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十篇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十篇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8:32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篇1

[关键词] 高血压病;心理健康;KaBp模式;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2(a)-0119-03

高血压为多发病常见病,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健康。该病还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最终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导致发病、生活质量下降、致残和致死[1]。进而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鉴于此,护理工作中采用“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KaBp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恢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100例,均为本院于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患者。病例纳入标准:(1)均按照“三同一原则”即同一时间、同一状态、同一侧,进行非同日、3次静息血压测量均超过140/90 mm Hg,明确诊断,并符合wHo1999年高血压诊断标准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Ⅰ~Ⅲ级;(2)无严重合并症;(3)日常生活可自理;(4)无交流沟通障碍;(5)排除继发性高血压;(6)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高血压分级、分类,评估危险程度。同时,采用简化醒觉维持试验(osler试验)排除假性高血压。其中,男78例,女22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69岁,平均(48.7±3.2)岁;按照高血压病分级:高血压病Ⅰ级45例,Ⅱ级31例,Ⅲ级24例;按照高血压病分型:高血管阻力型32例,高血容量型49例,混合型19例;病程:最短3年56例,最长14年44例;受教育程度:专科以上文化水平23例,初中至专科文化水平47例,小学文化水平30例;在职人员68例,离退休人员32例。所有患者对参与该项研究均知情并同意。

1.2方法

患者均于来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第1天,在给予基本检查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然后由责任护士采用KaBp模式进行健康教育。KaBp模式健康教育步骤:(1)评估。于患者来源就诊或者治疗的第1天,首先将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让患者自行填写。表格包括的内容,①高血压病的发病危险因素;②现有的不适或者典型的症状;③对疾病的认知态度;患者疾病知识知晓情况;④患者对疾病的态度;⑤患者的健康行为。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和与之相关的日常生活方式。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现存的容易导致疾病发展的危险因素进行分层,共分为四个级别:低度危险、中度危险、高度危险、极高度危险。再次,根据上述的危险因素分层制定健康教育的计划、内容,并个性化实施。(2)提供相关的知识。通过与患者交谈、讲授、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的方式,个性化地对患者讲述高血压病发病的原因、主要的危害、不良生活习惯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不良的介导和对病情的激化作用;讲述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干预效果,如告知患者抽烟损害人体所有器官,还会导致最少10种癌症的发生。若能够戒烟,则能够较好地控制高血压病终点事件的发生。(3))树立良好信念。提供相关的知识后还需要通过督导强化让患者理解接受并知觉到如果不能够很好地纠正错误的知识-信念和行为,就易患更为严重的疾病。从而增强患者的易感性、严重性意识。同时,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还要让患者感觉到益处,让患者坚信只要自己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采取保健活动,能降低患病率或者减轻疾病的程度。最大限度地恢复健康。(4)健康行为训练,主要是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如能够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戒烟;调整饮食结构,接受得舒膳食;确定有氧运动项目并自觉安排锻炼的时间;使患者在护士的指导下能完成根据自己血压情况安排服药时间,作好服药记录等工作;将服药与自己的生活事件相联系;确定一个提醒者或物品(在其忘记时予与提醒);采取低盐饮食等。

采用上述健康教育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时间为3个月。门诊患者以及住院治疗的患者出院后均采用定期家访、电话访谈、书信方式,保证健康教育过程的持续性。3个月后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变化情况。

1.3心理健康评价的工具量表

采用KaBp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前后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的心理健康进行测评。该量表共有90个问题,包括10个症状因素。采用5级评分法(1~5),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也是目前国内外用于心理健康研究的主要工具之一。得分越高,表明其症状越严重。最后的统计指标为各因子分[2]。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KaBp健康教育模式前后心理健康测评所得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处理,行t检验,p

2结果

采用KaBp模式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比较见表1。采用KaBp模式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降低,除强迫、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早已经被公认为是不良的生活方式是主要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一。由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认知误区,认为医务人员所认为和宣传的危险因素均属于个人习惯和生活范畴,并不影响和违公德,也不危害大众健康。因此,患者不能够得到科学的指导,也就对自身的不健康行为不能很好地控制,也不能够很好地利用社会的帮助和支持。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各种活动,使健康信息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传递交流,使受教育者树立健康意识,自觉自愿地改变不良行为,建立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者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维护和促进健康[3]。采用KaBp模式健康教育是对健康教育宗旨与内涵的演练,是整体护理行为的具体体现,是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KaBp模式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树立健康观念,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过程。而目前已经被社会公认的健康,则是“不但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并要求患者通过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使之达到最佳健康态[4-5]。

而KaBp模式是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之一,它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即知识—信念—行为。其中知(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促进健康行为)是目标。然而,知识是行为转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即知识是行为转变所必不可少的,有了知识却并不一定会引起患者的行为转变。患者从获得知识到发生行为转变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的因素均可影响知识向行为的顺利转化与维持,其中包括患者是否对知识感兴趣、是否意识到转变行为带来的收益、有无受环境与经济的限制等,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导致行为改变的失败。只有当患者能对知识进行积极的思考,逐步形成信念,才有可能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或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6]。KaB模式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受到护理人员的热情服务和耐心细致的健康指导,在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患者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患者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后,提高了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也提高了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的信心,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自觉效能行为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综上所述,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采用KaBp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淑霞,冠心病207例综合护理体会[J].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5):117-118.

[2]张作记. 症状自评量表(特刊)[m].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118-121.

[3]沈健,王利群. 社区护理[m].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22-28.

[4]钟美兴,谢红英,曾琳,等.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 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9):63-65.

[5]权明桃,蒲德琴,徐应琴,等. 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8):45-46.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篇2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发现,高血压发病年龄日趋减小,也就是高血压有年轻化趋势。目前治疗高血压主要从调整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药物治疗两方面着手,药物治疗是把血压降至正常的重要手段。但据interasia在我国抽样调查35~47岁高血压患者资料显示,血压控制率仅为8.1%。[1]由于本病病程长、控制难、服药时间长,不易根治,多需终身服药是本病防治的难点,其原因除医生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案外,患者是否有良好的服药依存性,按医嘱及时足量服用降压药物是能否取得理想降压效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患者在住院期间多数能遵守医生确定的治疗方案接受治疗,并能认真地服从医护人员实行的各项措施,特别是在用药方面执行力是最高的,但是病情好转出院后的中青年患者院外用药存在极为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康复。现将我们对中青年高血压患着的不同心态采取的健康教育对策总结如下:

1针对病人不同心态有的放矢实施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取得病人的信任,共同建立一种指导—合作—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使病人乐于接受护士传递的信息并深信不疑

由于患者主观感受疾病的危害越高时,采取遵医行为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护士要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病的态度和信念,清楚患者的想法和影响病人治疗的因素,有针对性的帮助患者充分认识到治疗的目的和意义,以及遵医服药的重要性,调动患者自身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其依从性。

1.1我行我素、满不在乎型。存在此种想法的病人多数年纪较轻,平均年龄在三十五岁左右,平素身体健康,症状较轻微,不影响生活娱乐。认为医护人员是危言耸听,夸大其词,对服药控制血压及疾病发展没有充分的认识,此种病人潜在的危险更大,极易发生心、脑、肾等多种脏器的并发症。对这种病人要讲解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对健康的危害,引起病人的足够重视。年轻病人对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较好,可以向他们详细讲解心脏血管的解剖生理在身体中的重要作用,使病人迅速改变观念,主动接受治疗。

1.2自暴自弃、精神颓废型。平素身体健康的人,一旦发现自己得了这种终身性疾病,认为自己的一生没指望了,整天唉声叹气,郁郁寡欢,对治疗预防不积极。此时要提醒他们对父母,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并介绍病愈病例,鼓励他们互相交流感受,使他们对治疗、预后充满信心。

1.3焦虑恐惧型。病人过于注意自身疾病,感到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每天小心翼翼,这类病人多数在四十五岁左右,身兼多重角色,思想负担重,顾虑重重。对这类病人,首先要做好亲属的思想工作,请他们积极配合,共同关心开导病人,使他们感受到温暖与被尊重,介绍经过按时服药、适量运动、饮食控制等积极治疗后症状消失,血压控制理想的病人,通过真实病例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1.4工作狂型。这类病人多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对工作认真负责,对自己的身体满不在乎,即使出现症状也不休息,经常忘记吃药。对这类病人要指导亲属督促其吃药、休息,反复讲解,实例举证,只有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才可以更多更好的工作。这些病人多数在领导岗位,要注意教育方式、语气、态度等,做到既达到教育目的又提高护理满意度。

2根据患者生活情况和个性化的原则,寻求对患者最佳的药物和剂量,医护合作,共同加强用药指导

中青年患者大都有一定的医学保健知识,在服药过程中常自我诊断,当情况好转时就擅自停药或减少剂量,这样会大大影响治疗效果,有时甚至会增加抗药性或产生药物不良反应。故医护人员应通俗、简明、肯定的说明各个药物的服用时间、用法、用量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药物的停止时间等,要告知患者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多数靠药物维持,且多需终生服药,在无检测血压的情况下,切勿擅自停止治疗,以免发生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3丰富健康教育内容,使病人乐于接受。

高血压患者要保持平和心境,避免生气,激动和过于劳累。做好健康教育,要同时调动患者家属的积极参与,使患者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正确理解治疗方案,打消顾虑,并取得家属配合,支持和监督患者依存性接受治疗,同时要告知患者和家属不能随意听信广告、宣传和一些所谓新药,避免服药后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要指导患者合理的饮食、生活起居和各种功能训练,帮患者谨遵医嘱规范性用药,达到各种药物治疗的最佳时限,保证院外中青年患者的用药安全。

4全程教育模式

由于高血压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过程,健康教育要延续到病人的生命全过程。所以医护人员必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患者入院时要帮助患者熟悉环境,稳定情绪,是他们有安全感、信任感,从而建立平等、朋友般的护患关系,并留下病人的详细通讯地址、电话,为预防联系不到病人,还要留下联系人的详细地址、电话,出院时给予详细的书面指导,出院后定期电话指导,必要时家访,可定于出院后一,三,六个月,以后每半年一次,解答患者出院后出现的问题,定期询问服药和血压控制的情况。这样不仅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也增加了病人对医院的信任,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

服药依从性是评价患者是否按照医嘱进行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的高低直接影响高血压患者的治愈率和控制率。[2]因此,加强医护人员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认识和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不应过分强调患者如何去做,而应重视通过医患、护患之间的互动关系调动病人的主动性,最终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之,通过对出院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的分析,并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存性,从而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大程度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篇3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健康教育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通过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评价,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预防了高血压合并症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本中心住院的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实践对象。全部病例均符合wHo和中国高血压联盟规定的诊断标准,收缩压(SBp)≥140mmHg,舒张压(DBp)≥90mmHg[2]。其中男49例,女37例。年龄64~90岁,72.6岁,按照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进行高血压分级、危险分层。1级高血压41例,2级高血压25例,3级高血压20例;低危19例,中危42例,高危26例,极高危7例。合并冠心病病40例,脑血管病18例,糖尿病9例,同时合并心脑血管疾病31例,同时合并心脑血管和糖尿病者7例。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组医护人员每天有计划的对每个患者进行15~20min的卫生知识宣传教育,针对性的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和健康教育处方,并对效果进行评价,最终以患者达到掌握所学知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为教育目的。

1.2.2为患者建立慢性病动态管理档案,包括基本情况表、年检表、随访表,列入慢性病高血压分级管理,在出院后进行定期随访,每年至少4次。实行连续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并记录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1年血压控制情况,教育前后高血压合并症的发生情况。

1.2.3评价标准

1.2.3.1知识水平调查采用问卷进行评价,以好、中、一般、差得分,作为判断标准进行评分。满分为20分,总分不低于15分的为好,总分在10~14分为中,总分在6~9分为一般,总分在5分以下的为差。分值越高表明知识水平越好,依从性好,生活方式改善。

1.2.3.2任何情况下应当控制患者血压在满意水平,按照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分标准,控制率越高,表明干预效果越好,患者高血压危险因素越低,健康状况越好。

1.2.3.3老年高血压合并症的判断标准,以(200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依据[3],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经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心电图St-t改变有好转;脑血管病症状减轻或消失;体重指数(Bmi)在18.5~23.9kg/m2;撮盐限制在不超过6g/d,血压下降≤140/90mmHg,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血压最理想应≤130/80mmHg,空腹血糖4.4~6.1mmol/L,非空腹血糖4.4-8.0mmol/L;总胆固醇(tC)1.1mmol/L,甘油三酯(tG)<1.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

1.2.4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数据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显著性检验用χ2检验。p

2教育内容和目标

2.1针对高血压及合并症患者的个体化情况,通过讲座、咨询、电视、宣传专栏、资料发放等形式,让患者掌握高血压的一般知识、了解高血压的危害性、知道引起高血压的原因及规范用药的重要性等。

2.2饮食教育高血压病应限制钠盐,不超过6g/d;保证充足的钾、钙摄入,多食绿色蔬菜和水果,新鲜蔬菜400~500g/d,水果100g;减少脂肪摄入,每日脂肪的产热量

2.3超重和肥胖教育指导患者掌握身高体重的计算方法和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理想体重=标准体重±10%,超过20%为肥胖,低于80%为消瘦。体重指数(Bmi)计算=体重(kg)/身高2(m2)。Bmi正常值18.5-23.9kg/m2。如果Bmi≥24提示超重,要以控制饮食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为主。

2.4运动教育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如快步行走、慢跑、健康身操、太极拳等。适当的体力活动,可考虑"1.3.5.7"方案,即每天至少活动1次,活动30min/次,至少活动5d/w,活动后心率不要超过170-年龄(岁)[4]。

2.5遵医行为教育指导患者进行正确规律的服药,使患者掌握安全用药知识,知道药物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应,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3结果

3.1健康教育后知识水平明显提高,与教育前相比(p

3.286例患者血压控制满意率从健康教育前的13.95%提高到教育后的86.05%,与教育前相比收缩压平均下降25.72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16.48mmHg,见表2。

3.3老年高血压合并症患者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通过健康教育前和教育后比较,不良行为习惯有明显改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与教育前相比(p

3.48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症患者在进行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其合并症病情得到控制,症状显著减轻,见表4。

4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人数逐年上升[5]。因此高血压健康教育是预防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目标是使血压降低至"正常"或"理想"的水平,降低其疾病危险因素,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目的。虽然近年来老年高血压的知晓率有所改善,但是血压的控制率仍不理想(仅仅50%得到治疗)。曾今有文献对259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调查显示,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率分别为94.4%、32.9%。

从以上例表中可以看出,在限制食盐入量、戒烟、限酒、坚持运动、控制脂肪摄入等方面普遍被患者接受,健康意识得以增强。对高血压合并症患者的卫生知识评分,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健康教育,让患掌握预防高血压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后的知识评分比教育前明显提高(p

搞好老年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获得医学卫生知识;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增强患者服药依从性。对健康意识行为表现差的患者,应重点强化健康意识,坚定健康信念,从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等方面建立健康观念。从而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加强老年高血压合并症患者的健康教育及管理。同时,做好定期随访工作,是预防高血压心脑管疾病发生的最重要的措施,是降低高血压合并症患者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关键,并可有效减少心血压管事件的发生。因此,开展健康教育,搞好健康促进,是医务人员职责所在和患者的健康所需。

参考文献:

[1]韩秀苓,蔡常云,雍爱琳,等.10年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合并症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454-1455.

[2]刘颖芳,孙伟.高血压病患者的心理社区因素探讨[J].社区医学杂志,2006,3(3):2-3.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2004,10.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篇4

[关键词]健康教育;老年;高血压;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3)04(c)-0021-02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属于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可引起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1-2]。有研究表明[3-4],高血压病中最为危险的类型是指短时间内血压重度升高,舒张压>130mmHg和(或)收缩压>200mgHg,并且伴有重要的器官功能障碍和不可逆性的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的安全。该研究为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选取2010年7月―2012年12月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76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7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125例,女51例,平均年龄(75.8±7.6)岁,176例高血压患者均参照wHo/国际高血压联盟的高血压诊断标准。60~69岁(96人),70~79岁(56人),80~89岁(24人),其中大学学历48人,大中专学历各占64人;176例高血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昏、头痛、恶心、烦躁不安,部分患者有呕吐、神志不清、昏迷等临床症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心脑血管疾病,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176例高血压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项调查,根据是否实施健康教育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76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联合健康教育组)100例。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社区高血压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治疗,从高血压患者进行本项调查开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个体特点做好各项准备,从心理疏导等方面出发,实施优质的健康教育宣传措施。社区服务中心介绍:向高血压患者介绍社区服务中心诊治环境,生活环境,提高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信任感。心理疏导:针对高血压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如紧张、焦虑、忧郁等,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3调查工具

1.3.1观察两组社区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情况通过动态血压监测仪对患者昼夜血压变化情况进行测定,主要包括24h、白天、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情况。

1.3.2观察两组社区高血压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情况参照SF-36量表[4],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总体健康(GeneralHeath,GH)、生理功能(physicalFunctioning,pF)、生理职能(Role-physical,Rp)、躯体疼痛(Bodilypain,Bp)、活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Socialunctioning,SF)、情感职能(Role-emotional,Re)、精神健康(mentalLeath,mH)等方面进行评价,得分范围为0~100分,得分越高者,健康状况越好。

1.4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分析。

2结果

2.1两组社区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情况

观察组社区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高血压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情况

观察组社区高血压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急症是老年科常见病症,约占高血压病的5%,并且伴有心脑血管功能障碍,甚至衰竭[5-6]。临床治疗原则是在数分钟或者数小时内将舒张压降低100mgHg或者平均动脉压降低20%[7-8]。有研究表明[9],当血压的上升超过自动调节能力之外,可能引起多器官能功能损伤,自动调节对于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3.1对老年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本研究通过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治疗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对照组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观察组社区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情况优于对照组,提示。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活动,通过建立和完善医疗服务机构的整体水平,应采用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责任包干的制度,分别对老年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认知、治疗依从性、社会角色认可。鼓励老年社区高血压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饮食上注意减少盐的摄入,按照国际标准每日摄盐量不超过5g,遵医嘱服药,避免遗漏服药导致血压不稳。鼓励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建立起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优质的睡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进行少量的运动,漫步走、打太极拳,根据自身条件决定运动的量和次数。

3.2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如表2所示,观察组社区高血压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此结果和以往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0],该调查作者体会到在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由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文化背景、家庭状况和自身职业特点不同,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认知不一致,健康宣教过程中不能统一应用一成不变的宣教方式,要根据社区高血压患者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社会角色,采取相对应的谈话方式和谈话内容,多倾听社区高血压患者内心声音,从内心了解之后再向社区高血压患者做诚挚而又可接受的健康教育,进而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对于高血压健康教育的依从性。

4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燕杰,叶楠,魏星.健康教育对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2):4246-4248.

[2]廖艳,林殷,张聪.社区老年人高血压中西医营养Kap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82-84.

[3]李厚隽,黄军安.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4):132-133.

[4]张磊,黄久仪,范凤美,等.美国简明健康测量量表与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的对比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6):601-602.

[5]周丽明,粱小敏.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08,6(6):57-58.

[6]张力.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的控制作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17(3):328.

[7]岑伟义.健康教育路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外医疗,2009,8(22):11-12.

[8]吴枞生.健康教育路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服药依从性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5):697-698.

[9]李绿,邱永珍.健康教育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研究[J].医学信息,2009,22(6):997-999.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篇5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方法

1引言

高血压史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逐渐提高,患病人群在逐渐增多。据调查,我国18岁以上居民的患病率为18.8%,全国已有近1.6亿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预报和治疗高血压已刻不容缓。在众多方法中,健康教育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掌握高血压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同时也能培养患者健康观念的形成,最终达到减轻或消除高血压,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

2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

因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家庭背景和所受教育程度的不同,社区内每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对治疗的态度等方面也并不相同。健康教育者就需要首先掌握社区每个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建立病患的个人健康档案,然后针对所掌握的情况针对每个患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这样才能使健康教育有一定的针对性,也能保证健康教育的长期进行。

3健康教育的目标

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增加患者对高血压的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树立和加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以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最终提高高血压治疗的效果。

4健康教育的内容

(1)高血压基础知识。高血压相关的知识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只有了解了“什么是高血压,其诊断标准是什么”,患者才能清楚自己的身体状态如何;而对“血压高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定期测量血压的意义,哪些行为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危险行为”的介绍,则有利于患者自身生活习惯的好坏,从而逐渐注意培养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

(2)饮食指导。食指导是指为高血压患者选择适合的膳食结构。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健康的膳食结构应该是“三低,两高”,“三低”是盐含量低、脂肪低和胆固醇低,而“两高”是指纤维素高和维生素高。其中,低盐是对高血压患者的最重要要求,许多专家也对此进行过强调。因此,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应尽早重视限盐。健康教育者可在社区发放限盐勺,提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盐的食用量。另外,还应提醒患者避免食用高胆固醇的食物,不吸烟、不饮酒,多喝绿茶。

(3)运动指导。运动既能提高患者的抵抗能力,又能使患者心情愉快,是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方式。但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应根据个人身体和年龄情况选择相对适合的运行项目。健康教育者应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将运动强度的标准告诉患者,并提醒患者重视运动前的热身活动,不要选择剧烈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不适时,应立即停止锻炼。

(4)心理指导。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治愈疾病的良药。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健康情绪的作用更不可轻视。因高血压史一种典型的慢性病,且并发症多,不易治愈,需要患者长期面对,这样就极易使患者产生悲观、消极的心态。因此,健康教育者应该重视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治疗,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病情,乐观看待治疗过程,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治疗,可多在社区组织娱乐活动,鼓励患者参加,从而培养乐观开朗的心态。

(5)药物指导。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由于对高血压病的危害了解不够,常常会因为自身感觉无症状或症状有好转而不坚持用药,也有患者因经济原因或药物反应等情况而不按规律服药。这些情况的发生使得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降低,不利于高血压的治疗。健康教育者应针对这些情况,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疾病的危害、坚持治疗的作用以及按时用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按医嘱用药,以避免病情的加重。

(6)并发症的相关知识。高血压病有着较多的并发症,对并发症知识的介绍,可帮助患者及家属在并发症发生时能采取一定正确措施,争取时间和医护人员联系,最大程度地降低并发症的不利影响。

5健康教育的形式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着重要作用,而如何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则是健康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方法以供参考。

(1)设立健康咨询站。健康资讯站的设立,能提供给患者与健康教育者接触的机会,便于双方的交流,使患者在一种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到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也使患者比较乐于主动配合治疗。

(2)发放宣传资料。在社区中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放置宣传手册,以方便社区人员的阅读。宣传手册的编制中,应包括高血压病的定义、发病原因、常见症状等方面的内容。

(3)社区授课。为进一步解释患者对高血压病存在的疑惑,健康教育者可在社区内组织授课,以讲授高血压病的知识。可在社区在贴出开课公告,邀请患者及家属去听课。在授课内容和形式上,健康教育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做到使患者得到生动、直观的认识。也可以邀请治疗效果好的患者来讲课,以熟悉的人为榜样,能更好地树立患者的信心。

(4)其他形式。除了上述健康教育的方法外,健康教育者还可以采用家访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指导。另外,也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6结语

尽管现在还没有根治高血压病的方法,但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预防和控制。健康教育的进行,能有效地帮助患者认识到高血压带来的危害,也能指导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高血压的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月欣.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慢性病现况[J].营养健康新观察,2005,26:60.

[2]赵胜光.现代高血压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24-551.

[3]李建新.社区开展高血压病患者行为干预的效果[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8):521-522.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篇6

高血压是在非药物情况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变化,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血压是造成心、脑、肾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探讨高血压的致病因素,对高血压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对降低发病率有十分重要意义。笔者总结近年来,高血压健康教育研究方面的新进展,旨在提高对高血压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探讨新的预防治疗及教育模式和思路,推进高血压病防治和健康教育水平的发展,让更多的高血压患者从预防治疗和健康教育中得到益处。

1高血压病的社区预防治疗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状群,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及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预防高血压应从年轻人开始,预防重于治疗。

1.1首先对存在引起患病的危险因素,但未发生高血压的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戒烟、限酒、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控制或减少发生高血压的因素,以减少发病率。

1.2找出将来可能要发生高血压的人,即高危人群,在血压没有升高前进行预防。对整个社会人群进行预防,尤其是有明显高血压家族史者,或有发生高血压倾向的人,如肥胖者。

1.3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获得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不安和痛苦,解除顾虑和紧张情绪,介绍一些治愈的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1.4引导患者把注意力从自身疾病转移到其他事情中去,通过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如听音乐、钓鱼、散步、打太极拳等,使患者在生活中逐渐淡忘疾病的烦恼和痛苦,最终缓解负面情绪。通过对身体和心理的双向调节达到控制血压和降压的作用。

1.5服药的依从性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率和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控制率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改善生活质量即大幅度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手段。

因此在社区卫生工作中,对居民及患者进行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强化自我保健知识,使居民逐步掌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健康知识,对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意义目的及模式

2.1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高血压病通过改变饮食结构,适当体育锻炼,减轻体重,降低血脂,放松心情,保持良好情绪等得到很好的防治,对已经发病的患者,通过合理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很好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无论对医务人员还是社区居民,甚至是高血压病患者而言,正确合理的防治是一项长期工作。开展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是居民及患者获取高血压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也是患者配合治疗的一种途径,是其它一切治疗的基础。

2.2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目的。

2.2.1使患者与家属及社区居民掌握高血压病防治的基本常识,更好地配合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2.2.2对于患高血压的患者,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保证长期正规合理的治疗,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2.2.3避免发生高血压病急性合并症,如脑出血等。因此要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调整用药种类及药量。

2.2.4使家属掌握在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措施。如高血压脑出血发生时,不要随便搬动病人,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并使患头偏向一侧,头部用冰水擦拭或冰敷等。以防止脑部更多出血及呕吐物阻塞呼吸道,使患者窒息死亡。

2.3健康教育的模式。

2.3.1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有系统地进行全民性的社会教育活动,将有关卫生保健知识传播给人们,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使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2]。

2.3.2社会干预是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病的重要手段,但对于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迄今没有一种公认的模式。为探讨社区高血压病患者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做输液治疗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满意。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具体讲解内容由医生准备,现场发挥。按照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制定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健康教育质量考核教育评分标准;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根据患者的需求,按路径表时间,反复讲解,评估,教育,评价,直到达到最终目标。总结认为,建立健康教育路径表实际上就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时间表和计划表,利用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治疗期间进行健康教育,时间集中,健康教育不间断,大大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

3健康教育对治疗高血压病的影响

高血压属于慢性终生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以保证高血压控制在一个良好的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的最终目标。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有意识地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对疾病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高血压病的综合治疗效果。

3.1观察健康教育后患者的血压、血脂、体重变化。

3.2观察患者的饮食习惯、休息、锻炼、良好的心态培养情况。

3.3观察患者坚持服药、治疗、门诊随访情况。

3.4对观察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指导健康教育更有效进行。

4小结

高血压病已成为严重危害生命和生活质量的疾病。健康教育的落实还需要社区医护人员、家属、患者三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全人类中提倡和维护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各项体育锻炼。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早期发现隐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使高血压患病率大幅下降。对已经患有高血压的人群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高血压病的加重和变异,提高人们的生活、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篇7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从2006年5月到2011年5月所收治的132例高血压患者,均根据wHo/iSH所确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132例高血压患者中,男性72例,女性60例,年龄38-85岁;职业:驾驶员32例,会计30例,统计人员28例,电话员23例,高空作业人员17例,其他职业2例;文化程度:文盲15例,小学26例,初中35例,高中及中专24例,中专以上32例。

1.2方法对132例高血压患者采取随机沟通、书面沟通、健康教育讲座等形式,将高血压病的病因、诊断标准、危险信号、病情控制等相关内容与患者及时沟通,并且强调检查血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通过基础知识的教育,让患者懂得并掌握高血压病的基本常识。确定治疗方案,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两种方案同时进行,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改变其生活方式,具体为:控制饮食、低盐摄入、控制体重、戒烟少酒、运动锻炼,在患者的自身努力与药物治疗的结合下,高血压患者只需要改变其生活方式就可以控制高血压病,不需要药物治疗[2-3]。

1.3判断标准记录并比较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体重、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糖等指标的变化。

1.4统计学分析将我院本次的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期间采取t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在健康教育前,甚少患者了解掌握关于高血压相关因素,诊断标注,高血压危险信号等内容,在健康教育后,患者对高血压相关因素,诊断标准,高血压危险信号等内容掌握有了显著地提升,并且将其应用到医疗护理的过程中与以后的生活方式中,患者的血压、心率、体重等指标明显下降(p<0.01),见表1。

表1健康教育前后血压、心率、体重变化情况比较[χ±s]

组别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次/min)体重(kg)

健康教育前147±890±992±1660±15

健康教育后125±567±475±11#55±12#

注:与教育前相比,#p<0.01。3体会

高血压病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职业病,且发病率逐步向低龄化与多元化发展,在治疗高血压病的时候,我们应该将多种治疗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以药物治疗为基础,健康教育为辅助手段,让健康教育融入到人群的生活方式中,从自身来控制与治疗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效果好的治疗手段,是预防高血压病的最有效的方法,它不仅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还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我们的护理人员应该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努力提高护理水平,及时地与患者进行言语沟通,发放健康教育的宣传资料,确保健康教育深入人心,帮助他们克服精神上的障碍,使其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我院数据再次表明:在健康教育前,甚少患者了解掌握关于高血压相关因素,诊断标注,高血压危险信号等内容,在健康教育后,患者对高血压相关因素,诊断标准,高血压危险信号等内容掌握有了显著地提升,并且将其应用到医疗护理的过程中与以后的生活方式中,患者的血压、心率、体重等指标明显下降(p<0.01),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谢俊玲,张辰芳,李霞,等.高血压患者105例健康教育护理体会[J].河北医药,2010,32(14):1974-1975.〗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篇8

[中图分类号]R54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0(a)-156-01

高血压是一种全球分布广泛的慢性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而目前高血压的控制情况并不理想,存在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低的三低现象[1]。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涉及社会、文化、习俗、心理、饮食、生活及行为等诸多因素,因此,控制高血压疾病的发展除使用药物外,还需靠社会医学、心理医学和行为医学[2]。而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如何做好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降低并发症,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现今社会愈来愈受到重视。本文通过住院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择2005年1月~12月住我科高血压患者。诊断标准:符合我国新的高血压分类和诊断标准(即1999年wHo/iSo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标准)。随机抽54例入院后健康教育前的患者作对照组,年龄32~76岁,男24例,女30例。文化程度:小学以下36例,初中以上18例。随机抽取63例健康教育后的患者作观察组,年龄33~78岁,男25例,女38例,文化程度:小学以下39例,初中以上2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对两组高血压患者,了解年龄、体重、生命体征、文化程度、职业、自理能力、生活习惯、家庭、社会状况、性格等项目。

1.2.2对观察组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教育内容是让患者了解血压正常值范围、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诱发因素、保持情绪稳定的方法、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自我保健知识、目前高血压防治误区、坚持用药的意义及用药注意事项等,对现存的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疏导。

1.2.3评价标准测试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即填写“患者健康知识问卷”。用“是”、“否”回答,问卷回收率100%。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

2结果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结果见表1。

3讨论

从表1可以得出,健康教育前与健康教育后比较,p

3.1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知识水平的影响

通过健康教育,既让患者明白高血压病的危害性和高血压病是终身慢性病,只能控制,不能治愈,需要终身治疗。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预后等相关知识的认识,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信念,促进高血压的有效控制。

3.2健康教育对生活方式改善依从性的影响

通过健康教育,高血压病患者在饮食、精神紧张、缺乏锻炼等诸多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3.3健康教育对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由于高血压病的治疗是长期的、终身的过程。大多数患者居住在乡镇及农村,一是因患者对高血压病危害性认识不足;二是因患者经济困难,致使高血压病患者不能按医嘱按时服药或用药剂量不准确,甚至自行停药。通过健康教育增加和强化患者对疾病诊断、治疗的理解、认识程度及规律药物治疗的重要意义,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拓宽医患沟通渠道,加深了医患之间的了解,建立了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有利于高血压的控制。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0,8(1):100.

[2]刘继英.国外心血管护理的发展趋势[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9):402.

(收稿日期:2007-07-29)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篇9

【关键词】健康教育社区老年高血压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R4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308-02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快,社区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也在不断增加,为提高患者及家属掌握高血压防治的知识,掌握自我管理、自我保健的方法。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对管辖的重工社区中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了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并进行随访调查,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制定的诊断标准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男67例,女53例。年龄60~88岁,平均(67.8±8.98)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8例,占6.67%;高中以上22例,占18.33%;初中以上40例,占33.33%;小学40例,占33.33%;文盲10例,占8.33%。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利用宣传栏、社区流动门诊、高血压病专题讲座、入户随访、电话随访等方式,发放高血压防治宣传折页及面对面传授,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文化程度、性格、心理等特点,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使患者在认知高血压病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改变其行为,以科学地、积极主动地态度对待疾病,纠正治疗误区,自觉地控制饮食和规律地运动,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做到自我控制血压,定期检查身体,根据病情合理长期用药,以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

1.2.2用药知识指导根据老年患者认知能力和记忆力差的特点,进行用药指导,把服药同生活中某些必须做得事相联系,如与一日三餐相联系,避免遗漏服药导致血压不稳;同时向患者交待常用降压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服药方法:短效降压药每日3次,长效降压药每日1次,在早晨起床6~7时服;中效降压药每日2次,第二次应在下午4~5时服用,忌在临睡前服用,根据血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制剂。讲解药物的副作用,以及出现副作用时应对措施。服药注意事项:如:1)降压不宜过快过低;2)不能自己随便换药、减少药量或突然停药,坚持规律性服药,维持血压平衡;3)服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有效地保护心、脑、肾,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4)充分认识到血压降到正常范围仍需终生服药。

1.2.3心理指导老年高血压病常常会有:焦躁、抑郁、易激动等不良的情绪,对高血压的控制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易形成负面的影响,医护人员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让其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和心理承受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或已经存在的并发症得到良好的控制。

1.2.4饮食指导合理饮食是高血压病治疗的基础,对控制疾病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1)限制饮酒与咖啡,提倡戒烟,2)控制热能和体重,3)限制食盐摄入。在限制食盐的同时,注意补充钾盐,4)限制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1.2.5生活指导教育患者充分认识到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采取步行、慢跑、打门球、太极拳等运动方式,结合血压的变化和自觉症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保证充足的睡眠(7~8小时/日),并重视运动中和运动后的感觉,运动中须注意安全,应防止因运动后交感神经兴奋,血压进一步增高而发生脑血管意外。坐卧时动作轻巧,避免急剧脑供血不足导致脑血管意外发生,鼓励患者参加适度的家务劳动和社会活动,如种花、书法、欣赏音乐等,不宜打麻将、搬运重物、剧烈运动等。

1.2.6自我保健指导高血压病是一种慢性病,血压常受患者情绪、环境、气候变化的影响而波动,为方便及时监测血压,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做到定时、定、定血压计监测血压并做好记录,根据血压调整测量血压的次数,指导患者及家属观察病情及自救,如出现心前区疼痛、夜间憋闷、头晕、剧烈头胀痛、呕吐、视力模糊、肢体活动不灵活、言语不清楚,应立即测量血压,如发现血压急剧升高,除立即服用降压药外,同时应立即卧床休息,抬高床头,避免突然倒地发生意外,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求救。

1.2.7建立家庭支持老年高血压患者大多数时间是在家中治疗,因此,社区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家属的健康宣传教育,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和有效的心理支持及经济援助,建立家庭支持系统,能有效的缓解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抑郁、悲观的心理压力,在病情发生变化,能帮助患者采取极有效的方法,避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1.2.8自我管理小组活动每月定期组织召开高血压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活动,邀请家属参加,请血压控制好的患者介绍经验,通过医患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及家属之间的直接交谈,使其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共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配合治疗,使高血压得到良好控制,达到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1.3评定方法采用我们设计的老年高血压知识掌握及运用情况问卷;主要内容:对高血压知识认知、自我心理调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合理用药、血压监测、定期检查等;对健康教育实施前、后分两次进行调查每项总分按100分计算,得70分为掌握,由患者本人填写或家属后收回,共发放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100%。

1.4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见表1;健康教育前、后对降压效果的影响见表2。〖FL)〗

3讨论

3.1健康教育是指导患者掌握有关疾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1],针对社区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血压控制率低的特点,我社区有效地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和对待高血压,自觉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及合适的运动方式及强度,掌握各种高血压实用知识技巧,增强其自我管理、自我保健意识。据统计表1显示,通过健康教育90%以上的患者能够掌握疾病的防治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减轻了心理压力,并掌握合理用药和自我监测血压,达到稳定控制血压并能定期体检。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2]。健康教育前后比较降压效果有显著差异(p

3.2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而在自我管理小组中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较高,通过医护人员的定期随访,解决了社区老年患者看病难的问题,同时减轻他们因住院给家庭带来的负担[3],实施社区健康教育,不仅加强了社区医师团队与患者和家属之间的交流,而且对我们作为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示范区慢病防控工作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米光明,林琳.医院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4.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篇10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饮食护理

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且发病率越来越高,并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高血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高血压有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所以调整饮食结构,改变生活方式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持续的血压升高会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严重的损害,中重度高血压患者不仅要饮食调整,还要依赖药物治疗,定期规律的服药有利于降低血压水平,维持血压的稳定。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也是治疗的重要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30名高血压患者。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7-78岁,平均年龄(52.7±7.9)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3.8±4.4)年。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方法

护理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护理和饮食护理两个部分。

1.2.1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护理

①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指导患者针对自身不同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进行治疗。一般首选作用缓和、持久、副作用小的口服抗高血压制剂,防止用药过猛引起血压骤降等不良反应。对于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尽量选用aCei类药物,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降低血糖水平。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该尽量选用半衰期适中的药物,防止加重机体损害。指导患者定期测量血压,监测治疗效果,根据血压水平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及类型,必要时可以采用联合用药。

②指导患者规律服药:很多高血压患者一旦被确诊就需要终身服药治疗,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长期服药使患者变的烦躁不安,依从性下降。很多患者发现自己血压水平降低以后就擅自停药或减药,造成血压水平出现较大的波动,影响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向患者介绍长期规律服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励患者坚持按医嘱服药,不可擅自改变剂量和服药时间。

③指导患者如何处理药物不良反应:部分高血压患者在服药以后出现低血压、咳嗽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应提前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同时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的服药,尽量选择在早晨服药,这样不仅符合人体生理代谢的规律,也有利于一天血压水平的控制。尽量避免睡前或餐后服药,因为夜间迷走神经兴奋,血压水平本身就会下降,在服用降压药物很容易引起低血压,严重者甚至引起头晕、昏厥等。而餐后由于大量的血液进入胃肠道消化系统,外周循环血量减少也容易引起低血压反应。指导患者学会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一旦出现尿量减少,且有头痛、呕吐等症状应高度关注,可能为高血压危象,应及早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1.2.2高血压饮食护理

①控制体重,清淡饮食:很多高血压患者都伴有肥胖、脂质代谢紊乱等问题,所以控制体重增长对于降低血压水平,维持整体健康水平都非常重要。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清淡,指导患者尽量少食用高油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量,炒菜时使用植物油进行烹饪,以玉米油、芝麻油、葵花籽油、花生油交替炒菜为宜。经常感到头昏、眩晕、颜面潮热,局部麻木的高血压病人,应少吃动物食品如牛、羊肉,可多吃鱼、虾及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指导患者合理搭配食物,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尽量控制体重的增长,减轻身体负担。

②戒烟限酒,健康生活: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嘱咐患者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烟酒可以使机体小动脉调节机制发生紊乱,导致血压升高或处于不稳定状态。有研究表明,吸烟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可以诱发小血管痉挛导致血管闭塞,血压升高。同时,烟草中的某些成分具有兴奋作用,可以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促进机体儿茶酚胺的释放,增加受体的敏感性,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2]。曾有研究表明,血压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加,饮酒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以外的概率远远大于不饮酒者。因此高血压患者为降低死亡率应该尽量少饮酒或者不饮酒。一方面,酒精可以直接引起血压的波动不利于血压水平的控制,另一方面,酒精对很多药物都有影响,会影响降压药的效果[3]。

③多食用具有降压效果的蔬菜和水果:多食用一些含镁较多的食物如苹果、柠檬、菠萝及山碴等、钾能够有效的对抗钠水潴留作用,减少血管损伤。同时可以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对抗氧自由基对血管的损害,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脑血管。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④适当饮茶,低钠饮食:指导高血压患者减少日常饮食中食盐的摄入量,尽量食用低钠盐,防止钠水潴留增加心脏负担。经常食用芹菜、大蒜、木耳、苦瓜、冬瓜、蜂蜜等高钾低钠或无钠食物,有利于协同抗高血压药物发挥降压作用。提倡高血压患者饮茶,因茶中含有茶碱、茶多酚等多种有效物质,可以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血管的韧性,促进尿液排出,减轻肾脏负担。但不宜饮大量浓茶,防止过度兴奋引起血管剧烈收缩导致血管破裂发生心脑血管意外[4]。

2小结

临床研究资料表明,降低血压或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引起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有调查表明,高血压的发病主要与遗传、肥胖、吸烟、酗酒、高钠饮食等生活因素有关[5]。

本实验中,30例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护理和饮食护理以后,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血压水平控制较为稳定。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护理可以增加患者对疾病及治疗过程的认识,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定时服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让患者了解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教会其正确的预防及处理方法,能够有效避免意外的发生,减少高血压的病死率。饮食护理对于高血压患者是基础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该注意调整饮食结构,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不仅有利于血压水平的控制,也能促进患者健康,延长患者的寿命。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护理和饮食护理有利于血压水平的控制,促进患者健康生活,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美,周国秀,蔡玉琴.健康教育路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0,中旬学术版:65-66.

[2]叶肖红,叶莉,叶锐等.社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0,12(4):3406-3407.

[3]王维.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和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护理[J].临床护理2013,11(1):3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