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管理机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3:25

学校体育管理机制篇1

[关键词]高等学校体育组织管理运行机制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JK0229。

随着中国的高等学校体育的深入改革和不断发展,高等学校除了需要一支具有较强责任心、高素质、专业技术精湛、知识结构合理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外,更加需要建立起一个具有完善的体育组织管理与运作的体系。人们已开始利用各种学科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高校体育发展的规律,以发挥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大功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这不仅需要解决长期禁锢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改革高校体育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随着新的科技成果不断被引入到高等学校体育管理领域,这就更加迫切需要对高校体育组织管理的进一步认识和探讨。高等学校体育管理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校在教育模式上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高校体育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综合运用不同学科和科学的知识来探讨高等学校体育组织管理规律及其运作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高等学校体育组织形式

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学生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其机体进行理想培育,并提高其生物潜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从而达到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它的任务就是强健学生的机体,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意志和品质,发展心智和培养高尚情操。高等学校体育组织的管理是依据高校体育的特点、规律和目标,通过运用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对高校体育工作进行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运作的管理。高校体育组织形式主要有基础的形式和专业的形式两种情况,基础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体育课、体育竞赛、竞技运动(含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两种形式)等;专业的体育组织形式主要针对高校的体育专业,同时还有相对应的体育公共专修和专业课程。高校体育组织管理强调的是管理上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是高校稳定教学质量、保证教学秩序和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1]目前,中国的高等学校体育组织形式主要是体育课、课外活动和代表队训练等相结合的形式,他们总体还能够适应目前高校体育组织管理的状况,但是这对构建符合21世纪的高校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体育组织管理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方面不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不利于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爱好和习惯,达不到国家实施终身教育的目标。在高校体育组织形式改革与发展的认识上要进一步分析其利与弊,运用系统论的发展来研究,这样才能得到较公正的评价[2]。2002年颁布和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标志着中国高校体育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参与运动、养成习惯、掌握技能、学会保健、提高素质、增进健康等技能的学习,将成为体育组织管理的目标取向。

进入新的世纪,高等学校体育组织形式将会引入新的内容和形式,其中,大学生体育俱乐部将会成为高校体育组织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未来的体育组织形式将更趋于诱发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使得体育组织工作将更好地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能动性而服务,同时也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的更新,及时了解并吸收最新的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培养身心俱佳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体育组织的管理及其运作机制

高校体育组织发展的历史还很短,在内外部的管理模式上还不够完善,需要借鉴国外体育组织管理的经验模式来发展我国高校体育事业。高校体育组织管理首先要明确体育组织管理的原则。所有的管理都是以提高效益为目的,因为管理的效益是考核管理工作优良的价值标准,高校体育组织管理工作同样要重视效益的提高。高校体育管理就是要围绕高校体育组织这个核心,科学、高效地安排和调度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有效地实现高校体育组织管理的目标和效益的提高。人是高校体育管理的最重要的元素,现代的管理就是要处理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在高校体育组织管理中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力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平等和尊重,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做好高校体育组织管理的重要保障。评价一个高校体育管理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就是要判断其结构能不能用最小的成本或代价来实现高校体育工作的管理目标。

学校体育管理机制篇2

关键词:公立高校;管理机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0-0052-02

一、关于我国公立高校内部管理机制相关概念

(一)公立高校

要界定我国公立高校内部管理机制的概念,需要明确什么是公立高校。张维平教授编著的《教育法规咨询》指出,“学校是指学制系统内专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机构,是经教育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以实施学制系统内各阶段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我国学制系统内的基本教育阶段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1]。唐珍名在《高校办学自研究》中指出“高校,是指依法设立的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成人高校等高等教育机构”[2]。依据学者对学校概念的界定,本研究认为公立高校是指由教育行政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并主要依靠中央和地方政府举办和管理的,以从事高等教育为职能的学校。

(二)机制

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指生物机体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间发生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关系。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3]。“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对机制这一本义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解读:一是机器由哪些部分组成和为什么由这些部分组成;二是机器是怎样工作和为什么要这样工作[4]。以上是现有研究中比较权威的说法。本研究认为机制就是机器的构造和动作的原理。当然,“机器”引申到各个行业。

(三)教育管理机制

把机制的本意引申到不同的领域就形成不同的机制,如引申到社会的教育领域,形成教育机制。教育管理机制指的是教育管理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5]。王长乐所著《教育机制论》中对有关教育机制的问题进行比较系统深入的探讨。他所探讨的教育机制是用一种宏观的视野,在分析社会各因素与教育各因素的互动中来探讨教育是怎样产生、发展或运行的。孙绵涛教授认为,教育机制指的是教育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本研究认为教育管理机制是教育管理现象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

二、关于我国公立高校内部宏观管理机制改革综述

(一)我国公立高校内部宏观管理机制改革理论

据现有的资料显示,很少有学者作关于公立高校内部管理机制的理论研究,但是公立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也属于教育机制的范畴。通过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有学者提出“高校内部的运行机制指保证高校内部主要工作目标有效运行的基本程序与手段,具有维持、推动、反馈、调控、保障及促进工作系统发展等功能。机制是为实现学校的整体功能和目标服务,是学校功能实现过程的规则性动态体现”[6]。有的学者认为,教育机制分为层次机制、形式机制和功能机制,构成事物或现象的内部联系和运行方式的内在逻辑结构。这三种方式是考察事物或现象的三个基本维度,体现出人们认识事物的应然逻辑过程。以上研究均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二)我国公立高校内部宏观管理机制改革实践综述

现有资料显示,有些学者是以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高校内部管理机制。有的学者研究学校的财务运行机制,主要通过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将绩效考评机制纳入到学院处级干部的考核中,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和职能来阐述的。以上研究均用量化的研究方法。但只是考虑到内部管理机制的一小部分,没有从各个部门的职能上总体得把握,易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错误。

有些学者是以机制研究的不同主体为视角。现有文献显示,有的学者是以职工高校学历作为研究教育机制的主体。例如,教师教育机制、学校教职工管理机制等。有的学者是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主体。例如,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大学生成才教育机制、大学生信托教育机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和跨世纪人才培养教育机制等。有的是以不同高校性质为主体,例如,研究成人高等教育机制等。以上研究均运用文献法、问卷法、个案研究法等。但只是就某个具体的部分来研究,没有把部分放到整体中去,割裂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三、关于我国公立高校内部微观管理机制改革

(一)在我国公立高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中以学校各组织结构为主体的文献综述

现有文献显示,有很多学者是从微观的层面来研究高校内部管理机制的。有的学者是以高校校办产业管理来研究。校办产业组织形式和结构必须适应高等教育机制的改革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办好校办产业必须建立一个有权威的领导机构――校产董事会[7]。有的学者是以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机制来研究。有文章提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应把握的相关问题和新时代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路,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健全高校内部管理机制。有的学者是以改革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来研究。通过分析和调查建立一套新机制的运行模式,从而更好地适应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有的学者认为,实验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而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应以学校教育机制的改革为先决条件[8]。以上研究采用文献法和问卷法等,是以高校内不同组织结构的机制来研究,缺少整体与部分整合起来的研究。

学校体育管理机制篇3

关键词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学校理事会

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不仅是对一所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建设的过程,还涉及到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与社区之间关系的重新建构。在国家进行全面深化教育领域内综合改革的历史时刻,促进学校办学改革成为我国教育领域改革的中心环节,任何关于教育领域内的改革绕过学校,都是要落空,是不能够长久为续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笔者通过对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政策发展进行分析,明晰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轨迹,并对国内主要办学体制改革的模式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把握我国现代制度建设的关键,为正在进行办学体制改革或即将进行办学体制改革的区域或学校提供积极借鉴。

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政策发展轨迹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关于现代制度建设的政策发展历程大致以三个重要文件为标志,它们分别是教育部颁布落实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2010年颁布落实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纲要(2012年)》(以下简称《纲要》)。这三个重要文件的颁布落实,构成了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政策发展的整体思路。

1.《行动计划》

在教育部提出的《行动计划》中,第34条明确提出我国要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建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新要求,这是国家首次明确提出建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文件。从政策文本的具体要求来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是在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大前提下提出的,是以完善学校法人制度为抓手、实现学校内部管理新机制建设为目的的改革思路。

2.《规划纲要》

在2010年颁布落实的《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任务有:第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基础教育发展公益性原则,逐步建立政府为主体、民间力量积极参与的全社会办学的体制,促进我国办学体制多元化。第二,落实与扩大学校办学自。继续深化“简政放权”改革,减少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为发挥学校办学自、实现教育家办学而非教育官员办学的目的。第三,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此项任务的顺利实施关键在确定学校校长负责制,以此为基石,推进教师代表制度、家长代表制度等民主决策机制的建立。

3.《纲要》

2012年,教育部制定《纲要》提出学校现代制度建设的核心是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与民主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加强学校章建设,到2015年基本形成一校一章程的理想格局。第二,提高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质量,建立民主决议机制,保证制度建立利益最大化。第三,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保障学校内部管理机制的廉洁、规范、高效。第四,继续深化教师职工代表大学制度建设与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建设、社会力量多元参与机制,保障权利在阳光下运行。第五,建立有效的权利救济与纠纷解决新机制,确实保障学校教师与学生权利,构建和谐的学校内部关系。

自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与三次重要文件颁布落实遥相呼应,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明显体现为两条轨迹。第一条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采取伴随课题研究过程始终的方式,此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普遍以试点为主。第二条是伴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而发展的,在该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过程中,主要表征为全域视野,在全国具有普遍推广的意义。在第一条轨迹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课题研究推动的痕迹。2003年,在我国开展首批现代化教育制度建设的9个实验区(北京西城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河西区、南京鼓楼区、大连中山区、杭州萧山区、深圳南山区、成都青羊区、海口美兰区中)全部出自中央教科院的国家重点课题“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化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随着3年课题研究的结束,大多数试验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尝试也告一段落。继之而起的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对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的新要求与日剧增,在中央教科院3年课题研究试验区之一的深圳南山区,伴随着2007年深圳市事业单位由“养人”到“养事”的转变,深圳市教育局重新启动了包括南山区在内的现代学校制度实验。深圳市2007年关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举措被认为是延续至今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第二条依托行政体制改革而探索的开端。

二、我国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几种典型模式

1.委托管理模式

委托管理指教育管理部门有计划地采取有偿委托的办法,把区域内一部分学校的办学事务委托给有一定管理实力的专业机构承担,双方通过契约方式在明确彼此权利、责任的前提下,通过采取体制内外对不同管理模式资源的流动和共享,改变这部分学校的管理效能与学校文化,提高这些学校的办学水平[1]。实施公办教育委托管理的重要意义主要是:第一,促进管办分离,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职能转变。通过委托管理,使教育行政部门从学校管理的具体事务中摆脱出来,将具体的学校运营交给专业机构,明晰了政府和学校之间的权责。第二,实现教育资源的跨区域配置。通过委托管理,可以将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引入公办学校系统,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扩散与繁殖,更好地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第三,提高学校管理效益。学校委托管理通过竞争性招标方式产生委托管理方,委托管理方管理学校的效益大于教育行政机构直接经营管理学校的效益。同时,在委托管理制度下,学校实际上置于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学生及家长的监督之下,减轻了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监督学校的成本。第四,有利于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和教育中介组织。在专业教育服务机构受托管理学校的过程中,教育中介组织自身得以发展,专业化程度进一步加强,从而有效参与教育治理,促进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的形成。

2.集团化办学模式

集团化办学这一举措,以龙头学校为引领,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内的覆盖,引起了区域内教育资源整合、教育品牌扩张和学校教育在办学机制、学校管理、学校文化、教师发展等方面的变革,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高起点地解决了区域内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课题,实现了基础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双赢,无疑是一个教育创举。这些以名校为龙头的教育集团涵盖了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通过文化和师资输出、管理和体制创新等形式,实现优质公共教育资源的效益最大化,成为追求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的重要举措。公办学校集团化办学的优势具有以下几点:第一,集团化办学创新了办学体制,通过集团化办学,打破了多年来单一的办学体制,同时也重塑了多年来公办学校单一依靠财政拨款办学的格局,通过集团化办学,为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难题找到了新的突破口。第二,通过集团化办学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盘活了教育资源,集团化办学实现了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最大化满足,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效益最大化。第三,集团化办学创新了学校管理机制,集团化办学引进市场经济理念,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与运行制度,逐步建立起了符合集团化发展的内部管理机制。由于公办学校集团化办学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效果显著,近年各地纷纷推行这一办学模式,公办学校集团化办学正蔚然成风[2]。

3.新的决策权力机构:学校理事会的兴起

在传统的公办学校办学体制中,校长的任免权在教育行政部门或组织部门。致使校长的行为主要是对上负责,办学自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较大干预。在一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之间建立了新的决策权力机构――学校理事会。这一机构的名称各不相同,也称为董事会、民主管理委员会等,形成机制也不尽相同。学校理事会制度的优点主要有: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学校重大运营决策由学校理事会决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府对学校微观管理的直接干预,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自。第二,真正落实校长负责制,使“教育家办学”成为可能。由理事会聘任、评价校长,减弱了校长对教育行政权力的依附程度。办学方式对学生、家长、社会(而非上级)负责,遵循教育规律,关注教育(而非行政)价值,这是教育家办学的基础和途径。第三,促进社会参与办学,保护相关方权益。由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出资者、教师、家长、社区代表组成的学校理事会实际上代表了学校的所有利益相关方。长期以来,我国是教育行政部门办学,教师、学生、家庭这些学校最重要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长期被忽视。只有积极促进这些利益相关方参与办学,吸纳和听取各个群体的意见,才能实现学校的民主化管理,在办学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保护利益相关方的权益。

三、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关键

1.坚持办学体制持续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改善行政管理,首先要减少行政对学校的直接干预和微观管理。建议地方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从自查自纠开始,严查和减少对学校过多的评估检查,改变文山会海,为学校松绑。在此基础上,对《规划纲要》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推进简政放权和管办评分离的改革。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改革,最终要落实到“现代学校制度”上。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核心是调整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即通过简政放权,实行“校本管理”,使学校在财政、人事和课程等方面获得更多权力,实现学校的自主发展,从而恢复学校的活力,创造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教育文化。在继续完善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的同时,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试点类似美国的“特许学校”、英国“自由学校”的改革,即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在不改变公办性质、政府全额拨款的前提下,将部分公办学校委托教育家团队管理,实行教育家办学,恢复学校的自主性,从而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2.坚持依法治校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建立现代化学校制度,必须坚持依法治校[3]。为体现我国依法治校应确实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落实办学的第一责任人,赋予校长办学自,建立校长选拔机制、退出机制。第二,回归校长及团队职业管理的属性,建立学校理事会及董事会制度,减轻校长及管理团队行政束缚。第三,设立办学顾问委员会,作为学校办学的咨询机构,让学校依法办学不再被虚化。

3.推进章程建设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对外要求按照学校法律法规办学,对内就要建立学校章程,整体规划、运用好学校的这部“宪法”,为此笔者认为学校章程的建设要切实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的制定要做到“上”“下”结合;第二,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的表述要做到“形”“神”结合。所谓形,指的是结构完整;所谓神,指的是内容体现学校的特点和个性,不要雷同,阐述应繁简得当。第三,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的实施要做到“刚”“柔”结合。第四,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的修订要做到“动”“静”结合。所谓静,指的是章程和制度应具有相对稳定性,所谓动,指的是学校章程不能“一定终身”、一劳永逸,要富有前瞻,与时俱进[4]。

4.教育家办学

当前我们对创新性人才的呼吁、对素质教育的追求,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主要聚焦在教学过程,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但是,应当看到,之所以我国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多样化的教育模式的竞争,缺乏有影响的教育家,主要还是由于体制的束缚,由于高度行政化的教育管理体制,学校缺乏自和活力。因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多样化,背后仍然是体制和机制的问题,需要通过教育体制改革,政府向学校授权,向校长授权,实行教育家办学,从而恢复学校的活力,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同时,传统的管理方式实质上是教育局办学,局长就是一个大校长。一方面局长不可能了解到所有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另一方面学校抱怨会议多、文件多、检查多、评比多。落实校长办学自,由教育局办学向教育家办学转变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局的放权。没有教育局的放权,就没有教育家办学。

参考文献

[1]朱怡华.探索“委托管理”,促进教育公平:基于上海基础教育实践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1(3).

[2]单大圣.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突破――以温州市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为例[J].浙江教育科学,2014(4).

[3]张文显.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中国法学,2014(4).

学校体育管理机制篇4

【关键词】公办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很快,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尤其是公办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难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改革势在必行。全面调查公办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现状,找出公办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探索公办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或对策,对高职院校加快内涵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应对生源危机、实现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问题的提出

1.1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出新要求。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打破了旧有管理体制,实行“两级管理、分工负责”,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改革,调整了高等教育的布局和结构,优化了高等教育资源,快速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改革的重点己经逐步由宏观转向微观,由整体布局调整转向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完善和改革上来。高等教育的改革促进了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对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不断提出新要求。

1.2高职教育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不断实现新突破。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具有非独立性、僵化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难以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需要。体制保障是高职院校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前提,改革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一直是高职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面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要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胆改革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只有解放思想,下定决心,按照高职教育规律、紧贴市场需求、借鉴国际高职教育先进经验,有的放矢、大胆改革,构建一个适应市场需求与国际接轨的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才能有效促进和保障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

1.3生源危机对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挑战。今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生报名总数约为933万人,全国安排普通高校招生计划675万名,预计全国平均录取率达到72.3%。事实上,全国不少省、市的高招录取比例早已超过80%。2011年高校招生最突出的现象是高职院校招生计划多、可录生源少,“坑多萝卜少”的问题非常严重。高职教育生源大幅减少,将带来高职院校的二次洗牌。一批招不到学生的高职院校将面临被淘汰,不注重师资队伍和基本教学条件建设、管理跟不上、就业不受社会认可的高职院校,将成为这一形势下的牺牲品。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生源危机对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提出了新挑战。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模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应用型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生源、声誉、生存、资金、发展等多方面的竞争和挑战,改革内部管理体制、提高危机应对能力成为公办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

2公办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体制僵化,缺乏活力。高职教育以政府行政行为为主的纵向约束性特征明显。各级政府把高职院校当作本级政府的附属机构进行管理,忽视了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削弱了高职院校的办学自,弱化了高职院校的市场性和社会性。地方政府和高职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统一的刚性要求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学校发展的差异性形成了尖锐矛盾,这种僵化的管理模式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活力。

2.2套用普通高校管理模式、缺乏特色。高职院校由于受原有计划经济体制和旧有管理理念的影响,市场化的理念和意识不强,缺乏对高职教育办学规律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办学理念不是很清晰,加上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定位不是很明确,在内部管理体制上照搬普通高校管理体制的现象比较普遍。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教工管理、学生管理、专业设置等方面,基本上是沿用普遍高校的管理模式,缺乏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特色和个性。

2.3行政化色彩太浓。公办高职院校按行政级别配备干部,科层化现象严重。校内各个管理岗位工作人员也把自己当成某某级别的官员,而在实际套改工资时也确实是按这个级别核发的工资。主管部门特别是地方政府,用管理行政机关的方式管理高职院校,使高职院校成了名副其实的附属机构。久而久之,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也逐步养成了政府官员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淡化了高职教育的要求和规律。行政化又不可避免地催生功利化和浮躁心态,导致很多行政管理人员把精力放在追求权力和官位上,致使公办高职院校内部管理集权化、机构衙门化和职员官员化的色彩越来越浓。

2.4学术权力弱化、教师权力薄弱。行政权力的泛化必然导致学术权力的弱化。高职院校内部的学术组织或者泛化为行政组织,或者作为“虚位”组织,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内部学术权力不能发挥实际的作用。

教师参与高职院校事务管理的机制不健全。优秀教师代表只能在咨询机构和教职工代表大会上以及各种形式的座谈会上成为参与高职院校管理的陪衬和点缀。教师对学术性事务,如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中所起的作用也只能在学校行政部门制定的框架下面发挥有效的作用。教师与教师集体的权力影响力与完备而庞大的高职院校行政职能部门相比,只是处于从属地位,不论是在学术性事务还是在非学术性事务上基本上都没有影响力。

2.5学术机构行政化。在高职院校的机构设置中,具有明显的行政色彩。很多高职院校的学术组织中,其成员组成似乎是院校主要职能部门及系部领导的翻版。很多高职院校院长是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大部分是以副院长、系主任或处长的身份被指定参加的,无行政职务的教授比例很小。不少教授、专家是拥有行政职务的“双肩挑”干部。他们以潜在大官员身份进入学术机构,在履行职责和权力时,代表着他们各自所在的部门、岗位的利益与观点,这就使从事学术管理、行使学术权力的学术性机构具有了强烈的行政化色彩。

2.6权力过于集中、二级管理缺位。由于历史原因,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主要采用集权管理的模式,权力中心明显上移。高职院校绝大多数采用高度集中的内部一级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在校级领导和职能部门。虽然许多学校已经认识到高度集中的内部一级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但由于受行政化思维模式和管理理念的束缚,不愿进行改革或改革成效不大。目前,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难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用人缺乏灵活性,管理体制未理顺、分配体制未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尤其是院、系二级管理不到位,系部等教学业务部门责权不匹配,严重影响了教学业务部门积极性的发挥。

3公办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或建议

3.1完善高职教育政策法规,优化高职发展外部环境。首先是应颁布《高等职业教育法》。高职教育既然也是高等教育,因此,也应在立法上给于保障,赋予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以同等重要地位。否则,高职教育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光靠口头的宣传、舆论的监督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立法才能最终解决问题。其次是完善高职教育政策法规。以法律、法规形式确定高职教育的主体地位、设置标准、管理体制、培养目标、条件保障及法律责任等,为高职院校内部体制改革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再次是要优化高职院校外部发展环境。各级政府应按照中央的要求和教育规律办事,切实把高职教育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础和重点,予以保障,将高职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一安排,重点扶持。

3.2淡化官员意识,提高服务能力。首先是应淡化官员意识。高职院校各个岗位的行政工作人员要淡化官员意识。各个岗位的领导都要明白自己是为师生员工和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的服务人员,不是行政官员,也不拥有行政官员的权力和义务。应自觉淡化官员意识,逐步养成按高职教育办学、按高职教育规律办事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其次是应取消高职院校的行政级别。应全面落实《规划纲要》,早日革除高职院校行政级别,公办高职院校内部行政管理人员应实行职员制。学校各个岗位的领导只定职员档次不定行政级别,真正与行政脱钩。只有取消高职院校的行政级别,才能从根本上去行政化,才能革除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功利心态和浮躁作风,才能使高职院校内部人才合理流动和实现最佳配置。再次是应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行政管理人员要摆正行政部门在高职院校中的位置,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管理即是服务,这是高职院校专职行政人员管理理念的核心,是摆正学术权威和行政权力位置的关键。要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服务能力,就要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3.3建立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模式。首先是应充分发挥学术权力的作用。高职院校作为知识技术生产、传播、应用和创新的基地,学术权力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应当充分发挥学术权力的核心作用,创建中国式的高职院校学术权力主导模式。通过建立和健全学术委员会和学科委员会制度,建全各种学术组织和机构,充分发挥学术权力在学校决策、管理中的作用。其次是扩展学术权力的内涵。要提升学术权力,首先要扩展学术权力的内涵。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对学术权力的界定过于狭窄,一般认为学术权力仅仅包括学术自由、学术环境等。实际上,学术权力的内涵相当丰富,课程设置、招生考试、教师聘用等领域都应该纳入学术权力范畴。而我国高职院校内部,这些领域尚处于行政权力的控制之下,学术权力难以掌控。因此,应扩展学术权力的内涵,让学术权力主导学术活动,这是高职院校应该坚持努力的方向。再次是积极探索教授“教授治学”管理模式。提高学术权力地位,努力探索教授参与式的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即中国式的“教授治学”模式。我们可借鉴西方高校特别是国际知名大学在发展中长期形成的教授治学模式的有益经验,建立一个科学民主的教授参与式的组织体系和管理平台,这其中关键在于建立教授会。教授会主要由教授代表组成,下设若干专门委员会,分别负责高职院校不同内容的教育和学术事务,如学科规划、专业审定、教学指导、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成果评定等。

3.4构建院、系二级管理体制。首先是要深刻认识到实行院、系二级管理的必要性。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超过万人的高职院校已不是少数,要管理这种规模庞大的社会组织,一级管理体制难以达到科学管理的要求。而且这种高度集权的一级管理体制,严重制约了系、部的积极性。其次办学自应进一步下放。这是院、系二级管理的关键,实行财务管理由一级预算管理向二级预算管理转化,重新定位院行政机关职能,理顺院、系之间的关系,合理划分院、系二级的职责与权限,调整权力结构、管理重心下移,使系、部由教学部门变为办学部门。再次是强化目标管理。实行二级管理的目的是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激发办学活力、充分调动系、部和教职工的办学积极性,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过程考核,强化目标管理,实现责、权、利的有机结合。

3.5探索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多元体制。首先是应不断探索逐步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院(校)长负责制。这种体制优势是强调办学自。与市场联系密切、决策科学民主,有利于拓宽办学道路和大量吸纳办学经费,有效避免办学风险。把投资者、经营者和专家治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校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增值,激发投资者续资和增资的积极性。董事会的组成应体现“以资产关系为纽带,兼顾其他因素”的原则,又要使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有机分离,同时还应吸纳一定数量高职教育管理专家和教师代表,有效增强董事会决策的民主科学性。其次是建立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扁平结构的高职院校内部行政管理体制。强化与市场接轨,精简事务性处、室,合并职能相近部门,实行大部门制。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率。化小核算单位,彻底改革吃“大锅饭”的现象,提高高职院校内部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再次是强化学术权力。要使行政管理重心适当下移、学术管理重心适当上移,促进两个重心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由教授、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的作用,真正发挥学术权力在专业建设、教学计划、教研科研、学术成果评定和职称评审等领域的决策作用,使学术权力真正成为高职院校权力体系中的三大权力之一。

3.6完善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权力监督保障机制。首先是应以法规法纪制约权力。运用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和规范性约束权力的行使。建立健全完善的高职院校校务公开制度、干部任用制度、收入申报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使各种权力的行使都纳入到监督的范围内,实现权力运行透明化。其次是应设置独立的监督机构。建立健全独立的监督机构。监督主要是对权力主体的约束,保证权力拥有者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监督机构应独立于高职院校权力体系之外,由上级委任,或者由其他权力主体和利益群体组成。再次是应建立群众监督机制。应发挥高职院校中普通教师、学生和教辅人员等群体的监督作用。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增强群众的知情权。学校的重大决策,校内的各项管理改革措施,领导班子的廉洁自律情况,教师职称的评聘、考核、晋职,学生的招生、分配、奖惩等事务都应是监督内容,凡涉及到高职院校发展的人、财、物的管理都应接受群众的监督。(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规划课题《公办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编号:[2010]-JKGHaG-0633)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韩金玉.高职教育管理理念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9(14)

2郝婧等.高职院校实行两级管理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9

学校体育管理机制篇5

论文关键词:利益相关者;高职教育体制;行政体制;办学体制;内部管理体制;误区;路径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在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劳动就业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因素的制约,高职教育仍然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面临着正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所说的社会需求旺盛与有效供给不足、规模能力提高与结构质量不尽合理、就业能力提升与社会吸引力不强、公平教育目标与有效的政策措施缺位等急需解决的矛盾,而高职教育强劲发展与体制机制创新不足的矛盾是其中一对基本矛盾。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了20年,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反映在体制上,主要是尚未建立起各方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对话机制与分配机制。体制改革与创新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高职教育体制构成要素

从管理学角度看,体制主要涉及制度体系、组织体系、管理体系三个系统的衔接与相互作用,是一个由此三个子系统密切互动的有机整体。教育体制是教育机构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统一体,由教育的机构体系与规范体系辐合组成,主要表现在教育主管部门如何规划、管理、评价学校及各级政府和各级各类学校关系的处理。高职教育体制就是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运作而设置的高职院校的组织构架、运作权限、运作模式及其相互关系,体现为高职院校管理的各层面、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分配与再分配及其相互作用关系。

高职教育体制是一个由高职教育行政体制、办学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三个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行政体制是国家为有效行使对高职教育行政管理而进行的机构设置、责权划分及管理运作模式和投资方式的制度设计,体现政府和高职院校间行政关系的规定性。我国现行高职教育实行中央和省、直辖市、自治区两级管理,省、直辖市、自治区级政府管理为主和高职院校内部垂直管理的两级“科层制”集权式行政体制。办学体制是指在国家基本教育法规定的原则指导下办学主体组成形式及其权利、义务关系。高职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是实现高职院校内部有效运转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集合,是人事制度、干部管理、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运行等制度的设计与优化。

二、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体制误区

20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由于高职教育起步晚发展快,其管理体制与发展模式出现了一些难以适应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办学方向不明晰、办学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层次单一、办学特色不鲜明、内涵发展不深入、办学经费投入不足、政出多门条块分割、校企合作动力匮乏等方面,直接反映出高职体制上的缺陷。

(一)行政体制:政府化两级“科层制”学校管理态势,弱化了办学效率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经历了中央集权、权力下放分级管理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等阶段,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标志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教育行政体制的确立。我国现行高职教育实行的就是中央和省两级政府管理、省级管理为主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两级“科层”体制,具有以政府行政行为为主的纵向命令性、约束性特征,呈现出自上而下垂直行使政府指令的态势,教育主管部门与所属院校间是领导与服从、指令与执行的关系。高职院校从学校设立、招生计划、学制规定到专业设置、经费投入、教学活动的开展等,都必须遵循主管部门的行政指令。按行政流程行使职责的运行机制势必削弱甚至切断了高职教育与市场和经济社会的联系,高职院校办学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制度创新的空间陷于逼仄。主管部门的基于行政思维的有限理性、政府对高职教育的统一性规定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地域特征、学校基于教育思维的个体差异性形成了尖锐矛盾,加剧了资源配置的失衡和高职院校间的非良性竞争。

这种政府管理模式还表现为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上的严格的科层管理特征。教育管理体制,就其本质体现为权力和资源在利益相关的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分配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这种分配的模式和作用关系,即构成权力结构。“科层制(bureaucracy)”又称理性官僚制或官僚制,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韦伯指出,科层制能够稳定地运作,并且呈现出等级制的权力矩阵关系,是特定权力的施用和服从关系的体现。[2]然而,在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中,科层制组织结构往往呈现出权力过于集中、机构重叠、责权不分和组织行为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缺失等问题。这种金字塔式科层制组织结构的典型特征是管理幅度小而层次多、机构重叠、环节繁琐、权力过于集中、官本位严重、外部反应迟钝而活力匮乏等,严重偏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求,与现代大学制度更是相距甚远。

(二)办学体制:国家为主体的单一办学模式,阉割了办学活力

我国高职教育践行的是典型的政府办学、国家主体的体制,国家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承担了举办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社会力量办学规模小、基础弱、发展不平衡,夹缝中艰难生存。单一的办学体制直接导致高职教育发展僵化和活力匮乏。

投入体制上,以政府办学为主的投资渠道的单一与逼仄是高职教育长足发展的严重障碍。尽管20年来我国高职教育投资体制逐步开始由政府单一化投资向政府、社会、个人多元化投资渠道发展,但政府财政拨款依然是高职教育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这种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脱离市场经济发展的多元化要求,难以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优质高职教育资源需求与教育经费短缺之间的尖锐矛盾,造成大量可利用的社会资金的闲置和教育投入严重短缺,一定程度上阉割了办学活力。

(三)内部管理机制:行政化和半封闭化的办学格局,损害了办学势能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由高等教育的一个低层次环节向高等教育的一个新兴类型转变的时期。在此过程中,高职教育行政化和半封闭化的办学格局及其经验式、粗放化的管理模式与开放式办学趋势发生了激烈冲突,损害了高职办学的势能(potentialenergy)。

管理重心垂直化。管理组织结构的科层化倾向导致权力过于集中,垂直化的组织结构形成管理的封闭与半封闭态势,管理重心难以下移,难以建立起有效的现代大学内部管理制度。

办学定位模糊化。办学定位同质化,主要表现在高职与普通高校、高职与中职和同类高职院校间错位发展不明显,“千校同构”倾向严重,造成资源浪费和特色模糊。同时,专业与课程设置非理性化,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的衔接不够紧密,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结构不尽吻合,不能真正做到因行业设置专业,因岗位设置课程,缺乏深入的市场调研和严格的科学论证,缺少特色专业,没有形成适合自己要求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设计。

校企合作表面化。未能建立起有力的财政、政策支持和校企合作长效动力机制,校企合作在实际操作中形式单一,难以实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题开发、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三、高职教育体制创新路径

高职教育体制改革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其关键是必须建立起基于利益共享机制的现代大学制度,重点是在现代大学制度总框架下在行政体制、办学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方面进行突破性地改革,以建设一个行政体制理性化、扁平化,办学体制复合性、多元化,内部管理机制去行政化、企业化运作的新型高职院校。

(一)遵循现代大学制度理性,构建政校企利益相关的现代职业教育管理体系

政府化两级“科层制”行政体制、政府投资的单一化办学体制、行政化和半封闭化的内部管理机制是制约我国高职教育取得突破性发展的制度性瓶颈。在这种权力意志笼罩之下的高职教育制度框架内,机构叠加和制度真空双重现象并存,权力越位和权力缺位的体制错位现象同在,非理性的制度安排窒息了大学精神,扼杀了其创新的生命,高职院校沦为权力附庸,丧失了管理自主权和运行主体性。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学校堕为官场、名利场,唯独不像学园、精神家园。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必须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与校企合作长效动力机制。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1年3月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一批改革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具体的教育改革项目完成备案程序,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通知》明确了专项改革试点十大任务,作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其中包括改革高校办学模式,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实现形式,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高职教育的现代大学制度就是通过改革高职教育行政管理方式、投资体制,实现办学、投资多元化,学校自主办学,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激发高职办学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内在活力,形成政府、企业、学校三者之间的新型互动机制。

高职院校隶属于高等教育范畴,由于高职教育在中国兴起的时间较晚,起点较低,现代大学制度和大学精神的匮乏是遏制高职院校长足发展的一个致命问题。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从整体上形成大学制度体系,牵涉到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养成。面向社会开放办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现代大学制度应有的基本内涵,应该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逐步实现高职院校作为民事权利的独立法人的自主办学;要充分发挥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功能,面向社会灵活办学;现代大学制度体现在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上主要是治理结构和治理关系协调发展问题,要在现代大学制度原则指导下,理顺内部治理关系,创造优秀校园文化,提升运行质量,促进管理现代化,实现依法治校和科学办学。

(二)遵循利益共赢原则,重构理性化、扁平化新型高职教育行政体制

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创新管理行政体制,建立高职院校发展的良好的行政体制环境,也就是改革指令式行政管理体制,遵循利益共赢原则,按照教育与社会发展规律,重构有利于高职发展的高职教育新体制,逐步建立起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下,政府统筹、分层管理、地方为主、社会参与、重心下移的理性而扁平化的高职教育行政体制,形成学校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变政府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向更加注重运用规划、拨款、立法、政策指导、信息服务等宏观调控转变。

实现政府职能由行政领导到统筹服务的转变。加强政策疏导、过程监控和评估,实现政府职能由行政领导到统筹服务转变,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高职院校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办学层次、类型结构和办学规模的要求。

实现高职院校由被动受控到自主办学的转变。改革政府化两级“科层制”行政体制,打破政府统得过死、统得过细的局面,把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一要赋予学校自主专业设置权,高职院校可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现实需要自行设置专业,不受现行专业目录和审批程序的限制;二要赋予学校自主招生规模计划权,实现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三是赋予学校独立人事管理权,学校可根据办学特点和自身发展需要自主核定编制、确定分配制度、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不受相关政策和政府审批程序的限制。

建立多头合作的高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基于高职教育的多主体性、多层次性与管理职责的分散性,应建立归口管理和协调发展相结合,教育行政、咨询服务和行业协会相结合的行政管理体制。

(三)遵循办学主体多元化原则,创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高职办学体制

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研究所首先提出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概念。在此,利益相关者是用来表示与股东相对,与企业有密切关系的所有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存在”,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组织追求的应该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一个体的利益。“利益相关者”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冲突和制衡共同决定了制度变迁的矢量方向和运行效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观照我国高职教育,高职院校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就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高职教育办学系统就是一个以高职院校为中心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同盟。高职院校制度的设计就是要建立一种各类利益相关者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共同治理、合作发展的模式。与其他类型高等院校不同,高职院校治理不仅要充分调动政府、学校管理者、师生等参与力量,而且要充分利用行业、企业和其他一切有效的社会资源深度参与办学实践。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探讨高职院校治理,对推动现代高职教育体制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现代高职教育制度设计就是要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的利益诉求和行为取向,以实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共赢为基本原则重构高职院校各方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主要包括政府与学校、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与学校、学校与学校间及高职院校内部的各种利益,深入探究各方利益相关者与高职院校间利益诉求的性质与特点。

利益相关者共同的利益诉求和行为取向分析是现代高职院校体制创新与制度设计的基础,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高职院校的机制构建是现代高职院校体制创新与制度设计的核心。要基于利益相关者利益分析,探索办学体制的多元复合与多种可能性,通过积聚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实现政府、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多元投入、合作共建的新体制。政府不再是单一的办学举办者,而是与相关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作为举办方以股东的形式参与办学,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四)遵循利益驱动与制约原则,建立去行政化、企业化运作的高职内部管理体制

现代大学制度下的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实际上就是要建立起协调和制约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链条,即建立利益相关者之间互相均衡的利益机制,构建各方利益关系的相互依赖和制约,以保证其在共同的利益驱动与制约原则下的科学运行。基于此,高职院校必须摒弃传统管理模式,引入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对话机制,实现依法治校、科学管理,采用去行政化、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反映各方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的现代管理体制,提高管理决策水平,构建科学、高效、充满活力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建立科学的办学定位系统。办学定位是指学校发展所要达到的质量目标,包括确定办学层次、服务面向、发展方向等。在办学层次上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转型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相适应的具有一定基础理论、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面向基层、生产经营服务一线的中高级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在服务面向上,高职教育应以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针对性而获得社会的认同;在发展目标上,要积极拓展与地方政府、行业组织、基层企业的合作,加强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通过科学和准确定位,找准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针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布局,灵活设置课程,做到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的紧密衔接,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目标结构的高度吻合。

建立高职院校董事会制度。高职院校应在股份制办学基础上,由举办方基于利益对话组建学校董事会,政府、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均作为举办方之一参与学校决策与管理,董事会议决定所有重大事项。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取消校长官本位背景下“科层制”行政级别,校长不再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任命,而由董事会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聘任。各方利益相关者向董事会派驻董事,依照股份拥有相应话语权。吸纳高教管理专家和教师代表参与管理,以体现教育投资的专业性和决策的民主化、科学性。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管理学校,在董事会的基础上成立监事会,对学院办学活动进行监督。

建立精简高效的内部行政管理体制。解构我国高职院校现行金字塔式“科层制”的内部管理组织结构,重构理性化、扁平化的内部管理组织,完善校系两级管理,权力重心科学下移,强化职能处室市场化功能,精简上下对口的事务性部门。改变以行政管理系统为中心的局面,建立专家评议委员会,提高学术在专业发展中的地位。实现后勤社会化管理。

学校体育管理机制篇6

一、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对推动高校转型升级的重大意义

(一)管办评分离有利于提升政府对高校的治理能力

管办评分离可促使政府对高校施加适度的影响,能改变政府以往对高等教育事无巨细的微观管理,促使其对高校进行宏观管理。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政府不要对高校进行过多的控制管理,而只是要为高校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物质保障,从宏观层面进行指导。政府要简政放权,让高等教育按照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去发展。

(二)管办评分离有利于高校获得充分的办学自

管办评分离是让政府、高校、社会等相关利益群体重新整合、分配其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职责权限。对于高校来说,就是要把办学的权力重新划分给高校,使高校真正成为办学实体,要让其有独立自主选择校长、制定学校章程并按照章程自主办学的权力。

(三)管办评分离有利于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对高等教育的监督作用

管办评分离要求社会直接参与到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去,允许社会上的相关利益群体联合起来对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监督评价。社会上各相关利益群体可联合起来组建相应组织,对高校是否按照国家需要进行办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等进行监督评价。社会上与高校利益相关的群体也可以联合起来组建独立的组织,专门对高校的办学状况进行监督评价,从而调动各相关利益群体共同参与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积极性。

(四)管办评分离有利于各相关利益群体间的相互协作

管办评分离是对高等教育利益的重新划分与调整。政府、学校、社会通过管办评分离能够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力,可促使其在自己的职责权限范围内发挥应有作用。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就相关事宜具有一定的地位和话语权,能够使其平等地参与到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去,并能够使彼此之间较为客观公正地针对牵扯诸多利益群体的事项进行协商沟通,从而为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凝结共识和出谋划策。

二、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是“政府管高等教育、学校办高等教育、社会评价高等教育”应该分立、制衡的缩写,旨在完善教育领域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是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新机制。

高等教育的“管”即政府宏观管理高等教育是指,扩大省级政府的教育统筹权,本质上是要坚持依法治教。即按照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总方向,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责和作用,将逐步转移到统筹规划、政策引导、监督管理、优化公共教育服务、维护教育公平秩序等方面。具体包括以下要求:加大政府简政放权力度、推行清单管理方式、加快国家教育基本标准建设、健全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教育行政执法机制、加强和完善政府服务机制、加大行政监督和问责力度等。

高等教育的“办”即学校自主办高等教育是指,推进政校分开,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不断创造条件扩大和落实学校的办学自。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依法明确和保障学校办学自,更加注重以法治方式保障学校办学自;加强学校章程和配套制度建设;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面向社会开放办学机制,鼓励高校之间、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加强合作,协同育人;完善校务公开制度,保证教职工、学生、社会公众对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的知情权。

高等教育的“评”即社会评价和问责高等教育是指,强化国家教育督导,改进和加强教育评估检测。要推进依法评价,建立科学、规范、公正的教育评价制度。具体包括推动学校积极开展自我评价、提高教育督导实效、支持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规范开展教育评价、切实保证教育评价质量、切实发挥教育评价结果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五项具体要求。

三、推进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和促使高校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要简政放权,自我“革命”和接受监督

管办评分离的关键是政府简政放权。一要敢于放权、善于放权。一方面,中央部门要向地方各级政府放权,减少行政层级,扩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管理和资源分配权限,提高教育管理效率和效益。另一方面,要向高校下放办学自,激发高校办学活力。二要依法行政、依法治教。规范教育行政权力的行使程序,形成职权清晰、分工明确的执法工作机制。特别是对办学过程中现有法律尚属空白或规定不明的地方,应及时通过立法、修法纳入法治轨道,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在高校治理中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坚持“法无禁止即自由”,允许高校大胆探索,鼓励创新。

(二)高校要构建以章程为依据的内部治理体系

实行管办评分离及依法治校,需要充分保证高校章程的权威性和效力,依据章程用好政府下放的各项权力,做好高校治理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以强化高校办学主体地位、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健全高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根据我国国情,必须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治理体制,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完善师生对高校事务的民主参与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教代会”“学代会”在高校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权力运行机制,行政权力应服务于学术活动,以学为尊,保障学术组织相对独立地行使职权,为学术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环境。

(三)政府和高校要建立社会主导的教育评价机制

充分发挥专业性和非营利性教育评价机构的作用,是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社会专业机构参与大学治理依然严重不足,高等教育评价基本上还是以政府为主。同时,社会专业机构发展不足,对政府的依赖仍然较强,部分机构官办色彩浓厚。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鼓励和规范社会专业机构发展,形成资格准入、业务指导、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行业自律机制,提高社会R祷构发展水平。同时,理顺政府与社会专业机构的关系,保证社会专业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将专业性、事务性工作交给具备资格的社会专业机构,充分发挥其社会评价优势和在高校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体育管理机制篇7

关键词:普通高中教育;制度创新;机制选择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017-03

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水平的、高级阶段的基础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公共性的特征。一般来讲,普通高中教育不仅是初中后教育即义务教育的延伸,而且是高等教育的基础。

未来十年,我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既定目标能否实现,不仅取决于我们对普通高中教育性质的重新省思和战略目标的科学定位,而且取决于制度创新、走出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中的制度性困境、强化制度精神和有效治理等制度保障。

一、有效治理:普通高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保障

突破体制障碍,进行制度创新,开展制度设计,发挥制度功能,展现制度效应,是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实现普及、提高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有观点认为,“教育体制是国家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教育行政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及制度的总称”。另有观点认为,“教育体制是处理中央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领导之间重要领导权限关系的制度”。显然,这两种解释皆把教育体制当成是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同时,上述两种认识都把制度作为解决教育管理问题的基本手段。也就是说,解决教育管理发展过程的问题主要应依靠制度。其实,简单地把教育体制理解为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片面的和不深入的。因为,谈到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发展问题,不仅包含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也包含教育体制的落实与执行的问题。而且,退一步讲,即使是教育管理中的问题,也既有国家教育行政层面的宏观教育管理问题和学校层面的内部管理问题,同时,也应该包括我们日常所讲的具体制度建设问题。显然,全面把握教育体制,既要抓住教育体制中的核心要素——制度,也要重视教育体制中的载体——机构。

笔者认为,所谓教育体制是指教育制度与教育机构的结合体。教育制度是规范教育机构健康持续运转的规则体系,而各种教育机构既包括教育实施机构也包括教育管理机构。当特定的规则体系与具体的教育实施机构相配套,就构成了具体的教育体制。

从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来看,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普通高中在数量和规模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教育管理体制地方化、办学格局多样化、成本分担机制合理化等与教育体制相关的内容日渐完善,但普通高中教育长期存在的同质化和应试化等问题依然严重,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依然遭遇着制度性的困境,这与教育体制不顺畅存在着必然的关联。也就是说,当前影响我国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瓶颈之一就是教育体制问题。自改革开放伊始,我国任何一次教育改革基本上都是从对教育体制的设计与安排着手的,国家所颁布的大多教育行政法规、教育规章以及教育政策都对教育体制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明确的规范。如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7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等都将体制改革与创新、制度安排与设计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来抓。但诚如鲍尔所言:“教育改革犹如‘政策流行病’席卷全球。盘根错节的改革理念通常是不稳定的和不平衡的,但却具有不可遏制的态势;它在不同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中,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渗透并改变着不同的教育制度。……虽然具体细节各有差别,但各国改革的总体效应却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虽然具体形式各异,但教育改革整体要素却同样适用于中小学、学院和大学。这些要素包括市场、管理主义和强调绩效”。

二、制度性困境: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中的制度缺损

在实践中,普通高中教育不仅存在着办学体制不顺畅的问题,而且存在行政部门对普通高中实施全程领导与管理、学校缺乏办学自、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正遭遇着制度性困境与制度缺损等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是普通高中办学自严重不足与学校行政化并存。由于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校长等学校领导都不同程度地被赋予行政级别的头衔,不同层次的校长对应着不同的行政级别,省重点高中的校长相当于副局级,市重点相当于处级,区县校长相当于副处级和正科级,等等。高中校长行政化现象的存在,不仅容易出现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领导干部任命的随意性较大等问题,而且还会滋生不按教育规律办事、长官意志浓厚、不尊重知识分子和只追求晋升所需的政绩等问题。在校长的选聘与任用上带有明显的行政化色彩,对校长等领导干部的选拔与任用,缺乏灵活的、公平、公开和竞争的机制,依然是委任制而非聘任制。更为严重的是,在任命学校领导干部时,相关部门依照行政干部的要求和规定来考察、提拔与任用,并没有考虑到教育自身的规律和校长职业的素养问题,从而出现了诸如大量乡镇干部被任命到学校任校长等现象。由于学校行政化现象的存在,从而导致了学校缺乏基本的自,学校实质上属于政府管理的一个机构,学校的办学自只是写在纸上的法律权利。普通高中学校小到教师的进出、教材选用、困难学生补贴、学生分转班与成绩评定考核等,大到教师的培训进修、干部任免和财务管理等都由教育行政部门严格把关,这就势必造成学校招不到需要的老师、学校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人事流动无序、教师工作活力不足和学生管理难度增大等问题。

二是政府在对普通高中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不到位和“错位”现象。政府职能的不到位和“错位”现象包括政府职能的“缺位”和“越位”两个方面。政府职能的“缺位”主要是指因为政府的不作为而导致本身属于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政府必须履行的公共职责没有执行,致使人们漠视法律与政策的存在,使政府的信誉度受到影响。政府职能的“越位”主要表现为因为政府的无所不能和无所不包等大包大揽做法导致政府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却管等,呈现出典型的家族式和经验式的管理模式。诚如一位校长所讲,行政干预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当面临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难以调和时,政府的全方位治理必然导致一些政府管理部门领导急功近利。舍弃周期长、效益滞后、成本相对较高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发展计划。更为严重的是,当前政府职能的发挥不仅“错位”,而且经常存在着“误导”的现象。如在陕西省某县,对民办高中的诸多行为进行了“放任”的政策规定:“对公办高中教师向民办高中的流动方面,只要民办高中与教师达成了协议,教师可以不通过自己所在的学校,直接由民办高中出面给教育行政部门打个招呼,教育行政部门就许可。而且,该教师的编制、职称依然走的是公办教师系列,从而拿双方工资,即教育行政部门的基本工资和民办高中的高工资”。

三是我国普通高中办学体制存在政出多门和多头领导的现象。按照“谁举办、谁管理、谁受益”的基本原则,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中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人事、财务等重要事务基本上都由政府职能部门实施直接领导与管理,而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更多地只是进行业务指导。在多数情况下有效干预的难度较大,如由于一些部门对教育事务缺乏认知,只能是瞎指挥和瞎掺和。而当有时候需各部门相互协调与组织时,如果缺乏有效沟通,会导致更大的混乱与困难。这种政出多门、多头领导和“条块分割”等现象,导致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行政管理不力。如教辅市场乱象丛生、学校乱收费情况到处萌生、择校屡禁不止等等。而在另一些方面,政府各职能部门则对学校办学过度干预,把学校视为唐僧肉,政府各职能部门都从自身部门的利益出发,对学校某些层面的管理与干预无处不在,缺乏起码的服务意识。如政府的不同职能部门视察学校,名义上是视察,实质上是要求学校缴纳各种费用。

三、制度创新基础上的有效治理: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中的制度精神与机制选择

当前我国正在努力进行的政事分开改革,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合理界分政府与学校的权利与义务。所谓政事分开就是要明确划分政务与校务,厘清学校与政府间的各种关系,真正建立起政府主要管理政务、学校自己治理校务的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的新型政校关系。因此,推进规范管理,寻求体制创新,走制度创新基础上的发展道路,是普通高中教育制度的重要价值取向。其具体途径是:

一是通过修订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政府管理学校的职责,通过制度引领来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政事分开,实施管办分离,强化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一方面,转变政府管理模式,变以管理和控制为主的“全能政府”为提供服务为主的“有限政府”。从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的角色来看,政府或其他办学主体是举办者,教育行政部门是管理者,学校是办学者,三者应该有明确的界分。政府作为举办者主要应提供最基本的制度层面的保障,确保普通高中的公共性与公益性,同时应充当不同主体关系的中间人,即协调者,确保普通高中基本的办学规范;要尽量促进普通高中走向多样化、特色化与优质化,满足人们接受教育的需求与愿望。显然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政府从原来的无缝不入的状态向间接的管理者转变,不断提高政府在普通高中教育职能中的服务职能,从主要以单方保护学校利益为重点转变为兼顾学校利益与保护教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重点。另一方面,通过借鉴国内外政府在学校治理方面的先进经验,不断改变政府直接领导学校的情况,实施管办分离,剥离学校与政府之间的直接隶属关系,使政府能在坚持公平正义首要原则的前提下,向学习者提供更加高效和公平的服务。如在我国上海浦东区推行的“管办评”联动实验和在江苏无锡市推动的“管办分离”改革试点等都是非常有益的探索。这些改革与实验不仅体现了政府是提供普通高中教育方面的公共服务者,而且通过委托管理的方式可以购买比较高效优质的服务,从而能够把政府从直接管理和办学的庞杂事务中解放出来,既提高了教育管理的效率,也实现了由专业机构和人员管理学校的初衷。同时,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教育行政部门内行政人员的职业化建设。我们认为,任何参与学校治理的组织与人员都应该趋于专业化。但当前,我国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按照公务员的模式招录,对其能否成为教育专业人士的要求不高,从而导致了外行领导内行情况的出现。因此,应通过制度的再造与设计,不断强化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职员化建设或教育系统的职员制度,其实在这方面我们完全可以参照发达国家比较成功的经验。

学校体育管理机制篇8

摘要:现代教育管理要具有时代特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内容,创新方法,更新手段,保持先进性。要树立可持续管理观念,致力于制定、实行公平的政策,创建具有持续性的公平竞争环境,建立起适应形势发展进行持续性调整的机制,以实现管理效能整体性提高的目标。

关键词:教育教学管理创新认识

如今,教育改革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任何一个教育组织都十分重视教学管理,因为它与教学成绩一样,都是学校生存的命脉,创新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也是提高学校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学校教育组织必须依靠它来赢得社会、政府、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一所质量高的学校绝不是只靠着有几位著名教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或者教育经费充足,而是由于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创造的结果。从中可以看出,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是刻不容缓的。

一、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教育管理者的创新素质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过程,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和及时更新,这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发动机”,操作这台发动机的正是学校的管理者。因此,学校的管理者是学校教育教学制度创新的关键。

学校管理者支配和引导着学校各个群体的行为,他们是否具有创新素质将直接制约和影响学校的发展和走向。如果一所学校没有一位富于创新的校长,做事情前怕狼,后怕虎,保守求稳,那学校也只能永远望它校之“项背”了。学校管理者必须敢于否定学校旧有的、束缚人性张扬的条条框框,大胆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创新,这是教育事业发展对学校管理者提出的理性要求,也是取得成功的要素之一。

2、学校内部的创新氛围

目前学校要在比较理想的水平上开展创新教育,还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特别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尚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也就是说学校内部的创新氛围还不够浓烈。教育创新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创造性教育活动,它不是教育管理者独自单方面的行为,而是必须由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的一种整体性、目的。它依赖于全体教职工的真诚投入,依赖于不同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意见的交流与撞击。我们必须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开放和宽容的创新氛围,创造一种以创新为内涵的校园人文环境,给教师以自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给教师以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在教师的相互沟通、相互刺激、相互诱导中,提高工作乐趣,激发创新潜能。

二、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1.以人为本

现在多指是指经营者或管理者的一种领导方式或理念。学校管理正是如此,要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注重个体的差异发展、注重群体的和谐发展,从而达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活力、善创新的教师队伍是教改向纵深发展的前提,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离不开人的参与。

2.民主管理

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没有民主的管理,就没有民主的教育;没有制定政策时的民主,就没有执行政策时的严格。一所学校,如果只有少数领导干部的积极性,而没有全体教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么这所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将难以开展。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教师群体对于民主、平等、尊重的情感需要,对于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较其他社会群体有更强烈的追求。因此,在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过程中,教育管理者应充分发扬民主,实施合作式、民主式管理,为教师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从而满足教师群体的心理需求,使每一名教师都成为自觉的创新主体,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局面,逐步达到人与学校、人与教育、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三、确立整合思想,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科学管理水平和管理机制直接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水平,科学合理而富有特色的管理制度则会极大地强化激励的有效性。新的教学管理机制必须致力于有效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要求。其基本特点是:管理体系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管理组织从单一控制型转变成综合支持型,管理模式由刚性向弹性转变,管理方式由过程型向目标型转变,管理方法由行政化、控制为主向民主化、引导为主转变,管理手段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网络化转变。

1.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形成有效组织保障

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是确保学校开展正常工作的根本任务。上海有一所小学,2000年归并了6所村校,成为一所拥有近1700名学生,130多名教师的大型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无疑使原先“垂直式”的管理方式增大了管理的难度,影响了管理效率。在此情况下,校长结合学校实际,确立整合思想改革了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取消了副校长、教导主任等层级,改为条线负责制。把学校常规工作按学科及学校管理的需要,分成若干个条线,每个条线设一个负责人,管理该条线的人和事,并全权负责该条线工作的实施。条线负责人上对校长书记负责,下对教职员工和学生负责,与此同时,接受校长书记和师生员工的监督和评价。从而形成了校长书记——各条线负责人——教职员工的三级管理网络,学校内部管理由垂直管理变为扁平式管理,确保了学校常规管理能落实到处,构建结构完整、环环相扣、体现整体优化的教学管理工作系统。

2.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弹性管理模式

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稳定、规范的特有教育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质量保证的组合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从传统的管理制度向现代化的、先进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转变,实现制度创新,真正实现由管理者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因此,必须建立严格而又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给学生以充分的发展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我们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对现有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修订和完善,积极改革过分强调统一要求的管理模式,突出多样性特点,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近年来,中小学推行的二期课改,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多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的课题。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与危机感,及时把握创新的机遇,不断加快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步伐,使学校能够不断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学校体育管理机制篇9

一、优化学校行政管理领导班子,提高管理意识

优化学校行政管理班子是为了不断完善管理机制,规范管理程序,加强学校宏观决策调控的职能,保证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充分发挥每个行政管理人员的作用,激发全校教师员工齐心协力重抓教育教学的激情和活力。

学校的行政管理必须建立层次清晰、科学规范、信息处理高效、沟通渠道畅通的内部管理体系。要进一步科学界定学校行政管理职能,简政放权,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发掘教育的未来发展、自我完善行政管理的潜力,要适当调整科研和管理组织结构与布局,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增强行政管理能力,构建科学行政管理平台与教学科研管理和谐发展的良好关系,要针对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研,完善学校行政的管理体系,不断健全规章制度,严格办事程序,规范办学行为。

二、建立学校行政管理的制度机制,提高责任意识

建立学校行政工作全面、全员、全程管理制度机制,保证每项工作都建立管理流程,并说明管理的步骤和要求,管理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具体,指导性与可操作性强。从校长直至每个行政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都建立了文件,使不同岗位员工都清楚有哪些职责和基本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细化了工作规范。规范对制度本身的管理。对各种文件的制定、审批、修改、印刷、发放、保管、回收、销毁等各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保障制度本身的有效性、完整性、严肃性。

制度机制要求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能有半点闪失,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差一分一厘,从平时工作的点滴中渗透一种敬业爱岗的精神,对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要勇于承担责任,并做及时的补救工作。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经验教训,经常做认真反思和反省,力求把工作做的更好,为学校的发展多做贡献,保证全方位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组织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文化学习,提高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创新精神

学校行政管理的文化学习,首先要求行政管理层具有与时俱进精神。表面上看,学校的行政管理具有保守的一面,但保守只是获得发展的手段。稳定是管理过程的一种特殊状态,变革才是管理的本质要求。如果管理层只将传统的管理模式套之于教育教学,必定束缚现代素质教育,导致教育与位会脱节的畸型地发展。为了培养行政管理层的先进性精神,学校必须在行政管理培训模式上下功夫,加大创新管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提高管理层的理论水平,管理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中,培育创新精神。

其次要求行政管理层具有创新管理机制。对教师要完善竞争机制和差异管理机制,在竞争机制上,在原有基础上引入“末层淘汰制”、“走岗定编定职”和“差额竞选制”。在差异管理机制上按班级、科目、教师级别、学生层次确定管理目标,制定不同的终端评价制度,将学生的起始点和终结点相结合,再参考过程点的变异,达到比较科学的考评目的。使学校教师队伍不断优化,使人事管理机制更趋民主化、规范化,从而形成教育资源的合力。对学生要建立以创造思维训练为载体的全方位、主体化的创新教育新模式,树立创新教育价值观和创新教育多元观,从而真正推进和贯彻素质教育。

四、紧抓行政管理人员的思想建设,提高教育的服务意识

学校体育管理机制篇10

【关键词】艺术教育管理;高校艺术教育;科学;创新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大众化”的发展方向,这对我国高校艺术教育产生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旧有的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机制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日益复杂多变的现实要求,高校艺术教育管理必须紧随时代,树立“科学、和谐”的主导思想,遵循教育管理的普遍规律,满足艺术教育管理的特殊要求,建立以科学化、创新化、和谐化为核心的高校艺术教育管理体系,保障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

一、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管理现状分析

高校艺术教育管理获得重视,一方面满足了“艺考热”下当代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的需求,一方面顺应了艺术学科更加细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突出了艺术教育的特殊性。不可否认的是,革新艺术教育管理的理念成为众多高校艺术教育管理者的第一选择,艺术教育管理领域也有了一定的成绩。随着高校艺术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一些高校还形成主渠道和多种辅渠道相结合的教育管理体系,如以校、院两级教育管理方式为主,并在一些专业上针对学生特点和高校培养目标不断提高艺术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程度。与此同时,高校艺术教育管理还是存在一些并不令人满意的情况,其中有些还是管理中的“顽疾”。例如,高校领导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管理上的疏漏,学校缺乏对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领导;艺术教育管理体制没有建立,艺术教育没有归口管理的部门,有的还处于多头管理或者管理无序的状态,导致其效能低下、职能混乱。

二、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改革的策略

高校艺术教育管理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状况,迎接新时期的挑战,就必须走制度化、创新化、科学化的道路。高校通过运用先进的制度化管理,建立一个科学化的艺术教育管理系统,进行教学情况信息反馈、管理决策,继而实现艺术教育的全方位、创新化管理。

(一)制度化

作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大力推进高校教育管理体制革新,逐步实现制度化管理。要做好制度化管理,就必须综合考虑高校教育管理的特点,完整构建教育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教育科研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分配奖励制度、学生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理顺高校艺术教育的管理体制,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领导,为高校艺术教育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制度化的建立首先是建立规范化的高校艺术教育管理体制,这也是重中之重。

(二)创新化

创新是整个社会的主题,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之一。要使高校艺术教育管理尽快步入科学化的轨道,充分发挥美育的作用,必须优先考虑高校艺术教育管理体系的创新化这一关键性课题。艺术教育的核心特征是独特性、可延展性、价值性,这与创新的内涵完全一致,因此,高校艺术教育管理体系的创新化必须要强调艺术教育的优势和特色。

(三)科学化

高校教育管理系统的合理运行必须置于科学的教育管理决策系统指导下,例如,依据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对教育工作做出客观公正评价、给予科学的教学评估。艺术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要求艺术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善于利用现有的科学策略、先进手段来提高教育管理的质量。科学化的管理,一是管理工作者要制定科学而有效的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对艺术教学人才队伍建设、艺术科学研究、艺术活动开展以及管理保障等提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二是艺术教育管理部门应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做深层次的设计和长远的规划,在艺术课程的设置、艺术教育的评估等方面充分体现自身的特点,突出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三、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改革的方法

高校艺术教育管理要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提出全面、系统、科学的艺术教育管理方式,以构建适应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艺术教育管理体系。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改革的方法以教育管理的普遍规律为根基,以艺术教育管理的特殊性为考量,以效率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成长为着眼点。

(一)建立激励机制

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改革,首先要建立激励机制,激发艺术教育管理者和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为艺术教育活动持续开展的“再生性”动力,使其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艺术教育活动,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激励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其积极性。高校艺术教育中,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其积极性是艺术教育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学生作为受教者,对学生的激励能够实现艺术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高校艺术教育的管理者通过激励机制能够进一步推进艺术教育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保证和提高艺术教育质量。

(二)加强考核评估

科学的教学考核与教学评估可以有效地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工作的水平,要实现这一点首先需要保证教学检查与监督的常规化,这是实施有效教育管理的基础手段;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系统,对各层次和类型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客观评价,总结经验,为今后改善管理工作提供方向;再次,通过客观公正的教学考核与评估结果,运用多样化的手段,奖励先进,激励后进,使艺术教育管理领域中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师资队伍

为了契合艺术教育体制革新进展的新需要,我们应该以创建管理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机制和新手段来激活创造力,完善与健全艺术教育管理系统。其中,师资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是最为重要的途径。高校需要加强高校艺术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努力构建起一支过硬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与之对应的,形成新教师、中青年教师、教学名师的合理梯队,有效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日新月异的当代社会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得高校艺术教育对目前的管理体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立新的艺术教育管理理念和构建新的艺术教育管理体系是保障高校艺术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艺术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要有担当改革先锋的意识,为我国的高校艺术教育提供更多的智慧与资源。

参考文献:

[1]闫树涛,王东兴.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管理机制的未来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