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科技创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十篇科技创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十篇

科技创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9:26

科技创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篇1

关键词:当代青年;大学生;终身学习;创新能力;创新思维

党的十六大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方针、政策和要求。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已露端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当代青年大学生只有终身勤奋学习,提高创新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广泛深入地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知识经济需要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

1998年5月4日,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看到,知识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交换、分配和应用之上,以高科技产业为基础,主要资源和生产要素是知识和智力。知识经济的悄然兴起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对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正在和将要产生重大影响,对人们参与社会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终身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第一,知识经济时代表现为知识剧增,信息爆炸,据有关资料统计,人类的科技知识,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1倍,20世纪是每10年增加1倍,当前则是每3至5年增加1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电脑将取代一些机械性脑力劳动。例如:信息的记忆、信息的检索、复杂的计算等都可用电脑完成。也就是说,计算机的应用,不再要求人们具有很强的记忆能力,而是要求具有综合的研究、判断、逻辑推理能力,高度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如果不终身学习,不具有创新能力,知识陈旧,得不到及时更新,就会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不仅在社会上难以有所作为,而且还会拖社会发展的后腿。所以,在知识剧增、信息爆炸时代,必须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第二,知识经济时代表现为生产力要素结构和产品制造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现代生产力是由多种要素有机合成的复杂系统。这些要素不仅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事物,也包括分工、协作、管理、劳动组织以及科学技术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具有乘法效应,它放大了生产力其他诸要素。科学技术发展得越快,这个乘数的增大也越迅速。在知识经济中,产品制造模式转向知识密集型即高科技含量的产品。随之而来的是生产方式的变化。由于可以灵活地生产各种产品的柔性制造系统的出现,原先那种大批量的标准化的刚性生产方式变成了小批量的柔性生产方式,缩短了从设计到生产的时间,而且能迅速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生产或转产,达到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不管是适应生产力要素结构的变化,还是适应产品制造模式和生产方式的变化,创新都成为最为关键的环节。唯有全面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才能维持经济的竞争力,所以,需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种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智力因素,也要有较高的非智力因素,甚至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有创造思维而没有勇气胆识、献身精神、执著追求和坚定信念,是不可能完成创造过程的。所以,为了适应生产力要素结构、产品制造模式和生产方式根本变化对人才的要求,必须全面提高素质,终身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第三,知识经济时代表现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表现在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上,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重要性及其比重急剧上升。产业结构的变化直接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传统制造业的就业人数、生产一线人员、体力劳动型岗位的减少,服务业、经营管理、脑力劳动型岗位增加。仅仅凭借一身力气顺利就业,已经越来越困难。所以,为了适应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脑力劳动型就业岗位不断取代体力劳动型就业岗位的要求,必须终身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第四,知识经济时代表现为生产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跨国生产经营日益拓展深化,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任何东西都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生产并销售到世界各地的现象。这需要大量具有世界眼光,精通跨国生产经营的人才。所以,为了熟悉世界市场,把握世界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畅游,必须终身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第五,知识经济时代表现为产品的知识含量增加,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如果没有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和创新能力,难以消费越来越多的知识产品,难以解决消费中的实际问题,难以适应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这不仅制约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且还会对人的身心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所以,为了适应知识产品增加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必须终身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

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新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面对世界知识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与此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资源产出率不高,环境污染较为严重,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诸多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从中国发展的战略全局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人口健康和保障公共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为了顺应世界发展的大势,解决中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2006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大力发展中国科技事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创新型科技人才。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创新型科技人才呢?在2006年6月5日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明确提出:在当代中国,要成为一名创新型科技人才,应该具有以下主要素质和品格:一是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技事业,努力做到德才兼备,坚持在为祖国、为人民勇攀科技高峰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是具有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保持强烈的创新欲望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坚定意志,对新事物新知识特别敏锐,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观念,为追求真理、实现创新而勇往直前;三是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手段,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夯实理论功底,构建广博而精深的知识结构,养成比较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四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广阔的国际视野、敏锐的专业洞察力,能够准确把握科技发展和创新的方向,善于对解决重大科技问题提出关键性对策;五是具有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善于组织多学科的专家、调动多方面的知识,领导创新团队在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前沿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六是具有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坚忍不拔,不怕艰难困苦,不畏挫折失败,勇于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经历磨练,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合格公民,应该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热情,提高创新素质和能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程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三、把握创新思维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

创新能力,可以分为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行为能力,其中,创新思维能力是关键。一般来说,所谓创新思维就是新发现、新发明的思维活动。在原有基础上发现新事物、新联系,发明新方案、新工艺等等思维活动都属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活动包括四个关键环节:

第一,对“事物”形成清晰、正确的认识,这是创新思维活动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所谓事物,主要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创新思维活动,以对事物形成清晰、正确的认识为基础,否则,难以形成事物之间“部整关系”、“因果关系”、“共性关系”、“相似关系”的正确认识,也就谈不上什么创新思维了。

第二,在认识事物基础上,对事物之间“部整关系”、“因果关系”形成清晰、正确的认识,这是创新思维活动的第二个关键环节。所谓部整关系,主要是指事物的整体及其发展的总过程与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要素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系统论告诉人们,系统的功能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要素)及其结构,不等于各个部分(要素)简单的加和。所谓因果关系,主要是指事物、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引起一方是原因,被引起的一方是结果。对某一具体的因果关系而言,二者是确定的,不能因果颠倒。因果关系肯定是因在前、果在后,但是前后出现的事物、现象不一定是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具有复杂多样性:如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同因异果,异因同果,多因多果,互为因果等。创新思维过程,必须对事物之间的部整关系、因果关系形成清晰、正确的认识。认识了事物之间的部整关系,意味着从空间和时间的维度上把握了构成事物的要素和结构;认识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意味着把握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根据。否则,难以在此基础上形成事物之间“共性关系”、“相似关系”的认识,创新思维还是无从谈起。

第三,在认识事物及其部整关系、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清晰、正确的“共性关系”认识,这是创新思维活动的第三个关键环节。所谓共性关系,主要是指事物之间存在着的共同本质特征的关系。在事物、部整关系、因果关系等不同层面,都可以形成共性关系的认识。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共性关系,才能划分事物的类别和层级,才能举一反三,才能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似关系”,才能形成创新思维。

第四,在认识事物及其部整关系、因果关系、共性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清晰、正确的“相似关系”认识,这是创新思维活动的第四个关键环节。所谓“相似关系”,主要是指事物之间有些方面相同,有些方面不同,既同又不同的关系,也就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关系。事物在演化过程中既存在统一性、共性,又存在多样性、个性,这必然造成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似关系。相似关系的认识是创新思维必须达到的思维层次。只有达到了相似关系的认识层次,才能最终完成事物及其部整关系、因果关系、共性关系、相似关系信息的综合处理,形成创新性思维。才能够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创新思维能力,实质上是对事物及其部整关系、因果关系、共性关系、相似关系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能力。创新思维不是智商超常者的专利。平凡的生活中,当人们自觉不自觉的对事物及其部整关系、因果关系、共性关系、相似关系进行综合信息处理时,就表现出了创造性。人们对创新思维活动进行经验总结,给出了如下的金玉良言:仔细观察、用心思考;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创造的契机;不满足是创新之母;好奇心是创造的开始;常抱疑问态度,从身边事物着手;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锻炼想象力,活用联想力。

观察、思考、好奇、疑问、想象,无非是要对事物、部整关系、因果关系、共性关系、相似关系进行信息处理。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说: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的发现诞生于仔细观察之中。仔细观察什么?观察那些还没被人们认识的事物,观察它们之间的部整关系、因果关系,然后再进行共性关系、相似关系的深入思考,就能获得创新性的成果。

人们常说,创新与模仿有时是一对孪生兄弟,创新往往先从模仿开始。模仿之所以能导致新发明,其关键是在原有事物及其部整关系、因果关系信息的基础上认识共性关系,再认识相似关系的结果。模仿创新思维活动要突破的关键点一般较少、较为简单,所以容易取得创新效果。

科技创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篇2

【关键词】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

一、重视知识产权意识培养的客观原因

1.知识产权意识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无一不是与人类的智慧创造紧密相连。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革、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极大地推动着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知识的生产和创新,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应用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社会发展要靠具有创造能力的劳动者和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而这些人所处的社会一定要具有保护创新的意识,否则,即使创新性成果又多又好,也只是“为他人作嫁衣”。加强知识产权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2.知识产权意识对科技创新的良好发展起到推动和保障作用

江泽民曾经讲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承认这是一条非常正确的发展之路,但是当我们看到国内和国际上,一些创新发明及智力成果被人无情的、无偿的使用时,我们却又无可奈何;是因为我们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这些都使我们又一次真正的认识到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并不是平坦的,而是曲折的。所以,在确定了要走创新发展的这条道路的同时,我们应该及时在失败的实践中吸取教训,国家在鼓励创新的同时,还要加强与之相适应和配套的知识产权意识的教育和培养,要制定相关的保护知识产权意识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同时大力宣传。我们应该意识到知识产权保护是知识创新的保障,是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和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科技创新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知识产权意识教育的主要对象大学生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科技创新发明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两个重要平台主要就是我们国家的科研院所单位和企业生产单位,他们都需要大量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知识人才,这就需要有一批具有知识产权意识的大学生作为新鲜血液来注入到国家的建设和企业的发展当中,这样的国家和企业才有动力,在知识经济的国际竞争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对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教育及其培养工作也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新形势下我国知识产权意识培养面临的挑战

1.入世后我国知识产权意识尚待加强

我国入世以后在各个方面都要与国际接轨,在知识产权方面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和制约,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接连不断,我们在新的国际环境下要迎接挑战,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意识教育起步较早,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国家属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意识上要尽早地达到先进水平。我国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意识还比较薄弱,但我们要迎难而上,尽快缩小差距。我们一定要冷静观察,深入分析,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恰当的对策,参与国际知识产权事业的合作与竞争。因此,普及知识产权知识教育,全面提高知识产权意识是我国入世后时展的需要。

2.我国知识产权意识教育培养是渐进性的长期工作

保护知识产权任重道远。在现阶段,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还有一定难度,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建立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时间还不长,我们的保护水平还不令人满意。知识产权意识的提高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土壤,这需要我们做大量的长期的工作,要把知识产权意识教育培养工作提到应有的高度,做好长期工作的准备。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法、有步骤地进行各个层面和环节的教育和培养工作,要把知识产权意识教育培养工作做到实处,有的放矢,要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意识教育培养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3.大学生对知识产权意识的认知程度、对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尚待加强

目前,就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当代高校大学生对知识产权方面关心程度比已往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强。高校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大学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场所,与知识、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制度有着天然的联系。而大学生对知识产权意识的教育还没有达到一个深刻认识的程度,有的同学对知识产权方面感兴趣,就十分渴望接受这方面的教育,而大部分同学由于种种原因与知识产权方面接触不多,对它还没有一个足够的认知。因此,对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与培养需要有一个逐渐渗透的过程。

三、新形势下我国知识产权意识培养面临的有利条件

1.国家政策明确表示要努力抓好知识产权方面的各项工作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纲要也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展开一系列的规划。“十一五”规划也对下一步的知识产权工作指定了目标任务,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对面临的挑战有清醒的认识,要从我国新时期改革、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正确把握国际国内知识产权发展的趋势

2.科技知识产业优势突出,促进经济增长,保护知识产权意识受到重视

目前,科技知识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部分,各个国家在科技知识产业都加大投入力度,发展知识产业,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科技知识产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效益不断提升,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全世界的公司都越来越倾向于为其发明申请专利。种种现象表明知识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创新知识成果所转化成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这种转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一种客观必然趋势,它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改变、资金的投入,影响着国家的政治、经济,也关系到国家的和谐与稳定。

3.走创新型发展道路的过程中需要知识产权意识的全面提高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他多次强调,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自主创新能力又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性创新能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走创新型道路,必然要保护创新成果,而如何保护创新成果,怎样才能够不侵犯他人的创新成果,这就需要知识产权意识的教育和培养,知识产权意识教育与创新意识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参考文献

[1]刘颖.论大学生知识产权教育的必要性.现代情报,2001(1):53-61.

科技创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篇3

———恩格斯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

前不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原“医学学位”范围内增设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卫生部有关文件称该学位特色在临床。在有关实施方案中规定学位攻读期间严格限制实验研究,重点是培养临床能力,经过3年(硕士)—5年(博士)的临床实践,达到培养高素质的、高水平的、相当于高年资住院医师(硕士)和低年资主治医师(博士)的目标。学位论文为病例分析或/和文献综述(硕士)或对临床有价值的新见解、新技术(博士)即可。原国家教委在1987年设立了“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卫生部于1993年公布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设立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这样,国家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临床医师就建立了三种途径。这三种途径均为一个核心,就是以培养临床能力为主。虽然在增设“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时候已有了“医学科学学位”,但由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设立和其明确又富有吸引力的培养目标,在临床学科现已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导师们不必带领研究生在本学科前沿艰苦地“摸爬滚打”,求得突破、创新,只须在临床技能上进行言传身教。二是许多在读研究生离开研究室,丢下研究课题,到病房接受临床技能的训练。同时也极少有人再愿意报考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从而也很难保证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进站人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上述情况对我国临床医学科学研究将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并有可能使我国大部分院校本来就薄弱的临床医学科研队伍面临又一次人才断层的危险。这在“科教兴国”,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今天,对高等医学院校的最高层次临床医学教育和科研发展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作为医学教育的最高形式,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一、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应是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核心

党中央基于对下世纪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预测,把科教兴国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国策,赋予教育更重要的意义和内容。这就是将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作为现阶段乃至今后教育工作的核心,使我国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近党中央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会议再次强调了这个观点。这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国际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能力上。在一定意义上,知识经济就是科技经济,或是创新经济。

作为生命科学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医学自身也需要不断发展,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创新。临床医学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无不得益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高素质、高水平专门研究人才应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只有把握这个核心,才能培养出一大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创新人才,才能带动和促进整个临床医学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近20余年临床医学中的二级学科分化出许多三级学科甚至四级学科(如外科学分出基本外科,基本外科又进一步分出肝胆外科),有的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如医学影像学、放射介入学、组织器官移植学、临床肿瘤学、临床免疫学、急救医学等),而且其中许多多学科交叉点将成为不少新领域的生长点,因此有许多发展空间。显而易见,这些研究空间是基础医学研究代替不了的。如内科学中的风湿病、哮喘病,与20年前相比,对其发病机理的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因而导致了治疗策略的重大改变,但目前仍还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那种认为只要抓住基础医学的上游研究就可直接带动下游的临床学科的看法是不全面的。同样,那种认为只要引进、模仿和应用别国的临床研究成果,奉行“拿来主义”就可以满足临床需要的看法,这实际上是甘居别人之后,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引进是有条件的,别人不可能给你第一流的技术。靠引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年日本国认识到自己的科技水平总是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科技模仿和引进”,因而确立了“科技创造立国”战略。总体上,我国临床学科在知识内容和技术水平上仍处于跟踪发达国家的境地。这种差异的实质就是我们的创新队伍明显不足,缺乏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人才。就临床学科发展空间和前沿课题而言,在许多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但如果再不将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在政策上又无强有力的保证,我们就不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强烈创新意识、较高创造能力,把科学研究当作自己生命一部分、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临床医学学术带头人和科研工作者,其结果只能使我国临床医学水平永远处于跟踪发达国家的地位,而且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

事实上,研究生教育本身的含义就是为某种专业领域可持续发展培养知识创新、技术创新高级研究人员,学位是对其知识结构的认可和知识更新能力的肯定,学位论文则是其科学思维、创新能力的标志之一,而技术职称则是其在某一岗位工作技能的体现。知识更新和创新意识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因而也应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内容。一个创新性人才的成长有两个不同的阶段:首先,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必要的理论准备和科研训练后,通过在本学科前沿不断探索、不断突破、不断发现,由知识的积累到认识的必然,也就达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自由王国。这一阶段往往在25岁(研究生教育阶段)至45岁之间,因为这是人生创新能力最强的年龄段。随后,随着成就的积累和知识结构的更新,密切注视本学科前沿动态,预测本学科发展趋势,根据需要和自身优势,确定研究方向和课题,具备了担当有创新意识的学术带头人的能力。

二、科学的思维方法应是临床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

就其社会服务性而言,临床医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技能学科。技能的获得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师傅带徒弟”。技能的提高往往需大量临床实践和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临床医学又是一种经验科学。其它自然科学、基础医学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研究方向上,可以有25~35岁的学科带头人,但在临床学科这种情况却极为罕见。培养一个高水平、高素质的临床医师必须遵循其客观的成长规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正是考虑到临床医学的特点和医师成长规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若能认真操作,完全能达到该方案所要求的较为实际的目标,以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

但临床能力不能只简单地理解为“一张处方,一把刀”,也不仅仅是实践和经验的积累,而是认知、分析、综合、推理、总结和实践等诸方面能力的综合,同时也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著名医学教育家吴阶平教授曾说,“看一个病人就是一次科研”,这正是这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并意味着科学思维方法应是临床能力培养中的重要内容。由于科研训练的本质是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故正规严格的科研训练可使临床医师获得如下能力:

(1)对信息的认知和加工能力。能够针对问题,寻找、选择、归纳各种有用信息,并利用整理后的信息找出变化趋势及其规律。这是在学习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过程中获取知识、观察病情、总结经验必备的能力。

(2)逻辑思维能力。将所得信息归纳、推理、分析,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发现事物本质,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对复杂病情获取正确诊断和确定治疗原则必备的能力。

(3)缜密、严谨、有序的工作风格。

通过科研训练,既可加深对本学科基础理论的理解,掌握本学科的精髓,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具有临床前瞻性研究所需要的创造性思维,又能具有分析、处理和总结临床问题的逻辑性思维。简而言之,对临床医师的培养不能仅仅要求其对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模仿,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思考,使其具备科学、严谨的思维能力。这是自身临床能力提高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促进临床学科可持续发展,提高学术水平的需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科研训练经历的临床医师能够适应即将到来的科技经济时代。因此,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科研训练时间方能真正达到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临床医师的目标。

三、认真贯彻卫生部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应是临床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

由于作者所处的地位和环境,不可能对我国临床医疗队伍作较详尽的分析。但据我国《健康报》(1999·3·30头版)报道,我国医师总量已趋于饱和,在大中城市出现过剩。这条消息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医学院校的招生规模不宜扩大,要调整城乡医疗力量使其分布趋于合理,做到有效利用人力资源。二是抓好现有医疗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在相当一部分医疗单位出现的医师技术水平下降,就教育政策而言,其实不在于学位制度的完善与否,而在于原已制定的培训、考核制度执行不力。正是根据医院出现的对年轻医师培养不力等有碍队伍建设的状况,卫生部组织全国医学院校有关专家制定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该方案的鲜明特点之一是反映了临床医师成长的客观规律;之二是可操作性强,目标实际;之三是反映了现代临床医学的需要。因此只要加大力度认真执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便可培养出临床应用性人才。

四、关于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几点建议

(1)研究生教育的定位。研究生教育既不能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也不是专业技能的“提高性”教育,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历教育。在现实意义上,它的定位应该是为某一专业领域或某一研究方向培养高级创新性人才,应把研究生教育归位到国家和各级科技创新体系战略安排之中。简单地认为临床研究生就是培养临床医师,那就淡漠了研究生教育和医学学位设置的必要性及其真实价值。因此在确定临床医学研究生招生规模时,不宜过大。建立临床医学科学创新体系是我国医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性人才应是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的首要内容。近年评出的各级临床重点学科应该是学科创新基地。招收临床医学研究生应以学科创新需要确定招生规模。

(2)学位设置和授予对象。如按现行设置的医学学位(医学科学、临床医学),则基本不会有人报考医学科学学位,因其获得学位后将面临择业困难的处境。为吸引优秀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应考虑只设立医学科学学位(硕士,博士),以解除其毕业后择业困难之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只设立博士学位,且只有临床工作六年以上者经必要的考核后才有资格申请。

(3)优化创新环境,制定相应政策。现在的研究生每月生活待遇很低,只有二三百元。对进入临床学科创新基地的研究生,其待遇原则上不应低于同期毕业本科生。这样不仅可吸引优秀研究生加入创新性研究,又能稳定创新人才队伍。

科技创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篇4

论文摘要:同志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科技思想,对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同志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指出,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继承,同时又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丰富和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解决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问题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同志高度评价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认为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作用。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同志又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新论点,强调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体现方式及其在先进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将我党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但是,科学技术不会自动地或者自发地转化为生产力,而是需要形成某种机制,才能使其作为一种要素广泛渗透于社会生产力的结构之中,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力。早在100多年以前,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怎样转化为生产力的时候就指出了这一点。他说:“十八世纪,数学、力学、化学领域的发现和进步,无论在法国、瑞典、德国,几乎都达到和英国同样的程度。发明也是如此,例如在法国就和在英国差不多。然而,在当时它们的资本主义应用却只发生在英国,因为只有在那里,经济关系才发展到使资本有可能利用科学进步的程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598页)现代国际的新经验也表明了这一点。例如在苏联,科学技术领域的发现和进步在二战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几乎达到和西方发达国家同样的水平,上世纪50年代第一座核电站、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次载人宇宙飞船都出现在苏联。苏联的科研开发费用占Gnp之比高达3%以上,超过了西方工业化国家,但是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特别是科技成果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一个能够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机制。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需要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机制呢?对此,同志在上世纪90年代有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建立一个创新的机制。同志认为,首先,“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其次,“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第三,要“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第四,“要确立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同时,要“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大学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在同志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的决定,政府和企业都加大了研究开发投人,2001〕年研究开发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结束了长期徘徊在0.7%的局面;中国科学院实施了技术创新试点工程,包括大学、企业、科研院所在内的一个新的国家创新体系正在形成。中国正是带着一个有利于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步人21世纪的。

同志关于创新的论述,极大地丰富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是指导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有力的思想武器,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二、全面阐释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丰富内涵及战略部署

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愈益明显,各国特别是大国都纷纷将加速科技发展、抢占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作为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1994年美国就提出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社会”的战略目标,1995年日本也开始推进“科技创新立国”,1997年欧盟宣称要“将知识放在最优先发展的地位”。面对世界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以及各国发展战略变化的新特点,制定怎样的发展战略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项崭新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课题、新的考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正确驾驭新科技革命的趋势,创造性地作出了必须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等一系列科学论断,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关于科教兴国战略的论述,首先深刻地回答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坚持全面的兴国观和全面的科学观,正确把握科教兴国的目标指向和依靠力量。

同志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我们所要兴之国,就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包括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两个方面。建设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深刻认识当今世界各种学科日益综合化的趋势,必须牢牢把握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态势,必须同时注重发挥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加强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科学认识科技工作与经济建设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准确把握科技工作的面向问题。

同志指出,经济建设必须坚定地依靠科技进步,才能蓬勃而持续地发展,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科技进步只有面向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才能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在深刻把握科技工作与经济建设之间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同志明确强调,科技工作必须更加白觉地面向经济建设,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中心任务和首要目标。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深刻洞察科技进步的动力源泉,科学制定促进我国科技创新的策略和原则。

同志坚持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更加强调科技创新是科技进步的动力源泉。他从对科学本质的准确把握出发,强调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愈益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他从社会主义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高度出发,强调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从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同志特别强调我国科技创新的自主性、原始性、重点性和持续性。指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我们真正在世界高科技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基石;原始性创新孕育着科学技术质的变化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等等。同志的这些论述,奠定了我国科技创新必须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2、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推动科技进步的战略部署。

实施科教兴国必须正确处理的五个关系,即实行五个结合: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结合,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结合,市场机制与宏观管理的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同志根据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指出:“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与物质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其重要作用正在与日俱增。”“随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物质生产与知识生产相结合,硬件制造与软件制造相结合,传统经济与信息网络技术相结合,将形成推动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实现信息化的艰巨任务。我们的战略是: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的水准,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同志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开辟了一条同传统工业化国家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新路,谱写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光辉篇章。

三、实现了知识分子历史定位的飞跃

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是人才,加紧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同志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从“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到“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这一历史定位的飞跃,是同志对科技思想的发展。知识分子这一历史定位的变化,是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从工业经济时代到知识经济时展的必然延伸。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科学大会上的报告中已经讲到,“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在这里谁起主要的作用呢?是科技人员。同志把科技人员和知识分子提到“新生产力的开拓者”的历史地位,和邓小平同志的科技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四、强调要合理配置科技资源

科技创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篇5

关键词:技术哲学技术创新哲学学科定位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定位:建立一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

中外技术哲学研究大致经历了30年左右的系统努力,虽然成果颇丰,但作为一门学科仍未进入“常规科学”阶段,仍处于哲学研究的边缘,仍未产生明显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针对这种困境,为了适应当今技术时展的要求,为了促进技术哲学研究的繁荣,中外技术哲学家对技术哲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譬如:Spt前主席皮特主张加强技术认识论研究,通过科学哲学之门融人哲学主流;拉普建议研究技术变革的动力学;伦克和罗波尔主张建立一门“跨学科的实用主义的技术哲学”;费雷建议,技术哲学应联合西方主流的哲学传统思考技术;伊德认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技术文化环境,反思当代技术世界的新问题;米切姆指出,必须努力思考我们作为其中一部分的元技术(meta—technology);杜尔宾则呼唤行动主义,呼吁技术哲学家走进行动主义的领域,加入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列中来;陈昌曙先生提出,技术哲学研究必须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基础研究和应用。

这些建议凸显了两个“问题意识”。其一,技术哲学研究如何融人哲学主流;其二,技术哲学研究如何切近社会现实。这两个“问题意识”的确应是作为一门学科的技术哲学研究的“定向仪”,应是我们思考技术哲学研究如何定位的根本指针。

技术哲学研究要融人哲学主流,要切近社会现实,主要取决于它选择什么样的学科主题。技术哲学研究的学科主题是什么,在中外技术哲学界有很大的争论。笔者赞同这样一种观点:技术哲学是“哲学中的自然改造论”。从现代哲学的生活世界观视角看,技术解释有两个基本观点,即“技术是目的的手段”,“技术是人的行动”。这两个基本观点实质上是“一体的”。它们贯穿在雅斯贝尔斯关于技术的界定中,它们也正是海德格尔追问技术本质时首先“穿过的正确的东西”。技术是人的行动,具体地说,国内学者称:“技术就是设计、制造、调整、运作和监控人工过程或活动本身”。国外学者称:技术是“人们借助工具,为人类目的,给自然赋予形式的活动”;技术是“设计一实施”。说到底,“技术是做”,技术是属于自然改造的范畴,技术的问题是实践的问题。所以,技术哲学研究的学科主题本应该定位为“自然改造论”,即是研究“关于改造自然这个领域的一般规律”。

更重要的是,这样学科主题的定位,不仅使技术哲学研究在整个现代哲学体系中有鲜明的特色和突出的价值,而且也使它真正切近社会现实。一方面,马克思在现代哲学的起始处要求“哲学家不仅要研究如何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改造世界”。_18_马克思提出的这项现代哲学研究任务至今远未完成。可以说,要完成这项任务,就必须大力发展如此定位的技术哲学研究。而且由于在中外哲学史上,“自然改造”或“造物”的主题始终是缺失的,所以技术哲学研究如此定位就更有价值。另一方面,如马克思所说,改造自然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所以,以这种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哲学必然能真正切近社会现实。

笔者不赞同,技术哲学研究应“以技术认识论为中心”的主张。这种观点的理论预设是,把技术化约为一种“知识体系”,把技术问题归之于认识问题,把技术哲学归结为“技术认识论”。这种观点,究其实质是那种“重视超然的理论思考,轻视实践活动”的哲学传统在今日技术哲学中的继续。如上所论,现在真正需要的是“自然改造论”。“自然改造论”,首要的是指向“自然改造”活动本身,研究其本质、要素、结构和形态,但并不排斥“技术认识论”。技术实践活动中需要知识,有独特的认识现象,技术认识论问题当然有必要研究,但它不足以构成技术哲学研究的中心。

研究“自然改造论”,应该从更好的哲学开始。在这里,“更好的哲学”就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人们通常把马克思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称作“实践转向”。马克思实践哲学聚焦于“人的”“实践的”“感性的”“现实世界”,以实践活动作为其世界观的支撑点,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寻求人类解放道路。比较不同的生活世界观,马克思实践哲学突出强调物质生活、实在的对象化活动之于生活世界的基础性,而其他现代哲学则都不同程度地把人的生活归结为日常生活或日常语言交往,都将物质生活、人的对象化活动排除于生活世界之外。所以,只有马克思实践哲学才有一个科学的实践观,才能为“自然改造论”研究提供全面的科学的理论框架。其实,由于其突出的“实践转向”,马克思实践哲学内在地包含了极其丰富的“自然改造论”思想。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进行“自然改造论”研究,不仅能使技术哲学作为一个哲学学科得以成长,而且也会推进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发展。如陈昌曙先生所言,“离开自然改造论,实践唯物主义就会被架空。”

综上所述,技术哲学要融入现代哲学的主流必须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事实上,当前欧美技术哲学的发展已经有走向这一定位的端倪。与经典技术哲学家相比,美国当代技术哲学家伯格曼、伊德和费恩伯格都更加走向现实的感性的生活世界。伯格曼发现当代生活中存在着“装置范式”(deviceparadigm),伊德揭示了技术制品与人的中介联系(relationsofmediation)、他性联系(alterityrelations)和背景联系(backgroundrelations)。两人都专注于日常生活,但都没有关注产生技术装置或技术制品的技术实践活动。比较而言,费恩伯格更关注技术实践领域,他的“工具化理论”(instrumentalizationtheory)就是描述技术制品成为社会的适用工具的实践过程。当前,这种向现实的感性的生活世界的回归,在欧美技术哲学界已发展成为一场“经验转向”运动。它主张,技术哲学研究必须立足于对技术“内部”的认识,“必须基于对技术实践本身的理解,即技术制品是如何被设计、开发和生产的。”目前,“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

”还是初步的,可以预见,其进一步的发展必将指向技术实践论本身,必将使技术实践论研究凸显出来。因为只有这样,技术哲学才能从“关注技术制品使用者阶段(theuserphase)转移到关注其设计、开发和生产阶段”,[]才能真正打开“全新的研究领域”。这也意味着,这场在欧美兴起的“技术哲学经验转向”只有彻底地走上“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之途,方能实现其目标。

二、技术哲学研究的关键:技术创新哲学研究

一旦把技术哲学研究定位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那么在技术哲学研究的众多主题中,技术创新哲学研究就显得特别关键和紧迫。它不再仅仅是属于“技术哲学的应用研究”或“技术方法论研究”领域,而是属于整个技术哲学研究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深入的技术创新哲学研究,作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的技术哲学就难以真正确立。从建设“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自然改造论”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重要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从理论逻辑来看,技术创新是技术成为技术的实践过程,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技术形成的实践过程,才能向技术“敞开”,揭示技术的内在本质。历史上通常认为,技术是发明家的创造,而创造本身是一种无结构、无过程的心理顿悟,似乎是“来无踪迹”、“带有魔幻色彩”。这种技术创造的“恩赐说”L29J已先行地限制了人们对“技术内部的认识。现在人们则认为,技术从构思到社会的实际应用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的技术与社会相互建构的过程。其中,技术的、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和自然地理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最终产生与社会相适应的技术、与技术相适应的社会。这个技术产生的实践过程,这个技术成其所是的实践过程,被称之为“技术创新”。可见,“技术创新”概念本身就意含着使技术创造过程“祛魅”,使其“物质化”而纳入实践范畴的意思,已经内在地向“技术内部”的认识敞开。所以。只有研究技术创新,才可能切实知晓技术是什么,它何以可能、何以产生。实质上,德韶尔早就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他认为,技术哲学惟有研究技术创造活动,才能发现“技术是如何可能的”。他正确地指出:“为了遇见技术的本质,我们必须到新形式首次被创造的地方去寻找。大规模工业生产只是类似于诗和音乐作品的复制和再生产,而只有在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那里我们才更接近于诗和音乐的本质。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只可惜,他把技术创造活动主要归之于发明家的“内在的作出”(innerworkingout),而未能正确地把它视为物质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德韶尔这种原本正确的技术哲学研究思想,在后来的技术哲学研究中没有被实行。从整体上看,实际的技术哲学研究“最惊人的共同特征就是技术的外部化方法”。目前,在那些打算“认真对待技术”的哲学家那里,德韶尔的这个思想才逐渐成为技术哲学研究的一个根本性的指导思想。

其二,从历史实践来看,技术创新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轴心,技术哲学研究只有牢牢抓住这一社会发展轴心,才能向现实社会“敞开”,指导和推动现实社会的发展。在古代,这个社会发展轴心是隐含着的,可以从史前各种先王从事创造的传说中窥其踪迹,如《易·系辞》讲中国先王伏羲作八卦、网罟,神农作耜耒,黄帝尧舜作舟楫、杵臼、弧矢等;在现代,这个社会发展轴心是显在的,种种事实显示,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和社会的活力之源,是经济发展、生产率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驱动力。技术创新正作为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第一战斗力,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家、政治家、军事家头等关切的主题。从历史深处看,从宏观上说,技术创新的体制化始于19世纪末,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技术创新已经发展成为当代社会物质生产实践的创造性本体,越来越成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和标志。从微观上说,技术创新恰恰就是一个新的“制作社会”的形成过程。所以,研究技术创新,必将密切技术哲学研究与社会实际的联系,从而促进实际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发展。如果不“下沉”到“技术创新”层面,则技术哲学研究就不可能实现其重在“改造世界”哲学旨趣。譬如,芒福德、马尔库塞、弗洛姆提出的技术人性化的思想,若要真正作用于现实社会的生活,则必须发展出相应的较为具体的人性化技术创新理论。

其三,从技术哲学自身发展看,技术哲学研究之所以分裂为工程的和人文的两个对立的流派,主要是因为各自偏执于一端:工程的技术哲学,以技术发明为主要研究对象,只关心纯粹技术是如何可能的,而忽视了技术与整个社会的复杂关系;人文的技术哲学,以技术的社会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只关心从人文社会的角度评价技术,往往对技术持敌对态度,而忽视了对技术自身的全面认识。由前所述,技术创新是技术成其所是的技术一社会过程,技术哲学研究技术创新,既能向技术“敞开”,又能向社会“敞开”。由此,研究技术创新可以在工程的技术哲学与人文的技术哲学之间架起桥梁,实现两者的融通,从而为建立一种健全的、连贯的、一致的技术哲学奠定基础。譬如,基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技术创新实践活动至少要包括“实践结构论”和“实践形态论”,而要研究这两方面的内容就必须把“工程的”和“人文的”研究视角结合起来,工程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实践结构论”必须有人文的透视,而人文技术哲学视野中的“技术创新实践形态论”必须有工程的基础。

另外,进行技术创新研究于我国技术哲学研究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研究技术创新是我国技术哲学研究积极面向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我国企业搞活、民族复兴最终要落实到技术创新上来。面对全球化、生态化、信息化、知识化的严峻挑战和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如何依靠技术创新求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个关键性难题。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提供哲学智慧是当代中国技术哲学家的责无旁贷的任务。另一方面,研究技术创新是我国技术哲学研究创特色的可能之所在。我国的技术哲学研究不能再走一味的引进一述评的学科跟随战略。鉴于国际上技术哲学研究尚处于前范式时期,我国技术哲学研究,只要立足中国现实,视野开阔,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是有可能创出中国特色的技术哲学理论的。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作为“晚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国家,面对前述的严峻挑战和国情,我国技术创新涉及因素尤为复杂,进行得尤为艰难,因而构成突出的社会实践问题。牢牢抓住当代中国技术创新实践,以马克思实践哲学为指导,我国技术哲学研究或许能创出自己的特色。

科技创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篇6

科技创新为科技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一系列政府机构和组织对工业发展进行统一管理,在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结构条件下,对我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观念的变革,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工业生产活动,成为工业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对象的扩大化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管理部门的负担。在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中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财富高速增加,使得行业物质财富迅速增加。社会财富增加,人们衣食满足后,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科技创新改变了物质资源的获取完全依靠自然界产量的状况,人们逐渐从繁重的劳动下解放出来,人们几乎不再为吃饭穿衣而发愁,也就不至于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为了满足吃饭穿衣而奔波的过程中,人们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这就不断壮大了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队伍,为科技发展创造了人力资源基础。上述状况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和完善供求管理系统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条件,而人力资源恰恰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和基础。从另一方面来说,当代科技革命条件下,科技创新提高了各行业科技的水平,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科技革命为能源行业创造了更多的物质财富,为行业内岗位增加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个人的角色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而发生变化,人们开始追求劳动本身的意义以及自身最大价值的发挥。这种条件下,净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文环境,加强从业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鼓励科技创新,是发挥各级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科技快速健康发展必要环节,它有助于为科技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技创新为科技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随着整个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创新担当了改革的动力,传统的依靠占有和控制固有物质资源的管理方式以及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人的各方面才能从种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各行业对资源的依赖性不断增加,能源的价值不断提高,改变了资源管理方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特别是高水平人才。人力资源在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已经成为组织的第一资源,占有人力资源是占有技术制高点的必要基础。而要使人力资源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力量,就必须充分发挥人的创新潜能。在社会发展中,人的巨大潜在能力是否得到很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是否为其创造了有利于发挥创造潜力的条件。现代社会物资条件的丰富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以人为本观念的全面推进,为人获得在思想上、精神上、制度上的彻底解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得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逐渐成为现实。

在这种社会背景和生活环境下,人力资源在行业领域中可以得到更好、更充分的良性发展,从而为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供了保障。而现代科技革命所带来的高科技成果保持了人力资源供给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之间的平衡,科技创新与高科技的发展在这其中起到了调控作用,人力资源培育、开发、配置与科技合理调控,这就为科技创新和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坚实而有力的保障。

以技术知识创新促进科技发展的思路

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主创新

科技创新在促进科技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并采取切实的促进措施才能有可能完成这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为此,要把握形势,明确任务,抓住机遇,坚持科技创新方向,完善科技发展战略,以加强自主创新为重点,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在具体的企业中,要科技创新作为加快科技进步的推手,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支柱和支撑,以此来不断提高企业核心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全面提高思想认识,不仅要发挥科技人才的创新潜能,还要充分重视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企业员工的创新激情充分地调动起来。各级领导层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要认识科技发展的趋势,把握好科技发展的方向,并高度重视科技工作,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努力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为科技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一方面要重视人才培养,打造科技创新队伍。大到社会,小到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首先在于人才。

这就要求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工作,尤其是要通过增加有效投资,采取培训、再教育的手段,加快培养大批中青年科技人才,打造一支创新型科技队伍。在此基础上,还要倡导人才竞争,建立科学有序的人才竞争机制,为青年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有利的环境,为有创新才能和激情的中青年科技专家提供施展才华、发挥才能的机会,达到激励人才的目的,以增强内部自我优化的动力,实现创新队伍的持续优化。另一方面还要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完善保障体系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包括人才培养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科技转化管理体系,等等。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出创新成果,更重要的是还要重视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要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资产、企业的命根子。保护知识产权实际上就是保护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体制,通过体制引领科技发展,把企业的科研力量充分利用起来,形成促进整体发展的合力。

2整合技术知识,占领尖端领域

科技的进步是非常快的,暂时的领先不一定具有持续性。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持续占领技术的最尖端领域,才能持续保持竞争力。科技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真正最尖端的技术是买不来的,我们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要有自己的原创性的技术。实现这一点较为快捷的途径有两种,一种就是整合技术知识,另一种就是进行自主研发。其中,整合技术知识被科技发展实践证明是最为有效的一种途径。这里说的最为有效,是因为这种途径的见效快,这种方式的效果显著,风险性相对较小。“技术知识的整合和创新是指高科技企业在交叉整合企业内外、不同部门、不同层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个过程的成效取决于过程管理方式的有效性。为了达到高效的过程管理,要求我们在技术知识的整合过程中要做好3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一是要做到分工专业化,二是要实现内部合作集成化,三是要突出外部需求集成化。

在具体操作上,要根据专业领域人才分布在各部门进行明确的分工,探讨企业产品研发需求和研发要求,利用各自专业优势和整体组合力量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研发。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各专业人员的才能,在内部合作的组织管理上成立整合小组,在不进行大的人事调整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创新团队,这个创新团队的人员在人事管理上仍然属于原有部门的人员,只是在创新活动中是创新团队成员。这就让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员工聚在了一起,通过这种方式交流知识经验,共同提出创新思路,共同制定实施技术创新的流程方案,从而可以在共同解决整个研发、制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通力合作,以远远大于内部元素简单相加的强大合力快速获取新技术。对于大型高科技企业来说,技术的整合在很多情况下完全是突破了国家或地区的界限,这就更要重视共同探讨形成完整的研发、制造流程和方案,以增强内部技术整合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才能更好地在创新实践活动中相互协调。

另外,技术创新总是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第一任务的,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此,技术知识的整合要突出外部需求集成化。高科技企业应实施技术创新体系战略,强化对技术知识整合的管理,注重内部创新与外部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以较低的企业研发成本,获得较强的创新竞争力。

3构建管理系统,激励技术创新

构建管理系统,首先是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加强技术创新要着力加强科研团队建设,通过培训、在教育等实用途径,计划地进行技术培训,着力增强员工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科技企业的创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的协作。因此,要创造有利于促进员工交流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鼓励员工分享科技知识,促使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从而提升团队智慧,增强团队合力。其次,要激励技术创新。培养了员工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员工的技术水平,这为技术创新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要将员工的技术创新能力转化为技术创新成果,还需要激发员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激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实践,努力多出创新成果。

再次,要设置专职的知识管理岗位,安排专职的人员进行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工作人员要具有严谨性,对知识管理要增强严肃性,在知识获取、存储、传递、积累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细致,并努力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良好条件,为技术人员创造宽松灵活的工作环境,从而激励各类技术人员积极进行创新,为企业发展贡献知识。从管理角度上,组织机构的设置要有利于激励技术创新,配套激励措施要从员工岗位、员工未来发展、员工工资待遇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要在制度上对员工进行引导,增强员工贡献知识意识,教育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要增强协作配合意识,鼓励员工勇于创新。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需要从制度上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既要注重过程管理,全面提升技术知识从获取、吸收、整合、创新、扩散、共享、学习和积累等方面的全过程管理效率,又要注重制定战略目标的不断推进,以便实现企业创新追、赶、超的目标后,能够持续占领技术高端,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现代技术设备和现代信息工具的运用,提高知识传递的效率,在企业内部加快知识传送,提高技术知识在企业发展和各项工作中的利用效率,扩大技术知识在实际创新活动中的利用范围。另外,营造一种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对于促进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企业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建立创新型企业,为每一位员工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员工突破思维惯性,打破部门界限,在沟通与交流中实现知识创新,增强创造力,提高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管理过程中,要为不同能力类型的员工创造参与创新活动的机会,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调动各类员工进行创新、出创新成果的积极性。

结论与启示

科技创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篇7

1.1服从心理服从心理是指个体根据别人的意愿、命令或社会要求、群体规范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符合外界要求行为的一种心理现象。服从心理是从两人或双方关系中产生的。从其对象来说,有个体对尊敬长者、所在群体和社会规范的服从;从其心理状态来说,有自愿和不自愿的服从之分。有时服从是强制性的,不是自愿的;有时服从是自愿的,不是强制性的,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因此,要想改变服从心理,需要加强法律的管理制度,监督制度,真正实现民主的管理方式,使人们做自己的主人,进而提高人的思想的独立性。要改变服从心理,教育的改革也必不可少。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更多的是侧重应试,人从小被培养为寻求和记忆标准答案的思维方式,不仅严重束缚了思维的创造力,还养成了服从“标准答案”、“专家说法”的心理,改革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思维创造力,是改变服从心理,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必然之路。

1.2合作心理合作是指不同个体或群体,为了共同目的,达成某种合约,相互帮助促使有利于双方的结果得以最终实现的行为或意向。这种合约具有合法性,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存在合作关系的双方或多方就会对对方产生信赖感和依赖感,是合作团队中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团队合作的效率远不是一个个个体效率的和所能比的,从科学研究的实践来看,单靠个人能力完成的重大研究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科技进步都是一个又一个团队合作完成的。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艾克斯罗德教授对人类合作行为的研究认为:合作的必要条件有两个:一是关系的持续;二是相互回报。为了提高合作性,需要做以下几方面工作:建立持久的关系;增加对对方行为的识别能力;维护信誉,相互信任;调控关系,奖罚分明。因此,合作心理对科技创新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已经成为个体或组织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中国人素来欠缺团队合作精神,有“一人成龙,多人成虫”的说法,加强团队合作理念宣传,培养国民的合作精神能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发展,也是时代的要求。

1.3竞争心理竞争心理是在两个或多个人在同一个活动中,产生的好胜心理。社会中的竞争就如同自然界中动物之间的竞争,同样适用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则。竞争是个体或群体在社会生存的必然法则,且竞争可以促进人的潜力激发、精力更加充沛,从而取得平时不能达到的成绩,一定强度的竞争促使群体效率提高,群体凝聚力增强,对群体行为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使其行为不断完善,并不断创新,同时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在一个群体中,把竞争的合作型小组与内部不存在竞争的合作型小组相比,前者成绩更为优异,这就证明了竞争的促进作用。竞争可以使长期处在安逸生活中的人们迸发激情,充满战斗的活力,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催化剂。只有竞争才能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才能取得成功,带来成功的喜悦。

2社会心理因素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2.1社会心理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促进作用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社会心理可以简称为积极型社会心理。社会心理调控着人们的思维,因此想要促进人们对科技创新的发展,必须要有积极的社会心理。社会科技创新的发展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想成为创新型人才,积极的社会心理和创新心理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强调:要把发挥人的创造力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必须充分尊重人才、保障人才权益、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创造活力。〔3〕积极的创新心理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只有你想获得成功,才能积极地去发现、实践和探索那些不为认知的事物,经过不懈的努力,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仍不放弃,最终未知事物得到证实,实现创新。要培养积极型社会心理:①要正确认识科技创新的本质,如果你想要科技创新,就要了解科技创新的内涵和实质,否则是无法完成创新的,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对我们人类方方面面的改变也会越来越多,更多的是带来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是有利的影响,对此我们要有客观的认识,不能因为科技创新对我们生活和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就产生抵触心理;②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不能一味的逃避,要面对现实问题,否则只能使科技创新就此止步。因此,我们只能直面苦难,敢于参与改革创新,并在实践中随机应变,让全社会的创造潜能和活力竞相迸发,从而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第三,善于与人沟通。科技创新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对科技创新的理念也可能会有不同。人们相互之间的沟通,增加了人们对群体的认同感,也增加了个体对自己和对方的特点和能力的进一步认识,因此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对方,能够扬长补短,精益求精。所以,人们需要相互沟通来补充自己欠缺的知识,避免不必要的弯路。第四,要有积极的态度。不管是对人、对事都要有积极的态度,多看到科技创新好的一面,碰到问题能主动去思考和实践,寻求问题的解决,这样才能善于发现更多的问题和机会,为科技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

科技创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篇8

关键词:私有财产权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宪法

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宪法,这将对我国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而推动我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一、私有财产权入宪对于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科技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

科技创新的关键是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条件,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科技创新的成果以智力成果即知识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而知识产权制度正是以智力成果作为保护对象的,其本质是以法律形式赋予知识产品的创造者或所有者在一定期限内对知识产品享有排他的专有权,当此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主体可以使用法律所赋予的手段进行保护与救济。

鼓励自主创新,必须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可促使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知识产权在市场经济中有财富的属性和商品的属性,而且还具有高附加值的属性;产权化的知识在知识经济中,构成了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创新如果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尊重与承认,创新积极性就无从激发,潜在的创新就无法变成实际的成果。只有当每个创新者都能从自己的劳动和投入中有所收获时,创新才能成为全社会积极追求的目标。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恰恰承认了创新者的劳动和投资,使创新成果得以产权化,通过法律的形式使创新者的身份得到确认、创新成果得到尊重、知识财富受到保护。知识产权保护还能使创新成果得到有效利用。创新不是目的,而是形成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手段,是社会发展的途径。理论和实践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新成果不能有效商品化、要素化,或者产权不明晰、权属不明确,往往就会被束之高阁,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更不可能得到积极推广。

(二)私有财产权入宪为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知识产权,又称“智力财产权”,是指法律赋予智力劳动成果的创造人对其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权等多种权利。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的重要象征,是科技创新的具体体现。原创性的科技成果是知识产权的核心,知识产权是科技成果归属的法律表现形式。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是私有财产权的一部分,甚至有人认为,在当代,它是私有财产权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宪法修正案关于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出台前,任何关于私有财产保护的法律出台都是非常困难的,主要在于缺乏宪法依据。新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从法律概念上看,用“财产权”代替了“所有权”,私有财产的内涵从消费资料扩大到生产资料,从有形财产延伸到无形财产,知识产权等合法财产权有了直接的宪法依据。除了财产权性质,知识产权还是私权。私产入宪,将从根本上打破存在多年的“私有财产”的,对公民合法财产予以了最高层次的法律保护。由此,知识产权有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大法――宪法的保障,保护起来必然更加强而有力。宪法修正案中关于私有财产保护和权利限制内容的增加,使《著作权法》第一条与《专利法》第十四条等法律都有了宪法依据。

私有财产权入宪将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对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形成对公共权力的严格限制,规范了国家权力活动范围;要求所有的公共机关依照宪法尊重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严格遵循法定界限;有助于鼓励人们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从事创造性的劳动。有关法律法规也将按照宪法的原则和精神更加有效地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有力地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三)私有财产权入宪为我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项重要私有财产权,知识产权制度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制度。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在市场经济下具有一定条件的企业和个人,他们为了获得眼前或长远的经济利益,必然会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进行科研投入,热衷于科技创新,而且因经济利益和私有财产权受到了保护,也必然敢于投入,在大量的资金和智力投入的前提下,创新的成果也必然会相应地增多。

当前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与知识产权创造者的利益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利益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导致科技成果大多表现为阶段性成果多,成熟成果少;单项成果多,整套成果少;跟踪模仿多,核心技术创新少;发表的论文、鉴定的成果多,申请专利的数量少。创新能力的受阻和抑制与体制观念及制度设计有着深刻的关联。私有财产权入宪能促进公正、平等观念的形成,能激发人们的竞争意识,激励人们积极运用其知识财产和智力资源,为个人利益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知识产权在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激励和保障作用。

二、认真落实修宪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创新

(一)建立健全的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的创新激励的法律体系

当前,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的创新激励法律体系,已经成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在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我国在知识产权立法和保护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轨阶段,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起步较晚,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很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从知识产权保护的功能和作用来看,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二是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法律、法规;三是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产业化”(即进入市场,包括国际市场),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法律、法规。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的。

对于第一个方面,目前,私有财产权入宪为知识产权保护打下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但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进入wto以后,不能再靠行政命令的办法管理市场,应借鉴国际经验,充分利用反垄断法律法规,防止滥用知识产权垄断市场的行为,合理保护国内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应尽快制定专门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指南,或在专利法中增加限制滥用知识产权的条款。在未来的反垄断法中也要加入防止滥用知识产权的内容。因此要根据宪法有关条文的精神,尽快对《反不当竞争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等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同时,还有必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制订出一批新的法律,从而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对于第二个方面和第三个方面,在知识产权“保护”法体系逐步建立起来以后,如果直接鼓励人们用智慧去进行自主创新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或者促进“智力成果”产业化的法律措施不完善,就很难真正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目前国家制订的鼓励自主创新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等。建立健全上述第一个方面的法律体系是必要的,但如果第二个方面与第三个方面的法律不健全、不完善,在新的形势下仍然不能有效地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如何使知识产权保护向两头延伸,一头是鼓励创新,使我国能够更多地掌握核心技术和更多地享有自主知识产权,另一头鼓励知识产权的实施,使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些方面可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所以当前最为迫切的是认真对这两个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系统研究,尽快制订和修改相关法律,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

以上三个方面的法律构成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法律体系。这一法律体系是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今后的知识产权立法中,立法机关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与程序,在财产权的社会性与个体财产的自由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2]。有关知识产权的立法活动应严格遵循财产权保护的宪法原则,以宪法委任为基础,确定限制财产权的标准与具体界限。同时,国家与政府有义务在财产权领域中尽可能扩大财产权人的自由空间,通过信赖保护原则,使拥有财产权者能够对合法获得的知识产权感到安全,以保护不断积累知识产权的积极性。宪法修正案通过后,首要的任务是对现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与调整,废除或修改与宪法规定不一致或相抵触的内容,使知识产权的宪法保障获得统一、完善的法律基础。

(二)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促进科技创新的利益和激励机制

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是调整科技创新中各方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科学地界定职务成果与非职务成果,依法规范科技人员在从事知识、科技创新活动中应当享有的权利,合理划分研究单位与技术发明人在成果转化中所涉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才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建立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要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各行业、企事业单位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国家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充分调动知识产权各利益主体,特别是知识产权创造者的积极性。通过制度建设规范知识产权管理,建立促进科技创新的利益机制和激励机制。

各级政府要健全知识产权的激励和保障政策体系。首先,政府公共财政资助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属要有利于技术扩散,既要有利于提高公共资源的社会效益,也要有利于提高广大知识产权创造者进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应根据资助计划的目标和机构性质分类制定补充法规,进一步细化政府资助计划的知识产权权属政策。在放权的同时,明确利用和转移技术的责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监督管理制度。其次,完善职务发明的权属政策,调动发明人的积极性。现阶段,职务发明权属政策应在雇主优先的基础上,加大对发明人的保护力度和激励机制。在制度上要强化雇主尊重职务发明人的意识,在专利申请权上突出发明人的作用,切实落实对职务发明人的激励机制。对职务发明人的激励不是简单的收入分配问题,要将他提高到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度来认识,切实在法律和制度上给予必要的保障。第三要建立知识产权的激励机制。要建立考核评价和奖励激励机制。将知识产权申请量、拥有量和实施效益作为对相关单位科技进步和经营管理水平的考核评价依据。要落实专利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采用和创立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例如期权、技术入股、优先购股权试点等等,保障专利创新者获得高回报,激励科研人员从事专利创新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应根据专利权转让许可、专利权入股和专利实施等不同形式,合理确定其参与分配的方式和比例。

此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还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机构,建立就保护知识产权问题与其他国家建立磋商机制和处理纠纷机制。同时要严格技术合同的审查制度,对侵权行为的日常监控,防止知识产权流失。

只有在观念上形成良好的知(下转第103页)(上接第99页)识产权保护意识,在机制上有利益激励机制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在组织上有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机构,才能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

(三)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

在我国,新技术革命冲击、经济转型发展和知识经济挑战等等,使得人们在知识产权方面的认识滞后性日益显露出来。私有财产权入宪为知识产权及其法律体系的宣传教育普及提供了新的契机,应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普遍提高社会成员对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意义、作用等方面的认识,在全社会树立起要依法加强和改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正确理念,努力营造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法文化环境。这种新型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应当体现出对人、对人的创造性和创造物(包括知识资产)、对人的权利(包括知识产权)的高度重视和有效保护的精神[3]。

目前,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仍然是社会公众和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不强,因而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就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要以私有财产权入宪为契机,树立和领会科学的发展观,针对不同对象,综合运用公众宣传、专题培训、基础教育等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杨宗勇私有财产权及人权入宪和中国市场经济的未来J环球市场2004(6).-28-30

科技创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篇9

第一,正确分析判断形势,以思想认识的提高来增强做好科协工作的信心和责任。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创新创造日新月异,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科技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从多年的实践看,地区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科技发展水平的竞争,特别是随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这种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作为贫困地区,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公众科技意识不强、科技发展水平较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推进**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必须下决心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科协作为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承担着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责任。各级科协组织和领导干部一定要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性,牢固树立“有为才能有位”的思想,切实增强信心,主动出击,激情干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二,完善工作思路,以思路的创新来推动科协工作的有效开展。思路决定出路。科协工作要围绕科学发展、搭建服务平台,建立长效机制、推动资源共享,提升服务能力、务求工作实效,切实发展好桥梁纽带作用。具体讲,就是按照“三个一”的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中心,就是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科协工作必须紧扣这个中心,服务这个大局;抓住一个重点,就是科普工作,科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这个重点,不断改进方法、提升水平;服务一支队伍,就是服务科技工作者队伍,科协组织必须认真履行这一职责,进一步完善机制,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

第三,紧盯关键环节,以重点工作的突破来提升科协工作的针对性和影响面。科协工作量大面广,必须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必须看到,科协组织作为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任重道远、大有可为。科普工作要以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重点,广泛开展群众性、基础性、社会性科普活动,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要紧紧围绕我市马铃薯、草畜等支柱产业、设施农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突出农民增收,在全市范围内评选树立一批科普示范基地,带动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落实科普惠农的各项措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继续坚持办好科普报、科普杂志,坚持科普大篷车“三进”(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活动,宣传教育群众,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要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积极争取项目,择优扶持发展农技协和科普带头人,树立一批典型,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增强科技意识,形成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氛围。要突出素质教育,按照学校欢迎、学生喜爱、家长乐意的工作要求,通过举办报告会、开展主题科普活动等形式,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科技兴趣和动手实验能力,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

第四,改进工作方式,以良好的作风和工作方法创新来提升科协工作水平。要大力弘扬六盘山精神,克服等靠思想,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增强干事创业的激情,卓有成效开展工作。要始终把加强党和政府同科协工作者的联系作为基本职责,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根本任务,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或联络会、建立专家库等形式,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着力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并以此来调动科技工作者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贡献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技创新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篇10

关键词:地方高等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等学校的战略使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和国际人才竞争的大格局下,西部地区地方高等农林院校主动适应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肩负着培养和造就具有农林学科特色的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近年来,宁夏大学农学院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探索中,准确把握时代赋予的责任,不断改革人才培养理念,主动顺应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农林教育的重任

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战略目标,为西部地区高等农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同时又对地方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1.新农村建设需要创新型人才来担当。

高等农林教育具有很强的行业性和发展的特殊性,担负着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双重使命,是农业发展的智力依托和创新基地,不仅在知识创新、讲授、传播及应用方面具有基础作用,而且在培养掌握先进生产力、创造先进生产力的创新型的农业科学技术和人才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教育、科技的支撑”。[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农科人才,需要培养的人才更具有针对性、适应性和创造性。高等农林院校作为高素质农科人才的培育中心,要进一步完善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必须树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以培养目标为核心在专业调整、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领域不断进行探索实践。以新农村建设和区域农业产业化的现实需求为导向调整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培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优秀人才。

2.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来支撑。

现代农业科技革命成为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这对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要求高等农林教育从注重扩大规模向更加注重调整专业学科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素质方向转变,加速构建并拓展人才的学科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和服务领域。现代农业的发展“使农科大学生面向的就业领域从传统农业生产领域拓展延伸到贮藏加工、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信息化、农业生物技术和农村社区建设等各个领域”。[2]在知识需求层面上,要求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覆盖面广、基础扎实、内容新。在能力需求层面上,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更加注重各种能力的强化和构建取代以往只注重理论的传授和掌握。在素质需求层面上,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更高的科学素质和良好的人文素质。

3.地区农业产业化需要创新型人才来完成。

大学办出特色最终取决于社会的认可程度。高等农林院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是学校办出特色的关键,也是高等农林院校保持鲜明时代性的重要体现。农业生产的区域性很强,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技术成果的需求具有显著的不同。因此,高等农林教育发展必须立足区域经济的现实需求,契合区域农业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为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发挥高等农业院校人才、科技资源优势,特别是如何在农科人才培养上进一步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实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将成为新时期地方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教育理念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先导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理念创新是先导,是核心。只有实现育人理念的创新,才能真正实现育人模式的创新。

1.培养的人才应是具有鲜明道德意识、人格健全的社会人。

面临现代农业快速转型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和建设新农村的历史重任,我们充分认识到农科人才培养不是要培养仅仅满足社会经济需求的“工具人”,而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人格健全是指农科人才不仅具有专业文化知识,而且能够正确理解人生和社会问题,应该是心理健康积极向上,人格中德智体美等因素和谐统一发展,具有诚信、爱心、公正和奉献精神,热爱生活、追求真理,在民族利益、国家命运、百姓疾苦面前有清醒的认识,能与人和谐共荣,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和真正目的。社会人着重强调农科人才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由于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农科大学生面临的工作环境条件、工作压力要更大,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对农科类人才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如果不能成为有责任的社会人,就无法承担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火热实践、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责任。

2.培养的人才应是具有持续学习发展能力的学习人。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精辟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3]我们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围绕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修订、制定了一系列制度,着力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知识更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在信息社会时代,个体无论怎样增加在学校教育期间的知识学习容量,都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学习将成为一个终身过程。因此,大学生应获得的不仅包括系统的知识,还包括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持续学习能力的学习人,即在大学学习历程中,要真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把这种学习能力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内容。现代农业的发展推动着农业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农业学科,对农科大学生而言,无论是从事研究型工作,还是从事生产经营管理,都必须把握当前农业科技发展的脉搏,只有具备持续学习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3.培养的人才应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术人。

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不断扩展,农业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业的增长方式不断改进,农产品的产量品质不断提高。因而,现代农业的内涵特性是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技术高密集型的产业,已是产业界限模糊化的农业。在农业可利用资源日益紧缺的背景下,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依赖高科技来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经营模式发展农业。农业经济的加速转型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建设现代农业必须依靠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阔、综合素质强的新型农科专业人才。

三、勇于实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中,我们认为创新培养模式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必须以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为主线,主要进行以下方面的改革和实践探索。

1.优化培养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

我们对八个农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课程优化、实践强化、必修课弹性化、选修课多样化”的模式,本着“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宽口径、创新型”的培养目标进行改革,这反映了以人为本、人才培养多样化、适应力强、注重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

课程优化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所需的深厚基础知识和宽广的学术视野;“实践强化”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需要的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必修课弹性化”即在专业必修课程体系中,减少必修课学时,增加必修课程门类,为学生在必修的专业知识学习中提供选择的余地和空间;“选修课多样化”即允许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等多种教育资源,选择多种学习内容。“必修课弹性化”和“选修课多样化”,减少了教学计划的硬性约束,降低了刚性,增强了弹性和柔性,使学生的兴趣和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这种教学设计,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学习知识、增强能力,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掌握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方法,适应创新型人才需要的自学能力和基本素质。

一年级增加基础课比重,奠定学生创新需要的深厚的知识背景;二年级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为重点,进行增强专业感性认识的实验实践环节;第三年在系统学习相关专业基本知识、专业实验、实践环节和课程论文训练的基础上,学生初步具备创新所需的学术视野、创新所需的基本技能和思维方式;宽口径即第四年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和导师课题项目,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毕业生产实践过程,并完成毕业实习和论文,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专业或专门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一人才培养体系中,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目标是灵魂,这是根据不同地方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的目标。

2.制度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

一是实行导师制。一年级新生实行生活导师制,导师全权负责学生的学习、对新的生活环境的适应,指导新生对大学学习、成长成才的规划,对所在院系专业的感性认知,引导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化;进入二年级后,导师负责学生的科研训练、实践能力训练等各培养环节的参与,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型试验,确保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利用实验条件和科研平台开展创新意识、科研素质综合训练;三年级学生实行科研导师制,学生根据自己未来发展、兴趣特长自主选择导师及其创新型试验项目,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实践技能训练,或参与导师的课题项目。通过创新能力训练,每个学生都参与素质拓展教育和能力拓展训练过程,将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融入实验实践环节中,系统开展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是完善学分制。制定灵活的课程选修、免修、缓修等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程,形成个性化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跨学科、跨校修读课程。学生修完规定学分,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颁发相应毕业证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加创新试验项目、科技挑战杯比赛、农业示范区项目等实践训练活动,达到一定的标准要求,均可计算相应的学分和奖励。

三是改革学生考核评价制度。改革课程考试制度,加强形成性考核,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改革学生综合考评制度,将道德品质、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作为学生考核的核心指标。

四是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制度。用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以此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转变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增强创新思维的训练、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着力于创新型人格的塑造。实行各级管理人员、教师听课评价制度,实施精品课项目,互动式、探讨式教学大赛、学生评价教师授课质量等活动。

3.强化实践环节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农科专业是实践性、区域针对性很强的科学。在实践探索中,我们努力构建相对独立稳定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团队合作科研活动和独立科研训练的机会,同时构建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富有个性的学生实行个性化培养。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方案,在教学计划中强化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校内实验室、工程中心的作用,着力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保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探索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的新机制,积极与技术水平较高的行业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参与科研和科技示范园区项目建设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涂洪樱子.农科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