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十篇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十篇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9:56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篇1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

引言

当代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环境与发展问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观。

1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1.1讲求节约能源

绿色生态建筑,最重要的是要遵循节能原则,也就是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建筑材料使用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还要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利用各种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的平衡,构建一个和谐高效利用能源的生存环境。

1.2讲究生态和谐

建设绿色生态建筑,其次要做到生态和谐。也就是要注重研究建筑物旁边的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各种物体之间的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都可以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体现,这样就营造建筑旁边的环境质量。

1.3科学设计,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根本原则。人是社会的主体,追求高效节约决不能以降低人的生活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不以人为本的、低标准的“绿色生态”建筑必将被社会所淘汰。

1.4从实际出发,不照搬盲从

绿色生态建筑应该着重强调的是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照抄。其建筑设计应讲究地域性特点,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他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

1.5强调整体性设计

建筑设计应强调“整体设计”思想,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生态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

2生态建筑的设计要点

2.1因地制宜

绿色建筑非常强调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绝不能照搬照抄。例如,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的建筑模式很不相同,西方多是独立式小建筑,建筑密度小,分布范围广。而我国则以密集型多层或高层居住小区为主。对于前者而言,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供热水、供暖等基本满足当地的能耗要求,而对于我国高层居住小区来说,就是将建筑物所有楼层的外表面都装上太阳能集热板或光电板,也不足以提供该栋楼所需的能耗。气候的差异也使得不同地区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大相径庭。某种建筑平面或户型在一个地区也许是适合气候特点的典范的绿色建筑之作,而搬到另一个地区则会成为一个普通的建筑,而不是原来的优秀的绿色建筑。

2.2尊重基地环境

规划、设计时须结合当地生态、地理、人文环境特性,收集有关气候、水资源、土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系统、人文环境等资料,力求做到建筑与周围的生态、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舒适性,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

2.3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材料,抑制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辐射、电波、气体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室内具有优良的空气质量,优良的温、湿度环境,优良的光、视线环境,优良的声环境。

2.4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能源使用的高效节约化

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以及能源使用的高效节约化包括:根据日照强度自动调节室内照明系统、局域空调、局域换气系统、节水系统;注意能源的循环使用,包括对二次能源的利用、蓄热系统、排热回收等;使用耐久性强的建筑材料;采用便于对建筑保养、修缮、更新的设计;设备竖井、机房、面积、层高、荷载等设计留有发展余地。

3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实现策略

下面着重对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实现进行分析,并给出其实现策略:

(1)能源系统设计的实现。绿色生态建筑能源利用的实现,不但要对常规能源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更要注重绿色能源的利用,要将建筑节能放在首位。绿色生态建筑节能,设计师首先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①提高建筑的设计水平。②找到合理的优化的新能源的解决方案。(3)寻求建筑艺术与能源方案的完美结合。当然,在做好上述的工作后,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绿色能源,如采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这些能源都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优势。

(2)声光环境系统设计的实现。在绿色生态建筑平面设计时,针对光环境设计来看,提倡使用新能源提供的绿色照明,如利用太阳能发电,可解决部分日常照明。其次,室内应尽量采用自然光,鼓励使用节能灯具,节约能耗。另外,还要注意避免由附近建筑的玻璃折射以及其他的光污染。针对声环境设计来看,设计师应考虑将卧室设置在背向噪声源的方向,这样可降低噪音30dB;采用隔音窗也能显著阻隔室外噪音;在住区沿路适当栽植绿色植物,对降噪也有一定效果。

(3)水热环境系统设计的实现。绿色生态建筑的建设关键是节水,同时要考虑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一般的,绿色生态建筑可采取的节水措施有:采用节水节能型供水设施;建立雨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将污水处理成中水(中水意为城市污水或生活用水经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景观用水要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中水系统一并考虑。

热环境的实现更为重要。建筑物所提供的热系统应满足居民的供热舒适度的要求,以及建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譬如:夏热冬冷地区,冬季供暖的居住空间室内温度宜在16℃,夏季空调的居住空间室内温度宜为26℃。可采用采暖、制冷、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或在各户安装散热器温控阀,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4)智能系统设计的实现。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出现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因此,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也需要推进智能化的发展,进行智能系统设计。

4结束语

21世纪绿色生态建筑愈来愈受到世人的青睐,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营造绿色生态建筑将是致力于人类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把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居住、生活建筑,有机地结合到自然中去,逐步摆脱建筑行业对非再生能源和资源的过分依赖,形成合理、高效利用能源和资源的良性局面,保证人类社会的各环节协调发展,这也是我们建筑师要面临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陈自新.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浅议过量的“以草代木”的倾向[J].中国园林,1997(6):6~8.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篇2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节能能源;回归自然

[中图分类号]tU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0024-02

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值得注意的是,“绿色建筑”中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在欧洲人把建筑节能提高到低能耗、零能耗、零排放的水平的同时,以加拿大、美国等北美洲国家结合本地社会能耗水平居高不下的情况,推出“绿色建筑”的概念。

2绿色建筑的内涵及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并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包括:①节约能源;②节约资源;③回归自然。

3绿色建筑的理念发展

有学者曾提出,绿色建筑的基本思想,并不是全新的价值观念。一些朴素的绿色建筑观念贯穿着整个建筑发展史。20世纪中期,在全球环境危机中受绿色运动的影响和推动,许多学者以现代生态与环境的观念重新审视以前对建筑的认识,并且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解,绿色建筑的思想和观念得到不断的发展和丰富。20世纪60年代初鲍罗•索勒里提出了“生态建筑学”的新概念。1969年美国学者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论证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批判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提出了“适应”自然的原则。对绿色建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9年英国建筑师戴维•皮尔森提出住宅建筑中要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充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使用无毒、无污染、可再生的建材和产品,防止污染空气、水、土壤,公众参与设计,利用自然方法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气候等。1991年布兰达•威尔和罗伯特•威尔提出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六项原则:节约能源、设计结合气候、能源和材料循环使用、尊重用户、尊重基地环境、整体的设计观。1993年美国出版了《可持续设计指导原则》一书。书中提出了尊重基地生态系统和文化脉络,结合功能需要采用简单的适用技术,针对当地气候采用被动式能源策略,尽可能使用可更新的地方建筑材料等九项“可持续建筑设计原则”。1993年6月国际建协通过“芝加哥宣言”,宣言中提出:保持和恢复生物多样性;资源消耗最小化;降低大气、土壤和水的污染;使建筑物卫生、安全、舒适;提高环境意识五项原则。至今,国际建筑界对绿色建筑的理论研究还在不断地深化,绿色建筑的思想观念还在不断地发展。

4传统建筑与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不同,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环境保护与绿色建筑的关系上,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具体谈谈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4.1绿色建筑的能源观是节能与环保

现代建筑是一种过分依赖有限能源的建筑。能源对于那些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的建筑意味着生命,而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不仅是导致能源紧张的重要因素,并且是使之成为制造大气污染的元凶。据统计,全球能量的50%消耗于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为了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绿色建筑主张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观念和方式,使建筑由高能耗方式向低能耗方向转化,依靠节能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使建筑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实现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

4.2技术与形式上体现环境保护的特点

绿色建筑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的可调节系统。因此,它要求建筑外层的材料和结构,一方面作为能源转换的界面,需要收集、转换自然能源,并且防止能源的流失;另一方面,外层必须具备调节气候的能力,以消除、减缓甚至改变气候的波动,使室内气候趋于稳定,而实现这一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有赖于未来高技术在建筑中的广泛运用。环保节能型材料是绿色建筑所必需的,必须对现有建材和技术进行环保、节能评估,提出技术改良、更新措施,使之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日益走向成熟,在绿色建筑中这些高技术将得到广泛的运用。如建筑结构有可能引入有机体的原理,在混凝土中埋设光导纤维,可以经常地监视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况,自我修复混凝土可得到实际应用。无论使用何种技术,绿色建筑总是立足于对资源的节约(Reduce)、再利用(Reuse)、循环生产(Recycle)等几个方面。

绿色建筑是一个新兴的、动态的和发展中的概念,它随着技术与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充实其意义。可以预言,绿色建筑将成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持续发展的理想建筑模式。目前,绿色建筑意识已在许多国家引起重视。

5绿色建筑的状况及发展

从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走上良性循环的生态型发展模式,促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其中经济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社会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与目的,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建筑是三者的综合体。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导致产生新的建筑观――可持续发展建筑观,即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是21世纪建筑的基本任务,绿色建筑及其研究和实践正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提出的。因此,它将会产生极大的发展空间。

绿色生态建筑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青睐,未来的建筑应该是能给人们提供良好的人文生活环境的生态建筑,它的发展需要生态规划作为指导各类规划设计的核心依据,需要科学的将城市发展与自然系统建立起稳定和谐的协调共生机制,需要有关部门能推出更好的支持节能设计的相关政策,更需要各专业人才的共同探讨。对于建筑师而言,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将十分重要,坚持绿色建筑设计,超越单一建筑设计的范围,进行综合设计,不再只偏重于空间形态、形式视觉等方面的研究,而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去研究探索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创造绿色建筑,从而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篇3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建筑 绿色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6-001-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持续推进,建筑业已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然而,建筑业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引发的环境污染、能源紧缺问题也日趋严重。加速建筑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建筑行业的当务之急。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建筑相关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实施绿色施工是建筑企业将环境协调发展思想融入到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推进我国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1绿色施工的内涵

综合环境协调发展理论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联系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绿色产业及其相关理论。不难发现,通常所说的绿色包括以下几方面内涵:节约;减排;循环;低碳;无污染;再利用。

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求与“绿色”的内涵,本文将绿色施工定义为:“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安全为先导,质量为准绳,在满足既定的施工计划和规定的竣工期限与批复的预算费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切实贯彻落实行业、国家、地方颁布的技术、经济等标准和政策,通过科学管理与先进技术的运用,对工程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的组织、计划、控制与协调,最大限度的减少建筑能耗以及施工活动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以低能耗、高效率、无污染的管理方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绿色施工中的融合实现‘四节一环保’的要求。”

绿色施工意识应全方位的贯彻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每一个阶段,通过创新管理方法的采用与先进施工技术的运用,使建设工程项目在为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必要的建筑工程产品的同时,不断升华建筑工程产品的环境品质,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与持续发展。

2建筑业实施绿色施工的必要性

2.1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当今,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追求工程项目的环境品质已成为全社会产品生产部门共同追求的目标。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工程产品的提供者,需要以社会责任为己任,积极探索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产业结构升级之路,协同带动我国社会其他生产部门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自然环境得到保护相统一的目标。绿色施工是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

2.2建筑业实现集约型增长的必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业取得了跳跃式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建筑业取得的成就是显著的,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做出的共享式有目共睹的,但在我国建筑业持续稳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弊端,行业内部长期存在着建筑能耗高、能效低、投入大、污染重、对资源能源依赖性较强、对资源环境保护不足等诸多问题,多数建筑企业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这些弊端有悖于“建筑业应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方针的弊端,严重制约建筑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其次,建筑业存在着生产方式落后,技术进步缓慢,建筑施工机械化程度不高,建筑产能过剩等因素,致使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处在较低水平,严重阻碍了建筑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一些建筑企业通过采用微利的经营模式与低价的竞争策略来提高市场占有率,导致施工企业利润率偏低、先进建筑节能技术运用较少、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建筑业要想实现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平稳过渡,就必须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发展观念,提高绿色生产力,坚定不移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筑业才能在满足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的同时,保持蓬勃的生机。

2.3降低建筑能耗的必然

据统计,我国的高耗能建筑约占总建筑面积的95%,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的27.5%;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3倍。我国节能技术的开发速度缓慢、应用程度偏低,每立方米混凝土与发达国家相比要多消耗8公斤水泥,单位建筑面积钢材消耗多出10%~20%。但我国能源短缺,我国的煤炭人均可采储量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53%。我国现有的资源与能源存储量对于建筑耗能高的建筑项目难以为继,必须加快节能技术的研究步伐并将其逐步应用到建筑施工活动当中,提高能源效能比与能源利用率,进而做到节能降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2.4降低环境污染程度的必然

工程项目建设在消耗能源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建筑材料和建筑施工所需的相关产品是项目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产生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源头。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对周边环境的改变主要集中在空气污染、光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以及建筑废弃固体垃圾的污染。绿色施工要求工程项目建设的施工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先进和规范的绿色管理方法对项目建设的每一个阶段进行绿色规划、绿色管控,提高绿色材料利用率以及周转材料的回收率,减少对于场地环境的干扰、填埋废弃物的数量,尽量将建筑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程度减至最低。

建筑业依靠提升企业自身的环境管理水平、提高建筑施工的绿色技术含量、树立节能环保的绿色品牌形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3建筑业实施绿色施工存在的问题

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的重要阶段,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具体体现,也是真正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深化行业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但是,绿色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绿色施工在依靠施工技术进步和绿色科技创新的同时,还要全面兼顾项目整体规划、施工场地情况、建筑整体布局、废弃物处理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等诸多因素。建筑企业是绿色施工实施主体,但部分企业未将提高绿色施工能力作为提升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未能将科学的绿色项目管理方法以及绿色施工技术运用到绿色施工过程中、切实有效的实现保护环境、降低能耗的目标,只注重在完成施工合同、标准、图纸和技术要求、工期、成本、质量、安全、项目计划以及工程预算等项目各项硬性要求的基础上追求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实施绿色施工的重要性。

绿色施工在建筑行业的推行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实施绿色施工的关键。然而,多数建筑从业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岗位培训以及专业知识教育,缺乏对绿色施工的相关知识的必要了解,难以正确的使用绿色施工技术及先进的施工工艺。由于绿色施工意识的薄弱,传统施工仍然是建筑行业的主流生产模式,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的生产模式仍随处可见,严重制约了绿色施工的实施进程。建筑企业必须全面提高企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保持建筑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以适应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家战略。

4结语

绿色施工是实现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强化绿色施工。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坚持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依靠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制定科学、系统的绿色施工相关法规,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绿色施工管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普及绿色施工理念是实现建筑业绿色施工的必要措施。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的深入落实,实施绿色施工是推动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齐宝库,曲玉,赵景明.建设工程绿色项目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J]建筑经济,2011(11):17-20.

[2] 金俊实,王军.浅谈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3):76-78.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篇4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发展概况及现状;策略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联合国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正式明确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入二十一世纪,联合国组织有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世界首脑会议,制定了《21世纪议程》,议程内容将环境与发展问题作为二十一世纪全世界的焦点问题,明确指出全世界各国都要认真对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建筑是人们生活居住及生产的场所,同社会发展及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所以,在当代建筑领域,应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融入到建筑设计理念中,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居所的同时,又保证建筑高效率地利用自然资源,使建筑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实现人文、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

1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正值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区域建筑规模和发展速度惊人,但在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们应该正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力开发建设城镇建筑的同时,是否做到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是否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就我国而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每年我国新增建筑面积高达2o亿平方米,其中建筑能耗在我国社会总能耗中占据四十个百分点,在世界范围来讲我国的建筑能耗是世界平均能耗水平的三倍。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建筑能耗问题比较严峻。建筑是人们生产生活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感官上的享受,过度地追求物质生活的完美,许多的建筑都脱离了人文与环境的天然联系,建筑与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城市建筑呈病态发展,即只顾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居所的需求,而没有兼顾建筑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使得大力发展城市建设的同时,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为了使我国的建筑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我国应坚持走绿色建筑的发展道路,即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应改变传统的建筑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通过科学的建筑整体设计,集成建筑绿色配置,降低建筑能耗,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城市的人文发展与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绿色建筑是当代人的责任和使命,是建设资源节约社会及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丰富和完善现代建筑学科的重点内容,发展绿色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概况及现状

发展绿色建筑是上世纪国外发达国家率先提出的建筑思路,当时绿色建筑主要从建筑的节能方面考虑,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新思潮的涌现,绿色建筑思路发生了质的变化,将单一的节能建筑思路拓展到建筑全过程的资源节约、提高建筑功能效果和提高建筑居住舒适度等方面。纵观全世界,目前,发展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实践较为深入的国家是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这些国家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现今已取得可喜成就,如生态房、健康住宅、绿色办公室、节能环保生态屋等在这些国家随处可见。尤其是美国的“纽约时代广场4号”可谓是绿色建筑的标志性建筑物,不管是在建筑采光、能源效益还是室内空气质量及废物排放管理都严格遵循绿色建筑的发展理念,建筑的各项指标都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我国发展绿色建筑起步较晚,近些年来,我国的一些建筑商将绿色建筑的概念在社会上炒得火热,建筑开发商为了增加地产的卖点,千方百计地想出一些地产营销策略,打着绿色、环保、康居的旗号大肆在社会上宣传,其目的无非是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征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但开发商真正意义上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绿色建筑的实质性效果不佳,虽然在国家的政策的号召下采取了一定的行动,在绿色建筑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然而同国外发达国家不管是在实践程度上还是发展理念上还存在诸多差距。我国亟需在全国范围内将发展绿色建筑的概念渗透到大众群体中,使社会民众认识到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3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策略

我国在发展绿色建筑的总体水平上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同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绿色建筑发展观念还是发展实践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应积极地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绿色建筑发展经验和成果,发展适合我国的绿色建筑。首先,结合我国国情发展绿色建筑。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人口大国,但是在国土资源并不是很富足,地区差异、气候条件差异、地理环境差异、城乡发展与经济发展以及生活习俗差异都较大。所以我国要发展绿色建筑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国情,从生态的层面上采用相关的技术策略因地制宜地发展绿色建筑。其次,绿色建筑理念要渗透到社会民众中。大力在社会民众中宣传绿色建筑的概念及发展理念,提高民众对绿色建筑的接受程度,让民众更多地了解发展绿色建筑的积极意义,让民众从心理上认同绿色建筑、追捧绿色建筑。只有社会民众从理念上得到改变,绿色建筑发展的道路才会更加坦荡。最后,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发展主线,在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要将现代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融入到建筑过程中,提高绿色建筑科技含量,用技术引领我国绿色建筑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凌.关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研究的思考…,建筑科技,2012(06).

2.林振荣,陈涛等.浅析当前绿色建筑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筑节能,2009(09).

3.李遵白,吴贵生等.基于技术路线图的中国绿色建筑产业发展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1(05).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篇5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兴起的术语,现阶段学术界存在着关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节能建筑这几个概念的争论。只有明确了这几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我们才会将注意力转向更加重要的实践上。

绿色建筑又称为生态建筑或可持续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源、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节能建筑是按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使其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的建筑,是实现绿色建筑的必然途径和关键因素。而绿色建筑将建筑及其周围的环境看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绿色建筑所作的定义,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周期中实现节约、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的建筑物。减少建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及影响。高效率地利用资源,用尽可能少的能源消耗来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功能需求。

2、绿色建筑考虑的是健康、舒适和安全,为人们提供最佳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建筑。因而,我们强调的节能,并不是以牺牲人们的舒适度,人们的工作效率为代价,而是指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

3、绿色建筑是对环境影响最小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建筑。绿色建筑与自然和谐发展,变成自然的一部分,这样的建筑既适合居住,又减少对自然的破坏。

二、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高速增长时期,每年新建建筑面积约10亿平方米,城镇建设投资每年高达数万亿元,规模巨大。但是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耗用了大量土地,直接消耗的能源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用水约占城市用水的47%,使用钢材约占全国用钢量的30%,水泥约25%。面对我国建设事业飞速发展形势,怎样在我国城乡建设中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切实做到节约土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材料和环境保护,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发展绿色建筑是建设领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调整房地产业结构和改变建筑业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是节约能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关键环节;是探索解决建设行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根本途径;是改造传统建筑业、建材业,实现建设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工作。

三、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绿色建筑在我国刚刚起步,还处于试点和发展阶段,尽管建筑节能规范早已经出台,但是我国所有大城市新建建筑符合建筑节能规范的也只有13%左右,能源消费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我国推广绿色建筑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绿色建筑的发展产生制约,主要体现在:

1、绿色建筑认知的缺乏。目前,社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绿色建筑工作的重要意义,缺乏绿色建筑的基本知识,曲解“绿色建筑”的涵义。把“绿色建筑”等同于绿化,片面地追求豪华和所谓的高科技,不利于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尚未健全。我国法律法规对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度还远远不够。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和绿色建筑的扶植政策。

3、绿色建筑的评价、监管体系尚未形成。很多地方对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作相关的行政管理职能尚不能给予高度重视,管理薄弱,个别地方甚至放任自流,导致政府管理部门缺位,该管的没管住。同时,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尚未形成,不利于绿色建筑的实施和发展。

四、推进我国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主要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的绿色建筑意识。加大绿色建筑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用各种形式,加强绿色建筑的宣传、知识普及,让人们认识到绿色建筑的内涵。强化节地、节能、节水、节材观念的引导和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各界对绿色建筑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加强绿色建筑的教育培训。高等院校要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相关学科建设,培养适应绿色建筑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性人才;完善现有教育培训机构,多渠道加强绿色建筑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提高各行业不同层次从业人员的绿色建筑应用能力。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引导和支持,各地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加快绿色建筑法规建设。抓紧研究绿色建筑开发、建设、运营、管理、税收、市场准入、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尽早提出制定、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见。

3、制定推广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政策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强制性政策;另一种是经济性奖励政策。强制性政策是通过强制执行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其应用于绿色建筑的推广,目标明确,可以直接约束企业行为,效果迅速且明显;缺点是手段不够灵活。经济性奖励政策通过市场来影响政策对象,手段灵活。我们可以实行两种政策并举的方式。

4、构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认证以及奖励制度。建立建筑能耗统计、建筑能耗认证、建筑节能性能评价监管体系。建立完善的绿色建筑国家和地方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化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大对绿色建筑标准规范研究的支持力度,尽快完善绿色建筑国家标准体系和地方标准体系。

在“十五”绿色建筑科技攻关研究基础上,尽快制定绿色建筑技术与产品的评估标准,通过实施绿色建筑材料、产品认证和绿色建筑技术评估、标识制度,规范、监督管理中介评估机构,切实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和完善财政、税收、价格等方面的政策。围绕建设部绿色建筑创新奖评选工作,结合本地情况,合理地开展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工程的建设,以点带面,总结经验,全面推广。

5、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适用的绿色建筑技术,鼓励技术创新,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发以及产业化进程,提高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产品、软件以及设备的自主研发能力和装备能力。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有关绿色建筑的国际组织,参与国际绿色建筑重要规则、条约与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密切跟踪研究国际绿色建筑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加强技术合作,推动市场融合,不断提高我国绿色建筑的整体水平。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篇6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浪潮中,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且随着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的资源也面临着日益枯竭的威胁。土地、水资源等严重短缺,尤其是建筑行业,为了节约资源,我国的建筑企业应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降低建筑业的能耗,因而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发展趋势,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而且还能改善生态环境。建筑设计师应该提高绿色建筑的水平,利用环保科学先进的技术改善人居环境,节约资源。

1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张。在我国,许多新建的房屋都是高耗能建筑中的一类,相比较发达国家,我国的资源利用率很低,总能耗只占全国的30%。在面对资源问题上,绿色建筑是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在其设计时,采用新的技术和材料,结合先进的技术设备,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因为绿色建筑而进行的二次运用,且在循环中,进一步利用资源,让社会逐渐融入绿色的、健康的发展中。

我国现在实行能源战略必须要有建筑节能的支持。建筑行业每年的能耗都在不断的增加,这势必会造成国民经济的负担,对战略的实施也会造成一定的阻碍。所以,发展绿色建筑,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绿色的建筑是时代的潮流。发展绿色建筑能够更加提高短缺资源的利用率,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性,因地制宜的设计出低能耗建筑,用就地取材的方法节约运输成本,利用各种节能墙体材料的运用,来实现建筑内部的保温节能作用。还可以利用可再生资源,不仅能够进行生活节能,还能再循环使用中减低成本到最大限度,节约资源。绿色建筑的发展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推动了新型建筑材料的产生,让更多新型的材料不断运用到建筑工程中,对落后设备和工艺技术等进行了淘汰和推动的作用,为建筑能耗的降低提供了保障。

2绿色建筑设计的注意事项

我们所说的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建筑,是一门涉及建筑学、美术学、环境保护学等多种学科内容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绿色建筑不是短时间内几个人的努力就能实现的,需要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参与,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平衡互动作为发展的基点,将人作为自然的一员来重新认识和界定自己及其人为环境在世界中的位置。纵观人类的发展史,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话题,在现代化城市日益崛起的今天,如何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协调城市发展与城市环境关系的有效措施。

2.1人居环境的气候条件

绿色的建筑是否合理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有着很大的关系。绿色建筑应该与当地的气候相适应,根据其特点来设计低能耗的绿色建筑。比如小气候调节型的建筑里有一种徽派的建筑类型,这种建筑适合建造在气候炎热的地区,在高温的夏季,这种建筑的内部会有比较凉爽舒适的感觉。而徽派的建筑一般有两层式的结构,一楼是居住的地方,二楼却是储存的地方,这些对方的东西起到了较好的隔热作用,可以作为隔热层来加大两层间的温度。徽派建筑还会设有地窖,地窖的作用就是将季节性的热能存储起来,通过温差来降温或取暖,以达到建筑节能的效果。

2.2利用新材料、提高施工技术

在现代城市规划的建筑设计中,我们所倡导的绿色建筑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绿色环保为建筑理念的工程项目。可见,坚持使用绿色环保型原材料以及设备是城市规划的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建筑的适应性很强,可以进行系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所以,绿色建筑应是可以结合新的材料和技术,通过对建筑外层的改善,来达到转换能源、高效利用资源的目的。建筑的外层采用新型材料,来调节气候、改变室内气候的波动,确保室内温度的稳定。新材料的选用需要环保、绿色,最好的就是就地取材以减少运输成本;选用无放射性、低活性、低发挥的绿色材料以减少对居民的危害。在建筑施工时,选择油漆、地砖等时,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性能、保证在使用时的安全性。绿色建筑中通常采用的外墙保温材料,它能够很好地调节室内温度,有着保温隔热的良好性能,和一般的材料相比,前者更具有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效果。绿色建筑中还比较重视的就是再生能源的利用,日常生活的用电采用太阳能光电系统,利用新材料帮助建筑表面进行呼吸,做到净化室内空气,降低温度。还要注意的就是,要提高施工技术,保证施工技术与设计的发展要求相匹配,综合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最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的环境质量,以节约资源。

2.3将人、建筑、自然三位一体

我们所倡导的生态的主体是人与自然,那么所谓的绿色建筑的主体就是人和建筑以及自然。如何协调好人和建筑以及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建设绿色建筑的关键环节。绿色建筑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将人与自然、建筑相和谐统一起来,其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提高人居环境。在建筑设计中应尽量使用新型的材料和技术,合理规划和选择,尽量维护本地区原本的风貌,最大程度的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交通和自然通风的方式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尽量避免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利用低危害、资源化的废物处理方法,以保护环境。为了保证建筑更趋于人们的生活习性,越自然化,需要人与建筑、自然和谐发展。在促进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的过程中,绝不能以牺牲地区环境品质和未来发展所需的生态资源为代价,更不能萌发“向后代人借资源发展经济”的想法,唯有将人和建筑以及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落实到实处。

2.4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人员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建筑设计的主体。所以,要想设计出绿色建筑,建筑设计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了解持续发展对于城市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合理规划城市的发展,把城市捡着成为经济发达、社会高度民主文明、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优美宜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现代化城市。此外,政府人员也需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全力支持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普及绿色建筑。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经济上给绿色建筑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引进高新技术,转变我国绿色建筑技术不成熟的局面,从技术上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最后,绿色建筑的实现并非建筑设计人员和政府的努力能实现的,还需要施工人员充分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全面掌握专业建筑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为实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断充实自我。

3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著以及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作为世界性的发展中大国,城市化进程呈现迅猛发展之势,绿色建筑的发展对我国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绿色建筑现在是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的方法,绿色建筑的发展给我国的建筑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现在,建筑设计师需要不断的挑战自我,抓住机遇,结合环保的理念,以实际的经验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以独特新颖的创造力改进传统的设计方法,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的协调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建立起一个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发展的体系。

参考文献:

[1]梁欣欣,刘道永.浅析制约绿色建筑发展的因素及策略[J].福建建材,2009(06).

[2]詹凯.关于绿色建筑发展的思考[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10).

[3]关丽阳,张静萍.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关系[J].建筑设计管理,2011(08).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篇7

1.1为绿色建筑的设计建立了普遍的标准和目标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清楚的框架,同时提供了完善的指标内容。与一般的建筑规范相比较,这些指标从更为明确的环境角度,将标准以及目标确定了下来。对于建筑师而言,他们在建筑设计决策阶段,可以了解到应该采取哪一项措施才能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在构建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时,要确定建筑设计目标,还要考虑到设计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1.2为管理者提供可以考核的方法当前,摆在建筑行业管理者面前的最大一个难题就是建筑市场规范问题,确保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应运而生,该体系为建筑行业提供了评价的具体方法,从而有助于提高建筑可持续发展管理工作的水平。

1.3提高全社会环境生态意识,确保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作为一种评价工具,该指标体系为建筑业管理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意见,所以该体系既提高了全社会的环境生态意识,还推动了建筑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情况下,开发商会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寻找相关有助于提高建筑物性能的技术措施,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政府政策的要求。

2可持续发展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本理论

2.1构建整体的绿色建筑观绿色建筑的目的就是处理好人、自然、建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人的活动要建立在环境所能承受的基础之上,人类不应该过度地开发和破坏自然生他环境。与此同时,在人类生产活动中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绿色建筑观念,既涵盖了能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又涵盖了管理、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内容,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要将这些方面因素都考虑在内。整体的绿色建筑观并不是简单的将多种技术叠加起来,而是要综合考虑各个专业是否协调,最终完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2在建筑评价中应用寿命周期评价理论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寿命周期评价是管理环境的主要工具之一,并且在1997年,寿命周期评价理论被纳入到iS014000环境管理标准体系中。寿命周期评价理论是从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废弃物排放等多方面去评价某种材料在整个寿命过程中造成的环境负荷的评价方法。建筑的寿命周期分析,包括了以下几个步骤:目标与范围的确定、分析清单、评价最终的影响、改进评价。

3构建和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建议

3.1不断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从客观上来讲,绿色建筑评价涉及到多个学科、多个要素,因此绿色建筑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国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研究是非常少的,并且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不够密切,这就要进一步深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我国只有不断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才可以为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2不断细化评价体系当前,要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来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地域面积辽阔,因此在构建评估体系时要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差异,构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标准体系。对于当地建筑行业而言,灵活的评价体系才具有实质参考意义。

3.3运用经济杠杆,采取激励政策绿色建筑不仅要考虑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比如:节约水资源、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源消耗等,还要考虑到开发商的切实利益。在开发以及评估绿色建筑时,政府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对此,政府要从法律、政策、税收等方面,对不同的行为主体实行激励政策。通过各种激励政策可以推动保护环境技术的发展。另外,政府还要通过降低税收等政策,以此降低开发商的运营成本,最终推动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3.4评价体系要实行第三方认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要倡导绿色建筑的开发,并且要实行绿色建筑认证制度,政府要构建具有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而第三方评价机构要全面评估建筑设计方案、建筑材料以及建筑设备等。一般情况下,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建立是将外部评价委托与内部专家评价充分结合起来,并且双方共同拟定评价的标准或者内容,这样做不仅将专业咨询机构的优势发挥出来;而且也保证了评价结果具有客观性以及公正性。另外还要定期培养评估人员,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

4总结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篇8

【abstract】thisarticleintroducestheexperienceinthedevelopmentofgreenbuilding.thepracticeshowsthatthedevelopmentofgreenbuildingwillachievetargettaskwhenlegislationwhichGuidedbytheprinciplesofsustainabledevelopmentcombinewith"economicincentive"and"force"thegovernmentwillimplement.

【Keywords】Greenbuilding;evaluationSystem;policiesandregulations

1.引言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3〕1号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制订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该《行动方案》指出切实抓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大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开展城镇供热系统改造,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加快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研发推广,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推动建筑工业化,严格建筑拆除管理程序,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该方案的出台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促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较多。如何通过比较研究发现给我国现有法规政策的不足,并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绿色建筑政策法规制定,促进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国外绿色建筑发展和推广措施

2.1健全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1)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绿色建筑在发达国家逐步完善,在建筑行业组织和协会的努力下,各种自成体系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相继出现,通过对绿色建筑节能效果、环境影响以及经济性能等指标的评估,为决策者和设计者提供依据。典型的评估标准如英国的《建筑环境评估法》(BReeam)、美国的LeeD以及加拿大等多国合作建立的《绿色建筑工具》(GBtool)等[1]。这三个评估体系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完善且成功运作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也是其他国家建立绿色建筑评估标准的范本。这些评估体系都是非强制性的技术标准,在自愿的基础上由第三方认证的形式以保持自身技术与管理上的权威性[2]。

(2)美国的LeeD评估体系是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

GBC)倡导制定的以自愿遵守为基础的国家标准,为新建商业建筑和现有建筑的改造提供了指导原则,其目的在于建立衡量绿色建筑的共同标准,促进建筑的整体设计,承认环境因素在建筑业中的重要地位,刺激绿色消费竞争,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建筑良好效益的认识,实现建筑市场的根本变革。LeeD认证采用分级制度根据对下述六个方面的考虑分别评分:可持续选址开发、节约用水、能源和空气、材料和资源、室内环境质量以及创新和设计程序。一个建筑项目的得分多少取决于满足以上各项技术要求的程度。

(3)《建筑环境评估法》(BReeam)是同类评估方法中第一个成功的例子,由英国著名的建筑研究机构“建筑研究院”于1990年推出,是世界公认的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并成为此后许多国家制定本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范本和基础。美国的LeeD就是在模仿该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欧洲其他国家及加拿大也是在受到该方法的启示后纷纷仿效才制定了各自的评估方法的[3]。并根据该体系制定“能源之星”标识,针对取得“能源之星”标识的产品和建筑物,进行节能补贴或减免税收。一些贷款机构为获得“能源之星”认证的建筑物提供低息抵押贷款和现金返还。

(4)GBtool是另外一个对建筑可持续性进行评估的方法。该方法是一个通用的体系,使用时需要与本地情况及法规相结合。GBtool可以视作第二代的评估方法,从设计一开始就反映了存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的优先考虑、技术、建筑传统甚至是文化价值[4]。欧盟许多国家都利用GBtool来完善本国的评估制度,包括英国使用的评估体系BReeam。

(5)日本则根据本国的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建筑环境评估体系。2001年在国土交通省的主导下开发了以环境效率为基础的建筑综合环境性能评价工具CaSBee,从建筑的规划、设计、材料的选择、建设、使用、改建到报废的整个过程的环境负荷进行建筑全寿命周期评价[5]。目前CaSBee已成为日本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涵盖了日本所有建筑类型,被24个主管部门用于建筑性能管控,截止2012年3月,这些管理部门在网站上了8700条评价结果。

(6)此外,新加坡也设立了“绿色建筑标志系统”,是用以评价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和建筑性能的绿色建筑评估标准。该“绿色标志”采用打分制将建筑分为了5个等级,分为不合格、认证合格、金奖、超金奖和白金奖。

(7)综观上述的几个评估体系,总体设置合理、指标条款、评分要求比较明确,简明实用,评估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实施中也十分重视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包括建造者的经济成本和使用者的利益两方面,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还设有专门的、独立于建设单位的第三方认证,从而使评估体系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和权威性。

2.2以激励政策促进绿色建筑的开发及消费需求。

(1)建立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是发展和推广绿色建筑的关键,经济激励政策强调的是市场在解决绿色建筑发展问题中的作用。设计合理的政策激励机制通过税收调节、财政补贴等经济杠杆可以降低绿色建筑投资者的成本,调动绿色建筑投资者和消费者的积极性,扩大市场需求。实践证明,只有政府采取了有效的经济激励措施和扶持政策,建筑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成就。

(2)运用经济手段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进行鼓励和扶持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例如在新加坡,在绿色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阶段,通过2000万新元奖金鼓励政策对绿色建筑的开发商和设计单位进行奖励,从2006年至2009年,共对102个绿色建筑项目进行扶持奖励,使得新加坡绿色建筑由最初的25个项目增长到367个项目,建筑面积由2.1万m2增长到15.3万m2。并在其发展的第二阶段(即现阶段)提出了“绿色建筑额外建筑面积奖励计划”,其中,项目“绿色建筑标志”达到白金奖的可获得最高达2%的额外建筑面积(高于规划容积率),最高达5000m2。以此来鼓励私人发展商建造更高级的绿色建筑。同时,政府出资1亿元新币奖励对既有建筑能效运行进行显著改善的开发商和业主,提高开发商和业主参与度和积极性。另外,通过绿色建筑能效改造融资计划和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纳入房地产资产价值增量等激励措施,鼓励私人开发商开发更高效、更高等级的绿色建筑。通过以上措施的开展,新加坡绿色建筑由2009年的367个项目增长到2012年的1377个项目,建筑面积由2009年的15.3万m2增长到2012年的46.9万m2。

(3)同样,在日本也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如住房购买低息贷款。例如在川崎市自2006年10月起,住宅群需进行强制CaSBee评级方可进行广告宣传,并且川崎市银行会根据CaSBee评级结果,对B+以上的项目提供低于普通利率1.2%的低息贷款。住友信托银行也会根据CaSBee评级结果,提供比普通利率低0.8~1.2%的低息贷款。

(4)而在美国,许多州都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机制,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支持、政府投资等多种形式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对绿色建筑的发展进行扶持[6]。例如,北卡来罗纳州对商业建筑中太阳能、风能及生物质能的利用提供一定的税收抵免;马里兰州对处于特殊地段,如棕色地块的建筑给予相应的税收抵免;佛罗里达州对建筑中使用的太阳能体系免除一定的销售和使用税;乔治亚州对生物质能产品提供免除销售和使用税;阿拉巴马州对生物质能工程项目提供贷款利息补贴等[7]。另外,一些政府机构还向自愿遵守绿色建筑行业标准的建筑企业提供经济扶持。加拿大政府也对设计和建造能源效能较高的建筑的企业提供财政支持。例如,加拿大实施的“商业建筑激励计划”将会为较之传统设计提高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能效的企业提供最高达六万美元的财政支持。

2.3以立法形式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1)许多国家在采取激励政策的同时,通过专门立法来推动绿色建筑的实践。例如,新加坡在2008年4月根据《建筑管制法》,增加“建筑管制条例(建筑可持续性)”部分,该条例针对所有建筑面积超过2000m2的新建和重大改扩建的既有建筑应按照《建筑环境可持续规范》规定的方法达到绿色标志分数50分。之后,于2009年开始,对《建筑管制法》进行修订,将既有建筑改造时必须符合最新绿色标志最低要求纳入条例当中,同时规定中央空调系统必须进行3年1次的能耗审计,而对建筑业主也做出了规定,要求业主必须每年送呈能耗数据和建筑使用信息。

(2)同样,日本的立法体系也有较强的代表性,采取了基本立法和专门立法相结合的模式,不仅制定了节能方面的基本法,还制定了一些专门针对建筑的立法。日本早在1979年就颁布了《关于能源合理化使用的法律》并先后经历四次修改,不但对公共建筑有明确的节能指标要求,对民用住宅的节能也有相应的规定,要求新建、扩建或维修房屋的建设方、业主或使用者、管理者要想方设法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3)而在美国有些州和地方政府已经采纳了针对可持续发展的专门立法,号召州或地方机构遵守可持续性指导原则。其中一些立法还通过设立经济激励机制鼓励私营公司采纳可持续性实践。少数一些城市也已经尝试通过立法为建筑可持续发展设定最低标准和义务,例如旧金山、西雅图和华盛顿等[8]。俄勒冈州于2001年通过的《可持续发展法案》颇具代表性,该法不仅从立法上明确了“可持续性”的概念,还确立了该州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要求州政府及有关机构协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国内绿色建筑发展经验

3.1我国的绿色建筑研究始于2001年,近年来发展较为快速,尤其是2005年,由建设部、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重要部门共同召开的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充分显示政府对绿色建筑的重视和推动力。2006年,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颁布。2008年,10个项目获得中国绿色建筑认证。截止到2012年7月底,正式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示的绿色建筑项目数量达到488个,加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权的省市地方政府认证的绿色建筑项目,总数估计超过600个。6年多时间,中国绿色建筑认证的项目数以平均每年300%的速度高速增长。

3.2随着2013年1月1月6日,国务院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中《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同时还对“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的方案、政策支持等予以明确。北京、重庆和武汉等一线城市也纷纷出台了强制推行绿色建筑制度的相关政策法规,这标志着我国将全面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3.3北京市政府先后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规划》、《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京政办发[2013]25号)》、《关于转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等部门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13]32号)》和《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其中,在《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绿色北京发展建设规划》中工作重点放在“全面推广绿色建筑,建设生态居所”上,并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力争绿色建筑规模达到3500万m2,实现公共机构单位面积能耗比2010年下降12%,同时打造一批住宅系统化集成应用示范,2015年实现产业化住宅面积占当年新建住宅面积比重达30%。在《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规划》中提出了“2015年当年建设的绿色建筑面积占当年开工建筑面积的比例达10%,“十二五”时期累计新建绿色建筑35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从单体建筑向绿色园区扩展,重要功能性园区建成绿色低碳园区,园区建筑应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在《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京政办发[2013]25号)》中提出4个主要目标:

(1)自2013年6月1日始,新建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基本达到绿色建筑等级评定一星级以上标准。(2)“十二五”期间,各区县至少创建10个绿色生态示范区。(3)“十二五”期间,各区县至少创建10个5万平方米以上的绿色居住区。(4)新建项目中达到绿色建筑等级评定二星及以上标准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应达到40%以上。另外,该方案中还提出了“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率先实现居住建筑节能75%的目标”。

3.4重庆市2012年3月6日获得国家发改委《关于同意重庆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批复《重庆市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了“十二五”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和发展非石化能源的目标。《通知》还要求“将重庆建设成为西南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示范城市。”另外,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要求,了《2013年建筑节能工作要点》,提出已发展绿色建筑为重点,用系统工程方法扎实推进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城乡建设领域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并《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注你》和《居住建筑节能65%(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将国家绿色建筑一星级评价的技术要求纳入新建建筑节能监管的全过程,自2013年起在主城区公共建筑中率先执行一星绿色建筑标准。此外,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绿色建筑施工技术规程》、《绿色建筑检测标准》、《绿色建筑建材评价标准》和《绿色工业建筑技术导则》,修订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形成涵盖不同行业、不同类别建筑从设计、施工、验收到运营管理、评价全寿命周期的绿色标准体系。同时,着力推进政府规章《重庆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的立法工作。

3.5而武汉市在2010年以市长令的形式颁布了《武汉市绿色建筑管理试行办法》,现正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的立法工作。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在全市全面禁止使用烧结实心砖,积极发展绿色新型建筑材料。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篇9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绿色建筑;绿色Bim;环境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tU712.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一、引言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要求在传统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体系结构上以后,刺激变革了建筑环境变化,减少能源消耗和自然资源耗竭的水平。工程设计和施工行业一直存在着非常大的碳排放,虽然“绿色环保”和“环境可持续性”理念在建筑行业已经问世多年,但在我国该行业的各种措施实施不到位。建筑拆除物在发达国家约占所有的固体废物的40%。随着资源和能源成本上升且日益增加的稀缺性,减少能源消耗和该行业相关温室气体排放量使我们面临着日益紧迫的挑战。

二、建筑信息模型(Bim)绿色化浅析

在过去二三十年通过计算机(CaD)设计软件和建筑信息模型(Bim)等辅助软件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建筑设计格式和施工的格局。Bim的定义是由计算机生成的模型技术用于支持在协作填充信息和模拟的规划,设计,建设,设施操作的过程。在许多国家Bim现在被越来越多地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以协助设计构思和施工及设施的操作。它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管理技术,它提供了一个集成的解决方案,以时间,成本,安全,质量,建设项目的功能为基础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建筑业的过去几年里,绿色Bim成为盛极一时的术语和概念,尽管它无处不在,但我们对绿色Bim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异议,本文旨在从实践中体会绿色Bim的真谛。

三、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可持续建筑分析

绿色建筑高速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出可持续建筑和高性能建筑的概念,高性能建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绿色建筑。从环境保护机构方面理解,绿色建筑是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负责对资源节约理念。

四、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内绿色Bim的讨论

1.建筑规划设计阶段

建筑规划设计阶段是可持续发展中最基本的起点,能源利用和环保方面精确的规划设计决策能够帮助在可持续过程中提高效益,传统的设计环境很少能够为设计师和其他项目成员提供可视化的可行性,也不利设计师做出更精确更环保的设计决策。在九十年代末期绿色Bim的优势已经凸显,在一定的时间段内,绿色Bim较传统设计方面节约成本,节约时间,节约资源,节约能耗。

绿色Bim可以提高建筑物交付业绩,从而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由于之间的设计错误或缺乏沟通而对各方造成的影响。

2.建筑施工阶段

绿色Bim的施工过程是低碳施工的过程,更清洁更环保的工地已成为建筑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占整个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的很大比例,因此需要低成本的有效的机制监测排放量,这一项研究在近十年的美国已得到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排放源和排放量的分析和可视化,该研究在刚开始时因其监测的狭隘,一度遭到抵制,所以开发出可视化的监测工具可以提高项目成员评估施工过程中碳排放水平。

施工过程中操作能量消耗(或使用)是建筑物全生命周期内的主要能耗部分,这个阶段在建筑物的生命周期中产生约三分之一的碳排放量。因此运用绿色Bim工具在施工和运行阶段对环保提出几点建议:1.供暖和制冷需求分析;2.确定采光机会并减少照明负载和兼顾随后的能量负载;3.选择适当的建筑设备并减少能源使用

autodesk绿色建筑工作室涉及创新的软件计算技术可以对建筑施工过程中能源使用进行分析。对现有的建筑物可再生能源的碳排放进行预测和评价。

3.建筑维护保养阶段

在建筑维护保养阶段,对现有建筑物进行改造可以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减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提高建筑运行时的能源效率,为日常生活提供更安全和更清洁的生活环境。建筑行业各部门都在想办法通过改善建筑物的可持续性。这样做的目标包括并入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降低运营成本,限制环境影响和提高建筑的持续性。所以通过绿色Bim综合考虑对建筑物进行改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建筑拆迁阶段

近十年随着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环境日益严峻,对于施工拆迁对环境的影响不断升级,不断增加的拆建废料在堆填区弃置,尤其是在发达城市如北京,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环境问题。随着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国家政府意识的不断增强,行业都不得不考虑有效拆建废物管理措施。

回收被认为是一个可持续的选择道路较传统的拆迁和填埋的方式。全面和综合的拆建废料管理框架应该可以使大部分建筑物拆迁物减少,再利用和回收,并在一个建筑项目的生命周期内限制建筑垃圾处理量,实现整个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战略。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Bim一直主张其在环境可持续性的设计和可持续建筑的发展和协作。绿色Bim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节能性能分析工具在建筑的规划设计阶段,它也被应用到现场碳排放估算和可视化,以帮助预测和监督建设项目的碳足迹。但是,绿色Bim发展才刚刚开始,其发展在业内还需学者进行长时间的探讨。下面对绿色Bim的文献归纳三问题:

1.建筑物维修,改造和拆除阶段的研究比较受阻。2.缺乏基于Bim环境可持续性的仿真工具。3.绿色Bim工具的大数据库的整理和管理。

未来绿色Bim领域一些重要的研究方向本人的见解如下:

1.在Bim可持续系统中加入再减少,再利用和再循环的概念。

2.在Bim系统中与设施的运行维护紧密相连,整合操作出更全面的低碳管理模式。

3.开发一个更实际的Bim工具并得到绿色建筑的认证。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设篇10

【关键词】绿色建筑,保护生态,意义;分析其影响

1、什么是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建造生命周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能源、土地、水及材料),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应用和有效利用空间,与自然和谐的建筑。

所谓的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意味着一般意义的三维绿色屋顶花园,但是表现一个概念或符号,是指建设环境友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环境和生态破坏环境的基本不平衡的一座正在建设,但也被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eco-building,回到野外施工、节能建筑。

绿色建筑内部布局是很合理的,以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太阳、节约能源为居民创造自然的感觉。

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在利用天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及健康生活环境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控制和减少使用和破坏自然环境,充分体现了回归大自然获取和平衡。

2、绿色建筑的意义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为减少负载对环境的建筑中,节约能源和资源,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具有亲和力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使人们和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

3、发展绿色建筑评级的意义系统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一场革命,在这一领域的建筑及其启示,它远比节能技术。在许多方面,这是创新和有机合成,从而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创造健康、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这是该领域的技术、社会和经济角度的革命性的架构。

3.1、技术意义

绿色建筑的研究早期出现的技术问题,技术是孤立的和片面的,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体化的设计和经济研究的意识是远离唯一的策略的经济分析阶段的子公司的知识。然而,个人技术研究成果的早期现代绿色建筑技术的多维发展和系统集成打下坚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逐渐加深理解绿色建筑和成熟,人们放弃他独自思考方式过于理想化道德约束和环境意识和行为,转向自发的绿色环境哲学探索更多的可操作、环境和资本结合成未来世界发展的新方向的环保、绿色建筑的生态伦理思想的输入结果从实践的深化促进生态研究的新阶段。绿色建筑技术呈现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一体化的趋势,使绿色建筑设计的多维阶段的发展战略研究。绿色建筑技术的深入发展战略、形态、材料、设备等领域,在各类先进的技术开发、技术和其他设计元素的集成也从过去的简单相加,更多地关注的周边围护结构本身设计技术与建筑结合的整体系统的变化,逐渐成为绿色建筑体系。绿色建筑评级系统建立起了绿色建筑技术逐步改善、系统化的必然结果,是绿色建筑技术的有机结合,一个平台建造绿色建筑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许多其他的学科可以统一平台在他们各自的角色,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为设计师、规划师、工程师和管理者提供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简单,规章明确的绿色建筑评估。

3.2、的社会意义

绿色建筑评级制度反映了社会意义的主要倡导者的新的生活方式,增加了知识和公众参与当地文化的延续的两个方面。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绿色建筑评级制度,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主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它是基于设计、施工的绿色建筑作为社区教育的过程。原则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利用资源和生态的规则可循,基于健康的建筑空间创造和保持可持续发展。在过去的概念来纠正人们的误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不能一味追求物质奢侈,但是应该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追求生活的舒适。谦虚从建设的基本条件,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建立人民的物质资料和生活方式、文化意识名字是不能持久的价值时,绿色建筑本身将会减轻,但只有一个真正的社会时需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生活方式符合绿色建筑取得最好的结果。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绿色建筑评级制度不是垄断为设计人员所专业的工具,但是规划师,设计师,工程师,经理,发展商、,共同拥有的公共和其他的评估工具。它打破了先前的专业化发展垄断企业,鼓励了公众的参与和其他的政府官员的欺压。通过引入公众参与、及其他建筑使用者的建筑师、建设对话参与者,使得原有设计过程主要由建筑师越来越开放。证明了各种各样的视图的介入和良好的帮助来创建一个动态的文化,体现社会公平的社区。

3.3、的经济意义

绿色建筑评级制度,经济意义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层面上,绿色建筑评级系统的生命周期的角度,从系统的绿色环保建筑的设计融入经济议题涉及生产从建筑材料、设计、施工、运营、资源使用、废弃物排放、废物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拆除,直到整个过程。经济因素的绿色建筑已不再局限于设计过程本身,而政策一直延伸到设计的狭小的作用,来支持政策层面上,包括建立“绿色标签”制度,提高施工环境审计和管理体制,加大和实施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税和其他行为的努力,提高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从增加政府建设项目的可持续性经济上的支持和提高商品的成本,不污染环境的建设起到了成本,为绿色建筑设计和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一目标是不完全的责任的政府机构,作为建筑师参与设计工作是一个声音的义务责任制度的建议,因为只有最实践需要的是真实的而且迫在眉睫。在相关的政策议题在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建筑系统解决的经济问题面临的重要方面。在微观层面上,当前从经济的角度设计策略是更为充分考虑经济的项目运作,并确定了具体的设计策略和相应调整。

3.4、伦理意蕴

绿色建筑评级制度,其理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是否每个国家的评价体系在结构上有多大的不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减轻负担的生态环境,提高施工质量环境,为未来几代人的发展,仍有足够的空间。这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自然景观,突然盲目的态度,反映着人们的关系的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反对党统一的变化。根据当前的全球能源储备和资源分布、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也是远离边缘的疲惫,足够的人享受的奢侈生活现代材料。但是现在我们必须消耗资源,这意味着将来的人会更少的生活空间。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吃了自然环境超过可限制自强,那么未来的年轻一代正在面临着地球的生态系统不能收回的风险成为一个真正的危机。因此我们可以说,绿色建筑的发展及其相应的评价体系,是为了更多的当代人们的责任和义务;为更多的利益和未来世代的发展利益。

4、绿色建筑的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包括以下几点:

节能:充分利用太阳能、使用节能建筑的信封和暖气和空调、减少暖气和空调的使用。按设定的原则,自然通风冷却系统,允许高效地利用建筑对主导风向在夏天,建筑结构形式和总体布局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节约资源:在建筑设计、施工和选择的建筑材料,被认为是合理使用和处理的资源。减少使用的资源,力求利用可再生资源。节约水资源,包括水土保持和绿化。

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观强调与周围环境、和谐、运动的整合,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相辅相成的。

5、绿色建筑的效果

5.1、绿色建筑的效果

绿色建筑的影响包括内部和外部的影响效应,直接的好处和直接成本作为内部的效果,如大家知道的间接利益和间接成本的外部效应,根据工程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内部效果得到财务评价、外部效果要经济评价、经济评价是基于所谓的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从整体的角度,研究国民经济的项目支出的社会资源和贡献给社会带来的评估项目的经济合理性,通常包括行业外部效应的影响,环境与生态的影响、技术扩散效应、外部效应将导致私人成本(内部成本或间接成本和社会成本的不一致)的实际价格,导致不同于最优惠的价格。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绿色建筑评价效果的主要指标是外部性效果。

自始自终的发展绿色建筑的统一的量化指标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分析:(1)严格控制建筑行业、规模、限制员工数量。粗放型的增长模型的斗争,集中建设方案,施工过程中利用人类的波的战术,一旦国家限定公司经营规模的建筑,甚至会形成“适当”,这也不会降低机械化程度、劳动、较低的水平。(2)更多投资于技术,更新技术,建立和完善机制,科学、技术设备。把注意力集中在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结合工程的特点,今后的建设,有计划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新机器、新工艺、新材料,积极引进、吸收国内外同行业先进的科技成果的科学和技术,提高水平的机械化。(三)在城市规划、勘察、设计通过“绿色建筑”的想法。家庭住房和城市建设或者变更必须呆在房间里,从照明、通风、排水等控制对环境的损害。(4)建设工作中减少资源消耗、生产过程,对施工过程中应采取节能措施,以防止过度消耗土地资源、水资源、电力资源。

5.2、的外部效应对建设经济的挑战

受政府控制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对有效的资源配置,加强节能强制性标准的实施对工程建设监理。要进一步提高建筑能源监测体系,加强建筑节能标准的强制为了落实项目实施为主要内容的整个过程的监控,特别是对于大型公共建筑,提高建筑能源监管,体现在工程造价方面的外部成本成为内部成本,使"非绿色建设”项目的内部成本,内部效率和减少外部成本的绿色建筑,外部效率的提高,以便有效的使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的绿色建筑。

6、提高绿色建筑的外部效应的措施

在新经济时代企业架构来获得竞争优势,提高外部效果只有不断开发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外,外部的基本思想和原则:(1)建设对自然资源的生命周期和能源消耗最小;(2)减少建造生命周期的排放量;(3)保护生态(天然)环境;(4)形成一种健康、舒适、安全的室内空间;(5)建筑的施工质量、功能、性能和环境的统一。

总结

上面所描述的是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分析其有效性和提高绿色建筑的外部效应的措施。但如何设计绿色建筑的未来需要某种程度的实践来让我们试图理解,我相信绿色建筑将成为未来建设的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