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科学文化精神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1:12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篇1

【摘要】科学精神是科学主体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文章对科学精神进行了系统论述,指出弘扬科学精神是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企业文化现状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企业;企业文化;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__)04-0233-03

一、科学精神与企业文化的内涵

科学精神是科学主体在长期的科学活动中所陶冶和积淀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等的总和。主要表现为:

(一)求实精神

求实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核心,是科学所以可能的精神基础。科学认为世界是不依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的客观存在,科学活动要求人们从事各种物质创造活动时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求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运动,因此,客观唯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科学精神,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也即实事求是精神。

(二)探索精神

探索精神是由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客观世界的无限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研究对象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科学探索永无止境,思想解放亦永无止境。

(三)创新精神

大自然本身固有的规律性是科学活动所以可能的客观基础。如果说求实精神深刻反映了人们对客观规律的探索与尊重,那么创新精神则充分体现了人类特有的主观能动性。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并不是要人们墨守成规。科学精神倡导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鼓励人们在尊重事实和规律的前提下,敢于“标新立异”。科学精神的本质要求是开拓创新。

(四)独立精神

独立精神是对从事科学活动的主体必备的基本要求。科学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所以要受到社会舆论、社会道德、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科学作为一种理性活动,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只能实事求是,不能屈服于任何外界的压力,所以,对于科学家而言,必须具备独立精神;对于社会而言,则必须具备民主精神。

企业文化是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下,企业及其成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形式的总和,是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企业精神、共同信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心理状态、传统习惯、技能素质、内外环境、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等,其中价值观处于核心地位。企业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但从其本质特性来说,有别于其他文化。企业文化的特征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民族性。企业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直接反映民族文化的特征。

2.功用性。企业文化是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这在本质上体现出它的功用性。

3.承传性。每一种文化都是在承袭了前人的优秀文化成果和传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企业文化也不例外。

4.人文性。企业文化的宗旨就是为社会服务,为企业员工创造和谐的生活、工作和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因此,企业文化自始至终都体现出以人为中心的特征。

5.革新性。随着社会历史时期的不断交替,企业文化赖以生成的社会文化会不断地变换其内容和形式,与此相适应,企业文化具有显著的革新性,企业文化只有在随着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同时不断地运动、变革和发展,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6.独特性。每一家企业在自身的文化建设中都必须以自身的特点为立足点,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条件,发挥自身优势,有选择地学习于己有益的理论、方法和经验,克服盲目追赶或照搬,力图建立和发展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由上可知,企业文化中具有丰富的科学精神内涵,弘扬科学精神,建设先进企业文化,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弘扬科学精神,建设先进企业文化

(一)弘扬科学精神是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内在要求

1.先进企业文化建设要充满探索、创新精神。企业文化具有传承性。企业文化不是突然出现的,它与企业相伴而生,因而它是继承下来的,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是对企业文化的不断挖掘过程,在此挖掘过程中必须具备探索精神。同时,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共同拥有的财富,更是所有成员行为的规范和法则。每个成员要想在一个企业中求得发展,就要不断地学习企业文化。这种学习包括员工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积累新的经验,在更高的层次上加深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企业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就是企业和员工在企业活动中不断突破已有的思维模式,以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经营模式等等的精神。时下一种观点认为,企业中的创新就是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制造出更为先进的产品。显然这是对创新的一种误解,因为对于企业来说,一种新的产品固然是创新,但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一种新的组织形式等等也都是创新,有时是更为重要的创新。创新精神意在向企业和员工灌输这样的一种价值观,企业应该鼓励员工突破常规思维,员工应该敢于突破常规思维,并且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应该敢于承担创新可能带来的风险。创新精神对于当代企业来说,或许是最为重要的精神之一。

企业文化在企业中一经形成,便具有了自己相对稳固的模式和传统,但它们也不是亘古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环境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企业文化必须具有创新性。这一特征在当代企业文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以至于如今国内外的许多成功企业都在顺应改革潮流,不断更新旧的文化模式,创造新的文化内容。企业文化的创新性正是体现在企业文化能够在与时代潮流的持续磨合中,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前提下,历经适应变革创新新的适应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确保企业永远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企业文化建设要具有勇于求实、独立精神。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讲求实事求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制约。同样,任何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也受到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外部环境是企业文化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它对企业文化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物体所受的外部“压力”。企业的内部环境是企业文化生存的土壤、繁衍的场所,它对企业文化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物体所受的“张力”。鉴于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内外部环境,所以任何企业文化建设要有求实的精神,应当根据自身环境创立相应的企业文化。

同时企业文化还体现着相对独立的精神。因为不同的企业走过的从创立、生存到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各企业采用的推动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也不同。每家企业内部都存在着自身所独立的企业文化,它能够辅助企业对外适应外部社会与市场环境、对内营造良好的协调机制与人际关系,促进企业全面成长。因此,每家企业的文化又都各具特色,表现出明显不同于其他企业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个性化和独特性特征。一般情况下,相同或相近行业内的企业文化在类型方面表现为相近或相似;不同行业间企业文化的差异较大。正是这种企业文化呈现出的异彩纷呈的局面,形成了整个企业界或行业内企业文化的多样性,即众多的、局部的个性化、独特性构成了全局的多样性。盲目照搬人家的企业文化,不仅不能发挥企业文化固有的功能,而且也没有生命力。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应当具有独立性。企业的文化绝非自然生成,而是企业所属的地域的社会文化影响、渗透的结果。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孕育企业文化的土壤,正是民族文化传统直接影响着企业员工的言论、思想和行动,并随时代的变化而发扬光大,长久流传。民族的心理习俗和价值取向影响着企业人员的好恶取舍,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加强企业的内聚力和发展的动力。企业只有在全民族共同认可的风俗习惯范围内选择培养企业文化,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工作热情。反过来,富有创新意识和崭新风貌的成功的企业文化又会丰富民族文化,为传统的民族文化增强生命力,添加光彩。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充满求实、独立精神。

(二)弘扬科学精神是我国企业文化现状的必然要求

企业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我国到在企业当中的普遍推行已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为:首先,企业文化的建设没有与企业制度创新结合起来,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一般化,没有体现出现代企业制度的“制度文化”。其次,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没有有机结合,我国企业文化建设都是一种文化娱乐型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水平比较低。再次,大多数企业文化的建设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未能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最后,企业文化只是一种亚文化,是社会宏观的大文化在企业中的投影,因而企业文化必须体现出社会的宏观大文化。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要体现中国特色,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体现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但我国企业文化未完全做到这一点。审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其不足之处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

1.强行政性。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的体制还有着强行政化的成分,企业的管理方法也大量套用行政机关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因此,、权力崇拜以及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几乎成为我国企业的通病。还有,由于长期政企不分,结果使得我国企业成为各级政府机关的附属,企业财产属国家所有,干部职工是国家编制,企业的价值趋向、行为方式、经营目标乃至具体的经营计划往往受到政府行政机关的控制和干预。

2.重伦理性。伦理性企业文化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传统文化的伦理本位特征是其产生的历史根源。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制的家族色彩渗入到社会的每一个层次,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种很强的伦理特点。在中国,无论是干部的任命考核,还是企业经营绩效的衡量和判断,乃至企业决策及其行为的选择和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往往都不是以客观的经济效果作为价值评判的依据,而是以道德规范和伦理标准作为衡量的基本价值观准则。我国的企业文化之所以形成这种注重伦理道德的特征,原因就在于传统的伦理文化的影响和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集权管理模式的滞后效应。

3.非制度性。在我国企业行为中,很多操作程序往往没有严格有效的规章制度加以保证。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较为突出的似是而非的模糊性有关,也与中国社会的大文化环境有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企业都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而且也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但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法治化”和“以情感人”的局面并未真正形成,“人治”的成分仍然相当严重,诸如长官意志,口头承诺,随意性的和模糊性的习惯,裙带关系等行为随处可见,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发展历程,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的企业文化从总体上来讲仍然是一种“法治、情治和人治结合性的文化”。

4.无独创性。就独创而言,我国企业和企业领导不像西方国家的企业和企业家那样,能充分发挥创造能力,企业家较缺乏一种独立的人格。如20世纪80年代,各企业提出的企业精神,绝大多数都是由“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之类的“标准件”组成,没有什么个性,降低了对职工的吸引力,导致企业文化建设停留在表层,没有渗入到企业管理之中,不可能形成特色。国外许多企业大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个性化企业文化,他们各自的企业文化实质上成为自身的象征和标志。例如美国iBm公司的“服务文化”,日本索尼公司的“开拓者精神”等都是与众不同的很富有个性特点的企业文化实例。然而,我国国有企业却未能形成这种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三、结语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篇2

引言

人文精神崇尚人类的真、善、美,以追求人类全面发展为宗旨,在大学校园中倡导人文关怀,弘扬人文精神,是高校编辑工作人员不能推卸的责任和重担。高校编辑人员应当努力追求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并利用编辑校报这种特殊性的工作来向全校的师生弘扬这种伟大的精神。弘扬人文精神,抒发人文情怀还需要校报编辑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坚持和努力。

一、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弘扬人文精神有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共同构成了人类精神文化的灵魂,是人类科学文化发展的生命源泉,也是促进科学文化和人类精神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弘扬人文精神就是弘扬人类精神文明的“主旋律”,他倡导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以人类的真善美为追求目标,要将人文精神发扬光大就必须用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增添助力。

(二)弘扬人文精神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亲民关系,弘扬人文精神不仅与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建设密切相关,而且也关系到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一个没有发扬好人文精神的国家就不会有一群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正确的国民。人文精神建设包括培养崇高的道德主义精神,曾经说过: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的人。这种崇高的精神能够促使人们改变自己内心狭小的世界。我们的荣辱观就是建立这个深层次的东西之上的,如果没有人文精神就很难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如果没有深深的触及到人类的心灵就只能是外在的准则。人文精神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也并不是毫无意义,过去人们对于人文知识的认知仅仅局限于“非经济因素”,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我们已经进入了高科技、高文华的发展时代了,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高科技的背后是科学,高文华的背后则是人文。因此,人文精神对于人类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我们之后重视它、发扬它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之道。

二、高校校报编辑工作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在高校当中弘扬人文精神还需要从提高编辑工作者的人们素养方面入手,笔者认为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人文精神是决不能偏离鉴定的政治方向而独立存在的。高校的校报编辑人员应当及时关心时事政治,鉴定政治立场不动摇,认真学习和领会党制定的方针和政策,并且要执法懂法,严格遵守报纸出版条例的法律法规,提高政治素养,并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高校校报的受众群体是大学生,只有编辑人员提高了自己政治觉悟和把关意识,才能给学生群体树立一个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高校编辑人员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

弘扬人文精神不仅需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如果编辑人员的科学理论功底过于缺乏,那么弘扬人文精神的事业也就无法长久坚持下去。因此,为了更好的弘扬人文精神,高校的校报编辑人员应当学习一些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知识,掌握其中的理论观点、基本立场和逻辑学的基本原理等理论方法,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提高一个校报编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还有利于其在工作中甄别那些错误的观点和论断,只有本身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他编辑的报纸才更加的有说服力。

(三)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人文精神的培养还需要从提高人文素养做起,然而想要又一个良好的人文素养并非短时期内可以形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从自身做起不断的充实人文知识,加强理解和掌握,在逐步积累的过程中就能形一个良好的人文素养,需要注意的是在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中切忌急于求成,一旦贪功冒进往往就会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因此,作为高校的校报编辑还是应该根据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和人文基础来制定一个符合自身的提高人文素养的学习计划。为了有效地弘扬人文精神,校报编辑在制定学习计划时,应该根据报纸内容有目的选择那些学生们易于接受的古今中外的文化成果来学习,不必达到精通的程度,只需要做到熟悉和了解即可。

三、人文精神与科学发展的关系

众所周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领域的内容,但是无论再怎么不同,它们的最终目的却是形同的,那就是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其中既包括人类的价值和尊严,也包括人类文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由此可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发展最终的交汇点都将是以人为本。因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也就同时抓住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精髓,也就是我们常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

(一)以人为本,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校报编辑队伍

高校校报编辑队伍素质的高低以及整个队伍工作的整体实力强弱都密切的关系到高校校报的质量水平。因此为了制作出高水平的校报,高校必须重视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素质,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计划来加强这方面工作的实施力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以校报编辑工作的特点为基础,利用各种条件在工作场所积极的营造出展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文化氛围,不断加大对编辑人员的人文关怀力度,并有针对性的定期给编辑人员提供人文知识培训的机会,促进编辑人员的人文知识再教育,推动高校校报编辑部门围绕人文建设产品组建出一支学习型的编辑团队,只有以人为本,发扬人文精神才能够促进编辑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在编辑工作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服务读者的思想理念

校报的编辑工作主要存在三个重要环节,即策划选题、优选作者以及编辑加工。弘扬人文精神就要将以人为本、服务读者的思想理念落实到编辑工作的每个环节。首先,校报编辑在策划选题时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读者心理需求的高质量选题来精心策划,力求打造出精品回馈给读者,这是从事编辑工作的义务也是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例如,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才刚刚恢复了高考制度,有的高校校报编辑秉着为读者服务的理念,反应敏锐,经过精心策划制作出了一期主题为“数理化自学丛书”的选题,让无数准备高考的莘莘学子收益,甚至至今仍有很多得益于此书的成功人士感慨良多。出版优秀的读物还离不开好的作者,因此选择优秀的作者也是编辑日常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只有选择出高水平的作者为优秀选题制作出高质量的校报内容,才能打造出更加完美的精品力作,这对于校报的发展和进步无疑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措施,同时也是对读者高度负责的体现。弘扬人文精神不仅需要有编辑的长期坚持,更需要有一批好的作者来为校报提供高质量的内容。编辑加工时校报编辑工作中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在校报编辑对作者提供的内容进行编辑加工时必须精益求精,只有严格的要求加上精准的加工才能制作出质量上乘的校报作品,出版优秀作品既是一个编辑的工作使命,也是其责任之所在。作为校报编辑其在编辑加工时既要保证读者能够阅读,也要保证其“悦读”,充分的发挥人文精神,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为目标,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校报编辑。

四、结束语

高校校报编辑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对高校报纸的内容进行筛选以及对出版形式进行整体上的设计。在编辑当中弘扬人文精神不仅需要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还要鼓励他们坚持学习,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搞清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真正把以人为本、服务读者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校报编辑的日常工作中来,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报纸。

参考文献:

[1]贾小桂.论高校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功能[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25-28.

[2]方增泉,褚素丽.信息网络时代高校新闻宣传工作的创新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45-47.

[3]张召鹏,王雷.高校校报发展的瓶颈与对策[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4(9):34-35.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篇3

1、团结带领团员青年为实现晋江“两个率先”目标而努力奋斗!

2、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

3、让团徽在岗位上闪光,让青春在奋斗中升华。

4、传承五四精神共促社会和谐!

5、高举团旗跟党走,立足岗位献青春。

6、谱青春华章,展时代风采!

7、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文化,凝聚各界青年,为实现“两个率先”目标而奋斗!

8、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9、喜迎百凤还巢来,投资创业兴家乡!

10、隆重纪念五四运动91周年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8周年!

11、大力实施侨乡青年文化行动,推动青年文化蓬勃健康发展!

12、弘扬五四精神,奉献火热青春。

13、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青年!

14、不怕创业无成、就怕懒惰平庸!

15、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16、树立创业意识,发扬创造精神,保持创新锐气!

17、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严于律己、甘于奉献!

18、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创造文化!

19、立现代观念,建现代城市,做现代人!

20、积极推进青年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品牌之都。

21、加强青年文化建设,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22、弘扬五四精神,实践科学发展,竞展青年风采!

23、奋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24、创新、创造、创业,务实、落实、真实!

25、高举团旗跟党走,立足岗位献青春!

26、高擎五四爱国旗帜,勇担**发展重任!

27、弘扬五四爱国精神,展示**青年风采!

28、齐奋斗建时代新功,促和谐展青春风采。

29、弘扬五四精神奉献火热青春!

30、解放思想、创新创业,用辉煌的青春业绩向建县60周年献礼!

31、高举“五四”火炬,永葆先进本色,争当青年先锋!

32、传民族精神,扬青春风采!

33、不怕创业显能、就怕一事无成!

34、弘扬“五四”精神,奏响品牌之都的青春强音!

35、青春不停步,永远跟党走。

36、培养青年创业意识,提升青年创业能力!

37、尊重创业、服务创业、保护创业!

38、善拼才会赢,学下才会赢,创新才会赢!

39、点燃青春火炬,大力推进晋江青年创业行动!

40、薪火相传话青年,开拓创新谋发展弘扬五四精神,奉献火热青春,争当**青年先锋!

41、传承五四精神,在**跨越式发展中再立新功。

42、五四精神传薪火,激扬青春献**。

43、弘扬五四精神,构建和谐社会,投身**科学发展!

44、让团徽在岗位上闪光,让青春在奉献中升华!

45、凝聚青春力量服务科学发展!

46、团结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成才!

47、围绕大局,服务青年,为**科学发展增光添彩!

48、高擎五四爱国旗帜,勇担**发展重任。

49、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

50、高举五四火炬争当发展先锋!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篇4

论文摘要:经济全球化为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应加强和改进政治理论教育这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渠道,通过社会实践来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努力实现民族精神的文化涵育,不断优化教育环境以发挥其对民族精神的熏陶感染作用。

经济全球化为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机遇,它促使我们用更宽阔的眼界去思考问题,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开放心态和全球整体观念,也有利于我们吸收世界文明的精华来培育新时代的民族精神。但经济全球化也给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来了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发展造成了民族国家间经济差距日益扩大,并将产生由经济认同带来的民族认同问题,使部分大学生对本民族认同弱化;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世界的开放性,也使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面临着如何从封闭走向开放、正确处理全球化与民族化关系的难题;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信息网络化使发展中国家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处于被动的守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经济、科技甚至军事优势,大肆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高等院校是他们渗透的重点,对正处于世界观形成时期的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外,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教育国际化,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促进教育观念和实践的更新,但也可能导致“教育帝国主义”,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被扭曲。针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应当通过主渠道改进、实践提升、文化涵育和环境熏陶等改革措施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一、主渠道改进

政治理论教育是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渠道,它不仅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的任务,同时也担负着引导大学生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优良革命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主意识的任务,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其非自觉性使我们必须以学校教育特别是政治理论教育为主渠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西方的各种思潮涌入国内,而其中诸如“非意识形态论”、“趋同论”、“政治归结为经济论”、“民族国家消亡论”等对高校政治理论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影响了教育效果。这就要求高校根据经济全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挑战,从目标强化、内容优化以及方法手段改进等方面改革政治理论教育,发挥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渠道的作用。

首先,高校要突出政治理论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目标。政治理论教育是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渠道,但在以往的政治理论教育中,存在着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忽视或简单当作其中一部分的现象,加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强势渗透的影响,使得其主渠道的作用没得到很好发挥。因而,高校必须突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围绕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进行政治理论教育。

其次,高校要努力实现政治理论教育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内容优化。在政治理论教育中,高校要充分发掘其中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资源,密切联系实际,特别是联系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把政治理论教育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主渠道的作用。在《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针对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比较注重物质享受和个人利益,国家、集体观念淡薄,民族整体意识和民族价值观淡漠等现象,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民族国家利益观等教育,发挥道德观念的舆论规范作用,促进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在《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中,结合近现代中华民族谋求民族独立、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历程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国内形势,开展以爱国、理想、成才、创业、奉献为主题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此外在《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教学中也应当突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再次,高校还应积极改进政治理论教育方法。高校要克服以往满堂灌的单向、封闭教育方式,立足中国、放眼世界,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巨大成就进行教育,使受教育者提高认识,增进民族认同;运用专题研究的方式,师生开展交流和探索,实现理论教育的双向互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中国的历史与现实、中华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对比教育,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认同中华民族,在经济全球化复杂的背景下认清当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种种谬论,揭露其在民族问题上的反动性和欺骗性;此外,还可运用目标激励、竞争激励等方法调动广大学生发奋学习的热情,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最后,高校还要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教育手段的科技含量。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政治理论教育也必须适应教育信息化趋势,提高教育手段的科技含量。针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媒体轰炸,高校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的广泛覆盖、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以及教育情报检索和数据库的建立等措施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发挥它们在宣传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开展民族文化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先进伦理道德和法制思想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二、实践提升

民族精神是在人们长期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是为实践活动服务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在实践。通过加强和改进社会实践,有利于避免以往教育过程的单一方法和抽象说教,也有助于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具体生动的实物和事迹,使其在多样的实践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接触、了解社会与自然,培养集体主义、团结协作精神,并在实践中运用自己的特长和技能为社会服务,实现自己的价值,提升民族精神。

当前,高校在加强民族精神理论教育的同时,也在探索通过社会实践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但仍存在如思想上不够重视实践、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社会实践形式单一甚至形式化以及大学生参与热情不高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提高认识、拓展实践范围和内涵、精心组织实施、认真总结提高等方面加强和改进社会实践,发挥其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高校要提高对社会实践意义的认识。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也是升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庆典的讲话中就强调青年学生要“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实践视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并从组织领导、经费落实等方面予以强有力的保证。

其次,高校应不断拓展和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许多思想困惑,与他们的自我封闭、远离社会从而导致在全球化复杂环境中产生迷茫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必须突破原来简单地将实践理解为参观、实习和暑期“三下乡”的狭窄范围,努力扩大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如暑期“三下乡”、学生的课程实习、演讲比赛、开展专题系列活动、社会调查与考察、生产劳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等等。同时,还要不断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涵,引导学生在调查情况、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投身建设、服务社会的思想观念,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壮阔场面、动人情景,使学生在经济全球化的复杂国内外形势下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并将这种感性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

再次,高校要精心组织实施,善于总结,注重实效。高校要根据需要建立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确立科学的社会实践设计原则,依据大学生成长规律精心设计好社会实践活动;要认真做好社会实践前的准备工作,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努力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在实践中弘扬、培育和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如在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通过生产劳动、公益活动等形式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品质,继承和发扬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等民族精神;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引导大学生运用知识、技能、体力等为社会提供帮助、解决困难,加深对民族精神中乐于助人、奉献精神的理解和发扬,在社会服务中提高本领和信心;在社会考察中,积极组织或引导大学生考察祖国瑰丽的大好河山、丰富的文化艺术、革命先烈的艰辛奋斗历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深化对中华民族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增进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实践中深刻揭露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所宣扬的种种谬论,激发他们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热情。此外,还要建立社会实践评估体系,依据评估标准,认真做好社会实践的总结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三、文化涵育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同时,文化对民族精神培育有着深厚的涵养与培育作用。毛泽东早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就指出,这种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是为“提高民族自尊心”服务的。江泽民同志也指出:“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会有文艺的发展和繁荣相伴随。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我们的文艺,在保持自己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民族特色,在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抵制殖民文化侵蚀方面,在以自己的优秀成果丰富人类文明方面,应当作出更大成绩。”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思潮也在世界范围内相互激荡,对于大学生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也产生了消极影响,通过文化来涵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在国外,美国、英国、法国都力图从弘扬民族文化中培育民族精神,而韩国、日本等国家也非常重视民族精神的文化滋润。因此,高校应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以文艺精品感染学生,以外国文明的科学成分发展学生,以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充实学生,以自然科学的有效资源教育学生。

第一,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高校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建设主阵地的作用,用先进文化引导和教育学生。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极力推行自己标榜的所谓全球性文化,使大学生价值观念等产生困惑。因此,高校尤其要注重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以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学生,引导他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抵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渗透。

第二,要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针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部分大学生盲目热衷大众消费文化、漠视传统文化的现象,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以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高校应通过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中国艺术》等课程,邀请校内外专家开设人文讲座,开展系列经典研读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博大精深的文化、悠久的历史、璀璨的艺术和深邃的思想,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学生。其中,尤其要重视中国历史的教育。邓小平说:“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一,“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要用生动感人的历史事实和民族英雄的榜样事例来感染大学生,增强他们的社会历史责任感。

第三,要以文艺精品感染学生。“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等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多出精品为大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以优秀的作品来感染学生,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服务。

第四,要以外国文明的科学成分发展学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我们只有善于吸收外国的先进文明,才能真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因此,高校要通过开设西方文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课程,介绍西方文化的基本知识,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西方文化,并借鉴、吸收其中科学合理的成分,引导他们“以放眼全球的宽广视野,以赶超先进的雄心壮志,以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豪迈气概,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

第五,要以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充实学生。高校要以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节、大型文艺晚会、演讲会、读书会、论坛、研讨会、讲座、竞赛、展览等形式,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氛围,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增长知识才干,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情操,从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六,要以自然科学的有效资源教育学生。不仅人文社会科学而且自然科学中也蕴涵着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人伦传统和浓厚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民族,但科学精神和理性传统却相对缺乏。因此。高校要通过开设《科学技术文化概论》、《自然科学(科学技术)发展史》、《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当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等课程,运用自然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自然科学中蕴涵的严谨、实事求是精神来培育大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精神。

四、环境熏陶

环境对人的发展和思想道德面貌有着重要影响,而人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环境,改变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要靠社会力量的教育引导,也要靠环境的熏陶感染。在美国,政府不惜大量投资进行社会政治教育环境和场所的建设,这些场所集中地体现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天天宣扬着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是美国向国民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高等教育的持续扩招,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得往日宁静的象牙塔变得喧嚣热闹起来,教育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环境的变化,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遇到了挑战。因此,优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环境,发挥其熏陶感染作用,成为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性工作。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篇5

培育弘扬理性精神,建构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性精神家园。理性精神是一个历史性命题,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推动力。黑格尔认为,人类文明的过程就是理性发展的过程。这种理性思维力量,既表现为科学理性,探索宇宙自然奥秘、研究社会形态的兴衰嬗变,又表现为关注人的道德理性、品格价值和生存状态。在人的精神家园中,理性精神属于人的意识结构范畴,它融于人的本性之中,成为人本性中的一部分。现性精神的内涵是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运用每一个人的理性能力去解决自我、社会、自然、物质、精神问题的价值体系。但是理性精神并不能解决人性中最核心的问题,如道德感、价值感、意义感,以及生命的终极关怀等。马克思主义理性观在批判了近性主义所具有的狭隘性、片面性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历史的、辩证的理性观,其“理性精神”的实质是追求真理、实现价值的统一,即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善于反思,崇尚怀疑和批判,积极进取,不断变革,坚信科学能引领人类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是人类先进文化理性的核心内容,又是它的本质和灵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中华文化和政党文化,培育弘扬理性精神,建构理性精神家园,应成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模式与战略前瞻性任务。

培育弘扬哲学精神,建构中国共产党人的哲学精神家园。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然而,精神家园的“本体”并不是某种既定的存在,而是一种源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理想,是一种源于历史而又重构历史的信念,是一种源于实践而又变革实践的智慧。哲学是时代的精神家园,是文明的活的灵魂。每个时代最精致、最深刻的思想,都集中在哲学的殿堂。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一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哲学思想生成和发展的历史。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精神,是时代文化本质的集中体现,是我党文化精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党所建构的文化大厦的理论基石,体现马克思主义主体性文化精神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像一根红线贯穿于文化精神的始终并成其为活的灵魂。今天的哲学要以崭新面貌,化解人们心理精神负担,解答人生的终极追求和终极关怀问题,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使人性的优点、特点得到充分培养与全面发展。弘扬中华文化、政党文化,钻研哲学、运用哲学、发展哲学和创新哲学,培育弘扬哲学精神,建构哲学精神家园,应成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模式与战略前瞻性任务。

培育弘扬科学精神,建构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精神家园。科学不仅仅是指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还包括更重要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是科学认识主体活动的内在精神状态、气质、品质、责任感和思维方式等的总和,其丰富内涵至少包括: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实践验证的求实精神、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等,其中求实创新是精髓。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哲学精神、创新精神的体现,理性精神的主要表达,它与人文精神的融通与共建,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高度体现着人类对客观性、真理性、合理性的追求和创造,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和变革的深层动力,因而也必然是“无产阶级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缺乏科学精神,人就会变得愚昧无知。弘扬中华文化、政党文化,培育弘扬科学精神,建构科学精神家园,应成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模式与战略前瞻性任务。

培育弘扬民主精神,建构中国共产党人的民主精神家园。“民主”一词,出自古希腊文,由“人民”和“权力”两个词组成,意思是“人民的权力”或“多数人的统治”。它作为理论范畴是政治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作为制度则是一种国家形式或国家制度,民主的实质就“是作为类概念的国家制度”。同时,民主还泛指民主观念和民主精神,是一种与封建伦理原则和专制思想、等级观念相对立的精神,是体现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关系模式,一种新的道德精神。民主精神是实现人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阶梯,尤其是它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一贯追求的民主政治目标,是党的文化精神的制度性基础,也是群众发扬科学精神、激发创新精神、实现人文精神的民主保障。要具备民主精神,必须要有民主的意识、民主的愿望和民主的能力。缺乏民主精神,人就不懂得如何参与政治生活。因此,民主精神是新时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的过程中,弘扬中华文化、政党文化,培育弘扬民主精神,建构民主精神家园,应成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模式与战略前瞻性任务。

培育弘扬人文精神,建构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文精神家园。人文精神是与科学精神相对应的思想文化范畴。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化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成果,它蕴含于人的内心世界,见之于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有了人文精神,人才能找到人生方向,才有生存下去的勇气和动力,才会感到安心、舒适、自由、放松,一个民族和政党才有凝聚力、创造力和生命活力;失去了人文精神,一个人便失去了心灵意义和归宿之地,就会成为精神上的流浪者,就会陷入焦虑、痛苦、彷徨、忧愁的境地,一个民族和政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会四分五裂,就要落后、挨打。由此可见,人文精神是文化精神的“硬核”和旨趣,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也是人的现代化所迫切追寻的精神家园,更是党的文化精神所聚焦的目标。弘扬中华文化、政党文化,培育弘扬人文精神,建构人文精神家园,应成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模式与战略前瞻性任务。

培育弘扬创新精神,建构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精神家园。创新,在思维领域里要追求“独到”和“最佳”及“最优”,勇于标新立异,敢于离经叛道,以获得首创性的、独具真知卓识的思维成果。其哲学本质,是人的主体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与非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之能动的、现实的和双向的统一活动的最本质的规定性。它意味着对现实的不满足和超越,意味着对未来的探索和建构,也意味着对理想客体的规范和追求。创新作为人类最高本性,它是历史进步的首要本质,民族的真正伟力,国家强盛的深层动力,也是激越、壮丽的人生价值。创新精神则是党的文化精神的生命力和本真基础,没有创新精神就没有党的文化精神,因此它作为民族的灵魂、国家的动力、政党的生机,是我们须臾不能离开的法宝。弘扬中华文化、政党文化,培育弘扬创新精神,建构创新精神家园,应成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模式与战略前瞻性任务。

培育弘扬和谐精神,建构中国共产党人的和谐精神家园。从哲学上讲,和谐本来就是一种文化。和谐既体现在社会制度、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中,也体现在社会的精神道德思想观念中。构建和谐社会,既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坚强的政治保障,又需要有良好的思想文化条件。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没有和谐文化,就难以建成和谐社会。通过和谐文化建设,可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和道德的支撑。建设和谐文化,关键是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理念,积极培育和谐精神,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交情通体心和谐”。只有把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经过耳濡目染的熏陶,逐渐内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点点滴滴化入人心,方方面面广为渗透,成为人们的内在素质和自觉习惯,才能塑造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充满活力、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在全社会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根基。弘扬中华文化、政党文化,培育弘扬和谐精神,建构和谐精神家园,应成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理论模式与战略前瞻性任务。

综上所述,培育弘扬七项政党精神,努力建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七类模式,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应成为建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战略前瞻性任务,必须在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下得到总体展开。其中:理性精神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推动力,它与人文精神的融通与共建已成为共产党人精神家园建设的基础;哲学精神是党的文化精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党所建构的文化大厦的理论基石;科学精神是哲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强烈体现,是“无产阶级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民主精神是党的文化精神的制度性基础,也是群众发扬科学精神、激发创新精神、实现文化精神的民主保障;人文精神是文化精神的“硬核”和旨趣,是党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创新精神则是党的文化精神的生命力和本真基础,是我们党须臾不能离开的法宝;和谐精神是和谐文化的本质,是打牢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我们要通过建构中国共产党人七类模式的共有精神家园,实现由物质现代化、世俗现代化、时尚现代化、单纯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现代化,向精神现代化、文化心态现代化、思想观念现代化、人的素质现代化转变,以重振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提升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以使各级党组织成为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精神实体,成为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的精神实体,成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胜利前进的精神实体;使全体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意识心理更加健康,品德意志更加高尚,思想情感更加丰富,审美情趣更加雅致,气节情操更加崇高,眼界胸襟更加开阔,思维方式更加科学,价值追求更加完美。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共产党人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必将为构建中国共产党人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资源;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顺利推进,又必将使中国共产党人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在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辉!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篇6

关键词:民族精神 弘扬 培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给小学德育指明了方向。使我们认识到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让我们的下一代看到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坚韧顽强、无坚不摧的伟大精神,在传承中发扬光大,为每一个生命个体铸就民族不屈的崇高品格奠定良好基础。

我们的教育对象――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接受新事物快、辨别能力较差的特点。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因此对小学德育工作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结合学生思想发展特点,把握学生道德行为的心理要素,采用多种途径,加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让民族精神在小学生心中深深扎根。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一、加强师德和党风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教师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每一位教师的思想观念、道德觉悟、价值取向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而教师应该成为民族精神教育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要做到这一点。学校应把总书记阐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到学校的师德建设中,将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教师考评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指标。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还必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教师要加强党性修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发挥先进性,起好模范带动作用。

二、学科有机渗透,感悟精神境界

传统的观念认为,弘扬民族精神,仅仅是德育教师的责任,与其他教师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细究之,不难发现,我国之民族精神,是完整地贯穿于小学教育的全过程。特别是小学思品、语文、科学等学科的课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因此,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都应挖掘蕴含在各类课程中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立足课堂活动,根据各科教学自身的性质特点,把培育民族精神有机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科教学变单纯的传授知识为文道统一的教育。如思品教师可结合教学,讲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讲祖国雄伟壮丽的美好河山,讲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讲中华民族对人类的贡献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科学教师可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更可介绍中国历史上优秀科学家如詹天佑、王选、袁隆平等的先进事迹,培养学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语文教师则可以结合课文如《长征》、《延安,我把你追寻》、《向往奥运》、《詹天佑》、《一定要争气》等课程资源,培养学生自尊、自强、自立和吃苦耐劳、仁爱宽容、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艰苦奋斗、勤劳俭朴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引导自主体验,内化精神品格

实践活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教育资源。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培育民族精神外,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充分利用“六一”、“七一”、“八一”、“十一”以及学雷锋纪念日、助残日、公民道德宣传日、少先队建队纪念日,传统节日、历史人物纪念日、重大事件等,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观看富有教育意义的展览、影视,举办歌咏比赛、文艺演出、书画展、征文等活动,举办纪念会、演讲会、座谈会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民族精神的意义和价值,在实践活动中将民族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格。

实践证明,几年来,我校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载体,以少先队活动为途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坚持学用结合。以学促用,重在行动的原则――我们开展了争做“学习小能手、道德小公民、环保小卫士、家庭小帮手、文明小使者、民族小精英”等“六小”活动,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践化、生活化。我校组织学生按“生活新变化、社会新气象、农村新面貌、科技新发展、国际新形象、未来新蓝图”等主题,开展爱国寻宝大行动,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捕捉新时代主流文化的片断。还召开主题班会,紧紧围绕活动主题,让学生畅谈、交流自己在学习、教育和在社会实践中的体会和收获,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开展“六个一”活动。即读一本好书、看一部优秀电影或电视片、学唱一首积极向上的歌曲、走访一位英模人物、举行一次主题班队会、组织一次主题演讲,以弘扬进步思想,促进品德提升。举行校园艺术节、科技节,既给每位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又为他们营造了一个爱祖国、爱集体、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氛围,使得民族精神在活动中逐步渗透、逐步形成。

这些系列活动的有序开展,使民族精神教育存在于每一个学生活生生的生活中,学生的心灵在自然和生活环境中得到熏陶而逐步深化,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深远意义。

四、深化传统教育。传承历史文化

我国一年有许多民族传统节日,如:妇女节、植树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学校可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我校十分重视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的现代浓厚气息,通过展会、课堂教学、少先队活动等多种途径开展活动。例如妇女节,通过文化积累升华女性诗情。大队部充分利用唐诗、宋词的相关内容,通过调查妈妈、姥姥、奶奶的生活事例。讨论分析她们共有的优秀品质,筛选合适的3首诗词,让学生分别送给自己的这3位亲人,并充满感情地进行诵读。实践的理解,诗歌的解读,让学生的情感由外及内地得到升华。又如中秋节,秋高气爽,借助明镜般的皓月。托物言志,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良机。中秋节之际。少先队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品月饼,知来历”、“观明月,听传说”、“吟诗歌,盼登月”的活动,巧妙地把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灿烂文化和开拓创新、崇尚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营造校园氛围。弘扬传统美德

开展民族精神教育,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来营造德育氛围,使学生置身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美德的熏陶之中。校园广播站、校园宣传栏、班级板报、警示标语及适于作为校园文化传播的每一环节都可作为弘扬民族精神的阵地,要让每一面墙壁说话,每一个角落传情,每一个景点启智。让学生通过“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等宣传标语时时刻刻想到自己应该努力学习,为祖国争光。伟人警句、伟人画像及雕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校园宣传栏。也担负起宣传时事,宣传美德的重要阵地,为学生营造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氛围。

在我校的校园里,“古今中华民族文化长廊”是我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特色之一。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个装饰、每一个橱窗都成了弘扬民族精神的最好场所,使之润物细无声地注入学生心田。每个课间,不少学生都在阅读数十块展板上那些生动活泼的故事、传记,了解文化传统、文明历史、英雄人物、历史事件、伟大成就,从中了解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艰难曲折的奋斗历史。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焕发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

六、巧用突发事件。维系情感纽带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篇7

【关键词】民族精神文化全球化弘扬培育

在现代社会,支撑国家文明进步的因素,不仅在于有发达的经济为基础,有科学的制度为保障,还在于有一种巨大凝聚、感召的精神力量为后盾,这就是我们需要不断探讨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科学界定

民族精神究竟是什么?学术界大致有三种意见:一是认为民族精神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粹思想、进步观念、优秀文化,否定其中包含有消极的方面;二是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中性的概念,既包含积极进步的方面,也包含消极落后的方面;三是认为既然将民族精神作为研究的对象,就应把它看成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的精神形态,但作为宣传和弘扬的内容则应把它当成是正面的东西。

综合学界内的各种观点,笔者对民族精神的内涵进行了归纳:

民族精神体现了民族性格的个性特征。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在发展中与生俱来的东西,反映着民族成员所具有的心理特点,其中蕴涵着民族精神,也规定着民族精神的特殊性。受生活环境和背景的影响,各个民族在其发展的历史中,形成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和拥有自己特质的民族精神,如中华民族的和平中庸、法兰西民族的浪漫多情、德意志民族的严谨思辨、俄罗斯民族的深沉悠长等。

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总体精神气质。民族精神是对一个民族的精神信念、精神气质的总体概括。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全部历史的精神凝结,在极大的程度上表现了这个民族文化的全貌。如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它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人文精神、道德信仰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等的总体性概括。

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在民族发展历史上,每个民族都曾拥有属于自己的各种各样的文化观念、思想体系、伦理规范、思维方式等等。它们影响该民族发展进程的作用大小、持续时间长短等是不同的,只有那些起主导作用、处于主流地位的东西才可以称之为民族精神。如在中国历史上,既有主动、刚健有为的思想,也有主静、自然无为的思想,但总的来说,前者处于主体地位。

民族精神是推动民族向前发展的正向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价值范畴,是一个民族繁衍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任何民族在其生存发展过程中总会形成两个方面的文化力量,一种是能支撑这一民族顽强生存发展的正向力量,另一种是削弱民族团结进步、消极落后的反向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精神根源于民族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和内核,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换言之,能够被称之为民族精神的思想观念并不仅仅因为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标志,更重要的在于它有满足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引领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积极价值。

全球化背景下对民族精神的慎思明辨

今日,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民族精神,这是真正值得思考的问题。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民族精神。有一些人认为全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成为其显著特征。因此,强调民族精神有逆历史潮流之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幽灵”,势必对民族传统精神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为了保存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应对外来东西视如洪水猛兽加以排斥。显然,这两种各执一端的态度,都没有很好地回答“如何对待中华民族精神”这个问题。本文认为:首先,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区别于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所以,我们必须肯定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其次,全球化既已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不管我们愿不愿意,但都必须面对,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就是我们抵御全球化负面效应的有效措施。再次,在弘扬传统民族精神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把握机遇,以全球的眼光和科学的方法对民族精神进行培育。

用理性的思维分析民族精神。随着人类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传统民族精神与现代化进程开始出现了错位,曾经发挥过巨大作用的民族精神,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未必能适应。因此,我们要用理性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重新审视传统民族精神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在中国的传统中,家族、民族、国家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向来是社会所诉求的,如传统民族精神中的集体主义。集体主义主张是中国传统精神的重要价值观,它在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方面起着很大的历史作用。我们现在也提倡集体主义,但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最大的不同,就是社会不再是自上而下的组织,而是自下而上的组织,因此,充分尊重个体的主张和权利,协调好整体和局部利益是现在的集体主义要求。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既要看到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又要对民族精神在现在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

正确处理弘扬与培育的辩证关系。正确对待民族精神,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弘扬民族精神,二是培育民族精神。前者主要是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那些在现代社会仍有重要意义的传统民族精神。后者主要是通过文化创新,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实现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是辩证统一的。不弘扬传统的民族精神,培育民族精神就成了无本之末、无源之水,或者培育出的新的民族精神不能得到弘扬,新的民族精神也无法发挥其作用;而如果只是将传统的民族精神弘扬下去,不去培育,民族精神就无法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精神建设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建设好民族精神,必须做到:

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根本方向,是民族精神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就会迷失方向,文化建设就会走上歧路。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当今时代,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离不开我们的理论旗帜。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建设我们的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以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为现实基础。我们要不要弘扬民族精神,应培育哪些民族精神,如何培育民族精神都必须从当前的现实出发。从国际上看,当前,为维护民族文化,同时也为适应全球化的进程,各国都在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近年来,许多学者认为,“亚洲四小龙”奇迹般的成功是依靠亚洲价值、发扬民族精神的结果。而在对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失败进行分析时,有学者认为,俄罗斯的社会经济危机不完全是经济与政治危机,而且还是一种文化危机,是一种精神上的摧毁,危机的原因在于全盘西化的意图及对民族文化与传统标准的否定。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统一大业尚未完成;我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但传统文化却在现代社会有所消解;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时期,但所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比任何时候要大、要多,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篇8

一、活动基本情况

学校通过班、团、队会活动,以板报、广播、绘画、音乐、走访等多种形式突出活动主题,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爱,对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的希望,以良好的活动效果迎接“国庆节”的到来。

二、坚持“五个结合”,扎扎实实开展教育活动

1、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形势教育相结合。

一是9月1日,我校举行了新学期“开学典礼暨颁奖大会”,会上,学校领导对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做了重要讲话。

二是围绕主题,在广大师生中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学校教师和学生代表也分别在讨论中发言。通过讨论使广大师生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增强了工作和学习的动力。

2、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一是坚持升降国旗制度。开学典礼及每周一次大型集体活动都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每周进行国旗下讲话,全体学生都学会唱国歌。

二是各校充分利用班会、晨会时间,开展了以“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弘扬民族精神,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知我民族,爱我祖国”等为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

三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3、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规范教育、纪律教育相结合。

在教育活动中,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班级管理实际,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纪律教育、“远离”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比、学、赶、帮”等形式,解决和消除了学生中纪律松弛、行为不良、班风不纯、学风不浓、校园暴力等主要问题和现象。班级管理明显加强,学风和校风得到明显改善。

4、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教学活动相结合。

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教师认真实践课改新理念,教书与育人并举,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使学生的心灵世界从小受到民族精神的人文滋养。

5、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学生读书活动相结合。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篇9

关键词 民族精神 时代价值 路径选择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为了完成这一宏伟目标,需要坚持与弘扬民族精神,更需要孕育和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增强综合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综合国力包括经济、科技、军事等物质力量,也包括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等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竞争。首先,民族精神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功能,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精神基础。其次,民族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再次,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自信、自立、自强意识。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正同经济扩张、政治霸权和军事威慑结伴而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要使广大人民自觉地抵御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必须大力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本世纪前20年,我国的历史任务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挑战和机遇共存。没有民族精神的动力支持,要完成这样繁难的事业是不可想象的。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柄“双刃剑”,它既能促进民族精神的培育和更新,也会造成对民族精神的某些消解和侵蚀。“拜金主义”、道德滑坡、党内腐败等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民族精神缺乏的结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有了一定的精神,就能抑制人的欲望,匡正人的行为,激发人的锐气。民族精神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立志图强,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奋斗。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塑造与培养新一代合格人才的需要。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公民思想道德的概括和升华。因此,要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爱国守礼、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同时,要突出青少年这个重点。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可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参照系,使他们站在较高的起点上直面人生、探索人生。同时,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寄放心灵的空间,超越自我、追求完美和崇高。谁赢得青年,谁就赢得未来。要使我们的青少年有理想抱负、有道德情操,为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最终成为新一代合格人才,进行民族精神、民族优良传统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加快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千百年来,“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一直是国人行为的准则。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切身感受到,国家的统一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就是用统一战线去团结和凝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和富强。中华民族精神,不但是团结国内50多个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而且是凝聚全世界华人的民族纽带。中华民族对国家分裂行为的制止、香港和澳门统一大局的落实和巩固、台湾地区统一的实现,没有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没有民族团结、凝聚的巩固,没有民族宽容、谅解的实现,都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升民族凝聚力当作一项紧要的战略任务,巩固祖国统一成果、加快祖国统一步伐,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使命。

当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路径选择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唱响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树立全社会广泛认同的精神旗帜,铸就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激发引领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要让全社会牢固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远大理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将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潮流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饱经风霜而弥坚的精神实质,不断拓展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内涵,不断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凝聚在爱我中华、振兴中华的旗帜下。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充分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道德传统。历史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一个人不了解自己民族发展的历史,是难以真正树立起浓厚的民族精神的,自然也难以充分吸取和利用它蕴含的巨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升华。我们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采取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加强对国民的历史和国情教育。通过深入开展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让国民了解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特别是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而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光辉业绩。继承优秀传统,不能只停留在对文化典籍的熟读和诠释上,而是要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推陈出新,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人民现实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时代精神结合,积极吸取世界先进文化成果。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一方面要坚持与时俱进,既坚持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新的内容;另一方面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进行文化创新,既坚持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又不断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该让国民了解国家当前的内、外环境,国家在世界

竞争中的地位、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以培养忧患意识,树立爱国情感;用先进人物的事迹和精神来教育、感化新一代青少年,使他们在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具备时代特有的创新、诚信、民主、平等精神。同时,我们要有宽广的胸怀,以开放、积极、进取的心态,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既要克服狭隘民族主义,也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要有“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主体意识和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理性自觉。

弘扬科学文化精神篇10

  、教育部日前制定并印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提出,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制定并印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是、教育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纲要提出,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纲要指出,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应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坚持育人为本、重在实践的原则,要不断更新观念,在内容、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帮助学生理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纲要要求,要通过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中小学德育课程和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要充实体现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理科课程应结合教学内容,丰富中国科学家的科学成就和民族精神的内容;艺术课应包含经典民乐、民歌、民族戏剧欣赏和中国画、书法艺术欣赏的内容;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要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以及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小学校每周要安排1小时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全校性的主题教育活动,要坚持升降国旗制度。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总时间,初中学生一般每学年不少于20天,普通高中学生一般每学年不少于30天。  纲要强调,中小学校要把在学生中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情况,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评价的重要内容。各地要加强督导评估,建立表彰奖励机制。此外,宣传、教育部门要主动与各有关部门和群众团体密切配合,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网络等大众媒体也要加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宣传报道,积极营造有利于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社会环境。  据了解,为把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引向深入,、教育部还决定从2004年开始,将每年9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要求各地结合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公民道德宣传日”和迎接国庆等活动,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