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7:25

教学能力的重要性篇1

一、较好的声乐演唱能力

声乐演唱能力,即对歌曲演唱的声音、呼吸、音色、力度、节奏、节拍、高低、长短、情感等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它包括基础能力、高级能力、控制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现能力等等。不论属于高、中、低哪种嗓音类型的声乐教师,都应该使自己的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等器官形成互相配合、协调、积极统一的机体进行歌唱。歌唱发音要有良好的呼吸基础,即有深的气息支持;又有相对稳定的喉头位置;喉咙通畅,声区统一,发出的声音要有高的部位和比例恰当的混合共鸣;声音圆润、流畅,富于力度变化和音色变化;咬字吐字清晰、准确;掌握连音、断音、琶音、颤音、滑音等技巧的唱法;有较深刻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具有一定的舞台实践经验。

二、掌握运用教学规律和教育技巧的能力

众所周知,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是有其基本规律的。声乐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下,学生主动积极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形成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因此,只有懂得教学规律、遵循教学规律,才能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寓德育于教学之中,逐步形成学生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教学工作又是一门艺术。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要掌握教育技巧。优秀的声乐教师之所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除了他们具有扎实的声乐基本功外,也与他们刻苦钻研教学艺术、掌握教育技巧是分不开的。以课堂语言为例,有的教师语言精炼、生动,比喻形象、准确,吸引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唱,使其久站不知两腿酸,久唱备感时间短。而有的教师语言虽还精炼,但缺乏形象、趣味性,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全面掌握和善于运用教材的能力

一个声乐人才,必须通过学唱多方面的声乐教材才能培养出来。所以,教师应非常重视对教材的掌握和运用。

首先,要精通专业知识,全面熟练地掌握所用的教材,并运用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有关知识,分析学生的声乐条件和接受能力,找出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克服学生的毛病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技术、艺术方面都获得提高。同时,教师对教材的时代背景、力度、语言、风格、感情、技术、艺术等要求都应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选择教材应贯彻如下原则:“由浅入深”、“先易后难”,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选出最合适于每个学生的教材进行训练;教材应有古今中外的艺术歌曲、歌剧选曲、民歌、练声曲等。

第三,根据教材与自己计划对学生所培养的能力的需要,有效地组织教学进程,安排教学步骤,组织好课堂教学。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要及时纳入教学计划,或适当修改教学方案,保证教学活动的深入发展。

第四,通过教师掌握和运用教材进行教学的结果,使学生能够掌握声乐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艺术表现方法;掌握教材的体系、结构、重点、难点及特点;使学生能站在已有教材的基础上去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曲目。教师需要把驾驭以及运用知识、技术、艺术的能力教给学生,使教材成为学生追求新知识、新技能的阶梯。

四、语言表达和手势指导能力

声乐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去对学生进行指导,声乐教学的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在声乐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抓住主要矛盾,针对学生演唱中存在的问题,用准确、精炼、生动、形象的语言去“对症下药”,从而做到“药到病除”,是声乐教学的最高境界。声乐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提高声乐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和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语言手段去进行的。古今中外教育家都承认:善于清楚地、有说服力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基本品质之一。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解声乐基本理论知识和发声方法,交代各种练习、歌曲的目的和要求,判断、分析声音的正确与否,启发学生的技术思维和艺术思维,处理声乐作品,小结教学工作等,都要靠语言去表达。因此,要求声乐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艺术,做到语言精炼、形象、有感染力,善于联系学生的思想、技术实际,切合他们的理解水平。

声乐是最善于表达感情的一门艺术,声乐教师的语言要富于感情,富于感情的语言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是,为了更好地传授知识、技能和影响学生,教师语言的表现方式和情感成分也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而有所不同。

根据声乐课的教学特点,教师必须具备手势指导能力(包括面部表情、动作)。这种手势指导主要是在学生发声、演唱时使用。学生在发声、演唱时,教师为了及时提示、纠正学生的发音,必须采取手势进行指导(此时语言指导已无能为力,否则将中断歌声)。教师必须让学生理解、熟悉自己的手势意图,如声音位置高低,声音进行的方向,气息的深浅,打开喉咙,音量的强弱,连音、跳音、颤音等许多技术要求。这种无声的指导,能使学生在歌唱时及时得到提示,立刻进行调整,唱出符合要求的声音来。由此可见,声乐教学中的手势指导是进行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求声乐教师在组织教学语言的同时,要研究和设计指导歌唱发声的手势动作。

五、敏锐精细的观察力和迅速准确的判断力

观察力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能力,善于发现对象典型的却不显著的特性。一切科学研究、艺术创作、社会实践都必须对其对象进行系统、周密、深入的观察,获得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才能找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声乐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个性和他们的心理状态,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影响学生。

声乐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学生艺术实践中,须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表情、眼神、姿态、动作、台风、艺德等,以此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精神状态、品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防微杜渐,将可能发生的不良倾向提前加以制止。教师的观察力,是教师在声乐教育实践过程中、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高的。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敏感和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是了解学生和正确而机敏地影响学生的重要心理品质。教师的机智是这种心理品质的表现。由于教学工作对象是许多具有复杂心理活动的学生,随时都可能生出事前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因此,需要教师灵活机智地处理,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六、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力

声乐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工作,创造性工作离开想象力是无法顺利开展的。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预料学生的发展动向时,在课堂技术训练、艺术启发中,以及在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可能产生的后果中等无一不需要想象能力,这对创造性工作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想象,声乐教师就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即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任意驰骋;通过想象,声乐教师的智力活动才能如矫健的雄鹰,翱翔万里,以探索的目光巡视广阔无垠的世界,探索声乐教育领域中的奇珍异宝。

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作为二度创作的歌唱者的思维能力,应具有广阔性与深刻性、独立性与批判性、灵活性与逻辑性,才能创造性地表现声乐作品。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必须首先具备这方面的良好能力。教师要在自己的备课、授课、提问、布置作业、指导实践(实习)和科研工作中正确地运用思维规律,才能结合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强的教师,教学的革新、艺术上的创见、处理问题的随机应变,都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成为他们创造的动力。声乐教学工作绝不能因循守旧,教师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力,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能力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视奏;盲弹;识谱;能力培养

“视奏”是学琴者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即使是在学琴初级阶段就应该开始进行正确的指导、科学系统的训练,培养学琴者的“视奏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国内很多钢琴教学者已经意识到“视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停留在理论方面的较多,真正贯彻到教学过程的相对甚少。由于考级、练习曲目盲目拔高的现象频频发生,“视奏能力”并没有被真正的重视起来,这样的结果使学琴者意识不到提高“视奏”能力的重要性,练琴过程中往往忽略“视奏”训练这一环节。“视奏”能力薄弱会直接影响到学琴者学习的进度、曲目积累量不够、曲目风格的把握。“视奏”训练应该加入到常规的钢琴教学中,通过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琴者,使学琴者对视奏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对视奏引起重视,并在掌握了提高视奏方法后反复进行视奏训练,从而不断提高视奏能力水平。

一、钢琴视奏的重要性

钢琴“视奏”能力是指弹奏者拿到一个从未弹奏过的新曲目时,通过较短时间的分析便能够看谱弹奏的能力,是弹奏者将“视”与“奏”两个方面进行有效的配合而最终形成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弹奏者通过大量的练习与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在漫长的学琴道路中,演奏者必须拥有良好的“视奏”能力,通过系统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琴者的视奏能力。拥有了良好的视奏能力,不仅可以加快学琴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过程,迅速把握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逐步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还大大提高演奏者完成一部作品的效率,提高学琴的兴趣加快学习进度。同时可以迅速地了解大量不用时期与风格的作品,掌握更多的音乐理论知识。因此,学琴者应当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视奏能力。索罗与戴蒙(C.Sorel&R.Diamond)提及钢琴主修的学生常是弱的“视奏”者。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正是由于对“视奏”的不够重视以及未进行正确教育所造成的。视奏能力薄弱主要是由于学琴者对五线谱不熟悉和琴键的音区位置不熟悉。钢琴学习初级阶段由于曲目短小,很容易背谱弹奏。这样会迫使学琴者把注意力只放在手和键盘上,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去看谱。遇到难度增加的曲目,学琴者仅仅停留在对以往背弹的音符、节奏上,面对从未接触过的节奏型加上识谱意识的薄弱,便难以对新作品进行“视奏”,只要一看谱弹奏速度就变慢而且容易出错,只能弹一句背一句,如此以往,慢慢对学习钢琴产生畏惧感丧失信心,害怕学习新曲子失去学琴的乐趣,最终影响学习的进度。

二、钢琴视奏能力的培养

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视奏”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加强识谱能力培养,识谱是学习钢琴的基础。要求学生在视奏之前得先按照步骤进行,切忌一拿到曲子看见音符就开始弹奏!首先得看谱号以确定手位;然后看调号以确定调式调性(这决定了视奏曲目的升降号、指法和大小调不同的音乐感受);其次看拍号并在弹奏前数预备拍(这决定了视奏曲目的节奏感)提高识谱能力的同时,应当加强音乐理论知识的积累。对谱号,调号,拍号,以及所有的音乐术语的掌握,不仅可以使你练琴变得理性,更易于轻松的掌握作品,也是处理音乐艺术的必要技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于演奏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二)是提高盲弹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琴者对键盘的把握,教师可用书把学生弹奏时的手遮住,让其注意力回归曲谱。要求学生在弹奏过程中务必注意眼睛永远要走在手的前面,同时要将上下的音对着一起看,然后在大脑中分析眼睛看到的这些音应该用哪个手指来弹奏,弹奏时值是几拍,节奏如何把握,左右手应该如何缜密的配合等等,最后准确的反映在键盘上相应的位置。这样可以缩小范围,有助于集中学琴者的注意力,在思考的过程中也可以注意到音的走向,从容不迫的弹奏整首对于后面音也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做到连贯。提高盲弹能力还需要培养良好的内心听觉:学琴者需要有意识的多听,听自己弹奏也听别人的弹奏,坚持长期的听,多思考,用心去感受,去倾听他们的整体音响效果,去感受音乐的起伏,节奏的律动。(三)识谱是一个日臻完善的过程,因此大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制定每日识谱计划,尽管识谱初级阶段较为枯燥乏味,但就像阅读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够达到一目十行。在训练过程中还应设置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有意识的加强识谱的速度,识谱速度的训练一开始确保识谱的准确性可以放慢速度,随后在日渐加强的过程中在正确识谱的基础上逐渐缩短时间,尽可能的做到迅速而精准的识谱。(四)最后通过曲目的多样性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感悟音乐语言,体会“视奏”中的乐趣。在弹奏的曲目上,要做到多样性。千万不要一个曲子不停的练,因为手已经形成了记忆会主动的越过曲谱机械的进行弹奏,这样就不是“视奏”了。教师应根据学生程度合理安排曲目,做到由易到难,并让其接触不同风格、时期、作家的作品。方法如下:1.在课堂上留十分钟布置好听较简单的小曲子,从头到尾的视奏。2.尽可能多的要求学生视奏与自己程度相近的中小型乐曲,或者将学生目前正在弹奏的书籍,从头到尾的视奏一遍。3.有意识地布置视奏不熟悉的风格曲目。多听古典音乐,或者选几个有代表性的音乐家作品多视奏。4.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声乐伴奏、合奏,四首联弹。5.当学生视奏能力到一定的程度时,可以有计划地视奏一些较难的曲目,比如复调、巴赫《平均律曲集》以及一些爵士钢琴曲。

三、结语

教学能力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5)36-036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改革和深入,目前数学教学出现了许多瓶颈。特别是教师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利于正确的学习思维模式的形成。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旦学生过度依赖教师的讲授,而不主动去探索和思考,将会束缚创造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下面笔者简要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强化学习的必要条件

学生的独立思考建立在学习过程中观察发现、提出疑问、寻求解决的一系列探索上,是在没有任何教师和外界手段的指导下,进行学思结合的自主能动性过程。数学教学的复杂性和逻辑性特征决定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因此,如何针对小学数学的特点,在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值得教师关注的话题。

在现代基础教育的目标设定中,素质教育过程所体现的重要评价指标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和学习兴趣的激发,而且要了解学生对高效、科学的学习方法系统掌握的情况,让他们能在学习中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在思考中体验数学的快乐。

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个大车轮的前进,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促使学生从“被动学”过渡到“主动学”,由“怕数学”转化为“爱数学”。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师生探讨等多种课堂开放式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内容,采用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管理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是优化教学的重要过程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采用“放羊式”的课堂管理模式,没有做到循序诱导、层层递进的教学引导。特别是对于数学计算中存在的立体图形、路程追及等抽象问题,学生总是望而却步。这与教师引导的缺失密切相关。

1.学生独立思考的被动性

在传统教学的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数学教学倾向于机械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时只会听讲不做思考,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教师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也一味地按部就班地教学,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认知规律。久而久之,学生不但没有热爱数学,反而有更多学生心生畏惧。这些心理因素都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适当地换位思考,让学生做快乐的学习主人,让他们通过独立自主的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学生独立思考的不稳定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思维习惯、辨别意识和自我监督等方面具有不稳定性,他们不具备系统化、整体化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难以独立地进行学习上的思考和探索。教师应有序地对学生进行科学、高效的思维训练,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逻辑性,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的不稳定性因素有很多,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启发、善于沟通,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转化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方案

1.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满足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前提条件和充分准备。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环节,优化师生探讨话题的流程,深入基础知识中疑难问题的分析,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养成“发现―提问―质疑―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让生生之间做到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师生之间做到诱导和启示,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理念。

2.建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计划表

在标准的45分钟课堂学习时间里,教师是无法完全做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全面化培养的。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带多”的理论指导,课下学生可以彼此进行“一对一”的实践训练。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巩固。

教学能力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学生;实验能力;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390-01

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生物教学工作的基础。做好生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生物实验能力,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养成科学学习方法与习惯,提高科学素养,提高生物成绩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在生物教学中提高高中生生物实验能力。下面结合实际,就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性谈一些个人看法。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符合培养未来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随着高中教育的改革,对学生各项能力的要求就越来越多。在生物实验教学中,也要求对学生进行各项能力的训练,这是由生物学科的本身特点决定的,同时也是新教育改革的形势下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需要。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指的是:(1)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观察,善于提问,增强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充分挖掘问题的实质,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索,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2)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会提出许多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保持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要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会鼓励学生继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就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3)通过探究实验,充分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和追求科学、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实验的艰辛、复杂,以使学生在亲身经历实验过程中磨练出求实、探索、协作的科学精神。如果能够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做到上述几点,将有助于将高中生培养成基础扎实的综合性的高素质有用人才,符合培养未来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实现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至关重要。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有助于生物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加深学生对生物学原理的理解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生物教师会按照实验教学的要求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操作的步骤,使学生掌握在生物实验的教学中逐步掌握各种实验仪器的简要使用方法、选择实验材料的方法、实验仪器的读数方法等。同时,为了使学生按照生物实验的正确操作规范完成各项操作,避免因错误的操作对实验仪器造成损坏,生物教师还会在实验前让学生对实验仪器的基本使用原理、实验仪器的基本使用原理等有所了解和掌握,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实验。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会有所提高,这样就会促进今后生物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也可以使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实验对生物学原理、生物知识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促进生物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今后生物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所学的生物知识

不管是哪一门课都需要学生记忆许多知识点,生物这门课也不例外,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生物知识,不仅会使学生疲惫不堪,而且会使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厌烦情绪,降低学习效率。如果在生物教学中生物教师能够利用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好奇心,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实验能力,就会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这样还可以为学生更好地记忆生物知识提供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而获得许多感性材料,使学生更加牢固地记忆生物知识,且可以实现生物知识的意义识记,使学生真正将生物知识牢记在心中。

四、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根据高中生物教学要求,做好生物实验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树立仔细观察的意识,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还可以不断使学生通过实验仪器学会观察植物体、动物体细胞的结构、变化的方法,将学生迅速带进微妙的生物世界,激发和保持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好奇心,间接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

五、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有助于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效果

如果能够逐步提高高中生的实验能力,大多数高中生就会随着能力的提高而独立完成大部分生物实验,会越来越会对实验结果加以分析,越来越注重小组合作,越来越乐于探索实验的过程和分析结果,有助于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探究生物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进而不断提高生物实验教学效果,实现生物实验教学的目的。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生物教学大纲的新要求和生物教学理念的改变,高中生物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注重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的掌握而不是一味的追寻结果,使学生在亲手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生物知识,以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和课堂效率,使学生真正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所得、有所获,实现生物教学目标,满足素质教育要求,将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所需的高素质综合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罗阳佳,薛婷彦.让实验回归课堂[J].上海教育,2012(31).

教学能力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大学日语会话能力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withthechangingtimes,thefocusofuniversityteachingJapaneselanguageisalsochanging.Graduallyfocusoneartraining,whilealsostrengtheningthetrainingofconversationalskills.thisarticlewillfocusontheUniversityofJapaneseteachingsituation,goalsfromstudyingJapaneseandinternationalJapaneselanguageproficiencytestreformanduniversityclassroomteachingJapaneseinthreeareasofcurrentimportanceofimprovinguniversityteachingJapaneseconversationabilitytoelaborateandanalyzecapacitybuildinginthesessionwheneasilyintothetwoerrors.

KeywordscollegeJapanese;conversationalskills;importance

众所周知,学习外语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与外国人进行无障碍交流。为了使外语学习者尽量做到无障碍交流,我们在外语教学中通过进行“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习者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是,从我国大学日语教学现状来看,存在着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度不足的情况。结合当前国内外语教学现状,正确定位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对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以大学日语教学为例,对当前大学日语教学中提高会话能力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1大学日语教学现状

(1)教学侧重点与时代脱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日语专业的人才时,更偏重于口语好、头脑灵活、熟知日本文化等方面。在学校教育中,传统的考试大多是通过笔试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然而能否与外国人进行无障碍交流却并没有被作为考试的侧重点。到目前为止,学校考试的侧重点仍然放在对单词、语法以及阅读能力等的考查上,导致了长期以来,我国在传统的日语教学中,存在着对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度不足的情况。很多人毕业后,只会读写,却说不出一口地道流利的日语。这也是学校教育与社会脱轨的表现之一。

(2)教学模式单一。部分大学日语课堂仍然是“单词―语法―课文―练习”型的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强调语言学习较多,缺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有些学校缺少多媒体,传统的“粉笔+黑板”式单调的表现形式无法使抽象、生涩的知识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枯燥无味的学习会让学生失去对日语的兴趣。

(3)课程设置不合理。有些学校日语课程教学时间短,内容多,迫使教师不得不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读、写”能力的培养,而没有时间顾及“听、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的日语听力和口语水平偏低,对张嘴说日语有恐惧感,逐渐变成了哑巴日语。

(4)缺少语言环境。很多学校缺少日语外教,作为第二外语时,甚至连一节外教的课都没有。外语就是要多听多说多练,但身处国内,在课下想找到一位好的练习对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样,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基本都没有用日语交流的机会,不经常使用日语,必定会越来越生疏。

2提高会话能力的重要性

从上述现状不难看出,在我国大学日语教学中对会话能力的培养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就是学生常提到的“我学了大量的单词、语法,却总是听不懂日本人在说什么。即使听懂了,却无法将自己的想法用日语准确地传达给对方。”这是国内绝大多数日语学习者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听说方面是弱项。我们应该从以下三点认识提高会话能力的重要性。

2.1学日语的目标

会话,不单单是指五项基本技能中“说”的能力,也包含了“听”的能力。引言中已经提到过,学习外语最终的目标是为了与外国人进行无障碍交流。这就需要具备很强的听说能力。有很多人抱怨没有语言环境,找不到会话对象,无法做好听说练习。日语中虽然也有汉字,但读音却和中国汉字的发音不同,很多句子能看懂却听不懂。而且还有一些惯用法和句型需要了解日本的文化,用日本人的思维去思考才容易理解。在这样的条件下,学习者如果听不懂,也就说不出。因此,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听说很重要,重视听说训练,把听说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结合语言知识、交际应用、速记、翻译等能力的培养,才能学好日语。语言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坚持听说领先。

2.2国际日语能力测试JLpt改革

1984年开始的国际日语能力测试,是专为母语为非日语的学习者举办的水平考试。经过了25年的发展,国际交流基金和日本国际教育支援协会灵活运用教育学、测试理论的研究成果与多年测试结果的数据,于2010年对该测试进行了改革。以日语能力测试最高等级一级为例,有两点变化值得关注。一是新测试(n1)与原一级相比,加深了高难度部分,但合格线基本相同。虽总分不同,但采用了等化的方法评价,保证了无论何时应试,都能在同一基准下测定出日语能力。二是新测试(n1)与原一级相比,在题型上没有太大变化,但在各项题型的时间分配方面及所占分值比例方面进行了调整,并加入了单项合格分这一标准。听力成绩与总成绩的比例从1:4变为1:3,加大了听力成绩的比重。所以,从测试改革的方向可以看出,当前在测试日语能力方面,加大了对考生听力能力的关注,即更重视日语的应用。

2.3大学日语课堂教学模式

在日语教学中,我们逐渐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迷失了教学的方向,还普遍采用传统的只注重词汇和语法、而忽略听说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教学,使教学过程成为了单纯的知识传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没有得到良好培养。致使很多学生掌握了不少词汇和语法却无法灵活运用日语进行交流。到大学为止,十几年的填鸭式教育,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不会师生互动,只会麻木地在笔记本上抄板书。培养出没有自己思想的人是教育的悲哀。这就要求我们去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应该从学习者的角度考虑,为达成他们的学习目标而教学,应更加重视语言交流的培养。

3培养会话能力时的误区

从目前国内大学日语课堂教学现状来看,虽然很多教师都采取了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会话能力,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教学方法自身的缺陷,而是一些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时不够灵活、不够多样化,导致听说分家或是过分强调“译”。

3.1听说分家

对话是一个过程。首先要听懂对方说的内容,再叙述自己的观点。将一个完整的会话练习拆分成几个单项,然后逐个训练,这是国内最普遍的教学现状。单项训练并不是不可取,但在单项训练中过分强调一点,而基本忽视其他方面的教学方法,并不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比如同样是一节听力课,一个课堂是一直在重复播放一段视频内容,让学生边听边在空白纸上写出听到的内容;另一个课堂是放一段视频内容,让学生复述并翻译。前者是单纯地做听力训练,后者是结合了“听说译”做复合训练。试验过的人都会发现无论是在课堂气氛、教学进度方面,还是掌握情况方面,后者的效果要更好。

3.2过分强调“译”

有人认为会话就是要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只要平时多进行翻译训练就能提高会话能力。这也是片面的想法。上面的例子提到了单项做“听”的训练。那么单项做“说”的训练时,又会经常犯过分强调“译”的错误。比如同样是一节翻译课,一个课堂是一直在精雕细琢地翻译一些没有上下文联系的长句子;另一个课堂是教师将这些句子编出简短的上下文,并以类似对话的形式说出,让学生回答,而回答的答案本身就是需要学生翻译的那个长句子。前者是单纯地做翻译训练,后者还是结合了“听说译”做复合训练。虽然教师在编写上下文时会花费一些时间,但与上述听力课的例子同理,后者的教学效果更显著。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不能让学生读死书,教师要随时代进步而进步,精心设计课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注重会话能力的培养。不但要积极创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更要加强自身素质,教学技巧,探索适应时代的、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稳步提高学生的日语会话能力,为他们将来能够与外国人进行无障碍交流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红霞.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探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3).

教学能力的重要性篇6

摘要: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并且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英语;教学;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063-01

一、合作学习的起源与发展

合作学习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它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创阶段。时间为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研究者们研究合作学习的理论问题。他们从社会心理学寻找理论依据,探索并形成一些合作学习的策略:第二阶段是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阶段。时间为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研究者们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合作学习策略,关于合作学习的理论日臻成熟,合作学习已成为一种十分有前途的教学流派。合作学习的大部分策略都是这个时期提出来的。如“学生小组成绩分工”、“小组辅助个人”、“小组调查法”、“共学式”等等;第三阶段是合作学习与其他相关理论相互融合的发展阶段。时间为20世纪中期至今。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一方面合作学习继续向着成熟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是,与其他相关的教学理论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但是这些合作学习理论大都从施教者的角度出发,把合作学习作为施教者的一种教学策略而忽视了学习者自主合作能力的培养。目前,在初中英语新课标的要求下不少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已经采用了合作学习策略,但是实际效果却和理论有很大出人。笔者认为,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自主性合作学习能力没有培养起来。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虽然形式更为新颖,增添了课堂活动的机会,可是其本质没有改变:仍然是“要我学”,不是“我要学”。一般来说,合作能力培养中的问题一般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的使用。现在,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将教材进行改编。一般将每个单元改成四个内容:1.对话:2.对话与听力:3短文:4.作文。实际上就是将每个单元分成四个课型上:口语课、口语听力课、阅读课和写作课。这四种课型中大部分的生词、短语、句型和阅读材料来自于课本,而小部分来自于教师的改编和适当添加。刚开始,学生对这种教材改编的方式很有兴趣,但时间一长就会觉得和传统按照教材上课的方式没有差别。

2、小组划分。小组划分一般也由教师决定,而且划分好之后除非遇到特殊情况一般不会进行任何更改。划分的依据是每组男女生数量相同或者相近。每个小组中有一名学习优秀者,一名差者,两名或三名学习中等者。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很多教师考虑到了学生的性格因素把性格内向者与外向者搭配分在一组。同时,教师给小组成员分配了职务,有的是每个小组中分派一个小组长,有的是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务。其目的让每个组员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但这种方法却不能稳定持续地发挥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个性上不成熟,也无法像成年人那样理性。因此,学生之间一旦有矛盾就可能影响整个小组的学习效果。如果只是按照老师的意愿划分小组,即便在课堂上能够完成任务,下课后可能就无法继续进行小组学习。

3、小组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般鼓励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在小组活动中,有组员遇到学习的障碍是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时,小组长不必请教老师而直接提供帮助,扮演“小老师"的角色。小组长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同时自身也强化该知识点。对于接受帮助的学生来说,则少了一种紧张感和恐惧感。但是,这种策略弊大于利,违背了合作学习的初衷。合作学习力图让小组中的每个人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强调的不是解决问题这个结果,而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只是需要正确答案,由小组长来解答与老师解答没有任何差别,有问题的学生仍然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自己的参与来解决问题的。

4、及时纠正。在知识讲解和小组任务布置完成后,教师通常要开始教室内巡查,检查各小组完成任务进行活动的情况,并且在小组进行活动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提供帮助。例如,在口语课上,学生主要存在发音和语调方面的困难。学生们在进行口语活动时,教师仔细倾听学生们朗读语句时的语调和单词发音的正确与否,并进行及时的纠正。表面上看,学生们遇到的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可是很多学生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或者相似问题时又只能求助于老师。

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积极对策

实际上,合作学习能力培养是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从而意识到教师并不是知识的本身而且获取知识的引导者,教师的作用是用自己和他人的学习经验、借助各种工具和手段去激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鼓励学生成为知识宝库的探索者,而不是只会听从安排的挖掘者。所以,上面出现的问题只要教师能够转变观念,重视和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就能够获得很大提高。例如,让学生参与教材改编中来;遵循自愿和组员意愿来挑选或者更换组长,教师仅仅给出建议;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或者好的例子来启发学生寻找解决方法等等。

教学能力的重要性篇7

长期以来,受语法翻译法的影响和直接法的机械训练,阅读活动成了一个辨认文字符号、对词句进行语法分析和字面释义的过程。有些教师认为,英语阅读教学只不过是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向学生介绍语法项目的手段,把阅读的重点放在词汇辨认和语法分析上。学生一旦遇到生词就停下来查词典、找释义,阅读过程断断续续,往往读了后面忘了前面,理不清文章的内在逻辑关系,不能从整体上理解文童;为应付考试盲目做题,不注意拓宽知识面,不能融会其他课程所学内容及普通常识去预测、判断及推理;过于注重语法分析和字面释义,阅读速度偏慢,不去领会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基调,弄不清弦外之音。实质上,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生成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认为,阅读是思维和语言相互作用的过程,阅读理解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就必须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思维品质培养的模式

思维活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现象。思维在语言的产生、发展和使用中起决定作用,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固定下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同其他许多客观事物一样,思维也有许多自身的特性,如问题性、间接性、概括性、人类性、能动性等。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性,自觉地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即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逻辑性和持久性,我们的模式如下。

(一)以“本”为本,挖掘思维源泉。

有人认为,目前的高中英语课文内容长,篇目少,生词集中,复现率低,语法密集,练习单调,不适宜进行阅读理解教学。我们以为目前的教材确实有上述弱点,但其课文大部分选自英语国家的教材和其他出版物,有的是原著,有的是改写本,有的是其他语言著作的英译文。它们都是经过适当删改、精心加工的,其题材和体裁广泛多样,语言纯正,富有思想性、趣味性和启发性。只要应用得当,不失为传授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综合训练的好材料。

课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我们紧扣“理解”和“运用”这两个环节,以课文为基础,适当增加辅助阅读材料,课文教学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规律,形成了这样一个模式:领会―模仿―理解―初用―操练―活用。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领会教师布置的提示性问题,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然后进行模仿性练习,学习有关词、句;教师指导学生找出主题句,弄清段落大意及段落关系,然后设置提示性练习,初步让学生独立运用有关语言点;增加阅读训练,设置专项练习,让学生反复进行有关词、短语、句型的操练,并要求运用所学词、短语、句型表达思想;练习的设计具有交际性,同句教学不脱离课文,课文教学不因同句教学而中断;课文理解以理解词句为辅助手段,词句理解服务于课文理解;教学方法不拘一格,灵活多样,要求读了要理解,读了要欣赏,读了要运用;教学有纲有目,有的放矢,避免本末倒置的题海战术。

(二)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动机。

思维动机是激励并维持一个人的思维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同时也离不开刺激的作用,当刺激与个人需要相关联时即会产生思维动机,引起思维活动。阅读活动中的刺激主要来自语言环境,简称语境。语境在从作者到读者,即从表达到理解的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阅读过程中,要在读懂了词、句的字面意义的基础上领会其深层含义,必须有足够的语境信息。借助语境,作者才能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将想要表达的思想准确地传达给读者;借助语境,读者才能准确无误地领会、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特定含义。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文中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知具体的语言信息,以引起阅读兴趣,同时创设问题情境,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发他们理解上下文;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反复研究,联系实际,自觉运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发他们的思维动机,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其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启发设疑,激化思维矛盾。

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问是思维的契机,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从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开始,使学生养成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的习惯。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设疑的基本方法,如“新旧知识交叉点法”、“5w1H法”等,还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大家说”竞赛活动,设立“问题信箱”,创办“争鸣园地”,要求学生加强预习,鼓励学生提前思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进行充分的交流,自己发现矛盾,独立解决矛盾,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或“尖子包干”的局面,通过设疑问难,不断把思维引向纵深。

(四)丰富意义,沟通思维网络。

教学能力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与人交流能力高职语文

近几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办学的理念、规模,还是培养人才的质量、数量,都显示了高职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国际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我国社会经济领域对职业人才的要求也与以往发生了改变。改变主要表现在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核心能力等职业综合素质上,这些已成为用人单位选人的重要标准。为了适应新的变化,各高职院校调整教育理念,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为职业人才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职业核心能力作为人的三种能力(职业特定能力、行业同样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之一,是人们在职业生涯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对人的影响和意义更为深远。它主要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自我学习、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和外语应用等项。

其中与人交流能力被排在首位,这与每个人职业生涯过程中所呈现的作用相吻合。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无论是求职应聘、入职试用还是晋升发展,与人交流沟通能力往往成为各项能力之首。据有关资料显示,在职业招聘会现场,几乎所有职业岗位都提出需要与人交流能力强的应聘者。在职业发展中,人们花费大部分时间与人沟通、交流。与人沟通交流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每个职业人的发展、社会地位及社会关系的建立。在职场中,与人交流能力的高低往往是决定职业人才职业活动成败的首要要素。

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与人交流的活动形式有多种,主要涉及听、说、读、写四种。而这四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在高职教育教学中,语文课程教学是基础和关键。

但是,在当前的各高职院校中,以往重专业、轻素质,重技能、轻人文的教学理念还继续存在,甚至有些院校已停止开设《大学语文》等相关人文素养课程。另外,高职院校与高等院校学生相比,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理想信念淡薄,自卑心理较强,价值取向不明确等特点。基于以上原因,导致部分学生思想认识水平有限,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与人交流沟通困难等不正常现象,并在走出学校后无法尽快完成角色定位,职业核心能力缺乏,人际关系差,社会适应能力低,与人合作不够成熟。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提升语文教学的地位,对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特别是与人交流能力非常重要。

那么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如何满足职业人才与人交流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首先,高职院校语文要更新教学理念,要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教学理念是教学实践的先导,它渗透在教学活动之中,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产生显性或隐性的影响。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正确的方向,落后的教学理念则会使教学实践走入误区。作为教师,改变教学理念,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落后的方面,更新教学手段,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思考和创造。

在更新教学理念过程中,高职院校管理者应该意识到语文教学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养成中的重要性,不再将语文教学边缘化,让高职语文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通过对高职语文教学理念的更新,可以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让现在枯燥乏味的语文课程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丰富多彩,更促进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和完美健全人格的塑造。同时也可以使高职语文真正承担起提高受教育者职业核心能力的使命,完成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自我提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的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使学生能够真正从中受益成为满足市场需要的社会人,从而最终圆满完成高职教育的神圣任务。

更新教学理念,对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语文教师除了对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有较高要求,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倾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为学生与人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其次是对教学内容的更新,语文教学内容在根据专业需求和特点设置的同时,要兼顾与人交流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满堂灌,而忽视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特点,致使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脱节,学生的实际技能无法形成。

高职语文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素质:合作能力、听说读写能力、交际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高职教育通过系统的语文课程群对学生的职业核心素质培养与形成的过程是渐进式的,高职语文教育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对经典文学文本的诵读解析和历史人物的介绍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精华的内涵;通过《应用文体写作》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具备较强专业文种写作能力;通过《普通话》与职业口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倾听理解能力和口头交流表达能力,同时在上述课程群中贯穿革新创新能力、自我提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的培养,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强化习惯的养成直至影响到内在精神世界的变化,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特别是与人交流沟通的提高。

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培养与人交流能力又是职业核心能力的首要能力。高职语文教师通过运用语文教学的优势,使学生在学校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法规以及较强的交流沟通职业能力,为学生成长为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奠定基础。因此,把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和与人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业昆.有效沟通〔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

教学能力的重要性篇9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2-0000-01

摘要:生活中到处都有着审美的运用。如何提高审美能力成为了当今人们讨论的焦点。审美能力一般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发现、感受、判断、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是在审美实践活动中,经过审美对象反复作用于审美主体而逐渐获得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一种"特殊本领",大致可分为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审美鉴赏能力。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审美教育;美术赏析

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审美是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统一上追求真理、追求发展,背离真理与发展的审美,是不会得到社会长久普遍赞美的。审美能力是个人所具有的与进行审美活动相关的主观条件和心理能力。审美感受以“视、听”两种感官为主,而在这方面并不是每个人都一样的。在这里,先天的条件,以及后天的训练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审美教育是美术科目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扩展与延伸。美术鉴赏与美术欣赏,都是人对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所产生的情感活动与思维活动,这种活动的完整过程包括对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感知、想象、情感体验与理解。而鉴赏则必须高于一般的欣赏水平,“是判断美的一种能力”,是对美术作品的鉴别和欣赏。所以,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老师要善于精心挑选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通过美术作品中“善”的因素,对学生进行形象化的道德品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审美教育是美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中学生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有相应的审美素养。对美的认识、感知能力将会使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更加丰富多彩,有滋有味。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修养,而且有助于启迪智慧,使自己在众多的领域里有所作为。美术学科中的审美教育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于三大方面,即提建立审美环境,循序善诱,全面升级。在教学中我尝试着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美育的这些目标:

一、开展互动课堂,建立美好的审美环境

要开发学生成为学习自己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又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所以,努力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营造一个开放、平等、活跃、愉快的课堂审美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而实现这种互动的前提就是要善于抓住学生兴趣的所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其自身的潜力,最大限度地使他们的脑动起来。

师生作品交流会。当对书中的大师名作欣赏久了,学生可能会有些审美疲劳。但对同龄人或老师的作品,他们会津津乐道。

每节课都有五分钟左右的时间留给学生,由一个小组的学生上台来展示他们合作预习的成果。即播放自己制作的课件引导大家认识本课的一位画家,赏析一幅名作,展示一幅自己创作的作品。这样的互动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而且创设了一个让学生展示自我,积极交流的学习平台。

课本中的一些作品让学生尝试着用线条概括地画出它的轮廓或分析其构图。在乐曲声中让学生模仿课本中的抽象作品自己去创作抽象作品。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美术的兴趣。

活动课的开展。模仿央视感动中国评选活动的模式,要求学生仍以小组为单位,为本小组认为最优秀的艺术家撰写颁奖词,将生平事迹和主要作品制作为幻灯片,并配以音乐展示。

同时也要开放评价标准,无论是抽象作品还是具象作品,无论是古代艺术家还是近代艺术家,我们要容许学生对不同艺术流派不同艺术思潮持有自己的观点,宽容对待并且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称赞,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二、把握学科特点,循序善诱引导教学

把握学科特点并不是说在课堂上大量使用美术专业名词、专业术语,将学生本来以为生动丰富的美术课上成深奥的学术专业课,导致对美术欣赏失去兴趣。但同时更要防止一味迎合学生兴趣,将美术鉴赏课上成历史课或政治课,而失去学科特点,对美术的边角余料,美术作品的轶闻趣事过多阐述,这都会忽视艺术作品本身具有的审美特征,甚至是偏离审美教育的主线。

首先,这就要求美术教师不仅能将教材知识融会贯通、自我消化并能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而且能抓住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熟悉或已形成的知识经验切入。如在讲到《走进抽象艺术》这一课时,要让这些生活在现代都市中,喜欢穿牛仔服和玩电动玩具长大的学生去关注并认同抽象艺术,从而达到欣赏的目的,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个问题,就必须采用现代中学生较为熟悉的事物为切入点,才更容易被他们接受。

其次,把握学科特点,还体现在老师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否能具体到内容和形式上。我们常会听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评述语,其实之所以不可言传,原因是缺乏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具体感受,而只要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有了具体深入的体会,都可言传。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是创设情景出示作品,引导学生讲出自己的直观感受,即而指导学生具体对作品内容和笔墨语言的表现形式去欣赏体会。在此我出示课前准备好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笔墨皴法的画稿,逐一介绍并讲解山水画中笔墨丰富的表现力。同时,在课堂中示范。再引导学生自主欣赏另外一幅北宋山水画作品,并做欣赏评述。从而完成了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由感受到理解再到实践运用的具体欣赏教学。

同时,审美鉴赏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知识积累,如各类艺术的特征,作者、作品的背景、风格等。在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这一课,即是从这方面为学生的鉴赏、审美开拓了新的空间、领域:艺术家也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进行着艺术创造的劳动,艺术品即是他们的劳动产品。不再是神秘化的、飘渺的。影响艺术家的创作意图的因素是有规律可循的。

三、通过作品比较,升级视觉的审美能力

视觉的审美能力,就是辨别美丑和领略美的能力,作为审美主体的人,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在审美客体中发现,感知、认识和欣赏它的美,把握它的其他美学特征如崇高、滑稽、丑等。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经常会涉及一些基本的艺术理论与专业性很强的知识,如何把抽象的理论变的通俗易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内涵的正确把握。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运用作品比较,通过对两幅或两幅以上的、具有可比性的美术作品的分析、解释、价值判断等批评活动,使学生获得对美术作品的含义、价值和个人意义的理解的审美享受,从而提高美术理解力、鉴赏力,培养审美能力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很有效的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技巧分析的方法欣赏美术作品。任何时期,任何形式的美术作品都有她共同的和独到的技巧和形式,形成美术作品的技巧形式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艺术家对社会、自然认识的演变和深人、绘画技巧的不断多样化,中西方都形成了逐步渐进的各种绘画流派。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美术赏析过程中,既要讲清美术作品创作的一般技法,又要介绍不同流派的不同特点,帮助学生正确欣赏美术作品。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对美术鉴赏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美术教学不仅要讲得清楚,更追求讲得艺术。鉴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作品,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与艺术作品直接交流,理解作品信息,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所以,美术教师只有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会真正在我们的教学中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另外,在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电脑绘画、电脑动画设计等通过科技手段创作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色彩丰富、结构新颖,形象逼真或夸张,可以称之为科技美。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这类作品时,要更多地鼓励学生牢固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了解美学知识,学会运用科技手段创作更多更美的作品。通过美术赏析,要让学生认识到优秀的艺术作品是人类劳动创造和精神生活的结晶,她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出来的形象和形象体系,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使人在美的享受中动情动心,得到教育,受到激励。

参考文献:

[1]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出版,34-36页

[2]王朝闻.审美与人生: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建设的思考[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版社,78-8页

[3]王洪岳.审美与启蒙[m].上海: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137-138页

教学能力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授知识就不是唯一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也是思维的工具。所以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同步进行的。因此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1.加强并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石,也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思维形式。儿童掌握概念的过程伴随着丰富的思维活动,因而通过概念教学可教给小学生一些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概念教学本身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应该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2.加强数学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数学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一门科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数学规律就是在生产生活中不断被发现的。因此,新课标才一直强调学生的学习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要求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创设不同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如在教平均数应用题时,教师利用铅笔做教具,重温“平均分”的概念。我用9个同样大的小木块摆出三堆,第一堆1块,第二堆2块,第三堆6块,问:“每堆一样多吗?哪堆多?哪堆少?”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时,我又把这三堆木块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3块,告诉学生“3”这个新得到的数,是这三堆木块的“平均数”。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学生仔细看,用心想:“平均数”是怎样得到的。学生看我把原来的三堆合并起来,变成一堆,再把这堆木块分做3份,每堆正好3块。这个演示过程,既揭示了“平均数”的概念,又有意识地渗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又把木块按原来的样子1块,2块、6块地摆好,让学生观察,平均数“3”与原来的数比较大小。学生说,平均数3比原来大的数小,比原来小的数大,这样,学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3.增加一题多解的训练

一题多解的训练,能使学生充分利用知识储备,开拓思路,利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进行解答,并比较不同算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然后找到速度最快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4.对近似的知识和概念加以对比

在小学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含义接近,但本质属性有区别。例如:数位与位数、体积与容积、减少与减少到等相对应概念,存在许多共同点与内在联系。对这类概念,学生常常容易混淆,必须把它们加以比较,避免互相干扰。比较,主要是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就要对进行比较的两个概念加以分析,看各有哪些本质特点。然后把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找出来,使学生既看到进行比较对象的内在联系,又看到它们的区别。这样,学的概念就会更加明确。对近似的概念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区分,既能培养学生对易混概念自觉地进行比较的习惯,也能提高学生理解概念的能力。

5.在平时的学习与训练中强调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