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6:39

现代农业产业化篇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成长

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全国40%以上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带动各类生产基地规模占全国农业生产总规模的60%以上,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主体。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5.7万亿元,出口创汇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额的80%以上,所提供的农产品及加工制品占农产品市场供应量的1/3,占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的2/3以上。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龙头企业不断强化良种繁育、原料基地等上游产业链建设,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拓展包装储藏、物流配送和市场营销等下游环节,打造完整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初步形成了产加销、贸工农相互配套、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地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大幅提高。各类产业化组织通过自建、与农户共建等方式大力发展高标准原料基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目前,各类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种植业生产基地占全国60%以上,带动畜禽饲养量占全国70%以上,带动养殖水面占全国8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目前,龙头企业从事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原料采购值之比达到2∶1。农产品物流体系逐步建立。龙头企业顺应市场一体化的需要,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直销配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现代流通业态,推动了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目前,流通型龙头企业市场交易额超过2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近3倍。

推进农业科技加速进步

龙头企业不断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开发新品种,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成为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力量。加大科研投入,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了物质保障。2002年以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投入科研经费年均增幅10%以上,2011年超过200亿元。建立研发机构,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基础条件。目前,90%以上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60%的企业科研成果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认定或奖励。加快科技应用和推广,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有效平台。龙头企业通过建设高标准的原料生产基地,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2011年,每个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平均投入4500多万元建设标准化种养基地。加强人才培养,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了智力支撑。龙头企业通过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和产学研基地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引进高端人才,组织技术骨干人员到大专院校进修,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目前,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科技人员达到38.5万人,占全国农业科技人才资源总量的36.8%。

现代农业产业化篇2

大力投入扶产业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综合改革等政策措施的落实,省委、省政府“三化同步”战略的实施,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业农村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针对农业农村的“三个集中”和“三大转变”,贵州省农村信用社切实增加信贷投入,千方百计满足农业发展的各个层次的各类信贷需求,尤其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的资金需求。以“农户建基地、基地托公司、公司联市场、市场带产业、产业富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大循环模式,用信贷投放引导带动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业企业向特色农业、规模农业、高效农业、资源整合型农业加速转型和发展,重点支持产业化带动增效明显的蔬菜、辣椒、马铃薯、烤烟、茶叶、中药材、林业、草地生态畜牧业、精品水果、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及基地建设。

创新产品惠民生

“围绕产业和需求做产品”是贵州农村信用社创新惠民的基调。近年来,省联社围绕农户、农业产业的发展需求不断进行广泛调研,不断推出创新信贷产品、担保方式和服务方式,扶持农业产业发展,最大限度的满足农户、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的需求,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以“低平台、阳光贷、提效率、强服务、控风险”的原则,相继开发了“致富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金纽带”个体工商户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大学直通车”生源地助学贷款、国际农发基金小额贷款、林权抵押贷款、“新家园”农村危房改造贷款等信贷产品。其中:“致富通”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被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协会评为2011年度最佳农户产品创新奖;“大学直通车”生源地助学贷款、“新家园”农村危房改造贷款、农村信用工程建设被金融时报评为“2011年度最佳社会责任奖和最佳爱心公益奖”。

搭建平台促转型

为推动落实国发2号文件,搭建发展平台、拓宽金融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及小城镇建设,今年初省联社与9个市州政府启动了第二轮全面合作,在全省“十二五”末将提供50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为进一步支持农业、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拓宽对小微企业的专业服务,贵州省农村信用社在全省建立65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全省农村信用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784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56.72%,小微企业贷款发放额、余额、增量、占比均居省内银行业机构首位,支持小微企业23.7万户,大量的小微企业在农村信用社的支持下成为活跃城乡经济的骨干力量,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转型。

富农惠民出实招

今年上半年,贵州省农信社已发放农户、种养大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加工、农业龙头企业贷款321.6亿元,比上年增加70.4亿元,贷款余额达到821.5亿元。信贷投放全部贯穿于农户种养殖、基地建设、公司流转运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培育的农业产业化大循环中,覆盖全流程,努力实现富农惠民的目标,助推我省农业现代化进程。

实现了农民持续增收目标。信贷资金的投入,促进了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帮助了农民增收。自2007年以来,全省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茶叶产业贷款97190笔,累放贷款26.8亿元,带动农户28655户。

增加了农副产品附加值。通过信贷支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了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2011年度农信社累计发放农产品加工、运输、仓储、贸易等贷款4.01万户,累计发放贷款金额18.8亿元,现有贷款户数8.84万户,贷款余额41.32亿元。

加强了农业基础建设。2011年度累计发放农村基础设施贷款3.09万户,累计发放贷款金额12.13亿元,现有贷款户数6.73万户,贷款余额31.66亿元。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专业市场的投入,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防灾、减灾、增收、增效能力得到加强,提高了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发展产业经济的积极性,从而支撑经济增长收入及增加。

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2011年度累计发放农业产业化贷款77.3万户,累计发放贷款金额232.2亿元,现有贷款户数202.9万户,贷款余额569.62亿元,推动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及农业企业由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规模农业、高效农业、资源整合型农业的转化,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建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致富成为新增长点。据统计,全省农民工总数650余万人,其中跨省务工500余万人。省联社高度重视农民工金融服务工作,牢固树立“金融服务跟着农民走的理念”,2010年出台了《省联社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了农民工金融服务的组织管理体系,先后成立11个省外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填补了我国金融业在为进城务工和经商农民提供远程金融服务方面的空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截止目前,全省农村信用社累计组织省外农民工汇款111.49万笔,金额100.13亿元;累计发放农民工创业贷款82529笔,金额32.95亿元。

现代农业产业化篇3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结构;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7-0078-05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与传统农业发展相比,农业现代化以农民为主体,以新的生产方式为纽带。它具备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农业占主导地位,但第二、三产业不断兴起与发展;二是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增强;三是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党的十后,农业现代化被提升至新的高度,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现实机遇。

一、农村产业发展的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得到逐步发展,农村的经济活动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农业占绝对主导地位,到第二、三产业不断兴起与发展,第二、三产业对农村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多地从农业中解放出来,纷纷涌入第二、三产业。

(一)农村产业发展的模式

各地在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过程中,大都基于本地实际,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和产粮大省,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探索较早的地区之一。当前,又迎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探索中发展农村经济更具有现实意义。河南省农村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就地实现农民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但由于全省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社会文化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和水平也存在差异,这决定不同区域内农村产业发展会选择不同的模式。比较突出的是洛阳市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许昌市的高效农业再造模式、舞钢市的主导产业带动模式和巩义市的工业支撑模式。这些产业发展模式也是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

1.洛阳市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洛阳市是农业大市,农区面积广,农业人口比重大;山区面积大,自然景观多,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各县区、乡镇之间的基本情况差别较大。因此,洛阳市提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思路。洛阳市把农民集中居住后节省出来的土地,通过复耕、租赁、开发等方式提高土地效益,同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吸纳农民就业,促进增收。如,石井乡建成5个基础设施完备、人居环境良好的农村社区,实现了全乡农民的集中居住,同时利用龙潭大峡谷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等相关产业,引导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经营农家乐、开店经营当地土特产,或在景区管理服务企业务工,有效促进了全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增收。

2.许昌市的高效农业再造模式。许昌市的县域农业产业化具有一定基础。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再造和提升高效农业是许昌市的主要做法。按照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高效的思路,通过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抓龙头、重特色、创品牌、上规模、成集群,做大做强高效农业。如,长葛市古佛寺村规划690亩连片土地,其中300多亩土地用于种植提供给大型面食加工企业的高筋小麦,剩余的300多亩土地以出租和入股的方式,交给农业高科技企业用于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所得收益全部归村民所有。鄢陵县的花木产业独具优势,该县陈化店镇明义村规划900多亩土地,用于满足该镇花木产业的用地需求,实现该县的农业结构调整。许昌市近郊的农村重点发展花卉苗木、水果、蔬菜、渔业等产业,利用田园景观和农业资源,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态保护、观赏休闲、体验、游乐、健身、教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打造农业生态旅游精品项目,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提供了就业岗位。

3.舞钢市的主导产业带动模式。舞钢市统筹考虑城乡产业规划,坚持产业规划与农村建设规划同步进行。根据舞钢市的钢铁、矿产等产业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全市17个村因地制宜规划了“现代农业型、工业制造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服务型”四种产业类型,政府分类指导、政策捆绑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全民创业就业,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布局科学、健康有序的产业发展态势。舞钢市靠四大主导产业的带动实现农民充分就业、收入成倍增长的目标。在产业构建过程中,注重配套安排创业就业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并开辟农民创业园或创业基地,支持农民自主创业。

4.巩义市的工业支撑模式。巩义市以乡镇为主体,依托或围绕乡镇主导工业企业,构建农村的产业支撑。如,竹林镇是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典型代表,也是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竹林镇共有7个行政村,人口达2万人,现有总面积27平方公里。竹林镇根据自身的工业优势,积极构建产业体系。竹林镇坚持工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办了耐火材料厂、石料厂等,同时坚持“两头在外”的原则,兴办家电厂、制药厂,在不断提升传统工业的基础上,发展电子、铁路机车专用件等新兴产业。目前,竹林镇已拥有82家工商企业、1家上市公司。该镇农村建设资金大部分由镇政府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全由镇财政出资,并为在企业就业的农民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和同等待遇的企业福利。居民应缴纳的新型合作医疗费由镇政府财政承担,投资580万元建设竹林卫生院,居民不出镇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区域内工业的发展,使农民实现了就近就业和有效增收,为农民集中居住和节约土地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竹林镇对节约的土地进行新的规划调整,开发长寿山旅游景点,并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实现了农村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农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中,虽然在规划设计施工、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治理、公共服务、户籍管理、土地流转、农民权益保障、产权制度改革、社会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作为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根本支撑,其产业方面的研究论证、规划布局、培育发展还远远不够。¨。从四种模式可以看出,目前农村现代化建设正处于摸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依,在实践中面临着农业现代化定位、土地利用、配套改革、基层组织重构、城乡文化融合、乡村管理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和制约着农村产业发展的顺利推进。

总之,目前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缺乏对本地区产业发展的系统研究。二是不尊重经济和社会规律,盲目建设。三是产业发展所需的公共服务能力和经费保障能力不足。四是对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够。

二、城乡收入差距、农村产业结构对农村产业选择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的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核心是完善产业支撑体系,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比较不同区域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可以为农村产业定位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产业结构差异与城乡收入差距、收入来源的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先缩小、再拉大的变化过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次经济原因在于农村的产业结构单一、落后。通过对城镇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动态演变和基本来源进行对比,有利于提出符合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产业发展模式。

从表1可看出,城镇居民的收入中工薪收入一直占绝大部分,近年来高达68.34%,而经营性净收入虽然呈上升趋势,但占比较低,近几年来的平均占比为6.32%,城镇居民的经营性净收入主要来源于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加工和零售业、服务业等。

从表2可看出,来源于第一产业的收入在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收入中比重较大,平均占59.32%,而在第二、三产业取得的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相对较低,平均只有32.91%,低于城镇居民35个百分点。从农村居民收入的来源结构看,第一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高出第二、三产业收入占比之和。

从城乡收入差距及收入来源结构差异可看出,城镇居民从第二、三产业获得的收益比农村居民从第一产业获得的收益要高得多,说明现阶段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症结在于第二、三产业对农村居民收入的贡献太小,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说明,现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注重集约式高效发展,在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做强第一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这是未来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产业发展的方向。

(二)不同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与收入差距比较

从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情况看,我国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民收入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农民收入。究其原因,主要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发展落后于东部地区,致使中西部地区农民工资性收入相对较低。2010年,东部地区农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普遍比西部地区高,最高的上海,达68.72%,最低的新疆,仅占11.98%,两者差50多个百分点。

从不同区域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看,东部地区低于西部地区,最低的是上海,仅占4.22%,最高的为新疆,占78.62%,相差近75个百分点,这说明非农产业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和在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应将农村产业发展与当地农村优势资源结合起来,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同时大力推动第二、三产业发展。

总之,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以农业产业为基础的前提下,应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有效解决农民就业和增收,缩小城乡差距,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三、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产业发展的对策

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民将从传统式村落散居和粗放式分散生产向集中居住和集约生产转变,这就意味着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根本的解决对策在于农村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鼓励非农产业的发展。

(一)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规划

一是促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培养一大批种粮大户、养殖大户、特色农业企业和龙头企业,从而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积极发展非农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紧紧依托自身优势和发展条件,宜工则工、宜商贸则商贸、宜旅游则旅游,培育特色经济,壮大集群经济,发展配套产业,全面强化农村的产业支撑。三是制定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完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体系和融合发展机制,强化促进和扶持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农业是基础产业,尤其是我国农业人口占相当大比重,面临着保障农民收入和粮食安全双重任务。因此,必须用现代工业理念和现代科技成果支持农业,引进先进管理方法,逐步实现由粗放的传统农业向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

第一,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契机,以土地的大规模流转和集中为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和农村改革为动力,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创新农业产业组织形式,扩大规模,拉长链条,提高附加值,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第二,不断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带(群)。突出地域特色,形成比较优势,挖掘本地特色资源,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借助区域特色农业带动第二、三产业发展。

第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循环农业。这类产业既有利于整合和开发农村的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有利于农村在耕作和生产方式、居住和生活方式、交通通讯方式及地理文化环境等方面由传统农村社会形态向现代社会形态转变。

(三)大力推动非农产业发展

非农产业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在农民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动第二、三产业发展。结合当地的要素构成、基础条件和政策环境,着力发挥资源、区位、市场、产能、人力、文化等方面优势,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农民为主体,培育特色经济,壮大集群经济,发展配套经济,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和发展空间。

(四)培养新型农民

农村产业发展依赖于农村人才资源和具备一定技能的新型农民。我国农民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普遍不高,思想观念相对保守,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因此,要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大规模培训农民,逐步使他们成长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农村产业发展的能力。

(五)扩大农村需求,激活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提高农民收入、培育广阔的农村市场,是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农村附近的各类企业要优先为农民提供一定比例的就业名额,使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获得工资性收入;农民现有耕地通过多种形式加快土地流转,由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组织或种粮大户经营,从而取得租金;农村内服务业优先由当地农民经营,让有特长、有资金、有意愿的农民创业,开办小微企业,从而取得经营性收入。

参考文献:

[1]刘娟,李胜茹.构建农村新型产业支撑体系的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07(9):16-18.

[2]王余.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构建产业支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3):186-188.

[3]赵雅安.新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文化建设[J].中州学刊,1994(4):23-26.

现代农业产业化篇4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草莓;树莓;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109-02

1长丰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农业体制的创新和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是在巩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以及国家宏观调控,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化之路。

近年来,长丰县积极实施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战略,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了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多元化产业的转变,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从长丰县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来看,长丰农业产业化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

1.1主导产业基本形成

立足县情实际,以扶植优势产业为重点,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壮大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日夜突出、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的态势。2007年起,长丰县实施了现代农业“418工程”。通过实施418工程,现已形成了优质粮油业、草莓蔬菜业、林果花卉业和养殖业四大主导产业,如长丰草莓产业、立华养鸡产业等。

1.2园区基地初显规模

长丰县农产品基地已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方向发展,并形成一定规模。围绕建设全县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加快草莓、果蔬、生猪、奶牛、养鸡、饲草、花卉苗木、优质粮棉油等基地的“万、千、百”工程的实施,已取得巨大成效。2008年,全县草莓、蔬菜种植面积达16.6万亩,产量达26.3万吨,同比增长14.2%和16.6。2009年,全县草莓种植面积突破12万亩,亩纯收益6000-7000元,最高收益上万元,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龙头产业。2012年,全县力争草莓、树莓种植面积达20万亩,形成全国最大的浆果县。

1.3龙头企业队伍迅速壮大

长丰县现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2家,其中部级2家,新增1家,省级9家,新增4家,市级37家,新增12家。其中,全县农业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7个,各类龙头企业在长丰建立生产基地达20.1万亩,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农户11.4万户,同比增长12%,户均增收1700元。全县市级以上(含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13%。农业龙头企业的强劲发展势头,为全县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1.4农业组织创新逐步兴起

全县各类协会、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98家;会员、社员人数已达16000人,涉及粮食、草莓、畜禽、蔬菜、水产、林业、食用菌、水果、棉花等近10个类别,已成为我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搞活农产品流通、引导带动农民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5市场体系逐步建立

长丰县各级政府健全和完善农产品营销网络,建立草莓销售专业市场,积极拓展农产品市场。在水湖镇、罗塘乡和左店乡都分别开辟了草莓专业市场,县城水家湖每年都在草莓销售季节开辟草莓交易市场,各乡镇不但充分利用了专业市场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还充分利用中介服务组织作用,积极做好草莓交易工作。同时在合肥周谷堆市场建立固定批零网点。

2长丰县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基本做法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关键是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正确定位、创新发展。长丰县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着重抓好了“十个环节”,实现了“四个提升”。

2.1突出重点,提升现代绿色农业产业水平

2.1.1以园区建设为重点,形成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

通过加快农业园区建设,园区科技创新,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增加现代科技设施,不断提升农业园区的规模和质量。今年,长丰县建立了草莓脱毒组培育苗示范园、全国蔬菜种植标准园草莓园、马铃薯科技示范园、南瓜新品种展示园等农业园且作用明显。草莓脱毒组培育苗示范园已投产繁育原种苗,预计年底实现100万株优质脱毒原种苗的培育能力,满足全县10万亩以上的草莓种植用苗需求;创建全国蔬菜种植标准园草莓园,园区面积400亩,开展草莓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栽培技术集成应用研究示范;马铃薯科技示范园各品种经实收平均单产达3160公斤/亩,获得丰收,县政府先后组织3次现场观摩活动,推动全县马铃薯生产快速发展;南瓜新品种展示园建成高标准温室大棚40亩,落实全国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70家140多个南瓜新品种参加种植展示,栽种大棚南瓜30多亩,露地南瓜200亩,为展示长丰南瓜种植水平提供了平台。

2.1.2以不均衡发展为重点,形成草莓、树莓两翼齐飞态势

长丰草莓经过30年的发展,在长丰北部已形成优势集中产区,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品牌日益响亮,效益连年攀升,已发展成为全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2009年,全县草莓种植面积达12万亩。今年,草莓育苗工作基本结束,全县育苗总面积达4.8万亩,同比增长14.3%,可满足15万亩草莓移栽需求。长丰南部将大力发展树莓产业。2010年,长丰县树莓产业发展争取达到6000-7000亩,到2012年争取达到2-3万亩,实现草莓和树莓20万亩,形成“北有草莓、南有树莓”比翼双飞。

2.2紧抓三个环节,提升农民增收水平

2.2.1以科技促进特色农业增效

长丰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成绩显著,与科技促进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长丰县草莓产业的发展,以及所取得的成效,更是依靠强大的技术支撑。长丰草莓的发展一直有着强大的智力在支撑,有着强大的技术支撑作后盾。县内我们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草莓协会为主体的技术培训体系,对草莓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为了加强技术指导,长丰县从省外聘请草莓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如从青岛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聘请姜卓俊教授对长丰县400多名草莓种植户和草莓生产专业合作社人员进行培训。除此,长丰县还从西班牙、以色列、比利时等国聘请草莓专家为长丰草莓生产支招。草莓专家还为长丰莓农引进了先进的滴灌设施。此项技术的实施,不仅减轻了长丰农民栽培草莓时的劳动强度,降低了草莓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和肥料随水流失,而且增强了草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是一项应大力推广的科技项目。

2.2.2以草莓产业发展辐射扩大就业带动增收

2008年,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辐射带动农户11.4万户,户均增收近两千元。全县市级以上(含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13%。2009年,全县草莓种植面积达12万亩,较2006年增长126.4%,三年翻了一番多。拥有种植户5万多户,从业人员9.2万人,受益农民18.6万人,总产量22万吨,亩均产值1.2万元以上。

2.3紧扣三个主题,提升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2.3.1以绿色安全为主题,提升农产品质量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长丰县已注册的农产品商标达16个;拥有部级无公害农产品18个;绿色食品6个;有机食品1个。获得省级名优产品2个,获得国家标准委批准的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金润米业的大米荣获合肥市免检产品称号;长丰草莓成功获得了国家工商局、国家质监局的注册和地理标识的认证。

2.3.2引进优良品种,提升竞争力

随着草莓生产规模的逐渐形成,草莓品种的引进更新更快。开始选用品种为日本的“宝交早生”,后来被新品种“丰香”所代替。近几年,县农技推广部门利用省级财政资金新建了合肥市作物组培中心,积极开展草莓种苗的脱毒组培技术研究和推广,目前脱毒草莓种苗应用已占全县草莓种植面积的40%左右。脱毒草莓的推广,大幅度地提高了草莓的产量、品质、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深受广大莓农的欢迎。

2.3.3开发新品种,拓展新市场

树莓,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拥有“果中黄金”、“水果皇帝”的美誉。长丰县从2008年初,与沈阳农业大学合作,引种350亩树莓,目前少量鲜果已进入合肥超市、宾馆、医院,呈现出供不应求状况。基于树莓市场前景广阔,今年10月下旬,长丰县组织人员前往“树莓之乡”沈阳市东陵区考察。根据东陵经验,长丰县计划在三年内将长丰打造成万亩树莓大县,形成草莓、树莓比翼双飞态势。

2.4做好三篇文章,提升服务水平

2.4.1加强制度建设,做好护农文章

长丰县是部级草莓标准化示范区,长丰草莓是国家农业部确认的绿色食品,是安徽省第六件地理标志注册商标产品。在组织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建立了目标责任制、运行跟踪督察制、全程技术指导制;采用大棚蜜蜂授粉等技术,实行农资统一供应,对供应草莓农业生产资料进行监督管理;在县农技推广中心建立了农药残留分析室,定期监测,组织科技人员制定《草莓育苗技术规范》、《江淮草莓促成栽培生产技术规程》、《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这3项标准不仅在长丰县得以实施,而且被省技术监督局批准为省内地方标准。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开展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试验,提升现代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实现广大霉农的根本利益。

2.4.2加大政府支持,做好扶农文章

长丰草莓产业的发展受到了省、市、县三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的大力支持对长丰草莓的发展有着保驾护航的作用。长丰县已经与中央电视台合作举办了八界草莓文化节,推广、宣传长丰草莓,扩大长丰草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长丰县还先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推介会,在北京新发地市场、天津红旗市场、沈阳水果批发市场召开经销商与草莓户对接会,加强长丰草莓与各地经销商的联系与合作.此外长丰还在制度方面给草莓保驾护航,全县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村长均为草莓经销第一责任人。

合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长丰草莓产业的发展。2009年提出了打造省会经济圈草莓基地的战略构思,这项举措不仅符合省政府提出的“打造江淮草莓产业带以长丰为主”的战略思想,更符合合肥市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强长丰草莓产业的发展目标。

2.4.3强化各项服务,做好惠农文章

长丰县政府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000万元,整合项目资金不低于500万元,设立特色农业双20万亩工程专项资金,并根据发展需要逐年增加资金规模。重点支持优质种苗引种、繁育、推广和科技示范园及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引进培育、产业服务体系配套、品牌创建、人才引进等环节。具体奖补政策包括:对本县繁育的脱毒优质草莓原原种苗每株奖补1元,脱毒优质原种一代大苗每株奖补0.2元;购买指定的优质树莓脱毒原种苗及种植配套设施每亩奖补1200元,优质脱毒马铃薯、南(冬)瓜100亩以上的,每亩奖补200元,建立新品种展示推广示范园300亩以上和建立种苗繁育推广示范园100亩以上的,给予连续2年的土地租金补助;每年整合服务体系建设经费50万元,重点用于专家聘请、科技培训、市场营销等产业服务体系建设等。

3长丰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

(1)政府政策调控扶持是发展现代农业之本。

(2)更新理、创新发展是现代农业之前提。

(3)强化生态意识、提升产品质量是发展现代农业之基。

现代农业产业化篇5

近几年来,____县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强力推进桑、畜、菜、渔、菌、烟、药等产业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多业”具有____山区县地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壮大产业化经营实力,逐步建立产、供、销和商、工、贸一体化发展格局,探索推行“农户+基地+公司”和“农户+公司”的产业经营模式,加快了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推动了农村工作健康发展。

1、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张。一是做优现代农业。坚持强村大户、龙头带动、集约经营的发展模式,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施蚕桑效益倍增工程,实行定单生产、保护价收购和风险金制度,全县年养蚕发种稳定在8万张以上,蚕农人均收入从2009年的1283元增长到现在的2480元,蚕桑产业综合产值从4.05亿元增加到9.67亿元。实施生猪“百千万”工程,万头猪场、千头猪场、百头大户分别达到10个、110个、1480个,饲养总量从46万头增加到60万头。坚持以县级示范为龙头,以村级示范为骨干,以示范大户为基础,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示范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了县有示范园、镇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的发展格局,池河镇明星“猪、沼、桑”循环生态示范园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二是做大新型工业。坚持园区承载、招商引资、产业联动的发展路径,先后引进秦巴水利水电设备制造、博硒食品深加工等28个重点项目落户____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绿色能源、丝绸服装、特色矿产、新型材料、医药化工、富硒食品六大支柱产业体系。累计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0户,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8%,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先进县”。三是做强生态旅游。坚持把旅游作为县域发展的后续支柱产业来抓,生态旅游列入全省旅游开发重点和全市发展规划,燕翔洞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中坝大峡谷申报为国家4a级景区,云雾山、后柳水乡等一批景区景点加快建设。“秦巴水乡、____十美”绿色生态旅游已成为省内外游客的最佳旅游青睐之地,年接待游客从2009年的55万人次增长到192万人次,综合收入从1.66亿元增长到7.6亿元。旅游产业带动三产服务业迅猛发展,辐射培育商贸流通企业24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9年的4.9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6.8亿元。

2、产业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全面实施农民增收倍增计划,大力发展以蚕桑、生猪、特色、劳务等主导产业,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形成了农民增收多元化格局。201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73亿元,增长6.8%,实现增加值5.08亿元,增长6.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01元,净增1075元,增长26.7%。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2062元,增长33%,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4%。其中一产收入为1690元、增长24.6%,二产收入72.5元、增长75%,三产收入299元、增长96%。201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64亿元,增长6%,实现增加值5.61亿元,增长5.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48元,净增847元,增长16.6%。从农民收入结构上看,农民工资性收入2958元,增长10%;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2577元,增长25%,其中一产收入1932元、增长14.3%,二产收入37元、下降49%,三产收入608元、增长10.3%;农民财产性收入117元,增长1.1%;农民转移性收入295元,增长26.1%。通过对2011年和2012年两年的产业经营效益比较分析,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优化到13.4:63.8:22.8,农业产业结构性矛盾逐步得到调整,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引领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市并赶超全省水平。

3、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坚持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入住园区作为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招商引资兴办缫丝、肉食品、蔬菜、仓储加工等为主加工企业,实现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格局,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一是企业规模迅速扩张。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10个,年总产值达7亿元,创造就业岗位3000多人,企业带动关联农户2万多户,为农民直接增加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年人均2000多元。二是企业实力发展壮大。天新、天成、永宏三大缫丝企业,云峰牧业丰标牛肉加工企业,嘉晟蔬菜冷藏加工等一批具有实力的企业,通过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打造新品牌、建立销售市场,使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明显提高。三是龙头企业与产业紧密结合。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工厂化管理方式经营农业,推动企业带产业、产业促增收的双赢发展局面。

4、农村经济组织充满活力。一是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共41家,其中蚕桑专业合作社18个、畜牧业11个、种植业5个、其它7个,累计入社成员达2606户,注册资金7

23万元。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兴产业、创市场、打品牌,将生产产品与市场营销有效联接,提高了农产品经营效益,同时防止了因产品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市场风险,保证了农民经营收入稳定性。二是创办兴办经济实体。一批外出务工人员将在外务工积累的资金和掌握的技术带回家乡,创办兴办二、三产业,充分利用和开发了农业产业资源,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1、产业规模不够大。从产业布局、种植规模、生产标准等方面来看,在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化过程中,受土地流转、传统经营模式等因素制约,土地很难大规模集中,不能形成集约规模效益,绝大多数农户仍然是一家一户为生产经营单位,农村土地分散经营难以发挥规模效益,也不可能形成优势产业。

2、企业规模数量小。龙头企业多数是农产品加工型企业,而且这些加工型企业中又是以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企业少。农产品市场起伏不定,受市场和自然灾害影响,时常出现价格波动、市场不稳定、效益低下等现象,客观上造成伤农损农,挫伤了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直接影响产业发展。在市场效益好的情况下,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很高,加工企业更是乐此不彼,快速扩张生产规模,农户和企业都能从生产经营中得到较好的效益回报,蚕桑产业大起大落、起伏不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3、产业资金投入不足。从蚕桑、生猪、设施蔬菜等产业投入与产出效益分析,每年上级项目资金和本级财政支农投入的大量资金用于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而直接用于产业生产、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投入的资金不足,产、供、销及商、工、贸一体化建设滞后,从产业发展的表象上看形势一片大好,但从质量效益分析比较,产业对农民增收份额不够大。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县上用于农业项目投入资金几个亿,而实际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一半来源种养产业,另一半来源二三产业,除农业比较效益低之外,传统生产经营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快速发展。

4、产业市场不健全。农村专业市场建设滞后、订单农业签约率低、经济组织发挥作用有限,是我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我县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较少、规模小、不规范、组织化程度低,在生产与市场对接中缺乏营销手段,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产业与市场、产业与企业缺乏有效地联接,相互依赖度不够强,不能形成共生、共存、共荣的发展局面。

1、着力打造产业基地。一是打造特色产业带。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多业”的产业升级转型,达到集中连片建设、板块规模发展。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新途径,加快集中连片土地流转,促进城市资本进入农村,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蚕、烟、茶、菌、药、菜高效种植业,猪、牛、羊、鸡家禽养殖业,渔、花卉、苗木休闲农业。二是建设标准化基地。坚定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扩大产业基地规模,鼓励加工企业直接从事产业基地开发,培育产业集群。加大产业政策扶持,鼓励有实力的业主进军农业领域,形成一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实体性的农业业主。三是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一批示范专业合作社,鼓励竞争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大的专业合作社跨村甚至跨镇进行专业合作。通过实行统一品种规格、统一技术质量、统一销售市场,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抱团”发展农村主导产业。

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一是做强龙头企业。重点扶持涉农企业,引导中小企业通过合并、重组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组建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公司。二是加大招商力度。利用资源优势,集中规划、包装农产品深加工大项目,引进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不同层级的产业梯次开发。三是提升科技含量。采取政府扶持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引导企业提高科技竞争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现代农业产业化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maizipo”为你整理了这篇参观现代品牌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有感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益阳】以电商为引领 促品牌富农战略——参观益阳市安化县现代品牌农产品产业化发展有感

11月25日下午,有幸参加省供销经济学会年会,得以参观益阳市安化县供销社领办的农产品电商平台、交易中心、物流中心、品牌农产品展示厅,切身体会现代互联网、物联网的魅力,亲身感受供销社为农服务,致力于发展品牌农业、现代农业的气息,心灵中,好似一股春风徐徐吹过,令人心情振奋,让人耳目一新。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迅猛发展,农村,这块古老的土地将面临一系列挑战。脱贫攻坚是首要任务,增收致富奔小康、带领全体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必须长期奋斗的根本目标。新时代,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迫切期待着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质量富农、品牌强农已成为“三农”工作的一个突出重点,也成为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安化县品牌农产品涉及农业的很多方面,米、油、鱼、肉、蛋、菜等等品牌农产品展示厅里灿若星辰,琳琅满目,包装精美,卖相绝佳。特别是安化黑茶,更是闻名中外。在电商的引领推动下,农民的品牌梦想越做越美,县域经济也是芝麻开花,不仅甩掉了省级贫困县帽子,而且,品牌强农战略领先全省。供销社以电商为引领,推品牌、扩销售,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彰显了为农服务“国家队”的担当。

安乡县品牌强农工作也做出了很大成绩。政府成立了“安乡农仓”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委员会,分管副县长任主任,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首批入仓企业17家,共20个产品系列,2020年品牌产品销售额已达2.5亿元。

现代农业产业化篇7

关键词:农高经济金融中心产业化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杨凌示范区)是1997年7月29日正式成立的全国唯一的部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总面积94平方公里。2010年全区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1898户,其中新增各类企业253户、个体工商户153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10户。截止2011年底,全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7552户,同比增长32%;其中各类企业1650户、个体工商户566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36户。

成立15年来,杨凌示范区紧紧围绕农林高新技术产业化,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产学研结合,为资本与知识对接、科技和经济的融合搭建稳固的支撑平台,初步形成了以“农林牧良种繁育、生物制药、环保农资、绿色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一、成立十五年来,杨凌农高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随着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规模逐步扩大,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正逐步替代传统农业,种植、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科技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设施农业、标准化养殖、观光农业成为农业较快增长的支撑点。2011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完成产值5.99亿元,同比增长24.8%,实现增加值3.75亿元,同比增长8%。农业经济方面:一是瓜果、蔬菜种植大幅增长。2011年,全区瓜果、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76万亩和1. 91万亩,同比增长28.5%和69%;产量分别达到3.94万吨和9.09万吨,同比增长39.2%和97.9%。 二是畜牧业较快增长。2011年,全区畜牧业完成产值1.71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奶牛、肉牛存栏1.13万头,比上年增长24.03%,生猪存栏达到3.09万头,比上年增长22.12%。三是花卉、食用菌生产取得突破。先后引进的金麒麟、康农菌业、广东顺德等食用菌、花卉企业陆续投产,产品上市后销售状况良好。

二、 农高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投资较小,投资结构不尽合理。2011年全区72个重点投资项目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仅7个,全年完成投资1.24亿元,占全年城镇投资比重为4.5%,与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占总投资比重的35%和25.4%相比,投资力度明显不足,也与我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不相适应。建议2011年,加大基础设施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力度,优化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扩大城市规模,以此推动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吸引更多“新、大、特”企业入驻,加快人口聚集和产业升级,为全区的经济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二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动力不足。2011年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70%以上,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带动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2010年,其他地市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提高了工薪标准,确保了当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有较大的增长幅度,我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出台相关调资政策,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显得长劲不足。因此建议2011年要结合我区实际,尽快落实有关政策,提高工薪收入水平,推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

三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2010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5.09亿元,财政总支出却达到了11.2亿元,财政收支缺口较大。2011年要在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税源上下大工夫,加强税收征管,开源节流,力争财政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近年来,在各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示范区以解决杨凌金融体系不健全和涉农企业融资难两大瓶颈为突破口,通过健全金融体系,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创新,完善金融服务,有力地支持了示范区各项事业发展,发挥了金融在地方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三、金融在支持现代农业中心建立方面的突出成就:

(一)金融机构设立和改制取得突破

去年,人民银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杨陵区支行机构更名及升格的批复》,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杨陵区支行更名为中国人民银行杨凌支行,并由正科级县支行升格为正处级支行,归西安分行直接管理。

2010年10月31日,邮政储蓄银行杨凌支行挂牌并开展信贷业务。2010年8月12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杨凌示范区分行开业,这是今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设83家分支机构中唯一的地市级分行,也是杨凌首家政策性银行和地市级分行。

(二)银政企合作逐步深化

2010年邀请了省内39家金融机构召开银企座谈会,与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等9家省级金融机构签订了总额13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今年5月20日,示范区与省农信社联合举办了社团贷款项目推介会,省内近20家基层农信社参会。今年8月12日,农发行陕西省分行与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协议金额20亿元,重点支持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粮油物流园区及一河两岸的开发建设。为将这些合作协议落到实处,管委会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带着企业,带着项目,赴各省行推介,收到了很好的的效果。据对示范区获得的信贷支持的初略统计,较大额度的有:获得区外农信社5亿元的社团贷款;获得进出口银行出口基地建设贷款2亿元、恒兴果汁流动资金贷款4亿元、陕西龙圣气调库项目369万欧元和配套5000万元人民币贷款,进出口银行对杨凌的贷款投放占陕西份额的10%;获建设银行1.3亿元农业园区基础设施贷款;农业发展银行支持中兴林产、当代蜂业、赛德高科、本香、麦迪森等企业中长期贷款2.77亿元。截至10月底,区内外的信贷投放比年初增长50%以上,其中小企业及个体贷款增长748.8%,农业贷款增长85.5%。上述信贷投放,使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张的局面得到了较大的缓解;入区企业融资难问题也有了明显改观,对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保稳定、保就业意义重大。

(三)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为了进一步改善杨凌示范区的信用环境,提高社会信用意识,构建诚信和谐的银企关系,示范区金融办、人行杨陵区支行多次在社区开展征信知识宣传活动,组织辖区各金融机构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对公众的诚信意识教育,切实树立起“诚信杨凌”的良好形象;杨凌农村信用社积极开展创建信用村镇、信用户活动,目前已建成信用村26个,评定信用户16600户,占农户总数的86%,通过建立优先放贷、差别利率等优惠信贷政策,鼓励农户形成诚实守信意识。加强全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及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已有150多户入区企业基本信息被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中,规范了企业行为,创建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四、金融支持现代农业中心发展的建议

(一)以分行为单位成立高新技术企业专家评价委员会

各银行应以分行为单位建立高新技术专家库(可从省级人事部门获取专家资料),然后针对要评价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专家库中选出5—10人同行专家及经济专家,对该企业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及产品市场前景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价和判断,并将此结论作为银行是否向该企业发放贷款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逐步提高银行员工素质

提高银行员工素质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对在岗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二是从高校毕业生或社会上公开招考高素质业务人员,逐渐替换低素质人员。这不仅是高新技术企业对银行员工的要求,而且也是应对入世挑战的必然选择。

(三)适当降低高新技术企业贷款门槛

世界经济正在由“资本经济”向“智本经济”转变,而高新技术企业正是这一世界潮流的先趋,因而,对高新技术企业不要过分要求资本金数量,而应着重考察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发展潜力。对于确有市场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降低信贷准入门槛,给予有力的信贷支持。

(四)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信贷方式

高新技术企业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银行应大力支持。现有的信贷方式远远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对信贷的多种要求,因而银行要转变观念,积极创新,探索多种形式的信贷方式,扩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投入。如尝试采用无形资产(知识产权、产品品牌、技术成果等)作为抵押品;设立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还贷付息专户;提供“买方信贷”等。

(五)增加资金来源扩大信贷权限

一是降低杨陵区各国有商业银行上存资金比例,确保在杨凌吸存的资金主要留在当地使用;二是加快组建杨凌本土的农业性商业银行步伐,扩大资金来源;三是改善杨凌投资环境,吸引股份制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在杨凌设立分支机构,满足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需求;四是上级行应扩大杨陵区各国有商业银行的转授权和授信额度,给予一定额度贷款审批权限,提高信贷投放效率;五是省级国有商业银行应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给予一定的信贷倾斜,增加放贷规模。

(六)完善担保体系

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信用担保中心应增加担保资金,提高担保能力;积极与银行协作,根据企业素质差异,确定不同的放大系数;建立以示范区担保中心为主、企业联保为辅、小额质押为补充的担保体系,使高新技术企业获得更多的信贷支持。

(七)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指导和管理

一是政府应加强对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向深度发展;二是政府为银企联系、协调和沟通创造条件;三是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各种风险投资基金,开辟广泛的投资渠道。

(八)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应提高自身的资信程度和实力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应树立诚信观念,提高信用等级。要与银行做长久朋友,不要做过河拆桥的朋友。另外,做为高新技术企业不仅要技术创新,更要进行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提高企业自身的实力。

现代农业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杨凌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应该以此为基础,整合各方力量,将杨凌打造成现代农业的中心,带动产业集群发展。金融应该在杨凌现代农业中心建立中起关键作用,要整合担保、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工具,为农所用。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实现金融资本链条与现代农业产业链条的有机结合,为农户、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提供全面的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现代农业产业化篇8

江西省新建县坐落在美丽的鄱阳湖畔,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新建县恒伟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位于新建县恒湖垦殖场,于2009年组建成立,2010年正式注册。该社从最初的五户组成的小规模农户机械合作形式的服务队伍,发展到现在的有136户社员(其中行政管理人员26名,农机手110名)、拥有农业现代化机械300余台套的专业农机服务合作社,拥有高速插秧机26台、手扶式插秧机63台、大中型拖拉机38台、小型拖拉机100余台套、联合收割机42台,植保、灌溉等机械110台套,育秧播种流水线4条,发芽机4台,全自动连栋温控大棚5000平方米,占地面积近2公顷,办公、会议室、机库、维修车间等设施一应俱全。固定资产150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达1084万元。已经成为一个集育秧、机耕、机插、机收于一体的多功能机械化专业服务合作社。

为更好服务当地农业生产,该合作社还在当地承包了农田44公顷,每年为周边的广大农户提供安全、无偿的维修机械场所及技术、培训服务,农业机械服务覆盖的面积达到2000多公顷,解放了当地农业生产劳动力,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农业劳动力的结构、农村经济及农业资源的不断调整与优化,该社2011年引进了目前江西省最先进的大型拖拉机、收割机等机具,带头用现代手段装备农业,用科技发展现代农业,用现代的经营模式发展农业副价值高的项目。该社“科技兴粮、标准化生产”的新思路,带动当地千家万户提高了粮食生产的综合能力和效率。

2011年初,在当地各级政府和财政、农机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该社投资100余万元,新建了一个5000平方米的水稻工厂化连栋育秧温室大棚,当年就充分发挥了育秧大棚的作用。俗话说:“节气不等人,春日胜黄金。”所有育秧的模式全是工厂化,为周边种粮大户及农户培育优质秧苗200多公顷,在天气越不稳定、越是久雨低温寡照,大棚的利用率就越高,就是在恶劣的天气也不会耽误农时,而且缩短了育秧周期,减少了人工成本。标准化生产的秧苗质量好,还赢得了二晚的栽插时间,为确保双季稻稳定高产打好了基础,成为该社服务春耕备耕的一大亮点,该社健全3代育秧、耕作、机插、机收等农机一条龙全程服务,让更多的种粮大户和农户放心。冬闲人不闲,“双抢”过后,育秧不需要用连栋大棚,该社冬季就种植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头年引进三个品质好的草莓种植,凭借“纯天然、无污染、个头大、色泽艳”这几个优势,逐渐打开了销路,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到1500公斤,总产值30余万元,社员仅此一项就人均增收3000余元。今年该社计划打造冬季休闲观光农业品牌,走产销一体的特色农业道路。在该社的温室大棚里,红绿相间的草莓让人在冬天都仿佛置身于春天。社员们有一句话讲得好:“温室大棚是个宝,农民生产离不了,育出秧苗助增产,种上草莓收成好。”这不仅说明了现代农业装备的利用价值高,而且还表达了农民丰产增收后的喜悦心情。

该社理事长表示,现在该社拥有的成绩和规模,都是与当地各部门和领导的支持分不开的。合作社配备了新型的农机设备,正在为农业机械化在农村持续全面快速发展而努力工作,相信在国家惠农政策的鼓舞下,合作社的明天会更美好!

(江西张恒伟)

现代农业产业化篇9

哈尔滨是一个大城市、大农村特色鲜明的城市,是中国最早的国际化都市之一,是中国农业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但同时也是农业人口最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较低的城市之一,实现党中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挑战。现阶段,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以产业兴市,是推进哈尔滨市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民市民化、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哈尔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情况

2012年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实现利税44.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7%;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200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290万亩,增长15%;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达到44%;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发展到92.35万户;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21户,比上年增加16户;实现销售收入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利税2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调整后达到138家,比上年增加12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63家(部级5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9.6亿,比上年增长13.68%,利税1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5%。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基地规模集中度不大,产出效益低

哈尔滨市农业产业多,资源丰富,但也存在基地面积小、不集中、产值低、效益低,严重制约了哈尔滨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

2.龙头企业规模较小,竞争能力较弱

在哈尔滨市现有龙头企业中,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仅占1/3,多数企业生产规模较小,积累能力不强,投入不足,企业的再发展受到制约。技术力量、管理力量不强,企业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不高。副产品开发滞后,从事农产品初级加工的比较多,从事精深加工的比较少,多数企业仍然停留在卖原料及初级产品层次,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不强。

3.利益链接机制不够健全,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力不强

农户与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信息服务体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运行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中利益分配关系不规范,产业链条出现脱节现象,农民只在种养环节中有所获利,而在加工销售等增值环节中得到的实惠很少。企农关系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买、卖”的层面上,形成合作和股份关系的较少。

4.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较弱,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缓慢

与发达市相比,哈尔滨市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力度亟待加大。从整体上看,哈尔滨市扶持农业产业化政策尚不完善,各级政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但目前落实情况不够理想。如用电、用地、用水、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实,地方税收优惠、财政资金扶持、金融服务等措施难以到位,企业发展速度较慢。

三、对策措施

1.强化领导,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程建设

解放思想,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落实,制定和完善产业发展、基地建设规划,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工作体系,明确职责和目标任务,并将其纳入各级各有关部门年度工作考评内容。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督促检查,对重点项目、重点龙头企业、重点基地和重要扶持政策实行跟踪监测和督查。

2.扶持重点产业,壮强龙头企业,抓好基地建设

在切实抓好龙头企业和市场建设的同时,认真抓好基地建设,为龙头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围绕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现代农业园区。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租赁承包,或吸收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参股,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实行种养加销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培育一批现代农业基地。

3.打绿色牌,放大农产品品牌效应

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加强质量和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中的主体带动作用,扶持一批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的农产品出口生产加工基地,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进一步加大对名牌农产品的申报认证和宣传推介力度,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不断扩大名牌农产品的数量、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4.培育中介组织,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

围绕优势产业、重点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连接农户与企业、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松散型合作组织向紧密型经济利益共同体转变。依托主导产业,加快建立以批发市场为龙头、专业市场为骨干、农贸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形成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大力发展区域性、产地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城乡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横向联合,形成优势互补、协同运作的批发市场网络。

5.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

着眼于农业结构调整,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用先进科技改造农业,构建切合实际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制和产学研结合机制。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建立技术服务队伍,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鼓励龙头企业与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农业产业化科技水平。

6.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力度

利用各类支农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集中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扶持龙头企业,扶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化,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集中投入协调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龙头企业的资金扶持,努力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牵线搭桥,争取突破企业发展中的资金制约问题。

现代农业产业化篇10

abstract:thepapermainlydiscussestheoperationsituationofspecializedfarmers'cooperativesunderthebackgroundofHarbinagricultureoperationandtheproblemsintheoperationprocessandtheauthorproposessomesuggestionsforthedevelopingofspecializedfarmers'cooperativestopromotetheindustrializedoperationofmodernagriculture.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哈尔滨;现代农业产业化

Keywords:specializedfarmers'cooperatives;Harbin;modernagricultureindustri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119-01

1哈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情况

我市合作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地域性合作组织建设,尤其是2007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开始步入较规范化的发展轨道。2010年被市政府确定为100项惠民行动目标之一。经调查哈市2001-2008年合作社的发展情况:

1.1组织及成员数量截至2008年末,我市共发展各类合作社851个,在工商部门依法登记注册的256个,占合作社的30.1%,比2007年末增加96个,增长12.7%。社员总数达到55680人(户)、带动非成员农户24.5万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3.7%、18.7%。年实现经营收入5.8亿元,成员净增收5800多万元。

1.2产业分布合作社涵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及运输业等各个产业。其中,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分别占总数的52.9%、占总数的25.6%。在种植业中,集产、加、销于一体的56个,占6.6%。具有规模的合作社38个,占4.5%。其它包括农机、科技等合作社。

合作社拥有注册商标品牌115个,取得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58个。2008年通过积极争取,有29个合作社获得省财政资金支持435万元;10个合作社获得市财政资金和农发资金支持165万元。

2哈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2.1规模不够大,制约着产业化发展当前的合作社普遍规模偏小,综合实力不强,在851个合作社中,入股社员仅有5人的占40.6%,严重制约着产业化发展。

2.2发展层次低,不利于产业化经营哈市851个合作社中,大多是种植业和养殖业,搞加工流通高端层次的较少。跨行业、跨地区的少,加工转化水平、科技含量、附加值都很低,不利于产业化经营。

2.3覆盖率较低,阻碍了产业化发展到2008年社员数占农村人口比例仅为5.26%。对农户的覆盖还很低,可见合作社和产业化成效不明显。

2.4运行不规范,限制了产业化经营我市851个合作社中较规范的约有45个,仅占合作社数的5.3%。

2.5资金不充足,制约着产业化经营合作社运作经费来源主要是收取社员费、部分专业大户和牵头龙头企业捐赠款,每人交纳10-100元不等的入社股金,对产业化影响非常有限。

2.6农民素质低,不利于产业化经营据统计我市农村劳动力:初中文化以下的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各为273.58万人和18.0万人,各占劳动力总量的93.8%和6.2%,其余均为小学和初中。在农村受过专门技能培训的仅占13.6%,制约了合作社和产业化向深度和广度开发。

3发展哈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建议

3.1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建设需要不断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多层次、多角度培育合作社典型,发挥示范辐射作用;还要探索开展合作社金融互助合作试点。

3.2采取多渠道解决资金困难一是各级政府可适当增加专项培训资金、产业引导资金和合作社奖励资金;二是实行信贷优惠政策,降低贷款利率,开展联合授信;三是鼓励工商资本入股合作社,助推合作社和产业化进一步发展。

3.3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程度一要树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样板,做大做强产业规模,使之成为全市农业产业发展支柱。二要探索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资源整合和联合。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复合的经营体制。

3.4提升农民综合科技素质一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开展远程教育,提高农民基本素质;二是培养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三是加强道德宣传,在进行知识、技术培训的同时必须注重道德教育,确保合作社和产业化正确发展方向。

3.5积极开展“农超对接”,加快农产品流通开展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即与大型连锁超市、学校、大企业等产销对接,或者建立合作社产品连锁店。要打造建设合作社产品展示、销售平台,以“百社联盟”为主体。

3.6确保各种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一要制定科学可行的扶持政策,特别是申报绿色产品证书、商标注册、登记等方面予以大幅度的减免;二要部门协调,整合资源。各级财政、税收、农、工、商业保险等部门应加强合作,注重优惠政策的相互配套,可采取联席会议等形式。三要创造条件“走出去”,学习更多的国内外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经验。

3.7按照工业发展的价值链管理,指导合作社和产业化发展①拓展产业链,引领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进入现代化轨道。一是导入市场;二是导入技术;三是导入现代管理方式;四是导入物质装备。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形成主导产业。②健全组织链,推动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创新。由龙头企业带动,再加上中间各种各样的服务组织,带动农户。③强化服务链,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要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一是开展质量标准服务。二是开展购销服务。三是开展培训服务。重点培养适合龙头企业岗位需要的农民技工和管理人员。四是开展社会公益服务和生态建设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