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表现十篇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表现十篇

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表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8:03

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表现篇1

【关键词】

老年性骨质疏;X线数字摄影;诊断

作者单位:021008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医院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寿命的增长,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逐年增多,有资料报道多达8000万。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最常见的骨代谢疾病,以单位体积内骨矿量下降,骨微结构损坏,骨强度降低,骨折危险性上升为特征,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现在普遍以双能量X线骨密度仪(DXa)作为“金标准”[1]。影像学检查作为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发展日新月异。本文着重讨论和叙述X线数字摄影(DR)在骨质疏松症诊断应用中的优缺点。

1DR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应用

1.1诊断意义目前因骨密度仪测量还很不普及且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DR因其方法简便,费用低廉,清晰度较高,可直接的观察骨骼密度和形态,骨小梁数量及形态,骨皮质的厚度变化以及是否合并骨折等,仍然是多数医院首选及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对于较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X线平片也是观察病情变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1.2主要X线表现

1.2.1骨密度减低主要表现为骨质密度的普遍性减低,骨钙量降低,骨的透光度增加,当骨质疏松发生较早时,可出现非应力骨小梁模糊,变细,减少,随着承重骨的逐渐受累,承重骨的部分小梁可完全消失,部分小梁代偿性增厚,增粗,形成较为典型的影像学特征。这一表现在椎体上尤为明显。骨皮质的改变常常晚于小梁,主要表现为皮质变薄,疏松化,甚至可呈细线状,但其边缘仍较清晰。皮质内哈佛氏管扩大显示内隧道征。椎体除有骨小梁变细减少外,还有椎体外形的改变。椎体因终板承重能力减低及椎间盘的弹性作用,其上下面向松质骨凹陷而呈鱼脊椎状,同时椎间盘软骨板也向内侵入,并常有Schmori结节形成[2]。

1.2.2骨折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只要存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无论骨矿量测量结果如何,都可确诊为骨质疏松症。以脊柱发生率最高,股骨近端,腕关节次之。脊柱的骨折有时没有明确的外伤史,仅表现为局部的压痛。X线侧位片上表现为:①楔形变形:椎体前缘骨皮质骨折,上方骨终板向前倾斜,致椎体呈前低后高状。②双凹变形:椎体上下方骨终板均在中央部发生骨折,并向松质骨凹陷,常累及多个椎体。四肢骨骨折除具备一般骨折征象外,还具备上述所提到的骨质疏松的基本影像表现。

1.3X线平片骨密度测量及评估

1.3.1Singh指数根据股骨近端非承力,主辅张力,主辅压力骨小梁的消失顺序与骨皮质厚度的变化将骨质疏松分为Vi度,Ⅲ度一下定为骨质疏松。

1.3.2脊柱骨密度评估分为Ⅲ度,Ⅰ度纵向骨小梁明显,清晰。Ⅱ度纵向骨小梁稀疏,Ⅲ度纵向骨小梁模糊,消失。并极易发生压缩性骨折。

1.3.3腰椎指数侧位片上第3腰椎体中心高度与前缘高度之比,

1.3.4掌骨指数以第2,3掌骨骨皮质厚度与掌骨干横径之比即得到掌骨指数。掌骨指数正常值一般不小于0.44。该测量不仅对于诊断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具有较高价值,而且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预测亦有一定意义[3]。

2讨论

综上所述,X线数字摄影(DR)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中有很多优点,可提供骨几何形态等生物力学方面的信息。但是,上述观察存在主观因素,且受投射条件等因素影响。同时当DR片上出现骨质疏松征象时,骨量的丢失一般都会超过30%[4]。故此,对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帮助不大。

参考文献

[1]苏楠,向青,刘忠厚.放射吸收技术(Ra)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应用.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2):189.

[2]梁志廷,王如维,杨文兵.老年性骨质疏松90例X线分析.当代医学,2006,12(11):2223.

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表现篇2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河北地区老年人群发病率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及其相关骨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重要的卫生保健问题。骨质疏松性骨折属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由于骨强度下降,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且为完全骨折,骨折后发生再次骨折的风险明显增大,一旦发生,愈合缓慢,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我们在河北省部分地区老年人群中进行骨质疏松发病率调查的基础上,同时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旨在为今后更好地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根据“我国常见老年疾病现状和特点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以居委会为单位随机抽样选择河北省石家庄市、邢台市、邯郸市、保定市、衡水市和唐山市60岁以上的常驻城市居民为城市人口,每个调查点最少100例,共实际调查644例,其中男317例,女327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1.7岁;以村委会为单位随机抽样选择石家庄栾城县、邢台隆尧县、邯郸永年县、保定徐水县、衡水安平县和唐山遵化县60岁以上的长驻村民作为农村人口,每个调查点最少100例,实际调查618例,其中男289例,女329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72.9岁;城乡共调查1262例,其中男606例,女656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2.2岁。所有调查对象肝肾功能正常,排除影响骨代谢的各种疾病。

1.2方法

1.2.1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标准[1]:老年人骨结构异常,60岁后曾有因摔倒或其它非暴力性骨折,陈旧性畸形愈合病史,且经市级及以上医疗单位的明确诊断记录,有确切的诊断时间和部位、有x线片或x线报告单。

1.2.2调查方法:由骨科专业和内分泌专业医生完成,调查开始前组织集中培训,现场调查采用逐户、逐人、面对面直接的问卷调查,结合社区健康档案记录骨折史。

1.2.3骨密度测定:采用法国osteocore3型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骨密度测量,测量部位为2~4腰椎前后位和左侧股骨近端(股骨颈,ward’s三角和大粗隆),对于有骨折病史组检测非骨折侧。每日测量前均进行仪器校正。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骨折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直线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年龄、性别、发病率比较河北部分地区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总发生率为19.36%,其中男性6.10%,女性13.26%,男女之间骨折发病率在各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1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年龄、性别、发病率比较注:与男性比较,*p<0.01

2.2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发生部位的调查河北部分地区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部位,男性依次为股骨颈、粗隆间、脊柱骨折多见,女性则依次为前臂远端、粗隆间、股骨颈和脊柱。见表2。表2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部位调查

2.3骨折发生原因及季节调查本组髋部和前臂远端骨折的发生原因多为滑(跌)倒,锥体骨折多由非创伤性活动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在冬季最高,其次为夏季,春秋季较少。

2.4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骨密度变化骨折组骨密度值明显低于无骨折组,bmd值与骨折发生率呈明显负相关(r=-0.966,p<0.01)。3讨论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种随增龄而骨量减少、骨纤维结构异常,骨脆性增加,仅因轻度暴力或非创伤性因素导致的骨折,又称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寿命将不断延长,与此密切相关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国内的相关研究也证实目前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较前些年有明显增加,并且与增龄有一定关系[2]。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的人数约为8400万,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积极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骨质疏松的发生一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其机制可能与女性随着绝经期的到来,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此时出现快速的以松质骨为主的骨量丢失,而男性无明显的性激素改变,骨量丢失呈现出缓慢过程[3,4],我们的研究与国内外类似研究结论一致。

骨转换在骨小梁表面进行,松质骨的骨小梁表面积大,因此富含松质骨的骨组织如股骨近端、脊柱椎体等在老化过程中骨量丢失较快,骨组织结构的完整性更易遭受破坏而发生骨折。我们的研究显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部位依次为股骨颈、粗隆间、脊柱骨折多见,女性则依次为前臂远端、粗隆间、股骨颈和脊柱。除骨密度降低是随年龄增加而高发的主要因素外,老年人骨骼肌力量下降、人体运动协调性和平衡性降低也是骨折发生率明显增加的重要因素[5,6]。发生在髋部的骨折无论男女,患者的死亡危险性都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任何年龄段的髋部骨折的死亡率,男性大于女性;发生在椎体的骨折,女性高于男性,主要表现为身高缩短、驼背畸形,严重者可影响心肺功能;老年人前臂远端骨折,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主要危害在于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据文献报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有以下趋势:白种人明显高于黄种人,寒冷地区高于温暖地区,冬季高于夏秋季,城市人口高于农村人口。我们的研究与国内同类研究比较,发病特点符合以上规律[7]。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骨质疏松症和骨矿盐疾病诊疗指南.骨质疏松症和骨矿盐疾病基础与临床,2006,5:131135.

2朱汉民,张韵,朱小颖,等.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及8年间患病率变化.老年医学与保健,2003,9:8992.

3lanejm,rilayeh,wirganawiczpz.osteoporosis:diagnosisandtreatment.jbonejointsurg,1996,78a:618632.

4peacockm,kollerdl,fishburnt,etal.sexspecificandnonsexspecificquantitativetraitlocicontributetonormalvariationinbonemineraldensityinmen.jclinendocrinolmetab,2005,90:30603066.

5navesm,diazlopezjb,gomezc,etal.determinantsofincidenceofosteoporoticfracturesinthefemalespanishpopulationolderthan50.osteoporosint,2005,16:20132017.

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表现篇3

[关键词]体重指数;骨质疏松症;男性

[中图分类号]R589.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3)21-0025-02

骨质疏松(op)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从而骨脆性增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它可引起患者骨痛、骨折等临床表现,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由于受种族、地域、生活方式等影响,各地区骨质疏松发生情况有所差异。为了解本地区骨质疏松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本文对本地区常住人口中465例老年人群进行调查及分析,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就本地区常住人口中老年男性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实际检查人数共465例,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152例为op组,非骨质疏松患者313例为非op组。所有入选对象均经X线检查及骨密度检测,骨质疏松诊断符合中国老年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制定的标准[1],并排除患有继发性骨质疏松及其他明确影响骨代谢的疾病。

1.2研究方法

制定统一的表格,并由经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询问病史并记录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检查确定腰椎、颈椎及各关节等部位是否有骨质增生;采用法国DmSCHaLLenGeR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量,并根据wHo骨质疏松症专题工作小组制定的标准进行结果判定[2]。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软件,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在单因素分析结果基础上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影响因素水平,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年龄、身高、体重比较

两组在体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身高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年龄、身高、体重比较(x±s)

2.2两组体重指数(Bmi)及运动情况比较

两组Bmi、运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生活习惯情况比较

两组吸烟、营养失衡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分布情况比较

糖尿病在两组间分布有差异(p<0.05),而高血压、冠心病分布无明显差异。见表4。

2.5op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Bmi、运动、体重是op的保护因素,而吸烟、营养失衡、糖尿病是op的危险因素。见表5。

3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展,老年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骨质疏松因其发病的普遍性及较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发现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并用于筛选高危人群,以其早期预防和早期诊断在临床防治骨质疏松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已有较多研究发现影响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诸如年龄、吸烟、酗酒、饮食习惯、运动量不足、日光照射不足、家族性因素等等[3-5]。本研究从人群一般情况、运动情况、生活习惯及有无常见基础病等方面进行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运动、体重是op的保护因素,而吸烟、营养失衡、糖尿病是op的危险因素。Bmi、运动、体重、吸烟、营养失衡、罹患糖尿病等均与机体发生骨质疏松有关系。

研究普遍认为高体重和高Bmi是op的保护因素,也就是肥胖增加骨量,较高的体重能增加Bmi,减少op的发生,体重与骨密度呈正相关[6]。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在体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身高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数学者认为高体重对骨质疏松的保护作用是由于体重增加了骨骼的负重,从而增加了对骨的机械应力,促进了骨量的增加。相关人类和动物实验均已证明负重可以增加并维持骨量、骨密度及骨强度,减少骨质疏松发生。本研究中营养失衡人群的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营养均衡者,这与均衡饮食有助于钙质吸收及沉积有关。而运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研究较多。ZhangRF等[3]发现跑步运动员脊椎、股骨干、跟骨等部位骨密度比久坐少运动者明显增高;上肢高强度训练的运动员椎骨骨密度也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而Bmi是反应人体素质一个综合性指标,它除反应体重外,还是营养和运动等因素的综合反应,是目前公认的影响骨密度的一个重要指标[7,8]。

在本研究中,Bmi、运动、体重、吸烟、营养失衡、罹患糖尿病等均与机体发生骨质疏松有关系。并且Bmi、运动、体重是op的保护因素,说明Bmi与体重、营养及运动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以考虑作为上述指标的综合代表。Bmi在骨质疏松的发生中表现为保护性因素,是评估骨质疏松发生率的良好指标。

综上所述,Bmi对op的影响较复杂,对于非骨质增生的老年男性,Bmi是op的危险因素,而适当降低Bmi则是op的保护因素,其原因可能与体脂分布不均或种族有关,但只是横断面研究,今后需进行长时间和纵向的比较研究。本文认为Bmi在骨质疏松的发生中表现为保护性因素,可以有效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并且可以作为评估体重、营养及运动的综合性指标在骨质疏松的评估中发挥作用,有利于简化筛选程序,为骨质疏松的早期预防和诊断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1-9.

[2]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质疏松防治中国白皮书编委会.骨质疏松中国白皮书[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3(3):148.

[3]ZhangRF,Chandranm.Knowledgeofosteoporosisanditsrelatedriskfactorsamongnursingprofessionals[J].SingaporemedJ,2011,52(3):158-162.

[4]RianchoJa,olmosJm,pinedaB,etal.wntreceptors,bonemass,andfractures:gene-wideassociationanalysisofLRp5andLRp6polymorphismswithreplication[J].eurJendocrinol,2011,164(1):123-131.

[5]pascoJa,williamsLJ,JackaFn,etal.Habitualphysicalactivityandtheriskfordepressiveandanxietydisordersamongoldermenandwomen[J].intpsychogeriatr,2011,23(2):292-298.

[6]RajamanoharaR,RobinsonJ,RymerJ,etal.theeffectofweightandweightchangeonthelong-termprecisionofspineandhipDXameasurements[J].osteoporosint,2011,22(5):1503-1512.

[7]帅平,程幼夫,刘玉萍,等.成都地区普通人群骨密度与骨质疏松流行现状分析[J].四川医学,2012,33(9):1680-1682.

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表现篇4

发病率逐年增高/冯立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常“悄悄”发病。一旦被发现,多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原发性骨质疏松最主要的两个类型为:女性绝经期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而男女性骨质疏松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男性骨质疏松发病原因多样,骨折发生率及骨折后相关的死亡率往往更高。

原发性骨质疏松主要是随年龄增加,体内性激素减少及生理性退行性变所致。由于雌激素不仅可以抑制破骨细胞对骨质的吸收,而且可促进胶原合成并有利于骨的形成,所以随着绝经期后雌性激素水平的下降,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女性远高于男性(女:男=6:1)。与女性绝经期后50―70岁的发病高峰相比,男性骨质疏松常晚于女性10年左右,这主要是由于男性对雌激素的依赖水平较低,且全身骨量较女性多8%~10%。美国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男性占总人口的3%~6%,我国没有确切数据报告,但发病率应不低于这一比例,并将随着人口老龄化逐年增高。

骨质疏松是衰老的表现/苏小平

骨质疏松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属祖国医学“骨痿”、“骨痹”的范畴。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藏精,为先天之本,肾精的盛衰与骨骼的生长代谢有密切关系。骨质疏松与肝、肾、脾等多个脏腑相关连,以肾虚为主。肾虚精髓不充、骨失所养为其主要病机。骨质疏松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失宜、久病失治、老年衰变、用药失当引发。

骨质疏松是衰老的一种表现,如果骨质疏松伴有骨折、明显腰背痛或神经症状,应视为一种疾病。骨质疏松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因生理功能逐渐衰退造成原发性骨质疏松;另一方面,各种疾病后期都会影响到肾,导致肾虚,引发继发性骨质疏松。

哪些迹象预示骨质疏松/孔文丽

骨质疏松症常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见。绝经后的妇女约25%患有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遗传、营养因素、性激素缺乏、户外运动减少等有关;一些疾病如甲亢、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等亦可导致骨质疏松症;一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肝素、抗癌药、含铝抗酸剂等也可引发骨质疏松。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避免或减少骨质疏松症带来的严重后果。

如果你出现了以下症状就应该到医院检查,看是否已患上骨质疏松症。

・测量身高时发现身材变矮,比年轻时矮了若干厘米。

・逐渐出现驼背或胸廓畸形。

・逐渐出现腰酸背痛或全身骨痛,同时伴有腿抽筋。

・行走不稳,必须小心翼翼;有时轻微外力甚至咳嗽即可出现骨折。

・全身乏力,肌力下降。

・呼吸功能下降,可因胸廓畸形出现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

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表现篇5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选择85例年龄大于60岁在我科住院的老年患者做为被调查对象,其中女性36例,男性59例,平均年龄71±8岁,排除有认知功能或有意识障碍的患者;除被调查者外,另选部分住院患者作为健康教育的对象。

1.2方法

1.2.1对被调查者首先发放骨质疏松相关知识调查表,请患者自行完成或协助其完成调查问卷。

1.2.2待完成问卷后,向被调查者发放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宣讲单,对他们进行一对一宣讲,并对其所提问题进行解答。

1.2.3进行宣讲后,请被调查者完成第二次骨质疏松相关知识调查表。

1.2.4请专家进行骨质疏松专题讲座。

1.2.5对未入选的部分住院患者直接发放骨质疏松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宣讲单近200份。

1.3统计学方法

1.3.1对先后两次问卷调查的总体正确率进行统计计算,用百分比表示。

1.3.2对先后两次问卷调查中的关键性问题的正确率进行统计计算,用百分比表示。

1.3.3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2.结果

进行健康知识宣讲后,受调查者知识问卷分数提高,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01,见表1)。

3.讨论

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表现篇6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治疗现状

[中图分类号]R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9(c)-0188-03

[abstract]theaimofthispaperistoinvestigatethestatusquoofthetreatmentofsenileosteoporosisbyintegrated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Byreviewingrelatedliteratureinrecentyears,thepaperindicatesthatthemainmethodsusedintreatingsenileosteoporosiswereactivatingbloodcirculation,reinforcingkidneybyChinesemedicine,andcalciumsupplementation,vitaminsupplementsbywesternmedicine,whichcaninhibitboneabsorptionandpromoteboneformation.itisconcludedthatcombined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isthefirstschemeatpresentfortreatingsenileosteoporosis.

[Keywords]Combinedtreatmentof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Senileosteoporosis;treatmentstatusquo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越来越注重,尤其是老年人群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指数越发的关心,特别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因此相对而言引发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病例就越多,所以受到了我国老年人的高度重视。其次,由于年龄的增长、身体免疫系统的降低等因素导致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更容易患一些疾病,骨质疏松症就是其中的一种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很多因素引起的骨病,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上通常表现为骨骼疼痛、腰酸腿痛、易于骨折、驼背以及一些骨骼性疾病[1]。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有几种,但是对于老年性患者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通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补充钙、抑制骨质吸收和促进骨质形成为主要治疗手段[2]。该综述旨在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现状,特统计近几年内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文献中使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目前文献研究中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以及相应资料收集,在目前的医疗学中,对于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主要由以下四类:第一类、非药物类治疗;第二类、中药治疗;第三类、西药治疗;第四类、中西药治疗。首先,第一类非药物治疗,该方法较适用于轻症患者,患者不服用任何药物通过运动方法、健康饮食方法、健康生活方式、合理作息时间等等方法,但是,该方法需要患者的长久坚持方可有效,可以对患者的骨质疏松症状起到一定的改良、改善的作用。其次,第二类中药治疗,中药治疗顾名思义就是老年患者通过服用中药的方法而对骨质疏松症进行一定的治疗,中药讲究补肾壮精、活血化瘀、强肾壮骨、补气养血、健脾壮骨等的治疗方法,从而对骨质疏松症患者以肾虚为起始点治疗患者,从而逐步治愈患者。然后,第三类西药治疗,西药治疗也就是老年患者通过服用西药来治疗骨质疏松症状,服用的西药主要包括补钙和补维生素D,其次还包括一些抑制骨质吸收和促进骨质形成西药。最后,第四类中西药结合,中西药结合方法就很明确了,也就是采用第二类中药治疗方法和第三类西药治疗方法的结合方法,将中药的疗效和西药的疗效相辅相成,达到更佳疗效的目的。

2目前文献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现状与方法

2.1治疗现状

通过对多篇文献的参考以及现在医学的理论观点,目前主要用于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方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文章中指出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采用中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首先,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中医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得中国人民的信任以及在观念的驱使下,总是首选中药治疗。其次,西药使用较单一,很难做到对症状的针对性,同类并不同症状使用同款药片可能不能起到疗效,并且长期使用西药后患者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通常西药的价格还普遍较高,对于一般经济家庭的患者,使用西药是他们不愿意的。然后,现在中西医的结合治疗方法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医疗界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有效的中药和西药的结合治疗可以更加有效的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但是不合理的中药和西药的结合治疗可能适得其反。

另外,根据梁健[3]的研究中显示目前的治疗现状中还强调预防工作,预防工作包括两类:预前和预后。预前强调人们认识到骨质疏松症会给患者带来什么样的生活不便,特别对于老年性患者,一不小心发生骨折可能会危机到他们的生命,并且治疗效果会很慢;因此对于老年性人群,首先应当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防患于未然,若发现有症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其次,由于老年人钙的流失加快,应当保持长期的预防性补钙;最后,老年性人群应当加强活动,增强身体免疫,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预后强调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预防骨质疏松症带来的并发症,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和生活的不便,因此应当受到患者的高度重视。

2.2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包括中药治疗方法和西药治疗方法,两者相辅相成,其中中药治疗方法以补肾活血为主治疗,西药方法为补钙补维生素D为主。

中药治疗方法以补肾活血为主治疗[4],补肾活血法药方包括的药材有丹参、当归、甘草、枸杞、补骨脂、山萸肉、鸡血藤、寄生、红花、熟地黄等等[5],药方药材经过水熬后早晚各服用一次,连续服用60d为一个疗程,需要持续服用3个疗程,可以达到补肾强精、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等功效。此外,有资料显示,中药熬制的健脾壮骨汤也可有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其药方组成有:白术、大枣、合欢花、陈皮、杜仲、黄芪、龙眼肉等等,它是由归脾汤加上五指毛桃、牛大力和千斤拔三种药材,其次在加补肾活血、活血化瘀、强肾壮骨、补气养血、健脾壮骨等药物组成,可以有效调节老年身体机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西药方法为补钙补维生素D法,钙是骨骼中的重要矿物质之一,是成骨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决定着骨再生。一般情况下,我们每天通过食物获取的量较少,老年人摄入量相对更少,因此需要通过药物或者特殊的食物进行补充。常用的补钙方法是服用钙片或者钙剂,如国产的盖中盖补钙、钙尔奇D片、碳酸钙、葡萄酸钙等。老年人相比于年轻时候维生素D的合成下降了许多,据有关资料[6]显示人每天需要10微克维生素D,它可促进钙的吸收,由于老年人日常的获取量已渐渐不足,所以需要通过维生素D片或者固醇类片进行补充,当然也可以通过服用含量较高的食物获取,如海产鱼类、动物的肝脏、鸡蛋等。

3讨论

众所周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原因包括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自身的免疫力的下降导致骨量流失速度加快,以及运动量的减少导致身体机能的下降等等。此外,经研究发现[7],老年人群钙、维生素D以及性腺激素的缺乏也是导致患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缺钙导致钙的含量不足,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雌激素应当应用于绝经后的女性,用量需要适中。在王彤等[8]研究过程中显示,它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若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症,那么它可以有效改善骨质疏松症状。另外,骨质疏松还与年龄、性别、遗传以及营养等因素息息相关。在刘印等[9]研究过程中显示,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通常表现出腰酸背痛、骨骼疼痛等症状,疼痛感通常沿着脊柱向外两侧扩散疼痛,长久的站立或者久坐姿势都会带来更加剧烈的疼痛,只有躺卧的姿势可以稍微的缓解疼痛感。

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是由于肾精虚少、经脉不通畅、血液循环动力不足等,大多数老年人是由于肾精虚少而引起骨质疏松症,根据Yiweilian等[10]研究分析所采用的中药方法为补肾活血法,可以有效使患者达到强肾目的,从而使肾中精气旺盛,达到改善病症的效果。活血可以有效的缓解血阻、瘀血等症状,有效达到活血化瘀的效果,增加血液循环的血动力。另外部分研究资料显示[8],补肾活血法可以有效调整骨代谢,从而增强骨细胞的活性,进而改善骨营养促进成骨,以提高骨密度、增强骨质的效果,防止或缓解骨质疏松症。但是通过中药治疗的疗程可以看到,中药疗程周期很长,是一种长期调养的过程,且中药种类较多,所需要的花费也较为昂贵,过程中可能还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因此根据LiFei等[11]研究中显示,在此过程中若结合着西药的治疗可以更加有效的治疗病症,可谓事半功倍,在中药治疗过程中给患者服用钙片、维生素D等药物,可以有效的促进钙的吸收,有效抑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缓解骨质疏松。此外,在张国庆[12]的研究中显示,还可以通过非药物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非药物治疗方式结合中西药结合治疗更加增强治疗效果,非药物治疗讲究从患者的生活习惯上的改变而引领患者走向健康路线,例如戒烟、戒酒、戒饮料、加强体育锻炼等,这可以有效增强身体机能,增强免疫系统,从而预防或者缓解骨质疏松症。

经研究发现,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是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骨量以及其质量大量减少,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青春期骨量不足或者是成人期就出现了早期的骨量流失,或者是由于前两种因素兼具,此外还有基因的影响也很重要,以及营养摄入的不足等等,目前在医学界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标准以及病因的结论。但在目前路春海[13]的研究中显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这几方面可以对一般情况的病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从预防角度上可以提供很多预防手段。

综上所述,说明了目前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首选治疗方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其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改丽,呼永河,张汝,等.伊班膦酸钠输注液和阿伦膦酸纳片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0):3469-3472.

[2]吴爱琴,郑文龙,许崇永,等.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层螺旋Ct腰椎骨结构分析和测量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1,26(12):1308-1311.

[3]梁健.小针刀疗法干预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1):1174-1176.

[4]汪丙昂,李改丽,姚一民,等.伊班膦酸钠注射液治疗超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2):3707-3709.

[5]陈巧鸽,金莹,朱京京,等.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康复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9):1776-1778.

[6]李改丽,汪丙昂,呼永河,等.伊班膦酸钠对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治疗研究[J].四川医学,2013,34(8):1104-1106.

[7]汪丙昂,李改丽,姚一民,等.伊班膦酸钠对高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表达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3,25(8):1237-1239,1241.

[8]王彤,庞莉,黄晖,等.远针近推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2,32(1):13-16.

[9]刘印,田京.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31-32,35.

[10]Yiweilian,LiaoDequan,LinYunBai.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atientssexhormones,cytokinesandbiochemicalmarkersofbonemetabolismchangeandrelation[J].Laboratorymedicine,2012,27(4):296-298.

[11]LiFei,XuYoujia,LiKai.theironregulatinghormonetreatmentperiand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J].theChineseboneosteoporosisandbonemineraldiseasemagazine,2011(4):135-139.

[12]张国庆.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4):86-88.

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表现篇7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影响因素;横断面调查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01(2013)02-0013-02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种随增龄而骨量减少,骨显微结构异常,骨脆性增高,仅因轻度暴力或非创伤因素导致的骨折,又称脆性骨折。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因骨质疏松而发生的骨折日益增多,以脊柱骨折、髋部骨折和桡骨远端骨折多见。我国已在北京、广州等少数地区调查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病率[1]。但国内尚缺乏不同区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因此我们对广州市萝岗区老年人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初步调查。了解该地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率,为其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取广州市萝岗区街道和村庄各两处,每处随机抽取登记居住的≥50周岁以上老年人群中150人为调查对象(均为本地常住10年以上者)。本研究选取广州市萝岗区东区街道、夏港街道和火村、刘村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排除糖尿病、慢性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长期使用药物者以及有严重创伤病史或肿瘤病史者。

1.2方法

调查表内容包括:①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50周岁,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出生年月、文化程度、职业、身高、体重、女性填写绝经年龄、饮茶、吸烟、饮酒史。②骨折情况:一生中骨折次数、部位及原因等。③骨折家族史:父母的骨折情况。④过去跌倒次数及发生情况。⑤过去的运动及劳动强度、睡眠时间等。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描述性分析,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采用χ2检验,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广州市萝岗区居民骨质疏松性的发病情况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城镇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为23.2%,农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为30.4%,χ2=4.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镇和农村男性发生骨折总数50例,骨折率为17.5%,女性发生骨折数为110例,骨折率为35.4%,χ2=24.30,p<0.01,男女性发生骨折风险具有明显差异,且随着年龄的增加,骨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2.2广州市萝岗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通过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另外吸烟、饮酒、既往骨折及跌倒次数与骨折发生成正相关;女性绝经年龄、运动及劳动强度、饮茶、睡眠时间成负相关(oR<1)。

3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增加[2],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骨质疏松有多种原因引起,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由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被患者忽略,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疾病认识程度的提高,骨质疏松的临床检出率越来越高[3]。骨质疏松的发现多数是因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生骨折,因此本研究选取了广州市萝岗区城镇和农村四个地区的597位当地老年居民展开本次流行病学调查。

城镇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率为23.2%,农村骨质疏松性骨折率为30.4%,p<0.05,提示农村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城镇,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这与居民的健康行为有关。城镇居民具有一定的健康意识和相关知识,采取了适当补钙等方法适当改善骨质流失,而且城镇医疗服务系统相对完善,拥有相关的临床医师的指导,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城镇和农村男性发生骨折率为17.5%,女性骨折率为35.4%,p<0.01,结果显示男女性发生骨折风险具有明显差异,据统计,美国绝经后妇女预期有1/4将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这可能与老年女性患者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带来的快速骨质流失有关。观察年龄与骨折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发现骨折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5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骨丢失逐渐增加,骨质疏松逐渐加重,骨折风险加大,因此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亦逐渐增加。同时通过对人群调查问卷的具体分析,发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因素多样[4],其中性别和年龄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吸烟、饮酒、既往骨折及跌倒次数与骨折发生成正相关;女性绝经年龄、运动及劳动强度、饮茶、睡眠时间成负相关(oR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类与年龄、性别关系密切的疾病[5],在临床工作中要做到对老年女性的格外关注,同时对于吸烟、饮酒等正相关因素进行避免,达到临床预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万,章岚,谷忠德.衰老的生物学特征与运动健身效果的国外研究进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38-43.

[2]屈波,潘显明,权毅,等.成都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特点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4(10):733-735.

[3]郝永强,郝光亮,戴克戎.上海地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特点研究(附5923例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13(3):197-200.

[4]崔同海,顾建华,浦敏珠,等.太仓地区部分老年骨折的发病特点分析[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13(12):868-871.

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表现篇8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密度治疗仪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简称op)是骨量减少、骨显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1]。随着人口寿命的不断增长及老年人口不断增加,骨质疏松症及其所引起的骨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备受老年病学者的关注。wHo已把骨质疏松症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的第二大公众健康问题。人们对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双磷酸盐、雌激素替代疗法等所产生种种不良反应感到不满,不断寻求新型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电磁场无毒副作用的显著优点而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中受到人们的重视。我院采用骨密度治疗仪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所有样本选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在太和县中医院进行骨密度检查的64例门诊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病例选择标准:①对于64例患者中的36例患者治疗前后测定平均腰椎腰2~4(均值)、股骨颈、髋部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②对于64例患者中的54例患者治疗前测定平均腰椎腰2~4(均值)、股骨颈、髋部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并在治疗后3个月随访上述部位骨密度。③对于64例患者中伴有疼痛的43例患者通过专人询问,了解治疗前、后疼痛的改善情况。④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测定血总aKp(碱性磷酸酶)、血清BGp(骨钙素)、pinp(i型原骨胶原氨基端前肽)、iCtp(i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⑤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测定血钙、血磷。

1.2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10月第三届全国骨质疏松研讨会制定的骨质疏松症综合诊断方法[2],结合2000年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制定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3]。临床表现为:全身无力或疼痛,疼痛进行性加重,可伴有关节肿胀和晨僵;X线检查示: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减少、呈纵行栅栏状排列,或有压缩性骨折,椎体呈鱼尾状、双凹状改变,椎间隙增宽;BmD减低。同时检查血清钙、磷及碱性磷酸酶(aLp)含量,以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1.3排除标准

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排除由糖尿病、甲亢、血液性疾病、营养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肾性疾病等疾患所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除外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1.4治疗方法

1.4.1仪器

pemFs治疗仪器为江苏天马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tm―otS―02骨质疏松治疗康复系统;骨密度测定:用美国noRLan生产的XR―36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

1.4.2治疗方法

每例患者每天接受1次pemFs治疗,20分钟/次,30次为1个疗程。强度5mt,频率50Hz;同时每日补充元素钙500mg和维生素D800U以上,从治疗开始至治疗后3个月。

1.5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98年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显效:骨密度检测较前有所提高,主要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有效:骨密度检查无明显增加或改变,主要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无效:骨密度检测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改善。

1.6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治疗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具有明显差异性。随访中发现患者依从性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具体见表1、2、3、4和表5。

与治疗前相比:*p>0.05;p>0.05

3讨论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原因,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大于形成,骨量减少,重建呈负平衡,骨的微观结构破坏,脆性增加,极易因压缩变形,而产生脊柱失稳,支撑作用减低,导致腰背疼痛及骨折的发生[4]。我国约有骨质疏松症患者8000~9000万。调查资料显示,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男性为60.72%,女性为90.47%,女性患病率尤为突出,随着年龄增长,患病几率上升,其终身患病危险度超过40%[5]。骨质疏松目前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西医主要采用雌激素、抗骨吸收药、促骨生成药、钙剂等治疗药物,虽有一定疗效,但有较大的副反应,且远期疗效不满意,有一定的局限性。自1977年bassett证实电刺激能促进骨组织生长,此后进行的不少脉冲电磁场对骨代谢影响的研究得出低频脉冲电磁场(pemFs)通过磁电效应改变人体生物电与改善生物磁场这一原理,抑制破骨细胞、促进成骨细胞,影响骨的代谢和骨重建来治疗骨质疏松症;同时,利用磁场镇静止痛、抗炎消肿的治疗作用,迅速缓解患者腰背疼痛等临床症状。现代研究表明,低频脉冲电磁场可以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其主要效应有:(1)通过释放内啡肽和复合胺调整疼痛的敏感性;(2)通过对钾、钠元素的调整,再平衡细胞膜的功能;(3)对基本的新陈代谢过程的影响;(4)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和组织修复功能;(5)增加胶原质合成;(6)活血和促进骨骼生长。低频脉冲电磁场上述作用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提供了一种非药物治疗的可能途径[6]。本研究表明,低频脉冲电磁场能促进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转换,使骨的形成作用大于骨吸收,从而增加骨量,改善骨密度;同时,本研究也表明,低频脉冲电磁场对缓解骨质疏松性疼痛有较好的疗效,但对于远期疗效,特别是能否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尚待观察。

目前虽然对于低频脉冲电磁场作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还不是完全清楚,但通过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已经证实它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治疗骨质疏松方法,而且相对药物疗法来说。它具有见效快、维持时间长、无副作用等优点,并有显著增加骨密度的能力。但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所用的参数,诸如治疗强度、频率、脉冲、疗程等缺乏合理的标准,到目前还没有证明哪种参数配置为最佳配置,如何使治疗规范化,以求发挥最大的疗效,是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随着电力事业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超低频磁场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国外学者应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观察指标、进行了大量的在体和离体实验研究,分别在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细胞间通讯等多个细胞水平层面开展研究,但迄今尚无定论。因此就目前的认识来说低频脉冲电磁场(pemF)仍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骨质疏松症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傅祖植.骨质疏松症.内科学[m].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85.

[2]刘忠厚.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筛选[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5,15(1):53-55.

[3]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第二稿)[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1-3.

[4]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085.

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表现篇9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折;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量表;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3)03-0120-03

骨质疏松是老年患者骨折的常见诱因,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口逐渐增多,而骨质疏松症及其相关的骨折也成为社会公众的重要问题[1]。因为骨质疏松,老年人骨质强度下降,轻微的暴力即可导致骨折,而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本身影响骨折的愈合,给患者的心理和生活均带来不良影响。健康教育作为临床护理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使其更自觉地配合治疗,选择有利于疾病恢复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本文选择在我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116例,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女70例,年龄51~83岁,平均(72.5±14.3)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19人,高中及中专36人,初中28人,小学21人,文盲12人。职业:干部17人,工人62人,农民22人,其他15人。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健康教育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①通过发放小册子、集中组织学习、组织患者间相互交流等形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骨质疏松症的知识、危害、预防方法,使患者掌握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从而避免这些危险因素,选择健康的生活及饮食方式。②向患者讲解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的重要性和及时治疗对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性。③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在骨折后,影响肢体运动,甚至需要卧床休息,加上骨折的伤痛,患者常常出现焦虑、悲观、烦躁等不良情绪。针对这样情况,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疏解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相关的治疗和护理。另外,要向家属讲解家属支持的重要性,使家属能够有效安抚患者。④指导患者进食富含钙的食物。⑤需要服用钙剂的患者,指导患者正确服用,并告知按时服用的重要性。⑥生活规律、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对骨折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规律进行室外活动,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合自己的运动。告知患者接受日光照射可增加钙磷的吸收。⑦在整个健康教育过程中家属陪同在场,并告知家属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帮助和鼓励患者配合治疗,进行阶段性的康复治疗及患肢的功能锻炼。给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1.3评价方法

在入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参考oHBS(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量表[2])、oKt(骨质疏松症知识测试[3])、oSeS(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4]、骨质疏松症相关生活方式调查表及生活质量量表[5]制定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生活质量量表包括心理健康、躯体功能、情绪角色、躯体角色、骨折部位疼痛、社会功能、活力等7个维度进行评分,每个维度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质量越差。《骨质疏松症知识测试》满分为26分。《骨质疏松症健康信念量表》有7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有6个条目,评分方法:同意为4分,中立为3分,不同意为2分,很不同意为1分,很同意为5分。所有分量表中各个条目得分相加为总分。《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有2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有6道题目,评分方法:10分为完全有信心,0分为完全没有信心,患者从0~10分之间选择符合自己的数字,乘以10,总得分为总分除以条目数,满分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健康教育前后各量表调查结果

见表2。观察组出院后3个月各量表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入院时,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oKt和oSeS出院后3个月各量表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后3个月各量表评分结果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2.2随访两组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

出院后3个月,两组生活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2.3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入院时与出院后3个月比较,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在心理健康、躯体角色、骨折疼痛、社会功能等方面入院时与出院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余差异不明显。见表4。

8.583、6.385、9.235,p均0.05)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骼疼痛、易骨折等。年龄是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的比例较高,与老年人内分泌功能失调以及钙的摄入不足有关,另外活动量下降也是导致老年骨质疏松的一个原因。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身材瘦小、体重过低也是高危因素。骨质疏松可导致骨的强度下降、脆性增加、难以承受原来的负荷。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于脆性骨折,即在低能量或非暴力的情况下发生的骨折。老年患者常见的骨质疏松症所导致的骨折主要为桡骨远端、腰椎和股骨上端。患者出现骨折后,可因疼痛、无法活动甚至终身残疾而出现恐惧、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甚至放弃治疗,活动的限制也会使老年患者远离社会、家庭。因此,骨质疏松症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且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也会逐渐升高。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树立健康的意识,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目前护理人员仍是健康教育实施的主要力量。健康教育通过向接受教育的患者传授疾病的基本知识、预防办法、注意事项、康复相关的内容等,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达到预防疾病、促进疾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支秀琴[5]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运动锻炼进行健康教育,认为健康教育有利于转变患者的健康观念、增强运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杨彩等[6]认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老年患者对自我健康管理的认识、改变不良行为方式、推动老年患者掌握自我保健技能。夏玉滨[7]对支气管哮喘的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学会自行检测、有效预防哮喘的发病。沈奕等[8]采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认为健康教育后其在总体健康感觉、社会功能、躯体疼痛、心理健康、精力等5个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有研究显示,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水平均较低,其中骨折及疼痛级别、家庭的支持、自我管理效能等均为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骨质疏松症是老年的多发病,但是通过选择正确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正确地补充钙剂等,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本文的研究是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基本原因,了解骨质疏松症是导致骨折的重要诱因,并向患者传授正确的生活方式及习惯、正确的补钙方法等,从而使患者能够从自身主动配合治疗和术后康复,接受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目的。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在骨质疏松知识的掌握、健康信念、自我管理效能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对骨质疏松症知识的掌握和自我管理效能也有所改善,但健康信念改善不明显,考虑患者骨折后会对相关的知识和内容比较关心,患者或家属会主动去寻找相关的内容,但效果明显不及观察组。对两组生活方式进行比较,健康教育后观察组中原来不健康生活方式的病例数显著下降。从7个维度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观察组的整体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可以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其自我管理效能,从而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亚楠,符琴,谭芳.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有关健康知识教育的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1):7,15.

[2]KimKK,HoranmL,Gendlerp.DevelopmentandevaluationoftheosteoporosisHealthBeliefscale[J].ResnursHealth,1991,14(2):155-163.

[3]CarolaS,margaretod,SusanLJ.osteoporosiseducationprograms:changingknowledgeandbehaviors[J].publicHealthnursing,2000,17(5):398-402.

[4]HoranmL,KimKK,Gendlerp.DevelopmentandevaluationoftheosteoporosisSelf-efficacyscale[J].ResnursHealth,1998,21(5):395-403.

[5]支秀琴.知信行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运动锻炼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与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4):35-37.

[6]杨彩,杨艳斐,孙玉玲.延伸特色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3):303-304.

[7]夏玉滨.健康教育在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中的实施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7):1497-1498.

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表现篇10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干预

1健康教育干预对象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研究者都将老年女性与围绝经期的妇女作为重要研究及干预对象。然而,一项对于中老年男性的骨质疏松症认知调查发现,骨质疏松症所引起的脊柱骨折在中老年男性中的发病率、病死率均大于女性,其主要原因是男性在日常生活中钙摄入少、活动次数少、吸烟、酗酒等高危行为;老年男性也会因为体内性激素的减少而发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因此,中老年男性应该也是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的干预对象之一。熊恩富等[2]提出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患髋关节疾病并造成髋功能障碍,由于患侧肢体运动负荷减少及应力负荷异常,导致患侧肢体肌肉萎缩、骨发育不良和骨质疏松。国外有学者也认为骨质疏松健康教育也应该包括在校大学生。通过以上调查结论可以发现,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对象不仅不能单一的确定为中老年女性和围绝经期女性,还应该包括青少年和中老年男性。

2健康教育干预的实施者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涉及内分泌科、骨科、放射医学、妇科等专业。除医院本身的骨质疏松症相关职能科室充分发挥其就诊及咨询的功能外,社区、居委会也应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社区医院是开展预防干预工作的最基层的卫生机构,社区医护人员也是最具体工作的执行者。所以,在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方面,社区起着关键的作用。徐霞等[3]通过本次调查,初步发现上海市骨质疏松认知度不高,关注度不足密切,高危人群的防治工作力度不够。所以,医院的医护工作者是开展社区居民防治骨质疏松症工作的主导力量。那么,只有良好的社区护理,才可以有效地预防老年骨质疏松症以及随之带来的骨折。所以,实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级预防是骨质疏松症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因此,由以上调查研究发现:骨质疏松症相关科室的医务人员以及社区护理工作者应该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的最佳实施者。

3干预措施

目前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因此,如何干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预防防治工作的重点。黄秋美等[4]在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干预方式中健康讲座结合电话访谈、及家庭访问的干预效果比较好。因此,社区医护人员应该选择正确的干预方式,按照正确的操作程序、规章制度进行,以取得最佳的疗效来减少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增强人们的健康。

4干预内容

首先,应该先普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知识,大量研究表明居民对骨质疏松症缺乏全面的认识,这些基本的知识内容主要包括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主要是由增龄所导致的体内性激素突然减少及其生理性的退行性病变;主要的一些临床表现为-疼痛(以整个腰背部为主)、身高缩短及驼背、脆性骨折的发生以及脊椎向后侧凸对胸腔、腹腔压迫造成腹胀、反流性食道炎等症状。其次要认识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危害性及其危险因素。骨质疏松症的最大危害性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骨折也会引起病人发病率、死亡率增加,功能的丧失及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同时该病与生活方式是密切相关的,如吸烟、酗酒[5]、营养不良、低钙饮食[6]、大量饮咖啡、累计的哺乳时间长、产孕次数多[7]、年龄增加[8]、长期使用激素、绝经年龄早、家族遗传、维生素D缺乏[9]等。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指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其发病很有可能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来降低,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预防:①饮食预防:提供钙和维生素D的膳食;②运动预防:负重锻炼如散步、慢跑、爬楼梯和跳舞等;③药物预防:雌激素、降钙素、甲状旁腺素、二磷酸盐以及一些中药(如淫羊蕾、构祀子、黄茂)[10]等;④日常生活中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五、按时体检和监测预防骨质疏松症。

5展望

综上所述,在我国开展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预防与控制的社区干预是一项十分复杂且艰难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实施干预的医务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还要充分掌握与之相关的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根据受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对不同的人群实行个体化教育。逐步帮助干预对象掌握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知识,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的健康信念,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以预防该病的发生。这是目前控制和预防骨质疏松症及骨折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最经济、最有效、最简便的措施。

参考文献

[1]woodheadGa,mossmm.osteoporosis:Diagnosisandprevention[J].nursepract,1998,23(11):18.

[2]熊恩富,吴昌碧,廖芳丽,等.运动不足性骨发育不良与骨质疏松[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0,17(3):366-368.

[3]徐霞,印凡,赵东宝.上海市骨质疏松症认知度及高危人群防治现状调查[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8):750-753.

[4]黄美秋,黄芳艳.健康教育结合随访对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9(18):134-135.

[5]ShengZZY,YouL.RiskfactorsforosteoporosisinpostmenopausalShanghaiwomen[J].Bone,2009,44(2):S410.

[6]李宁华,区品中,朱汉民等.中国部分地区中老年人群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1,21(5):275-278.

[7]DemirB,Haberala,Geyikp,etal.identificationoftheriskfactorsforosteoporosisamongpostmenopausalwomen[J].maturitas,2008,60(3):253-256.

[8]佘敦敏,章秋,邵宜波,等.初孕年龄、产次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关系[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5,40(2):1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