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包装设计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4:06

产品包装设计培训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装潢艺术设计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42-01

根据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进行实践教学的创新改革做以下讨论。

1.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特点

依据广州是广告、影视、媒体、it等创意工作集聚区,及其广州背靠“亚洲创意中心”香港的地理优势,建设“立足珠三角中小型设计企业,服务国际设计市场,集地方产业与国际资源为一体”的国际合作型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利用国际优质资源,结合地方产业背景,建立“技能+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作品(原创设计)产品(开发制作)商品(国内外市场)”三递进的教学模式;组建一支来自于国内外设计企业、设计机构、专业院校的“高校名师+高级技师+公司经理”三结合的国际化教学团队;建设具有“理论教学+技能训练+生产制作”三位一体的设计工作室,使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成为具有珠三角创意(设计)产业特色的国际合作型专业。

2.构建“技能+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高职装潢艺术设计教育新模式

以广州地区装潢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结构现状的调研报告为依据,围绕广州地区的广告设计行业、包装设计行业、印刷设计行业、摄影行业等企业的平面设计岗位的用人要求,结合本专业历届毕业生从业状况及用人单位反馈意见,通过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设计师、总经理、市场主管及教育课改专家共同确定了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应该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面向广告、包装、印刷、商业摄影等公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平面艺术设计岗位,具有良好的审美素养和设计创意能力,具备商业广告、商品包装、企业Vi、商业摄影等平面艺术的设计与制作能力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装潢艺术设计人才。

装潢艺术设计人才规格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设计创意能力强,能熟练使用设计软件进行修图和出图,会进行商业广告设计及制作流程,懂得广告相关法律法规,能为企业进行Vi设计与策划,会网页设计,能进行食品、化妆品、礼品等包装设计,掌握商业摄影拍摄技巧,具有商场美化布置的设计能力,能胜任包装设计、美术编辑、商业摄影、商场美工等平面设计工作岗位。

3.建设具有“公司化”情境的实训基地

依据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技能+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及项目课程改革要求,建设具有真实“公司化”情境的校内实训基地,使校内实训基地既能满足校内“生产性”实训需要,并能同时承接企业项目的能力。为此,装潢艺术设计专业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了实训室建设的设计和论证,建成能够完全满足“生产性”实训要求的商业广告设计制作中心、商业包装与印刷实训中心、商业环境设计实训中心、装潢艺术设计表现技能实训中心、装潢艺术设计表现技能实训中心等五个实训中心,体现设计行业“公司化”工作环境的广告出品间,商业摄影实训室、商品包装设计与制作等四个实训室,通过“公司化”的运行模式,积极对外承接业务,特别是本地民营企业的对口服务,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工作任务和实际项目,使技能训练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从而达到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现“技能+项目”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的制作,在学校实训室就能感受到公司的管理制度、公司的出品质量、公司的成本利润,从而为企业的顶岗实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4.建设“理论教学+设计制作功能”融为一体的实训室,彰显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一体化课程教学特色

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及专业群实训室均具有教学功能与设计制作功能,80%的专业课都能在实训室完成,充分体现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从训练到设计到制作的一体化课程特色。装潢艺术设计团队依托广州创意(设计)产业背景,借助广州商业市场的优势,在设计行业的参与下,构建了具有高职装潢艺术设计特点的“技能+项目”的教学模式。即把企业的“制作任务”、“设计方案”、“商品包装”、“产品广告”、“企业形象”等项目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与相应的“手绘设计表现”、“电脑设计表现”、“商业广告设计”、“商品包装设计”“Vi设计”等技能学习有机结合,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加以实施,在项目实施的工作过程中进行教学,通过完成项目来学习知识和技能,遵循设计行业的职业道德,获得设计岗位的职业能力。企业把项目带到课堂、带给学生,既是实践教学,又能完成方案,既是培养学生,又能培养员工,既是教室,又是公司,真正体现企业融入学校,使设计师成为教师、企业项目成为教学内容、学生成为成员工,弥补了中小型设计公司资金、人员紧张的关键性问题,提升了中小型设计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5.开创“双赢”的新型校企合作关系

⑴通过项目课程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变传统的单一技能训练为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变以前的“消耗性”实训为“生产性”实训,使合作企业不再只是“接受者”“贡献者”,而是“合作者”“项目伙伴”。在这种新型关系中,很多企业体会到的不再是“负担”,而是流动的“智力支持”,因此很多企业也一改以前被动合作的局面,而主动与学校联系,接洽合作项目。

⑵结合专业和行业,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订单培养。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结合自己情况,紧密联系行业企业,成立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依托社会资源共建专业的同时,积极为企业行业开展订单培养。[1]

⑶专业教师积极为企业开展服务。在深化校企合作中,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构建各具特色、逐步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派驻骨干教师、共建研发中心或产学研基地等途径推进校企合作研发。

⑷建立长效机制,实行分类管理,校外实训基地较好地保证了顶岗实习的需要。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学校坚持“服务”原则,通过利用自身资源为企业提供人力及技术服务、与企业联合攻关解决企业难题、采用订单培养模式为企业量身培养优秀人才、将校外实践教学纳入企业生产和运作计划等途径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使双方建立起一种相互需要、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

结语

积极探索校企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的实践教学模式,保证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实践教学制度措施得力,各环节落实到位,质量有保障,特别是顶岗实习的实施与管理,这是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改革探索的航标所在。

产品包装设计培训篇2

关键词:包装设计;课程;实训;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09-02

包装设计作为现代商业产品整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产品外观保护、生产企业的形象、内涵、甚至是生存空间都存在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包装设计课程实用性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1]。

就传统的包装设计课程而言,通常采用理论讲授加概念性设计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论水平,培养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然而由于与实际动手操作、生产销售等部分有一定脱节,因此设计思维缺乏实用性,学生不能尽快胜任岗位工作,因此必须优化传统教学方法,拓宽专业覆盖面窄,重视实践与实训,采取与社会和行业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不断的改革和探索,培养出符合包装设计行业需求的人才。

一、加强实训课程的建设,培养从产品本身出发进行设计的思维模式

从产品本身出发,包装具有三大功能:保护性、单位集中性和便携性。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产品易受到冲击、振动、颠簸、压缩、摩擦,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设计包装,防止产品破损变形;同时还有些产品在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易受潮、生锈发生化学变化、霉变、受到虫鼠等有害生物等的破坏,影响正常使用,需要包装具备隔阻水份、潮气、光线及有害气体等作用;另外还应考虑包装的人性化,如便携性等[2]。除了这些课本知识的掌握之外,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实践的方式,使学生实实在在的感受不同种类产品的特性。如,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同大中型超市,商场等加强合作关系,让学生亲自体验某产品运输装载过程,以及库房管理、产品统计等的实习活动,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更为深刻的感受和了解不同产品性能,统计常用包装各类优缺点,使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借鉴市面上各品类包装的优点、改良和避免其中的不足,培养学生从产品本身出发进行设计的思维模式。

二、加大调研课程力度,建立与市场结合的教学环境

一名优秀的包装设计师,应具备敏锐而全面的市场信息洞察力,因此,包装设计课程中,让学生较好的掌握市场调查技能也是提高课程实用性的重要环节。从实用性的角度,应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将市场调查的环节进行细分,从调查起因、方法、技巧、市场预测和综合设计等各个方面进行校内外课堂模拟[3]。让学生能够更为深刻的感受到产品包装对于市场的作用力,为完成优秀的包装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进行一些包装类中、小项目开发前期的市场调研工作,让学生更好了解不同产品和企业对于包装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了解企业此次包装设计项目的动机。如有些是新产品的推广、新市场的开发,还有些只是旧包装的改善、及行业类同产品的包装竞争,或者是包装技术和材料上的革新以及包装生产效率的提高等,使学生能根据这相应的要求进行各自针对性较好的调研方法,也使得学生能够自主灵活的运用课本中归纳的理论性的调研方法。

笔者两年的教学试验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调研的主动积极性有较好的提高,很多学生还学会了换位思考,通过市场的调研检验自己的设计作品。例如将自己设计的包装样稿放置于卖场的货架上,设计者通过充当导购的过程,记录某阶段此包装吸引消费者的次数等,了解自己包装设计中与市场结合程度上的优点和问题所在。

三、以印刷设计课程实用性为例,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现代包装设计中,印刷课程所占比例举足轻重,传统的印刷课程通常由印刷专业的教师讲授,其优点是知识专业性强,但包装设计审美艺术性的部分就很少;或者是由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讲授,课程内容着重艺术设计、创意、审美等思维的培养,与实际存在一定距离,缺乏印刷专业性知识。针对此类问题以及当前市场对于包装设计的导向性要求,具备艺术性及审美价值等已成为包装设计能够赢得市场的一个重要方向性指标参数,因此,作为专业教师,为了能够更好的胜任这门课程,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提高印刷方面实际操作知识,和艺术设计思维的教学能力。

教师可利用寒暑假或是学期内定期申请参加企业的进修培训以及下企业实习等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有对于这门课程进行准确有效的指导,明确教学中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基本的印刷专业知识范畴,以及只做了解或者拔高的知识范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首先,此专业教师应精通印刷相关软件以及艺术设计类软件使用、运用的教学,这其中就包括印刷效果中参数的设置,如尺寸的选择与设计内容及经济陈本的关系、字体字号的选择与成品的美观、出血线的准确使用、转换曲线输出、色彩模式的设定和基本的拼版常识等等,通过实际有效的范例,让学生了解这些都是作为一名设计人员应必备的印刷基础知识,才能保障印刷设计能够准确、顺利的通过印刷工艺实现。此外、还要加强学生对于印刷材料和工艺的了解,观察和分析不同材料的印刷效果,使学生能够通过艺术设计思维将这些实际效果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设计出完美的包装作品。

同时包装设计这门课程还融合了许多门类的学科知识,相关学科有:材料学、生产工艺与加工、市场营销以及消费者心理学等,因此要培养学生不但要提高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注重系统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开办专题讲座或者学生相互交流等形式,加强学生与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提高包装设计的能力。

四、实训室工作室建设的投入和细化,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学校设备条件的限制,对于学生的包装设计作品实现制作这一阶段,较多是让学生自己根据实际自己去想办法解决制作时出现的问题,因此一定程度身上限制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对于一些特殊材料的设计运用由于工艺要求较高,由于实现难度较大,往往都是采取回避或放弃的办法。教学积累发现,由于设计创意难于实现,学生往往回避难于实现的好思路或是紧急停留于设计稿上,大多是选择纸张、布料这些易加工的材料展开设计的。由此可见,对于包装设计专业教学实训室的完善也是提高此课程实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可借鉴国外包括如今国内少数艺术院校的教学办法,建立专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或是专门的实训工作室解决实践问题。可以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命名不同的实训室,如金属实训工作室、木工实训工作室、印刷实训工作室、特殊材料实训室等等,有这样利于不同材料和设计的分门别类,让学生主动尝试不同材料的工艺实现,同时也能通过实践充分了解不同包装材料的特性和工艺特点,积累更多的设计知识。这类实训工作室优点多多,不仅方便于教学,同时还能更大限度的加大和校外企业合作的力度,吸引一些企业前来合作,与教师学生一起完成包装设计与研发等工作任务,形成“校中企”的教学模块,这样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感受设计具真实性、挑战性以及工作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能保障工作室资金周转及规模扩大等的良心循环。为此还应配套规划处学生包装设计作业和成品的展厅,将优秀的设计案例通过图片、实际作品,还有市场调研或推广报告等进行定期展示,使低年级的学生能够感同身受,拉近设计、社会、市场和学生的距离,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对于包装设计的兴趣与信心,能够较早设计好自己的大学期间的学业乃至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

五、结语

总之,随着行业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加,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规划成为大多数高校各专业的培养重点,因此包装设计课程中实用性教学的探讨也成为该专业的教学重难点。我们必须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不但要改进传统课堂内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更要鼓励学校投入必要物质条件的和师资力量的培养为,通过更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实际经验丰富的设计师对于实用性的不断探讨,通过不断改良和优化,制定出符合现代高校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体系,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推动我国包装设计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玉子.包装设计学教学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1,(3):39-40.

产品包装设计培训篇3

关键词:工作室;技能+创意;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3)11-0009-05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有其独特的教学规律,强调发散性形象思维,对学生自主性学习要求高,在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创意创业能力的培养,产学研一体化特征比较明显。提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构建与之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动漫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多个专业探索与实践的经验,本文提出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引,以“包豪斯”学院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我国艺术专业教育的实际,探索以工作室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构建“技能+创意”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艺术设计专业不仅仅对应文化创意产业,而且渗透于所有的产业之中。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总体策划、产品设计、原料采购、加工制造、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七个环节,其中加工制造是整个产业链中最低端的部分,而产品设计居于产业链的中高端,艺术设计是产品设计的核心。依据产业行业进行分类,艺术设计包括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工艺品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动漫设计、展示设计……

近几年,房地产业的兴起,带动了建筑、环境规划、园林景观、绿化、室内装饰、家具、厨具、灯具、家纺等产业的迅速发展,艺术设计人才是支撑这些产业发展的关键。

在以汽车、电脑、电视、手机、数码相机等为代表工业产品中,外观设计成为产业的重要驱动力,以注重产业外观设计为重心而成功开发出iphone和ipad两款产业的苹果公司,在近一两年引领世界电子产品的潮流,提升了艺术设计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地位。

以动漫影视和游戏为代表的动漫产业则是异军突起的一个新兴产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资金、人才培养、媒体准入及播放时间控制等,对推动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直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为平台,以中国进出口的商品交易会为品牌的系列会展活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另一个引擎,会展业的核心之一即是产品展示。

随着区域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优先发展的产业之一,广州市近年将文化创意产业列为战略新兴产业之一,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呈稳步增长的趋势。

以广州地区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的前沿,产业转型升级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的艺术设计人才作支撑,积极创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工作室平台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作为设计学起源和目前国际顶尖设计类大学的德国包豪斯学院,自世纪之初就创建了以设计制作工作室为核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包豪斯”模式教育理念体现在:强调艺术与技术的和谐统一,主张集体创作是设计的核心,力求学生作业与企业项目有机结合。这一理念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得到不断的发展,被赋予新的内涵。

我国近年在以工作室为平台的艺术设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非常的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以下是几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模式:

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孙以栋等构建了基于工作室制的“厚德健行,创新创业”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面向市场创业能力的培养;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宁绍强等从工作室的概念、功能与任务、设置、教师配置、教学组织、操作与管理等方面,探索了营造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实践环境的方法;广州番禺职业学院张来源提出了“技能+项目”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构想,通过合理选择项目设计教学内容,形成与工作任务相匹配的项目教学模块,借助“公司化”实训管理制度和运行方案,推进实训全真性、职业性、企业性的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沈阳职业技术学院焦万鹏等提出了“系部+公司制”人才培养模式,推广“以组为建制,以实践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公司工作过程为平台”的教学模式;长沙民政职业学院的杨可妮提出重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教学体系,以真实项目为载体,将真实项目引入课堂,以工作室为单位,借鉴企业的管理流程,建立专业标准、课程体系标准、教学模式、师资标准,并以此进行课堂管理、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的教学体系。

以上研究,为以项目为载体,构建“技能+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但它们都将焦点集中到了“工作室制”本身,忽略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成长过程。学生不可能一入校门就具备完成企业项目的能力,其创意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良好的技能基础之上。

三、基于工作室平台,以企业项目为载体,构建“技能+创意”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先进的设计理念,扎实的设计知识与技能,良好的设计创意,并能付诸实施的综合能力强的专业设计人才。国内外大量的教学探索与实践证明,基于工作室平台,将项目引入教学是提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模式。

1.构建“技能+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

基于工作室平台,以项目为载体,构建“技能+创意”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基于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创建的“建构主义”理论和国际顶尖设计类大学的德国包豪斯学院的教学实践。

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观主要有以下三点思想:①科学学习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②科学学习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信息,而是基于原有经验的概念转变;③科学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通俗来讲,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认为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注重经验的积累,重视情景体验式和互动协作的教学模式。德国包豪斯学院的办学理念是:①强调艺术与技术的和谐统一;②主张集体创作是设计的核心;③力求学生作业与企业项目进行有机结合。

・教师工作室建设・1基于工作室平台,以项目为载体,构建“技能+创意”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2.学生职业能力成长规律

学生刚入校门时并不具备完成企业项目的能力,企业的真实项目往往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设计标准要求高,产品制作要求一次成型,讲究成本核算。及时地按企业要求完成真实项目,对于专业技能较低的大多数学生来说存在很大的困难。

学生的设计知识与技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创意创业能力培养应建立在良好的技能基础之上。只有通过模拟或仿真项目的反复训练,学生取得较强的专业技能之后,才能充分利用工作室平台,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企业真实项目,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我们认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专业基础课程群的模拟项目教学,专业课程群的仿真项目教学,专业核心和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群的真实项目实习教学。在第一个阶段主要完成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将模拟项目、比赛项目渗透到专业基础课,完成基础课为专业课搭桥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在第二阶段主要完成专业综合技能训练,将仿真项目和部分难度较低的真实项目引入专业实践课,通过“单项训练――专项训练――综合训练”渐进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从设计定位、构思、设计及表现的全流程职业综合技能;在第三个阶段主要是着力提高创意创业能力,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综合实践课程,由企业和学校双方共同完成综合训练教学任务,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岗位的综合职业素养。

学生三个阶段的能力训练都可以通过工作室这一平台实现,但介于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中师资、场地和设备等资源有限与大规模教育相矛盾的现实,第一、二阶段的技能训练最好主要集中在模拟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环境而建成的大规模的实训中心完成,前两阶段少部分技能训练和第三阶段的创意创业能力培养在工作室平台中完成,可以实现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的目的。

3.“技能+创意”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基于工作室平台,以企业项目为载体,构建“技能+创意”的人培养模式的内涵包括二个层面:第一层面,模拟企业生产流程和环境,建设一批大规模仿真实训中心,配置相应的工作室,将模拟项目和仿真项目引入课程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第二个层面,与品牌企业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配置一批创意设计工作室,将企业项目引入专业教学,以工作室为平台组建由企业专家、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项目开发团队,完成企业项目的产品开发和教学任务,在加强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意创业综合能力。

四、“技能+创意”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我院艺术设计类专业在多年的人才培养实践中,不断积累,探索出一条适应于艺术设计专业的道路,总结提炼出“技能+创意”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的探索与实践过程如下:

1.“技能+创意”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根据艺术设计职业教育规律,基于工作室平台,“技能+创意”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主要包括专业人才培养专项调研,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教学团队的建立与培养,实训场所及工作室的建设,模拟、仿真和企业真实项目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递进式能力训练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等环节。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通过组织专题研讨会、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与企业专家、兄弟院校专家和毕业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产业经济发展变化及岗位能力需求的变化,深刻分析目前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2)按照专业和专业方向,根据岗位能力需求及发展趋势,优化原有的课程体系或者按照“模块化、递进式、重素养、强实践、双证书”原则重构课程体系,重点构建“以专业技能为基础,以创意创业综合能力为特色”的递进式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基础模块】:专业素描、设计色彩、构成、图案设计、专业表现技法、设计基础;

【专业核心模块】:材料及应用、专题设计、后期制作、项目管理;

【专业拓展模块】:计算机辅助设计、摄影、展示、品牌策划、营销;

【综合实践模块】:认知实习、市场调查(专业考察)、写生、材料应用实训、专题设计实训、制作实训、专业采风、毕业综合实践(半年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论文)以上的课程体系是各类设计岗位具有的共同能力及对应的通用课程体系,不同的行业对专业能力的要求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对应的课程体系也有所不同,或存在不同的侧重点。

如现代服装业强调服装工艺、服装品牌策划、服装营销、服装展示等方面的能力;广告业强调创意和项目策划能力;环境规划强调总体规划、园林、绿化设计能力;室内装饰业强调灯光与照明、家具与厨具设计能力;影视动漫业强调原画创作、剧本创作、音乐运用、三维建模、后期合成与制作等能力,动漫游戏业强调程序设计、游戏关卡设计、多音频与视频等多媒体设计、运动规律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各专业方向对应的专业核心课程将有所变化。

(3)通过从企业引进高水平的一线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有计划派专业教师进行专业能力进修和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等措施,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学团队,通过纵横向项目研究和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等途径,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提高教学团队的实战能力。

(4)依据课程体系,模拟企业生产流程和真实工作环境,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模拟或仿真,同时满足集中讲授、分组讨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需要的专业实训室,根据课程需要配置相应的基础训练工作室;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按照设计方向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意创业综合能力的工作室,如图1。

图1专业配套创意设计工作室配置图(5)将模拟、仿真和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程教学,按照竞赛和职业资格能力要求,建立课程标准,组织开发校本教材,调整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建立“项目―任务”的课程内容体系,并根据内容选择多媒体讲授、案例分析、情景体验、分组讨论等相应的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

(6)根据课程特点按类别分阶段组织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创意创业综合能力训练。

第一阶段,以模拟项目和竞赛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在专业实训室或工作室平台上,组建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小组,按照“市场调研(采风、考察)――示范教学――创意构思――分组讨论――项目设计――互动交流――完成设计――作品展示――教学评价”的教学流程组织课程教学活动,实现以项目为主线的专业技能训练目的。

第二阶段,将仿真项目作为教学内容,借助生产性实训基地,按照“市场调研――示范教学――创意构思――分组讨论――项目设计――互动交流――产品设计――产品制作――产品展示――教学评价”的教学流程组织课程教学活动,达到以仿真项目培养学生从设计定位、构思、设计及表现的全流程职业综合技能的目的。

第三阶段,以企业真实项目为教学内容,借助创意创业工作室平台,组建企业、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产品研发小组,按照“市场调研――创意构思――分组讨论――项目设计――互动交流――产品设计――产品制作――产品营销”的教学流程组织课程教学活动,达到以真实项目开发培养学生创意创业综合能力的目的。

(7)建立注重过程考核和由企业、教师、学生、市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学生学习过程中,每一步教学活动很重要,团队合作、集体精神更加重要,在完成企业真实项目时,最终的产品能否得到市场的承认与肯定,将是教学效果的最好评价,因此,建立由市场检验的教学考核评价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中很重要的一环。

2.“技能+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工作取得的成果

学院在服装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环境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领域,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建构、工作室的配置、项目的引进与切入、教学团队的构建、教学活动的开展、专业技能的训练、创意创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到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服装设计专业建有工作室6个,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有工作室2个,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建有工作室2个,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建有工作室4个。

以工作室为平台,教师学生团队获得市级及以上的课题研究6项,其中,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项,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3项,与企业横向合作课题30多项。公开30多篇,公开出版教材20多部。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奖100多项,其中包括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作品荣获2009年全国大学生原创动画大赛铜奖(部级),2012年届中国大学生绿色游戏动漫设计大赛3D游戏三等奖,2013年中国大学生绿色游戏动漫策划一等奖,2011广东省第21届“高校杯”软件设计大赛动漫作品类二等奖,在2011年、2012年、2013年广州市属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与技能大赛10多个一等奖。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获得2009年广东省大学生时装设计银奖;艺术设计(影视动画)专业学生获得2011年、2012年、2013年广州市属高职院校动漫设计与制作影视动画作品5个一等奖。广告设计工作室的教师与学生合作创作的陶艺、广告、插画、装帧、包装作品在全国多个专业赛事中获得20多个奖项。如教师陶艺作品第二届中国西部陶艺精品年度展二等奖,“传承与创新―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学生设计作品获“广东之星设计-印艺大奖赛”装帧类一等奖,“中南星奖”(学生组)装帧类二等奖,“创意中国-第五届全国设计艺术大奖赛”一等奖,“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学生组)设计类二等奖。环境设计工作室教师和学生合作创作的设计素描作品《流淌》获得世界艺术家联合总会、中国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组委会等联合举办的“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金奖,并荣获“金紫荆艺术奖”;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第六届中国环艺设计学奖”荣获居住空间工程方案“优秀奖”。

各工作室承接了企业项目30多项,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服装设计专业为承牌设计制作香云纱100多款,为标奇牛仔开发产品200多款,为婴适康童装开发产品300多款;广告设计专业为广州手表厂的第十六届亚运会纪念手表外观设计项目,设计的多款手表畅销于欧美市场,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环境设计工作室:与广州尚逸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合作,创作了保利房中环广场、沈阳保利十二橡树庄园、北京宋庄美术馆、保利广场金沙洲等10多个项目的环境与室内装饰设计方案,获得用户的采用,并投入实施。

3.展望

“技能+创意”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广州市政府、教育局、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不仅在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中获得立项,并在市教育局主持的国家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中获得立项,2012年市财政已经批准1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10个工作室的建设,为进一步探索“技能+创意”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力保障。

为了规范工作室建设,有效利用工作室这一平台,加强校深度合作,学院在总结以往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新思路,要求每个工作室每年必须完成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专题调研并撰写详细的专题调研报告,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建企业专家、教师、学生共同组成的教学研发团队,承担企业项目或纵向研究课题,将项目内容与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此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丰富办学成果。

五、结论

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有着与其它学科专业不同的特点,特别重视学生的实战能力训练和创意能力的培养,强调艺术与技术的和谐统一,主张集体创作是设计的核心,要求学生对市场具有很强敏感性,只有通过工作室这一平台,将模拟项目、仿真项目和企业真实项目,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引入教学环节,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达到一定基础上,充分利用创意工作室平台,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力求让学生作业与企业真实项目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意创业能力,不断完善“技能+创意”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孙以栋.厚德健行,创新创业――基于工作室制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J].装饰,2009(1).

[2]宁绍强,穆荣兵.从包豪斯的“作坊”到今天的“工作室”――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的实践环境营造探讨[J].艺术教育,2010(3).

[3]张来源.“技能+项目”教学模式培养高职艺术设计人才的思考[J].艺术评论,2007(9).

产品包装设计培训篇4

但目前旅游产品包装设计课程在教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教学内容体系不够全面。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一般包括包装的基础理论知识、包装的市场与定位、包装造型设计、包装装潢设计与包装印刷工艺,在有限的课时下,更侧重于应用型教学,使学生能设计出一套适合于旅游产品的包装。在包装造型设计部分的课程中,注重纸盒包装结构设计,对于包装容器造型设计往往较为忽视,导致学生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二是课程学习后,学生知识面单一、知识间缺乏联系、缺乏实际设计经验和相关领域的综合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及市场服务意识差,是目前学习设计的大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导致学生不能较快地适应工作需要。三是在包装设计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包装的设计,多数以包装的模仿为主,对包装的创新设计则较为困难,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实际上,旅游产品包装设计课程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实践性、综合性。如何进一步提高旅游产品包装设计教学,培养更适合时展需要、适合工作岗位需要的高端包装设计技能型人才将是包装设计课程教学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1旅游产品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定位

1.1以人才岗位需求为导向,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在课程培养目标确定上,应对旅游产品包装设计领域所涵盖的专业技术岗位群特点进行分析,结合不同区域岗位人才必备技能素质要求,通过具体的包装容器、结构、装潢设计及工艺等技能教学训练,确定教学以包装设计、制作、材料应用等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确定教学工作任务。

1.2以岗位能力要求为导向,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包装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岗位一般为:包装材料及设备销售人员、包装设计师、包装印刷生产人员、包装工艺技术人员、包装质量检测人员等。目前在包装行业最缺乏的就是包装综合设计人才,既懂包装装潢设计,又精通包装工艺、结构、生产的高端人才。此类人才将在今后较长时间内需求量较大,所以,在课程教学上,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必要的包装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包装创新设计、包装印刷、包装质量检测、包装技术与工艺的能力,才能够符合包装职业岗位群工作能力要求。同时,根据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本系跨学科专业学习的改革理念,包装设计还应使学生掌握包装设计相关的跨学科综合性知识,包括消费者心理学、设计心理学、包装经济学、环境生态学、包装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使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掌握与包装设计相关的各类知识,可以快速进入包装设计公司、印刷公司等,进行包装的设计与制作。

2旅游产品包装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旅游产品包装设计课程教学,可分为两段式教学模式,加强创新型教学的比重,具体如下:第一阶段:包装应用型教学。课程讲述包括:包装的基础理论知识、包装的历史、包装的市场调研与定位(包括消费者心理学、设计心理学)、包装造型设计(容器造型设计与纸盒包装结构设计)、包装材料、包装装潢设计、包装印刷工艺(包括包装经济学、环境生态学、包装的法律法规)及包装设计实践。了解与包装设计有关的各项知识及工艺技术对尺寸、结构等方面的具体限制和要求,培养学生在各种规则与限制中完成设计工作的能力。本阶段加强包装容器造型设计的教学,综合软件课程知识,旅游产品设计的学生,通过CaD、3D将容器造型制作为设计稿,并进行容器造型的渲染,标注出材料及工艺,形成完整的、可投入生产的容器造型。第二阶段:包装创新型教学。本阶段课程是对包装设计理念、结构、材料等进行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以项目驱动为导向,进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探索性、实验性课题,通过不同类别的项目课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课题类型与来源可以包括:概念包装设计、绿色包装设计、环保包装设计、手工创意包装设计或将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进行传统文化、地方民俗与包装融合的包装设计训练。目前授课课题类型针对学院特色,以酒店与旅游景区为基础,进行旅游产品或纪念品的创新包装设计,将本地传统文化、地方民俗与包装设计融合,进行新型包装的创新设计。突出包装制作工艺、材料、结构的创新,形成一定的教学成果,并努力实现教学成果转化,使学生实践结果能真正投入市场。同时,课题还可以是教师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将其制定为专题设计,训练学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通过包装新理念的探索、包装形式的创新与突破,使学生的学习从模仿性设计转变为创造性设计,加强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旅游产品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后存在的不足

通过一阶段的旅游产品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在课程教学上产生了一定的成果,以项目驱动为导向的包装创新教学,使学生创造了许多原创优秀作品,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3.1印刷工艺上掌握不足在包装印刷工艺上,由于缺乏印刷厂实地参观调研,只有理论学习,学生在该方面知识的掌握上略显不足,只停留在理论阶段。今后应安排相应课时,带领学生实地参观,了解、认识包装机械种类与功用,争取实现包装切模制版、各种印刷工艺的上机操作,加深学生对印刷工艺知识的体会。

3.2课时安排问题由于要加重包装容器造型设计及创新设计课程实践比重,在课程安排上,包装其余知识讲解相对减弱,练习时间减少,特别是包装纸盒造型设计上,学生练习不足,在后期作品制作上,进程较慢。所以,在课程时间安排上还应深入调整,整合相关知识,必要时增加相应课时,使课程安排更加合理。

3.3教学成果转化问题在今后的包装设计课程安排中,还应深入思考教学成果转化的问题,在课程实践中,使学生的实践成果能成为商品或者投入市场,将实践与市场接轨得更加紧密,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结语

产品包装设计培训篇5

关键词:产品包装;设计;教学;实践;创新

0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提升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逐渐提高,教育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再加上商品市场呈现出日益激烈的竞争趋势,产品包装对产品销售具有极大的影响,这就使得产品包装设计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产品包装设计教学涉及的内容很广,包含了多种学科的知识,产品包装设计就是将艺术和技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的过程,各大高校应该重视产品包装设计教学,提升产品包装设计的整体水平,培养优秀的产品包装设计人才,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充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1产品包装设计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产品包装设计教学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产品包装设计教学的重要性,大力开设产品包装设计课程,但是大部分院校在产品包装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教学的方法,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没有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产品包装设计教学流于表面,学生严重缺乏开拓产品包装市场的能力。各大院校在产品包装设计的过程中只有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产品包装设计实践能力,提高产品包装设计教学的质量。

2产品包装设计教学要点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成为产品包装设计教学在重点,产品包装设计是一门典型的学科,各大院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产品包装设计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艺术审美素养,在产品包装设计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实践教学。各大院校可以聘请优秀的专业美术教师担任产品包装设计教师,负责产品包装设计理论教学,并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师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产品包装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产品包装设计构思是一般思维过程,产品包装风格、形式、个性形象特色的构想则是创造性思维过程。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在产品包装设计教学中应该和学生分析产品和市场需求,重视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使其在构思产品包装的过程中能够联系实际生活,对收集的素材进行加工和提炼,使得产品包装设计更完美。

(3)重视学生塑造产品包装形象能力的培养。产品包装设计中透露着具有独创性的审美信息,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产品包装设计要做到准确表达产品内容,显示出产品的性能和特征,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教师在产品包装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塑造产品包装形象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视觉元素塑造产品包装设计形象,使得产品包装带给人们丰富的形象感受。

(4)注重产品包装设计实践教学。教师在产品包装设计的过程中,还要重视产品包装设计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对社会、企业、产品和消费者进行充分的了解,针对目前的产品包装设计现状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进行准确的产品包装设计定位,使得产品包装设计定位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顺应时展的需求。产品包装设计实践教学能够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准确的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3产品包装设计教学实践方法

3.1构建产品包装设计实践教学平台

产品包装设计属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创造性来动过程,也是艺术和技术的有效结合,各大高校应该构建产品包装设计实践教学平台,使得学生能够将理论有效的转化为实践,将产品包装设计和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建立产品包装设计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的产品包装设计人才。

3.2运用产品包装设计系统思维进行教学

产品包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类课程,该课程极为重视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包含了视觉传达艺术、包装技术和人机工程等学科,运用产品包装设计系统思维进行教学,能为社会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产品包装设计教学应该建立在系统思维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系统的思维方法进行产品包装设计教学,重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市场和品牌意识,使得产品包装设计实践教学朝着良好的趋势发展。

3.3引入产品包装设计训练模式

在产品包装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设计的大部分产品包装作品都是靠自己的想象完成的,这就使得产品包装受到一定的限制,在产品包装设计教学中引入训练模式,能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更全面更充分的掌握产品包装设计专业的发展趋势,提高产品包装设计人才的适用性和专业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综合素养,增强了学生的产品包装设计实践能力,使得产品包装设计教学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4总结

在现代产品包装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我国的教育体制,准确把握产品包装设计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对其进行优化和革新,教师在产品包装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充分了解产品包装设计的发展规律和流行趋势,较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能将创造性思维运用到产品包装设计中。

参考文献:

[1]王国伦.商品包装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张新昌.包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2,10(10).

[3]孟刚,罗军.以专业竞赛为导向的包装设计实践教学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2(03).

产品包装设计培训篇6

形象、咨询、产品、服务是考察涂料售点是否专业的四大要素,而且每个要素的分值将直接影响成交率和利润点。

形象

毫无疑问,良好的形象更能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促成消费者进店参观(增加接触点),交易成功率也相应增加。目前涂料售点多为专卖店和专柜,此类售点应严格按企业ViS(或《专卖店手册》)进行装饰。

1.统一:涂料属于特殊消费品,极少出现跨地区购买的情况。因而在同一销售区域内,同一品牌的涂料售点拥有统一的形象,会让消费者感觉更专业、可信度更高。

涂料企业在更换品牌形象时,售点应当及时换置新Vi的宣传品,而且建议经销商不要随意增减货架量,即便需要在当地制作资料展示架或货架时,也应与售点色彩保持同一色系。

2.干净。售点要保持“面子”(墙面、木器表面等)干净。消费者对干净的售点自然更有好感。尤其是建材市场内终日尘土飞扬,售点的清洁工作就显得尤其必要了。而且需要每天坚持,比如用湿布和干布每天清洁货架、门窗,冲洗门前等。

3.整齐。涂料产品单体重量较高(尤其是18L包装),通常运用堆头陈列。而为了消费者购买便利,店门也同时售卖辅助产品(滑石粉、色浆、涂刷用具等),这往往导致主次不分,陈列混乱。因此,堆头不要乱摆,对称的摆放方式消费者感觉更加平稳、整齐;在售点规划和布置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辅助产品陈列区”。

咨询

尽管你已经提供了咨询服务,为什么很多消费者仍然不能满意?因为你提供的咨询变成了噪音。

涂料属于特殊的高知识度消费品,消费者进入售点,一般都带有购买需求,并需要专业的导购人员协助。因此,你提供的咨询应该从消费者的关注点下手,提供他所需要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更具针对性,更有效。因此,咨询服务不是提供的信息量越大越好,而在于“answeraroundask”(围绕问题来解答)。

例如,某消费者有了新居后,知道家里的房间面积m(长度Y,宽度X)和高H,不清楚应该购买多少乳胶漆才够。售点导购员与其商谈时,可在纸上列举下列内容:

需要施工面积为m+2(Y+X)×H=S平方米

需涂刷抗碱底面积3xm平方米

需涂刷乳胶面漆面积2×S平方米

根据我们的专业经验,乳胶面漆涂刷2~3遍的效果是最理想的(见下表)。

细心的导购员如果将结论重新抄正后再给消费者,自然更能加分。你为消费者提供了专业的解决方案,自然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并记忆,购买机会也会提高。有心的企业可将上述内容设计/印刷成宣传单页,在售点或新建小区内派发。

产品

要让消费者选择本品牌的产品,解决共需求是售点的重要工作。这里重点强调以下两项值得重视的内容:

1.细化产品展示。

产品展示应根据消费者行为特征进行细化,有以下方法:

■同类产品集中摆放,

■同一品种的产品垂直陈列,包装由轻到重,

■正反面间隔摆放,并都而向消费者:首排陈列的产品应该将包装的正面面向消费者,目的是让他知道“这是什么”。次排陈列的产品要将包装背面面向消费者,让他知道“这有什么用,有特别之处吗”;

■主推产品(如抗菌、纳米涂料等)可以实行多点和跨区陈列,以提高被购买的比率和重复视觉的宣传性。

2.重点产品解说。

部分涂料企业为了提高导购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解说水平,特意编写丁产品FaB手册作为指导参考书(Fearture产品特点,advantage优势,Benefit利益点),有一定收效。如果你还没有制作产品FaB手册,那么最好也组织导购员自行总结整理产品的FaB,并加以提炼,培训后形成统一口径。

在制定FaB时,我们必须注意的是:

日产品特点:根据自身产品的实际情况设定,不可面面俱到。同时告诉消费者“高固含、不变黄、耐磨度高……”是非常愚蠢的做法,因为很少有消费者会相信一个产品能有10多个功能!而且,关心“不变黄”的消费者,你只要重点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就基本上万事大吉了,“多一个功能多一分钱”的道理,消费者都知道,他当然不愿意为不需要的功能多花钱。

■优势:通过对行业的分析和对比,你一定要重点寻找具有“杀伤力”的产品优势,比如“同是‘三合一’,本产品就有加稠型可供选择,这是其他产品没有的”。

■利益点:即产品都能为消费者提供什么好处、能解决哪些现实问题,这是销售中的关键点。因为,产品特点和产品优势是产品本身的属性,对消费者并没有直接效应,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是你的产品能解决什么问题。

比如,导购员在解说产品时,告诉消费者“避免漆膜因水分内渗而粉化或脱落”(利益点),远比“本产品高度防水”(产品特点)更实在,更能打动消费者。

然而,现实中很多涂料售点都能解说产品特点和产品优势两个方面内容,对利益点的重视却远远不够。

服务

要保证消费者重复购买或成为口碑传播者,你必须提供良好的服务。这就要求涂料售点保持快速而有效的售后服务,甚至不断预测消费者的服务需求。精明的售点总是在考虑给忠诚消费靳更多的价值,让抱怨的顾客变成忠实的顾客,而不只盯住个别交易。

本文更要强调的是:加强专业的售前服务功能。因为这将让消费者感受到涂料售点的专业,直接有助于销售达成。事实上,关心利润的经销商们经常忽略这一点。

1.礼仪。对于每个寻访来到本涂料售点的客人,我们都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此时保持一定的礼仪,能体现你的专业,也有助于减少沟通的障碍。比如,进店即是客,应该邀请他坐下,端茶送水,态度亲切。

2.有理有据。当消费者表现不解或怀疑,不可理所当然,要尽量解答得有理有据。比如,“这种乳胶漆之所以有高弹力,是因为本产品的树脂含量高于普通标准。树脂是一种增加涂料弹性的重要功能材料”,而不是“乳胶漆里有树脂当然有弹力啦”。

3.实在。消费者更倾向与实在的售点打交道。没有东西是完美的!所以,可适当提到我们的某次不足(但导致的原因必须与我们无关):“当时这个工程出现过一次小返工,因为当时的天气非常潮湿,而施工人员却硬性施工,结果局部出现小发白现象。所以,我必须提醒您,木质漆产品在潮湿的环境下施工都会出现发白。”这样既表现了我们对客户的关心和提醒,又显示了我们的实在。

4.再保证。售点专业的服务必须体现“再保证”内容。比如,在销售即将达成时,应该充满诚意地递上本售点(导购)的名片,以表示对本售点的产品有足够信心,并愿意对后果负责到底。

专卖店如何以“教”带“销”

刘飞洲

正如前文所言,企业已经普遍意识到了为消费者提供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的重要性,并且不断花样翻新,但一直没有大的突破。

笔者认为,如果企业能够从教育的角度来开展服务活动,由被动、坐等式的服务转化为主动教育,企业的整个服务体系将会被激活,产生强大的销售动力。而要实现以“教”带“销”,涂料企业的主要销售场所――专卖店(柜台)是操作的首选地。

组织结构:加入培训部

自前涂料专卖店多采用具有营销功能的组织结构(见图1),笔者提出的以“教”带“销”模式(见图2)则是在此基础上的改良,即设置培训部,其组成人员是为销售同环节服务的培训师。这样就能与企业原有的服务体系对接起来,甚至借此改造企业的服务体系,形成一种新的运作模式。

培训师该干什么

1.油工培训师:

油工作为涂料的施工者,对产品的销售有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在二、三级市场,油工对涂料销售的影响力尤其明显。于是专卖店为了拉拢油工,花招叠出,比如组建油工俱乐部等。有的甚至采用高额回扣方式,但这遭到了消费者的普遍抵制。部分品牌意识较强的企业不得不采取变通的方式,比如回扣变成工费等,这才稍微挽回了颜面。

那么我们是否能通过培训的方式来吸引油工呢?

(1)油工生活单调,生活压力较大,在城市里往往缺少一种归属感。因此,我们选择的油工培训师如果对人性非常了解,有礼貌,没有架子,就更容易得到油工认可,有利于开展对油工的培训工作。

(2)对油工进行登记和等级注册,建立精英油工档案。

■设计专门的油工登记表、业主对施工质量的反馈表等,在此基础上建立油工个人档案。专卖店可以主动向业主推荐那些已经注册的油工,形成专卖店和油工在业务上的互动。经验告诉我们,即便只是进行过一次合作,也会为今后与油工的沟通提供良好的基础。

■对油工数量不追求多而追求精,减少盲目投入。比如,油工一般都有工头,做好工头工作,往往可以传染一片;油工往往来源于几个重点省份,那些资格老的油工也能起到领袖作用。

(3)培训的主要内容:

油工培训师的主要任务是强化油工的归属感,并促使他们认同产品,因此,培训内容应与油工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密切相关,同时可以揉进有关本企业的产品知识和涂装知识。可以包括:

新产品、新工艺的培训:色彩使用技巧、调色技能方面的培训;致富技能方面的培训,分享施工经验,比如邀请油工谈谈施工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小窍门和处理漆病的心得等等。

(4)组建油工之家。

油工俱乐部是一种松散型的组织,对消除施工隐患有一定的作用,但效果有限,一段时间后往往流于形式。而油工之家则在组织形式上更进了一步,而且内容也更加贴近油工群体。可以包括:

■组织油工:参加政府部门牵头的职业技能资格考试,使其成为职业化的油工。油工工作时间紧张,信息来源有限,会经常忽视或错过这个职业发腿的机会。我们统一办理相关手续,会受到油工的欢迎和响应。

■组织技能或业绩比赛:对优胜者奖励一套涂饰工具用品、代步用的工具等。

■由于油工长期生活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可以组织其到正规医院进行常规项目的体检。

■为油工免费提供一些演出娱乐活动的门票,为他们枯燥的业余生活增添色彩。

操作提示:当加盟的油工数量比较多时,可以按油工来源的省份进行分班培训;培训选择在发放油工奖励或福利时进行,处于利益刺激之下,油工一般都会踊跃参加。

2.业主培训师:

对业主的培训重在消费引导,让消费者在休闲和娱乐的氛围中接受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为此,专卖店可以设计、编排一些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活动,山业主培训师在一些处于交钥匙阶段的小区巡回培训,销售人员则同时展开配合和跟进。

进驻小区开展活动,需要做好小区物业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工作,得到他们的允许和帮助,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比如利用小区信息板报、电梯、走廊等位置粘贴海报,或发放宣传单页),还可以得到很多业主的实效信息。

业主培训师应有很强的沟通能力,能够有效调动现场的气氛。业主培训师的主要工作包括:

■开展产品和色彩使用方面的讲座。

■装修知识讲座,包括如何选材,如何进行空间的合理搭配与运用,如何鉴别各种劣质建材等。讲座期间可以邀请一些装修成功的业主谈装修方面的体验。通过本小区内的业主(样板客户)的现场展示和现身说法,对其他业主更有说服力。

■周末组织小区咨询活动。活动操作者不宜少于2人,业主培训师主要向业主提供实效咨询,或对产品进行现场演示,另外一人则负责发放资料,收集业主信息。

操作提示:一些模式化的讲座可以由业主培训师操作,高级小区的讲座则可以邀请专业设计师或工程师参加。

3.家装设计培训师:

装修公司的设计师在业主面前,充当的是专家角色。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房间的装修效果,设计师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他们已经成为涂料企业重点教育的对象。

装修公司的设计师文化层次比较高,更注重自我成就,因此,针对设计师的教育应是一种轻松、随意式的互动与交流,侧重于强化设计师的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以促成设计师推荐本产品。

培训装修公司的设计师,可以参考以下途径:组织设计师交流会,分享设计上的心得休会;邀请设计师向业主介绍装修方面的系统知识;组织设计比赛,对获奖的设计师进行表彰;向业主推荐设计师,增强专卖店、业主和设计师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操作提示:设计师是受其所在的家装公司支配的,因此首先应该与其单位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对于那些成功实现产品推荐的设计师,应及时奖励。

创造以“教”带“销”的店内环境

专卖店的装修风格、内部空间布置及专业配套上,应该注意体现产品、工艺和服务的专业性,既方便业主了解建材、涂料和装修知识,又创造出一个人性化、休闲式的学习和培训空间,传递出专卖体系的文化。

比如,在专卖店里辟出专门的区域,开展丰富多彩的现场DiY活动(专卖店体系可以设计出一套标准的流程、生动的解说和演示)。对于表现出色的,奖励一些有纪念意义的品牌化的礼品。条件一旦成熟,还可以将现场DiY活动推向小区、房展会等。

点评:

1.很多专卖店的人力和空间资源有限,这就要求你的教育模式必须做到简单、易操作和可复制。

2.这种教育营销模式需要长久发展的理念来支撑,不可“朝令夕改”,短期没有见到效果就快速大逃亡。

产品包装设计培训篇7

卖方向买方提供的加工系统,为成套设备生产线。卖方向买方提供的该成套设备生产线是符合下述要求的:

1.1该生产线生产能力不低于,除卖方设备说明书载明的维修时间外,可连续运转,使年生产能力不低于。卖方保证设备是运用卖方最新技术的全套设备

1.2生产的产品规格应为标准尺寸并符合双方对产品的要求

1.3卖方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并使设备达到规定生产能力的试生产。具体规定依照本附件第2款

1.4卖方向买方提供操作,维修工作人员培训,并提供相应培训教材及手册具体规定依照本附件第3款

1.5卖方所提供的设备按照国家现行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选材,制造以及检验和实验。卖方向买方提供质量证书以确保所生产设备符合国家标准

1.6卖方应对其供应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检验;质量合格证,检验和试验记录应由制造厂或卖方出具,并将这些文件提供给买方作为本合同规定的质量保证的证明

1.7卖方得向买方提交根据具体要求制订的生产及安装布置图和土建要求

2安装、调试、试运行

2.1在买方根据卖方要求准备好场地的条件下,卖方在设备运抵买方生产现场一周内,应开始设备的安装、调试

2.2卖方安装调试时间不应长于30个工作日

2.3生产线验收的标准是连续三天生产每天连续生产个小时,买方负责提供原料。试运行时间不应迟于XX年月日

2.4卖方在安装、调试、试运行完成后,应以书面形式通知买方。只要符合本合同第2.3款的要求,买方应予以认可

2.5设备未按照约定通过买方认可,每迟延一天向买方支付合同总额1%违约金;超过天仍未验收合格,买方有权解除合同,卖方应立即返还已收款项并赔偿买方由此遭受的的其他经济损失。

2.6买方应为卖方安装、调试、达产提供支持,包括适时准备好安装人员、场地、必要的设备和工具。买方须提供足够的人力在卖方的技术指导下参与设备的卸货和安装

3.人员培训

3.1卖方应在生产设备发远时随时发远全部设备的完整技术资料。卖方应在设备安装前向买方提交书面培训计划和培训教材,培训开始时间由双方另行商定,但不能迟于安装,调试开始后3个工作日

3.2培训时间不应少于30个工作日,从设备安装之日起计算

3.3培训内容应包括设备的使用、操作;设备的保养、维护;生产线的调整等。培训应采取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的方式,卖方可对被培训人员进行考试,认可其是否合格

3.4培训人员数目包括:设备操作人员人;设备维修人员人;生产线调试人员人

3.5为了保证生产线设备正常运转,由卖方派专人在第一年跟踪生产线生产,为期6个月,不连续,自设备安装之日算起

4费用

4.1卖方派出的安装、调试、培训及跟随生产人员在到达买方设备安装所在地之前的费用由卖方承担,在到达买方设备安装所在地之后的食、宿、本地交通费用由买方承担,按买方标准计算

5备品备件

5.1备品备件清单须满足生产线年生产所需。该备品备件包含在成套设备生产线价格之内,买方若追加备品备件订货,双方将别在补充合同中规定

5.2卖方自工厂设备交接验收后年内,根据买方需要,以优惠的条件供应买方本合同所涵盖的生产线所需的一切设备及备品备件,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5.3卖方同意,在买方紧急需要时,自接到买方订货通知到发货不应超过小时,并以前款优惠价格供货

6付款方式、交货期

6.1买方分三批付款:在合同生效后天内,买方向卖方支付合同总额%货款;设备安装、调试、试运行完毕,经买方认可一周内,买方向卖方支付合同总额%货款;设备正常运行天,经双方正式验收合格后一周内,买方向卖方付合同总额%的货款;质保期满后付清余款

6.2卖方应在收到收到买方第一批货款后天内,完成设备的交货。卖方负责货物包装、运输及保险

6.3货物到达最终目的地起天,如发现品质或数量与本合同规定不符时,包括属于保险公司或运输公司责任,买方有权要求换货或索赔及所有因换货及索赔引起的一切费用包括但不限于检验费、换货的费用、仓储及装卸费,由卖方负担

6.4延迟交货及罚金:卖方如不能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交货,只有在卖方同意根据双方协商扣除罚金的条件下,买方同意延迟交货。罚金为每7天罚合同总金额的0.5%,不足7天按7天计,但赔付不超过有关货物金额的5%,如卖方交货晚于本合同规定的时间10周,买方有权取消本合同,而卖方仍应毫不延迟地如上所述向买方交付罚金

7保修

7.1自设备经过双方验收合格之日起按生产厂家规定的条款进行免费保修服务,免费保修服务期限为年。保修期内,卖方必须在接到买方保修通知后天内派人至买方现场维修

7.2保修期内,如由于火灾、水灾、地震、磁电串入、等不可抗拒原因及买方人为破坏因素造成的损坏,卖方负责免费维修,设备材料成本费用由买方承担

7.3保修期后,卖方必须在接到买方维修通知后天内派人至买方现场维修。设备的维修、更换,买方酌情收取成本费和服务费,收费标准另行约定

7.4保修期内,卖方未能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履行保修义务,每迟延一天,卖方向买方支付合同金额%的违约金并赔偿买方其他经济损失,违约金累计总额不超过合同总额的30%

7.5卖方超过三十天仍未履行保修义务,买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卖方未能在接到买方通知三十天内将设备维修至正常使用的状态,买方有权要求卖方换货或解除合同并要求卖方赔偿经济损失。保修期后,卖方未能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履行维修义务,每迟延一天,卖方向买方支付合同金额%的违约金并赔偿买方其他经济损失,违约金累计总额不超过合同总额的30%

8不可抗力

如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受不可抗力事件影响的一方应取得公证机关的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合同的证明,并在事件发生后7个工作日内,及时通知对方并有责任避免损失的扩大。

9合同变更

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合同的变更及修改须经双方同意,以书面形式变更

10合同文本及效力

产品包装设计培训篇8

第一,将“教、学、练、做”融为一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从而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三位一体的良性教学模式;第二,实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以专家、教授为核心组成的具有一定学科方向研究、设计、开发实力的师资团队,通过由单个工作室构建的相互关联、网状分布的教学知识平台,引导学生学习实践的教学模式。这一特定的教学窗口具有融合、开放、互动、可选择等特性,满足教学、研究、实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新理念,提供融工作学习于一体的情境学习模式,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创新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第三,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外实习基地是指通过合作办学、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式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资源在社会生产或服务机构中建立的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教学,制定并展开项目实训,学生在学年后期的顶岗实习以及学年中的短期实践学习中,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先进设备与技术,直接进行包装产品的设计生产并参与到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中,提升自身解决实际问题及适应市场的能力。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高水平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能有效融合教学与企业的双重需求,最大化的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互利双赢,成为校企资源共享的平台,共同完成包装设计人才的培养。

二、运用包装系统思维

包装设计是一门具有综合特性、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艺术类课程,融视觉传达艺术、包装技术、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学科内容为一体,这种特性反映出包装设计实践教育以系统思维为指导,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必要性。然而,目前多数高校的包装设计课程一般归属于平面设计专业,更多注重的是包装装潢造型知识及包装设计基础课程的教授,忽略了学生整体、全局包装思维的培养。基于包装设计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交融性、跨学科性以及当前的教学现状,提出包装设计教学应以系统思维为指导交叉融合相关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系统的方法思考和实践从设计构思到生产制作全过程的能力,建立以包装艺术设计为主综合相关工程技术及学科的知识框架,形成感性与理性、艺术与科学、继承与创造相容的专业技能,培养团结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树立市场与品牌意识。系统思维下包装设计教育的改革和探索能满足现代经济社会对包装设计人才多元化、综合化的培养要求,促进包装设计实践教学的良性发展,推动教育与市场需求的结合。

三、引入项目训练模式

在包装设计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设计作品大多是依靠自己的想象确定并完成的,这一点确保了作品没有太多的限制因素,但同时也使其与市场间缺少了一定的联系,将实践项目训练引入包装设计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所学内容与社会实际更为有效的结合,使学生开阔眼界从而更加快速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专业发展新趋势。学校通过与企业、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在课堂中引入特定市场项目,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型训练,以服务地区经济为目的,以市场标准为规范,能够改变传统“空对空”的教学模式,搭建教育与市场沟通的桥梁,提高学生作品的市场转换率,激发学习热情扩大就业机会;另外,有选择性的引入竞赛项目,同样可以促进人才应用性培养,在将作业训练与比赛创作的结合中,良好地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其专业意识与素养,提高学生对包装设计前沿动态的把握,实现同类专业学生、人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由此观之,引入项目训练这一包装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具有社会与时代的必然性。

四、加强师资建设

产品包装设计培训篇9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包装工程;课程体系

一、前言

截至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1]。但是,由于受教育观念、经费投入等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工科教育培养的人才重理论轻实践,导致我国工程人才质量在国际上的排名靠后[2],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国家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分为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了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本文以本科层次包装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为背景,探讨其课程体系建设的问题。

二、包装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树立包装工程教育要“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理念,以工业界各领域对包装工程技创新型人才的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国民经济发展各生产领域包装工程实际为背景,以保护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包装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整合课程体系和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工程实践,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具有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包装工程人才。

三、包装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养目标

包装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包装工程应用技术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好的管理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扎实的包装工程基础理论与相关设计与艺术知识,具有现代包装设计、包装制造技术,包装技术研究与开发,包装生产与管理等工作能力。毕业生能在各类与包装相关的企业、科研机构、外贸、商检、商品生产和物流等部门的产品包装领域从事包装系统设计、包装材料选用、包装工艺设计、产品质量检测、管理与研发等工作。

结合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包装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应培养以下能力[3]:①具有良好的包装工程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养;②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③具有从事包装工程工作所需的各学科的知识;④掌握扎实的包装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设计包装容器、制订包装工艺、设计包装机械的能力;⑤了解包装工程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⑥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⑦具有较强的解决包装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⑧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以及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⑨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⑩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四、包装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课程体系

根据包装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结合我校实际,包装工程课程设置采用“通识教育模块”、“专业教育模块”、“集中实践教学模块”、“素质拓展第二课堂教育模块”的课程体系。

(一)通识教育模块

通识教育模块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语文、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体育、文化素质课。文化素质课对提高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包装工程专业学生文化素质课选修主要以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语言和心理健康类课程为主,应选修至少4门课程。通过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教育,提高工科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文化素养。

(二)专业教育模块

专业教育模块由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三部分组成。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以专业为主线,强化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选修课程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引导,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领域和专业方向所必须的专业知识,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同时使学生了解本专业领域和方向的最新成果和技术发展方向。

学科基础课包括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绘图等。

专业核心课包括包装材料学、包装工艺学、包装结构设计、包装应用力学、运输包装、包装机械、包装印刷技术和包装装潢与造型设计等8门。

专业选修课根据专业方向设置,大致包括包装工程概论(双语)、包装平面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包装计算机辅助设计、包装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包装管理、包装测试与标准、绿色包装、现代物流包装设计、销售包装技术、防伪包装技术、食品药品包装技术等课程。

(三)集中实践教学模块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应着重培养实验技能,工艺操作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实践教学体系包括:①课程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环节,如工程力学实验;②独立设置的实验课、实训课、课程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工程设计、科技训练、综合论文训练等多种形式;③企业在岗实习。

“卓越计划”本科阶段采用“本科3+1”培养模式[4],在校学习时间3年,在企业实习时间累计为1年。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包装工程卓越工程师的1年企业实习阶段包括以下几个阶段:①认知实习(1周)。学生到包装企业现场感受企业的设计、开发、加工制造等的工程实施流程,了解企业概况和企业文化,增强对企业的认知和认同。②生产实习(4周)。生产实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已学的包装专业课程的理解,为后面的教学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③寒暑假社会实践(12周)。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包装企业带薪实习,锻炼学生在某一具体的工作岗位上的实践能力,如纸箱生产质量检测岗位等。④带任务实习(4周)。在企业和学校老师的共同指导下,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确定某一产品的完整包装解决方案,如选材、结构设计、加工制造工艺设计、运输方案设计等。⑤包装工程技能实训(8周)。建立企业生产概念,确定企业导师,通过跟班倒班实习,掌握包装工艺流程、技术规程、设备操作方法等操作技能。⑥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20周)。毕业设计要求结合包装企业实际项目,真刀真枪地做。毕业设计必须是包装企业应用技术相关的工程型课题,毕业设计实施双导师制,由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共同指导。

(四)素质拓展第二课堂教育模块

通过“36182”素质拓展工程,加强学生文化、社科、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人文底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各类学科知识竞赛、课外科技制作、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撰写论文等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强化第二课堂教学,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学生在一年级以“看”为主,读中外名著,养成读书习惯,陶冶高尚情操;二年级以“写”为主,写读书笔记,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三、四年级以“听”、“用”为主,通过社会实践、专业活动策划等,深入工厂、农村和社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服务于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养成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五、结论

由于国家刚刚开始实施“卓越计划”,各个工科专业的培养方案还在摸索中,再加上包装工程专业涉及的行业和系统较多,所以本文的包装工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为初步计划,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李书伟,刘绍娜.“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实践教育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138-140.

[2]董学平,鲁照权.自动化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0):265-267.

[3]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4]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30-36.

基金项目:

重庆工商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包装工程专业课程标准建设(11417)

产品包装设计培训篇10

关键词:得实平台;表面贴装技术;精品资源共享课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136-03

近年来,中国成为全球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在现代电子装联技术中,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mountedtechnology,简称Smt)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电子产品的Smt化率已到90%,因此企业对掌握Smt设备的操作与编程及工艺实施的Smt技术人才需求旺盛。重庆在人力资源以及电子制造业发展基础等方面都占有先机,在电子制造业迅猛发展,在此背景下我校部级示范专业微电子技术专业与富士康科技集团深度合作,开设Smt技术方向的订单班,使《表面贴装技术与工艺实施》成为一门“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核心技术一体化”的任务驱动行动导向课程,主要培养面向电子类企业中从事Smt生产、管理与服务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将通过科学布局,优化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建设,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享,更好地满足学习者和教学者需要,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是精品开放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函〔2011〕8号)[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13年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53号)、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申报2013年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通知》(渝教办高函〔2013〕150号)精神,对我校原省级精品课程《表面贴装技术与工艺实施》改造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基于得实平台,完成基本资源、拓展资源及特色资源的探索和建设。

一、基本资源

基本资源应系统、完整、科学,反映表面贴装技术与实施工艺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资源配置等核心资源,有力支撑教学目标的实现。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1.课程设计理念。在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力争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原则,“以岗定课、理实一体、学做交融”,实现学习工作的一致性,最终培养出面向电子类企业中从事Smt生产、管理的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广泛采用五步工作机制,即:针对工作岗位解析职业能力,依托行业企业共建实训基地,面向职场需求实施能力鉴定,立足真实环境组织一体教学,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3]。灵活运用三阶段分析法,即校企专家共同参与学习情境的设计,其中第一阶段是通过工作任务归并法实现典型工作任务到行动领域转换,第二阶段是通过工作过程分析法实现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转换,第三阶段通过工作任务还原法实现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转换的。

2.课程内容设计。根据企业调研及校企专家综合研讨,确定课程核心内容:Smt设备的操作、编程和维护,选择“设备+产品”作为教学载体进行基础性和综合性学习情境的设计,即:以“设备为主、产品为辅”设计基础性学习情境设计;以“产品为主、设备为辅”进行综合性学习情境设计。依据“市场为导向、职业岗位需求为基础、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的原则选取教学内容,基础性学习情境内容重点是设备的理论知识、基础性的操作、编程和维护;综合性学习情境内容重点是通过生产由简单到复杂的5种典型电路板,强化技能训练,逐步提升设备的操作、编程和维护技能,实现学习工作的一致性。围绕核心知技点,选取组织课程内容,实现“核心技术与课程内容一体化”。依据“微电子技术”职业岗位需求,确定出“印刷参数设置”、“贴片工艺编制”及“再流焊温度曲线设定”作为课程的三个核心技能,并围绕核心知技点,选取组织课程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基于“表面贴装”工作过程,以真实的Smt“设备+产品”为载体,遵循“工作任务由单一到综合、工作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开发设计了“Smt工艺流程的基本认知、表面贴装生产准备、表面贴装设备操作编程、表面贴装品质控制、表面贴装生产线的运行及工艺优化”五个学习情境,共计19个学习性工作任务,将知识与技能溶入到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中。学生自主活动由少到多,循序渐进,职业能力由低到高成长,由新手逐步转化为技术能手,具备职业任职资格。围绕核心技术技能,开展行业认证,实现“核心技术与行业认证一体化”。电子行业针对表面贴装职业岗位出台了很多职业标准,许多区域性和行业化的技能鉴定也已陆续涌现,例如,上海职业技能鉴定机构于2006年开始进行区域内的Smt职业技能鉴定,并颁布了《电子表面贴装技术人员(1-4)》职业标准;中国电子学会开始进行《表面贴装(Smt)专业技术资格(助理工程师、工程师)》的认证工作;许多国际性的行业协会组织,如ipC等,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如《电子组件的可接受性标准ipC-a-610D》、《电子组件的返工和维修标准ipC-7711&7721》、《电气与电子装配焊接要求ipC-J-StD-001D》等,并开展了相关的资格认证。本课程将上述职业标准和规范融入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表面贴装(Smt)专业技术资格》的培训和认证,“教最新的、学有用的”,培养“短过渡期”或“无过渡期”的Smt设备操作、编程、维护等岗位的高技能型人才,可以获取《表面贴装(Smt)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助理工程师)》、《防静电系统职业资格证书(中级检验员、高级检验员)》和《无铅焊接技术证书》,将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落到实处。

3.课程组织设计。在校内表面贴装生产性实训基地一体化教学场所,围绕“印刷参数设置”、“贴片工艺编制”和“炉温曲线设定”三个核心技术技能,设计了“表面贴装工艺流程的基本认知、表面贴装生产准备操作、表面贴装设备操作编程、表面贴装品质控制和表面贴装生产线的运行及工艺优化”共5个学习情境。学习情境分为基础性学习情境和综合性学习情境,工作任务安排遵循任务由简单到复杂;技能要求由低到高;教师的参与由多到少;学生的自主活动由少到多;学生的职业能力由低到高递进的规律。从对表面贴装生产线的整体认知入手,让学生对表面贴装生产线的工作环境、设备、工艺过程和管理规范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然后从简单的设备操作开始,循序渐进,逐步扩展到设备的维护和编程;当学生熟悉了整个生产线的环境、管理规范,熟练掌握了基本设备操作技能后,通过5种典型电路板的贴装生产过程,进行生产线的整体运行和工艺优化技能训练。在校内表面贴装实训基地,学生分组轮岗,完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生产的过程包括接收订单、制定计划、设计工艺、准备材料、生产运行、质量控制、产品交付等各种生产环节的内容,学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掌握专业技能,同时通过分析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分工合作,达到了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并且每学期择机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企业顶岗实习,重点培养学生对企业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包括体验企业文化、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适应企业作息制度、遵守操作规范、增强沟通合作能力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企业化运作,校企共同经营。依托电子制造产业,以切实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以校企双赢共进为原则,以企业的组织形式为保障,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企业化经营。可为实践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变消耗性实训为营利性生产,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并形成良性循环,为学生提供真实职业情境的教学环境,实现校内带薪顶岗实习。“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协同完成“教、学、导、考”的教学过程。采用工学交替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集中授课,分组实施。充分利用表面贴装生产性实训基地、多媒体教室及虚拟操作机房开展一体化教学,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实际操作和虚拟训练互相补充。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完成每一个教学任务。《表面贴装技术与工艺实施》是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根据课堂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完成每一个教学任务。通过这些方法逐渐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方法能力”,完善学生的“社会能力”。有针对性地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实行学习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案。

4.基本资源具体形式。基本资源按照课程概要、教学单元、教学资源,或按照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和教学资源来组织[4],每个情境都包括:电子版教材、步进学习、重点难点、学习辅导等。其中实践教学:实验环境、实验内容、实验指导、虚拟仪器实验和“后课程”实践训练;网上习题共有300多道题,题型有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全部有答案,每个情境都有20~40道题;师生互动:网上留言、提问、答疑、讨论、疑难解答、联系方式等;参考资料:包括参考书目、参考期刊、参考网站。

二、拓展资源

拓展资源是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5]。拓展资源在技术上要遵循基本资源建设技术等要求。本课程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拓展学习资料,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知识,包括:各种企业标准、规范,设备的操作手册,视频操作示范、动画示范,产品案例,工艺经验,工具、设备与材料图片等。将所有教学资料数字化,建设了内容丰富的互动式课程网站,包括学习指南、学习情境、虚拟教学、视频教学、学习资源、师资介绍、在线自测等栏目,内容丰富、安排条理,并开设了学习论坛,为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知识,在线交流提供了方便。此外本课程还开发了三维立体的虚拟教学软件、在线自测等特色资源:以校内实训基地的表面贴装生产设备为原型,构建了表面贴装生产线各设备的三维立体模型,开发了交互式虚拟教学软件,包括虚拟设备、虚拟操作、虚拟编程三个环节。使学生可以借助虚拟软件了解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表面贴装的工艺流程,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线自测:分情境安排的习题、作业、试卷及答案等。

三、得实平台

得实平台是得实信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开发的得实软件精品资源共享课平台Version8.5(简称得实平台),主要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和管理平台,同时支持教师在线申报精品课程,专家在线评审精品课程。教师通过运用此平台可以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申报精品课程:老师可以在线创建申报站点,进行各级精品课程的申报;课程建设和管理:可对课程内容、课程信息进行建设和管理;课程资源管理:老师可上传与课程建设相关的所有课程资源,包括ppt、文本、案例、视频等资源,并可在课程资源中心对资源进行统一集中管理;作业、练习、试卷管理:创建与课程相关的作业、练习与试卷;交流互动:包括论坛、聊天室、在线答疑设置等;精品课程网站美化:系统提供多种课程美化功能,包括课程模板、网站横幅、皮肤、网站栏目等的管理,满足个性化需求。通过该平台使表面贴装与工艺实施课程实现了正真意义上的共享。

四、建设效果分析

表面贴装与工艺实施课程从精品课到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升级,课程资源系统、完整、丰富、适用、易用;从服务高校教师为主到服务学生、高校教师和社会学习者并重,从以高校为主承担优质资源共享到国家、教师和高校共同承担优质资源共享和开放,用基本资源实录真实的教学过程,以基本资源+拓展资源展示课程的进化分类指导的课程设计+教学团队的教学过程。从而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系统、完整的教学资源保障,能与实际教学条件相结合支撑教学活动,达到本课程教学目标,应包含课程简介、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习题等;拓展资源是在基本资源基础上,面向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扩展的自学、培训、进修、检索、科普、交流等内容,体现课程技术特点并向产业领域扩展。

五、结语

通过搭建立体教学资源体系和创新教学组织形式,《表面贴装技术与工艺实施》课程经过长期不断的改革和建设,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备一定的示范作用。特别在课程整合、强化实践环节训练等方面具特色明显。虽然该课程已被评为重庆市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但在今后在持续更新与共享、建设环境方面还应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Z].教高函〔2011〕8号.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Z].教高厅〔2012〕2号.

[3]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