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三年级班级文化建设十篇初三年级班级文化建设十篇

初三年级班级文化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9:31

初三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篇1

一、重视年级组文化建设,营造中考备战氛围

初三年级文化建设包括学校德育教学等综合性建设,也为班集体建设起到了支点作用,更好地营造中考备战氛围。而班级文化建设又是年级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能够更好地营造初三年级组班集体建设氛围。作为收获学年的年级组,班主任必须把班级文化建设作为中考文化建设的重点。初三年级组本着“全面育人备战中考”的原则,充分调动班主任及学生的积极性,营造班级文化氛围,以班级白板等平台作为外在的开拓地,大力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这样,既美化了教室,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智力和动手能力,又促进中考团队作战的凝聚力,进一步彰显初三年级组班级文化建设的特点,促进学校的德育建设。

二、利用学生、班级、年级组、教师资源,开展多种活动建设班集体

班集体建设离不开年级组、学生、班级、教师资源的有机组合,因此充分开展多种活动,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参与年级组建设和班集体建设的积极性很重要。首先,建立“年级组长管理,班主任负责,全体教师监督”的年级组内部德育管理体系和办法,在此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才利于班集体建设。其次,明确年级组和班级活动的目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学生品德培养,各种价值观的树立。这样,讨论活动的过程就成了学生认同目标的过程,活动的过程就成了学生参与目标实现的过程,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也随之增强,那么班集体建设就会变成全班每个同学的自觉行动。并且活动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既能愉悦学生身心,突出学生个性,为学生的中考保驾护航;同时把年级组、学生的个人活动与班集体的凝聚力紧密捆绑在一起,促进班集体建设。

三、关注班集体建设的多元化融合,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班集体建设

一个班级是以学生为中心,班集体建设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班集体建设的多元化融合。学校处在边郊地带,学生的生源呈现多样化状态,尤其进城务工子女较多。因此学生和家长的素质、生活经历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初三年级组和班主任共同建设班集体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干部和全体同学共同参与班级多元化的管理,并使班级得到全体学生的认同。师生拧成一股绳,共同为班集体建设而奋斗,让学生真正成为班集体建设的主人。建设班集体中人人能独当一面的集体队伍,尤其小干部队伍,发扬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笔者经常在班级设立各种管理职位,关注班集体建设的多元化融合,使每个学生有岗,重视培养学生干部,注意做到对干部放心、放权,逐步建立班集体中一支强劲的主体力量。并且在班集体建设中,注意尊重每个学生,让他们在参与集体建设中看到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主人翁的作用。这样,当班级学生主体地位确立,班集体建设的目标就可以实现,也能促进年级组建设。

四、优化年级组教师年龄经验的衔接,达到班集体建设全员育人的作用

初三年级组是学校教育教学中重要的机构之一,班集体建设要真正_到全员育人的作用,必须优化年级组教师年龄经验的衔接,使年级组老、中、青诸多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作为年级组长要依靠骨干教师,把培养青年教师的重要任务担当起来,还要注意对青年教师传、帮、带。其次,明确年级组的职责和权力,实现年级组教师共同管理的原则。为了提高班集体建设的质量,每位教师彰显个人的魅力重视学生品德培养,并且在初三年级组建立学生班集体建设贡献量化考核档案,确立学生班集体建设量化基本分,把每位教师的个人管理班级才能与学生班集体贡献量化考核评价相联系,文理科教师、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从不同角度影响学生,共同为创建班集体出力。最后,要建立年级班级所有成员的共同情感。年级组长注意启发组内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及时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听取学生的心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全体任课教师认同并共同为班集体建设奋斗,加快班集体建设的步伐,从而为班集体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师生平台,达到全员育人的作用。

初三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篇2

一、树立明确的目标和愿景

起始年级伊始,我从一堆繁琐、复杂甚至异想天开的班级设想中终于理出了自己3年的治班目标和愿景。

目标愿景初一年级建设有特色班级文化培养学生感悟并懂得感恩初二年级平稳过渡浸透尽可能多的优秀品德、积极乐观的性格教育初三年级凝心聚力,圆梦中考开展励志教育,疏导心理压力,实现紧张充实而又从容的备考状态事实证明,清晰的目标和愿景,在之后繁复、波折的班主任教育生活中,多次让我理清头绪,看清使命、产生动力,深刻体会到这份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二、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在建班伊始能迅速融合人心,形成团队。具体操作步骤是:(1)我和全班学生(54人)共同构想、集思广益,制定了班名、班歌、班徽、班训,还协定了班规、班级教室布置、班刊《新锐》、班日志;(2)班级建立了四大组(i的旋律组、海阔天空组、乘风的羽翼组、aLLStaR组)和五大部(纪律部、学习部、卫生部、宣传部、体育部),这样就实现了我初步设想的“班级横纵管理体制”的雏形;(3)四大组由组长自聘组员(约12~14人),任命语、数、外三科学,卫生组长,大组长总管纪律和兼管其他整体性事务。全组成员共建组名、组歌、组徽、组规等,形成个性鲜明的组文化;(4)五大部也是由部长根据需要自聘部员(约8~11人),每部工作成员根据班规,每天公平公正地记录、统计四大组各项表现,每天放学前总结各组当天表现情况及公布当天四大组综合组分。这样一系列热闹而井然有序的构思、组建,全民参与制定、监督的工作后,学生很快相互熟悉、融入初中生活的大家庭,每位学生既是大组组员,又是部委的部员,人人有归属,人人有活干,人人有权利,人人有责任。

这一年,根据班级初一起始学年的愿景,班级展开了一系列感恩主题的班会,“感谢师恩(教师节)”“感恩的心(感恩父母)”“送别会(同学离别,珍惜、感谢友情)”“告别会(笔者住院,学生送别,表达祝愿)”,这些班会收效极好,家长也积极参与到主持人、体验者的活动中,班会形式多样、情节布置催人泪下,学生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为这个班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积淀了班级宝贵的精神财富。

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促成班级精神的凝结,而班级精神一旦为全体学生所认同,将内化为一种集体信念、一种让几十颗心紧紧凝聚的力量,一种让全班深受鼓舞的战斗豪情。那段时间,新奇、快乐、归属感、主人翁,是学生们提到最高频的词汇。

三、根据学情,灵活改革、创新教育方法,并有效落实

曾在《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里看到这样一段话:“不要让过去的任何管理方式成为一种定势,要从每一种管理方式中寻找有价值的东西,同时也要积极探索自己所管理的对象,在不断的发展中改进自己的管理方式。”初一阶段的四大组制,让学生迅速彼此熟悉了解、让班级迅速凝聚,形成本班独有的鲜明特色,这一学年在紧张充实、一帆风顺中度过。但是刚上初中的学生往往争强斗胜,所以四大组成员间逐渐呈现出冰火不相容,争分趋势愈演愈烈之势,这种形式如果放任到初二学生们的逆反期,前景还是很令人担忧的。

初一下学期末,由于笔者生病住院,之后无法继续担任班主任工作,等初二下学期再接手班级的时候,面临的是一个重组后的两极分化的庞大集体,人数增加到57人,一大半的学生不是以前本班的,班里事故不断,“摁下葫芦瓢起来”,不完成、抄袭作业、打架受伤、顶撞教师、课堂纪律差、零食现象严重、班级卫生一塌糊涂、另类学生展露头角……我忙得焦头烂额,疲于应付,甚至萌生打退堂鼓的念头。但想着自己治班的理念“无为而治”,想着学生们马上要步入初三中考学年,想着自己当初立下帮助学生圆梦中考的心愿,我不愿也决不能有半点退缩。

因此,箭在弦上,班级管理改革势在必行。首先,我把学生分三拨(原班人马、后调进班级的学生、另类性格或表现的学生)分别亲近、熟悉、了解、真诚地沟通,再根据以往习得的教育经验,反复斟酌,决定继续沿用,稍作调整“班级横纵管理体制”,这样能帮助我迅速把班级从一盘散沙的状态凝聚起来。

1.横向管理

(1)由原来容易纷争的四大组变更为10个小组(4或6人),按照班级综合成绩名次蛇形分组,再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纪律表现、身高等因素做出微调。

(2)依据成绩、学科强弱互补原则,每一小组分出2或3对学友(即师徒互助)。

2.纵向管理

五大部精简部门为“纪律部”“学习部”“卫生部”“文体部”,依照全班同学和教师共同协定的新班规,每天公正公平地记录、统计10个小组各项表现。每天放学前总结各组当天表现情况及公布当天四大组综合组分。

历时两个多月,新的班级体制试行良好,我又辅以一系列优秀品德、“阳光”性格的小型启示班会,班级渐渐稳定,学生们渐渐收心,他们蜕变得乐于且善于自己控制自己,自己战胜自己,这一轮的班级管理改革得到明显收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及同伴教育功效。我的心稍微安稳一些,自己也从很多繁杂的事务及各种“料后”的角色出解脱出来。

但是,笔者又反思及忧虑,“管”仅仅是为了“不管”么?学生们的注意力如何能更快、更集中地转向学习,毕竟即将到来的初三学年是决定他们命运的一个重要环节,初二必须平稳过度,学生注意力必须转向学习。

于是,我决定把“学友制”落到实处,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我探索、试行并最终落实了以下规则:

(1)每一对学友(师徒)搭档的成绩互相绑定,由各科学习委员报分(每对学友单科平均分)给学习部长;

(2)每周由学习部长全班张榜“学友评比周表”,记录每对学友一周各科考试的平均成绩,并且统计出单科成绩、综合成绩前三名、后三名,以及班级最有进步、最退步的三对搭档(注:“学友”组建基本保证全班28对师徒的全科平均水平起始点是相近的)。

(3)其中最进步搭档前三名会获得“学友奖学金”,并为本小组赢得德育量化分(注:“学友奖学金”由家委会自筹、学生义卖筹得,由两名班长管理,记录明确支出细则,每月公布账目于班级邮箱)。学友评比周表(略)。

“学友制”在教师的积极倡导、鼓励下,学生们互相竞争的乐趣中,班级里多对搭档成绩突飞猛进,班级学习互助蔚然成风。这个制度不仅使本班学生收获了自信与傲人的成绩,还进一步地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初三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篇3

(一)提出特色班级管理的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就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明确教育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发展,为社会现代化服务。其次,要有全面的人才观,清楚社会对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规格、多层次的。教育的成功在于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还要有科学的质量观,明确分数不等于质量。权衡一个学校的标准,不能只看分数或“升学率”,还要看是否培养了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落实这种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要求学校既要面向全体学生,选择适应学生的教育;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发掘学生的发展动因,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学校发展首先理念要先行,思路决定出路。近年来,本校提出以“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初中学校”为办学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秉承“立德、崇学、砺志、有为”的办学方向,牢固树立“依法治校,文化育人,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的治校方略。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强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充分地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注重学生的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鼓励学生立好志、读好书、做好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实基础。在办学指导思想的指引下,三中人肩负起“爱我三中、校兴我荣”的使命。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切实地履行了人民教师的职责。《课标》强调:“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班级是学生学习、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基地,是培育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班集体是由不同家庭和社区(村镇)文化背景,不同个性品质,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结合而成的文化生态群体,是学生心灵碰撞最直接、最微妙的场所。寻求班级的发展,提升精神品质,丰富文化内涵,提高现代人的综合素养,要求我们要重视班级特色建设,以良好的特色文化氛围感染学生,提升学生集体归属感、责任感、荣誉感;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推动班级凝聚力,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提高班级整体水平及班级竞争力,形成正确的集体主义精神;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特色班级及其重要意义

特色,就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所谓特色班级,即品牌班级,是各班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班主任(含科任)依据自身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需求、特长等因素,持之以恒地开展的有独特教育风格的班级特色活动。特色班级应有自己的班风、学风、班歌、班口号、班集体荣誉感和良好精神面貌等。要形成特色,简单一点讲就是持之以恒的做某件事,主题明确,坚持并使之积淀,良好的积淀就会形成班级特色。特色班级是有独特的班级氛围、教育风格,能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其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等,区别于其他班级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的班级。一个班级的发展,就是学生的发展。鉴于这样的认识,学校倡议开展“班班创特色,班班有特色,特色之花齐放”的创建特色班级的活动。在创建特色的班集体的过程中,让教师和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通过特色班级的创建,可以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二、实验内容特色化架构下的班级管理,重点实验研究以下内容

1.探讨推进“生本管理”的新模式。即“以学生为本”,凸显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自我管理。这样的预设模式,符合成长发展的阶段需要,创设了特色化架构的德育体系,本源的理论框架。行为习惯养成,学习成绩的评判及考量,应当重设原初的具体指标,把同学的认知态度、情感、价值观、创新特性的思考精神,主动接纳知识这样的心态,都涵盖进拟定的考量指标中,不单纯注重分数。探讨为学生搭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平台,增强班集体荣誉感。

2.探讨如何注重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把班级特有的文化建设,当成切入点。从平常的课室布置、班级口号、誓词、班级精神等方面,依循育人为本这一总指引,建构班级的新颖文化。动员全班同学参与,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集思广益,形成个性特征鲜明的班级文化。

3.探讨如何注重挖掘学生潜能。结合学生成长心理特点,研究学生的内心情感,发现学生特有的潜能,调动学生认知的热情,激励和赏识学生,协助学生树立信心,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

4.探讨如何转变育人理念。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培养德育研究意识和能力,摒弃传统育人观,牢固树立育人为本,为每一位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基的育人理念。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核心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法,同时伴以观察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反思研究法,测量法,问卷等方法。通过两年的研究,进行多次过程性评价和定性分析,总结出研究经验,以校本教材和论文的形式形成研究成果,并把优秀的个案或作品向广大教师推广和借鉴。

四、研究过程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创建特色班级动员大会,对课题组成员及全校班主任进行新课程德育理念的学习,转变教师的教育管理观念。

2.各班成立创建特色班级机构并研究确定特色班级主题,制定方案。选择班级特色主题。根据学生的特点,班级优势与不足,班主任的优势等,结合班级发展的需要,讨论、确定本班特色(如礼仪示范班、纪律示范班、教室规范、美化示范班、课间操示范班、早到先读示范班、节能示范班、清洁卫生示范班、值周示范班、着装、发饰示范班、安全规范示范班等等),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目标。围绕班级文化特色,师生共同制定的目标作为指导日后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使班级文化建设能按照一定的方式循序渐进,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充分酝酿,精心设计团体活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从中不断显现特定的文化价值。因此,在设计班级文化团体活动时,要注意全员性和活泼性,即全体同学都乐于参加,勤于参加。

3.形成班级创建方案,填写特色班级申报表。

4.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对各班创建特色方案进行审评。

5.各班级按方案开始创建活动。如布置教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群策群力,立足于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着眼于突出独特的文化内涵;设计班级标志,包括班级口号、班徽、班歌、班训、班级公约等。要求动员全班同学参与,充分发挥大家的智慧,集思广益,形成个性特征鲜明的班级标志;健全班级特色活动规章制度,形成正确的舆论环境,养成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在创建过程中,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对各班创建活动进行检查、调研。

6.学期末进行特色班级评估验收,总结并表彰挂牌。评估验收主要依据学生是否知晓并愿意积极参与;创建目标是否实现(根据创建申报时提出的量化目标进行考核);创建特色活动的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如文字资料、相关照片、海报等;学生对本班特色的认可度,并能得到兄弟班级及任课教师的认可,对兄弟班级能起到一定的辐射、影响、示范作用。

7.对研究中获取的各种资料进行归类、分析、整理,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

五、班级管理的凸显成效

本研究在新丰县第三中学初中三年级的六个班中进行,其中实验班与对照班各三个班。以特色班级管理模式为自变量,以学习动机、学习成绩、班级体建设水平为因变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特色班级管理的对比实验。班级特色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实验班的学生动机明显优于对照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对照班有显著提高;有效的提高班集体建设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班;成功的班级特色管理模式方面的改革能够带来巨大的管理效益。通过一年多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凸显成效,在“礼”、“静”、“净”、“序”等多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同学的班级荣誉感,有很大提升,测试的成绩明显提高。经由师生努力,校风及学风有了明显进步,校容及校貌也有明晰的变化,家长及社会的满意度,不断上升。德育考核的优良率,高达95%以上,违法犯罪率为零,流失率被管控在1%以下。实验班的同学参与韶关市年度的“英东杯”竞赛、作文比赛和书画比赛,成绩优秀。学校中考成绩进一步得到提升(实验班罗琳山同学获取了韶关市2013年中考状元)。2014年中考,更是硕果累累,全面飘红。新丰县中考总分状元和第二名及第三名均出自本校。九年级三个实验班有20多名学生荣登县单科状元榜。县总分前10名我校有6人,县总分前20名我校有16人,县总分前30名我校有19人,县总分前50名我校有29人,县总分前100名我校有45人,县总分前200名我校有84人,县总分前500名我校有210人,县总分前1000名我校有371人。考上新丰一中突破500人,成为全县输送最多高中生源的学校,赢得广大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赞誉。学校连续两年荣获中考团体第一名、中考优胜学校、中小学学校管理综合考核一等奖、韶关市安全文明校园、韶关市德育先进单位等荣誉。如今,学校正向有秩序的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健康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人文校园的良好氛围迈进。通过实行特色班级管理模式,学生主体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带来了巨大的教育教学效益,促进了教育工作者探索提高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也造就一批能构建班级特色文化、教育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和育人艺术水平。通过班级文化的构建,更加丰富了校园文化,提升了学校品位。

六、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初色班级管理有显著效果,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初中班主任教师对特色班级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视。希望更多的初中班主任可以把特色班级管理当作一种模式应用到实践中去,并进一步改进优化。结论一:班级管理应突出体现“生本管理”的特色。该模式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出学生潜力,转变育人理念,具有成效性的新颖模式。“生本管理”的新颖模式,摸索了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树立了改革和创新意识,培养德育研究意识和能力。也为学生搭建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平台,增强了班集体荣誉感。结论二:班级管理应加强和注重班级文化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奇特的感染力、约束力,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注重班级独有的文化建构,用具有特点的班级文化,激发同学热情,让同学体悟出主人翁的地位。班级文化特有的建设,应渗透到多个环节。例如:让同学创设新颖方案,变更现有的教室布置,增添特色明晰的板报专栏,折射出平日的生活状态。可以让同学自主探究,拟定代表班级特色的、带有吸引力的口号,以便展示出班级的最佳风貌。只有集思广益,才能建构最佳的文化氛围,让同学觉得班级就像自己的家庭。结论三:班级管理应突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生为本”,侧重赋予同学应有的主体地位。初中时段中的各科目学习,都要凸显学生这一主置。特色明晰的班级管理,还要变更惯用的评价指标。创设的素质评判指标,应包含多重的层级,而不只包含单一化的成绩。平日的课堂环节,应把自主特性的探究、学习组的协同合作,设定成侧重的部分。注重对同学的奖励,以便调动学习热情。结论四:班级管理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初中的教育中,应能彰显出同学的独特性,促进全面发展,培育出高素质的优秀学生。要深入挖掘班内的学生潜能,注意辨识个体差别。班级包含着不同背景的学生,来自不同村镇,不同家庭。这种差异特性的背景,造就了差异架构下的个体素养、多层级的爱好及兴趣。不同性格的同学,来到同一班级,难免凸显性格碰撞,班主任应培育同学的协作意识,在协同及合作中,挖掘潜力,形成最佳的个人素质。传统情形下的育人理念,侧重交给同学一致的知识,以便提升应试水准。应当变更这种认知,转变偏旧的育人理念,接纳多样化架构下的差异,进一步改进教育方式,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教育的新方式、新途径,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总之,只有不断创新转变育人理论,摸索一条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才能提升班级的整体实力。树立正确的舆论,指引同学朝向正确的方向,锻炼自我,融入班级的集体。教师应耐心协助同学,化解平日遇到的生活疑难、学习之中的困境,有助于增添凝聚力,也增添了班级活力。

七、现有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初中生正处于特有的“叛逆期”和“转型期”,为班级管理带来了困难。有的同学家庭特殊,家庭教育不能到位。教师工资待遇仍旧偏低,不能激发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热情。如何理智思考当前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和年龄特点,破解学校德育瓶颈问题,是教育工作者要长期面对的课题。

(二)摸索改进方向

初三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篇4

班主任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经验型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制度化管理;以学生为中心的文化管理。仅仅停留于“经验型”“制度化”管理的班主任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学生群体。在这三个层面的管理中,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文化管理的基础就是构建班级管理文化。

班级管理文化是指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通过师生共同交往、交流与磨合而形成的价值观、价值取向、群体意识、班级舆论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班级管理文化建设不是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也不是一次班级文化比赛就能较出高下的,而是贯穿在班集体建设的整个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每一天、每个常规管理的每个细节中,如此才能构建出有生命力的班级管理文化。以下是笔者在班级管理文化建设中的几点思考与尝试。

一、建立集体认同感,

走好班级管理文化建设第一步

班级管理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好的契机是在班主任接手管理班级之初。无论是中途接班,还是从起始年级带班,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最初一周到一个月,是班级文化初步成型的时期。如何构建班级管理文化,班主任应该在接任之初做一个基本规划。笔者通过如下途径来建构自己的班级管理文化。

在第一次与学生见面时,笔者会预先准备一次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人生观、价值观。笔者将学生在问卷调查中最关注、最集中和最敏感的几个话题作为开学第一个月主题班会的内容,在全班进行交流探讨,以达成共识。通过这些共识来构成学生初步的集体认同感,也让学生在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集体时就意识到班级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班级,也不是几个班委的班级,而是由全体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集体,每个人都应对这个集体产生认同感,这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基础。真正有效的德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说教,而是教师通过给学生创造环境,给予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个班级中建立集体认同感,是融入集体的第一步,也为将来融入社会,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做准备。

二、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形成和谐班级氛围

一个班级是否能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构建有生命力的班级管理文化,取决于是否建立了合理的激励机制。对此,笔者有以下两点做法。

1.内在激励

有一句话笔者总会在接手班级的第一天告诉学生:教师不会以你们的成绩来评判你们的好坏。学生是富有个性的生命,教育决不能把他们当作一个个泥团往一个模子里按,而应当为其提供充分的、合适的条件,让他们各自发挥能动作用,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多种可能性。作为班主任,对于学生成绩上的激励也应当努力内化,不停留在分数本身,循循善诱,教学相长,学生喜欢教师,如入胜境,自然乐于学习,勤于学习。教师要把关注点从成绩上转移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心态、学习方法培养等方面,并且要寻找每个学生在这些方面上值得肯定的闪光点,真正做到“内在激励”。

2.“师表”激励

常言道:什么样的班主任带出什么样的班级。这句话说明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影响一个班级呈现的风貌。要使学生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班主任首先要拥有这样的人生观;要帮助学生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班主任自己就得有意识地养成这些良好习惯。这也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不是一句高高在上的口号,也不是只有作为标杆的老前辈才能做到,而是每一个班主任都应当努力做到。班主任每天呈现在班级学生面前的精神状态,处理班级事务的态度,对于某件事情的看法,都是一种“师表”,也可以作为一种对学生的激励。

归根到底,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成长的需要,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努力做到使教育适合每个学生,这才是最好的激励。

三、注重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让班级管理文化具有生命力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形成什么样的人生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思想品德以至影响其整个人生的发展。叶圣陶先生十分注重对青少年进行人生观教育,他在《教育与人生》一文中指出:人生观教育,一是“认识自己”,二是“革新自己”,三是“成就自己”。叶老认为青少年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积极行动,作出必要的改变,进而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自我意识有了一个阶段性的飞跃,对于问题也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和分析能力,但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正处于一个不稳定时期,很容易主观、盲从、受干扰。在如今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之下,青少年容易受到各种社会导向的冲击,价值观的务实化、趋利化对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对于如今的高中生来说尤为重要。班主任,必须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这是构建班级管理文化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三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篇5

北京市团结湖三中是朝阳区一所普通的初级中学,曾获得“北京市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全国学习科学实验学校”、“中学Jip第三轮实验全国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是朝阳区普通中学示范学校。该校校园面积只有十多亩,规模不大,现有学生780人,开设19个班,其中七年级7个班,八年级6个班,九年级6个班,一线老师52名。教室与各种实验室集中在一幢五层大楼里。大楼每层前面是教室,后面是实验室,走廊两边是科技展示或学生作品展,每层通道上面都是挂着三个字“敬静净”,学校开设多种特长班,有英语实验班、棋类特长班、乐团特长班、科技特长班等。各类特长生多次获奖,教师多次在市级、a级课大奖中获奖。团结湖三中总体概括为:校园狭小整洁、班级人数标准,教学设备齐全,师资合理优秀,校风民主和谐,教改成效显着。

团结湖三中在韩希文校长带领下,坚持“人文精神、和谐发展、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五年规划》和《八项工程》为抓手,突现“出名师、育名生、创名校”的办学目标。确立“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提高质量,培养人才”的办学策略,发扬“奉献、和谐、全力、发展”的校园精神,团结奋进提质量,务实创新求发展,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

(一)注重校本课程建设,构建学习+特长的班集体。

团结湖三中把具有共同爱好、兴趣的同学集中编班,以学习为主、辅助特长,配备有实力的教师指导,使学生的能力与思维品质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创建优秀班集体,形成了团结湖三中的一大办学特色:开设了乐团、棋类、科技、英语等特长班,并开设了拓展课、选修课、活动课等课程,由初一至初三年级的全体学生自由选择(每人至少参加一项)。拓展了教学领域和学生活动的空间、时间,开阔了学生视野,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二)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团结湖三中在管理上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国家要求,适应学校师生的规章制度,使学校群体达到“奉献、合力、和谐、发展”。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全面发展一切学生,倡导“主体参与、分层指导、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Jip理念,构建学习+特长的班集体,弘扬个性,发展个性,把人文与素质落实到行动中去,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思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关爱每一个学生。以人为本,一切从教师出发,不拘一格推名师,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一切有利于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一切有利于发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一切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待遇。强调“班子、质量、队伍、团体、待遇”的十字要领和“质量是生命线、科研是水平线、队伍是基础线”的三线标准。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开创了团结湖三中可持续与稳定的发展的新局面。

(三)多层次、高层次、深层次的德育工作格局。

(1)坚持德智一体化办学思想。

团结湖三中以德育的实效性出发,针对不同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认识结构,对初一到初三学生实施分层系列教育。初一注重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初二注重做人教育与法律常识教育;初三注重社会发展与国情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为培养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建设者奠定了根基。

加强日常常规管理,注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训小干部参与日常管理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德知体综合测评制度,形成有效激励机制。

(2)遵循“严、紧、细、实”的工作方针,全员全程、全方位德育。

初三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篇6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全体师生一道自班级成立之初就同心同德,共同努力,解决了一个个问题,到目前为止,基本实现了预定的目标。现在回顾起来,自2003年9月以来,我们主要围绕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做了以下几件事:

首先,带领学生布置好班级的“硬环境”。在本班,以班委会为主体,我们本着公平、公开、公正性的出发点,将班级生活中的“硬环境”作了一些布置。

1.在“班级外表”上做文章

“班级外表”包括班级中人和物的清洁和整齐。我们以教室内外卫生的打扫和保持为突破口,重点关注学生自身的外表形象的规范教育。我们委派专人监督检查同学们的衣着打扮等事务,不定期抽查学生在教室和宿舍的物品(包括桌椅等)的安全和规范,并侧重于落实或整改。

除此以外,我们结合“英语月”、“艺术月”等活动,用自己的手装扮自己的“班级家园”。墙上的张贴画由学生自己画,教室的黑板报由学生自己办,教室的挂饰由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物品的摆放由学生自己讨论决定,力求规范且别具一格。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体现出了本班文化建设的特色。

2.充分发挥出监督机构的作用

在讨论、设计、布局班级“硬环境”的每一个环节中,不免有一些不遵守规则的学生捣乱,因此,监督机制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中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班委会中临时设立了“督导小组”,由班长牵头开展工作,直接接替班委会负责。对于违反既定规则的学生,班委会和督导小组商议后给予一定的处罚,通常是一些公益性的“体力活”。这样,确保了每项工作的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其次,指导学生完善班级的“软环境”。

还是在集思广益和民主集中的前提下,通过议题提出与论证,提案的拟订与修改,决议的形成与实施等步骤,我们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件事。

1.建设好学习生活的纪律保障和秩序保障。

在本班,从班徽、班旗、班训到文明公约,卫生公约,安全公约的制定,无不凝聚了全体师生的汗水和智慧。从最初的观察他人的作品或经验开始,到最终创造自己的作品或经验为止,师生们都是本着营造一个有秩序、有纪律保障的班级环境的观点来积极参与的。在这些大家自定义的条条框框的约束下,学生们的自制力和自觉性也渐渐培养起来了。

2.分阶段确定班级文化的主题,利用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加以巩固,强化并升华。

对于刚刚踏入初中校门的新生,我们把七年级上学期的班级文化主题定为“端正、团结”。围绕这个主题,我把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把这个主题与“三操三餐两寝,课堂、自习、集会活动、交往”等几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目的在于迅速地建立规范的教学秩序。

到七年级下学期,“积极、上进”被确立为班级文化的主题,目的在于强化养成教育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此时理想教育、榜样教育结合行为教育就是我工作的重点。理想教育烘托出“上进”的文化氛围,行为教育围绕“积极”做文章。

到了八年级,集体生活比较正常的氛围形成了,但学生心态上的自私、狭隘以及追新猎奇等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绊脚石。此时情感教育,即在人格、意志、品质、健康心态、情感的培养就迫在眉睫了,所以班主任工作方向也相应转到关注个体的情商培养上,此时我们的班级文化主题为“坚强、热情、乐观、塌实、勤奋”。

最后,弱势群体的转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

弱势群体是指其行为、学习成绩或者两者都比较差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倍感孤独和自卑,也因为如此,他们可能对班级文化建设前进的步伐形成障碍。因此,建设充满活力的、朝气蓬勃的班级文化,这些弱势群体无疑是需要解决的难点和重点。在这方面,我们用一个“爱”字来转化他们。

1.深入细致地调查、观察和了解这些弱势群体。从他们的家庭状况、生理和心理状况到行为状况、学习状况,加以调查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方案。

2.重视人格教育,实施“赏识教育”。放大他们的长处和优点,使其重拾信心。重视情感教育,教育其他非弱势群体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初三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篇7

关键词:年级管理;三维立体化梯度;德育教育

随着番禺区上品教化教育理念不断的深入推进,学校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强调以“学生为本,培训现代公民”的归本意识提高。在实行年级负责制的中学,针对德育工作的立体性与全面性,以年级为载体构建纵、横向交织的立体德育管理网络,从而形成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全面育人的格局。初中学生德育,在年级管理层面,就要做“大德育”,如何做到更加教育有效呢,笔者在多年从事年级组长的管理工作中进行了实施实践和探索,根据初中三年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梯度判蚪ソ的立体化德育管理与教育将会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一、落实常规、抓好习惯为根基形成第一维德育教育梯度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初中生的成长极为重要,是提高初中生素质的一项基础性教育工作,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年级管理中落实常规、抓好习惯养成是走好初中三年最重要的第一步,也是德育教育的关键一步。笔者结合我们番禺区的教育改革新思路和本校特点,经过三届学生的实践和摸索,在年级层面初步探索出了几点有效让学生尽快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做法。

1.以通过制定和实施《年管理十项常项》为以托,让初一新生迅速养成良好习惯

制定《年级管理十项常规》包括了早读常规、上课常规、课间常规、课间操常规、眼保健操常规、升旗仪式常规、集会常规、清洁保洁常规、搭食常规、仪容仪表常规十个方面,将从方方面面去要求学生。如“早读常规”中要求做到“第一.有科代表(班干部)主持、该学科老师到位监控;第二.坐姿要端正,捧书姿势要正确,态度认真;第三.读书声音提倡以小声感情朗读为主,不提倡“唱读”、“喊读”。就需要每一位老师都按同样的标准去要求学生。经过一个月的强化训练后,学生的良好习惯基本养成,应该说是年级管理中最重要的第一步,也是德育教育梯度中的基石。

2.以级组长为核心,组建年级学生干部,为常规管理保驾护航

《年级管理十项常项》的落实、执行需要我们每一位级内的班主任、科任老师一起努力支持与配合,但日常检查、班与班之间的比较就需要学生干部协助,因此组建一个十人左右的年级干部是非常必要的,将成为年级组长的左右手。年级干部组建好后要进行培训并树立他们的威信,一周每天安排两个级干进行全级各班的日常检查进行扣加分,并及时反馈给年级长。通过这些措施将会很快让初一新生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二、以制度管理为立足点形成第二维德育教育梯度

对年级组而言,制度就是年级组日常活动的规则,是德育管理和教育的保障。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提高年级组管理和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就要在影响绩效的每个环节上形成制度,加强管理,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年级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管理评定制度。

1.建立和实施《级务日志》制度

主要通过对各班常规、学生情况进行扣加分,以班为位,每月统计,评出文明班、先进行班。对班、学生的德育常规进行一个量化考核。例如,学生在校内捡到公交车卡,将会进行表扬和加班分以此鼓励,而发现乱扔垃圾将按人次进行扣分。通过班与班的“级务日志评分”进行评比和竞争,非常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良好品行意识。

2.《品行后进生帮扶转化制度》有效减少品行出现偏差的学生

一个年级一般有多个班,学生到了初二阶段将会陆续出现“后进生”,也包括品行出现偏差的后进生。笔者在所带的近两届年级中,注意到转化品行后进生的重要性,因此建立了《后进生帮扶转化制度》,主要进行年级内一个班的三名老师进行包干到户,一个科任认领一到两个思相出现偏差的学生,并通过家访、与学生谈话等形式进行跟踪转化,并且要求老师从初二帮扶到学生毕业,年级领导小组将会进行考核和反馈帮扶效果。

三、以构建年级核心文化为第三维德育教育梯度

初中三年,对于培训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学生需要在第一维常规习惯教育和第二维制度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以书育人、以文化育人是德育教育第三维梯度的更高追求和要求,让学生从文化层面潜移默化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做一个品学兼优的中学生。笔者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年级核心文化的构建。

1.构建年级阅读文化氛围

阅读使人进步,阅读使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学生向善、向真、向美发展,所以在年级层面,很有必要按三年规划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的书籍,并适当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等活动。初一时期要求学生购买并阅读十本以上课外书,如《好习惯、益终生》、《为谁而读书》等励志书籍;初二阶段要求阅读更深层次的书,如《平凡的世界》、《怎样做男孩/女孩更优秀》等;而到了初三时间,学生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心智进一步成熟,需要《人生》、《为什么要上大学》、《文化苦旅》等好书进行引导和提升。年级通过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良好文化环境,是常规德育教育的升华,让学生在有形和无形中受益。

2.鼓励班级形成自己的特色班文化

班级是年级的一份子,在初一阶段,班主任就要为本班打造班特色文化而进行规划。通过布置课室内文化环境及主题班会课等形式进行渗透,而且要有三年的连续性才有一定的效果。笔者曾有一个班是以研究学习伟大诗人杜甫作为这个班的核心文化,班主任和学生通过研究杜甫诗集、生活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自己生活学习中有更高的追求。这种德育教育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四、结语

在当前的年级管理和年级德育教育,不能只着重于点,更要着重于面,不能只看眼前,更要眼光放远,抓好上面论述的三维梯度,将会是德育教育很好的方法、途径,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初三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篇8

河东一中XX级12班团支部组建于XX年8月,自组建之初,在校党总支、团委的指引下和各级领导老师的亲切关怀中,度过了近两年充实的高中生活。一年多来,我班团支部带领全体同学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刻苦学习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班级各项工作均走在了学校兄弟班级的前列,成为我校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

在深入贯彻区团委和校团委的方针政策和工作指示,积极开展各项团学活动,配合班委搞好班级工作的同时,通过团干、班干和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我班团支部在队伍建设、阵地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全年级乃至全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师生团员的共同努力下,河东一中XX级12班团支部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学习上涌现出更多的学习勤奋、成绩优良的团员同学,班级总成绩由刚分班初考时年级倒数第二的位置(仅高于一个美术班,低于所有文化科班级)一跃成为年级正数第一,并且在后来的几次考试中稳中继续进步,最终创下班级本科过线41人的佳绩(创造临沂市班级本科过线率纪录)。纪律、卫生、三操等综合考评班级量化一直稳居年级第一名;在全校各种竞赛中我团支部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校广播操比赛获得二等奖,歌咏比赛获得二等奖,班级文化建设教室单项和总成绩以高分领先双获年级第一;我团支部于XX年年获得河东一中 “优秀团支部”光荣称号,我班班长王景兰同学获“省级优秀班干部”、“河东区优秀共青团员”等光荣称号,夏倩、陈效德同学分获“区优秀学生”“区优秀班干部”荣誉称号;林鹏同学获“区级优秀学生干部”光荣称号,赵晨晨、王景兰同学在信息技术比赛方面分别取得了全临沂市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以雄厚的实力证明了我区在基本能力教育方面全市领先地位。在XX年年年底举行的徒步 18公里赴新四军军部考察活动中,我团支部以严明的纪律、优良的作风、高尚的风格赢得学校与社会一致好评,获“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以我团支部为起点,建设并推向全校覆盖全区的“清荷文学社”,在全区师生中产生了巨大的辐射效益,成为河东区文化阵线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以上申请,敬请区团委领导审批。

2010.4.24

附:团支部所获荣誉

团支部集体荣誉

XX年9月获“军训先进班集体”称号

XX年9月获“道德风尚先进集体”称号 

XX年年5月获“优秀团支部”称号

XX年年5月获得广播操比赛获得二等奖

XX年年6月获得歌咏比赛获得二等奖

XX年年10月获得班级文化建设第一名

2010年3月获“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

支部内团员成绩

王景兰:省级优秀班干部区级三好学生区级优秀共青团员

蒋春勇:区优秀学生干部省数学竞赛三等奖 

丁晓丽:区级三好学生   全国化学竞赛二等奖

刘文良:区优秀学生干部      

李  超: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

李成山:区三好学生          

初三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篇9

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推进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扎扎实实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加强过程管理,注重质量管理,向过程要质量。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根据各年级实际,确立分级目标。初三抓实课堂教学研究,做好“抓中辅差、培尖促优”的工作,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按计划整体推进教学进度,期末各学科力争结课,为中考复习做好准备。八年级防止班级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要求年级老师加强学法指导,培优转差。从拓宽学生知识面,从注重知识的应用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七年级抓好养成教育,作好中小衔接。各年级同时要转变教育观念,分层教学,分类辅导,确保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

2、加强学科建设,抓实学科教研活动,严格学科常规管理,强化集体备课质量,优化学科教学过程,探索并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团队意识和细节意识。全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让家长信赖的教师队伍。

三、突出三大重点,整合教育资源

1、突出教师队伍建设核心地位

教师的师德建设和业务素质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本学期重点是师德建设。

(1)重视师德养成。按时出勤,坚守工作岗位。办公期间认真钻研业务,不从事上网聊天、玩游戏等与教学无关的工作。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化,语言、仪表、行为规范化,坚持文明教学,不得坐着讲课,不得擅离教室,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注重与学生和家长沟通的艺术性,避免“软暴力”现象的出现。中午严禁喝酒,杜绝饮酒进课堂的现象。

(2)实施青蓝工程。继续强化师徒结对工作,充分发扬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优良传统,促进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

(3)班级团队作用的发挥。加强班级团队建设,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团队。班主任负责加强各学科的课堂教学管理,负责作业管理,负责各学科间的协调,负责科任和学生间的关系协调,协助薄弱学科教师提高成绩。

2、突出教研教改的重心地位

继续加大学科组建设的力度,打造在全县有一定影响、起引领作用的优势学科,尤其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一定要成为县同类学校的龙头学科。

(1)健全教研网络,完善教研机构。一是继续完善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科建设工作机制,校长亲自抓学科建设;包学科领导深入重点学科,指导学科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强年级同科教师备课组备课,强化学法与学情研究;三是加强以班主任为龙头的班级团队教研建设,搞好班内学科间的联系与研究。

初三年级班级文化建设篇10

德育工作总结报告

在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中,德育处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人为本,不断开拓德育新思路,发挥德育途径整体效益,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果。结合我校实际,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深化德育管理,拓展德育活动空间,使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以再提高,体现学校德育工作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实现了本学期德育目标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本学期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做好德育工作计划,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精心布置宣传阵地。加强对红领巾广播站、墙报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在把好舆论导向的同时,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

2、规范教室布置。各班教室的布置体现了各班的特点,营造了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3、积极做好了迎接区域现代化迎检工作,使校园文化具备与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吸引力和情感号召力,逐步形成了以红色精神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凝聚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精神。

4、大力推进书香校园进程,以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少先队活动室等。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活动,每天中午广播站定时播音,每天下午的操前讲话已形成我校的特色。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三、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

1.丰富德育活动促进养成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茅山中心小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坚持每天十分钟的养成序列教育。同时深入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等。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我们要求班主任积极思考,加强班级制度建设、班风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争创文明班级。各班的学习园地布置精美,中队角规范实用,富有教育性,各班的中队活动、好人好事都有记录。

3、加强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德育处要求各班对后进生转化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并比较及时地了解掌握有关情况,协助班主任做好个别学生的帮教工作。

4、开展了普及小康知识学习宣传活动,开展一次主题中队活动,出一期我与小康同成长黑板报,学校还利用小灵通广播站进行了宣传,真正做到了小康知识进课堂。同时,少先队组织队员开展了我与父辈手拉手,小康知识我来教活动,要求队员把自己在校学习的小康知识带回家,让他们的家长对小康知识也有所了解,让小康知识进家庭。通过开展普及小康知识学习宣传活动,让全校教师切实增强了教育工作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学生也了解了小康,更体验感悟到祖国、家乡、家庭的变化,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在学生心中树立了为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的理想。

四、做好德育教学工作计划,拓宽德育渠(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道,发挥三结合教育优势。

1、办好家长学校,增进家校联系。我们坚持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听讲座、随堂听课等形式,丰富家长学校活动,家长参与率达70%以上。同时,坚持通过电话联系、家访、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推进家校联系,提高了家教水平。

2、我校一直注重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开展了以激情奥运、阳光校园、奥运精神伴我成长等为主题的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定期观看教育片;布置宣传橱窗,让学生及时了解了国际、国内及校园大事;开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努力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的氛围。

3、我校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工作,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定期开展活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步调一致。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介绍学生基本情况、学校发展规划及对学生的要求和对家长的希望。希望家长和学校密切配合,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好孩子。提高家庭教育效果,转变家长中存在的不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存在的问题

1、全员育人方面,教师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2、家长对学生教育理念有待更新,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工作仍需加强。

3、需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今后工作设想

1、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突出全员育人观念,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育人作用,真正做到服务育人,教书育人的全方位育人观。

2、加强德育科研,探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实效性。加强德育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把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学校教育工作中去。

3、继续抓好班主任老青帮带工作,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树立全体教师皆为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思想,使全体教师能共同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以严要求、高标准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

4、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在原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学校实际出发,不断更新观念,努力使德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结合我校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德育工作总结报告

本学期,根据吴江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点,结合我校德育工作实际情况,在校长室、学校党支部的领导和支持下,坚持立德树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做一个有感恩心、有责任心、有进取心;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的人为具体目标和主要内容,广泛深入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提升队伍素质和育人能力,着力推进德育科学研究、方式方法创新和长效机制健全,着力优化育人环境,不断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定了我校5个德育专题案例,围绕案例广泛深入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构建和谐校园,使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提升德行修养,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常规教育方面

1.根据各年级、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确定不同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改进教育工作的方式与方法,充分体现德育工作的整体性,阶段性和实效性。

2.为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风、校风,新学期开学后,尤其是在初一年级在阶梯室开展了集体班会,组织学生学习贯彻《新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礼仪规范》以及我校各种规章制度,使学生规范行为,知晓学校纪律要求。并在平时加强检查,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加强学生中途离校和请假方面的管理。

请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向学生宣讲:中途因病、因事或其他原因需要离校,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学生先要向班主任请假,从班主任老师处领取并填写《出门证明》。班主任与家长联系后,在《出门证明》上签字,交给门卫并登记后,学生才可离开学校。

4.加强校园卫生检查和保洁工作,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德育处每天在早、午卫生结束后对各班教室、包管区卫生进行常规检查,确保校园全天干净、整洁。同时还请班主任经常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和保护环境的教育,使他们养成不随地乱丢垃圾的好习惯,懂得尊重自己和他人劳动成果。

5.加强校服、e卡通的检查。学生在校期间统一穿着校服,佩戴e卡通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规则意识、规范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朝气和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班级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减少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杜绝学生的奇装异服,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6.精心组织班会课观摩活动,班主任老师认真设计班会内容,班会内容紧紧围绕每个月的教育主题。

7.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展板等,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文明习惯、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8.每月对各班级教室布置,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进行检查评比,着力提升各班通过环境育人、文化育人。

9.有计划地培养各班班干部,定期召开会议,提高他们在班级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发挥学生教育学生的功效。

二、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班主任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班级工作的成效,所以班主任必须具备胜任本职工作所必须的品德、能力、个性心理等方面的条件和素质

1、定期检查《班主任手册》,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指导。

《班主任工作手册》是班级工作的总设计和总记录,也是教育工作考察的宝贵资料。我校要求各班主任应认真、及时、如实填写,以便于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每月末对《班主任手册》进行一次检查,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班主任,月末计入班集体建设考核,作为班主任的主要业务档案。

2、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和举办班主任培训。

坚持每两周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并以书面形式下发一周德育工作要点,便于班主任贯彻落实。根据班级中出现的问题,让班级管理优秀的班主任谈班级管理经验,给全校各班主任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提高了各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每月开展一次班主任工作培训。勉励全体班主任要以爱心、责任、智慧来管理班级、管理学生,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改进育人方法,把班级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做优。

3、举行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开辟班主任工作论坛。

本学期,我们继续采用班主任工作论坛的方式,让班主任在会议上就班主任工作中碰到的某些焦点问题进行讨论,畅所欲言。回顾全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成绩和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就德育导师制开展、初二年级社会实践活动、各年级家访等事宜进行了布置。全体班主任围绕班级文化建设、班级后进生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使班级学生管理工作更加有效高效。

4、取得成绩。

本学期,我校有2位班主任获得吴江市优秀班主任证书,1位老师获得优秀德育导师证书。在吴江区中小学三有三讲优秀主题班会评比中我校教师吕婷婷、吴振华获得二等奖,刘小星获得三等奖。我校卢杰平老师在吴江区初中班主任基本功竞赛评比中获得二等奖。

三、德育导师制方面

学校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教书育人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改变仅仅依靠班主任、德育教师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片面认识和现状,让所有教师都承担起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德育导师制为载体,建立一支全员参与的德育队伍,使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真正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为保证德育导师制实施工作的正常运行,我校成立学校、班级二级德育导师制指导小组,明确职责,经常、及时、细致地开展教育工作。在实施德育导师制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导师聘任制度、受导学生档案制度、定期谈心与交流制度、定期家校联络制度、定期例会制度、导师培训制度、导师考核和奖励制度,设计制作了《德育导师家校联系卡》等,使导师的工作和管理有章可循,逐步规范。根据自主、公开的原则,以班级为单位,采取个人自愿和集体推荐相结合的办法,由学校德育导师制指导小组最终确定名单。定期对《德育导师手册》和《学生成长手册》进行检查,作为对德育导师考核的依据。

四、班集体建设考核评估方面。

首先,细化班级管理制度。班集体的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从班级管理着手,建立了班级精致化管理要求;制定考核细则,量化班级管理,按月公布考核情况;每月底根据量化考核得分每个年级各评选出2个校级优秀学风班,并在升旗仪式时为获奖班级颁发锦旗。

其次,健全及时反馈制度。每天对教室卫生、包管区卫生、纪律、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进行专项检查,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到班主任手中,做到天天检查、天天反馈,这样使班主任能及时了解学生动态,采取应对措施,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同时,把涉及班级常规的扣分与班集体建设考核相结合,落实责任。

第三,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考评,每月末对《班主任手册》进行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班主任,检查结果纳入班集体建设考核。

五、主题教育活动方面。

1、围绕三讲三有开展主题教育:开展《怀揣责任,拥抱梦想》主题班会,开展责任之星评比活动,开展责任心手抄报评比,举行我眼中的学生责任家长会,开展诚信征文比赛,举行诗歌朗诵比赛活动,举行初一学生家长宣讲三有三讲在我家,优秀事迹促班风专题活动,举行重温校歌,唱响校歌爱校爱班活动,开展《读书明志励行进取》主题班会,体验父母情,感恩伴我行主题班会活动,举行感恩与成长并行十四岁青春仪式,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活动,开展围绕文明礼仪的班级布置活动等。

2、爱国主义教育:本学期继续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培养爱国主义感情;我校团委开展了主题为迎中秋、庆国庆的诗歌朗诵比赛活动;开展了网上祭先烈活动,开展端午日爱国主义主题班会活动,结合国家公祭日组织开展虚拟城墙捐砖活动等。

3、安全教育:本学期利用黑板报、广播、讲座、班会课等渠道,加强安全知识方面的宣传教育;抓好学生安全工作,落实好各项安全措施,举行了安全第一课国旗下讲话,组织学生观看安全第一课视频,开展安全环保教育月活动,举行了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组织班主任利用苏州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向学生授课,并督促学生认真完成相关网络作业。

4、学校运动会、项目学习节开展,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本学期我们举行了跳绳比赛、拔河比赛、航模比赛、现场书画比赛、科学幻想画比赛、广播操比赛和歌咏文娱表演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梅兰芳图片展、请区青少年集邮协会沈桐葆老师来校作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专题集邮讲座、组织红十字青少年参加自救互救知识竞赛、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召开十四岁青春仪式活动、开展珍爱生命远离伤害图片宣传活动、开展让我好好陪伴你新年新语祈愿祝福活动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生活,陶冶情操,培养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5、认真组织开展唐仲英爱心奖学金评选活动。在全校广泛宣传发动,并在各班经过2轮投票选举出唐仲英爱心奖学金获得者,经过一周公示后上报,并举行了颁奖仪式,召开了唐仲英爱心奖学金获得者家长座谈会,发放了奖学金。唐仲英爱心小分队,在爱心辅导员的带领下,有序地开展活动。

6、开展法制教育讲座。3月16日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开展禁毒讲座,向学生讲授禁毒、法制、安全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增强在校师生的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为营造和谐、健康、安定的校园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9月15日邀请平望派出所民警作《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专题讲座,教育同学们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争做守法好公民。

7、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和讲座。在初一年级开展《认识自己》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吴江区松陵第一中学校李勤娟副校长来校,为初一新生家长作了《助力孩子尽快适应初中生活》专题心理讲座。在初二年级开展《叛逆期心理特点及调适》心理讲座,特邀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吴江区心理卫生协会副秘书长薛晟老师在学校阶梯教室为初二年级家长作《家长如何换位思考跟孩子更好的沟通》的专题讲座。邀请了平望视导片张玉昆片长为初三年级学生作了一场如何实现我的初三毕业梦的中考考前心理辅导讲座。12月份还对老师开展了《我们怎样来帮助自己》的教师心理讲座。

8、组织初二学生开展人防教育及综合实践活动。11月9日---11月11日,我校组织初二年级学生前往吴江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学校开展人防教育及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在班主任和基地教官的指导下,进行了人防教育、生活体验、生存训练和手工制作为内容的集中训练,通过丰富多样的系列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生活及动手能力,掌握自我防护基本技能,提高自救意识和防护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整合德育资源方面

1、以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建设为重点,努力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点、社会教育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主动加强同当地辖区派出所、街道、社区的联系,不断健全和落实班主任、任课老师家访制度。充分利用苏州网上家长学校的资源,要求班主任每月至少要通过家校路路通向家长发送8条短信。我校召开了新一届家长委员会,选举出家长委员会常委会成员,收看了学校专题宣传视频,听取了学校党支部书记沈书记学校工作介绍,听取了家委会成员的建议和意见。本学期,还分三个年级分别开展了家长学校培训活动。

2、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及开展集中家访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