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事件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3:39

突发性事件的特征篇1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008-01

摘要:当前,高校的维稳工作总体形势较好,但依然有部分因素影响着高校的正常运转。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冲击着高校的教学秩序、管理工作和校园文化,给师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导致学校正常的育人功能降低,遗留许多负面的影响。本文探讨了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概念,特征和成因。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分析

引言

高校是大学生正常学习、生活、参加校园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地。由于人员高度集聚,在受到某些诱因(尤其是能够引起共鸣的消极因素)的影响下,容易致使众多的成员卷入,发生去个性化和从众现象,爆发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

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高校维稳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学校管理者不得不面临的难题之一。从理论上加强对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深入研究,从实践中不断的探索、验证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应对策略的时效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概念

目前,对于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概念界定不一,有学者认为大学生是自发的狂热行为;有研究者把大学生涵盖在高校中加以定义,认为特定的社会矛盾所引起,集体实施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的事件。笔者认为,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在具体诱因事件下突然引发的,为了共同的利益诉求临时聚集的群体,通过各种形式表达权益申诉及情绪发泄,从而对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管理带来冲击的群体失范行为。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表现形式多样,主要包括罢课、罢餐、静坐、请愿、群架;集体起哄、散布谣言;在公寓大喊大叫、敲脸盆、摔热水瓶、扔东西等。

二、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征

第一,突然发生,成员联动迅速。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许多都是突然发生、事前难以完全预料的。在发生过程中,学生基于同学、舍友、老乡等关系,会形成快速的成员联动,聚集起大规模的学生群体。第二,破坏性强,消极影响持久。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违反了校纪校规,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师生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此外,给学校的名誉也带来负面影响,长时间内难以消除。第三,参与人员同质性较高。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以大学生为主体,他们具有相似的学习背景、生活习惯、校园环境、心理特征等,极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第四,网络渗透力强。借助于网络媒介,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会以滚雪球的模式向外传播信息,涉及的范围广,速度快。第五,行为过激,且持续时间短。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个体在受到个体和群体的互动之后,会表现出激进的个人行为,做出许多越轨的行为。但是,持续时间不会太久,随着事件的平息,个体会回归于理性。

三、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大背景因素的影响。

社会大背景因素是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要因素,许多社会问题会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并影响着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态度。在各种便捷、迅速的媒介传播下,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

当前,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取得了巨大进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1000美元。根据社会发展进程的规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000―3000美元时,是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许多社会问题凸显,并会反映到大学生群体中,从而对其思想、情感认同、价值取向产生深远的影响,极容易产生他们参与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意愿。

此外,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高校就成为国外敌对势力渗透、颠覆、攻击的主要场所,他们抓住所有机会大做文章,极力宣扬所谓的“自由和民主”,把一些腐化、歪曲的观念输入给在校大学生。

(二)高校内部管理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许多高校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经过不停地整合,致使学校设施、资源、管理等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内部管理出现严重问题。而且,随着高校扩招规模越来越大,学校资源短缺,导致高校的供给和学生需求之间出现矛盾,进而导致管理的复杂化、师生关系不断疏远。尤其是很多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如果管理不到位,非常容易成为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导火索”。

由于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得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功能弱化,难以充分发挥正常的作用。

(三)缺乏处理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科学程序。

高校虽然把维稳工作当成是校园安全工作的重头戏,但是很多学校都没有比较完善的应对程序,在遇到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难以有效化解。

具体来说,存在的问题包括预防理念落后,工作执行不到位,干预不足,信息沟通不畅,尚未形成联动机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不完善,维稳经费投入不足,应急能力有待提高。

(四)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在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对事件产生起决定性因素的就是大学生自身,包括性别、年龄、性格、气质、教育背景、社会地位、经济水平、经验及危机应对方式等均会对事件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在高校里,大学生承担着学生、生活、情感、经济和就业等多重压力,很多想做的事情不能够得以顺利实现和满足,很容易造成消极的心理情绪。在受到某些具体的诱发事件时,他们会把它当做一个实现自我的舞台,获得他人的赞赏和支持,达到获取成就的目的。而其他人则会在事件中和群体发生相互互动,逐渐卷入其中。

(五)媒介的介入及宣传报道。

当前媒体的高度发展,使得许多新兴的媒介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介入到事件中,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向外相关的信息。因而,如何对事件的报道就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它能够影响着事件的发展和演变。

媒体催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当代媒体种类的增多及快速发展,在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媒体的宣传作用日趋增大,媒体的介入导致消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自由度、透明度也高。不同媒体对事件的报道角度、程度以及着力点也会有所不同,容易让公众产生错误的认识导向。当遇到问题时,便刻意模仿尝试,一味地把事情闹大,且规模越来越大,手段越来越激烈,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引发公众心理危机。

四、小结

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在大社会变革的背景下,各种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的之后,折射在高校场所的特殊形式。由于事件本身破坏了高校的正常教学、生活和学生管理秩序,间接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而做好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从多方面的角度考虑和开展工作,尤其是事件原因的分析尤为重要。而且,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以教育引导为基础,提前做好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1]彭学君.大学生群体危机生成演化机理与控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李元芳.高校的特点及预防处置的原则和方法[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6(2):64。

[3]李余华等.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谢怀建,叶勇.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分析与防控[J].高等建筑教育,2008,(6):157。

突发性事件的特征篇2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各种结构性、非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威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全国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表现为几大特点:一是数量逐年上升,从1993年0.87万起、1994年的1万余起,上升到2003年的5.8万余起,增加4.8倍,年均递增16.9%;2005年上升至8.7万起,而2006年已超过9万起。二是参与人数逐步增加,从1994年的73.2万人次,上升到2003年的307.3万人次,增加32倍,年递增12.3%。三是事件规模不断扩大,100人以上的事件从1994年的1388起,上升到2003年的6831起,增加3.9倍,年均递增14.6%(黄建宏、肖显富,2009)。[1]究其根源,既有由自然原因导致的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旱灾、水灾等)衍生而来的社会问题,又有由人类社会自身原因所导致的各种社会性危机(例如社会动乱、战争、恐怖袭击等)两大类。其中,由人类社会自身原因所导致的各种突发事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因区分出一些主要类型,如由于技术原因所导致的,由于经济原因所导致的,由于政治原因所导致的,由于社会纠纷与冲突所导致的,由于文化价值差异所导致的,由于社会心态原因导致的突发事件等(洪大用,2008)。[2]

一、研究回顾

理论社会学家提出了诸多理论来解释集合行为的机制和过程。国外关于集群行为的机制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①暗示、模仿理论。认为在集群的情景下,由于社会促进而产生反应增强和动员集群成员行为,彼此间容易产生暗示和模仿,因而无论在成员的心理上还是在行为上均显示明显的同质性。②感染理论。认为在集群的情景下,就像受传染病传染那样,群体的情绪、观念及兴奋感迅速向周围人传播,人们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很快地受到感染。但是,集群成员被感染的程度,则取决于个人参加集群的态度和目的。③需要不满理论。认为在集群的情景下,个人很容易将自己难于消除的不满转化为集群的行为,用这种方式宣泄自己的不满。如在集群中,常能看到群体暴力性破坏行为和攻击行为。④群体标准理论。在一定的场所下,由于集聚大量的人,很快就形成了群体的判断、感情和需要的规定,这一群体的标准决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及思想方式。⑤压力理论。在集群的情景下,大多数的人具有共同的动因而显示共同的反应,产生一定的压力,使个人感到要遵从群体行为,而且使个人相信群体的行为是正当的。近期对集群心理较有影响的研究者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K.兰和G.e.兰、R.H.特纳和L.m.基利安。K.兰和G.e.兰提出的理论试图解释一群人是通过什么样的步骤和机制才逐步形成列朋所描述的群众;特纳和基利安则提出了“紧急规范理论”,认为当一群人处于模棱两可的情景下,某个人的行为举止就可能成为所有人行为的规范,促使人群的情感、行为趋向一致。

突发事件理论研究在西方国家起步比较早,特别是在美国。以卡罗林纳大学的jamesl.morrison为代表的学派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突发事件理论的研究,如今,在美国、欧洲、俄罗斯以及亚洲的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理论已经达到量化的水平。中国突发事件的研究开展得比较晚,主要是基于灾害预警系统方面的研究。[1]

近年来,基于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快速增长态势,国内学术界掀起了一波研究热潮。梳理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大致归纳研究进程与现状。

从研究视角看:社会学视角与非社会学视角并行。国内学者基于国外相关理论分析国内群体性突发事件,如基于博弈论(周定平,2008)[2]、集体行动理论(刘能,2008)[3]、政治参与理论(苗贵安、王云骏,2009)[4]、社会冲突理论(黄建宏、肖显富,2009)等视角。[5]

从研究方法看: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研究并重。就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既有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微观层面上关注国家与公民互动过程,研究权力运行与权力结构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形成与发展中的关系;又有小叙事、大视野的研究方法,从宏观层面关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诱发原因、发展规律、对策设计等进行一般性解释与阐述。

从研究内容看:学理性探讨与对策性探究并举。目前学术界就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其侧重点既有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概念、类型、特点、原因、后果的学理性探讨,也有如何预防和解决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对策性探究。

本文主要以2005年以来在中国境内发生的、影响力比较大的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为分析样本,探究其特征、危害及其演化机制。

二、研究设计

1.样本分布特征分析

课题组跟踪研究了历年来在中国境内发生的、影响力比较大的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建立了比较详细的案例库。在案例库中,分别按照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事件影响力维度来抽样。从时间维度看,分别涵盖2005~2009年;从空间维度看,覆盖了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一般发达地区、较不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从事件影响力维度,主要抽取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其中:分别根据其影响力大小可以分为4个等级。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将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关于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等级划分标准,本文参照我国现行的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设定如下:四级事件: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不足1000元的事件。三级事件: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件。二级事件: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含3人)以上10人(含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件。一级事件: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基于时间、空间、事件影响力三个维度的样本分布特征见表2-1:

表2-1样本分布特征

2.样本基本类型特征

关于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类型特征,一般基于组织特征和利益诉求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前者是指该事件是否事先有组织有谋划,具体包括有组织、无组织两类;后者是指事件的行为主体是否有直接的利益诉求,具体也可分为有直接利益诉求、无直接利益诉求两类。基于上述二维分析,样本的类型分布特征见表2-2。表中统计结果显示:有组织有直接利益诉求的样本占30%;有组织无直接利益诉求的样本占35%;无组织有直接利益诉求的样本占5%;无组织无直接利益诉求的样本占30%。

表2-2样本的类型分布特征

3.研究方法:HVC(Hazards,Valnerability,

Capacity)评估法

关于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损失评估重点,主要是对社会系统的脆弱性进行分析与事件风险度评估,目前常用的方法是HVC评估法。这种方法将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危险要素、社会的脆弱性和社会的承受能力综合起来加以考量,具体步骤是:首先,进行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风险要素评估,包括类型、征兆、频度(可能性)及持续时间等;其次,进行社会脆弱性评估,包括影响程度、地理位置、人的防范能力、发生的原因、公众意识等;再次,根据风险矩阵,得出风险总体水平;最后,评估社会承受能力,包括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可利用的资源、应急响应能力等,并将突发事件风险与社会应对能力进行投影分析。

三、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损失与风险评估

本文采用HVC评估法,对20个事件样本进行分析。统计分析及结果显示,20个样本中,风险等级为1级的占65%,2级占10%,3级占15%,4级占10%。

表3-120个事件样本的损失与风险评估

四、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风险源分析

洪大用认为,目前中国正处在现代化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并行,传统因素、现代因素与后现代因素并存,导致现阶段是社会不和谐因素的活跃期和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因而也是各种类型公共危机的易发期。在此多事之秋,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与衰退、技术风险、产业调整、失业下岗、生产事故、劳资纠纷、社会保障失灵、城市移民、社会分化、地区差距、贫富差距、公权腐败、干群矛盾、公众参与、群众维权、主文化疲软、思潮混乱、信仰失落、心态失衡、恐怖袭击、传染病、社会控制弱化、危机管理能力不足以及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都有可能诱发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洪大用,2008)。[1]

本文将上述原因归结为经济源、社会源、政治源、自然源、技术源、混合源等。其中,经济源包括征地拆迁及补偿、产业调整、生产事故、劳资纠纷、资源权属纠纷、非法集资、国有及集体资产流失、经营承包权属问题等;社会源包括社会保障失灵、城市移民、社会分化、失业下岗、地区差距、贫富差距等;政治源包括公权腐败、干群矛盾、公众参与、群众维权、基层选举违规操作等;文化源包括主文化疲软、思潮混乱、信仰失落、心态失衡等;自然源主要指自然灾害、生态退化等;技术源包括传染病、社会控制弱化、危机管理能力不足等;混合源包括多种要素如人为因素导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多因素引发的恐怖袭击等,均属于此类。

基于上述分析框架,20个分析样本中,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主要风险源分布情况如表4-1所示。结果显示,20个样本事件的主要风险源的比重依次为:经济源居首,占35%;混合源次之,占30%;社会源为20%,政治源为10%,技术源为5%。

表4-120个样本事件的主要风险源分布

五、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机制

关于突发事件演化阶段的划分,常见的是基于管理流程的“三阶段论”,即“事前、事中、事后”的划分,还有一种基于发生过程应急管理措施的“四阶段论”,即“预警期、应急期、缓解期和重建期”,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将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阶段划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期、成长期、爆发期、平息期、重建期”。

对于某个突发事件而言,就是从事件萌芽回到消失的全过程。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是一类非常规突发事件,也可以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来分析。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评价,是一个评价与事件、影响或行动相关的社会负荷的客观过程,它通过识别事件性质及其类型,评价这一突发事件的影响及其危险度,并评估和确定实施应急管理的机会。该评价涉及突发事件的整个生命周期。

一般来说,突发事件有其自身的运动和演化规律。比较典型的是Fink(1986)所提出的“危机生命周期”的概念,他借用医学术语形象地对危机的生命周期进行了描述,把危机生命周期划分为危机征兆期(prodromal)、危机发作期(Breakout)、危机延续期(Chronic)、危机痊愈期(Resolution)四个阶段。Fink模型不仅勾勒出危机的过程,并且侧重阐述危机每一个阶段的特点。这一框架为危机管理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1]

课题组基于Fink模型以及对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演化特征,将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包括萌芽期、成长期、爆发期、平息期、重建期,这个过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突发事件生命周期。

第一个阶段是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萌芽期。在这个阶段,由于影响社会安全的风险要素或危机隐患非常隐蔽,隐含的社会风险问题不易察觉,因此常常容易被管理主体忽视。

第二个阶段是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成长期。在这个阶段,警兆信息显示有潜在的风险乃至危机可能发生。在突发之前,一般就有一些征兆显示公共危机有可能发生。如果对这些征兆和信息有足够的意识,就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前采取行动尽量减少风险和危机发生所造成的损失,也使得公众对即将发生的问题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

第三个阶段是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爆发期。在这一个阶段,具有危害性的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并引发危机。这种阶段,事件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对社会和国家的物质的、非物质的影响深远和巨大的。

第四个阶段是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平息期,同时也是危机的延续期。在这个阶段,危机的影响持续,同时也是相关行为主体努力消除危机的过程,作为事件管理责任方,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实施应急管理,各方行为主体在事件平息期要形成合力化险为夷。

第五个阶段是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重建期。在这个阶段,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已经完全解决,所以又被称为危机痊愈期。实际上,仅仅停留于突发事件的解决还远远不够,还要消除该类事件对受害人群的身心影响,重建社会公众的信心,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基于上述分析框架,在20个分析样本中,不同类型的事件各演化阶段持续的时间和风险性是有差异的(假定持续时间长短分别用1、2、3、4、5对应于很长、较长、一般、较短、很短。风险性分别用1、2、3、4、5对应于很大、较大、一般、较小、很小),则得到下表5-1:

六、结论及讨论

突发性事件的特征篇3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传播;阶段划分;特征;启示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现阶段我国正面临着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长期累积,较易产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严峻形势”[1]41。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事情,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重大突发事件总是对社会舆论迅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在极短的时间里形成舆论焦点和热点。突发事件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通常包括政治突发类事件、涉外突发类事件、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灾难性责任事故等。

进入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传播阶段,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是近年来的热点议题,常常呈现出即时快速、非理性强、互动性强、容易引发网络谣言与群体性事件等特征。“西安11·14爆炸事件”的网络传播在延续以往突发事件网络传播的特点之外,在网络信息公开和网络谣言控制方面表现出积极的一面。

突发事件网络传播阶段划分

作为典型的突发事件,“西安11·14爆炸事件”的网络传播经历了四个阶段:

阶段一,观望期。由于事故发生在周一上班的早高峰期,地点在人流量较大的公交站牌附近,在事故现场附近的网友用手机拍摄视频及图片,率先通过微博发到网上,类似于“公民记者”的行为。随后有人在天涯网首页聚焦板块发帖发图,但并不确定信息与图片是否真实。通过微博与论坛的信息,进入网络传播的第一个阶段,观望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有大量网友已经关注这一事件,但由于网络传播中的多种不确定因素,比如信息本身可能是谣言,照片可能是合成或借用其他事故的照片等。受众非常关注自媒体中信息的传播,但参与程度比较低,通常只是非常简短的询问或者评论。“特别是在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和初期,由于客观条件的局限,人们往往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性质、强度、发展趋势以及危害程度等缺乏明确的把握,见仁见智的情况就更加难以避免。”[1]42

阶段二,公开期。在事故发生5分钟之内,西安各相关部门,如公安、消防、秦华天然气公司人员均已到位。陕西本地的门户网站华商网在事故发生一小时内已经有新闻,打开新闻链接后进入专题网站,最新新闻更新以分钟计算。搜狐网在当天上午9点多有图片新闻,三天内相关新闻的数量近150条;凤凰网下午2时有视频新闻,三日内相关新闻近300条。信息公开期的特点表现为借助传统门户网站的权威性事件真相,除文字叙述外,辅助以图片和视频,全方位报道事件,满足网络受众对信息真实客观全方位的追求。

阶段三,问责期。当受众从震惊转向反思时,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由公开期转入问责期。问责期要持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通常为三到七天。其特征为门户网站的相关新闻居高不下,内容以追问责任、安全检查、赔偿金额、居民善后、爱心捐款为主,自媒体在这一时期作用巨大。新浪微博中有关事件的讨论非常热烈,天涯网站在聚焦板块中置顶“西安沙井村商铺爆炸”的讨论帖,并发出“是天灾还是人祸”的讨论。网络谣言传播与网络舆情均易形成于问责期,“网络舆情是指公众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所持有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意见、态度和情绪,并且通过互联网和传播”,容易造成负面情绪的扩散与现实群体性事件。“西安11·14爆炸事件”的问责期,并未出现谣言盛行与偏激言论扩散的现象,相反大多数网友对恶意夸大死伤人数、恶意推测事故原因的谣言非常排斥,将其称之为蛊惑人心的“阴谋论”者,从而使网络谣言自然消亡。

阶段四,沉寂期。事件发生两天后,作为门户网站的搜狐网与凤凰网、作为论坛型网站的天涯网与本地门户网站的华商网都将头版头条的位置让位于“甘肃幼儿园校车被撞”的新闻,只在专题中持续更新,表明该事件已经逐步进入沉寂期。沉寂期通常发生在门户网站传播的五天之后,论坛传播的一周之后,只在网站的评论板块借助一些有深度的、反思型的文章保持较长时间的关注度。其特点是受众的关注度逐渐转移到其他重大新闻上,参与程度逐渐降低。各类网络传播进入相对平静的时期,只有与事件关联性较强的受众在博客与微博中保持热度。网络谣言已无迹可求或无利可图,也同时进入沉寂期。

突发事件网络传播新特征

突发事件网络传播通常呈现快速性、广泛性、互动性、群体性、非理性等特征,“西安11·14爆炸事件”除具备以上特征之外,还展现出以下新特征。

其一,新媒体传播真实快速地引发受众关注。与“7·23”事故类似,“西安11·14爆炸事件”也是率先通过微博等自媒体传播的。3G平台的搭建,使手机超越电脑成为最随身、方便的传播媒介。网友在现场即时手机拍摄利用无线网络迅速传播到微博或论坛上,微博的巨大影响力与人气网站的关注度促使事件在极短的时间内进入受众视野,引起受众持续关注事件进程,并等待权威网站的最新报道。有学者提出新媒体的议程设置,“即新媒体(微博、论坛社区、博客或手机等)提出议题—媒介关注—全社会参与—政府行为的模式”[2]60。这种新型的议程设置模式肯定了新媒体尤其是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影响力,“在新媒体环境下,网民个人能够通过博客、微博、BBS帖子、电子杂志、SnS社区、网络视频、手机视频、DV短片、手机照片、网络相册等多种方式实现信息的大量和广泛传播,成为突发性事件的信源”[2]59。微博等自媒体与论坛不同,博主通常非常重视自己形象的树立与身份认同,信息的草根性、原创性很强,并且在不断的转载中传播开去,短时间内可以形成群体性热点事件。

其二,网络新闻传播的公开性满足受众知情权。“面对网络谣言,主流网络媒体是最合适的辟谣媒体。相比于网友言论,它是权威的;相对于政府,它是第三方,更容易被网民接受;相对于电视、广播和纸媒,它的快捷性、互动性为其他媒体所难以企及。”[2]59网络媒体在“西安11·14爆炸事件”中的应急措施比较到位,包括大量图片、视频的上传,专业记者的跟踪采访,都表现出传统主流网媒的专业性。同时,正是因为信息公开透明的实现,这一突发事件在网络上并未形成具有说服力的谣言,也没有在当地公众中造成恐慌,网络舆情与现实中的群体事件均未形成。

其三,网络论坛传播对突发信息的辨识度增强。由于转型期社会各种伦理观念正在重新塑造,在以往突发事件的网络论坛传播中,很容易形成群情激愤、谣言四起的状况,与所发生事件相关的负面情绪集结于突发事件之中。这种现状的产生与受众对网络信息的辨识度不高有关,在门槛较低、缺乏把关人效应的网络信息中,很容易产生极端的言论和态度。而这种言论经过网络论坛蝴蝶效应迅速外化,可能形成强有力的舆论,进而引起现实社会的群体事件。“西安11·14爆炸事件”表现出网络论坛传播对突发信息辨识度增强的特征,在传播的四个阶段,观望期与问责期最容易出现谣言与极端言论,并造成恐慌。而在此次事件中,虽然在观望期有网友提出恐怖性爆炸的说法,但几乎无人跟风;问责期同样有各类对事故起因、伤亡人数的猜测性言论,不但无人响应,反而在论坛中受到很多批评,形成交锋型的舆论,有助于推进事件更加公开透明。

突发事件网络传播新启示

“西安11·14爆炸事件”作为诸多突发事件中的一例,在自媒体时代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呈现出许多新特征,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一点在于这一事件并未在网络上形成大范围谣言,也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群体性恐慌。以此可以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谣言控制形成以下新启示:

首先,事件本身的特点制约谣言散播。突发事件基本可以分为自然事件与人为事件两类,前者诸如地震、洪涝灾害等,后者诸如矿难、大型交通事故等。自然事件可能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天气恶劣,媒体很难介入而形成猜测型谣言;人为事件可能由于救援迟缓、问责制度不健全而形成发泄型谣言。“西安11·14爆炸事件”虽然是一起人为操作失误而造成的事故,但由于操作者自身也是受害者之一,公安、消防、天然气公司、医疗卫生与政府部门到达现场的速度非常快,救援及时而有序;在事故刚刚发生后,很多群众便自发救助伤者,一位摩的司机免费将一名浑身是血的受伤女性送往医院救治,久违的人间真情也深深打动了公众;陕西省省长、西安市市长都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慰问伤员,省长在媒体中公开表示歉意。因此,此次事件因为反应迅速、救援及时而得到广大网友的肯定。

其次,政府媒体信息即时公开消解谣言散播。“西安11·14爆炸事件”通过官方门户网站不断更新图片库,从现场到医院,增强现场感;不断更新死伤人数,表现出新闻敬业精神与真实性;不断细化事件原因,用以平息恐慌;不断增加超链接,如救人的摩的司机、遇难小女孩同班同学的捐款事件等等,从纵深角度展现事件的方方面面,使受众看到伤痛,也寻找希望。信息不公开、知情权的缺失成为网络谣言滋生的温床,无法通过有效渠道获取信息使受众易于相信模糊的信息;相反,即时开放的态度促使受众相信这一事件已经得到控制,进而持续关注事件原因的调查,从而理性地看待突发事件。

最后,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阻止了谣言散播。“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3]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网友素质参差不齐,在遭遇突发性事件时,如果信息传播不够公开有效,则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如果有网友刻意制造危言耸听的言论,又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西安11·14爆炸事件”集中反馈了中国网络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在事件发生的观望期,已经有网友散布是恐怖式袭击的谣言,由于缺少权威的信源,这一谣言基本没有得到响应;在情绪最易被煽动的问责期,虽然有网友恶意质疑,但没有盲从的受众与暴戾的情绪,谣言不攻自破。这一事件反映出网络传播的受众对于网络信息、言论的选择、质疑、评估能力不断增强。

网络媒介是把双刃剑,“互联网既是真相披露者,也是情绪煽动者;既有为建构所必须的解构,也有勇猛不能掩饰的粗暴”[4]。突发事件所造成的网络舆情与谣言也从侧面显露信息公开滞后的恶果以及中国现阶段网络状况的复杂性。但是,通过“动车组小伊伊事件”、“广东小悦悦被撞事件”以及“西安11·14爆炸事件”的网络反馈情况可以发现,随着自媒体对公共信息的参与增强和主流网站信息透明公开的不断实现,对于突发性事件,网民的暴戾之气与谣言的盲目散播均有化解的倾向,理性健康、真心真情的网络舆论氛围有望形成。

参考文献

[1]徐敬宏,李欲晓,等.非常规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生成及管理[J].当代传播,2010(4).

[2]谢耘耕,徐颖.新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源管理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4).

突发性事件的特征篇4

论文关键词民事案件指印特点检验方法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事活动日益活跃。当需要在合同、借贷、证言材料、授权书等民事法律文件上签名、盖章、捺指印时,一般在落款处先签名后捺印指印,起到双重印证的证明作用。在某些特殊的文件中出现当事人姓名或修改的地方时,需要捺指印,表示对签名、修改等法律行为的认可,这时指印比签名、盖章更令人信服。当发生纠纷需要进行民事诉讼时,指印检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民事案件指印的检验是对当事人一方是否在相关文件上“捺印过指印”这一民事行为的检验,即检验只需通过指印进行人身同一认定。虽然民事案件指印检验任务单一,但捺印双方通常不具备捺印常识,或沿袭一些民间的捺印习俗,使遗留在相关文件上的指印表现形式多样,反映出一些有利于检验的特点和一些不利于检验的特点。笔者依据在司法鉴定实务中的观察和思考,剖析这些特点,力图找到民事案件指印检验较好的方法与途径。

一、民事案件中指印的特点

(一)有利于检验的特点

1.造痕客体多为右手食指,指位相对固定

捺指印表示信用及个人识别的方法在我国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右手来捺印,表示尊敬、慎重。民事案件中出现的指印大多为右手所留,一般情况下在一个签名处只捺印一枚指印,个别情况下出现两枚指印或多枚指印甚至整个手掌印。据笔者所在鉴定机构鉴定过的近百份民事案件中,指位以右食指居多,占90%以上,其次是右中指、右拇指,少数人由于手指残缺、左撇子习惯等原因,出现环指印、小指印或左手指印。

2.承痕客体多为纸张,客体单一

民事案件中出现的指印一般遗留在纸张上,承受客体比较单一。指印所留纸张的材质比较丰富,主要是办公、文化用纸、印刷用纸,如普通打印纸、复印纸、稿纸、作业纸、新闻纸、报纸等。纸张的成分、物理、化学性质,如光滑、粗糙、平整、凸凹、渗透性等性质影响指印的质量及指印在纸张上客观形态保持的状态。

3.乳突纹线明显,多为红色,可以直接观察

民事案件中的指印,均为有色纹线,多数为红色印泥或印油形成,偶尔也见黑色或蓝色指印,指印一般不需要显现,既可直观观察到有色纹线。纹线大多为乳突线痕迹,条条脊纹清晰可见,偶尔可见小犁沟痕迹或乳突线与小犁沟混合痕迹。

4.检验对象已知,样本范围确定

民事案件中出现的指印,均有特定检验对象,且指位相对固定,样本指印采集时捺印目的明确,可以进行重点捺印。一般情况下捺印当事人一方的十指指印,重点捺印右手食指,特殊情况下需捺印多人或进行多指位捺印。

(二)不利于检验的特点

1.捺印器材不专业,使用介质种类多,背景复杂

民事案件中指印的捺印器材、工具不专业。捺印盒内的衬垫物多为海绵或纺织品,少有以陶瓷板作捺印盒的,由此导致捺印介质在指肚表面上分布不均匀,指印捺印效果不理想,使流畅连贯的纹线断裂呈虚线状。捺印使用的介质种类多,有印泥、印油、鞋油、墨水等,颜色常见的是红色,但也有黑色、蓝色、紫色等,造成民事案件中指印虽然均为有色指印,但浓淡不一,以形成堆积,清晰程度不佳。另外指印一般捺印在纸张上有证明作用的文字、签名、修改、纸张的格线等地方,背景复杂增加了指印检验难度。

2.捺印不规范,指印残缺,多为指尖印

民事案件中出现的指印是当事人有意捺印,但大多捺印动作不规范,用力不均匀,局部变形大,如捺印时有的当事人手指沾取印油后,用手指尖在纸上戳几下;有的当事人担心捺印不清用力过大;有的当事人滚动手指捺印但滚动不到位等。捺印后呈现在文书纸张上的指印残缺、移位、扭曲、变形等情况非常普遍。其中指尖印较多,面积较小,有的留下一个轮廓几条纹线;有的特征量少不具备检验条件;有的乳突线和犁沟挤在一起、纹线清晰度差、稳定性差。

3.检材形成时间长,印油多扩散,不易寻找特征

民事案件中的指印从捺印到检验鉴定经过的时间一般较长,有的相隔三、五年,有的相隔十余年。由于检材形成时间长,文书保存不当,受自然环境温度、湿度及霉变的影响,纸张粘连或纸张变脆,出现印油扩散,致使乳突纹线和小犁沟糊在一起的现象,或出现指印纹线颜色变淡,特征模糊,不易寻找特征的情况。

4.出于多种因素,捺印往往不配合

中国是指印应用的发源地,在司法行政、民事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般公民都有“捺印行为代表契约和信用”的常识。在实际的民事活动中,由于多种原因,有的不愿意承担某种民事责任;有的态度轻率;有的想逃避责任,而不愿意捺印。所以捺印时往往不配合,故意使动作过大或过小,或随意捺印,致使指印残缺、模糊、变形,细节特征反映不充分、不稳定,增加检验难度。

二、民事案件中指印的检验方法

针对民事案件中指印的特点,在进行检验鉴定时,立足充分利用有利于检验的特点、克服不利于检验的特点,进行逐步检验。

(一)针对有利特点的应用

1.重点检验右食指,其余指位不放过

民事案件中的指纹,指位相对确定,可以减少工作量。检验时,一般先重点检验右手食指,从纹型、中心、三角、指尖等几个重点部位着手,确定种类特征,在种类特征相同的情况下再逐步寻找细节特征。当排除右食指后再依次检验右中指、右拇指。实践中罕见用环指和小指捺印的(有些地方认为使用小指捺印表示对人的侮辱)。

2.纸张客体,扫描放大检验

民事案件中形成指印的承痕客体多为纸张,属于平面承痕客体。检验时可以用放大镜直接检验原物,或者用扫描仪将文件扫描到计算机中放大观察。一般可以选择600~1200dpide分辨率,彩色扫描,反差自动调整等方式进行扫描,得到最真实或最有利于图像检验指印。指印在扫描、放大过程中无变形,能较好保持原貌,原有纹线、特征位置关系不变,为检验提供了有力条件。

3.检验有色纹线,省时省力

乳突纹线多为有色纹线,减少了区分乳突纹线和小犁沟的工作。但少数情况下因沾取印油过多,用力不均匀等原因,形成小犁沟痕迹,或形成乳突线和小犁沟混合的痕迹。小犁沟痕迹以特征出现的位置及特征相互关系为检验依据,不必再拘泥特征名称,注意与样本乳突线痕迹特征的相互印证;混合痕迹可分区检验,分区检验乳突线痕迹和小犁沟痕迹,注意两种痕迹过渡处的断线、错线。

4.充分捺印,制作实验样本

由于样本采集对象单一。捺印样本指纹时,可以充分捺印,如对十个手指进行三面捺印、平面捺印等,对重点手指、重点部位可以多次捺印,充分收集样本指印。遇到残缺、变形指印,可以分析形成指印的具体部位,形成动作,用力方向等,模拟原始条件,按照特定的部位、顺序、动作进行实验样本捺印。

(二)针对不利特点的检验方法

1.排除干扰,分离纹线

民事案件中出现的指印常有文字、格线、印刷暗纹等背景干扰;有的签名写在乳突纹线之上,朱墨顺序颠倒,难以判断指印真假;有的模糊红色指印粘连在一起。对字迹的干扰一般用多光谱照相法、或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颜色通道功能进行分离。红色、蓝色、蓝黑色字迹分离效果好、细节损失少;黑色碳素墨水字迹分离效果不明显。对朱墨顺序的辨别,先用显微镜观察法、交叉点切面镜检法、光谱成像法等进行分离,这些方法属于无损检验;效果不好时可用转印法、脱色法、粉末吸附法、扫描电镜检验法进行分离,这些方法对检材有一定耗损,并且不可逆,需慎重使用。对模糊红色指印可进行高分辨率彩色扫描处理,对经过扫描仪获取的红色印泥指印,效果不理想时,还可用《图像处理系统》进行调整处理。模糊红色指印还可进行高倍像素拍照处理,选择小光圈、高倍像素,通过透光、反射光拍照,可以取得比扫描效果更好的指印检材。

2.分析指印形成动作,定准遗留部位

民事案件中出现的指印一般是面积小、残缺、模糊、变形的疑难指印。针对这些疑难指印首先要判断形成动作,是一次形成还是晃动、重叠形成?是垂直向下静态捺印还是滚动中动态形成?手指与纸张是水平还是倾斜形成?可以通过检材指印形成的环境和手印遗留情况判断当时的动作。其次要判断指印遗留的部位,可以根据指印移动的方向、纹线的形态如弧向、弧度、粗细等确定具体部位,是指尖或是指侧等。在确定的具体部位中一般能寻找到的几个特征,但这几个特征在完整指印中是孤立的,很难确定这几个特征距中心、三角的距离,也就无法和样本指印相应位置特征进行定位检验。这时需要对残缺部位再次定位,即残缺部位在整枚指印中的具置,如距中心、三角的纹线数或距某一特殊特征的纹线数,可以根据纹线密度、稀疏、纹线弧度、形态来判断,确定残缺部位特征和中心、三角的位置关系。之后在样本指印相应位置上寻找对应特征进行检验。

3.灵活寻找指印特征,重点观察纹线细节

民事案件中出现的指印残缺、模糊、纹线少,寻找特征方法可灵活运用。如从印痕中心到、或从到中心,把不多的纹线逐个查清,从中发现特征。如用追迹法,顺着纹线追迹到有背景干扰的地方,如果干扰对纹线影响不大,可以按纹线的流向继续寻找细节特征,如果干扰影响较大,不能正常顺线追迹时,要把背景笔划、格线与乳突纹线分离,可用描绘法绘示意图;还可以观察残缺指印两头纹线的变化,从中发现细节特征。对发现的为数不多,异常“珍贵”的细节特征,要深入剖析每个特征的具体构成、有无变形、其形态、大小、位置、方向、角度等,以及各个特征间的彼此距离、方位构成的图形、相隔线数等,使每个特征更具个性化。检验时还需尽量运用褶纹、皱纹、伤疤及细点线、汗孔等特征。这些特征不但增加了特征的种类和数量,还提高了特征的质量,使指印特定性更强,为检验鉴定得出可靠结论提供了充足材料。

突发性事件的特征篇5

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内涵和类别

1.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内涵和特征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明确界定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公共安全事件。从这一立法界定可以看出,突发事件的界定具有高度抽象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是其题中固有之意,它与突发国际安全事件、突发国家安全事件共同构成突发事件的整体。因此,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内涵应界定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紧急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归纳国内学者观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具有如下特点_:

第一,突发性,即事件的发生突如其来,不能或者难以预料。

第二,危害性,即已经或者可能给不特定的多数人带来严重损害。

第三,紧迫性,即事件发展迅速,有导致局势恶化、社会混乱的危险或者威胁,要求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

第四,社会性,即事件范围及于一定的社会公众。

第五,公权力介人的必然性,即公权力在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

第六,社会资源的整合性,即需要综合动用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加以应对。

2.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类别

基于一定的分类标准,从不同的视角可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作不同界分。这有利于针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不同类型规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提高应急措施的针对性。笔者认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作如下分类:

第一,从事件引发原因角度,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其中,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事故灾害主要包括工矿民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等。

第二,从法律规定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性质、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及预警级别的角度,可分为突发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公共安全事件,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预警表示。《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条规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从事件危及或可能危及的客体角度,可分为突发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事件。第四,从事件发生领域角度,可分为发生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领峨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二、我国民商法的立法现状及存在问题

就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民商法调整而言,我国目前立法规定较少,分散于不同的法律部门之中,且未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的法律体系。

1.法律调整现状

我国现阶段调整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一般法律是《突发事件应对法》。该法是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对法的上位法,规定了大量以政府为主导的对突发事件的行政应对,因此其突出特点是行政色彩浓厚,民商事立法内容较少。如其中仅有第l2条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返还。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此外,只有少数几个条款涉及民商事法的调整内容。

其他涉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调整的法律也多体现行政法或经济法色彩,民商事立法内容近乎空白。如关于自然灾害预防和应对的《防洪法》、《气象法》、《防灾减震法》、《地震灾害防治管理条例》、《海洋环境预报与海洋灾害预报警报管理规定》、《森林防火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等法律;关于事故灾难应急的《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海上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煤炭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法律;关于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传染病防治法》、《动物防疫法》、《国境卫生检疫法》、《食品卫生法》、《执业医师法》、《职业病防治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就民商法而言,民商事法律事实是其调整对象,分为民商事行为、民商事法律事件及特定意义上的民商事法律状态。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能否成为民商事法律的调整对象,在我国目前的民商法研究成果及民商事法律规定中尚难明确觑见,更遑论形成体系。民商法对该种法律事实的立法分散在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保险法中,尚未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视角形成系统、明确、具体的立法阐述,存在很多不足。其中,民法通则从民事制度的一般规定角度,通过宣告失踪、死亡、监护、诉讼时效中止,不可抗力及不可抗力免责等制度规定,间接体现出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一般法律效果;物权法的规定体现在民事主体的权利限制与救济制度中;合同法的规定体现在合同履行时遭遇突发事件这一障碍时,当事人的行为是否违约,当事人可否援引不可抗力、情势变更条款免除自己的合同责任等制度中;保险法的规定体现在自然灾害保险及保险利益、保险免责等方面;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则体现在行为人的行为(主要是针对社会公共安全事件而言)是否构成侵权、是否应承担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承担时是否具有减免主体民事责任的法定条件及责任承担方式等方面。

2.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我国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对立法中,行政应对法的内容相对比较丰富、发达,但民商事救济法的内容分散且近乎空白。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关立法形成了巨大反差,亟待完善。目前,由于我国存在因经济社会发展导致环境遭到破坏、社会治安环境恶化等诱因,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已由特殊案例转化为经常、大量出现的事件,但我国民商事应对立法制度(如应对资金的商事运作与公共补偿制度、私人财产征用后的民事补偿制度、巨灾商业保险及责任保险制度等)相对缺失,已成为我国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对立法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我国民商事立法亟需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对的角度形成清晰的法律体系以解决此类问题,并且在条件成熟时进行民商事法律清理,实现系统立法,以达到充分保护民事主体私权利的立法目的。

三、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民商事应对法律制度的构建

鉴于我国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民商事应对法律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笔者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我国应从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民商事应对法的视角,首先在物权法、债权法、商主体法、保险法等领域建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对救济制度,进而在其他法领域形成系统的应对体系。

1.应对资金的商事运作与公共补偿制度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对所需的救援资金数额巨大,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付远远不足。因此,有效的立法尝试之一就是由国家建立应对资金的商事运作制度,通过民事赠予制度的长效化,于通常时期募集资金,并将募集资金商事主体化,通过商事登记形成基金会,通过基金会模式进行商业投资运作,以募集救灾资金,形成有效的运作机制。公共补偿制度是在一般民事救济手段对受害人救济乏力而启动国家赔偿救济又无法律依据的情况下,通过政府征收税费、企业提供基金、财政拨款及社会筹集等多种方式,共同形成公共补偿基金,对受害人因突发公共事件导致的损失由公共补偿基金予以及时、有效、直接的支付与补偿的填补制度。我国目前民商事立法尚未建立针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对的资金商事运作与公共补偿制度,立法处于空白状态,亟需填补。

2.征用补偿赔偿制度

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突况下,为公共安全价值目标的实现,出于迅速应对的目的,需要大量征用私人财产。此种行政强制措施直接影响民事主体物权的得丧变更与补偿。间接地,当被征用的财产招致损坏时会出现赔偿问题,此种补偿、赔偿如何进行?范围、依据、标准、方式如何?对这些问题,现行立法均无规定。我国《物权法》目前仅对征地补偿进行了相应规定,各省有相对明确的法律依据。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应于事后遵循及时、充分的补偿救济原则,借鉴征地补偿制度的立法内容,建立我国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民事补偿、赔偿救济制度。

3.巨灾商业保险制度

《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还规定了国家发展保险事业,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并鼓励单位和公民参加保险。在地震频发的日本,早在1966年就通过了《地震保险法》,该法律规定商业保险公司和政府共同建立地震保险体系,其灾后救助体系的特点是以自助和政府救助为主,以社会救助为辅¨¨。日本创造了一种由政府和民间保险公司分担的二级再保险模式,即家庭财产的地震保险业务先由民间保险公司承保,然后再分给地震再保险公司,超出承保限额的部分由国家承担最终赔偿责任。笔者认为,这种模式值得我国借鉴。保险是社会的减震器,在防范自然灾害风险和抵御重大损失方面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目前,我国相应的险种开发程度低,专门针对自然灾害的保险产品不多,可资借鉴的版本较少,因此,可以借鉴日本的模式,结合中国国情组建由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共同分担的巨灾保险机制。

突发性事件的特征篇6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严重程度复杂程度

一、引言

随着人类社会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规模越来越大,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整个人类社会在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下。但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有序的人类社会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冲击付出的代价也日益高昂。如何应对这些冲击,最大可能地减少这些突发事件的影响以及如何迅速地恢复与重建,是人类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一个大问题。但是,要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有必要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合适地分类。只有分类合适,在应对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时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手段,迅速响应。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一般分类

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相关法律条文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大多注重事件的外延,总体而言,对突发公共事件有两种分类思路:基于来源属性的分类思路和基于特征属性的分类思路。

1.基于来源属性的分类思路

这种分类思路从事件产生的源头将突发公共事件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自然引起的突发公共事件,如地震、火山喷发、飓风、暴雨、雪灾、洪水、干旱等;第二类是人类引起的突发公共事件,如恐怖袭击,生产运营过程中的事故等。我国200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这就明确地按事件来源界定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四种类型。

2.基于事件特征属性的分类思路

这种分类思路首先从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中总结出一些共性的特征,再依据这些特征进行分类,秦启文等在其所著《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一书中,从突发事件的各种特征维度进行了分类总结,从。诱因、危害程度、预测性、可防可控性、发展阶段和影响范围六个维度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不同的类别。

三、基于应对视角的突发公共事件分类的两个维度

从来源属性的角度来分类,对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指导意义可能比较有限。这至少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同类来源的公共突发事件冲击严重程度有差异,应对措施会各不相同;其二,同类来源的公共突发事件其复杂性各不相同。从特征属性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分类,对突发事件应对的指导意义要更强一些,但是单一地以某一个特征属性指导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是不全面的,如流行于东南亚的禽流感和SaRS从地域范围来看,都属于国际性的公共卫生事件,但是这两者的应对差异性很大。

杨静、陈建明和赵红(2005)认为应该从历史经验出发,清晰突发事件的运行机理和应对流程,在统计方法、专家评分法等方法的支持下,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和分类分级函数。受这一思路启发,可以尝试性地从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复杂程度两个维度来分类,以期对政府的应对工作更有指导意义。

1.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程度测度

衡量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程度,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直接毁损、冲击范围和冲击持续时间。同样来源属性的突发公共事件,其直接毁损不一样,应对措施也应不同。如同样是地震,云南宁洱地震、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由于直接毁损不同,各自的应对也是不同的。同样来源属性的突发公共事件,其冲击范围不一样,应对措施也应不同,如同样是金融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爆发的全球的金融危机,冲击范围是不一样,应对也不大相同。同样来源属性的突发公共事件,其冲击的持续时间不同,这里的冲击持续时间更多的是指这一事件的影响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如同样是事故灾难,核泄漏和煤矿瓦斯爆炸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其应对也不一样。

如何有效地从上三个方面进行测算并得到一个综合结果?我们认为,可以采用因素加权的办法来计算某一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程度:

比如,我们赋予直接毁损、冲击范围以及持续时间的权重依次是50%、20%和30%,对某次突发公共事件,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打分,然后计算加权平均分,用来衡量该次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程度。表1是设想的汶川地震和甲型H1n1流感的冲击严重程度计算。

2.突发公共事件的复杂程度测度

衡量突发公共事的复杂程度,我们认为可以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事件不可预测程度、应对类似事件的经验欠缺程度、事件发展扩散可能性和事件变异可能性。

虽然每一个突发公共事件都是不可准确预测的,但是不同事件的不可预测程度存在差异。如地震和洪水,地震的预测是十分困难的,而洪水灾害则基本上是可以预测的。

应对类似事件的经验欠缺程度指的是某一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是否有较多的应对经验可供参考。冲击很严重并且应对经验较少或根本没有应对经验,其应对将十分困难。

事件的发展扩散指的是事件导致的危机是否会在规模、范围和程度上逐步发展。我国1988年的抢购风潮是一次典型的由小变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对于可发展扩散的突发公共事件在应对方面有非常大的难度,它这要求对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和力度有一个大致准确的把握,因此人们常常一边采取措施,一边调整措施来动态地应对,这又降低了应对的效率。

事件的变异是某一事件造成某种危机之后,随着事态的发展,又造成了另一种性质不同的危机。池州“626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变异成一起严重的社会安全事件。事件变异后,危机的性质发生了变化,需要针对一个或几个新问题寻找一套新的应对方案,这大大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难度。

我们依然可以采用因素加权的办法来测度某一突发公共事件的复杂程度:

四、不同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策略

我们可以把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这两个维度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如图1所示),座标原点为(50,50)。

根据前文的计算结果,汶川地震的座标是(81,75),而甲型H1n1流感的座标是(57,74)。虽然这两个突发事件都属于Ⅰ型事件,但从位置上可以明显看出,这两类事件是有差异的,汶川地震很严重也很复杂,而甲型H1n1流感不是很严重,但是比较复杂,因此这两个事件的应对策略应该有所区别,对于汶川地震既要按照既定的反应预案迅速行动,又要紧密监控事态的发展变异,而对于甲型H1n1流感的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要按规定治疗和医学观察,但最主要的是严密监控流感的发展变异,严防流感大面积蔓延。基于这一分类,我们进一步地总结出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策略及应对方法,如表3所示。

五、结论

我们尝试性地从冲击的严重程度和事件的复杂程度两个维度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个类型。其中冲击的严重程度从直接毁损的大小、冲击范围的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三个方面来衡量,事件的复杂程度从事件的不可预测程度、应对经验的欠缺程度、事件的发展扩散可能性、事件的变异可能性四个方面来衡量。衡量采取因素加权评分法,然后将具体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得分在上述两个维度构成的座标内标出,据以判断该事件具体属于哪一类型。最后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和应对方法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参考文献:

[1]程美东:透视当代中国重大突发事件(1949-2005)[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3、145-160、188-196

[2]秦启文等: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1-47

突发性事件的特征篇7

【关键词】财务危机;渐进型财务危机;突发型财务危机

财务危机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不论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都有大量的研究文献。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了大量财务危机的研究成果。但研究的重点多集中于财务危机概念的界定、财务危机的预测、财务危机成本的计量、财务危机与公司治理等问题,对于财务危机的类型及其不同的特性则鲜有研究。本文拟对此作一尝试。

按照企业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特征,我们可以将财务危机划分为渐进型财务危机和突发型财务危机两大类。所谓渐进型财务危机,就是一般文献中所指的财务危机,即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项目投资过度、财务杠杆过高等原因所导致的严重亏损、现金流严重不足、无力清偿、资不抵债和破产清算等事项。它通常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体现为企业财务状况的不断恶化。突发型财务危机是指由于一些突发事件如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等给企业带来了资产的损失,从而所导致的财务危机。两者在表现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形态特征、形成机理、外部影响和防范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下文从四个方面对这两种财务危机进行比较分析。

一、形态特征

由于渐进型财务危机是逐步缓慢发生的,而突发型财务危机是瞬间突然发生的,因此两者在形态特征上自然有着明显的差异。企业是否陷入财务危机可以以现金流是否充足作为判断的标志。如果把现金流量作为时间的一个函数,以时间(t)作为横坐标,企业拥有的现金流量(C)作为纵坐标作图,那么,渐进型财务危机和突发型财务危机的形态特征大致可以用图1、图2来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现金流指的是净现金流,即相对于企业的现金支付需求来说,其现金供应是否充足。位于零点之上的则表明现金流入足以应付现金流出,而在零点之下则表明现金不足,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从图1可以直观地看到,渐进型财务危机类似于“自然死亡”。企业作为组织系统,象生物有机体一样,有一个从生到死、由盛到衰的过程,要经历发起、成长、成熟、衰退等不同的阶段,有一个生命周期。当一个企业开始进入市场后,随着其规模的扩大、技术的进步和经营管理的改善等,其现金流逐步增加。随后,由于外部市场竞争或企业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等原因,其市场规模和市场份额渐渐萎缩,在财务上表现为现金流的逐渐减少,这时,企业如不能采取有力的措施扭转局面,则最终陷入财务危机甚至完全退出市场。

图2表示的是突发型财务危机,与渐进型财务危机不同,这种财务危机类似于“猝死”,具有偶然性、突发性、瞬间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点。突发型财务危机可以发生于企业生命周期中的任何阶段,图中表示的只是一个可能的时点。从图2中可以看出,它可能与企业原来所处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完全不相关。例如,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一些原本经营业绩良好、现金流充沛的企业也遭受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即刻陷入了财务危机。

二、形成机理

(一)渐进型财务危机的形成机理

渐进型财务危机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不同时间段里,一般会依次出现导致企业陷于财务危机的各种原因、症状,企业最后陷于财务危机。

从产生的原因看,根据Johnargenti的研究结论,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有八项:一是企业管理差。企业管理差主要是指高级管理层的结构缺陷,包括首席执行官一人独断控制企业;其他董事不作为;知识结构不平衡的高管队伍;财务职能弱;缺乏管理深度、具有很高权力的首席执行官等六个方面。二是会计信息不足或会计信息系统存在缺陷。包括没有使用预算控制系统,或者预算控制系统不健全,或者完全不存在;缺乏现金流量预测;不存在成本核算系统;资产价值的不恰当估价等四个方面。三是企业对经营环境的变化不能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经营环境的变化可分为竞争趋势的变化、政治环境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变化、社会变化、技术变化等五大类。四是制约公司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的因素。五是过度经营。六是开发大项目。七是高杠杆经营。八是常见经营危险。其他学者对企业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有不同的分析和归类。但是,不管如何分析,都包含了企业内部原因和外部市场原因,而这些原因本身也是逐渐发生和演变的。同时,在众多原因中,企业管理差是其根本原因。

从形成的时间段看,根据财务预警分析中的“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企业的渐进型财务危机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财务危机潜伏期,特征是企业盲目扩张、市场营销无效、疏于风险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企业资源配置不当、无视环境的变化。第二阶段为财务危机发作期,特征是自有资金不足、过分依赖外部资金、利息负担重、缺乏会计的预警作用、拖延债务偿付。第三阶段为财务危机恶化期,特征是经营者无心经营业务和专心财务周转、资金周转困难、债务到期违约不支付。第四阶段为财务危机实现期,特征是负债超过资产、完全丧失偿付能力、宣布破产。所以,渐进型财务危机是一个动态持续、逐步递进的过程,且具有经常性的特点。

(二)突发型财务危机的形成机理

突发型财务危机的形成具有瞬间爆发的特点,没有一个较长时间持续演化的过程。

从产生的原因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突发性财务危机来源于自然灾害,即企业本身处于良好的经营状态,完全由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的外部因素所造成的财务危机。另一种情况是虽然财务危机的直接原因是外部突发事件,如环境污染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和披露,但产生的根源仍来自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不善,如污水排放超标、产品质量不合格等。所以其实质上来源于人为灾害,如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实际上是行业潜规则曝光,吉化松花江水体污染事件和南京冠生园月饼陈馅事件则是个别企业不重视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人为灾害。不论是何种情况,突发型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相比渐进型财务危机更单一、更明显、更直接。

从形成的时间段看,第一种情况下的突发型财务危机几乎没有阶段性,随着自然灾害的发生,企业同时发生了资产损失,随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陷入了财务危机。第二种情况下的突发型财务危机发生的时间比第一种情况下相对要长一些,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信任危机期,表现为客户流失、产品滞销、市场竞争力显著下降等。第二阶段是财务危机期,表现为现金流不足、无力偿付、筹资渠道缺乏等财务危机的一般症状。

三、外部影响

作为整个社会组织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某个企业所发生的财务危机也具有外部性,对企业外部产生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

(一)经济影响

不论是渐进型财务危机还是突发型财务危机,都会产生外部经济影响。

在微观层面,一个企业的财务危机会给其外部利益相关者带来经济影响。首先,给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竞争对手)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不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原因所引起的公司特有的财务危机使得竞争对手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甚至实行寡头垄断,从而带来利润的增长等好处;另一方面,一个企业的财务危机会“传染”给行业内其他公司,这一负面影响往往占了上风。其次,企业的客户和供应商也会受到其财务危机的损害。再次,企业的财务危机也对其贷款银行产生影响,对此,国外有很多研究,虽然具体的结论和观点不同,但都说明企业的财务危机这一事项对贷款银行产生了负面影响(张培莉,2005)。

财务危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财务危机能引发银行体系脆弱性,进一步可能引发金融危机或深化金融危机,使经济难以复苏。并且,这种诱发作用存在必然性(王克明,2004)。

(二)社会影响

除了经济影响外,突发型财务危机还会产生显著、直接的社会影响。虽然渐进型财务危机因影响了宏观经济从而也可能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长期的、间接的。但突发型财务危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并不是通过经济影响间接作用的,且在危机发生当时就产生了。当然,有时候很难区分这种影响有多少是由于突发型财务危机产生的,又有哪些是由于引发突发型财务危机的事件本身所产生的。

四、防范机制

渐进型财务危机和突发型财务危机的不同特征必然导致其防范和控制的时点和重点也有所不同。

关于企业财务危机预测的研究历史悠久,从20世纪60年代Beaver和altman采用的单变量、多变量线形判别分析开始,涌现了很多预测的方法,如多元逻辑回归方法、生存分析法、神经网络模型等。有研究结果(吕长江、周现华,2005)表明,多元判别分析、逻辑线性回归和人工神经网络这三个主流的预测模型尽管其使用有各自特定的前提条件,但均能在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前1年和前2—3年较好地进行预测。渐进型财务危机的可预测性使得企业能够对其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进行事前的防范。防范的重点在于调查企业内部存在的管理问题,寻找将要导致财务危机的主要根源,对症下药,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当然,如果企业的事前防范失败,陷入财务危机时,仍然可以进行事中和事后的控制,采取与企业现状相适应的经营策略和财务策略,提高盈利能力,增加现金流量,使企业逐步走出财务危机。

相反,突发型财务危机具有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使得事前的防范非常困难,但仍然可以进行一定的风险防范。企业可以在盈利年度提取应急基金进行稳健性投资,平时的财务政策应注重流动性管理,对易损、危险性财产和工程项目进行保险等。这样,当意外事件突然发生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损失,防范财务危机。而对突发型财务危机的防范重点还是在于事后控制,即当意外事件发生后,财务危机已成为必然时,采取迅速的应急措施和策略安排,防止财务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尽可能降低企业所遭受的损失。这时,企业一方面要与股东和各债权方等进行良好的沟通,争取一切机会取得其谅解,对债务协议作出重新调整。另一方面,缩减日常开支,降低费用,生产自救。此外,还要积极筹集资金,特别是争取政府补贴和无息贷款,争取包括国际社会在内的社会捐助,从而弥补现金不足。

综上所述,渐进型财务危机和突发型财务危机由于其产生的原因不同,从而在形态特征、形成机理、外部影响以及防范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理解这些差异对于企业改善管理、有效应对财务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工孟,芮萌,许庆胜.现代企业财务困境预测[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J.argenti,CorporateCollapse-theCausesandSymptoms.newYork:mcGraw-Hill,newYork:1976.

[3]李秉成.企业财务困境形成过程研究[J].当代财经,2004,(1):109-112.

[4]张培莉.财务困境及其经济影响[J].财会月刊,2005,(B8):60-61.

突发性事件的特征篇8

摘要:指纹鉴定结论是诉讼中最广泛存在的物证之一。然而指纹由于其形成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表现为模糊、变形、残缺不全,影响并增加鉴定难度。本文旨在研究模糊指纹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并分析模糊指纹的鉴定条件和方法,以期最大限度挖掘模糊指纹的鉴定价值和证据潜力。

关键词:模糊指纹;特征;形成原因;条件;鉴定

在物证检验中,指纹鉴定以其具备科学性和可信性的鉴定结论成为重要的法庭科学证据。许多刑事案件得以侦破都得益于在刑事现场发现、提取、显现的重要指纹。作为证据链中重要的一环,指纹的形成具有复杂性,因而正常的平面捺印指纹与现场指纹存在很大区别。这种区别在指纹的外观形态、乳突花纹的粗细、密度、弯曲程度及细节特征等都有所反映,由此形成了模糊变形指纹。在现场上,模糊指纹出现率较高。因此,在操作层面上,准确进行指纹鉴定的前提条件就是如何识别和判断模糊指纹,及其发生的变化。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探讨模糊指纹形成、特点、鉴定条件、鉴定方法等问题,对于指纹的准确鉴定,具有一定基础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模糊指纹的形成原因分析

模糊指纹的成因有很多,在刑事案件现场所发现和提取的多是残缺变形指印,给鉴定人员的鉴定工作增加难度,有时候甚至使得案件的侦破滞留不前。因此,分析指纹变化的形成原因,是指纹鉴定工作必然要深入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乳突花纹的变化

我们知道,“手指的真皮结构呈犁沟和乳突状,乳突纹线和小犁沟线痕同时形成,或者交叉形成,会形成混合模糊指印”i。而乳突花纹本身也会产生变化,其中生理结构变化是因为不同的年龄阶段导致的变化,其变化规律大概是乳突纹线由细小密集变得宽大,再由宽大过渡为粗糙稀松,屈肌褶纹由少逐渐延伸增多。不包括少指、多指或畸型指等先天生理缺陷。固定性变化主要包括手指被烧伤、机械损伤等破坏,从而引起乳突花纹永久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具有特定性和不可重复性,据此将能作为特定特征使用。

(二)指纹形成的物质条件的变化

形成指印的介质按存在状态分为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形成指印的介质种类对指纹加层、减层、有色、无色等变化起主要影响作用,自然环境和气候的作用是辅助的。ii如介质色浅,由一些浅色的中介物质遗留在金属制品和玻璃等器皿上的指纹,经用照相法提取后,反差弱,纹线不清。灰尘污水等中介物质常形成平面加层模糊指纹等。

(三)指纹形成的机械作用造成的变化

作用人手指移动形成动态指印,使手印模糊不清。作用力角度大或者作用力不均,指印会变形,纹线疏密悬殊,密集处纹线痕不清晰,特征含混。

(四)承受客体对指印形成的影响

一般说来,承受客体表面的物理属性及表面的附着物的不同会影响指印的形成。“承受物体一般按种属分弹性、可塑性、光滑、粗糙以及圆柱体多边形和倾斜角度等不同,使之乳突花纹发生形变或量变的变化”,如粉墙、织物、粗糙木器、凹面茶杯身的指印受客体的经纬、裂纹等影响,基本是模糊的。

二、模糊指纹的特征

犯罪现场形成模糊指纹,正如上述,是诸多主、客观原因所决定的,更主要的是客观因素,因此模糊指纹出现率很高,清晰指纹出现率很低,这一特征决定了指纹鉴定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模糊指纹。

(一)三个特征点

特征和纹线有联系但也有区别。清晰纹线数量多而质量很低或者基本无特征是不能作为鉴定结论的。只有根据特征和及其相互关系构成了特定性才能进行同一认定,一个特征点不能构成特征关系,两个特征点可连成直线,但是如果将特征形状、大小、方向、位置、相隔线数、相互距离、相互角度等特征因素叫因子,那这条直线上的因子极其简单,特征质量不高。因而,起码需要三个可以组成三角形的特征,这样的特征质量能表明指纹一定范围内的特定性和不重复性。

(二)两个特征点,但必须有汗孔或乳突纹线固定变化的反映

在模糊指印中仅有一至两个较清晰的特征点,三特征点部分纹线周围有汗孔痕迹,亦可以构成模糊手印的鉴定条件。iii典型案例如1981年11月6日某港客运站咨询处现金被盗,用黑色静电复印粉显现出模糊指纹一枚,但局部可见一小眼特征和汗孔特征,判断具备鉴定条件。

三、模糊指纹的鉴定方法研究

模糊指纹有其特点,对模糊指纹的鉴定,也采用相应的办法。

(一)初步检验

首先,判断模糊程度,划分出模糊指纹中模糊、较模糊、清晰、较清晰纹线的范围。其次,识别模糊指印有无具备鉴定条件。在较清晰的部位找特征,如其具备三个特征,或两个特征以下,但有一定数量汗孔特征,即可开展深入鉴定。再次,对模糊指印清晰化处理。通过计算机技术对低质量的指纹图像进行适当和真实的还原处理,尽可能提升纹线清晰度。

(二)确定基点并寻找细节特征。

提取的现场指纹一般有的区域清楚,有的区域模糊,在清楚区域寻找清晰纹线的一般特征,标注并确定基点,下一步就是逐渐深入寻找、确定细节特征。常用的有效办法有追迹法和推理法。追迹法是从清楚区域扩大到模糊区域,从一端的纹线追迹到另一端的纹线,把可见纹线逐一细致查清,推理法既能从指纹中心到,也能从边缘到中心,对模糊部位进行大胆合理的猜测。iv同时综合利用如伤疤、皱纹、褶纹和汗孔等其他特征。具体方法依据个人习惯和样本特点灵活选择。

结合现场中指纹与周围其他痕迹物证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指纹的分布位置和承受客体物理性质等具体情况,仔细揣测、观察和分析残缺指纹的形态特点,同时联系客体在犯罪空间中的分布与周围其他物证的相互关系来判断遗留指纹的枚数和部位。如果无法准确定位指纹的方向位置,也可以利用犯罪发生时同一客观条件下进行现场模拟实验来判定。

(三)充分利用模糊指纹的有限特征

1.全面利用单一指纹特征。主要观察纹线的数量、长度、间距、弯曲程度、纹线流向和展开方向,单一纹线上各个细节特征的位置关系、数量、方向、形态、角度,汗孔特征的布局和相互关系等。

2.全面利用现场多枚指印。“多数模糊残缺指纹的特征数量少、特征价值不高,为修正这个缺点,我们可以把犯罪现场存在的所有具备鉴定价值指印拿来相互完善、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去架构指纹同一认定的科学知识基础。”比对样本和检材切忌单一对比,要交叉、重复对比,对现场提取到的所有的指纹都应当进行比对,此外,还可以全面利用不同指位可能出现的纹型相同的指纹一枚或几枚,寻找质量高的细节特征相符合的特征点。

(四)模糊指纹检验的实验探究

1.实验前期准备。(1)对样本的收集。根据实验的要求,加上便于操作的特点,样本由本人进行制作,

收集的是若干个实验对象(男女均有,21-23岁)的正常捺印指纹若干份,分成若干组,后根据我的实验要求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的模糊变形指纹。(2)对检材的制作。根据捺印作用力的不同,实验分若干组进行,每组实验对象对正常进行不同程度的变形,取这若干个实验对象的残缺变形指纹作为实验的检材。

2.实验器具。透明干净玻璃若干块,透明胶带,纸张,指纹刷,银粉,实验观察器具(放大镜、立体显微镜、扫描仪、计算机指纹识别系统)。

3.实验步骤。(1)将样本平均分为若干份发给各小组人员,在同等实验条件下每小组人员对样本进行捺印作用力大小和方向不同的变形。(2)实验一组对样本进行作用压力大时的指纹模糊。(3)实验二组对样本进行作用压力小时的指纹模糊。(4)实验三组对样本进行上、下、左、右的方向变化造成的模糊指纹。(5)各小组在实验完之后,在干净透明玻璃上做一枚正常捺印力度和垂直方向的正常指纹,以便对照。

4.实验结果及其讨论与分析。(1)当手指作用力较小时,指纹整体乳突花纹变得模糊,纹线变细,有的部位由于未接触而空白,背景干净,分离了原本的连接线,因为作用力小而与客体的接触面不全面,小勾小点小棒等细节特征而消失不见。(2)当手指作用力较大时,指纹整体乳突纹线变粗,相比正常指纹稍显模糊,背景不干净,有的纹线黏在一起呈片状,分离线变成结合,短棒变成小桥,起点终点变成分歧结合,部分区域难以判别纹线流向。(3)由于皮肤扩张,倾斜的作用力力点的前方,纹线间隔变宽,前凸纹弯曲度变小,整个指印朝力的方向压缩,花纹缩短;而由于皮肤压缩,力点的后方,纹线间隔变窄,后凸纹弯曲度变大,整个指印朝力的方向延伸,花纹拉长;“乳突纹线花纹的流向是随着手指压力方向的变化而变化”。(4)在压力方向的影响下,作用在哪一侧,其指纹纹线就在这一侧偏向细密,而与作用力方向相反的那一侧,指纹纹线就偏向疏松;

在指纹鉴定中,现有条件下鉴定人员在操作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时,要同等放大检材和样本的比例,不应忽视案件现场的具体情况,寻找细节特征应是稳定而本质的,注意判别变形的因素对指纹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影响,防止非本质特征的干扰,保障鉴定的准确度和结论的可信性。评断时,要确定位置、形态、质量、数量和各细节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特征因子的数量,比较各自的异同,再综合比较所有的异同,最终确认指纹的特定性,作出同一认定或否定的结论。(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

参考文献

[1]邹明理.痕迹学[m].法律出版社,1999.

[2]马洪臣.现场手印变形的原因和规律初探[J].刑事技术,2001(3).

突发性事件的特征篇9

被征地农民集体保有留用地,纳入城市规划

土地在中国经济强劲增长中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在高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利用低价强制征用农民土地、独家出让建设用地的独特土地制度安排,实现土地从资源向资产、资本的转化,获得巨额土地增值收益,以此作为城市建设的资本,为经济高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种以地谋发展模式的风险不断累积与加大,不仅加大了经济运行的风险,也带来被征地农民权益丧失和生计受影响的社会风险,以及导致官民冲突危及稳定的政治风险。

以地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从宏观层面看,一靠高投资和高出口,二是依托政府主导下的地区竞争。从结构特征看,主要依靠高速的工业化和快速的城市化两大引擎拉动。土地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土地的宽供应和高耗费保证了高投资;压低地价的低成本供地保障了高出口;以土地的招商引资推进了高速工业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助推了快速城镇化。由此形成独特的“以地谋发展”模式。主要依靠两大支柱。一靠强制、低价的征地制度。征地是农地非农化的惟一管道,国有土地成为非农建设的惟一合法用地。二靠政府垄断下的国有土地有偿出让制度。土地出让收入在地方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着。

以地谋发展模式在快速推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弊端,主要表现为:

一是政已经府成为土地违法违规的主体。在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担当着决策者、制定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裁决者的角色。地方建设主要依靠土地出让和土地抵押融资,地方政府也有多征、多占、多出让土地的激励,由此造成地方政府大量违规违法用地。2010年,全国违法用地的数量达6.6万件,面积达67.7万亩,占用耕地达27万亩。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未批先建问题突出。

二是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1997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逐年增长。2010年,10.7万亿元债务余额约占当年GDp的26.9%,加上名义指标表现的公共部门债务约相当于GDp的20%,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债券等约相当于GDp的6%,我国总体公共部门债务率在50%-55%,按照公共债务余额占GDp60%的欧盟标准,我国总体债务风险仍处于警戒线之内。但局部地区的债务情况不容乐观。至2010年底,我国东部地区加计划单列市、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负债率分别为19.2%、24.2%和36.4%,按美国口径都已越过警戒线。按加拿大口径,中部地区已经逼近警戒线,西部地区则远远超过警戒线。更重要的是,抵押土地已成为政府偿债的最重要来源,2010年底,各级政府承诺用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占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额比重为37.96%。一旦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就会急剧下降。

三是银行金融风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由省、市复制到县、乡,行业从城市建设、交通延展到新能源等各个领域。这些平台贷款有的是以可以很快变现的土地抵押,有的是以未来土地收入预期的收益权质押,有的干脆以政府信用担保,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截至2010年底,融资平台公司政府性债务余额占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的46.38%。地方各级政府已支出的债务余额中,用于土地收储的占10.62%。银行贷款总额占到地方政府性债务资金的79.01%,其中负偿还责任的债务中,银行贷款占比为74.84%。

四是形成政府与被征地农民的冲突和对立。根据国家局统计,群体性上访事件60%与土地有关。土地纠纷已经成为税费改革后农民上访的头号焦点,占社会上访总量的40%,其中征地补偿纠纷又占到土地纠纷的84.7%,每年因为征地拆迁引发的纠纷在400万件左右。

现行征地模式的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加大

我们对2003年以来国内媒体公开报道的116个征地上访和作整理与分析,有如下特点:

征地引发的呈加重和易发、多发态势。从时间顺序来看,2003年以来,由征地引发的冲突和发生频率呈加大之势。其中,2007年以后明显增加,2010年频繁发生,达到45件。2010年和2011年两年发生的征地就占到2003年-2011年被报道事件总数的62%。从地区分布来看,征地冲突案件不仅分布广、而且经济越发达地区,冲突爆发越集中。

被征地农民的上访多由所征土地被用于经营性用途而起。在116起征地上访事件中,有26起土地被征用后用于商品房建设,28起用于工业园区建设,9起用于商业旅游开发,这三项就占到报道事件的54%。被征地农民之所以对被征土地用于经营性用途反应非常强烈,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征收土地的低补偿与土地出让用于经营性用途的高价之间的反差太大。包括公路、铁路、机场、科教文卫等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工程征地引发的占41.3%。这些公益性项目征地引起农民上访甚至,主要是因为补偿费过低、土地款分配不透明等所致。在征地引发的农民上访和中,多存在地方政府违规违法征地行为。在116起媒体报道事件中,地方政府没有依法补偿的有61起,占53%,未批先用的有50起,占43%。受限于地方政府对媒体报道的不完全配合以及媒体对事件的选择性,统计数据是严重偏低的,实际违法征地事件比现在统计的比例要高得多。

征地冲突多由征地补偿低和补偿款的分配不公平、不透明引起,因政府应对方式不当而激发。从媒体披露的事件细节看,引发被征地农民不满的原因往往由多种因素组合而成。在116起事件中,征地冲突的起因主要是因征地补偿费太低的,共有100起,排在第一位,也有土地款分配不明的(33起)、被征地农民不知情的(28起)、被征地未按告知用途使用的(21起)以及补偿不到位的(17起)等等。农民的不满和上访,一旦地方政府应对不当,就会使矛盾激化,甚至演变为。在116起征地事件中,有73起农民反映冲突起因是地方政府、施工单位行为粗暴,排第二位。

面对征地问题,被征地农民多采取集体上访方式。一旦属地政府不能妥善解决,就走上一级级上访路。从媒体报道事件的不完全统计,有50例报道采取了以上访来解决问题,其中42例是采取集体上访。农民采取集体上访办法,主要是因为征地一般会占一村甚至几个村的土地,影响到一方百姓的生计。

在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被征地农民往往采取极端的方式。这些方式越来越危及社会稳定,造成的社会反响也越来越大。在116起所报道的征地冲突事件中,有67起农民采取的方式是极端的方式,其中,35起采取围攻政府或武力对抗;15起采取静坐示威;13起采取围堵道路;39起采取阻止项目及破坏施工的方式;拒绝合作的13起;还有11起采取自焚自杀的最极端、最无助的方式。采取正当方式的很少,只有2例举报、3例报警、12例向法院。

从冲突事件细节来看,农民不选择正当途径,主要是他们的利益诉求难以解决,于是,他们采取非正当途径,以扩大影响,给地方政府施加压力,以求获得问题的解决。但是,非正当方式一般波及的人群数量大,时间长,手段极端,容易造成冲突升级和不可控局面,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影响。在我们所能掌握的数据当中,冲突事件卷入人数最多的达两万人,50个案例有具体的伤亡人数记录,其中,发生死亡情况的案例有24个,最多的伤亡人数是157人,最大的死亡人数是6个。

政府对被征地农民上访和诉求处理不当,造成矛盾激化,形成政府与农民对立,是引发的主因。在报道的116起被征地事件中,政府采取极端方式的有86起。其中,出动警察、武警等工具的有62起,抓人的有43起,打人的有38起,黑社会介入的有28起,甚至到开枪程度的有2起。只有35起是采取妥协的提高补偿的办法,还有6起是采取分化的办法,有24起干脆不予理睬,由法院判决的只有14起。

现行征地制度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起到了重要支撑保障作用。但是,低价、强制的征地模式,已经造成社会不稳定,影响社会和谐,危及国家长治久安,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改革征地制度

在中国下一个战略机遇期,必须以改革征地制度为突破口,改变现行以地谋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共赢。

一是改变现行征地拆迁模式,让农民成为城市化进程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传统以地谋发展模式的弊端,主要在于,在征地拆迁中,将被征地农民排斥在外,使农民与地方政府成为利益的对立者。征地拆迁的主体――政府和被征地拆迁的客体――老百姓在利益博弈过程中,利益实际流向了所谓维护老百姓利益的“野蛮势力甚至黑恶势力”,良民得利很少。政府组织征地拆迁,违法利益的主体往往很容易与老百姓形成抵制和反对政府的力量,并且违法的主体往往与政府官员关系都很深,所以“越打越大(打架的规模)、越打越多(补偿的价款)”,造成征地拆迁财务成本高、行政成本高、负面大。

海南等地的经验表明,让农民成为征地拆迁的实施主体,从征地拆迁的开端就能得到一笔收入,将征地拆迁成本与农民利益捆绑,避免了政府与农民的直接对立,解决了传统征地模式下,地方政府陷入无解的违规违建导致高昂的城市化成本。新的征地拆迁方法,政府不用支付违章建筑和抢建抢种的款项,在征地拆迁的过程中补偿给违章建筑和抢建抢种的款项一般都大于50%,因而财务成本低、行政成本低、老百姓收益高。

我们建议,在征地制度改革和正在进行的土地管理法修改中,明确由农民集体成立征地拆迁公司,作为征地拆迁的主体。地方政府经过合理评估后,将征地拆迁补偿费用统一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剩余部分归农村集体组织合理分配使用。

二是实现集体建设用地和国有建设用地同地、同价、同权,必须找到两种土地所有制在用途管制下的权利平等的办法,让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级差收益。

我们建议,在征地制度改革和土地管理法修改中,政府征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不能再按照农用地价格的标准补偿,必须按非农用地的市场价格进行赔偿。不管城市圈内还是城市圈外,都允许集体建设用地的存在,集体建设用地可以同国有土地一样出让其使用权。

突发性事件的特征篇10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冲突;n270;注意;抑制

中图分类号:R741.044,Q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11)002-0150-06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1.02.省略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workingmechanismoftheconflictprocessingsystemfordual-attributeconflictunderdifferentattentiveconditions.methods:event-relatedpotentials(eRps)wererecordedin15subjectswhiletheywereperformingadual-attributematchingtask.Visualstimulusspotsweresequentiallypresentedinpair,whichwereoffourcategories:①C-p-,colorsame,positionsame;②C-p+,colorsame,positiondifferent;③C+p-,colordifferent,positionsame;④C+p+,colordifferent,positiondifferent.participantswereinstructedtodiscriminatewhethertheattributesofthefirststimulus(S1)werethesameasthoseofthesecondone(S2)inpairintwodifferentsessionsaccordingtodifferentattentioninstructions:attendingtocolor(ac)andattendingtoposition(ap).Fourconditions,match,task-irrelevantconflict,task-relevantconflict,conjunctionconflictswereincluded.Results:inthetimewindowof201~350msaftertheonsetofS2,aneRpcomponentn270,waselicitedinalltheconflictconditionswiththeamplitudeenhancedinthetask-relevantmismatch.theamplitudeofn270intheconjunctionmismatchconditionwaslowerthanthatofthetask-relevantmismatchconditioninacorapsession.then270amplitudeofthetask-relevantconditionwasequaltothatofthesummationofthetask-irrelevantandtheconjunctionconditions.Conclusion:thedecrementofn270mayreflectanactivesuppressionfortheprocessingoftheirrelevantconflictundertop-downinhibitorymodulation.

【Keywords】event-relatedpotential(eRp),conflict,n270,attention,inhibition

(ChinmentHealthJ,2011,25(2):150-155.)

外部世界的信息进入脑内,经过分析处理后存储在记忆系统,当后续刺激的信息与存储在脑内的信息不同(冲突)时可诱发出事件相关电位成分n270[1-5]。该成分的出现与信息的物理特征无关,即无论是颜色冲突[2]、形状冲突[3]、位置冲突[4]等均可引出此负波。由此推测人脑内存在一个冲突处理系统负责对冲突信息进行加工与处理,n270就是反映该系统活动的电生理学指标[1-5]。注意系统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控制机制调节其他信息处理系统的活动。注意刺激的某个特征可使处理该特征的神经细胞活动增强,而处理未被注意的特征的神经细胞则活动减弱。这说明注意对其他系统的自上而下的调节过程包括易化与抑制两个方面[6-7]。前期研究发现注意能够调节冲突处理系统的活动,尽管n270的出现并不依赖于注意,但注意可使其波幅增高[8]。而当注意含有双特征冲突的信息(颜色和形状)中的一个冲突特征时,n270的波幅降低,低于只含有注意相关冲突状态引出的n270波幅[9-10]。这一现象是否与注意对冲突处理系统的调节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此外,一些研究已证实,人脑对视觉信息的分析处理存在两条通路:腹侧通路又称颞枕通路,主要负责物体的识别(如:颜色和形状特征);背侧通路又称顶枕通路,主要处理物体的空间位置特征[11-12]。前期有关双特征冲突处理的研究中,两个特征都是经腹侧通路处理的[9-10],而当一个特征由腹侧通路处理而另一个特征由背侧通路处理时,会出现什么结果呢?有相同的结果出现尚不得而知。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同时具有颜色和位置双特征(分别由腹侧通路和背侧通路处理)的图片组成刺激对,对人脑冲突处理系统处理双冲突信息的工作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7年12月通过广告有偿招募15名健康志愿者参与本试验,男性8人,女性7人;年龄20~27岁,平均(24±2)岁。入组条件:所有受试者均达大学文化水平,视力正常或校正至正常,否认神经及精神疾病家族史。

1.2仪器设备

美国neuroscan(neurosoft,inc.Sterling,USa)多导脑电诱发电位工作站的Stim系统控制视觉刺激的呈现,SCan系统同步记录脑电波。

1.3刺激组成

刺激由216对直径为2cm的圆点组成。每个刺激同时具有两种物理特征:颜色特征和位置特征。3种颜色(红、黄、兰)和3种位置(屏幕中央点、水平轴上左右各距中央点100mm的2点)随机组合成刺激,先后呈现的2个刺激构成一对刺激。每一刺激对中第一个刺激(S1)的起始点与第二个刺激(S2)的起始点间隔500ms,持续时间分别为300ms。每对刺激间隔5s。每个刺激的平均视角校正至1.1°。刺激对有4种组合:(1)S1和S2的颜色、位置均相同即匹配状态(C-p-);(2)S1和S2的颜色相同,而位置不同即位置冲突状态(C-p+);(3)S1和S2的颜色不同,而位置相同即颜色冲突状态(C+p-);(4)S1和S2的颜色、位置均不同即双冲突状态(C+p+)。这4种组合刺激对的概率相等且在屏幕上随机呈现。

1.4试验程序

安装完毕,受试者坐于屏蔽室内一张舒适的椅子上,两眼注视屏幕中心的一点,眼睛距屏幕中心1m。刺激系统控制刺激在屏幕上的呈现。受试者的任务为辨别前后出现的2个刺激特定属性是否相同,相同时左手按键盒的一个键,不同时右手按键盒的另一个键,要求一旦识别即尽快按键。根据任务的不同,实验分为两部分进行,每部分刺激均由上述4种类型组成,但两部分分别随机化。第一部分(ac),受试者只需注意颜色特征,即判断S1和S2的颜色是否相同,并做出相应的按键反应,不管位置如何。第二部分(ap),受试者只需注意位置特征,即判断S1和S2的位置是否相同,并做出相应的按键反应,不管颜色如何。每位受试者在实验中左右手反应平衡。10次练习后,刺激事件顺序呈现。

使用银/氯化银电极,依国际标准10/20系统自头皮20个电极部位(Fp1,Fp2,F7,F8,F3,F4,Fz,t3,t4,t5,t6,C3,C4,Cz,p3,p4,pz,o1,o2,oz)同步记录脑电。双耳联合电极作为参考电极。电极皮肤阻抗在5kΩ以下。水平眼动监测电极位于双外眦外2cm,垂直眼动由左眼眶上下处记录。信号经放大器放大,滤波0.05~100Hz,采样频率为1000Hz,数据储存于硬盘待分析。错误反应及混有眼动的脑电事件被去除。每个导联及每种状态的eRp被分别叠加,每种状态至少有40个事件参与叠加,叠加的时间区段为1700ms,自S1前200ms至S2后1000ms,并取S1前200ms的电压均值作为基线。

1.5数据分析

将刺激对类型与两个任务结合起来,归纳为4种状态:ac/C-p-和ap/C-p-属于匹配状态;ac/C-p+和ap/C+p-中的冲突特征是与任务不相关的,称注意无关冲突状态;ac/C+S-和ap/C-p+中的冲突特征是与任务相关的,称注意相关冲突状态;而ac/C+p+和ap/C+p+中既有与任务相关也有与之无关的特征冲突,称为双特征冲突状态。重点观察大脑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四个部位的电活动,将F3和C3部位的平均电压作为左额、中央部位的电压,将F4和C4部位的平均电压作为右额、中央部位的电压,将p3和o1部位的平均电压作为左顶枕部位的电压,将p4和o2部位的平均电压作为右顶枕部位的电压。应用StatiStiCa7.0统计软件,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不同注意任务下各种类型的刺激诱发出的eRp的波幅变化。对于行为学数据,则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所有状态的反应时间和正确率。所涉及的统计学检验均以p

2结果

2.1eRp结果

ac和ap两种注意任务诱发出的eRp曲线的组合见图1,它包括匹配(ac/C-p-和ap/C-p-)、注意无关冲突(ac/C-p+和ap/C+p-)、注意相关冲突(ac/C+p-和ap/C-p+)和双冲突(ac/C+p+和ap/C+p+)4种状态。在201-350ms的时间窗内,除匹配状态外所有的冲突状态均引出了n270,4种状态引出的eRp波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35,p=0.021)。两两比较显示,注意相关冲突引出的n270波幅高于注意无关状态和双冲突状态(p

分别在ac和ap两种注意任务中用C-p+、C+p-和C+p+减去C-p-获得的差异曲线见图3a。注意相关冲突的差异曲线的n270电压最高,双冲突状态的n270电压高于注意无关冲突但却低于注意相关冲突状态。注意相关冲突的n270波幅等于双冲突和注意无关冲突状态的n270波幅之和,方差分析显示这两者波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F=0.91,p=0.743;ap:F=0.27,p=0.254)(表2)。在差异曲线的地形图上(图4)可见到不同任务、不同状态的n270都主要分布在中央和顶区。

2.2行为学结果

表3显示了两种注意任务中各种刺激状态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在同一注意任务中,4种刺激状态间的反应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56,p=0.038)。两两比较显示,冲突刺激的反应时间比匹配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p=0.025),双冲突状态和注意相关冲突状态的反应时均长于注意无关冲突状态的反应时(p=0.033),而双冲突状态和注意相关冲突状态的反应时

3讨论

注意系统在认知活动的各个层次发挥着作用并与脑的其他部位相互影响。由于信息处理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在任何一个时刻,呈现在人眼前的成千上万的信息中只有一小部分能够被人脑进一步加工处理。因而,选择性注意即从诸多信息中选择出相关的信息进行加工就显得至关重要[13]。另一方面,这种选择还必须同时依赖于对无关刺激的抑制才能完成[14]。早期选择理论认为选择过程发生在刺激的感知阶段,此时信息尚未被分析识别;晚期选择理论则认为选择过程发生在识别与反应之间,所有的信息都能被处理,但只有一小部分能引起反应[15]。但这两种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现存的实验结果。本文同意Corbetta等的观点:注意的选择机制作用在信息处理的各个水平[15]。选择性注意对初级视觉皮层的自上而下的调节既包括对被注意特征的易化,也包括对未被注意特征的抑制[16]。这一机制同样也作用在冲突处理系统,使得被注意和未被注意的冲突特征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理。在本实验中,注意相关冲突和注意无关冲突均能引出n270,这说明冲突处理系统能够自动启动。注意相关冲突的n270波幅高于注意无关冲突提示注意使相关冲突的处理活动增强[8]。

本研究结果显示,当双特征冲突同时存在而只注意一个特征时,无论是注意颜色还是注意位置,双冲突状态引出的n270波幅低于注意相关冲突状态。该结果与前期注意颜色和形状的eRp研究结果一致[9],说明无论对于均由腹侧通路处理的两个特征,还是对于分别由腹侧和背侧两条通路处理的两个特征,冲突处理系统均采用同一处理模式。本研究还发现,注意相关冲突状态的n270波幅等于双冲突状态和注意无关冲突状态的n270波幅之和,即双冲突状态减低的n270波幅值与注意无关冲突状态的n270波幅相当。双冲突状态n270波幅的减低与注意的抑制性调节有关。冲突处理系统对冲突信息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处理注意无关冲突只需要该系统中的一小部分神经元活动即可完成,而一但冲突被注意,该系统中的所有神经资源就被调配参与冲突的处理,使该系统的活动达到饱和。双冲突状态下,两个同时存在的冲突就会相互竞争有限的神经资源。按照注意任务的指令,为了确保注意相关冲突准确而迅捷的处理,注意自上而下的抑制机制作用于冲突处理系统中的数量相当于处理注意无关冲突所需的一部分神经元数量,使注意无关冲突的处理被抑制。由于被抑制的神经元不可能再参与注意相关冲突的处理,使处理注意相关冲突的神经资源减少,反映为处理其活动的n270波幅就减低。抑制注意无关冲突处理的过程伴随有冲突处理系统中神经资源的消耗,说明这并非单纯而被动的抑制过程即某种因素作用于神经元使之失活,而是在注意的调节下,这部分神经资源主动地活动但不是去处理无关冲突而是与记忆系统建立联系,使得注意无关冲突暂时保留在工作记忆中。

总之,当选择性注意一个刺激特征时,颜色冲突、位置冲突及颜色和位置的双冲突均可引出负波-n270。双冲突状态的n270波幅减低提示在注意系统自上而下的抑制调节下,冲突处理系统的一部分神经资源被消耗从而抑制了注意无关冲突的处理。

4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32导联)技术,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在研究人脑的认知活动过程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存在空间分辨率不佳的缺陷。尽管我们在冲突处理系统的存在和工作机制的研究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仍然未能从结构水平上确定该信息处理系统的位置及组成。在今后的研究中采用事件相关的功能磁共振技术可能会使我们对n270以及冲突处理系统的意义有更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wangYp,tianSJ,wangHJ,etal.event-relatedpotentialsevokedbymulti-featureconflictunderdifferentattentiveconditions[J].expBrainRes,2003,148:451457.

[2]tianSJ,wangYp,wangHJ,etal.interstimulusintervaleff-ectonevent-relatedpotentialn270inacolormatchingtask[J].Clinelectroencephalogr,2001,32:82-86.

[3]CuiLL,wangYp,wangHJ,etal.Humanbrainsub-systemsfordiscriminationofvisualshapes[J].neuroreport,2000,11(1):2415-2418.

[4]YangJ,wangYp.event-relatedpotentialselicitedbystimulusspatialdiscrepancyinhumans[J].neurosciLett,2002,326(2):73-76.

[5]maow,wangY.Variousconflictsfromventralanddorsalstr-eamsaresequentiallyprocessedinacommonsystem[J].expBrainRes,2007,177(1):113-121.

[6]GhatanpH,HsiehJC,peterssonKm,etal.Coexistenceofattention-basedfacilitationandinhibitioninthehumancortex[J].neuroimage,1998,7:23-29.

[7]SlotnickSD,SchwarzbachJ,YantisS.attentionalinhibitionofvisualprocessinginhumanstriateandextrastriatecortex[J].neuroimage,2003,19:1602-1611.

[8]wangHJ,wangYp,KongJ,etal.enhencementofconflictprocessingactivityinhumanbrainundertaskrelevantcondition[J].neurosciLett2001,298(3):155-158.

[9]wangYp,CuiLL,wangHJ,etal.thesequentialprocessingofvisualfeatureconjunctionmismatchesinthehumanbrain[J].psychophysiology,2004,41:21-29.

[10]崔莉莉,王玉平.注意对脑内双冲突信息串行处理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7,4(5):28-30.

[11]FellemanDJ,VanessenDC.Distributedhierarchicalprocessingintheprimatecerebralcortex[J].CerebCortex,1991,1(1):1-47.

[12]UngerleiderLG,HaxbyJV.“what”and“where”inthehumanbrain[J].Curropinneurobiol,1994,4:157-165.

[13]Corbettam,miezinFm,DobmeyerS,etal.attentionalmodulationofneuralprocessingofshape,color,andvelocityinhumans[J].Science,1990,248(4962):1556-1559.

[14]GaravanH.Righthemisphericdominanceofinhibitorycontrol:anevent-relatedfunctionalmRistudy[J].procnatlacadSciUSa,1999,96(14):8301-8306.

[15]Corbettam,miezinFm,DobmeyerS,etal.Selectiveanddividedattentionduringvisualdiscriminationofshape,color,andspeed:functionalanatomyby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J].Jneurosci,1991,11(8):2383-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