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4:30

农学专业体会篇1

关键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会计基础;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171-03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依托原有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于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个本科专业。会计基础课程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专业会计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不同于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课程实践,有其专业的独特要求。现今的会计基础课程多以工业企业为实践教学案例,其实践教学内容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并不完全相符。一方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为了适应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而设立的,面向的是的广大农村,是农村中的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国家解决的“三农”问题需要依靠的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必然要走科学管理的道路,科学管理的道路必然要产生对农业会计和财务管理专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的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又是以的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的农业生产与工业制造业相比,其价值运动有着显著的生命特征和自然再生产特征,对农业生产中价值运动的核算需要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各高校当前培养的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不能适应农业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要求。为了确保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满足农村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有必要加强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

一、构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1.构建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完善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农村区域发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企业、农业推广管理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从事计划、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发展、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一是将服务领域直指农村,学生进校就要确立自己的就业方向,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在会计基础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上,内容的安排上就要充分体现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内容。二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一个复合型的专业,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除了具备大学教育所具有的科技和人文知识外,还要求具备与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相关的管理、推广、经济、法律、税收、农业政策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会计基础知识就是学生对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基本经济知识认识的一门课程。三是从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毕业生工作去向上看,有部分人才是流向各类涉农的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学生需要掌握一些涉农企业相关的经济知识。会计基础课程作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所接触的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

2.构建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克服会计基础理论教学的抽象性,增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对会计基础实践材料感性认识的要求。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生有90%以上都是来自农村区域的藏族学生,学生来校之前都没有任何的会计基础知识,加上语言文化的差异,学习的任务非常艰巨。在会计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中,由于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教师讲得多,演示得少,使学生听得多,看得少,动得少,因此学生只能凭空记忆,感到枯燥乏味,容易失去兴趣。如:在讲“账户的结构”时,教师在黑板上采用简单的“t”形账,说明“资产账户借记增加,贷方记减少;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记减少,贷方记增加”,或者用一张账页进行简单的演示,说明在这张账页上该如何进行资产的登记和负债的登记,但究竟为什么这样登记?业务又如何分类?通过理论讲解和简单的演示很难说清,加之会计基础课程案例多以工业企业为例进行说明,学生对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远不如对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更加了解,所以学生对会计基础课程理论知识难以理解。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既能使理论变得容易理解,又能增强学生对整个会计基础课程实践系统性的认识,学生按岗位实践如同当上了企业的会计人员一样,感到新鲜、好奇,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如果能发挥藏族学生的语言优势,让学生用藏语解释实践材料,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构建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增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会计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要求。掌握知识和技能是学生能力获得和发展的基础,任何一种能力离开了具体的实践活动都不可能得到发展。会计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学科,理论教学可以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从理论上对会计的基本工作过程有一定的认识,但其可能会导致与实际工作需要相脱节,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生,会计基础理论多以工业企业为例进行讲解说明,而学生将来毕业多数是在农村区域工作,学生就会认为所学并非所用,学生本身学习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就感觉枯燥,而所学又并非所用,自然影响教学质量,而实践环节的教学使得会计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缩短了理论和实践的距离,它通过真实的会计基本工作资料的展示、仿真性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会计基本工作,通过实践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操作能力,尤其在实践和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加入一些农业企业的案例进行说明和实践操作,既能达到教学相长,提高会计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又能让学生对会计基本工作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的认识,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农村区域会计人才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4.构建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解决学生就业压力的要求。每年在自治区和我校举办的各类人才招聘会上都会提供一些会计职业岗位,但敢于应聘的学生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是一些招聘岗位招募人才时,要求学生要有会计资格证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生在校时只接触了一些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很多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学习兴趣本身就不太浓,在校也没考证的一些意识,一听说要有相关的会计资格证,自然打了退堂鼓;二是学生对会计知识的认识不够充分、全面,没有胆量去应聘。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曾有过在一些餐饮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汽车修理修配企业打工的经历,由于各企业财务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学生很难接触到原始的会计资料,在工作过程中,学生感觉各行各业的会计知识有较大的差异,觉得自身对会计知识的认识不够充分、全面,不敢去应聘。三是我区近几年就业形式较好,学生把目标都放在一些大的行政事业单位,对去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农业企业就业没有兴趣,更不会有将来到一些企业去独当一面的想法。因此,构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拓宽学生对各行业的会计基本工作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就业的自信心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现阶段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一套操作性强的、适合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材。合适的专业教材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非每所学校都具备自主研发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材的条件和能力,我校一般选择用现成的教材,即买即用,节省教研成本,然而现有的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材大多是以工业企业为例进行案例的编制,多是采用某工业企业12月份的经济业务进行综合实践。实践中一般都是按照凭证―账簿―报表的循环,直接将原始凭证印制成教材,让学生从裁剪粘贴到记账凭证的编制,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编制会计报表。对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生而言,一方面,教材选择的案例针对性不强,多是工业企业的案例而缺乏农业企业的案例,多数实践教材所设计的案例没有将学生置身于企业实际的真实场景中,只是强化一下课堂所学知识而已,没有起到理论联系实际效果的作用,更谈不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分析判断能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实践流程的选用有专项实践流程和综合实践流程两类,由于模拟实践的实际限制和会计环境的多样性,因此,学生很难真正掌握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的会计处理的业务流程。此外,在学习中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只需学会会计核算等基本的操作即可,至于在工作中如何进行审核、监督及对农村区域专业的职业进行判断,在现有的会计基础实践教材中都没有体现。从专业的角度看,没有适合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材。

2.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单一。目前,我校开设的会计基础实践课程只有手工模拟实践,没有会计电算化,学生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途径主要还是靠手工模拟实验室,实践中只涉及如何进行会计分录的登记,忽视对交易或事项的确认,手工模拟实践的层次较低,主要是会计核算知识的实践,只培养了学生的账务处理能力,没有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是非会计专业,行业会计的实践项目单一,主要是传统的工业企业会计的实践项目,农业企业和其他行业会计的实践项目没有涉及;实践项目局限在会计核算上,一些与之紧密相关的如审计、税务等课程我校并未安排实践内容;教材提供的实践项目都未曾提及企业部门设置,凭证的传递流程,财会部门各岗位的设置等内容,导致实践项目的内容与企业错综复杂的实际业务相比较为单一,缺乏多层次、多岗位的综合实践,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缺乏有效的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方法和有效的实践组织形式。会计基础课程实践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表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老师在台上通过手工操作材料的演示,让学生照着一步一步地操作,或是只以少数的几个案例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理解操作方法然后一步一步操作,但受制于手工材料演示效果的局限和多媒体演示数量的限制,学生的接受效果并不是很好,可以说仍然是在按照教师的意图安排一切,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由于购置实践材料时,考虑到实践经费的支出情况,会计实践的教学组织方式我校采取的是三人一个小组式的分组实践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方式体现不出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小组中有些同学不积极参加实践,而把实践内容交给其他组员去完成,达不到每个同学都能提高基本核算技能训练和多岗位实践技能训练的目的。

4.教师自身缺乏农村经济组织的会计工作实践操作知识。教师是会计基础课程实践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自身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好的教学态度和敬业精神,而且要有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但他们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理论和研究水平高,但缺乏实际工作经历和机会,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自如的调整、组合教学内容,也不能与企业实际操作结合指导实践课程,教师的指导和解释缺乏真实性和权威性,导致实践课上容易出现空洞的说教,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学院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教师对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既没有内在需求的欲望,也没有外在环境的压力,不可避免出现教师脱离实践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实训教学的效果。就企业而言,由于财务工作性质特殊,它集中反映企业的资金流量、财务状况、税负等方面的情况,涉及企业内部的一些信息,也不便让来企业实践的外来人员知道,安排教师参与实践也有一定的难度。

三、构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

1.创新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会计基础课程实践教材的内容和实践项目。一是要结合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要求,编写适合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实践教材,补充与农业经济组织相关的教学案例,增加农业经济组织的实践项目,通过案例和农业经济组织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加深对会计基础理论知识认识的同时,在学校里就能接触到一些农业经济组织会计操作的流程和案例,熟悉农业经济组织就业岗位的需求,缩短到工作岗位后的实际运用时间,也能更好地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二是在会计基础理论知识讲解的部分就注重引入农业企业经营的案例,让学生对农业经济组织的一些实践操作案例和材料有一定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加快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熟练掌握的程度。三是结合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常在一些饭店、建筑行业、修理修配行业勤工俭学的实际,为拓展学生对行业会计的认识,让这部分学生平时多关注所在企业的经济业务实际,自己对各类企业建账、记账的知识进行一些了解和认识,并让这部分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一些交流,交流自己勤工俭学过程中所学习到的会计操作知识和技能,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让学生把自己置身于企业实际的真实场景中,即能起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也能引领更多的学生主动学习会计知识,也是对实践项目的很好补充。

2.构建会计基础理论认知、单项实践操作内容认知、综合实践素质培养的实践教学认知体系。理论知识是会计基础课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让学生学习会计基础理论知识,要让学生对整本课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要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主线进行梳理,从会计的内容、方法、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分录的编制、试算平衡等几个主线上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单项实践操作是对会计资料综合内容的分解,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要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会计的实践环境,了解会计资料的生成过程,让学生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会计报表的各项内容逐一认识。可事先要求学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各种类型的原始凭证,加深学生对原始凭证的认识,给学生发放一些收款、付款和转账凭证、总账和明细账账页、会计报表等会计手工记账的材料,播放一些会计实践操作盘中的案例,让学生见识到原始凭证的类型及填制方法、记账凭证、各类账页和会计报表的基本格式及填制方法,能让学生很快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会计工作的流程,并能很快将理论运用于实践。

综合实践素质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单项材料认知的基础上,将整套会计参考资料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翻阅参考资料对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和会计报表的整套会计工作资料有更强的感性认识,也让学生体会到会计工作要求的细致性、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思考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创新意识。

3.构建课堂实训、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的实践操作体系。在理论认知的基础上安排实践操作。一是课堂实训。课堂实训是指将实训内容贯穿于理论教学过程当中,在进行理论课学习的同时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填制融入理论教学中边讲边练当场指导实训,其设置是按照“必须、够用、实用”和突出农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重点围绕会计基本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有计划地设置课堂实训内容,通过课堂模拟学习,巩固知识,培养具体的操作技能。二是基本技能训练。基本技能训练是学生从事会计职业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属专业共性技能,主要包括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农业经济组织的账务处理、报表编制等基本技能训练,可通过进行一周的手工会计模拟实训,重点培养学生单项操作技能,然后进行综合模拟手工实习,强化会计专业学生对基本技能熟练的应用和掌握。三是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技能是会计从业者在会计工作中应具备的技能,主要是指学生通过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根据学生就业的岗位需求而设计的专业技能,属于专业方向性技能。对农区专业的学生可安排会计电算化系统模拟实习,以培养学生对所学会计理论和会计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也可在教学中安排农业企业会计模拟、纳税申报、审计、财务软件等1―2周不等的专业技能实训,实现从实训模拟到实际应用的过渡。

4.改进实践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多样的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目前,我们采用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局限于室内的手工模拟操作,教师为学生准备实习资料和实训指导书,安排学生集中练习各个岗位的会计工作,了解会计凭证、账簿的、报表的生成环节和相关手续,了解账证、账账、账表之间的钩稽关系,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将实践学生分组,三人为一小组,由教师指定实践材料,小组长负责小组内的工作分工与协作,实践中途将工作在小组内进行换岗实践。这样组织实践教学:一是为了节约实践教学经费;二是可以在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在一个空间范围内更好地组织教学,免去了分批次实践花费的时间。但这样组织实践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在三人的小组内,老师无法全程监控每一个小组的实践质量;二是小组内的成员中一些偷懒的学生自己不做,把工作全压在其他两位同学的身上甚至是就压在一个同学的身上,这样,做工作的同学感到任务很重,时间来不及,而不做工作的同学没有工作的责任心,也学不到实践操作的技能。因此,为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教师应该积极思考改进实践教学组织的方式、方法,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多申请实践经费,尽量采购更多的实践材料,以一人为一小组,完成所有的实践操作任务,这样就不会出现将工作推给他人的情况,但在操作中要注意学生抄袭他人实践材料的情况,可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演示每一个环节实践材料的操作,尽量让学生能实际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心。还可以在工作开始之前,将三人小组的工作分项指定到个人,对个人材料不全影响到他人实践材料操作的,可由其他人来帮助他完成所负责的工作,但负责该实践部分的同学实践成绩不能得分。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各小组收集一些行业会计操作的简单资料,并以收集到的资料开展会计操作流程的专题讨论会议。

5.加强与农业企业的联合,积极创建校外实训基地。我校的会计基础课程实习以室内实践为主,学生少有到校外实习的机会,实践活动缺少与社会的联系,因此,应加强与农业企业的联合,建立与会计实践环节相适应的企业实习基地,充分发挥我校的优势,调动教师的资源,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支持落实校企联合实习基地建设,不仅把校企联合实习基地作为学生实习的场地,组织学生现场参观农业生产型企业,使学生能亲身体会到农业生产中自然再生产的自然属性,通过社会实践或课程实习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农场管理与分配体制,了解和熟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内容及财务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知识,使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获得统一。还可利用校外实践基地更好地锻炼教师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教师在授课中的自信心,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基于会计学科就业面较广,能提供较多的课外专业性实践机会,积极探寻长期的实习合作企业,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开展实习工作,这些实习可以是参观、考察,也可以是上岗参与会计工作,它有别于毕业实习,在时间上可以较短,让学生在实习中增强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对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吕学典.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1).

农学专业体会篇2

关键词:植物保护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

以往的大学教育为精英教育,本科教育处于教育的顶层,专业设置细适应了计划经济的要求。在大学教育逐渐成为大众化教育的时期,本科教育位居整个教育中层,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要求本科专业口径要宽,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这样要求加强基础,缩短学时,淡化专业,拓宽口径。如何合理地利用好传统专业优势资源,打破旧的、固有的、传统的窄口径专业设置结构,构建适应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宽口径的专业,如何将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协调好,不能将专业课程一唯淡化,是当前专业设置上面临的、必须立即着手解决的问题,以免培养的人才成为不懂专业的大学生。

一、国外农业类专业改革现状比较

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类专业一般口径较宽,表现在基础课程体系在同类专业中通用和学科间课程的相互渗透,同时强调与新的农业生产体系相吻合,学生的选修面较大,并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美国要求农科大学生应该适应平均每4~5年改变一次工作岗位的需要,各专业适当拓宽基础,培养知识面宽、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即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在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的更新由教师主动提出,由学院的课程委员会审定。为适应培养多样化人才的要求,发达国家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探究式、讨论式等启发式教学方法普遍应用,并且更加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日本的大学绝大多数是大学一、二年级学习基础理论和文化教养;三、四年级进入主修课学习,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取一门主修学科,即为专业;三年级逐渐接触专业,三年级下学期,按其兴趣、职业方向、能力等确定相应的研究方向并进入相应的研究室,四年级做毕业论文。日本农业教育课程不断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而变化,教育内容面向社会实际需要,增加了许多新兴学科和特色学科。各级农业学校紧密结合地区农业经济开设了与地区紧密结合型课程,直接为地方农业经济发展服务。农业专业知识不仅仅局限于面向第一产业的耕田、畜产等农业直接相关知识的学习,还增加了农业管理、农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知识。农业高中普遍增设了普通课程和专业课程,涉及了更广泛的农业相关领域,供学生从更宽的范围选择履修科目。

二、国内农业类专业改革现状比较

我国以往传统农业类专业设置较细,重视专业对口,强调专门技术和知识的传授,以适应社会需求。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厚基础、强能力,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不少高校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诸如生物、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受到各院校的普遍重视,学科间交叉融合,提升传统学科的水平。农业类专业开设了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土地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等专业课程,为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奠定基础。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一些专业被指定了专业方向。例如,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种子方向)、园艺(观赏植物方向);浙江大学:农学(种子工程与生物技术方向、农产品生产与经营两个方向)、植物保护(农业生物及信息技术方向);贵州大学:农学(烟草、种子、药用植物三个方向);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应用真菌学、农药学两个方向);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城市规划方向)、园艺专业(观光园艺方向)、农学专业(技术与管理、设施农业两个方向)、植物保护专业(计算机应用)、草业科学专业(草业工程与城镇绿化方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企业规划与形象设计、物业管理两个方向);四川农业大学:生物技术(植物、动物两个方向);北京农学院:园林(风景园林方向)、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旅游管理方向)。

三、重新定位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面对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才需求日益增多,综合素质要求提高。拓宽植物保护人才培养的专业口径,提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内涵,设置植物保护宽口径专业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植物保护专业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植物保护专业处于综合型大学建设中,人才培养出现新的问题。比如,生源不足、社会对毕业生有效需求不足、经费投入不足、学科实力不强、科研基础薄弱、生源素质较差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因此,办学需要重新定位,尤其是在综合性大学的大背景下重新定位,不追求主导学科,而要努力成为优势学科;不求做大,但求做强。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加强多科综合,优势互补,向交叉、边缘学科拓展。

在专业设置上,坚持“大调整”、“宽口径”,主动适应生命科学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从社会需求看,农科大学生必须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众所周知,农村社会分工十分粗略,农科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往往会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包括社会问题,农科大学生只有具备方方面面的知识和能力,才能解决纷繁复杂问题和矛盾,才能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单科性的农业高校受办学条件的限制,很难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而综合性大学门类齐全,学科众多,有利于拓宽农科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综合大学农科院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将资源优势切实应用于人才培养中。其次,应贯彻“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拓宽专业口径,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宽厚的基础,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舞台和后劲。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和教学安排上体现“重实践、个性化”,农业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增加综合性实验、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等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实践能力。通过实行学分制、选修课制等,使学生的发展更具个性化。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

四、植物保护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开展,为了改变高等农林院校偏窄的专业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各高等农林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主要表现在对“宽基础复合型人才”、“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方面。

五、植物保护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特色与创新

在植物保护专业人才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注重“多样化、高素质、强应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课程分为普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综合教育课程三个类别。其中,普通教育课程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经济管理、外语、体育、实践训练课程模块。专业教育课程包括了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和综合特色、专业实践训练课程模块。综合教育课程包括思想教育、学术科技、文化体育课程模块。改革了以往公共课、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避免人才培养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使学生明晰如何依托专业培养平台,选择课程模块,构建自己人才知识体系,实现个人理念,满足社会需求。

专业教育贯彻学生整个培养过程,摆脱以往先通识教育、后专业教育的模式,使学生了解专业,依托专业塑造自己。专业课程前移,不仅能够合理配置学时,避免学生学习时间的松紧不均性,而且促进学生对专业认识,增加后期自我完善机会。弃陈出新,优化课程,满足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减少了植物线虫学、植物细菌学、城市绿地病虫害、发酵工程、生物农药等课程,增加了植保生物技术、转基因生物安全、绿色食品、农药分析、农产品加工、杂草学、节水滴灌、市场营销等课程。压缩学时,增加选修课程,加强基础性,注重系统性,拓宽学生视野和思路。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出了较为充裕的时间和空间,也为开展个性化培养、双学位、特优生培养、硕士推免、跨学科先修和课外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形成课程实验、课程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四位一体的模式。实现了实践教学全学程不间断,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明确教学任务,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实践教学考核,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致力于建设植物保护实践教学基地。

参考文献:

[1]樊东,赵奎军,王晓云.植物保护专业教学过程整体优化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8,(1):69-71.

[2]樊东,赵奎军,张伟,裴海英.新世纪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2,(3):41-44.

[3]龚国淑,黄云,张敏,蒋素蓉,秦芸.新时期植保高素质人才培养浅析.2004.

[4]郭伟,孙海燕.研究型农业大学农科本科人才“SiR”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8,25(2):27-29.

[5]侯雪坤,贝丽霞,赵清华.创新教育体系推进“大农业”特色人才培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5):179-180.

[6]李保同.植物生产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3,(2):53-55.

[7]李文英.日本农业教育的现状、特点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10):63-68.

[8]李艳秀.我国农业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农村经济,2003,(12):77-79.

[9]刘文奎,袁玲,张茂仁.农业院校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应对策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216-219.

[10]齐晓辉.以科技创新应对新疆兵团棉花产业危机的思考[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3(4):33-35.

[11]任良玉,刘雪春.地方性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科人才就业状况分析与培养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8(3):12-15.

[12]任良玉.植物保护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7,(1):39-43.

[13]王峰.兵团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发展[J].新疆农垦科技,2005,(5):3-5.

[14]王秀德,史亚军.对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专业设置的调研及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2,(12):59-63.

[15]吴淑娟,龚祖文.高等农业教育研究20年的反思和展望[J].高等农业教育,2002,(12):16-19.

农学专业体会篇3

关键词:职业院校;农经管理专业;教学法

农经管理人才是指为满足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存在于农村中,具有一定经营管理知识或经营管理经验,并能够通过自己的经营管理把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组织起来,持续为社会提品与服务,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带头作用的,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村环境的人才。从其职业岗位来看,农经管理人才主要包括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才、农产品经纪人、集体(合作)经济组织会计、专业化经营的职业农户等,这些经济管理类农村实用人才是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需要更多懂经营、善管理、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的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在农村经济各条战线上发挥积极作用。

中等及高等职业教育是农经管理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要提高农经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培养更多适应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的各类农经管理实用人才,需要大力推进职业院校农经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职业、技术和劳动组织的发展

对农经管理专业教学的影响

专业教学离不开对职业、技术和劳动组织的分析。职业的变化、技术的变迁和与职业岗位相关的劳动组织形式的变化对农经管理职业教育和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职业的发展促进了农经管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变化

对职业的研究是专业教学核心内容和教学法研究的起点。职业院校农经管理专业教师应熟悉农业、农村经济管理相关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农经管理职业的工作内容与知识、技能要求。

改革开放30年使我国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农经管理职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农业产业链延伸,分工进一步深化。一方面,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减少;另一方面,服务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专业型人才增加。如江苏、浙江等地水稻生产已出现提供统一供秧、统一插秧、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收割等专业化服务的公司。当前全国各地专业的农机服务合作社也呈快速发展态势。到2008年年底,全国共有工商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7960个,从业人员26.8万人。在农产品流通领域活跃着大批的农民经纪人、农产品储运商和农产品营销员。据

(一)农经管理专业教学法的内涵

在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中,专业教学法是专业教学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方法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传递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农经管理专业教学法可视为为实现农经管理专业教学目标,在农经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师生间的互动形式、教学内容的传递手段、引导学生学习的途径及教学方式的总和。新时期,农经管理的工作、技术和劳动组织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专业岗位进一步细分,新兴的农经管理岗位任务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

(二)农经管理专业教学法的特点

首先,教学方法要为培养新时期农经管理职业人才的教育目标服务。与其他专业技能型职业人才不同,市场经济宏观背景下的农经管理类职业人才大多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充当决策者的角色,如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营销员、专业种养农户、专业服务公司或合作社管理人员等,他们的职业活动与市场交换活动是紧密相连的,其职业生涯时刻充满选择或决策过程,如对生产技术的选择、生产产品的选择、销售对象的选择等。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农经管理专业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其面对不同情境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法选择方面也要体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例如,在农产品营销渠道选择的教学中,应大量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掌握决策的各种影响因素和须注意的关键事项,从案例中获得经验性、策略性知识的增长。只有符合职教农经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才是合适的专业教学法。

其次,教学方法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特征。职业教育更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让学生学会“如何做”。因此,职业院校农经管理专业教学应多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认识新的农经管理职业岗位及其发展趋势,在完成岗位任务过程中,获得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实现知识的自我构建。与传统的讲授、反复练习、讨论等教学方法相比,行动导向的案例分析法、考察或调查法、引导文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一方面,农经管理专业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更多地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行动,主动获取职业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对目前农经管理专业教学较多采用的讲授、练习、讨论等教学方法可以适当改进,加入行动导向的元素,成为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目标要求的新的教学方法。如在传统的讨论教学中适当穿插卡片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激发学生参与和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以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教学方法要体现从职业真实环境出发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设计的特点。教学方法是师生活动方式、步骤、手段的技术,职业教育教学重视从真实环境的工作过程出发,通过分析岗位任务和能力要求,对学习情境进行整体设计,来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农经管理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真实的职业环境出发,结合我国农业产业、农村经济发展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对师生活动进行优化设计。如结合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环境,以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等岗位的任务为例开展模拟教学或角色教学等,提高教学与职业环境的匹配度。

职业院校农经管理专业教学法选择的原则

应从职业、技术、劳动组织发展对农经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出发,推动农经管理专业教学法从学科知识体系导向的传统教学方法向行动导向的现代教学方法转变。总体来看,在专业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符合农经管理职业岗位的特点

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是与职业或职业领域以及职业或职业领域里的行动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农经管理相关职业的工作过程决定了职教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应更多强调应用性,要求学生思维开阔,知识面广,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强。农经管理类的专业课程知识多偏向文科性质,与理科知识科学严密性、假设严谨性、结果唯一性、操作论证性等特点不同,多与实际联系紧密,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呈多元性等特点,答案是开放性的,不具有唯一性。因此,农经管理专业教学法设计和选择应以农经管理职业岗位知识、技能为核心,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法理论,构建有别于农经管理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体系。

(二)以促进农经管理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农经管理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职业能力。根据德国联邦职教所的定义,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个体在职业工作、社会和私人情境中科学的思维、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是科学的工作和学习方法的基础”。这说明职业能力要求从业者不仅要具备从事某项职业活动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还应具有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职业技能和知识的能力。以农村会计岗位为例,过去的会计工作工具是纸质的账簿、人工记账、算盘计算,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岗位能力的要求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求农村会计人员随技术的发展更新技能和知识,同时各类不同农村经济组织的会计业务也有所区别,要求该岗位从业者还需具备知识迁移能力和跨专业的能力。因此,对农村会计类课程的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一般会计原理知识,还可通过案例教学法、角色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使学生通过行动体会会计知识在不同岗位上的迁移,真正学会做好不同岗位上会计工作的要点,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重视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在教学方法中的应用

德国是世界上职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职业教育和教学方面有许多先进理念和成功的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以设计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思想是德国主流的职业教育思想,该思想认为“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技术适应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能力本着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负责的态度,参与设计,创造未来的技术和劳动世界”。在设计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德国学者将职业能力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融合,提出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不仅要确定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还应包括对专业的职业能力分析和开发。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德国学者认为,能力产生于受理论引导的实践活动,因此,教学方法不应被理解为是孤立的,针对简化、复制的模型作调整几乎不能给学生打开行动空间的授课技术,而应是以情境和范例的形式去做安排和设计。从事职教农经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师也应重视设计导向思想在专业教学法中的应用。在农经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真实的职业环境与学习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创造一个整体的学习情境,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帮助学生掌握对职业行动具有重要作用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吕忠宝.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j].科技信息,2007,(9):41.

农学专业体会篇4

一、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内涵

农村,指的是广大的乡(镇)(不包括县镇)和村等行政区域,是县城以下的广大地区。农村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从世界范围来看,农村分为五个历史发展阶段:原始型农村、古代型农村、近代型农村、现代型农村和未来型农村。目前,中国农村正处于由近代向现代过渡的阶段。

专业身份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专业人员身份的辨识与确认,它关注的是个体在本群体中的个体差异,它的本质在于个体在群体中突显自己的身份特征,表达的是个体在本群体中‘做到最好’的主体诉求。”[1]在历史上,教师与医生、律师、神甫被并称为四个最伟大的传统专业。然而,在大众的意识形态中,幼儿教师通常被视为“保姆”的陈腐观念根深蒂固,“幼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观念仍备受质疑,并客观存在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当然,这一现象的存在有其历史根源,纵观中国历史,幼儿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在很长时期内都被定位为“无知者”的非专业人员,伴随着近代中国社会思想启蒙的妇女解放运动才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这种格局,导致了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内涵发生变化,转向“专业人”的身份定位。

近代中国第一批专门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并有国家认可的具有合法身份的工作人员由“节妇、乳媪和贫妇”构成,他们文化素质很低,而且缺乏学前教育的专门训练,很难胜任幼儿的教育工作。

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幼稚教师”成为了幼儿教师的主要称谓,并且规定:“幼稚园的教师以幼儿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或具小学教员资格,曾任幼稚园教员一年以上者为合格。”[2]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幼儿教师”的专业称谓得以确立,1989年修改后的《幼儿园暂行规程》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称谓,由此,幼儿教师的“专业身份”得到首次重视。之后,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发展,幼儿教师终于作为了一支具备专业素养的专业队伍,颇受大众的关注和认可。

然而,由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过程呈现出巨大的城乡差距,使得幼儿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在城乡间存在巨大差距,具体表现为城市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高于乡镇,办园条件好的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高于条件差的幼儿园等。

二、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现实困境及追因

(一)现实困境

1.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边缘化。从公共性的角度看,学前教育应是各级教育当中公共性最强、社会受益面最广的一项社会公共事业,这已是国际共识。目前,世界各国都将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而在我国,学前教育却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一环。自2003年以来,民办幼儿园在数量上已经成为幼儿园的主体,当前,占幼儿园总数70%以上的民办幼儿园基本上得不到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持。[3]而我国农村地区基本上都是农民自主办园,这不仅使农村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性、教育性得不到充分体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边缘化。我国农村幼儿园几乎都是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根本得不到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持。

2.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程度很低。专业化程度很低是农村幼儿教师对其专业身份认同迷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普遍较低已是不争的事实。由表1可知,我国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正在逐年扩大,2005年全国共有169477位农村幼儿专任教师,到2008年增加到了208598位,增长率为23%,增幅较大,但农村幼儿教师人数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教师队伍整体实力的显著提高,通过表1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以高中学历为主,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比重较小,和城市相比差距比较大。

3.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度低。和城市幼儿教师相比,农村幼儿教师往往由于自身经济地位和社会声望不高,从而导致其专业身份的认同度比较低。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获取,应该源于教师主体身份的认同,源于幼儿教师个体对自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内涵、意义、价值等的理解与追问。[4]目前,农村幼儿教师的经济收入普遍很低,而工作任务却很繁重,工作压力普遍很大。另外,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声望很低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农村幼儿教师往往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在社会大众的观念当中,农村幼儿教师似乎是人人皆可胜任的职业,门槛很低。这种“角色超载”与其经济地位的不相称及低水平的社会声望无疑弱化了幼儿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

(二)困境追因

1.政府部门的忽视。近几年,随着税费体制改革,许多基层政府没有单列学前教育发展经费,多数农村幼儿园始终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正式审批、核定,从而造成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不明确,具体表现为既非公办教师,又不同于中小学民办教师,无法享受到进修培训、评优奖励、职称评聘、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相应权益,而究其原因,在于政府部门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忽视。目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靠家长所交的保育费,而政府的投入往往很低,这不仅是当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严重滞后的根本原因,而且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不明,自主专业认同感普遍较低的情形。另外,幼儿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在当前并没有被真正纳入政府管理的视野之中,这无疑是导致我国幼儿教师,尤其是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感较低的外部因素。因为政府对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问题的长期忽略,使得农村幼儿教师很少有外出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造成了农村幼儿教育专业身份认同出现危机。

2.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的缺失。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的缺失也是造成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迷失的关键因素。农村幼儿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的缺失应源于自身较低的文化水平起点,农村幼儿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因而不能灵活运用幼儿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并且在实践中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由于专业技能的薄弱,在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幼儿教师缺乏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深刻了解,使他们认识不到自身所从事的职业专业性,自主专业发展意识往往也比较薄弱。

3.社会群体对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偏差。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不仅取决于幼儿教师个体的主体意识,还取决于社会不同群体对其专业身份的多方面期许。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提出与时代特征相吻合的外在规定性要求,如果这种规定性的要求出现了偏差,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感的缺失。目前,社会上有许多人都把农村幼儿教师视为社会的“小角色”,职业地位很低,“幼儿教师阿姨,就是高级保姆,一天到晚就是哄孩子,没啥本事”等观念非常普遍。社会群体普遍认为,农村幼儿教师的文化素质很低,专业水平不高,从事幼教工作的老师并不需要太强的专业化训练就足以胜任,这种对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识的偏差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感的缺失。

三、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重塑路径

(一)自主发展――提升专业身份认同感

农村幼儿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应成为其提高自身专业身份认同的核心途径。农村幼儿教师本身对自身所从事的专业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理解和评价,对于其专业身份认同至关重要,鉴于此,农村幼儿教师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的专业身份认同感。

1.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幼教专业。幼儿园是一种专业幼儿教育服务机构,幼儿教师的教育职能已从最初的养育员逐渐发展为专业的保育人员,幼儿教师对于自身的职业定位再也不能仅仅局限在看护孩子、教孩子唱歌跳舞认字等方面,“幼儿教师是塑造孩子灵魂的工程师”、“幼儿教师是孩子的第二位母亲”、“幼儿教师是孩子心灵的培育者”等新的观念应作为广大幼儿教师尤其是农村幼儿教师对其自身专业的社会定位。

2.提高能力――提升幼教专业素质。当前,社会大众对幼儿教师是否为一门专业的问题还存在质疑,究其原因是因为幼儿教师这一职业还没有完成其完全专业化的进程,还没有达到完全专业化的状态。因此,这就需要广大的幼儿教师不断追求专业发展,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农村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优劣,鉴于农村幼儿教师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农村幼儿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先天不足,可以考虑从两方面入手提升其专业素养。首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为幼儿园创设良好的教师评价方式和教师培养机制,通过举办专家报告和同行交流,开设教师培训班等,为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搭建优越的平台;其次,应该提升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寻求自主发展,使农村幼儿教师不仅仅把幼儿教师工作当作谋身手段,还要把它作为不断追求自身完善的载体,在实际工作中倾注自己的全部精力、爱心及责任。

(二)社会支持――加强教师专业声望

当前,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普遍较低。事实上,农村幼儿教师以中专学历居多,中专以下学历仍有较大比例,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从未接受过正规幼儿教育的相关培训,这是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瓶颈。[5]因此,各个社会部门必须加强合作,进行全面的考虑和协调,才能找到合理并行之有效的改善策略。事实上,目前我国大约有20万农村幼儿教师,他们是最值得尊重的一支队伍,他们应该得到社会大众的尊重和理解,只有他们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他们才会产生专业认同感,才会有追求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诉求。农村幼儿教师作为社会大众的一员,他们当然也期待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声望,希望大众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给予足够的尊重和认可。但目前的现实情况是,农村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社会并没有形成对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认同,究其原因,除了大众对幼儿教师固有的陈旧观念之外,学前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社会支持是关键因素,因此,社会大众必须对农村幼儿教师给予正确、合理和科学的认识,把农村学前教育视为推进整个农村教育大发展的关键,把农村幼儿教师视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人和最值得“尊敬”的人,只有这样,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声望才能逐渐好转,最终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

(三)政府投入――确证幼儿教师专业身份认同

要切实改善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状态,相关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落实农村幼儿教师的编制问题。由于农村幼儿园一直没有经过编制部门的正式审批和核定编制,从而造成了农村幼儿教师专业身份不明确,他们往往既非公办教师,又不同于中小学民办教师,所以根本无法享受进修培训、评奖评优、职称评聘、工资、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权益。因此,要改变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现状,尽快核定农村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编制是提升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关键。

2.制定并执行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要提高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其专业身份认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实行农村幼儿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严格把好入口关,对农村幼儿教师设置两道“门槛”,即实行专业合格证制度和教师资格证制度,并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真正热爱农村幼教工作,并且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来担任幼儿教师。

3.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首先,应完善农村幼儿教师的各项保障政策,建立农村非公办幼儿教师最低工资标准和财政补贴标准,建立农村教师考核评奖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设立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技术职称系列,落实农村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其次,应在广大的农村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农村幼儿园建设,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

注释:

[1]张军凤.教师的专业身份认同[J].教育发展研究,2007,(7):39.

[2]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29.

[3]刘占兰.学前教育必须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J].教育研究,2009.(5).

农学专业体会篇5

我国的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正式成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时,设立了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学科,并于同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设立了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本科专业。河南农业大学于1981年设立了农村能源工程本科专业,并于同年正式招收农村能源工程专业本科学生。1982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在农业机械化硕士学位点设立了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方向,正式招收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的硕士研究生;1986年经国家批准正式设立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和农村能源工程的硕士学位点,并于同年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的农业机械化博士学位点设立了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的博士研究方向;1996年经国家批准,分别在中国农业大学和浙江农业大学设立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的博士学位点。在1998年的全国学科调整中,将农业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和农村能源工程两个二级学科合并为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二级学科。至此,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体系已经在我国形成,学历层次为学士、硕士、博士3个层次。目前,我国许多本科院校都开设了该专业,例如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江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这些单位涵盖了东、中、西部和南北方不同气候条件地区,初步形成了面向我国不同区域特色的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等不同层次的分布,为该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合理布局打下了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和能源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对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1)专业建设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得以生存与发展?(2)学科及专业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内涵和发展空间?(3)如何在学科结构调整、本科生及研究生层次上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面对机遇与挑战,应该与时俱进、共同努力,继续深入进行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为现代化农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高层次专业人才[5]。

二、河南农业大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学生就业工作以及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总体要求,河南农业大学全方位推进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坚持通识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保持专业培养特色,合理修订符合可再生能源专业特色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经济、社会、科技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可再生能源专业技术人才。(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1.指导思想(1)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党的教育方针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质量为主题,以加快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人才培养作为提高质量的首要工作,把内涵发展作为提高质量的核心要求,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提高质量的根本出路,把实施《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作为提高质量的有力抓手,把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保障,推动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2)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坚持育人为本,立足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要,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以教师为主导,因材施教;不断调整教学模式和核心课程设计,提高办学水平,培养合格毕业生。(3)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体现“六个有利于”,即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利于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有利于知识更新和学科发展,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有利于拓展综合素质教育,有利于强化实践教学体系。2.培养目标和模式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坚持通识教育和特色教育相结合,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总体水平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建立并完善因材施教和分层次教学模式,公共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按照专业大类设置,设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并设置不同的选修课教育模块,学生可以自主选课,体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并根据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培养特点安排了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加强课外多环节实践教学,实行具有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特色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保持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可再生能源方向培养特色。(二)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是规范专业核心课程,调整选修课程。在必修课的改革方面,严格修订了专业核心课程和特色优势课程,并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整合,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完善。选修课主要依据创业教育、专业拓展和综合素质3个教育模块进行设置,学生根据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自由选择。在学生自主选择培养模式和课程模块之前,学生导师及班主任等要加强指导,确保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潜能。选择之后,将进行分流培养。分流培养的时间,要根据专业培养特点,合理安排,以三年级下学期或四年级为宜。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考试、竞赛及职业资格考试,争取“一生多证”,即每个学生毕业时都要拿到多种通用证书和农村能源特有工种职业资格证书,增强社会竞争能力。学生取得的经学校认定的各种证件均可按规定获取相应的奖励学分。(三)专业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在长期的专业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农业建筑环境工程”和“可再生能源工程”两大专业培养方向[6],河南农业大学一直将可再生能源工程作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特色和方向,在国内同行专家们的大力支持下,积累了一些专业建设经验,形成了一些专业建设优势,长期坚持将农业工程、机械工程、热能工程等作为支撑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可再生能源方向)专业的三大主干学科,并确定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太阳能工程、生物质能工程等课程作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可再生能源方向)专业的十大专业核心课程,进一步强化了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四)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育人是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最薄弱环节,河南农业大学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增加了实践教学学分学时比重,进一步强化了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确保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7][8]。实践教学环节有教学实习及课程实验。主要实习有工程制图实习1周、金工实习4周、太阳能工程生产实习2周、生物质能工程生产实习2周、锅炉结构实习3周、沼气应用实习2周、课程设计2周、毕业实习14周,共计30周,毕业实习写出毕业论文,课程设计写出课程论文,教学实习写出实结。开设实验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太阳能工程、生物质能工程、能量有效利用、燃烧学、流体力学、风能工程、农业建筑概论、热工测试技术、环境工程等。(五)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加大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力度,为提高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更大作用。在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方面,采取自编教材和选用教材相结合的原则,自专业创办以来,本专业教师先后编写出版了具有鲜明应用特色的教材9部,形成了自编特色教材与选用国内一流教材相结合的教材使用机制。河南农业大学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先后承办了两次全国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可再生能源方向)专业国家统编教材编写工作研讨会,联合东北农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有关院校专家就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可再生能源方向)专业教材体系建设和可再生能源系列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进行研讨,首批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可再生能源方向)专业的10门全国统编系列教材(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燃烧学、能量有效利用、热工测量技术、生物质能工程、太阳能工程、风能工程、农村节能工程等)经全国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可再生能源系列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后全部交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并列入“十二五”规划教材。

三、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农学专业体会篇6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是较早设置的专业,为国家的农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浙江农林大学是浙江省唯一的农林本科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浙江农林大学具有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老专业。该专业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1996年林业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本科生,1998年更名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03年被评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批准为浙江省本科高校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对照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的指标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隶属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招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25届16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较大,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向,从单一的以农林业单位为主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多种类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100多人走上了科、局级以上领导岗位,体现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每年招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60名左右,现有在校生247人。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占教师总数的32.4%,副高级职称20人,占总数的54.1%;54.1%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

二、近年来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1)多方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和分析全国农林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改革情况,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了“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研讨会”等,最后邀请专家对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2)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层面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农倾向明显,就业去向与其他经管类专业并无差异,特色与优势不明显。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2009年,浙江林学院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随即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纲要》明确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适时调整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林业发展需要的,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农林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经管单位等从事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顶天立地”的师资队伍

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主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引进包括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的引进。建设期内,共引进博士7名,其中国外高校1名,国内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聘请4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地方工作人员和农林企事业单位人员、3名国外著名高校的教师为兼职教授。积极鼓励年青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和一流的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及到基层挂职锻炼。建设期内,5名教师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科学院1名,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有10位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5位教师到农村基层或农林业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通过这些措施,使师资队伍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掌握学科前沿又了解农村实际),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显著优化。高级职称比例由2007年的70.3%上升为2011年的86.5%,其中副教授比例由37.0%上升为54.1%,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事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博士学位比例由2007年25.9%上升为2011年的54.1%。教师由原来主要毕业于林业院校,改变为既来自国家重点农林院校,也有来自于国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2)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

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氛围,鼓励老师从事科研与教学研究。建设期内,共立项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8项,科研经费达44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sci或ssci、ei、istp)收录18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等各类科研奖励共20项。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共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教学研究成果奖、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共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为科研促进教学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1)构建“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修订了教学计划,着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由两个平台构成,公共基础平台及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学分合计为40.5,占总学分的24.5%。为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提供保证。

第二,强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强调实践环节。一是加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如“林业概论”、“现代农业概论”等课程设有实习环节,“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等课程均设有模拟实习。二是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专业综合实习主要设置了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期1周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三是设置“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经济调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第三,显特色。为了显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差异,充分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在专业选修课中,按方向设计了两个模块,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模块(选修模块ⅰ),二是“农林企业管理”(选修模块ⅱ)。

转贴于

(2)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建设期内,有计划地开展了以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具体包括:

①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师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新列入校级精品课程8门,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4门,通过学校验收的8门。“林业经济学”和“林业财务与会计”2门省级精品课程,均于2010年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验收。②加强教材及教辅资料的建设。以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在已有主编《现代林业企业管理学》、《管理学案例》、《会计学基础》、《林业财务与会计》等教材的基础上,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同时,加强教辅资料的建设,如“林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有实习环节的课程均有相应的实习辅助资料。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倡导国际参与式课堂讨论方法。如在“林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介绍乡村快速评估技术(rra)和参与性评估方法(pra)时,设计一些主题,以行政班为单位分为5~6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展开。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如“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开展网络课堂网上互动。各课程组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开通网上讨论,使师生互动不断加强。

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1)构建“一、二、五”分类实践教学体系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除课程实习外,构建了“一、二、五”分类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指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二”指两个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的平台和面向优秀学生的平台。“五”是指五个支撑点,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专业综合实习”两个支撑点,面向优秀学生的“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型专题调研”三个支撑点。

一是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实施,构建“基于应用性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和规范,在第四学期至第五学期,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撰写中期论文。中期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农村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必须有实际的调查资料和数据支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必修环节。在毕业论文环节,强调选题需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与导师的课题相结合。通过实施中期论文,强化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使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较高。2007-201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选校级优秀论文12篇,毕业论文的优良率达41.24%。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的调查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例,第1周为外业调查,第2周为内业整理和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调查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开展工作,教师轮回指导和检查。这一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综合实习,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从“提出问题和目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得到全过程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实施,综合实习制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是通过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大型专题调研等第二、第三课堂,构建“基于创新型目标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由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团开展学术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上共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11项的好成绩,在校期间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和浙江省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申报和实施的全过程。2008-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成功申报项目共24项,其中省级6项。大型专题调研主要是指部分学生参与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大型专题调研。200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挑选了共28名学生参加了农业经济相关课题的调研。通过参加大型专题调研活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期内,主要抓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的建设。

一是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600m2,下设6个实验分室: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分室、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分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分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分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分室、金融模拟实验分室。建设期内,新增教学设备(包括软件)近158万元。现有教学设备总值近432万元。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新建实习基地11个,现有校外实习基地达21个。

二是图书资料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所需的图书资料除由学校图书馆提供外,由学院图书资料室和专业特色资料室提供。经济管理学院图书资料室,每年及时采购能反映专业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图书资料。现有藏书1.5万册、学术期刊310种、报纸40余种。同时,建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资料室1个,现有各类资料和藏书800余册。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几点思考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后,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看,就业趋向是以非农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公务员等)为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体现特色与优势,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但是,大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真正走上服务“三农”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除通过对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的调整与优化外,更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打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路子。

其次,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实践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密切结合,全方位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奠定稳固的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突出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农学专业体会篇7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原先为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和林业经济管理专业两个本科专业,1998年我国调整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将两个本科专业调整为一个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目前,全国共有54所本科院校开设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全面照搬前苏联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专业人才的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专业性,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断进行调整,目前在本科阶段的教育都是以经济管理理论与知识为主体,专业课程结合农林学科的特点设置,两方面的知识都会有所涉及。但由于农林各类院校的特点及教学资源不同,一般农业院校建立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而林业院校建立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偏重于林业经济管理。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断进行了调整,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够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征来看,专业课程体系中应包括农业经济管理与林业经济管理两方面知识和内容,但各农业院校或林业院校普遍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缺乏整体性。农业院校主办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专业课程以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为主,很少涉及林业经济管理的内容;而林业院校主办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专业课程体系以林业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为主,又很少涉及农业经济管理的内容。各农林院校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各自为政,有很大的随意性,不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另外各专业课程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课程之间教学内容重复较多。

由于长期以来实施专才教育,过分强调专业素质的培养,虽然近年来不断调整改革,但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够,有一定的差距。专业课程设置上传授知识性的课程较多,体现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创新能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培养的课程和实践环节相对较少,与新时期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专业主干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缺乏先进统一的教材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各学校教学随意性很大,虽然同开设一门课,但各学校教学内容差别很大,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专业课教材滞后问题十分突出,专业学科发展前沿的内容及新的农林科技成果等难以在教材中反映出来,专业教材信息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例如主干专业课程“林业经济学”,目前在全国没有一本统一的能反映21世纪林业经济学科发展前沿内容的专业课教材,专业的特色无法体现。

(三)有些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手段相对落后

虽然各农林院校都在努力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但各院校发展极不平衡,有些农林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内容反映学科发展不够,滞后于社会实践。如林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仍偏重于林木生产经营和木材加工利用,轻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等内容,脱离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林业生产建设实际,一些反映新时代农林业发展的新理论、新观点、新举措、新方法没有纳入专业课教学内容之中。大多数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相对呆板,专业课程教学中仍主要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综合性课程设计以及利用Cai课件等多种教学方式采用不够,实践教学内容偏少,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对策

(一)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调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为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要从提高和拓展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知识与能力出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由过去的“培养能在农业(或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农(林)经济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调整为“培养能在各类农林业及相近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济管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应用人才”。为适应这一目标定位的调整,应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的安排、实习实验内容的增加、配套教材的建设、教学方法及手段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努力使专业课程体系具有综合性、通用性,又要体现专业的特点。

(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强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努力使专业课程体系中各类课程之间的比例合理,使农林经济管理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参考近年来农林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经验,可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两大部分,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部分。理论教学部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通识教育课(含文化素质课与科技基础课);第二层次为学科基础课(含经济管理类基础课与农林特色学科基础课);第三层次为专业特色课(含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特色课与林业经济管理类专业特色课)。为了保持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完整性,理论教学中必修课应该占到一定比例,必修课应左右,选修课占30%左右。为发挥农林院校各自的优势,突出农林专业特色,农业高等院校和林业高等院校开办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在专业课程体系构成及学时学分分配比例上可以有所区别,建议采取以下方案。

专业课程体系调整改革还要努力使各门课程学时之间的比例合理,并且处理好先修课与后续课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各门课之间内容交叉、重复与脱节的问题,注重课程结构的科学化、课程内容整合衔接的合理性和知识结构的整体性。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可以逐渐加大选修课程备选比例,扩大选择范围,同时可以兼顾学习者个人需要、兴趣的选择,尤其是人文教育类课程。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可以考虑外语教学和计算机教学四年不间断。在一、二年级开设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在三、四年级开设专业外语,部分专业课进行双语教学,学生做毕业论文时要有外文文献阅读课、计算机在专业领域应用类课程等。通过以上环节,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外文文献资料的能力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就业的适应能力。

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加强实践教学。应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能力训练教学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创造性比较强的实践环境,让每个大学生在4年中能经过多个实践环节的培养和训练,具备专业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还可以适当考虑本专业及相近专业考研的需要,在具体课程设置上适当考虑与考研知识的衔接,增强专业教育的延续性。

(三)编写专业主干课程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

全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科指导委员应定期召开全国专业学术会议,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各农林院校联合编写农林经济管理各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和专业特色系列统编教材,减少各农林院校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随意性,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教材形式也要进行适当的改革,要打破过去单一的文字教材形式,要有图文并茂的基本教材、实验实习指导书、教学参考书、多媒体及Cai软件、幻灯片、录相片、电化、电子教材等。

(四)教学内容调整要体现前沿性、科学性、实用性、少而精,实现整体优化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调整改革要体现前沿性、科学性、实用性、少而精的原则,要及时吸收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删除那些脱离实际、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同时要增强农林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使教学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比较适中,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内容整体优化。要适应当前科技高速发展、信息量巨大、知识不断更新的特点,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正确把握专业课程体系中学生学习的量与度,为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留有足够的余地,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加大选修课备选范围,根据学生职业趋向选择模块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逐渐加大选修课程备选比例,扩大选择范围,尤其是人文教育类课程的比例。各学校应配备专业导师,根据学生未来职业趋向指导学生选修专业课程。职业趋向可以分为科学研究型、行政管理型和专业管理型三种类型,相对应的选修课也分为三个模块,由专业导师指导学生选择选修课,以适应未来不同职业的需要。

(六)改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改革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p—是大力进行农林经济管理类课程Cai软件的开发研究和制作使用,使专业课教学中也能适当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二是尽量多采用多媒体组合教学,努力增强农林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综合性和趣味性。各农林院校应建立鼓励开发研究、制作农林经济管理类课程Cai软件和采用多媒体组合教学的制度,推进教学手段改革,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和效果。

农学专业体会篇8

关键词:应用型;农村;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2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是农村管理、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在我国,少数一本院校与二本院校开设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其培养目标主要是定位于培养农村经济管理理论研究,不能解决农村实际问题,致使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解决农业生产技术的实际问题。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它的目标是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所以独立院校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应在人才培养上更多地体现“实用性”,强调以“学生能力形成”为核心,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应立足农村,主动服务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应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全能型复合人才需要。

一、农村经济管理实验课程的特点

1.内容繁多。农村经济管理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既有市场营销知识,又有经济管理知识,更有大量的农村经济知识,为了培养全面复合型的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必须全面开设各类实验课程。对于农村知识,通常应该开设植物生产技术实践与设施农业实践,有条件还应该开设动物实验课和水产实验课,使学生对农村动植物生产特征有个基本了解;对于经济管理知识,通常应该开设会计实验课与财务管理实验课及电子商务实验课,使学生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同时,又能加强财务核算,及时有效地将农作物、农产品推销出去,为农村减支增收。

2.独立性强。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所学内容尽管繁杂众多,但不少的不同课程之间缺少时间上前后逻辑关系,可以单独开设实验课,独成一体。如农村植物生产技术实验与农村家禽生产技术实验课、设施农业实验课就可以不分时间先后单独开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如农村会计学模拟实验与农村财务管理实验、电子商务实验也可以独立开设。

3.农业课实验时间长。农村经济管理专业首先必须掌握农村经济的基本特点及概况,了解农作物及家禽水产生产规律,所以要进行农村经济实验,但农村植物也好,动物也好,都有自身特点,生长周期较长,少则一、二个月,多则一年半载,甚至几年,不比一般企业生产实验与会计实验,可以在一个星期内集中完成,常常比较分散,这也给农村经济实验课程开设增加了难度。

4.农业课实验可以容纳人数多。农业课实验有的在农村田园,有的在大棚进行,也有的在圈场里面进行,不管怎么样,一般情况下,可以同时为众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这就为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动手能力创造了大好条件。

二、多途径全方位培养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实践技能

农村经济管理知识复合性决定了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学,而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取各种方式进行锻炼。

1.鼓励少数课程自学。因为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涉及知识面太广太宽,而实践技能靠多方面培养,特别是农村知识的积累,不可能在学校短短几年内有所突破,同时,农村作物生长周期较长,实验期也较长,所以,可以对少数课程鼓励学生边实践边自学,到时,参加班级考试,只要能通过即可。

2.院校与乡村协同培养。从目前现实看,我们中国大多数高等院校都设在大城市,而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农村,学校在城市,但知识要在农村获取,为了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应该将大专院校与广大农村组织联合一起,共同培养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有选择性的将部分课程放在农村组织讲学,推行学分互认机制。

3.推行学分制。由于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的特点,学分制有着较多的优点,只要在一定课程范围内,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学完最低要求的学分,就可以允许学生获取学历证书。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思路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在我国开办的学校较少,专业建设相对滞后,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够清晰,加之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少、教学体系不完善,从而凸现出实践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简单,理论与实践脱离,只注重单纯的课内实验和校内实践。而忽视课外实践和与组织、企业建立联合教学的校外实验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在教学中没有形成一套能贯穿于专业理论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利于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应强调能力本位理念,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手段与目标协调、课内外实验与校内外实践相融合的设计思想,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教学资源,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与广泛性,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校内实验环节为基础,以校外实践环节为补充。以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为手段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根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应该贯穿于两条主线:一是贯穿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形成一个与理论教学互相联系、互相协调,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持体系;二是贯穿于四个学年。引导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个从教学层次和教学内容、实践基地建设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的“—个基础三横四纵”,即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基础,三个教学层次,四大教学内容为骨干的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纵横交错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

四、实践教学体系的三个层次

1.基本技能实践

本层次实践主要是用来提高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和基本素质,为将来走上社会增多知识或者社会阅历。如统计分析软件应用、财务分析软件应用、入学军训、社会主义特色社会实践……等。

2.专业技能实践

专业技能层次实践主要是以建立实验、实训平台,进行仿真性模拟实习为核心内容演练,旨在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某一方面专业动手能力与实践分析能力,如农作物生产实践、会计模拟实践……等。

3.综合能力实践

综合能力层次实践主要是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与调查、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为主要内容,旨在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等。

五、创新实验形式,丰富实践教学的四大内容

实验形式太过单一,会引起学生实验的积极性,进而使实验课效果与效率下降,因此,要想提高实验课效果,必须创新实验形式,开展多样化实验教学,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在教学形式上,既要有手工实验,又要有计算机操作实验;既要有校园实践,又要有实习基地实践,还要有农村田园实践;既要有班级团体集中实验,又要有学生个人单独实践;既要有单项实验,又要有综合模拟实验。如果实验形式多种多样,才能提高学生实验兴趣与效果。

在实验内容上,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涉及内容极多,要实习的内容也纷繁复杂,在大学四年内,不可能对所有农村作物的生长特点都进行一一实践,而应该有选择性的进行实践,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

1.课内随堂实验教学

课内随堂教学主要是理论课任课老师在讲解理论课的同时,结合本课程特点,对重点单节重点内容,有选择性地进行课堂内实验,以增强学生对本知识点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对本知识点有个感性认识,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如农作物、水产品的认知识别实验,农业会计基础里面会计凭证填制,让学生对会计凭证的格式、会计报表的样式等有个基本掌握。

2.校内单项实践教学

校内单项实践教学主要是利用大专院校现有的资源,结合部分课程特点,在完成该课程理论课教学后,为了进一步巩固课程知识,再在专门实验室进行了一种集中式实践教学。如电子商务实践教学,通过为期10天的集中实践,让学生对电子商务的操作技巧有个更充分的理解和使用,并且,增强学生日后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农村产品及时销往全国各地打下牢固基础。又如农村会计基础集中实验,通过对会计流程进行实验,让学生掌握农村会计首先必须取得原始凭证,再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然后登记明细账与总账,最后编制会计报表,同时,让学生掌握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为学生日后掌握与分析财务状态提供基础。农村财务管理集中实验,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财务管理中资金筹集、运用、投资等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毕业后及时根据自身特点及时合理有效地筹集到所需资金,同时,将有限资金有效率地运用到各项资源中。

3.农村单项实践教学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重点培养既懂农村经济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大学四年之间,少不了农村实地实践,农村单项实践主要是指学完某门理论课程之后,直接到农村实地进行该课程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农村知识领悟度。如农作物生产实践,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一种农作物进行实践,通过对该农作物生长实践,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农作物生长的规律性,熟悉农作物气候季节性变化,熟悉农作物管理及种植技巧,为以后农村经济管理奠定基础。又如设施农业实践,设施农业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设施农业实践要求学生亲自进入大棚……等农业设施,在那里观察农作物生长特点,熟练掌握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为以后指导农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农村综合实践教学

目前大专院校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动手能力与专业综合能力,一般都在大学第四学年进行综合实践,有的一年,更多的是半年,而对于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来说,因为农村有些作物生长周期较长,同时,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不同长物之间还具有一定连贯性,所以,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践应该为大上学年一整年较好。通过大四一年的毕业前综合实践,使大学生对农村作物、水产品……等生产特点与规律性有个全面系统而且深刻的掌握,为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农村工作环境与工作特点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迟永财,李忠新.农村经济管理队伍自身建设现状与思考.吉林农业,1999(11).

[2]李均立,许海平,王玉平.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探讨.热带农业科学,2011(4).

农学专业体会篇9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大学生就业

农经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农村基层部门、农村金融财会、农业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是,许多农经专业的毕业生极少愿意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城市的学生不愿意到乡镇工作,一样来自农村的毕业生不愿意回到农村,这与农经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而有些非农经专业的的毕业生却选择了如大学生村官等这样的职业。现如今在就业取向“功利化”,人们通过对马克思关于小农经济的悲观论调的影响,使农民跌入生活的底层,造成了人们对农业的偏差认识,认为只要跟“农”字沾边的就会受到歧视。因此,通过调查分析新疆农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改善毕业生就业现状,能有效地促进我国本科教育的不断发展。

一、数据获取

文章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数据,调查对象为新疆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已毕业与在校生。主要涉及:第一,在校生的就业取向;第二,本科生对为了来发展的认知。共发放问卷100份,2010级30份,2011级45份,2012级25份,共收回问卷100份,回收率100%,样本可用。

二、农经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取向

(一)专业选择与学科认同度

专业的选择说明学生们一开始对本专业的认同度,对以后的学生学习与老师教学有着重要影响。调查显示,只有60%的学生把农林经济管理作为第一志愿。影响选择的因素中,学科认同度极为重要,个人喜好、父母影响也有着一定的影响(见表1)。

(二)专业认同度

1.课程设置的认知度

入学前,90%的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这个专业不了解,在对“你对农经专业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是否了解?”这个问题时,2%的同学非常了解,14%比较了解,不太清楚的占42%,42%完全不了解。(见表2)。

调查表明,新疆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各个年级的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知度各有不同,学生的回答说明了同学们对农经专业课程设置的认知度不够。通过上表显示,随着课程的深入,年级的升高,了解程度也在慢慢升高,有此表可以看出,2010级的学生随着即将迈入社会,也对学科的设置有了很深的认知。

2.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1)对授课内容的满意度。从整体看,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满意程度,2010级、2011级的变动趋势基本一样,学生多数选择比较满意和一般,非常满意和不满意人数较少。而2012级农经专业学生意见多数集中在一般,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是新生入学对大学课程的不适应,期望值过高,从而导致对授课满意度整体较低。

(2)就业对授课的需求。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内容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基础理论创新是农林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大部分农经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以前的课程安排专业性不强,不适应市场需求体系。学生在近4年的大学生活学习中,大部分基础课程没有得到改革,现阶段已经不符合社会对农林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

(3)实践教学的满意度。各年级都认为实践教学都不能得到满足,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往往动手实践能力较弱。随着现代农业发展、人才需求的转型、大环境的变化,农业已成为我国重中之重。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体系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三、我校农经专业本科生对专业未来发展的认知

调查数据显示,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政策的改变,新疆农业大学学生对毕业后继续读研也有所变化。通过比较,随着毕业的临近,计划读研的学生人数在逐渐增多,大多数学生认识到读研的必要性。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通过大学课程的学习,了解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就业的困难和市场需求带来的专业认同度不高。而通过个别访谈结果显示,在问及“是否考取本专业的研究生”时,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设置适应我国市场体系,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能得到高度的社会认可时才会选择本专业。由此可见,在提高本专业在学生认同度方面没有得到解决。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通过对农经专业就业竞争优势的调查中反映,农经专业本科生认为所学知识广泛,可以从事跟农业相关或无关的的经济管理的工作。

四、促进农经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建议与对策

通过本次数据调查分析处理,农经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和学校的专业设置之间存在的问题已基本显露,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更好的解决农经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

(一)加大社会关注力度,建设完善的就业体系

目前,我国农业不够发达,农业市场的建立还不够完善,从而导致了就业的困难,社会应该加大关注的力度,建设一个更完美的就业制度,政府应该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加大资金的投入,建立统一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网站和健全的就业信息反馈机制,为大学生好就业提供更好的就业发展平台。

(二)顺应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院校的“计划性”招生不利于我国农经专业的学生就业。学校传统的办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为了更好地顺应市场的需求,作为学校方面,增加专业特色的建设、加强专业实践活动、重视学科交叉,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专业型人才已经,有目的的培养农经类的专业人才。

(三)强化就业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我们学生也应强化就业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新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来应对市场的考验。(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2013级经济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樊平军知识视野中的中国大学专业设置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

[2]林玲.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初探[J].科技信息,2011,(10):476-478.

[3]许家林.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农经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及体系的改革[J].农业经济问题.1996.4.

[4]纪军,杨鹰.市场经济人才需求与计划型培养模式冲突下的普通高校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8,(1):107-109.

农学专业体会篇10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与支持的重点,但农科大学生的“理想的工作”却远离三农,归根结底是农科大学生的责任素质教育问题。熙可集团总裁朱演铭在2013年11月开课的首期全球农商Ceo研修课程中指出,除了土地的问题外,目前,中国在农业发展上碰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农商的人才匮乏,这与农科大学生不愿选择涉农行业不无关系。因此,农业院校应该重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让他们认识到专业责任和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一、农业院校就业责任教育刻不容缓

(一)农科大学生专业培养与择业偏向存在突出矛盾

以某农业院校2011-2013届农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农科专业毕业生工作岗位专业对口和涉农单位都徘徊在40%左右,如农学专业甚至不足30%,林业专业毕业生到林业行业就业的比例仅为21%。大部分毕业生不愿在乡镇基层和边缘地区工作,在珠三角大城市工作的毕业生达60%以上。新农村建设亟须专业科技人才,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国家出台了“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优惠的就业政策,这为农科大学生到三农工作岗位创造更好的就业环境,但自愿去农村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比例却令人担忧。专业培养与就业择向之间出现脱节,最主要的还是内因――大学生本身不愿意选择,大学生的主观意识起着关键作用。所以,要让大学生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专业本身的意义,在大学期间进行良好的责任意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农业发展需求与科技人才流失存在突出矛盾

虽然近年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农业高校培养的农业人才大幅增加,但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比,我国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人才总量不足,农村实用人才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仅为1.6%;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实用人才中受过中等及以上农业职业教育的比例不足4%,农业科技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不足50%;结构不够合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严重缺乏[1]。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科科技的转化和利用,“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2]。尚有60%的科技成果至今仍被束之高阁,与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缺乏有很大关系,所以培养具有学农、爱农、务农责任意识的农村科技人才的任务还很艰巨。

(三)农科大学生就业责任教育的现状与现实需求存在突出矛盾

农科院校大学生到涉农单位就业比例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村发展、农业现代化亟须科技人才来推动。而且农科大学生作为专业知识的拥有者,伴随着他们对科技、自然、社会干预能力的增强,其产生的后果及影响的范围都十分广泛,如目前“谈吃色变”的食品安全危机中,“科技”的负能量也许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正因为这样,社会才对他们给予了更多的期待。要满足这样的期待,农科大学生要具备三项主要的素质要求,一是农业生产实践能力;二是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思维能力;三是较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而在这三项素质中,责任素质是基础,是核心[3]。

然而,目前大部分农科高校没有将农科专业责任作为整体纳入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的责任教育形式单一,载体单薄,仅仅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而涉及专业领域的责任教育内容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学生们对自己专业可能产生的责任问题缺乏足够了解,日后在实际工作中也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就业视角下农科大学生的责任教育模式

农科大学生责任教育是指以农科大学生为教育对象,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和活动载体,以增强大学生服务三农的责任意识为核心,帮助农科大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所承担的崇高使命和肩负的历史责任,帮助农科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使其自觉提高对农业生产活动的责任能力[3]。责任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是德育的核心内容,是渗透性的、长期的、润物细无声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否培养出富有责任感的人才,不仅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人民福祉的重要因素。

(一)以课堂为载体的责任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载体是课堂,通过教师传授的方法,使在校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刻认识到农科专业本身的重要性,树立学农、爱农、从农的专业思想和就业观念。“课堂”分为专业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和职业规划教育课堂,以专业课堂为主,思政课堂和职业规划教育课堂要围绕树立专业认同、就业责任、社会责任等道德素质教育来开展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开设与专业相关的如“农业与社会”“农业伦理学”等专门责任教育课程,使学生充分了解到农科专业可能产生的责任问题,以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模式要贯彻在学生日常的课堂教育中,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开展全程教育,贯穿大学生整个在校时间,以求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之效;这种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针对教师开展相关的责任素质教育培训;这一模式的执行方主要来自学校,体系较为完善,上下相通,便于宏观管理和统一协调,具有权威性和有效性,这应该成为农科院校未来责任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

(二)以“三下乡”等实践活动为载体的责任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是组织农科大学生下基层,到经济落后的农村乡镇,通过“三下乡”、支边、支教、调研、实习等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农业科技水平,这也是农科专业大学生支农实习最重要的职责;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农科大学生对三农现状的思考。宣传推广农技的同时,重点是认识到农业科技知识对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基层对农科知识和农技专业人才的需求度,初步锻炼服务基层的技能,并树立起农科专业人才应担负起爱农兴农的专业责任意识和爱国卫国的社会责任意识。这一模式的载体是实践活动,主要是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开展,使在校农科大学生从课堂到田间,从校园到农村基层,真实了解“三农”情况,服务“三农”发展,参与新农村建设。这一模式是由学校发起,鼓励学生组队参加,活动实施的地域对象可以由学校指定扶贫联系点,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联系熟悉的地方,此种模式对活动经费、学生能力有一定要求,需要学校大力扶持,贴近基层,更具真实性和锻炼性。

(三)以涉农企业定向委培为载体的责任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是涉农企业与农业院校合作,出资委托学校为其培养专业人才,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制定教材,教授学生课程,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按照合同到用人单位任职。是否接受委培,学生有选择自由,一旦选择定向委培,就要按照协议接受培养方案、就业岗位安排和工作时间期限设定。委培模式在人才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的今天,越来越受企业与学校的重视以及学生们的欢迎。这种模式主要是农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具体细节由双方协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接受定向委培的大学生必须在协议的制约下履行从农的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三农建设的专业科技人才,而且可以保障学以致用,至少学校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际需求不脱节,从而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以农科大学生创业为载体的责任教育模式

农科大学生创业是关于农村经济振兴、乡镇企业管理、农产品营销、农村科技研发与推广、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内容,这对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村社会进步有巨大的推动力量。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来支持学生创业,如开展创业园,培训学生创业的技巧和技能,帮助学生论证、修改其创业思路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联系社会资金或地方政府,或通过校企与地方政府合作来扶持学生创业的第一步运作,或将农科大学生创业基地作为一个典范,不断扩大基地的知名度和应用范围,激励更多的农科专业大学生到创业基地实习实践[4]。从而鼓励、肯定和保护农科大学生从农的主动性和热情,更重要的是通过支持创业,完成爱农从农的专业责任教育和做好安全农业,造福社会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教育。

(五)以典型事件为载体的责任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是运用学生所学专业领域出现的典型事件或案例对农科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这里所指典型事件一般与学生的职业发展有极大的关联性或可遇性,运用这样的典型事件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那些如袁隆平、黄耀祥等模范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高尚的品德;而在那些食品安全危机问题事件中,我们更看到了责任缺失所酿成的后果。所以,通过典型事件来开展责任意识教育,可以让农科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责任意识”的正能量威力和负能量危害。这种模式视觉冲击力、对比性和示范性强,更具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