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1:18

课程与教学研究篇1

【关键词】CaD;工程制图;教学方法;autoCaD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绘图也迅速产生和发展起来,并成为设计表达的主要手段。计算绘制图具有绘图准确、存储方便、操作易行等特点,在二维和三维图表的绘制、三维渲染、实体造型、图形输出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功能。因此,计算机制图越来越广泛地为各行业所采用,高校“计算机绘图”课程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面向一线技术类岗位,因此,更要注重计算机绘图的技能学习[1,2,3]。

2.教学模式

CaD课程主要包括二维计算机绘图(autoCaD)和三维建模(pro/e、UG等)。CaD课程的教学模式有独立式和融合式两种种。目前多数均采用独立式教学,将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三维建模分别开设课程依次进行;融合式是指将三门课程学习同步进行,交叉讲解,把计算机绘图及三维建模利用到工程制图的教学中,成为授课的辅助手段。

高职学生课程学习时间相比本科学生短,一般为2学年,课程设置相对集中。采用独立式教学模式时,一年级上学期开设工程制图课程,学习制图基本技巧和理论知识,主要进行手工绘图;一年级下学期开设计算机绘图课程,学维和三维计算机绘图。这使得CaD课程与工程制图课程不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部分学生在学习CaD绘图时一些之前学习的知识点模糊,授课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采用融合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分析工程图学基本知识点,将CaD二维绘图及三维造型作为辅助构图分析、图形思维及图形转换的工具,结合到工程制图讲解当中,充分利用各自优势,互补互利,紧密的结合在一起[2,3]。

3.教学实施方法

3.1autoCaD与工程制图的结合

二维计算机绘图使用最广泛的软件是autoCaD,将autoCaD学习与工程制图课程学习同步进行。例如,在制图基本知识教学中,国家标准(图幅、线型)、等分线段、圆弧连接和尺寸标注等知识点,均可在autoCaD绘图软件的功能菜单中找到相应的功能,二者对比分析,可加深学生理解掌握;绘制零件图、装配图时,可以将计算机绘图与手工绘图两种方法同步进行,从而达到两种方法共同学习,相互辅助的效果。

3.2三维建模与教学的结合

三维模型更加直观易懂,便于学生理解零部件的基本结构和图形特点,将三维建模适时的穿插在教学过程当中,有助于把抽象的立体变得直观易懂。

例如,在基本立体投影分析时,可以进行三维建模练习,引入三维建模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三维实体创建的方法,同时对立体概念有直观的认识,有助于理解基本立体的投影特征。基本体截交线、相贯线,以及组合体的叠加、切割形成过程等知识点,复杂物理大多是三维物体,投影在二维平面上不易理解,可以直接进行三维建模操作性演示,代替放映课件或手绘作图,使学生更直观的体会图形的生产过程,从而加深对构形过程及形体特点的学习[2]。

3.3工程制图实践

工程图学的三个主要内容是徒手和尺规绘图、二维计算机绘图、三维建模。工程制图实践就是要将三种方法融会贯通,选取合适零件模型,先进行零件图测绘,徒手绘制零件图草图,再根据测量数据和草图使用三维软件完成部分零件模型和装配模型,再由模型生成二维工程图,然后将二维工程图导入到计算机绘图软件中,进行修改,直至符合工程图要求的基本过程。通过实践加强学生对不同绘图方法的学习和理解,达到应用先进辅助工具进行工程实践训练的目的。

4.总结

CaD课程应该将的技术思想和方法融入传统的图学课程教学中,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与图学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方法的配合提高学生理解学习的能力。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计算机绘图快捷准确,但是不能因为计算机绘图的引入,而忽视或减少了徒手绘图和手工绘图的训练,必须使同学们建立正确的认识,绘图本领的基础都是来自于徒手绘图和尺规作图。

(2)采用三维建模代替平面绘图,使得课程讲解变得更加直观、生动,但三维实例的引入不宜过多过早,过早或过多的引入三维实例,将不利于同学们空间构想能力的提高。

(3)在学习工程中,要合理的安排教学计划,将二维计算机绘图和三维建模在适当的时间穿插在基本制图的教学当中,合理分配学时,加强动手操作,鼓励学生自我创新,参与实践,提高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

参考文献

[1]袁宝民,刘丽娟,贺庆强,案例教学法在机械CaD基础3D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106.

[2]刘斌,吴雪,徐昌贵,等.基于CaD技术的工程图学融入式教学模式研究教学研究[J].教学研究,2009(3):55-58.

[3].“计算机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90-93.

课程与教学研究篇2

关键词:工程图学;测绘;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097-04

一、前言

工程图学是一门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课程,而工程图样是构思、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信息载体,被称为“工程界的语言”[1],所以培养学生熟练准确的绘制和阅读图样的能力是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目前的工程图学课程教学中,受教学条件的限制,继续沿用着传统的课堂讲授基本知识、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脱离实际、缺乏直观性的教学过程,主要反映为当学生遇到具体零件时,不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解决具体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困难重重。于是我们从2003年开始开设的为期一周的《工程图学测绘》实践课程,成为工程图学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使学生对工程图学所学内容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验和强化。实践证明,测绘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训练,也是本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根据已有的部件画出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过程称为部件测绘。在生产实际中,在对现有机器或部件改进或维修时,常需要对该机器的零、部件进行测绘,所以测绘技能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工程图学测绘课程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测绘技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该课程通过实践教学方式,综合运用工程图学课程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动手操作,通过对零部件实物的测量,画出其零件草图和装配草图,以增加感性认识,提高直观性教学效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质。

二、改革选题方式,推行科学可行原则

测绘实践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工程图学课程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让学生能够独立确定视图表达方案、合理标注零件尺寸和技术要求、规范查阅标准手册、解决实际问题。但课程中的尺寸标注与制造工艺知识相结合,而大一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是比较匮乏的,因此选题与分配也是教学难点之一。

高校各专业特点不同,学生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为了克服以往教学模式脱离实际的弊端,测绘部件的选择要遵循难点分散、重点突出、零件种类全面的科学可行原则。经过多年的教学体制改革,大学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专业课程的学时减少,而原来测绘课程所用的二级减速器工作量较大,所以最终选用了工作量适中的“安全阀”、“齿轮油泵”和“机油泵”三种部件。这些部件具有常见的连接和装配关系,零件类型全面,几乎涵盖了工程图学课程的全部内容[2]。例如机油泵,该部件中有标准件――螺栓连接、销连接、键连接;有常用件――圆柱齿轮;有典型零件包括:轴套类零件――轴、轴套,箱体类零件――泵体,盘类零件――端盖;有密封装置――密封圈。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有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

部件的分配要科学可行,做到因材施教。机电专业课时少,一般选用零件数量较少的安全阀,避免出现吃不消的现象;机制专业课时多,要求高,大部分学生选用难度适中的齿轮泵。而机油泵零件较多,相对前两个部件其难度大,应分配给基础知识扎实且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来完成,激发其挑战性,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辟探索的空间和研究的余地。

三、改变教学观念,明确课程要求

由于测绘课程学生比较分散,在测绘过程中老师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如果老师在布置完任务后就放任自流,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不理想,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所以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明确课程目的和要求。测绘开始前,指导教师应认真全面的做好准备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份详尽的测绘指导书。指导书要包括:测绘目的、测绘内容、学时分配及顺序等要求。指导书应提供部件工作原理及示意图,让学生熟悉并了解部件。然后应给出各环节的指示,包括测绘方法和步骤、拆卸方法和顺序、尺寸的测量及查表等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严格执行合理的绘图顺序

测绘指导书应明确要求学生绘制所有非标准件的零件草图及装配体的装配草图。在实际操作中切忌画完一个零件草图立即画该零件的工作图,这样操作存在以下问题:(1)测绘工作常在零件拆卸现场进行,实际操作中画完草图立即画该零件的工作图很不方便。(2)在生产中是集中测绘完草图才画工作图的,这样同类工作集中,节省辅助时间。因此,要安排学生先绘制零件草图和装配草图,再根据零件草图和装配草图绘制装配工作图。进一步校核零件所有部分尺寸,防止出现干涉和碰撞等情况,最后根据零件草图和装配工作图画出零件工作图。零件草图的审核主要是纠正尺寸问题,还要给学生讲解粗糙度、公差和技术要求方面的基本内容,并对学生所标注的内容进行辅导和校核。

五、打破常规,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考模式

在传统的测绘课程教学中,教师占用了较多的时间来讲授全部测绘知识,忽略了调动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改进,我们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考模式,测绘课程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1.采用“阶段学时分配方式”。测绘课程计划学时1周,时间紧,任务重。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不具体划分学时分配,学生开始的时候工作松懈,进程缓慢,后期为了按时完成任务而仓促地绘图,这样导致学生最终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实行了“阶段学时分配方式”,教师课堂上要讲重点、抓难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同时,在各阶段根据不同的内容,运用讲、练、讨论与审核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动手的积极性,使得教学学时分配更合理,教学方式更灵活,体现实践教学课程的优势,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具体学时分配与安排见表1:

2.互动教学,收益非浅。在以往教学中,教师的讲解贯穿始终,使得学生一直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甚至有的学生根本不听、不想、不练,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改革设计出一套讲、练、讨论与审核相结合的新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程开始时,学生对部件及课程感到困难多,甚至无从下手,所以教师必须对任务、部件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顺利进入到拆卸和绘图工作中。但教师课内辅导时间有限,所以按照学生分组讨论校核后教师再审核的顺序,小组内每个同学根据测绘对象选择表达方案,画出零件草图,说明表达方案和尺寸标注的理由,这样学生会主动思考问题。绘图过程中,由于学生缺乏生产、加工工艺知识,测绘的零件草图中缺点和错误较多,教师必须及时指出,并对学生的表达方案给出结论性的意见,选择出一种最佳的表达方案。这样既促使学生主动解决问题,掌握了较完整和牢固地知识,又保证了教学质量。

装配草图的绘制是本课程的难点,问题较多。在开始绘制装配图之前给学生需要温习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列举装配体图样供学生参考学习,使学生达到胸有成竹。装配图工作量大,学生一旦绘制不符合要求必须返工,为了避免这类情况发生,采用学生先用口述和示意的形式表达出视图的选择方案,分组讨论选出最佳方案后,每组配代表进行全班讲述,各小组之间进行不同意见的交换和切磋。教师对正确的要给予肯定,不足之处予以提出,使学生积极探讨出更加合理的表达方案。纵然这样绘制出的装配草图可能存在较多的缺点,但学生通过绘制以后获得的知识是比较完整的、牢固的,而不像学生绘制一步教师指导一步那样支离破碎和缺乏系统。在绘制装配草图时,一般要求学生只完成装配草图的主视图,其他视图口头补充,既减少了学生工作量,又给学生留下独立发挥的空间。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必须扩充必要专业知识。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制造和设计课程,所以对零件结构的理解比较困难。以往教师认为这些已经超出工程图学课程范围,只要学生能模仿教师画出就可以了,不扩充专业知识,导致学生不会举一反三,所以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起主导作用。

为了让学生准确完整地绘制出各种结构,在测量零件之前,应根据各类零件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它相匹配的零件之间的关系,了解各种零件的结构、功用、加工过程,比如常见的工艺结构有铸造圆角、倒角、退刀槽、凸台、凹坑等,引导学生在部件测绘中要从生产实际出发去考虑零件的结构形状。还有,零件上常会有制造缺陷,如砂眼、气孔、加工痕迹以及长期使用所造成的磨损等,在绘图时不能画出,要对缺陷进行“补全”处理,使其恢复原形后再测量[3]。

要想合理、清晰地标注零件的尺寸,除了分析零件各部分结构的作用以及与相邻零件之间的关系,还需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运用恰当的测量方法。为了正确选择尺寸基准,教师适当给学生讲解一些设计和加工工艺知识,使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设计使用和加工工艺要求。对于装配体的尺寸,还要考虑其装配关系,保证各相邻零件之间的配合与尺寸关系。还要辅导学生标注合理的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零件的材料及热处理方法等技术要求,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机械设计标准。

4.创建分项考核体系。工程图学测绘的考核以往主要依据图面质量评定成绩,考核方式缺乏公平性、科学性。经过教学实践证明,考核应从三方面进行。

一是绘图质量考核,包括图样绘制的正确性、合理性、清晰度等。教师要对学生的所有图样进行详细的审阅,来确定学生的图样是否正确、完整、清晰,尺寸标注是否合理、齐全,技术要求注写是否恰当等。

二是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标准件的选用与手册的查阅能力。答辩时教师要一对一的对学生进行询问,主要从学生视图表达方案的选择过程,尺寸测量及标注方法,标准件、常用件、公差配合、表面粗糙度及其他技术要求的查表和计算等方面进行考查。

三是计算机绘图能力的考核。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用计算机绘制的图样准确清晰,优于传统的手工绘图。在掌握工程图学的基本理论之后,再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这一便利的绘图手段,这是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熟练利用autoCaD绘图软件绘图。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是非常灵活的,绘制一个对象一般有多种途径可以实现,学生只有通过多学多练才能达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4]。

六、结语

徒手绘图、尺规绘图和计算机绘图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得出,集中一周的测绘课比课堂上分散测绘教学效果好。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率的完成任务,并引入计算机绘图,使学生扎实的巩固了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了绘图能力。通过部件测绘的教学实践,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机械制图[m].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徐昌贵,王晶,刘斌,张磊.工程制图测绘实践周教学实践与研究[J].教学研究,2005,28(4):332-334.

[3]陈伟志.《机械制图》不可忽视零部件测绘[J].科技教育创新,2010,(11):265-266.

[4]陈敏,刘晓叙.autoCaD2004机械设计绘图应用教程[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校级教改项目:以“工程意识与工程素质培养”为中心的制图测绘改革与探索(JY1302055);陕西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现代农业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资助

课程与教学研究篇3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光学思考创新能力

光学课程是应用物理、光电工程、光信息科学等专业本科学员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包含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傅里叶光学、非线性光学等内容。光学与当代科技发展联系紧密,知识更新快,并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结合紧密,多年来,许多院校的光学教学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内容主要依据教材,不能依据科技领域的发展而更新,与科技发展联系不足,学生只能学到课本上的基本理论知识,难以培养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能力,难以把握相关专业发展的现状。因此,我们尝试着将研究型教学模式引入本课程的教学中,以此为例对理工科专业本科学生的研究型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

1研究型教学的概念与特点

1998年美国卡耐基教育研究基金会发表的《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报告[1],明确指出要把研究型教学作为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所谓研究型教学就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科学人才以及人才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研究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四个变化”上:(1)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在研究型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导演”,而学生是“主角”,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并最终解决问题。(2)教学根本目的发生变化。研究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它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的提高,而不是课本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理论笔试成绩。(3)教学内容的组织发生变化。研究型教学的教学内容是针对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学中学生的反馈意见,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层次,如基础知识、提高知识和扩展知识。其中提高知识和扩展知识是提高学生研究能力和素质的重点部分。(4)教学模式发生变化。研究型教学主要是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采用问题引入式,模拟科学研究的过程的教学方式[3]。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可以大幅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研究和探索不仅能加深对光学基本原理和本质的理解,增强发现、创造和探索知识的热情,拓宽知识面,同时处理问题的技巧和能力也可以得到锻炼和提高。

2研究型教学的具体实施

为了调动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我们将研究型教学引入光学教学中。在教学中,我们强调注重两点:(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具体有以下措施:

2.1将物理学史引入教学中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理论知识的枯燥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有意识地将光学发展中的许多名人轶事与典故有机融入相应的知识点中,例如在几何光学部分,可以引入我国古代关于小孔成像的记载、高锟与光纤的故事等;在波动光学部分可以引入泊松亮点由来的典故、惠更斯与双折射、马吕斯与偏振的故事等;在量子光学部分可以引入普朗克与量子假说、吴有训与康普顿散射、伦琴发现X射线的故事等。

2.2结合学科前沿,突出实际应用

根据理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特点以及学生将来的就业与发展,我们将整个课程的设置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并且突出最新科技前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意介绍光学领域的热点与重大发现,各章节设置的问题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这样教学内容不但更具有针对性,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光学研究的热爱,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光纤通讯技术、激光陀螺导航技术、偏振与立体电影、激光的应用等。

2.3采用多媒体、实物演示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中的3D和Flash等软件能够制作生动活泼、逼真的动画,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许多光学现象,例如干涉衍射现象、多普勒效应等。还有许多光学原理与现象可以在课堂上通过仪器当场演示,能带给学生更强的真实感。例如用偏振片演示偏振现象,演示光电效应现象等。我们将新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因此大幅提高了教学效果。

2.4多方式、多手段引导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

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我们在教学模式上主要采用问题引入式教学法。即针对每个章节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要求学生以解决问题为牵引,提前查询相关资料、收集信息并进行研究,在课堂上分组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则加以指导,最后对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和点评。例如:如何将几何光学三定律合三为一?几何光学三定律适用的条件是什么?干涉和衍射的区别与联系?如何快速找到复杂光学系统的物方和像方焦平面等。

对于一些相对复杂而又重要的知识点可以以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以撰写小论文分组研讨的形式深入探究。例如全息照相技术、彩虹的形成机制和主要特征等。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一些新想法新思路设计成作品,并推荐参加各类创新实践竞赛。这些活动不但增强了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

课程与教学研究篇4

[关键词]工程素质力学教学体系

力学课程是学生在大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门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课程,其工程实践性强,是工科机械类学生进行后续课学习及从事设计工作所需知识的必备课程。力学经过100多年的积累与沉淀形成了比较经典的理论体系,但工程实际中的仍有一些问题无法得到精确解和完备的理论解释。随着近代计算力学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与数学的发展,在工程设计中,一些新的设计方法日趋完善与经典力学相互应证,在现代复杂工程设计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材料科学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使新兴材料的力学性能与传统材料产生了很大的差别。这些相关学科的发展都极大的推进了力学的发展,如何在非力学专业的机械类学生中进行力学课程的教学,在发展的时代面前面临新的问题。

我校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课程组就基础力学教学与工程应用及工科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体系展开研究,围绕学校办学特色,结合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材料工程专业特点,在基础力学教学中提出“课程体系贯通化、求解问题工程化、工程构件模型化、教学手段多样化、经典力学柔性化、反映学科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并实施了改革实践,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抽象简化能力、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综合的工程素质。

一、课程体系贯通化

(一)调整教学内容,实现力学课程体系与其它课程贯通

我校机械类工科专业在力学课后会开出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汽车理论、汽车设计等专业课,这些课程用到大量的力学知识,而以学科划分的课程不能反映出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变化,造成课程体系僵化、课程内容重复、课程信息陈旧等问题。通过调研基础力学先修课和后续课的教学内容,适当打破原课程体系的严格界限,建立贯通化课程体系,对基础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组合和优化。对于同一类教学内容或采用合并或在力学教学中只简单复习不再深入讨论。重点与后续专业课的某些知识点建立联系,将后续课程的研究对象引入力学课堂,这样,学生在后期的学习中其所用的理论分析体系已经熟悉,专业课的再次提及既可强化简力学应用,又可减少理论分析时间,为学生学习专业课夯实力学基础。

(二)确立“三年力学学习不断线”渗透式的教学体系

大学二年级通过两门基础力学课程学习力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融入力学竞赛与力学小课题。大学三年级在有限元法基础与应用课程中进一步深入力学模型的概念,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力学模型构建的思路,并通过典型的力学模型的理论解与仿真结果对比,提高学生的仿真和力学应用分析能力。同时成立Cae课外兴趣小组,对学生实行个性化培养。大学四年级将力学课题渗透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题中,进一步强化力学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二、求解问题工程化

力学问题来源于实践,回归于实践。将力学理论紧密结合实际问题是其立足之本。

(一)深入实际进行调研

通过往届毕业生的“基础力学教学与工科大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研究”调研表,了解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中运用力学知识的重要程度、应用的重点内容、应用中理论的充足性以及毕业生对基础力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建议,收集他们在工作中应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例。通过分析总结课程组进一步增强了基础力学教学改革及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信心。同时对奇瑞汽车公司、东风有限商用车技术中心Cae室等单位进行了调研,了解汽车生产中较为集中的力学设计计算内容及设计部门对基础力学教学的建议,了解Cae室最新发展状况,收集生产部门的具体力学实例,掌握力学在生产实际与前沿研究中的应用,积累了大量的工程素材。

(二)建立工程实例素材的共享库

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科研成果的资料收集,整理出上百个与机械和汽车相关的工程实际问题及其力学模型,包含生活领域及自然界中与力学问题有关的趣味例子,形成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库。这些资源可直接用于教学,为每一章新内容的引入与理论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工程平台,由于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易于接受,使较为严谨的力学课堂教学吸引力有了极大提升。同时,该工程实例库面对全体课程组教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不同的经验可以相互借鉴,为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团队以老带新打下良好基础。

(三)根据自身特点,编写出版教材

为突出课程培养特色,课程组在配套十一五优秀教材的基础上,编写工程针对性强的习题册。一些习题来源于工程实际设计课题,涉及车辆部件、机床结构、机械手、加工工装及工艺等。习题册内同时增加一部分有一定深度题目,也涉及实验测设方法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实验方案确定问题,强化实际应用,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三、工程构件模型化

力学建模是联结力学与工程应用最为重要的纽带,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基于这点共识,工科高校也纷纷开设力学建模的讲座或课程。因此,课程组在课程中为力学建模设置单独教学单元,就模型简化的载荷处理、约束处理、等效替换等问题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同时,本课程组提出“力学建模贯穿式”教学,该模式符合“三年力学学习不断线”的教学体系。即在基础力学学习中,采用概念实例力学模型的教学模式展开,力学模型描述的内容含有构件的几何、材料、受力和约束模型。而工程结构力学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模型的检验在后续有限元法课程中将涉猎。

四、教学手段多样化

针对教学手段以“处方式”为主、学生“按方取药”,建立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课内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教学手段方面形成了基础力学课程的教学特色,即基于基础原理传授式教学、基于工程背景启发式教学、基于力学专题研究型教学、基于思考题讨论式教学。在夯实第一课堂的基础上,大力拓展第二课堂,鼓励学生不满足书本上的知识,积极进行课外研究。1)建成基础力学教学网络平台。开发了一套具有不同教师个性化的、能反映教学过程管理和监控的网上辅助教学系统。该教学平台包括隶属于每位教师的教学资料、教学管理信息,以及课程公共的资料信息,能够构建基础力学课程的课后学习及教师日常教学管理等环境。考虑到力学系列课程的建设,网站除了开辟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课程外,还增设了流体力学和有限元法基础等课程。课程网站建设的除包括基本的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授课教案、网络课件、教学录像、力学实验外,还包含力学论文、力学自测题、趣味力学、力学小课题和力学名人新颖的内容。为学生课外复习课堂内容,学习课程相关知识提供了便利的条件。2)开展力学竞赛。为提高工科学生力学知识水平及应用能力,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活跃思维和激发钻研力学问题的热情,课题组每年举办力学竞赛。竞赛增进了学生对力学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促进了基础力学的教学改革。3)考研单独辅导。基础力学两门课程是工科类学生考研的专业课,分值高达150分。课题组教师收集了各个学校的考研试题,分析总结了试题的知识点、分值分布和解题方法,对需要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4)开展力学小课题的活动。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化差异,实现常规教学与个性培养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力学小课题融新颖、灵活、趣味于一体,理论联系实际、包括讨论题、设计题、利用计算机求解的问题等。

(二)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课程教学中,采用传统的黑板教学和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利用现代计算机数值模拟仿真动画技术,直观揭示构件各种变形下的应力分布规律、变形特点等;通过启发式教学,揭示知识发生过程。例如,在讲解应力集中问题时,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实验,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能够模拟出带小圆孔方板的应力分布图,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孔的大小、形状及位置与应力集中的关系,如图1。对于某些强调学生思考的问题,可以在黑板上逐步进行引导,让学生给出求解思路和方法,这样的方式互动性强,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三)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除开出教学基本要求的实验外,实验室实行分期全天开放,为学生提供可选做的实验项目,学生可也利用实验设备,自行验证理论、设计实验。实验教师开发出新的设计性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注重工程背景、追求真刀真枪、突出学科交叉。如:闭口方钢的性能测试及数值模拟分析,槽钢的性能测试及数值模拟分析等,通过理论计算、电测试验和仿真模拟,研究结构在变形时的力学性能和特点。在理论层次、实验方法设计层次方面对学生的实践应用和研究能力都有一个大的提升。

五、经典力学柔性化

专业基础课要“厚”,不仅体现在课程本身的教学内容上,还涉及科研精神的培养与教学中体现的人文精神。

(一)实现基础力学课程的模块化教学,由1+1变为2+2。尝试多学时力学课程分模块化教学

使学生分阶段重点掌握知识内容,易于学习消化,易于监督检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学生前期懒散最终一次性复习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进行科学研究的工程素质。经过三轮教学实践,考试成绩分析及试卷分析报告说明:实施模块化教学能更加全面的考察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学生前期内容明显掌握扎实,避免了大学分课程一次性考试刚度过大的问题,同时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优良学习习惯,逐步建立做人做事上不要投机取巧的思维模式。

(二)在经典力学教学体系中引入人文教育

力学课程内容严谨、逻辑性强、推到繁杂,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在授课中适当介绍本学科相关历史和发展进程及关键人物。如,讲胡克定律时介绍中国古代郑玄的贡献;讲梁的合理截面时介绍中国古代对矩形截面梁高宽比的认识;讲梁弯曲时介绍圣维南的贡献等。学生在学习力学知识的同时,对其发展过程有初步的了解,认识前人在学科发展中探索研究的艰苦历程和学科发展史与人类文明史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钻研精神。

六、反映学科现代化

笔者认为将课程的前沿内容引入到教学中是对教师能力的一个极大挑战。现代科学发展迅猛,一些传统的设计方法在碰到复杂大型设计问题上会显得繁杂而无力,在力学学科中新的技术、理论及应用也在不断涌现,其理论新、涉及面广、实用性强。将这些先进的方法融入教学对开拓学生视野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课程组教师结合自身科研对一些现代先进的科技成果和学科的发展动态适当的增加,如:当代力学计算手段有什么,可以应用到什么方面的设计,引入优化、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技术介绍等。在专项内容方面,讲授上除经典理论外,将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介绍,使学生在这一方面有初步的、较为全面的知识把握。如讲授疲劳内容时,将疲劳的新、旧理论进行介绍,阐明单轴与多轴疲劳应力分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其应用背景进行阐述。在材料力学性能讲授时,对新兴各向异性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各向同性经典材料进行对比等。

通过“六化”建设目标的提出和实施,课程组力争全方位构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工科力学教学体系。该体系集基础性、层次性、系统性为一体,具有“立足培养目标、突出工程背景、张显与时俱进、强化综合交叉、体现学科成果”五个特点,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程素质教育培养探索出一条有益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乐山.高等学校进行研究型教学的方法和意义[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28).

[2]张田梅,高春,王志伟.应用型本科院校材料力学课程研究型教学的几点实践[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课程与教学研究篇5

关键词环境工程泵与风机教学研究

abstractaccordingtotheteachingcharacteristicsofthecourseof"pumpandfan"inenvironmentalengineering,theteachingcontentissetup.inordertomakeenvironmentalengineeringstudentsinthefutureworkoftheactualsecondaryschoolinordertouse.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environmentalspecialty,thispaperdeeplystudiestheteachingconcept,teachingcontentandteachingmethods,teachingmethodsandmeansof"pumpandfan",andtheexperienceintheprocessofpracticalteachingandteachingpractice.

Keywordsenvironmentalengineering;pumpandfan;teachingresearch

环境工程“泵与风机”课程是一门工程实践和理论相当紧密结合的课程,①要学生在掌握“流体力学”的基础之上,进行学习和理解。本课程的主要方面有:泵的内部结构、离心泵的工作原理、风机的工作原理、结构、泵的内部流动状况、基本方程式、性能曲线、相似性原理、泵的汽蚀、泵与风机的工况点确定、运行调节,泵与风机的选型。泵站部分包括:泵站分类、选择、基础布置、吸压水管路、水锤及防护,泵站附设、工艺设计以及排水泵站的简介。本文针对环境专业的特点,对“泵与风机”的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②

1环境工程专业“泵与风机”教学目标

“泵与风机”作为最常见的流体机械,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比如象矿山抽排水,电力系统高压锅炉给水,工矿企业通排风,市政给排水,南水北调工程等。许多专业都是通过学习“泵与风机”这门专业基础课程获得相关知识。对于环境工程专业,在讲课过程中重点讲授了环境工程特点。③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设计为:使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熟悉专业中最常使用的离心泵的叶轮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工作状况和使用场合。以及风机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和工作状况。并且熟悉离心泵的选型、能够正确、合理地进行管路系统的安排、布置。掌握住给水泵站一级取水站的工艺设计方法。就目前已有的《泵与风机》教材而言,很难找到一本符合环境工程专业特色的专门教材,笔者在本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主要整合了姜乃昌的《泵与泵站》(第五版),沙毅的《泵与风机》,何川的《泵与风机》,以及《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等相关内容,主要教学内容为:泵与风机的基本内部结构和基本原理;泵内流场及流体机械基本方程式;泵与风机的性能;泵与风机的工况点运行与调节;水泵的选型和管路布置、风机的选型;给水一级泵站的工艺设计。

2加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一项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实现本科生素质、知识、能力等的协调发展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2.1清水离心泵的性能曲线的确定及研究

清水离心泵与风机的选型方法和运行调节方法需要根据离心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进行。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中笔者采用了工程流体力学的一元流动动量矩定理推导得到水泵的基本性能曲线,方程同样适合于风机。相关书中主要介绍了Q-H曲线的确定,而且只有图片。笔者是水利专业的毕业生,结合水泵学的相关知识,笔者上课为环境工程学生详细给出了Q-H曲线是如何由流体机械基本方程式一步一步推导出的,虽然只是要学生了解一下,但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理论知识的巨大威力。

实际水泵样本中的性能曲线,是由大量的性能试验获得的,而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授课过程中有泵的性能实验课程,在实验课中学生亲自做了基本性能测试实验,加深了学生对水泵性能的认识。

2.2水泵工况点的确定及调节方法

本课程讲课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就是向学生讲授离心泵工况点的确定以及工况点的调节方法。工况点的确定通常采用的方法,笔者把它称为交点法。就是列出离心泵的管道系统特性曲线以及离心泵的Q-H性能曲线联立方程求解。该方法实际工程中则主要采用图解法。这种方法非常简易,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提示学生这与经济运行中商品价格变化决定于供求关系的变化是一致的,学生都能深刻理解。另一种方法称为折引法,该方法的理解有一定难度,笔者结合能量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方程式变为说明。另外为进一步掌握泵与风机的性能发生变化后,泵与风机运行工作点的变化情况,笔者给学生总结了工况点变化的几种情况。其中需求变化:包括液位调节,闸阀调节,还有书中没提到的管径变化、管道锈蚀、泵内液体回流等多种因素。供给变化:包括调速运行以及变径调节等。这一方面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际工程中工作点调节方法的认识,还进一步让学生对课本中相关知R进行了系统总结,强化了理论知识的学习。

2.3泵与风机比转数计算公式的教学探讨

我国的泵与风机的比转数公式是沿用前苏联的公式,与欧美国家的不同,而且不是无量纲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补充了欧美国家的比转数公式,以及我国提出的比转数无量纲公式。这开拓了学生的眼界,而且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相关内容时不至于十分陌生。比转数的意义理解中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比转数相等只是泵与风机工况相似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教学中,要提醒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2.4补充泵站设计相关内容

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特点,在环境工程后续课程学习中,比如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设计中,需要用到泵站的内容。因此,泵站设计的重要性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笔者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补充了给水泵站取水一级站的设计内容,对取水泵站的设计过程进行了非常详细介绍。如:水泵台数如何选择、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如何确定与布置、水泵站的平面和高程如何布置等。由引导学生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关注,极大激发了本科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程教材中的泵站设计过程存在的错误,也对学生进行了说明。

3采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教学手段有口头表达、图文表示、电子设备和ppt教学等多种方法。本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中,笔者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联合使用方法,加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1课堂板书、多媒体ppt相结合

多媒体ppt教学方法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它的特点是信息量大、生动形象、使用方便、图文并茂,被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之中。而采用传统的板书形式,可方便记录和标记讲课内容要点,教学中这两种方法可以相互补充,以ppt教学为主,板书教学为辅,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在网络内容十分丰富,笔者从网上下载了许多的图片,包括一些泵与风机的相关FLaSH动画及realplayer格式的录像。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播放这些FLaSH动画,录像使学生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如离心泵的工作原理FLaSH动画,学生看后就深刻理解了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记。

3.2注重课后练习

本课程的学习难点,主要是在叶片泵理论部分有大量的理论知识需要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除安排课本中的练习题,还从课外搜集了一定量优秀的练习布置给学生,考虑到课时较充裕,而且为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一般都安排一定时间的习题课,当堂练习,当堂讲解,巩固学习效果,

3.3比较式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针对本专业课程的特点,在讲课中,主要采用了启发教学和比较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如离心式水泵与轴流式水泵,离心式风机与轴流式风机、后式和前弯式两种形式的风机与泵。使学生在学习中深入理解上述几种形式的泵与风机的叶轮结构、工作原理、流速三角形、性能、安装方式等各方面的特点和差别。以这个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许多的工程问题,引导学生把所学的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比如:为什么离心式水泵与大多数离心式风机都使用后弯式叶片?为什么轴流式泵的扬程小于离心式泵的扬程?为什么离心式水泵与轴流式水泵的使用场合、启动方式都存在巨大的不同与差异?怎样才能由泵的基本方程式理论分析获得离心泵的基本性能Q-H曲线?为什么各种不同型号的水泵对于安装高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为什么在选择泵与风机时都要求工况点都落在高效区范围内?为什么采用比转数就可以对泵进行分类和比较?在讲授中,要注意开拓学生的思路,逐步引导本科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课程的教学实践完全表明,本课程通过采用两种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极大激发了本科生的学习情绪,有效加强了本科生对课堂所学习内容的理解、掌握,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4结论

环境工程专业泵与风机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结合专业特点,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加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实践思维能力。采用当堂板书、多媒体ppt教学等多种教育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和比较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上方法改进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注释

①郭瑾,秦侠.环境工程专业“泵与风机”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13):84-85.

课程与教学研究篇6

1.管理课程与创业教育整合的理论必要性。布迪厄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网络或一个形构,这些位置是经过客观限定的。场域是由社会成员按照特定的逻辑要求共同建设的,这个场域是社会个体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集中的符号竞争和个人策略的场所,在这个场域中,不同的社会个体进行社会活动,是一种集中的符号竞争和个人策略,场域的个体是客观存在的,又是独一无二,一个单独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维能力、内含力量以及自我感知,进而产生属于自己的惯习,从理论上讲,创业教育与管理类课程有着共通之处,不同分工下的个体与整个社会空间关系存在着必然性和逻辑性的客观现实,同理而言,创业教育是管理学专业的惯习,两者也存在逻辑性和必然性的客观现实,有着天然的整合基础,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具有深切的关联度,帮学生培养竞争力,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其有自己的个人策略。2.管理课程与创业教育整合的实际必要性。在实际教育中,管理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人力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等,让学生对知识学以致用,可以适应经营管理岗位,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熟练掌握营销技能,并可以用开拓的思维可以解决在不同情况下导致的不同问题,培养管理课程的只是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开拓,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管理课程注重灵活运用,和创业教育的基本理念一致,且在市场经济结构调整变化的环境中,管理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企业也会对管理人员有创新素质的要求,创业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实际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管理类课程同样重视学生操作实践性,同创业教育有异曲同工之用,对于管理活动本身,注重在岗位上开拓进取,思维不拘泥于生产营销,创业教育可以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开发自己的思维策略,增强自身的操作实践能力,二者在培养方向上大体一致。传统教育方式大多都是重理论、轻实践,没有正确的理念为主体,教学成果不显著,应采取适用于艺术类的特色计算机基础教学。

二、管理类课与创业教育的整合改进方式

1.整合课程制定规划。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在学习中弥补自身不足,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目标和发展规划,制定创业计划书,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计划活动,以真实案例向学生讲解创业知识,并拓宽校内外资源,在管理学课程融入创业计划课程,邀请学校创业成功学生或知名创业成功人士举办讲座,向学生传授创业经验,帮助学生树立创业信心。学生如规划在管理岗位上积累经验,可帮助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开拓思维,在积累一定经验后可自主创业,为学生讲解优惠政策,并帮助学生多争取优惠政策,对管理课程而言,学生在学习管理知识的同时会涉及企业的发展史,对学生结合管理知识讲解创业历史,激发学生兴趣,有别于传统教学中被动的接受知识,推动学生开展自主创业。2.明确教育理念与管理课程的统合。首先建立应采取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对管理学类课程知识的梳理,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有别于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专业实践能力,正确的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以学生为主导,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以提升专业素质为保证,采用理念先进、适用性广泛、可操作性强、教学成果显著的的特色教学措施。3.整合教学课程。教学课程决定着教学成果,参考美国商学院的教育模式,应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将创业过程作为教育重点,丰富学生创业知识,锻炼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的心理模块应多增加管理学科目,开拓学生创业精神,管理类涵盖了人力资源、营销、财务管理等,可以用管理类内容丰富创业教育,增强管理类缺乏的创新精神。4.整合教学方法。管理学是建立在管理活动的基础上,应注重实践,避免偏重理论,应在管理学课程的实践中贯彻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宗旨,可采用情景模式模拟,使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被动的灌输知识教学成果偏差,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宝贵的职业知识,可以完善学生的策略思想。5.实施有特色的教学。实施有特色的教学,可与企业联系,让学生对实践项目进行考察、调研,不只以理论考核来评价学生,应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测试,创业方案评价等,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整体能力为评价标准。并采取师生互评的方式,优化评价体系。

三、结语

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对于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学成果并不好,不应只以理论考核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只是在学习中验证理论,更从自己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拥有丰富的创业知识。以学生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能力,增强整体素质,从根本上施展创业教育。让学生带着问题从实践中获得成长,为创业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改变以往灌注式的传输知识,利用生动形象的案例讲解,使学生达到快速理解并从中开拓思维联系自身,在特色类的教学模式下,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能力提高,不拘泥于传统的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可通过独立实践与思考规划个人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永波,周柏翔.管理类本科专业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9(1):62-64.

[2]朱国华.文化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图绘布迪厄教育社会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5):173-189.

课程与教学研究篇7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教学改革;措施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180-03

一、前言

在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设计中,课程教学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是研究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构建“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1]的根本保证。为强化研究生课程教学,三部委2013年再次强调“重视发挥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通过高质量课程学习强化研究生的科学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培养;构建符合专业学位特点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案例教学,探索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2],更凸显了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二、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但总体上看,研究生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培养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特别是涉及研究生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环节,三部委强调其重要性的同时也表明了这一环节还存在着不足,特别是针对一般高校(非985和211高校)而言,因其教学研究及其改革相对滞后,研究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

1.规模增长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与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国家199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5.8万人,至2013年招收硕士研究生53.9万人,研究生规模有了近10倍的增长。从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看,我校1998年硕士研究生实际招生82人(不含在职工程硕士),到2013年,硕士研究生实际招生1220人(含全日制专业硕士),增长规模达到14.88倍。教育资源增长不可能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增长同步,导致了学校研究生教育资源逐年紧缺,师资力量特别是在基础课任课教师逐年紧缺,研究生教学班人数逐年增加,不得不采取大班上课,甚至出现了近百人上课的现象。而在指导力量及专业课程教学方面,随着规模的不断增长,必然导致研究生指导力量的削弱,“师徒关系”受到挑战,研究生从导师处获取知识和参与研究的机会受到影响,而专业课程教学也不得不采取大班上课,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2.结构调整需要新的教学模式。在结构调整方面,国家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年招收人数不到5万人,至2013年达到21.7万人。我校应用型研究生招生增长更快,从2009年招收38人到2013年招收431人,短短5年时间里增长了近10倍。而专业学位教育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类型,其培养指向十分明确,其课程教学强调案例分析与实践教学,学位论文强调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等,这些人才培养举措对培养单位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

3.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一方面,学校本身就忙于弥补因规模扩张而造成的各方面的不足,无暇顾及修订和完善原有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制定新的规章制度,特别是教学管理和激励制度,如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985与211高校早已完成,但一般高校因多种原因至今无法开展。

4.社会经济环境的负面效应影响较为突出。在研究生教育巨大发展的10多年里,国家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发展和进步,但也产生了许多不良现象和思潮,这些现象和思潮不断影响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如受功利思想的影响,教师追求物质化倾向日益突出,教学准备不足。对于部分指导教师而言,他们也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争取横向(协作)科研项目上,回避学科基础和重大基础理论的研究;学生方面,随着研究生入学动机日趋多元化,部分学生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自主性差等[3]现象。

三、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

研究生课程教学出现的问题是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和产生的,需要我们以发展的态度逐步加以解决。同时,研究生课程教学问题涉及的内容和影响因素较多,既包括教学本身,也包括影响教学的环境因素,需要我们从全局的角度加以思考。由此,我们结合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改革探索。

1.修订培养方案,建设平台课程。在研究生的教育发展过程中,研究生规模不断增加的同时,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也日益增多,造成了研究生培养学院学科多而研究生数量少、研究生课程建设任务重而教学效益、质量较为低下的现象。为此,我校在2010年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提出了整合课程资源,提高课程效率的要求,鼓励学院按一级学科修订培养方案并进行课程设置,以便学院有更加充沛的精力建设一批优质的一级学科内研究生培养所需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实验基础等平台课程。

2.以强化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基础为目的,改革数学教学。对于工科院校来说,数学是研究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性和支撑性都比较强的课程,为满足不同学科专业的需要,我校在广泛征求各学科研究生培养对数学知识的需要的基础上,开出了多门数学课程以供选择,其中既包含理论性比较强的“模糊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课程,又包括实用性比较强的“应用统计”、“最优化方法”等课程。为满足特殊学科专业与指导教师的需要,学校还开出了“组合数学”等课程,进一步强化了数学在研究生能力构建中的支撑作用。

3.以强化应用能力为目的,改革英语教学。英语是研究生必须开设的一门课程,为做好研究生英语教学工作,学校自2006年以来曾几度修订“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实施办法”,办法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等为标准,对不符合条件者继续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以满足研究生四、六级考试与择业需求,抵进社会需要进行培养。

4.主动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需要,调整课程设置,转变教学方式。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指向十分明确,其培养目标主要是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为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我校较早进行了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并有幸成为教育部64所高校之一。经过几年的改革试点探索,目前,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理念和模式得以建立。

5.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发挥导师在知识传授中的作用。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主体,担负着研究生培养计划的设计、知识水平的把关和科研能力的训练等任务,是研究生培养荣誉与责任的承担者。为充分发挥导师的主体作用,我们在制度上具体明确、实施导师负责制的同时,坚持两年一次的硕士导师评选制度,使我校研究生导师、学生比基本保持在1:2.3左右,确保指导力量不因规模增加而削弱;而在研究生指导职责中,我们则要求导师定期联系指导学生,对研究生课程学习进行检查指导。

6.完善教学运行管理,优化课程教学环境。为完善教学运行管理,优化课程教学环境,我校几经修订完善了“研究生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全面对课程教学进行规范;为掌控教学质量,学校较早成立了研究生教学指导与监督委员会,制定了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实施办法,加大了课程检查评估力度,并重点对新开课程、“研究生课程教学优秀奖”申报课程进行监督评价;为鼓励研究生培养学院深化管理工作,我们同时设置了“研究生优秀教学管理奖”、“研究生优秀教学成果奖”;针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4]的问题,我们则在开展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评定的同时,广泛联系企业设企业奖学金,并结合研究生教育收费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力图将研究生‘综合素质考核’、‘中期分流’等与奖学金评定相结合,较好地优化了课程教学环境。

四、进一步深化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客观上讲,只要有教学活动就必然存在着教学改革。虽然我们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改革探索,但审视我校及一般院校研究生课程教学情况,研究生课程教学还不能较好地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由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1.坚持按一级学科设置课程。从我校研究生课程设置看,还存在着部分学院按二级学科设置课程,导致出现课程教学知识面狭窄、基础知识不够宽广等问题。而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个别学院组织管理不够严谨,还存在按教师个人需要或个别按导师培养需要设置课程的现象。由此,学校应在明确本科、硕士、博士培养目标要求的基础上,理清相应的教学内容,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上要明确:什么是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应具备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应该设置哪些专业课程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要求等;进而进一步需要明确的是:什么内容才能以课程方式进行设置,什么知识应该是研究生从导师处获取等,只有这样,才能将研究生教学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宏观指导下的知识教授中。

2.切实推进研究生教学方式的转变。研究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知识体系,研究生阶段的课程教学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教学应该是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而从实际来看,研究生教学还存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现象,造成了教学环节出现严重缺失学生参与、学生被动接收知识、课前学生缺乏准备、课内缺乏互动、课后缺乏总结、考试出于应付等现象,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研究性逐步弱化[5],严重影响研究生能力结构的形成。因此,学校要切实推进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首先,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要达成的目的,设计系列研究讨论的主题,这些主题既包括课程形成的理论基础,又包括课程的发展情况及最新动态,课程内容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与存在的问题等。其次,任课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大量的教材之外的阅读资料和文献,包括核心期刊和最新科研成果,学生则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总结提炼。第三,任课教师要花一定时间和精力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并进行总结提炼,要把学生讨论交流中突显出来的学术问题展开多维度的探究与剖析,在总结交流中为学生后继独立研究提供思路或一个较高的认识起点。

3.进一步完善教学组织管理。研究生课程教学组织管理需要全方位的配合。目前,教学组织管理过分依赖研究生院,而学院对教学组织管理的参与严重缺失造成了许多问题,如课程教学无规划,课程教学的先后顺序颠倒,基础课程后上、专业课程先上的现象也时常出现;教学队伍不够健全,任课教师出差无人替补,造成课程教学过于集中(都想在几周内上完),学生穷于应付等,由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学组织管理工作。首先,学校要明晰研究生课程教学组织管理的责权体制,要明确研究生全校公共课、公选课由研究生院负责,专业课由学院负责的,学院要为开什么课、什么时候开课、怎么开课负责;要提倡专业课小班上课以利于研究讨论式教学活动的开展;要避免短时间突击上课,鼓励学院按三学期开课等。其次,学校在教学资源配置与教学质量评价中要更加重视教学质量,要把有限的课程建设经费用于推动教学改革活动的开展,建设一批研究讨论式的教学课程;要在优秀教学奖的评选中更加重视课程教学的内在质量而不是单纯的任课教师出勤情况与过程管理;要在学院的工作考核中加重教学质量考核权重等,以完善的教学组织管理推动研究生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总之,研究生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规模已基本稳定,结构已日渐完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标任务。我校在提高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培养质量方面所进行的探索与改革,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研究生教学工作,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Z].1980-02.

[2]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Z].2013-03.

[3]赵蒙成,朱苏.研究生学习力的特点与养成策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08):39-44.

课程与教学研究篇8

(赤峰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内蒙古赤峰024000)

摘要:目前,作为英语教育专业的核心内容,英语教学法课程在教学思想、方式等方面仍旧滞留在传统教法的基础上,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这种传统的英语教学法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为此教师必须认清英语教学法课程的实质,抓住其特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英语教学法课程的研究背景入手,重点分析阐述了英语教学法课程研究的内容,并对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和反思.

关键词:英语;教学法;分析;反思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07-02

1引言

众所周知,英语教学法课程设置的目标就是为了能够培养更加优秀、更多数量、更具专业水平的英语教师.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日后的英语教育教学对广大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为此,我们要不断加大对英语教学法课程的研究力度,力争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此时对于英语教学法课程研究的分析与反思则显得意义尤为重大.

2英语教学法课程研究的背景

2.1英语教学法的国内发展

作为一门专门针对高校师范类学生的课程,英语教学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英语知识和英语教学理论两个方面.这种课程的主要特色是能够将实践与理论教学完美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学校里进行的语法、听力、阅读、写作等训练融入其中,并通过实践巩固对这些理论的理解.

在我国,专门针对英语教学法课程的研究起步比较晚,始于20世纪末,但是发展比较快,尤其是近几年来,不论从研究方法还是研究内容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对英语教学法课程的研究内容上看,首先需要从综合性研究着手,然后逐步向新课改靠拢,将英语教学法与新课改有效结合起来共同作为其总体研究内容,以便适合学生需要.总而言之,高校英语教学法课程的研究范围极为广泛,且时间性较强,教学尺度难以掌控.

2.2英语教学法的应用程度

从专业英语教学的角度上出发,英语教学法与汉语教学方法具有一样的功用,是在专业英语教学中所不可或缺的课程类型.然而,在英语教学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学管理人员仅将英语教学学作为介绍性内容,可以说这是对这一学科的认识性误区.从教学与方法论的角度上来认知,国内对英语教学法课程的重视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的.无论是通识教学,还是专业教学,都要考虑到英语教学法的相关问题,以促进英语的教学进行,改善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以及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3英语教学法课程研究的内容

3.1与国外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将国内英语教学法课程与国外进行比较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研究方向,在当前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这方面的资料也比较多.通常情况下,都是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理念等几个角度出发,加强国内外英语教学法的分析研究,而选择的国家也都是美国、新加坡等教育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具体来说,美国的发展历程及特点是对美国英语教学法的重点研究内容,并有效吸收其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我国英语教学法课程建设提供良好的参考,并为我国英语教学改革树立宗旨.此外,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对比,可以更明确的看到国外英语教学法课程的一些优点,结合我国具体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独具特色的英语教学法课程.

3.2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的研究

将英语教学法课程研究与新课改有效结合是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式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且对于这部分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国内英语教学法课程研究的主要趋势和关键内容.当然,通过研究发现,国内的英语教学法课程仍旧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教学方式落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空泛且不贴合实际.此外,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英语教学法课程的研究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主要包括对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材使用等方面的具体研究.

3.3对师资培养的研究

大家都知道,引导和启发学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而对于英语教学法课程来说,教师还有着示范性的作用,因此英语教学对师资力量的要求比较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师资力量重要性的对比研究,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学法课程教师,其不仅要有较为专业的英语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的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同时,良好的修养还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二是对转变教师观念的研究,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力提高师范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三是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就目前而言,英语教学法课程师资力量的流动性较大,同时还存在对该课程教师的歧视问题.

3.4对课程软、硬件设施的研究

包括教师素质、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措施等在内的各类软性因素都是英语教学法课程的软件设施,而其硬件设施则主要包含教学楼、教学设备以及宿舍楼等.比如对于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设备的研究,能够正确指出使用多媒体设备的利与弊,并分析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作用,从而使教学成效达到最优.此外,环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也是教学法课程的研究内容之一,将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各类学科进行有效结合,探讨课程主客体及环境对整个英语教学法课程的影响.虽然当前对这些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但其丰富了英语教学法课程的内容,也拓宽了英语教学法课程的研究方向.

4对英语教学法课程研究的反思

4.1研究方法应该更加专业化

就已有的研究成果而言,对英语教学法课程的研究论文大部分是经验性的,其主要是运用语言来对观点进行描述,文中缺乏数据及实例来支撑观点.当前,对英语教学法课程的主流研究方法是定性研究,近年来,实证研究也逐步被引入,这说明其在研究方法上已经取得很大程度的进步,然而从专业角度来看,只有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效结合,才能搜集更多种类的资料来支撑观点.此外,在寻找适合的研究方法时,还应将英语教学法课程的特殊性列入考虑的范围之内,从专业角度把握研究的内容和目标,从而设计更为合理的研究方法.

4.2研究内容应该更加全面、细致

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等三个方面共同组成了英语教学法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然而在以往研究中,流派介绍占主流,课程的教材建设却没有引起重视,更是缺少教学评估方面的研究.而从市面上看,可以找到的教材虽然很多,但内容却大致相同,更新也不及时,因此需要加大对英语教学法课程的研究力度,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并开发有价值的课题,从而加强实证方面的相关研究.

4.3研究成果应该应用于实践

指导实践是所有研究的最终目的,英语教学法课程也不例外,因此要将该门课程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当中.我们要知道,如果在实践中能够运用研究成果可以有效避免一些错误的发生,其目标就是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英语教师,也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我国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因此,只有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在检验成果,并在实践中对研究理论不断的加以完善,才能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循环,才能真正实现英语教学法课程的真正意义.

5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英语教育的核心课程,英语教学法课程是一个有活力且实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目前对其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逐步推广到全国范围内使用,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必须加强高校英语教学法课程的建设力度,提供教育教学水平,增强师范生的理论性、实践性以及实用性的学习能力,力争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英语教师.

——————————

参考文献:

〔1〕陆晓彬.英语教学法课程研究的分析与反思[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08).

课程与教学研究篇9

《家具与陈设》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也是本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调查,各学校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各有侧重,但这门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还是使学生进一步具备从事室内装饰设计的能力,创造出功能和美学等方面均有创新的生活空间,让学生可以训练设计基本功,开阔学生的视野。

传统教学模式的分析

《家具与陈设》课程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根据知识结构体系需要将其分为“家具的风格流派”、“家具的造型设计”、“家具的材料与工艺、“室内陈设的基本知识”、“室内陈设设计的装饰流派”、“室内陈设的布置”、“室内陈设品的选用”等部分。各大院校划分方法虽有异同,但都不影响其课程实践性强、内容较为综合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结合过去的教学实践,发现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不足。

理论的抽象性,概括性,使学生听起来觉得空洞,缺乏感染力。由于对理论知识缺乏具象认知,往往理解相对模糊,在实际工作中感觉无从下手,也就无法将抽象理论与具体设计案例结合,进行体验、转化、再造,容易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改革方案与实施

在室内空间中的家具大体可分为固定式与移动式两种。移动式家具,如沙发、茶几等,

一般都是由家具设计专门人才进行设计并制作,室内设计师只需要直接去家具市场选购。而固定式家具,如橱柜、书柜等一般与室内界面固定连接,占据重要的空间位置,基本都是在室内装修现场直接制作,其外观造型、尺寸、材料、结构等均要求室内设计师设计和绘制。这就要求室内设计师具备设计、制作这类家具的知识。

“链式”教学改革

家具与陈设课程的学习离不开实践。家具与陈设设计的市场越来越趋于成熟,对从业设计师在配饰产品、专业完整的工作流程以及团队组建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更需要学生通过与工作相符的实践学习来提升和丰富自己的能力。因此,环环相扣的实践课程设置,在家具与陈设的实践中尤其重要。

1.了解市场,是一切实践的基础

在家具与陈设的实践环节,首当其冲的就是认识市场。通过市场调查,学生能够了解到目前国内家居陈设(配饰)行业发展及所处的市场态势,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课,大家将充分地领会到从事家居陈设职业所需要的能力、素质、团队组建方式、配饰产品市场分布、陈设及家居配饰服务要点等等方面的信息和知识。

2.元素积累,一点都不能少

从元素课程涵括家具陈设、绿植与花艺陈设、中国画及油画的陈设应用、陶瓷及艺术品的陈设、家纺产品陈设、灯饰的选择与陈设、家居陈设的色彩及创意应用、国际家居潮流及风格元素……在这些专业元素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动手体验、观摩、实地考察等实践方式开展学习。尤其像别墅样板间的考察与实地练习、博物馆珍藏艺术陈设品的观摩、家纺设计师工作室的外出教学等等都是以“实践”为核心。

3.案例实践,整合陈设师全面能力

整合前期掌握的工作流程、项目实施标准以及对各种设计元素的熟悉,学生在课程的最后阶段需要完成一系列案例的分析、策划和执行。这个实践的过程丰富而生动,从方案策划、陈设元素选择、完成图纸布局是一次设计的全过程体验;

“产学研”教学改革

通过把企业的研发任务转化成课题的形式使教学与科研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教学更有明确的目标性。在教学当中又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意积极性,共同动手参与,使原创的设计想法能够实施,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设计潜质,在整个系统的学习当中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同时,也能让教师把教学当中的理论知识有的放矢地转化为科研实践成果,完满完成阶段性课程及横纵向科研课题任务。通过和企业进行不断、有效的磨合,在得出相互认可的科研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引导企业把项目生产设计任务的核心部分系统而循序渐进地给予学校,这样就可以形成相对固定的专业教师设计团队,通过项目的特性和学生的特点及设计水平的优劣客观地调配资源,也能长期有效地完成企业的多方面要求。

课程与教学研究篇10

电工学系列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应用性强、内容更新快且学时少的特点。教学改革要协调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两方面的需求。受传统教学模式和体制的影响,非电类专业电工学系列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多年来,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同仁不断努力进行电工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构建能有效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应用和创新能力的课程教学体系为目标。

一、目前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学内容落后,教学体系设置不合理

非电类专业电工学系列课程主要包含电路理论、电工电子、电机电器及继电接触器控制这几方面的内容。对于电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这几方面的内容分别单独开课且有后续课程,学时充足,因此可以将基础课的理论联系专业课的实际应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很强,重点突出,后续课程也帮助学生了解前修课程所学知识该如何运用并做到学以致用,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非电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电工理论在工程技术中应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分析和解决电工技术方面的问题,并能设计简单的电路,而非研究或者专业型的电类人才,没有相应的电类后续课程,但本专业的专业课的部分内容又与电工学系列课程内容密切联系,学生很难衔接。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有很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目前的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先修课程没有为后续课程做好铺垫。教学内容的落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2.教学方法刻板,课程评价体系单一

教育发展几千年,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提高,同时也“统一化”了。无论老师的知识背景结构、学生的专业或者基础,统一入学、统一内容、统一方法(如多媒体教学)、统一考试、统一毕业。教学中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实现知识传递为主,满满的内容几乎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互动较少且达不到好的效果,比如讨论课很容易就变成习题讲解课。成绩评定大多是以课程考试及平时成绩两部分构成,考试沿袭传统的闭卷考试,学生不得不花一定的时间以做题来代替学习,平时成绩基于考勤和实验等,这种模式驱使学生以考学分为目的来完成课程学习,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3.实验内容单调,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

单从实验课程方面来看,验证性实验基本是当前实验教学内容的主体,综合型和设计创新型实验相对较少。实验教学内容简单,没有及时调整,指导教材内容简单、步骤详细,实验方法的说明过于刻板。实验通常是在指导老师的示范带领下完成,局限了学生的自主性。

实验室功能单一、缺乏整体规划,实现封闭管理,非课程时间基本不对外开放。因此,课余学生无法合理或者仅有极少的学生可以进入实验室,也无法将相关实验室联合起来实现一些特定的教研需要。

4.教学改革受管理条框的约束

目前,高教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教师评估评价体系,各种宏观的理念和目标形成了具体数量标准。比如教师评职称看科研论文和教学质量两方面,前者可以具体化到数字,后者则比较模糊。如在教学质量评价中,教学方法的评估标准则直接转化为对显性现象的描述,如内容是否遵从大纲、层次是否清晰等,甚至于与学生的考勤率挂钩。教学评价体系的标准化、制度化一方面使得许多具体工作有章可循,另一方面也束缚了教师们的创造力,在教学中严格遵循大纲,教学过程中更倾向于以学生能听懂、吸收知识作为目标,并不敢对学生提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许多教改的方法很难实施。

二、电工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课题组老师经调研、讨论后,确定电工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方案为:(1)深化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将课程建设成为精品课程;(2)将课程相关实验室打造成为先进高效、综合性的开放式实验教学基地;(3)结合新的参考书和教材,编写出新的教学实验指导书,并力争出版。

1.树立新观念,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

电工学系列课程作为非电专业的基础课,其内涵和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教改的进行是不断扩展和完善的。知识总量不断增加,终身学习观念日益强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和多变的,本科教学朝向基础化方面发展,因此,观念上要树立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是培养学生根本途径的观念。高教改革的大趋势是推行适宜于培养创新人才的通识教育,传统的重基础、重细节的教学内容亟需改革。同时,新知识、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涌现,致使电工学系列课程内涵内容越来越多,如果仅仅是在旧的内容基础上进行添加,势必使“内容多与学时少”的矛盾日益突出。针对我院各相近专业的教学实际情况,经过大家深入研究讨论,按照不同专业进行模块化分类教学,课程内容模块化划分见图1。

模块化划分之后,教学内容在必修基础性和选修应用性两部分内容的选取上注重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针对不同专业可以进行适度适量的增删和择选,理论部分学时数在64~96之间,实践部分学时数在16~32之间。鉴于学时有限,理论教学内容有些细节可以大幅删减,比如电机电器内部分析计算,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分析,分立元件电路的定量分析计算等。有些贴近应用或者前沿性的内容则需增补,比如电机电器外部特性,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eDa技术,通讯技术,智能化技术等。

2.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手段

从高等教育对象的特点来看,绝大部分同学所选专业即为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学习的终极目标或需要是将个人专业与职业岗位要求结合起来,以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完成自我实现,他们的学习活动主要由需求目标和兴趣维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电工学系列课程最吸引学生的就是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制定教学方案时应该包含课本和课外两方面的内容,课堂讲授方面除了抓住重难点而外,要尽可能增加与内容相关的应用,丰富课堂信息量,开阔学生思路。还要善于提出问题,给予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他们自由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此外,还应留有适量的问题给学生自行解决,引导他们进入更新、更深层面学习。

教学方法更为灵活开放之后,再采取以往的课程考核方法很容易将学生最终还是引入老路――在狭窄范围内死记硬背。课程考核应该采取开闭卷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报告与实物制造相结合等多种考试方法。考试内容要体现平时上课的重点,避开繁复的计算,注重基础,适当降低难度,扩大知识点覆盖面。

3.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促进实验室建设

实践教学是电工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中使学生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会并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及基本电量的一些测量方法,实践活动也是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组拟采取一些措施,对实践教学和实验室管理进行改革。

一是改进实践教学内容,形成分层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内容既要保证基础,又要不断地调整和更新实验,以适应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突出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实验。此外,对指定性实验项目尽可能设置可扩展的内容,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发挥潜能;设计一些面向实际应用的、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选做实验,可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对于基础较好、动手能力强的同学来讲,自选实验是提高个人技能水平和综合应用的平台;在实验学时之外,有兴趣的同学想进行实验制作、调试或产品设计,可由老师进行课外单独辅导,学生实践完成。实践教学中还应该引入eDa技术。

二是促进实验室规范化管理,促进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建设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质量,从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工程训练的目的出发,课内实验是远不够的,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独立实践的机会,全面推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将电工学课程相关实验室有效整合,构建综合设计和创新实验室,可以丰富实验内容,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电工学实验室所用的实验设备种类较多,维护工作量极大,需要建立严格的使用登记、报停、维修等管理制度。

4.淡化指标考核,回归教学改革本身

数字化的指标往往只是一个参考数据,实际在不同班级不同专业遇到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数字化”处理。回归教学本身,首先可以考虑在课程组内开展教学交流活动,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鼓励大家相互听课,切磋授课经验,以取长补短,争取共同进步。其次,全日制教学与社会自学考试的最大区别在于强调教学过程,这体现在多方面,包括考勤、实验、作业、讨论和考试等。考试方法灵活,意味着考试容易通过,这不意味着是在“宽松放行”,应在不影响课程进度的前提下,采取严格考勤可保证有效实施教学过程。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