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校园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十篇校园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十篇

校园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0:32

校园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篇1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及时、妥善地处理本县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发生的突发事件,做好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的组织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保护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建设“平安校园”,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以及《舟山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岱山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县范围内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以下统称学校)校园内突发性各类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1.4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2)“以人为本,安全优先”的原则;

(3)“立足基层,有效控制”的原则;

(4)“加强教育,预防为主”的原则。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按照《岱山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领导体系的要求,成立县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2.1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2.1.1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成

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是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突发性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的指挥机构,负责对全县校园突发性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和县教育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各乡镇、县委宣传部、县安全监管局、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建设局、县卫生局、县教育局、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交通局、县消防大队、县气象局、县环保局、县文广新闻出版局、县工商局、县质量技监局、电信岱山分公司、移动岱山分公司、联通岱山分公司等单位和部门负责人组成。

2.1.2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统一领导、指挥、协调校园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2)向县政府和市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有关校园突发事件以及应急处置情况。

(3)组织会商,分析、判断校园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后果,提出对策和措施。

(4)对各乡镇、各部门、各学校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对校园突发事件进行调查,做好事后评估和信息工作。

(6)调动必要的人力和物力,做好应急救助工作。

(7)决定其他有关重大事项。

2.1.3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1)各乡镇:成立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协助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对本行政区域内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承担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事项。

(2)县委宣传部:协调校园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拟定对外宣传口径,组织、协调校园突发事件的新闻,具体按照《岱山县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应急预案》实施。

(3)县安全监管局:参与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参与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4)县公安局:负责校园突发事件处置的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现场秩序;负责事故现场区域内的道路交通管制和交通疏导工作;负责保障抢险救援人员、车辆的通行,参与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依法查处扰乱校园秩序、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案件。

(5)县财政局:负责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资金保障及管理。

(6)县建设局:负责对受灾学校校舍的鉴定及修复重建报告的审批等工作。

(7)县卫生局:参与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负责获救伤病员和感染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及紧急医疗援助,实施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等应急措施,预防和控制校园内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指导学校开展公共卫生工作。

(8)县教育局:承担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参与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负责搜集和传递校园突发事件信息,组织指挥事发学校实施紧急抢险行动,协助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调动专业人员和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负责校园突发事件的联络与报告工作;负责校园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组织指挥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及日常安全督查工作。

(9)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依法开展对校园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查处,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配合;负责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监管。

(10)县交通局:参与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交通保障等。

(11)县消防大队:参与校园突发事件的救援工作,并提供救援装备和技术支持。

(12)县气象局:负责向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近期及每天的气象预报信息。

(13)县环保局:负责因环境污染造成校园重大安全事故的违法行为调查及环境监测工作;负责污染的处置工作,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14)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受灾学校广播、电视系统设施的恢复。

(15)县工商局:依法开展对食品流通环节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违法行为的调查处理。

(16)县质监局:依法开展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调查处理和相关技术鉴定。参与校园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并提供技术支持,依法开展校园内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和技术鉴定。

(17)电信岱山分公司、移动岱山分公司、联通岱山分公司:负责校园突发事件救助活动中通信保障工作和提供通信技术支持。

2.2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

2.2.1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

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负责日常工作。

办公室主任:由县教育局分管学校安全工作的副书记担任。

办公室成员: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教育科科长、计财科科长、组织人事科科长、督导室主任、纪检监察科科长。事件响应时,抽调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人员充实办公室力量。

2.2.2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参与应急救援的组织、指挥和协调;

(2)负责搜集和传递校园突发事件信息,及时汇总、评估、报告校园突发事件的救助工作情况;

(3)组织指挥事发学校实施紧急抢险行动;

(4)协助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调动相关单位专业人员和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助;

(5)参与学校突发事件的调查、分析和处理;

(6)组织指挥学校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及日常安全督查工作,组织预案演练;

(7)承担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事项。

2.3应急处置工作小组

2.3.1专家组

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与级别,组织相应的专家组。专家组由公安、卫生、消防、工商、食品药品、质量技监、气象、环保、安全监管等行业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提供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技术咨询和建议;参与相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研究工作;分析事件原因及造成的危害。

2.3.2综合协调组

由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县教育局办公室和教育科组成,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展开应急救援工作;密切关注事件发展的动向,及时收集、汇总、核对事件发展情况;在接报事件发生1小时内向县政府和市教育局报送信息,及时传达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指示。

2.3.3宣传报道与信息收集组

由县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县教育局及相关成员单位人员做好信息收集工作,组织新闻媒体对校园突发事件进行全过程的追踪报道。

2.3.4后勤保障组

由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县教育局办公室、计财科组成,负责各类物资储备工作,确保应急处置的物资供应。

2.4各学校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组成与职责

各学校都应成立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校长负责指挥本校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主要职责:及时上报本学校的突发事件信息,在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紧急抢险行动,及时如实报告学校突发事件的情况,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学校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负责对学校师生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及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安全教育课程,组织师生进行安全演练。

3事件分类分级

3.1事件分类

本预案将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分为以下四类: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灾难、群体性或多个体安全事件。

3.2事件分级

按照校园发生的安全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分为特别重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ⅰ级)、重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ⅱ级)、较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ⅲ级)、一般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ⅳ级)。

3.2.1特别重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ⅰ级)

(1)自然灾害事件:受台风、暴雨、高温等自然灾害影响,校园内造成群体性人员死亡3人及以上,或者人员受伤20人及以上,或者校舍大面积倒塌等特别重大财产损失事件。

(2)公共卫生事件:校园内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鼠疫、肺炭疽及其他新传染病病例,疫情有扩散趋势;校园内发生师生员工群体性食物中毒,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50例,或食物中毒死亡3例及以上;校园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校园内发生霍乱疫情,5天内发病10例及以上或死亡3例及以上;省级以上政府卫生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的突发性卫生事件。

(3)事故灾难:校园内发生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触电事故、校舍楼梯及建筑物的坍塌、危险化学品严重污染、学校校车发生交通事故等造成学校人员3人及以上群体性死亡,或者人员受伤20人及以上,或者造成学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

(4)群体性或多个体安全事件:校园内发生群殴、械斗以及打砸公物事件,并造成人员死亡3人及以上,或者人员受伤20人及以上,或者造成学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学校集体活动中或课间因教育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大量学生相互拥挤、踩踏等造成3人及以上死亡事件;学校组织学生实践、实习期间发生3人及以上死亡事件;校园内一次性发生3人及以上多个体学生自杀、劫持人质、坠楼、溺水、触电死亡事件;中、高考试卷泄密、造成严重后果;外来暴力入侵校园造成学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或者人员死亡3人及以上、或者人员受伤20人及以上的安全事件。

3.2.2重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ⅱ级)

(1)自然灾害事件:受台风、暴雨、高温等自然灾害影响,校园内造成人员死亡2人,或者人员受伤10-19人,或者造成学校重大财产损失事件。

(2)公共卫生事件:校园内发生肺鼠疫、非典、人禽流感疑似病例,或腺鼠疫确诊病例;校园内发生师生员工群体性食物中毒,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49例,或食物中毒死亡病例2例;校园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校园内发生霍乱疫情,5天内发病5-9例或死亡2例;预防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服药出现人员死亡;省级以上政府卫生部门认定的其他危害严重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事故灾难:校园内发生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触电事故、校舍楼梯及建筑物的坍塌、危险化学品严重污染、学校校车发生交通事故等造成学校人员2人死亡,或者人员受伤10-19人,或者造成学校重大财产损失。

(4)群体性或多个体安全事件:发生学校人员群体性非法集会、罢教、参与__功等组织渗透、煽动、闹事;校园内发生群殴、械斗以及破坏公物事件,并造成人员死亡2人或人员受伤10-19人;发生学校人员群体性越级上访、离校出走事件;学校集体活动中或课间因教育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大量学生相互拥挤、踩踏等造成2人死亡或者10-19人受伤事件;学校组织学生实践、实习期间发生2人死亡或者10-19人受伤事件;校园内发生个体学生自杀、劫持人质、坠楼、溺水、触电事件,并一次死亡2人;学校聘用的外籍教师在本县所聘学校内或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组织师生到境外参加学习活动时发生人员生命安全事件,并造成人员死亡2人;外来暴力入侵校园造成学校重大财产损失,或者人员死亡2人,或者人员受伤10-19人的安全事件。

3.2.3较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ⅲ级)

(1)自然灾害事件:受台风、暴雨、高温等自然灾害影响,校园内造成人员死亡1人,或者人员受伤3-9人,或者造成学校较大财产损失事件。

(2)公共卫生事件:校园内发生霍乱疫情,5天内发病2-4例及以上或出现死亡1例;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10-29人或出现死亡1例;1周内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或体征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10例及以上或死亡1例及以上;发生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市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事故灾难:校园内发生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触电事故、校舍楼梯及建筑物的坍塌、危险化学品严重污染、学校校车发生交通事故等造成学校人员1人死亡,或者人员受伤3-9人,或者造成学校较大财产损失。

(4)群体性或多个体安全事件:校园内发生师生员工群殴以及破坏公物,造成1人死亡或者3-9人受伤;学校集体活动中或课间因教育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大量学生相互拥挤、踩踏等造成1人死亡或者3-9人受伤;学校组织学生实践、实习期间发生1人死亡或者3-9人受伤;校园内发生个体学生自杀、劫持人质、坠楼、溺水、触电事件,并造成1人死亡或者3-9人受伤;校园内发生原因不明的多名学生出走事件;外来暴力入侵校园造成学校财产较大损失,或造成1人死亡,或者3-9人受伤。

3.2.4一般校园突发安全事件(ⅳ级)

(1)自然灾害事件:受台风、暴雨、高温等自然灾害影响,校园内造成1-2人受伤或财产损失事件。

(2)公共卫生事件:校园内发生霍乱病人1例及以上,或在饮用水、食物中检出霍乱流行菌株;1周内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或体征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5例以上;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事故灾难:校园内发生火灾事故、爆炸事故、触电事故、校舍楼梯及建筑物的坍塌、危险化学品严重污染、学校校车发生交通事故等造成学校人员1-2人受伤或学校财产损失。

(4)群体性或多个体安全事件:学校内发生师生员工群殴以及打砸公物,并造成1-2人受伤事件;学校集体活动中或课间因教育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学生相互拥挤、踩踏等造成1-2人受伤事件;学校组织学生实践或实习期间发生1-2人受伤事件;学校内发生不明原因的个别学生出走事件;外来暴力入侵校园造成学校财产损失或出现1-2人受伤事件。

4预警与报告

4.1预警

及时收集可能引起校园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根据预警信息及等级,采取相应措施,提前做好应急反应方案和应急准备工作。

4.1.1预防预报预警信息

(1)预防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建立全县校园突发事件预防预报预警信息平台,构建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各级各类学校的预防预报预警网络,及时获取校园可能引起突发事件的实时信息。

(2)信息收集与分析

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校园突发事件的信息收集。各级各类学校负责为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提供即时的学校有关预防预报预警信息。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根据预警采取应急准备。

4.1.2预防预警行动

事先针对不同学校突发事件,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预案,并根据学校不同的预警等级,采取积极的预防和应急措施。

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及时向相关部门、相关学校预警信息,防止学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减少学校突发事件对人命、财产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1)学校预报预警

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收集的预报预警信息,经办公室负责人确认,通过相关部门向学校可能引起学校突发事件的信息。

(2)救助力量应急待命

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收到可能引起学校突发事件预警后,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及相关指定救助力量负责人进入应急指挥待命,指定救助力量单位的指挥员、救援人员进入待命,各种备车待命,应急通信设备进入守听状态。

4.2突发事件险情信息报告

(1)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接收到学校突发事件信息后,对信息进行分析与核实后,按照信息报告程序在1小时内向县政府和市教育局报告,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2)各级各类学校接到突发事件可能发生、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报告后,应当按应急信息上行快速报告渠道,在第一时间向县教育局报告。上报信息应当做到客观、真实、及时,不得迟报、漏报、谎报、瞒报,并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报送主管部门。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件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件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件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件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6)事件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5应急分级响应

依据校园安全事件的分级,救援行动实施分级响应。校园安全事件救援应急响应以属地管理为主,事发地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学校安全事件的救援,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和相关成员单位,根据校园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的实际情况,实行统一指挥。

5.1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及相关成员单位进入紧急应对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并立即向县政府和市教育局汇报,相关乡(镇)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必须启动。

(1)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到现场组织指挥,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参加,对校园突发安全事件救援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控制事件的损失和扩大,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及时全面了解事件情况,与上级政府部门取得联系,争取上级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援,并将上级政府部门的决策及时传达。

(2)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突发事件及应急处理的信息。接到突发事件信息后,1小时内向县政府、市教育局报告,以后每天及时向县政府、市教育局报告前24小时安全事件情况。

(3)迅速了解、掌握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涉及或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和事件发展趋势等;迅速制定事件处置方案并组织指挥实施。

(4)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抢险救灾、事件调查、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恢复生活与教学秩序以及各项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准备工作。

(5)事发地乡(镇)政府,接到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并安排人员及时引导疏散教职工、学生前往安全地带,维护好救援秩序,制止无关人员进入救援现场。

(6)如发生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在灾害发生前,县教育局立即发出停课通知,所有学校全部停课,所有学生全部离校回家,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在特殊情况下无法迅速离校回家的,学校负责将学生安置到安全地方,并安排专人负责。同时安排人员参加抗御自然灾害,保护国家财产的一级抢险处置工作。各学校除安排抗灾值班人员外,将其余教职工全部撤离学校。

(7)如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各学校在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做好隔离消毒工作,必要时相关学校、相关班级安排停课。

5.2较大(ⅲ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县教育局)负责组织协调有关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进入应急响应程序,县教育局实行24小时值班,指导相关乡(镇)、学校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相关乡(镇)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必须启动。

(1)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与有关成员单位联系,沟通学校安全事件信息;组织会商,分析学校安全事件形势,落实对事发学校的救助支持措施;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共同听取事发学校的情况汇报。

(2)及时向上级政府和部门报告突发事件及应急处理的信息。接到突发事件信息后,1小时内向县政府、市教育局报告,以后每天及时向县政府、市教育局报告前24小时安全事件情况。

(3)迅速了解、掌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涉及或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故发展趋势等;迅速制定事故处置方案并组织指挥实施。

(4)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抢险救灾、事故调查、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恢复生活与教学秩序以及各项突发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准备工作。

(5)事发地的乡(镇)政府,接到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到现场,并安排人员及时引导疏散教职工、学生前往安全地带,维护好救援秩序,制止无关人员进入救援现场。

(6)如发生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在灾害发生前,县教育局立即发出停课通知,所有学校全部停课,所有学生全部离校回家,对寄宿制学校学生在特殊情况下无法迅速离校回家的,学校负责将学生安置到安全地方,并安排专人负责。同时安排人员参加抗御自然灾害,保护国家财产的一级抢险处置工作。各学校除安排抗灾值班人员外,将其余教职工全部撤离学校。

(7)如发生公共卫生事件,各学校在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落实隔离、消毒等应急处置工作,必要时相关学校、相关班级安排停课。

5.3一般(ⅳ级)校园突发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启动相关乡(镇)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本预案视情启动。

乡(镇)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进入应急响应程序,县教育局指导事发学校开展救援工作。

学校发生突发事件后,事发地政府、教育部门主要负责人、学校校长及校领导班子成员应立即赶到现场,指挥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迅速了解、掌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涉及或影响范围及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故发展趋势等;在第一时间,即1小时内向县政府和教育局报告,以后每天一次向县政府和教育局报告前24小时安全事故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根据事故发生情况补充处置方案;请求上级部门尽快安排支援人员进行抢险救援工作;在应急救援力量未到之前,及时安排人员抢救伤病人员、引导疏散教职工和学生前往安全地带,维护好救援秩序,制止无关人员进入救援现场;配合上级部门做好抢险救灾、事故调查、后勤保障、信息上报、善后处理、恢复生活与教学秩序以及各项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准备工作。

5.4紧急处置

现场处置主要依靠事件发生的学校及学校所属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处置力量。学校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学校和当地乡(镇)政府按照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

事态出现急剧恶化的情况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应及时制定紧急处置方案,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5.5应急响应结束及后期处置

5.5.1应急响应结束

校园突发事件救援工作已完成,事发学校秩序基本恢复,由实施应急响应的指挥机构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5.5.2善后处理

根据学校突发事件情况,相关成员单位按各自的职责,在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指挥下,进行具体后期处理。

5.5.3总结

有关部门做好学校突发事件应急行动的总结评估工作,并在10个工作日内,向上一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提交总结评估报告。

6应急保障

6.1信息保障

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宣传报道与信息收集组负责承担学校安全事件信息的收集、处理、分析、和传递等工作。学校突发安全事件发生后,应及时向社会校园突发安全事件信息,并严格按照信息归口、统一对外的原则,对媒体的信息,必须经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后向社会。

6.2医疗保障

学校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的,卫生部门应开展应急救援和医疗救治工作。

6.3人员保障

事发学校所在乡(镇)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人员、专家参加事件处置。

6.4技术保障

学校安全事件的技术鉴定工作必须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资质检测机构受县、乡(镇)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委托,立即开始工作,为事故的定性提供科学依据。

6.5治安维护

学校安全事件现场的治安秩序维护由县公安局负责。应急预案启动后,公安部门应立即启动治安应急保障行动方案和有关预案,组织、指导现场治安保障工作。根据应急需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调动力量参与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依法严厉打击学校突发事件发生过程中的违法犯罪活动。

7应急管理

7.1安全教育培训与演练

(1)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校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要求中小学幼儿园按规定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并保证课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进行督查。

(2)各学校每年要认真制订安全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各种载体、运用各种形式向师生宣传教育。普及基本的安全预防知识和避险、自救、生存基本技能。要对学生进行用水用电的安全教育;进行防毒、防爆、防辐射、防污染、防火、防盗和人身防护等方面的安全防护教育;进行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游泳安全以及卫生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3)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组织负责安全管理的主管人员、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和学校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人员,定期接受有关安全管理培训。

(4)学校应当制定教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使教职工熟悉安全规章制度、掌握安全救护常识,学会指导学生预防事故、自救、逃生、紧急避险的方法和手段。

(5)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师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事故预防演练。学校应当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针对洪水、地震、火灾等灾害事故的紧急疏散演练,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

(6)县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教育行政部门适时组织预案演练,检验并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响应能力。建立学校应急处置和抢救小分队。

7.2安全专管员

各级各类学校应配备专、兼职安全专管员,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管理,加强常规信息和突发事件易发地的信息监控。多途径广泛收集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做好信息的分析、评估与判定工作,并建立有关制度,鼓励学生、教师、职工、家长或者其他人员、单位提供有关突发事件信息。

7.3奖励与责任

对在校园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成绩显著或者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视情给予表彰、奖励。对在校园突发事件预防、通报、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因而造成损失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附则

8.1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县教育局会同县政府有关部门制订,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根据形势发展,由县教育局牵头及时修订本预案。各乡(镇)应根据本预案,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8.2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县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校园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篇2

    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

 

为了加强和改进幼儿园安全工作,保障全校师幼员工健康、平安地学习、工作、生活,打造平安校园,防范师幼安全事故发生,并能快速、及时、妥善处理突发的安全事故,切实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从我园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一、安全事故应急领导组织机构。

园内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园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组长:XXX

组员:XXXXXX

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抢险排危或者实施求救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幼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5)、对本园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6)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当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教师在一切教学活动中,都要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警钟长鸣”的意识,万一遇到突发安全事件,要沉着应对,首先确保在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及时上报。园内安全事故应急组织的领导和成员获讯后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求助。

(一)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学校全体师幼发现校园火灾均应及时报警,迅速向学校领导汇报。发生在教育场所的火灾,教育活动必须立即停止,并对人员进行安全转移或疏散。如果有伤员,及时抢救。11月份学校组织全校师幼搞一次疏散演练。

1、发生火灾事故时,在场教职工及抢险救灾组人员迅速疏散学生,撤离到安全区域。

2、迅速切断有关电源。

3、在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时,并立即报告教育局和镇政府有关领导。

4、积极配合消防人员灭火。

5、在进行灭火的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火势蔓延,确保师幼的生命安全。

(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医院诊治。

2、迅速向教育局、镇政府及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做好所食用食物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验。如是食用校外食物所致,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4、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5、做好家长、家属的工作。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三)、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发生交通事故时,对受伤人员及时送医院抢救,并要记清肇事车辆的型号、牌号。

2、保护好事故现场以及重要物品、证据。

3、迅速向交警部门报告,再向学校、家庭、教育局报告。

4、做好家长、家属的工作。

5、配合交警部门做好调查、取证、事故处理等工作。

(四)恶性伤亡事故

当园内发生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时,应立即保护现场,并报告幼儿园应急预案处理领导。对未死亡人员学校应采取现场急救,无法或无能力救治、或者无法判断伤亡情况,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公安部门、医疗救治中心等)报警。

对恶性伤害事故的原因要进行及时调查,实事求是,配合各部门提供相应证据证件。事故的处理根据调查结果以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处理。

(五)流行性传染病的预防

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等待医疗部门治疗。加强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扩散。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等,应及时采取如下措施:

(1)、对全园师幼员工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在公共卫生场所完善洗手设备,提供流动水、洗手液、除菌消毒肥皂。

 (2)、建议师幼员工尽量避免接待外地来访的客人,各种集体性人员聚集活动推迟或取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活动。

(3)教育师生幼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增强抗病能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搞好居室卫生,勤晒衣被。

(4)、一旦发生疫情,严控外来人员进入,教育学生自我保护,限制学生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对我校师生外出实行登记制度,经医院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才能复学。

(5)、幼儿园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六)、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

发生自然灾害,必须以生命第一,幼儿园经经请示后可以采取必要的停学。对影响师幼安全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及时作出安排,或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在上下学路上可能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应及时告知家长接送或在路上护送,也可以报警。对可预见性自然灾害,应在未发生灾害前,作出安全部署,对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龙卷风等,应尽力采取保护和自救措施,事后应及时施救,并将事实情况通过汇报程序汇报。

(七)、环境污染

(1)、调查幼儿园周边的环境污染源,如果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源头物,应及时向环保部门联系。并备案这些污染源可能产生的污染性质和处理办法。

(2)、产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配合环保部门紧急疏散全校师生,并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疏散过程维护好师生的秩序。

(3)、平时对全校师幼进行环保教育和环境污染自护自救教育。

(八)、人为破坏

(1)、加强校园保卫和巡逻,阻止外来人员进入校内。

(2)、发生爆炸、投毒等恶性事故,及时报警。幼儿园应保护生者,进行人员安全疏散,对伤员进行救治。

(3)、发生绑架等突发事件,及时报警,并配合公安部门提供相关破案线索。

(4)、发生打架斗殴致人伤残等突发事件,报警,及时送伤者入医,保护现场,调查原因。

(九)、其它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如发生师幼身体受到意外伤害时,应及时送伤害者到医院诊治。

(2)、及时向幼儿园、家庭、和有关部门报告。

(3)、注意事故现场保护,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

    (4)、妥善处理事故

 

    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

 

为保障我园广大教职工和幼儿健康,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危害,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从我园实际出发,制定突发事件紧急预案。

一、成立应对领导小组

组长:园长

副组长:副组长

会员:×××

负责人:负责范围内负责人

二、应急预案

(1)特大事故紧急预案

1.切断各层的电源。

2.发生火灾,迅速脱离危险品、易燃易爆品,先用灭火器灭火;火势蔓延,报警119消防指挥中心。发生或其他灾害时打110,组织有效救援。

3.迅速向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报告。

4.开通全部安全通道,组织幼儿迅速撤回安全区。

5.配合消防、医院等部门,做好自救工作。

6.保护现场,做好相关人证、物证记录。

(2)暴力或抢劫案紧急预案

1.来人不履行登记手续,强行闯入,门卫应力阻止,不得释放。

2.人闯入园内,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领导,及时清除入侵者。

3.园内发现不法分子袭击、加害、盗窃、殴打、抢劫、侵占人质、放火、破坏财物,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1)快速通报110.

(2)快速报告幼儿园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3)阻止不法分子制服,保护现场师生安全。

(4)立即将受伤的师生送往医院救治。

(5)做好师生思想工作。

4.记录不法分子的容貌特征和其他犯罪情节,收集不法分子施暴的凶器,保护现场。

5.组织园内力量,与上级有关部门合作,做好善后工作。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预案

当社会疫情发生时,幼儿园应加大防控力度,当幼儿中发生类似该病的疾病时,班长应立即报告,及时联系家长,在家长陪同下到医院诊治,确认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幼儿园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对已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传染性、疫情性疾病或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及时向卫生防疫部门和市教育局报告,听取卫生防疫部门的处理意见。

2.对幼儿所在班级和教师事务所进行布局,严格消毒全园公共场所,尤其是布局区域。

3.预防传染病的幼儿带病上园。幼儿康复后到园时,必须有医院诊断证明、康复证明,不存在感染危害后方可入园。

4.幼儿园应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采取必要的预防和保护措施。对传染性、疫情性疾病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和扩散。

四、幼儿园其他突发事件紧急预案

1.在发生其他突发事件时,班级领导、教师应先指挥。

2.让幼儿在教室里等候,坚决阻止幼儿在教室里吵闹,或者离开教室互相推搡。

3.立即安排通道指挥和其他照明工具。

4.及时联系相关方面,说明具体情况。

5.如果园内电路出现问题,应及时维修,如不能维修,应组织幼儿有序离开教室。

6.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名警察和第一名发现者应重视教师的幼儿利益、幼儿园利益,无条件承担组织、指挥、救治、危险控制、报警等任务,如警方接受后延期、推进委员会应视为忽职守。

7.对于突发事件,任何人都不能暂时撤退,也不能采取与自己无关的回避态度。

8.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和相关负责人应在事件初或应急处理中随时向园长汇报突发事件,不得隐瞒。

9.突发事件解决后,有关部门和有关负责人应向园长书面报告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

 

   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

 

一、指导思想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宣传与普及安全教育知识,进一步提升幼儿园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园发生食物中毒的情况处理

三、应急程序

(一)应急指挥人员名单

1、负责人:XXX

2、现场指挥人员:XXX、XXX

(二)现场措施

a、对患儿的处理

1、立即将患儿送医院治疗,教师要向医生真实反映幼儿患病的症状,并陪同在幼儿身旁等待家长来院。

2、做好家长工作,如果食园外食物所致,立即与家长联系,尽量争取取样。

3、把中毒危害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b、建立三级报告制度

1、如发生食物中毒事故,保健老师应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

2、保健老师及时向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所报告。

c、配合行政部门对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

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

2、提供留样

3、如实提供有关材料,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校园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篇3

校园安全应急预案(一)为顺利应对突发事件,妥然处置校园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意外事故对广大师生学校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法规文件。结合本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坚持师生生命的安全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务本求实,明确责任,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方针,尽一切努力杜绝或减少校园安全隐患、消防、饮食、治安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尽一切努力把师生生命财产及国家财产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2、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

3、冷静、沉着,积极主动和及时、合法、公正处理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

1、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自我防护能力。

2、完善安全规章制度,网络责任制度,做到早防范、早处置。

3、建立快速应急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有效和果断的措施,确保校园秩序。

四、组织管理

1、成立校园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校园事件的组织、协调和处置,组成人员为: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其主要职责为:

(1)召集会议,部署处置工作,安排、检查落实学校安全重大事宜。

(2)一旦发生校园安全事故,启动应急预案,处理突发安全事故。

(3)负责指导、协调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监控、报告等事宜。

五、主要处置措施

1、校园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安全应急预案。

2、召开安全领导小组及全校教师会议,通报事件,稳定人心。

3、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2小时以内)),请求上级帮助指导。

4、与驻地公安部门说明情况,请求配合学校做好校园秩序的稳定工作。

5、确定专人组织调查,保留第一手资料(原始记录),保护现场或保留物样,不擅自为事故定性,并写出事故报告,分别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

6、召开学生会议,通报事件经过,并进行安全再教育,做好事故后校园稳定和秩序维护工作。

7、专人负责接待家长,召开家长会,通报事件经过,稳定家长情绪,必要时做好与家长单位领导工作。

8、冷静面对媒体采访,有专人负责接待,未经同意,师生不得接受采访,加强门岗管理;

9、学校全体教师必须坚守各自岗位,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误导信息,共同做好维护稳定工作。

10、根据各校实际拟定突发事件的具体处置事谊,如食物中毒、火灾、校园教育活动或组织集体活动突发伤亡事件、入校入侵、学生个人突发事件、交通、自然灾害等事件的处理办法。

**年**月**日

附:快速反应组织系统流程

学校成立安全应急反应组织小组。由学校一把手负责指挥,分管副校长负责保证人员安全,随时待命;全体教师及班主任的及时沟通,加强宣传工作,稳定师生情绪,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恐惧心理;总务主任负责指挥其他工作人员保护现场,配合公安部门的调查及善后处理;班主任负责联系家长,掌握学生家长的电话,确保紧急情况下与家长的联系畅通。

校园安全应急预案(二)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妥善处置校园安全事故,指导和规范各类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突发安全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安全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安全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杜绝校园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突发安全事件预防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安全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安全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学校突发安全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突发安全事件的各项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突发事件预防

1、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学校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教室、寝室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3、学校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常见传染病教育宣传工作,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前预防接种证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学生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或流行。

4、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安全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5、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

四、突发事件应急反应

根据《全国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一)传染病应急预案

1、校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要根据出现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方式。出现一例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鼠疫及肺炭疽的疑似病例,可对该班级调整教学方式,暂时避免集中上课;出现一例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或两例及以上疑似病例,学校在报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对该班级和相关班级实行停课;如出现两例及以上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及校内续发病例,可视情况扩大停课范围。若需全校停课,须报市教育局批准。

2、建立自下而上的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传染病突发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

3、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安全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甲类传染病病例、乙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生事件时,医务室及学校有关部门应立即向本校突发安全事件领导小组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时向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4、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或学校,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采用电话咨询与指导、学生自学等方式进行学习。做到教师辅导不停,学生自学不停。如学校停课放假,学校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二)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

1、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具体为:发现少量(5人以下)轻度症状(如腹泻)及时向学校校长报告,由学校校长同时报市教育局和卫生部门;发现较严重食品卫生事故(指出现严重食物中毒症状者或出现相同症状的群体发病5人以上的情况,下同),应立即向学校校长报告,由校长向市教育局和卫生部门及当地政府报告,同时立即启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

2、一旦发生较严重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卫生院)发出医疗求援,并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3、及时与发病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发病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安抚,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设立家校联络处,及时解答家长提出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

4、立即封存食堂菜肴样品、小店食品、矿泉水等,以便及时查找致病原因。

5、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保障广大师生和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三)、学生活动安全应急预案

1、凡组织集体活动的班级要向分管校长报《安全预案》,全校性活动,申报的《安全预案》要经校长审批。未经审批的活动不准进行,谁违章组织活动谁负全责。

2、《安全预案》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目的、人数、组织者、安全措施、疏散方案等。

3、活动组织者要对活动的安全工作全权负责,要向参加活动的师生,讲明具体的安全措施及疏散方案,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4、凡大型活动应安排医务人员到场,以便紧急救护,并要求班主任跟班,维持活动的秩序。

(四)、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1、发生火险时应及时采取扑灭措施,使火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如不能及时扑灭,要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并通知周围的教职员工共同救火。并尽快向上级部门报告。

2、楼内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打开所有大门、电灯或应急灯。

3、值班人员和各部门负责人要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组织学生疏散,并视情况决定是否拨打119。

4、上课期间一旦发生火情,发现老师要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并负责组织做好疏散等工作,还要马上组织人力抢救;要及时切断电源和火源,防止火势的进一步蔓延。

5、消灭火险后,要及时分析,查找原因。对直接责任人要根据责任大小给予批评、记过、解聘等处分,并在全校通报,以便吸取教训。

(五)、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各班主任要经常在班内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醒学生进出校园和经过马路要注意交通安全,特别是对走读生经过马路要经常提醒,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2、学生在校外马路发生交通事故,要及时拨打电话110报警,对发生伤害的学生进行紧急处置,对肇事车辆进行记录,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校医和120医院,派车将受伤学生送往最近医院救治,还要报告给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家长。同时要保护好现场,电话报警,通知交通警察到现场勘察。

3、学校门卫要对学生进出校门的情况进行现场监督,对违反交通安全规定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对不听从教育的学生及时报告给相关的年级主任和班主任进行处理。

(六)、校园治安保卫工作应急预案

1、学校定期召开学生、职工大会,对安全提出要求,邀请公安部门讲法制课,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

2、经常对学生宿舍进行检查,发现棍棒、管制刀具的给予没收,并查明原因,严肃处理。

3、发生斗殴事件后,班主任、教师、护校队和政教人员要立即制止,并报告学校值班领导,学校值班领导要迅速到达现场并及时通知家长。无法制止的,学校值班领导要立即拨打110报案。

4、及时送被打伤的学生到校医室治疗。校医室不能治疗的,及时送市人民医院或中医院或拨打120。

5、发生重大打架事件,造成严重伤亡的,立即报市教育局和公安机关。

五、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保障

校园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篇4

1.1编制目的

为提高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预防、控制、应急处置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有效预防、正确应对、及时控制、依法处置突发安全事故,规范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市教育系统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江苏省校车管理规定(试行)》、《江苏省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地方标准》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市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应对各类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1.4安全事故种类

本预案所指突发安全事故,是指突然发生并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紧急事故。

(1)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包括校园内外涉及师生的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请愿以及集体罢餐、罢课、上访、聚众闹事等,各种非法传教活动、政治性活动,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师生非正常死亡、失踪等可能会引发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等。

(2)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包括发生在学校内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动物疫情、食品药品安全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学校所在地发生的、可能对学校师生健康造成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突发灾害性事故。包括学校楼堂馆舍等发生的重大火灾事故;校舍安全、拥挤踩踏、建筑物倒塌等重大工程基建安全事故;危险物品主要是化学药品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锅炉、燃气、电梯等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故;大型群体活动安全事故;体育课、实验课等校内意外伤害事故;校园水面溺水安全事故;校内外重大交通事故;外来暴力侵害事故;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他突发灾难事故等。

(4)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包括利用校园网络发送有害信息,进行反动、色情、迷信等宣传活动;窃取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保密信息,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各种破坏校园网络安全运行的事件;受计算机病毒侵害造成单机或网络瘫痪、数据丢失、失泄密等重大影响的事件。

(5)自然灾害事件。包括气象、地质、海洋、生物、地震灾害等。

(6)考试安全突发事件。包括由教育系统组织的国家和省、市统一考试,在试卷的命题、印刷、运送、保管等环节出现的泄密事件,以及在考试实施、阅卷评分、考分统计、考分公布、考分复查等组织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违规、泄密事件。

上述几类突发安全事故往往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某类突发安全事故可能和其他类别的事故同时发生,或引发、衍生事件,应具体分析,统筹应对。

1.5安全事故分级

根据《教育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按严重程度,从高至低划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和一般(iV级)四级。

1.6工作原则

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按照“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总原则,在*市教育局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的指挥下,所有教职工都有参加事故抢险救灾的义务,但任何情况下不得组织学生参与抢险救灾。

1、坚持预防为主、及时、合法、公正处置的原则。

2、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的原则。

3、坚持以人为本、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

4、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2.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2.1应急组织体系

2.1.1*市教育局设立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中心。

总指挥:诸培国

副总指挥:严鼎生

郭志明

王新荣

朱新华

张春潮

钱卫东

2.1.2应急处置指挥中心下设应急处置办公室,位于*市行政中心综合楼十三楼,主任由王新荣同志兼任。

副主任:张黎明

陈益明

成员:曹志荣

刘新

秦金泉

吴建飞

崔学文

张卜水

2.2应急指挥中心主要职责

负责统一决策、组织指挥全市教育系统各类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工作指令。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省教育厅请示报告。及时与市相关部门协调联系、协助处理、妥善应对。

2.3应急处置办公室职责

负责传达指挥中心下达的各项指令;及时收集和分析相应的数据和工作情况,提出处理各类突发安全事故的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报指挥中心;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各学校处理突发安全事故的经验和做法;督导、检查各学校落实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情况;督促各学校根据突发安全事故的性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2.4*市教育局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中心及应急处置办公室由*市教育局领导及机关部门负责人组成,有关具体分工见11.5。

2.5各学校参照市教育局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及职责,结合本校实际,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指挥,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建立处理突发重大安全事故的工作机构。

3.预防和预警机制

3.1预防和预警信息

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完善快速应急信息系统。有关要求和规定按11.4执行。

3.1.1信息报送原则

1、迅速。最先发现或接到发生突发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学校和市教育局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不得延报。

2、准确。信息内容要客观翔实,不得主观臆断,不得漏报、瞒报、谎报。

3、续报。各类突发安全事故发生并报告后,对后续变化情况,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对动态情况实行边处置边报告。

3.1.2信息报送机制

1、紧急电话报告系统

各学校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电话报告市教育局应急事故处置指挥中心,并按相关预案迅速开展工作。

2、紧急文件报送系统

突发安全事故执行紧急电话报告后,各学校应当立即书面报市教育局应急处置办公室。办公室根据指挥长的意见,将重大、重要信息迅速报告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

3.1.3应急信息的主要内容

1、事故发生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破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等情况;

2、事故发生起因分析、性质的初步判断和影响程度的初步评估。

3、事发学校及已采取的措施;

4、校内外公众及媒体等各方面的初步反应;

5、事故发展状态、处置过程和结果;

6、需要报送的其他事项。

3.2预防和预警行动

1、在局应急处置指挥中心的统一部署下,局机关各部门、科室应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落实人员,明确责任,细化工作措施,把各项工作和要求落到实处。

2、加强应急反应机制的日常性管理,在实践中运用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人员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指挥能力和实践能力。

3、做好应对学校各类突发安全事故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工作,确保突发安全事故预防、现场控制的应急设施、设备和必要的经费开支。

4、具体的预警行动详见各类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中的相关内容。

3.3信息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区分不同情况,把握信息和舆论的主动权。信息要全面、客观、准确、及时。严格执行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工作由局应急处置指挥中心或应急处置管理办公室统一对外。详见11.3。

4应急保障

4.1信息保障

各学校要建立健全突发安全事故信息收集、传递、报送、处理等各环节运行机制,完善信息传输渠道,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的安全畅通。

4.2资金保障

各学校要确保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所需经费的保障落实。

4.3人员保障

各学校均应组建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备队,一旦启动预案,立即投入使用。应急预备队按照突发安全事故的具体情况和指挥部门要求及时调整成员组成。

4.4培训演练保障

各学校要积极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队伍的技能培训,定期进行应急模拟演练,提高协同作战和快速反应能力。培训演练每学期至少应开展一次。

5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5.1.1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等级确认与划分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的等级标准,从教育系统比较敏感的实际出发,根据的突发紧迫程度、形成的规模、行为方式和激烈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可能发展蔓延的趋势等情况,由高到低划分为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事件(Ⅰ级):聚集事件失控,并未经批准走出校门进行游行、集会、绝食、静坐、请愿以及实施打、砸、抢等,引发其他的连锁反应,已形成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大规模;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以及视情需要作为Ⅰ级对待的事件。

2、重大事件(Ⅱ级):聚集事件失控,校园网上出现大面积的串联、煽动和蛊惑信息,校内聚集规模膨胀并出现多校串联聚集趋势;校内出现未经批准的大规模游行、集会、静坐、请愿等行为,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瘫痪;以及视情需要作为Ⅱ级对待的事件。

3、较大事件(Ⅲ级):单个突发事件引发连锁反应,校园内出现各种横幅、标语、大小字报,引发校内局部聚集,一次或累计聚集人数不足100人,但已形成影响和干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的群体性事端;以及视情需要作为Ⅲ级对等的事件。

4、一般事件(Ⅳ级):事件处于单个事件状态,可能出现连锁反应并引起聚集,群体性事端呈萌芽状态。单个性突发事件已引起师生广泛关注,师生中出现少数过激的言论和行为,校园内或校园网上出现大小字报,呈现可能会影响校园稳定的苗头性信息;以及视情需要作为Ⅳ级对待的事件。

要根据事件的发展趋势动态调整事件级别,适时调整应急措施和方案,加大应急处置力度,提高应急处置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5.1.2社会安全突发事件预防和预警

1、预防预警信息

各学校要经常研究影响学校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排查教育内部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化解影响稳定的矛盾隐患,做好舆论舆情的分析。密切注意和防范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利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偶发问题进行炒作和煽动。对可能引起学生高度关注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特别是对危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或涉及国家和民族利益等容易激发学生情绪的问题,以及敏感期、重大政治活动、重大节庆、重大文体活动以及发生各类重大突发事件期间,在落实安全措施的同时,应及时把握师生思想动态,加强教育引导。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的要求,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坚决防止个性问题向共性问题转化,局部问题向全局问题转化,经济问题向政治问题转化,非对抗性矛盾向对抗性矛盾转化。

2、信息报送制度

(1)社会安全突发事件信息采取分级报送的原则。

(2)实行重大情况报告和请示制度,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信息,各学校要及时报告市教育局,并向当地政府、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通报,防止因重视不够、应对不妥、处置失当,或者被敌对分子插手、利用而激发矛盾、扩大事端。

(3)市教育局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管理办公室负责汇总、分析和研究判断发生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后各方面的反应,掌握发展态势。Ⅱ级以上事件直报市教育局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中心总指挥长、副总指挥长,并抄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等。必要时,局指挥中心及时向市委宣传部等新闻宣传机构通报信息,准确、及时、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与市公安局等沟通情况,提请协助和支持,加强互联网监控,坚决防止有害信息传播,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5.1.3应急响应

1、特别重大事件(Ⅰ级)的处置

(1)若事件已超出事发学校范围,在事态扩大、依靠学校力量无法平息的情况下,除按照Ⅳ—Ⅱ级事件响应程序外,学校应立即向当地镇政府及其公安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请求派遣警力进校,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冲突加剧和学生受伤。市教育局立即启动预案,指导各学校在当地政府领导下,成立现场指挥部,并适时组成工作小组,迅速深入各相关学校,靠前指挥,果断处置,并将处置情况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同时抄报市维稳办、市公安局。必要时局指挥中心,派出专人赴现场指导、敦促和调查。

(2)一旦学生走出校门上街集会、游行,学校要派人劝阻,如劝阻无效,要配合有关部门继续做好维持秩序的工作,防止社会闲杂人员和别有用心的人进入游行队伍寻衅滋事,并及时请公安部门到现场协助做好工作,防止学生出现过激的违法行为。学校要进一步动员和发挥党政工团组织及党政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班主任队伍和学生会以及学生党员骨干队伍的作用,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教师不停课、学生不停学、师生不离校,加强校园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出入。

(3)如公安部门必须采取坚决措施,各学校要组织干部进一步劝说学生离开现场,保证学生安全。如学校必须作出处理学生的决定时,要掌握好时机和程度,避免矛盾激化,孤立极少数闹事者,团结大多数学生,促使事件得到尽快平息。

(4)必要时,由局指挥中心会同有关部门报请市委、市政府,启动*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重大事件(Ⅱ级)的处置

若事件已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生活秩序,除按照Ⅳ—Ⅲ级事件响应程序外,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报告*市教育局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指挥中心,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要及时深入事发学校,指导、协助学校化解矛盾,采取措施,有效处置,控制事态的蔓延和扩大。对在中别有用心、蓄意破坏、危及公共安全的极个别人,要报请当地公安部门,严格控制和监视。各校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严格门卫管理,防止串联和外出集会、游行,防止社会闲杂人员进入学校。学校党政领导、班主任要深入班组、学生宿舍,面对面地做好学生的教育疏导工作。必要时市教育局应急处置指挥中心派出专人赴现场指导、敦促和调查。

3、较大事件(Ⅲ级)的处置

事件爆发后,处于局部聚集状态时,除按照Ⅳ级事件响应程序外,学校有关部门应立即向学校应急工作处置机构报告,学校应急工作处置机构立即研究决定启动工作预案并立即报告市教育局。并根据事件引发原因,通知与事件直接有关的部门负责人及其学校主要领导到场,对原因清楚、能够立即处理的问题,马上依法、及时、妥善地加以处理;对原因不详、需要一定时间进行调查处理的,向学生做好解释工作,讲清道理,化解矛盾,使学生及时了解事实真相,尽快实现思想转变,理解和支持学校的决策和决定,与学校保持一致,并对聚集学生进行分隔、疏导和疏散,恢复正常秩序。

4、一般事件(Ⅳ级)的处置

各学校要加强不稳定因素的监控、信息收集和报告工作。加强校园巡查和监控,发现不稳定因素出现苗头时,及时报告,并进行紧急处理。发现具有社会危害性的大字报、小字报及传单,对张贴者立即予以监控,确定其身份,分别情况予以处置。对大字报、小字报及传单迅速清除,防止扩散。发现突发事件的苗头时,学校主要负责人应立即赶到现场,负责组织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和取证;并通知相关部门及时解决,消除引发突发事件的苗头和问题。

5.1.4应急保障

1、预案保障

加强应急处置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应急反应的主要内容、本人的位置、职责等,保证需要时,能够快速到位、规范行动、有效处置。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活动,根据演练暴露出的问题,对预案进一步完善。

2、队伍保障

不断壮大维护学校稳定工作队伍规模,改善队伍结构,形成维护学校稳定工作的坚强有力的德才兼备的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思想工作、安全保卫和网络管理队伍,并建立预备队伍。加强对应急力量的培训和管理,解决必要的装备和经费。

3、技术保障

加强快速维护学校稳定体系的基础建设,加强和完善以校园110为枢纽,集人防、物防和技防于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为师生提供全方位的求助、咨询和服务,提高校园整体防范水平,防止因治安事件引发影响稳定的事端。

5.1.5善后与恢复

各学校在后期处置工作中的重点是尽快查清引发事件的根本原因,妥善解决引发的实质问题,尽可能满足师生的合理要求,安抚和平静师生情绪,恢复校内正常秩序。

1、属于国际、国内重大热点问题或有关国家、民族情感等敏感问题引发的政治性,后期处置工作重点是:通过形势报告会、座谈会、讲座等形式,加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组织师生学习中央有关文件,开展法制教育,保护师生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抵制错误思潮,引导师生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上来。

2、属于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造成意外事故及人员伤亡而引发的,后期处置工作重点是:对在事故中伤亡的师生进行人道主义抚恤和补偿,对受害者家属进行慰问;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积极配合公安等有关部门,加强对校园及周边环境的清理整治,切实解决校园及周边存在的交通、治安等隐患问题,确保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3、属于学校发展改革中涉及师生切身利益问题引发的,后期处置工作重点是:及时帮助解决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困难和问题,对法制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的,及时做好落实工作;对要求合理、一时难以解决的,深入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关心和安排好有困难的教职工、离退休教职工的生活,审慎处理好校内人事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校办企业改制等引发的热点、难点问题。

4、事件平息后,各学校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巩固稳定局面,防止反弹。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认真总结,反思引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和问题,对事件处理中的经验、不足和教训加以总结分析并报局应急处置管理办公室,局应急处置管理办公室进行汇总整理,撰写总结分析报告,经局指挥中心指挥长审定后视情分别报送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和*市教育局。

6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6.1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级确认与划分

根据国家和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教育部制定的《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教育系统实际,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严重程度及可能出现的蔓延趋势,从高至低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6.1.1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

1、学校发生的肺鼠疫、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新传染病以及我国已经消灭的传染病等达到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

2、发生在学校的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1.2、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

1、学校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2、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学校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4、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暴发流行,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5、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市外的学校;

6、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人员死亡;

7、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漏,造成人员急性中毒在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及以上;

8、发生在学校的,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1.3、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

1、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2、学校发生肺鼠疫、肺炭疽、腺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乙类、丙类传染病在短期内爆发流行,疫情局限在市内一所以上学校,发病人数达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4、在市内一所以上学校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5、发生在学校的因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造成的群体性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6、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漏,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10—50人,或者出现死亡病例,但死亡人员在5人以下;

7、发生在学校的,经*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1.4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Ⅳ级)

1、学校发生集体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超过30—100人,无死亡病例;

2、学校发生腺鼠疫、霍乱病例,发病人数以及疫情波及范围达到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

3、因学校实验室有毒物(药)品泄漏,造成人员急性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在10人以下,无死亡病例;

4、发生在学校的,经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6.1.5鉴于学校公共卫生事件涉及青少年健康安全,社会关注度较高,未达到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标准的公共卫生事件,均按照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应急反应。

6.1.6学校所在地发生的、可能对学校师生员工健康造成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学校应在当地镇政府和卫生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程度,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置工作。

6.2信息报告与信息

6.2.1信息报告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人是各级各类学校的负责人。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时限及程序

a、初次报告

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市教育局、卫生局进行初次报告。

特别重大(Ⅰ级)或者重大(Ⅱ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学校可以直接报告*市教育局、省教育厅应急处置指挥中心。

B、进程报告

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每天应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市教育局。

C、结案报告

事件结束后,各学校应将事件处理结果报告市教育局。

(3)报告内容

a、初次报告内容

必报内容:事件发生时间、发生地点、造成伤害人数;

选报内容:事件初步性质、发生的可能原因等。

B、进程报告内容:事件控制情况(丢失的有害物查找情况)、患病(中毒)人员治疗与病情变化情况、造成事故的原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

C、结案报告内容:事件处理结果、整改情况、责任追究情况等。

6.2.2、信息

1、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市卫生局经*市卫生局授权向社会本市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

2、各学校不得自行向社会任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

6.3应急反应

6.3.1应急反应的总要求

1、发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在镇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根据相应级别做出应急反应。

2、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要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3、未发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学校,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通报后,要及时布置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本校发生。

4、学校所在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各学校要在镇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及时布置预防控制措施,做好正面教育工作,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渗入学校内,有效控制事态。

6.3.2Ⅰ级、Ⅱ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

坚决按*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执行《*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紧急启动学校应急预案。

6.3.3Ⅲ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

1、各学校的应急反应

除按照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组织实施应急措施以外,有死亡人员的应做好死亡人员的家属接待与安抚工作。还应按照当地政府和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落实其他相应的应急措施。

2、市教育局的应急反应

市教育局接到学校报告后应立即赶赴事发学校了解情况并组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

及时向卫生部门通报情况,并按规定向市政府、*市教育局、省教育厅报告;

协助学校做好对中毒或患病人员的救治工作,或到医院看望中毒或患病人员;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发展变化情况,在卫生部门指导下,督促学校实施相应的应急措施,对学校采取的各项应急措施进行检查核实;

协调和帮助学校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过程中的有关问题和困难;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对有关责任人进行查处。

6.3.4Ⅳ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

1、学校的应急反应

事件发生后,现场的教职员工应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

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

联系当地卫生院,对中毒或患病人员进行救治;

追回已出售(发出)的可疑中毒食品或物品,或通知有关人员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停止使用可疑的中毒物品;

停止出售和封存剩余可疑的中毒食品和物品;

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

与中毒或患病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或病情严重者)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积极配合卫生疾病控制部门封锁和保护事发现场,对中毒食品、物品等取样留检,对相关场所、人员进行致病因素的排查,对中毒现场、可疑污染区进行消毒和处理,对与肺鼠疫、肺炭疽、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人有密切接触者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配合公安部门进行现场取样,开展侦破工作;

学校领导在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同时,立即向市教育局、卫生局报告,按照市教育局和卫生部门的要求,认真落实其他紧急应对措施。对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市教育局和当地政府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并请示支持和帮助;

在学校的适当范围内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2、市教育局的应急反应

市教育局接到学校报告后,应立即赶赴事发学校了解情况,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市政府、*市教育局。并组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

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提供支持,协助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必要时邀请专家赶赴现场指导应急工作;

及时向有关学校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并督促各学校认真开展防控工作等。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发展变化情况,及时指导学校实施相应的应急措施;

协助学校做好家长思想工作,加强舆论导向,稳定家长及学校师生员工情绪,维护学校教学秩序等;

6.4善后与恢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

1、会同有关部门对所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2、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及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学校应认真做好或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受害人员的善后工作。

3、对突发事件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加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4、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对因传染病流行而致暂时集中停课的,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后,方能复课;因传染病暂时停学的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后方可复学;因水源污染造成传染病流行的学校,其水源必须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7突发灾害性事故应急处置

7.1应急处置原则

1、学校发生下列各类灾难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根据发生灾难事故的具体情况,立即实施自助救护措施并向“110”、“119”、“120”等社会救护机构报告。

3、立即向市教育局报告。

7.2应急处置措施

7.2.1火灾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突发火灾事故,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力组织人员疏散和自救工作。同时,要在第一时间内向消防119指挥中心报警。学校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组织教职员工开展救人和灭火工作、及时向当地政府和市教育局报告,并在消防队伍到现场后,主动提供有关信息,配合消防队伍组织救人和灭火抢险工作。

2、采取诸如切断电源、煤气等紧急安全措施,避免继发性危害。

3、抢救伤病员,配合有关医疗部门妥善安置伤病员。

4、及时采取人员疏散、封锁现场、转移重要财物等必要措施,确保人员、财产的安全。

5、解决好教师、学生等受灾人员的安居问题。

7.2.2房屋、围墙、厕所倒塌等建筑物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发生房屋、围墙、厕所倒塌等建筑物安全事故,学校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根据灾情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并立即向当地政府和市教育局报告;

2、迅速采取诸如切断电源、煤气等有效措施,并密切关注连带建筑物的安全状况,消除继发性危险;

3、及时组织解救受困人员,抢救伤病员。

4、及时封锁现场,疏散无关人员。

7.2.3校园水面、冰面溺水事故处理办法

1、有水面的学校,事先要制定并落实救援措施,配备专用救援设备;

2、学校发生校园水面、冰面溺水事故,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救援,并立即向医疗急救部门报告求援;

3、学校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亲临指挥,根据灾情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或进行落水人员防冻伤等应急抢救处置;

4、对于冰面溺水事故,要科学处理,有组织地救助,避免因冰面大面积塌陷造成继发性伤亡。

5、对事故现场、救援现场采取措施,防止产生新的落水、溺水事故。

7.2.4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处理办法

1、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和日常管理,及时排查拥挤踩踏事故隐患,坚决避免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学校楼梯间发生拥挤踩踏事故,事发学校要迅速开展现场疏导和救护工作,立即向医疗急救部门报告求援,同时向市教育局报告;

3、学校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亲临现场指挥,根据灾情启动应急预案,控制局势,制止拥挤,做好人员疏导疏散工作;组织人员对受伤者进行人工呼吸、止血等应急抢救处置,尽快将伤病员送往医院抢救,妥善安置伤病员,同时请求政府支援、帮助;

4、迅速通知受伤人员亲属,及时向师生和亲属通报有关情况,确保师生和亲属情绪稳定。

7.2.5校园爆炸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发生爆炸事故后,学校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抢救。在向上级当地政府和市教育局报告的同时,立即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

2、学校要在爆炸现场及时设置隔离带,封锁和保护现场,疏散人员,控制好现场的治安事态,迅速消除继发性危险,防止次生事故发生,切实保护好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3、如果发现肇事者或者直接责任者,应立即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

4、认真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做好搜寻物证、排除险情,防止继发性爆炸等工作。

7.2.6突发危险品污染事故的处理办法

1、学校应根据各类危险品的特性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2、学校因意外因素引起危险品泄漏,或因违反有关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灾难的,应及时向当地政府、市教育局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同时划定污染区。

3、市教育局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市政府和*市教育局报告,并立即协同有关专业部门组织有关专家、技术人员携带必要的采样分析仪器,赴事故现场进行调查检验,迅速查明危险品类型,确定主要污染物质以及产生的危害程度或可能造成的危害。

4、初步查明情况后,要迅速制定消除或减轻危害的方案,并立即组织人员实施;

5、对有明确污染源的应立即控制污染物排放;对于化学危险品污染事故,程度轻微的,启动学校相关应急预案处理,情况严重的,要立即向当地政府和市教育局报告,由市政府启动相应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6、对发生有毒物质污染可能危及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学校应立即采取相应有效措施,控制污染事故蔓延,市教育局及时报告市政府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必要时疏散或组织师生撤离;

7、危险或危害排除后,学校集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妥善处理环境污染事故;

8、发生重大事故,学校应在1小时内向市环保部门报告。

7.2.7恶通事故处理办法

1、发生恶通事故,遇有学生、教工死亡、受伤等情况,学校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抢救,立即向医疗急救部门求助,向公安交警部门报告,并向市教育局报告;

2、保护好事故现场,有效控制肇事人,寻找证人;

3、学校协助公安交警部门及时查明事故情况。

7.2.8大型群体活动的公共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学校举办的各类大型群体活动,必须按有关规定做好专项安全保卫方案,落实安全保卫措施。安全保卫方案须报市教育局,并报市有关部门。

2、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遇有学生、教工死亡、受伤等情况,立即求助卫生部门和医院进行伤病员抢救工作;

3、活动组织者和安全工作负责人要稳定现场秩序,根据室内外不同情况组织师生有序疏散逃生,担负起保护学生生命安全的责任,尽力避免继发性灾害;

4、学校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组织疏导、抢救伤病员。要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公安机关、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援、帮助,并向市教育局报告。

7.2.9外出组织实习、参观、考察等活动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建立健全安全工作领导组织体系和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工具和设施;

2、完善通讯体系,做好定期通讯联络工作,定期清点人员,及时沟通信息;

3、事件发生时,及时向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同时积极开展必要的救助和自救工作;

4、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首先判断事件的性质,权衡事件的轻重,统一认识,统一指挥,协调好学校和事故现场两部分工作,积极开展救助;

5、积极争取事故发生地党委、政府的支援、帮助。

7.2.10突发后勤安全保障事件的处理办法

1、学校后勤各部门要做好食堂、食品仓库、配电房等重点场所以及供水、供电和通讯保障部门的突发事件防范工作。对重点场所和关键部位要加强检查,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各种服务设施的安全运行,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发生跑水、断电、燃气泄漏等重大事故的紧急情况时,学校领导要立即赶到现场,组织人员迅速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抢修和抢救,控制事态,必要时请求当地有关专业管理部门支持,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

3、食堂、餐厅等饮食供应部门以及蓄水池、供水塔等二次供水部位必须有完备的安全保护设施,一旦发生污染事件要立即停止使用,做好现场保护,并联系卫生防疫部门进行检疫、化验和排污处理。

7.2.11校园周边突发安全事故处理办法

1、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演化和扩大;

2、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有关情况,疏导师生情绪,稳定校园秩序,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7.3学校突发事件处理中的其他有关注意事项

1、发生灾难事故,学校要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有关情况,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和校园秩序,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2、本着外事无小事的原则,凡是在事故灾难中涉及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的,还应及时向有关外事、公安部门报告;

3、凡是发生人员伤亡的,学校要立即采取救助措施,积极抢救伤病员,减少人员伤亡;

4、所有灾难事故发生后,学校都要考虑可能引发继发性伤害问题,妥善处理,避免激化矛盾,防止事态扩大和演化;

5、凡是需要对建筑物等采取断水、断电等应急处理措施的要认真权衡利弊,妥善处理可能发生的受灾、受困人员照明、饮水需要和因为跑水漏电可能引发继发性灾害的矛盾。

7.4善后与恢复

7.4.1、一旦直接的应急任务和生命救护活动结束,应立即设立恢复中心,工作重点应马上从应急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积极做好善后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

1、做好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工作。对在事故中死亡人员进行人道主义抚恤和补偿或赔偿;对受害者家属进行慰问;对有各种保险的伤亡人员要帮助联系保险公司赔付。

2、及时查明事故原因,严格信息制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稳定校园秩序,疏导师生情绪,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3、全面检查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查安全管理漏洞。对安全隐患及时补救、防范,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4、要引以为鉴,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因、渎职等原因而导致事故发生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5、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做好事故案件侦破调查工作。

7.4.2、事件结束后,学校应加强有关预防措施。加强校内安全保卫和各项设施的安全检查,杜绝安全隐患;关注校园周边安全状况,及时向当地政府反映存在的隐患,提出整改的意见和建议,并协助当地政府对安全隐患进行整治;加强学生日常防灾、避灾知识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

8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处置

8.1预防和预警机制措施

8.1.1预防预警信息

通过公安网络监控部门等安全组织的安全预警信息,即时地向各学校可能招致攻击的网络互联设备和计算机的安全漏洞、病毒的动态变化趋势等预警信息,并对异常流量来源单位实行监控及控制。

8.1.2预防预警行动

网络和信息安全预防措施包括分析安全风险、准备应急处理措施,建立网络和信息系统的监测体系,控制有害信息的传播,预先制定信息安全重大事件的通报机制。

8.1.3网络和信息安全风险分类

校园网的安全风险,一般包括:计算机系统关键硬件设备或软件系统的故障;自然灾害(水、火、电等)造成的物理破坏;人为失误造成的安全事件;病毒等恶意代码危害;人为的恶意攻击(包括拒绝服务、系统入侵、篡改主页、窃取敏感信息、散布有害信息等)。

8.2应急准备

市电教中心、学校等要明确职责和管理范围,做出被管理对象和相关风险列表文档。校园网、校园网络中心由各级学校网络中心负责。各级信息中心(电教中心)要求安排应急值班,并将值班安排上报。确保到岗到位,联络畅通,处理及时准确。

8.3具体措施

a.物理环境,建立落实管理制度和技术防范措施,建立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机房环境,并落实以下预防措施:

防火、防盗、防雷电、防水、防静电、防尘,对运行关键部位实施节假日值班制度,禁止任何非授权人员进入;

建立备份电源系统,并定时检查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建立校园网计算机室发生火灾时的人员疏散机制;

对所有人员进行防火、防盗等基本技能进行培训。

B.网络设备和通信线路

禁止未授权访问,授予管理员不同权限,关闭非必要服务;

采用认证方式避免非法接入和虚假路由信息;

实时监视和监测,及时排除故障、处理入侵攻击;

保证足够带宽,防止灾发流量造成拥塞导致网络瘫痪。

C.计算机系统

重要系统采用高可靠硬件、稳定软件、进行备份等措施,落实数据备份机制,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安装稳定的操作系统和最新补丁,并定期更新;

关闭所有不必要端口、服务和帐号;

安装有效的网络防火墙及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特征库、升级扫描引擎;

严格限制内部用户的访问权限;

对用户和管理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对关键系统实施实时动态监测;

对重要的数据定期备份。

D、重要的信息系统

重要的信息服务实行登记备案制度;

建立严格的信息上网审查制度;

对有重大影响的信息系统,建立每天24小时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e、各级网络边界控制

在各单位局域网边界建立防火墙,在重大安全事件爆发时可以实施访问控制;

在邮件服务器前配置反病毒和反垃圾邮件网关;

安装入侵检测系统,监测攻击、病毒和蠕虫的发展,及时发现重大安全攻击事件;

控制有害信息经过网络的传播,建立网关控制、内容过滤等控制手段。

8.4报告

市电教中心所管辖范围内的管理对象发生事件后,立即启动安全事件处理流程,分析、定位事件的来源和危害程度。

市电教中心所管辖的网络和信息安全事件时,一般事件在部门内报警并作相关处理。重大事件和影响超出本部门管辖范围时,向管理上级紧急报警。必要时逐级上报;

一般安全事件,可向入侵者所在的网络管理员投诉;严重安全危害事件(如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涉及破坏国家信息安生的反动政治言论),应当及时消除、保留证据,并按应急组织体系向上一级报告,请示进一步处理的决策。

8.5应急响应

8.5.1网络中断响应程序

市电教中心负责本市范围内的教育网的正常运行,各级各类学校负责本校网络的正常运行。当所辖范围内的网络,与互联网络通讯中断时,应敦促网络运营企业(或服务商)及时处置。

8.5.2网络环境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

网络环境安全相关事件由市电教中心自行处置。对火灾、盗窃、破坏等紧急事件按照国家消防、公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影响网络运行和信息安全的重大事件由*市和我市两级教育信息中心(电教中心)指挥处置。

遇供电相关紧急事件,市电教中心、各学校作紧急现场处置,应根据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停电时间、用电功耗、电池电能储备、供电管理部门信息、网络和信息运行情况等条件作调度,包括次要系统停电减轻负载等措施,密切跟踪参数变化并反馈调整控制,联系相关公司和人员作现场维护。

8.5.3网络运行事件处置

网络运行相关事件由网络中心运行部门负责,重大事件立即向中心应急工作机构负责人报告。事件包括:线路中断、路由故障、流量异常、域名系统故障等。

8.5.4网络攻击事件处置

由所属各级网络或信息中心按部门分工和应急流程处置。对于大规模、影响较大的恶意代码、拒绝服务攻击、系统入侵和端口扫描处置:

1、通知应急负责人和中心主管,决定上报或通报;

2、按预案通知相关管理员采取措施,或直接实施控制;

3、处置人员记录事件处理步骤和结果,总结报告。

8.5.5信息安全事件处置

发生信息安全事件应紧急通知信息主管负责人,及时消除非法信息,恢复系统。无法迅速消除或恢复系统,影响较大时实施紧急关闭,并紧急上报。

8.6应急保障

8.6.1组织保障

1、市电教中心、各学校设立突发网络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处理所辖范围内的校园网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2、市电教中心负责与*市教育信息中心、市公安局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3、市电教中心具体负责本市校园网安全运行保障和管理。具体按《*市中小学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暂行)办法》及*教育信息中心下发的《学校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管理评估细则》执行。

8.6.2通信保障

*市电教中心负责收集、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内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应急联络信息。

8.6.3环境保障

市电教中心、各学校负责建立并保持本中心的电力、空调、机房等网络安全运行基本环境。并负责周期性检查所辖地区校园网落实运行安全环境要求的情况。

8.6.4技术保障

市电教中心和学校应根据《*市中小学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建立起符合要求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支持力量,并对接入单位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

8.6.5流程保障

市电教中心、各学校应建立起所管辖范围的网络和信息应急处置流程,负责应急处置各网络和信息突发事件。

8.7善后和恢复

市电教中心、各学校对网络和信息应急事件,除在事发时按安全管理要求上报市教育局和其他主管部门以外,应急处置后还应作总结报告,上报各相关部门。

市电教中心、各学校根据应急处置中暴露的管理、协调和处置不当问题,应及时改进和完善预案,并实施针对性演练;对实际应急处置中出现的新技术、新设备应及时更新、升级完善。

9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9.1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级确认与划分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和本市教育系统实际,及对学校教学产生的影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按严重程度,从高至低分为Ⅰ——Ⅲ级。

1、Ⅰ级事件:是指学校所在地区内的人员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害,对本地区的教育教学秩序产生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

2、Ⅱ级事件:是指对学校的人员和财产造成较大损害,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产生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

3、Ⅲ级事件:是指对个体造成的损害,对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产生一定影响的自然灾害。

9.2应急处置措施

9.2.1应急反应

1、预报后的应急反应

根据有关规定,在政府自然灾害预报后,市教育局即宣布预报区进入预备应急期。

预报市教育局的预备应急反应主要包括:

a、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并检查、落实预案的执行情况;

B、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躲避通知,必要时组织避灾疏散;确有必要时(如遇洪水即将暴发、强台风可能袭来、冬季严重冰冻冰雪等极端恶劣天气时),学校向市教育局报告并得到批准后可决定停课。

C、配合有关部门开展灾情监测工作;

D、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应急保护工作;

e、督促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

F、防止自然灾害谣传或误传,教育师生员工不信谣、不传谣,避免发生衍生灾害,保持社会安定。

2、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反应

破坏性自然灾害发生后,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市教育局负责领导本市教育系统的应急工作,并根据灾害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

a、Ⅰ级事件的应急反应

市教育局救灾指挥部立即运作,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协助组织、指挥中小学自然灾害应急工作,并将灾情和应急情况及时报市政府和*市教育局。

视需要调用(组织)力量到灾区协助或具体组织开展应急救灾情况。

局指挥长迅速召开应急办公室人员紧急会议,通报灾情;局救灾指挥部开始运作,协助市救灾指挥部和*市教育局应急处置工作组领导、指挥和组织、协调全市教育系统的自然灾害应急工作。

B、Ⅱ级事件的应急反应

Ⅱ级事件由市教育局根据灾情情况上报、协助有关部门和单位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

各级各类学校救灾指挥部向市教育局救灾指挥部迅速报告灾情。市教育局救灾指挥部根据报送的灾情情况汇总、分析后确定应急工作规模,并报*市教育局、市政府救灾指挥部及其应急处置工作组。

自然灾害发生后,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在政府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全力以赴、妥善处置,同时了解灾情情况,及时向上一级救灾指挥部报告灾情和工作情况。

市教育局在市政府领导下迅速组织进行人员抢救工作;组织本市的非灾区的学校对灾区进行援助。

市教育局应急指挥部根据各级各类学校所报告的灾情,及时向市政府救灾指挥部和*市教育局应急处置工作组报告灾情,并提出自然灾害趋势估计和应急工作的建议。市教育局有关科室和单位研究和组织实施紧急救援工作,并配合有关部门参加抢险救灾的组织、协调工作,视灾害情况派工作组赴灾区慰问。根据灾情确定对灾区进行紧急支援的单位。

C、Ⅲ级事件的应急反应

Ⅲ级事件发生后,市教育局负责收集本市各级各类学校灾情,并及时报*市教育局。

市教育局应急指挥部视灾区情况对灾区进行慰问。

9.2.2、灾害发生后应急措施的主要内容:

市教育局在市政府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如下工作:

1、人员抢救与工程抢险

2、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

协助组织力量抢救伤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协助有关部门向灾区提供所需药品、医疗器械。

3、粮食食品物资供应

协助有关部门调运食品与物资,保障灾区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4、灾民安置

协助民政部门调配救济物品,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

5、维护社会治安

协助、配合公安、武警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

6、消防

协助消防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火灾发生和火灾的扩大蔓延。

7、次生及衍生灾害防御

协助有关部门对本系统易于发生次生灾害的地区和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加强监控,及时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稳定情绪,防治衍生灾害的发生。

8、灾害损失评估

协助有关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灾害损失评估。

9、应急资金

市教育局财务审计科做好应急资金调拨准备。

10、接受外援

协助民政部门、红十字会接受和安排社会各界为教育系统提供的紧急求援。

11、宣传报道

协助新闻部门按照规定及时向公众灾情等有关信息。

协助民政、外经贸、外事等部门按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举行新闻会,介绍灾情,呼吁社会各界提供援助,提出急需救灾物资种类、数量、援助捐款总金额。

9.3善后与恢复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从应急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及时开展补救工作,积极做好善后工作,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

1、做好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疗、救助工作,对在事故中死亡人员进行人道主义抚恤和补偿,对受害者家属进行慰问,对有各种保险的伤亡人员要帮助联系保险公司赔付。

2、及时查明事故原因,严格信息制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稳定校园秩序,疏导师生情绪,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和动荡。

3、全面检查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查安全管理漏洞,对安全隐患及时补救、防范,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4、总结经验教训。引以为鉴,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因、渎职而导致事故发生,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5、配合有关部门作好事故调查工作。

10考试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按*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制定的*市国家教育考试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执行。

11附则

11.1全市教育系统要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规章制度,按照*市教育局有关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各项要求,认真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切实预防发生各类安全事故,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11.2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要点

1、事故基本情况及事态发展情况。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种类,初步判明的事故原因、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事态控制情况及发展趋势。

2、领导人的指示。说明各级领导同志对事故及处置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以及贯彻落实情况。

3、应急救援进展情况及工作成效。应急预案规定的主要内容及执行情况,已经和正在采取的应急措施,应急救援队伍、专家、物资、装备调用情况,应急救援取得的成效及评价。

4、救援工作计划。包括计划调用的队伍、装备、物资,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加强指挥和管理的措施。

5、需要澄清的问题。对不利于抢险救援工作开展、不利于社会和学校安定、不利于党和国家形象的信息,对与事实不符的传言以及蓄意制造的谣言进行澄清。

11.3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规定按*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教育系统突发性事件信息报告规定》《学校重大集体活动安全管理规定》文件规定执行。

11.4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有关分工

针对各类突发安全事故,市教育局建立的应急处置指挥中心,下设应急处置办公室,由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为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安全事故,具体分工如下:

1、涉及到社会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日常工作由办公室承担,分管领导:朱新华。

2、涉及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和校舍基建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日常工作由财务审计科承担,分管领导:王新荣。

3、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日常工作由教育技术装备室(市电教中心)承担,分管领导:王新荣。

4、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日常工作依学校性质分别由基教科和职社科承担,分管领导:郭志明或朱新华。

5、涉及到考试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日常工作由招生办承担,分管领导:郭志明。

6、对安全事故的事后调查由应急办公室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结束后写出总结报告。分管领导:张春潮。

涉及安全事故监察对象的责任追究工作由纪检室承担,分管领导:张春潮。

在事故中涉及到人事政策、福利待遇以及奖励惩处等方面的工作时,由人事科承担,分管领导:严鼎生。

7、突发安全事故涉及多个科室、多位领导,处置过程中需密切配合,积极主动,妥善处置。

8、其他未尽事宜,由办公室统筹协调。

11.6本预案是全市教育系统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准备和响应的工作文件,各级各类学校应遵照执行,并参照本预案制定本校的应急预案。

11.7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中,对有突出表现的学校和个人予以鼓励和表彰;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个人依据有关法规和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1.8预案启动实施由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长决定。指挥中心所有领导成员要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严格执行和遵守信息保密制度,遵守工作制度,确保信息安全,并保证联系方式畅通、便捷。

校园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篇5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拥挤踩踏事故,提高校园处置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能力,确保一旦校园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时实施高效、有序的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证校园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处理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校园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各校园必须成立突发学生楼道拥挤踩踏事故应急组织机构,落实人员分工,明确职责要求。

1、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焦文星

校长:翟建国

副组长:副校长:朱林忠

成员:全体教师

职责:负责制定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在拥挤踩踏事故处置工作中统一指挥、科学果断决策、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

2、应急工作小组

(1)通讯联络组

职责:负责联络当地公安、消防、医疗等救助部门,负责在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发生和现场抢救、处置情况,做好相关信息的采集与留存和现场的取证、信息的整理和报送等工作,按照学校应急领导小组的意见向社会有关部门信息。

(2)疏散引导组

职责:引导全体师生迅速疏散、转移到安全地带,并负责重要物品的看守工作。

(3)现场救护组

职责:根据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急救并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救治工作。

(4)安全保卫组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现场秩序的维护,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引导消防、公安、医务车辆驶入现场,配合卫生部门施救,防止事态扩大。

(5)后勤保障组

职责:负责车辆调动,人员调集,工具、设备物资以及受伤人员生活物品的供应。

(6)善后处置组

职责:负责师生及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做好伤病师生的安抚慰问工作;配合相关部门调查,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联系保险公司,对伤亡学生进行理赔,妥善处理各种善后事宜。

二、安全预防措施

(1)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切实加强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全校教职工都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

校园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篇6

 

网络安全应急方案1

 

为确保校园网安全有序平稳运行,保证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更好的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为及时处置校园网信息网络安全事件,保障校园网作用的正常发挥,特制定本预案。

 

一、信息网络安全事件定义

 

1、校园网内网站主页被恶意纂改、交互式栏目里发表反政府、分裂国家和色情内容的信息及损害国家、学校声誉的谣言。

 

2、校园网内网络被非法入侵,应用计算机上的数据被非法拷贝、修改、删除。

 

3、在网站上的内容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侵犯知识版权,已经造成严重后果。

 

二、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构及职责

 

1、设立信息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信息网络安全事件的组织指挥和应急处置工作。

 

2、学校网格安全领导小组职责任务

 

(1)、监督检查各教研组处室网络信息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2)、加强网上信息监控巡查,重点监控可能出现有害信息的网站、网页。

 

(3)、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对校园网上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并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上报有关部门。

 

(4)、与市公安局网络安全监察部门保持热线联系,协调市公安局网监处安装网络信息监控软件,并保存相关资料日志在三个月以上。确保反应迅速,做好有关案件的调查、取证等工作。

 

三、网络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置

 

事件发生并得到确认后,网络中心或相关科室人员应立即将情况报告有关领导,由领导(组长)决定是否启动该预案,一旦启动该预案,有关人员应及时到位。

 

网络中心在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写出事件书面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单位、事件内容,涉及计算机的ip地址、管理人、操作系统、应用服务,损失,事件性质及发生原因,事件处理情况及采取的措施;事故报告人、报告时间等。

 

学校网格安全领导小组成员承担校内外的工作联系,防止事态通过网络在国内蔓延。

 

网络中心人员进入应急处置工作状态,阻断网络连接,进行现场保护,协助调查取证和系统恢复等工作。对相关事件进行跟踪,密切关注事件动向,协助调查取证。

 

有关违法事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四、一般性安全隐患处理:

 

学校网络信息中心配备了正版-防火墙软件和瑞星防病毒软件,及时升级,及时清除杀灭网络病毒,检测入侵事件,将向管理员发出警报,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入侵事件,并报有关部门。对来往电子邮件及网络下载文件用防病毒软件软件过滤,确保不被木马类病毒侵入并在无意中协助传播病毒。

 

管理员对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做好设备维护记录,保证设备高效稳定的运行。学校重要计算机出现硬件设备故障,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启用数据备份,保证数据不丢失,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网络安全应急方案2

 

根据新区教体委的要求,为确保发生网络安全问题时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根据互联网网络安全相关条例及上级相关部门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校园网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学校全体行政人员及全体网络管理员组成网络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责任人:学校领导电脑老师网络管理员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网络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网络安全常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网络安全和有关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照预案要求积极配备网络安全设施设备,落实网络线路、交换设备、网络安全设备等物资,强化管理,使之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4)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网络安全事故处理工作,把不良影响与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保证和促进学校网络安全稳定地运行。

 

二、各级处理预案

 

1、网站不良信息事故处理预案

 

(1)一旦发现学校网站上出现不良信息(或者被骇客攻击修改了网页),立刻关闭网站。

 

(2)备份不良信息出现的目录、备份不良信息出现时间前后一个星期内的Http连接日志、备份防火墙中不良信息出现时间前后一个星期内的网络连接日志。

 

(3)打印不良信息页面留存。

 

(4)完全隔离出现不良信息的目录,使其不能再被访问。

 

(5)删除不良信息,并清查整个网站所有内容,确保没有任何不良信息,重新开通网站服务,并测试网站运行。

 

(6)修改该目录名,对该目录进行安全性检测,升级安全级别,升级程序,去除不安全隐患,关闭不安全栏目,重新开放该目录的网络连接,并进行测试,正常后,重新修改该目录的上级链接。

 

(7)全面查对Http日志,防火墙网络连接日志,确定该不良信息的源ip地址,如果来自校内,则立刻全面升级此次事件为最高紧急事件,立刻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视情节严重程度领导小组可决定是否向公安机关报案。

 

(8)从事故一发生到处理事件的整个过程,必须保持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解释此次事故的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处理过程。

 

2、网络恶意攻击事故处理预案

 

(1)发现出现网络恶意攻击,立刻确定该攻击来自校内还是校外;受攻击的设备有哪些;影响范围有多大。并迅速推断出此次攻击的最坏结果,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切断校园网的服务器及公网的网络连接,以保护重要数据及信息;

 

(2)如果攻击来自校外,立刻从防火墙中查出[!。。Randomword。2。。]对方ip地址并过滤,同时对防火墙设置对此类攻击的过滤,并视情况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报警。

 

(3)如果攻击来自校内,立刻确定攻击源,查出该攻击出自哪台交换机,出自哪台电脑,出自哪位教师或学生。接着立刻赶到现场,关闭该计算机网络连接,并立刻对该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确定攻击出于无意、有意还是被利用。暂时扣留该电脑。

 

(4)重新启动该电脑所连接的网络设备,直至完全恢复网络通信。

 

(5)对该电脑进行分析,清除所有病毒、恶意程序、木马程序以及垃圾文件,测试运行该电脑5小时以上,并同时进行监控,无问题后归还该电脑。

 

(6)从事故一发生到处理事件的整个过程,必须保持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解释此次事故的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处理过程。

 

3、学校重大网络事件处理预案

 

(1)对学校重大事件(如校庆、评估等对网络安全有特别要求的事件)进行评估、确定所需的网络设备及环境。

 

(2)关闭其它与该网络相连,有可能对该网络造成不利影响的一切网络设备及计算机设备,保障该网络的畅通。

 

(3)对重要网络设备提供备份,出现问题需尽快更换设备。

 

(4)对外网连接进行监控,清除非法连接,出现重大问题立刻向上级部门求救。

 

(5)事先应向领导小组汇报本次事件中所需用到的设备、环境,以及可能出现的事故及影响,在事件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应立刻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三、日常管理

 

1、领导小组依法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网络安全防御、处理工作。各有关组员随时准备执行应急任务。

 

2、网络管理员对校园内外所属网络硬件软件设备及接入网络的计算机设备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封堵、更新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及网络环境。

 

3、加强对校园网内计算机设备的管理,加强对学校网络的使用者(学生和教师)的网络安全教育。加强对重要网络设备的软件防护以及硬件防护,确保正常的运行软件硬件环境。

 

4、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掌握学校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5、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四、网络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行动

 

1、领导小组得悉消防紧急情况后立即赶赴本级指挥所,各种网络安全事故处理小组迅速集结待命。

 

2、应急小组成员听从组织指挥,迅速组织本级抢险防护。

 

(1)确保weB网站信息安全为首要任务,学校公网连接。迅速发出紧急警报,所有相关成员集中进行事故分析,确定处理方案。

 

(2)确保校内其它接入设备的信息安全:经过分析,可以迅速关闭、切断其他接入设备的所有网络连接,防止滋生其他接入设备的安全事故。

 

(3)分析网络,确定事故源:使用各种网络管理工具,迅速确定事故源,按相关程序进行处理。

 

(4)事故源处理完成后,逐步恢复网络运行,监控事故源是否仍然存在。

 

(5)针对此次事故,进一步确定相关安全措施、总结经验,加强防范。

 

(6)从事故一发生到处理的整个过程,必须及时向领导小组组长以及教务处以及校长汇报,听从安排,注意做好保密工作。

 

3、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校园网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5、事后迅速查清事件发生原因,查明责任人,并报领导小组根据责任情况进行处理。

 

五、其他

 

1、在应急行动中,学校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的落实。

 

2、

校园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篇7

一、完善校园安全法律体系

关于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相关法律问题,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还比较散乱,法律规范体系仍然不完备。在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民法通则》、《刑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中都有关于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规定。由于分散,很容易导致重复、相互冲突或自相矛盾。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效力层次比较高的、对司法实践有指导意义的关于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法律问题的法律体系。

我国《立法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基本法律。为切实保障在校学生和学校的权益,预防并解决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有必要从《教育法》、《民法通则》、《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研究成果出发,并将各省、市、自治区关于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得好的经验吸收进来,制定《学校安全法》。《学校安全法》应以创建安全的学校为国家、社会的重要教育目标之一,体现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关怀与照料的精神,贯彻学生保护与学生发展并重的原则。以立法统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安全管理行为,从法律上明确规定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在维护学校安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确定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发生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后的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以及加害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法律的形式解决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难点问题。通过立法建立专门机构,筹集专项经费,制定专门计划或方案,保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安全的投入,保证学校安全。在立法模式上,最好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制定该项法律,使之成为全国统一、效力层次较高的法律规范。

二、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

未成年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怀和帮助。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军队、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当依法为儿童、少年、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的教育职能决定了其应承担主要责任。

“学校管理就是用好教职工以完成教书育人的一种活动。”换言之,学校管理是学校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组织教职员工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利用相关的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和训练,从而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活动。学校在实现培养目标而进行的所有活动中,安全教育和管理是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各种预防策略和具体措施的落实,以及伤害事故发生后的救助、救济等都是通过安全管理活动来实现的。学校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

一是健全学校安全制度。包括建立学校安全组织领导机构、学生管理制度、安全定期检查制度、消防安全制度、水电气安全管理制度、食堂卫生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卫生保健制度、大型集体活动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安全制度、门卫制度、事故处理责任制度等,规范学校安全管理人员的行为等等。完善校园安全制度可以有效防止校园伤害事件的发生,校园安全制度通常是学校为保障校园安全而进行的各部门、各环节的法制教育和采取的安全措施,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校对伤害事件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从而避免或者减少伤亡。校园安全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落实责任,校长或党委书记等法人代表作为第一责任人。(2)重点加强对学校校舍、场地、实验器材的定期维修和检验。使其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3)在消防、治安、医疗、餐饮、组织体育活动集体活动等与学生安全息息相关的重要环节上加大安全预防的力度,防止因为管理疏忽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发生安全事故。(4)加强对未成年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灾难的预防教育,以及自助自救教育等。(5)加强对学校教职工的师德教育、法制教育,坚决杜绝体罚、犯等严重伤害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6)突发事件或意外事件的应急措施。

事实上,几乎任何一所学校都有类似的校园安全管理规定,而且条文清楚,责任明确。如果能真正落到实处,是可以有效防止校园伤害事件发生的。

二是经常检查安全隐患。学校要对管理中可能引发事故的安全隐患定期自查,及时消除。如对校舍、运动场地、公共设施及提供给学生使用的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存在危险,学校的安全保卫是否有疏漏等要经常检查。学校负责人要增强责任感,提高对事故的预见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是维护校园正常秩序。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校园风气,形成学生间、师生间互相尊敬、谦让的良好人际关系。制止校园暴力,化解矛盾纠纷,保持学校安定和谐的教育教学秩序。最近几年,即使是学校已经尽到了必要的监督、管理和教育的义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加强了对学校各项教育设施的监督和改造,因学校校舍、教学设施引发的伤害事件也呈现了下降趋势。但是层出不穷的校园暴力似乎却在不断的升级,年龄层次越来越低,手段越来越残忍,事发的起因越来越微小,学生之间的伤害事件也愈演愈烈,而且成为学校伤害事件的主流。无论是受害的学生还是学校,甚至包括施暴者,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校园暴力造成的伤害成为我国学校伤害事件的主要部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从源头上铲除引发校园暴力的土壤,维护正常的校园秩序。

四是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学校对师生应定期进行安全防卫技能的训练,包括避险、求救、自救等,使他们知道如何识别危险,怎样预防险情发生,遇到危险时能够积极应对。

五是制定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虽然有些校园伤害事件是不可预见或者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学校制定科学的应急机制,实施有效的救助措施,还是能够减少事件的伤亡的。因此2006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在23条规定:“教育行政等部门和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根据需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案,配备相应设施并进行必要的演练,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该条强调了学校应当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以便在危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机制。

制定安全预案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并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制定的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至少要包括:消防安全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安全应急预案、大型的集体活动安全应急预案、校园暴力事件应急预案、食品安全、传染病预防应急预案。

三、建立学生人身安全社会保险制度

学生人身伤害事故是学校、学生、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但又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一旦出现事故,常发生巨额费用。这种巨额费用对于学生家长而言是很难承担的。学校也常常会力不从心,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进而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如何既能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为学生创造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又能使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国外的一些经验,通过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把学生伤害事故的赔偿责任社会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是学生个人参保。由学生家长为学生参加相当份额的保险。一旦出险,保险公司给付投保人保险金抚慰学生和家长,使受害者能及时得到应有的医疗费用,最大限度减少人身伤害事故对学生成长的不利影响,也减轻事故给学生家长带来的经济压力。

校园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篇8

在学校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成立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应急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指挥学校发生重大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和处置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办公室主任:

成员:

二、应急处置项目

本应急处置项目是学校发生人数较多、影响较大聚会,并可能走出校门,或者冲击校园,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重大。

三、应急处置类别划分

按照《市区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划分应急处置类别。

一般突发公共事件:是指事态比较简单,矛盾冲突一般,对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和教育教学秩序影响相对较小。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发生的事态比较复杂,矛盾冲突复杂,问题难以理清,对危及学校财产、威胁师生人身安全、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影响。

特大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发生的事态复杂,矛盾冲突尖锐,问题发展态势危及校园师生、财产的安全,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正常秩序,并有冲击校园或走出校园上街聚会的趋势。

四、处理校园重大遵循原则

1.贯彻“安全高于一切,一切服从安全”的原则。保障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的冲突,造成人员伤亡等滋生、衍生事故。

2.落实“以防为主”的原则,健全学校安全工作周报、月排查等综合信息分析和按时上报制度,准确预防、得力防范,及时发现矛盾,积极解决纠纷,有效预防学校重大的发生。

3.遵循“依法规范”的原则,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条例》等法律为主要依据,以法规为准绳,科学决策、统一领导、责任到人。

4.贯彻“分级负责”原则,学校一般性先期由学校、部门处理,将矛盾解决于萌芽状况,解决在学校基层中,严防逐级抬升。

5.落实“反应迅速”的原则,保证学校、各职能部门及时有效收集上报重大的有关信息,严密监控势态的变化,事发学校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视逐级抬升趋势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6.贯彻“公众参与”原则,发挥学校、各部门,以群防、群控、群救为核心,建立全员动员体系。事发前、事发后组织可动员力量开展工作,做到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物资准备,严防事件的扩大化。

五、处置重大的报告及处理程序

(一)实行学校一把手负责制。学校发生重大学校必须在第一时间向街道教育办、并向区教育局报告。

(二)学校主要领导必须第一时间赶往事件现场,本着“先控制、后处置、救人第一、减少损失”的原则,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疏导、隔离、调解聚众人员,避免矛盾冲突升级。同时视势态启动应急预案。

1.发生一般性突发事件,学校领导第一时间亲临现场,主要领导挂帅处理,将事件真相及时报告街道教育办。处置结果报告街道教育办和分管教育的街道领导。

2.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学校全体领导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调、调解、指挥,将事件真相及时报告街道办和区教育局。区教育局启动联动应急预案,区教育局和事发街道办领导赶赴现场做好处置工作。处置结果报告区政府主管教育领导和区应急指挥中心。

3.发生特大突发事件,启动《小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及时向街道应急指挥中心街道教办,向110、120、119、122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动报案,请求援助。处置结果报告街道办、街道应急指挥中心、街道教办。

校园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篇9

为顺利应对突发事件,妥然处置校园及周边治安事故,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意外事故对广大师生学校可能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结合本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坚持师生生命的安全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务本求实,明确责任,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同时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方针,尽一切努力杜绝或减少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消防、饮食、治安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尽一切努力把师生生命财产及国家财产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工作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原则,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2、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3、冷静、沉着,积极主动和及时、合法、公正处理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1、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自我防护能力。2、完善安全规章制度,网络责任制度,做到早防范、早处置。3、建立快速应急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有效和果断的措施,确保校园及周边秩序。

校园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篇10

关键词:克莱尔法案;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高校突发事件具有一般突发事件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和一定的社会影响性特点,也具有其特殊性:(1)主体特殊性。我国高校兼具行政地位与民事主体地位,在传统体制下,高校被看作是标准的“事业单位”,从法律地位上说,高校在民商事领域具有独立的主体资格,享有民商事权利承担民商事义务。(2)管理人群特殊性。高校是大学生和教师的聚集地,既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又要做好员工的管理工作。(3)突发事件类型的特殊性。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除却一般突发事件的常规分类:公共安全事件、事故灾难事件、自然灾害事件等,其特殊性表现在网络、信息安全事件、考试泄密、违规事件及其它考试安全突发事件、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发公共事件上。如2014年6月发生的河南杞县、通许县高考代考事件。(4)所涉权利的特殊性。财产性、暴力性、人身伤害性是一般突发事件的特性,但是高校突发事件除了对一般权利的侵犯还涉及对受教育权、教育公平权、知情权等的侵犯。如2014年1月哈尔滨理工大学mBa考点发生考试作弊事件。(5)应急权力的特殊性。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措施的运用要区分行政紧急权与行政应急权,应该说行政紧急权对应的是宪法性权力,而行政应急权对应的是行政法权力。鉴于高校突发事件的紧急性、危害性其在应急权力的运用上势必涉及到对公民人身自由的限制,如强制医疗、隔离观察等措施运用,也会涉及到对法律程序与行政效率价值之间的关系平衡问题,因此有必要区分行政紧急权力与行政应急权力的界限,对其权力的行使范围做出分析。

1国外高校应急法制化经验

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上,国外发达国家比较注重其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设,将学校应急管理工作作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是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功能和内容上的延续。从形式上看,国外一些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应急法律体系:如美国1950年的“斯坦福法案”、1992年的“联邦应急计划”以及2001年的“国家紧急状态法”;法国1955年的“紧急状态法”;英国2004年的“非军事应急法案”等等。从内容上看,国外一些国家对社会生活中突发事件高发环境制定了特别应对办法,如美国针对校园安全在1990年颁布了“克莱尔法案”。综合国外发达国家高校应急法制化的经验,主要特点有:

(1)为高校安全专门立法

以日本为例,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学校应急管理体系,尤为突出的是在校园安全立法方面构建了完备的法律体系。如《日本校园安全协会法》、《学校保健法》、《学校供给饮食法》等等,分别从体育、保健、饮食供给等方面做出了立法规定。而英国作为不成文宪法国家,则通过判例形成了学校风险评价体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定期开展风险评价,制定紧急应急计划,对风险评估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美国是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和法制都比较完善的国家,其应急管理模式兼具统一和协作的特点,各州和地方政府根据联邦应急计划来确定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职责,其有对学校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权,联邦政府只有在学校突发事件超出州和地方政府应急反应能力的情况下才可介入。在立法形式上,美国既有联邦宪法、州法律对校园安全制度做出规定也通过行政命令以及判例来规范校园安全,如1994年的《校园、社会禁毒及安全法》等等。

(2)立法确定高校有对外公布校园犯罪情况的义务

以美国为例,著名的“克莱尔法案”的颁布缘起于1986年大一新生JeanneClery被发现死于自己的宿舍,死前被、捆绑和殴打。在此案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后,Clery一家向法院提讼,呼吁公众对校园犯罪应当享有知情权,要求两千五百万的赔偿,并要求学校拨款加强自己的保安系统。原来,在发生悲剧以后,Clery一家才发现在在之前的3年内Lehigh大学校园内总共发生了38起恶性案件,而Lehigh大学并没有将之公布于众,而是选择了掩盖。为此,1988年宾夕法尼亚州政府通过了第一个要求州内所有大学每年都要向公众公布3年内的犯罪统计记录。大学学生应该在入学之前获知该校的犯罪率,以检查校园安全。而美国许多高校将这一报告张贴在其网站上的治安或安全防范页面以备查阅。1991年8月1号,《校园安全法案》通过并生效,随后这个法案改名为JeanneClery法案,以此来纪念死去的Jeanne。此法案规定,如果全美的公立或私立学校违反了此项法案,将面临美国教育部至少27,500美元的“罚款”,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2007年美国东密西根大学(easternmichiganUniversity)因未向校内师生警告该校发生的一起谋杀案,被联邦教育部以违反校园安全法处357,500美元罚金,创下校园安全违规罚款的最高纪录。

(3)高校校园确立警察制度

美国最早开始实行校园警察是在1894年,为了治理耶鲁大学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学校借用了两名警察来协助校方的管理工作。到1960年代中期,以参与学校管理为核心的教育民主化学生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兴起,对学校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也正是这样的背景,1965年现代校园警察(modemCampuspolice)制度在美国普遍建立。至1968年全美50个州除俄勒冈州外,49个州经州议会立法规定全部设立大学校园警察机构。据1995年美国司法部的统计,几乎每个拥有2万以上学生的大学都配备了校园警察队,而且95%的学校还聘用了武装警察。1990年9月19日,美国总统颁布了《校园安全法》即《克莱尔法案》,从而使校园安全治理有了联邦法律依据。该法主要是基于校园犯罪特别是暴力犯罪不断上升的趋势,试图通过建立犯罪案件的统计、安全形势的评估和信息的披露与报告制度,打击犯罪行为,重建校园安全信心。

2我国高校应急法制现状

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法制模式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2001)、《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调查处理条例》(2007)、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002)、教育部与原卫生部《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处理办法》(2005)等法律法规制定的整体领导、分散管理的模式。具体为整体上纵向领导:由中央统一领导,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程度不同,从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地到上级主管部门逐级上报。分散管理为在横向上,各地方政府、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及高校突发事件所涉及到的其他专门管理部门(如公安机关、卫生部门、消防部门等等)相互协作管理模式。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过程可以根据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分为四大机制: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监测与预警机制、应急处置与救援机制、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机制。这四个机制的建设将我国政府权力与高校权力的行使都纳入到应急突发事件的管理中来,并在具体预案上体现。教育部2009年制定了《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教育系统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教育系统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教育系统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这些预案对教育部应急处置工作的设置及职责、省级及以下教育行政部门应急处置工作设置及职责、各级各类学校应急处置工作设置及其职责都做了较为详细地规定。

3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法制之缺陷

我国现行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法制化模式在管理模式上确立了整体领导、分散管理的模式,在应急预案的制定上对突发事件应急措施进行了分阶段、分程度划分,但是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高校突发事件分散式立法,缺乏协调性

就目前来看,高校应对突发事件并无专门立法对其进行规制。在立法权力上,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相应法律,如《传染病防治法》、《防洪法》;也有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还有各部委制定的专门实施细则,如公安部《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等等,各机关、部门分头立法,法益交叉、重叠部分立法不一,造成法律适用矛盾;在立法规定上,法律多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作出原则性规定,需要下位法对上位法予以具体化,由于解释不一造成权力空白以及权力冲突问题;在法规种类上,有专门针对公共卫生事件制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也有针对事故灾难类事件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这些法律法规呈现出的特点是:种类多、属性一致,处理机制不一。应该说,我国对突发事件的立法遵循的是一种现实主义的价值观,即立足当前现实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但在立法上缺乏良好的规划和统筹,对法规的设置和权力交叠之处没有做出有效的清理,使得高校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法律适用上出现困难。

(2)高校与其他主体之间缺乏协作性

就我国高校现有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而言,高校过分依赖政府的力量。政府在突发事件应对中承担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正常运行与发展的基本职责,且政府拥有比其他社会主体更多的、大量的社会资源,因此,政府在多元主体参与的应急管理中应当处于主导者地位,其他社会主体履行协同参与义务。这不仅是我国一直以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实践中政府的地位,也是《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一个基本精神。但是,政府虽然掌握了大量社会资源,其行政权力本身也具有巨大的能量,当现代国家进入市场经济后,“万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依靠政府一家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救济,其能力受到官僚体制的限制效率往往低下。因此,现代治理理论都倾向于在政府和市场之间进行平衡的时候,市民社会也应发挥其效能,弥补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不足。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因其在行政地位上的特殊性,十分依赖于政府的力量,忽视与周围社会力量的协作。如某省高校所处校区在城乡结合部,学校周围常常发生偷窃、抢劫事件,一到晚上尤其是女生就不敢出校门。尽管校方加强校内保安措施,但是出了校门高校却无力管辖。2011年11月一小偷在偷取该校一男生手机时被发觉,受害男生一边追一边高喊,引来无数学生围堵并对小偷进行了殴打,造成重伤,涉事学生被惩处。类似事件在高校突发事件中并不鲜见,高校应当与周围社区居民形成治安联防,对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进行预防。

(3)高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缺乏自主性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22条规定所有单位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在信息报送上,法律做了严格的规定,但是在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上,高校的权限在哪里,是否仅限于报送信息、等待上级指示行动?在实践中,高校对于突发事件的发生通常出于对自身声誉和形象的考虑,对不良信息予以控制。例如,2011年某省高校女生被发现抛尸校园,之后被害女学生家长在校门口拉横幅求说法。针对此事件该高校没有予以公开回应,不久在校内及社会上就开始流传此校已经连续发生三起抛尸事件,惹得一时间校内学生及其周边高校学生、家长等纷纷问询,都对学生安全开始担心。然而,事实上在此高校发生抛尸案件之前,此省另外两高校也发生了此类案件,但是都未对社会予以披露,更没有对校内学生发出安全提示。因此,社会上以讹传讹,反而引起了事发高校及邻近高校学生的恐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