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工作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6:24

农学专业工作方向篇1

一、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口径狭窄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学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验课与理论课在不同场地进行,增大了实验课的难度和成本,原来每天都要求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教学安排,在成本约束下,变成了一次,投入时间少,学生学农兴趣很难形成。(四)动手能力弱化在教学改革“厚基础”的大背景影响下,专业课时逐渐减少,相应的实践学时也在减少,在规定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很难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实验课中以验证性实验居多,教师无法得到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情况的反馈,学生也以考试能过关的低标准要求自己,导致实验设计能力差、独立操作能力差。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之一,以农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先后选育出6个小麦品种,6个玉米品种,4个小豆品种,2个大豆品种,师资力量在种子科学方面有优势。其次,根据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籽种农业将成为北京农业的优势产业。因此,农学专业在2003年第一次改革时,将专业学习方向调整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2006年,又针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借助本院园艺学科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增设了“观光农业”的学习方向。至此,农学专业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两个学习方向,形成了培养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两个核心产业所需人才的新型农学专业,每年两个专业方向各招收一个本科生班。农学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直接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的,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技能;懂得国内外种子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加工与生产、种子营销企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新品种选育、种子繁殖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观光农业”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掌握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2005年在北京市教委“农学专业课优化整合及骨干课程体系的研究”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根据专业学习方向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调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植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法规》《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种子营销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种质资源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为主线,涉及种业产业化方方面面的知识;“观光农业”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为《农业生态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新农村发展规划》《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籽种农业》《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城市园林与绿化》《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园区、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面向北京农业生产需求,很多课程没有现成教材,任课教师就边学习、边总结、边教学。学生感到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用武之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专业特长。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为加强实践环节,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校内外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2-2005)教改项目的支持下,将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能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形成实践课程《农事学》教学体系。《农事学》在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其配套教材《农事学实践教程》为2005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该课程改名为《植物科技技能训练》,成为植科学院所属农学、园艺、植保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该课程从大学第一学期开课直到第四学期,每周3个学时。在农学专业两个新学习方向形成后,又对专业课学习增加实践环节。原则是专业课学时不变,调整实验课时和增加教学实习天数,同时安排一些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的专业课都增加或补充了实践教学,例如,《植物育种学》课程包括30学时理论课、10学时实验课和9天教学实习;《种子加工与贮藏》课程包括16学时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和3天教学实习;《种子检验学》课程包括8学时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和3天教学实习等等。在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安排上,第四学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参加不少于12天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在学习专业课之前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第六学期以毕业论文为主线,学生自由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活动,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前答辩。同时组织、鼓励学生申报市级或校级“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课题,通过参与项目研究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热情,提高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目前,农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有一定理论体系和实用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1)大一、大二学生设置有《植物科技技能训练》课程,每周一次3学时,学习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能。(2)大二学生参加不少于12天、由教师指导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活动。(3)大三学生开始参加科研训练,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在科研活动中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施和写作,毕业前完成论文答辩。(4)大四学生在第八学期结合就业参加毕业生产实习。这一套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断线,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同时,每年聘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学,使课堂教学与北京都市农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基本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往往难以掌控,为了督促师生更好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考核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完成后计学分,保证教学质量。例如,(1)在每次实验、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或实习报告,分别考核,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40%。(2)“三农调查”和“拓展训练”等实践环节,要求每位学生深入北京农村或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考察,结束后完成调查报告,采用答辩方式,全体导师为评委集体考核,合格后方可计入学分。(3)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每人一题,依次完成论文综述、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等工作,每项工作均由导师进行评价和集体考核,最终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四个等级,毕业论文只有达到中等以上成绩,方能合格毕业。几年的实践表明,实践教学的严格要求,督促和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很容易融入到工作岗位中。

农学专业工作方向篇2

【关键词】农民职业培训;专业化;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4-0052-03

【作者简介】陈东勤,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9007)成人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成人教育学原理研究。

专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性的概念,美国学者格林伍德认为专业化应包括以下五个要素:系统的理论体系、专业的权威、社群认可、支配性的伦理规则、专业文化。我国学者刘捷认为,专业化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一个普通职业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英文可以用“professionalization”一词来表示,侧重讲过程含义;二是指一个职业的专业性质和发展状态处于什么情况和水平,英文可以用“professionalism”一词来表示,侧重讲性质含义。农民职业培训该不该走向专业化?如何走向专业化?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农民职业培训要不要走向专业化道路

关于农民职业培训有没有必要专业化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思考。一种思考是:农民职业培训并非一种专业,也不宜发展成一种专业。理由是:农民职业培训专业化有可能限制农民学习的自由、选择与独立。农民职业培训一旦专业化,将导致强迫性的“学习教育”。由于参与培训的农民情况复杂,且是以自愿的方式参与,所以,专业化的道路不利于农民以“自我导向”作为参与培训的出发点。

另外一种思考是农民职业培训应该朝专业化方向发展。理由是:农民职业培训的理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没有一套可以评价培训成效的标准;此外,大部分农民职业培训的人员都没有专业背景和学历;教育工作者生涯路线具有不确定性,更为重要的是专业化可以提高培训的质量,可以帮助获得经费的支持,可以招募到有能力、有资格的专业对应工作者;同时,受过训练的农民职业培训的工作者可以设计出更好的培训方案,可以运用研究成果改进现实的工作,可以减少成人教育的边际性。

以我国的情况而言,笔者认为我国的农民职业培训应该走专业化的道路。从宏观上讲,2014年中央财政投入了11亿元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此工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培育机制的创新。突出需求导向,开展全产业链培养和后续跟踪服务。二是培育模式的创新。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强化分类指导,推行田间学校、送教下乡等培养模式,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三是培育内容的创新。课程的设置适应农民的特点和规律,教学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四是培育手段的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信息技术咨询,全程跟踪管理与考核评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启动,需要通过成立专业组织,构建理论体系,获取法律保障,以实现自身的系统化、独立化、合法化。目前我国的农民职业培训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的理论体系,立法工作不完善,参与农民职业培训的团体不是特别多。因此,走专业化的道路有现实的政策需要;从微观上来讲,我国农民职业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走向专业化,农民职业培训的管理活动缺乏统一规划,课程鉴定等方面仍不成熟。此外,农民职业培训需要专门的知识与专门的技术,所以需要走专业化的道路。农民职业培训专业化有利于根据实际职业需求进行农民培训,有利于增强农民职业培训的系统性,有利于明确各部门的权责,密切与培训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有利于农民职业培训制度化。因此,我国农民职业培训应该走专业化的道路。

二、农民职业培训如何走专业化道路

(一)形成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农民职业培训只有形成相对独立的、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农民职业培训的理论体系可以吸收和借鉴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如可以运用教育哲学来指导构建农民教育的原理、内容、过程以及目标;借助社会学来解决各组织对农民学习的影响以及农民职业培训在社会中的功能;运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学来分析农民学习者的特点、学习动机、需求以及发挥培训的方式等,以便确立终身学习的原则;运用经济学来解释农民人力资源与社会、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农民职业培训可以在借鉴成人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加以修正和充实,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的理论体系。

(二)强化专业组织角色,确立专业权威

专业组织及专业权威是专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发达国家农民职业培训专业组织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韩国农民职业培训机构主要由农村振兴厅、农业大学、农业协作合同组织(即农协)和其他农业民间组织构成。英国的农民培训工作由农业部培训局、地方教育局和农学院合作进行,农业培训局主要培训农业领域内的新雇员和提高就业人员的技能,使其学会使用新机器设备,主要培训农民的农业技能,而不是进行农业理论教育。加拿大的绿证培训工作主要得益于农业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农场等组织的广泛合作与参与。专业化的农民培训组织,能够系统地阐明农民学习者的特点、农民培训的本质、功能、基本原理和培训过程等,从而建立起农民职业培训的专业权威。我国虽然有很多参与农民职业培训的组织,但是并没有专门负责农民职业培训的专业组织。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农民培训的专业组织较多,有的是全国性的,有的是地方性的,有的还是自发组织的。因此,我国应鼓励成立更多农民职业培训专业组织,可以是政府组织的,也可以是自发组织的;可以是全国性的,也可以是地方性的。这些专业组织可以开展一些关于农民职业培训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为确立农民培训的专业权威做贡献。

(三)提升农民职业培训人员专业化水准

农民职业培训的效果如何,培训人员的素质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组建一支素质高、能力强、适应农民学习者特点的培训队伍是促进农民职业培训专业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农民职业培训专业化的根本途径。

一般发达国家农民职业培训人员专业化程度都比较高。爱尔兰农民培训人员的结构具有专业化特点,农民实用技能培训主要由农业、园艺、森林等专业新毕业的大学生承担,他们在农业院校任教满五年后可以转为培训教员或咨询师。培训教员除了在地方培训中心提供兼职的培训课程外,还经常深入当地农场为农民讲解实用技能。咨询师是较培训教员高一级别的专业人员,他们主要通过拜访农民、集体讨论、电话咨询以及培训课程等方式向农民提供科学技术服务等。而在韩国,对从事成人教育指导者有自愿指导者、实务指导者、成人教育从事者、成人教育者等称呼。成人教育专门者是指专门从事成人教育的专任指导者,这里要摒除资源服务者或非专任性指导者。在韩国成人教育专门指导者的概念里,包括设计教育专门者和成人教育教师。韩国“社会教育法”提出的专门指导者概念如图1。[1]

图1韩国成人教育专门(业)指导者的范畴

中国的成人教育培训工作者以兼职人员为主,他们大多数都有另一专职工作,如中小学教师或其他部门行政人员,编制挂靠在中小学或其他单位,极少数有独立的编制,因此,这些人并不把成人教育工作视为其生涯发展领域里一个重要部分。许多成人教育工作者把成人教育视为跳板,一有机会就转入其他相关工作领域,缺乏对成人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及认同感。此外,还有很多人在没有接受任何成人教育的职前或在职进修,不了解农民这个社会群体的特点及需求的情况下,就担任成人教育相关的规划、行政管理、教学等工作。这些对农民培训专业化发展都有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

其实,农民培训工作者除了应具有教育工作者的一般能力,还应该具备农民培训方面的专业能力。换言之,农民培训工作者除了是一位教育通才,还应该是一位教育专才。借鉴美国成人教育malcolmS.Knowles对成人教育工作者应具有的角色功能及能力的分析,我们对农民职业培训所需要的专业人员的角色功能及能力进行以下分析。

从事农民培训的专业化人员,需要具备两种角色功能:一种是在农民培训机构里形成教育政策与教育目标的角色功能,需要有能力了解农民培训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有能力分析农民的特质和需求,并能将这些需求转化成培训目标;另一种角色就是承担农民培训的行政管理工作,这种专业人员除了要有能力分析农民的特质和需求,能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培训目标外,还要有能力训练、督导农民培训的教师,要有组织管理能力。

此外,从素质和能力上来讲,农民职业培训人员不仅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善于将专业理论与农民的特点相结合,还需要有与农民进行沟通的能力,迅速诊断出农民的需求并有能力将其转化为培训目标,能结合农民学员的特点和状况,根据农民的个人经验设计、组织、实施培训。

(四)实现农民职业培训机构化

机构化是指透过专属的培训机构来培养人才,开展研究理论、发展课程、解决问题以及推广活动等。机构化是理论与实务结合的必要媒介,也是发挥实用功能的必要途径。对于农民职业培训专业化来说,设置专业的培训机构可以协助发展系统的理论,探讨相关的知识,提供实验场地。农民职业培训专业化的机构也可以树立形象,确立成人教育的专业功能,得到社群的认可;而伦理信条的发展可从专业化机构内的人员开始,形成一种规范。再就特有文化来看,专业机构也有助于成人教育形成其特有的组织气氛与人格,发展特有的文化。因此,机构化是成人教育专业化的重要载体和媒介。

(五)实行培训管理过程的专业化

管理过程的专业化是指培训的决策者和管理人员能够从农民学习者的特点出发思考问题,关照农民学员的身心发展特点,在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过程中做到恰如其分,真正发挥培训的作用,促使农民身心素质的提高。管理过程的专业化还包括管理制度的专业化,特别是农民培训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农民培训的管理要以满足农民学员的需求为目标,以服务农民学员为宗旨,以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知识为中心,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走农民培训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此外,管理者还要做好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培训人员调配等工作,通过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挖掘农民人力资本,实现最有效的资源整合,促进农民培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台湾成人教育学会q成人教育专业化[m]q台北:正中书局,1995.

[2]新农.2014年在全国建立100个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J].农业装备技术,2014(5):1.

[3]何爱燕.爱尔兰经验对我国农民培训的启示[J].宁夏社会科学,2010(1):74.

农学专业工作方向篇3

(一)毕业生去向单一因涉农专业与“农”密不可分,提到农业就被认为是弱质产业,农村的条件相对艰苦,农民的收入较少,“轻农”思想或多或少使毕业生不愿意选择农村就业。随着农业管理和技术部门内部体制改革、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农业部门如农林局等机关、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较弱,农科专业毕业生的显性就业市场变窄。从就业去向数据中(图2)可以看到企业经营类和考研类分别占到了67.26%和21.80%,是目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选择,而其他渠道就业,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和自主创业等较少。

(二)就业对口率较低农科专业毕业生其对口就业的地点和环境绕不开“农”,主要工作的地点在农村,从事的应该是农业,服务的应该是农民。但是,农科专业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大多高校主要分布在城市,在城市多年的学习与生活,以及跳出农民的思想使毕业生很难做出回家务农的决定。尽管2010年以来,国家政策推动农业企业产业升级,提高了准入门槛,农资农化企业迎来了兼并重组的高峰,对人才的需求也日趋旺盛,突出反映在近年来校园招聘会的火爆,对于农科专业毕业生是利好消息,但是招聘会的火热并未对毕业生的就业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毕业生对专业工作的热情下降,用人单位出现了招人难、留人难的局面[1-4]。在67.26%的选择企业经营类就业的毕业生中,选择专业对口单位就业的比例不高,近40%的学生选择跨专业就业。即便是国家大力推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政策,农科专业毕业生选择基层就业率仍不足2%(实为1.57%)。

(三)毕业生供需不平衡从数量上来看,涉农专业毕业生供给较少,潜在需求数量大。透过2006-2009年河北省招生情况的数据,2010-2013年毕业生中农学专业毕业生比例仅高于哲学和历史学,占毕业生人数的2.34%。而河北省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大中型拖拉机11.43万台,农用排灌动力机械266.27万台,机械收获面积268.24万公顷,这些都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奠定了基础,通过对20多家涉农企业的调查还了解到用人单位需求本科生的比例达85%。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农林专业技术人员仅80.4万人,在人口中的比例只是万分之一,致使许多农业科技成果无法转化成现实生产力。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大力支持,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对农林科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质量上来看,农科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有待提高,目前尚不能满足岗位需求。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还发现,对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排名前五的是,踏实肯干(55%)、职业忠诚(50%)、技能水平(45%)、团队精神(45%)和专业知识(35%),并对学生从校园到职场的角色转换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希望学校在人生观、职业道德和劳动态度、人际关系和社交礼仪方面投入更大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要加强学生这方面的教育。

(四)就业稳定性相对较差目前农科专业招收的学生当中,有一部分是从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的,相对从普通高中统招的生源来讲,文化课基础较薄弱,在大学一年级课程的不及格率也较高。在毕业生的考研升学的去向中可以印证(表1),近四年对口生源的考研升学率分别为4.6%、5.0%、1.0%和5.9%,而统招生源的考研升学率分别为22.1%、30.3%、29.1%和27.1%,差距非常明显。因此,对口生源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倾向于直接就业,且大部分的就业形式为合同就业(灵活就业),就业稳定性相对较差。

(五)农科专业毕业生与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尝试改变过去具有强烈的、具体的职业导向的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农学”这个用了多年的专业名称,在一些高校为了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或为避免“农”字出现,改成植物科学与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等专业名称,但内涵并没有多少改变。有的专业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也进行了改革,但与专业名称的改革相比,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并不大。总体上来说,人才培养过程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且教学内容陈旧与生产实践脱节,专业结构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致使农科专业人才培养与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培养农科专业毕业生走向农村的对策

(一)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农科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度地方高校在制定农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时,应深入农村、农科企业等相关用人单位,充分分析农科专业相关岗位面向及岗位职业能力,在满足部分学生考研需要的同时,实施分类分型培养,使专业发展与农业产业链延伸相对接,教育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以此提高农科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度,提高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特别强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为主,重在应用能力培养,基于农业产业化、农工贸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在强化宽基础的同时,渗透多学科知识内容,紧密结合农科专业特点,研究和选择适合省情、校情的服务农村方式和途径,把科研成果、科技优势、智力优势以一定的方式向农村进行区域性辐射。着重培养学生在生产实践中解决一些应用性技术难题,使其具备生产、经营、管理等复合能力,更好地为地方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二)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设置与新农村建设的契合度——以河北省为例河北省副省长许宁在2013年5月8日全省高校系统学习贯彻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座谈会上讲话中,谈到当前河北省高等教育存在的“三个不相称”的主要问题时,深刻指出:高等教育水平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新战略的需求不相称,包括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基础学科偏多,学校求大求全;面向一产的专业占2.5%,面向二产的占13%多一点;科研单纯以评奖、评职为目的,转化率低。因此,应瞄准主体培养目标,突出“农”字这个重点。开设农科专业的学校如河北农大、北方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有着相对丰富的生产教学基地、优质师资等办学资源,在专业设置上,应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应用型为主、社会急需优先”的基本思路以灵活、高效、优质为原则,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农为特色,按照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素质需要,强调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理念。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涌现之时,改造传统的农科专业,如使农科专业与经贸专业知识的结合、也可以种养专业与加工专业知识结合,延伸农业的产业链,使农业资源与环境、生物技术等专业从内涵上发生改变,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不断提高学生学农爱农综合素质就业情况与社会需求的反差说明农科专业的教育培养模式还需要加大改革力度,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目前问题主要表现在农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过于单一,教学内容与现代农业发展需要脱节,学生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农村发展的实践机会较少,大多农科专业开设经营、管理等选修课的比例较小。要加大教学改革,就必须向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模式转变,改善学生知识和能力结构,加大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力度,开展不断线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农村的认同感,使其能够从事农业产业化中大多数的岗位工作,成为农业生产领域的多面手。同时还需要教育学生彻底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在校学习工作期间要高标准、有针对性、分阶段地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逐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四)实施校—企—地合作,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学校、企业、生产基地联合办学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种趋势,对于农科专业教育要顺应社会发展要求,以“集农业、科技、教育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向国家社会输送优秀人才,使学生成为既有扎实专业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通过深度合作办学,将企业的理念、信息、知识技能固化到培养方案中,缩短高校培养目标和企业用人标准之间的差距,有助于促进就业。目前比较普遍的办法是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机制,即企业冠名的联盟班,作为自然班的一个互补机制,企业提供实习、实践场地,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分为理论培训与课外实习两种,包括企业介绍与文化理念、品牌素养、职场心态、职业生涯规划、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市场营销理论、参观学习、实习工作等等,还可以把暑期实习生的机会向低年级拓展。同时高校和企业还能在科研和技术推广领域进行有效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这样学生能够很快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缩短试用期,提升就业能力。

(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树立服务“三农”志向自1982年以来,中共中央了以“三农”为主题的十六份一号文件,说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特别是今年的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对推进农业现代化人才是关键。因此,地方高校对于农科专业新入学的大学生就应该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改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的就业指导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加强个性化辅导,开辟相应的专栏或网站、咨询室等,让学生了解农村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国家在推动大学生基层就业或农村就业方面给予的优惠政策,聘请在农村成功创业的大学生回校报告,提供充足的农村发展人才需求信息,开展针对毕业生的系列创业培训,同时还需要做好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开展相关的座谈和调研,定期高校就业工作质量报告,有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专业教学环节和思想政治工作环节都需要给学生不断地灌输、加强牢固的专业观念,塑造爱岗敬业的精神,培养他们踏实肯干、积极向上的品质,才能适应社会、适应工作。

(六)设立农村专项资金,支持大学生进村创业据《2009年河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在河北省自主创业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创业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和个人储蓄,占到本科毕业生创业资金来源的67%,也就是说有创业意愿但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毕业生就不容易实现创业梦想,因此,政府需要在启动资金上帮助经济困难的创业者。特别是在建设新农村时很多创业机会被催生出来,政府应建立和完善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政策体系,设立农村专项资金,努力打造良好的创业政策平台,充分利用农村已有的土地、剩余劳动力等资源,降低大学生进村创业成本,有利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在农村推广,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也使农科专业学生到农村创业更为普遍。

农学专业工作方向篇4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计算机专业;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47-02

农业信息化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自“十一五”以来,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依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短缺就是其中之一。农业信息化人才是增强农业信息管理和服务的关键,但相比于逐步完善的农业信息硬件设施,农业信息化人才的“量和质”显得较为薄弱,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我国政府制定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1]把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培养信息化人才列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作为我国农业教学和研究中心的高等农业院校,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已由原来的单科性农学院发展为涵盖多个学科的农业综合性大学。高等农业院校兼备农业和信息类专业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决定其成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力[2]。然而,很多高等农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没有根据学校在农业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调整培养方案。缺少办学特色的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与同等实力的高等理工院校相比缺少竞争实力[3]。更重要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无法胜任农业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因此,以农业信息化为导向,深入研究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问题对提高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办学水平、培养有竞争优势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并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家科技、教育和人才规划纲要。面向国家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充分利用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优势与资源,遵循以应用型为基础、多层次互补的人才培养模式,走一条与农业相结合的特色之路。

2.培养目标。通过以农业信息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应用能力、丰富的农业科技知识和较强的农业信息管理与研究知识,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农业信息资源利用、农业信息化改造、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电子商务等农业信息化领域开展研究和工作的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个层次的高素质人才。

二、教学改革解决方案

1.遵循“以应用型为基础、多层次互补”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社会对农业信息化人才的金字塔式需求结构,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可以通过“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成人教育+非学历信息技术培训”的培养架构,实现“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4]。

2.明确农业信息化需求,立足学校学科优势,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深入调研、全面掌握我国和本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特点,农业信息服务人才的现状及社会对农业信息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等情况。邀请农业相关专业教师共同协商,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农业与计算机专业的交叉、综合与开发,打破专业壁垒。

3.丰富实践教学活动,提升工程实践能力。①实践教学与农业信息化系统案例相结合,实验课、课程实习、课程设计及毕业实习(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引入农业信息化系统案例。例如计算机网络实验培养学生掌握农业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硬件组网与调试,网络系统安装与维护,以及网络编程等技术。毕业设计以农业信息资源决策管理系统、农业监测系统等农业信息化相关内容为题目。②实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例如学院与农业信息化企业联合建立实验室,企业派工程师到实验室指导实验教学。或者选择农业信息化企业作为“3+1”培养模式的培训基地,学生第四年到企业学习、工作,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与建设。校企合作的联合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农业信息化系统的规划、设计、选型和实施等各方面工作。③引导学生参与农业信息化科研项目,有目的地让学生提前参与和承担农业信息化相关的科研项目或社会项目,从而获得更多的科技创新训练。学生通过亲自参加科研活动,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开拓了科研思路,树立了正确的科研观念,为今后从事农业信息化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④组织专业竞赛活动,为普及农业生产科技知识,定期组织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及农业法律等相关知识竞赛。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举办农业信息化相关程序设计大赛和电子设计竞赛等。⑤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通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熟悉农业种植、养殖、加工、仓储物流配送等业务;同时开展网络建设和使用状况调查,宣传普及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新技术、新成果,为城镇基层单位提供信息化建设咨询服务。通过农村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走进农村、感受农村,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和能力。

4.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高层次(国内外农业信息化专家学者)、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业人才(农业信息化企业高级工程师及具有高学历的技术骨干等),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倾斜,支持教师参加农业信息化相关学术交流和进修培训。联合农业专业教师共同成立农业信息化科研团队,申报农业信息化相关课题。通过课题研究与应用,不断提升教师队伍业务水平。

5.与时俱进调整教学改革方案。培养方案的适时更新和调整是一个专业存在并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要持续关注国家和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社会对农业信息化人才需求变化、高等农业院校自身发展情况以及高校学生素质及观念转变等方面,与时俱进调整培养方案。同时也要更多地了解国外最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随着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作为农业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有责任、有义务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大量的,多层次的和高素质的农业信息人才,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国办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D].2006.

[2]赵巍.发挥农业高校优势,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2):10.

[3]曹丽英,王明泉,于合龙,等.以农业信息化特色为导向的创新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7):22-23.

[4]陈桂珍,邓文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5002-5003.

农学专业工作方向篇5

农业工程科技出现了以自动化、信息化、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及经济管理学科相互渗透的情况,我国农业工程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首先,我国农业结构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正由传统经营方式向着产业化、专业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要求农业工程技术人才不仅要具有农业工程专业技能,还应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统筹规划和对话能力;其次,随着农业工程科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宽,将会出现一批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农业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融合也不可避免,因而农业工程本科教育的传统专业(如农业机械化等)面临着进一步提高学生知识涵盖面和统筹规划能力等发展问题,而农业工程的一些新兴专业(如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土工程等)则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进行大量的探索,取得了十分宝贵的教育成果和经验;再次,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对农业工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要求农业工程教育的师资力量、教育理念、培养方案以及经费投入都要适应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的新形势要求.因此,在依赖于知识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能力的国际竞争时代,我国农业发展也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工程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我国的农业工程本科教育迎来了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机遇.

2我国农业工程教育设置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农业工程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基本延续了苏联时代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把培养“窄深型”的专家作为目标,过于强调课程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课程体系缺乏综合性,培养模式过于强调课本的重要性,实践环节薄弱,导致了学生把主要学习功夫都花在课本上,较少参加社会实践,不利于学生探索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综合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不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认识视野,使得农业工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为“三农”服务的意识,不了解农业工程类专业设置的真正意义,在面对复杂的现实问题时,也不能综合地进行思考和解决.同时,农业工程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又大多偏重于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们关于农业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视野不够开阔,尤其是没有掌握本应该掌握的农业工程相关知识,如农业生物、农艺和生命科学方面的知识,而农业工程应是以农业领域为研究对象,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科学及其工程技术手段来解决农业生产问题的工程科学和工程技术,要为农业的工程化服务.而且农业工程类专业培养方案中人文社科类内容普遍薄弱,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过于教条化,解决问题过于公式化,遇到实际问题时不能综合考虑来解决,并且现设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大多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缺少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人类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课程.

3河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类专业教育改革

随着我国农产品竞争的国际化,我国农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对我国的农业工程教育来说也是一个全面改革的时机,这就要求全国各大高校的农业工程教育要重新审视“三农”问题,把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放在首要位置,并且我国农业正面临着由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向着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减少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实现规模化农业经营方式,保证我国食物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则必须要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人才培养上有新的突破,必须加强生物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的广泛投入,河南农业大学为了能够培养出满足现代农业所需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摸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培养方案,实现了现代工程、生物技术、系统管理的多学科交叉教学,很好地体现了目前农业工程教育教学的“综合性和边缘性”原则,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不再是以前的“深窄型”专员,而是综合素养都很高的现代化工程师,大大提高了他们在就业时的竞争力,并且明确了他们的专攻方向(就是为我国的“三农”服务),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很好地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地解决所面临的现实的复杂问题.河南农业大学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农业工程本科教育进行改革探索.

(1)优化课程设置,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河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根据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农业工程学科领域的扩大,有计划设置了新兴专业,调整、改造、拓宽原有学科专业结构,使专业向综合方向发展,对农业工程类专业的课程进行了部分调整,加大了人文社科类的教育,优化了基础课程的设置,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同时,专业课加开了生物环境和能源有关的课程,如农业微生物、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能量有效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等课程,实现了专业课的综合化,同时,还增加了多门专业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选课平台,目前我校农业工程类专业公共课课时、基础课课时、专业课及相关课课时、实践课课时等所占的比例都进行了调整,可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

(2)扩大研究领域,促进学生多领域发展

农业工程学科涉及机械、材料、电工、电子、生物、信息、资源、环境、经济及管理等多学科,农业工程教育的教学计划应体现工程与生物、技术与管理、机与电的三个结合点[6-7].因此,我校的农业工程类专业扩大了研究领域,实现了机械工程、电子信息、能源工程、环境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综合研究,促进了学生的多领域发展.目前,河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类专业培养学生的研究方向分为农业装备工程与机械化、农村可再生能源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高效农业、农业电气化工程、农产品物流工程五部分,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使他们能够向复合型人才发展,提高了他们的就业机会,提升了他们的社会竞争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在影响本科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师资队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河南农业大学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目前,农业工程类专业正在加快建设一支既精通专业理论教学又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师队伍,不仅重视现有教师资源对学校生存的影响,更注重新生师资力量的培养,大力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进修、培训和交流,使他们能在各个方面都为学生做好模范引导作用.农业工程类专业在编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部级骨干教师1人,省管优秀专家5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7人,省级骨干教师5人,双聘院士1人,海外讲座教授1人,特聘教授1人,多人获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河南农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等.现已建成一支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合理,能满足新时期教学科研要求的师资队伍,被评为河南省科技创新技术团队.

(4)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农学专业工作方向篇6

【关键词】工业设计;艺术教育;中国农林类高等教育

近15年间,中国设计教育经历了蓬勃发展,目前已有千所高校开设了设计专业。目前,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达239所,且绝大多数为综合类院校或理工类院校。目前,全国41所农林类院校中2/3以上已设立设计专业。由于农林类大学往往行业特色鲜明,几乎所有学科、专业最初都脱胎于农业或涉农专业,设计专业面临规模小、易处于边缘化等问题。农林类院校所招收的设计专业学生多数为非艺术类考生,艺术素质普遍较薄弱,视觉表达能力较差。如对学生开展的艺术教育方法不当,不仅效果不佳,还容易使学生失去专业兴趣,影响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提升。

一、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的现状

工业设计是艺术与技术交叉融合的应用型专业,机械工程和艺术学被作为专业的两大主干学科,呈现了设计中功能与形式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中国高等院校的工业(产品)设计专业自20世纪80年代创建以来,一直呈现“工学”与“艺术学”的双轨式发展。尽管业内已有普遍共识,认为设计中工程与艺术发挥同样至关重要的作用,赋予普通的人造之物以“艺术化的情感外衣”是工业设计有别于工程设计的核心因素,但是由于专业设置学科平台、招生方式、师资来源以及所面向设计对象等诸多差异,各院校的实际培养方案中,工程素养与艺术素养的培养往往难以真正平衡,通常呈现艺术院校重艺术素养、理工类院校重工程素质的情况。而对于数量占绝大多数的非艺术类院校下的工业设计专业来说,如何调动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模式,在相对有限的学时内快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美学修养及视觉表达能力,是专业教学中的一大挑战。

(一)中国农林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设置情况

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是为大农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教育机构,主要以农学和涉农类专业为优势,设计专业往往依托学校某一个或多个优势学科创建。2014年,我国农林类高等院校共41所,其中近2/3已开设设计类专业,且所开设计类专业分布学院差异较大,多数分布在机械、机电、林学、建筑、景观和家具等传统工科院系内,也有少数独立的艺术、设计学院(系)。在开设的专业类型中,分布最广的是与植物种植关联紧密的园林、环境设计以及家具设计。此外,共有19所院校开设了工业(产品)设计专业,可见,农林类院校设置设计专业已较为普遍。从办学情况上看,农林类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多数开办在2000年后,普遍规模较小,师资、软硬件条件还不够成熟。基于办学现实条件,多数农林类院校工业(产品)设计专业将面向大农业、特色化办学作为其发展方向,常以家具设计、农产品包装设计、农业装备外观设计为主攻方向。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方面,农林类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与其他理工类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设置大致趋同,只是普遍会根据其依托的优势学科和专业特色设置特色课程,或在基础专业课程中加入特色内容。引导学生将所学用于农业相关学科、领域中,通过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参与到现代农林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

(二)农林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的现状

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设计专业的办学现状使工业(产品)设计专业的艺术素质教育情况,既面临与其他理工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相似的问题和挑战,并且又因其更加鲜明的行业特色,具有了一定的特殊性。第一,农林类院校整体环境艺术氛围较差。由于行业特色鲜明,学校整体的艺术素质教育较为欠缺,不仅与艺术院校差距较大,与其他综合类大学相比,整体人文环境也有不足。第二,农林类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普遍招收普通理工类考生,在入校前大多无美术基础,甚至大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缺乏艺术类通识教育,艺术素质普遍偏差。进入大学后面对素描、效果图表达、造型基础等艺术类基础课,不少学生感觉困难,甚至产生自卑情绪,对专业学习丧失兴趣。在笔者所任教的院校中,每年约有5%的学生申请转出工业设计专业,主要原因就是无法适应部分艺术类课程的学习。即便许多对设计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也提出艺术类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方式与以往基于逻辑思维和理性认识的学习方式差异较大,学习效果不佳。第三,与艺术类院校或设有独立设计学院的院校相比,农林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类课程比重偏低,主要开设艺术史论、美学等艺术理论课程,以及素描、色彩、效果图表达(或设计草绘)、造型基础(或三大构成)、装饰设计等艺术实践课程。同时,按照工科学生的培养要求,还开设数学、力学、机械设计、计算机语言等相当比重的科学、工程类课程。对学生而言,相对薄弱的艺术基础和有限的艺术类教学时间,增大了提高艺术素养和掌握艺术表达技法的难度。同时,学习难度较大的理工类课程,更容易导致学生疲于应付,缺乏自主地开展专业实践和设计创新活动的动力。因此,农林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教育是专业教学中的一大难点,面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如何基于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利用相对不足的教学时间提高学生艺术素质,使其掌握必要的表达技能,需要教育者精心设计,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找到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方法。

二、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模式的思考

(一)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类课程应面向创新设计

工业设计专业的目标在于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所有教学活动都应围绕这一目标展开,艺术教学也不例外。在传统的艺术观念中,艺术或被视为“对自然的模仿”(亚里士多德),或“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或“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苏珊•朗格)。因此艺术专业除了对学生的创作技能的训练,更多强调艺术家的情感、思想和意识形态的表达。而对工业设计专业而言,培养目标决定教学内容,开设艺术类课程主要承担两大作用:第一,整体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趣味,为更好完成设计“形式赋予”的创造性活动奠定基础;第二,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使学生掌握从事设计实践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必须建立一种面向创新设计的艺术教学模式。首先,将整体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趣味作为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设计创新依赖于设计师开阔的视野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秀的审美鉴赏力,只有设计师具有相应的艺术素养,才可能以艺术化的手段创造更加宜人、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第二,适应学生特点,改革传统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不强调艺术的情感宣泄或意味表达,而是引导学生理性、客观地认识和掌握对象的造型规律和结构特征,锻炼其形象思维能力,为设计思维的视觉呈现奠定基础。教师可在部分课程中加入创意设计主题,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想象,学习从形象——意象——形象的思维过程和将抽象概念转换为可视形象的方法与技巧。第三,针对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类课程学时相对偏少的问题,艺术教育应作为专业教学与训练的重要环节,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组建设计工作室是一种促进学生拓展专业学习时间和内容的有效组织手段。农林类院校往往教学制度管理严格,难以像艺术院校那样完全以工作室制度替代传统的以班为单位、统筹安排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但可作为一种补充。各年级学生按照兴趣选择由专业教师负责的工作室,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工作室自主学习,参加学科竞赛或项目实践,在无形中使其专业学习时间成倍增加,专业学习内容得到极大拓展。

(二)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教育应体现专业特色

工业设计作为一门具有强烈综合性、交叉性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热点、产业结构和布局密切关联的新兴边缘学科,其专业教育必须不断根据外界社会的需求调整更新,走多样化的发展道路。2015年10月,在第29届国际工业设计年会上,国际工业设计协会正式更名为“国际设计组织(wDo)”,并重新定义“工业设计”,标志工业设计终将走向“大设计”,未来将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发挥作用。因此,设计教育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在赋予学生创新设计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更应根据院校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促进学生将所学与其他学科融合交叉,综合发展,为学生顺利进入某一或多个领域发展奠定基础。农林类院校的设计专业,作为非农类专业,一般难以成为学校主导(优势)专业,但却具有更多平台优势,易于与农业相关学科、领域形成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农林类院校要想办好工业设计专业,必须在适应学校特点的基础上,依托优势的农业和涉农专业,围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培养设计人才。因此,农林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教育也应体现专业特色。在教学内容和题材的选择上,可以加入特色化的内容,如在素描、效果图表达、造型基础、模型制作等课程中,部分选择农业装备作为主题。通过对不同造型风格的产品临摹与比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索造型规律和形式美的塑造方式,同时也为今后的特色设计课程奠定基础。在设计实践课程中,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专业,选用部分与农业相关的实际课题,如农产品的包装和视觉形象设计、农业装备的造型设计或概念设计等。实际的项目能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设计背景和约束条件,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创新设计的整个过程,从整体上提升其专业素质,其中也包含学生的想象力、造型能力和视觉表现能力等艺术素质。

(三)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中国农业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农林类一流研究型大学,其工业设计专业创办于2002年,是学校最年轻的专业之一。如前文所述,作为一所行业特色显著的研究型理工类大学,办好工业设计专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对在艺术领域近乎零基础的学生开展艺术教育便是一大难题。近5年来,基于学校特色及本专业自身特点和资源条件,在艺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做出了一些尝试。具体措施包括:

1.针对学生特点改进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在素描、效果图、造型基础等实践课程中,从训练题材到训练方法都做出适当调整,降低绘画难度。以几何形态、机械形态和产品形态的结构素描、草图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理性认识和逻辑思维理解对象,了解点、线、面、体的造型规律,从而与后续的计算机建模、产品形态设计以及产品设计等专业课程形成衔接。

2.组建设计工作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由学校提供场地和必要的软硬件条件和资源,专业教师负责指导,成立由学生自主管理的设计工作室。不同年级的学生根据兴趣,在课余选择设计工作室,并组织开展讲座、展览、竞赛、项目等多种多样的专业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水平。3.专业特色建设渗透全部专业课程中国农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依托工学院优势的农业工程学科和机械工程学科创建,将农业装备的创新设计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特色。在此基础上,各类专业课程和设计实践中普遍设置相关环节和内容。通过这一举措,近5年来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参与完成了50多项新型农业装备的外观设计项目,并凭借农业装备的创新设计获得中国设计红星奖、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东方红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等设计奖项共30余项。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的工业(产品)设计专业面对学校行业特色鲜明、艺术氛围薄弱的大环境,要办好工业设计专业,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美学修养。基于现实情况,中国农林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教育应主动改革教学模式与课程内容,使艺术教育直接面向创新设计,体现专业特色,充分利用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的各项资源条件提高学生艺术素养,掌握必要的艺术创作技能,以适应未来创新设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裘晓红.当代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分析与批判[D].浙江大学,2006.[2]钟莉.工业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湖南大学,2005.

[3]高喜银,苏珂.工业设计创新驱动河北农机企业发展的路径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6).

[4]杨汝全,肖艳.对工业设计专业建设的思考——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J].艺术探索,2010(3).

[5]陈然,李大胜.高等农林院校的专业设置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农业教育,2010(1).

农学专业工作方向篇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初步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即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以传统农业作业为手段的单户型农业逐步转变到以规模农业为前提的以机械作业为手段的产业型、集约型农业。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农村职业学校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其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途径应该怎样适应并服务于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适应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需要,我校开办了农村家庭经营专业,培养学生种植和养殖技术;九十年代,我国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步提出了农业产业化这一目标,我校适时调整了农林类专业为三个专业方向,一是种植专业方向,二是现代养殖专业方向,三是园林技术专业方向,培养学生规模化种养专业知识和园林建设知识,并提出了农业的“四大工程”,即园林花卉工程、蔬菜无土栽培工程、现代养殖工程、生物技术工程,这在当时的条件下,为我县农业培养了大批适用技术人才;进入九十年代后期和本世纪初,我国农业出现了“公司+农户”型合作机制,农民土地实行了租让等流转形式,大批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普遍提高,产生了许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相当多的农民既是农业生产者,也是农业企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农村职业学校农林类专业办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进入本世纪之初,我校提出了“学校+公司+基地+农户”的农林专业办学模式,我们旨在通过产教结合这一方式培养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2003年6月,我校向美国福特基金会提交了关于构建“学校+公司+基地+农户”办学模式探索的项目申请,8月该项目获通过并获得基金会18.5万美元资助,2007年9月该项目完成结题工作。

所谓“学校+公司+基地+农户”办学运行模式是指:学校培养人才,公司进行科研试验和产品开发,基地试种示范,再将成功的品种推广到农户,农户生产后由公司回收,经加工后推向市场。

“学校+公司+基地+农户”办学运行模式,其实质是一种农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构建这一模式的目标有三:①探索农村职业学校农林类专业为当地农业经济服务的方式和途径;②探索为农业经济服务的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③试图为农村职校农林专业提供一种办学方式方法。

二、本项目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我们开展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1.调研工作

调研工作包括农业生产的市场调研,学校及学员现有技术和技术需求调研,领导观念和相关政策法规调研。通过调研,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当地农产品生产及市场情况,了解了农民技术需求情况,了解了各级领导对农村职校的办学定位,为我们重新确立农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模式探索提供了依据。

2.开展了参观活动

三年中我们先后组织专业教师、公司员工、学生和各级领导参观考察了国内外许多农业及其农业职业教育办得好的地区和单位,多次参加了国内大型农业博览会和农业论坛。通过参观学习,逐步更新了各级领导、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学生和学员的观念。使他们认识到农村职校在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认识到新理念、新技术给农业带来的效益,并能主动学习和借鉴外地或外国的经验。同时,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我国的农业还比较落后,要缩短与发达国家农业的差距,①要发展农业科技、用现代手段武装农业;②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府须将财政收入较大幅度向农业倾斜;③要发展品牌专业和特色农业,走特色发展、规模发展之路;④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将初级农产品变成适用于国计民生各方面需要的产品,大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与此同时,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极大的提高;专业教师认识到了教学必须以服务学生、服务农业、服务市场为目标,不知不觉中,他们调整了教学计划,改变了以往纯粹以书为本的作法;企业管理人员和学校领导认识到要发展企业生产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全面转换企业经营体制。

3.开展了培训工作

培训工作分为三个层次:①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培训;②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③学生和学员培训。通过培训,更新了我们的办学理念,学会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农业规划等方面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各类人员的技能水平,为项目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管理和技术基础。

4.开展工作汇报和工作协调会议

为取得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我们向教育部、省教育厅、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等各级领导作了汇报。为解决项目活动的各项问题,我们召开了县、市长现场办公会议,理顺了各部门关系。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几年来,共获得各级政府农业及教育方面的资金400余万元,较好地解决了科研试验、基地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的经费。我校先后迎来了省市各级领导的亲临指导,在2005年全省职教工作会议上,我校关于农业职业教育的典型发言受到了与会领导及专家的充分肯定。

5.在做好上述工作基础之上,开展模式运作工作。

这一工作我们主要由学校农业公司和农林专业教研组完成。我们开展了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试验、产品市场开发,委派了专业教师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生产,与农户签订了产品购销协议,组建了农业经营合作社,让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到各环节之中,成为农业生产的计划制定者,农业科研的参与者,产品的开发者,企业的生产管理者,市场的开拓者。

三、项目工作的收获、经验与困难

我们有下列收获:

1.构建一套方法

这些方法主要有:市场定位法——调研法;产品开发法——科研试验法;人才培养法——用教结合法。

2.搭建一个平台

这个平台就是市场,它是农户与企业合作的归宿,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基地。我们能否实现最终目标,怎样检验目标的实现程度,换句话说本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关键在于市场。在项目活动中,我校注册了一个农业公司,同时与相关农业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与农户签订产品购销合同,建立农业经营协会,设立销售点,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确保产品有市场,只要产品有市场,就能确保模式探索链的各环节正常运转,就能让广大的学员和学生以及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学有所进。

在这一目标中,我们做得很辛苦,离我们预想尚有一定差距,其情况是: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含量不能太低,农业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必须强大,而且产品要求种类多、覆盖面要广。而当地农产品科技水平跟不上,企业加工品种单一,农产品加工附加值较低,造成生产成本过高,市场风险较大,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3.形成一套制度

这些制度有:政府的配套投入机制、公司的运作机制、学校的管理机制、本模式的推广机制。

农学专业工作方向篇8

一、贯穿一条主线,明确方向和定位

要在城乡统筹的大战略和“三农”大视野下谋划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着眼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创新发展理念和思路。当前,要围绕天水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六个转变”,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学科布局和专业框架。一是围绕管理理念由就农业抓农业向用工业化理念抓农业转变,紧扣农业工业化和农民市民化,开展农产品加工和电子操作工、机械制造等专业培训;二是围绕资源利用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结合天水市全国循环农业示范市的创建,开展节能减排、节本增效、循环经济技术等专业培训;三是围绕增长方式由追求单纯的数量增加向注重质量效益并重提高转变,开展标准化生产、无公害农业等专业培训;四是围绕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重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开展乡村旅游、农村文化创意、物流配送、市场营销等专业培训;五是围绕生产条件由自然生产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开展农机手、机防手等专业培训;六是围绕经营形式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面向龙头企业、经营大户和农民经纪人开展专业培训。

二、选准切入点,强化职能和作用

将工作切入到天水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融入到市场经济发展潮流中,既找市长,又找市场,选准“六个”切入点,开创多元化办学模式。一是牵头抓好天水市地膜、植保、种子、沃土、农业机械化、农村能源六大工程农民教育培训,为农业重点工作提供人才支撑;二是积极参与农民科学素质行动,配合组织和人事部门,承担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三是与部队合作开展科技培训,提高部队农副业生产水平,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四是参与扶贫开发,在贫困区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五是联合妇联、残联和监狱,对农村妇女、残疾人和监所劳教人员开展特殊群体教育培训;六是承接高等教育办学向社会的延伸,培养农村基层一线高层次从业人员。

三、明确着力点,提高办学水平和效能

多部门联合办学、体系办学和远程教育办学是农广校的优势和特色所在。要以《条例》的颁布施行为机遇,进一步优化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农广校组织实施、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依托农广校成立对全市农民教育培训综合统筹、宏观管理的工作机构,强化市、县、乡、村四级信息联通、工作联管、服务联动的办学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的农民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乡村大喇叭、农村科技书屋、广播电视栏目和卫星小站建设,开辟农业科教网,开通手机互动渠道,开展教师进村入户服务,为农业职业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全方位、多渠道服务。

四、强化支撑点,提升办学动力和活力

农学专业工作方向篇9

关键词 农科专业 研究生 就业教学 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1当前农科研究生的就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持续加快,我国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2001年的招生数量为46万人,2007年增加到了每年的130万人,2010年增加到了180万人,研究生数目的持续扩招,造成了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对农科专业的研究生需求一直都以高标准、高要求、高操作能力为标准,从我国农业发展状况来看,目前绿色化农业、生态养殖、低碳农业、核动力农业相关产业、太阳能农业相关产业等方面的专业农科类研究生属于稀缺类型人才,可是目前我国培养的农科类研究生大多数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研究生专业,我国农科研究生的专业主要有8大类,分别是:作物学、园艺学、农业生物工程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兽医学、农业工程学、林业工程学、食品科学等专业,随着新时期的经济转型,对农科类研究生人才的标准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传统农科专业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2农科研究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首先,农科类专业的选择面积比较狭窄,而且选择农科专业的学生多为调剂生,而且大多数农科类专业研究生学习专业知识时对自我学习专业领域的技能操作性和实际应用性并不感兴趣,对待农业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热情,不能让自己“钻进去”学习,导致了研究生毕业后没有实际应用能力,对当前的农业发展和农业需求人才类型掌握不明确,可以说是研究生主动性不足的原因占多数。其次,农科类研究生在学习生活中,教学体系中欠缺树立农科类研究生的一种就业观念,社会的虚华让学生们认识到只有生活在大城市才可以让自己具有更多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只愿意选择薪酬高、职位好、待遇优厚的工作,不喜欢选择西北边远山区基层性的工作,在工作环境上的挑剔,造成了“群羊效应”,导致了大多数的农科研究生毕业后都想留在现代化的大城市,在工作意愿上就没有端正态度,导致学生没有设身处地地理解自身农科专业的去向问题,引起了农科类研究生就业的不足。最后农科类研究生毕业后大多数因为在学校中欠缺系统化和职业化的农业产业职业生涯规划与培养,导致学生对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的不明确,难以将自我的优势或发展理想与现实接轨,造成了农科类研究生的社会化发展与就业的难题。

3发展农科研究生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新路径

3.1坚持全程化就业指导,引导研究生自主就业

农科类研究生的教学路径发展需要建立在学校对农科类研究生的充分重视的基础上,农科类研究生的特点是以农业发展为导向的,教学中也要侧重与农业之间的联系,要改善对待农科研究生的一种态度,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教学引导,更好地引导研究生自我寻找并发现适合的岗位与具有潜力的职位。从实际就业工作中看,研究生在就业政策的掌握、就业信息的获取、就业观念的转变、就业的主动性等方面并没有体现出高学历所应具有的优势。因此,进一步加大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力度,引导他们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树立就业信心,成为研究生就业指导部门应着力做好的工作。学校可通过帮助硕士研究生分析专业、社会需求、经济结构,提供给学生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理念,使之认清就业形势,加强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将就业和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

(下转第194页)(上接第170页)

3.2树立农科专业研究生基层就业理念

农科类研究生因为专业的特殊性,其发展要与农业产业相结合,而农业产业的发展较集中的地区都在农村或者偏远城市,这些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集中地区,也是农业产业发展真正需要人才的地区,要改变当前农科研究生对农村或者基层就业的落后观念,要增强农科专业研究生对待基层农业就业的认识,改善农科专业研究生学习上的不足,要增强农科类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农科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使其在实际农作物生长和农业发展中可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且还要鼓励相关农业产业和相关组织提高基层农业地区的高等人才就业薪酬,改善农科研究生就业的环境,加强对农科类研究生的重视,稳定安置农科类研究生,发挥农科类研究生的从业价值。

3.3创新农科院校研究生的专业设置

农科院院校的专业设置按照传统的分类法一直是8个一级学科,它们是作物学、园艺学、农业生物工程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兽医学、农业工程学、林业工程学、食品科学,在这些学科中还下设27个二级学科。这些学科虽然分类明细可是在现代化的绿色经济转型时期,略显一些不足,在长远发展中不具有培养潜力和价值。创新农科院小研究生的专业设置是现阶段农科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创新途径之一。创新农科院小的研究生专业设置主要目标是针对现代化发展中的前沿性的专业进行定位、开展教学,这其中包括:绿色农业发展技术、新兴的生物技术、低碳能源、生态养殖技术、生物质能、核能、光电产业中与农学科目产生变化联系和具有相关性的学科,这些学科已经成为了研究我国新型经济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培养新型农科专业研究生会帮助国家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改善我国新型农业产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3.4加强农科专业研究生的基层体验式教学,提高农科研究生的自主创业能力

加强农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基层体验式教学能力是改善农科研究生自身对农村地区和落后偏远城市农业产业发展认识不足的一个最优化的途径。通过加强农业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农科专业研究生基层工作经验的积累,改善对落后偏远城市和农业基层地区的认识,加强对落后地区发展的基层式教学体验,让研究生亲身体验农业企业发展与运营的发展方式和流程,改善研究生的“理论盲目”的缺点。而且还要提高农科研究生的自主创业的辅导教学,在创业的辅导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现代化新农业领域发展的认识,了解到市场中的欠缺与不足,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发现商机,学校还要积极与本地区的金融机构与组织进行联系,形成统一体,加强对农科类研究生创业的支持,在资金和技术上都给予相应的扶持。

农学专业工作方向篇10

1转变农民思想观念

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是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前提。当前农民主要受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思想的束缚,视野较窄,目光较短,缺乏长远性和开拓性。所以,当前要打破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向农民大力宣传市场经济理念,宣传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拼搏而走上致富路的先进典型,鼓励农民有目的地参加我们学院相关的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工向技能型工人身份转变。

2从制度上保证农民工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加强制度建设是农民工培训的保障。根据国发2006(5)号文《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和陕西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17号文的要求,各相关部门要鼓励农民工主动参加培训,鼓励用人单位主动组织农民工参加培训,鼓励各级教育机构开展农民工培训。同时,要加大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投入,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多元投资的投入机制。不断完善就业准入制度,逐步形成“先培训后就业”的就业机制,实行农民工经培训合格后再上岗制度。经过全社会的努力,为农民工培训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这有利于农村劳务经济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3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方式

完善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方式是搞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当前对农民工的培训缺乏完善的培训机制。目前要以劳动部门所属技术学院为培训机构主渠道,发挥基层劳动保障所的积极作用,要针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做好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查和预测,深入调查了解社会对农民工的需求,调整培训方向。充分调动各行业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工作。学院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针对培训对象的情况和不同岗位的技术操作规程,安排培训内容,设置培训课程。同时,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层次进行“因人施教”:对文化水平较低、没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工,主要以实用技术培训为主;对于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民工,要实行岗位培训,使其掌握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应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当前培训的重点是针对农村有外出就业愿望的,能够吃苦耐劳的,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农民。

4我们安康技术学院在培训方面所做的准备

4.1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广辟生源。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打算采取的办法是,首先根据县域实际,积极联系乡镇劳动保障所,发挥劳动保障所的作用,搞好社会调查。采取走乡镇、进村户的形式,宣传农民工培训的优惠政策,通过现身说法向农民介绍一些外出务工的先进典型,教育广大农民消除“老婆孩子热炕头”的陈腐思想,发扬吃苦耐劳,敢想、敢闯、敢拼的作风,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农民工培训这个行列里来,走出家门,跳出农门,到更广阔的领域和空间发展,提高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次,学院这一块要强化招生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做广告,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通过宣传扩大知名度,在广大农民中形成“要致富、学技术”的思想。

4.2是保障师资,确保培训质量。

学院将根据iSo9000质量认证要求,对农民工培训准备编制专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现有教师,按照9000认证要求,强化教学过程环节控制,加强培训管理,确保了培训质量。

4.3是强化培训基地建设。

努力强化各分院培训的专业基地建设,为做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在充分利用现有各分院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同时学院又开辟了两个新专业实习基地,一个是中式烹饪专业实习基地,一个是茶叶加工和茶艺专业实习培训基地,作为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补充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学员分类指导,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对学员进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