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制度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5:40

管理会计制度建设篇1

关键词:企业;制度建设;会计管理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的运营也越来越规范化,而内部会计制度是当前企业中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并不理想,基于此,我们对于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2、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的意义

首先,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对于贯彻会计法的法规有着很好的促进效果。我国为了对会计工作进行规范及加强,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既是我们进行会计核算、监督及管理的依据,也是我国国家意志的一种体现。而会计管理制度则相当于各种法律、法规在单位中的具体化,是我们对国家的有关会计管理制度进行落实的途径。

其次,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是我们对会计工作进行规范的有力保证。在会计工作中由于所涉及到的利益关系非常复杂,因此依法进行会计工作是一项必然的要求。从以往的会计工作秩序整顿情况来看,很多单位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中存在着核算混乱、制度不健全、收支失控等问题,不仅危害了国家利益,也给企业的经营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使其更为制度化及规范化,这样才能做到这一工作的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使其真正的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最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是我们对单位经济管理进行改善的必要途径。在企业中,财务会计管理属于一种职能型、综合性的工作,因此,通过一套比较完整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能够帮助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融入到内部经济管理之中,使其在内部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发挥作用。

3、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

3.1加强内部会计管理体系的建设

所谓企业内部会计的管理体系,主要指的是会计工作的组织体系,在我们的工作中具体可以做好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领导要全面负责企业会计工作,对会计机构、会计工作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以及其他人员执行会计法规、规章及制度的过程进行监督,使这些制度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和贯彻。此外,还要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及准确,确保工作人员忠于自身的职权。

其次,对总会计师在工作中的领导责任进行明确。在《会计法》及《总会计师条例》中,对于总会计师的责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领导企业的财务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会计核算及监督等工作;在企业重要的经济问题上发挥出分析及决策的能力;负责企业财务机构的人员配备及设置;对会计人员的考核及培训进行组织;为会计人员依法执行其权利提供支持。在当前的企业形式下,总会计师更要明确其自身的责任,加强对资金的合理组织及调配,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避免资金失控现象的发生。

第三,对会计机构负责人及主管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在不同的企业中,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进行这一工作,使他们更好的发挥出应有作用。

第四,对会计机构和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进行明确规定。这里的其它职能部门主要有统计部门、审计部门、销售部门、工资部门、物资管理部门等,它们和会计机构也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工作中往往会存在较多的业务联系,因此,对其关系进行明确的规定可以帮助企业对其经营管理活动实现更好的考核及监督。

3.2发挥出激励机制的作用

在企业的内部各层次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委托,我们需要对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进行调度,而内部决策会计方法是一个有效地途径。具体来说,内部决策会计主要是指当企业组织及成员在选择具有更大经济效益方案的时候,为了使自身可以获取更为合理的行动计划所采取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决策会计有较大的区别,一般来说,传统的决策会计主要是在上层领导对整体方案进行选择的时候使用,而企业内部决策会计则属于企业各层的管理人员及权责人员在进行最优方案的选择时使用,这就将上层领导、中层管理者、计划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工程人员、采购人员、推销人员以及设计人员都包含在内,可以说只要是各层次人员都参与到了方案的选择中,都属于企业内部会计。

在内部决策会计中,其核心是对每次工作方案进行成本的计算及损益的确定,这也是我们落实贯彻激励机制的一个具体措施。具体的工作中,各层次人员在行动前要对方案进行预测,预算机会成本及损益金额,以其作为选择最优方案的依据。基于此,机会损益以及损益分析是内部决策会计进行方案选择过程中的基本方法。此外,在内部决策会计中另一个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附加价值的分析,企业中的各层人员在对选择方案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方案所创造的附加价值为多少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为了创造出这些附加价值需要付出多少的工作,判断工资和附加价值的比例是否合理,以此作为我们判断方案可取的依据。

3.3对会计准则及制度进行完善,降低财务报告粉饰空间

在企业内部会计工作中,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灵活性,往往会给会计准则及制度留一些真空地带,但这却成为了我们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对其进行改善:

(1)增加财务报表中的附注,鼓励企业对非财务信息进行披露。当前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国家,附注长度相对于财务报表本身长度一般都会长很多,已经成为了财务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主要是因为附注能够提升报表信息的相关性及可靠性,是我们能够正确理解报表数据信息的一种依据。而在我国,当前的财务附注在其规范性上级重要性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而且财务人员对其也并不是很熟悉,因此亟需对其进行改善。

此外,针对附注,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其形式和内容都不应被局限于财务信息之中,企业利用附注还要对更多的不确定事项进行解释,进一步完善与分析,为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提供更多的帮助。

(2)对于关联交易的披露也进行严格的规范。在当前的企业中,利用关联交易进行作假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针对一些不等价交换方式进行的关联交易,我们应要求企业对交易的定价依据、公允价格差异、定价、账款的结算方式及结算时间等进行详细的披露。

(3)对现金流量的信息要加强呈报及考核,进而做好财务数据分析的工作。在企业的运行中,现金流量是反映企业盈利质量、偿债能力、变现能力、财务弹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及相关性。但是以当前的一些企业所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年报)来看,对于分析和考核并没有太高的要求,这就给其可靠性及相关性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基于此,我们应把“现金流量表”年报逐步改为月报,这是可以做到的,也是必要的。

整体而言,会计准则及制度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需要一个较为长久的过程,还需要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经济活动进行及时调整。

4、结语

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这一工作本身涉及的范围较广,而且利益牵扯比较多,因此,要想真正做好这一工作并不容易。基于此,我们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及探索,尽快提升这方面的水平,使其早日和国际规范接轨。

参考文献

[1],王丽云.完善企业会计管理体制之我见[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4)

[2]李丽.试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3]张霞,徐进.透过经济活动分析看内部控制[J].现代企业教育.2011(02)

管理会计制度建设篇2

关键词: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建设

作为高校档案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档案主要记录了高校的经费核算、发展水平和办学规模等。在当前网络时代背景下,会计档案的管理内容和模式都发生来巨大变化,想要充分发挥出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的内控管理优势,就必须要对其有正确的认识,了解目前会计档案管理的不足之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高校财务会计档案得到有序健康发展。

1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内容

会计档案指的是对经济业务记录反映的重要证据和史料,主要涉及的内容有会计凭证、财务报告和财务会计档案其他内容,其中,会计凭证主要包含的内容有汇总凭证、记账凭证、原始凭证。财务报告主要涉及的是年度报告、季度报告和月度报告。而财务会计档案其他内容主要涵盖的内容有会计档案移交清册、银行对账单、存储款余额调节表、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资料等。

2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现状

高校会计档案管理是由工作人员将数据信息进行完整、清晰地记录,反映了高校真实的活动记录,同样也是对客观规律寻找的重要依据。通过时间的累积,档案可以将高校的经济轨迹全面反映出来。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依然存在较多问题。比如,传统的档案形式主要是纸质进行记录、存放和管理,需要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性、连续性和完整性,还需要做好防潮、防虫、防盗和防火的工作。并且,传统的管理方式需要花费的大量的时间翻阅档案。而应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之后,会计档案管理实现了纸质与电子的结合,管理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逐步实现了电子档案的存储和管理,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

3高校财务会计档案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充分。从当前实际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只是对会计方面的业务比较关注,没有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会计人员在上岗前没有对档案方面的工作进行培训,实际在进行档案操作时缺乏实践经验,而且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和流程操作,实际的档案标准远远达不到预期目标。

2)管理人员水平较低。目前,依然有很多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档案管理人员,主要由会计人员兼顾,而会计人员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培训,对档案管理的范围和标准不是特别了解,对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有较大的影响。另外,部分高校会计档案管理人员日常工作量较大,很多重要的档案资料无法及时上交,而且部分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不高,存在违法乱纪的现象,从而使财务会计信息档案失真。

3)管理规范性欠缺。财务档案管理是组织上的需求,但很多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专业的人员也比较缺乏,财务会计档案管理非常分散,存在严重的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对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造成了巨大影响。并且,高校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作为高校的核心部分,财务的工作内容更加倾向于财务服务工作,但一些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责任感缺乏,没有有效管理好档案,这与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有直接的关系。

4)信息化档案建设不足。部分高校在开展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的工作的时候,财务会计水平依然停留在纸质管理管理水平上,而且部分会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满足信息化要求,无法熟练操作现代信息软件,导致高校会计档案管理的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尤其是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会计电算化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相关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才能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4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的内控制度建设方法

1)正确认识财务会计档案管理。根据档案法的相关规定要求,高校的领导层要正确认识到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建设的重要性,在开展管理的时候要贯彻落实好一把手负责制。并由专业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档案资料的收集、归纳、應用和存储。并且,领导要强化自身的档案管理意识,通过法律对管理进行约束,确保充分发挥出会计档案管理的价值。

2)提升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素质。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要结合时展的需求,高校要定期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有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使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并树立良好的责任心。此外,财务会计管理人员,要开展岗前培训和后续的岗外培训工作,对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有妥善的应对方案,尽可能提高财务档案信息管理的质量。

3)完善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校进行了大量扩招,高校会计的核算范围和内容越来越广泛。档案管理制度的内控建设作为高校的核心组成部分,一定要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实现高校档案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通过完善的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目标和职责,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4)健全工作管理制度。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而管理制度的完善性,能够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约束,实现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并且,能够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内部控制进行强化,可以明确职责,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效率。通过改善财务会计档案管理,可以让管理人员形成规范化的工作流程,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尤其是近些年高校的不断扩招,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能够有效避免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确保高校财务会计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5)优化财务会计档案管理手段。作为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财务会计档案信息化也要不断进行创新,跟上时展的步伐。首先,加大对高校财务会计管理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及时对档案室的设备进行更新。并为档案室的财务会计管理提供现代化设备,比如扫描仪、打印机、灭火器等等,只有完善了软硬件设施才能促进档案工作的快速发展。另外,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还应当尽快实现信息化发展,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将档案信息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也为高校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管理会计制度建设篇3

【关键词】新财务制度;医院管理;财务信息化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医院的财务制度也都得到了不断地完善,会计信息化也促使医院管理实现了自我革新,以此来确保医院的资产发展安全的同时促进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新的财务制度之下,医院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限制,因此要认真的去探讨和分析医院会计管理过程中信息化建设上的困难和不足,来加强医院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进而提高医院的综合管理和发展水平。

一、医院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医院在进行会计管理的过程中也逐步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结合新型的管理技术实现了医院的会计管理工作的初步信息化。新财务制度明确了会计信息化的具体建设要求,也就是基本上明确了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和工作,会计信息化建设而不仅可以不断推进善新财务制度的实施,还可以为医院的会计管理工作带来促进,所以加强医院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化医院管理模式要求会计信息化

新财务制度要求医院加强材料管理和经济预算,要求会计科目的分类更加的细致和规范,实现医院会计报表体系的完善,进而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水平以更好地适应医院财务会计工作的新要求。通过不断运用信息技术来推进医院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医院业务和会计信息管理的系统化和整体化,并实现医院内部的会计信息的实时共享,可以促进医院升级现有的会计处理模式,提高医院的管理功能,促进医院的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因此,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现代化的医院管理模式的根本需求。

(二)医院财务信息管理模式转变需要会计信息化

目前来看,医院内部的会计信息系统多存在着各自为政的情况,整体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和配合,难免会导致人力和物力的浪费。随着医院体制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原有的会计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的财务制度的要求,也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医院的整体发展水平。加强医院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和工作模式的转变,很多医院实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对其会计管理工作职能进行整合、调整,因此,按照新财务制度要求,逐步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医院会计工作模式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二、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不足

(一)会计信息化应用范围不广

目前来看,我国医院的大部分信息化系统之间尚未实现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很多系统只是建立了药品管理、门诊收费、会计核算等等小范围内的局域网络,同医院不同部门的数据也难以直接使用,要想拿到同医院别的部门的数据往往还需要重复的信息录入,根本来说,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就在于会计信息化的应用深度不深、范围不广的原因。

(二)会计信息化硬件设施落后

一般来说,会计信息化对于硬件设施的配备有一定的要求,但是现行的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资金的投入力度不够,导致会计信息化难以具备高质量的硬件设施,会计信息化建设进入瓶颈,影响了医院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

(三)部分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虽然新财务制度下,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但是还有很多医院对于会计信息化建设不甚重视,部分医院领导在管理思想方面不能与时俱进,旧的会计管理模式已经限制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制约了医院会计信息化的有效建设。

三、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对策

(一)要逐步增强医院的会计信息平台建设

想要从根本上实现医院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就要从医院的会计信息化平台建设入手,结合医院会计信息的工作实际,有序实现医院各个管理系统之间的整合对接,确保以医院为整体的会计信息管理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要确保会计信息平台的安全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信息管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证数据信息在记录、传输和保存过程中安全,实现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集成。

(二)要逐步完善医院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

新财务制度对于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进行会计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完善,从医院本身的实际情况来加强对会计信息的控制和管理,建立更加完善和全面的医院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医院内部会计信息管理制度的创新改革,更好地提高医院会计工作的全面化和统一化。

(三)要逐步提高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在会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会计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应用虽然有效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也增加了会计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因此医院在推行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建立健全会计工作岗位责任制,增加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促进会计工作人员更好地适应新财务制度的业务需求和会计信息化平台的技术需求,更好地促进信息时代下医院的发展。

四、总结

新的财务制度要求医院在进行日常的会计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避免会计管理失误。虽然多数医院在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局限,但是只要措施得当,必定可以攻坚克难,充分发挥出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医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祝愉,王辉.新医院财会制度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国医院.2012

[2]马玮.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问题及对策.企业技术开发.2015

[3]陈勇.浅谈新医院财会制度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中国卫生产业.2013

[4]吴子洋.浅谈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

[5]李磊.新医院财会制度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国市场.2015

[6]秦涛.新财务制度下的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

[7]王铭岩,红梅,刘敏.新医院财会制度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研究.中国卫生产业.2014

管理会计制度建设篇4

关键词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实现对内的巨大的拉动作用,而且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平衡,所取得的效果有目共睹。有效的财务管理可会计核算能促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设,减少其经费,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基建项目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随着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现行的基建财会制度建设明显滞后于形势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体系建设日臻完善。这个体系当然覆盖了固定资产投资的核算管理内容,但作为形成固定资产主要内容的基本建设投资的特殊性,及其反映这种特殊性的基建财会制度的建设,似有被边缘化的感觉。

(一)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体制不健全,漏洞较多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基建项目投资方式变得多样化,而现行财务管理制度已无法适应经济的发展,在财务管理制度上存在“真空”,从而产生了许多不规范的行为。由于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实际操作中有许多困难。

(二)缺乏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监督机制

当前,我国许多企业尚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导致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人为性强,像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在企业的基建项目中这种现象更甚。许多企业在基建项目的投资过程中过分把精力放在了资金的投入和项目的施工建设上,从而忽视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导致企业在基建项目中出现各种财务问题。

(三)基建项目中缺乏财务管理与核算,致使资金错位

近年来审计发现,部分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内部控制管理比较薄弱,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资金监管不到位,常常出现建设单位不按基建建设程序、施工进度和资金计划拨付工程款项;超付工程款;脱离职能部门监管擅自支付工程款;挤占、挪用建设资金;擅自改变资金用途;随意变更工程设计,扩大投资规模等违规、违纪现象。

(四)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从业人员素质和经验参差不齐

基建项目的管理不同于一般经济性的项目,基建项目代表着国家的政策意向,具有一定的事业性质。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相关人员的经验不足,对于基建项目的财务审核能力较差,加之基建项目复杂的关系,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的质量。

二、强化企业基建项目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各单位必须根据基建项目建设实际,制订基建财务管理实施细则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抓好内控关键点、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确保办理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确保每项业务都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授权批准程序,促进基建财务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应保证有完善的内部监督和检查机制,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基建项目的资金管理、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二)统一领导,规范管理

随着生产管理的逐步深入,计划财务整体化管理愈发显得必要。投资作为长期投入,必将对其成本运行产生长期的影响,而成本分析也将为投资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投资与成本,尽管资金来源渠道不同、财务核算管理方法有别,但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生产经营服务,都应接受财务统一领导,遵守和执行统一制定的财经政策和规章制度。这样不仅沟通了管理上条条块块的关系,为协作管理提供了契机,而且增强了基本建设投入的灵活性和基建资金调配的合理性。财务部门可以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严格区分资本性支出、效益性支出的原则合理使用资金,从而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投资效益。在当前核算管理体制下,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既要满足生产和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又要严格遵守会计制度和财经纪律,这是摆在我们而前的一个新问题。所以,要求基建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基建财务管理水平,以合理和有效的控制投资,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项目投资效益,把基本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三)做好资金监管,确保建设资金安全和效益

加强建设资金监督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也是建设项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加强资金监管,就是要建立和完善资金的全过程控制体系和完善严格的审批程序,通过实行监理工程师签证制度,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执行招投标管理办法,强化合同管理,严格按照基建程序付款,杜绝出现计划外、超计划付款、无进度付款和挪用建设资金的现象有利于促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双力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素质.维护建筑市场正常秩序

(四)加强基建会计队伍建设

财务部挑选或外聘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必要的专业资质和业务素质的人员负责基建会计工作,明确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包括制定和完善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设立基建专用账户,设置独立的账簿进行会计核算;参与基本建设资金的筹措,落实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参与编制基本建设项目预概算、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参与施工工程的造价控制、竣工验收等工作;办理工程与设备价格结算、控制费用性支出;编制年度基本建设财务决算及财务分析报告;收集整理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期间的有关财务决算资料,做好项目竣工验收准备工作、编报竣工财务决算,协助项目办完成资产的交付使用。

综上所述,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工作,要从制度建设和人才建设两方面来完善,始终围绕基本建设全过程控制来展开。我们必须从工作实际出发,针对基建项目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确保项目建设依法、规范、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周萍.加强基建项目财务管理与监督.现代商业.2011(15).

管理会计制度建设篇5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医疗机构;管理会计;体系构建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0.14.040

[中图分类号]F23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14-00-03

0引言

进入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在诸多领域中應用大放异彩。对于医疗机构的财务人员而言,就业压力直线上升。财务人员只有不断提升自我,将自己尽快转型为拥有控制和分析职能的管理会计,才能免于被替代。管理会计既是传统会计的重要分支,也是一种全新的会计形式,侧重于单位内部的财务内容整合,通过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进行财务内容分析和部分财务评价,在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四大层面展开管理。大部分企业和公立医疗机构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得比较完善,而由于经济成分复杂、经营压力大和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民营医院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体系建设不容乐观、阻碍重重。

1医疗机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现状

1.1医疗机构管理会计应用环境现状

第一,外部环境。医疗行业的行业规范不明晰,医疗机构管理会计体系处于自发性、非健全、低水平、缓慢性发展建设时期,尤其是民营医院的管理会计规章制度非常不完善,没能借鉴同行单位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成果。第二,内部环境。首先,大部分医疗机构的领导层存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需求和意愿,期望借助管理会计为其决策提供支撑和服务。其次,医疗机构内部控制情况相对良好,大部分医疗机构已完成内控评估和内控建设,建立了符合风险防控要求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与规范。再次,现阶段设置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和岗位的医疗机构少之又少,多借由继续教育用绩效核算人员或审计人员替代专门的管理会计人员。最后,规模较大的医疗机构的会计核算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绩效考评系统、成本预算核算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等具有医疗行业特色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比重相对较大。

1.2医疗机构管理会计活动现状

第一,现阶段医疗机构的管理会计活动范围较窄,主要工作内容为“绩效管理”和经济效益分析,并未结合财务及医疗业务现实,没有系统地展开规划、决策、控制及评价活动,更不用谈与医疗机构息息相关的战略管理及风险管理。第二,医疗机构管理会计活动缺乏系统性,工作处于无意识状态,与医疗业务融合度低。大多数医疗机构都是表面上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等部分职能赋予管理会计,管理会计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没有进行闭环管理。第三,鉴于管理会计的功用和职能,从业者应为复合型专业人才,但是现今财经类专业培养的会计人才偏重于财务会计范畴,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导致医疗机构开展的管理会计活动不容乐观。

1.3医疗机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

第一,医疗机构乃至整个医疗行业不重视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医疗机构大多利用软件公司开发设计的信息化系统。第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一部分医疗机构斥巨资引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但依旧存在兼容性不够、无法实现数据共享、系统接口标准不一致、无缝衔接难、缺乏统一性和个性化等问题,医疗机构管理会计信息化基础薄弱且发展迟缓。第三,管理会计信息数据质量不高。将近一半的财务工作者强调自身所在医疗机构信息数据获取方式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样本小、无法共享。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约1/3的医疗机构未建立符合风险防控要求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制度与规范,数据安全性受到潜在威胁。

2信息化时代阻碍医疗机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因素

2.1不重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工作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会计制度不断完善,医疗机构面临全新的要求和挑战。医疗机构管理者对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重视不够,目光依然局限于传统的财务会计领域,财务工作以核算账目为主,无法展开财务预测与分析工作。尤其是民营医院,经营者对管理会计的认知和定义错误,将其放于管理岗位上,忽视了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主观认为其具有管理权和财务权的分权嫌疑,造成管理内容缺失。另有部分管理者对管理会计认知不全面,认为强调管理会计是将会计的报表工作和计算工作分离,导致人力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

2.2管理会计制度不健全

管理会计主要负责财务报表的整合和分析工作,不在会计规则内。然而,现阶段医疗机构管理者和经营者依旧不能认识到管理会计的本质,甚至置之不理,新型管理会计制度依然隶属于会计体制、偏向于体制内容,实质上就是将管理会计等同于财务会计管理。但是会计综合体制完全不适合管理会计,导致管理会计陷入两难境地,改善现有会计制度内容刻不容缓。管理会计的核心是整合与分析工作,但由于管理会计制度的偏离使其侧重于管理会计部门,而不依照机构制度和领导指示,使管理会计的工作难以完成。另外,需要关注的是现行医疗机构管理会计体系缺乏监督体制。诸多民营机构甚至公立机构不重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工作,缺乏人才建设应有的监督体制和完善的考评制度。

2.3缺乏管理会计人才

医疗机构管理会计除了掌握完备的财务会计标准知识外,还需掌握医药行业相关基础知识,比如,医药定价、设备定价等知识,这样才能完成医疗机构的管理会计工作,但由于医疗机构管理会计具有小众性,普遍缺乏专业高端人才。传统高校偏重于培养企业管理会计人才,极少与医疗机构合作,使医疗行业管理会计人才缺乏。医疗机构尤其是民营医院的错误认知导致管理会计大材小用、错误使用。为节省成本,民营医院普遍直接将财务会计变为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对其他附加知识和管理会计专有的数据分析知识掌握不足,难以达到管理会计职务要求。另外,整个医疗系统缺乏管理会计人才培训体系。医疗体制改革要求会计人员掌握先进的专业技术,对医疗业务有良好的认知,而现有的会计人员无法满足医疗机构构建和完善管理会计体系的实际需求。

2.4管理会计信息化程度不高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全国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开展。大部分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集中在医疗服务方面,缺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工作。医疗机构的财务数据信息平台金算盘系统保存口径不一的碎片化数据信息,无法为管理会计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管理供给有效信息。除此之外,现阶段大多数医疗机构采用的预算管理系统无法完全满足临床科室明晰科室月度、季度和年度经营收支状态的现实要求,极大降低了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3信息化时代构建医疗机构管理会计体系的创新策略

3.1提升對管理会计职能的重视程度

医疗机构要构建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应在深入认知管理会计的岗位、职责的前提下,重塑财务管理部门。第一,医疗机构的经营者和管理者需重新审视医院财务工作,认识到构建管理会计体系已成必然趋势,加紧完善会计部门,尤其要将管理会计单列为关键建设内容。第二,重视并加强管理会计人员在医疗机构管理中的协助、分析功能。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借助实践经验与财务分析手段,全面提高医疗机构尤其是民营医院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的工作水平。

3.2建立健全管理会计体系相关制度

第一,建立健全会计制度是构建医疗机构管理会计体系的基石,而责任规划是建立健全会计制度的关键。因此,医院要为管理会计设置专门的、独立的工作岗位,保证各部门配合工作,并对机构管理者负责,分析医院的基础情况,形成报告,真正实现管理会计工作的整体性。第二,设置监督管理会计岗位或部门,形成健全的监督体制。医疗机构在构建内部管理会计体系的过程中,采用内部自查自检与外部监督评价相结合的监察形式,实现互相监督、互相评价、听取建议、加强服务、提升效率的目标。具体而言,首先,对管理会计工作内容、工作报告的及时性、合理性和合法性展开初步审查,做出内容评价,保证医疗机构整体经营的稳定性。其次,对管理会计工作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以防止管理会计联合其他部门营私舞弊、以权谋私。

3.3引进和培养管理会计人才

良好的医疗质量离不开各个岗位优秀人才的努力。由于管理会计并非常规岗位,现阶段也未有对口培养单位,从业人员较少,招聘难度倍增,但也不是无计可施。第一,委托专业猎头完成管理会计人才招聘,提出优厚薪资水平、优越福利待遇、完整晋升通道、专业技能培训等条件,吸引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解决医疗机构目前管理会计岗位缺失问题。第二,医疗机构应善用政策进行校企联合育人,为高校医学专业大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岗位,高校根据要求培养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从根源上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第三,构建完善的管理会计人才培训体系,有步骤地拓展团队规模,招聘理论知识多、技能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定期培训、重点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知识储备水平,并借助明确、合理的奖惩机制不断提高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

3.4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

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对医疗机构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患者的增多,传统的财务记账方式已被证实不再适用,当务之急便是加快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第一,从医疗机构顶层设计出发,改善管理会计体系“信息碎片化”和“信息化孤岛”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数据采集分析的专业性、准确性、效率性,建立数据库全分享模式,满足管理会计的个性化需求和基础数据提取的需求,全面提升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与水平。第二,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数据共享服务中心将是未来医疗机构的重要工作,管理会计要逐步全面替代原来的财务会计岗位,推动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和业务流程更加紧密地协同发展,构建完善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

管理会计制度建设篇6

会计文化属于管理文化,是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树立会计人员正确的道德规范、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等素质,为企业的会计工作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1]。因此,研究当前企业会计文化建设中的不足,探索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有效方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实现企业文化全面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二、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会计理论及技术水平较低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会计工作的要求并不高,许多会计从业人员都不具备合格的理论知识和会计技术,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经济发展的水平不符。在现代经济发展形势下,企业会计工作要与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相适应,会计人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而这正是当前企业会计工作普遍欠缺的。在会计工作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就缺少基本条件,企业会计技术条件有待改善。

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长期管理公司财务,会计工作对其个人道德文化素质的要求很高。当前企业会计岗位还存在一部分缺少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的工作人员,这些人没有职业道德的约束,很容易受金钱的诱惑,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不遵守会计人员的行为规范,违反企业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在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当中,需要特别重视会计人员的个人品质,根据会计部门的文化水平来制定合理的建设规划,加强道德教育力度,减少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对会计文化建设的阻碍。

3.会计管理制度缺乏实际效用

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是企业会计文化的建设的基础保障,企业缺乏有效的会计管理制度,会计文化建设工作就难以开展。目前,许多企业对会计工作的管理不够严格,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会计人员在宽松的工作环境下很容易养成执行拖沓、工作随意的习惯,对于会计工作的失职,企业也都采取从轻处理的办法。另外,现行会计管理制度实行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方式使会计管理缺少灵活性,会计工作很难应对市场经济给企业带来的问题[2]。缺乏实际效用的会计管理制度使得企业会计文化建设困难重重。

三、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改善措施

1.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

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是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培养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改善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关键。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运转效率的重要保障,具备较高业务素质的会计人员可以利用合理的手段帮助企业减少不必要的财务支出,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对此,企业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丰富会计人员的理论知识,提高其技术水平,为企业会计文化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会计人员道德教育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影响着企业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加强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工作,可以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诚信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从事会计行业必须的道德素质,要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就必须增强他们的诚信意识[3]。因此,在企业会计人员行为规范当中要特别强调诚信工作,督促会计人员遵守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此外,企业还要对会计人员进行长期的道德教育,培养会计人员奉公守法的品质,来企业会计文化建设营造有利的环境。

3.健全企业会计管理制度

健全的企业会计管理制度是推动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针对当前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企业需要强化制度的严肃性和有效性。首先,企业要制定会计工作的规章制度,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其次,企业要调节会计人员的收入机制,根据财务管理的效益对会计人员进行考核,通过绩效奖励来提高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企业要建立会计工作监督管理机制,对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一旦发现会计工作出现问题,就必须按处理办法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健全的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大大减少了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阻碍因素。

4.举办企业会计文化活动

企业会计工作比较单一,为提高会计文化建设的效果,企业可以举办企业会计文化活动,丰富会计人员的生活,强化会计人员的知识积累和精神建设。例如财务管理专家演讲、体育活动、旅游活动等等,都能有效调节会计人员的工作状态,保持工作的热情。在会计文化建设中要不断发扬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文精神来建立文化氛围。

管理会计制度建设篇7

关键词:新医院财会制度;会计;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新医院财务制度在2010年年末正式,于2011年7月1日在医院改革的国家试点城市实施,在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执行。新修订的医院财会制度主要强化了对医院的成本核算与预算管理,在收支核算、预算管理、会计科目、成本管理、财务报告体系和医院财务报告等方面做出了重大创新。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增强,新的医院财会制度的颁布与实行,对医院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做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制度与旧制度之间的比较

新制度都是在原有制度上有所总结提高的。新一员财会制度与以前的相比不但增强了负债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还将医院的收支做出了更为详细的分类,安全性上更加完善。使医院管理方向更明确,管理制度更严格,操作规章制度更明确,有利于增强政府对医院的投入资金的管理形成相应的监督体系,更加适应新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以现阶段的医院会计信息化建立主要指医院要按照新的制度要求并且采取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会计工作,这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新医院财会制度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的会计人员技术不高。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比较难以掌握的科学产物,对医院会计系统而言,会计人员对于运用计算机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化的建立。在目前我国很多医院的会计人员职业素养并不高,同时也没有能力来优化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发展,不能发挥出信息化系统的功能,更不能满足于现代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的根本要求。

(二)医院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医院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平台一般建立在一个较为开放的互联网上,对于信息的记录与传输都可能丢失和泄密,严重的将受到网络的恶意攻击,从而导致医院信息系统瘫痪。一些医院由于技术的问题还不能保障会计信息系统正常运行,更使医院有了更多的风险。

(三)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就目前我国一些医院并没有建立完整的会计管理制度,导致会计信息系统并不能得到实际的应用,使新制度失去了应有的效用。只有在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才能够确保医院会计信息得到正常的运行,并且保证会计工作的安全可靠。促使医院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得到稳定持续发展。

三、新医院财会制度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迎合医院管理发展的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医院管理系统随着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进步,以网络信息技术来实现医院的财务、信息化为一体,从而实现网络信息化高度集合与会计信息共享,为医院体制得到创新、技术水平得到创新、管理水平得到加强提供了原动力。

(二)促使医院财务管理得到转型。对于目前的公立医院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来讲,大多都是以会计核算为主,在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各个职能当中每个子系统都是互相独立的,这导致每个核算的软件重复使用,浪费了财力、人力、物力。伴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医疗体制不断创新的今天,“核算型”财务管理不能满足医院的发展需求,所以加速医院财务管理由“核算型”转变为“管理型”是不可或缺的。

(三)促进医院与新的财会制度之间的融合。新医院财会制度不但加强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还完善了会计的科目分类与会计报表体系,同时也增强了成本管理与财务管理。因此促进新制度与医院财务工作与会计工作相融合是必须的,使得医院的会计信息化管理与新制度相匹配。

四、新医院财会制度下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建立医院综合的管理平台。医院的会计信息化平台的管理与建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的建立应该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做好系统的基础管理与维护,具体要包含职工信息、各个科室的分类与设置等信息,同时也要建立医院的综合管理平台,确保所有业务都规范统一,来实现业务的整合。

(二)增强医院会计信息平台的安全性。医院想要增强财务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就要满足会计信息平台的稳定性、保密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并且对网络信息化平台增强安全防御能力,医院要对计算机内的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病毒的防范等多个方面抓好控制,确保会计信息的传输中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与此同时要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对文件存储备份,确保计算机受到攻击也能得到相应的保障,来增强财务信息的实效性,增强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三)完善医院信息化管理制度。医院会计信息不但能反映出医院经营的工作流程和具体财务状况,还能反映出整个医院管理的全部过程,而这些信息是否准确可靠,完全取决于医院的自身控制管理。医院的控制管理能维护医院的经济资源,使医院的整体系统更加的完整严密,所以医院应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控制制度,来经营财务信息的工作,为会计信息化系统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统一集中医院的财务信息业务的整体进程。通过对信息化建设来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使医院会计信息系统与其管理模式得到统一。只有医院内部管理与内部资源进行统一和集中,才能给财务的信息管理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信息,让医院的控制制度与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来规范医院的管理工作。要想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化系统,除了核算软件的科技技术要求之外,还要以医院的财务管理体制为基础,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对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进行集中监控。但是要想完成这项任务,就一定要重组规范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且要增强医院财务人员的职业的素养,对计算机的运用等进行相应的培训,来满足医院信息化建立的基础要求,让医院的各项管理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紧密结合到一起,最终达到现代医院的会计信息化建设。

医院的财会制度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社会医院发展的重要趋势,所以在医院建立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制度,根据新制度来开发医院的财务信息平台,使其功能满足医院的各种管理工作,确保会计信息化系统得到完善,增强医院传输信息的完整型与准确性。另外要加强对医院财务人员的建立,增强他们的职业素养,促使医院在信息化时代中持续稳定的发展,来提高医院对社会的贡献。

参考文献:

管理会计制度建设篇8

1.2信息管理问题

众所周知建筑设计信息管理在整个建筑设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直接影响设计管理的整体效率。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的信息管理存在几个问题:一方面是信息的准确性,如信息不完整、不准确、使用不当等,有时设计院为了掩饰设计中的一些小失误或错误往往虚报信息,造成建筑施工可能出现安全问题,同时也会造成设计单位相互之间的沟通中出现信息失准。另一方面是信息的及时性,很多时候存在信息传递滞后的现象,如某一设计单位需参考另一设计单位的资料时,信息传递滞后导致后续的设计无法进行,最终将影响整个建筑设计的整体效率。

1.3设计质量评价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设计质量的评价主要由设计单位、政府主管部门、业主对建筑设计质量进行评定,某种程度上这种评价制度可以促进建筑设计质量管理,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非常规性与有限性,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和评价时点上。在评价过程中主要是专业人士进行的,主要的利益主体却很少参加其中,因此这样的评价体制很难反映不同主体的意见,那么其产生的影响也是有限的。有些评价是在阶段成果产生后开展的,有的甚至是在施工结束后进行,缺乏对设计的评价和控制,作用非常有限。

2提高建筑设计管理的有效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的追求也从原来的保暖与遮挡恶劣天气上升到居住舒适性、美学上的要求,同时人们也有足够的时间与能力去改善自己的生活情况和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为了设计出更好的满足人们要求的建筑,这就需对建筑设计加强管理。

2.1建立完整的建筑设计管理制度

在建筑设计中包含了诸多的专业且涉及的内容较广,设计是群体性的活动,要保证建筑设计管理正常有序有效的进行,建立一个完整的组织框架是必须的,所设计的设计管理制度使相关人员的责任与义务明确,指令传达路径简单明确。这样可以避免逐级或多级请示造成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进而避免整个设计进度难以推进。一个完整明确的建筑设计管理制度不仅有助于提高设计质量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而且对于促进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加强建筑设计质量控制

一个完整明确的设计质量管理体制建立后,为充分发挥组织的作用以达到设计质量控制的目的,必须制定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为把好质量关、进度关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未雨绸缪,不要等问题出现才去寻找解决措施。在建立质量管理制度时,将质量责任制细化,责任明晰,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制定奖罚制度以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做好不同部门相互衔接,职责与分工明确及紧急情况的备用方案,各部门之间质量信息的沟通与协调。在设计质量控制中需加强设计图纸的审查,查看使用功能机质量要求是否达到设计规范与业主标准,检查设计中易忽略的、易出错的常见问题,将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与可能阻碍施工与设计进度的地方尽早地消除。建筑设计管理体制中管理人员作为其重要组成成员,每个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需对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人员进行不同深度的培训,使培训具有针对性,实行考核制度,提高管理人员质量意识,重视质量的宣传工作,使质量意识深入人心,把质量这根弦绷紧在每一个管理人员的脑海里。在建筑工程施工开始前,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计划、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等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通病以及易出现质量问题处的检查力度,对重点工序、关键环节施工进行严格控制。

3建筑设计管理需考虑的方面

3.1建筑设计与环境关系

在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年增强,在房地产建筑设计建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的卸放位置与处理是否妥当对周围环境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环境设计,一方面是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构成内外环境的多样的、自由的、协调统一,将建筑建造过程中的垃圾妥善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做一份环境影响报告以评价修建建筑物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合理的选择建筑外墙装饰材料与建筑周围绿化植物以免对环境及周围的植被等造成破坏。

3.2社会习惯的改变

在人们生活与教育水平获得极大提高之后,人们的追求不仅仅停留在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更加注重生活品质与精神上的享受,同时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得到极大的提高。随着这些社会观念、社会习惯、社会趋势的变化对建筑物建造设计等方面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应根据实际的情况建设符合社会习惯的建筑物,如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等,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之前对这些进行调查研究。

3.3技术进步的思想

科技日新月异,在建筑设计管理过程中,应将一些新技术、新材料应用于房地产建筑设计中。计算机获得了极大程度的发展,采用计算机模拟与结构的优化,使分析的结构更加精细准确,如钢管混凝土柱的设计,可以采用anSYS等有限元对其分析,建模过程中分别考虑整体的钢管、采用焊接形式的钢管、采用螺栓连接的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程度,同时对钢管壁厚、螺栓个数、螺栓预紧力等参数进行分析。近些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建筑设计中应考虑风荷载、地震作用,在地震设计中采用钢管混凝土,在地震发生前,这样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资源浪费,一旦自然灾害发生,这样的结构能充分发挥钢管对混凝土的约束,提高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在建筑物设计时,应结合当前的科学技术与行业发展的前沿,将最新的施工技术与材料、设备应用于所建的建筑物中,这样不仅有利于控制建筑物的设计成本与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也有利于推动建筑设计与科学技术继续向前发展。同时,房地产建筑设计施工所应用的新技术有可能存在着不适用现场的情况,这样将有利于科技新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4结语

管理会计制度建设篇9

关键词:法规制度机构队伍监管服务

为切实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质量和会计监管水平,维护会计工作秩序,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协调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机构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简称单位,下同)必须按照《会计法》的要求设置会计机构。按照会计岗位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设置岗位。并明确岗位职责,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调配合。

二、队伍建设

单位要合理配备会计人员。会计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命必须符合法定手续;会计人员要按规定参加财政部门的后续教育和培训;会计工作交接手续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财政部门要全面强化对会计人员的监管,按照行业或技术职称类别建立会计人员信息数据资料库,加强培训与交流,充分发挥会计人员在其单位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工作规范

1、法律规定必须建账的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和国家统一的规定分别设置会计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账簿,认真进行会计核算。根据《记账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持有记账许可证的其他记账机构进行记账的单位,应当视同建账。

2、原始凭证的格式、内容、填制方法、审核程序等应该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

3、记账凭证的内容、填制方法、所附原始凭证以及更正错误凭证方法等应该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并经有关责任人员审核签章,同时要字迹工整、科目正确、摘要清楚、装订整齐。

4、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账簿的设置、启用、登记、结账、更正错误方法等应该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并且记账及时,关系对应,数字准确。

5、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保证会计指标的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前后各期相一致。

6、账证、账账、账表、证实相符。现金和银行日记账按日逐笔顺序登记,结出余额;银行存款账与银行对账单应及时核对;如有误差,应及时调整,试算平衡。

7、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要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会计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要求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说明清楚、报送及时。并经单位领导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审阅、签章。

8、单位会计档案应由专人保管。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保证会计档案完整,存放有序,查阅方便,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四、制度建设

1、会计核算制度。依法建账,并按要求使用账本;制定会计核算流程,实施会计电算化;建立会计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建立会计报表分析制度。

2、财务控制制度。明确单位责任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建立内部财务收支审批制度,严格审批权限和责任;建立财产管理制度,确保财产的完整性;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稽核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

五、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顺利展开,在实际工作中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1、认真学习,提高认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是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的重要环节,是维护会计工作秩序的重要措施。各单位要从维护良好经济秩序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有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进一步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组织财会人员认真学习有关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规定,努力提高会计业务素质和财务管理水平。

2、明确要求,落实措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实施范围涉及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各单位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规定并抓好落实。此外,为有效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对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所设置的机构、配置人员、组织核算、管理资料,要加强监督,落实措施。

3、协调配合,相得益彰。各单位要全面贯彻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求,严格遵循《会计法》,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要认真自查自纠,分析存在问题并积极整改,完善业务操作流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要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贯穿到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中,着力推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各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管理和服务,加强业务指导;对基础工作不扎实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确保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管理会计制度建设篇10

【关键词】内部会计制度;原则;问题;建议

企业在设计内部会计制度时应该以财经法规为依据,在表达方式上要文字准确、条理清楚、浅显易懂并与企业规模大小、业务构成、日常核算方式、地区分布等要素紧密相关。内部会计制度只有立足与法律法规基础之上,才能保证履行财务披露义务、承担财务报告、免于遭遇违法处罚。

建立内部会计制度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必要补充,是贯彻实施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各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有利于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完善会计制度体系,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在制定时,各企业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管理制度,使会计工作更加规范化,从而提高企业会计工作管理水平。

一、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概述

(一)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规定,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包括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其主要内容有:会计科目及其明细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会计凭证的格式、审核要求和传递程序;会计核算方法;会计账簿的设置;编制会计报表的种类和要求;单位会计指标体系。通过以上这些制度的制定和认真执行,可保证会计工作的规范运行。

(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八小时作用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具体指导一个企业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规范性文件。企业在设计内部会计制度时,应在国家统一会计规范和有关法规的指导和约束下,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建立符合本企业会计核算要求的内部会计制度。

依据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制定适合企业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使用的方法和程序。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八小时工作中,可以指导企业会计实践,保证会计工作规范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具有适用范围专一、内容条理清晰、程序方法明确和实际操作方便等特点。

(三)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重要性

1.内部会计制度是贯彻落实会计法律、法规的基础

国家制定和的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并不能完全适合各企业的具体情况,因此需要各企业的会计部门以国家的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的特点进行必要的补充。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设是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的具体化,同时也是贯彻实施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的重要基础和保证。

国家制定和的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虽然是从全国会计工作总体要求的实际出发制定的,但并不能完全适合各企业的具体情况。这就需要各企业的会计部门以国家的会计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的特点进行必要的补充,使会计管理工作能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2.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加速企业经营管理的客观需要

企业或者经济个体及其他单位为了迅速获得正确可靠的会计情报或者会计资料、防止内部发生舞弊或者资源浪费、监视各部门对管理当局既定政策的贯彻情况、考核各部门的经营绩效,就有必要将会计资料有规律地予以汇集,记录和报告。因此,财务会计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职能性管理工作,加强内部会计制度建设,规范会计工作对经营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些违纪现象大多是由于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会计核算混乱、财务收支失控,这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3.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为了保证会计工作质量

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也影响国家宏观经济决策。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加大对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汇总等过程和相关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以便能及时发现并有效纠正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完整、及时、有效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内部会计制度是对企业会计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应采取的程序和方法、应达到的要求等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使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时有了确认依据和标准,并在这些标准的指导下,使会计记录具备及时性和准确性,会计报告具备完整性和可验性。从而强化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工作质量,能够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

4.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

健全内部会计制度,对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分工协作关系、会计事项的处理办法以及会计工作的许多具体方法都进行合理的规定。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在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指导和约束下,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设计的会计规则、方法和程序,因此应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以便于企业经营活动和会计行为能够有序、健康、灵活地运行。这不仅使经济业务的顺利进行有规可循,客观上也促进会计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

5.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要求

内部会计制度是一种技术规范,内部会计制度属于会计法规的一个部分,就其内容看,会计制度具有技术性特征,是一种技术规范,这是由会计系统具有的技术特征决定的。20世纪50年代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a)所属会计名词委员会在《会计名词公报》中就提出“会计是一种技术,是关于诚实、有效和以货币形式记录、分类、汇总,具有财务性的经济业务与会计事项以及说明其经营成果的技术”。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会计信息系统论成为主流观点之后,《美国大百科全书》仍然认为“会计是分析和说明经济数据的技术”。目前,我国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通常认为由四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为会计法律,即《会计法》。第二层次为会计行政法规,如《企业会计准则》《总会计师条例》等。第三层次为会计规章,比如各行业制定的内部会计制度。第四层次为单位根据会计法规、制度要求制定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可以明显地看出,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新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会计管理制度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看来,把会计看作一门技术或艺术,并不能反映会计本质,但会计是由一系列技术方法构成的体系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即会计本身应该是一个技术手段。各种会计规范都是以会计技术为基础创立的,源于会计技术的可选择性。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作为直接约束会计系统运行的规范,具有系统的技术思想,比如要对会计分工中的牵制技术,编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技术作出明确说明,而且是按现有的会计技术运行要求作出的规定和标准。贯穿内部会计制度始终的是会计技术规范,构成一个内在一致的体系。

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原则

进行会计制度设计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合法性原则

设计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必须以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的财经法规为依据,内容上应与《会计法》《会计准则》协调一致。企业在设计会计工作组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时必须充分考虑《会计法》的各项规定,且要符合《会计准则》中的一般原则,符合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各项规定。

(二)可操作性原则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在表达方式上应该尽量浅显,并与企业日常会计核算的实务紧密联系,内容上更为全面具体。某种程度上是对《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一个细化,对属于国家财务法规中可以选择的会计政策,应该作出明确规定,使企业会计流程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序进行。其包括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系统性,即设计会计制度时要从整体上考虑,不能顾此失彼。设计出的会计制度与其他制度,必须口径一致,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并与之构成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各项内部控制之间也应该相互照应,协调一致。二是合理性,即设计出的会计制既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又简便易行;既符合会计理论,又有利于手工操作,适应会计电算化要求。

(三)控制性原则

2008年6月到2010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分两次联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并于2010年7月出台了操作应用指南。这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形成。控制性原则是要求会计制度的设计必须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结果本身;重视过程,达到最佳结果。为有效控制企业内部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财务收支活动和各种行政业务管理活动,就必须针对其具体环节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一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程序和方法,使之能严格按照预期目标有效地进行。内部控制以责任、牵制、程序、手续等各项制度为控制依据,建立健全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部门和个人的职权范围及其责任界限,规定授权处理程序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办事手续和方法。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完善的过程,它持续地流动于单位之中,并随着单位经营管理的新情况、新要求适时改进调整。

内部控制是由单位中各个层级的人员共同实施,从单位负责人到各个业务部门、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直到单位的每一个普通员工,都对企业内部控制负有责任。内部控制是企业为加强岗位责任、保护资本安全、确保会计记录正确可靠。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度、方法和措施的总称。内部控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职务分工控制、授权批准控制、业务记录控制、人员素质控制、内部审计控制等。

(四)适应性原则

适用性原则是要求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必须适应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管理要求。首先,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必须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确定企业会计机构的设置规模、会计科目的繁简程度、会计核算形式、成本计算方法、有关财产物资的分类和计价方法等。其次,会计制度的设计应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相协调。各企业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了各种内部管理的方法,在设计会计制度时,应注意会计制度与有关管理制度的协调与衔接,以保证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会计制度设计应与企业使用的核算工具相适应。

三、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内部会计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有关企业经营的失败、会计信息失真、违法经营等情况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结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缺失或失效。我国的会计工作只注重其核算功能,未能发挥管理的基本职能。目前,我国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不健全

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和岗位制度不完善,甚至部分企业根本没有制定内部会计制度。这些企业直接以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统一的会计制度、企业财务通则以及上级发的各种文件作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企业财务管理力度明显不足,这就会出现挤占成本、虚报成本、数据虚假、会计失真的情况,致使企业日常会计核算工作随意性过强,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会计决算的正确性。一些企业在设计内部会计制度时,没与充分考虑到它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无法使内部会计制度真正融会、贯穿于企业管理制度的各个方面,使得它不能有效运转。因为大多数企业认为本企业经营业务少,资金往来单一,不需要建立内部会计制度。

还有一些企业只注重其形而忘其实,草草建立一套内部会计制度主要用以应付上级检查,而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因此,内部会计制度没有得到真正贯彻和执行。如珠海市跃华石油化工公司由辉煌转向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管理混乱,经济业务不依据会计制度进行反映和监督,账目记录混乱,无法确认资产、收入、支出的数额,导致公司走向破产。

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的一种经济政策。根据企业发展理论,企业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都会采用不同的经济政策,即使在同一生命周期上,面对不同的市场也会选择不同的经济政策,如扩张政策、收缩政策。企业经济政策的实现,需要多种条件配合。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为企业经济发展起决策支持作用,为经济政策的实施保驾护航。作为企业内部制度,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随着会计政策的变化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也应该配合不同的经济政策作出选择。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信息支持,内部会计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属于企业经济政策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企业内部会计业务缺乏监督

良好的内部稽查结合一定的审计方式可以在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各相关工作人员之间以及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种管理制度,可以保证企业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财产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并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

而目前,很多企业在制定内部会计制度时,未能有效的贯彻内部审计制度,这样就无法确保管理部门制定的方针政策得到实施,无法保证管理信息的准确可靠和财产的安全完整。很多企业往往认为一旦建立起内部会计制度,便可以顺利实施,而缺乏必要和有效的监控,内部会计制度只能形同虚设,很难严格执行下去。

(三)企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一些企业普遍存在着会计人员素质较差、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欠缺的情况。据统计在我国1200万会计人员中,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比重偏低,会计人员的素质可见一斑。同时职业道德水准也较低。有些会计人员置会计的真实公允性于不顾,为迎合某些特定需要而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侵害他方合法利益,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会计人员往往只局限于对已发生经济业务的核算、报告,参与管理的意识淡薄,会计的作用得不到全面发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单位领导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会计人员没有树立经营观念和市场观念,更主要的则是会计人员缺乏内在动力。

(四)企业外部缺乏监督

相关部门和机构没有很好地监督检查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也是导致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混乱的原因,尤其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不能正确处理诚信与效益的关系,一味追求效益原则而忽视诚信和职业道德。国家审计署于2001年对16家具有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一年内的审计业务质量进行检查时发现,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质量存在不符合客观公正原则的现象,其中有14家出具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严重背离了注册会计师应具有的职业道德要求。

总之,良好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虽然是正确处理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关系、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保证。然而从我国现状来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薄弱,财会人员严重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实务与经济管理的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建立科学、合理、使用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四、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有关建议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体指导一个企业会计工作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规范性文件。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实行按所有制和行业的统一会计管理体制,政府主管部门对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都要作出具体规定,企业必须遵照执行。企业很少有自主选择和制定内部会计制度的余地。目前,我国的会计管理体制已发生很大变化,由以所有制和行业的统一会计制度为主的管理体制逐步过渡到以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为指导,由企业自行设计内部会计制度,以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

(一)重视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

重视企业内部企业会计制度必须从下面两点着手:

首先,应提高企业负责人对建立内部会计制度的重视程度。我国仍有相当部分的企业未制定成文的内部会计制度,这一事实反映出这部分企业尚未认识到内部会计制度建设对于企业经营的重大意义。在部分企业中,管理人员文化素质较低,企业亦未对这些管理者进行管理培训。低素质的管理者即使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也因他们的能力所限而无法真正地管理好企业。

企业应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具备会计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大中型中央企业应设置总会计师,不得设置与其职务重叠的副职。

其次,企业会计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企业会计制度建设不仅需要企业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协作,更需要组织上强有力的领导,同时单位负责人要亲自出马,对实施的全过程实行组织上的统一领导策划、政策上统一制订、实施上统一安排、实施效果统一检查、效果上统一奖罚,变少数部门的行为为企业管理部门的一致行为,变临时行为为持之以恒行为,变管理者的行为为全员参与行为。只有完善的企业内部制度建设,重视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才可以保证企业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可以防止、发现并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

(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监督检查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健全企业内部制度的重要方面。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实施,应该建立与内部会计制度相应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主要包括:

第一,企业领导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责任。企业领导人应当对本企业的会计工作全面负责;对本企业的会计机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员执行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进行督促和监督,促进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贯彻和落实;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保障会计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忠于职守,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进行表彰奖励。第二,明确总会计师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责任。根据《会计法》和《总会计师条例》的规定,总会计师组织领导本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参与本企业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总会计师负责对本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备、会计专业职务的设置和聘任提出方案;组织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支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第三,明确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的职责。各企业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内部的会计机构设置、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的职责作出明确的规定。第四,明确会计机构与其他职能机构的分工与关系。会计部门与企业其他职能部门――审计部门、统计部门、工资部门、销售部门、物资管理部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工作中经常发生业务联系。因此,必须明确责任、科学分工、加强协作,从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考核。

同时加强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因为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是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首先,做好会计人员工作岗位的设置,根据每一个会计工作岗位性质的不同,分别设置不同的会计岗位,确定每一个会计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标准;其次,对会计工作岗位的分工,根据每个会计岗位业务量的大小和繁简程度,同时考虑会计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高低,实行一人一岗、一人多岗,以尽可能地适应会计工作的需要;第三,制定轮岗办法,要定期对会计工作岗位进行轮换,使每一个会计人员对本企业的会计工作都能熟练掌握,从而提高本企业的会计工作水平;最后,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工作考核办法,保证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反内部控制规定的行为,应当及时通报情况和反馈信息,并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维护内部控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内部会计制度的设计要科学

建设会计制度是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不规范到规范的动态过程。首先,市场经济发展作为客观环境的变化,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而会计制度变革是从属于市场经济的一种行政行为。内部会计制度建设应该随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时调整。其次,市场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有动态性和连续性,会计制度变革则是依据一定时期市场经济运行的相对稳定特征,对原制度进行修正和革新,内部会计制度建设应该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地进行调整。因此,从理论上说,企业会计制度应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各不同阶段企业经营的特点。

企业在设计内部会计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到内部控制制度,将内部控制制度融会贯穿于会计制度与其他企业管理制度的各个方面。企业只要存在经济业务事项,就需要有相应的控制制度给予制约。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内容:1.控制制度要确定企业内部行政领导和各职能部门拥有的职权和应承担的责任,以及据以确定的他们在处理经济业务时所处的地位和作用。2.控制制度要明确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处理程序和手续。3.内部控制制度中要明确处理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工作人员之间相互制约的方式,相互之间能否形成制约关系,是否置于他人的监督之下。

(四)建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会计人员不仅是经营活动的管理者,而且还是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者。从经营管理和会计工作的需要来说,要有一批合格的会计人员。他们应当掌握专业知识和财务制度。能够严格自律、不徇私情、坚持原则、忠于职守、当好管家。要加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建设,一是下大力气建立一支经过正规培训的高素质的会计队伍。目前我们的会计队伍要改变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要改变这种会计人员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就要通过正规的培训学习来提高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二是应该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促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要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件和会计软件及数据管理制度和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效绩的考评与信息技术控制

绩效考评控制,企业应当科学设置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对照预算指标、盈利水平、投资回报率、安全生产目标等方面的业绩指标,对各部门和员工当期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兑现奖惩,强化对各部门和员工的激励与约束信息技术控制,企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建立与本企业经营管理业务相适应的信息化控制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同时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有效运用。

(六)国家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

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理论界就已经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定义、目标和内容做出了界定。而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理论研究方面基本是空白,直至2001年6月,才首次出台针对于内部控制建设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该规范的,说明我国在理论及法规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有利于指导单位建立内部会计控制。2008年6月28日和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等五部委分两次联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2010年7月出台了操作应用指南,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形成。但体系形成与实际应用,还需经过一段时间。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都属于会计规范体系。会计规范泛指会计工作应遵守的规则或标准,会计规范存在的原因是会计技术的可选择性,就目前已形成的会计规范体系看,有属于法律层次的法律规范,也有属于制度准则层次的准则规范、制度规范。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应同属于制度规范范畴,虽然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存在着制定主体的差和适用范围的差异,但都是指导企业会计工作的规定、规则,因此企业会计内部制度是会计规范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规范作用将会进一步加强,国家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也应该加强。

强化外部监督机制:首先,财政、税收、审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等政府职能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维护国家财经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将其列入保障国民经济健康有序运行和事关稳定与发展大局的头等大事来抓。要制定具体措施将整改责任落实到人,对于能纠正的问题立即纠正,能完善手续的问题抓紧时间完善,对于一些暂时难以改正的问题,要作出整改意见逐步整改。其次,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的职能作用,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审计事业,全面推行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审计鉴证制度,凡未经审计鉴证的报表不具有法律效力。同时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监督,促使注册会计师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明确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审查鉴证的法律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也应该严格履行自身职责,恪守职业道德和行业纪律进行独立审计。对不负责或违反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要制定具体的处罚措施。

五、结语

在我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的今天,在我国与国际经济接轨、新旧体制的转换中,出现了很多的波折,如经济犯罪增多、许多小企业破产等。这些与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无不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新的形势下,建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必要补充,是贯彻实施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已成为会计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本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业务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完善会计制度体系,改善企业经济管理。保证企业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同时也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强化会计监督的重要手段,不仅要加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也要加强外部监督,即国家监督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各企业应在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指导和约束下,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遵循一定的原则,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内部会计制度,使会计工作更规范化,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内部会计制度,真真正正地贯彻执行下去,从高层到低层,认识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建设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不断壮大,长久健康的发展下去。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洁.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J].当代经济,2009(9).

[2]陶晓敏.企业内部会计制度[J].现代经济探讨,2001(10).

[3]李妍.浅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8).

[4]骆剑霞.浅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14).

[5]王兰兰.浅谈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的目标及方法[J].管理科学文摘,2008(3).

[6]赵玉红.浅议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J].财经界,2008(3).

[7]安胜良.浅议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J].时代经贸,2007(4).

[8]傅雪贞.如何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山东纺织经济,2004(6).

[9]苏彩霞.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J].发展,2007(8).

[10]袁华亮.小议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J].现代商业,2008(12).

[11]张绪勇.新企业会计准则下企业内部会计制度设计[J].冶金财会,2008(4).

[12]王尔康,王锐.会计改革与内部会计制度设计――新会计准则下的思考[J].会计师,2007(7).

[13]杨哲旗.略论民营中小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J].集团经济研究,2007(5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