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2:33

财政政策特征篇1

关键词:公共财政特征稳健财政政策

财政支出结构是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的组合以及各类支出在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它综合反映一国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是国家调节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强大杠杆。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与此相适应,财政体制也由经济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成为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特征

公共财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是政府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社会分配,并将收入用于政府的公共活动支出,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充分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分配模式。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生产建设财政”模式相比,公共财政具有以下特征:

1、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所谓社会公共需要,相对于私人个别需要而言,它是指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而提出的需要。具有突出的特征:一是整体性,它由所有社会成员作为一个整体提出的共同需要,而不是由哪一个或哪一些社会成员单独或分别提出的个体或局部需要。二是集中性,它要由整个社会集中执行和组织。三是强制性,它只能依托政治权力、运用强制性的手段,而不能依托个人意愿、通过市场交换行为来实现。因此,社会公共需要实质上就是不能通过市场得到满足的需要,或者是通过市场机制调节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而必须由政府来提供的需要。

2、立足于非赢利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经济行为主体,其行为的动机是利润最大化,它要通过参与市场竞争实现牟利的目的。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其行为的动机不是也不能是为了取得相应的报偿或盈利,而只能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己任。财政收入的取得要建立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筹措资金的基础上;财政支出的安排要始终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宗旨。也就是说,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完全调节的地方,财政一般不得介入,以免妨碍公平竞争,浪费国家财力;只有在市场机制调节不到或调节不好而影响社会整体利益的地方,财政才有介入的必要。

二、我国要推进稳健的财政政策。

近年来在我国实施稳健财政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十六字方针下,对经济发展中的结构不合理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推动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问题等进行了卓有成效地解决,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

1、用于“三农”、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财政部门安排了142亿元资金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有6亿多种粮农民享受到实惠。同时,财政部门还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和医疗等事业发展。2006年在西部地区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并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48.88%的县(市、区)。

2、是控制部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2006年,中央财政预算赤字2950亿元,比2005年预算减少50亿元,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将下降到1.5%左右。同时,财政部还适当调整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并且主动配合调整国债项目资金的使用方向,主要用于农业、科教文卫、就业和社会保障、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西部大开发和关系“十一五”规划顺利进行的重点项目建设,并且坚决制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有效缓解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

3、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不协调。这是自然环境、历史和经济条件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经济都有了很大发展,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党中央审时度势,统揽全局,适时实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先后于1999年、2003年和2005年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过1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区域发展格局出现了积极变化。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提高的良好态势;各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全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为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稳健财政政策注意的几个问题

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我国政府推进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稳健财政政策。经过两年的发展实践,该财政政策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要科学地推进稳健财政政策,并且科学推进稳健财政政策更要注意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严格控制各项政府支出增长和压缩财政支出的规模。近年来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就要想方设法控制预算内财政支出的增长,起码不要有超出预算的支出增加,并且在必要时动用行政性手段扩大控制支出增长的范围,将预算外、制度外政府支出的增长减少到最低限度;与此同时,要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坚决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工程。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有力地减轻通货膨胀压力,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2、要更注重在财政支出总量控制下的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经济结构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局部地区行业投资过大、经济过热的问题,同时也存在着农业、能源交通、消费服务业等投资不足的现象,这就要求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某些行业或地区投资过快增长的同时,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问题,调整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和国债投资的使用方向和结构。

3、稳健财政政策应该大力配合目前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我国货币政策继2008年“从紧”和2009年、2010年“适度宽松”后,再次回归长期实施的“稳健”。“货币超发是推动物价上涨的最根本因素。”中央政策研究室秘书长赵涛说,当前物价上涨,反映了“适度宽松”货币供应量造成的流动性过剩滞后影响已显现。缓解通胀压力,要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逐步把货币供应量增速回落到合理水平;同时要控制新增贷款规模。

参考文献:

[1]陈媛媛.公共财政体制下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11).  

[2]郭卫红.刍议我国稳健的财政政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4).  

[3]许春霞.浅析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财政政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S2).  

财政政策特征篇2

【关键词】稳健货币政策;财务风险;特征;防范

货币政策是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以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最终目标;中介目标主要是长期利率、货币供应量和贷款量;操作目标主要有短期利率、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近期,出于对通货膨胀、流动性泛滥等问题的担忧,国家多次出台收紧的货币政策,将今年的货币政策定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

企业财务风险不仅与企业内部管理效率有关,更重要的是,它对外部环境特别是政策环境的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当前信贷超常增长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已经淡出,稳健审慎已经成为我国宏观货币调控的基本方向。在此背景下,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1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财务风险作为企业风险的货币化表现形式,它指的是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预计的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时时处处存在,是企业运营的必然产物。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财务风险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财务风险是指在资金筹集和运用过程中产生的,从资金开始进入企业,在企业中流转使用,到资本偿还、现金回收、收益分配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存在于公司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可以说,财务风险是各种财务活动行为失误的系统性综合反应。例如:在生产施工中由于质量不达标,可能造成工程验收和结算的延迟等。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企业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出大于现金流入,以致企业不能按时偿还到期债务而引发财务风险。

1.2财务风险的多样性

企业经营环境的多元化,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多样化以及财务行为方式的多样化决定了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多样性。从企业经营环境看,不同时期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对施工企业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即使在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中,施工企业即要面临国内同行的竞争,也可能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多样化的经营环境必然会给企业造成多样性的危机影响。从企业的生产经营看,它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每一个过程中的失误都可能形成财务危机。

1.3财务风险的突发性

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受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些因素是企业内部可以把握和控制的,甚至是可以预见的,但更多因素是具有突发性的,无法预料的。如: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导致工程项目的损毁,或项目建设工期的延长而增加的固定成本;或投资方出现财务危机,而导致不能拨付计价款项等等。当企业发生突发性的财务危机时,若风险水平超过了企业短期能承受的最高限度,那么企业就将陷入财务危机之中。

1.4财务风险的可防可控性

通常来说,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具有其客观必然性。因为财务风险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财务矛盾日积月累形成的。但如果具备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多数风险仍然可以早期发现、治理,并按成本效益原则将其控制在一个可以接收的范围内。

2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来源与对策

货币政策的取向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意味着银行信用的收缩和金融市场借贷成本的提高。这将使各类经济主体之间的资金链条处于紧张状态,大大增加经济主体的投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施工企业结合自己的行业特性,从生产经营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对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控制。

2.1融资风险与对策

施工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通常需要购买更新大量机械设备。如:持续采购大量的砂石料、水泥、钢材、燃油等材料,并需要按时支付人工薪酬,具有明显的资金依赖特征。在信贷趋紧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融资能力将会受到较大制约,同时融资成本提高,从而产生项目融资风险。

对策:企业在当前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应当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2.1.1要从最基本的资金链考虑,防止资金链断裂。因此就要精心的预测未来现金流,建立企业全面预算,及时掌握现金状况。

2.1.2从融资方式来说,负债融资主要包括:金融机构贷款和债券发行。企业要建立长期的财务预警系统,将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作为长期预警系统的主要指标,加强分析与监测。而在确定债务规模时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负债比率。由于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大额贷款可能比较困难,所以要充分发挥公关能力,争取提前与银行签订合同,减小变数。

2.1.3要完善资金管理调度机制。在资金运作上要实行统一调配,集中管理,在满足发展需要基础上充分发挥资金规模优势。在资金调度体系方面,应进一步强化施工项目资金的整体规划,明确相关流程、责任和权限。使资金得到有效充分的运作。例如:某工程公司,自2009年4月起开始执行资金集中管理机制,由公司财务进行集中管理,下发《**公司资金集中管理办法》,由下而上编制资金预算,充分利用资金的时间差,加快了资金周转,降低了资金成本,有效防范了财务风险。

2.2投标

目前建筑施工市场基本实行低价中标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为了能揽到工程,各公司之间相互压低标价,开展恶性价格战。如果投标阶段不顾自身实力,不惜血本盲目争取项目,这将导致极低的工程利润率,甚至产生亏损,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履约风险,支付风险甚至诉讼风险,使企业面临严重的财务风险和信用危机。

对策:完善合同管理机制。

在国家稳健货币政策下,施工企业的市场因国家投资规模的缩小而变的紧缺,这就会导致施工企业之间更加激烈的竞争。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在制定投标文件过程中,也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精准报价,量力而为,决定投标与否以及投标标价。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方案对其能承受的最高成本进行测算,测算过程中不能漏项,并留有余地。在签订合同时形成严格的审查制度,逐一推敲合同条款,对涉及到验工计价时间和方式、工程结算的违约条款及各自应承担的经济责任等内容严格把关,防止含有不平等条款的承包合同的签订,以至于将施工企业置于被动地位。例如某施工单位,在巫山中标某高速公路项目,巫山地理条件复杂、交通困难、机械设备及物资运输极为不便。由于前期对现场的施工环境调查不到位、对施工难度估计不足,导致该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后进度缓慢,计价周期内的低产值导致计价款的不到位,进而因为资金短缺导致无法进行下一步正常的施工生产,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致使该项目超出预计工期仍未完工,给企业造成了损失。

2.3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任何环节控制不当,都有引起财务风险的可能。施工企业如果不结合项目规模、特点、复杂程度及施工条件,制定出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就可能导致施工工期延长,所需机械设备增加,投入的成本费用增加,最终导致项目实际收益低于预期,形成施工项目亏损。

对策:完善成本控制机制。

2.3.1结合合同工期、施工现场条件等具体因素,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科学经济的施工方案,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2.3.2健全材料物资管理,对材料采购、入库、管理、出库、耗用严格把关,做到材料采购有计划、质量有保证、管理有办法、消耗有定额。

2.3.3推行责任成本管理,进一步落实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将目标层层分解,横向可以分解到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等不同施工单元;纵向可以分解到前期准备、主体施工和收尾交付等施工阶段,从而把成本费用控制在责任成本范围内。例如:某桥梁工程公司于2010年1月下发《**公司项目经营承包办法》,在该办法中,公司一级成立内部经营承包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成本定额的确定依据;由公司项目管理部依据公司经营承包领导小组确定的项目可控责任目标成本编制《工程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项目经理部为了确保项目可控责任目标成本的实现,必须成立项目成本控制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党支部书记、副经理及总工担任,组员由财务部部长、计合部部长、工程部部长、物设部部长等有关人员组成,办公室设在计合部,办公室主任由计合部部长担任;明确各部门在责任成本考核中的分工;制定年度绩效考核及奖惩标准,有效调动各部门人员积极性,使公司项目的成本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显著效果。

2.4内部控制风险

施工企业从项目承接开始到完工,牵涉到经营、生产、财务等环节。不建立一整套与项目施工管理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就容易放纵部分项目承包人违规操作,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损失。

对策: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内控机制。

施工企业应按照《会计法》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在会计核算、内部计合、内部牵制、财产清查、内部审计、原始记录管理、岗位交接、会计档案管理、会计组织等一系列领域形成有效的财务控制制度。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强化会计核算基础、优化财务管理流程、有效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和企业经营活动的高效运转。

2.5结算

一般而言,施工项目竣工后,就应及时办理工程竣工验收,编制竣工决算,进行最后的财务结算。在金融市场资金供应趋紧的条件下,部分业主可能会发生困难,致使施工企业无法及时收回工程结算尾款,而工程质保金也会因难以收回演变成收款风险,这些无疑都会加大施工企业的资金负担,诱发系统性的财务风险。

对策:重视工程项目结算管理。

由于目前货币市场由扩张趋向审慎,施工企业因部分业主无法支付而往往出现竣工项目结算长期搁置的现象,因此可成立项目结算小组或类似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工程项目的结算和清欠事务,以免丧失索赔的法律时效,给企业造成损失。要做好结算工作,施工企业则要在内部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如变更签证、索赔、实物量核对、结算书的编制和送审等,决不因自身的原因而延误结算。例如:某施工企业成立了法律事务部,该部门通过延续债权时效、转移债权债务、参与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及时完善收尾工作、办理质保金退款等手段,加大了双清治理的力度,从而降低了新欠工程款的形成率。采取分块管理、专人负责、法律清欠等多种灵活清欠方式,仅2010年由该部门牵头和参与收回尾工款、质保金、变更索赔款等资金5587万元。为企业挽回了损失,降低了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在当前稳健货币政策下,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做到未雨绸缪,在各个方面做好防范,将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以期获得理想的经济目标。

参考文献

财政政策特征篇3

2000年颁发的有关所得税先征后返的三个文件

2000年1月11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发[2000]2号文件《关于纠正地方自行制定税收先征后返政策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区自行制定的税收先征后返政策,从2000年1月1日起一律停止执行。

2000年10月13日,财政部印发了财税[2000]9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纠正地方自行制定税收先征后返政策的通知〉的通知》,对上市公司企业所得税先征后返政策的执行时间作出新规定。通知中指出,各地对上市公司企业所得税先按33%的法定税率征收再返还18%(实征15%)的优惠政策将保留到2001年12月31日。从2002年1月1日起,除法律和行政法规另有规定者,企业所得税一律按法定税率征收。对于跨年度清缴入库的2001年度上市公司企业所得税可以在汇算清缴完成后于2002年度办理先征后返手续。2000年是国企脱困的关键一年,为了照顾企业及投资者的利益,财政部通知“先征后返”政策的取消延缓一年。

财政部在财会[2000]3号文《股份有限公司税收返还等有关会计处理规定》中指出,按照国家规定实行所得税先征后返的公司,应当在实际收到返还的所得税时,冲减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所得税”科目。换言之,在实行先征后返的公司中,返还的所得税应按照现金收付制确认。

上市公司所得税优惠政策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是指国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的期限内对特定地区、行业和企业的纳税人应交纳的企业所得税,给予减征或者免征的一种照顾和鼓励措施。“先征后返”政策的取消,并不会对那些享受其他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上市公司带来影响,符合“两高”等规定的上市公司可以继续保留所得税优惠政策。目前我国税制中和上市公司有关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种:

1、在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注册的高新技术企业(简称“两高”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两年。前者it、生物制药等行业的上市公司居多,后者则通常和上市公司的子公司有关。

2、经济特区内的内资、外资企业均按15%的所得税税率征收。在5个经济特区注册的上市公司,目前约有123家。这些上市公司中,如果母公司在经济特区注册而子公司在非税收优惠地注册,则合并会计报表中披露的所得税税率通常是15%-33%,该类公司并不少见。

3、民族自治区的地方企业,需要照顾和鼓励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实行定期减税或者免税。比如,宁夏自治区财政厅及税务局《关于我区上市公司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规定的通知》规定,上市公司享受自治区政府确定税收优惠政策到期后,可再享受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5年的照顾。

4、西部企业。为配合西部大开发,国家税务总局已构建起了促进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包括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等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

5、第一批在香港发行H股的9家企业,仍按15%的优惠税率计征。他们分别是上海石化、青岛啤酒、昆明机床、北人印刷、鞍山钢铁、广船国际、仪征化纤、东方电机和渤海化工。

6、由中外合资企业改制而来的上市公司在上市后的一定期限内可继续享用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比如灿坤实业在2001年中报中披露,根据《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台湾同胞在厦门经济特区投资的若干规定》,公司从开始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四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五年至第九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细则的规定,公司在上述税收减半期满后,若当年出口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品产值70%以上,可以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因此公司1996年至2000年减半征收,实际税率7.5%,2001年1月1日至6月30日实际税率10%.同时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子公司上海灿坤实业有限公司2000年至2001年免税,2002年至2004年减半征收,即实际税率12%.

7、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将暂时免征所得税。11月7日,农业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税务总局等8部委联合确定了15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8、一些特定行业如信息业、公用事业的新办企业在开办以后的1-2年内可免税或减半征税,这种情况一般适用于上市企业下属新成立的子公司。比如,国务院颁发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中规定,新创办软件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年度起,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对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9、其他。比如,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

料进行生产的可在五年内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企业遇有风、火、水、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可在一定期限内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赤天化就属于利用“三废”而得到税收优惠的企业。

从目前上市公司情况来看,2002年1月1日后符合各类优惠政策规定的企业估计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4左右。其中前几类上市企业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他们将成为继续享受所得税优惠的上市企业的主流,而且这些上市公司地区差异性明显,相当一部分集中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及西部地区。同时,预计明年1月1日先征后返政策取消后各行业所受影响不一。从影响程度来看,由于生物制药、it等行业的公司多属高新技术企业,其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不属于本次清理的对象,所以预计受影响较轻;而建材、化纤、化工、房地产、服装、有色冶金和造纸等行业将受到较大影响,因为这些多属于传统产业,科技含量相对不如新兴产业,公司注册地在经济特区或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所占比重不多。

分析上市公司企业所得税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上市公司企业所得税的分析是个复杂的问题,为了更精确地分析“先征后返”政策取消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本文在此提出分析所得税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税收策划问题。比如,国务院2000年2号文规定“如确需通过税收先征后返政策予以扶持的,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财政部门提出申请,报国务院批准后才能实施”,一些上市公司可能充分利用现行规定的弹性来策划继续享受先征后返优惠。此外,尽管财政部规定先征后返政策将于今年年末结束,但上市公司仍然可能通过转移注册地、申请“双高”等策略进行税收策划,从而减轻“先征后返”政策取消对公司业绩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此,投资者不妨关注近期一些上市公司关于所得税政策方面的公告。

2、母公司和子公司所得税税率不一致问题。上市公司定期报表中披露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经常是15%-33%,这表明母公司和子公司所得税税率不一致,其中一部分享受优惠,而另一部分则按33%的法定税率征收。目前我国所得税税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和行业差异,而上市公司大多都是控股集团型企业,拥有多个控股、参股子公司,母公司和子公司又经常位于不同的地区或属于不同的行业,这些情况导致了母公司和子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经常不一致。而我国目前会计报表上披露的主要是合并会计报表的信息,这就产生了披露的税率不单一的现象,同时也给所得税的量化分析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3、所得税优惠的会计处理方法不一致问题。对于先征后返政策,各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尽一致,有些直接按实际负担的15%计提所得税,有些将地方财政返还的18%部分计入补贴收入项目,也有一些将超过15%由地方财政返还的部分在利润表中所得税项下增列报表项目“财政返还收入”。后两种方法的所得税项目仍按国家统一税率33%计列。针对上述情况,2000年7月,财政部在财会[2000]3号文《股份有限公司税收返还等有关会计处理规定》中指出,按照国家规定实行所得税先征后返的公司,应当在实际收到返还的所得税时,冲减当期的所得税费用,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所得税”科目。换言之,在实行先征后返的公司中,返还的所得税应按照现金收付制确认。实务工作中,许多企业收到财政返还部分通常是在第二年年初,根据上述文件精神,应冲减第二年的所得税费用。如果目前享受先征后返优惠政策的上市公司遵守这一规定,那么他们今年年末的所得税费用将按33%的税率计征。不过为了考虑各方利益,估计各上市公司在实际操作中仍会存在不同做法,或直接按实际负担的15%计提,或按33%的税率计征,待明年返还后再冲减,这又为分析税收政策变更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造成了障碍。

4、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之间存在差异。税法规定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它与会计利润存在显着差异。比较典型的是,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企业,按照会计制度,应在期末按照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以及投资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计入会计利润;但按照税法,如果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大于被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投资企业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利润要补交所得税,并且在投资企业实际分得利润或被投资企业宣告分配利润时才计入应纳税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差异导致了所得税实际税负水平(所得税/总利润)经常与名义税率(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一致,而且孰大孰小不确定,这为所得税问题的深入研究带来了麻烦,特别是在目前上市公司经常不披露名义税率的状况下,要想通过计算各上市公司的实际税负来推算名义税率似乎不太现实。

5、亏损弥补。我国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未弥补亏损的存在使得名义税率与实际税率不同。

分析与结论

前文我们分析了我国税制中和上市公司有关的主要所得税优惠政策,同时提出了分析上市公司所得税问题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不难发现,要想比较精确地分析所得税政策的变更对各上市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并非十分容易,特别是普遍存在母子公司所得税税率不一致及各家公司对交税的会计处理方法不一致等现象,在对具体某家公司进行分析时,要具体分析。?

综合分析以上各方面,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一些结论:

1.若不考虑其它因素,“先征后返”优惠政策的取消将对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巨大的影响。根据推算,在假定公司运营的其它方面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得税税率的提高将造成业绩下滑21.18%.原来每股收益为0.20元的公司,在所得税税率上升至33%后,其每股收益将下滑0.042元,同时业绩水平越高,收益下降的绝对值也越大。而据抽样分析,目前享受“先征后返”优惠政策的上市公司约占总数的一半。

2.从分行业来看,受“先征后返”政策取消影响较大的主要集中在化纤、化工、房地产、服装、有色冶金、造纸等传统行业,这些行业上市公司的科技含量相对较低,公司注册地在经济特区的所占比重不多,目前大部分都享受“先征后返”的优惠政策,明年开始优惠政策的取消必将使得这些行业的整体业绩面临下滑的巨大压力。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农业类上市公司目前大多享受其他所得税优惠政策,预计整体业绩所受影响不大。此外,机械、汽车因含B股、H股或者三资企业较多,因而所受影响不会太大;公用事业包括能源、交通、港口、码头等行业原享有一些政策优惠,所受影响估计也不会太大。

3.从分地区来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及部分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由于享受其他所得税优惠政策,“先征后返”政策的停止执行对他们未来的业绩影响不大。(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影响,因为我们研究中发现有些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在享受“先征后返”的优惠政策,而目前定期报表上披露的均是合并会计报表的业绩,一旦政策取消,该类上市公司的合并业绩必将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4.当母公司和子公司适用不同的税收政策或所得税税率存在差异时,“先征后返”政策的取消通常并不会使上市公司的报表业绩下降两成。比如,胜利股份在今年中报中披露,母公司山东胜利股份有限公司所得税按33%税率计征,由当地财政部门按18%返还;子公司山东海上石油服务有限公司是地处沿海经济开发区内的中外合资企业,所得税税率24%;子公司胜邦绿野化学有限公司目前按24%税率计征所得税;子公司深圳市胜义实业有限公司地处深圳市区,适用15%所得税税率;其他子公司按33%税率计征。很显然,明年“先征后返”政策的取消并不会对胜利股份的业绩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税收政策变更直接影响的仅是母公司的业绩。

5.由于各上市公司对“先征后返”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差异,就具体某个上市公司而言,我们目前仍无法把握“先征后返”政策取消的负面影响在2002年开始体现还是在2001年报中就有所反映,而这一点又与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息息相关。结合2001年中报披露的情况,我们判断可能仍有较多的上市公司在2001年年报中直接按15%的税率计征所得税,尽管这与财政部财会[2000]3号文不甚吻合。

财政政策特征篇4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这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中央对海南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支持。但是,由于特殊的经济结构、急剧复杂化的经济环境,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需要高度重视。

从全国而言,海南省地理、资源和自然环境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尤其是,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海南必须在较低的积累和经济基础上,跨越工业化发展阶段,发展现代服务业,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发展道路,地方财政调控的需求更为迫切。这需要在一些领域的投入方向、方式和财税工具方面进行适当调整。

调整投入方向

民生。除保障性投入,重点向“富民”和“造血”型投入倾斜。仅仅依靠财政保障性投入,很难达到“富民”的效果。为了加强“造血”功能,可以考虑在加大对农村居民建设“农家乐”、生态文明村、开发乡村旅游景点、扶持居民创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建立征地农民与开发商利益共享机制、加大政府劳务购买力度等方面的投入。

支持经济发展。除了扶持服务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外,重点向新兴产业、热带农业和海洋经济领域倾斜。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过程中,尽量发挥比较优势,运用市场机制解决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尽量发挥政策优势,争取中央财政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使地方财政能够挤出部分资金用于重点技术引进和开发、新型现代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热带高效农业体系建设、热带农作物资源深加工等方面倾斜。

生态保护。除了进一步加快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外,重点向低碳、绿色产业和技术开发,中部山区市县财力性转移支付倾斜。特别是,在太阳能、风能、天然气等清洁生产、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方面加大技术研发、运用和产业引进力度,为在海南率先建设低碳经济区做好服务;在城市汽车尾气治理、空气污染治理等方面加大投入;在建设海南中部国家森林保护区的思路中,调整对中部山区市县的转移支付体制,鼓励中部山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抑制中部山区过度开发。

政府管理。除了保障政权运转外,重点向鼓励构建信息化、网络化和服务性政府管理体系倾斜。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旅游、房地产和其他市场违规违法、政府市场监管力量不够的问题凸显,负面影响较大。解决这些问题,构建信息化、网络化和服务性政府管理体系是重要措施和必然趋势。其中,信息化需要尤其注重打破各政府部门之间独立作业,信息隔离,共享不足的信息化建设思路;网络化是指政府监管力量要向市场和社会管理的一线倾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府监管和服务网络。

转变资金使用方式

和调整投入方向相比,调整资金使用方式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针对当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可以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1 绩效性导向。将衡量绩效的理念和技术贯穿于资金分配和使用的过程中,贯穿于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之中。每一项资金使用事前要提出绩效目标,事中要进行绩效监督、事后要进行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 竞争性分配。可以考虑在编制年初预算时,拿出一些定向资金,在各区域、各部门之间进行竞争性分配。通过严格的竞争程序设置和科学的专家评价,让那些能产生较大绩效,能很快启动,较快产生效益的项目“脱颖而出”,让财政资金尽快和更大的产生效益。

3 带动性投入。除了一些市场完全失灵的领域,需要财政全额保障外,在一些领域尽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社会资金参与。比如,可以通过财政扶持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建设乡村旅游基地,鼓励企业加入乡村旅游开发;建立企业和政府利益共享机制,推动技术研发和运用;鼓励国际国内非政府组织在海南开展扶贫、环保等活动和发展其他社会事业;鼓励推动污染治理市场化等等。

用活财税工具

在我国税制统一的背景下,地方财政可以利用的税收工具十分有限,这也是地方财政宏观调控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投入的主要原因。

税收政策方面。主要思路是根据产业导向,调整部分地方税种的征收标准及充分利用国家规定的可调控空间进行一些调整。

适当使用民族地区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根据《所得税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决定减征或者免征”。可以考虑由省政府统筹,对某些市县的某些重点企业使用这一政策。

结合规划,适当调高耕地占用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标准。可以考虑对某些开发项目提高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标准,对所有行业提高耕地占用税征收标准。

提高地下水、地热水、矿泉水开采资源税税额。目前海南省规定的上述资源税税额已经明显偏低,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特别是温泉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环境保护,可以考虑大幅提高征收标准。

在国家给予的省级政府可自行掌握的征收标准空间内,针对某些产业进行调整。如针对某些重点发展的行业,在国家统一规定的区间内,征收标准取下限;对某些限制发展或者资源开发型企业,征收标准取上限。同时,用足、用活、用好某些抵扣政策,争取最有利的政策空间。

在海南实行房地产特别消费税或物业税试点。通过争取中央支持,对海南房地产征收特别消费税或物业税。应该说,在海南70%的房地产销售给外地居民,投资性购房占较大比例的背景下,征收特别消费税或物业税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性,能抑制海南房地产投机和过度开发,提高房地产业的规划性,平衡房地产业税收流量分布,使得海南房地产业能为地方政府提供长远持续的税收收入。

财政政策特征篇5

关键词: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 

一、引文 

笔者比较了《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87号和《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两个文件,文件基本内涵一致,不同之处只是文件适用的时间范围不同。 

(一)相同点。若企业在满足三个条件下,就可以将取得的政府补助资金认定为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同时上述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上述不征税收入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计入取得该资金第六年的应税收入总额,计入应税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发生的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三个条件的基本内容相同,具体表述上略有不同本文不再赘述。 

(二)不同点,财税[2009]87号文件针对企业收到的是2008年至2010年取得的资金,财税[2011]70号文件针对的是2011年1月1日起企业收到的资金。两个文件规定的时间虽然不同,但刚好可以理解为国家对该税收政策时间上的延续。 

由此企业可以将该两个文件基本可以作为同一个税收优惠政策处理,那么如何理解该税收优惠政策的基本内涵? 

二、基本内涵诠释 

文件中规定,企业将取得的政府补助资金认定为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那么文件中的“不征税收入”如何理解,为何不是“免税收入”,本文举例说明 

某大型科技公司,为研发一项高新技术产品,2011年开始6年内需要投3000万元资金用于研发,并于2011年成功向科技部申请800万元的科技专项资金用于公司该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该笔科技资金于2011年12月31日拨付到位。从2012年到2016年每年分别支出该专项科技经费160万元用于产品研发,没有发生设备费支出。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如下: 

1.2011年12月31日,收到拨付资金: 

借:银行存款800万元 

贷:递延收益800万元 

2、2012年到2016年每年的分录归结如下: 

借:研发支出160万 

贷:银行存款160万 

借:管理费用--研发费160万 

贷:研发支出160万 

借:递延收益160万 

贷:营业外收入160万 

税务处理上,2011年企业税务处理上如果选择确定800万元专项资金为不征税收入,2011年会计和税务上处理一致,都不作为一项收入处理,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数为0,2012年到2016年税务上虽与会计上处理不一致,但对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数也为0,因为会计处理上虽确认为收入,税务处理上应调减相同金额的应纳税所得额,同样会计处理上确认为费用支出,税务处理上应调增相同金额的应纳税所得额;如果企业不选择确定为不征税收入,2011年针对收到的800万元会计处理上不确认为收入,税务处理上应作为应税收入处理,需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00万元,2012年到2016年,每年会计处理上确认160万收入,税务处理上由于前期已经将该笔800万元确认为应税收入,不能重复确认应税收入,所以应作纳税调减处理,而会计上确认的费用160万元,由于前期税务已经将该笔800万元确认为应税收入,故对应的费用可以列支,不需要调整,最终每年应调减纳税所得额160万元。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接上述的例题,如果2011年12月企业收到另外一个科技项目的专项资金50万,用于购买企业专用设备,12月购入并安装完毕,该设备预计使用5年,为简化处理,假设无残值。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如下: 

1.2011年12月 

收到拨付资金: 

借:银行存款50万元 

贷:递延收益50万元 

购入设备: 

借:固定资产50万元 

贷:银行存款50万元 

2.2012年到2016年每年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研发支出10万元 

贷:累计折旧10万元 

借:管理费用—研发费10万元 

贷:研发支出10万元 

借:递延收益10万元 

贷:营业外收入10万元 

税务处理具体如表2所示(具体文字表述不在赘述,与上例分析类似): 

通过以上例题分析,无论企业收到的是与收益有关的专项用途的财政性资金,还是收到的与资产有关的专项用途的财政性资金,不管企业在取得收入当年将其确认为不征税收入,还是不将其确认为不征税收入,结果对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最终影响金额为0。从数据结果看,企业并没有因为享受该政策而得到好处,“不征税收入”不是“免税收入”,而是属于“应税收入”。那么国家出台的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所得税优惠政策到底优惠在何处? 为了进一步解释这个问题,笔者引入货币的时间价值概念。对于确认为“不征税收入”和不确认“不征税收入”,实际上影响的是企业各年所得税应纳税额,如果将各年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被影响数额进行折现,然后进行加总和比较分析,那么我们就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该政策的优惠之处。 

接上面例题,假设该企业货币资金的年使用成本率为8%,企业所得税税率25%,那么可以得到以下数据: 

800万元专项科技经费(与收益相关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见表3) 

50万元专项科技经费(与资产相关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见表4) 

通过数据比较分析,无论是与收益相关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还是与资产相关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如果在收到资金的当年税务处理上确认为“不征税收入”要比在税务上不确认“不征税收入”少支付相关企业所得税的资金成本。而且如果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率越高,这种优势越明显。 

笔者从货币的时间价值角度分析了有关企业取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内在原理,从而说明“不征税”不是免税,而是“迟征税”。 

三、特殊情况下企业所得税政策决策分析 

对于取得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的企业在符合“三个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确认为“不征税收入”,同样也可以选择不确认为“不征税收入”。有些特殊情况下,企业选择不确认为“不征税收入”反而更有利,但也不绝对。那么企业如何充分利用该政策进行决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笔者继续从上述分析的原理出发,结合企业在特殊税收政策下如何分析和决策。 

(一)企业前期享受所得税低税率政策情况下 

譬如企业正在享受“三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收到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刚好在享受优惠政策的后期,如果企业在收到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的当年将其不确认为“不征税收入”,当年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刚好可以享受低税率政策;但是在做决策时还需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继续引用上述例题(为简化只对与收益相关的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进行分析),该企业享受“三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2011年和2012年为享受优惠政策的最后两年。2011年到2016年企业所得税税率分别12.5%、12.5%、25%、25%和25%,资金使用成本率8%不变,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被影响数现值计算结果如表5: 

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企业在收到资金的当年税务上不确认为“不征税收入”要比税务上确认为“不征税收入”更为合算。 

那么如果企业外部融资环境比较差,资金的使用成本率较高,情况又会有所不同。如果该企业资金使用成本率高达25%,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被影响数现值计算结果如表6: 

我们可以看出,如企业的资金成本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企业在收到资金的当年税务上确认为“不征税收入”要比税务上不确认为“不征税收入”更为合算。 

(二)企业存在弥补亏损情况 

《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八条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如果企业在取得专项用途的财政性资金的当年刚好存在未弥补完的亏损,也需要权衡抉择。 

继续引用以上例题,如果2011年企业当年虽盈利,但是还是存在300万元未弥补亏损(当年盈利被弥补完后),且为最后一个可弥补年度,资金使用成本率为8%,所得税税率为25%。 

2011年企业取得800万元的科技专项资金,如果当年确认为“不征税收入”,2011年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被影响数额为0;如果不确认为“不征税收入”,需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00万元,同时可弥补亏损300万元,可调减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最后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净增加500万,我们可得出如下数据如表7和表8所示: 

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在收到资金的当年税务上不确认为“不征税收入”要比税务上确认为“不征税收入”更为合算。 

那么如果企业外部融资环境比较差,资金的使用成本率较高,情况又会有所不同。如果该企业资金使用成本率高达25%,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被影响数现值计算结果如表9所示:

同样我们可以看出,如企业的资金成本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企业在收到资金的当年税务上确认为“不征税收入”要比税务上不确认为“不征税收入”更为合算。 

四、结语 

关于专项用途的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基本内涵原理本文通过详细的数据比较和分析,得出其优惠的实质是企业可以“迟缴税”而非免税,主要体现在企业因此而少支付相关企业所得税的资金成本上。所以企业在运用该政策时,必须把握其实质的内涵对于企业的决策跟我科学。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在一般情况下(企业没有享受其他的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可以确定企业在符合“三个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利用该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更为有利。其次,企业在特殊税收政策环境下(企业享受其他所得税优惠政策),通过比较在选择确认为“不征税收入”和选择不确认为“不征税收入”的两种情况下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被影响数额现值的大小来判断企业是否需要利用该税收优惠政策。笔者发现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率越高,企业不选择利用该税收优惠政策的机会成本越高。对于这点,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更具有现实意义,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往往使其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约束,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企业取得的每笔资金使用成本也会相对较高,在是否选择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决策上更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87号,2009-06-16.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2011-9-7. 

[3]方虎飞.不征税收入财税处理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09). 

[4]胡天雨.政府补助的财税处理[J].会计之友(下),2011(09.) 

财政政策特征篇6

[论文摘要]我国将要进行税收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各地方政府违规减免税的现象很普遍,以及地方主体税种缺乏,进而导致地方政府过于依赖非税收入。进行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将对我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政策、地方政府收入来源,以及对地方税收体系的建立、地方政府调节经济的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一、我国税收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分析

目前我国进行税收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背景因素。

(一)各地方政府违规减免税的现象愈演愈烈

当前,各地为了吸引外资,不惜一切代价,纷纷给予外商各种优惠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按照我国现行的税收管理体制,除中央政府有明确授权的以外,各级地方政府均无权制定税收减免政策。然而现实情况是,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越权制定了各种减免税“土政策”,包括纳税前的减免优惠和纳税之后的税收返还,即先征后返,在税歉入库之后,财政进行“退库”,将税款返还给企业。因为某些税种是中央、地方共享税种,地方如果擅自减免就等于变相剥夺了中央收人。国税总局曾于2004年对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大规模的检查,发现在全国2527个开发区共查出1000多家企业存在区内注册、区外经营问题,接近全部被查企业的一半。检查中还发现了扩大税收优惠适用范围、提高优惠比例、延长优惠期限、违规减免税收等问题。违规企业累计少缴税款达4.3亿元。税务机关同时还清理出不符合税法规定的地方违规涉税文件88份。④国家税务总局又公布了《关于开展减免税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活动的公告》,对税务部门负责征收管理的各种减免税进行调查。如此大规模的调查反映了国税总局对当前减免税问题的高度重视,这正是由于地方政府违规减免税导致地方恶性竞争,已经严重阻碍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我国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

(二)地方主体税种缺乏,导致地方政府过于依赖非税收人

当前地方税收体系中税种虽多,但缺乏对地方财力具有决定性影响且长期稳定的税种,税源零晕分散,受制因素多,税源潜力小。而且地方政府的税收管理权限偏小,地方税的立法权完令集中在中央,省级以下政府没有地方税的立法权,地方政府不能根据当地公共支出需要及本地区域特征开设税种筹集收入,地方政府收人税收依存度过小,地方税收收入远远满足不了地方财政支f“的需要,越来越依赖各种预算外收入以及举债收入。以海为例,上海城市建设飞速发展,面貌¨新异,但建没项目所需资金巨大,现有的财政预算收人只是杯水车薪。上海市政府在上世纪八、九}年代主要依靠国有土地资源收益、直接或间接举债,以及通过政府信用带动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等方式,筹集巨额城市建设资金。从上世纪9o年代中期开始的十年时间里,上海通过土地批租,共筹措资金1000多亿元人民币。②土地资源是政府手里的巨大财富,因而成为了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此外,举债虽然是国外地方政府获得收入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我国禁止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各地方政府大量通过下属投资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并为其提供担保,以获取资金用于城市建设。例如上海市市、区(县)两级政府各自成立了许多家政府性投资公司,作为其融资主体,如市政府有十大投资公司,各区(县)政府都有2~5家不等的投资公司,一些公司根本没有盈利,有些纯粹就是借债公司,它们凭借其政府背景搞举债投资,最终债务大部分都得由地方财政来负担,从而为地方政府带来较大的财政风险。

二、我国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对地方政府的影响

尽管各地有不同的地域特点,但税收管理体制的改革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对地方政府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所采取的政策将多元化

通过税收管理体制改革,中央将加强对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等中央税和共享税的管理权,而地方主体税种缺乏,对企业影响较小,因此,地方政府在引进外资时所能利用的有效税收优惠政策将十分有限。而且,中央将逐渐减少地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各地在税收方面的地区性竞争因素将大大减弱。中央一度给予东部沿海地区较为优惠的税收政策,使得该地区政策性优势较为明显,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其招商引资的力度和成效。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后,为了保持地区竞争优势,加快招商引资步伐,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各地需要改变过去过于倚仗税收减免,政策单一,进而出现恶性税收竞争的现象。地方政府将更多地从完善投资环境,对地方优势产业提供政策扶持人手,不断优化其产业结构,保持本地的竞争优势。东部沿海地区为了保持其强劲的经济增长和地区优势,应由仅仅依靠税收减免政策,转变为凭借地方政府的雄厚财力,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和政府服务水平,并且改变过去对所有外资企业盲目提供优惠的做法,建立专项基金,对符合当地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以及高科技和现代服务性企业给予扶持,以有效引进资金,促进产业调整,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二)地方政府的收入来源将规范化

当前地方政府主要通过三个来源获得收入,即税收、国有资源收益和举债。它们各有其特点:土地资源虽然能为政府带来巨大财富,但是在土地使用权转让中,监督成本大,交易费用高,很难以公正透明的市场化方式进行交易,这样会影响政府财源的规范性和政府形象。举债是国外地方政府获得收入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当筹集资金是用于造福子孙万代的城市基础建设项目时,符合效率和公平原则。但是,我国地方政府大量通过下属投资公司发行企业债券筹集建设资金,由于这些企业和政府在责、权、利等关系的界定上十分模糊,当这些企业的债务融资出现了到期无法支付的情况时,会找出各种理由依赖政府来偿还债务,从而导致其在债务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上缺乏硬约束,而政府则产生了巨大的债务风险。而税收是以法律为依据,较为透明,具有可预见性,可以规范政府收入来源,体现公共财政原则。

在税收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当地方主体税种尚未建立时,土地资源收入仍将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源,政府只要优化本地投资环境,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就可以推动不动产升值,获得巨大财政收入。但从长远来看,地方政府将利用增大的地方税收管理权,根据公共支出的需要和区域特点开设新税种,加快地方主体税种的培育,以税收形式筹集必要的资金用于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使税收收入在政府收入中的比重增加,从而使政府获得收入的方式更透明、更确定和更规范。

(三)地方政府将建立起以财产税和行为税为主体的税收体系

从大多数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来看,地方政府基本上都是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因为财产课税一方面具有税源分布广泛的区域性特征,便于地方政府严格监控税源,提高征管效率;另一方面,财产税收入的财政支出目标主要是提供地方公共品,极大地体现了负税与收益的对等原则。房产税是目前我国主要的财产税,但各省市的房产税占本级财政收入的比重还比较低。以上海为例,在2003年房地产相关税收占上海市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不到10%,而占比重较高的地方税种是营业税,占37%。但是在新一轮税改中,随着增值税范围的扩大,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将缩小。而且中央提出了物业税的改革思路,即将现存的具有财产税性质的城市房地产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并成统一的物业税,并且逐渐扩大其征税范围,恢复对城镇居民自有自用住房的征税,待条件成熟时将物业税的征收范围扩大到农村。可以预见,随着城市建设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县乡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房地产业将不断发展,这将为物业税提供充足的税源,使物业税收入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大为提高,而且随着不动产在个人财富中比重的增大,该税的调节功能也将增强,这都使得物业税将成为地方税收体系中的主体税种。

此外,在税收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各地还可以开征符合地域特征,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增加财政收入的新税种。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开征环境税和教育税等行为税。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增长很快,尤其是一些制造业企业,规模大,污染也大,在对地方经济做出较大贡献时,也对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地方政府可按照“谁污染,谁缴税”的原则,结合税费改革,将现存的排污费、垃圾费等合并成规范的环境税,对企业排放各种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等污染行为征收较高的税收,并将该收入专门用于城市环境的改善,这样既矫正了企业的污染行为,又为城市环境建设筹集了大笔资金。另外,各地经济的发展,需要居民基本素质的提高和高等教育人才数量的增加,除了引进外地高素质人才以外,还需要政府加大地方教育的投入。因此,可以将现存的一些分散的教育性收费,如教育费附加,合并为一个独立的教育税税种,这样就能以规范的方式为教育的发展筹集大量稳定可靠的资金。此外,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地方政府都对各种形式的娱乐征税,作为地方的重要财源,我们还可以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积极研究开征娱乐税等新型税种,从而最终形成以财产税和行为税为主体的较为稳定的地方税体系。

(四)地方政府调节经济的方式将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

财政政策特征篇7

【关键词】民族经济发展财政税收优惠

【正文】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几乎是各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共有的现象。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一直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国家实行了一系列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经济活动更多地受市场机制调节,民族地区在旧的体制保护下享受的优惠政策受到冲击,许多实行多年、深受民族地区欢迎的优惠政策或被取消,或名存实亡。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事实上拉大了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这是落后民族由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必然要面对的一种“阵痛”。改革是大势所趋,民族地区不能沉浸在对旧体制的怀恋中,民族地区同样需要通过改革发展经济。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式,发展民族经济一定要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进行财税制度创新。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和一般地方财政相比,除了享有财政自治权外,其财政管理和资金运行又有自身的特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是建立在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落后基础上的财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财政的集资能力也低,财政收入主要靠税收来维持。而财政支出中非生产性开支所占比例大,缺乏财力进行生产性投入。民族地区如果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必须要有国家的大力扶持。因此,国家在不同的财政管理体制下,都给予民族地区相应的政策倾斜。

在“统收统支”时期,中央财政对边境民族地区实行免费医疗,对民族贸易在价格上实行“赔钱补贴”、“以赚补赔”等优惠政策,并规定民族贸易企业自有流动资金的80%由国家财政拨款。为了恢复生产,国家还给民族地区发放救济款、补助款和低息贷款。在“划分收支、分级管理、分类分成”时期,虽然没有针对民族地区另拟预算管理办法,但在编制全国预算草案时对民族地区作了一些特殊规定。国家不仅通过调整固定比例分成收入和中央调剂收入的归属扩大民族地方财政收入的范围,而且拨出多种补助专款,如生产补助费、卫生补助费、教育补助费、社会救济费以及无息贷款等。“二五”期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家财政工作遭受了一定的挫折和损失,国家财力困难,社会总财力严重失控,导致实施不久的《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暂行办法》无法贯彻执行(《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暂行办法》是国家第一个以立法程序产生的体现民族治地方财政权限的法规。它既体现了国家财政预算“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又赋予民族自治地方大于一般同级地方的财政收支权和一定的税收立法权,为改进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体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1963年国务院转批了财政部、民委《关于改进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体制的报告和关于改进民族自治地方财政管理的规定(草案)》,民族自治地方开始实行“核定收支,总额分成,多余上交,不足补助,一年一变”的办法。这个办法虽然划分了收支范围,但重点是国家在财力上对民族自治地方给予适当的照顾和必要的补助,作为民族地区特殊性开支专款。十年动乱期间,国家财政危机四伏,财政管理体制频繁变动,国务院1963年批准的《草案》不能全面执行。但是在国家财力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草案》中所规定的财政三项照顾仍然得以落实。据统计,从1964年至1979年,国家共拨出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民族自治地方机动金和预备费照顾三项共34.07亿元,减轻和缓解了民族地区的财政困难[1]。

80年代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国家分步骤启动财政体制改革。在改革中,对民族自治地方也采取了一些特殊的政策和措施。1980年国务院发出《国务院关于“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其中规定:民族自治区仍然实行民族自治地区的财政管理体制,除保留原来对民族自治地区财政所作的某些规定外,以1979年收支预计数作为支大于收的基数,确定中央补助额,补助额每年递增10%。这些规定一直执行到1988年。从1980年至1988年中央对8省区的定额财政补助累计为506亿元,拨付民族地区专项补助约60亿元[2]。80年代末期,经济体制改革中掀起的承包热潮开始向财政领域渗透,1988——1990年间实行的财政承包制有6种类型,民族地区属于定额补助这一类型,即按照原来核定的收支基数,支大于收的部分,中央财政进行固定数额补助,各种专项补助根据专款的用途和各地实际情况另行分配,体制补助额每年递增10%的优惠政策因财政承包制的实施而被取消。财政承包制同企业承包制一样属于过度时期的产物,于1994年被分税制代替,并从1995年开始适用《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按照现行体制,中央财政对自治区财政的拨款包括体制补助、税收返还、专项补助和年终结算补助四部分,另外将8个民族省区和民族省区之外的民族自治州纳入了政策性转移支付的范围,以缓解民族地区财政运行上的突出矛盾。

建国以后我国实行了统一的税收制度,但对民族地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了一定的优惠措施。农牧业是民族地区的基础产业,国家对民族地区的农业税长期实行“依率计征、依法减免、增产不增税”的轻税政策,其中牧区采取了轻于农业区与城市的税收政策。1950年通过的《新解放区农业税暂行条例》规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和畜牧地区农、牧业税征收办法,由各省人民政府拟订,经核准后执行。《关于一九五三年农业税收工作的指示》中规定,少数民族聚居而生活困难的地区,交通不便的贫困地区执行“轻灾少减、重灾多减、特重全免”的方针,牧区采取轻于农业区与城市的税收政策,一定时间内减免牧民的赋税。1954年新解放区农业实行累进税时,分别提高了各民族地区的起征点。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暂行条例》规定,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生产落后、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便、生产落后和农民生活困难的贫瘠山区,可以减征农业税。这一条例实施至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根据各民族地区不同情况,对其实行税收减免和优惠税率。对边境县和民族自治县的社队企业,免除工商所得税五年;对云南、贵州、西藏、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广西八省(区)基建企业实现的降低成本,在扣除营业外支出和提取的企业基金后,按降低成本额三七分成;对实行民族贸易三项照顾地区的基层供销社减征所得税,并对民族贸易三项照顾地区的民族用品手工业企业所得税实行定期减征;对民贸三项照顾县的商业企业的自筹商业设施建设投资,从1985年起免征建筑税三年,对其应缴的能源交通建设资金,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酌情减免;对实行民族贸易三项照顾地区的医药商业比照民贸商业免征建筑税和能源税;对民族用品定点企业生产销售的民族用品,给予减免产品税、增值税及减半征收所得税;对由经贸部批准的边贸公司通过指定口岸进口的商品,除国家限制进口的机电产品和烟、酒、化妆品外,减半征收进口关税和产品增值税;边民互市进口商品不超过人民币300元,免征进口关税和产品增值税;在国家确定的“老、少、边、贫”地区新办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3年[3]。

政府所有的功能都需要财政支撑,政府所有的行为都会反映到财政上。回顾建国以来民族地区的财税政策,不难发现优惠政策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改革开放以前,国家更多地是通过财政政策的倾斜扶持民族经济的启动和发展,税收优惠主要针对农牧业。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财政体制的改革,分税制的确立,国家和地方之间利益分配逐步制度化,民族地区曾经享受的部分财政优惠政策在新体制下失去了存在的空间,而新的替代措施未能适时出台,所以财政优惠政策受到了相当的冲击,但税收优惠的范围在逐步扩大。

两个时期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的走势总体上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是相适应的。建国初期,民族地区经济极端落后,整个民族地区几乎没有现代工业,传统商业规模小,税收优惠缺乏必要的经济活动作为载体,只能针对民族地区的基础产业农牧业。而财政本身的职能决定了财政优惠政策在这一时期能大显身手。在民族地区财政长期入不敷出的境况下,国家通过财政优惠政策以直接“输血”的方式给予民族地区极大的扶持,对稳定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恢复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关系,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民族地区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化基础和商业规模后,应该相应扩大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加大税收政策的调节力度。相反地,即使没有经济体制的转变,财政的直接“输血”也应该逐步被其他方式的优惠替代。财政体制改革导致的部分财政优惠政策的失效,客观上迎合了这一趋势,但是替代优惠措施滞后。因此,缺憾更多地体现在财政优惠政策上。

首先,财政优惠政策的效应基本上都是短期的,仅仅弥补了民族地区吃饭财政的缺口,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民族地区的依赖性,使民族地区形成了所谓靠“输血”维持的畸形经济机制[4],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自身发展能力的问题。

其次,有些优惠政策的执行和监督机制不完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中国社科院的温军博士对我国实行的民族优惠政策进行了评估分析,他的研究结果表明,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的保证执行程度分别为44%和36%[5]。其中,有些执行了的政策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在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中,以重工业为主体的现代工矿业大多是独立的“小社会”,与民族地区经济缺乏内在联系,这些大企业虽然构成了民族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但难以真正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结果是当地群众不能从资源开发中得到利益,企业不能得到当地群众支持,甚至形成对立和摩擦,悖离了国家财政投资的初衷。

再次,大部分优惠政策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让位于市场经济体制时,相当一部分优惠政策与现行体制不适应,而寻找替代政策和制定新政策的工作相对滞后,导致财政体制改革中出现了忽视民族地区特殊情况“一刀切”的现象,影响优惠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处于更加不利和被动的局面。

当然,这些优惠政策对观念的影响是最深远的。长期以来,由于国家的大力宣传,无偿支援民族地区发展的方针已经深入人心,但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落后的历史原因缺乏了解,对计划经济时期民族地区通过资源低价外输所做出的贡献和牺牲认识不够,久而久之潜意识里把这种民族政策导向下的无偿援助看成一种负担。即使是中央财政对民族地区的扶持,也被认为是多分了其他地区的“一杯羹”。时至今日,仍然有人认为民族优惠政策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悖离的,民族优惠政策会弱化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的能力,扶贫政策可以代替民族优惠政策。

按照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中央财政对省级财政的拨款包括体制补助、税收返还、专项补助和年终结算补助四部分。其中体制补助的标准由基准时期的收支平衡点决定,其关注的焦点是收支差额;税收返还与各省的经济实力挂钩,越富的省,得到的税收返还越多,它将原有的财力不均问题带入了新体制,可以说是中央对东南沿海富省妥协的产物,明显带有保证地方既得利益的目的;专项补助不仅项目庞杂,数额较大,而且各项补助的分配缺乏科学的依据和制度规范,透明度不高,随机性大,取决于地方的公关能力,难以避免寻租行为。虽然有学者高度评价《过渡期转移支付法》是从“基数法”向“因素法”转变的开始,在规范性和合理性方面有了明显进展,并且针对民族地区安排了政策性转移支付,但过渡期转移支付相对于规模庞大的、“基数法”色彩明显的其他形式转移支付而言,其调节力度极其微弱,难以发挥应有的调节地区财力差距的作用。总之,现行财政体制基本没有解决地区间财力分配不均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的问题,不能充分体现财政均衡的原则,甚至有扩大地区间差距的可能。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艰苦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初露端倪,随之而来的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大解决地区差距继续扩大的力度,加快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的五项具体措施,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同志在西安举行的西北地区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并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对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这一切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任何现实的生产力都是对以往生产力的继承,任何地区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原有的基础。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经济发展起点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以后各自发展进程的快慢。单靠市场机制的作用,会导致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为市场的资源配置是不考虑民族、贫富和地区差别的,哪里能赚钱资源就流向哪里,直接的结果就是穷的越穷,富的越富。新时期发展民族经济,首先要走出观念上的误区。从表面上看,很大一部分民族优惠政策是与市场经济遵循的公平竞争规则相矛盾的,但是这些优惠政策又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追求的共同富裕的目标相一致的;民族经济发展的内因在于民族地区自力更生,但是外力的启动仍然很重要,国家政策上的倾斜和物质上的帮助正是通过“输血”方式健全其“造血”机能,增强其自力更生的能力。市场经济下的优惠政策不是鼓励懒汉、保护落后,帮助民族地区是要建设“造血经济”而不是“输血经济”。因此,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离开国家的帮助是不可想象的。这是由民族问题的特殊性、重要性和长期性决定的。但是单靠这种帮助,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还必须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要求,找到一种适合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否则,即使钱给得再多,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发展民族经济必须结合民族地区的自然特点、产业特点和民族发展特点,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有关政策措施,借鉴沿海地区经济腾飞的经验,进行财税制度创新。

1、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创新。为了使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有效地发挥横向均衡作用,提高财政优惠政策的稳定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保障民族地区的财政自治权,可以制定专门的《民族自治地区转移支付暂行条例》,针对民族地区设计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两种形式。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是为了保证民族地区财政提供全国平均水平的公共服务的能力,平衡民族地方财政预算。8个民族省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由中央财政无偿拨付,民族省区外的自治州、自治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由所在省级财政参照民族省区的标准拨付;专项转移支付可以保留过去对民族地区的一些特色项目,如边境建设事业补助费、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等,在农业、社会保障、教育、科技、环保等专项补助资金的分配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同时还应考虑到民族地区内部也存在着区位优势地区与偏远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专项转移支付应该主要针对民族地区内的偏远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这些地区的投资环境,缩小民族地区内部的差距。在《暂行条例》中应该规范资金分配的原则和程序,完善省区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免除一些专项转移支付要求地方安排的配套资金,建立专项转移支付的事后监督管理制度。简化转移支付的基本形式是我国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方向,可以在民族地区先行一步。

2、税收优惠制度的创新。税收优惠政策本身也是一种资源,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国家曾在特区建设中实施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乃至整个特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民族经济,可以大胆借鉴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现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启动,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的聚居地区,从某种意义上讲,西部大开发实际上是民族地区的大开发,这一战略实施的效应如何将直接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中,税收优惠政策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解读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不难发现目前的优惠集中在企业所得税,主要是针对产业的倾斜,地区效应有限,而企业所得税优惠在很大程度上会减少地方财政收入,西部地区捉襟见肘的财政承受能力会制约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发挥;西部地区在外资税收优惠政策上只是向东部地区“看齐”,适用与东部地区相同的优惠税率,而东西部地区投资环境的差距,导致西部地区在引进外资上处于劣势;在现行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中,新办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含金量”较高的,但各地对如何界定、认定“新办企业”有分歧,执行标准、宽严程度不统一,不利于招商引资。总之,现行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框架,不足以构成东部地区当年的税收优势。要使西部大开发稳步推进,尽快取得成效,应该切实拿出当年建设特区的魄力。在实行产业倾斜政策的同时,继续加大地区倾斜的力度,将西部现行15%的优惠税率再度下调,其中区位优势地区与偏远落后地区适用差别税率;采取税收返还等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部级开发区的支持力度;提高西部地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征收税率,吸引人才投身于西部建设;将生产型增值税过渡到消费型增值税,鼓励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还可适当提高地方财政对增值税的共享比例;将西部地区中央直属企业所得税甚至涉外企业所得税改为中央、地方共享税种,弥补地方财政因所得税优惠政策减少的收入;提高西部资源税的税率,一方面可以增加地方财政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遏制低水平的资源开发,保持可持续发展;将兼并收购现有企业的形式统一认定为“新办企业”,兼并收购作为直接投资的替代品,已经成为国际投资的主流形式,应该更新观念,顺应国际潮流,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外部资金投资西部。

 

【注释】

财政政策特征篇8

关键词:公共财政;改革;研究综述

一、公共财政的内涵与特点

(一)公共财政的内涵

关于“公共财政”这一概念,学术界有如下几种观点:张馨将“公共财政”定义为: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或模式。高培勇认为“公共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财政收支活动模式。贾康则认为“公共财政”是指以社会权力中心代表公众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发生的理财活动,属于社会再生产分配环节上的公共分配。社会主义财政,即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基础上的财政分配。白文杰给出了公共财政的基本内涵: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套制度框架,是以满足公共需要为目的、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核心内容,以弥补市场失灵为活动范围的一种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方式。

虽然学者们对“公共财政”的定义各不相同,但都涉及到“市场经济”、“社会公共需要”和“分配”这样的关键词。由此可见,学者们在对“公共财政”本质、内涵方面的理解是一致的。

(二)公共财政的特点

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公共性”是公共财政最显著的特征。高培勇从三个方面总结公共财政制度的基本特征:第一,公共性。以满足整个社会的公共需要作为界定财政职能的口径;第二,非赢利性。以公共利益的极大化作为安排财政收支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三,规范性。以依法理财作为财政收支运作的行为规范。同时指出:上述的基本特征,只不过是一个相对完善的公共财政制度的“底线”,而非全部。张映芹认为“‘公共性’作为公共财政的典型特征,必然贯穿于公共财政全过程”。

冯俏彬总结公共财政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为主,表现在财政支出上,公共支出在全部财政支出中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比重;二是公众参与各项财政决定。其中第二个特征由于涉及政府与公民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更具有实质意义、更加重大的政治与经济问题。因此认为公共财政即民主财政。

二、我国公共财政建设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不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自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以来,无论是在政策效果、还是在经济效益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成果包括:分税制财政体制、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等。但是,当前我国公共财政建设依然面临很多的问题。

白文杰指出,我国公共财政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1)公共财政收支规模问题;(2)公共财政收支结构问题;(3)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中的问题;(4)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问题;(5)财政政策问题。

戴微认为,我国在财政信息公开上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财政信息公开的内容不完善、财政信息公开的质量不高、现行财政信息公开机制难以满足多层次需求。

许金柜从体制改革的角度,认为当前我国公共财政存在的、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财政的公共性不足。(2)财政体制改革法治化不足。(3)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整体上均等化效应不足。(4)地方事权与财权、财力不匹配,县乡财政日渐困难。

三、我国公共财政实现路径与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公共财政中出现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邓子基认为,要使公共财政制度成为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要改革完善相关财税政策和制度,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支持建立市场化交易与补偿制度。杨志勇则从构建规范化的政府预算制度、规范化的政府收入体系、规范政府间财政关系、高效的财政政策调控体系四个方面提出建议。曾康华提出,还须在省以下财政体制、结构性税制调整及预算管理的精细和民主等方面深化改革。

贾康从六个方面针对我国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提出建议:一是实行“扁平化”改革,减少财政层级;二是进一步理清政府事权和职责,形成三级支出责任明细单;三是构建财权与事权相呼应、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税源总分制度;四是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五是构建有利于发展方式转变和走创新型国家道路的财税体制;六是改进和优化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

白文杰从如下三个方面对我国公共财政建设进行思考:(1)回归政府职能本位,以“公共财政”建设为核心;(2)调整财政收支结构与方向,努力由“建设财政”、“吃饭财政”转向公共财政与民生财政;(3)加强公共财政预算改革和管理。

综上,学者们对公共财政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框架,在公共财政的内涵、特征、存在问题等方面取得了不少共识。在取得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重宏观研究、轻微观研究,主要表现在倾向于研究政府在公共财政中的作用,对地方政府、公民、社会组织这些主体的研究较少。这为本文进行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张馨.公共财政论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高培勇.市场经济体制与公共财政框架[J].税务研究,2000(3).

[3]贾康.关于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探讨[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3).

[4][8][15]白文杰.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若干问题[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3).

[5]高培勇.公共财政:概念界说与演变脉络---兼论中国财政改革30年的基本轨迹[J].经济研究,2008(12).

[6]张映芹.民生本位时代的财政公共性---基于公共福利价值目标视角的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与社会科学版),2009(1).

[7]冯俏彬.国家分配论、公共财政论与民主财政论---我国公共时政理论的回顾与发展[J].财政研究,2005(4).

[9]戴微.促进我国公共财政建设下的财政透明度研究[m].2011(1).

[10]许金柜.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思路与对策[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11]邓子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公共财政[J].东南学术,2010,(4).

[12]杨志勇.中国式公共财政制度构想[J].人民论坛,2010,(2).

财政政策特征篇9

【正文】

地域间经济生长不屈衡险些是列国社会经济生长历程中所共有的征象。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真相上的不屈等不停是我百姓族事情的重点。新中国创建以来,为了生长民族经济,实现各民族配合繁荣,国家实验了一系列促进民族经济生长的目的政策和步骤,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域经济面目孕育产生了巨大的变革。随着市场经济的创建和生长,经济运动更多地受市场机制调治,民族地域在旧的体制掩护下享受的优惠政策受到打击,许多实验多年、深受民族地域接待的优惠政策或被取消,或名存实亡。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造、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真相上拉大了民族地域与汉族地域经济生长的差距,这是掉队民族由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一定要面临的一种“阵痛”。改造是局势所趋,民族地域不克不及陶醉在对旧体制的怀恋中,民族地域同样须要议决革复生长经济。面临经济举世化的新情势,生长民族经济肯定要团结民族地域的特点,举行财税制度创新。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和一样平常地方财政相比,除了享有财政自治权外,其财政办理和资金运行又有自身的特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是创建在民族地域经济和社会掉队底子上的财政,由于经济生长程度低,财政的集资本事也低,财政收入重要靠税收来维持。而财政付出中非生产性开支所占比例大,缺乏财力举行生产性投入。民族地域如果举行大范畴的经济配置,必须要有国家的放肆扶持。因此,国家在差异的财政办理体制下,都赐与民族地域相应的政策倾斜。

在“统收统支”时期,中心财政对领土民族地域实验免费医疗,对民族商业在价钱上实验“赔钱补贴”、“以赚补赔”等优惠政策,并划定民族商业企业自有运动资金的80%由国家财政拨款。为了规复生产,国家还给民族地域发放帮助款、补贴款和低息贷款。在“分别出入、分级办理、分类分成”时期,虽然没有针对民族地域另拟预算办理步伐,但在方式天下预算草案时对民族地域作了一些分外划定。国家不光议决调解牢固比例分成收入和中心调治收入的归属扩大民族地方财政收入的范畴,而且拨出多种补贴专款,如生产补贴费、卫生补贴费、教诲补贴费、社会帮助费以及无息贷款等。“二五”时期,“”和化运动使国家财政事情遭受了肯定的妨害和丧失,国家财力困难,社会总财力紧张失控,导致实验不久的《民族自治地方财政办理暂行步伐》无法贯彻实验(《民族自治地方财政办理暂行步伐》是国家第一个以立法步骤孕育产生的表现民族治地方财政权限的规则。它既表现了国家财政预算“统不停导、分级办理”的原则,又赋予民族自治地方大于一样平常同级地方的财政出入权和肯定的税收立法权,为改造民族自治地方财政办理体制提供了有益的警惕。)。1963年国务院转批了财政部、民委《关于改造民族自治地方财政办理体制的陈诉和关于改造民族自治地方财政办理的划定(草案)》,民族自治地方开始实验“审定出入,总额分成,多余上交,不够补贴,一年一变”的步伐。这个步伐虽然分别了出入范畴,但重点是国家在财力上对民族自治地方赐与得当的照顾和须要的补贴,作为民族地域分外性开支专款。时期,国家财政危急四伏,财政办理体制频仍变更,国务院1963年答应的《草案》不克不及全面实验。但是在国家财力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草案》中所划定的财政三项照顾仍然得以落实。据统计,从1964年至1979年,国家共拨出少数民族地域补贴费、民族自治地方机动金和预备费照顾三项共34.07亿元,减轻温息争了民族地域的财政困难[1]。

新时期生长民族经济的财税思考来自:

财政政策特征篇10

[论文摘要]会计师国际联合会公立单位委员会、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等关于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成果丰硕,而我国关于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尚显薄弱。本文借鉴国际经验,从我国实际出发来构筑我国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政府会计目标。

一、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国际状况

在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会计师国际联合会公立单位委员会、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等的研究成果值得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学习、借鉴。

(一)会计师国际联合会公立单位委员会关于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

会计师国际联合会公立单位委员会制定的“国际公立单位会计准则”(ipsass)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的附录2“财务报告的质量特征”中指出,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使财务报表向使用者提供有用信息的属性”,并且提出了四项主要质量特征:可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相关性(relevance)、可靠性(reliability)和可比性(comparability)(2001年7月1日生效)。另外,还包括重要性(substancial)、忠实表达(faithfulrepresentation)、实质重于形式(substanceoverform)、中立性(neutralltv)、审慎性(prudence)、完整性(completeness)、及时性(timeliness)、效益大于成本(benefitandcost)等8项质量特征,并且解释为:

1 可理解性:当可以合理预计使用者能够理解信息含义时,此信息是可理解的。为此,使用者被假设为具备有关主体经营活动和环境的合理知识,并愿意研究这些信息的人。

关于复杂事项的信息不应仅仅因为会使某些使用者感到太难以理解就被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

2 相关性:如果信息能帮助使用者评估有关主体过去、现在、未来的事项,或确认、纠正过去的评估结果,则此信息是相关的。为了保证相关性,信息必须也是及时的。

3 重要性:信息的相关性受其性质与重要性的影响。如果信息的遗漏或错报可能影响使用者的决策或影响其对财务报表作出评价,则此信息是重要的。重要性取决于所判断的项目或在遗漏、错误的特定环境中错误的性质或大小。因此,重要性提供了一个分界点或平衡点,而不是有用信息必须具有的主要质量特征。

4 可靠性:可靠的信息是指没有重大错误和偏差,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可以作为使用者的可靠依据的信息。

5 忠实表达:对忠实表达交易或其他事项的信息而言,它必须依据交易或其他事项的本质,而不仅仅依据其法律形式进行如实的反映。

6 实质重于形式:信息如果想要反映其理所反映或理当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项,那就必须根据它们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是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交易或其他事项的实质与它们的法律形式并不总是一致。

7 中立性:如果信息没有偏见,则它是中立的。如果财务报表通过事先设计好的方式选择和列报信息来影响决策和判断,以求达到预先确定的结果或后果,那么它们就不具备中立性。

8 审慎性:审慎是指在有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出所要求的估计时间,在判断中增加一定程度的谨慎性,以便不虚计资产或收入,同时也不少计负债和费用。然而,审慎的运用并不允许诸如设立秘密储备,过分地提取准备,故意压低资产、收益或故意抬高负债、费用等,因为那样编制出来的财务报表不可能是中立的,从而也就不具有可靠性。

9 完整性:财务报表内的信息应在重要性和成本的范围内保持完整。

10 可比性:使用者能够辨别出财务报表中的信息与其他报告中的信息的相似性和差异时,财务报表中的信息是可比较的。可比性适用于:不同主体财务报表的比较;同一主体不同时期的比较。可比性特征的一个重要含义是使用者需要了解编制财务报表时采用的政策、政策变更和这些变更的影响。由于使用者希望比较主体各期的业绩,因此财务报表列示以前各期的相关信息是重要的。

11 及时性(相关性和可靠性信息的限制):如果所报告的信息已过时,它就可能失去其相关性。为了提供及时性的信息,可能经常需要在知道有关交易的所有情况之前进行报告,因而减少了可靠性。相反地,如果在知道了所有情况之后再报告,信息可能很可靠,但对要在中期决策的使用者而言作用就很小。为了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中取得平衡,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最好地满足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12 效益大于成本:效益和成本(ben-efitandcost)之间的平衡是一个普遍性的限制。信息产生的效益应超过提供的信息的成本。然而,对效益和成本的评估实质上是一个判断的问题。进一步说,成本并不总是由享有效益的使用者承担,效益也可能被信息编制者和已花费代价者之外的使用者享有。由于这些原因,在特定情况下进行效益——成本测试是困难的。但是,准则制定者、负责财务报表编制的人员和财务报表使用者应意识到这个限制。

(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1989年7月公布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指出,财务报表的四项主要质量特征是:可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相关性(relevance)、可靠性(reliability)、可比性(comparabillity)。

1980年5月fasb的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提到“本文所论述的信息质量,对于企业和非营利组织所报告的财务信息均适用。”

(三)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

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asb)在1987年5月的《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概念公告第1号——财务报告的目标》中认为,政府财务报告提供的会针信息应当符合以下质量要求:1可理解性。财务报告中的信息应尽可能表述得简单。政府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对于政府会计与财务知识往往具有不同的水平,为了使公众达到理解的目的,政府的财务报告应当让那些没有政府会计专业知识的人觉得可以理解。政府财务报告应当包括能够帮助使用者理解所提供的信息的解释和说明。当然,财务报告不应当仅仅因为难以理解或某些使用者选择不使用而将某些信息排除在外。2可靠性。政府报告应当可靠,其提供的信息应当可以核实、中立并真实地表述其要表达的内容。为了可靠,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应当广泛、全面。任何可以真实表述事情和状况的重要信息都不应当省略。可靠性并不意味着精确或肯定。可靠性受计量过程中估计程度的影响,还受被计量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的影响。财务报告可能需要包括关于采用的假设以及采用假设过程中本身所存在的不确定性的文字解释。在某些情况下,某些财务信息依据于合理的估计。通过某种具有合理解释的估计而提供的信息,比没有任何合理解释的估计而提供的信息更有意义。3相关性。相关性包括其他许多特征。如果在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信息不及时或不可靠,那么这种信息就不相关。即使信息满足了其他所有特征,但仍可能不相关。为了达到相关性,在提供信息和需要这些信息的目的之间必须存在一种严密的逻辑关系。如果提供的信息能够改变使用者对问题、状况或事件的评价,那么这种信息就是相关的信息。相关性因不同使用者在作出决策或评价受托责任时所需的财务信息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4及时性。如果财务报告想要有用,就必须在报告的事件发生后及早,以便影响决策。及时性本身不能使信息有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本来所具有的有用性会逐渐消失。在有些情况下,及时性相当重要,以至于它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要求牺牲一部分精确性或详细性。有时,一项估计所得的信息比花了很长时间才取得的精确信息更加有用。5一致性。财务报告应当在各期保持一致,即某项会计原则或报告方法一经采用,以后对于类似的交易或事项也应当采用。财务报告一致性的概念可以用于很多领域,如计价方法、会计基础、财务报告主体的确定等。如果会计原则或财务报告主体发生了变化,则应当揭示变化的性质和原因以及变化的影响。6可比性。财务报告应当可比,但这并不意味着类似情况下设立的政府执行相同的职能。可比性是指由于交易或政府结构的实质性差异而导致的财务报告的差异,而不是指由于在会计程序或实务中不同的选择而导致的差异。财务报告应当能够帮助使用者在不同的政府之间作出比较,如在行使特定职能的成本或收入的组成部分之间作出比较。

上述主要的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见表1。

二、我国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现状

根据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及其解释性文献的有关内容,我国目前对政府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特征的概括主要有: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重要性等。其中,真实性是指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预算管理和有关方面了解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需要,并有利于单位加强内部管理。可比性是指会计核算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规定,提供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的信息。一致性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改变。如确有改变的必要,应当将改变的情况、原因和对单位财务收支情况及其结果的影响在会计报告中说明。及时性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以便及时利用,以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应有的作用。明晰性是指会计核算中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完整,简明扼要,便于理解和利用。重要性是指会计报表应当全面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对于重要的业务,应当予以单独反映。

三、构筑我国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思路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对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非常薄弱。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澍教授认为:我国应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时所采用的思路。这表明了老一辈会计学家对建设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思考,对我们年轻学者具有极大的鼓舞作用,也使我们深感肩负的重任。因此,学习、借鉴国际经验。把握我国政府会计发展状况,积极服务于政府会计目标一解除受托责任的实现,构筑我国的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尤为必要。构筑我国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本着学习、借鉴、务实及扬弃的原则,按照改革称谓、整合现有条款、有增有减、优化结构的思路展开。

(一)改革现有名称

在名称上改“政府会计一般原则”为“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已经将“会计一般原则”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改变,而且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会计国际化的重要方面与体现。企业会计改革总是走在会计改革的前列,为政府会计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因此,进行政府会计改革,将“政府会计一般原则”改为“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实现与国际间政府会计的趋同,以便于开展国际交流,是政府会计改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整合现有的条款

我国政府会计现有的一般原则实际上起着规范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在政府会计目标的实现、政府预算的制定等方面功不可没。现有的政府会计原则的相关条款,仍然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应继续保留、完善并积极用于指导政府会计核算。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研究成本,更重要的是这些已有成果经得住时间的检验,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要有增、有减、有保留。

因此,我国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包括可靠性(包括真实反映、忠实表达、中立性、完整性)、相关性(包括及时性、充分披露、可理解性)、可比性(包括一致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专款专用性、效益大干成本等。

(三)划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层次

对任何事物划分层次,都能很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抓住事物的特征,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的研究结果已经表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具有层次性。fasb的主要贡献就是把会计信息分成层次,突出主要质量,对主要质量的各组成部分加以分解。笔者完全赞同此观点,并认为,我国现有的政府会计原则虽然起到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作用,但是缺乏层次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因此,构筑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必须以层次性原则为指导,构筑具有层次性的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上述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按照可靠性程度、重要性程度以及约束条件等来划分层次。其中,可靠性是政府会计首要的质量特征,位于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最顶端,与解除受托责任的政府会计目标一脉相承。可靠性包括真实反映、忠实表达、中立性、完整性。因为要想会计信息可靠,必须真实客观、如实表述、立场不偏不倚、信息不得遗漏。目前,我国政府会计目标尚处于合规性阶段,要实现这一目标,检验政府业务活动(体现着政府行为)是否合规,必须借助于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来实现。相关性较次于可靠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为次要质量特征。效益大于成本、重要性、专款专用为约束条件。其中,专款专用必不可少。政府职能实现所需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税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预算安排了预算年度的收支计划,收八有来源,支出有项目,专项资金专门使用,充分体现了“专款专用”的资金使用原则,是对资金的一项限定。

四、关于政府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重心转移与平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