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老年人常见疾病及护理十篇老年人常见疾病及护理十篇

老年人常见疾病及护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8:49

老年人常见疾病及护理篇1

【关键词】预防;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社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253

当前世界上老年人的增长速度逐年增加,而我国成为了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在我国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过程中,发现我国老年人的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从以往的30%上升到了61%,因此加强对老年人的疾病治疗和预防,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水平,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状态有着重要影响。下面本文通过对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患病特点进行分析,从而探讨预防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的社区护理方法来提高老年人对于疾病的预防,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水平。

1当前老年人慢性疾病的特点分析

老年人由于其年龄较大,身体的抵抗力变差,那么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容易感染疾病,同时由于多年来身体内病因的积累,导致在老年以后容易出现相关的疾病,那么就容易形成老年人慢性疾病,下面我简单对老年人慢性疾病的特点进行分析。

1.1发病率比较高,症状不典型

老年人的慢性疾病是多年来的身体疾病或者身体素质较差,导致病因的积累出现的慢性疾病,因此老年人患病时容易产生和病变没有直接关系的异常改变,其中最常见的始发症状就是老年人情绪异常,精神不振,老年患者在患病初期时,其表现出来的症状往往不典型,比如老年人冠心病、心肌梗塞疾病等,在患病初期很少会出现剧烈的心绞痛症状,同时发病的疼痛部位也不明显,通常可能是在牙齿、腰部背部等位置出现疼痛,这些都不容易引起老年人的注意,只有通过专门的医学仪器检测以后,才会发现疾病。

1.2自我感觉迟钝,主诉不多

随着老年人身体素质变差,老年人的机体器官衰老,在发生疾病时,老年人的自我感觉迟钝,不容易发现自己患病,只有当疾病比较明显时,才能够认识到疾病的发生。

1.3调节及其应变能力差,患病后病情容易急剧加剧

老年人对于疾病的抵抗力下降,那么其机体防御功能就会减弱,再加上多年的病因积累,身体素质变差,那么很容易同时出现多种慢性疾病,当某一种疾病发作时,就会使得原来相对比较稳定的其他类疾病也会同时发作,这样就会一下子导致老年患者的病情急剧加剧,严重患者可能出现心脏衰竭等症状,从而如果没有采取紧急的救治,很可能就会造成老年患者死亡。

2预防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的社区护理

对于老年人患有的慢性疾病,一定要加强对其的护理,只有加强对老年人慢性疾病的护理和治疗,那么才能够有效地改善老年人身体状况,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水平,下面我简单对预防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的社区护理方法进行探讨。

2.1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个人习惯是预防疾病发生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对于老年人来说,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每天定时排便,要经常换洗内衣内裤,每天用热水泡脚、每天坚持刷牙、洗脸,同时每天刷牙要争取做到三次及其以上,每次刷牙三分钟,每天三餐过后三分钟刷牙,这样可以避免口腔内感染细菌等,造成对身体的危害,同时每天要定时开窗进行通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饮食搭配过程中,要注重营养搭配,定时定量,粗细粮很好的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纤维的食物,每天坚持适当的身体锻炼,保持心情开朗,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从而提高自身的疾病抵抗力。

2.2自我监测和观察

对于老年人来说,要认识到自身容易患病的特点,认识到自身的身体抵抗力较差的特点,那么在生活过程中,要加强对自己的监测和观察,一旦发现身体出现任何异状时,一定要加以注意,很多的疾病,如果早期能够发现,那么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治愈率,防止疾病的恶化。比如对于老年妇女来说,通常容易出现妇科疾病,那么对于老年妇女,要加强其对阴道异常分泌物的状态、颜色、气味等的识别和观察,发现问题时,一定要及时的就医检测和治疗。除此以外,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可以学习一些相关的疾病自我检测方法,比如自查乳腺肿块,首先站于镜子前面,双手下垂,之后,观察的大小、高低以及两侧的对称情况等,最后,双手叉腰观察皮肤有没有出现变化,仰卧在床上,双手对各个部位进行平压操作,从而确定有没有肿块出现,这样做好自我检测以后,就可以很容易的在早期发现疾病,那么就可以做好及时的治疗,从而防止疾病的恶化,促进老年患者的疾病治愈。

2.3保持愉快的心情

对于老年人来说,经常容易出现的一些慢性疾病就是头晕、头闷、恶心、气短等,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事情,比如绘画、跳舞、唱歌等,通过增加自己的生活乐趣,从而保持愉快的心情,对于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4适当的运动

运动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状况,但是在运动过程中,一定要控制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老年人由于其身体素质较差,那么不适合进行过量的运动以及高强度的运动,在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参加一些比较缓和的运动,比如打太极、慢走、体操等运动,通过运动使得老年人的大脑皮层得到放松和休息,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3讨论

通过以上一些社会护理方法可以帮助老年人掌握慢性疾病的防治方法,一方面加强了对于慢性疾病的预防知识,另一方面在出现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实现自我监测和观察,同时保持愉快的心情,进行适当的运动等方法来达到有效防治慢性疾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才洪霞.预防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的社区护理[J].中外医疗.2009,02(06):142.

[2]沈雪芹.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的社区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09):1864-1865.

老年人常见疾病及护理篇2

关键词:神经外科、住院、老年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49-02

近年来,神经外科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的递增,且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严重退化,抗病免疫系统功能的降低,神经外科老年患者越来越成为神经外科疾病的主要人群。神经外科疾病常常伴随呼吸、消化、内分泌、循环等多个系统疾病,是一项临床护理工作重大的疾病,对常见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探究是十分有必要的,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调查研究的患者有80例,其中男患者46例,女患者34例,平均年龄为68岁。颅内血管性病变患者15例,颅内肿瘤患者8例,脑外伤患者1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5例,伴随高血压疾病的患者有11例,伴随糖尿病疾病的患者有9例,伴随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的患者有4例,肺功能不全患者有2例,心功能不全患者有1例,患者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有9例,患有慢性肾炎的患者有4例。

1.2临床特点

神经外科住院老年患者的协调能力差,自主防御能力以及自我保护能力低下,反应迟钝,对突发事件难以掌控,颅脑损伤具有叠加性,并发症的发生几率高,且存在很高的死亡率,神经外科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活动比较特殊,难以掌握他们的临床心理状态。神经外科住院老年患者萎缩的脑组织弹性较差,容易导致脑组织破裂出血、血管硬化,且难以控制出血量,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2、结果

护理方法

2.1环境护理

陌生的医院环境、地面过干或过潮、桌椅的摆放位置、床的摇动幅度等的不适都会导致神经外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摔伤、伤及头部,引发病情的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护理工作人员要在患者住院前,强调并带领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及时的基于患者生活所需,避免患者的二次或多次伤害。

2.2疾病护理

神经外科住院老年患者的颅腔空间比较大,其脑皮层神经细胞可以直接较少20%-25%,肿瘤在增长扩大的过程中颅内高血压症状并不明显,会阻碍病情的准确诊断、及时治疗,不明显的临床表现症状大多体现为:患者产生定向力障碍、表情淡漠、记忆力下降。如果不加以重视,会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护理工作人员要加强患者病情变化的观察力度,细心观察记录,并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详细说明疾病发作的不可预知性,激发患者及患者家属的重视程度,让患者及患者家属积极的参与到疾病护理工作中,对于陷入昏迷烦躁状态的患者要进行及时的疏导,并在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护理救助措施。

2.3病情观察

护理工作人员主要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生命体征变化、头痛呕吐症状变化以及肌力变化。在观察病情发展状况的过程中,要实时的、连续性的判断患者意识障碍以及无意识障碍的发展程度、瞳孔大小以及对光反应程度的变化情况、肢体肌力的活动情况等,并要特别注意患者的病情主诉,针对其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尽可能的保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的稳定性,避免颅高压危象,避免脑疝的发生,将详细的患者病情主诉以及病情判断记录在案,在交接班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及时、全面、客观的承接,并与医生进行实时的互动交流,预防病情的恶化。

2.4并发症监测

神经外科住院老年患者常常伴随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免疫系统疾病、慢性肾炎等多种并发症,且疾病具有叠加效应。并发症的发作常常掩盖神经外科疾病发作,严重阻碍着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加强并发症监测,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是治疗神经外科疾病的关键,护理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并发症监测工作,严格区分开神经外科疾病与并发症。

2.5并发症护理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护理,减少探视,做好患者的心理调适工作,预防血压的波动;对糖尿病患者做好饮食宣教,严格控制患者的摄糖量,血糖、血脂较为理想时,对其进行治疗;对肺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的患者,进行实时的翻身、拍背、雾化、清痰等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影响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6营养支持

神经外科住院老年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牙齿松动,进食量减少,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等,这些都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增强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从而加重神经外科疾病程度。因此,要重视患者的营养补给,护理工作人员要针对性的提供营养进食的辅导,且要通过静脉补充血浆、白蛋白,全面改善患者体质,增强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耐受力。

2.7心理护理

神经外科住院老年患者都具有恐惧感、缺乏安全感,护理工作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给予他们鼓励,多关心、陪伴、鼓励患者,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他们,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是患者对其信任,感受到安全感,从而促进患者调整好心态,配合治疗。

3、讨论

做好神经外科住院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采用适当科学的护理方法,诸如:环境护理、疾病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监测、并发症护理、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严格把控好彼此之间的关系,真心实意的为患者提供专业的临床护理服务,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恶化,控制病情的发展,但是要特别注意细心观察、记录、事实上报,这样才能掌握好神经外科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最佳治疗时间,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总的来说,做好神经外科住院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以及身体健康的恢复,也可有效缓解护患矛盾,改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巍,刘晶玉,牛运祺等.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疾病患者中的护理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9):247-248.

[2]孟晓琳.神经外科重症病人的护理统筹规划[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3,16(4):237-237.

[3]张婉.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23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29(4):395-397.

老年人常见疾病及护理篇3

结果:老年心血管患者的治愈率提高,护理质量提高。

结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质量效率,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025

nursingmeasuresandnursingeffectforSenilepatientswithCardiovascularDisease(CVD)

Dingwenjuan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nursingmeasuresandnursingeffectsforsenilepatientswithCVD.

methods:nursingkey-pointsandinterventionmethodsforpatientswithCVDwereputforward.

Result:CurativerateofsenilepatientswithCVDwasimprovedandnursingqualitywasimproved.

Conclusion:SpecificnursingmeasuresforsenilepatientswithCVDcanimprovenursingqualityandnursingeffect,soitisworthofbeingpopularizedclinically.

Keywords:SenileCVDnursingmeasuresnursingeffect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20-01

心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群中多发且常见的疾病,死亡率很高,如治疗或护理不及时将会危及病人的生命,该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生命健康,引起了世界各地医疗人员的重视[1]。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老年群体中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在逐年上升。适当的医疗护理措施能有效使该病的病死率降低,并能够延长老年心血管病病人的寿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1护理重点

充分的休息,是所有医护人员对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反复强调的问题,因为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不但会对疾病的治疗产生影响,甚至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因此,一切可对患者休息造成的影响因素,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充分重视,并尽力避免。本文就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现汇报如下。

2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大多数都存在着绝望、焦躁、紧张忧虑等不良心理,甚至有时候会出现拒绝配合治疗或放弃治疗的情况发生。护理人员应当态度热情地对待老年患者,将医院环境、治疗措施、用药方法、注意事项详细地介绍给老年患者,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够对患者的苦恼表示理解,并帮助其进行排解。耐心讲解患者不理解的问题;态度和蔼地与其沟通,语言委婉;并做到举止得体,穿着大方。

2.2生活护理:注意饮食护理,老年患者容易牙齿松动或脱落,咀嚼能力大大减弱,同时各种消化酶分泌减少,肠蠕动减弱,血管硬化导致肠壁供血不足,影响消化功能。因此在饮食上对老年心血管患者应给予低盐、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的多样化食物,饮食不宜过饱,少量多餐;同时要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可适当采用缓泻剂。对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应由护士协助完成饮食、洗脸、洗脚、大小便等,同时要注意观察皮肤及口腔粘膜的变化,如可用1/5000洗必泰溶液漱口;用赛肤润按摩局部皮肤,每2-3h一次;

2.3用药安全护理: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心电监护,注意测量患者脉率、心率、血压和呼吸。对于一些异常心电图变化,如房室传导受阻或心律失常等情况,医护人员要准备好相关急救药品,如利多卡因和阿托品等。同时医护人员还要对患者进行给药前护理评估,对药物的禁忌症、适用范围、用药目的进行详细的了解。

2.4休息护理:医护人员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将患者的休息时间合理安排,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解除患者的疲劳并恢复其体力[2]。同时医护人员应减少对病人不必要的探视,准备好患者夜间处置可能会用到的物品。失眠的患者可适量应用药物改善睡眠。

2.5换位思考,变换角色。今天,各大医院都在提倡护理工作人性化,护士的工作除了常规执行医生的医嘱外,还应当对本科室患者的性格特点、生活多了解,不仅要体现出自己护士的角色,还要体现出自己晚辈的角色,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能够有利于对患者疾病预防宣传,对疾病治疗产生指导,同时也有利于医疗工作得到患者的配合。护理人员首先应当对患者的基本性格特点、喜好等方面进行了解,因人而异针对不同患者特点营造温馨、良好的气氛;护理人员应当在患者心中留下天使般的印象,而不是恐惧感。其次,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日常生活习惯进行了解,针对病情对患者将不良生活习惯改正做好指导,使疾病反复发生及恶化的几率降低[3]。在季节交替气温转换的时节,心功能不好的老年患者是最常见的急救患者,患者由于在温差大时不注意保暖,容易发生严重心力衰竭,因此,保暖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十分重要。此外,害怕孤独的心理被发现存在于很多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其大多数原因在于子女忙于工作,老人不敢多言,怕增加子女负担,此时医护人员不仅对患者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沟通,更是对患者家属要以一个专业医疗工作者的身份进行善意沟通、引导和提醒,减缓其心理负担,使其辅助患者积极进行配合治疗。

3讨论

老年人常见疾病及护理篇4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26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616-02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步入,老年疾病的发生率相应上升,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各方面的负担[1]。老年人各组织器官退变,其中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肌细胞缩小,心脏的排血功能减退;动脉粥样硬化,易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发生冠心病,影响血流动力学改变,加重心脏负荷导致心功能不全,最终发展至心力衰竭。老年人群心血管系统疾病常见的有高血压、肺心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各种疾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并存[2]。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一般基础疾病多,除外心血管疾病,常见合并有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气肿等,生活不能自理、肢体活动受限,对疾病的反应较为迟钝。因此老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较高,在住院期间获得良好的临床护理工作,出院得到社区有计划、有组织的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恢复及预后有着重大的意义,保持了护理工作的持续性。本文就我社区的1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探讨综合的社区护理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抽选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卫生服务站管理的1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在65-82岁之间,男性64例,女性36例,其中疾病种类有高血压44例,冠心病38例,肺心病12例,心力衰竭6例;合并有两种疾病以上的患者有88例。

2研究方法

2.1护理方法

2.1.1健康教育召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集中的讲课,介绍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认识到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社会护士应当在充分了解患者身体情况、自身看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发放相关资料,为患者解疑答惑,避免患者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制定康复计划,包括饮食、用药、护理多个方面,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让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顾。强调患者遵医行为的重要性,能积极主动配合医护工作、坚持用药及调整饮食习惯,利于疾病的恢复[3]。

2.1.2家庭寻访老年人部分缺乏保健意识,或因身体因素不便,抑或是性格高傲独立,未到社区进行卫生咨询,我站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家庭寻访对老年患者提供咨询服务。为患者提供家庭护理并指导对家属进行相应的护理指导。耐心劝导患者积极应对并尽早接受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的抵抗力以及各项功能均呈现一定程度的降低,良好的护理能够有效抑制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在护理方案的制定时,护理人员应考虑到患者的个人实际情况和生活方式,最大限度的抑制、减少并发症。社区管辖内的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要建立完整的健康档案,做好分类管理。有计划的,到患者家中了解患者的病情情况,并进行可行的检查,同时做好详细记录存与档案中。

2.1.3心理护理心血管疾病一般发作时病情较重随时有生命危险,起病较为突然,要充分掌握社区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状况往往很大程度的决定了疾病的恢复、治疗效果。较之于老年人来说,老年人在心理上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包括抑郁、焦虑、恐惧等等不良心理状况。此外,心血管疾病一般病程较长,患者担心疾病的预后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怕连累家人,心理压力较大。应对老年人的心理异常,社区护理应秉承主动、热情、诚恳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并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各种需求。护理人员应当秉承关怀与耐心和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息,引导其用正确的心理状态应对自身疾病。部分老年患者子女不在身边,缺乏家人的照顾,加之对疾病了解不足,悲观失望情绪较重,往往有听之任之的心态,不积极配合医护工作,因此需要我们护理人员给予更多的照顾,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以积极的状态应对疾病。

2.1.4生活护理社区护理工作,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护理服务,同时还需要注意生活护理,生活护理是关键。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在饮食要求上要求低盐、低脂,老年患者长年以来的饮食习惯难以改变,不利于疾病控制。护理人员应讲解心血管疾病的饮食要求及其重要性,耐心细致反复地做思想工作,引导患者调整饮食习惯,健康饮食。老年患者因其本身牙齿、味觉等因素,进食不便,食欲不佳,应建议其多食易咀嚼、易消化的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同时要避免便秘的发生,必要时可以药物辅助排便,切忌大便用力,容易引起病情加重。

2.1.5用药护理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多有药物治疗,且种类繁多。护理人员应针对个体详细讲解各种药物的作用特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教会患者能正确合理的应用药物,发挥药物的最大效用并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诸如老年人服用心得安可能会突发心力衰竭;服用阿托品可加重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可导致尿潴留等,建议患者发生可能出现副作用及时咨询医护人员,及时处理。在用药剂量上尤其注意老年患者减退的肾功能及排泄能力,严格注意药物的适宜剂量,注意用药期间尿量、血压及神志等的变化。

2.2观察指标进行社区护理前及随访一年后,评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及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肺心病的康复评估分,将护理前后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2.3数据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以p

3结果

经过有计划的社区护理后,随访一年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肺心病的康复评估分与进行护理前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4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患者逐年增多,其中以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最为多见[4]。老年心血管疾病病程较长,预后差,并发症较多,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心血管系统疾病基本属于慢性疾病,病理变化不可逆,多数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长期的病痛,带给患者及家庭加大的压力、负担,影响患者的生活治疗。因患者多数的时间在家庭和社区中度过。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有效的社区护理尤为重要,能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病情进展。

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疾病的患者不断增多,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不断增多,相应的护理工作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关注。护理人员应掌握心血管疾病的特点,了解具体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存在的护理问题,心理、生活、用药等方面综合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老年患者提供高质量的社区护理服务。此外社区护理,在社区及家庭进行,能衔接患者在医院中接受的护理服务,保持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患者在熟悉的社会心理环境下,能更好的配合医护工作,能明显提高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提高,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一定程度上节省国家卫生资源。

老年人常见疾病及护理篇5

【关键词】老年病人心理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264-0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心理护理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的今天,如何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保障其安度晚年,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问题。重视和理解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加强其心理护理,不仅能进一步密切护患关系,而且能够促进患者身心的早日康复。

1老年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1.1恐惧与害怕。这是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每个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害怕医院陌生环境,过分担心自己的病情,经济紧张怕连累家庭,怕给子女带来负担,怕别人厌烦,怕医务人员态度不好,怕发生意外等产生恐惧和害怕感。

1.2孤独与寂寞。主要出现在住院时间较长缺少亲人陪护的病人。有的老年人从忙碌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一时失去生活目标,很少言语而产生老而无用的心理,再加上老年丧偶、独居、离退休、不善交往,子女不在身边,又抱病在身,就会感到孤独寂寞。

1.3情绪不稳。多见于具有易激惹,性格急躁,爱挑剔等特点的病人,不能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及压力,病后前途渺茫,已频临死亡边缘,心灰意冷,消极等待,对自身疾病所致的不适认为是别人带来的,遇到同情语言则落泪,遇到相反意见则唠叨不休或勃然大怒,甚至将自己的不满发泄在医护人员身上。

1.4依赖心理。老年病人依赖性极强,常担心亲人远离自己,怕病友、医护人员冷落自己,喜欢周围人时刻注意他,希望得到亲人和朋友以及医护人员的关心、问候。而且事事想让别人帮助,即使自己能做的也不去做,形成了依赖性,对康复十分有害。

2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对策

2.1创造温馨、舒适、安全的环境

为老年病人创造宽敞、明亮的病室环境,护理人员主动热情接待,保持床铺及被褥整洁、柔软、舒适,室内物品摆放整齐,避免障碍物绊倒患者。将患者常用的生活用品及药物放在易取的地方,减少引起老年患者不安全的因素。

2.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满腔热情对待病人,要主动找病人交谈,对思想不暴露的患者要有耐心,关心同情和体谅病人,把患者的痛苦视为亲人甚至是自己的痛苦,“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病人悲观失望时,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鼓励病人,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与孤独猜疑的老年患者及自尊心极强的老年病人沟通时,要加倍关心体贴他们,多采用肯定、鼓励、赞扬的语言,提倡患者之间沟通与交流,相互交流治疗心得体会,这更有利于心情恢复正常心理。对于心情急迫的老年患者应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讲解老年病的原理特征。使其能正视自身的疾病,逐渐走向康复。

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和视力等功能减退,接受能力相对较差,在与病人交流时尽量避免用医学术语,尽可能用老年患者熟悉的语言讲解。在讲解常用病症等抽象医学理论时要结合实际病例加以说明。针对不同老年患者各个阶段的心理,用同情引导启发鼓励安慰等方法与患者交流。对老年患者要细心有耐心。

2.3做好老年病人的健康宣教

护士要在现有护理知识、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多方面的科普知识和心理知识,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及专业知识和技能,用良好的语言向老年病人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及注意事项。

在实施护理过程中要用心观察,最大限度了解病人的全面情况。掌握病人年龄、职业、工作经历及家庭成员家庭关系情况。弄清楚疾病的病因及家庭病史。入院前治疗情况、体质状况、心理状态,包括性格特点、爱好、饮食习惯规律,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分析确定确实可行的护理方案。并且要经常开导劝解病人,让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4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

护士应该做到对老人称呼要恰当,言行要有礼貌,举止文雅,耐心向患者解答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患者消除一些内心的苦衷,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隔阂和误会。向患者告知收费情况,征求治疗意见,这样可以使患者积极配合接受医院的治疗。

对老年病人要细心、用心、精心。由于老人免疫力、视力、听力等功能减退,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较差,特别是患者患病后,脾气会变坏、固执、猜疑、乱发脾气,此时需要我们给老年人多一份理解和关怀,对他们要和蔼、温柔,多与其聊天,多听他们倾诉。医护人员要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以及和蔼的言行去关怀体贴病人。

护理人员不能因工作量大而表现出不耐烦的工作情绪,应经常巡视病房,耐心疏导和安慰病人,向病人提供所需的信息,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结构,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细心照顾,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争取病情早日好转。

2.5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

确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细化工作要求。根据工作情况值班人员少时酌情安排能力较强的实习生上助班,以确保单独值班的护理质量和安全,避免各类潜在护理隐患。护士长应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描述病情注意客观、准确、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有效地为防止护理风险提供信息。

2.6强老年护理风险的控制

老年人常见疾病及护理篇6

【关键词】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76-01

医院中呼吸内科住院老年病患大部分为慢性疾病,并且病患体质较弱,病情无规律,反复发作,对病患造成较大的影响。由于社会的进步,老年人多样化需求不断增长,故对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应有足够的估计和重视。为了给病人提供连续的整体护理,提高病人的满意度,现对我科50例60岁以上患者的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历中50例老年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最小年龄60岁,最大年龄83岁,平均年龄68.7岁。这些老年患者都是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这些老年患者的症状主要是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等等。从病程来看,慢性支气管炎平均为13.7年,阻塞性肺气肿平均7.5年,平均住院次数为4次,这些病人伴有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心肌炎在内的慢性疾病。

2常见的护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2.1心理护理

老年住院病患由于患病后,心情较为烦躁、忧虑,并且表现悲观、恐惧,少数病患出现自杀想法。因此护理过程中应与病患建立较好的医患关系,及时掌握病患的思想及心理活动与变化,为此护理人员应对病患与家属的疑问应给予耐心解答,及时告知解答有关呼吸内科疾病方面的知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让家属与病患多接触,增加彼此的情感,树立病患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病患尽早康复。

2.2皮肤问题及对策

老年患者由于自身易感因素及多种基础疾病的影响,其压疮发生率很高。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因长期卧床休息、消瘦、病情重或因活动时气促而拒绝翻身,容易发生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除了常规的皮肤护理,预防压疮措施外,应注意沐浴时避免水温过高,或者使用刺激性的皂夜或沐浴液,并跟患者和家属解释好翻身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设翻身登记卡,详细记录翻身时间、皮肤颜色等,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垫气圈、棉垫等,必要予上气垫床防褥疮护理,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注意营养支持。

2.3饮食护理

老年人病患患病后,对食物的营养以及消化等功能和逐渐减退,从食物当中摄取营养量很少,加上慢性疾病对于病患自身为消耗性的疾病,对病患身体的营养消耗较大。因此做好呼吸老年病患的饮食护理工作意义重大,可给予病患增加食物以补充营养,饮食尽量做到量少多餐;做好患者的口腔清洁护理工作,病患应禁止食用油腻或者辛辣、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建议病患多喝开水,促进肠道的消化,较好地满足营养的需要。

2.4用药安全护理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的生理功能的改变使得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发生改变,同时老年患者的机体特点也会导致药物耐受性的改变。同时由于药物之间互相的影响,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错服或者漏服现象,就会导致相应的问题。因而在用药安全上必须关注,否则轻者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重者导致中毒。护士在对老年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要监督患者服药,避免老年患者在用药中出现错服或者忘服。对吞咽困难的患者或者不能吞咽的老年患者,应采取溶于水中服用或者经胃管注入药物。在用药后护士应关注药物疗效与是否有副作用。

2.5日常安全护理

呼吸内科的老年患者由于视力下降或者身体的其它状况等诸多原因,容易导致发生跌倒伤。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住院患者在外出检查时应做到有人陪伴,对老人可能出现的有失进行必要的处理,必要时给老人配备联系卡。同时应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多鼓励老年住院患者参加基本的日常活动。根据天气的变化建议病人增减衣物,并定期为患者所住的病房进行消毒及通风处理。

2.6睡眠障碍及对策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往往有睡眠障碍,住院病人的睡眠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这种情况,首先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入睡条件,周围环境要安静、舒适,执行护理措施时应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尽量安排在白天,在执行护理措施时,护理人员应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7]。入睡前用温水泡脚,不要进行刺激性谈话或观看刺激性电视节目等,不要给老人饮浓茶、咖啡、吸烟,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对严重失眠者可给予药物辅助入睡,夜间不要让患者单独居住,以免发生意外。对于昼夜颠倒的患者,如病情许可,白天要让其有适度的活动,尽量不让患者在白天睡觉,增加活动,保持兴奋,以使他们能在夜间休息,避免整天卧床。

3讨论

综上所述,从对我院所收治的50例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的病历分析可以看出,呼吸系统疾病多为慢性过程,病情反复发作,对病人学习、工作、心理或日常生活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想通过护理干预来改善呼吸科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要着眼于患者的生理、心理、文化、精神、环境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维持和增强老年患者健康的目的,才能为老年患者提供连续的整体护理。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注意好每一个护理细节,从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配合好老人的家人、朋友或者其它护理人员,有效的促使老年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黄惠琨,范子英.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J].当代医学,2010,01:101-102.

老年人常见疾病及护理篇7

【关键词】老年人患者;心血管疾病;护理

心血管疾病,又叫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根据发病特点,可以将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不管是哪一种,一般都与动脉硬化有关。这些疾病都有着相似的病因、病发过程及治疗方法。

1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1.1心悸心悸是主观感觉及客观征象的综合症状。主观上患者感觉心脏跳动快速、不整或搏动有力。客观检查可见心跳频率过快、过缓或不齐,即有心率和心律的变化。

1.2呼吸困难心血管疾病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主观上感觉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动作加快而幅度加大。导致呼吸困难的原因很多,如脑梗塞、肺炎、急性气胸、气道阻塞等,因根据病症综合分析,以便对症下药。

1.3紫绀紫绀是体征,具体表现为粘膜和皮肤呈青紫色,体内的还原血红蛋白(未经氧饱和的血红蛋白)绝对值超过5g%。紫绀出现的原因是缺氧血,血红蛋白过多及血液瘀滞。紫绀有中心型和周边型两种类型。

1.4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是指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障碍,使患者自觉周围景物或自身在旋转或摇晃。眩晕常伴有平衡失调、站立不稳、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2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人的衰老是一个生理发展过程,也是生物更替的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发生退行性病变,其后果之一就是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心血管疾病会带来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具体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心率变慢,出现以左房增大、左室变小、主动脉扩大、弹性降低为主要特征的心脏形态学改变。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心脏功能逐渐减弱,心脏细胞变性或缩小,使心肌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氧,阻碍心肌功能的正常发挥。老年人的活动因此而受到限制,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降低,应激能力和生活能力变弱。由于心肌细胞变性及心脏供血减少,心脏严重负累,导致心率及心律发生变化,出现心律不齐,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常见的瓣膜改变是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的硬化或纤维化。转贴于

3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的一些体会

3.1做好普通护理工作护理工作从患者进入医院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到患者病愈出院才结束。对于刚刚入住的老年患者,应该用热情的态度、整洁的仪表、文雅的举止及亲切的关怀给患者及其家属留下第一印象,赢得患者的认可和信赖。根据患者的病情安排病房,做到病房清静、舒适、整洁,在感官上给予患者良性的刺激,让患者从心理上感到放松,放心地接受治疗。待患者安定下来以后,经常用和蔼的语气询问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的精神和生活需要,并且尽可能去满足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一种亲人般的温暖和家的温馨,这样不仅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而且能够帮助医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3.2加强心理护理患者从住进医院开始,由于陌生的环境,加上对疾病的恐惧和忧虑,会导致患者情绪的失控,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包括冲动、抑郁、暴躁和焦虑等心理状况。所以,在患者住院期间,我们应该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心去思考,了解各种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沟通,使患者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还应该及时向患者介绍他们的病情,传达一些诊断情况、治疗方案和时间安排等信息,解除患者的情绪干扰。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解决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思想顾虑,帮助患者加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随着沟通的深入,不断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维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和康复。

3.3重视生活护理良好的生活状况不仅对健康的人非常重要,对于各种病的患者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生活护理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非常关键,直接关系到病情的发展方向。在饮食食物上,对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该做到“四低”,即低盐、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让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饮食习惯上,避免老年患者暴饮暴食,以少食多餐为主。除此之外,老年人牙齿稀疏,容易脱落,咀嚼不便,消化功能减弱,应尽量给予一些柔软、易咀嚼、易消化的纤维含量较多的食物。还应控制饮食结构,防止患者便秘,特别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叮嘱其排便时不宜用力,以免造成病情恶化。对已发生便秘的患者可适当使用缓泻剂,促使其粪便软化,容易排出。当采取这一措施后,患者的便秘没有明显好转,就要用肥皂水灌肠或肛门内使用开塞露进行强制性的排便。生活上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他们的饮食、大小便、洗漱等均由护士协助完成。对吸烟嗜酒的患者进行劝诫,有利于心血管病的控制,减少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的诱因。随时注意患者皮肤的变化,及时进行预防,护理,对一些特殊患者,还应注意禁食要求。

3.4了解病情进行护理心血管疾病常常会因为某些因素诱发而加重,因此要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制定基础护理方案。同时,及时了解患者的不适,如胸闷、气短,发现不正常立即采取措施。还要掌握用药情况,了解药的作用机理,注意事项,心血管药物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在剂量上有所不同,因此,要严格掌握剂量,促使患者的身体走向健康。

总之,在护理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时,护理人员必须用一种和蔼的态度,谦卑的身份,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进行护理,把关注老年人健康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实现人类健康长寿,安度晚年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老年人常见疾病及护理篇8

[关键词]老年患者跌倒风险评估预见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5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729-2190(2008)8-0044-03

跌倒是6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跌倒不仅对老年人的身体有影响,还会影响到老年人的心理和社会健康,预防跌倒的发生远较治疗为重要[1]。为了使老年患者认识到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了解预防跌倒的相关措施,提高防跌倒意识,笔者从2007年1月-2007年12月对516例60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实施跌倒风险评估,讨论其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实施预见性护理,减少老年患者跌倒发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对象:选择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干部科住院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496例,均为心血管疾病和神经内科疾病做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选择200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干部科住院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516例,均为心血管疾病和神经内科疾病做为观察组。

1.1.2两组年龄、文化程度、疾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评估方法见表1

新病人入院或病情变化,及时认真评估填写跌倒评估表:如跌倒评估≥10分,立即汇报护士长,填写跌倒预报表,上交科护士长,报告护理部,进入监控系统。

跌倒预报病人护士长每周有监控记录,护士在护理录中有护理措施记录,科护士长每周一次跟踪监控,护理部每月一次监控。

护士长监控内容:护士评估是否正确,护理措施是否恰当,患者、家属是否知道跌倒风险,护理记录是否正确及时,护士长是否进行动态监控。

1.2.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²检验。

2结果

两组发生跌倒情况

观察组跌倒发生率为0.78%(4/516),对照组为2.4%(12/496),两组比较χ²=4.39,p

3老年患者的跌倒风险评估及预见性护理

3.1与增龄有关的平衡障碍和步态异常

当年龄增大和疾病损害感觉输入,减弱身体纠正姿势摆动的能力时,跌倒变得更易发生,视觉、听觉、前庭功能和个体感觉随着增龄而敏感性降低,均可导致跌倒。

3.2与疾病相关的跌倒风险

当慢性疾病增加时,跌倒的风险亦增加;如直立性低血压、帕金森病,夜尿症等等。患者认知损害有增加跌倒的风险,如:神志模糊、判断力损害、躁动、和缺乏自知之明,使人暴露于危险的处境。

3.3与药物相关的跌倒风险

众多药物会增加跌倒的危险,如地西泮、三环类抗抑郁药等,药物可降低机体敏感性,损害判断力,影响神经肌肉功能导致头晕,进而导致跌倒。

3.4与环境相关的跌倒风险

如:病室光线不足、地面不平、湿滑的地面等,在医院内跌倒最常见的是上、下床和上厕所时。

3.5预见性护理

1)动态评估及分析跌倒的相关因素,患者入院时,或病情变化时,护士应从多方面收集以往有无跌倒的病史,本次患病或既往病史中是否有易引起跌倒的疾病,患者的视力情况,入院时或入院前用药是否有潜在跌倒的危机,步态及平衡能力,下肢能力,下肢肌肉骨骼是否有疾病,本身的肢体行动能力等,详细介绍病室环境,易引起跌倒的危险场所,如厕所、浴室、楼梯等,以引起患者的重视,对活动不便易跌倒的老年人建议24小时陪护。2)关注患者的心理感受,老年人除加强肌力和平衡功能的锻炼外,心理护理更为重要[2]。老年患者由于年龄特点、家庭社会经历、经济状况等不同,其心理反应也不同,对防跌倒的认知,认同感也不同,对此,我们关心、尊重患者,在取得患者信任的基础上耐心疏导,增强患者及家属的防跌倒依从性。3)安全防范意识教育,我们因人施教,给患者、家属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其中也包括相关的预防措施。健康教育员每天进行督察、评估。老年患者视力较差、听力下降、记忆力衰退,因此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必须因人而异,如文化程度不高者,健康教育简单化,通俗易懂,采用示教授课形式,内容不宜多,反复多次;对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多采用健康教育手册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教育方法。4)制定和落实预防措施,预防跌倒远较治疗为重要,积极开展老年人跌倒的防治宣传,提高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意识;认真执行跌倒警示制度、跌倒告知制度、跌倒监控制度,能及早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及时进行必要的预防和处理,从而减少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5)健康教育效用评估,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分析,让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制定防跌倒健康教育计划,如教育目标、内容、采取护理措施等。教会患者、家属掌握跌倒的危险因素,以及防跌倒的预防措施,如指导患者使用辅助器械、呼叫器等等。

4讨论

4.1跌倒属于突发事件,状况各种各样,无固定模式和地点,但只要有了防范意识,就可预先提示和预防[3].因而对相关人员的防范意识教育尤为重要,如对护士、病房的保洁工、患者以及家属等进行预防跌倒教育.

4.2护士长在病区的管理中渗透预防跌倒的意识,建立和完善跌倒警示制度、告知制度、监控制度;而护士是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重要环节之一,尤其是对护士的防范安全意识教育,使每个护士自觉建立其防范的安全理念,建立起主动服务的意识,如关心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有需要给予及时帮助解决。在走廊或病区的其他地方,遇到老年患者,主动搀扶或问候患者是否需要帮助,做完治疗时,随手帮助患者整理衣服等用物,将患者的日常用品放置在随手可及的地方,避免患者因触摸不到,而伸手取物发生坠件等,对于有跌倒病史、糖尿病、贫血等患者在加强专科护理知识宣教时,渗透相关因疾病而可能导致跌倒的预防措施的知识。

4.3预防老年患者跌倒是护理工作中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每一位护理工作者都需用细心、爱心和耐心,对每位住院老年患者,认真评价发生跌倒可能的危险因素,加强对陪护人员的安全教育,将“预防患者跌倒”纳入质量控制范畴,并不定期地进行检查评估,拟定相应的预防对策,尤其是对高危患者,重点监控多巡视和多观察,尽力确保每一位住院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陆惠华,方宁远,金玉华.实用老年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74~575

[2]alanma.mel.老年病学.邢华主译步态与平衡障碍.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3]林茵.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1:23.

[4]姜旭雯,陈影影.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国外医学.护理学分,2002,21(8):347~349

老年人常见疾病及护理篇9

关键词:高血压;焦虑;抑郁

一、高血压疾病的流行状况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hypertension)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世界卫生组织已经于2007年认定高血压是心脑血管意外的最主要发病因素[1]。高血压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2],全球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介于24~60%之间,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为0.5~9.5%,且发病率及患病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美国25%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其中18岁以上的成年高血压患者达6500万。在美国,高血压与67%的心肌梗死病例、77%的中风病例和26%的慢性肾衰竭病例有关[3]。而另外一个研究组在中国西部调查得出,高血压的患者长期治疗中平均药物花销为467.2美元/年,直接非医疗成本为20.1美元/年,其他成本23.5美元/年,临终花费为8265.1美元/年,隐形花费为417.4美元/年,其他并发症治疗费用9393.3美元/年[4]。由此可见,高血压不仅仅是给患者本人生活状态带来巨大影响,对家庭及社会更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消耗和浪费。据世界高血压联盟估计,至2025年,仅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将达全球人群的1/3之多[5]。

在全球61个地区(约100万人,40~89岁)的前瞻性meta分析中,平均随访12年,诊室SBp或DBp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风险呈连续、独立、直接的正相关关系。血压从115/75mm

Hg到185/115mmHg,SBp每升高20mmHg或DBp每升高10mmHg,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倍增[6]。人群监测数据还显示,脑卒中的年发病率为250/10万,冠心病事件的年发病率为50/10万,脑卒中发病率是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5倍[7]。在临床治疗试验中,脑卒中/心肌梗死发病比值,在我国高血压人群约5~8U1,而在西方高血压人群约1U1。近年来,尽管冠心病事件有上升趋势,但脑卒中发病率与冠心病事件发病率的差异仍然非常明显。这提示脑卒中仍是我国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心血管风险,对于制订更有效的减少我国人群心血管风险的防治策略有重要意义。

在认识到高血压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基础上,我国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流行病调查及宣教。中国1991年的第三次全国性血压水平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11.26%,其中男性12.15%,女性10.32%。与1980年第二次调查结果相比,高血压患病率增长了约25%[8]。基本上可以推断,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的患病率相对较低,但增长速度较为迅速。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9],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了31%。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急剧增长,但人群知晓率(30.2%)、治疗率(24.7%)、控制率(6.1%)均较低[10],远远低于美国高血压的控制率(31%)[11]。可见,高血压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国外研究显示高血压已成为导致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据wHo调查显示每年约有1700万人死于高血压疾病。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与发展,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老年人构成比和绝对数不断增长,全球大于60岁的老年人达6亿,而我国老年人人口1亿,为全球老年人口的1/6之多。中国第三次全国新血压水平调查显示,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增,尤其在35岁之后。在44岁以前,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然而在60岁时,女性则有更高的患病率。陈彤玉[12]在调查社区老年人高血压中,发现70~74岁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74.0%。由于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且对卫生资源知识来源相对匮乏,与普通人群高血压患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相比之下更低。因此,高血压作为老年人的高发病,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

二、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情况

除了躯体疾病,高血压疾病还给患者精神带来不良影响,其中焦虑抑郁是最常见的负性情绪。由于高血压目前作为一种终身性、非治愈性疾病,高血压患者都经历了血压不降及血压波动的过程,治疗高血压需要通过终身用药和改变生活饮食习惯来稳定血压,以延缓病情的发展。同时,高血压患者需长期就医监测血压水平,病程迁延,并时常担心并发症的出现,由此给家庭造成经济负担,生活质量下降,无疑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易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不仅恶化躯体疾病,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使高血压疾病的预后受到影响。

目前,关于焦虑、抑郁情绪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有国外研究资料显示,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患有较高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而且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亦会增加。由于高血压基本上是一终身性疾病,且需要终身药物治疗,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加重,再加上药物引起的副作用等因素,部分患者久而久之便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或使原有焦虑抑郁加重,影响了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国外研究表明,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常见于高血压等器质性心脏病,资料显示其患病率介于15~50%之间[13]。wassert等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容易引发负性情绪,并且与血压升高密切相关。国内杨丽等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aS)对166例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进行测评,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焦虑的患病率为53.0%,抑郁的患病率为42.2%。袁瑾[14]等应用心理测试量表(Hama和HamD)调查了54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其结果显示,54例患者中焦虑患病率为38.8%、抑郁的患病率为31.4%。胡大一等[15]对北京十家二、三级医院心血管门诊病人进行调查,在3260例病人中,最常见的疾病为冠心病、高血压,焦虑发病率分别为45.8%、47.2%,抑郁发病率分别为9.2%、4.9%。宋志丽等使用SaS、SDS对96例原发性高血压疗养员及60例健康疗养员进行测量,结果显示高血压组焦虑发生率为17.71%,对照组焦虑发生率为3.33%(p

以上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因素与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显著的相关性,据调查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是焦虑、抑郁的高发群体。邹扬丹等[17]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焦虑、抑郁进行了调查,中年组(年龄40~59岁)抑郁患病率29.7%,老年组(≥60岁)抑郁患病率36.8%。张钰聪[18]等分析了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抑郁的特点,结果显示高血压组抑郁发生率为38.36%,对照组抑郁发生率为11.12%。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严重危害了老年人身心健康。控制和预防老年高血压引起的焦虑或抑郁情绪,已成为我国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血压疾病焦虑抑郁情绪的应对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医疗和护理的目的更应注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引起了大量研究者的关注。目前,为了应对高血压疾病带来的负性反应,改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国内干预研究的手段主要集中在健康教育、行为干预以及综合心理干预等方面,效果也得到认可。

国外研究表明,听音乐可使个体躯体放松,缓解焦躁情绪,心情得到舒缓和平静。音乐疗法被作为一种便利有效的干预手段已广泛用于精神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之后一系列的其他临床科室也得到了认证。evans[19]通过文献系统回顾,验证了在临床日常护理中,使用音乐疗法可减少焦虑紧张状态,且无副作用,并推荐音乐疗法与日常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moonFai

Chan,esthermok等[20]人运用音乐疗法对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进行为期1个月的干预,以GDS为测量工具,将47位老年人随机分为音乐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结果显示,音乐组抑郁评分、血压、心率显著下降(p

四、小结

音乐疗法被作为一种便利有效的干预手段已广泛用于临床护理中。音乐治疗是心理干预的方法之一,是医学、音乐美学、心理学及物理学学科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的产物,它科学系统地运用音乐特性,通过音乐特质对人产生影响,协助个人在疾病或残障治疗过程中实现心理、生理及情绪整合[22],达到促进身心康复的目的。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加强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治疗和护理,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状态。大量研究表明[23,24],音乐疗法对人体可产生生理及心理双重效应,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科室中,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睡眠、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音乐疗法已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并得到患者人群的认可,国内虽然在各个疾病领域也得到了应用,但针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研究鲜见报道。

参考文献:

[1]Chockalingam,a.impactofworldhypertensionday.CanadianJournalofCardiology[J].2007.23(7):517-519.

[2]何秉贤.高血压防治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问题[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4):268-268.

[3]Daugherty,S.L.,etal.,incidenceandprognosisofResistantHypertensioninHypertensivepatientsClinicalperspective[J].Circulation,2012.125(13):1635-1642.

[4]Le,C.,etal.theeconomicburdenofhypertensioninruralsouth\westChina[J].tropicalmedicine&internationalHealth,2012.17(12):1544-1551.

[5]Chockalingam,a.worldHypertensionDayandglobalawareness[J].CanadianJournalofCardiology,2008.24(6):441-444.

[6]Collaboration,p.S.Body-massindexandcause-specificmortalityin900000adults:collaborativeanalysesof57prospectivestudies[J].theLancet,2009.373(9669):1083-1096.

[7]wu,Z.,etal.Sino-moniCaprojectacollaborativestudyontrendsanddeterminantsincardiovasculardiseasesinChina,parti:morbidityandmortalitymonitoring[J].Circulation,2001.103(3):462-468.

[8]edwards,R.,etal.Hypertensionprevalenceandcareinanurbanandruralareaoftanzania[J].Journalofhypertension,2000.18(2):145-152.

[9]袁洪,杨侃.老年高血压[m].2002:人民卫生出版社.

[10]周智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第六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2006.

[11]赵秀丽,陈捷,崔艳丽.中国14省市高血压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6):1148-1152.

[12]陈彤宇.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现况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007.4(12S):14-15.

[13]Levenstein,S.,m.w.Smith,andG.a.Kaplan.psychosocialpredictorsofhypertensioninmenandwomen[J].archivesofinternalmedicine,2001.161(10):1341.

[14]袁瑾.老年高血压病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识别和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07.2(12):19-20.

[15]胡大一.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障碍的综合管理――“双心医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5):2-3.

[16]王莉丽.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调查及社区护理[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3(16):1530-1531.

[17]邹扬丹.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现状及心理干预分析[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0.17(11).

[18]张钰聪.北京城乡老年人高血压与抑郁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2006.8(8):520-523.

[19]evans,D.theeffectivenessofmusicasaninterventionforhospitalpatients:asystematicreview[J].Journalofadvancednursing,2002.37(1):8-18.

[20]Chan,m.F.,etal.effectsofmusicondepressioninolderpeople: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JournalofClinicalnursing,2012.

[21]Cadigan,m.e.,etal.theeffectsofmusiconcardiacpatientsonbedrest[J].progressincardiovascularnursing,2007.16(1):5-13.

[22]满力,高明全.音乐疗法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的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205-206.

老年人常见疾病及护理篇10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并使患者血管腔狭窄或阻塞而出现患者心肌供氧不足、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一种心脏病。老年人群比较常见,是老年致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对于病情的控制也有非常好的效果,大大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冠心病是老年人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病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没有疫苗可以防治心血管病,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预防。但目前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常因对疾病的认知不足、生活方式不健康,导致疾病恶化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而使患者死亡。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防止和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病情。本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心理指导

冠心病是一种心身疾病,老年患者情绪急躁、容易冲动、多疑、喜静怕孤、自尊心强等心理特征,心理和精神压力较重,对其身心健康极为不利。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护理。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不同个性特点,采用温暖、亲切、鼓励性的语言消除患者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因素。使患者了解自己情志障碍之所在,从而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调控,纠正不良心理。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及忧虑,引导其保持良好的心境树立信心,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

2饮食指导

饮食治疗是冠心病基本治疗手段之一。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饮食治疗可影响到疾病的发展、预后,起到基础治疗和预防相关疾病发生的作用。在饮食上,营养要合理,少食、多餐、低盐、低胆固醇饮食。如果不限制盐的摄入,过多的盐会造成水钠潴留引起水肿,加重心脏负担,肥胖者要限制热量摄入,控制体重。同时,每天的膳食要保持清淡;少吃咸食,粗纤维植物蛋白的饮食,辅以蔬菜和水果,易消化、低胆固醇、低动物脂肪,富含维生素,控制总热量摄人。

3运动指导

在健康教育中,引导患者进行适度的运动对治疗冠心病有很好的帮助,运动可以降低患者外周血管的紧张度,进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耗。适量的运动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得以增强,心排血量得以增加,心肌对活动的适应性得以提高,可发挥降压,提高心肌营养和氧供应量,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另外,有规律的锻炼有助于保持体重,减少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对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液循环有良好的作用,以运动后不出现过度疲劳或明显不适为限。

4药物指导

冠心病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病,由于老年人生功能及解剖结构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特别是肝脏和肾脏这2个代谢和排泄药物重要器官,其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中国药典规定:60岁以上者只用成人,有的药仅用成人的2/1。因此,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给予合理,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延长其寿命。护士首先应明确老年人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要向患者或家属讲解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指导患者遵照医嘱服药,让患者了解涉及的各种药物相关作用,服用方法,不可忘服或者漏服;坚持长期服药,定期监测心功能,根据病情按医嘱调整用药,积极配合治疗,防止复发。护士要教会患者或家属测量脉搏的正确方法,并要求服药前脉搏在60次/min以上,如出现异常表现,应及时停药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