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教学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9:22

法制教育教学反思篇1

【论文摘要】本文借个案实证并结合历史考据的范式,分析了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淡薄是因为长期受制“义务本位”和“国家本位”思想影响而忽视个人权利的结果。由此提出,作为推演中国法治化进程的现行法制教育,必须重塑权利观念为核心的实践路径。一、问题的提出不得不承认,事关法制教育和法律信仰的讨论,历来就是一个显得似乎有些苦涩难语并极其沉重的话题。我们的法制教育随同普法教育一起经历“一五”到“四五”,长达二十余年,曾耗去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在充满强烈意识色彩的“政府推导型”框架下,施以“阵风运动”的演进模式,什么“犯罪率升高了”、“贪污腐败盛行了”、“学生违法多了”等等,随即冠之以一阵子所谓的“严打”、“宣传”、“整顿”来泛泛应对。敢问,这种“运动”型的法制教育或普法教育在“思想威慑”和“教化刁民”之余,还能给社会、家庭及青年学生们带来些什么?下则案例在警醒反思之余也许恰好是对我国现行法制教育的一个确切实证。浙江嘉兴市秀洲区人事劳动保障局两名公务员2009年4月3日下午在办公室里遇刺案。警方确认,犯罪嫌疑人周一超时年22岁,是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应届毕业生。原来,他在该区公开招考公务员中,已通过笔试、面试,但健康检查不合格,未被录用。因情绪悲观,产生报复念头,遂迁怒于人事部门的招考人员,最终导致行凶杀人。同年9月5日,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周一超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据说,死刑的判决结束后,周一超同学当庭将判决书撕烂抛弃,拖着脚镣踉跄而去。多么令人痛心的场景啊,苦读寒窗十数年,换来一张“死刑书”。不过,若稍稍换个视角即可发现,案例折射出的却是现实社会条件下法律意识存在状况与“依法治国”要求的极大反差,事实上,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并非个案。然而,由此带给我们的思考无疑是十分沉重的。案中的周一超同学,应当说可算得上是当代青年人的一个精英代表,在自认为权利实现“遭受阻却”时,首选的行为方式是极端野蛮的“暴力复仇”,为什么没有想到诉诸原本可以尝试的“法律救济”呢?更为关键的是,什么原因导致周一超同学呈现出如此糟糕的法律意识呢?若干年来,我们的法制教育或普法教育到底做了些什么?为什么总是难以培育社会民众及青年学生们对法律的亲近情结?是方法上的问题还是法制教育的力量原本就无法足以让人们去信仰法律?中国社会距离法治为什么总是那么遥远?如此等等,面对这一个个棘手而极为现实的追问,不知不觉地加重了笔者涉足本文的紧迫感,尽管有些力不从心,“吾也将上下而求索”。二、历史与现实:排弃权利是漠视法律的中国根因当下,只要我们睁开双眼,并可发现大大小小的学校法制教育教材里,看到的多半是教育学生不要实施杀人、放火、强奸、投毒、绑架、盗窃、爆炸等犯罪行为,即使有一些有关宪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部门法的知识,而真正涉及公民个人权利内容的则寥寥无几,这实在是让人感到疑惑。曾经有一位厂长邀我去给他的工人讲讲法律知识,我说讲劳动法,这位厂长赶紧打住,说只能教授如何签订经济合同方面的东西,千万不能讲劳动法,工人们太懂劳动法了就不好管。这位厂长的话细细想来不无道理,在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普适性国际规则迅速渗透到各个经济角落,我们的政府机关、公司企业若不按规则办事就意味着要“碰壁”,自然不得不要求官员、员工们竭尽全力地去掌握“法律”。不过,在这类“政府型”仰或“义务型”模式下的学习“法律”,其价值前提是要人们如何地去保障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如何地维护社会秩序、履行社会职责,至于法律能为个体的人带来何等利益、规定了哪些权利则尽量少提或避之不提,因为此类“东西”传播多了容易产生“刁民”。可见,法律并没有因“依法治国”的呼吁而赋予社会个体应有的自由权利的独立性价值,始终奉行的一种封建造物化的神坛,时时充当以国家工具和义务服从的角色,人们学习这样的“法律”不仅豪无好处,反而是负担,学得越多包袱越重,自然,在法律与人们的互动关系中,无形构筑了一道深深的鸿沟。不过,客观讲来,造成“法律”在当今中国社会进程中不痛不痒的尴尬境地,不仅仅是一个法制教育的问题,还有着它积淀深厚的文化根基。回溯历史,中国传统社会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生活秩序主要是由“礼”来进行建构的,而“刑”只是对违礼者的禁令而已。至于礼的功能,它除了规范社会秩序之外,还能够使人“尽其责而妥其神,务其事而安其身”。因此,传统上的“礼”所蕴含的价值信念并不在于维护个人的自由权利,而在于为整个社会划定“名分”,通过引发人们的崇高之情使其进行精神内省而非外求来稳定人生,从而造就一个和谐的社会秩序。这种“礼”实为伦理化的法律,它要求人们处处以义务自课,以主动对他人承担责任为存在价值,于此,个人权利只有通过他人的承认才能得以凸显。显然,正式受这种儒礼文化的义务本位观念封锁,现代法律所蕴涵的独立人格主体性权利一直与庶民百姓无缘无分。近代以来,清末及辛亥革命进行了法律制度的变革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但其合法性价值在于为国家富强服务,并未赋予个人权利自由的自立自足的独立。孙中山认为,只有牺牲个人自由,建立一个强大的“万能政府”,将散沙一般的个人结成一块坚固石头一样的团体,国家的独立才有希望。1949年以后,在高度政治化和计划经济安排的架构中,政府权力统管了社会生活的整个范畴,个人的权利空间仍未获得全面释放。70年代末,政府的权力开始在经济领域渐退,邓小平智慧性提出:“政治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民主与法治相结合……。”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定“依法治国”方略。1999年,“法治”入宪,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宪法修正案规定:“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即便如此,真正意义的现代法治国家事实上并非已经建立,至少在实践行为中,总还能看到那么一点或多或少的义务本位主义或国家集权主义的思想痕迹。通过上述简略的线条式分析可知,长期以来,中国的法律几乎等同于“帝王之具”、“驭民之器”;其要旨在于“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君子以情用、小人以刑用”。由此看来,法律在根本上似乎从未与什么美好的事情关联,或用于对付小人,或奴愚民众的锁具,或保障国家利益的砝码,或义务遵从的条规等等。正是受这种义务本位型礼法文化及工具主义法律思想的排弃,以个体自由自主性权利为本位的现代法律精神根本无法获得生存空间,久之,法律在人们的心目中,要么如同小人一样地位卑微,要么如同地狱一样令人胆寒,以至苏东坡大学士赋诗曰:“读书万卷不读律。”人们对法律避之犹恐不及,又何谈信从之有呢?此况,至少在传统上甚至近现代的一定程度上是这样。三、权利观念:法治化推演中法制教育的路径选择前文的讨论大致可以归纳出这样一个哪怕显得有点主观臆断的结论,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淡薄是因为长期受制“义务本位”和“国家本位”思想影响而忽视个人权利的结果。事实上,社会文明演进的每一步,无论基于何等起点的阶级架构,都是不得不(即使不那么坦然)面对特定条件下多元社会主体的自治性权利应如何优化这一历史命题的。公元13—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期间,人文主义思潮在反神学的斗争中发现了“人”,并要求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一切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荷兰资产阶级思想家斯宾诺莎受之启发,极具创造性地提出“天赋人权”概念,认为人权是自然权利,国家就是人们通过缔结契约转让一部分自己的自然权利而产生的,同时人们还保留了一部分自然权利,这些被保留的权利既不能转让,也不能剥夺。接下来洛克、孟德斯鸠、卢梭更进一步发展了天赋人权学说,并将其推向规范化和法律化。1776年诞生的美国《独立宣言》宣称:“人人生而平等,他们是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至此,“权利”话语与人类的社会活动便行影不离起来,并超越资本主义边界趋同普遍的共适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某些无论被承认与否都属于任何时代和任何地方的全人类的权利,人们仅凭其为人享有这些权利。”何谓权利?一般而言,权利是指国家对人们依照法律规定可以自主决定做出的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人们通过实施这样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地获取一定的利益。按奥斯丁的理解:“权利之特质在于给所有者以利益。”至于权利与法律的关系,我国当代法学家认为:“法是权利呼唤的结果,没有权利就没有法律。”正是因为法律与权利有着如此种种的内在关联并且基于法律的权利设定可能带来各种便利和利益,包括心理和感情上的利益(公正),才会赢得人们遵守、诉诸或全身心信仰的直接动机。如果把这一激发信赖动机的法律权利因素替之以义务服从,意味着法律仅仅给人们带来的是不便,甚至是损害,或是给大多数人带来的不便和损害,那么,只要没有实际的强制在场,这个法律即使被人们公认为是法律,却也很难为人们自觉遵守,更不可能进入他们的心灵和身体,成为他们的信仰。从教育学角度讲,法制教育的天职就是培育现代法治观念。普遍认为,“自由”、“公正”和“法律至上”为现代法治观念的三大支柱。其中,法律至上是法治的前提,公正是法治的精髓,自由是法治的核心。法治的公道、正义性取决于个人的自由满足度,人们服从法律恰恰是因为基于自由的需要,也正是因为法律能体现自由并保障自由才有获得了“至上性”的可能。权利是法律自由的外化载体,也就是说,法定的自由度是通过权利来具体表达的。所以,法治构建的路数一般都是施之以限制政府权力来获取个人权利的最大化。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基于法治化起点或法治化进程的社会条件下,激活人们对权利欲望哪怕仅仅是可能性的狂热追求才是法制教育的应当目的。换句话讲,这是促成法治观念普及化的说起来不那么好听但做起来切实管用的一种手段。世人皆知,在美国,人们至小就有学法、用法的习惯,随时动用法律武来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每个人一生中自觉的生活安排。虽然这与美国悠久的法治传统及宪政历史密不可分,但,今天的美国公民对法律如此器重甚至是“依耐”,并非纯粹的这种“祖先根基”或“民族传统”自然演绎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长期推行的以“权利导向”为中心的法制教育模式。这一点,笔者收集的一则案例颇具启发性,案意大致为:一个中国家庭移民美国后,一日因儿子顽皮父亲正欲用打骂的中国教育方式来教育儿子时,儿子突然对其父亲做出了一个暂停的手势,然后很严肃地说:“按照美国法律的规定,未成年人享有XXX权利,父母及他人均不得侵犯和剥夺,违反者将受到法律的惩罚。”可是这位中国父亲依旧痛打儿子一顿,于是儿子便向法院提起了诉讼,法院依法判决儿子胜诉,判处父亲拘役,后来母亲将父亲保释。过了不久,父亲因为一些小事又打了儿子,于是儿子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这次法院判决父亲在一定的期限内不得进入以儿子为圆心,以200米距离为半径的范围之内。有一天父亲下班与同事一起去超市恰好遇见放学回家途中在该超市买零食的儿子,父亲此回扭头就跑,在跑了大约半公里后,气喘吁吁地问同事:“这儿离超市有没有200米远?”。细细品味案例后不难发现,美国法律不仅赋予了美国公民极为广阔的权利空间,并且就美国的法制教育而言,首先教会人的是有如何的权利,接下来是应当如何保障这些权利等等。显然,这种法制教育模式不仅足以让世代美国子孙自豪地知道:早在1787年美国就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成文宪法,其中的《权利法案》已经把个人权利不受侵犯作为最高原则;更为重要的是能让每个生活中的美国公民亲身感悟到:美国的法律体系始终把保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作为主要目的,由于人的权利是有限的、弱小的,但法律的权威却是无限的、巨大的,惟有通过法律保障才能最大化地实现人的基权利。既是如此,美国公民何有不信从他们神圣法律的理由呢?诚然,于我们这样一个缺乏法治传统的国家而言,法律未曾获得应有的至上价值,也未获有人们与之青睐的心理空间,就算是现代“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能为人们带来何种利益大家也不得而知。这个意义上讲,以法制教育塑造法治观念的范式路径,实为中国法治化进程不得以而为之却又不失为唯一恰当的选择。不过必须指出,法制教育的重心并不在于敦促人们如何遵守义务、如何服从国家利益,而应该耐心细致、百烦不厌地呼唤人们对权利意识的觉醒。激起他们把法律当作一种追求个体利益的资源而诉诸、利用,让他们坚信唯有通过法律才能更好地获取某种利益或保护即得的利益,让他们在实际的法律运作中感受到“还是信仰法律好”,感受到法律值得尊重和崇拜,以至于让他们把全身心都卷入到这种法律实践的话语中,直至无法解脱。【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6-179页。张晋藩:《中国法律史》,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346页。刘金国、舒国滢:《法理学教科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4版,200页以下。[英]奥斯丁著:《法理学的范围》(英文版),英国全盛出版社1954年版,第140页。徐显明:《马克思主义法理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版,第331页。

法制教育教学反思篇2

   为了维护高校校园稳定,进一步加强主阵地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让广大学生充分认识“全能神”等邪教的危害性,自觉抵制邪教的侵袭,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按照河池市610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主阵地反邪教警示教育的通知》(河处邪办﹝2013﹞19号)精神的要求,结合实际,集聚资源,整合优势,积极开展以“关爱生命,反对邪教”为主题的系列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活动。先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营造浓厚宣传教育氛围。

邪教的罪恶之手在侵害社会的同时,也正在把罪恶的手伸向大学校园,企图与我们争夺大学生这块阵地。因此,在反邪教斗争中正确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扎实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已成为学院党政领导的共识。为此,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反邪教警示教育,把反邪教警示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落实到学院各项活动中,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做到教育在先,防范在前,决不能让邪教的罪恶之手伸向大学生,决不能让邪教污染学校这块阵地。

学校充分发挥宣传教育集中优势,全方位进行宣传。市委宣传部在校园网首页滚动公告栏及校园主干道的LeD屏滚动播出反邪教警示教育标语;学工处、团委通过校园广播每日播放“警惕邪教向高校渗透”的宣传稿;通过悬挂横幅、张贴反邪教宣传画、制作宣传板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邪教宣传活动。全方位的宣传教育,让师生员工了解邪教真相,重视防范意识,普及反邪教知识,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

二、实践上多措并举,开展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

1. 将反邪教宣传教育纳入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两课”教育是我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在“两课”教育中重视和加强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是全面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学院要求在课堂上用丰富的视频影像资料给学生最直观的教育,让学生崇尚科学教育,确保大学生充分认识邪教的危害,增强讲科学的能力。反邪教警示教育进入课堂成为我院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2.9月3日,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法制保卫处领导将反邪教警示教育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ppt的形式,图文并茂地讲解了邪教及邪教组织的含义,邪教的性质及基本特征,邪教的骗人把戏。通过警示教育,同学们认清了邪教组织的真面目,知道了邪教组织的龌龊行径,课件生动地描绘了邪教的害人手段,让同学们以“旁观者”的身份,看清楚邪教摘下面具后的丑恶嘴脸,更理解“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重要性。

3.9月4日,学院组织广大师生在学术报告厅观看《识破邪教——“全能神”》 反邪教警示教育专题片。影片播放后,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真实的情节让全体师生认清了“全能神”邪教的反动本质,深刻体会到邪教对社会的危害,提高了抵御邪教的能力,进一步营造了“反邪教、防邪教、促和谐”的校园氛围,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4.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中的国旗下讲话,各系领导向师生进行反邪教警示教育,使广大师生认清各类邪教反党、反人类的邪恶本质,提高他们自觉防范邪教、敢于和邪教分子作斗争的意识和能力。

5.开展“关爱生命,反对邪教”主题班会。通过班会讨论,在校园中掀起了极大的反响,使反邪教警示教育深入人心,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邪教的本质和对社会的危害,并掌握了抵制邪教诱惑的基本方法,并要求同学们在遇到邪教侵害时做到四个“不”:即不听、不看、不信、不传,让积极向上的思想教育成为隔离邪教腐蚀大学生的一道坚固的防护墙。

6.10月,为在“六五普法”活动中宣传普及反邪教法制知识,使社会公众增强法制意识,提高防范抵御邪教的能力,学工处、保卫处组织全院3000多学生通过网络,参加由国务院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联合主办,由法制日报社、中国妇女报社、中国反邪教协会、法制网、凯风网协办的全国“六五普法”反邪教法制知识竞赛活动。

法制教育教学反思篇3

一、教育对确立反腐倡廉的思想观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腐败行为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行为主体的思想动因,而净化人的思想,必须依靠长期的思想教育。教育与法制等其他手段不同,不具有强制性,其功能的实现并不一定立竿见影,但它“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人们的思想,长期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思想教育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价值取向,既作用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又影响着整个人生,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谓“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人们的思想中一经形成,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就能使他们端正自己的从政行为,自觉抵御和防止腐败。

教育对廉政行为的养成发挥着导向作用。思想教育的导向是多方面的,例如理想信念导向、道德规范导向和法律法规导向,等等。理想信念导向是通过思想教育,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并通过理想信念来激发动力、指导行为。理想信念的确立,不是在短时间内经过一两次教育就可以实现的,需要长期的反复教育。道德规范导向是通过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习惯,以社会舆论、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方式进行行为导向,在全社会形成反腐倡廉的浓厚氛围,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改造主观世界,陶冶道德情操,提高精神境界,做到清正廉洁。法律法规导向则通过思想教育,帮助人们培养和形成法律意识,明确可为和不可为的行为界限,规范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远离腐败。

教育是构筑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根本途径。加强教育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屏障。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极少数腐败分子要严厉惩处,使他们在党内无藏身之地;对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来讲,则要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这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根本着眼点。从主观上说,放松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是一些人堕落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同构筑党纪国法防线一样重要。全面的经常性的教育,是促使党员干部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的重要保证。反对腐败,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这是我们党总结反腐败工作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注重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特殊功能,将惩治、预防与教育有效结合起来,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政府的廉洁高效,也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反腐败实践的成功经验。

因此,要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拓宽教育领域,把教育融入领导干部的选拔、管理、使用、培训等各个环节,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筑牢“不想腐败”的思想防线。

——丰富教育内容。加强党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和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更好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加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强党纪政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提高遵守党纪国法的自觉性。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培育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理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和地位观,提高党员干部的从政道德水平。

——改进教育方式。坚持主题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认真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继续深化“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自我教育,积极开展廉政承诺活动,健全领导干部的自我约束机制。坚持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大力宣传清正廉明、勤政为民的优秀领导干部形象,运用反面典型案例警示人。坚持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建立健全廉政谈话制度和新任领导干部党性党风教育培训制度;注重运用电视、网络、公益广告、电教片等现代教育手段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进一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督促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牢记“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自觉经受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拓宽教育领域。积极探索和实践反腐倡廉教育面向全党全社会的途径和办法,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在主流媒体设立反腐倡廉专栏,创建廉政文化网站,续建一批廉政文化基地,巩固扩大廉政文化“阵地”建设;鼓励文艺文化创作,加强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开展廉政文化系列活动。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进机关、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家庭工作,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要加强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的全过程,体现到各个环节,落实到各个方面。要不断拓宽领域,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四项改革,完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四项制度,不断深化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充分发挥制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作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反腐倡廉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条规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

法制教育教学反思篇4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助于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反思。幼专院校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积极加入到教学改革的行列中去,都要勇于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通过新的教育理念,增强反思意识,提高反思效果,从而加速自身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幼专院校,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现状堪忧。幼师重视技能课轻视文化课,语文课也是学生认为最不重要的课。学生认为语文课从小学就学习,没有什么难学的,而且毕业后语文知识的用处不大,愿意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在舞蹈、美术、音乐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上,好多学生在语文课上要么做手工,要么玩手机。很多语文教师上课积极性大大受挫,认为精心准备的课堂,认真听讲的很少,时间一长,多数语文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不愿意花费更多精力备课上课,认为只要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工作即可,没必要认真反思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从而语文教师教学反思意识淡薄,懒得查阅大量资料,懒得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反思都是在每学期交教案时草草补上,根本不会认真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师不能坚持不懈地进行有效教学反思,就不能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就不能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无法形成个人教学实践智慧,自己的专业成长也受到极大限制,因此,幼专院校语文教师完善和改进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教学反思与幼师语文教学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认真地分析、探讨、反省、思考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或困难,使教学实践趋于合理,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我国著名学者张立昌认为,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与强化,或给予否定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素质的过程。他认为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批判地考察,及时肯定教学的成绩,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之处,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修正,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促进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我们认为,教学反思是语文教师从语文教育教学的理念、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语文教学效果等方面来研究自己的语文教学,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思考,从而改善教学策略,完善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活动过程。教学反思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理念上,有助于语文教师重新梳理自己的教育理念,再度思考自己的语文课堂是否以人为本,是否把素质教育和人格养成教育放在首位;在教学实践中,有助于语文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认真思考,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学策略上,有助于语文教师选择符合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规律,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评价上,有助于语文教师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活动,使其教学效果更好。可见,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学反思。语文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思考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思路,保证语文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激发语文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重视程度

学校领导要制定相关制度,加强语文课堂管理,让学生想上语文课,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语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只要上课学生认真听讲,语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自然会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也会提升,也会积极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应该制定严格的文化课堂管理制度,对于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严肃处理,给予适当处分,并与其学分挂钩。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语文教师教学积极性。学校督导室应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定期对语文教师所使用的教学反思手段及反思水平进行评定,对于较好的教学反思策略,应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表扬,倡导全校教师向他们学习,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其教学反思的积极性,还能提高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视程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二)学校各部门领导带头进行教学反思,增强语文教师的反思意识

一所学校的校风学风怎样,与学校领导者的管理息息相关。“创设一种鼓励公开揭示个人错误的氛围,关键是那些掌握象征性权利或掌握权利的人们做出自我揭示的典范。”这表明学校领导如果带头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反思教学的不足之处,愿意承认他们不是全能的,并请求教师们帮助他们了解一些问题,寻求解决办法,学校的老师也会以学校领导为榜样。在学校领导的影响下,语文教师都会效仿领导的揭短行为,积极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制定专家引领制度,帮助语文教师有效反思

很多语文教师虽然能够看到自己课堂上存在的不足之处,但大都没有接受过撰写教学反思方面的培训,不能真正了解教学反思,更不会写教学反思,希望进行教学反思时,得到专家指导与帮助。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引进一些教学反思方面的专家,针对语文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中遇到的迷茫与困惑,及时地加以培训指导,并教授一些反思的理念及有效的方法,帮助语文教师进行有效反思,使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深化。

(四)利用每周三的教师集体备课,大力开展集体反思活动

集体反思通常是同学和教师对某一问题,集体交流探讨,集体反思教学的活动。集体反思有利于语文教师形成不同的教学观,有利于语文教师更深入了解自己的教育教学。因为,教师个人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个人反思与“个人理解”会不够全面,如果有同教研室的同事参与集体讨论、共同分析教师教学实践的成功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并提出“多种意见”、“不同看法”,就可以促使语文教师借助大家的智慧,不断改正自己理解的偏颇,更好地进行深刻、全面的反思,从而克服个人惰性。语文教师以这些共同反思的成果为基础,重新设计和完善教学过程,会有很大收获。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自我反思的同时,要大力开展集体反思,多听听同事的建议,弥补自身教学的不足。集体备课是语文教师集体反思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帮助语文教师解疑答惑、提供问题解决的良好对策,强化反思效果。所谓集体备课是指以教研室为单位,由备课组全体任课教师参加、备课组长组织实施的,事先制定好备课计划、针对同一主题进行集体讨论的集体活动。它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集体对教学中存在的某一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更好地促进教学的一种备课方式。教育博客也是语文教师集体反思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自己的博客,然后就可以利用论坛发表和张贴个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看法,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其他语文教师可以针对问题谈论自己的经验,交流自己的解决策略。教育博客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交流平台,为语文教师交流反思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五)语文教师要多阅读教学反思的专业书籍,提高反思技能

语文教师能够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树立反思理念,要在教学之余,加强理论学习,阅读教学反思方面的专业书籍,学会反思方法。语文教师只有坚持读书学习,多与语文教育专家、教育理论对话,不断积累反思知识,还要勤于反思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读书的感悟,及时整理记录下来,并将反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科学合理的反思方法和策略,进行不断的反思训练,才能真正提升语文教师的反思技能,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语文教学反思的方法很多,可以写教育日志,把自己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成功的经验等记录下来,结合一定的理论,分析、回顾和研究自己的教育活动,提高反思技能。可以写教育叙事,即以讲故事的形式表达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阅读故事后,让读者能够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其叙事形式有故事、口述、日记、访谈、总结报告等。也可以写教后记,这是教学反思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是教师在每节课后把上课的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及时地记录下来,是一种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思考的最好方法。写教后记一定要及时写,及时反馈,不断改进。等到学期末再补写教后记,毫无意义。

四、小结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语文教师成长的重要历程,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重视教学反思,学会反思的方法,不断增强反思技能,逐步提升教学水平,在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

作者:魏爱玲单位: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张菁.在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发展学校”中教师的反思[J].教育研究,2004,(8).

[3][美]StephenD.Brookfield著.批判反思型教师aBC[m].张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法制教育教学反思篇5

为使我校广大师生认清和田“7.18”、喀什“7.30”、“7.31”事件的真相,看清暴力敌视国家、危害社会、残害人民的凶残面目,深刻揭露“”的险恶用心罪恶本质,进一步统一各族师生的思想认识,引导各族师生把思想统一到伊犁州党委、市委的指示精神和要求上来,根据伊市教党发[20__]94号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校开展“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专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中央、自制区、伊犁州和伊宁市思想政制教育工作和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精神,以“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专题教育活动为主题,深入开展德育和思想政制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团结、反对非法宗教活动教育,把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自制区、伊犁州和伊宁市党委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要求上来,深入解答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疑虑,深化对反渗透斗争的认识,构筑反渗透的思想防线,巩固我校各族师生员工紧密团结的大好局面,切实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二、活动主题:

以“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专题教育活动为主题,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暴力恐怖活动、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

三、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的具体部署

(一)、专题教育活动开展时间

9月6日—9月14日

(二)学习材料

相关学习材料:

1、《“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专题教育活动学习资料汇编》。

2、青少年法制教育影像制品——《青春防线》光碟。

3、《国家安全法》宣传教育讲义。

4、新疆“三史”教育、四个认同教育

5、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学习问答

6、教育规范纲要

(三)活动方式

1、召开全校动员大会。学校在集中学习前召开全体教职员工动员大会,讲明此次专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步骤方法等,提高教职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做好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举办专题讲座、辅导。学校组织领导干部、党团员、班主任、辅导员、思品教师等有经验的专业课教师,成立校内宣讲团,面向全校开展宣讲。

3、教职员工集中学习教育方式。以年级组为单位集中学习有关材料;召开座谈会,交流认识、感想,表明立场态度,查找思想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每位教职员工在学习结束后都要撰写学习心得和体会,并安排专门时间交流,巩固学习成果。

4、学生集中学习教育方式。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参加此次专题教育活动。四、五、六年级根据本班级情况,合理组织安排学习。要安排学校领导、辅导员及班主任担任主讲老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学习讲解。在集中学习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分主题召开学习座谈讨论会,每一位学生都要围绕主题谈认识、谈看法、谈体会。每一个班级的学习讨论由班主任、辅导员跟班组织,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宣讲团成员也要参与到班级学习讨论中,直接面对面的做工作。另外,还可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绘画比赛、演讲比赛、校园广播等方式开展活动,小学低年级学生可组织观看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等题材的电影、观看《青春防线》,讲故事、学唱爱国儿歌、开展民汉小朋友手拉手活动等。

5、丰富集中教育载体。在学习方法上,要改变简单的念文件、读报纸的传统方式,要在集中学习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在完成规定任务的同时,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活动总结

学校在集中学习教育期间和结束后及时总结专题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整理出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报送市教育局思政办。

开展“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专题教育活动

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校长)副组长:(书记)

成员:(副书记)

(副校长)

(教研室主任)

(教务主任)

(纪检委员)

(德育主任)(文秘站:)

(少先大队辅导员)

各班班主任

法制教育教学反思篇6

(一)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能力,包括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

1、教师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思维的准确性——表现在课堂教学上是知识表述科学、准确,教学过程思维科学、精细;思维的条理性——在课堂上思路清晰、有条理;思维的概括性——在课堂教学上对教材内容处理恰当,即反映全貌、有突出重点;思维的发散性——在教学中能多方向、多层次、多侧面的思索问题、开展教学,思路开阔,能提出多种假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思维的变通性——能变通思路,产生超常的教学设想,提出教学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思维的独创性——能产生新颖的、别人未能想到的好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措施。

2、教师课堂教学的表达能力:较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指教师口头表达科学准确、简洁易懂,逻辑严密、生动能吸引学生;较强的文字表达及板书能力——文字功底好、能写一手好字,板书结构好,既能反映教学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较强的身体语言的表达能力——能充分恰当运用身体的位置、姿势、动作与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教学内容;善于运用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媒体的能力——指善于运用实验设备、录音机、电视机、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教学。

3、教师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善于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善于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能力,善于营造课堂教学环境的能力,善于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的能力,善于管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与纪律的能力,善于反馈、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善于评价课堂教学,激励学生学习的能力,善于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较强的人格、情绪的感染力等。

(二)教师专业结构和教师教学能力理论基础

1、教师专业结构

(1)专业理念

“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即为专业理念,为教师专业行为提供了理性支点,使得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与非专业人员区别开来。如果一个教师把教育看成是全人生的,把未来社会理解为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那么情感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就将重于知识的学习而成为教育的主题。过去习惯于把课程看作是基于一定的学科领域,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实施具体的教学意图的一个过程

(2)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教师应具有基础能力(智力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职业能力(教育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能力)、自我完善能力、自学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教师还需加强以下四方面能力的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师的终身学习能力、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的文化判断能力。

(3)专业态度与动机

教师的专业态度与动机是教师的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涉及到教师的职业理想、对教师专业的热爱程度(态度)、工作的积极性能否维持(专业动机)和某种程度的专业动机能否继续(职业满意度)等方面的问题。

教师的职业理想、态度、动机和职业满意度等是一系列影响教师去留、保证教师积极专业行为的密切关联的因素。其中,教师的专业态度与动机是两个核心因素,其他的因素一般都要通过这两个因素来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

美国学者凯尔卡特曼通过“专业自我”这一概念来说明教师的专业态度与动机问题。他认为,自我是一个复杂、多维、动态的表现体系,是人和环境之间长期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影响着人们感受具体情景的方式,也影响着人们日常行为的方式。专业自我包括:自我意向(对“作为一个教师我是谁”问题的回答);自我尊重(教师对自身专业行为和素质做出的个人评价);工作动机(促使人们进入教学职业,留在教学工作岗位的动机);工作满意度(教师对工作境况的满意度);任务知觉(教师对工作内容的理解);未来前景(教师对其职业生涯和工作境况未来发展的期望)。

(4)专业知识

教师的知识基础由七种类别的知识构成:

①内容知识,主要是指学科知识;②一般性教学知识,指超越各具体学科之上的关于课堂管理和组织的一般原理和策略;③课程知识,指对作为所教的“职业工具”的教材和教学计划的掌握;④教学内容知识,指对将所教的学科内容和教育学原理有机融合而成的对具体课题、问题或论点如何组织、表达和调整以适应学习者的不同兴趣和能力以及进行教学的理解;⑤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⑥教育环境的知识,包括从班组或课堂的情况、学区的管理和经费分配,到社区和文化的特征;⑦关于教育目标、目的和价值以及他们的哲学和历史基础的知识。

2、教师教学能力理论基础

(1)在教学目的方面:

传统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现在的真正目的早已转移到了为了各级各类升学、为了各种形式的考试方面。几乎课堂上的全部教学行为都是为升学、为考试服务的,因此培养的学生是“高分低能”或者“低分低能”。现代教学论主张,教育不仅培养未来社会的劳动者,而且要培养文明幸福的人。

(2)在教学任务方面: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任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品德,而且要是学生获得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形成良好健康的品格,教会学生学习。布鲁纳认为:对学生来说知道如何学习要比知道学习什么更重要。赞可夫提出了“教会儿童学习”,“教会儿童使用一个终身都靠它来掌握知识的那种工具”作为学校的首要任务的主张。

(3)在教学过程方面:

我们现在沿用的是凯洛夫的“五大环节”教学程式。现代教育论主张,教学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乃至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的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变化。课堂教学的理论绝非单一,教学模式也不能公式化。

(4)在教学方法方面:

现代教育论认为,不仅包括教的方法,而且包括学的方法。教师的方法并非“填鸭式”,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要教给学生独立摄取的能力,为学生的“无师自通”做准备,由单向型变成多向性,由单一型讲授变成复合研讨性,由学生静听型变成学生参与型。

二、国家对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教师教育一体化、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和走向专业发展的教师继续教育,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推进我国教师专业化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改革传统的师范教育,建立开放式的教师教育模式

教师教育的开放是大势所趋,但开放的实质不是教师教育的转型,而是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过去是师范院校之间竞争,今后师范院校还要与综合大学及其他院校竞争。

也就是说,在坚持以师范院校为教师培养主体的同时,积极倡导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以形成我国开放性的、多样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但必须建立与完善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可制度和评估制度,规范教师教育市场。

(二)从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角度,构建教师教育一体化体系

教师教育应该是涵盖了职前、职后教育在内的一体化教育,单靠职前的一次性终结型的师范教育是不够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贯穿于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进修的全过程,而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则是实现教师终身的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提高的一体化,即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一体化;二是中小幼教师教育一体化;三是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一体化,即师范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

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把教师的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连成一个整体,从而为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促进其专业化提供了制度条件与物质条件。

(三)建立健全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严把教师的“入口关”

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有赖于作为专业化保障手段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特定的职业准入制度,它规定了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教师资格认定的程序等。目前教师资格考核的方式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即重学历,轻能力;重笔试,轻面试。教师资格证书类型较单一,不能反映各个层次和水平的教师的差别。

目前在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随着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不断完善,这些问题都会得到相应的解决。

(四)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根据教师的职业发展的需要,重新构建教师教育类课程。既要对老学科进行内容、体系上的改造,也要增补新的教育类课程,以满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需求。其二,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微格教学等是西方培养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方式,我们应适当借鉴,以使教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五)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使教师成为社会上优秀人才的首选职业。还要努力使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对于教师不断追求专业发展也是一个动力。

(六)改革教师的培养培训模式,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被认为是教师实现专业化的重要措施。正如医科大学需要在临床医院一样,教师教育机构也应有自己的“临床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对于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促进大学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研究、有效培养培训教师从教的专业知识、技能,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七)加强发展性教师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教师即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奖励和处罚教师,不是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甚至也不是主要目的。强调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目标,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根本宗旨。

要实现学校的总体需要和目标,不仅要依靠组织的力量,而且更为主要的是要依靠教师的努力和积极性,尤其要依靠全体教师的主动性、合作精神和凝聚力。强调通过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目标,也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根本宗旨。

三、我校对提高教师专业化和教学能力的措施

(一)对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进行系统培训

1、师德培训

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2、新课程培训

我校组织的专题培训,对教师进行新的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培训,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使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另外还将组织相同学科和相同年级的教师通研教材、吃透教材的教学内容、解读课标、探索教法。运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新课程培训中学习书目主要有:《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课程与教学论》、《新课程教学案例》等。

3、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师的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我们将继续开展基本功、学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其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现代教学技能培训;第三是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4、教育科研能力培训

教育科研能力主要是通过逐步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把校本培训和教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围绕新课程的实施,根据本校教师本人的实际情况,针对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引导教师积极进行反思与研究,不断积累素材,积累经验,确定课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从教学实践当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术水平,用教科研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

(二)、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落实教学管理制度不仅是管理、约束、控制,更重要的是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创造有利的条件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发展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管理效果。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我校在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学质量的责任意识基础上,始终把教学管理制度作为保证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去落实,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各项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让“常规”去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常规落实到位。在这基础上,也要创造条件,促使教师创造性工作,形成规范加特色的教学风格。

1、落实中层领导包学科制度。为了增强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把教学工作的管理落到实处,我校建立了领导成员的管一条线、保一个科、蹲一个班、授一门课的制度,落实领导的管理责任。要求每个领导成员对所包的学科教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定期总结分析,及时将管理情况向学校行政会报告。

2、落实教学常规。我们按照新课程班级和非新课程计划要求,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开齐科目,开足课时。要求教师严格按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上课及开展教学活动,不得随意调整或减少授课时数,保证各学科教学计划的落实,保持了良好的教学秩序。

3、加强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课堂教学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我们根据课堂教学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知识辅导,质量检测等基本环节,都向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制订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方案。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教学各个环节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逐步保证了课堂教学达到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4、落实评优激励机制。评优激励机制是提高执行力、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有效的方法。我校根据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了评优激励机制,每个学期定期开展教学评优、论文、教案、教学设计评优、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等系列评选活动,大力表彰在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从而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专业化素质的提高。

(三)坚持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本身(尤其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技术层面的)和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既可以反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也可以反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以反思教师本人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可以反思学生的学习方法等。

1、教学前的反思,主要是要求教师就某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有:该活动的的设计理念是什么?是否反映课改的精神?活动的准备做得如何?是否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活动内容的重难点处理是否得当?等等,通过多角度反思,可以使一些问题消除于教学活动之前,同时养成教师正确对待教学活动的良好态度与习惯。

2、教学中的反思,主要要求教师组织教学时不仅把注意力放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而且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思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如何体现?”“学生的需要是否给予满足?”等等,通过边活动边反思,教师就可以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有效调控,从而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标。

3、教学后的反思,主要是要求对整个活动的效果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有:教学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的优缺点在哪里?为什么?如何改进?等等,教学后的反思即是本活动的结束工作又是下一活动的开始环节,它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4、自我反思,即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的独立反思,它的反思主体和客体都指向自己,由于反思者(教师个人)对自己新组织的活动较为清楚,因此,反思的针对性可能较强、感受较深。

5、集体反思,即组织教师群体就某一个教学问题,教学活动进行的共同反思

(四)创设高效课堂,实现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法制教育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民族振兴,教育是根本,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挥在哪、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在教师的所有素质中,师德最为重要,是教师之灵魂。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和基础,关系到高校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面对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师为本,构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促进师德建设的垒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造就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学人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合格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作出贡献。

一、以教师为本,构建师德建设统一协调机制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垒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做好师德建设工作,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形成合力,健全机制。建立统一协调机制是师德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有力保障,是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关键内容。教育部明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事关教育工作全局的大事,纳入教育事业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部署,切实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人员落实。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高校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成立由书记、校长亲自抓,纪委、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工会等部门参与的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把师德建设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做到科学化、经常化、制度化。

二、以教师为本,构建教师的成才成长机制

邓小平同志讲:“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因此,要进一步强化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和培训,要从思想教育人手,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真学习《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营造教师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引导教师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志存高远,爱岗敬业;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来教育学生,以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引领学生。强化教师的成长成才教育机制,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注重对新进教师的岗前教育,抓好“入口”。一是建立新教师培训制度。定期对新进教师进行包括师德、校情、规章制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科研等方面内容的培训教育,并严格考核,把熟悉和掌握师德理论作为新教师能否上岗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教学导师制。在学校教务、人事、社科处、科技处等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各院系为青年教师包括新进教师配备教学导师,实行“传”、“帮”、“带”。教学导师不仅要指导新教师备课、上课、课外辅导、实践教学等教书环节,更重要的是指导新教师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第二、严格师资条件,从源头入口保证教师素质。高校要抓好师资队伍的选聘和人才引进工作,建立健全教师聘任、教师资格认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公示等制度,成立专门机构。严格审查待聘和引进教师的政治素质关、道德品质关和心理素质关,特别是政治思想素质关,这样就保证了高校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为高校师德建设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抓好岗位教育,寓师德教育于工作之中。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重点学习高等教育法律法规、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内容,促使他们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增强对国家,社会和学校的了解和认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目前以开展解放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与加强师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师德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大家的工作能力和业绩。

第四、高度重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以和谐理念重视教师需求。高校要在构建和谐校园思想的指导下,从教师的根本需求人手,从业务上、生活上、政治上、学习上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人文关怀,增强教师对本职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教师对本职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使提高个人师德修养成为教师自身内在的动力和需要。

三、以教师为本,构建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

第一、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师德考核是人们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做出善恶判断,确定其道德价值,表明自己褒贬的一种实践活动。”这种考核可以激发教职工的荣誉感和职业责任感,能够进一步强化良好的职业道德,改进和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因此,要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教学工作规范》为依据,加强对教师师德的考核。完善考核机制主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建立完善的考评体系。学校要制定《师德建设评价体系》,明确师德建设目标,健全包括政治思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教学科研、为人师表为主要内容的师德评价体系,形成师德建设的导向机制。师德评价可分为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专家评价、社会评价等四个层面进行,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评估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建立起教师职业道德目标体系,以促进广大教师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建立健全师德档案。学校教务、人事、工会等部门要为全校教职工建立师德档案,将教职工接受表彰的情况、师德专项考核情况和反映教师道德状况的相关资料,以及教师担任班主任、辅导员、寝室管理等工作的情况,整理归档。教师的师德表现要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

第二、健全师德建设的奖励机制。学校要把对教师道德规范要求纳入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具体决策之中,要将评选师德先进个人制度化,要注意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奖励与舆论导向相结合,在精神奖励上,通过开展评先创优活动和倡导高尚的师德活动,树立教书育人的典型,以掀起树形象、学榜样、找差距、作贡献的热潮,充分发挥典型任务的激励、向导、示范作用,从而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在物质奖励上,通过设立师德奖励基金,对师德高尚、业绩卓著的教师予以表彰和重奖,在住房、晋级、评聘,职称评审、进修深造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教师发表的有关教书育人的文章、著作,应以教育科研成果对待。

第三、加强师德建设的舆论宣传。通过校报、宣传栏、广播站、网站等多种形式宣传师德先进,如在校报上开设“名师”专栏,建立师德教育网站等,以扩大师德宣传网络的覆盖面,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利用每年的教师节组织师德主题教育活动,集中开展师德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评选活动,对那些思想道德素质优秀、教书育人事迹突出、贡献突出、学生称颂的优秀教师大力进行表彰,广泛宣传先进事迹,交流教书育人工作的先进经验,以倡导尊师重教的好风尚。

四、以教师为本,构建师德建设的动态监控机制

高校教师的师德行为具有外在性、主动性、善恶性、可塑性的特点,可以通过教育、评价、监督来改变。因此,可以通过构建民主监督、教师职业良心自律监督等方式来调控教师的师德行为,最终促使教师自觉履行师德义务。构建监督机制也应做好如下工作:

第一、建立由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督导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一是建立师德建设的领导与监督机构,即建立由党、政、工、青、妇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师德建设进行调查、研究、规范、督促,检查与评价等。二是建立师德建设督导队伍,即由学校领导,在职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学生等共同选举督导员,了解教师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状况,将教师的师德建设纳入监督之下。督导员要深入教学科研第一线,倾听教师意见,了解教师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时将这些问题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反映,以便及时给予解决。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资源,在校园网上建立“师德监督网站”,鼓励学生对教师的“三育人”状况进行公开评价,也鼓励垒校教职工对学校“三育人”的所有环节进行举报和评价,提倡教师之间进行互相评价,督促教师更新思想观念,提高职业道德。

第二、建立系统完善的约束制度。学校要依据《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以及有关法规、条例,从增强敬业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塑造师德风范入手,制定本学校《师德建设规范》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等制度,重点强化教职工队伍在思想道德、教学纪律、教学风气、教学科研、教书育人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通过举办培训班、经验交流座谈会、观摩教学、参观访问、学习典型等多种形式,使师德教育制度化、科学化、有形化、经常化。

五、以教师为本,构建师德建设的信息反馈机制

反馈是控制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把施控系统的信号(又称给定信息)作用(输入)于被控系统后产生的结果(输出的真实信息)再反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高校师德建设信息反馈实质是把整个师德建设系统的输出信息,再反送回输入端,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具体来说就是:高校师德建设的决策机关一一党委发出信息后,通过下属各部门把信息传输在职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学生,注意教师思想动态及其行为的变化,及时收集信息,再把收集到的信息返回到决策机关,以便对师德建设决策进行修正和调整。构建信息反馈机制,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第一、信息反馈要迅速、准确。信息具有滞后性、时效性特点,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反馈的时效和速度,一旦发现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就应及时汇报,迅速向决策机关和管理部门反馈,信息反馈者要对了解的情况进行分析,认真核实,对所掌握的材料认真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保证信息的价值及准确性。

第二、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制度,建立一支有高度责任感的信息反馈队伍,形成信息网络,建立必要的信息反馈制度,明确责任。如专兼职信息员工作责任制,工作汇报制度,主管领导接待教师制度等等。制度是保证师德建设信息反馈机制良性运行的重要条件。

法制教育教学反思篇8

一、课前的反思

课前的反思就是“教什么”“怎么教”,表现在课堂教学之前的教学计划与课前准备,我们上每一节体育课前,都应该选择好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对所教教材的重点、难点的理解,对教法的运用,对自己的学生等都要了如指掌,对教学的策略要有周密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导入本节课的内容?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如何创设问题的情境、设计教学活动等都要有清醒的认识。主要是引导学生课外收集资料,进行信息处理,制定出自己的学案。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课题式的研究性学习。

二、课中的反思

课中的反思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及时进行评价,并且及时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过程。在这一阶段,教师应通过教学反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及时的反思。及时反思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教师就可以随机应变,根据课堂实际,随时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反思,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后的反思

课后的反思就是教师“教得怎样”、学生“学得怎样”。这种课后反思是指体育教师对教学全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反思自己的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对教学实效性进行反思,课后反思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课的评价。评什么?怎样评?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获得专家评课、教师自评和互评、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对教师教学方式的评价等直接信息来源,有利于教师课后积极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有利于以后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为后续课的调控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课后小结。发现问题,是实现“反思性教学”的首要任务,课后及时的小结,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最真实的反映和最本能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备课、上课质量,促进教学内容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可以对教材的理解、教学方法的运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形成个性化的体育教学风格,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法制教育教学反思篇9

各乡镇中学、县直各教育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和《中共湖北省委关于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具体意见》,经研究决定,从2006年起,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为确保这项工作顺利进行,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配合和支持。学校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有利于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抵制西方文化思潮冲击和消极腐朽思想侵蚀青少年的重大举措,是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于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确保社会主义事业代代相传、伟大祖国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学校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在青少年学生人生起步、踏入社会前接受廉政文化熏陶,可以引导和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成为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二、准确把握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总体要求

(一)明确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结合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规划,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保持生动味性、知识性参与性与政治性思想性的统一,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反腐倡廉教育活动,传播廉洁知识,弘扬廉政文化,优化育人环境,陶冶和培养师生员工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严格遵循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基本原则。坚持学校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在充分发挥学校德育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挖掘、渗透其他学科教学中的廉政文化内容,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

坚持学校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与学校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紧密结合思想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与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将反腐倡廉教育落实到学校党建各个环节和日常管理的相关领域。

坚持学校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研究把握新形势下学校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加强与家长、社区的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整体合力。

(三)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总体安排。推进反腐倡廉教育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先行试点,逐步推开。总体分试点、推行二个阶段。

试点阶段,时间自2006年3月至2007年7月,分三个时段:1.准备启动时段,自2006年3月至2006年7月。要求在全县乡镇中心初中、镇中心小学和高中学校开展试点工作。2.检查时段,自2006年8月至2006年12月。县、乡逐级开展检查指导。3.总结时段,自2007年1月至2007年6月。各地和试点学校要总结前一阶段试点工作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局。

推行阶段,自2007年7月开始,在全县所有中小学全面推行。

三、注重提高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

(一)不断改进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方式方法。要根据中小学生的不同特点,准确定位不同的教育目标要求,合理安排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切忌空洞说教,防止教条化,使教育内容和形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对小学五年级以上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要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和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得到启迪,逐步形成正确的认识。对高中学生要以理性思考和辨析为主,通过说理、讨论等形式,使他们对反腐倡廉教育的认识提高到理性层面。要利用网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廉洁教育活动。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总结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针对性。

(二)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学在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一是通过主题课程保证课时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小学五年级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以各校校本课程为基础,学习历史上有关清正廉洁故事、老一辈革命家的高风亮节和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了解一些有关基本的廉洁廉政法律法规等;高中阶段,以校本课程为基础,学习党和国家廉政法律法规及其基本要点等。二是通过挖掘整合现有学科的廉洁教育资源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在中小学的品德、政治、社会、语文、历史、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充分挖掘梳理并重点凸显有关反腐倡廉教育的内容。三是通过安排一定课时,组织开展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在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中接受反腐倡廉教育。

各学校在反腐倡廉教育活动中要努力做到“十个一”,即:①上好一堂反腐倡廉教育的课。②读好一本反腐倡廉教育的书。③办好一期反腐倡廉教育的墙报。④组织学生登录一次反腐倡廉教育的网页。⑤树立一批反腐倡廉的先进典型。⑥观看一部反腐倡廉教育的电影。⑦参观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⑧搜集整理一组反腐倡廉的格言警句。⑨举办一期反腐倡廉教育的讲座。⑩举办一次反腐倡廉教育的征文、竞赛等主题活动。

四、积极拓展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不断增强校园文化在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工作中的育人功能。学校要加强宣传舆论阵地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橱窗、校内广播电视、黑板报等载体,大力宣传反腐倡廉有关知识。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主题班(队)会、学生论坛、案例辨析、校园文艺活动等丰富多彩、式样新颖、生动活泼、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寓反腐倡廉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积极引导和支持兴趣小组、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廉政文化,使廉政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二)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中小学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作用。党组织、共青团和少先队是在中小学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织体系和保障。要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少先队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共青团和少先队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学校要主动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充分利用影剧院、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纪念馆等社会文化设施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参观展览、举办讲座、观看电影、阅览图书等形式,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开放度和参与度。与社区建立密切的协作关系,充分挖掘社区反腐倡廉教育资源,丰富学校反腐倡廉教育内容。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的廉政文化活动,共创社区廉政文化。探索建立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有效机制,正确引导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开展反腐倡廉教育。

五、切实加强对在中小学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法制教育教学反思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成因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忽略了大学生本身的个性特征和需求心理,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意愿及效果,并使大学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较为严重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极大地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如何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特点,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将思想政治教育功效发挥到极致,成为摆在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严峻课题。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概念

“所谓逆反心理是指教育客体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背离教育主体期望目标的反向力量,从而阻碍态度转变的一种心理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指“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背离教育主体期望目标的反向力量,从而阻碍大学生态度转变的一种心理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作为一种态度反映,将倍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其有效性,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强烈的敌对情绪,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

2.1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心理逆反

主要表现形式是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普遍化。据调查,多数学生认为大学里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必要。如果选择逃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将会成为首选必逃之课。大学里如果老师上课时不采用点名这种制约手段,那么来上思想政治课的学生将会很少。

2.2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心理逆反

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政治理论、党的政策方针及路线、公民教育和法制教育。而僵化的教育内容却是与目标背道而驰,学生只要听到或者看到与此有关的内容,就会本能地产生抵触心理情绪:上课时不认真听,下课很少讨论,看报纸时故意避开政治内容,对学校的政治宣传漠不关心,从学校的宣传栏走过时目不斜视。

2.3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逆反

当代大学生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很高,既希望他们拥有渊博的知识,又能拥有完美的人格。他们不尊重教育者,也不喜欢思想政治课,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采取敌对态度,甚至在课堂上公然顶撞,敢于刁难思想政治课教师,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2.4对传统思想道德观念的心理逆反

传统思想道德观念的心理逆反,主要表现为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知行悖反,对他人及社会缺乏应有的情感,对教师、同学、社会漠不关心;道德意志的自主性缺乏,个别的大学生在网络上大量负面信息,对偏激的思想观点与西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消极从众。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成因分析

3.1学生自身的认知图式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有效性的影响

一定的道德品质是在社会、学校教育与家庭影响以及个人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大学生自身的认知图式对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认知图式是大学生认识并接受教育的主动力,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信念、态度、理想、立场等。原来已经形成的认知图式会反过来主导着对教育的接受行为。

3.2教育内容单一滞后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有效性的影响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在政治教育,忽略对大学生道德品质、世界观及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并且教育内容只停留在原有的旧水平、只作为一门考试科目,学生自然而然会感到厌烦,在心理上没有接受反而从心底排斥它厌恶它,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大打折扣,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3.3“灌输式”教育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枯燥乏味

处于青年时期大学生其本身就具有好强心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满堂灌”教育形式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可能发挥正负诱导的作用。长期处于抑制状态下听思想政治课的恶果就是,使大学生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充满了厌烦和不满,无形中强化了大学生原本就有的对抗情绪,从而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阻抗心理。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消除策略

4.1科学设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马克思曾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为学生所接受,就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脉络和思想实际,针对学生所关心的问题进行科学而耐心的讲解,力争使教育内容充实、教育材料与时俱进,既有科学的理论高度,又能为学生所关心的现实问题答疑解惑。

4.2科学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心理咨询式的教育方法是防止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关键环节。教育方法中充分运用心理的和情感式的方法,分析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心理,从心理上充分关怀大学生,从而在最佳的时机、最适合的场合对学生进行对话和咨询式教育,消除学生对政治性刚性教育的抵触,有效提升教育效果。

4.3优化认知心理,强化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

逆反心理一定程度上源于学生认知图式认知心理的不成熟。要通过各种教育途径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辅导,提升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自我认知的调节能力,对于认知偏激、逆反意识强烈的学生,要加强正面教育和耐心咨询,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中获得心理成长,消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观偏见。大学心理素质的提升,就能从根本上消除逆反心理产生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