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现象分析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3:38

文学现象分析报告篇1

关键词:高中生厌学语文教学

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近十年来,苏北地区的教育层次得到了巨大提升。城镇高中办学数量增多、规模变大,到了二九年,沭阳的高中多达17所,其中部分学校的规模超过了三十轨。70%以上的初中生进入高中继续读书,一些高中生由原来的学优生变为中等生,甚至是后进生。这些学生多有厌学情绪或厌学行为。可以说,厌学已成为制约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高中教学效率提高的瓶颈。为此,我们于二九年十月成立了“克服高中生厌学,提高教学效率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对高中生厌学现象展开调查,探索高中生厌学心理、行为的成因,为研究克服对策提供依据,实现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行为,变厌学为乐学,并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调查的过程与方法

课题组于二一年二月至二一年五月随机对本校高中三个年级的两千多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材料表明,大部分高中生对学习较感兴趣,但为数不少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学问题。

方法一:问卷。

问卷分“学习现状自我认定”和“探寻厌学原因”两部分。调查对象覆盖实验班、普通班、体艺特色班;其中男生1019人、女生989人。在总量上保持男女性别比例平衡,年级比例平衡,确保调查及统计结果有较高的价值含量与可参考性。

方法二:谈话。

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与实验对象交流、谈心,了解其心理需求,分析其厌学的内在原因。

方法三:家访。

选取部分实验对象,家访,深入了解其家庭情况,个性特点;全面考查其成长环境,综合分析影响其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的各种因素;确保调查结果客观真实有较高的可参考性。

三、简述调查的结果与反馈

四、对调查的结果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高中生厌学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

(一)外因。

1.社会大环境是造成高中生产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原因。随高等教育的普及,人们已经很难通过考大学来改变命运、提高生活质量;大学生就业率偏低、待遇较差,导致高中生学习动力不足甚至动机缺失。另外,学校周边游戏室、网吧、台球室让部分学生流连忘返,进而对学习丧失兴趣。

2.教师教学观念、方法、手段落后,不能依据学生现状科学组织课堂教学,只顾完成授课任务,不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学习内容比较艰深枯燥,缺乏实用性。当前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多有学院化倾向,让不少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形成愈畏惧愈学不好、愈学不好愈畏惧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家长期望过高。多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其他需求,给孩子带来过重的心理负担。

(二)内因。

部分学生基础差,上课听不懂,既缺乏学习兴趣,又缺乏学习目标,更没有人生奋斗的理想。

五、对策

作为教师,我们很难改变社会环境,但我们能针对学生个性心理采取有效对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提全面健康发展。为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提出下面几点浅见。

(一)激发动机。

动机的激发,可采取内部动机开启与外部动机诱导相结合的方法,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强化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动机的发展要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发展感、争取社会地位感来推动,靠期望、竞争、评价来保证,其中远大的理想则起决定作用。

(二)成功强化。

成功可起到正强化作用,经常给学生呈现愉快的刺激,有助于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防止习得性失助感与失尊感的产生。

1.创设成功机会,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表现的机会,扬其所长,补其所短。

2.降低学习目标。低起点、慢步子、分层次是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途经。低目标,学生易达到,就能察觉到自身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帮助学生确立自我参照标准,促使学生从自身变化中认同自己的成功。

4.及时奖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奖励是愉快的刺激,能增加个体积极反应发生的概率。

(三)改进教法,激发兴趣。

引起学生注意的事物,往往体现新奇性、形象性、矛盾性、变化性、对比性等特点,它们刺激人的感官,会引起人的兴趣与关注,进而接近、了解未知事物,解决新问题。因此,教学时,我们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方法,设置各种巧妙的情境,不断呈现事物的这些特性,努力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以上做法,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心得,有待在以后的实践中补充完善,在此提出,恳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文学现象分析报告篇2

关键词:财务分析报告;撰写规范;过程控制;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280-02

《财务报告分析》是商学院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专业课程,强调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和运用财务报告的分析框架和方法去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成为检验该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学生能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掌握的分析方法撰写分析报告成为展现教学效果的有效载体。自2005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商学院开设《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以来,如何指导学生撰写高质量的分析报告始终是教学团队成员不断探索和实践的主题。历经七年的实践教学,团队找到了与课程特点适配的案例教学方法,同时也逐步形成颇具特色的对学生分析报告进行规范化和过程化控制的管理方法。下面笔者将详细介绍教师在实施规范化和过程化控制中的基本流程和具体做法。

一、控制目标和基本流程

《财务报告分析》课程要求学生撰写分析报告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更好掌握和运用课程讲授的知识点去发现和解决分析对象的实际问题,通过规范化和过程化控制既可以保证报告的规范性,又可以提高报告的完成质量。报告撰写和控制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在授课教师会在学期期初确定分析对象;其次,授课教师通常根据报告分析的逻辑框架和路径来安排授课进度,并在报告撰写规范的指引下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撰写五个阶段报告;最后,在学期期末形成最终的分析报告,此撰写过程贯穿课程教学的始末。这种设计既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对真实企业的持续分析来不断加深对课程讲授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又能使学生意识到写作规范对报告撰写的重要性,为今后学术或科研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具体实践经验

教学团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明确了过程控制的关键点。撰写初期的控制重点主要是如何筛选和确定分析对象;撰写中期的控制重点主要是四张报表的逻辑分析过程是否合理,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恰当等;撰写后期的控制重点是整合后的最终报告是否能提供高质量的决策信息。由此基础上教学团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

1.较科学的分组机制

由于《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是我校商学院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选修课,通常是两个或三个专业一起大班上课,因此造成学生在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方面存在不小的差异。为了避免学生依据专业归属、成绩好坏或关系亲疏来组成小组,指导教师会根据学生规模的大小,把不同专业背景、不同性别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一般每组5~6人),基本可以保证各小组在专业和成员构成上的均衡,充分发挥专业互补、性别优势互补的作用。

2.建立“教师科学引导与学生自主选择分析对象”机制

每学期期初学生在听取指导教师对每个行业基本特征的简要描述后,根据自身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的预期,经过小组成员充分讨论和商议后,确定各小组所要分析的行业,并在行业中确定1家具体分析的公司。若出现学生分析行业过于集中的情况,指导教师也会与各小组进行相应沟通协调,启发和引导学生重新找到其他感兴趣的行业和公司,最终保证分析行业类型和公司数量的均衡性,以便加深学生对不同行业和公司业务和管理特点的理解。

3.制定合理的报告撰写进度

授课教师根据教学日历和授课内容的安排,制定了分析报告的撰写进度,基本实现了报告撰写进度与授课进度的高度一致性。同时,授课教师于每学期期初将进度安排发到学生公共邮箱,以便学生有计划地根据撰写进度提前做好各阶段分析任务的准备工作,以保证报告最终能够按时保质的完成。

4.制定分析报告的撰写规范

为了保证分析报告的规范性,授课教师从报告格式和内容上进行了详细规定,如规定报告内容应包括背景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所有者权益表分析、管理诊断和前景预测七部分;并依据我校毕业论文撰写规范制定出分析报告撰写规范及打印装订要求,如规定各级标题和正文字体字号和行距、图表的列示规范等。通过规范的要求,每份学生报告基本都做到了格式和内容结构上的整齐划一,为以后形成标准式的报告范本打下基础。

5.形成教师全过程指导与监控的机制

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教训,授课教师发现如果只对学生最终提供的报告进行一次性指导和点评,而不进行过程控制,很难保证学生分析报告的质量。因此,授课教师在学生学期期初确定分析对象后,就开始根据报告分析的逻辑路径和流程,从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筛选、利润表质量、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质量、资产负债表质量、现金流量表质量、管理诊断与前景预测等不同分析阶段,全过程指导学生报告的撰写。主要采取课堂和课后两种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课程教学日历根据授课和报告撰写进度,分阶段设计了8课时(课程总计48学时)专门用于课堂指导实践的学时,现场解决学生在不同分析阶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授课教师在此过程中会与各小组进行充分讨论与现场指导。同时,指导教师在课后对小组每次提交的分阶段报告进行认真批改后提出修改意见,学生根据教师意见进行修改并明显标注改动的内容,以供指导教师进一步审阅和指正。通过这种过程管理和反馈机制可以使学生在撰写过程中不断完善分析报告,最终使分析报告得到高质量的保证。

6.形成客观公正的“三维度考核评价”方式

文学现象分析报告篇3

众所周知,统计分析写作是为了制作统计分析文章。在统计部门,统计分析文章则称为统计分析报告。那么,统计分析报告的概念是什么呢?

1、统计分析报告的概念和特点

1.统计分析报告的概念

统计分析报告是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大量统计数据来反映、研究和分析社会经济活动的现状、成因、本质和规律,并做出结论,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一种统计应用文体。

对统计分析报告概念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统计分析是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的前提和基础。要写好统计分析报告,必须首先做好统计分析。

(二)统计分析报告要遵循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是社会经济统计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等。

(三)统计分析报告的基本特色是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无论是通过研究去认识事物,或通过反映去表现事物,都是要运用统计数据。统计部门这一巨大的"数据库"为统计分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来源,写统计分析报告就应充分运用这个资料源,而且要用好、用活。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这是统计分析报告与其他文体最明显的区别。可以说,没有统计数字的运用,就不成其为统计分析报告。

(四)作为一种文体,统计分析报告

既要遵循一般文章写作的普遍规律和要求,同时,在写作格式、写作方法、数据运用等方面也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2.统计分析报告的特点

(一)运用一整套统计特有的科学分析方法(如对比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统计推断等),结合统计指标体系,全面、深刻地研究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

(二)运用数字语言(包括运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来描述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情况,让统计数字来说话,通过确凿、详实的数字和简练、生动的文字进行说明和分析。

(三)注重定量分析。利用统计部门的优势,从数量方面来表现事物的规模、水平、构成、速度、质量、效益等情况,并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

(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难点、热点、

焦点问题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有的放矢,针对性强。

(五)注重准确性和时效性。准确是统计分析报告乃至整个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分析报告的准确性除了数字准确,不能有丝毫差错,情况真实,不能有虚假之外,还要求论述有理,不能违反逻辑;观点正确,不能出现谬误;建议可行,不能脱离实际。

统计分析报告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失去了时效性,也就失去了实用性

文学现象分析报告篇4

(一)国外相关概念在美国财务分析形成初期,财务分析的主要对象是财务报表,真正意义的财务报告还没有形成,财务分析相关著作通常采用财务报表分析这一名称。如1928年,亚历山大·沃尔(alexanderwa11)与邓宁(Dunning)合著的《财务报表比率分析》,以及沃尔1930年出版的《财务报表分析》和1936年出版《如何评价财务报表》等。虽然20世纪70年代,财务报表拓展为财务报告,然而由于历史传统和习惯原因,美国学者近些年也经常使用财务报表分析或财务报告分析,如戴维·F.霍金斯(DavidF.Hawkins)的《公司财务报告与分析》(2000),利奥波德·a.伯恩斯坦(Leopolda.Bernstein)的《财务报表分析》(2001);而在日本,有关财务分析的著作大多采用“经营分析”的名称,这主要是由于历史原因受德国传统影响比较大;前苏联则经常采用“经济活动分析”的概念;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在许多方面照搬苏联模式,财务分析也受前苏联的影响较大,院校开设相关课程也常使用“经济活动分析”这一说法。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大规模引进和学习美国财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转向接受美国传统的影响,更多地使用“财务报表分析”,同时其他概念也并存使用。

经济活动分析是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技术活动、经营活动、管理活动等内部及外部、财务及非财务活动展开的分析,分析内容过于宽泛,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财务分析的范围,将不属于财务分析的经营分析和管理分析也纳入其中。至于经营分析,分析的范围过于狭窄,有些名不符实。最值得解释的是“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告分析”和财务分析。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并不刻意区分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告分析以及财务分析之间的差别,但近期出版的有关财务分析的著作名称采用各种说法的都有,这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财务分析相关概念认识和区分并不明确,这些相近的概念在本质上是存在着区别和联系。

(二)国内相关概念张先治(2004)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告分析、财务分析的分析对象分别是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和财务活动。很明显,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和财务活动这三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它们的区别决定了财务分析、财务报告分析和财务报表分析的区别。当然,财务活动、财务报告和财务报表之间的联系也是明显的,财务活动及其结果往往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及其他信息来反映和体现。由于会计准则与制度的限制以及会计信息披露的局限,财务报表并不能完全反映财务活动的状况;财务报告虽然比财务报表提供更多的信息,但仍不能反映财务活动的全貌。李心合(2006)认为:无论是财务报表分析还是财务报告分析都属于事后分析,很难将事前分析和预警分析纳入其中;此外,财务报表分析或财务报告分析的概念,会在内容和用途方面限制该学科的发展。倾向于用“财务分析”给这门学科定名,不倾向使用“财务报表分析”或“财务报告分析”。

尽管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告分析及财务分析都有其产生和使用的特殊背景,但结合当前的财务分析实践来看,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并不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全貌,况且即使可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全貌,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也要考虑财务报告之外的一些重要的非财务的信息来进行定性分析,比如审计报告、市场信息、公司治理信息、宏观经济信息、企业战略、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情况等。为了使财务分析的方法更科学,财务分析的结果更有助于财务分析主体的决策,笔者认为,财务分析的表述可能要比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告分析更适当。

二、财务分析的定义及辨析

(一)美国关于财务分析的解析纵观美国和我国关于财务分析的定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教授利奥波德·a.伯恩斯坦(Leopolda.Bernstein)在所著的《财务报表分析》一书中认为:“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过去、现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评估,从而实现对企业未来的良好预测,其本质是一种判断过程。”根据以上对财务报表分析概念的表述,可以看到:以上定义的财务分析实际上是财务报表分析,财务分析的对象局限于财务报表等财务信息。

(二)我国关于财务分析的解析张金昌(2002)认为:企业财务分析,是一定的财务分析主体以企业的会计信息和各种经济信息为基础,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所进行的分析。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发现企业经营问题,提出完善和改进企业管理的对策建议。该定义中虽然没有明确说明财务分析的主体,但从该定义体现的分析目的可以看出是把企业管理者作为单一的财务分析主体,这与当前财务分析主体、财务分析目的多样化的实际情况不太一致。张先治(2004)认为: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告等资料为依据,采用专门的分析方法技术,对企业过去、现在各项财务活动以及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评价,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相关者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门经济应用学科。这一定义虽然对财务分析主体、财务对象、财务分析目的都做了很好的表述,但该定义中对财务分析内容方面的界定过于具体化,容易局限于盈利、营运、偿债和增长这四方面的能力,不利于财务分析创新。樊行健(2007)认为:财务分析是指企业的债权人、投资者、经营者、政府管理部门等利益相关者,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技术,利用财务报告等相关资料,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全面客观评价企业财务现状及其成因,为财务控制和财务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的一种活动。这一定义对财务分析主体、财务分析对象、财务分析内容等都做了较好的阐述,但对于财务分析的作用仅仅局限于财务控制和财务决策,没有考虑到预测的功能,有所偏差。郭复初、郑亚光等(2008)认为:财务分析可以概括为对本金投入与收益分配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定性与定量描述,是为财务决策、监控和考评服务的管理方法。财务分析单从字面上理解是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的分析,企业财务情况不仅包含投入与收益分配还涉及企业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该定义仅仅局限于投入和收益状况显然不够全面。荆新、汪平(2010)认为:财务分析是一定的财务分析主体,以企业财务报告等财务资料为依据,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采用一定的标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信用和财务风险,以及财务总体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与评价。该定义表述的繁简程度恰当,但笔者认为定义中没有明确财务分析的对象是以财务报告等财务资料为主,还需要其他的非财务资料。

三、财务分析的再定义

(一)财务分析的主体当前,财务分析的主体随着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范围的扩大,财务信息使用者也不仅仅局限于债权人、投资者和管理当局,还包括员工、政府、客户、潜在投资者等各利益相关者。

(二)财务分析的对象财务分析对象是进行财务分析的重要资料的依据,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财务分析,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既要以财务报告等主要的财务信息作为分析的依据进行定量的分析,又要考虑财务报告之外的一些重要的非财务的信息来进行定性分析。

(三)财务分析的方法财务分析的对象既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主要报表也有其他报表和报表附注,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既有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也有综合分析法,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企业财务信息处于一定的经济系统中,要从系统的角度来看问题,尽可能采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来分析。

(四)财务分析的目的虽然不同的财务分析主体有具体不同的财务分析的目标,但这些目标整体上概括起来应该是在对过去的评价、对现在的控制、对未来的预测的基础上来有助于决策。

(五)财务分析的性质财务分析最初源于财务分析实践,属于会计学与财务学基础上的新学科,随着相关学科地位的提高以及信息使用者需求的提高,财务分析理论研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财务分析的方法和手段也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财务分析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财务分析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与科学。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倾向于重新将财务分析定义为:企业的债权人、投资者、经营者、员工、政府管理部门等利益相关者,以企业财务报告等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科学系统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评价、对未来的预测来帮助财务分析主体进行合理决策的一门科学。

参考文献:

[1]李心合:《公司财务分析框架与超越》,《会计与统计》2006年第10期。

[2]戴维·F.霍金斯著,孙铮等译:《公司财务报告与分析》,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利奥波德·a.伯恩斯坦著,许秉岩等译:《财务报表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张先治:《财务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5]张金昌:《财务分析与决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樊行健:《财务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文学现象分析报告篇5

撰写科研报告有一般的共同要求,但不同类型的科研报告由于其结构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研究者撰写科研报告,首先必须把握各类报告的特征

教育调查报告是对某种教育现象调查后,经过整理分析写成的文字材料。调查报告的表述一般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题目。一般通过街炼、确切、鲜明的文字概括全篇内容,点明被调查范围。常用的写法有三种:一是类似文章标题的写法,如《科学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二是类似公文标题的写法,如《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三是用正副标题的写法,如《中学生呼唤“七色阳光”——对中学生“厌学”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2.引言。简明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交待调查的方法,报告主要调查的内容,使读者对调查报告获得总体认识;或提出社会、师生所关注和迫切需要调查了解的问题,以引起关注。

3.正文。这是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这部分要把调查获得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条分缕析地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为了增加形象性,使人一目了然,对一些数据尽可能用图表表示出来。

教育调查报告的内容重点视调查的目的和问题的性质而定。写作安排也应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大致有以下几种写法:

第一,按调查的顺序逐点来写;

第二,按被调查单位的人和事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来写,以体现其规律性;

第三,将两种事物加以对比,以显示其是非、优劣,找出其差异性;

第四,按内容的特点分门别类,逐一叙述。不论采用哪种写法,最后都要写清楚调查的结果。总结经验、揭露错误、分析原因等,都要以调查结果这一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求实。

④讨论或建议。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可以对结果作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文学现象分析报告篇6

   教育调查报告是对某种教育现象调查后,经过整理分析写成的文字材料。调查报告的表述一般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题目。一般通过街炼、确切、鲜明的文字概括全篇内容,点明被调查范围。常用的写法有三种:一是类似文章标题的写法,如《科学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二是类似公文标题的写法,如《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三是用正副标题的写法,如《中学生呼唤“七色阳光”——对中学生“厌学”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2.引言。简明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交待调查的方法,报告主要调查的内容,使读者对调查报告获得总体认识;或提出社会、师生所关注和迫切需要调查了解的问题,以引起关注。

    3.正文。这是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这部分要把调查获得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条分缕析地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为了增加形象性,使人一目了然,对一些数据尽可能用图表表示出来。

   教育调查报告的内容重点视调查的目的和问题的性质而定。写作安排也应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大致有以下几种写法:

   第一,按调查的顺序逐点来写;

   第二,按被调查单位的人和事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来写,以体现其规律性;

   第三,将两种事物加以对比,以显示其是非、优劣,找出其差异性;

   第四,按内容的特点分门别类,逐一叙述。不论采用哪种写法,最后都要写清楚调查的结果。总结经验、揭露错误、分析原因等,都要以调查结果这一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求实。

   ④讨论或建议。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可以对结果作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文学现象分析报告篇7

根据中共南浔区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工作的通知》和《中共湖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南浔分局委员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要求

本阶段重点围绕“合力保增长,转型促提升”主题,紧密结合当前我区的经济形势和系统重点特色工作推进缓慢、“双过半”攻坚任务重的严峻现实,深入查找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通过深刻分析原因,进一步明确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和工商事业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基础。

二、具体安排

整个分析检查阶段从5月开始,到6月下旬基本完成。这一阶段,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深入开展“为和谐站岗,为发展助力--向人民报告”主题系列活动,多种形式开展“民主恳谈”活动,通过三项载体深入查找影响和制约本单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是举行一次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及群众代表上门监督,开门行政,接受代表委员批评意见。二是开展廉政、监管风险点排查。三是组织一次行风督查,开展一次以“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基层,让人民满意”为主题纠风活动,采取自查、互查、暗访等形式,着力解决一些在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扎实做好会前准备、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梳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五月份,分局领导班子成员要深入基层座谈征求对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建议。开展谈心谈话活动。民主生活会前,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深入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主要领导要与班子成员谈心,班子成员之间也要相互谈心,交换意见。召开会议前7天,向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和区委活动办书面报告,邀请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和区委指导督查组派员参加指导。6月15日前,分局党委要召开一次高质量的专题民主生活会,邀请区联系领导参加。分局党委班子成员要认真撰写民主生活会的发言材料,力求做到查摆问题、分析透彻。局机关各科室和基层各单位要以支部为单位,在6月10日前召开组织生活会,全体党员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准备发言材料,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具体要做到“四查四看”:即查思想观念,看在思想解放上是否有新的收获;查学习成果,看是否领会和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质和基本要求;查工作措施,看能力水平是否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查服务质量,看自身形象和工作作风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期盼。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过好双重组织生活。会后,各单位要收集整理好党员发言材料。基层各单位书记、所长的发言材料报分局活动办。

(二)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在民主生活会的基础上,分局党委和基层各支部认真回顾近年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查摆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形成问题的主要原因,确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形成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分析检查报告要突出检查和分析两个环节,做到有问题、有分析、有思路、有举措,避免写成工作总结或工作报告,党委分析报告字数一般不少于5000字,各支部分析报告字数不少于3000字。党委、支部主要负责人要全程主持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党委分析报告初稿要向各支部征求意见,经党委扩大会议充分讨论后修改完善确定。领导班子对民主评议中提出的意见建议,要及时梳理,认真研究,合理吸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正式分析检查报告。完善后的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报区联系领导审阅后,于6月28日前分别报送区委指导督查组和区委活动办。基层各支部的分析报告于6月25日前报分局活动办。

(三)组织群众评议。6月20日前,分局党委和各支部要在精心制定民主评议方案的基础上,以书面评议的形式积极组织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的民主评议活动。评议的内容要与分析检查报告主要内容相统一,重点从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进行。参评人员一般不少于10人。

(四)召开一次民主恳谈会。5月25日前,围绕“合力保增长,转型促提升,努力实现南浔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实践载体,由分局主要领导主持召开民主恳谈会,认真查找突出问题,积极探讨解决方案。民主恳谈的对象主要包括基层干部、企业家代表、服务对象代表和基层党员群众代表等。民主恳谈要讲求实效,可采取邀请恳谈对象座谈、深入基层一线走访、现场办公等形式或结合工商开放日活动、局长、所长接待日进行。民主恳谈方案于5月18日前送区委活动办。

三、有关要求

(一)明确工作目标,做到统筹兼顾。本阶段的工作目标是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深挖“风险点”,为下一阶段“排险”打好基础。当前,各项工作千条万绪,5、6月份又是全年目标任务完成的关键时段,各单位一定要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正确处理好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各项工作的关系,要与排查廉政风险点活动结合起来。要通过落实分析检查阶段工作来促进当前工作,以当前实际工作成果体现活动成效。要把做好分析检查阶段各项工作作为深化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作为推动本单位提高机关效能、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

(二)突出边查边改,创新体制机制。分析检查阶段既是查找分析问题过程,也是一个整改过程。有些问题需要立即整改的,应及时提出整改方案。特别是影响本系统形象的问题、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有关民生问题,应立即整改。对一些涉及体制机制以及政策文件和制度,要认真梳理,及早谋划和明确政策文件以及制度的“废改立”项目,切实把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工作与领导班子分析检查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需要新出台政策文件的,请及时上报分局活动办,分局于5月底前报区委活动办。

文学现象分析报告篇8

怎样撰写调查报告

[例题]以“发扬勤俭美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主题,以周围学生调查对象,根据他们的生活态度和表现,写一份调查报告,题目自拟。

撰写调查报告,要做到以下几点:

1、着力点要明确:

首先,要深入调查,占有材料。这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和先决条件。为此,就应该亲自了解第一手材料。既要了解“面”上的材料,又要了解“点”上的材料;既要了解正面材料,又要了解反而材料;既要了解现实材料,又要了解历史材料。如上例中,同学们就要认真回顾平时手头搜集到的有关于“勤俭是美德,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奢侈浪费导致事业失败”方面的详细资料。

其次,要认真分析,找出规律。这是调查的目的。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总结出事物的规律。此例中,除了要有具体的事例或数据外,还要对占有的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总结,如以“盲目攀比,铺张浪费”、“勤劳节俭、合理消费”为门类加以归纳,从中找出规律性。

再次,要立场正确,观点鲜明。调查报告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如上例中,调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美德,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乱花钱、互相攀比、超前消费等不良习惯和问题。

最后,要概括事实,有叙有议。不能光罗列现象,而且要适当地进行分析、议论,阐述观点。如上例,在做到有事例和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社会原理进行理性分析,分析要观点全面。

2、报告格式要规范

(1)标题。

①单标题,如上例标题可拟成:《中学生合理消费的调查报告》,以清楚交代调查的内容。

②双标题,可拟成《合理消费----XX中学调查报告》

③标题不用“调查报告”字样,也可用一般文章题目形式,如可拟成《中学生应该养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

(2)前言。这部分内容,往往对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作必要的交代,总领全文。如上例中调查地点可以是XX中学整所学校,也可以将初一整个年级作为调查对象,还可以随机抽查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主要是学生的生活态度和表现两个方面。

文学现象分析报告篇9

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一是熟悉调查报告的结构特点;二要把握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一)调查报告的结构

一般来说,调查报告的内容大体有:标题、导语、概况介绍、资料统计、理性分析、总结和结论或对策、建议,以及所附的材料等。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结构,就包括标题、导语、正文、结尾和落款。

1.标题

调查报告的标题有单标题和双标题两类。所谓单标题,就是一个标题。其中又有公文式标题和文章式标题两种。公文标题为“事由文种”构成,如《浙江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文章式标题,如《××市的校办企业》;其二是标明作者通过调查所得到的观点的标题,如《调整教育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所谓双标题,就是两个标题,即一个正题、一个副题。如《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县封山育林调查报告》。

2.导语

导语又称引言。它是调查报告的前言,简洁明了地介绍有关调查的情况,或提出全文的引子,为正文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导语有:①简介式导语。对调查的课题、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经过等作简明的介绍;②概括式导语。对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课题、对象、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和分析的结论等)作概括的说明;③交代式导语。即对课题产生的由来作简明的介绍和说明。

3.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体。它对调查得来的事实和有关材料进行叙述,对所做出的分析、综合进行议论,对调查研究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说明。正文的结构有不同的框架。①根据逻辑关系安排材料的框架有: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式结构。这三种结构,以纵横式结构常为人们采用。②按照内容表达的层次组成的框架有:“情况--成果--问题--建议”式结构,多用于反映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果--具体做法--经验”式结构,多用于介绍经验的调查报告;“问题--原因--意见或建议”式结构,多用于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事件过程--事件性质结论--处理意见”式结构,多用于揭示案件是非的调查报告。

4.结尾

结尾的内容大多是调查者对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这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调查报告的结尾方式主要有补充式、深化式、建议式、激发式等。5.落款

调查报告的落款要写明调查者单位名称和个人姓名,以及完稿时间。如果标题下面已注明调查者,则落款时可省略。

(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一般来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写作要经过以下五个程序:

1.确定主题

主题是调查报告的灵魂,对调查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确定主题要注意:

报告的主题应与调查主题一致;

要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

主题宜小,且宜集中;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副。

2.取舍材料

对经过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系统的完整的"调查资料",在组织调查报告时仍需精心选择,不可能也不必都写上报告,要注意取舍。如何选择材料呢?①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②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报告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气”;3.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作者的意见,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

3.布局和拟定提纲

这是调查报告构思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布局就是指调查报告的表现形式,它反映在提纲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调查材料进一步分类,构架的过程。构架的原则是:"围绕主题,层层进逼,环环相扣"。提纲或骨架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必须纲目分明,层次分明。

调查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4.起草社会实践报告

这是调查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

在行文时要注意:①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②报告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如:"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运用竞争机制,盘活现有人才",(文章段落的条目观点);③通读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语言具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朴实。

5.修改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起草好以后,要认真修改。主要是对报告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检查,加以增、删、改、调。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能定稿向上报送或发表。

调查报告的标准格式:

1.题目

应以简炼,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所要调查的对象,领域,方向等问题.题目应能概括全篇,引人注目.

2.前言(背景和目的)

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目的.

背景介绍应简明,扼要,切题,背景介绍一般包括一部分重要的文献小结.

调查目的:阐述调查的必要性和针对性,使读者了解概况,初步掌握报告主旨,引起关注.

3.方法

详细描述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使读者能评价资料收集方法是否恰当.这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地点

时间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的选择(抽样方法),样本量的估计

调查方法:定性,定量

质量控制

4.结果与讨论

结果与讨论可以放在一起写,也可以分开写.

结果和讨论分几节来完成.一般采用描述,分析,讨论来写.

描述:

描述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

描述调查人群的人口社会学特征,

描述调查事物的特征

对比:

历史对比

他人研究对比

本调查中不同特征人群对比

推断:

在对比的基础上进行统计推断

(前提条件: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

讨论:反映作者学术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要紧紧围绕结果,以及可能有争议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

讨论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把调查结果上升到理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揭示内在联系.

与他人结果相矛盾的地方,讨论发生的原因和理论依据.

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论点明确.

5.结论与建议

结论

用扼要的文句把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切忌重复文章内容.

文字结构应该准确,完整,精练,高度概括文章的主要目的和结果.

建议

为政府决策提出科学建议

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建议

6.参考文献

列出主要理论依据和方法,以及有争议的论据.

具体格式见文献综述中讲述的参考文献的格式.

文学现象分析报告篇10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问题对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2.021

存在的问题

aDR信息滞后:除了比较严重的aDR能够及时上报外,aDR报告相对迟缓。由于药学人员不直接面对患者,仅依靠科室上报的aDR报告收集资料,而这些报告通常都是在对aDR做出治疗措施后上报的,药学人员已看不到aDR的现场情况,只能根据报告进行分析整理。

aDR信息的漏报:由于种种原因,医师不愿如实报告用药过程中发生的aDR。有时,药师接到口头报道的aDR后赶去收集时,医师害怕承担责任,又矢口否认,导致aDR的漏报。患者本人对aDR未引起关注,也是导致漏报的原因。

新的严重的aDR在报告总数中的比例较低:某些科室报告的aDR质量存在着一定问题,由于认识问题或其他原因,普遍存在避重就轻现象。

aDR报告不规范:在收集的aDR报告中,一部分存在着报告项目空缺,药品名称、药物剂量、aDR名称不规范,不良反应过程描述不规范或过于简单,使信息不够详细,无法追溯aDR的具体情况。

医护人员对aDR不够重视:对于轻微的或一过性的aDR经对症治疗或停药后症状改善者,就不再给予报告,对于新药的aDR又没有充分了解,有时会与疾病症状混淆。究其原因,还是对aDR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所致。

建议

制定和实施有效的aDR报告机制:如对新药的重点监控制度,由药品的生产、经营企业和医院、药店共同承担新药的aDR监测。在我市2007年的aDR报告中,存在着报告来源分布不平衡的状况,药品生产企业的aDR报告只占总报告数量的1%,药品经营企业的报告占19%,其余均为医疗机构所报告的。若建立了重点监控制度,由各部门、单位协同报告,则会改善这种情况。

建立快速反应的aDR监测网络:医护人员发现aDR后,通过迅捷的通信系统报告药学人员,药学人员立即赶到现场,了解aDR患者的临床表现、用药情况,参与引起aDR靶药的判断、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监控aDR发生、发展和治疗转归等情况。从而防止了aDR的滞后报告[1]。

专职药学人员参与aDR的收集、分析、整理:由专职药学人员,例如临床药师具体参与aDR的收集、分析、整理工作。由于临床药师参与了临床的查房与诊治过程,能够及时发现用药过程中的aDR并进行监测,从而自觉收集、分析、整理。门诊药房的药师也能够直接接触患者或其亲属,耳闻目睹药物相关事件的发生,对于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有更形象具体的接受,便于aDR的收集整理[2~3]。

发动公众对aDR的关注,积极有效宣传:宣传工作不仅要面向各方面的医护人员,也要引起公众重视。公众通常缺乏用药常识及正确的引导,对于轻微的aDR未能发觉或不太注意,而对于严重的aDR却感到恐慌或不知所措。应该让公众也参与到aDR的报告系统,我院就有过患者本人在门诊药房报告aDR的情况,这不仅是对患者本人的负责,也是对aDR报告制度的促进[4]。

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医护、药学人员正确对待aDR的报告与填写。能够规范地报道临床发生的aDR,使报告准确、及时、详尽。

总之,在工作中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一些aDR,向患者或医护人员仔细收集aDR的具体情况,认真整理收集到的信息,就会贯彻实施我国的aDR监查报告制度,从而也促进医药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长春,李景苏.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方法.医药导报,2007,26(1):90.

2徐茂星,张传军,郭以杭.药物不良反应176例报告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