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及附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5:28

财务报表及附注篇1

摘要财务会计报表分析一般分为横向分析、纵向分析、趋势百分率分析、财务比分析,可以通过这些财务比率分析得出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分析、经营效率分析、赢利能力分析、投资收益分析、现金保障能力分析、利润构成分析。本文浅谈财务会计报表与附注的分析方法,并对财务会计报表分析方法以实例说明。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表财务会计报表附注分析方法

一、财务会计报表分析

1.财务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财会报表是企业或者其它经济实体向外界发表会计信息的一种手段。企业编过编制会计报表把经营成果与财物状况以书面形示提供给社会有关方面知道。阅读会计表,如果只是浏览文字的内容,有时难以得到有用的信息,甚至会被表面的数字信息迷惑,为了正确显示会计数据之间的关系,目前使用四种分析的技巧,这包含:横向分析、纵向分析、趋势百分率分析、财务比分析。

横向分析是指用前后其对比的方式编制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它增设金额增减与百分率增减两栏,以揭示会计项目在这段时间以内发生的金额表化与百分率变化;纵向分析是指同一年度各个项目之间的比率分析,它揭示出各个会计项目的数据在整个企业财务中的相对意义,这种形式的编制能对两家规模不同的企业之间对比经营和财务状况;会计报表的趋势百分率分率是指连续多年的会计报表中一些重要项目的数据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财务分析比率是指两个有关的会计项目数据相除得到各种财务比率,通过这种方法来了解同一企业会计报表中不同项目之间与不同会计之间存在逻辑关系的方法。

2.以财务报表观察公司运营状况

财务比率的分析根据范围与重点不同,可以分为流动性分析、资产利用分析、财务结构分析与赢利分析。分析出财务比率是为了帮助企业的经营者、投资者、其它相关人员评估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根据几务数据调整投资结构与经营决策,本文将以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色股份)浅谈财务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

中色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结构表

中色股份2007年2008年2009年

资产(元)7,932,635,937.358,568,017,686.999,341,266,644.58

百分比(%)100100100

负债(元)4,606,051,361.275,238,910,158.555,550,149,001.38

百分比(%)58.661.1459.42

少数股权(元)1,669,343,132.711,589,280,291.521,994,606,730.47

百分比(%)50.1847.7452.61

股东权益(元)1,657,241,443.371,739,827,236.921,796,510,912.73

百分比(%)49.8252.2647.39

资产负债增减变动趋势表

企业项目2008比2007年2009年比2008年

增减额(元)百分比(%)增减额(元)百分比(%)

中色

股份流动资产383,378,047.269.62293,415,176.386.72

固定资产-73,984,612.87-5.83659,535,120.8255.22

资产总计635,381,749.648.00773,248,957.599.02

负债632,858,797.2813.74311,238,842.835.94

股东权益2,522,952.360.08462,010,114.7613.88

现金流动统计表

中色股份20072008200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1990451.61212212488.50561041058.08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68725850.30-471145249.59-156369110.26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99997099.2347258691.69-45598614.12

现金及等价物净增加额额188348470.91-229509862.09356829066.81

业绩综合对比

企业年份净资产收益权(%)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本年数变动率本年数变动率本年数变动率本年数变动率

股份200631.6422.050.732.23

200730.61-0.0322.540.020.870.192.380.07

20086.10-0.8022.530.000.59-0.322.570.08

20094.71-0.2319.63-0.130.52-0.122.46-0.04

1)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从上表可以看到,中色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规模逐年往上涨,负债率涨幅为20.49,股东权益涨幅为13.96,该公司实力增涨是以负债的方式完成,这公司使用负债扩大企业资产规模,但是也增长企业要承担的风险。从负债率能看到有色股份在08年以负债的方式经营,经营善良好,同时,08年公司负债增长13.74%,说明该公司08年负债很重,09年就以规避风险经营,以稳健的方式进行运转。08年与09年股东权益往上升的状况,说明股东开始担心负债使自己的权益受损,开始关注自己的权益。从现金比率能看到公司现金比率逐年往上长,还是可以做到短期偿债。从负债率能看到,中色股份有形资产净值债务是逐年上升,然而稳中有降,这项指标越大,经营的风险就越高,中色股份公司正在努力降低风险,提高长期偿债能力。

经营效益

总资产周转率能看到企业创造资金的能力,从07、08、09三年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到这个数据逐年下降,这说明近三年主营业收入都在下降,呈负增长状态。从流动资金的周转可以看到它也是呈逐年下降驱势,这表明态度中色股份流动资金周转效率快,周转次数少、天数少,它有在利用自己的资金,能较好控制资产运用率。从存货周转率能看到企业的存逐年增加,它耗费了大量存货成本,还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从应收帐周转率能看到它的收帐速度很慢,流动性低而且出现拖欠积压资金的现象。

获利能力

通过销售利润能看到09年主营收入降低,而成本没有降低,因此公怀需要降低成本和加强管理,它目前在主营收入上的获利能力并不高。

4)酬资能力

从总收益率的驱势能够看到这项收益率比较平衡,指数为正指,说明投资能得到的回报能力较好,但是收益率的增长是负增长,它的投资回报能力正下降中,同时也可以看到净盗产值呈大幅度下降区势,这说明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很大的波动,净资产使用率很低,投资者的权益很难保障。

财务报表及附注篇2

关键词: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信息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14日

一、问题的提出

财务报表是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的主要依据,然而财务报表在信息披露方面有诸多局限性。比如: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以财务信息为主,但是一些重要的非财务信息,如商誉、人力资源、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等没有得到有效披露;财务报表披露的信息主要是历史信息,对企业未来状况的预计则较为缺乏;财务报表的通用性与个体需求的差异性存在矛盾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就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财务报表不能提供的信息进行列示,并对企业未来状况进行合理预计,以供决策者参考,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财务报表附注是为了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的内容而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既向国际惯例靠拢、又体现中国特色的财务报表附注规范。然而,我国对财务报表附注的研究起步较晚,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制度和实务还存在一些不足。

二、我国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附注披露的信息质量不足。一是我国上市公司报表附注披露的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较差。何建国等(2010)指出,目前我国许多企业为了达到操纵盈余,达到配股、贷款等盈余管理的目的,尽量避免确认负债,在信息披露时往往对有利事项披露较多,对不利事项披露较少或根本不披露。某些企业在披露会计报表附注信息时,故意含含糊糊、避重就轻,甚至隐瞒真相、歪曲事实。企业实际披露中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的情况屡屡出现。我国上市公司报表附注披露相关性不足,主要体现在对没必要过多披露的内容作了大篇幅的陈述以及对应该披露的信息披露不足两个方面;二是我国财务报表附注信息关于未来信息的披露不足。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人们对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披露历史信息,还要求适度地披露未来信息。但是,我国会计报表附注主要披露的是历史信息,对未来信息的披露少之又少,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要求。

(二)附注披露规范之间存在冲突。我国对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规定较多,制定者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财政部和证监会。这里说的冲突主要产生于财政部和证监会之间。我国的附注披露规范主要体现在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之中。此外,上市公司还要接受证监会的监管,按其披露要求进行附注披露。财政部强调的是协调,消除与国际惯例之间不必要的分歧,以增强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而证监会强调的是接轨、规范和统一,即实行与国际惯例相同的标准化会计,使我国会计融入国际会计行业,也因此,《企业会计制度》和证监会的要求二者之间在内容上还缺乏协调,存在一定的冲突。例如,对分部信息的披露,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以附表的形式披露相对详细的分部信息,并未要求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揭示;而证监会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则要求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这两个项目披露分部信息,且二者对于分部基础、可报告分部的确认以及分部信息的关键指标之间都存在着分歧。二者之间的冲突降低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造成了实务中的混乱。

(三)财会人员对会计报表附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不同于财务报表主表披露,财务报表主表披露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会计凭证和账簿,而财务报表附注披露的信息来源比较广泛,如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预测信息、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甚至企业管理、专业技术性知识等,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具备一定的会计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目前,我国多数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还无法满足财务报表附注披露的要求。

三、完善我国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建议

(一)完善财务报表附注披露规范体系。作为财务报表附注编制的依据,财务报表附注规范的科学合理是编报良好的财务报表附注的基础。在我国,当务之急是完善财务报表附注披露规范体系。首先,要不断完善我国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内容,尤其是应当针对那些实际中遇到的新问题,及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其次,建立和完善证监会和财政部在制定准则和制度时的协调机制,从而避免政出多门,避免规定之间相互重复或矛盾。最关键的是要有一套合理公平的制定程序,即制定机构首先要充分了解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再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草拟准则,然后广泛征求意见,根据反馈的意见修改准则,最终形成定稿。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规范的统一和协调;第三,财政部应积极研究和制定《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附注》的具体准则,为编制财务报表附注提供一个总体的思路和具体的操作规范,明确附注的结构和内容,并可以提供前瞻性的指导,从而避免由于新的经济业务的出现而相关信息得不到披露的情况发生。

(二)拓展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财务报表附注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我国的企业会计制度就财务报表附注应披露的内容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具体包括“不符合基本会计假设的说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以及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说明”、“或有事项的说明”等十三项内容。大多数企业以此为依据进行编制。但面对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这些已不再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因此应对报表附注的内容有所扩充。(1)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知识和技术在社会生产和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企业最具价值和最重要的资源已不再是物质资本,而是人力资源,应考虑从定性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对此进行披露;(2)随着信息使用者对企业风险信息、不确定信息以及前瞻性信息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应适当增加对财务预测的有关分析;(3)随着企业社会性的增强,为规范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需要企业编制反映就业水平、报酬及福利、工作组织、保险与安全措施、环境及能源保护等方面的信息。此外,还有物价变动、市场分布、管理当局的讨论与分析等等,应充分考虑使用者的需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补充。

(三)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会直接影响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质量。由于会计人员对现有规章、制度理解不够、实务操作能力不强,对附注信息披露很多不规范,有证据表明,一些信息披露不够规范的原因,主要在于一些会计人员素质较差。一些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附注是由会计师事务所编制的,据此,很多公司的会计人员还达不到对附注信息进行编制及披露所要求的业务水平。这就必然要求加强对会计人员业务的培训,加强诚信教育,加大技能培训,严控把握会计从业资格关,尽量减少因会计人员道德、技术原因造成的附注信息披露的不规范之处。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素质、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当前,提高我国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主要措施有:(1)实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包括会计理论与实务、会计相关法规制度、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及其他相关法规制度;(2)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这对会计人才的选拔,促进会计人员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等都有重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财务报表及附注篇3

关键词:会计报表附注; 财务分析; 作用

企业财务分析对于其长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财务分析中,企业只是对报表分析加以重视,但是对于会计报表附注关注度不高,导致企业财务分析有失偏颇,未能真正对企业财务进行细致的评价与预估。本文主要阐述了企业财务分析中会计报表附注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企业决策的正确性,使企业逐渐意识到会计报表附注具有现实意义。

一、会计报表附注概述

所谓会计报表附注,它是会计报表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会计报表中,有很多的内容与项目说明并不全面,需要深层次的解释与阐述,这就体现出会计报表附注的重要性。财务人员进行会计报表附注填充时,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将会计报表中未能体现的信息进行补充说明,不断完善会计报表,确保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只有完善财务报表,才能有可能使企业决策者一目了然看到整体的财务分析,这样的经济决策才具有极高的可行性,保障企业决策的正确性。会计报表附注在现阶段企业财务分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促进企业财务决策正确的基本保障,因此作为企业而言,其需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以便更好的进行经济决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报表已经无法准确反映企业财务分析需求,因此必须对财务报表中相关信息加以附注,保障财务信息的完整性,让人清楚了解到企业财务状况以及财务中的各项明细,财务工作人员可以将此作为重要依据,进而做出相对合理的预测。

二、会计报表附注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近年来,企业会计报表附注引起多数企业财务的关注,作为财务分析重要元素,财务报表附注对于企业财务决策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大部分的企业而言,其会计报表信息并不完善,这样对于企业财务分析是非常不利的,会影响到企业经济上决策的失误,因此,会计报表附注应运而生,它对于企业财务分析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脚步不断加快,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管理,这其中会计报表附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此作为企业财务分析的一部分,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利的明细。企业会计信息的完善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企业经济能够健康有序发展,就目前而言,虽然有很多企业意识到会计报表附注的重要性,但是绝大多数财务人员在进行相关工作时存在粗心大意现象,导致财务报表明显不准确,这将会使企业财务分析不够准确客观。除此之外,会计财务附注还缺乏有效监督,企业需要在经济的大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完善自身的制度,财务报表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相关部门对于企业财务报表附注关注度不断提高,并根据其中批注的内容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如若不然对于企业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制约其经济的长久发展。

三、提高会计报表附注作用的措施

1.企业报表信息更为明确。现代企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完善相关财务管理,财务报表时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并且逐渐与世界经济发展接轨,针对财务报表而言,其属于国际性商业语言,因此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适应国际发展潮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股份制企业正在逐渐增多,同时证券市场发展也在不断加快,企业财务报表已经无法清晰明了的反映企业财务信息,因此促使财务报表附注信息不断增多,整个财务体系中,会计报表附注信息含金量逐渐加深,信息质量也在某种程度上有所提升,财务分析价值性也越来越高,由此可以看出,财务报表附注已经成为财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财务报表要反映很多信息,其中最重要的是展现企业净利润,同时好需要体现损益利润,企业经营过程中,将会产生现金流,还会有投资收益,这时企业财务部门必须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有效记录企业一些信息内容,包含企业损益非损益项目,对于出现一些财务漏洞给予不断完善,与此同时,企业还需对以往经济收益核实相关数据,保障前后信息衔接恰当,促使财务报表中的信息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2.完善监督体系,保障资源合理消耗。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于以下方面的信息逐渐引起重视,比如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消耗以及环境信息,针对企业而言,其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在于环境与资源,由此做出的财务分析才更具合理性。依据现代企业制度分析,企业人力资源评估至关重要,这些信息体现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因为企业未来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因此财务报表附件中必须记录此方面信息,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这样做还会使大众更加了解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尤其是在能源消耗方面,这是大众关系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些能源信息体现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将会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企业财务分析的更为全面,特别是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如资源耗用量、资源使用状况,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除此之外,企业发展与环境息息相关,污染企业将会在经济发展中受到一定的制约,关闭报停是必行之路,否则将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会计信息就不存在任何摇意义。总的来说,企业要想长久的发展下去就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破坏环境的企业将受到社会的排挤无立身之地,一旦企业受到污染,其将会在环境治理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以及金钱,这对于企业而言是得不偿失的,增加企业投资成本,而这些信息都将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有所体现,让人一目了然。3.保障评价体系的完整性。企业发展过程中国离不开一个重要部门,即银行,还要接受以下部门的检查,分别是工商与税务部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完善管理制度,因为工商与银行对企业发展状况进行监督,并对其进行运营评价,从而推动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其中必须要完善会计报表附注,对其进行有效管理。财务报表附注的完善会人企业财务状况更为明了,并能够有效约束与规范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向科学化迈进。针对上市公司而言,银行可谓是一种其重要的推动力,并且是企业财务杠杆调节的重要依据,因为企业在发展过程冲难免会出现负债经营的状况,这也是企业经营发展的一个过渡,银行依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提供贷款,这同时也是在检验企业信用等级。银行考察企业信用等级主要体现在财务报表上,同时财务报表附注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依据,对于工商部门而言,其需要对企业产品质量进行评估,检查合格之后才会给予质检报告,这对于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产品销售额的不断提升。企业财务报表附注是企业财务信息的及时补充以及调整,正确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对于报表使用者而言,其可以清楚了解企业经济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报表附注越来越引起企业的重视,这为企业财务分析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因此企业必须规范财务报表附注。文章简要概述了会计报表附注,重点分析了会计报表附注对于财务分析的影响,最后阐述了提高财务报表附注的几点建议,进一步促进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能够长久发展。

作者:廖洁单位: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山西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黄见田.会计报表附注在财务分析中的影响作用探析[J].现代商业,2010(03).

[2]刘磊,徐树廷.试论会计报表附注在财务分析中的影响作用[J].科技信息,2010(07).

财务报表及附注篇4

【关键词】财务报表;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决策有用目标

一、规范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现实意义

2008年10月16日,iaSB与FaSB联合了《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观点(讨论稿)》(以下简称“讨论稿”),讨论稿对财务报表列报作了重大修改。由此,iaSB与FaSB双方从2004年开始进行的,旨在制定出一套高质量的全球会计准则的相关准则趋同项目合作有了正式的联合公告,也为日后进一步开展合作奠定了基础。到目前为止,第一阶段已于2010年9月以第8号概念公告的方式正式,第二阶段尚未确定时间,第三阶段在2011年了讨论稿和征求意见稿,第四阶段在2011年第一季度了终稿,而后面四个阶段的工作则尚未展开。不过,从2008年讨论稿中,已经能够看出一些未来财务报表列报改革方面的方向,这其中,信息的列报和披露是一个重要方面。而财务报表附注是信息列报和披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因为财务报表受其固定格式和内容等所限,含有大量高度概括的信息,因而基于决策有用观下的财务目标,要求财务报表附注作为财务报告的一部分存在,以进一步对财务报表中高度概括的信息作出解释、说明和补充,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这些信息的经济内涵,更加便利地使用信息。

相较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对财务报表附注方面的探讨和研究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也不够,尽管企业的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近年来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既不利于决策有用观目标的实现,也影响了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化进程。因而,必须对目前我国企业财务报表附注在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足够重视,并加以改进,这对于缩小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趋同”及“等效”进程中的距离,提高我国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我国企业财务报表附注的信息披露到底存在哪些问题?结合iaSB和FaSB讨论稿中关于财务报表附注的观点和指南,如何完善我国企业财务报表附注披露的内容,对各种问题加以改进和解决?这是我们应当思考和把握的一个重点。

二、我国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主要问题

我国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经历了一系列发展变化,从无到有,从企业自主选择到用统一规范加以指导,从完全由企业自愿性披露到有了强制性披露的要求,这一切都反映出报表附注具有独特优势,它在我国财务报告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不容忽视,这既是经济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也是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他们所需的各种信息的要求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然而,财务报表附注的披露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内容不够完整规范、随意性过大、避重就轻,严重影响了财务报告的质量,也损害了公众对企业及其提供信息的信心。具体而言,我国企业财务报表附注的信息披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附注披露的信息不够全面充分,未能提供足够的具有相关性的信息

由于财务报告主体和使用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差异等的存在,使用者不可能把他们的信息需求都反映给财务报告主体(一是他们未必能在看到报告之前就确切地知道他们到底需要哪些信息,二是他们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渠道去充分反馈他们的诉求)。附注披露的信息如果越充分,涵盖的面越广,就会越有利于使用者从中筛选出有利于其决策的信息,发挥附注信息应有的效用。目前有一些信息,尽管因其计量问题,不可能进入财务报表主表,但这些信息对企业有着重大影响,如人力资源、知识产权、自创商誉等企业重要资产的信息,本着重要性原则,理应在附注中予以披露,以提高信息的相关性,但在实践中,很多企业却并未在报表附注中对这些涉及企业重要财务状况的财务信息进行列示和披露。更有甚者,有的企业把财务报表作为披露信息的唯一方式,连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都没有,即使有也是形式粗糙,内容过于简单,根本起不到对财务报表加以补充和详细诠释的作用。

(二)附注披露的信息可靠性不高,甚至充斥着虚假信息

在我国当前市场仍不健全和完善的条件下,可靠性应是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倘若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连最如实反映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现金流量这一最起码的要求都达不到,就更谈不上与使用者决策相关了。而在目前的审计和监管实践中,对财务报表主表的重视程度要高于对财务报表附注的重视程度,这也给一些企业在报表附注中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提供了可乘之机。例如,有的企业将大量虚构现金或受限现金混入报表的现金项目,利用高现金余额来粉饰报表业绩,却未在报表附注中对此作出任何披露;有的企业故意隐瞒或掩饰大额关联方交易,在附注中对关联方交易的金额、定价政策、交易数量、合同主要内容等“轻描淡写”、“点到为止”,甚至不作说明,或以“无关联方交易”、“无重大关联方交易”、“无新的关联方交易”等含糊其辞的语言概括,严重损害中小股东利益;有的企业为了达到操纵盈余、获得配股和贷款资格等盈余管理目的,尽量避免确认负债,在附注中故意不披露或有意延期披露关于或有负债的信息,通过隐瞒负债来实现虚增利润;有的企业对影响会计报表的重大事项刻意隐瞒,如提供重大担保、逾期借款引起的官司、由于新的竞争者出现而引发的企业盈亏等,这些信息不在附注中披露同样会误导使用者。总之,缺乏可靠性甚至进行虚假陈述的附注信息,对于外部使用者而言,很难被及时发现,由此作出的错误决策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重大损失。

(三)附注披露的信息缺乏对企业未来经济活动的预测

从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可以看出,会计信息的预测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今,决策有用已成为最主要的会计目标,而决策是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因而会计信息只反映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还远远不够,信息使用者更需要的是能够帮助其预测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财务或非财务信息,这些预测性信息对于提前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并有效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财务报告在确认和计量方面的严格要求,很多预测性信息不仅被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在报表附注中也难觅其踪,这使得信息对使用者的决策价值有所削弱,在现行财务报告与使用者的需求、期望之间筑起了一道鸿沟。

三、我国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改进建议

在iaSB和FaSB联合的讨论稿第四章“财务报表附注”中,系统阐述了其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目标和相关原则的初步观点给财务报表附注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改进财务报表附注的建议。当然,关于报表附注这部分还没有正式的公告或指南,讨论稿只是提供了一些可以尝试的方向,而且讨论稿有些提法和具体的处理方式同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体系和会计实务仍有一定差别,但笔者认为,其中有些理念和思路还是可以供我们参考和借鉴的。结合2008年iaSB和FaSB联合的这份讨论稿和我国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治理和规范,以提高我国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质量:

(一)充实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信息内容,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前文已经提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新的经济业务和事项不断出现,也催生了一些目前尚无法量化,或按现行准则和制度即使能量化也进入不了财务报表主表的信息,而这些财务或非财务信息同样是使用者迫切需要并与其决策密切相关的。企业不能因为其计量问题尚未解决,或不愿承担可能带来的额外成本就不披露这些信息,而应当通过设立相应的表外账户或者以非货币形式进行记录等方式在附注中披露,同时也为日后当这些表外信息的计量问题解决时,能顺利实现从表外向表内的过渡而奠定基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iaSB和FaSB讨论稿中,两大委员会建议报告主体按照功能、性质进一步分解综合收益表中各组和各类的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将原本在附注中披露的收入、费用明细信息转移到财务报表主表之中,这也反映了一个趋向,那就是随着财务报表附注中的内容越来越多,必须要将一些投资者普遍需要的重要信息筛选出来,转移到更能引起他们足够注意的主表中,这样既能加强他们对这些信息的足够重视,也可以减少他们在附注庞杂的信息中自己去搜索、分析的成本,更加体现为使用者目标而服务的理念。笔者认为,在编制附注时做好信息过渡的准备工作,以后将一些有条件转移的信息由财务报表附注转入主表中,方便使用者分析判断,这不仅更有助于实现决策有用目标,还可以促进企业和使用者的“双赢”。

(二)强化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监督和处罚体系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的存在,作为“内部人”的企业经营者极容易因利益驱动而做出一些不良的会计行为,导致信息失真,损害信息的可靠性,而附注中的虚假信息往往更容易被忽视,即便在附注的作用愈加突出的今天。所以,应从内部和外部两个监督层面出发,首先财务报告主体应建立自身的内部监督机制,对附注信息的可靠性要严格监管,同时无论是审计、税务等政府部门,还是注册会计师协会等民间中介机构,都应加强对会计信息披露,尤其是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监督管理,各方形成合力,共同治理信息失真。不仅如此,对附注信息披露中存在的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也应加大,目前我国对于企业会计信息频繁失真和造假的打击力度还不够,企业违规成本太低,因而它们乐于“铤而走险”。而对比我国,美国2002年颁布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编制违法违规财务报告作出了更加明确而严厉的惩罚规定,公司若出现这种情况,Ceo和CFo最高可处500万美元的罚款或者20年的监禁,或者两者并处。法国《刑法》规定,公司负责人如果伪造会计信息,将处以150万法郎罚款,并强制破产。这些都说明,以法律作为坚实后盾,加大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违规成本和处罚力度,才是解决附注中虚假信息泛滥的最有力武器。只有对报表附注信息披露的违规行为坚决打击,不予姑息,将法律的震慑力发挥到淋漓尽致,才能充分体现法律的威严,彻底消灭某些企业的侥幸心理,尽可能让使用者接近会计信息的“本来面目”。

(三)增强对未来预测性信息的披露

iaSB和FaSB讨论稿中关于财务报表附注的章节提到,企业应当在附注中充分披露与流动性和财务弹性目标相关的信息,包括与资产和负债到期情况相关的信息、非现金活动信息等,这些信息对于使用者评估企业未来可能发生的负债金额、水平和完整的业务走向等都具有很大帮助,这就体现了讨论稿对附注所披露信息对于使用者合理预测企业未来经济活动作用的重视。因此,我国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附注时,也应充分披露反映企业未来的预测性信息,尤其是那些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关键性信息,如盈利预测和变现能力预测等方面的信息,将企业未来可能面临的机会和风险一一揭示,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决策需要。这种预测性信息的披露,可以在相应准则中予以一定的强制性规范和要求,但也需要给企业提供更多自愿性披露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德容,王妍雯.财务报表附注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事业财会,2006(2):74-76.

[2]何建国,帅星.会计报表附注披露问题及改进[J].财会通讯,2010(16):71-72.

[3]张敏.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披露透明度剖析[J].会计之友,2011(16):64-66.

[4]李春燕.谈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披露[J].财会月刊,2012(14):61-62.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财务报表及附注篇5

关键词: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优化

一、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系统存在的问题

当前,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系统的使用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无法实现自动对账、欠缺自动抵销功能和不能编制报表附注三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无法实现自动对账。在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系统中,无法实现自动对账是目前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有的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系统不能识别、分类内部交易和内部往来,直接影响了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工作效率,许多集团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工作中对账环节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二)欠缺自动抵销功能。欠缺自动抵销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在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系统中,很多企业集团不能自动做抵销分录,一般软件只能由操作人员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根据内部交易事项、性质和金额等情况,在系统中手工录入抵销分录。由上可知,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系统欠缺自动抵销功能,增大了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工作量,不利于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不能编制报表附注。报表附注的编制是一项繁重琐碎的工作,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系统不能编制报表附注,使得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工作陷入困境。报表附注的信息采集量比较大、并且涉及到非财务信息,由于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系统没有意识到编制报表附注的重要性,当前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系统在编制报表附注环节还比较薄弱,往往都不具备编制报表附注的功能,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所耗费的时间和人力颇为可观,无形中增加了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工作量,对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二、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系统的优化

(一)加强会计制度建设。优化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系统的策略,加强会计制度建设是关键。对企业集团而言,加强会计制度建设,是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实现自动对账的基础,实施合并系统必须按照严格的制度规定进行,规范合并系统在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工作中的工作流程,可以为合并财务报表的自动提取数据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自动对账的实现,使得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系统可以自动核对所有项目关系和勾稽关系,识别、分类内部交易和内部往来。

(二)健全自动抵销功能。健全自动抵销功能,在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系统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在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工作中,针对现有的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系统自动抵销功能方面存在的缺陷,结合企业集团的具体情况,进行合并财务报表系统二次开发,二次开发主要是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设置取数公式。

(三)增加编制报表附注。增加编制报表附注,也是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报表附注的实现,以仿照主表的生成方法进行,即先按照披露的模板的要求自定义成报表,然后按照自定义的报表从各公司提交的附表中去取数,并生成需要抵销的分录,最后通过合并财务报表系统的合并抵销功能生成工作底稿。对于附注,报表附注涉及的会计及非会计的信息非常多,且信息披露会随着监管部门规定变化而变化,因此合并附注全部实现自动化不太现实,建议暂时采用手工填制模版。由此可见,增加编制报表附注,可以大大提高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工作效率。

(四)合并价差应当重分类。合并价差应当重分类合并价差应当区分股权投资差额及集团内部债券投资形成的差额。集团内部债券投资形成的差额应当按照国际会计惯例,在抵销过程中对这一价差视同赎回债券导致的损益。股权投资差额包含子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及合并商誉,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单独计算合并商誉条件还不成熟,为了提高合并会计报表的可解释性,对其应作如下改进:①合并价差不作为长期投资的调整项目,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单列项目反映,以保证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的全部抵销;②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额应列入合并会计报表的“管理费用”,确保“合并投资收益”能正确地反映合并主体对外投资实现的损益。

总之,合并财务报表是母公司站在整个企业集团角度上得出的报表数据。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系统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面对当前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系统使用现状不佳的现象,应结合企业集团的具体情况,加强会计制度建设、健全自动抵销功能、增加编制报表附注,不断探索优化企业集团合并报表系统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系统的作用,促进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财务报表及附注篇6

【关键词】财务报表表外信息;非财务信息;提示与分析

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最终体现在财务报告上,财务报告是企业正式对外揭示并传递财务信息的手段,它不仅包括财务报表,而且包括报表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投资人、债权人、政府、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以及潜在的投资人等。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在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分析时,往往注重的是对财务报表本身的数据分析,但是随着经济环境的复杂化,财务报告使用者不仅要重视财务报表的数据分析,还应该对表外信息的提示加以分析和重视。这里所讲的表外信息既包括会计报表附注、审计报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财务信息,也包括非财务信息。

一、财务报表表外信息的重要作用

财务报告目标由于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但核心是为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信息,财务报表由于其固定的格式,项目和填列方法,使得表内信息并不能完整地反映一个企业的综合状况,财务报表表外信息是指不能在法定财务报表内反映的,能够帮助报表使用者透彻理解和分析财务报表的内容,了解企业基本情况、意外事项和经营战略、行业状况、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等的重要信息,凡是对财务信息使用者有用的信息而又无法在财务报表内进行确认的,都应属于表外信息。表外信息可以弥补表内信息的局限性,使表内信息更容易理解,更加相关,是提高财务报告分析总体水平和层次、突出重要财务信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增加会计信息的可理性。

二、会计报表附注的提示与分析

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了便于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的原则和方法以及主要项目所作的解释。会计报表所规定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和规定性,只能提供定量的会计信息,其所能反映的会计信息受到一定的限制。会计报表附注作为表外信息,是对会计报表的补充,主要对会计报表不能包括的内容,或者披露不详尽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以有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

2006年财政部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规定,会计报表附注一般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披露: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包括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和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等;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包括下一会计期间内很可能导致资产和负债账面价值重大调整的会计估计的确定依据等;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对已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包括终止经营税后利润的金额及其构成情况等;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说明的事项。另外,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前提议或宣布发放的股利总额和每股股利金额(或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总额)。

通过会计报表附注对主要会计政策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分析企业资产、利润的质量。通过会计报表附注中重要项目的说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及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来分析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利用上述变更和更正来调节利润的情况。通过分析或有事项、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来判断其对企业未来经营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关联交易来判断企业的独立盈利能力等等。

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附注内容越详细,就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示了较多的信息,越有助于理解企业财务报表。

三、非财务信息的提示与分析

财务信息是指那些完全符合可定义性、可计量性、可靠性、相关性的能够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程序进入财务报表的信息,以及附注中的解释说明和由财务报表扩展而来的信息。非财务信息是指与财务信息相对应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与利益相关人相关的,不受公认会计准则约束的信息。

随着企业外界环境的变化以及经济的迅速发展,财务报告使用者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决策。而对非财务信息的掌握与分析对总体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决策有着重要作用。企业的非财务信息主要包括:

(一)背景信息

企业所处的行业及行业特点;企业经营的总体规划和战略目标;企业经营活动和资产的范围与内容;产品寿命周期及产品结构等。

(二)经营业绩说明

关键经营业务指标;关键资源数量与质量指标;经营业绩变化的原因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等。

(三)管理部门的分析讨论

企业财务状况;产品的竞争力;宏观经济对企业影响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

(四)前瞻性信息

企业面临的机会与风险;管理者的计划,包括影响成功的关键因素;将实际经营业绩与以前披露的机会与风险进行比较等。

(五)社会责任

环境责任指标,包括处理废水、废渣、废气的情况;对社会环境治理提供的服务;减少耗用稀有及不可再生资源的措施与效果等。

(六)人力资源信息

如企业员工构成情况信息,员工安全和健康信息,员工培训、员工福利和社会保障信息;企业经营对当地的社会影响,包括对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情况,对居民居住环境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及措施等。

(七)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及持续发展

研究与开发创新能力;员工能力;资源利用情况等。

综上所述,财务报表表外信息是进行财务报告分析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财务报表本身无法或难以表述的内容所作的说明与提示,正确地进行财务报表表外信息的分析,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充分认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重要作用,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可以借此更好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作出更加准确的评价和判断。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薛光,李延喜,刘艳萍编著.《财务报告分析》.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3.

财务报表及附注篇7

一、财务会计报告制度

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制度安排包括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人、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时间、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的审查验证与认可、财务会计报告的公示等。

1.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人。我国《公司法》第175条规定,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属公司业务范围,因此财务会计报告应由公司董事会负责编制。修订后的《公司法》时应规定由公司董事会负责编制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并对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2.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时间。《公司法》第156条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在每个会计年度内半年公布一次财务会计报告。这说明公司既要对外提供中期财务会计报告,也要对外提供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期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期限为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在股东大会会前20日编制完毕,在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公示。

3.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公司法》第175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下列财务会计报表及附属明细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财务情况说明书、利润分配表。《会计法》第20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将两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①《会计法》将财务情况说明书单独作为财务会计报告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公司法》将财务情况说明书作为会计报表附注的一部分。②《会计法》明确会计报表附注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公司法》不仅没有明确提出会计报表附注,而且将财务情况说明书作为会计报表附注的一部分。③会计报表名称表述不一致,依据《会计法》制定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将反映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的报表称为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公司法》则将其称为损益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因此,修订《公司法》时应注重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与《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协调一致。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6条规定,会计报表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12条对相关附表的解释是,相关附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补充报表,主要包括利润分配表以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其他附表。补充报表指按不同基础编制的提供附加信息或其他信息的表格,如分部报表、增值表、物价变动信息表等,它不属于附注,而属于其他财务报告的内容。因此,《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12条的规定实质上是把附表与补充报表混淆了。

4.财务会计报告质量的审查验证与认可。修订后的《公司法》应明确规定:①公司治理结构层应设置内部审计制度,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责与权限。内部审计对公司财务会计报告的审查验证应属于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属于公司的自我审查。②公司治理结构层设置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制度。在公司治理结构层究竟是设置监事会还是设置审计委员会的问题上,《公司法》须做出明确规定。无论设置监事会或设置审计委员会,都须明确规定监事或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任命、职权、义务与责任。③制定财务会计报告股东大会认可制度。董事会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经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审查后,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和审查报告须提交股东大会审议认可。④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应制定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对外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其财务会计报告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公司法》应规定注册会计师由股东大会任命,为公司的常任审计员,有权随时检查公司财务和参加公司会议,并承担与其职权相应的责任。

5.财务会计报告的公示。修订后的《公司法》还应规定公司在公示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同时公示监事会或审计委员会的审查报告,以及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

二、公积金制度

公积金制度是国家干预经济组织的一种积极手段,有利于促进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维护债权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我国《公司法》第177条、178条、179条和180条对公积金进行了制度安排。总体来讲,这些制度安排存在不清晰、不严密和不准确的缺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1.关于法定盈余公积金的计提依据。《公司法》第177条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这里没有考虑公司需要弥补亏损的情况。若公司持续盈利无亏损,法定盈余公积金可按所得税税后净利润的一定比例计提;若公司当年出现亏损,下年度盈利,按《税法》以及会计制度相关规定,公司盈利应首先用于弥补亏损,补亏后应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再按税后剩余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盈余公积。用税前利润弥补亏损只能持续五年,五年后须用所得税税后利润弥补亏损。

财务报表及附注篇8

【关键词】会计报表;附注;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指根据会计信息,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的行为。它最基础的功用,就会计是将报表的数据转换为能为管理者决策服务的会计信息,以保证决策的准确性。企业的会计信息一般是指财务会计报告体现的内容。财务报表主要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三部分组成。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而且会计制度也比较滞后和不够完善,因此我国财务分析主要是对会计报表进行分析,而忽略了对会计报表附注的分析。

一、会计报表附注注释

1、对主要报表项目的明细说明。例如,对长期投资的说明,对股票和其他投资相关的投资单位、金额、比例等的说明,对债券投资的面值、金额以及利息等的说明。

2、相同的报表项目,若其两年内的数据变动幅度超过一定比例的,要说明其变动的主要原因。例如,应收账款的年末余额如果对比年初余额的涨幅在30%以上,那么就需要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如赊销增加,拖欠货款等原因。

3、对于不常见的会计报表项目、项目名称不能反映相关业务的及项目金额出现异常的,对原因要进行明确说明。例如,若出现资产报表项目的余额是负数、固定资产的原值数额非常小等情况。

4、有些非常重要的项目无法在会计报表中得以表现,就可以体现在附注中。例如,在建工程、资金来源以及资本化的利息、长期借款条件等这些都无法体现在报表。

二、会计报表附注对分行业资料的表明

每个行业有自己的特点,收益率、发展前景以及投资风险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财务资料进行分行分部地披露,能够为会计报表使用者进行多元化地财务分析提供依据,也能够让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情况等做出更准确的预测。所以,若一个企业经营者多项业务,那么就应该按照行业进行分行业的报表设计,其内容主要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以及营业利润等。

三、会计报表附注重要事项的披露

1、承诺事项。主要是指在资产负债表日就已经存在的,正在或即将履行的重要的财务承诺,这些承诺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例如投资、重要物资采购、租赁合同等以及各种担保和抵押合同等。

2、或有事项。或有事项包括或有收益、或有损失。或有收益一般是不会体现在报表附注中,如果一项或有收益非常有可能实现,那么就需要在附注中进行说明,但要用谨慎的说明方式,以防止会计报表使用者对消息产生误解。或有损失包括直接和间接或有损失两种,直接或有损失指的是企业可能发生的直接的潜在损失,主要有未决诉讼、未决索赔和税务纠纷等;间接或有损失指的是由于第三方的原因而使企业可能发生的损失,主要有应收账款抵借、应收票据贴现等。对于能够合理估计出损失金额的或有损失项目,应该直接反映在会计报表主表中,对于发生概率较小的或有损失则不需要披露,而对于无法合理估计出损失金额的项目,则应遵循谨慎原则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披露出来的金额则应该对财务有潜在的影响。

3、日后事项。日后事项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资产负债表日已存在的情况,日后事项能够为它提供新的证据,例如已经被证实了的资产损失,这一类日后事项是可调整事项,这种调整应该是对年度会计报表及其余额的调整。另一类是对资产负债表日已存在的情况没有影响,但可能会对准确理解会计报表产生影响的事项,例如发行股票债券、进行巨额投资、不可抗力造成的资产损失、汇率的变动产生的影响等,这一类的日后事项不会对资产负债表日已存在的情况产生影响,因此不需要对年对会计报表进行调整。但如果对此类事项不进行说明,那么会计报表使用者在依据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时就有可能会出现偏差。所以要将其披露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其内容加以说明,并估计它对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的可能影响,如无法估计的,应表明原因。

4、关联交易事项。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必须对关联方之间的关系和交易进行披露,因为他们很可能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虚假的交易。对于关联方的关系,若他们之间存在着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无论有无交易,都应该将企业的名称、法人代表、注册资本、公司类型、主营业务等项目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若双方之间的关系是共同控制时,在未发生交易的情况下,对关联方的关系可以不进行披露,而在发生交易时,要对关联方关系的性质进行披露。对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是指在无论双方是否有现金交易,他们之间进行的资产或义务的转移都是关联方交易。要遵循重要性原则进行披露,对于影响比较小的零散的交易,则不需披露;而对于影响重大的大宗的交易,应该将关联方之间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和交易要素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而交易要素主要包括交易金额、定价政策等。

四、会计报表附注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会计报表的格式是固定的,其所体现的项目内容也是有限的,因此只能够提供有限的会计信息,报表本身对财务信息的反应会受到限制。会计报表附注的主要作用是对报表正文的补充,他反映的财务信息是与报表正文提供的信息相关的,是为了是会计报表使用者通过报表正文和附注获得更充分的信息,做出更科学的决策。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内容非常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定性分析而不是定量分析,因此比较而言,会计报表附注更不受人关注。接下来我们将从财务比率的角度来对报表附注对财务分析的影响进行分析。

1、对变现能力比率的影响

能够反映企业变现能力的财务比率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对企业中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产生影响的主要是未记录的或有负债。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可以利用会计准则对可能性比较小的或有负债不进行披露,但这些或有负债若一旦成为事实,那么企业的偿债负担则会加大。对企业变现能力进行分析时,应该要将会计报表正文和附注结合起来,若存在或有负债,企业的负债能力则会变弱,而如果有未记录的或有负债,那么变现能力的指标则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

2、对资产管理比率的影响

资产管理比率主要反映的是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资产管理比率主要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周期等。对营业周期的分析可以通过对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分析来实现。应收账款周转率要涉及到销售收入,因此要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必然要关注会计报表附注。存货周转率等于销货收入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因此要对对这一指标进行分析则需要对会计报表附注进行仔细研究。而存货流转的假设又会直接影响销货成本和平均存货余额的大小。除了用个别计价法以外,其他方法算出的存货实物与价值的流转不一致,但严格来讲,用个别计价法计算出来的存货周转率才是准确的周转率。其他的存货流转假设,是在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之间分配,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此消彼长的。按照股份公司的会计准则,上市公司的期末存货的余额应该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的方法计,在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时,期末的存货价值会比其历史成本低,那么这时平均存货余额就会变小,存货周转率就会变大。

3、对负债比率的影响

负债比率主要有三种,资产负债比率、产权比率和有形净值债务率。其中,产权比率和有形净值债务率是资产负债比率衍生出来的,它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在企业进行清算时,债权人的权益受到股东权益的保障程度,因此在分析这两个指标时所用方法与资产负债比率一致。由于存在着或有负债,因此资产负债表并不能够完整地反映企业真实的负债情况。在分析资产负债比率时,必须要对会计报表附注中所涉及的或有事项进行关注。没有考虑或有负债时的资产负债比率将企业的偿债能力夸大了。另外,长期租赁也对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有所影响。财产租赁主要有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两种方式。当企业中的经营租赁项目比较多而且耗时较长时,则会形成长期性筹资,这种长期性的筹资并不会体现在长期负债内,但它到期后必须进行租金支付,这也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所以,若经营性的租赁业务在企业内频发时,应该对它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影响有所考虑,因为它会使企业的偿债能力下降。

4、对盈利能力比率的影响

能够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和资产净利率等。而一般情况下,企业分析盈利能力时只会分析正常的营业状况,虽然非正常的营业状况有时也会给企业带来损益,但是这知识非常特殊的个别情况,不能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在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应当将以下因素加以排除:证券买卖、已经或将停止的业务、重大事故或法律更改、会计准则及财务制度的变更带来的影响等。这几个因素都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有所体现。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会计报表具有一定的局限,仅仅依靠会计报表只会得出片面的财务分析结论,甚至有可能会出现错误的结论,影响决策的正确性,所以,要加强对会计报表附注的重视,对会计报表附注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才能够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经营能力等做出正确的评价,并能够准确找出问题所在,避免决策失误。

参考文献:

财务报表及附注篇9

     传统的财务计量往往集中于每股盈利(epS)、资产报酬率(Roa)或权益报酬率(Roe)等指标,但未来财务计量的发展趋势则是集中于对股东价值的计量。股东价值是由美国会计学会拉帕波特(Rappaport)在1986 年出版的《创造股东价值》(Creating Shareholder Value)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涉及到价值增长的持续性、销售增长、经营毛利率、所得税率、营运资本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本成本等许多方面。股东价值这一计量标准与我国传统的财务计量标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中美企业在财务计量侧重点上的差异,源于财务管理目标的不同。美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更侧重于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每股收益最大化),而我国则更强调企业价值最大化,主要考虑的是企业在整个社会环境下存在的作用。

     五、收益表的扩展 

     长期以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是我国企业使用最多的三张财务报表。然而,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仅仅依靠这三张报表是很难满足广大投资者的需要的。虽然管理层已经先后出台了许多规定,旨在加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但是由于会计确认和计量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许多信息只能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而无法在财务报表中予以体现,因而难以引起投资者的足够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对财务报表进行完善,使其反映企业的全部财务业绩,是十分必要的。

     增设“第四财务报表”就是完善财务报表的方法之一。所谓“第四财务报表”,又称第二业绩报表、全面收益报表,是对传统业绩报告的一种改革,是在收益表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而形成的。其特点是在不损害可靠性的前提下,突破了历史成本原则、实现原则和谨慎原则的限制,将绕过收益表而在资产负债表中直接确认的利得和损失集中起来,向财务报表用户提供更全面更有用的业绩信息。

     1980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颁发了第3 号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要素”,将全面收益(Comprehensive income)列为财务报表的十个要素之一,并将其定义为“企业在报告期内,由企业同所有者以外的交易及其事项与情况所产生的净资产的变动”。1984年12月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5号再次指出:全面收益的报告,应当成为一整套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其后,在一些财务、会计、投资等组织团体和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FaSB参考了英国的经验,于1997年6月正式公布了财务会计准则第130号《报告全面收益》。至此,报告全面收益的报表便成为美国企业一整套财务报表中的第四财务报表。

     六、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

财务报表及附注篇10

关键词:财务报表;企业;财务分析

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核心,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它由报表本身及其附注两部分组成,而报表部分,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编制的报表至少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四张主表)。

财务报表对财务信息的传递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管理者加强经营管理和市场以及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投资都面临着不同的风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财务报表反映了企业已实现的业绩和管理者的水平,完全可以成为对企业评价的依据,有助于减少投资者面临的风险。财务报表必须经独立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签证之后方能对外披露,是一种更为可信的信息来源。财务报表用统一口径的指标,如利润等更直接地反映了各个利益主体的需求。另外,财务报表是资本市场上的公开信息,获取财务报表信息的成本很低。在竞争性、全球化的资本市场条件下,尤其是在目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时,企业财务报表更加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财务报表是企业会计系统的产物,是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基础。每个企业的会计系统,都受到会计环境和企业会计战略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财务报表会扭曲企业的实际情况。这种财务报表的不足导致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局限性,进而影响投资决策、经营管理的结果。

一、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现行的会计系统模式遵循“财务资本保全”原则,会计核算的基础是历史成本。但是,通货膨胀影响的加剧与扩展,会计核算的基础发生了动摇。此时,企业的经济资源被扭曲,资产的账面金额脱离了资产的现行成本;产品成本不真实,以原始成本与现行收入相配比的体系,物价上涨造成利润虚多;货币性项目因内含购买力的变化而产生的持有损益未能在财务报表上加以披露。所以,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财务报表出现了严重的低估资产价值和高估企业收益的现象,不能如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大大地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

二、可比性较差

会计战略是企业根据环境和经营目标做出的主观选择,各个企业会有不同的会计战略。会计战略包括决定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选择、补充披露的选择以及报告具体格式的选择。不同的会计战略会导致不同企业财务报表的差异,并影响其可比性。例如,对同一会计事项的账务处理,会计准则允许使用几种不同的规则和程序,企业可以自行选择。包括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的计提方法、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等。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会计估计,使得会计报表中的某些数据并不是十分精确的,如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率、净残值率,含有人为主观估计因素。即使在同一集团下的子企业,执行的会计政策也有不同,使用的会计估计方法也有不同。虽然财务报表附注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有一定的表述,但报表使用者未必能完成可比性的调整工作。

三、时效性不强

为了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报表采取了定期报告的制度。而如今,随着竞争的加剧、科技的进步和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经济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动,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会适时转换,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能够随着业务变化而变化,提供“实时”信息。财务报表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及时性。过时的信息已无助于决策甚至有害于决策。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来讲,会计信息的披露和传递是越快越好。例如,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表在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对外提供,报表使用者了解的是4个月以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此时已经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了。

四、软性资产未能披露

基于货币计量原因,财务报表只能反映企业的有形资产。而今天企业的资产软性化,无形资产逐渐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源泉。财务报表对知识产权、产品的竞争力、人才资源的质量和管理、企业的竞争力、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能力等软性资产未能予以披露。仅靠有形资产,企业已经难以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信息时代呼唤新的竞争驱动力。一个企业对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能力已经成为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决定因素。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视。特别是在高科技与信息企业里,拥有的人力资本和无形资产对企业整体价值的贡献远比有形资产大。然而,并非所有无形资产都可以用货币加以计量。如利润表反映的是已经实现的收益,排斥或忽视了其他未实现的价值增值,报表使用者无法了解企业重要的软性资产对现在经营及未来发展的信息。

五、资产价值计量滞后

我国会计核算有五种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价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规范要求以历史成本反映资产价值,使得财务数据不代表其现行成本或变现价值。公允价值计量因为受生产要素市场不很活跃,相关的公允价值难以取得;市场执法和管理不严;会计人员素质较低等因素造成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尽管各种计量属性同时并存,实际上,在财务报表中是成本而不是价值反映着企业的经济活动,可报表使用者(特别是投资者)却更关注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增加。而财务报表无法直接计量和表现企业的价值。

六、附注及附表信息不全

附注及附表是对四张主表内容的补充说明,涵盖着丰富的信息,它是报表分析的重要材料来源。可附注及附表的信息披露过于简单,甚至不予披露。财务报表主要立足过去的交易与事项,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历史性信息,而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总是希望通过财务报表获取更多面向未来的信息,尤其是在新科技、新产品方面。财务报表信息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决策对信息相关性的要求。报表使用者无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判断企业未来的增长空间。

七、改进的方法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同时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其不足之处也越来越突出,目前的财务报表编制要求提供的报表已经不能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针对以上不足之处,笔者提出以下改进方法。

(一)对财务报表加以调整,减轻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影响

为了减轻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的影响,采用一定的方法对财务报表加以调整,以提供真实相关的会计信息。例如:(1)在存货计价方法上,鼓励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采用后进先出可使现行的收入与近期成本相配比,避免了由于通货膨胀使企业存货价值补偿不足而引起的虚盈实亏,使计量的收益较为接近实际。(2)在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上,鼓励采用加速折旧法。这一方法有利于企业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中加快补偿,避免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

(二)分行业建立起标杆性数据,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立法,统一企业会计战略,提高财务报表可比性是一种理想化的方法。各个企业面对各自不同的情况,搞一刀切的会计战略显然是不切实际和有背于科学规律的。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在时刻清晰地知道它在所处行业的竞争环境占据的位置。我们可以建立起分行业的会计战略,出具指导意义的标杆性财务报表数据。这样有利于行业内企业以及集团内企业的比较和分析,增强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同时,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职业判断能力。

(三)缩短财务报表披露时间,编制财务预算报表

尽可能及时提供财务报表,必要时可以缩短财务报表提供的周期,例如,适当发表临时财务报表,实时财务报表等:编制财务预算报表可弥补报表使用者在经验、技术和对行业了解程度上存在的欠缺,对企业的未来情况做出合理的预计。另外,编制财务预算报表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需要。预测信息虽然缺乏可靠的保证,但毕竟能克服历史信息的不足,增强报表使用者决策与评价的相关性。

(四)加强软性资产披露

除现有报表中以货币计量的信息外,还应披露其他非财务信息。例如,知识产权、产品的竞争力、人才资源的质量和管理、企业的竞争力、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能力等软性资产等。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的综合分析评价及对企业前景的判断。

(五)重视公允价值计量

对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报告的方法进行逐步转变,将单一的计量属性向多种的计量属性转化,提供多元信息。事实上,我们也正在努力。例如,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广泛地应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更强调信息的相关性、有利于企业资本的保全、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收益,也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趋同的表现。

(六)丰富附注及附表,增加企业战略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