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矿山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十篇矿山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十篇

矿山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0:29

矿山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篇1

关键词: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经济意义;矿石品位;经济;评价

中图分类号:tD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矿床勘查的最终目的是弄清楚矿床的资源/储量。当资源/储量与矿权转让、矿山开发等投资类决策活动挂钩的时候,对资源/储量经济意义的正确评价是决定企业投资成败的关键,不得不察。

根据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方案,资源/储量分类编码用三位数字表示:第1位数表示经济意义,第2位数字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第3位数字表示地质可靠程度。实际工作中,对资源/储量分类确定的顺序为3-2-1,第3位数字地质可靠程度由勘查单位承担,依据勘查时采用的工程网度将矿床的可靠程度划分成查明矿产资源(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潜在矿产资源(预测的)。第2位数字可行性评价阶段根据可行性研究的详细程度可划分为可行性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概略研究三个阶段。可行性研究和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由科研院所或矿山设计单位依据认定的储量报告在现场考察的基础上编制,根据可行性研究的结论将第1位数字经济意义确定为经济的、边际经济的和次边际经济的三类。概略性研究往往由勘查单位承担,仅对矿山的投资机会进行了评价,对矿床的经济意义无法确定,因而对资源/储量的经济评价属内蕴经济的。

内蕴经济的储量报告使用者通常是矿业投资者,由于经济意义不明确,投资者常常用金属量与价格换算的办法来判断矿山的投资价值,不能科学地规避投资风险,有鉴于此,本文力求从投资的角度,研究将地质资源/储量和矿石品位指标动态组合的经济关联方法,以帮助那些从事矿业类投资的决策者,从资源/储量经济意义的分类中根据不同的矿石品位模型动态研判矿山的投资价值,减少投资风险。

1资源/储量经济分类的原理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方案对资源/储量经济意义分类已做出了明确的的定义:

经济的:其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确定的生产指标计算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他条件允许,即每年开采矿产品的平均价值能足以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或在政府补贴和(或)其他扶持措施条件下,开发是可能的。

根据该定义,开采经济的资源/储量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的投资回报,此时,企业的经营状态可描述为:

t=Cv+Cf+Cj

式中:t—矿山年销售收入

Cv—可变成本,由矿山年生产总成本和年上缴总税金构成

Cf—固定回收成本,矿山建设总投资由两部分组成:矿山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流动资金维持矿山每年的正常运转,矿山建设投资包括矿山的各种建设成本费用。矿山建设总投资在矿山服务年限内要求分摊到每年的固定成本中进行回收。

Cj—矿山投资回报中的年净利润,能满足投资回报的年净利润=矿山总投资×预期的年收益率

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其开采是不经济的,接近于盈亏边界,只有在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的改善或政府给予其他扶持的条件下可变成经济的。

根据该定义,开采边际经济的资源/储量,不能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企业的经营状况处于盈亏平衡的边界,此时,企业的经营状态可描述为:

t=Cv+Cf

次边际经济的: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或技术上不可行,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低后方能变为经济的。

根据该定义,开采次边际经济的资源/储量,在满足t=Cv的必要条件,企业能正常运转,但不能收回投资成本,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

上述三种资源/储量的经济分类方案中,针对企业的每种经营状态,我们都能找出与之相应的财务描述公式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这种财务描述公式在建立与资源/储量要素间联系之前,在资源/储量的分类中尚无可操作性。我们知道,固体矿产的资源/储量是依据工业标准中的矿石品位圈定矿体和计算储量的,如果我们建立起财务描述公式与矿石品位之间的关联模型,就能和圈定矿体时使用的工业标准一样,对矿床的资源/储量重新划分和计算,进而完成对资源/储量的分类工作。因此,我们确定了资源/储量经济评价的基本原理:依据规范对资源/储量经济意义分类的定义,建立描述企业经营状态的财务描述公式与矿石品位之间的关联模型来完成对资源/储量的经济分类工作。

2、资源/储量经济分类的品位模型建立

2.1资源/储量要素与财务表达式之间的联系

1、矿山的年销售收入(t)

在可行性研究评价中,矿山的年销售收入=年处理矿石量×矿产品单价×矿石的综合回收品位×选矿回收率×(1-采矿贫化率),即:

t=Q·p·C·ε·(1-γ)

Q—年处理矿石量

p—矿产品单价

C—矿石品位

ε—选矿回收率

γ—采矿贫化率

2、矿山生产的年可变成本(Cv)

矿山生产的年可变成本=年生产成本+年上缴总税金,即:

Cv=Q·(S+F)

Q—年处理矿石量

S—吨矿生产成本,通常由单位矿石的采矿费用、选矿费用,冶炼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项目组成

F—单位矿石销售税金,由年上缴总税金/年处理矿石量求得

3、矿山生产的年固定回收成本(Cf)

设定年固定回收成本的目的是以折旧的方式每年从矿山的收入中收回一部分矿山的建设投资费用,在矿山服务年限内收回全部矿山建设的投资,保证资本金的安全。年固定回收成本=年处理矿石量×吨矿折旧成本,即:

Cf=Q·Z

Q—年处理矿石量

Z—吨矿折旧成本

吨矿折旧成本与矿山的建设总投资有关,计算公式为:

Z=

ap—矿山生产建设总投资

Q—年处理矿石量

a—矿山服务年限

综合整理后得:

Cf=

4、矿山投资的回报—年净利润(Cj)

矿山企业的投资回报即年净利润=矿山的年销售收入-年可变成本-年固定回收成本,即:

Cj=t-Cv-Cf

要使企业不亏本经营,年净利润至少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对于企业自有资金投资的情况,年净利润≥矿山建设总投资×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②对于存在银行贷款的矿山投资活动,年净利润≥矿山建设总投资×银行贷款利率。

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企业能正常经营,但是不能发挥资金的投资价值。企业的投资以盈利为目的,要满足企业对投资的回报要求,投资收益率不能低于行业基准收益率的基本要求,此时,满足投资回报要求的年净利润=年处理矿石量×吨矿利润,即:

Cj=Q·Cp

Q—年处理矿石量

矿山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篇2

从第一批全国10个项目、总资金1350万元起步,逐步加大投入力度。截至2015年底,中央财政共安排治理资金318亿元,并带动地方财政和企业用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600多亿元,完成治理恢复土地81万公顷。

然而,与此同时,采矿活动影响破坏的土地面积也在急速增加。

调查显示,2005年,全国因采矿活动形成的采空区面积约80.96万公顷,引发地面塌陷面积35.22万公顷,占压和破坏土地面积143.9万公顷。

而到了2015年,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指出:全国因采矿形成的采空区面积超过了134.9万公顷,占矿区面积的26%;采矿活动占用或破坏的土地面积约238.3万公顷,占矿区面积的47%。

国土资源部的数据印证了上述报告。截至2014年底,全国矿产开发累计损毁土地面积已达303万公顷,除去治理恢复土地81万公顷,仍有220余万公顷土地亟待治理。

资金投入了上千亿元,为什么矿山修复的任务依然如此艰巨?

资金缺口巨大,制约矿山修复

“以目前矿山土地复垦每平方米100元到200元的综合投资测算,矿山生态修复的市场规模至少在2万亿元以上。相比起来,千亿元治理资金仍然只是杯水车薪。”前瞻产业研究院矿山修复行业研究员许志新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说。

为了弥合这一资金缺口,前瞻产业研究院在其的报告中指出,应当在落实矿山环境治理资金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

实际上,我国早已开展了这方面的尝试。200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明确提出了要“积极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的要求。也即,矿山企业分年预提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并列入成本,根据“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款专用”的原则,由企业在地方财政部门指定的银行开设保证金账户,并缴存保证金,专项用于该企业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

如果矿山企业在开矿期间,将矿山环境进行了有效地整治,政府就在开矿结束后将这笔钱归还企业;否则,就要动用这笔钱来治理企业开矿造成的矿山环境破坏。

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已全部出台并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对此,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燕守广指出,保证金制度是促使企业主动履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义务、促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的重要机制。“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保证金缴存标准偏低、收缴不利的问题,无法满足矿山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恢复的实际需求,影响了保证金的返还和使用,并且会降低企业对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的自觉性。”

2015年初,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煤炭局煤炭矿区发展协调服务中心副主任白海军也曾对媒体表示,随着煤炭价格一路走低,鄂尔多斯市大部分煤矿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生产矿山也大都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大部分煤炭企业短期内无力足额缴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及土地复垦保证金,多数复垦资金投入不足,进度缓慢。

对此,许志新建议,我国应该责令矿山企业从矿产品销售收入中逐次提取一部分资金以建立矿山企业的环境治理基金,并对这类企业收取矿山企业的超标排污费。同时,还应该通过开展市场化筹资等渠道持续增加投入。

理顺新旧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另外,尽管在2001年,我国就开始了对矿山生态修复的资金投入,但矿区开采的历史更为久远,老矿区遗留的生态环境恢复包袱巨大,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治理难度也相对较大。如不能及时治理,极易诱发安全事故。

而目前的筹资制度,即便能够完全落实,也只能保证不欠“新账”;对于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成本这笔“旧账”,仍然没有明确的解决办法。

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原副巡视员刘仁芙就曾对媒体表示,“矿山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导致大面积土地损坏,目前,我国土地复垦面临的形势可以用‘旧账未还、新账又欠’来形容。”

为此,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学龙认为,应该参照国外相关法律经验,明确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旧账”和“新账”,使责权利进一步明晰。“新破坏的生态环境必须由矿山企业进行100%修复,已破坏的‘旧账’由国家通过适当方式予以解决。”

矿山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篇3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实施配套制度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009-03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国土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其合理利用与保护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在国土资源领域践行“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一要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笔者以为,在国土资源领域落实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一要求,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尽快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建立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生态补偿机制和环境损害赔偿机制。而要在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就是要弄清楚补什么,怎么补,补给谁,补多少这四个问题。

一、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内涵

所谓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指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对矿区进行大规模地破坏,造成山体非矿部分剥离对耕地的占用、地面的塌陷、森林草地的破坏、地下水系破坏、野生动植物消亡以及开矿伴随产生的废弃物对土地占用等,从而使矿区原有的生态功能弱化甚至丧失,根据生态系统恢复成本,对负直接责任的矿产资源开发者、间接责任的矿产资源运输者及最终的消费者征收一定费用,而进行的治理、恢复、校正所给予的资金补偿,对矿区居民、矿业城市丧失可持续发展能力所给予的资金扶持、技术和实物帮助、税收减免、政策优惠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因矿产资源开采而给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破坏的恢复治理,由矿产资源开发者和矿产资源利用受益者进行补偿;(2)因矿产资源开采而给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破坏导致矿区居民丧失发展机会,由矿产资源开发者和矿产资源利用受益者给予的补偿;(3)因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定价而给矿业城市造成生态环境成本投入的损失,由其他工业城市(非矿业城市)对矿业城市作出补偿。

二、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客体

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补偿的客体,也就是补偿所指向的对象,即被损害的环境。具体包括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破坏损失补偿、环境污染与环境安全事故损失补偿、生态系统损失补偿、矿产资源输出地对输入地的补偿。

三、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主体

明确主体是建立补偿机制的首要工作。针对我国特殊国情,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主体可以根据治理责任划分为历史遗留和在生产时期两个情况予以区别。

历史遗留可以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建立为依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建立之前都属于历史遗留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这部分可以由中央作为治理责任人。保证金制度建立之后都属于生产时期矿山造成的环境损害,这部分应由矿业权人自行承担。

除上述两种情形外,由于生态环境作为一种资源,除了具有负外部性外,还具有正外部性,因此,矿产资源的受益地也应对输出地付一定的生态补偿费。

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开矿企业、政府及矿产资源的输入地成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的投资方。

四、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资金来源

1.历史时期已形成的环境代价补偿资金来源。历史时期形成的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是以政府为主导征收的环境代价补偿资金,以煤矿为例,其运作机制都是按当地政府规定的吨煤提取比例形成生态补偿资金,然后交给当地政府,由政府根据区域内态整治的需要,统一安排使用。可以通过中央财政设立专项,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实现。

2.已建矿山开发环境代价补偿资金来源。对已建矿山和新建矿山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可以这样确定,矿区生态系统中大气、水环境损失可以用排污费予以补偿,土地资源和岩石圈扰动损失可以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土地复垦费、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予以补偿,矿区生态系统其他要素功能损失可以用水土保持费予以补偿。

五、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实施保障措施与政策组合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实施的保障,要多方位考虑影响生态补偿实施效果的影响因子,不仅要通过一系列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来加重矿山企业逃避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行为成本。还要通过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技术支撑机制和保障制度政策的设计来保证机制实施。

1.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约束机制。(1)出台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补偿政策法规体系。出台位阶高的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补偿法律法规,各省(市、区)要针对本地区的特点,出台条例及生态补偿实施办法,多方筹措资金进一步让生态补偿机制落地。(2)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管理机制。国务院成立国家和省政府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工作办公室,成员由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等部门行政首长组成。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的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类型,制定相应的管理体制。由地方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各有关部委配合,专门设立一个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领导小组,负责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2.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治理技术支撑机制。要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生态系统恢复治理技术的科学研究,同时要加强矿山环境风险评价,为制定国家项目治理清单奠定基础。

3.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激励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入社会力量投入环境污染治理”,因此探索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资金多元化,引入民间资本投入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按照“谁投资、谁治理、谁收益”的原则,通过赋予民间资本可以获取治理后的环境资源作为回报机制。

4.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实施保障制度。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顺利实施的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要形成固定的政府补偿资金渠道来源。具体包括两个资金渠道:资源税、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积极拓展第3个资金渠道――矿业开发生态环境税费新体系。资源税渠道,要对资源税进行全面改革,也就是要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的分成比例。资源税费应该以充分鼓励地方政府积极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为目的,维持2:8分成的现状,坚持中央少留点,地方多分点的原则。另外可以依据重要程度,提高不同种类矿产资源的征税额度,比如对于国家重要战略性矿种,而且处于脆弱地区的,要征收高额税费,目的就是要将此部分的征收用于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补偿。还有一渠道就是要对矿产资源利用的受益者征收税费,要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产品中予以体现这部分税费,这部分税费同样是用于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渠道,从实践操作来看,从中央收取的资源补偿费中安排资金专项用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了显著效果。要做到两点,一是要要明确拓宽收取有偿使用费的使用范围,也就是进一步从法律层面明确是用于资源勘探、资源保护、矿区环境治理恢复。二是逐步提高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标准。(2)完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国内外实践证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对于明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责任、筹措治理恢复资金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出台全国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缴存、使用、返回管理等配套制度。明确保证金的收存机关、缴存标准、计算方法、保证金的返还与使用规定、保证金缴存的具体操作程序。保证金实际上是督促采矿权人对矿山环境进行恢复治理的经济保证,保证金归采矿权人所有,采矿权人履行了治理义务的,保证金应予返还。因此,还应制定矿山环境治理恢复验收办法,在验收办法中应规定,采矿权人履行了保护和治理矿山环境义务的,经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专业人员验收合格,可以返还其缴存的保证金。除此之外,灵活确定采矿权人缴存保证金的方式和保证金种类选取,即可实行一次缴存、也可按年开采矿石量,也可按照开采区先后次序逐年分期缴存。保证金种类的选取,除现金外可以有保证金债券、联合储备金债券、商业信用证、不动产信托证等。银行、保险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担保或保险;公司书面担保等形式。(3)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原产地补偿制度。所谓的原产地补偿是指,要求矿产资源利益相关方要对矿产资源集聚开发区进行补偿,只有这样才能让矿产资源开发受益地区与矿产资源集聚开发区保持平衡,实现共赢的良好格局。(4)建立矿山环境损害补偿赔偿制度。矿产资源开发的地质环境损害补偿制度是以经济为手段,以法律为保障,以对地质环境产生影响的生产、经营、开发、利用者为征收对象,以矿产资源开发造成地质环境损害的当地政府、居民为补偿对象,以补偿地质环境受损害后当地政府、居民的地质环境权益减少和财物、资产、实施的功能价值降低为目标,以损害的地质环境功能价值或者权益为标准进行足额补偿的经济制度。(5)矿产资源开发环境破坏及补偿赔偿责任认定制度。矿山地质环境损害依据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可以划分为突发性的矿山地质环境损害和积累性的矿山地质环境损害。对积累性的矿山地质环境损害,可依据现有的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土壤质量、地质环境质量等国家和省、地区、市级质量标准,作为认定环境损害的基本标准,因为它代表了生物圈赖以存在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土壤圈,能够反映一定区域内的环境质量与生态功能,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只给出了一个基本尺度,还需要经过细致的调查研究以及缜密的科学论证制定专门配套法规来解决矿山地质环境损害的认定与评估问题。矿产资源开发环境破坏及补偿赔偿责任认定制度的建立,必须明确鉴定的法律、政策和技术依据,制定鉴定标准,出台鉴定办法,订明鉴定组织程序,以科学的制度保障矿产资源开发环境破坏及补偿赔偿责任的及时落实。(6)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损害索赔制度。环境利益作为公共利益理应纳入政府维护的公益范畴,国土资源、林业、规划、农业、旅游、渔政、铁道、水利等部门都有一定的环境管理职权。鉴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和专业性,赋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矿山地质环境损害索赔权体系化的索赔机制,由该部门牵头,充分发挥本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在认定、监测、调查与评估地质环境损害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从而彻底扭转环境利益代表“缺位”的局面,强化政府维护公共环境资源的职责,建立索赔机制,这是整个矿山地质环境损害索赔制度的核心问题。(7)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代价核算制度。国家应将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报告作为采矿权申请人申领采矿许可证的要件,采矿权申请人在申请采矿许可证时必须出具有相应资质的核算专业人员和机构编制的、并经审核符合要求的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报告。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报告应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矿区土地复垦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矿区水土流失防治报告等编制。(8)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补偿核算监督管理制度。在国土资源系统内部,明确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监督管理职责,成立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核算监督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对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专业机构的统一监督管理,制定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核算管理法规制度、技术规范标准、技术指南,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代价损失评价工作程序制度,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专业机构,借鉴国内外资产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运作和管理的经验,成立专门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代价核算业务的专业机构。(9)矿山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矿山地质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是采矿权人作为投保人向保险人支付一定数额的保险费,当被保险人因从事保险合同约定的活动造成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发生导致的第三者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时,由保险人在约定的责任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该项制度不仅具有使矿山企业转嫁风险的优点,也有能够给予受害者迅速、有效的救济,且操作成本低,赔偿效率较高的特点。

参考文献:

[1]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秦艳红,康慕谊.国内外生态补偿现状及其完善措施[J].自然资源学报,2007(4)

[3]崔艳,张继栋,白中科.我国煤矿区生态补偿现状与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4)

[4]白中科.关于煤炭开发生态补偿的若干意见[J].环境保护,2006(5)

[5]蒋正举,刘金平,张晓慧,杨贺.煤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J].中国矿业,2010(12)

[6]秦艳红,康慕谊.国内外生态补偿现状及其完善措施[J].自然资源学报,2007(4)

[7]李世涌.矿产资源开发外部负效应及其成因分析[J].问题研究,2007(11)

[8]卢琼瑛,张水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探究[J].湘潮.2007(11)

[9]李娟,胡振琪.矿山开采生态补偿监管机制的博弈分析及政策建议[J].生态经济,2008(5)

[10]蒲志仲.矿产资源税费制度存在问题与改革[J].税务研究,2007(11)

[11]胡振琪,程琳琳,宋蕾.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想[J].环境保护,2006(10)

[12]毛显强,钟瑜,张胜.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4)

[13]张涛,安增军.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补偿中的政府职能―福建省的生态补偿案例.发展研究,2009(2)

[14]王金南,万军,张惠远.关于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的几点认识.环境保护,2006(19)

[15]李勇.煤矿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收费政策研究[硕士论文].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00

[16]黄锡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探究.现代法学,2006(6)

[17]任勇,冯东方等著.中国生态补偿理论与政策框架设计[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18]邢丽.关于建立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对策研究.财政研究,2005(1)

[19]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

[20]李挚萍.环境法的新发展――管制与民主的互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21]王英霞.论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的重构与完善.西部法学评论,2010(6)

[22]范英宏等.中国煤矿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重建技术.生态学报,2003(10)

[23]孔凡斌.建立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当代财经,2010(2)

[24]余振国,冯春涛,郑娟尔,朱清.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核算与补偿赔偿制度研究.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3)

矿山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篇4

关键词:资源储量;报告评审;问题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的作用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是指综合描述矿产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及其经济意义的说明文字和图表资料,包括矿产资源储量的各类勘查报告、闭坑地质报告以及矿产勘查和矿山生产、水源地建设阶段用于筹资、融资、探矿权或者采矿权转让过程中说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关资料。是由具有相应勘查资格资质的地勘单位受矿业权人或矿业权行政管理机关委托,经相应的地质勘查和综合整理编制而成的地质勘查成果。

众所周知,采矿权人采矿需要交纳采矿权价款,开采的资源储量与矿产资源补偿费及资源税挂钩,矿山开采年限与资源储量挂钩。近年来,由于矿业市场投资的多元化,加之国家的有关法制不健全,一些地方对资源储量评审工作盲目市场化,受利益驱使,出现了种种弄虚作假的情况。比如一些企业在改制时,投资者为了少交采矿权价款,往往将储量做小,造成国有矿产资源资产的流失;而有些企业在融资、筹资或包装上市时,为了吸引股民投资,造成绩优股的假象,往往又要求将资源储量做大,以蒙骗股民。各矿产地的矿产资源储量状况不能是地质勘查机构自己说了算,而必须由相对权威的评审机构审查评价、鉴定验收。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是评审机构对矿产地质勘查机构取得的矿产地质成果的审查评价、鉴定验收。其内容包括:对矿体地质特征,开发利用内外部条件,矿产种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等技术数据等阶段性认识的认可。它是资源储量管理的技术支撑。是为国家掌控资源家底、维护国家资源权益、保护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服务的,是政府资源储量管理以及矿产资源管理的关键性基础工作。它依据和参照国家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国家和有关部门的矿产资源储量技术标准(各矿种地质勘查规范),国家和有关部门的与矿产资源勘查及矿山生产和水源地建设有关的技术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国家的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矿产资源以及环境方面的规定而进行的。

本文总结了在矿产资源储量报告评审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希望能引起重视,以求共同提高。

二、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些地勘单位不做野外地质工作,靠在室内“编”地质报告进行矿权申请、延续、变更,所编写的报告东拼西凑,凭空想象,质量可想而知。或者报告编写单位与勘查单位不为同一主体,存在着勘查资质随意出租,使不具备资质和勘查能力的单位承揽地质勘查工作,影响了勘查质量及报告的质量。

2、评审目的不明确。

评审目的的确定,应与评审范围对应,在申报表、评审意见书和储量报告等资料中表述一致。同时,评审主要围绕评审目的展开,针对评审目的做出评审结论,目的与结论也应一致。经常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勘查和报告编制、提交、评审的目的表述不清楚、一致,甚至不属于规定的评审备案范围,也编制提交评审备案。由于经评审备案的矿产资源储量都是储量登记统计的依据,而常把登记统计作为主要评审目的,有的甚至错误地将勘查工作的目的与编制报告的目的人为分开,把编制报告的目的表述为登记统计等,这都是不符合文件规定的。

3、对以住地质工作成果和矿山开采资料收集研究不够。

对于以往工作,应要叙述本次勘查工作之前所进行的各项地质勘查工作及提交的成果及评审情况。已生产的矿山应阐明矿山建设、开采情况、生产规模、开采方式、生产规模、资源储量变化情况及矿山经营、效益状况等,均需对其资源储量变化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搞清历次报告的关系,避免资源储量的重上、漏上。

4、水工环地质的研究程度不足。报告相关章节的内容基本上是很简略的简述,定性内容多,缺乏实际数据。

5、样品的采集和分析不按规范。

矿体(层)直接顶底板样品采集不全,影响了对矿体准确控制和对矿床的正确评价。基本分析样品没有按规范进行内外检,体重样代表性不够,缺少组合分析样、物相分析、全分析样等。

6、资源储量估算中存在的问题

a、资源量估算工业指标选取取不合理。在资源储量报告中,对一个矿床使用的工业指标,个别报告直接套用规范中的一般工业指标,出现不具体的区间值,而不是具体值。如岩金矿床边界品位采用规范中的1~2g/t,最低工业品位2.5~4.5g/t……,,这种不确定值的使用是不允许的。对一个具体矿床应有具体工业指标。或者,在一般工业指标敬意值之间随意选择取低值,或高值,不进行矿区实际情况分析,出现有用的工业指标选择用不全,没用的又抄上。另外,随着选矿技术的提高和矿产品价格的上升,受经济利益驱使,矿业权人随意降低工业指标,虽然是经过预可研论证,但往往论证单位是营业性质的,所以结果可信度差。

b、矿床勘查类型确定及工程间距选择不当。

有些勘查单位为减少工作量,节省勘查费用,往往不根据矿体的复杂程度,随意将勘查程度高定,工程间距放稀了。

c、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不当,没有用其它方法进行验证。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不适合矿区实际,使简单问题复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导致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可靠程度低。

d、矿体的圈定、连接、外推不当。

很多报告存在外推过大,将矿体外推起点置于没有有控制的矿体边界上,存在“见矿就连”的现象。

e、对采空区范围的圈定,为节省成本,很少进行实地测量,而是对1:1万地质地形图进行扫描后变换比例尺,制成矿区地形图。或者使用测量仪器精度不够,影响整个勘查工作的真实性、可靠性。

7、资源储量估算的表格、图件很不规范。报告文、图、表不符,缺乏检查校对。

三、提高资源储量报告评审的一些建议

1、地勘单位要加强技术力量,严格按勘查规范工作,实事求是,客观反映勘查成果,对勘查中存在的问题要详细如实反映。不能根据矿业权人的要求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甚至代为编造虚假资料。野外第一手地质资料如原始编录、样品采集等应按规程进行,发现问题要及时补救,地质报告编制应按勘查规范编写并进行初审。

2、矿业权人要有风险勘查意识,根据工作区地质情况,按照相应勘查阶段所要求的控制与研究程度,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才能摸清资源储量分布情况,降低投资风险。

3、地勘行政管理部门以资质管理为入手,奖优罚劣,促进勘查质量的提高,对于弄虚作假事件必须严肃处理,降低或者取消地勘单位的勘查资质,对矿业权人吊销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当前实行的由矿业权人和项目勘查单位出具承诺书,保证提交资料的真实性,有利于分清法律责任,应当继续实行。

4、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必须具备法定的资质,评审报告的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评估师资质,报告评审专家组人数要按要求,并实行评审专家组责任制,并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业务技术水平。对储量变化幅度较大的核查报告和重要地质勘查报告,评审中心要加大实地核实和原始资料核对力度。

5、要尽快重新建立我国在矿产勘查及矿产资源储量的质量保障和控制体系,在勘查的程度上、勘查工程和原始资料的质量上、资源储量控制程度上加以监管,应该坚持设计审查和野外验收制度。资源储量评审不能只审查资料,必须到现场实地检查,才能保证质量,防止弄虚作假。

6、应尽快解决评审机构定位问题,要根据我国国情进行储量评审机构的机构改革,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四、结语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是为国家提供资源的信息依据。储量报告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所提供资源储量的可靠性、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风险大小、矿山建设和生产中的一系列工作的布置。因此必须提高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的质量,这既是矿产资源勘查人的责任,也是储量报告评审组织和评审专家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国土资厅发[2000]54号

2、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资格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1〕172号

矿山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篇5

评审业务多点开花

根据规定,矿山储量报告委托具有地勘资质的地勘单位进行实际测量,按照相关规范编制报告,由矿业权人提交储量报告,提出审查申请;湖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受理,并组织专家对储量报告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

“在报告审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地方,我们就会组织专家到现场实施检查;检查不合格的,我们会要求他们进行重做。如果报告与实际情况相符合,那么这个报告就获得通过,待评审意见书出来后,由我们部门做成电子报件上报省厅备案。”湖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办公室主任唐卫国介绍。

目前,该部门负责对20多个省级发证矿种的资源储量报告进行评审,自2003年成立以来,已评审储量报告近7000份。已评审报告中包括沅陵县沃溪矿区金矿深部勘探等报告。为维护国有资产和矿业权人合法权益,促进全省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对矿产资源储量进行价款评估主要是由市场上第三方。然而,从整体效果来看,纯粹由市场上的价款评估公司来评估的话,使得资产评估失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基于这种情况,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把组织审查矿业权价款评估报告的职能移交给湖南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由该部门组织专家对评估公司提交的评估报告进行审查。在审查过程中,统一评审尺度,使评估更加贴切实际,更为合理公正,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此外,该部门还协助湖南省国土资源厅进行资源储量动态监管,主要负责指导全省储量报告编审质量监督工作。2013年共评审矿山储量年报222份,组织专家对25个矿山进行了实地抽查,有力地保障了矿山储量年报的真实性。

为提升全省储量评估师(员)队伍的业务水平,提高评审工作效率,该部门积极组织培训学习,每年聘请行业权威专家对全省评估师(员)进行一次集中培训。

科研项目水平领先

在完成日常的评审工作之余,湖南省矿产资源储量中心还积极承担了省厅矿政管理部门开展的一些科研,特别是其承担的《湖南省部分矿种一般工业指标修订》等项目更是获得了国土资源部与省厅的高度认可。

矿山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篇6

关键词: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计量会计披露采掘企业矿业权

一、引言

矿产资源是一种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作用的不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可分为油气矿产资源和非油气矿产资源。非油气矿产资源是矿业活动所涉及的具有稀缺性和不可移动性,能给相关单位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并为其所拥有或控制的非油气状态的自然生成物(李恩柱,2008)。目前我国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对油气资产的会计计量和披露有明确的规定,但由于非油气矿产资源的特殊性,我国尚未针对非油气矿产资源开采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实际会计工作中,采掘企业对非油气矿产资源如何进行会计计量、如何披露,就值得关注了。对非油气矿产资源进行科学的会计计量、合理披露,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门和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等相关利益主体就矿产资源的投资、开发、管理等进行正确的决策。本文以非油气采掘企业上市公司公开的年报为依据,对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计量和披露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有所贡献。

二、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计量研究设计

(一)政策指引为了规范资源类上市公司矿产资源计量与披露,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文件:1999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企业和地质勘查单位探矿权采矿权会计处理规定》的文件,对企业探矿权采矿权会计处理作出了规定,企业取得的探矿权、采矿权按历史成本计量。勘探结束形成地质成果的,增加资产:地质成果;不能形成地质成果的,一次计入当期损益(成果法)。采矿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并在采矿权受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年限法)。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长期资产”项目下增设“地质成果”项目和“勘探开发成本”项目,分别反映企业因地质勘探而获得的地质成果的实际成本以及在地质勘探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规定了矿区权益、油气勘探、油气开发、油气生产的会计处理,并规定了会计披露的内容。这不仅实现了我国油气生产企业会计核算与国际惯例多方面的趋同,也为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为规范上市公司涉及矿业权的信息披露行为,充分揭示矿产资源开发业务的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制定并了《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4号矿业权相关信息披露》,规定了取得矿业权应披露的信息、出让矿业权应披露的信息。此外,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政策指引的制定是基础,而政策指引的执行是关键。非油气采掘上市公司执行相关政策指引的情况如何,有待调查并深入研究。

(二)样本选择与资料来源按照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我国上市公司分为采掘业、制造业等13类,其中采掘业又分为煤炭开采、有色金属开采、油气开采。本文选取沪深两市除油气采掘企业外的煤炭开采、有色金属开采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煤炭开采企业26家(不包括借壳上市的山煤国际和没有煤炭业务的鲁润股份),有色金属开采企业9家。研究对象为这些公司2008年年度财务报告。这种选择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年报的披露比较详尽;二是2008年是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第二年,年报编制比较成熟稳定。资料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网(公司公告)。根据财政部《关于企业和地质勘查单位探矿权采矿权会计处理规定》,在我国,非油气矿产资源的核算,主要通过无形资产(采矿权、探矿权,合称矿业权)进行。因此重点收集采掘企业采矿权、探矿权核算使用的会计科目、如何初始计量、如何后续计量见(表1)、(表2)。另外矿产资源储量是采掘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也是持续经营的前提;产量说明企业的生产能力,与储量比较能说明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因此,我们对储量、产量披露信息进行了收集。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发现,与非油气矿产资源有关的核算还涉及长期待摊费用、在建工程和开发支出,对此予以了关注。土地使用权不能确定是否与矿业权有关,因此不予统计。产量和储量披露信息来源于公司年报中“董事会报告”或“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其他信息来源于年度会计报表及附注。由于有关信息分布比较零散,故手工统计方式收集资料。

三、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计量与披露分析

(一)煤炭采掘企业(1)探矿权。在无形资产项目披露中,明确有探矿权的企业只有3家,占11.5%,另有1家企业(中国神华)披露的信息不能确定是否拥有探矿权。明确拥有探矿权的煤炭采掘企业较少,原因可能是有些公司的探矿权可能一次性转入了“在建工程(或勘探开发成本)”明确披露,勘探开发成本含探矿权价款,在资产负债表中列入“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探矿权转入勘探开发成本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精神。按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但如果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者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相关资产的成本。拥有探矿权的公司均将探矿权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均按取得时的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至于初始计量方法,在披露中,上市公司只按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一般性说明,这说明披露的形式主义严重。明确有探矿权的3家企业未进行摊销且未提取减值准备,西山煤电(000983)的勘查工程在“在建工程”核算亦未提减值准备。这符合近年能源上涨的实际。(2)采矿权。有24家企业有采矿权,占92%。且均作为无形资产核算。采矿权均按取得时的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对初始计量方法的披露,大多数企业只按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到的一般性要求进行说明,少数企业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兖州煤业(600188)和大同煤业(601001)披露了采矿权如何取得,以及采矿权评估单位和评估方法。初始计量符合规定,但披露简单,详细披露的企业少。在有采矿权的24家企业中,有22家企业未计提采矿权减值准备,占92%;1家公司(煤气化,000968)明确提取了减值准备;1家公司(中煤能源,601898)不能确定是否提取减值准备。这是非常正常的。众所周知,在我国能源相对紧缺,近年来一直上涨,因此,与煤炭相关的采矿权基本不存在减值迹象,绝大多数公司未计提减值准备,不足为奇。采矿权摊销方法有产量法和年限法,以年限法为主。在有采矿权的24家企业中,有11家公司采用年限法,占46%;6家公司采用产量法,占25%;2家企业年限法和产量法同时采用;其余企业照搬会计准则中的“套话”说明摊销方法,笔者无法确定是采用什么方法摊销。至于账务处理,只有国投新集(601918)明确说明无形资产采矿权摊入管理费用,其他未予说明。(3)产量和储量披露。26家公司中,只有3家披露保有资源储量和可采储量信息,占11.5%,这3家公司分别是St贤成(600381)、St平能(000780)和中国神华(601088),前二者显然是为了“摘帽”,吸引投资者而有意披露,后者发行有香港上市的H股,香港证券交易所有披露储量的要求。另外13家企业披露了该年度产量,占50%。可见,煤炭采掘企业产量信息披露情况较好,而储量信息披露意愿不足,这可能与会计准则不完善,未强制要求披露储量有关。煤炭采掘上市公司矿业权有关情况详见(表1)。

(二)有色金属开采企业(1)探矿权。9家有色金属采掘企业中7家明确有探矿权,占78%,说明色金属采掘企业危机意识较强,“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探矿权均明确在“无形资产”科目核算,均采用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有4家企业在说明探矿权初始计量方法时照搬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原文,占44%,少数企业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摊销方法有按年摊销的,也有按产量摊销的。2家企业提取了探矿权减值准备,占22%。探矿权减值准备计提的依据是评估公司的评估报告(如:中金黄金);1家公司(山东黄金)不能确定是否提取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的企业相对较多,比较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有色金属价格下跌。另外中色股份(000758)和矿业(000762)2家公司存在勘探成本在“在建工程”科目核算的情况―探矿权完全可能一次性转入“在建工程”,因而在财务报告的附注中没有作为无形资产的探矿权。(2)采矿权。9家公司均有采矿权,均通过“无形资产”科目核算,且均按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对初始计量方法,多数企业照搬企业会计准则原文说明,少数企业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只有1家企业(紫金矿业,发行了H股)计提了采矿权的减值准备,1家企业(山东黄金)不能确定是否计提了采矿权的减值准备,其余企业未计提采矿权减值准备。采矿权摊销方法有产量法和年限法,对摊销方法的披露,多数企业照搬企业会计准则原文进行说明,少数企业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3)产量和储量披露。5家披露了该年度的产量,占56%,4家未披露。3家披露保有资源储量,占33%,2家披露可采储量,占22%。4家企业披露了矿权个数和矿权面积,占44%。相比较而言,披露储量数量的有色金属企业较多。详见(表2)。(4)其他有关信息的披露。紫金矿业(601899)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在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待摊费用”项目的金额包括土地补偿费(矿山建设需要占用林地所支付的补偿费)、资源占用补偿费、林木补偿费,说明“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了与矿业权有关的费用支出;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金额包括勘探开发成本,说明地质探矿费用通过“勘探开发成本”科目核算。中金黄金(600489)披露:探矿工程在“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并根据评估公司评估报告书计提了减值准备,且存在借款费用计入“在建工程―探矿工程”的情况;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待摊费用”包括矿权费用(地质探矿费、矿区使用费、矿权补偿费),说明存在地质探矿费、矿区使用费、矿权补偿费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的情况。驰宏锌锗(600497)披露:探矿工程在“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勘探工程在“开发支出”科目核算,说明“在建工程”和“开发支出”科目均核算与矿产勘查有关的支出。西部矿业(601168)披露:在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项目金额包括土地使用权、采矿权、勘探开发成本和地质成果等;勘探开发成本包括取得探矿权的成本及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和费用;勘探开发成本的工程项目包括在现有矿床进一步成矿及增加矿山产量、地质及地理测量、勘探性钻孔、取样、挖掘及与商业和技术可行性研究有关活动发生的支出。当勘探结束并有合理依据确定勘探形成地质成果时,余额转入地质成果。当不能形成地质成果时,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地质成果归集地质勘探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自相关矿山开始开采时,按其已探明矿山储量按产量法进行摊销。说明三个问题,一是地质探矿投入是为了形成无形资产―新的探矿权(地质成果)和采矿权;二是探矿权的成本摊到了“勘探开发成本”。三是勘探开发成本的工程项目几乎包括找矿步骤各环节项目。山东黄金(600547)披露:“在建工程”项目有“系统地质探矿”;在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待摊费用”项目金额包括探矿费用、土地租赁费、绿化费、土地补偿费、残采工程、矿山治水费用等。说明地质探矿费用有列“在建工程”的,也有列“长期待摊费用”的;其他与矿业权有关的费用列“长期待摊费用”。辰州矿业(002155)披露:在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待摊费用”项目金额包括地质勘探支出(地质勘查活动中进行详查和勘探所发生的支出,以矿区为核算对象),且按产量法摊销。说明地质探矿费用是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辰州矿业财务报告附注中,对地质勘探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原则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综上分析可以看出:非油气矿产资源采掘企业矿业权核算科目与初始计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非油气矿产资源采掘企业的探矿权、采矿权均在“无形资产”科目核算,均按历史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少数煤炭采掘企业特别说明采矿权如何取得,以及采矿权评估单位和评估方法。同时,探矿权、采矿权的减值计提情况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煤炭采掘企业的探矿权未计提减值准备,只有个别煤炭采掘企业计提了的采矿权减值准备;有色金属采掘企业计提探矿权采矿权减值准备的相对较多。但也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矿业权初始计量方法和摊销方法披露简单。在统计的非油气矿产资源采掘企业的财务报告附注中,大多数企业对矿业权初始计量方法和摊销方法的说明基本拷贝了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而没有结合本企业的特殊情况具体说明,这说明披露的形式主义严重。第二,披露储量信息的企业少。披露产量信息的企业较多,而披露储量、矿权个数和矿权面积等其他数量信息的企业较少,披露意愿不足。相比较而言,披露储量、矿权个数和矿权面积的有色金属采掘企业较多,而煤炭采掘企业较少。第三,矿业权的摊销核算混乱。对探矿权,有摊销的,有不摊销的,有摊入管理费用的,有摊入勘探成本的,有直接转入勘探成本的;对采矿权,有按年限法摊销的,有按产量法摊销的,有两种同时采用的,有的摊销到管理费用。这将影响会计数据的可比性和统计汇总。第四,与非油气矿产资源有关的科目使用与列报混乱。表现在:探矿工程有在“开发支出”核算的,也有在“在建工程”核算的;与非油气矿产资源有关的科目(项目)涉及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开发支出、在建工程;勘探开发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中有列无形资产项目的,有列长期待摊费用项目的,也有列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的,笔者认为,虽然三个项目都属于非流动资产类科目或项目,但摊销方法却不相同,因此实务中是否摊销、摊销方法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企业各期损益;另外,长期待摊费用、开发支出通常不计提减值准备,而与矿产资源资产有关的长期待摊费用和开发支出往往涉及减值问题,因而实务中是否测试减值,也会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损益。这些乱象可能与非油气矿产资源(或矿业权)的特殊性有关,也可能与会计人员的地质勘探知识和专业判断能力有关。

(二)建议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制定满足非油气采掘行业特殊要求的补充规定。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重新制定矿业权会计处理规定,对矿业权如何后续计量予以明确。包括摊销方法、摊销去向,以及后续投资资本化条件、如何进行减值测试等。二是尽快制定采掘行业会计准则。即制定适用于油气采掘企业,也适用于其他采掘企业的会计准则。在准则中规定储量信息披露内容及与矿产资源开采有关的会计处理。虽然石油天然气资产和其他矿产储量资产在风险上存在差异,但从经济活动实质看它们属于资源开采的不同种类,应该统一在同一准则之下,同时在统一的采掘行业会计准则中体现这种区别。统一的采掘行业会计准则可以指导采掘行业企业对经济事项进行真实、公允地反映,改变会计处理不统一造成信息不一致的现象;也为广大投资者充分了解、评价采掘行业企业提供工具,减少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为更多的采掘行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打下基础。或者制定专门的非油气采掘行业会计准则,以克服现行核算乱象。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计量与披露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9C1129)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恩柱:《非油气矿产资源会计问题研究》,《会计研究》2008年第4期。

[2]许家林:《资源会计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沈振宇:《自然资源会计》,《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第5期。

[4]王昌锐:《论矿产资源资产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矿山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篇7

abstract:the"ChangbaimountaininternationalmineralwaterCity"isoneofthekeyindustrialconstructionclustersofantuCounty,Jilin,the"Chinesemineralwatertown"inthe"13thFive-Year"period.thispaper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ofconstructing"ChangbaimountaininternationalmineralwaterCity"inantuandputsforwardthreecountermeasuresofstrengtheningthebrandconstruction,improvingtheleveloffactorsecurityandtakingtheroadofsustainabledevelopment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mineralwaterindustryinantuCounty.

关键词:吉林安图;长白山;矿泉水;产业集群

Keywords:antu,Jilin;Changbaimountain;mineralwater;industrialclusters

中图分类号:p6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3-0061-02

0引言

吉林安图天然矿泉水资源禀赋优越,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该县先后荣获了中国矿泉水之乡、国家生态原产地品牌示范区等荣誉称号。从2013年开始,安图矿泉水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其“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重点围绕打造长白山国际矿泉城,构建优势产业集群。”到“十三五”末,矿泉水产能将达1000万吨、产量500万吨、产值100亿元。本文对该县打造“长白山国际矿泉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1安图县矿泉水产业发展优势

1.1矿泉水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走进超市,人们往往被一些品种繁多的饮料吸引。殊不知,在欧美发达国家,价格最贵、销量最多的饮料就是一瓶瓶清澈的品牌矿泉水。目前,全球矿泉水生产国和消费国主要在欧美,年人均消费矿泉水超过100升,其中最高的意大利达到170升。全球年产3亿吨瓶装水,其中矿泉水约占50%。瑞士雀巢公司年产矿泉水约640万吨,占全球年产矿泉水的4.3%左右,全球排名第一;法国达能公司年产460万吨,占3.1%左右,全球排名第二①。亚洲的矿泉水年人均消费量远低于欧洲,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矿泉水需求不断攀升。在中国,情况也是如此。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矿泉水生产企业超过200家,产量2144万吨,行业市场规模提高至428亿元②。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水饮料为矿泉水、纯净水、矿物质水及山泉水。其中,矿泉水含有国家标准规定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及限定指标,可起到补充人体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作用,有着其他水饮料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纯净水是经过处理的安全水,已失去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无饮水的营养作用;矿物质水在纯净水的基础上添加了矿物质类食品添加剂,不利吸收;山泉水含有一些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但成份含量未达到矿泉水的指标要求。因此,纯净水尽量少喝或者不喝,矿物质水不利吸收,山泉水矿物质含量低,只有天然矿泉水是保持人类健康的纯天然绿色饮品,是各类饮用水中的极品。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矿泉水呈现出替代纯净水、矿物质水和山泉水的趋势。近10年来,我国瓶装饮用水年均增速一直稳定在20%左右。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矿泉水行业市场产量将达到5218万吨,成为第一大饮用水品种。

1.2安图县拥有优良品质的矿泉水资源安图县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山主峰坐落境内,素有“长白山第一县”之美誉。长白山与俄罗斯高加索山、法国阿尔卑斯山并称“世界三大优质矿泉水源地”,誉为世界“黄金水源带”。地球表面75%是水,其中1%是饮用水,而“黄金水源带”仅占饮水储量的万分之一。独特的火山地质条件孕育了火山深层天然矿泉水水系,经过地下千年深层火山岩磨砺,百年循环、吸附、溶滤而成,是安图县乃至吉林省具有代表性的特色资源,比较优势十分突出。长白山矿泉水各项指标均符合国际矿泉水标准,某些指标甚至优于“依云”等世界著名品牌矿泉水③。安图县生态良好,清代,长白山被尊崇为龙脉,封禁200余年,形成了茂密的原始森林。目前,已经开发的泉眼均分布于长白山核心区的原始生态环境中,无任何污染。2012年,吉林省政府已划定了总面积193.45平方公里的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安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天然矿泉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也已颁布实施,对促进安图矿泉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起到重要保障作用,可以说,安图县具备发展世界顶级品牌矿泉水的先天基础。

2安图县矿泉水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安图县已发现矿泉水泉眼106处,日允许开采量56.8万吨(年可开采量20732万吨),其中日涌量万吨以上的矿泉水泉眼有16处。保护区划定后,为突出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安图县规划建设了10平方公里的矿泉水产业园区,打造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长白山国际矿泉城”,确保实现规模集群发展。其总体定位是将园区打造成产业集聚、功能完备、科技领先、环境优美的集工业、旅游、休闲、居住于一体的世界一流矿泉水基地。目前,园区内已落户广州恒大、韩国农心、台湾统一、福建雅客、陕西步长等11户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累计完成投资28亿元。入园企业均采用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设备,确保产品纯净、天然、无污染。矿泉水生产销售量2014年为10万吨,2015年增加到40万吨。2016年1至8月,园区生产销售矿泉水50万吨,同比增长187%;实现产值近8亿元,同比增长230%,预计年销量可达100万吨以上④。“长白山国际矿泉城”这个世界一流矿泉水园区的精彩画卷正徐徐展开。

3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尽管安县图矿泉水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解决。

3.1品牌效应不足长白山矿泉水珠圆玉润,优于一般饮用水,富含多种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口感、质量可与世界著名品牌矿泉水媲美,部分指标更优。但由于缺乏宣传,消费者误认为矿泉水和纯净水无差别,导致其销量不高。而且全社会对安图矿泉水的认知度不高,未能形成全国性品牌效应。加大宣传力度,尽快扩大安图矿泉水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目前安图县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长白山矿泉水生产企业若想打破我国饮用水市场维系多年的平衡会有许多困难,企业更应该加强宣传。因此,安图矿泉水生产企业要充分展示企业自身形象,在企业社会责任感、产品包装设计、厂区整体形象等方面强化宣传,提升企业整体形象,提高市场占有率。

3.2要素保障能力不足安图县是部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济总量小、综合实力弱,政府保障经济发展的能力尚有欠缺。如,矿泉水产业的市场、资本、品牌等要素的内生外联发展不充分,人才集聚、创新创业等动力趋动欠缺,园区平台、开放口岸等开发开放硬件建设滞后于发展需求,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解决。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没有利用长白山矿泉水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开发附加值高的产品;为矿泉水生产配套的企业偏少,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如何建立起与千万吨级矿泉水项目匹配的运输方式、销售渠道等,也是当前政府和企业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此外,对水资源的勘察、检测、鉴定等科研技术落后也制约了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

3.3开发与保护矛盾凸显安图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项目建设涉及的土地、林地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刚性约束日益显现,开发与保护矛盾凸显。千万吨级矿泉水项目的上马极可能会是一把“双刃剑”,如处理好与当地交通、地理、环境关系,经济可能极大飞跃,否则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损耗。如,《t望东方周刊》2014年第22期曾以“矿泉城的隐忧”为题报道了靖宇县在发展矿泉水产业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产能过剩问题。对此,安图要引起警觉。

4发展对策

安图县矿泉水资源优越,产业潜力巨大。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该资源,对于促进矿泉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安图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十三五”期间,安图县在矿泉水产业发展上,要坚持“高标准、高定位,建名厂、创名牌”的发展思路,早日把安图建成“长白山国际矿泉城”,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4.1加强品牌建设品牌建设决定产品自身的生命力、市场地位、利润能力和企业命运。拥有200多年历史的世界顶级矿泉水品牌――法国依云矿泉水依靠高超的品牌策划水平,成就了一个品牌的百年传奇。依云利用自身产品的稀缺优势,定位于高端消费群,摆脱了与无数大众品牌的激烈竞争,其品牌策略很值得安图借鉴。一是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将品牌创建与文化宣传紧密结合,找准市场定位,准确体现安图矿泉水品牌的核心价值理念,制定品牌区域发展规划,把安图县优质矿泉水置于世界级平台上运作,逐步提高安图县矿泉水的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增强国际国内竞争力。二是园区知名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建立长白山矿泉水产业集群的联盟标准,切实夯实质量技术基础,打造企业自身品牌,努力提升安图矿泉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2提高要素保障水平矿泉水产业园区要为入园企业提供用地、资金、人员保障、基础设施、发展环境等一系列优质要素服务。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国家有关部委、省州县政府部门的多级支持作用,按照发展思路,逐个节点地抓好落实;发挥“安图县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开发保护委员会”和“安图县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开发保护管理局”职能作用,使勘查―开发―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实现环境效益最大化;坚持从源头抓起,强化税源环境和产品质量,打造零污染保护区;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移民整体拆迁、建设道路污水等配套设施,3年内达到省级开发区标准。

4.3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一要建名厂。树立“品牌招商、招品牌商”理念,设立矿泉水准入开发“高门槛”,积极招引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入驻园区,利用品牌优势,高效开发矿泉水资源,确保园区规模集群、可持续发展。二是开发保护。开展长白山水源水质的基础研究和评测,加强对已开发水源地及企业的动态监测和保护,提高水资源开发水平;全面落实计划开采量和开采范围制度,科学调配和控制产能,避免企业产能过剩和矿泉水资源过度开发,保证矿泉水资源永续利用;采取突出规模控制、确定重点保护范围等措施,加强矿泉水保护;指导和支持企业加强水源地保护建设投入;坚持把治污工作放在首位,严禁污水随意排放。

指导老师:权哲男。

注释:

①《2014-2020年中国矿泉水市场调研及决策咨询报告》。

②《2016-2022年中国矿泉水行业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③世界水权威鉴定机构,德国弗莱森研究所检测结果报告。

④《吉林省安图县全力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

参考文献:

[1]孟凡文,金龙吉.安图矿泉梦[eB/oL].2015-12-30.

[2]滕越.依云(evian)矿泉水品牌策略分析[eB/oL].2012-9-28.

[3]王春荣.徐菲菲.按图矿泉水产业蓄势待发[n].延边日报,2011-7-20.

[4]温红丽.针对我市矿泉水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思考及建议[J].科技展望,2014(23).

[5]刘婷.靖宇玄武岩区天然矿泉水可持续利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5,6.

[6]安图县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R].

[7]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S].

矿山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篇8

继续按照“规划禁采区内矿山关停,规划限采区内矿山收缩,规划开采区内矿山集聚”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和矿山布局调整力度。要严格实行矿产资源规划分区管理制度,不得随意调整规划分区;不得在禁采区设置固体矿产类采矿权和商业性固体矿产类探矿权;在限采区设置采矿权,应当从严把关。对规划分区有误或因实际情况发生变化,确需进行调整的,须按有关规定报批,必要时也可修编规划。

二、严格控制矿业权数量,有效调控开采总量

严格实行探矿权预期控制数量、采矿权控制数量和开采总量调控管理制度。根据新一轮《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浙江省地质勘查规划》(报批稿)要求,以及地质条件和成矿规律,合理设置探矿权;全省2009年度探矿权数量预期控制数另行下达。根据本级矿产资源规划(下称《规划》)和上级《规划》要求,以及矿产资源自然赋存状态,合理设置采矿权;省厅下达的2009年度全省采矿权总量调控指标(浙土资发〔20*〕37号),各地要确保如期完成,不得突破。要充分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压缩矿山数量;要适时分析预测矿产资源市场供需形势,遵循市场规律和经济规律,有效调控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促进矿产资源开发的规模化、集约化。

三、严格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准入管理

严格执行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号),对探矿权采矿权实行分类管理。严格执行《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0号)加强地质勘查资质管理,对未取得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不得准入地质勘查活动。要根据矿产资源储量、赋存状态和采矿工程的需要划定矿区范围,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等内容,作为采矿权设置的重要条件,严格审查把关。对违反矿产资源规划,不按规定提交地质勘查报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不得审批、颁发采矿许可证。要认真做好报省厅审批新设探矿权勘查区块范围(含变更扩大勘查区块范围)的核实与复核工作。

四、切实保护与治理矿山生态(地质)环境

认真贯彻实施《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切实保护矿山生态(地质)环境。严格执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不断探索和创新矿山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新机制,全面落实矿山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责任。要尽快建立省、市、县三级“绿色矿山”创建体系,积极开展以“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坑矿区生态化”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矿山”创建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广。要研究制定废弃矿山治理的年度计划,落实治理项目与经费,确保《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如期实现,确保2009年底废弃矿山治理率达到80%。

五、认真做好实施规划的统计分析工作

市、县两级国土资源局要定期填报《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情况统计表》(见附件),市国土资源局要汇总《统计表》,编写《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分析报告》主要内容包括:规划执行情况、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含:采矿权总量控制、开采总量调控、规划分区及矿山布局调整、矿山规模及矿业结构调整、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对策措施与建议、下一步实施计划安排等。《统计表》由各市局汇总后,于每年6月25日和12月25日前分两次报省厅地勘处;《分析报告》每年报一次,于12月25日前报省厅地勘处。县级局填报《统计表》的工作由市局具体布置;未单独编制矿产资源规划的县(市、区)填报《统计表》的工作,由市局安排。

六、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

矿山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篇9

2月1日晚5点半,蔡骅穿着灰色西装,打上真丝领带,站在西湖边的一个酒店大厅内,等着与清华大学emBa学员共进晚餐。

年轻的学员们蜂拥而入,把蔡骅围起来,其中一个学员冲上来握着他的手:“我跟朋友说了,那个为浙江煤老板说话的人,就是我老师。”

蔡骅感到不好意思。

2009年11月8日,浙商投资促进会(下称“投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蔡骅代表浙江在山西煤矿业投资群体向国务院上书,要求对山西最新一轮煤矿兼并重组改革中两份政府文件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在多次试图与山西官方接触无果后,今年1月9日,投促会在杭州举行“2010中国经济走势解读”论坛暨迎新酒会。蔡骅当众宣读“致全球浙商公开信”,在宣读完浙商投资最佳城市榜单后,蔡骅又临时加了“一道菜”――浙商投资预警区域――山西和迪拜。

他忍不住揶揄:“拉上迪拜,是为了给山西一个面子。”

代表失败者的愤怒

今年44岁的蔡骅,早年曾做过一家机关报的记者,后到浙江省经济建设开发促进会当会长秘书。当时担任会长的是袁芳烈,袁是温州改革开放后第一任市委书记,曾以亲自给“投机倒把”的王披红戴花进行,被认为是“浙江改革英雄人物”和“温州模式的缔造者”。

“他是个敢作敢为的人,胆魄和能力让人钦佩,对温州的改革开放事业和温州模式的贡献功不可没。”蔡骅对他的老领导评价很高。

但是,蔡骅做梦都没想到,现在自己声誉鹊起会与温州的煤老板有关。

2009年9月以来,山西省政府对小煤矿进行“兼并重组,”这被外界称为“煤老板的终结”。另一方面,浙商在山西投资煤矿遭遇集体性亏损,其中温州炒煤团500多亿元资金被困山西。许多煤老板向投促会求救。

2009年11月8日,蔡骅高调向媒体宣告,投促会已上书全国人大、政协、国务院以及山西省人大、政协和省政府六部门,质疑山西省政府主导的“兼并重组”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11月18日,一场由投促会举办的“地方产业政策延续性与企业投资信心”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一贯低调的煤老板们集体亮相,与全国各地赶来的一些专家学者进行了一天的研讨,对山西“兼并重组”的煤改政策进行详细剖析。

此前十天,各种消息充斥各大媒体,投促会盛情邀请山西省官方到杭州来参加研讨会,曾有媒体报道山西省将派出一位副省长率团出席。

“我们当时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山西方面放出的一个积极信号,可能会给事情带来转机。”蔡骅回忆说。

浙江省政府对此也十分重视,在听取完蔡骅的汇报后,一位浙江省主要领导告诉蔡骅,如果山西方面顺利成行,浙江方面将派出同级别领导接待。蔡骅对这场民间搭台、官方参与的交流会充满期待。

11月18日,研讨会如期举行。山西方面未派人参加,“山西省人民政府代表”、“山西省发改委代表”、“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代表”三块牌子后空无一人。

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此次山西煤改形成了两派针锋相对的观点,但是,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程序首先要合法,应该通过协商解决。

会场气氛火爆,煤老板们抢话筒讲述自己的投资史,诉说山西煤改“对他们财富的剥夺”。

这场活动是不是煤老板出资举办的?蔡骅否认,他介绍说,这场耗资20多万元的研讨会,全部花费由投促会出,“我没拿煤老板一分钱,相反,我还请他们吃了一餐中午饭。”

很多人认为,山西方面并没有来人,意味着这次研讨会的失败。可蔡骅却认为,研讨会最重要的是把山西煤改的过程了解清楚,至少通过媒体让公众知道,这次改革的过程是怎样的,哪些人的利益受到损害,这些煤老板的哪些产权应该得到维护。

但是,对于结果他还是有一些遗憾,“如果借助这个平台,山西方面和煤老板之间可能会形成一个好的交流气氛,甚至是通过一种高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排行榜与论战

1月初,温州籍煤老板唐建国(化名)在杭州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与2007年4月他在山西大同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光鲜夺目的外表判若两人。当年他名牌傍身,手拿LV皮包和数万元一台的手机。如今的他显得疲惫不堪,言语中有些许愤怒。

“想全身而退很难。”他如此评价他的同行。作为煤矿投资的先行者。本世纪初他就介入煤矿开采,以数百万的高利贷起家,如今赚得数亿“黑金”。对于山西方面的煤矿整合政策,他形容是“收走了下蛋的母鸡”――他的价值一个多亿的矿现在被当地一家大型国有煤炭兼并收购,数千万元余款没有到位。

“矿都收走了,多少钱也就无所谓了。”他显出一番无奈。作为业内人士,他对兼并后的小煤矿生产也并不看好。“年产几十万吨到一百万吨的小矿,上综采设备不够档次,停产炸井又会造成资源浪费,最后等风声过后,肯定还是让承包给个人去经营。”

对于2009年11月投促会举行的研讨会他并未参加,甚至连名都没报。“这些都没戏,现在只有让大家知道,我们并非十恶不赦。”

山西成就了他发财的梦想,也成为他的伤心地,“从此对山西的事情不再过问,钱能赔到多少算多少。”“花500亿元买到的教训应该引起浙江投资者的反思,作为商人,应该赚受人尊重的钱。”蔡骅认为。

在他的理解中,受人尊重意味着这个钱除了合法之外,还没有道德成本。他觉得,煤老板的赚钱方式是在挑战中国商业文化的底线。2010年1月9日,投促会再度高调亮相,宣读一封致会员及全球浙商的公开信,同时“2010浙商投资(中国)最佳城市”候选名单及“2010浙商投资预警区域”候选名单。

对于最佳投资城市,媒体并未太多关注,而山西和迪拜并列年度投资预警城市则引发各界关注。按投资环境给地方城市排名,并预警浙商小心投资,这份榜单也被称为“红黑榜”。

蔡骅此举除了叫好声外,很多浙江商界人士认为欠缺理性。曾为浙江煤老板鼓与呼的律师吴族春对媒体表示,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力办法。

“我们是一个协会,投促会的2000多个会员都会收到我们的这份报告。”蔡骅对外界的各种争议并不在意。他表示,排行榜一年一发,但“黑榜”是首次出现,预警区并不意味着不能投资,只是告诉浙江商人存在比较高的风险,“政策性的投资风险应该避免”。

培养浙江的资本家

在第一次发榜后,外界有人怀疑这次放黑榜是投促会的噱头。事实上,之前的蔡骅已经研究了十多年民间投资,他还兼任清华大学职业经理人训练中心华东教学中心主任。他说,自己要在浙江“培养资本家”。

对于山西煤改,蔡骅也试图用资本运作的方式来解决。在与煤老板接触后,他曾提议,把各人持有的煤矿分别评估,按照价值折成股份,再找一家浙江国企做兼并主体,实行内部整合,这样煤老板就变成了股东,既保住了煤矿,也能利益共享。据他回忆,这一方案也得到山西方面的认可,并要求这家新成立的企业必须挂靠在一家山西大型的国有煤炭企业名下。

但是这一方案遭到了煤老板们的否定。

蔡骅说,自己2010年的主要工作还是做工业投资项目对接的平台搭建。他的同事于微微告诉本刊记者,蔡骅现在每

天的工作就是关注各地的招商引资项目,把好项目发给投促会会员,有时甚至实地暗访,考察投资环境。

蔡骅认为,这只是投促会的基本工作。“招商引资其实是两个概念,招商是引进项目,引资是引进资金。但是很多地方政府都混淆了。”

他说,每个城市都各有特点,浙江各地的企业家各有性格。“温州的企业家喜欢做一些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生意,杭嘉湖一带的企业家喜欢做纺织实业,宁波一带的企业家偏爱大融资项目。招商一定要找准他们的胃口。”

矿山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篇10

关键词:矿山建设;水文地质工作;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D1文献标识码:a

水文地质工作是矿山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实践告拆我们,在矿山建设工作中,矿区水文地质工作不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必须做好的。

一、在矿山建设中水文地质工作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重视不够

商业性地质勘查的工作对象多是金属矿产,而水文地质只作为开采技术条件中的一项工作,不是专门的水文地质报告。勘查工作的重点一般都只放在矿床的控制和研究程度上,往往会忽视水文地质工作的重要性。一旦矿床、矿石特征等达到应有的查明程度,估算了资源储量,就会急于提交报告。有的水文地质工作的程度较低,未达到相应金属矿山建设工作级别的要求;有的报告提交后由于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床充水因素未查清,给开采带来了困难。这些不足给未来矿山开发留下了不安全隐患。

2、水文地质工作简单化

商业性地质勘查由于其资金来源的特殊性(由矿业权人自行筹资),每一位矿业权人都想以最小投入换回最大产出,致使野外地质工作普遍存在着简单化的现象,表现在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上尤为突出。在矿业权评估和部分商业性地质勘查成果野外验收工作中接触到的矿区水文地质调查,大多仅局限于水文地质测绘阶段,而没有充分根据矿区的地质特点来选择有效的工作方法,真正查清矿床的充水水源、充水途径和充水水量。

二、在矿山建设中搞好水文地质工作的重要性

(一)搞好水文地质工作有利于寻找矿藏

1、外生成因的地下水影响

金属矿床的形成通过对包裹体中水的同位素研究及现代地热田的观察,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承认外生成因的地下水在很多类型金属矿床的形成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已知的热液矿床、矽卡岩矿床以及其它脉状金属矿床者都位于地下水的古泄水区。古地下水的运动方向主要与压实作用有关,而压实作用则常常是沉积矿床的主导因素。盆地下降最大、岩石压实程度最高的部份是内补给区及内水头形成区。压实时沉积岩透水性各向异性极为明显,所以水在远距离上作侧向迁移是其主要的方式,水沿透水层向压力小的方向运动,即向地形上较高的地区(如盆地及拗陷的边缘地带)运动,这些地区就成为压实作用下沉积水运动的排泄区,因而是形成矿床的有利地段。某些沉积型的Fe、Cu矿床可能是这种作用的结果。

2、找矿标志

某些原生金矿床中水分散流无论是呈溶液状态还是悬浮状态的金,含量都高于水圈淡水中的金的克拉克值(0.022ppb),所以凡测定到包裹体水中有高异常的金,则都有可能指示矿置。但在具体运用时,应考虑具体的地质条件。水圈中各种水的au的克拉克值可以作为各种地质条件下进行水文地球化学找矿划分含矿异常的根据。这种方法由于测试精度的限制,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相信随着测试技术的进步,这种方法将会在未来寻找隐伏金矿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搞好水文地质工作有利于科学采矿

1、查明水文地质条件有利于合理、安全开采矿产资源

切实做好矿区水文地质工作,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预测矿井涌水量,做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对矿产资源的合理而安全的开采,有着重要的作用。矿床地下水涌水量的大小由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所决定,影响因素主要有含水层的结构及富水性,基岩裂隙发育程度,含水层的补给、径流条件及矿区地形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汇集条件等。如果水文地质工作做不好,就会在矿山开采时使技术条件复杂化,增加开采的困难,甚至还可能因为缺少足够的水文地质资料,事先采取措施不力,因而发生地下水掩没坑道等严重危害矿产开采的事故。

2、避免环境污染,综合利用地下水

人们在开发矿产的时候,会使矿山环境遭到破坏,导致水文地质环境发生变化,生态失去平衡,影响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如果疏于排水会使地面塌陷、地下水资源枯竭、酸性矿坑水以及金属组分和放射性元素对水、土、生物会带来污染等。这一系列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已严重地影响着矿山建设和生产。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情况,不但可以避免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进一步对地下水进行综合利用,变水害为水利。

3、水文地质条件影响矿产资源开采的经济效益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矿山建设、开采过程贯穿着经济观念,力求投入取得最快、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地质勘查和报告审批过程中,常常强调勘查工作的全面、完整与系统性,而忽视水文地质投资获取的经济效益。

三、在矿山建设中如何搞好水文地质工作

(一)严格执行规范

为加强矿产和地下水的管理,统一勘查技术要求,国家和国土资源部先后了一系列的相应的国家和国家地质矿产行业标准规范,这些标准是矿区水文地质调查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需根据矿区的实际情况,在地质、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物探、钻探、化探、试验等手段,综合分析、预测矿山开采过程中矿坑充水或抽排水可能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建议。

矿床水文地质调查评价应与金属矿山建设阶段相适应,其普查、详查、勘探三个阶段划分是与矿山建设阶段相互吻合的。在金属矿山建设中水文地质有两大基本任务,一是要达到各勘查阶段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床充水因素查明程度,预测矿坑涌水量;二是对矿床水资源综合利用进行评价,提出供水水源方向。此外,矿区开采技术条件方面的勘查,应从社会的综合效益出发,既要研究保障矿山安全,连续生产,又要研究将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如矿山排水的综合利用因素等。有的地下水较大的矿区应考虑地下水做为矿山供水利用,化害为利。

(二)明确勘查标准和要求,客观实际地运用规范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勘查者的专业、工作经历的不同,有的不甚了解矿山建设中的水文地质工作应遵循什么统一标准,有的则不明白如何按规范去工作。为此需注意两个问题:

1、以规范为依据,明确标准要求

矿山建设工作中的水文地质工作必须以规范为依据,按照统一的国家和地质矿产行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工作。对于矿山建设中的水文地质工作,目前可依据的规范和要求有三种,一是GB12719-9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中相应勘查阶段的规定和规范要求;二是GB/t13908-2002《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中相应勘查阶段及开采技术条件勘查类型划分及工作规定和规范要求;三是《各矿种勘查规范》的相关规定和规范要求。前二者是国家标准,是各矿种勘查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而后者是国家地质矿产行业标准规范,其是依据各矿种特点,配套使用的规范要求。

2、客观实际的运用规范

金属矿山建设中的各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千差万别,在工作中要结合矿区的情况客观实际地运用规范。因为规范是一个时期的勘查工作的总结,是反映矿山建设中水文地质工作的基本技术要求,随着科技进步和勘查工作的发展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规范也需要根据勘查工作的新经验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工作中应不断总结经验,引进和推广水文地质勘查新技术,以提高整体勘查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胜元,张建江等.贵州环境地质[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