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十篇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十篇

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6:24

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篇1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对策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缺乏资金支持

要想实现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是其中的重要基础,如果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那么技术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当前,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农资金较少,不利于科技兴农政策的开展。现如今,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科研的经费站农业生产总经费的比重较低。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来看,世界许多国家在1%以上,但是我国却仅仅为0.17%~0.27%。通常情况下,只有当比重达到2%左右时,才可以使一个国家的农业持续稳定增长获得充足的科学技术支撑,但是我国的农业科研投资强度较低,这就导致了以下几方面的现象:(1)成果推广难以形成大规模、(2)部级项目争取不到、(3)品种改良更新不到位等等。

1.2创新人才极度缺乏

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人才是其中的根本,如果缺乏科技人才,那么农业的创新工作也就无法有效开展。从农业方面来看,我国的科研人员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很难满足农业技术创新的需要。因为国家的支持力度不够,相关的配套政策未能实施,使得农业科研人员的收入不够理想,与其他行业的差距逐渐拉大,这样就会造成人才的流失现象非常严重。

1.3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在我国,科研成果与农业的实际需求相背离,这就使得农民对科技成果的需求不足,使得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受到了阻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农业科技创新效益的显现周期较长,而且农民采用科技成果的成本更大,这就挫伤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2)由于农民自身知识的不足,使得他们采纳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有限,使得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解决对策

2.1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

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政策的支持,所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首先,要走多条投资渠道之路。

2.2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农业科技创新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离不开技术人才的支持。无论是进行科技创新,还是进行技术成果转化,都需要依靠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才能够得以实现。所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要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为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并建立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以便将人才的潜力进行有效的发挥,使他们最大化的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另外,要加大对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进而组建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2.3加大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

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还是为农业的发展所服务,所以加大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让广大农民都认识到科技成果的先进性,另一方面要是农业科技展示其强大的吸引力,这样才能够吸引广大农民的兴趣。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需要相关科研部门不断提供先进的科技成果,并通过提升农民的认知度,来实现对这些科技成果的有效转换,继而促使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实现我国农业的经济增长。但是,农业科技成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条件的影响,所以其转化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较为漫长的工程。因此,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需要对农业科技体制进行适当的改革,要加大对农业科研的管理力度,要不断完善农业推广体系,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此外,还需要广大农民加强学习,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提高自己采用科学技术的意识,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结束语

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所以我国农业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也需要实现科技的创新与突破,针对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我国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要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并加大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如此,才能够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篇2

>>我国农机作业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措施我国农业科技生长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索武陵山区农村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农业科技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机制研究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问题与对策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我国农业科技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模式建议我国鳗鱼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走出困境的对策我国农业科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推行绿色GDp核算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浅谈我国城市供水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我国智慧物流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我国农业传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影响我国农业传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2010.1.31.

[2]孙进群,眼里波,王慧军.论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河北学刊,2010,(1).

[3]白天志.构建甘肃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问题的研究[J].草业科学,2010,(6).

[4]张雪娥.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问题及出路[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2).

[5]黄季j,胡瑞法,孙振玉.让科学技术进入农村的千家万户――建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J].农业经济问题,2000,(4).

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篇3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税收;税收优惠

引言

科技创新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扶持,特别是在税收上给予了科技创新型企业重大的优惠,为了促进我国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深化落实国家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对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16年我国财政部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又做了一次重大调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三方联合了《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具体细化、落实近日国务院有关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调整的决定。其中,加计扣除政策是面向所有企业,无门槛和资质要求的普惠性政策。

1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也称税收激励,是政府在鼓励扶持特定行业的发展给予的税收优惠措施。目前最为常见的税收优惠措施主要包括减免退税、加计扣除、加速折旧、亏损结转扣除、投资抵免和延期纳税等。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增值税税收优惠政策和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1.1增值税优惠政策

为了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我国给予这些企业一定的增值税税收优惠。高新技术企业的增值税优惠政策主要是针对企业生产设备的购进和更新。例如对投资用于科学研究、科学实验以及教学的进口设备免征增值税;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的软件产品或者将进口软件产品加工后再对外销售的,按照法定税率17%征税后,对实际增值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而且企业将退还的增值税用于研发新产品和扩大再生产的,不纳入企业应税收入,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1.2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企业所得税是针对所有企业生产和经营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所得税给予优惠税率。主要的政策有优惠税率、超额抵扣、加速折旧、加计扣除等。税率优惠具体是指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减按15%的优惠税率纳税;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含5年以上非独占许可使用权)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超额抵扣具体是指高新技术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加速折旧具体是指对于生物制药制造业等10个行业的小型微利企业购进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以及对所有行业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加计扣除具体是指对于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所产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本年度实际发生额的75%,从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

2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税收优惠存在的问题

上述国家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体现了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鼓励与扶持,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虽然国家一再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但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

2.1科技税收优惠体系不完善、不全面

截至目前,我国确实出台了许多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但是这些政策仍然不够全面、难成体系。在市场竞争中,刚起步的科技型初创企业,抗风险能力较为薄弱。同时,科技型初创企业初期需要大量的科研和人力资本投入,而目前的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对这些项目的支持力度不够。首先,在增值税方面,我国现行的增值税税收制度不利于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发展。科技型初创企业在企业初期投入购买的机器设备价格较为昂贵,况且作为固定资产入账,进项税额转出,不能作为进项税抵扣,加重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并且,科技型企业向外支付的研发费用、技术咨询费、服务费等并不适用于增值税进项税扣除,不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创新。其次,在所得税方面,科研企业机器设备的投入占科研投入的比重较大。政府允许生物制药等10个行业将其机器设备的费用进行加速折旧,并没有覆盖到所有的科技型企业。目前我国所采用的加速折旧方法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并不能完全适用于研发企业机器设备的折旧。政府有必要建立一套专门适用于研发企业机器设备折旧的加速折旧制度。

2.2缺乏科技型企业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

科技型企业往往存在研发周期长、初期投资大、收益低等问题,因此科技型企业在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融资。一项新科技的开发成功,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如果企业缺少资金的支持将难以完成下阶段的开发。然而,风险投资者对科技型企业的投资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即政府给予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越是有利的税收优惠政策,就说明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态度,风险投资者将投资该产业的几率较大。同时,科技型企业本身的产业特点就具有高风险性,投资者承担着较大的风险,为了鼓励投资者投入该产业,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关的对投资科技型企业的税收优惠。

2.3R&D税收激励费用难归集、项目难认定

R&D税收激励是我国鼓励科技型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税收优惠政策,今年两会期间总理提出将原来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从50%提升到75%,由此看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将成为科技型企业税收优惠的重中之重。加计扣除政策具有普适性、高效性等特点,在科技型企业税收优惠中具有向导作用。但是,在实际贯彻和落实加计扣除政策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存在研发费用难以归集和研发项目认定不完善两个问题。目前,许多企业在进行研发活动中涉及多个项目,存在着“交叉费用”,这些费用在账务上难以合理地归集,这些不能合理归集的研发费用将不能享受到加计扣除的政策。然而,科技型企业的研发费用往往涉及金额较大,对于中小科技型企业来说,这将是一种损失。企业享受加计扣除政策的前提是企业必须进行了研发活动,然而在现实的企业运营中,对于哪类项目活动属于研发活动,地方税务机关难以做出合理的界定。对于一些因为认定机构缺乏专业性而不能准确认定为研发费用的企业,往往会错失享受优惠政策的机会。

3高新技术企业科技税收优惠的建议

伴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的不断完善,税收政策也越来越能对高新技术企业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税收政策仍然存在着税收优惠体系不完善、不全面,缺乏科技型企业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R&D税收激励不合理等缺陷,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完善税收优惠体系

政府应该扩大增值税税收优惠范围。目前仅有软件和集成电路的企业在企业增值税税负分别超过3%和7%的可以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但是高新技术领域的其他行业如生物医药、专用设备制造、航空航天及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在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方面受到限制,不利于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因此,应扩大增值税税收优惠范围,促进多行业领域的创新。政府应该允许研发费用结转下期扣除,延长费用扣除时间。对于研发企业,一项研究项目的成功往往需要多年的持续研发,且前期研发费用投入巨大,当期往往不足抵扣。建议在网上申报纳税系统中明确列出“研发费用支出”项目,同时对当年不足抵扣的部分,可以结转下期扣除,保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不受时间限制,充分享受优惠。政府应该提高加大研发设备折旧力度。研发设备的购置往往耗资巨大,建议对企业为创新项目购置的固定资产可以比照国外经验,第一年按投资额的50%加计扣除,对特殊设备可考虑补提折旧等。

3.2出台利于科技型企业的风险投资税收优惠政策

由于科技型企业其自身的产业特点,融资常常成为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关键。然而风险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为了支持科技型企业的成长,政府应该尽快出台有利于科技型企业的风险投资税收优惠政策,从税收角度对高新技术企业加以扶持。例如:企业为投资者,对于那些将自身70%以上资产投资于高新技术项目的企业予以免税,个人作为投资者,对参与风险投资的个人从高新技术企业分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免税等。政府也可以对创业型企业的损失给予财政补贴,提高创业型企业生存力,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科技型企业前期往往资金不足,建议政府鼓励银行对科技型初创企业的贷款,降低科技型初创企业的贷款成本,并且在税收方面对中小型企业给予额外的税收优惠或减免。

3.3改进R&D费用归集制度,提高项目认定专业性

随着R&D税收激励的力度不断加大,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到优惠政策将是目前我们需要克服的问题。首先,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政府要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扶持,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活动。政府应该降低政策门槛,让所有研发企业享受到R&D税收激励政策。其次,针对我国目前主要存在的研发费用难以归集和研发项目认定不完善两个问题,政府应该出台相对应的政策,要求企业对研发活动的支出要单独设账,一一对应。同时,政府也应该提高项目认定人员的专业性,做到简化程序、口径一致。

参考文献

[1]张源.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税收积极的国际启示[J].税收与税务,2011(1):71-72.

[2]贾康,刘薇.论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J].财税论坛,2016(1):16-20.

[3]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优惠问题研究[J].税务研究,2005(11):28-31.

[4]田晓丽.研发费用税收优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发展战略,2016(11):84-86.

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篇4

关键词:创新;体制鼓励;科学方法;设计模型;创新资源;创新辅助系统;创新设计策略

1新及创新设计概论

创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12年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概论》,书中指出:创新是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5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涉及到技术性变化的创新以及非技术的组织性创新。

融合认知心理学的产品创新设计。设计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基本活动之一,是人类为满足一定需求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的实践过程。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不断进行设计活动的历史。产品是设计结果的物质表现。产品设计是人类创造有使用价值的创新产品的实践过程,最终表现结果就是产品模型,其过程本质在于创造与革新。概念设计是设计过程中最具创新性的阶层,而设计者本身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因此有必要构建更符合人类思维模式的创新方法,或将现有的各类创新设计方法融入概念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概念设计阶段的创造性,支持概念创新的实现。而可使用的技术有以下:

1.会聚技术:nBiC(nano-Bio-info-Cogno)会聚技术是国际上近几年提出的新概念,是指几个领域的科学的融合。而其结果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技术的两两融合、三种会聚或者四者合成,都将产生难以想象的效能。美国将会聚技术认可为推动美国经济长期繁荣和增长的关键。会聚技术发起者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最重要的是通过纳米科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认知科学的融合发展,学科之间的壁垒,使这四种技术能发出最大的潜力,所以这个技术有着许多的发展领域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2.信息技术:信息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源泉。对人类来说,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就不会有人类文明的演化,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就不能驾驭大自然。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产生、获取、储存、传递、处理、显示、使用等方面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的技术。它随着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和而逐渐由低至高发展。

3.认知科学:认知科学的产生,受到了计算机科学、语言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影响,是关于人类心智的多学科、跨学科的合作性研究,由心理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人类学、神经科学和哲学6个领域的学科组成。认知科学探索人类智力如何由物质产生,是研究人类感知和思维信息处理过程的科学,如感知、语言、学习、记忆、思维、意识,研究领域包括从感觉的输入到复杂问题的求解。这个领域是一种全新的学科,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的关注。

(二)、产品创新设计的创新设计的创造力模型:心理学领域对于创造力的定义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某种新颖的、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这里的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

融合会聚技术思想,以产品创新设计的创造力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产品创新设计理论框架。产品创新设计过程是借助一定的设计规则和创新策略,对某种需求功能创造性设计方案的实现过程。该过程包括认知过程信息加工、创造思维方法、问题求解步骤、创新设计过程模型等内容。根据设计问题的角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创新策略,利用不同的创新工具和创新方法,结合各种知识信息,最终得出创新概念方案。

2产品创新设计的认知机理

人是设计的主体,研究产品创新设计的本质规律需要从设计者的角度探索设计固有的认知规律,即认知机理。本部分主要讨论了产品创新设计的认知机理,是关于创新设计内在属性的基本研究,是构建科学、系统的设计理论,产生符合设计规律的设计方法的认知基础。本部分主要介绍产品创新设计认知的规律、模型及研究方法。

(一)、产品创新设计认知机理的科学基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是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即把人看做一个积极的知识获得者和信息加工者。可以说,认知就是信息加工。人脑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可以对表征信息的物理符号进行输入、编码、储存、提取、复制和传递,而这一过程的完成是系列性的,不同的加工任务和加工阶段由不同的认知结构来完成,这些相对独立的认知结构类似于计算机,即可以使用若干操作来处理符号。

记忆是指存储、提取过去的经验,并将这些信息用于当前的情景,是一种动态的机制。问题解决过程可视为一种信息加工过程,问题解的产生是人脑中各种信息之间相互碰撞而产生的,其关键是信息的刺激、存储、存储提取等。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等的过程,能更全面地体现信息加工系统的工作流程。

(二)、产品创新设计的认知机理及过程模型:通过研究产品创新设计创意方案生成的认知思维过程,探索产品创意方案生成的内在机理,构建全面、系统的符合认知机理规律的模型过程,进而实现设计者认知与产品设计过程的有机结合,帮助设计者有效地完成产品创新设计过程。

3产品概念设计过程模型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物品、过程、服务及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创新设计过程的本质是融入了创新要素的概念设计过程。因此,创新设计过程的研究实际是对概念设计过程的研究。该研究具有创新性、多样性和层次性的特点,通过实现用户的某种需求与使用特性来实现其价值。

(一)、产品概念设计的定义及特征:在确定任务之后,通过抽象化,拟定功能结构,寻求适当的作用原理及其组合等,确定出基本求解途径,得出求解方案,这一部分设计工作叫做概念设计,即是考]设计问题的内容,并以方案的形式提出众多的解的设计阶段,一般认为,概念设计是指以设计要求为输入,以较优方案为输出的系统所包含的创新性思维工作流程。概念设计包括两个基本过程:方案综合设计过程与方案优化评价过程。

(二)、支持产品多级创新的概念设计过程模型:概念设计的目的是实现产品的功能需求,而功能设计的核心是创新。因此,如何有效地支持产品创新设计就成为概念设计模型所优先考虑的事情。功能设计模型经历了公理化设计、系统化设计、行为辅助模型、环境约束模型和拓展环境约束模型五个阶段。

产品概念设计过程模型是根据一定的设计理念,借助某种设计策略,基于普遍的设计过程对产品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规范,为设计过程提供设计思路,从而使整个设计过程在有序合理的过程中展开。在以“产品为中心”设计思路的指导下,设计人员提出了不少产品概念设计过程模型。传统的概念设计过程的一般步骤为:首先通过市场分析确认需求,再通过概念设计将总的需求目标转化为功能上的层次结构关系,并得到满足功能要求的求解方案。

4产品创新设计策略

创新设计就是设定一个特定的目标,然后找到达到该目标的合适路径。设计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设计问题类型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求解和创新策略以及相应的设计方法。设计问题分类及形成创新求解策略决定着产品创新效率,是创新活动中的关键环节。正确的设计策略可以加速问题的解决,而不完善的设计策略则会限制创造性思维的发挥,阻碍问题的解决。

(一)、面向问题的产品创新设计策略:面向问题的创新目标是提高现有产品或系统的性能,解决现有产品或系统中影响主要问题,朝着理想化的目标前进。在这类设计中,所要设计的产品是已经存在的,但由于产品中存在问题缺陷或者存在改进的空间,因此需要将产品的性能进一步提升或将成本进一步降低。因为这类设计问题针对的是某种具体的技术问题,所以采用的策略是解决最小化问题,解决系统中的冲突,对系统进行改造。

(二)、面向目的的产品创新设计策略:面向目的的产品创新目标是设计一个全新产品或系统,可能现有产品或系统的主要功能改进已经达到了极限,因此不局限于现有产品或系统的问题,而是跳出现有系统,思考设计最终目的的是什么。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更好的达到此目的,采用的策略是解决最大化的问题和对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改变。

总之,为了实现每个人的人生目的和国家的发展目标,必须把创新放置在最重要的位置。长期以来,我国科技活动仍未摆脱跟踪模仿的局面,自主创新结果比较少,高精尖装备仪器严重依赖进口。造成这种局面的关键因素是: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相对不够,科学思维培育相对落后,科学技术没有获得创新方法的有效支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科技的创新技法与创新设计。

参考文献

[1]蔡文,杨春燕,何斌.可拓逻辑初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篇5

[中图分类号]F29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037(2017)2-4-4

KeypoliciesResearchontheConstructionofinnovativeCity

Huminghui1wangYuanyuan1ShenXiangdong2SongXianfeng3

(1.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Zhong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engzhouHenan450007;

2.HenanprovincialinstituteofScientific&technicalinformation,ZhengzhouHenan450003;

3.theJournalofHenaninnov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ZhengzhouHenan450003)

abstract:Cityisamarkoftheprogressofhumancivilization,withgoodinnovationendowmentandindependentinnovationcapacity,andisabreakthroughtotaketheleadinachievinginnovationdrivendevelopment.intherevolutionaryprocessofbuildingawell-offsocietyinanall-roundway,itisofgreatstrategicsignificancetospeeduptheconstructionofinnovativecities.thispapersummarizesthenewprogressandnewfeaturesoftheconstructionofinnovativecitiesinHenanprovincebydeeplyinvestigatingthestatusquooftheconstructionofinnovativecitiesinHenanprovince,analyzesthenewproblemsinthedevelopmentfromthepolicylevel,andputsforwardpolicysuggestionsfromfouraspects:optimizingpolicydesign,innovatingpolicycarrier,strengtheningverticalcommunication,andenhancinghorizontalcooperation.

Keywords:innovativecity;policyanalysis;innovationdriven

1引言

十提出到2020年我要建成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出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了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河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决定》和《关于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对建设创新型河南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战略谋划和全面部署。这些政策规划结合河南省情和发展实际,针对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难题,积极推进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为河南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城市是人类文明走向成熟的标志,不仅具有资源禀赋优势,而且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良好,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突破口。建设创新型河南,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城市既是引领者,也是主战场。从河南创新驱动发展实践看,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不仅是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选择,而且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是河南省重点软科学的研究成果,课题组在系统理论研究和深入解剖案例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对创新型城市建设若干重大政策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2创新型城市提出及其在河南的新发展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最早在《经济发展理论》提出“创新”概念,认为“创新是资本主义的永动机”。从研究进路看[1-3],“创新型城市”的英文表述有“CreativeCity”和“innovativeCity”两种,二者提法有相当多的共性,都强调变革和革新,倡导新的城市发展观。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Creative”更多地强调理念、创意和文化;“innovative”则侧重于创新、革新之意,强调包含技术、人才和制度的综合变革。传统的发达国家更多地运用“Creativecity”,表达“创意城市”的含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更多地用“innovativeCity”,作为一种城市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驱动模式。我国对城市创新的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着眼于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讨论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城市规划方面的科学性问题[4]。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引入,国内的研究开始转向构筑创新体系方面[5]。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创新是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影响下提出的,全国部分创新资源禀赋较好的城市都提出“科教兴市”发展战略。

2.1政策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

2004年,国家科技部与安徽省“省部会商”中,依据合肥科学城的构想,把合肥命名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重点支持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和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创新型城市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后,“创新型城市”作为完整的概念在国内正式出现,并很快成为地方政府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从创新型城市的宏观发展看,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科技部都极其重视创新型城市的政策规划、设计布局和试点推进[6-7]。2008年,深圳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受到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的肯定,利用“先行先试”政策,成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2010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科技部先后《关于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宏观层面积极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从试点选择分析,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对创新型城市建设宏观指导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国家科技部更强调科技体系机制创新,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目标在于加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从创新投入、产出、服务、环境四个方面评价创新型城市建设状况,支持措施主要包括国家科技支撑项目、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国家发改委把创新型城市建设当作一项系统工程,强调从宏观管理与调控着手,系统推进、整体布局、统筹指导,考核内容则涉及经济、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支持措施主要有:设立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项,发展创业投资基金,优先在创新型城市布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优先安排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的重大项目以及支持创新型城市先行先试等政策。

2.2河南省创新型城市新发展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全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作为全国重要农业大省,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位,城镇化发展潜力巨大。根据《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决定》,河南省要在2020年实现创新型河南建设总体目标。在中原经济区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推动下,郑州、洛阳、南阳先后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其中洛阳和南阳是国家科技部确定的创新型城市试点,郑州既是国家科技部确定的创新型城市试点,又是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创新型城市试点。新乡等15个省辖市在发展规划中,均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新乡已被列入河南省重点培育的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在县(市、区)层面,义马、巩义、偃师等36个县(市、区)把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发展目标,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8]。

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河南地处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战略枢纽位置,总结河南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经验,对实现创新型河南和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从发展现状和进展情况看,河南省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在成功申报和有效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河南省有国家科技部确定的创新型试点城市3个(洛阳、郑州、南阳),有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创新型试点城市1个(郑州),新乡正在努力申报国家科技部的创新型城市试点。从国家试点城市发展看,科技系统与发改系统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的协调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作为“双试点”的郑州,也没有能够实现双力齐驱和共同发力。

第二,省辖市普遍重视创新型城市创建,在理解上主要偏向科技创新层面。在河南省出台《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的决定》后,18个地级市相继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把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尽管国家发改委在创新型城市创建方面也配置了政策资源,但是我省发改委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地市级政府和领导极少从发展改革层面去认识和理解创新型城市建设。

第三,县(市)政府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视程度取决于地方财政实力。财政实力较强的县市(如义马、巩义、偃师)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视程度普遍高于财政实力较弱的县市,但是市辖区政府对创新型城市建设重视程度与财政实力关联性不强。由于缺失创新型县(市、区)建设政策和评价标准,县(市、区)级政府对创新型城市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并对创新型县(市、区)建设产生影响。

第四,省辖市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期望远大于对资源支持期望。由于省政府在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和方向后,没有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指南,地方基层在具体实践中陷入行动的集体失范,在一定意义上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自由探索的方式,已经影响到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此外,地方政府普遍存在著“榜样示范”的倾向,随着经济发展对上级政府资源支持的期望正在不断被削弱。

3创新型城市建设存在问题――基于河南实践分析

自河南省启动创新型河南建设以来,18个省辖市以及部分县(市、区)先后启动了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县(市、区)建设工作。2006年以来,河南省创新型城市建设在取得显著进展和成绩的同时,在定位、战略、策略和政策方面也存在亟须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

3.1目标定位问题

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形成城市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独具一格的城市气质和产业优势是城市活力的源泉。河南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传承区,各个省辖市在城市定位和产业特色方面存在趋同性,郑州、洛阳等中心城市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全省在建设创新型城市方面达成了共识,但是18个省辖市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定位还存在问题,主要有:在城市战略定位中,更多是从产业发展和资源优势角度考量,却忽视了城市与环境和谐发展以及城市远景发展趋向在城市战略定位中的重要性;城市创新战略定位未能置入区域创新发展和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中,更多的要素反映时代特征和本地特色,却忽视了创新战略集成和城市未来发展需要;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中,更加强调制造业创新、产品创新和企业创新,却忽视了服务业创新、流程创新和政府管理创新在城市创新战略中的作用。

3.2战略规划问题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特征的社会建设工程,需要科学的战略规划。从河南发展实践看,创新型城市战略规划编制在“横向”上缺乏区域合作和部门联合,在“纵向”上也缺乏全局考量和差异化定位。河南省创新型城市规划多数是科技部门独立主持完成,并且缺乏与相关部门协调和沟通,例如郑州获得国家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创新型城市试点,但在编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时也是分别制定的,两个部门在对同一问题求解中单独行动,并各自实施。现有创新型城市规划普遍忽视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标杆体系,对创新型县(市、区)建设缺乏应有的规划指导和政策支持,在企业自主创新支持规划中,缺乏系统的、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持,特别是没有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做专门政策规划支持。

3.3实现策略问题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需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一是创新型城市是“科技进步与发展”问题还是“城市发展及其先进性建设”问题;二是在科技资源给定条件下,通过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中如何处理“为”与“不为”以及“先为”和“后为”问题;三是科技创新促进城市建设中的产业遴选问题和城市建设路径选择问题。从河南的具体建设实践看,更多是从科技促进城市发展视角理解创新型城市建设,更多强调研发投入特别是财政投入,更多是从产业发展需求角度选择科技创新战略。这种一元化思维和实现策略已经影响到河南省创新型城市建设进程,带来了城市发展“大而不实,散而不强,结构单一”等问题,亟须通过“有形之手”进行引导。

3.4政策设计问题

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政策设计与制定方面,存在“一少”和“一多”问题,“为政策”的设计多,“对政策”的设计少,其负面影响是政策执行及其效果难以实现政策期望,政策执行效率不高,绩效受到严重影响。受行政管理体制制约,省级政府的政策创新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对地方政府的约束力不强,加上缺乏系统的考核标准和测度指标,地方政府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很多偏差,这在县(市、区)层面的政策设计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此外,现有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政策部门色彩显著,严重缺乏部门间和区域间合作的政策设计;政策的纵向条状特点突出,缺乏城市间的政策学习与设计合作。这些都需要通过优化政策设计来解决。

4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影响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政策系统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政策问题确定与规划设计、政策载体建设与实施、政策沟通与执行、政策合作与绩效改进等四个方面。针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问题,以河南省创新型城市建设具体实践为分析对象,对推进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4.1优化政策规划与政策设计系统

在省级层面,统一发改、科技两部门关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并以科技部门为主,加强与城市发展相关部门的合作,制定统一的河南省创新型城市规划及相关政策;作为一种策略,建议尽快制定“河南省创新型县(市、区)建设指标考核体系”,并以省直管县和经济强县作为试点城市首先推行;同时,加强省政府政策制定部门与试点县(市、区)联系,给予试点县(市、区)更多政策指导和帮助;对创新型河南有关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对省辖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政策及其经验做法进行调研,进而做好“对政策”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政策研究工作。

4.2发展新型科研机构和创新服务业

对河南省科研机构生产试验基地进行绩效评估和现状调研,加强对新型科研机构的理论研究和对珠三角地区的实证调研,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河南新型科研机构发展;对创新服务业发展做专项研究,通过体制、机制、人员、资源、资本、政府职能和公共服务的政策改革与调整,加快发展河南省创新服务业,并在政策和制度方面做系统的安排。重视“问题导向”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更要重视以“结果导向”的政策绩效评估,组织力量研究河南实际问题和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紧迫问题,对已有政策执行结果和行政活动进行客观的绩效评估。

4.3通过纵向沟通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重视加强顶层设计,就是从省级层面规划和设计创新型城市相关政策;加强纵向联系,充分利用省直管县的机制对创新型县市建设与考核进行政策指导;加强“越界”合作,从“高铁化”视角确立城市发展战略,借力武汉、西安、南京、北京等辐射带动,与我省周边城市实现合作共赢;既要“自上而下”,更要“自下而上”,尊重县(市、区)甚至乡镇的创新,重视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公众参与,为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提供更多实现途径,推动河南省创新型城市建设与发展。

4.4通过横向合作促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加强区域合作,避免地区主义,通过创新型城市建设,在中原经济区甚至是中部地区形成新的城市圈和发展极,促进河南周边城市隆起发展,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中原经济区的综合竞争力;加强部门合作,避免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部门主义,通过制定统一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政策,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相p部门之间形成共同利益,实现政策联盟,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减少政策制掣和政策冲突;整合科研力量,采取激励和约束措施促使更多研究力量重视对河南“地方问题”研究,特别是对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国家整体发展战略背景下河南发展的具体问题,突显理论研究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冬梅,赵黎明,闫凌州.创新型城市:概念模型与发展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97-101.

[2]胡树华,牟仁艳.创新型城市的概念、构成要素及发展战略[J].经济纵横,2006(8):61-63.

[3]许辉,杨洁明,罗奎,陶慧.境外创新型城市研究进展及启示[J].城市规划,2015(5):83-88.

[4]陈曼青,张涛.创新型城市研究的历史追溯[J].当代经济,2016(6):123-125.

[5]黄亮,杜德斌.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理论演进与反思[J].地理科学,2014(7):773-779.

[6]陈潇潇,安同良.基于地方政府视角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比较及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6(8):76-82.

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篇6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知识产权;高校知识产权保护

1前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已经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对于双创背景下当代大学生而言,知识产权的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的。但是很多时候高校的领导、老师和学生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存在很大的认识和管理问题。这将会导致大学生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给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及人才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2高校对大学生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1高校对大学生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很多高校的知识产权制度还有待完善,有些高校对于大学生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缺乏一定的指导,高校中的教师也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意识。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所以在实际的学生创新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科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学生创新知识产权科研成果转化率很低,很多较为发达的国家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能够达到50%以上,而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仅仅占据了10%左右,从中足以说明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还有待提高。

2.2科技成果产权不清,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创新发展需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于大学生而言,知识产权刺激是其持续进行学习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我国现如今的很多高校在科技成果产权方面存在认识不清或者是评估不正确的情况,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技术创新没有相应的认定标准与界分标准,大多毫无例外的将知识产权划归学校或者直接认定给导师,这将会严重的阻碍大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在创业背景下,该项创新技术或成果可能就是学生创业的基石,融资的根本,如果不能够将大学生的创新成果的产权进行有效的界定,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完善,将限制大学创新体系与体制的发展,阻碍大学创新体系的活力。

2.3高校各类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很多高校中的工作人员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缺乏一定的认识,这与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设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绝大多数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并没有接受过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教育,在进入大学之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对于知识产权开发、保护的相关法律与制度接触几乎为零,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存在问题的关键要素。

3加强大学生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3.1提高对大学生创新知识产权的教育与保护意识

对创新需求的提升,使我们必须认识到根据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作用,对于知识创新的重要作用,构建使科研、教育、生产、创业相协调的知识产权教育与保护机制,深化创新体系当中的知识产权教育意识,积极营造知识产权教育与保护的文化氛围,为大学生的创新、创意与创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氛围。

3.2在高校开展普及型的知识产权教育

在社会创新驱动发展的趋势下,企业对懂技术、懂管理、懂知识产权服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使得我们应用型本科大学人才培养不能只专注于专业技术教育还要开展与之相关的知识产权教育,保护学生在知识培养与成长过程中的创新成果。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高校的知识产权教育现状与模式无法满足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对知识产权知识与能力的需要,因此知识产权的教育不应该再是一种专业型的教育而应该是一种普及型教育,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保证。

3.3建立完善的高校对大学生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化的高校管理中,有关部门应该充分的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特别是大学生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对学生创新与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建立相应的大学生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高校科技工作与创新领域中完善对大学生创新产权的保护,明确大学生在校创新知识产权的归属、经济利益的划分等标准与制度,并形成统一的大学生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政策,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创意、创新意识。

3.4健全高校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机制

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中,我国高校已经加强了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管理和认识,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瓶颈”问题,主要是管理机制中缺乏对大学生创新的有效引导,以及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支持与管理(包括政策、资金以及企业合作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并不利于高校中大学生创新知识产权的未来发展与保护。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知识产权的管理和发展必须要具有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目标,只有实现全面的管理体系,才会更好的促进高校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激活高校的创新活力。

4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简单的论述了我国现如今高校知识产权教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实际上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创新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科研创新是现如今高校发展的主要动力,学生是高校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知识产权管理与大学生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才会更好的促进我国高校创新体系的更好发展。加强我国高校知识产权创新体系的管理和建设能够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友亚.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09).

[2]马坤.我国知识产权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纵横•网络财富,2014(08).

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篇7

关键词:贵州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问题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一、贵州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基本状况的概述

贵州省非公有制企业自改革开放以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2004年以后其平均发展速度超过了1980-2000年间平均速度的7.8倍,其年均发展速度实现了环比6.5%以上的增长幅度,截至到2011年底贵州省非公有制企业的税收缴纳总额已经达到了全省总额比重的67.4%。从目前贵州省经济结构和产业状况来看非公有企业已经与国有企业形成了两大支柱结构并且相互之间各有渗透的局面,贵州省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个体私营企业成分的发展已经对推动贵州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劳动力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地构筑了多元化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

二、贵州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虽然从纵向来看贵州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和表现,但与国内其他省份横向比较中其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归纳总结起来贵州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贵州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相关配套的体制机制尚未得到有效的建立健全,影响企业发展的各种体制性政策性和机制性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和调整,面向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的解决方案机制还没有得到建立。贵州省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相关的财政、税收、行政管理和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和支撑系统同其他沿海省份和周边省份相比都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对于非公有制企业新形势下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和解决机制规划。

第二,贵州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由于企业自身面临的环境生存压力和自身经济实力薄弱等因素,使得非公有制企业对于科技管理创新的投入和关注没有上升到应有的水平,对于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规模增长向内涵质量增长转变的贡献率不高。目前贵州省的非公有制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生存压力和相关的科技产业运作体系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使得整体上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资金资源投入水平非常低,只占企业总收入的小部分比例,这使得企业的产品服务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水平迟迟得不到明显提高,同时企业内部管理的质量水平和效率也没有得到明显提升。

第三,贵州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由于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相关的金融配套体系和支撑系统没有建立起来,使得非公有制企业的投资融资渠道相对狭窄和不畅通,高投入产出回报率的行业和领域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形成了进入壁垒,其生产经营中对于资金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的满足。目前贵州省的非公有制企业的投资领域和投资资质受到了很大的政策限制和束缚,其平均投资收益水平较低,投资领域多集中在一些传统高能耗低产出的产业领域,另外企业高速发展和规模扩展中的资金需求多数依赖企业自身资本积累和利润留存,企业的融资周期过长和融资成本过高的现象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基本的生产经营和发展的需要。

三、加快和促进贵州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策略和建议研究

根据贵州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基本状况的概述,在分析了贵州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结合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相关理论知识特别是对贵州省经济发展状况特征的综合研究分析,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加快和促进贵州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第一,贵州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必须建立和健全与非公有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其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支撑和支持力度,面向新形势下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加强调研和支持体系建设,从省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角度来看待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问题来确立其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机制。贵州作为一个中西部内部省份其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政策鼓励存在一定的地理区位劣势,并且随着非公有制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以及宏观市场环境的变化这种体制机制束缚和局限也越来越表现得愈加明显,这就需要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做好政策法规等保障机制方面的建设。

第二,贵州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必须重视科技管理创新投入和创新力度,从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构筑的角度出发加大核心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提升企业产品服务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水平以及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进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水平。贵州省非公有制企业必须认识到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科技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向产品服务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水平以及优化管理要效益,同时凭借核心科技水平提升和管理优化参与市场竞争并取得比较竞争优势。

第三,贵州省非公有企业发展中应该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其发展的投融资渠道不畅和狭窄的瓶颈,从立法政策层面将非公有制企业和国有企业同样视为市场经济的平等主体,创造和鼓励其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条件,打破各种政策性和做法壁垒,同时发展与非公有制企业相关的金融支持和服务体系,降低其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必须打破国有企业对于高投入产出率和资金回报率行业投资的垄断状况,允许非公有制企业参与相关项目的招投标和竞争,打破各种对于非公有制企业的身份歧视,要加快金融资本市场改革,着力于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需要的金融资本支持体系的改革调整和完善,满足其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张中对于资金资本的需要。

四、总结

加快和推进贵州省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对于促进贵州省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和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质量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概括了贵州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状况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了加快和促进其发展的建议和对策,即完善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相关体制、企业自身应该加大对于科技管理创新能力的投入以及拓展相关的非公有企业投融资渠道等。

参考文献:

[1]刘传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及对策分析[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02).

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篇8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模式分析探索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问题中国大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农业科技园区创业发展的阶段与创业环境分析农业科技园区创业与创新发展的四螺旋分析谈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问题现状及其对策北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状况、问题与建议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蓬勃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设计对试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重新定位的思考农业科技园区预算资金效益审计研究农业科技园区金融支持研究综述农业科技园区促进大庆市棚室经济发展的调查分析农业科技园区经营决策的思考农业科技园区的实践与思考国外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经验借鉴基于城乡共生理论的城郊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实践“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的重点四川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瓜州县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关于批准河北唐山等8个农业科技园区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通知[eB/oL](2012-04-28)[2013-09-29]..

[6]郝建标.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1):241.

[7]杜彦坤.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绩效及政策环境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1(3):53-56.

[8]深圳市统计局.深圳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1-50.

[9]刘丽,马芳,柳艳,等.深圳打造“种业硅谷”见雏形[n].南方日报,2013-07-17(SC06).

[10]胡爱萍.湖南农业科技创新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J].现代农业科技,2012(22):283-286.

[11]林琼,林彦铨.基于态势分析法探讨福建省杂交稻种业的发展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6):48-52.

[12]石会娟,赵邦宏.基于Swot分析法的河北省种子产业竞争力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3):86-88.

[13]胡雪涛.我国种业市场面临的风险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1(1):210-211,244.

[14]孟瑞娟,李锁玲,王东,等.刍议我国民族种业的发展策略[J].陕西农业科学,2013(3):243-246.

[15]陈健鹏.跨国种业对我国种业安全的影响及应对[J].发展研究,2013(5):18-21.

[16]祝文烽,王松良,CLaUDeDCaLDweLL.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及其管理学要义[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4):889-896.

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篇9

科技决定国家的未来,决定包括国家安全在内的经济社会事业的成败与兴衰。国家创新体系的作用在于它试图整合国家的各种创新资源,通过具体的制度设计增加国家的创新产出,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一、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基本原则

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国家创新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协调。宏观管理的不同部门的政策及执行要相协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科技创新职能要相协调;创新体系中各部门的活动要相协调;自然科学创新和社会科学创新要相协调。

传播。传播知识是创新体系的中心任务。能否把知识传播到所有需要知识的组织或个人是检验创新体系效果的重要指标。

效率。系统的效率大于单个部门的效率。创新体系的运转要比单个组织或部门在没有与体系内其他组织或部门合作情况下的独立运行更有效率。

质量。保证质量是创新的基本要求。质量是创新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质量需要有评价标准、创新条件作保证。

效益。效益是创新成果的最终体现。它包括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

竞争。创新体系的存在不应妨碍各主体的竞争。竞争要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知识生产的供给方之间和需求方之间都应存在竞争。

因地制宜。创新体系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一国的创新体系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建立,并要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二、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

(一)明确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和分工

按机构性质分,国家创新体系应由政府、企业、教育与培训机构、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基础设施等组成;按行政区划分,由中央创新体系和地方创新体系组成。除企业外,其他教育与培训、科研、中介等机构的构成成分,应由大学、其它教育科研事业单位和民办的非营利组织构成。应充分考虑行业和区域的特点,统筹规划,实现体系内部的合理布局和分工。各机构的分工可以设定如下:政府制定科技发展和改革的政策,实施宏观管理,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保证发展改革目标的实现;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国家通过大学和作为事业单位的科研机构实施基础性全局性应用性研究、发挥导向作用;民间非营利科研机构、其他中介机构作为研究与推广的必要补充;教育与培训机构根据需要输送创新人才。

(二)明确各子系统或分支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对政府系统,要建立统一、协调、有序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完善有关机构主体地位、财政资金供给、业绩考核评估、科研创新激励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确定国家的科技目标及实施办法;要加快推进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完善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使企业在尽快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的同时,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对教育与培训系统,要使其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教育与科技相分离,把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与培训的重要目标,深化教育改革给学校以更大的办学自;对科研事业单位系统,要按照国家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统一部署,使大多数科研院所不再依附于政府,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和社会主体,按照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原则独立运营,政府作为科研成果的需求方,以合同外包为主要形式与各类科研主体建立联系;对科技中介系统,要使其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或社会主体,一部分需要政府资助才能生存的中介机构可以非营利组织形式运营;对非营利的科研机构和中介机构,应明确其合法地位及运营规则,确立非营利组织与大学、科研事业单位等的平等竞争关系。对基础设施系统,要明确应由国家支持的创新活动所必需的设施条件,包括科技方面、教育方面、情报信息方面基础设施等。

(三)明确创新政策取向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政策都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分别制定教育、科技和经济政策逐步向制定系统的创新政策转变。20世纪80年代初,oeCD科技委员会提出,发展创新政策的目的是“把科技政策与政府其他政策,特别是经济、社会和产业政策,包括能源、教育和人力资源政策形成一个整体”。具体来讲,从纵向看,创新政策包括国家创新政策、地区创新政策、行业创新政策、企业和机构创新政策等;从横向看,创新政策包括创新的科技政策、教育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创新主体政策、产学研合作政策、国际合作政策、风险分担政策、激励政策等。

三、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对策措施

(一)完善科技宏观管理体制

完善科技宏观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一是要体现国家意志,二是要实现各部门、各领域的协调,三是要实行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应建立完善科技高层决策制度。要建立完善科技决策咨询制度。要探索完善新的管理运行机制。科技主管部门要从安排资金、决定项目以及实施评估等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于规划政策的制定及执行监督。依法建立基金会、学会等组织来具体确定项目和资金安排,这些机构完全由政府聘请专家来治理,同时,建立健全其内部的招投标、监督、评估等制度。

(二)完善市场经济制度

一是加强产权保护。边界清晰并受到有效保护的产权,是市场经济运转的基础。既要在宪法层次,也要在具体的法律层次,进一步明确保护合法存在的各类产权,并得到有效实施。二是加强反垄断,促进竞争。应当理顺“条条”、“块块”政府机构与市场的关系,抓紧制定和出台有关反垄断、促进公平竞争的法律。三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理顺政府、企业、消费者、中介组织等市场经济相关主体的基本关系,将着力点放到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上来,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四是加快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加强市场对公司管理的刺激,增强经理和董事的独立性,尽快形成规范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五是要完善《破产法》,健全企业的退出机制。

(三)培育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在当前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机制作用不足的情况下,政府的激励政策对于有效诱导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做法,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税收优惠。二是研发补贴。三是专利让渡。对企业与国家的研究机构联合的研究成果的专利权无偿或优惠让渡给企业。四是政府采购企业的创新产品。五是鼓励风险投资,完善交易制度,设立交易市场即二板市场。六是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给予特别扶持,如政府提供融资、担保等。此外,要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调动企业家的创新积极性。

(四)加大国家对科技教育的投入

科技知识具有的外在性,可以使人力资本的投资产生持续提高生产率的效应。因此,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是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最有效的手段。国家要在加大对科技投入的同时,加大对教育投入。

在现阶段,更应该加强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和引导,以增强科技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在国家投入的领域上,既要加大公共领域投入,也要加强对竞争性领域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技术引进吸收的投入引导。

(五)加强技术政策制定,引导产业发展

应把制定实施技术政策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措施。首先,要着眼于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制定完善技术政策。相关的产业政策要在技术政策基础上形成。对于重点行业和领域要制定赶超计划,改变目前的技术管理无章可循、自由放任的局面。其次,要加强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联合攻关,以提升产业整体的竞争力。第三,要加强与前沿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解决原始创新问题。技术政策的另一个方面是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除了赶超外,要大力推动适用技术的传播和使用,提高现实的生产力水平。要建立完善技术推广体系。鉴于行业协会在本领域研究的组织和技术推广上可以起到特殊重要的作用,要高度重视行业协会的发展问题。应及早修改已不适应发展的有关规定,把行业协会的发展纳入正常的法制轨道。

(六)深化科技改革,创造良好创新环境

要完善对科研院所和大学的政策。一是成果政策。要改过去的成果鉴定为项目评估,综合评定项目的研究过程、创新情况、开发前景、市场价值等。要完善对成果完成人在专利权及其转让收入方面的激励政策。可以鼓励科研人员以本人完成的成果创办企业。二是职称政策。逐步改革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方式,淡化其对岗位及收入的影响。三是社会保障政策。应把科研等事业单位及早纳入社保范围。四是人事、分配政策。给予科研院所和大学用人自。

要完善官、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推广的政策。全面实行科技评估制度。实行科技评估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我国这方面相对落后。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关规定,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

(七)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科技人才培养

首先,把人才培养作为科技项目实施的目标之一。其次,要改革教育制度,把提高学生的科学技术素质作为教育全过程的目标之一,尤其要重视培养能够适应未来需要的创造型人才。重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提供优秀劳动者。重视成人教育发展,为全体劳动者创造接受再教育的条件。

(八)加强科技法制建设

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篇10

【关键词】技术创新政策困境执行偏差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a

近十年来,我国的技术创新政策尽管起到了重要的管理和引导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偏差,影响了政策的有效发挥。技术创新政策执行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阻碍了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鉴于此,研究技术创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困境及其预防机制,对于发挥技术创新政策效用、提高我国创新能力和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技术创新政策执行现状及困境分析

我国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发展目标,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方面,技术创新政策起着最为重要的干预、规制和引导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及促进科学技术成果产业化的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加快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务院、相关部委相继修订或制订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

目前,从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执行状况来看,科技研发活动经费支出、国际科技论文的发表和被引用数、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科技人力资源的投入等方面已有快速增长;但在R&D经费投入强度、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对外依存度、科技论文质量、专利的技术复杂程度、培养科技领军及创业人才、国家综合创新能力等方面,距离建成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尤其是技术创新政策一旦达不到预期目的,或者不能有效推行,就会导致创新效率不高,使我国陷入技术创新政策执行的困境。鉴于此,本文有必要就进一步研究技术创新政策执行中存在的困境,分析其产生的主因,并据此提出破解当下技术创新政策执行困境中的相关论见。

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也需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加上科技全球化大趋势下科技发展自身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和主观性、技术路径选择过程中缺乏信息优势等诸多因素,增加了政策制定者确定政策问题的难度,往往制定过程的缺陷造成了技术创新政策目标和政策执行结果的偏差。以当下我国的基础研究为例,近年来,我国的R&D经费投入增长较快,但是主要侧重于系统集成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R&D投入相对不足。从2000年到2012年,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R&D总投入比重长期处于5%左右低位运行。其中,2012年我国R&D经费投入首次突破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三;但基础研究经费占R&D总投入比重仅为4.8%。通常,创新型国家的基础研究比例较大,而我国的基础研究环节薄弱,这源于谁也不愿意将经费投入到不易出成果、且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的基础研究方面,导致了我国的科技发展多采用跟踪模仿策略。由此可见,政策制定时确认问题偏差,是造成我国基础研究出现停滞的根源之一。

由于长期囿于计划经济体制,我国的技术创新决策一直是专家统治的领域,“政府―科学家”的二元决策主体关系成为技术政策决策模式的核心特征。过度强调政府、专家的决策主导作用,易导致部分行政官员以国家利益为由干预技术决策,降低决策的效率,造成创新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缺陷。当然并不是说科学家的影响力越大越好,在个人和单位利益的驱使下,科学家有时难以将国家利益和国家需求放在首位,倾向于只提供对己有利的咨询意见(如在申请指南中安排个人或单位的优势方向,选项和评审时互投赞成票),从而损害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①虽然,目前已有国内企业逐步参与到技术创新政策制定中来,但只是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却很少发声,加上既得利益集团对政策干预过多,导致技术创新政策补贴多偏向国有企业,削弱了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这类技术创新政策很难得到高效执行。

美国学者tqB史密斯是对政策执行研究最早、最有影响的学者,他将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归结为四类: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环境因素。由于政策执行主体和目标群体主要指的是人或由人组成的群体,而人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最能动的因素,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因此执行主体的执行和目标群体的接受程度,是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主要困境因素之一。

首先,政策执行者的“有限理性”引发的政策失灵。政策执行者的有限理性体现在认知局限,对技术创新政策决策理解不透彻,把握不准其精髓,或者对政策有误解,使政策执行达不到预期效果。政策执行者的有限理性,还表现在执行者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方面,如果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能力低下,就无法富有远见地制定可行的执行方案,容易出现思维滞后和执行的短视行为,不能采用相应的执行手段和策略,根据实际执行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来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影响到创新政策的有效执行。

其次,地方政府的“经济人”行为也会导致政策执行处于困境。目前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执行主体主要是地方政府,在地方政府的任期制和与经济效益挂钩的政绩考核观念下,难免为追求政绩而青睐于短、平、快的产业,且更愿意模仿成本低的创新策略,这种重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不仅打击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最终也造成了技术创新政策的执行困境。

另外,信息不对称的困境。由于政策宣传、贯彻的力度不够,部分目标群体在政策颁布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与其自身密切相关的政策信息,也制约了目标群体对政策的有效执行。例如,我国的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税收优惠政策,至今没有体现出良好的效果,并不是政策设计的问题,而是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对这项政策内容和目标知之甚少,对技术创新政策执行偏差也造成了影响。

技术创新政策执行不力的成因

体制环境的影响。国内外很多学者认为,市场失灵是造成技术创新政策执行困境的源头。然而,以市场失灵作为技术创新政策的依据是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在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很完善的条件下提出来的。由于支持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制度已经成熟,所以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就自然将创新政策重点专注于激活创新活动过程上。②与此相反,中国的市场经济存有“人为”建立的“痕迹”,这与西方的市场经济有所不同。我国的市场经济人为因素较大,即我国的市场失灵有些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而不是自然形成的市场失灵。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应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市场自然发育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产物。

由于在公共政策系统中,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在政策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三者关系动态变化的博弈过程,也是政府体制改革过程的实质。③笔者通过比较中西方公共政策系统中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的差异,看出中西方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形成与发展的不同路径:在西方国家是市场因素(包括产权私有、等价交换等)的发展,促进公民社会逐步壮大,在此基础上市场经济最终形成;而我国的市场经济包括市场因素的基础还较为薄弱,特别是政府本位的运作方式―自上而下的组织形式,多是计划经济思维的产物,使得企业在政府主导下,不是面向市场和需求主动进行技术创新,而是依靠政府寻求科技资源。这样的思维也是造成我国陷入技术创新政策执行不力、迟迟走不出困境的一个成因。

外部环境的影响。随着世界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浪潮的出现,现代技术创新政策的寿命周期亦逐渐缩短。技术创新政策具有时间维度的限制,外界环境一旦发生变化,技术创新政策需要相应地适时进行调整。例如,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提出的“以市场换技术”创新战略,作为改革开放后一项重大的技术引进方针,对技术引进与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曾一度缩小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到21世纪初,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按照wto规则和入世的承诺,政府不能再强制要求外资企业必须以技术转让、产品全部出口或大部分出口等为前提条件进入中国市场,“以市场换技术”政策策略已失去法理依据。④因此取而代之的是大力提倡本国自主创新政策,如果继续通过“以市场换技术”达到加速技术进步的目标,我国的技术创新政策势必会陷入新的困境。

由于我国经济仍处于社会转型期,部分科研机构、国企在利益驱使下,对那些已具有明确价值目标的创新政策断章取义,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规避潜在风险,采取防范性对策来保护自身的利益,不配合技术创新政策的执行,破坏了技术创新政策的有效实施,类似这样的事例在今天也并不鲜见。

破解技术创新政策执行困境的对策

从精英型创新政策制定模式向公众型创新政策制定模式的转变。我国的科技决策长期以来是一个被政府和科技专家“主导”的领域,社会公众往往被拒之门外。这里的“公众”可以包括利益集团、非盈利性组织、企业、个体消费者等。在大科学时代背景下,面对科技的发展和国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公众应与科技精英、政治精英共同成为平等的创新政策主体。技术创新政策制定模式也应该从政府―科学家的“由上而下”二元主体模式,转向公众―科学家―政府的“由下而上”的三元主体模式。在创新政策制定阶段,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到政策制定中来,这样既体现了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也会减少决策的失误,确保技术创新政策的有效运行。

转变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观念,激发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往往把GDp作为硬指标,这种以经济目标为主导的政绩考核观,难免会导致地方政府决策中存在短视行为。如注重引进外资和技术,而不重视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尤其一些城市低水平项目的重复引进,虽然带来了一时的经济效益,但对推动技术创新政策的执行并无有益。这也与当今世界以科学技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趋势不符。因此对官员的政绩考核,要建立综合考核体系,不仅注重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等指标的考量,还要加大科技发展指标的权重。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推动地方政府制定“创新驱动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激励地方政府的创新动力。

确定政策边界,寻求技术创新的“善治”。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政府的治理理念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开始转向“善治”。而“善治”理论的提出使人们逐渐意识到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的重要性。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⑤凡是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问题,一律应用市场机制解决,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同时确定政府干预技术创新的边界,在政府与市场间寻求平衡是探求技术创新“善治”的关键。政府的作用在于树立为创新主体服务的理念,把建立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外部环境,作为自身的首要任务,制定出激发创新主体能动性的激励型政策。

为了使技术创新政策达到预期目标,对政策动态过程要加以全面监督并纠正偏差,健全政府内部监督、科学专家团体监督、社会组织监督、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一系列监督体系,及时发现技术创新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适时对技术创新政策进行有利调整,以保证技术创新政策的执行到位。

进一步构建企业自主创新市场机制。目前我国市场机制仍不够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受到政府干预和影响较大,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不甚健全,无法依据供求、竞争和价格波动进行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部分国有企业还凭借行政权力以低成本获取生产要素,导致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运转,制约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因此,应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强化市场竞争,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发挥市场机制驱动创新的作用,并以市场为导向配置创新资源,从而使企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通过技术创新、增加创新投入获得竞争优势,把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创新机制扎实有效建立起来。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针对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要制定出台并完善相应的法律,如: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科技成果转移、转让、完善专利制度、风险投资、基础研究、技术扩散与转移机制等,可从中参照国际惯例、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使我国的技术创新的立法逐步与国际接轨。

继续深化国企改革,扶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赢利性国有企业的“泛行政化”问题依然存在,其表现为资源配置行政化和行政性垄断等,这些亟待通过政府制定相应的科技创新政策,激发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提升企业产品“智”造的活力,才能突破发展中的瓶颈。

当下民营科技企业具有创新投入高、善于以市场为导向开发新产品等特点,已逐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发展为高科技产业的生力军。但由于普遍存在投入资金不足、规模实力小、经营风险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限制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应重点扶持民营科技企业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为其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通过提供融资担保、社会中介服务等方式,以一定的优惠倾斜政策,降低其市场交易成本,对其技术创新成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知识技术人才创办民营科技创新型企业,激发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力。⑥总之,让国有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获得平等享有创新政策的机会和对市场竞争的权益,只有善于破局、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才能推进技术创新政策的有效执行。

(作者分别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研究生、沈阳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注释】

①汝鹏,苏竣:“科学家在中国科技决策中的影响力研究―以863计划为例”,《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10期,第92页。

②邓练兵:“中国创新政策变迁的历史逻辑―兼论以市场失灵为政策依据理论的不适用性”,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190页。

③包国宪,潘旭:“‘新三元结构’与公民社会发展―从政府体制改革的视角分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27页。

④夏梁,赵凌云:“‘以市场换技术’方针的历史演变”,《当代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2期,第34页。

⑤张义忠:“善治视野下的有限政府塑造”,《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第2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