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2:13

海洋经济的含义篇1

我国海洋环境问题及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海洋经济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海洋空间为活动场所的经济活动;二是以海洋资源的利用为对象的经济活动。按照海洋与经济活动的关联程度不同,海洋经济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狭义的海洋经济,是指包括开发和利用海洋的丰富资源、海洋的广袤水体以及海洋的广阔空间的经济活动的总称;(2)广义的海洋经济,是狭义海洋经济的延伸,指为开发和利用海洋而产生的相关产业;(3)泛义的海洋经济,不仅包括上述两个层面,还包括海岛陆域的经济活动(海岛经济)、海岸带的陆域经济活动和河海体系中的内河经济(沿海经济)。

(一)海洋环境问题

关于海洋环境问题的研究,我国经历了起步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和逐步完善阶段。

1.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海洋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严重破坏。一方面,陆地的农业和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尤其是工业废水的处理手段还非常欠缺,直接排放到海洋中,给海洋造成严重污染;另一方面,海水养殖、海洋石油开采等形成的污染,造成海水水质恶化,近海生物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为此,海洋的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我国海洋管理部门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此时关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海洋环境污染的来源和治理措施、海洋环境保护和评估、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如孟伟和张淑珍以水环境中的深圳湾为例,提出了开发海洋物理环境容量的意义,指出有机污染物(主要指CoD)的物理环境容量主要受海域水动力条件的制约[2];倪轩认为,世界各国沿岸海域遭受日益严重的污染,最主要的原因是沿海工业和海洋事业的发展带来的海洋污染物的增多,这不仅使得海洋的自净能力几乎丧失,给海洋生物资源带来巨大灾难,而且更严重的是人类的健康也面临极大威胁[3]。

2.初步形成阶段。由于海洋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海洋环境的研究成果显着增多,主要的研究方向有:渔业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海平面变化及影响、海洋灾害的危害和防治、海洋环境保护和治理对策、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研究成果包括:巴登在分析海洋领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评述了海洋污染的现状和未来走势,运用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生态毒理学方法研究了海洋污染问题[4](p45-103);陈亚瞿认为,渔业的发展受到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污染物排放加剧的危害,造成很多江、河、湖、海的渔业水域遭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5];王伟洁和吴长江认为,山东省渔业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但是由于污染源的大量增加,渔业发展的水域环境质量显着下降,渔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渔业生产受到了挑战[6];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的杜碧兰等提出了海平面上升的恶果,认为如果海平面上升30厘米,长江三角洲及江苏和浙江沿岸大概5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将被淹没[7](p5-20);翁盛深以汕头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要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8]。

3.逐步完善阶段。21世纪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了学者们的更广泛关注,主要的研究领域有: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对策、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特殊生物品种及区域的分类保护。主要研究成果有:王斌提出了我国海洋及海岸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肯定了国家相关部门在管理国家海洋事务、监督海洋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重要工作[9];徐祥民和马英杰认为,海洋特殊区域是海洋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渔业水域、重点海域、海滨风景名胜区、海洋生态示范区等,并建立了一整套海洋特殊区域的保护体系,对特殊海域进行分类、集中整治和保护[10];韩永伟、高吉喜等以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敏感性的过程中,提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改变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恶化现状、保护渔业资源和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具体措施[11];高振会提出在未来的海洋经济发展中,海洋技术和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12];王美珍以环杭州湾为研究对象,认为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发展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应该抓住环杭州湾沿海经济发展的机遇,进行可持续的海洋经济发展[13]。

(二)海洋经济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对海洋经济的环境评价方面的定量分析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点。在这些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有:陈可文在《中国海洋经济学》一书中建立了海洋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3个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其中,关注海洋经济的资源环境的发展是该指标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其资源环境系统包含的变量有:自然资源存量、海洋污染排放、海洋污染带来的损失、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等指标[14](p59-138)。张德贤等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中建立了海洋经济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5个子系统:海洋经济子系统、海洋资源子系统、海洋环境子系统、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子系统、社会发展子系统。其中,海洋资源与环境子系统主要包括海洋生物多样性、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率、海洋污染面积比重、海岸倾倒数量等指标[15](p12-60)。韩增林和刘桂春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中建立了海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4个子系统,分别为海洋资源承载能力、海洋资源发展能力、海洋环境承载力和保护能力以及智力支持系统。该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模型,共包括5个层次共48个指标。其中,海洋环境承载力和保护能力子系统包括的指标变量为:单位海域面积废水排放强度、单位海域面积固体废弃物倾倒强度、滨海海域的水质质量指数、赤潮发生的年频率、海域内年原油泄漏量、海洋环境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海洋水体环境质量标准、海洋水体污染物背景值、人均海洋环保费用、海域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例、入海废水排放达标率、海洋环境保护法规数目、省级以上海洋保护区数目等[16]。

冯晓波等在《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证研究》一文中建立的指标体系包含4个子系统:海洋产业发展能力、海洋科技综合能力、海洋资源利用能力和海洋环境承载保护能力。该体系共包括4层16个指标,其中重点考虑了海洋环境承载力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制约,海洋环境承载保护能力包括的指标变量有: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海洋自然保护区个数、滨海观测台站等指标[17]。狄乾斌和韩增林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一文中建立了包含海洋资源环境子系统、海洋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发展子系统的指标体系。其中海洋资源环境子系统中包括资源总量、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三个方面;海洋经济子系统中包括经济增长和经济质量两个方面;社会发展子系统中包括人口增长、生活质量、科技潜力三个方面。该指标体系共包括28个指标[18]。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关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而针对海洋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建立海洋经济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因此,本文将充分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改进目前研究的不足,建立一套我国海洋经济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希望通过该体系的设计,使该指标体系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够具体用于指导我国海洋经济的环境改善,用于政府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的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

我国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环境污染与海洋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忽视环境保护的过快海洋经济增长,必然会带来高污染和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问题,这样不仅会大大削弱我国海洋经济的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将面临不断加大的经济和社会风险。海洋经济增长不应该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必须在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与约束下进行,即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密不可分。本文将海洋生态环境因素作为衡量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建立我国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由目标层、因素层和指标层组成,共包含4个因素层和18个指标,具体的指标见表1。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t由4个因素层组成,分别为:海洋污染程度(e1)、海洋环境治理(e2)、海洋经济损失(e3)、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e4)。海洋污染程度因素层描述的是海洋受到的各种污染和侵蚀,包含8个指标,分别为:(1)海洋污染面积比重i1,考察海洋受污染的面积占整个海洋面积的比重;(2)海洋主要污染的超标程度i2,考察海洋受污染程度的严重性;(3)水质质量指数i3,考察海洋海水的水质情况;(4)单位海域面积废水排放量i4,考察废水这种主要海洋污染物的单位面积的排放量;(5)工业污水未达标排放率i5,考察排放的工业废水的污染强度;(6)单位海域面积固体废弃物倾倒量i6,考察固体废弃物这种海洋污染物的单位面积的排放量;(7)海洋生物多样性i7,考察海洋中生物的品种多少,是否受到了污染;(8)海岸侵蚀比重i8,即海岸侵蚀的面积占总海岸面积的比重,考察海岸作为不可再生资源而遭受的破坏程度。

海洋环境治理因素层描述的是人们在改善海洋环境和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做的努力,包含4个指标,分别为:(1)单位海域面积污染治理费i9,考察单位面积的用于治理污染的经济投入;(2)污水处理率i10,考察废水作为主要污染源在排放之前的无害化处理比例;(3)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i11,考察用于海洋污染处理的投资在GDp中所占的份额;(4)减灾防灾投入i12,考察为避免和防治海洋灾害而投入的成本。海洋经济损失因素层描述的是由于海洋环境的恶化导致的海洋面临的直接的或间接的成本损失,包含2个指标,分别为:(1)海洋污染直接损失i13,考察海洋污染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2)海洋环境灾害损失i14,考察由于海洋生态破坏而导致的海洋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因素层描述的是海洋经济在后续发展中可能的能力大小,包含4个指标,分别为:(1)人均海洋环保费用i15,考察用于海洋环境保护费用的人均值,反映未来环保发展的经济支持;(2)海洋科研人员占海洋从业人员比重i16,考察致力于海洋环境保护科技研发的研发人员的多少,反映未来在研发上有多少人力资源可以利用;(3)海洋科研支出占GDp比重i17,考察致力于海洋环境保护科技研发的支出比重,反映未来科技经费的投入;(4)公众的海洋环保意识i18,考察公众对于海洋环境保护的认识。

评价方法选择

在学者们对于指标体系的研究中,较常见的评价方法有多种,包括投入产出法、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由于本文构建的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包含多层次的多指标综合模型,其评价方法的选择必须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简便性,因此,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层次分析法(theanalytichierarchypricess,aHp)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后,在经济决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由美国匹兹堡大学的萨第(Saaty)教授提出,它是一种“无结构决策问题的建模”,对于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具有可行性。本文采取指标处理、指数权重赋值及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数计算三个步骤来完成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过程。1.指标处理。由于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中的18个具体指标具有量纲不同的特点,所以必须经过指标的标准化处理之后,变换成无量纲的指数化数值,再进行计算和加总,即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取阈值法作为无量纲化处理的方法。2.指标权重赋值。指标权重赋值是层次分析法运用的核心,也是影响一个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的最重要步骤。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首先需要将每个层次的各个因素进行比较和赋值,构造模型各层的相对重要度判断矩阵。

海洋经济的含义篇2

浩瀚的宇宙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同样人类也从未停止过对海洋的探索。海洋生态系统中蕴含着无数的生命,同时也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海洋中的动植物就是我们这个地球的清洁工。在整个海洋生态环境食物链中的所有动植物,都在有机地运动着循环着。它们构成了一个可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食物链。海洋中海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譬如石油、天然气、煤矿、铁矿、可燃冰等等。海洋中几乎含有陆地上所有类型资源,甚至于还有一些陆地上没有的资源。然而一直以来人类过度的捕捞和开采海洋资源,造成了海洋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同时,各种类型的海洋污染也是罪魁祸首。特别是近海海域污染严重,一些沿海城市基本都是人口密集区,同时也是工业发达地区。这里每天都会产出大量的工业垃圾,其中含有严重超标的铅、镉、汞等有害污染物。据统计,全球每年有上百亿吨的工业污染物排放入大海之中,这些污染物使得海洋生态环境变得非常脆弱。此外由于富含高营养物的污水大量排放入海洋,导致近海水域赤潮频繁发生,给各个国家的近海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近海岸的人工挖沙采礁、人工填海造城等活动造成海岸线严重破坏。现如今人类已经本文由收集整理深切的感受到由于自身的破坏所带来的惨痛代价,如何才能够更好的保护海洋环境,重建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生态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自然、人、社会三者的关系是马克思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在其所有研究分析的范围中,最重要的也是话题最多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它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马克思把大自然看作是人类自身感性生活中的一部分,并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地解释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存在物,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存。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类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且以劳动为媒介与自然界进行相互改造。人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着大自然,从而不断地去认识和感知大自然。人类对自然界改造的每一次进步,即意味着人类受制于自然界方面也同时前进了一步。改造得越深刻,受制愈强烈。因此,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只有不断地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人类才能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社会发展,从而发展人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生态自然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时,要特别注意反对两种错误观点,一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即形而上学的机械式自然观,认为大自然是由大量的个体组成,彼此之间没有什么联系,把大自然看作是静止的僵死的。二是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即只看到大自然这个系统,而忽略了人类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看待人与海洋的关系,必须坚持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时候,要遵循海洋发展规律,保护海洋,保护海洋生态。反对那种借口人类利益高于一切,为了利益不惜破坏海洋环境、破坏海洋生态的思想和行为。当然那种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为借口,反对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思想和行为也是不可取的。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生态道德的理论基础。给自然以道德关怀是人类发展的进步的标志。生态道德理论在自然观上,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推崇自然循环理论,认为大自然是一个统一的运动的有机整体;在认识论上,反对将人与自然分开而论,主张人与自然的相互依赖性;在价值观上,认同构成价值的内容是多样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也就是说,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基础的生态道德观告诉我们,人类不能只对人自身讲道德,对于自然也应该给予道德的关怀即要有生态道德。原始人类基本都是以最基本的生产工具从大自然获取生活必需品,那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小。但是随着人类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大自然也遭到了人类空前的掠夺式开采。从大自然中得到发展的科学技术,再利用到破坏大自然上显然违背了生态道德理论。现在的海洋生态系统受到人类严重破坏,也都是由于人们没有深刻地认识到海洋和自身生活的密切关系,以人类中心理论去判断自身的发展方向的结果。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现在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是由于人类日积月累的进行海洋资源的掠夺、对海洋生态的践踏所导致的。因此,改变原有的对待海洋的态度和方法,给海洋以德关怀,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自然观的、道德观的完整体现。

海洋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对海洋环境的重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也相继出台。关于海洋生态环境的道德关怀理论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制定经济与海洋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政策

一些主要依靠海洋进行经济发展的国家和地区,一定要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海洋与自身经济发展的关系。针对那些近海地区,一定要严格控制陆地污染物向海洋中的排放。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沿海地区近海环境的污染程度也在不断的加重,要加紧一些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又要针对性的将污水中重要污染物进行根本性清除。加强对入海排污口的管理,不符合法律法规的一律清除。同时农业发展所带来的污染也应该受到重视,鼓励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减少各种农业化肥或者农药的使用。“海洋容量”的提出是为了能够控制陆地向海洋排放废弃物的总量,一定要对所排放区域的海洋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测算,分析这片海域的自然降解速度,坚决遵守河海统一,陆海兼顾的原则,根据所测定出来的海洋污染物总容容纳,列出每个海域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未经许可坚决不能向这片海域排放更多的废弃物。

绝对禁止向海洋中排放具有放射性的污染物,在进行海上废弃物倾倒时一定要对倾倒区域进行海洋生态环境检测,防止对该区域动植物生命的危害。同时要不间断地对该区域进行环境检测,观察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分析倾倒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严格控制海上交通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加强船舶防铅泄露设备的维护,同时加强大型港口处有关船舶废水、废油、废渣处理工程的实施,制定相关的政策。近些年来海上船舶漏油以及有毒物泄露情况多有发生,一定要制定有关的防范措施以及补救措施,从根本上遏制这些事故的发生。

2.大力推行海洋生态保护区

通过各种监测手段进行海洋生态环境评价,逐步地推行海洋生态保护区的构建。针对于一些海洋濒危物种的生活区域,建立实时的监测系统,保证这些动植物的正常生活环境不受到危害。譬如我国广东省到目前为止就建立了将近50个海洋生态保护区,所保护的海洋面积达到55万公顷。在所保护的海洋面积内生活着如豚类、大鲵、文昌鱼等珍贵的海洋濒危动物,大黄鱼等重要经济水产品的生活繁殖区域,红树林等对海洋环境有着重要生态循环作用的植物。自2004年发生了印度海啸以来,各国纷纷开始注重海洋生态防护林的建设,从之前的单一体系防护林,发展为现如今的滨海湿地防护,滩涂红树林防护以及城镇乡村防护、荒山绿化防护等多层地多级别的防护林体系。

3.不断加强海洋生态的监测能力

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我们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持,现如今可以利用卫星、飞机、海洋监测船、海上基站等多种检测手段相结合,实现海洋生态环境的全方位立体实时监控。同时,还应该加强海洋生物的监测,海岸线的监测,严重海洋气象灾害预警系统的构建,监测区域内的污水入海口监测,入海污染物成分鉴定。

4.提高人们对于海洋环境的道德关怀认识

海洋经济的含义篇3

[关键词]海洋产权;交易中心;蓝色经济;海洋资源资产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11)09-0139-04

一、引言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要积极服务海洋经济发展,“促进海域使用权依法有序流转,创设海洋产权交易中心”。1月12日,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方案》更明确指定“在烟台筹建海洋产权交易中心”。这一重大决策不仅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我国产权交易方面引入了一个崭新事物,其新,首先体现在“海洋产权”这个新概念上,再者“海洋产权交易中心”是国内首家,并无先例。筹建中的海洋产权交易中心之主要功能,就是要组织、协助、促进和保障针对海洋产权进行的交易活动。由此就引出两个关键性问题:其一是如何定义和规定“海洋产权”概念,它包含着哪些东西?其二就是面对“海洋产权”这个概念,我们目前或近期内能针对哪些具体的海洋产权品种进行交易?比如,开展滩涂水产养殖权交易,可能问题不大,但是,海底矿藏的勘探权和采矿权,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很难谈得上流转和交易。

要解答上述问题,既需要深入进行理论研究,也需要密切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首先,海洋产权交易中心建设是一个实践性创举,只有来自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引领与指导,交易中心才能建设好,才能长久生存、健康发展。为此,我们拟从实践的角度对海洋产权的概念及其类别进行定义、梳理和讨论,从而明确海洋产权交易中心交易对象的可能范围。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别的交易对象,探讨实际可行的交易品种的引入和选择,设计未来交易对象扩展的操作路径。进而构想海洋产权交易中心建设与发展的时间进程及其涵盖地域的空间格局。最后,分析海洋产权交易中心未来发展的关键动力,指出必须勇于实践,重视理论研究和探索,推动国家的海洋制度创新和海洋管理体制创新,才能建成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海洋产权交易中心。

二、海洋产权概念及其类别探讨

目前,学术界对于“海洋产权”在理论上尚无明确定义,因而笼统地谈论“海洋产权”交易不免让人有模糊朦胧之感,实际意义甚少。把“海洋产权”作为交易对象还面临着明显的理论障碍,有必要对海洋产权给出一个大致的定义,以便为海洋产权交易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迈出开拓性、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一步。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新制度经济学对一般性的产权概念已经有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国内海洋经济学与管理学方面一些专家对海洋资源资产产权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讨,相关研究都应该成为我们定义海洋产权的参考与借鉴。

凝聚了经济学经典思想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把产权简单地定义为:“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王淼等(2008)指出,“产权是指法定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各项权利的总和,包括财产所有权及由所有权派生出来的各项权利”。借鉴前人关于一般产权的定义,面对创建海洋产权交易中心的现实需要,本文提出一种关于“海洋产权”的广义的以交易实践为导向的定义:海洋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并赋予保护而实现的、对某种与海洋有比较密切关系的财产或资产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海洋产权是指法定主体对与海洋有较为密切关系的财产或资产所拥有的各项权利的总和,包括财产所有权及由所有权派生出来的各项权利。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资产和财产既包括有形的物质的资产财产,如海岛、海底矿产,也包括无形的非实体的资产财产,如知识财产、智力资产等。使用和利用财产、资产的方式既可能是正面的正向的,如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捕鱼和水产养殖,也可能是负面的反向的,如向大海里排放污水、污物等。

以上关于海洋产权的比较简明的内涵定义,为从海洋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从实践角度、操作层面来界定海洋产权包含的具体内容和范围创造了条件。下面将借鉴前人关于海洋资源资产产权的研究成果,并补充其他类别涉海产权,提出海洋产权的总体分类。

本文认为海洋产权应主要涵盖海洋资源资产产权(含海洋物质资产、海洋环境资产、海洋能源资产、海洋无形资产等)、涉海企业事业或其他单位的普通资产产权(含非资源性涉海实物资产产权、非实物资产产权)、海洋知识产权与专有技术、以及海洋排污权、排放权等。具体分类说明如下:

1、海洋资源资产产权:海洋资源是海洋中所蕴藏的各种物质资源的总称,通常指在海洋内外应力的作用下形成并分布于海洋地理区域内的、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海洋资源资产产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海洋物质资产:海洋生物资产(如海洋植物、海洋动物,海洋渔业资源资产、海洋微生物)、海洋矿产油气资产(滨海矿砂、海底石油、海底天然气、海底煤炭、大洋多金属结核、海底热液矿床、可燃冰)、海洋化学资产(海水本身、海水溶解物),等等。

(2)海洋环境资产:海洋旅游资产、海洋空间资产(海岛、滩涂、港湾、海域、海滨、海洋水体空间、海底空间)等。

(3)海洋能源资产:海洋潮汐能、海洋波浪能、海流能、海风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度差能。

(4)海洋无形资产:海洋生物多样性和基因保存、自然遗产等。

2、涉海企业事业及其他单位的普通资产产权

(1)非资源性涉海实物资产产权:如涉海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临港产业的基础设施等。

(2)涉海企业或其他单位非实物资产产权:如涉海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股权,还有属于其资产(不一定属于财产)的债权、票据等。

3、海洋知识产权与技术:主要指海洋科学技术应用于经济社会实践的发明专利、涉海商标、著作权、版权,以及涉海专有技术等。

4、海洋排污权、排放权:主要指经过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向大海排放污水、污物等的许可权。

这样界定海洋产权概念的外延就与前面定义的海洋产权的内涵在逻辑上保持了一致,它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各类涉海资产产权的集合。如此定义不仅逻辑上合乎道理,更与海洋产权交易中心建设的实际考虑密切相关。创建产权交易中心必然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蓝色经济区整体的社会效应、国内外声誉,都具有较大影响。一旦建成就得尽快投入使用,保持正常运营、运转,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这些都要求有相当规模的产权交易业务量与之配合,否则,交易量太小,生意清淡,门庭冷落,产权交易中心就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因此,交易品种就要涵盖得宽一些,应该包含那些已经比较成熟的产权交易品种,如涉海企业的资产产权、股权、债权等。这样,才能保证交易中心有相对充裕的业务量,有经济实力投入力量,去研究、探索、开

发那些尚未成熟但属于海洋产权核心内容的海洋资源资产产权的明晰界定和交易问题,如海底矿产资源、海洋生物多样性等。海洋产权概念的外延与产权交易品种密切关联,海洋产权外延规定的宽泛一些,正是基于海洋产权交易中心建设生存发展的长远考虑。当然,理论上也必须符合经济学基本原理,符合产权理论研究和产权交易实践长期以来形成的基础前提条件。

三、海洋产权的不同类型与交易品种的选取

由于海洋产权涉及到众多具有不同性质和复杂程度的产权类型,对它们必须分类研究,设计出与其类型特征相适应的能全面改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产权安排。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恰当的海洋产权交易模式,有效地降低产权交易成本,促进产权的顺畅流转。从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实践的角度来看,海洋产权交易品种的选择应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循序渐进,逐步展开。

1、涉海企事业单位的(非海洋资源类)实物和非实物资产产权。这类产权的交易属于相当成熟的交易品种,与实行了十余年的企业事业单位常规产权交易没有本质区别。可以学习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地产权交易所的成熟经验,制定出合理高效的交易制度、交易规则、交易流程等。

2、海洋知识产权和技术交易。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创建了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参照它们成功的做法,结合海洋知识产权和技术的特点,先设立一些比较成熟、成功率较大的交易品种进行试验,取得经验,再扩大品种。

3、海洋排污权、排放权。它是一种负面或反向用途的资产产权,是消耗海洋环境资产质量的权利,而海洋环境质量是一种全民所有的公共产权,要想获得对它消耗的权利――排污权,必须向民众公共产权的代表――政府购买。为了促进高效利用海洋环境资产,鼓励海洋环境生态友好型技术创新,就应该允许和促进海洋排污权、排放权交易。国内许多省份都在搞工业企业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山东省2010年9月在潍坊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同年12月在莱芜,省内第一家排污权交易中心挂牌,现在主要都集中于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在学习别人经验的基础上,可以首先尝试对大中型向海洋排放污水的企业,出售排放权额度证书,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后,在产权交易中心开办排放权的拍卖和交易流转。

4、海洋资源产权。这个产权类别涵盖范围很宽,性质差别非常大,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文化等各方面的效益和成本,产权安排必须结合具体资源种类的特性以及与其密切关联的其他资源的情况,适当划分和设计,以求各方面的效益得以均衡实现,提高人民总体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环境、生态、文化、社会和谐发展。

如同陆地上绝大部分资源分布在土地表面或者地下一样,许多类别的海洋资源分布在海水水体空间当中,或者密切依赖于水体,如鱼类、海洋波浪能、海水溶解物、海洋生物多样性等。但陆地地下分布的资源很少明显移动,而海洋水体不停地运动造成海洋资源分布呈现明显的移动和变动状态,承载于海洋空间的各类资源混杂交叉在一起,共存共生,关联性极为密切,使得海洋生产实践活动具有极强的外部效应。海洋景观资产、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资产、海洋生物多样性资产、自然遗产文化资产等都是人们共享的公共产品,而普通滩涂、水产养殖的水面等又可以按照私人产品对待和处理,众多类型种类的海洋资源资产的公共产品性与私人产品性混淆在一起,极难分离。简单照搬套用流行的新制度经济学现成理论,很难正确全面地分析海洋资源资产产权问题,实践上,海洋资源资产产权的划分界定和综合效益最优化的产权安排更是极为困难,可以说,这类问题大部分仍然处于学术探讨阶段,远没有达成公认的普适理论和方法。

海洋产权交易中心可以在遵循国家有关海洋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前提下,先把一些位于非保护区的原无主滩涂等纳入海域使用权许可证的招标拍卖试点范围,以后再对一些争议小的海洋资源品种试行流转交易,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特性和相关经济规律认识逐步加深,条件和时机逐渐成熟,再引入新的交易品种,扩大交易范围,提高海洋产权交易的层次。

四、海洋产权交易中心未来发展的几步安排和关键动力

1、时间安排:先易后难、分段建设

短期:1年左右,建设涉海企业事业等单位的(非海洋资源类)实物和非实物资产产权、海洋技术发明专利和专有技术交易平台,海洋资源资产产权部分试点项目交易试运行平台(包括招标、拍卖等)。

中期:2年左右,建成海洋知识产权和技术项目全面交易平台,海洋资源资产产权成熟项目的交易平台和进一步试点项目的交易试运行平台,海洋排污权、排放权试点项目交易试运行平台。

远期:5年左右,完善海洋资源资产产权交易平台,完善海洋排污权、排放权交易平台。

2、空间拓展:先近后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应该首先搭建基础交易平台,组织协助蓝色经济区内一些合适的海洋资产产权项目进入中心交易,按时开业,良好开局。再充实完善交易平台,开展新的产权品种交易,特别是海洋资源资产产权交易。同时,将交易网络联网范围扩大并覆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吸纳各地方产权交易有关机构为海洋产权交易中心的会员。然后,再与国内沿海各大城市产权交易中心(所)联网,产权交易的相关信息。在交易品种丰富、交易平台档次和服务质量达到国际规范和标准之后,适时成立国际部,推出一些国际间的海洋产权交易项目,将海洋产权交易中心的影响扩展到亚洲和全世界。

3、重视理论研究、推动海洋制度创新,主动创造发展机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在支持蓝色经济发展的投资融资政策中,从促进海域使用权流转的角度,提出创建海洋产权交易中心。短短一句话点出了交易中心建设的基本任务,看似简单,要真正做好并非易事。海域使用权是一个相关且从属于海洋资源资产产权的概念。海域使用的方式和用途牵涉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文化等多方面效益,如何划分和规定、如何定价、如何流转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初期,只能尝试一些使用方式比较简单、外部效应比较小的海域使用权的招标、拍卖、流转,如滩涂水产养殖权、滨海旅游景区建设使用权、海洋鱼类捕捞权等。但只进行这些种类的海洋产权交易可能业务量偏低,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质性贡献也比较小。

海洋经济的含义篇4

论文关键词海洋强国海洋生态海洋环境保护

一、海洋强国的概念

21世纪毫无疑问是“海洋世纪”,随着陆地资源的逐渐匮乏,海洋的重要性已不仅体现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资源和便利,它的发展更是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强弱的标准,因此,世界各国都将发展的希望寄托于海洋,制定本国的海洋强国战略,然而,何为海洋强国,真正的海洋强国应具备哪些要素,学术界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虽然如此,但发达的海洋经济、强劲的海洋科技、强大的海防力量却是所有学者公认的海洋强国的共同点。与此同时,随着人类对陆地资源的大肆开发所造成的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出现,全球各个国家在加大对海洋的开发力度的同时,也更加关注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在制定本国的海洋政策和海洋战略时,纷纷将保护海洋环境纳入其中,而优美的海洋环境和健康的海洋生态也成为新世纪的海洋强国的必备要素之一。

我国地处亚太地区的重要位置,拥有长达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海域,同时拥有众多岛屿和油气资源,在海洋产业、海洋运输等方面的优势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然而,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海洋资源开发无度、海洋环境污染严重、海洋科技水平较低、海洋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的存在使我国与世界海洋强国之间的距离仍然较远,因此,我国只能算得上是海洋大国,而非海洋强国。

综上,本文认为真正的海洋强国必须是海洋权益、海洋经济、海洋文化、海洋科技、海洋环境以及海上力量等各方面能力均位于全球前列的,是能够实现以海强国、国海互兴、人海协调的海洋综合能力较强的国家。

二、海洋环境保护对我国构建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陆地资源终归有限,我国要发展就必须面向大海,进行调整,制定新的发展大战略,而海洋强国战略正是我国现阶段所需要的,具有历史必然性,符合我国发展的规律。海洋强国指的是在探索认知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综合管控海洋方面实力强大的国家,这就说明,一个真正的海洋强国,不仅要有发达的海洋经济、先进的创新科技和强大的海上力量,还要有健康美丽的海洋生态环境。2012年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召开,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说明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而海洋生态环境对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也日益重要。

(一)保护海洋环境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产业的发展将对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巨大而直接的推动作用,而海洋经济又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海洋强国的建设息息相关,因此,海洋环境出现问题,首先受到影响的就是海洋产业,继而阻碍海洋经济的发展,最终将减缓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成为我国海洋强国目标实现的“绊脚石”。

过度捕捞使海洋生物的数量锐减,多种海洋动植物濒临灭绝。据统计,在过去的五十年内,全球人口增加了一倍多,而捕捞量却增加了近5倍。全世界17个主要渔场都已经达到或超过它们可持续的能力,其中9个渔场已处于衰退状态。目前全球海洋已损失了90%以上的大型海洋鱼类。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35亿人口主要依靠海洋获取食物,而这一数字在20年后可能会番一番。然而,全球的70%以上海洋鱼类已遭到过度捕捞,不少鱼类已经灭绝。人类的这种连“鱼子鱼孙”都不放过的行为,将直接对海洋渔业产生影响,现在的“大丰收”带来的不仅是未来的人们“无鱼可食”,更可能导致海洋渔业这一全球性海洋产业的消失和大量以捕鱼为生的人失业,这无疑会对各国的经济产生重创。我国作为海洋大国,又是人口大国,海洋渔业无论是对国民的收入还是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过度捕捞带来的伤害一旦显现,结果将无法想象。保护海洋环境,适度捕捞,给海洋生物的生存留有一个空间,是我国的海洋渔业和海洋经济快速增长的保证,也是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持续发展的保证,是我国海洋强国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

海洋污染会造成海水水质下降,破坏了海洋的生态环境,使海洋资源、海洋矿物的结构发生变化,海洋动植物发生变异。近年来,全世界每年都有上千万吨石油和上万吨汞流入大海,这些污染物的流入使部分海域的海水丧失了自我清洁的能力,海水发生变色和变臭并滋生了大量的细菌,导致了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以及赤潮等灾害的发生,直接对包括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制药、海洋旅游业等在内的海洋产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进而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进步,势必会阻碍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因此,保护海洋环境,减少海洋污染,平衡海洋生态,减少灾害的发生,是我国海洋产业、国家经济加速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我国海洋强国目标实现的基础。

保护海洋环境还有利于我国用于治理污染和灾害的成本的减少。根据2012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中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共发生138次风暴潮、海浪和赤潮过程,各类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5.25亿元,与近10年(2003-2012年)海洋灾害平均状况相比,2012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于平均值,与2011年相比,2012年直接经济损失增加约150%。一组组数据无不说明海洋环境问题正随着人们对海洋的开发而变的越来越突出,由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相应的,我国每年用于治理这些污染和灾害的费用也必然越来越多,这对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我国经济来说,是笔不小的支出,如果将这部分资金用于支持我国的海洋产业或其他国家事业,想必会给我国带来更大的经济或社会效益。保护海洋环境,增强人们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污染的排放量和灾害的发生频率,不仅可以直接减少经济损失,还可使国家财政中用于治理海洋环境问题的费用比例减少,这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有显而易见的效果,是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助推器。

(二)保护海洋环境有利于保证人的生存和发展

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后空间,对于人类,尤其是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类而言,海洋渔业是大部分人的主要生活来源,而捕捞上来的海产品则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我国是人口大国,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海洋生态环境一旦出现污染等问题,将破坏原有的海洋生态循环结构,给沿海地区的居民带来生存和发展上的巨大威胁,因此,保护海洋环境符合我国的国情。

2010年4月20日,正在墨西哥湾进行作业的“深水地平线”石油钻井机发生爆炸,共泄露了78万立方米的原油,溢油面积约为6500平方千米到18万平方千米,2010年6月,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居民开始有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呈现,从事故发生到2010年6月21日,已经有143例与原油污染有关的医疗案件。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大量放射性污水排入海中,导致海洋生物体内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质。近几年,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逐渐向更高和更深层次发展,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频率逐年增高,给海洋和生活在其中的海洋生物带来的伤害也越来越大。根据我国环境保护部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监测的425个日排污水量大于100立方米的直排海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综合排污口的污水排放总量约为56.0亿吨。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约为:化学需氧量21.8万吨、石油类1026.1吨、氨氮1.7万吨、总磷2920.9吨、汞228.5千克、六价铬2752.7千克、铅4586.9千克、镉826.1千克。鱼虾蟹等海产品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并受到许多人的喜爱,海水受到污染,海洋环境遭到破坏,海洋生态出现问题,海洋生物发生变异,人类以这些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海产品为食,自然也会将大量有害物质摄入体内,健康怎能不受影响,世界上曾发生过多起人类因食用了含有有害物质的食物而出现健康问题甚至死亡的事件。日本《读卖》杂志曾告诫人们应避免食用近海的鱼类,“小鱼和微生物摄取了海中的化学物质,然后又被大鱼吃掉。由于这种食物链的作用,在金枪鱼和青花鱼等大型鱼类体内浓缩的化学物质非常多。在日本人通过食物链摄取的二噁英总量中,60%来自鱼类。”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又有着绵长的海岸线,海洋渔业作为传统产业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人,海产品更是我国国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而食用了重金属超标的贝类、化学物质超标的鱼类等受到污染的海产品,我国国民的身体质量自然会下降,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生活,我国的经济也难以发展。保护海洋环境的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只有海洋生态实现有序循环,我国国民的生存和健康才能有所保证,他们才能够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去,海洋强国的目标才有望实现。

海洋环境保护不仅对人的生存和健康有重要意义,对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海洋环境是一个大系统,既包括海洋的水体环境,又包括海洋上方的大气环境和海洋下方的海底环境,还包括生活在其中的生物所处的生物环境,而海洋环境问题也是影响较为广泛的大问题,除了普遍的污染物进入海洋导致海洋水质和大气污染,过度捕捞和利用致使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资源退化外,还存在于不合理的开发使红树林等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沿海地区围海造田使湿地滩涂面积减小等方面。红树林、珊瑚礁等对沿海堤岸的防护起了重要的作用,没有了它们,堤岸得不到保护,沿海地区的防潮和抗浪能力将大大降低,尤其到了我国台风盛行的季节,海岸后退,树木倒伏,房屋倒塌等事件的出现将变的颇为平常。滩涂湿地这一美丽的自然景观是许多海洋生物和海鸟繁衍生息的重要场所,也是保护堤岸的重要力量,围海造田减少了沿海的滩涂湿地面积,既破坏了自然景观,还使得湿地滩涂调节气候、抵御大潮大浪,保护沿岸渔场和农田等作用大打折扣,并导致河流入海口的环境退化。人类也是海洋环境的大系统中的一部分,红树林、滩涂湿地等被破坏的海洋环境问题势必会对人类产生重大的影响,河口环境退化、海岸侵蚀严重,人类所食用的海产品含有有害物质,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养殖业难以发展,甚至连人类居住的房屋都无法保证安全,处于这样一个环境中,人类根本不可能实现发展,海洋强国也只能是一纸空谈。

此外,由于沿海地区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现代化程度高,较适宜居住,所以近几年,沿海地区的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增长规模急速扩大,但是随之而来的居住空间不足、居住环境恶化等问题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类的发展。因此,必须树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并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法律法规、调控管理,加大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和对破坏海洋环境的行为的惩处力度,在人与海洋环境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关系,解决沿海地区的人口承载力问题,由此,才能促进我国国民个体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促进我国海洋强国建设进程的发展。

(三)保护海洋环境有利于保障我国的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既包括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家内部稳定和国家外部不受侵犯等传统安全的内容,还包括生态环境安全、公民个体的生存和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等非传统安全的内容。非传统安全威胁是相对传统安全威胁而言的,非传统安全主要涉及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领域内的安全威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资源安全、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传染疾病蔓延、跨国有组织犯罪、小武器走私、贩卖毒品、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②海洋是我们的蓝色国土,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源,是人们最后的生存空间,海洋环境是否良好,海洋生态是否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部分,是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深远影响。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当今世纪,世界各国为了发展,纷纷抢占海洋资源,而海水污染、过度开发等破坏海洋环境的行为,会直接导致海洋生态结构失去平衡,海水难以实现自我净化,出现富营养化的情况,进而引发赤潮等海洋生态灾害,结果导致海洋资源无法再生,这就使得全球围绕着海洋资源展开的的争夺战愈加激烈。环境恶化的后果会使一个国家更富有进攻性,可能希望通过将其生态圈扩展到国外、淡化和隐瞒其环境污染以及获得新的资源来弥补其国内的生态赤字,环境破坏可能导致越来越多源于资源的战争,因此,个别国家为了自己的发展利益而抢夺别国的海洋资源,破坏他国的海洋权益的事情在国际上屡见不鲜。我国作为海洋大国,拥有量多质好的海洋资源,在获得了国际社会羡慕的目光的同时,也让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打起了我国海洋资源的歪主意。

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和13亿人口,如此大的一个国家要发展壮大就需要更多的资源作为支撑,如果不加以保护,很快就会被使用殆尽,到时,我国将无法发展,也无法招架来自于一直以来对我国虎视眈眈的他国的挑战。因此,保护我国的海洋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减少海洋生态灾害,给海洋资源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生长空间,可以保障我国对海洋资源实现永续开发、可持续利用,进而也就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

(四)保护海洋环境有利于推动海洋文化的建设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海洋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虽然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公认准确的定义,但是真正的海洋强国必定也是海洋文化强国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

现在学术界对海洋文化的普遍定义是海洋文化就是有关海洋的文化,就是人类缘于海洋而生成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化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它不仅具有地域性与民族性,更具有时代性与世界性,标志着当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样一种先进的文化对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会体现在对海洋经济的推动作用上,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海洋文化以海洋经济为基础,另一方面,海洋文化又影响着海洋经济,海洋文化的发展会刺激着海洋经济不断向前进步,海洋文化的滞后却将制约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从世界历史的进程来看,本文前面所提到的海洋强国,正是得益于它们对海洋和海洋文化的高度重视,才拥有了发达的海洋经济和强大的海上力量,对我国而言,也正是沿海城市的开放和沿海经济区的建立使海洋文化得以发展,进而繁荣了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由此充分证明了“向海则兴,背海则衰”这一发展规律。如今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将关注的焦点更多地聚集在经济、地位等物质层面的充实,普遍忽视了文化这一精神层面对社会的潜在促进作用,加大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和宣传,营造一种良好的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的氛围,提高我国公民的海洋意识,有利于在全社会进行海洋文化建设,进一步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海洋强国的战略实施和目标实现。

海洋经济的含义篇5

摘要:为完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分析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在借鉴先进区间经济评估方法(区间净现值法、区间投资回收期法及区间内含报酬率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将区间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方法有效地运用到海洋交通工程上,为项目可行性提供科学的判定标准。为检验区间经济评估方法的实用性,对某港口工程以区间经济评估分析方法进行了经济评估和分析,来确定该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经济评估分析区间海洋交通工程

015年9月1日,国家海洋局公布今年上半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27303亿元,同比增长6.94%。随着海洋经济发展的推进,海洋交通工程的经济评估已颇受重视。以往海洋交通工程采用传统的经济评估指标,但却不能消除海洋交通工程实施中存在诸多的信息不确定性和风险不可预见性。基于区间的经济评估指标具有缓减和平衡海洋交通工程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足。

一、基于区间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分析方法的提出

以未来现金流折现为基础的传统经济评估方法有净现值法、投资回收期法及内含报酬率法。传统评估方法的操作性强,关键参数也较易确定,但基于区间的经济评估分析方法能消除和处理项目评估中不确定信息更简单易行。近年来关于项目的区间经济分析研究已有一定进展,肖峻(2008)等研究者提出区间成本的涵义来优化决策项目经济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延伸了确定区间情况下区间现金流和区间利率的概念,提出以区间净现值为基础的经济评估新方法;上述文献均将区间概念运用于电力工程的经济评估。根据项目区间经济评估方法的实用性和通用性,借鉴肖峻等人的区间经济评估指标概念,笔者认为区间净现值法、区间投资回收期法及区间内含报酬率法同样适用于海洋交通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估。

结合海洋交通工程投资特点,投资内容独特(每个项目都至少涉及到一项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数额多;影响时间长(至少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发生频率低和变现能力差导致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大。那么,基于区间的经济评估指标方法更利于减少海洋交通工程项目信息处理的不确定性。本文拟在区间经济评估指标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体系:区间净现值法、区间投资回收期法和区间内含报酬率法。

二、基于区间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方法的介绍

根据估计投资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的原则,以及区间概念是建立在项目计算期的基础上的,可以确定海洋交通工程的计算周期。假设投资计算期为n,那么各期的现金流为nCF0,nCF1,nCF2…nCFn。nCFn=(Ci-Co)n,表示第n期现金流入量Ci扣除现金流出量Co的差额,(Ci-Co)n即是区间数。

(一)区间净现值法

以净现值来体现项目计算期即整个区间数值的方法,以既定折现率折算至项目期初的现值之和。区间净现值(intervalnpV),简称inpV。计算方法如下:

inpV=[(ci-co)t-/(1+ix)t,(ci-co)t+/(1+ix)t]

区间净现值法运用如下:

若inpV>0,则意味着不仅能保证项目获得预定收益外,还可得到更高收益,在经济上项目可行;

若inpV

若inpV的区间最小值(npV-)小于零,inpV的区间最大值(npV+)大于零,即npV-

(二)区间投资回收期法

就是结合动态的区间变化,主要采用以货币时间价值为基础的投资时间回收期来确定项目可行性的方法。区间投资回收期(intervalpt,简称ipt),在项目现金流出量的基础上,计算项目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可以回收的期限。计算方法如下:

(-)t(1+i)-t=[0,0]

也可表示为:=[pt-,pt+]

区间动态投资回收期是个区间化概念,有区间最小值(pt-)和区间最大值(pt+),在利用此方法进行判断项目可行性时,需要以区间动态投资回收期和基准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此来得出最优方案。区间投资回收期法运用如下:

若ipt区间最小值(pt-)和ipt区间最大值(pt+)都大于基准投资回收期,则表明项目投资回收期过长,投资风险过大,无法在确定周期内收回投资成本,表示项目在经济上不可行;

若ipt区间最小值(pt-)和ipt区间最大值(pt+)都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则说明项目投资回收期短,极易收回投资成本,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可控风险,表示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若ipt的区间最小值(pt-)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ipt的区间最大值(pt+)大于基准投资回收期,即pt-

(三)区间内含报酬率法

就是在动态区间范畴下,根据项目本身内含报酬率来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区间内含报酬率(iiRR),是项目计算期区间内未来现金流入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现值的贴现率,或者说是使项目整个计算期内投资项目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计算方法如下:

(-o)t(1+iRR-)-t=[0,0]

也可表示为:

=[iRR-,iRR+]

区间内含报酬率是一个区间化的概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区间内含报酬率大于基准资金成本率(基准收益率)则项目可行,且在合理范围内,区间内含报酬率越高方案越优。区间内含报酬率法运用如下:

若iiRR的区间最小值(iRR-)和iiRR的区间最大区(iRR+)都大于基准投资收益率,则表明项目投资能获得预期收益,表示项目在经济上可行;

若iiRR的区间最小值(iRR-)和iiRR的区间最大区(iRR+)都小于基准投资收益率,则表示项目投资根本无法获得预期收益,该项目在经济上不可行;

若iiRR的区间最小值(iRR-)小于基准投资收益率,iiRR的区间最大区(iRR+)大于基准投资收益率,则表示项目投资获得预期收益具有不确定性,该项目实施在经济上有风险。

三、基于区间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方法的运用

(一)某海洋交通工程简介

该海洋交通工程位于东南沿海,交通工程建设规模为3万吨级外海散杂泊位1个。项目计算期32年,其中项目建设期2年,使用期30年。项目设计年吞吐量80万吨,本项目竣工投产后,第一年完成设计吞吐量的60%(计48万吨);第二年完成80%(计64万吨),第三年达到设计吞吐量80万吨。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19806.9万元(含建设期贷款利息412.9万元)。资金来源和筹措是自有资金6932.4万元(不计息),占总投资的35%;其余65%(计12874.5万元)由项目业主向商业银行贷款解决。根据资金来源和筹措的比例,按目前银行5年以上贷款利率计,再考虑潜在的通货膨胀和风险系数。因此,本项目的财务基准收益率确定为8%。根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要求,目前对于海洋交通港口基础设施项目社会折现率采用8%。

以该海洋交通工程为例,计算期内的区间现金流量如表1所示。海洋交通行业区间财务基准利率为[8%,11%],基准投资回收期为12年,研究该项目在经济上的可行性。

(二)基于区间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方法的计算和运用

结合各年的效益、费用量情况,在确定的海洋交通工程计算期32年内,利用选取给定的海洋交通港口基础设施项目的社会折现率8%作为区间折现率,分别用inpV法、ipt法和iiRR法三种方法对该项目进行经济评估,计算结果见表2所示。

通过表2的计算结果,从inpV指标分析来看,区间净现值的区间中位数2605.52万元大于零,表明不仅能保证项目得到预定收益,还可获得更高收益;从ipt指标分析来看,区间投资回收期的区间中位数9.1年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10年,能够收回初始投资;从iiRR指标分析来看,区间内含报酬率的区间中位数9.225%大于基准收益率8%,表明该项目预期收益明显。可见,本项目经济评估方法下各项指标均较好,符合经济评价要求,经分析本项目经济上可行。项目有较强的抗风险性,项目生命力较强。从经济与社会影响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对腹地内的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较大的作用。

本文采用动态区间分析方法,建立了一套基于区间现金流和项目区间计算期的海洋工程经济评估方法体系,分别用区间净现值(inpV)法、区间动态投资回收期(ipt)法和区间内部收益率(iiRR)法进行评估确定计算期内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这个评估方法体系有助于海洋工程经济评估实施者作出更科学的判断。J

参考文献:

1.肖峻等.基于区间分析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估方法比较[J].天津大学学报,2008,41(4).

2.罗凤章等.计及电价波动的电网建设项目经济评估区间法[J].电网技术,2005,29(8).

3.王凌燕.煤炭企业项目投资风险评估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

海洋经济的含义篇6

【关键词】高考政治主观题解决问题转换艺术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179-01

依托情景材料设置问题是高考政治主观题的最常用命题手法。解答这类问题必须把握两大关键环节:一是明确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即试题提问要求考生回答什么,二是回归课本,即弄清楚要回答这个问题涉及到课本上的哪些具体知识,然后依据课本上的基本知识点有条不紊地组织答案。而为了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能力,命题者往往将试题中的设问弄得“云遮雾罩”,使考生陷入背了、记了、理解了许多书本上的道理,就是没法与考试题目对上号的窘境。这就需要考生熟练掌握问题转换艺术,把材料中的信息转化为学科基本观点――即把课外信息转换成课本的基础知识。

笔者在引导学生复习过程中遇两道材料相同,提问极其相似的主观题。通过对这两道习题的解析,与学生一同体会了答政治主观题的问题转换艺术。

试题出自浙江省高考名师名校交流卷。

材料:从河姆渡人最原始状态的海洋捕捞与长距离的航海活动,到声名远扬的“海上丝绸之路”与郑和下西洋时庞大的船队,再到世界第一跨海大桥贯通,都展示了浙江人开发利用海洋的智慧。随着岁月流逝、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中外交往的日益频繁,这样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突出表现为俊逸秀美的海洋民俗、源远流长的海洋、山明水秀的海洋景观、富含特色的海洋渔业、名人文化和中外交融的海洋商贸等等。这些海洋文化以其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兼容并蓄的亲和力,厚积薄发的创造力,植根民间的生命力,成为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建设“海上浙江”的新引擎。

试题一的问题: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充分利用浙江海洋文化资源优势,建设真正的“海上浙江”。

参考答案:①浙江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足浙江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推进海洋文化创新,从而促进“海上浙江”的全面发展。②继承浙江海洋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传承海洋文化,从而促进“海上浙江”的全面发展。③同时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交流,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推陈出新,以其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兼容并蓄的亲和力,进一步促进浙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从而促进“海上浙江”的全面发展。④发挥浙江人民群众建设海洋文化的积极性,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浙江海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其厚积薄发的创造力,植根民间的生命力,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建设“海上浙江”的新引擎。

试题二的问题: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海洋文化资源优势对建设真正的“海上浙江”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浙江俊逸秀美的海洋民俗、源远流长的海洋、山明水秀的海洋景观、富含特色的海洋渔业、名人文化和中外交融的海洋商贸,成为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建设“海上浙江”的新引擎,有力提高浙江海洋经济的综合实力。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加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浙江海洋文化以其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兼容并蓄的亲和力,厚积薄发的创造力,植根民间的生命力,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浙江人民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勇于创新,人人成为建设“海上浙江”的生力军。

很大一部分学生在面对试题一的问题时,首先提炼出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建设‘海上浙江’”的答题方向,迅速与文化的作用这一知识点形成链接,以这一知识点为基础组织答案,这就与试题二的答案如出一辙了。当两道试题综合在一起时,学生就彻底迷惑了。

笔者与学生一起通过问题的逐步转换,使思维一下子豁然开朗。

试题一问题转换:说明应如何充分利用浙江海洋文化资源优势,建设真正的“海上浙江”一如何充分利用海洋文化资源优势一如何充分利用文化一如何发展好文化使其发挥最好作用一参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相关内容作答。

海洋经济的含义篇7

关键词:海洋节目;播音主持;定位;风格

一、海洋节目的概念

随着越来越多海洋内容的节目出现,海洋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走入广播电视节目的大家庭。什么是海洋节目?简单地说,海洋节目就是以海洋内容为主题策划、拍摄和制作的在不同平台上播出的节目。我国现有的以海洋命名的电视频道是2014年7月1日开播的威海海洋频道(由威海广播电视台和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联合主办)。以海洋方面内容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很多,例如:威海广播电视台海洋频道的《海这边海那边》《海洋论坛》《海洋气象》《魅力海洋》《蓝色家园》《中国海洋资讯》,日照广播电视台生活海洋频道的《海洋新闻》,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综合频道的《全省海洋环境预报》,三沙卫视的《海洋回声》《新海国图志》《南海直播室》,青岛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海洋》《青岛海洋预报》等。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背景下,我国的海洋节目也在不断发展,从现有的海洋节目、海洋频道开办和创建来看,越来越多新的海洋节目形式开始呈现,拥有巨大的海洋节目资源。1984年5月,我国政府把天津、秦皇岛、大连、青岛、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列为对外开放城市。这些城市不仅沿海,而且海洋经济也是每个城市经济中的重要内容。从设立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到现如今有53个沿海城市,在三十年间海洋频道和海洋节目的开办呈缓慢增长态势。虽然在十八大以后响应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海洋节目有所增多,但海洋节目数量和形式都与我国海洋大国的形象不相匹配,海洋节目和海洋频道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

二、海洋节目的媒体传播

(一)传播意义:传播海洋强国的战略

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着强大的综合实力的国家。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构想,报告指出: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从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环境优美、海防力量强大四个方面落实海洋强国的建设目标。回顾历史,我们发现,海洋强国的建设意义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二是历史发展的需要。一直以来,国际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活动都离不开海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会越来越依赖海洋。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这蕴含着全国人民对于海洋建设的盼望,为未来海洋利用指明了方向,也是又一次重申、又一次强调、又一次夯实建设海洋强国的思路。走向深蓝,海洋的作用日益突显,海洋的地位逐渐提升,“海兴则国强民富,海衰则国弱民穷”,海洋的发展与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发展相挂钩。“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一带一路”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有着紧密的关系,也对“海洋”有了更高的要求。海洋经济、海上贸易、海上经济通道等都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因素,而“一带一路”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强国”有着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一带一路”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不仅是让受众关注和了解海洋的一个途径,也打开了受众对于海洋未知领域的大门。

(二)传播内容:海洋强国的基本内涵

海洋强国的内涵包括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权益维护。不同的海洋内容也有着不同的分类,大众比较关注的是海洋资源开发中海水淡化、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生物等内容;同时,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文化、海洋权益维护等也很受关注。在海洋强国的概念之下,目前电视节目中与海洋有关的内容可以分为几类: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权益维护。

(三)海洋节目的传播意义:肩负媒体责任

建设海洋强国,媒体也应肩负起自己的责任,现如今人们对于海洋的意识仍比较淡薄,就需要媒体以其特有的平台优势和新颖的传播形式对海洋强国内容进行宣传。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要弘扬海洋文化,作为思想文化阵地的广播电视媒体,要积极投身海洋强国建设,增强对建设海洋强国的媒体引领作用。广播电视运用声画优势,直观地将海洋知识快速地扩散、传播、渗透到全社会,号召全民认识、走向海洋,使人们树立起海洋强国观念。海洋强国的宣传针对的受众不仅有成人,更有肩负国家使命的青少年。因为建设海洋强国不仅是国家政府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他们是一个国家的希望,虽然每个时代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但也同时拥有着希望,在幸运之下更多了一份责任,更要在建设海洋强国上挑起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政府的引导下,媒体也要肩负起对青少年宣传海洋的重任,这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环节。

三、海洋节目的播音主持

(一)理解“定位”

1.通过理解海洋节目的内涵把握节目定位

在一种新的节目中,如何把握播音主持的表现形式和特点,需要回归到播音主持最基本的核心内容———正确的播音主持创作道路。海洋节目的播音主持首先要明确播音主持的创作道路,这是播音主持专业和业务中的基本内容,也是每一位播音员主持人应该熟知、铭记和掌握的环节。从创作过程来看,“建设海洋强国”是国家战略,要做好海洋节目,首先必须明确创作意图,即一切为“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服务。从创作主体来看,播音员主持人在每一个节目从准备到播出,都应该完成理解稿件的过程。只有清楚海洋强国的战略随着国家发展越来越凸显其重要的价值,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表达才能与时代接轨。所以把好思想关,坚持党性原则是做好海洋节目的基础。其次明确创作属性,要坚持真实性和时效性原则,深入节目一线,发掘最生动的新闻。播音员主持人在节目创作过程中要“深入理解———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其中,理解是基础,感受是关键。最后是创作标准要能够使思想感情与语言技巧相统一,与节目内容、形式相统一。

2.通过把握海洋节目的语言特点,把握节目定位

海洋节目中播音主持的语言特点会根据节目内容和节目特点而有所侧重。其中规范性是基础;庄重性是要求真实可信、落落大方,这和形式上的随意并不同;鼓动性方面,使人愿意接受是核心内容,海洋节目不仅要传播海洋内容,更重要的是树立全民的海洋意识,只有情真意切的语言特点才能感染受众;时代感在海洋节目中表现很突出,因为海洋节目是媒体肩负建设海洋强国使命的重要体现,这是时代背景;分寸感对于海洋战略以及海洋权益维护等话题更有准确的分寸把握;亲切感是海洋节目中感染受众的关键语言特点,诚恳谦和才能让受众愿意听、愿意看,才能达到海洋内容的传播效果。掌握了海洋节目的播音主持语言特点后,在每一次节目播出前也一定要做好备稿工作。备稿分为广义备稿和狭义备稿,海洋节目的主持人一定要加强广义备稿,海洋节目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只有加强海洋知识、海洋历史、海洋文化等的了解和学习,才能为狭义备稿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做好广义备稿的前提下,狭义备稿也需要通过层次、主题、背景、目的、重点、基调这六步完成,才能算做好海洋节目播音主持的功课。在海洋节目的播音主持展现上,也就是表现过程中,也要把播音主持的内在感情运动和外在表现方法结合在一起。内在感情运动中,海洋节目很多时候受录制因素影响,不能在海上录制,这个时候就需要主持人情景再现描述场景,才能生动表达;感染受众更需要内在语的带动,如海洋节目的副语言的展现都是内在语的体现,而在很多海洋权益维护等问题上也需要内在语来展现;对象感更是海洋节目所必须的,海洋节目也无法与受众面对面,达到传播效果就需要有对象感。内在感情运动带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这些外在语言技巧的运动,才能顺利完成海洋节目的播音主持工作。

(二)把握“重点”

1.电视新闻类海洋节目播音主持把握“常看常新”的传播重点

电视新闻节目大致分为动态性综合新闻、专栏性新闻、专题新闻、新闻评论几类。在节目内容上,这是海洋新闻节目与传统新闻节目之间的最根本的差异,海洋新闻节目是以海洋新闻和资讯为主,还包括围绕海洋问题和内容进行的专家分析和访谈、关于海洋问题的民意调查和采访,以及海洋问题和新闻的评论等,针对性比一般新闻节目更高;在节目形态上,一般采用新闻节目的形式,为口播主持加上前期制作好的海洋新闻和采访,对受众较关注的海洋问题、海洋新闻进行专家访谈;在播音主持特点上,不仅每档节目要根据“海洋”这一主要内容进行细化播音主持的风格和特点,而且要根据不同节目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找到符合节目内容和形式的播音主持状态。在新闻类海洋节目中,播音主持不能光着眼于新闻特点,也要研究“海洋”,富含海洋内容的新闻节目,摒弃了新闻节目一直以来给受众的严肃感,而是在引起受众关注海洋问题的前提下,让播音主持更多一些感染力,在具体的播音中也是有体现的。只有在播音主持中体现出创新性,才能达到“常看常新”的传播效果。

2.电视社教类海洋节目播音主持把握“开卷有益”的传播重点

电视社教节目有知识性节目、服务性节目、教学节目等。在节目内容上,电视社教类海洋节目与电视新闻类节目相比有很大优势。电视社教类节目在内容上有着更广的范围,海洋所涉及到的内容不仅有地理知识,还有很多是和海洋息息相关的海洋文化、海洋历史、海洋科技、海洋治理等内容,让受众从海洋的方方面面了解海洋,才能达到让受众关注海洋、热爱海洋的目的。而不同的社教类节目所涉及到的节目内容也有所不同。在海洋社教类节目中,最早制作播出的当属海洋天气预报,方便渔民作业和游船出行。随着受众对于海洋问题的关注和海洋节目的不断涌现,不同海洋内容的节目也越来越多。在节目形态上,更多贴近受众的节目要以更具有亲和力的节目形式来呈现,才能达到传播效果,而社教类节目的形式和节目元素也更为丰富一些。在播音主持特点上,海洋社教类节目的播音主持状态比新闻类更加轻松自然,因为内容和形式的影响,所以语言要亲切随和,副语言要自然大方。社教类节目是开卷有益,所以怎样让受众更好地接受,既让受众喜欢又符合节目内容的主持形式是播音主持的关键和难点。要以轻松为主的状态传播海洋知识,还要根据不同的节目定位和设置来决定播音主持的特点和风格。

3.电视娱乐类海洋节目的播音主持要把握“寓教于乐”的传播重点

电视娱乐类节目包括文艺节目、综艺节目和影视类节目等。在节目内容上,受海洋内容专业化特点的影响,娱乐类海洋节目不是很多,但由于海洋频道的创办、海洋资源的整合以及海洋领域的需求,娱乐类海洋节目也开始涌现。在节目形态上,娱乐类比社教类节目更加轻松,在传递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以观赏性为主,它是借助音乐、舞蹈、戏剧、朗诵等,通过电视的加工之后制作成的节目。在播音主持特点上,同样也比社教类节目更为轻松自然。虽看似轻松,但对播音主持人也有较高的要求。在节目播出过程中,主持人不仅要进行引导,很多情况下还要与节目的文艺形式融为一体,如果只有引导作用,与节目表现形式格格不入,反而会适得其反,要在娱乐的电视氛围中,达到传播海洋文化的目的。

4.电视综合类海洋节目的播音主持要把握“样样俱全”的传播特点

在节目内容上,综合类海洋节目是一种综合的体现。不像新闻类节目只有实时新闻和资讯,也不像社教类节目只有海洋方面的知识,综合类海洋节目是把前两者结合,然后根据海洋问题进行延伸的节目类型,它在内容上没有太大的局限性,可以包含“海洋”的方方面面内容。在节目形式上,没有一种具体的模式,因为综合类节目的出现伴随着媒体的发展,融媒体时代不仅使媒介开始不断融合,在节目呈现上,也在逐步实现内容以及形式之间的融合,多种形式综合在同一个节目中,所以海洋节目也出现了有综合样态的节目。在播音主持特点上,综合类海洋节目最应受到关注,最难的点在于“综合”,因为内容综合、形式综合,所以播音主持在播音的时候找到适合该海洋节目的状态是至关重要的,稍有偏差就会不伦不类。把握节目特点,才能更好地分析播音主持的特点,节目内容、形式和播音主持特点融为一起,才能使海洋节目更为完整,呈现效果也更为完美。

海洋经济的含义篇8

一、材料内容表现形式简单。今年的申论给定资料整体上有一种关系,即第一部分是总的说明,谈到了海洋资源、海洋污染和海洋经济,从第二部分开始,就是对这三部分的具体解释,其中包括总书记的讲话是对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要求,日本濑户内海曾经出现的海洋污染及其治理,荷兰的退耕还海,军垦农场被淹,海岛资源的开发等几个部分,主要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说明,既有我国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海洋经济的要求,也有已经取得的成绩,但是更多反映了在海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海水污染问题,人与海洋的关系问题等,总体上是以问题为主的给定资料。

二、材料给定事例灵活多变,给定资料主要依靠案例来丰富内容和体现主题的,今年的申论也是这样。说明、概述和具体事件紧密结合,中外例子都有而且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而且所问的问题都是根据材料当中的内容来展开,这样,考生回答问题就可以紧扣住给定资料来回答,但是又不能单纯依靠给出句子的上下文,还要根据要求从整个材料中或与此有关的材料中来进行梳理,所以答题要求体现具有相当的灵活性,避免了回答问题的简单和直接。

三、给定资料的主题深刻。赤潮近几年经常出现的海洋污染事件,海洋遭到污染也是已经存在数年的大问题,国内外在海洋方面出现的教训也为人们熟知,但是材料没有围绕这些内容逐一展开,而是进行了升华,这就是近几年我国提出的发展海洋经济,这与我国的南海部分岛屿遭到占领,与东海油气开发等敏感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申论的主题从根本上是在反映我国如何实现从陆地向海洋发展,打造海洋强国这一国人最关注的问题。

海洋经济的含义篇9

关键词:海洋权益;国际法;国防教育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在新世纪,随着陆地资源的日益稀少,向海洋找资源、为人类谋求更多的生存空间变得日益紧迫。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对于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同时,维护海洋权益也关系到我国国防和国家安全稳定。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明确要求,2014年的全民国防教育要突出维护海洋权益。适应形势任务要求,加强海洋教育,提高全民海洋意识,已日益成为加强全民国防教育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现实课题。对高校而言,在大学生中开展海洋权益教育,使他们从国际法等方面了解海洋知识,提升他们的海权意识和国防意识,对于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意义重大。

一、海洋权益与海洋权益教育

国际法中的海洋权益是指根据国际法,沿海国在自己领海之外的一定海域内享有对海洋水域、海洋资源、海洋经济开发、海洋科学研究、航行自由、空间使用和管理等方面的权力和利益。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权益所涉及的区域主要包括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三部分。根据国际海洋法的相关内容,毗连区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4海里。和领海不同,毗连区的所属国在这一区域只享有特定的或有限的权利,并不能对其进行管制,但是在经济开发、查禁走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权利。专属经济区指的是从领海基线起,200海里宽度的海域。当然,在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海域,不适应这种原则。专属经济区主要具有从事经济开发和海洋研究的意义。与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不同,大陆架则是指从领海基线起,陆地向海洋自由延伸的坡度平缓的区域。沿海国对大陆架的权利主要是勘探和开发自然资源的权利,如海床和底土的矿物和其他非生物资源等。

海洋权益对于沿海国家的意义,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资源开发带来的经济价值,二是地理位置带来的安全战略意义。

随着人类科技的日益发展,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从过去的渔业捕捞与养殖、矿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渐到利用海洋开发新能源,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海洋带来的地理因素的意义也非常巨大,它对一个国家的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特别是两个大洋阻隔使其避免了战争威胁,可以左右国际格局。在全球化的今天,海洋仍然是很多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特别是那些资源全靠进口的国家,比如南海就是日本的生命线。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国际经济体系融入的加深,海洋在资源开发和对外交流以及维护国土安全上起到的作用也日益增加。因此,了解海洋知识、维护海洋权益对我们来说是必需的。

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海洋权益教育,首先需要让他们了解海洋权益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这需要有国际法的基础知识,让广大大学生通过法律的视角更好地了解海洋权益的知识,以便将来更好地从法律的视角来维护我国的权益。同时,我们还应从国防教育的视角出发,从维护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角度出发,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案例进行教育。

在大学的教学中,海洋权益的教育因此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二是国防意识的培养。在对大学生的海洋权益教育中,两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因此,国防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海洋权益教育内容丰富,意义重大。

二、大学生海洋权益教育的意义

将海洋权益教育融入到国防教育之中,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海权意识培养、海洋知识的训练,应成为新形势下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新的视角,培养大学生关注我国海洋、关注我国海防和海洋权益,不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爱国主义,还能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到海洋对我国长远发展的重大意义,认识到我国国情和所处的国际环境,为他们将来投入到海洋建设与开发,投身到我国海洋权益维护的实践中去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影响。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海洋权益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当代大学生海洋意识、海权意识,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长期以来,中国历史上的重陆轻海的政策对中国人的文化甚至是民族意识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农耕文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特别是清代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近代历史上海权的衰落,海洋国土保护的缺失,使我们将更多的关注都投入到大陆上,这自然而然地影响了几代人,甚至是大量的知识分子、高校学生。海洋意识和海权意识的缺失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全球闻名高度发展的今天显得与时展的潮流格格不入,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的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将是未来建设中国的主力军,对国家未来至关重要,培养他们的海洋意识和海权意识,使他们了解海洋对中国的重要性,了解中国海权发展与衰落的历史,可以有效地增强他们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他们投身到海洋建设的事业中去。这样,不仅为我国的海洋建设事业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同时,也使得整个社会的海洋意识和海权意识在今后会进一步增强,从而扭转整个民族的心理和文化核心。高校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强、对知识的吸收快,正处在适合学习的黄金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大量加强海洋权益知识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合适的。

第二,海洋权益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当代大学生国防意识,从而有效地推动我国国防教育。海上安全是国防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史上,中国海军的衰落、海权的衰落导致了的日益沦丧,外国侵略者凭借坚船利炮一次次地敲开中国的国门,国家安全、国防自然就无从谈起。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海洋权益教育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一部分。海洋是我国的重要国土,这一点应该是我们教育的重要目标,让大学生们了解海洋国土的重要性,了解海上安全的重要性,对他们进一步投身国防建设、认清我国当前的周边安全形势,更好地理解国家为安全战略而实施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措施和外交政策,具有积极意义。2014年5月以来,中国―缅甸油气管道建设和云南的中石油千万吨级项目的实施,中间所遇到的阻力说明,让广大公民接受国防教育,认清我国的国情,对他们理解和执行国家方针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海洋权益教育开拓了大学生国防教育的视野,增长了大学生的知识,提升了他们的认知水平,起到了素质教育的作用。应该说,作为国防教育的一部分,海洋权益的教育,对于大学生而言,还有增长知识的作用。不仅能让他们对海洋权益、海上安全等概念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运用知识分析各种相关国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海洋权益对中国国家利益影响越来越大,这就不仅要求我们具备国际视野,还要求我们对自己的海洋权益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从而更好地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同时,作为整个国际体系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国际社会的游戏规则,因此,作为维护国家利益的手段,学习国际法及相关知识,并以此为补充,也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海洋权益的教育还能拓展大学生的知识,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

总体而言,作为全球化时代的大学生,要求具有国际视野,尤其是在涉及中外领土和争端的时候,要学会通过运用法律的途径和手段去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虽然,目前有关海洋权利的立法,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都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但是,作为目前已形成的一些国际共识,如平等协商、和平解决矛盾的基本原则已基本上受到各国的普遍认同。作为正在融入国际社会的中国,显然需要我们更好地钻研国际法及相关法律,从而为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服务。同时,海洋权益教育还应更多地从国防教育的角度来进行,提升广大青年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使更多的大学生能投身到国防建设中去。因此,海洋权益的教育应成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一个新方向和重点。

三、国防教育视野下大学生海洋权益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海洋权益、海洋意识和海权意识这些词语显然是国防教育和国际海洋法等学科中的重要概念。但是,对于绝大部分的学生们而言,他们可能对这些概念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知道这些词语大概所指代的范围。但是,没有系统的学习,他们无从准确、深刻地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因此,也就无法准确地认识到我国的海洋权益,认清我国的周边安全形势。所以,我们应提高认识,采取多种方式与手段,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海洋权益教育,让他们学习海洋知识、理解海洋对于我国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大学生教育中,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教育活动类型,将广大的大学生群体主动地融入到教育体系中来,成为我们进行大学生海洋权益教育努力的主要方向。

1.海洋权益教育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国防教育视野下的海洋权益教育,不仅仅是要求大学生们通过学习了解海洋权益、海洋意识和海权意识等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让他们对牵涉到海洋权益的有关知识,如国际海洋法、联合国和国家安全战略等方面的知识有深刻的认识。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主要意义在于培养大学生认识海洋、了解海洋,理解我国的海洋战略,深刻理解我国的战略决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因此,国防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海洋权益教育应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国际海洋法的有关知识,如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及其他有关的概念;二是我国海洋权益维护的历史与现状,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三是海洋安全对我国安全战略的意义、对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等。

2.国家利益观教育的方式与途径

大学生海洋权益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课堂讨论和户外拓展训练等形式来进行。

(1)课堂教学。在大一新生的必修课“军事理论课”的教学中的《国际战略与周边安全》的部分,可以专门增加一个课时的海洋权益的有关知识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案例讲述和理论知识讲述相结合,采取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对海洋权益、我国海洋利益、国际海洋法等有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认知。在高校海洋权益的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基础,因为它涉及全体大学生,受众广,教学效果相对较好。

(2)专题讲座。“军事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是进行大学生海洋权益教育的基础。不过,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短,学生仅能对相关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再辅以网络互动学习,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可能足够了。不过,对于那些关注时事、钻研国际问题的大学生而言,显然不够。因此,可围绕国际海洋争端的热点问题,特别是有关中外海洋权益与领土争端,如中日东海问题,举行相应的专题讲座。这样的讲座可以通过诸如公共选修课以及聘请校内外相关专业人士讲学相结合,让那些感兴趣的学生来参与。这样,不仅能让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也会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对于我们的高校国防教育意义重大。

(3)户外拓展训练。无论是“军事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还是有关海洋知识、海洋权益的专题讲座,均属于室内学习的范畴,其本质在于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想更清楚地了解海洋,了解我国的海防,还需要走出校门,去外面参观学习。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参观相关的革命纪念博物馆、组织去海边旅行。特别是在2012年三沙市成立以来,我们赴南海旅行将比过去更为方便、快捷,因此,可组织相关的爱好者,以集体学习考察的形式,一起赴南海参观。还可以通过户外拓展训练的形式,磨砺大学生的意志、提升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让他们有信心、有勇气去面对困难、挫折和挑战。

在21世纪的今天,海洋越来越成为人类财富的来源地而非畏途,人类对海洋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海洋权益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意义越来越重大。各国之间围绕海洋权益的争端也会日益增加。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发展中的国家,海洋的意义尤其重大,更好地认识海洋、从海洋中开采财富,将是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力军,需要从现在开始就学会了解海洋,提升他们的海洋意识和海权意识,将海洋权益教育纳入到国防教育之中,应当成为当前的国防教育的新方向和重点。

参考文献:

[1]张海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释义集[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海洋经济的含义篇10

论文关键词:唐诗,海洋意象,抒情价值

 

一、诗歌中海洋意象的涵义

意象是中国诗学的一个原创性概念和审美范畴,可追溯到《周易》。《周易·系辞上》说道:“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①]其中象指卦象,也可泛指一切可见的征兆;意指卦象所包含的意义,也可泛指一切事物所包含的意义,从而将“意”与“象”联系起来。意象作为一个独立概念,最早出现在王充《论衡·乱龙》中。《论衡·乱龙》说道:“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②]这里的意象己经含有了明确的象征意义。从美学角度来把握意象则始于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文心雕龙·神思》中说道:“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③]这里把意象作为“陶钧文思”的结果、一种艺术构思和心中之象。刘勰所说的意象对后代,特别是对唐代的艺术理论产生了较大影响,逐渐成为中国诗学中的重要术语。综合考察中国传统的意象,可以发现认识意象的关键在于认识到它是“意”与“象”的复合体。所谓“意”,是指意念、意思、思想;“象”是指形象、实体、现象。意象,指的就是人的意念、意思、思想投射或物化为“象”,从而使某一实象成为“有意之象”。

同时,意象也是诗歌创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本体性因素。陈植锷先生说道:“中国古代诗歌中,正存在着这样一些共同的基本结构单位,如‘落花’、‘流水’、‘莲花’、‘春’、‘暮’、‘风’、‘雨’等等具有特定含义的意象。从语言学的角度讲,它们是一些表象性的语词;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它们是使用共同语言的人类的共同感情在深层意识中的长期积淀;从美学的角度讲,它们是一些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独立的艺术符号系统;从文艺学的角度,我们就把它叫做诗歌的意象。[④]”在诗歌创作中,诗人的创作灵感、对生命的体验和人生的经验都凝聚于意象中,因此意象便成为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独特呈现方式,正如陈植锷先生所说:“所谓意象,是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⑤]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常用海洋物象来表现某种含义,例如曹操的《观沧海》,从而使情感和海洋物象之间具有了内在的联系,也使海洋物象成为诗人表达其深刻含义的载体,这种情感与海洋物象的统一或者说情感内容借助海洋物象形式的表现就是诗歌语言所要表现的海洋意象,即海洋意象是作为物象的海洋与作者情感世界的统一。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所谓海洋物象并非仅指狭义上的海洋本身,而是指包括涉海物品、海滨岛屿生活在内的广义上的海洋物象。因此,海洋意象可以归纳为蕴含了作者情感,以海洋物象为载体,并通过诗歌语言进行表现的意象。

二、唐诗中描写海洋意象的作品数量众多

虽然前代诗赋中也有一些海洋意象,例如王粲的《游海赋》(残篇)、班彪的《览海赋》(残篇)、木华的《海赋》(残篇)和曹操《观沧海》、曹植《远游》、祖莛《望海》、沈约《秋晨羁怨望海思归诗》等诗赋中的海洋意象,然而他们都无法和唐诗中海洋意象的数量相比。

唐诗中描写海洋意象的作品数量众多,据笔者初步统计,根据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增订简体横排本《全唐诗》(清彭定求等编),在50000余首唐诗中,,有关海洋意象的诗句涉及作品为900余首。其中,仅以吟咏海洋本身、涉海物品、海滨岛屿生活等为主题的描述型海洋意象,据笔者初步统计涉及作品一百余首文学艺术论文,具体如下:

 

白居易《潮》

刘长卿《严子濑东送马处直归苏》

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刘眘虚《海上诗送薛文学归海东》

曹松《南海》

罗隐《钱塘江潮》

长孙佐辅《楚州盐壒古墙望海》

马戴《送朴山人归新罗》

陈陶《海昌望月》

孟浩然《岁暮海上作》

陈陶《蒲门戍观海作》

孟浩然《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

窦常《奉送职方崔员外摄中丞新罗册使》

孟郊《奉同朝贤送新罗使》

独孤及《观海》

栖白《送圆仁三藏归本国》

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钱起《雨中望海上,怀郁林观中道侣》

方干《旅次钱塘》

钱起《重送陆侍御使日本》

高适《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

施肩吾《岛夷行》

贯休《南海晚望》

宋务光《海上作》

贯休《秋过钱塘江》

汪遵《东海》

贯休《秋送夏郢归钱塘》

王建《海人谣》

贯休《送人之渤海》

王建《送郑权尚书南海》

贯休《送新罗人及第归》

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韩愈《海水》

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韩愈《送郑尚书赴南海》

无可《送朴山人归日本》

胡权《济川用舟楫》

吴筠《登北固山望海》

胡曾《咏史诗?东海》

项斯《寄流人》

皇甫冉《赋得海边树》

徐凝《观浙江涛》

贾岛《过海联句》

徐凝《送日本使还》

贾岛《寄沧州李尚书》

许浑《送友人罢举归东海》

康翊仁《鲛人潜织》

许敬宗《奉和春日望海》

李白《天台晓望》

薛据《登秦望山》

李白《茔禅师房观山海图》

薛据《西陵口观海》

李昌符《送人入新罗使》

杨师道《奉和圣制春日望海》

李德裕《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海鱼骨》

姚合《杭州观潮》

李洞《送云卿上人游安南》

姚合《送源中丞赴新罗》

李华《海上生明月》

张籍《送海南客归旧岛》

李峤《海》

张籍《送新罗使》

李隆基《送日本使》

张籍《夜到渔家》

李颀《鲛人歌》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

李群玉《中秋越台看月》

张乔《送宾贡金夷吾奉使归本国》

李绅《新楼诗二十首?望海亭》

张子容《永嘉作》

李世民《春日望海》

章孝标《归海上旧居》

李中《送王道士游东海》

周繇《望海》

梁魏《观王美人海图障子》

宋昱《樟亭观涛》

林宽《送人归日东》

皮日休《咏蟹》

刘长卿《登东海龙兴寺高顶望海,简演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