动力机械、作业机械,是农业机械的统称和简称。农机作为一种农业生产工具弥久存在和不断发展,是先进农业生产工具和实施科学技术的有效载体,为实现农业作物、粮食作物大面积耕种、管理以及增产、增收提供了积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结构复杂、操作简单、投资大、使用效能高、具有明显季节性等特点。与农机明显不同,农艺是指农业生产的工艺、技术与原理,具有多样性、多变性、季节农时性等特点。

1.2关于农机与农艺的关系

农机与农艺是独立存在同时又互相依存的2个整体。它们之间没有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是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促进的。农艺技术是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逐渐认识、发展和总结出来的农业技术及与之有关的操作技术。农机技术是指为确保这些工艺过程更好地实现而设计制造的相应农业机械和加强其管理的应用技术。如何正确处理好2者之间的关系,使之他们相互适应并结合促进是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加快实现高效农业的重要途径。在农机化深度发展的时期,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农机与农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目标方向的农艺和作为载体的农机,只有互相结合,取长补短,才能够在现代经济体制下展现出其作用,促进我国农业的全面发展。

2农机与农艺结合历程

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是不断出现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初,是农机化发展的初期,确认了农机必须适应农艺这一观念。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要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20世纪70年代,正式把农机与农艺的结合问题写入“全国农业机械化纲领”中。20世纪90年代后,农业科学工作者提出多学科综合研究,其中包含农业技术体系、作业工艺程序、农业机械化和机器系统之间的配套。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使用替代农艺过程,促进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更有效地组合成高效、优质、科学、高产的作业程序系统,从而使农艺、农业机械2者均纳入农业工程的范畴。目前来看,有2方面益处,可以模拟环境,做到不同环境下的可调可控,从而满足农艺发展的要求。例如现在广泛应用的设施养殖和设施栽培等;很好地适应了新的形势和新的潮流发展,例如现在大力发展的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最近,世界各国都提出了精细农业的概念,也称之为处方农业。这实际上就是一次农艺技术发展历程上的革命,要实现精细农业,就必须同步地发展农业机械,重视农机的研究、引进和开发,同时同步考虑信息技术等手段。

3农机与农艺相融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3.1农机与农艺相融合面临的机遇

近几年来,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机装备的总量持续增加,装备的机构和布局也在不断优化,农作物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57%。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面积持续扩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速度不断加快。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实现我国粮食产量“十连增”,农民增收“十连快”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装备支撑。随着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使用力度不断加大,作用发挥也不断增强,农业机械与农艺技术不相适应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如何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进而加快解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先进的农业机械作业和传统的手工作业技术之间的矛盾,需要农机技术和农艺技术加快磨合,相互促进,最终达到发展共赢。这期间,促进农艺技术与农业机械相互配合,通过农艺技术的革新来适应农业机械的发展,可大大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

3.2农机与农艺相融合面临的矛盾

现代化的农机技术和农艺技

术对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生产率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一般来讲,农艺的不断进步,必然要求革新生产工具;而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又会促使先进的农艺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充实和完善,从而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现时的农村劳动力、劳动力知识、层级结构以及农民的劳动观念、劳动素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相适应的,农民对农业机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机械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农业生产意愿。而在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却存在着诸多的薄弱环节。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中农机与农艺结合还不够紧密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4促进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措施

要打破部门分割,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整合现有农机科研力量,加快建立农机和农艺科研单位协作攻关的机制。要充分发挥合作社和农机生产企业的作用。要充分考虑一种农作物的全程机械化推广。要制定科学完善、互促互适的农机规范和农艺标准。要建立有效的示范基地。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业规模化生产的不断扩大,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农机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而与此同时,农艺与农机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也逐步显现出来。如果不及时入手,加快解决2者之间的衔接、促进和适用问题,就会导致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手段难以充分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受到制约。因此,如何促进先进的农艺技术与农机技术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2者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不仅仅是理论问题,更是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农业机械化概念篇5

我国机械行业门类齐全,规模大,2011年整体销售收入接近15万亿元,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占到全球机械销售额的15%左右;出口额达到3,425亿美元,跃居世界第四;工业增加值超过4万亿元,约占我国GDp的8%;机械行业是对全国工业发展贡献最大的行业,经济总量占整个装备制造业2/3以上。因此机械行业是装备制造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堪称中国工业的“脊梁”。

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越加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先进制造技术这个概念的提出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这个名词没有确定的定义,但目前公认的认识是: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它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使技术的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社会的需要。2.从强调专业化分工向模糊分工、一专多能转变,使劳动者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3.从金字塔的多层管理结构向扁平的网络化结构转变,减少层次和中间环节。4.从传统的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转变,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质量。5.从按照功能划分部门的固定组织形式向动态的自主管理的小组工作方式转变。6.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1)机械制造自动化。(2)精密工程。(3)传统加工方法的改进与非传统加工方法的发展。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始终是机械制造中最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也是制造企业提高生产率和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自本世纪20年代出现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刚性自动化、柔性自动化和综合自动化。综合自动化常常与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

集成制造等概念相联系,它是制造技术、控制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旨在全面提高制造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虚拟制造”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虚拟制造以系统建模和计算机仿真技术为基础,集现代制造工艺、计算机图形学、信息技术、并行工程、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一体,是一项由多学科知识形成的综合系统技术。虚拟制造利用信息技术、仿真计算机技术对现实制造活动中的人、物、信息及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以发现制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产品实际生产前就采取预防的措施,从而达到产品一次性制造成功,来达到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增强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清洁生产的两个基本目标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要求渗透到从原材料投入到产出成品的全过程,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替代有毒的原材料和短缺资源,二次能源和再生资源的利用,改进工艺及设备,并将一切排放物的数量与毒性削减在离开生产过程之前。对于产品而言,清洁生产覆盖构成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即从原材料的提取到产品的最终处理,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运输、流通、销售及报废等,合理利用资源,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计算机技术是企业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有关的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有机集成和优化运行,在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集成优化达到产品上市快、服务好、质量优成本低的目的,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和敏捷性,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由于国家继续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和农产品收购的顺价政策实行,预计大型农机产品生产降幅将明显降低,农业运输机械将保持适度增长,一些小型、专用农机具市场需求将保持平稳。但受农民收入增长减慢和收入分流等因素的影响,预计农机生产低速增长的状态不可能扭转。

预计随着国家对铁道、公路、机场、码头和城市公用基础设施等项目投资力度的加强,国内市场对工程机械产品的市场需求会有所改善。虽然今年企业生产涨幅会比去年有所降低,但全年工程机械行业仍将保持适度增长。

从目前主要仪表产品的发展前景看,预计投资类仪表的市场需求会有所好转,受住房制度改革的推动,预计各种水表、电表需求将逐渐趋稳,光学仪器和消费类仪表将能够继续保持目前的增长态势,全年生产增长将在5%左右。

由于石油化工通用设备行业的产品多系量大面广的辅机制造,尽管今年以来这个行业生产增幅逐月回落,但与其它机械制造行业比仍是基本适度的。从主要产品情况看,受海上石油发展的影响,石油钻采、炼油化工设备保持一定增长;气体压缩机、高中压阀门生产与化肥行业生产不景气有关,降幅都较大。从目前相关行业发展前景看,今后石化通用行业情况会有转机,生产增长会有所恢复,尤其是国家加大对年产30万吨及以上合成氨、48万吨及以上尿素、30万吨及以上乙烯成套设备等的技术改造会促进需求的平稳增长。

农业机械化概念篇6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农村建设

一、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相关概念

(一)机械自动化技术

自动化技术和机械制造行业的集合形成了机械自动化,机械自动化生产具有自动、高效、连续的特点。机械自动化可以降低人力的资源的投入和使用,加快了原料的流动速度和工艺流程,以提高生产的效率和产量。机械自动化在如今很多的产业中都得到很好的应用,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还大大减少了人力的消耗,改善了环境污染问题,对于农业的进步和发展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组成

机械自动化包含的学科很多,由程序单元、作用单元、传感单元、制定单元以及控制单元组成的系统工程进行管理运行。其中,程序单元针对的是系统中的“怎么做”;作用单元针对能量和定位的准确操作,归于自动化系统中的前期方面;传感单元主要的作用是检测系统工作的状态和性能是否正常;制定单元作为最核心的部分,这个单元可以对信息数据进行分类比较,然后发出相应的信号;控制单元是自动化系统的保障,对各个单元之间进行协调。

二、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一)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当今农业机械化生产中的积极作用

随着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农业种植和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对农业种植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农业种植、生长、收割的环节都用到了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解放了繁重的生产劳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统一的标准减少了次品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机械的应用使得农业可以实现大规模耕种,从而扩大了原有规模,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效率。

(二)农业机械自动化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大的问题是农民收入偏低,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农民借助于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通过扩大规模,减小劳动强度,实现了经济收入上的提升,从而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三、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一)农业智能化种植技术的应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智能化种植技术的应用为实现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契机。最早我国农业种植技术的机械主要包含拖拉机、耕地机等,这些机械的使用实现了我国农业种植的半自动化,缓解了农民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其后期仍然需要人工进行维护和生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农村农业种植技术也得到了提升,网络程序技术和智能化感应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农村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比如在进行水稻种植时,自动化操作程序可以实现对水稻水位高低、水稻种植间距等设备进行调控,降低了农民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水稻种植的效率和质量。

(二)农产品生长自动化技术应用

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于农产品后期生长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首先是对于农产品整体的监控,通过机械检测程序,形成了农作物的集成化管理和分层管理,对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及时进行反馈,比如将玉米和小麦等农产品进行划分,实现农作物的整体划分和分层划分。虽然我国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我国人口众多,平均占有量却不多,如果对水资源不能进行很好的调配,很容易出现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水资源是否充足是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农作物灌溉中,可以有效地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从以前的大水漫灌方式转变为喷灌、滴管等方式,传感器和电子计算机的结合为这一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持,节约了水资源、增加了农产品产量、降低了成本、保护了环境,是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三)农产品收割自动化技术应用

在农产品的收割中,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最要分为“收”和“存”两个方面,一体化管理是农产品收割的主要趋势。农产品收割自动化技术在农作物收割中的应用是以农产品类型进行划分的,不同的农作物采用不同的收割方式,收集程序的智能化管理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农业产品收割,例如玉米机可以实现对玉米粒自动的收割;在进行农产品存储时,不需要进行多余的处理,因为自动化机械在收割时可以实现自动烘干处理,例如玉米收割机处理直接收获玉米粒外,还可以将秸秆进行粉碎,形成农田营养和牲畜饲料,该技术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种植技术的发展。

四、结论

新时代下想要增强自身的发展,就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是我国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新道路。随着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农村农业的种植产生影响巨大,改变了传统的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了农产品的质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田世龙,田甲春,葛霞.中国马铃薯贮藏技术现状与发展展望[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马铃薯产业与现代可持续农业(2015)[C].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15:6.

[2]刘洋.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现状和推进模式探讨[J].化工中间体,2015(11):11-19.

农业机械化概念篇7

关键词:农业机械工程;绿色技术;生态;应用;推广

1应用与推广绿色技术的必要性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普及,在农业机械工程中应用绿色技术不仅有着很大的潜在价值,而且可以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通过加大对绿色技术的创新研究,让更多企业使用绿色技术。环境问题不仅影响到个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这是关系到全人类生存的问题。

2运用与推广绿色技术的策略

2.1绿色制造工艺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运用

绿色制造工艺是实现农业机械工程绿色化的重要手段和内容。绿色制造工艺技术具体包含农业机械工程制造过程中的材料处理技术和控制技术等。以制造某一种农业机械为例,运用绿色镀锌工艺就能很容易达到技术标准,并且效果良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无需将镀件重新回火软化,在常温下就能完成,优化了工艺流程,节约了人力、时间及资源,并且还具备实用性较强的特征。在农业机械制造过程中,使用水机润滑剂能够极大地提升切割金属的效率,有效降低成本。在焊接过程中,可使用二氧化碳保护技术,因其自身热影响区域狭窄及熔池小,所以对工件产生的不良影响极小,提高了焊接质量。

2.2互联网协同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运用

在过去,农业机械工程设计的流程为:概念设计—绘制设计草图—依据设计图纸制造样机—样机试验—寻找不足—优化和完善设计—样机的生产、试验及优化—生产样机。这种设计流程的弊端是,会消耗大量的材料和资源,并且农业机械的研发周期较长。如果能在农业机械的设计研发过程中引入互联网协同技术,则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合理运用CaD、Cam、Cae等计算机技术,对农业机械设计进行仿真分析,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虚拟设计,避免资源浪费,切实缩短研发周期[1]。

2.3绿色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中推广的策略

首先,应充分扩大大型农业机械企业的影响力,在设计、研发、生产过程中,运用绿色技术,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运用绿色技术能够节约大量资源和材料,这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减少生态污染等具有重大意义。这就要求企业自身应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引入、运用和创新相关技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切实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其次,充分发挥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作用,在农业机械工程中推广和普及绿色技术。高校以及社会科研机构中有很多高精尖人才,想要不断推动绿色技术与农业机械工程的发展,就必须依赖科研机构及高校的科研力量,制定相应的机制,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大学生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到该领域中。注重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向社会输送大量的高素质农机科研人才。同时,应注重与国内外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互动合作,在内外交流中不断学习,把绿色技术与农业机械工程的有机融合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项目,不断探索研究,为我国农业向绿色、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2]。

农业机械化概念篇8

关键词: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对策

在农业经济生产中引入农业机械,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生产力,使农业产业朝高效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但是,在农机生产中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也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1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重大,在进行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应重视人为影响因素、机械自身及作业的环境影响因素。对于老旧的农业机械,应该及时进行更新换代,这不仅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还能够提高农业机械安生产的安全性。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做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还有助于改善农业生产效率。

2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管理状况

2.1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操作人员缺乏较强的安全意识

农业机械的主要使用地区在农业地区,农业地区中农业机械的操作人员主要以农民为主。由于农民大多数没有接触过完善的教育,所以自身的文化水平有限,对于全新的农业机械这种新事物的理解能力也比较有限。部分农民虽然会操作机械,但是对专业的理论等并不是十分的熟悉,所以在操作中缺乏安全管理意识,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有些地区虽然有专业的农业机械操作人员,但是这些农业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并不重视安全问题,缺乏安全意识,这很容易引发危险的安全事故,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2.2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模式相对落后

受到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我国农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依旧比较落后。当前,依旧依赖单一的、人力管理模式进行。并没有引入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等技术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因此导致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效率较低、质量较差。所以,有必要尽早完善我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实现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现代化。

3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3.1构建安全监管机构,完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

做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的构建,有助于为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在安全生产方针的推行、实施期间,应积极构建安全的监管机构,做好相关部门职责、权限的划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监管机构内部,要实行安全监督个人责任制,要做好每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3.2实现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现代化

传统的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高强度的农业生产需求,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逐渐显示出监管力度不到位、不全面、反应不及时等问题。所以,应该加快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模式建设步伐,加快引入计算机设备、网络监控、信息技术等,完善现代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3.3增加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

政府与各地区有关部门要提高安全生产力度,为农机操作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应积极为农业地区农业机械操作人员普及机械基础知识、操作方法、流程、注意要点等,还要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操作意识及操作水平;应要求农机操作人员必须通过机械熟练度、规范操作性考核获得相关证书后,才可持证上岗操作农机机械设备,从而提高农业机械生产的安全性。

3.4增加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

只有及时增加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优化生产管理水平、积极更新安全生产监管设备、完善人员培训投入等,才能够确保农业机械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要利用各部门相互支持、相互监督的方式,抓住机遇,筹措资金,更新现有的落后管理设备,增加监管人员,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3.5优化安全监督工作者职业综合素养

积极优化、提升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监督工作者的职业综合素养,有助于改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效果。因此,各地区要为安全监督工作者提供培训与考核的机会,从而帮助他们更新安全生产理论、考核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利用、理解效果,优化安全监督工作者的职业综合素养,提高安全监督工作的质量。还应增加安全监督工作者预算支出,做好各地农机事故问题分析,并积极制定预防对策,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4结语

做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状况的分析,有助于掌握国内农业生产中机械的使用效果及潜在的问题,通过积极的制定对策、处理问题的方式,必然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质量,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机械化概念篇9

关键字:数字化;机械设计技术;农耕机械

在企业的竞争风潮中,往往决定了企业命脉的就是其产品的功能、性能、质量以及价格等方面,同时在针对客户对新机械的运用上,也有着一定的售后问题,需要解决。基于这些原则,企业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就有很多的考虑因素需要进行研究。而在当下的信息爆炸时代,这些因素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一系列的改善。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在机械农耕设计上的改革性探索。

1数字化机械设计技术的定义

我们可以简单的来理解一下数字化机械设计技术,在应用机械辅助设计软件CaD的前提下,完成一系列的机械设计创新,就是现代化的机械设计技术。对于开发人员,需要对机械设计的体系有一定的认知,同时也需要进行对CaD的熟练掌握,这些都是现代化数字机械设计技术的最基本前提。而这仅仅是在设计上的基础,如果仅仅局限于CaD的设计方面,那么对于现代的数字化创意平台而言,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已。

数字化机械设计的定义,其实还是通过现代化的数字技术,进行机械磨具的设计加工,抛去了在进行磨具加工中,人力物力的大量消耗,从而解放了劳动力,强化了机械生产的效率。

2数字化机械设计技术的特点

我们针对传统的机械设计而言,数字化设计技术,在通过已有的数字设计软件下,进行相应的周期管理,从而将设计信息进行汇总,然后得出相应的安全信息,然后根据设计的理论数据,进行模拟演练,从而减少了我们传统设计中的不必要模型建立,从而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

因为数字化机械设计中,可以通过理想数据,进行建模分析,针对不同的环境因素,以及设计好的模型,是否能够正常运行,来进行虚拟的运行。这样就减少了我们过去的不必要步奏,从而缩短了设计的时间和试验次数。而在针对其制造成本、功能预测等方面,都可以进行一定的节约材料,从而真正的做到了绿色设计的根本理念。

而我们在进行数字建模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微调管理,进行相应的优化,从而在针对不同机型上,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不同环境下,所需要的机械进行相应的改善。其最具代表的就是在我们农耕中所涉及到的机械设备的运用中。

针对东北、华北、华南等地区不同的田地结构,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农耕机械进行日常农作。与此同时,在针对同一地区,不同地段,有时候也需要不同的两种农耕机械进行相应的收割和播种。这在进行相应的研发中,就对其有了一定的影响和要求。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通过进行实验室虚拟模拟进行对不同范围和不同环境,进行相应的模拟,最后得出是否合理,这样就保证了我们设计的机械在符合要求上能够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标准。

3现下数字设计技术的研究趋向

我们根据现下的设计软件,以及对机械产品的逻辑思维,进行相应的程序设计开发。而在国内外所有的开发设计理论中,都有大量的论述,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pahl与Beitz一同指出的针对设计任务、设计概念、设计技术以及设计作业的四阶段。同时我国周慧君教授对机械设计进行的四个阶段划分:规划、方案设计、具体设计以及设备改进。

而这里我们通过简单的叙述来进行一些结构性的分析。根据上段所说的,国外针对的是概念性的设计,而我国所针对的构型上的设计。具体点的说,国外追求的更多的是构造方面的设计,而我过更注重的是使用过程中所要面临的问题等所做出的设计。而这两者虽然在本质上有一点不同,但是在开发上,都是依据我们在基于计算机辅助软件的情况下进行的相应设计以及改造。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出现的CaCD技术,这一研究领域就炙手可热。从而将很多过去的弊端都统一的进行的修正,在可持续发展上而言,也迎来了新的变革,同时也加速了我们在机械设计技术上的进步。

4数字化设计理论对农业机械发展的促进

农耕机械属于机械制造业一个旁支,其门类较广,市场需求也大,这就导致其潜力巨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的农耕机械以后三千多种,其分类达到了95种之多,但是即便这些骄人的数据,也不能弥补我们和国外之间的差距。由于我国起步晚,很多数字设计软件都是用的国外技术,这就导致在核心系统上,比不上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是即便这样,我国的产品也已经走出国门,受到了世界上一些国家,广泛关注。而在针对农副产品加工方面,也有着不俗的表现。

现在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产品的设计上进行创新、在开发技术上逐步走上自理、在技术应用上完成自我的发展。而在应对这一系列的发展任务上,也应该注意我们的自我发展,应该摆脱对国外的软件上的依赖,从而发展自己的技术领先世界。

5结语

机械生产对于我们人类的现代生活活动生产而言,已经无法被代替了。从工业革命起始之日起,这一表现就已很明显了。而对于机械设计方面,再过去仅仅处于最尖端科技,而现在通过数字化的发展,已经能够通过此类软件进行相应的批量生产和修整。

参考文献:

[1]兰毓蕃.21世纪混凝土机械设计技术的发展[J].建筑机械化,2000,21(06):64-65.

[2]阎楚良,杨方飞,张书明等.数字化设计技术及其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J].农业机械学报,2004,35(06):211-214.

[3]郑国磊,朱心雄,许德等.飞机装配型架中骨架的数字化设计原理及实现[J].航空学报,2005,26(02):229-233.

农业机械化概念篇10

1.五带与温度带

五带:根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不同,按纬度划分为5个热量带,即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温度带:以全球各地区活动积温的多少为标准,按农业生产所需热量指标划分的地带。通常根据≥10℃积温的多少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2.农业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类型:农业结构和经营方式在地域上的表现方式,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因自然、技术、经济条件影响而形成的农业地域生产体系,具有相对稳定性。农业类型主要有以下16种: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有机农业、集约农业、灌溉农业、石油农业、设施农业、白色农业、城市农业、蓝色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订单农业、外向型农业、基塘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在一定地域内较稳定、区域性的多种农业类型。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6种: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种植园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乳畜业。

农业类型和农业地域类型基本相同,前者强调农业的部门结构特点,后者侧重农业的区域特点,即各农业部门在地域上的组合形式。

3.集约农业与农业机械化

集约农业:农业的一种经营方式,是把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集中投入于较少的土地上,采用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集约农业具体表现为大力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发展灌溉、增施肥料、改造中低产田、采用农业新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实行机械化作业等。集约农业的发展程度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受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劳动力数量和素质的影响。

农业机械化: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改善农业资料,集中投入于较少的土地上,通过应用先进农业技术措施来增加产量,采用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体现。

4.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河谷农业

灌溉农业:干旱时以大水灌溉方式保证农业生产模式。泛指以水浇田的农业,其特点是通过灌溉措施,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要,调节土地温度和土壤养分,以提高土地生产率,是一种稳产高产的农业。灌溉农业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在大江大河两岸,如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南美洲的亚马孙河、亚洲的长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都发展了灌溉农业。特指在降雨量极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完全依靠灌溉才能存在的农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

绿洲农业: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处的农业。一般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以及山麓地带与冲积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世界绿洲农业主要分布于西亚、美国的中西部地区、俄罗斯的中亚地区、非洲的撒哈拉及北非地区、我国新疆和甘肃等地。

河谷农业:在河谷地区发展的农业。高山地区的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山地低,气温较高,无霜期比山地长,降水条件较好,河水又可作为灌溉水源,河谷之间的山岭一般都有森林,使谷地土壤的腐殖质较丰富,土壤比较肥沃,是山区适宜耕作的地区,河谷地带的农业发达。如我国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都是河谷农业。

5.农作物与农产品

农作物:农业上栽培的各种植物,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蔬菜作物、花、草、树木)、工业原料作物、饲料作物、药用作物等。

农产品: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国家规定初级农产品是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品,如烟叶、毛茶、食用菌、瓜、果、蔬菜、花卉、药材、粮油作物等。

6.气候生长期与作物生长期

气候生长期:一年中植物显著可见的生长期间。生长期与温度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定温度以上可继续生长的期间即生长期。通常以日平均气温5℃作为界限。

作物生长期:植物从播种到成熟所经历的时期。梅树为180天,苹果为170天,桃树为100天左右。

7.热量与光照

热量:由于温差的存在而导致的能量传递过程中所转移的能量。从热量角度来讲,衡量大气热状况的是气温,而影响气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太阳辐射。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多。下垫面状况,包括海陆、地形地势、植被、水文、洋流等。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导致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则相反;大气本身条件,如大气组成会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和保温作用的大小。

光照:光线的照射,是生物生长和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太阳光照的多少取决于日照时数的多少,而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昼夜长短。以北半球夏半年为例,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白昼越长,日照时数就越多。二是天气。晴天,大气中水汽少、云量少,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光照多,故各种沙漠性气候及大陆内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都有很好的光照条件。三是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尘埃少,大气的透明度好,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也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方。

热量与光照虽有区别,但也有联系。光照强的地方,气温会短时升高,因此大陆性气候在夏季时最高温度比海洋性气候的高,晴天最高温度比阴天的高。

8.间作、套作、混作

间作: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套作: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可称为套种。如于小麦生长后期每隔3~4行小麦播种一行玉米。能延长后季作物对生长季节的利用,提高复种指数及年总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