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8:37

武术的认识篇1

关键词:武术劲力定义分类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9―0023―03

1前言

中国武术历来以博大精深著称,拳种林立,特色鲜明,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不同流域有着不同特点的拳种,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拳种表现形式。

中国武术最神秘的地方恐怕就要算所谓的“内功”了。一方面是自古以来神秘的传说,一方面是武侠小说传奇式的烘托,使得这种叫做“内功”的东西简直成了传统武术中最核心、最神秘、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至使人相信,只要练成了“内功”,便具备了某种超越常理、甚至是超越自然的神奇功能和力量,便可以战无不胜,无往而不克了。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个“内功”也应该逐步为我们所认识。

在我们从事多年武术以后,尤其是研究、掌握了太极拳,形意拳一些有别于长拳类的项目时,对“劲力”的理解会加深一步。那么,劲力和内功有什么关系?劲力和攻防技术又有什么关系?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因为这关系到对武术的理解,亦或关系到现在的热门话题:“武术养生”。

“劲力”是武术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重要特征之一。当下的运动项目不计其数,然而像技击运动的技术复杂性,尤其是武术技术动作的技术复杂性,少之又少,这也是武术的魅力所在。研究武术拳种动作的劲力,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传承武术技术,更好地理解武术技术的真谛,更好地区分不同拳种的特点。

2什么是武术的劲力

“劲力”好不好,“劲力”顺不顺,这在习武者之间的口头交流是司空见惯的事,也恰恰说明了“劲力”一词是武术中重要的一个核心。其实关于劲力,并不是只有武术自己有,我们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也都会联系到劲力,尤其是书法艺术,无论什么书法大家,他们的所展示的书法魅力都可以用筋骨遒来形容,而武术中对于肌体表现出的筋骨道劲,也是高等级技术的体现。由于武术“劲力”的重要,人们对它的研究也是孜孜不倦地进行着,无论是太极拳,还是形意拳,亦或长拳,不论是南拳还是北腿,都对自己的劲力有特定的要求,这也是中华武术内容丰富而又有别的原因所在,也是武术运动与其他体育运动有着严格区别的特征所在。

清朝的太极大家陈长兴认为“夫太极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而劲归于一。”提到了武术的太极拳的劲力问题,一切技术变化都归于劲力的缘故。而对于“劲力”的概念问题,许多学者、专家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严天放在1984年9月刊的《武林》杂志上的《武术中劲与力的区别》一文提出:在武术中由全身各有关肌肉协调致的运动所产生的冲力称为劲力,而仅由身体的某些局部肌肉的运动所产生的冲力称为力。张方在《太极拳劲从何来》一文中认为:局部肌肉收缩而产生的是外力,缺乏灵活性,运行时间长,穿透性差,没有整体感,属于人体的局部之力。而劲则是外力作用于筋,筋贯穿全身带动讥肉、骨骼、关节的舒张与收缩而产生的灵活多变、逆顺轻松、穿透力强的整体之力。康戈武教授在《中国武术实用大全》中指出:“力”指大脑指挥下的肌肉收缩力,“劲”是意识支配下的气息吐纳与肌肉舒缩按照动作规格有序化配合产生的力。劲包含的要素比力多;作用于外界时,力往往是局部用力,而劲强调聚全身之力发于一点;力是先天具有的本能传送较慢,随意性较小,劲是经“有序化”配合的锻炼获得,传送迅速,随意性较大。从中能够看到:劲力在技术层面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个是力,肌体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大小力量,另外一个就是运用这些力量的技巧,这样劲力本质上就是人体力量技巧性运用的结果,是根据攻防需要而产生的力的功效。

目前对于劲力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曾祥林、朱东在《对武术劲力认识之我见》论文中总结了四种观点:第一,武术中的劲力也是一种力量,也是由武术运动中肌肉收缩产生的,但他们不同于肌肉的本力,而是技巧之力,是武术的技术之力,是武术运动中意、气、力的高度集中和概括。第二,在武术训练中往往强调劲力,从这一方面又是“力”的体现,也可以说武术是巧妙运用力量的技术,是一种源于身体,利用武术中的技巧发放出的力。第三,武术的劲力是在武术运动中由肌肉的收缩产生的,是武术运动中的意、气、力的高度集中和概括,是技巧之力,是武术的劲,是通过肢体引动表现出来的一种融人武术技术的力。是在意识支配下通过气息吐纳和肌肉收缩有序配合产生的,是经过长时问锻炼产生的一种灵活集中、运用自如的弹性力。第四,劲力与武术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它是通过人体肌力与武术招法的有机融合而形成的,这也是武术劲力的本质内涵。劲力质量取决于人体肌肉力量与武术技术的融合程度,二者融合越完美,劲力的质量就越高。

经过多年的学习研究和技术体验,本人认为:劲力不是武术的专利,但是武术技术的根本特征,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产物。书法中追求的遒劲,与武术技术的要求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书法与武术是相通的,再深点说,从对艺术和技术的最高追求来看,书法和武术对人体的养生功效也是有着一致的结果。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武术的劲力是个整体性身体肌肉活动,本人认为,这需要区分你进行动作时的招式和劲力的功率,劲力的整体性和武术技术要求的整体观是有一定的区别,劲力是技术整体观的一部分,劲力本身涉及的只是力和动作技巧,目的是使出招式和达到攻防效果,但在展示劲力时一定要在中枢神经的调配下,协调地调用不同肌肉、关节以及所需要的力量来达成。为什么劲力不是身体整体性的问题,从不同拳种的劲力特点就能看到这点,从劲力本身功率需要的大小也能发现这点,简单的说,长拳、南拳、太极拳的发劲特点都是不相同的,也就是在发劲过程中,他们所调动的肌肉部位和力量是不同的,但调动的关节肌肉,软组织的协调工作那是必须的,必须符合特定劲力的工作要求。

总之,由于武术的内容的博大精深,在劲力定义上主要解决的就是包容性,定义的越简单越好:武术劲力就是在武术技术攻防要求下的人体肌肉力量的运用技巧。所谓技巧就体现在动作的协调性和力量大小的调配上,而肌体力量大小的调配则是,人体核心力量与四肢力量的合理配合运用。由此,我们理解武术的劲力是在技术攻防的理念下的意识引导下变现出来的各色各样的结果,此结果体现了武术技术动作的协调配合,包括简单配合,局部配合,乃至全身配合。

3武术劲力的分类

劲力分类的目的,是便于我们从中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劲力的分类一点也不比武术的分类简单,但无论何种分类方法都无法完全包容武术各拳种的劲力特点,都会挂一漏万,这也是目前武术在劲力上分类上各自为营现象产生的原因,由于在不同拳种,和地域文化的影响下,我们在劲力的称呼上,都有各自的特点,有些是由共性的,有些则是拳种自身的技术使然,还有很多是地方的习惯和方言所致,因而在分类时,很难面面俱到,但我们要记住一点的就是,所有的劲力,其表现出来的目的唯有攻防意义。

曾祥林、朱东在《对武术劲力认识之我见》提出了以下的劲力分类说:劲力“阴、阳”说;劲力“刚、柔”说;劲力“蓄、发”说;劲力“击、化”说;劲力“路线”说。

李清建、张国栋2005年6月《山东体育学院学报》上的《武术劲力的内涵、外延及主要特征》一文提出了这样的分类:按照劲力的基本属性,可分为刚劲和柔劲;根据劲力的基本运动形态,可分为蓄劲和发劲;从劲力在武术攻防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击劲与化劲;依据劲力的运动方向,可分为直劲、横劲、竖劲、斜劲、圆劲、十字劲。

本人试图这样进行分类:我们知道一国的文化有其历史性,在生活中的一些习惯积累逐步发展演变而来的东西有其存在的价值,这也是人类对事物认识总结而传承的过程。中国的文字丰富而又准确,刚劲有力,阳刚之美,柔情似水,都是对一种事物的形容,所以文化的熏陶在劲力用词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人提出了自己的劲力分类:

从文化层面上分:刚柔劲,阴阳劲等,这是从总体上给劲力进行区分为正、反两方面的劲,其中还包含了他们之间的劲力转化,如同阴阳学说一样的道理,是文化层面的,也是最高层面的劲力分类,高度的概括,包容的所有的劲力内容,是高屋建瓴的分类。

从动作发劲方式分:内劲、外劲,这是在劲力技术层面的最高分类,也契合了内家外家技术的根本区别。其本质就是运用人体肌肉的数量和质量的问题。也就是在发劲的过程中,运用了多少的人体核心力量,使得攻击力量得到增强。而南拳和八极拳的发劲,就不同于长拳和太极拳、形意拳,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人体的核心力量的运用上得到答案。从文化层面上武术本无内家、外家之分,但在技术层面上确实因其发劲方式不同而有所区别。

从动作劲力特点分:冷弹劲,寸劲,长劲,短劲,缠丝劲,十字劲等等,这样的分类是武术劲力最具体的分类,也是最丰富和各具特色的分类,这样的分类实际是以拳种来区分的,每个拳种都有自己的特色,而劲力又是个拳种特色的最重要的体现。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分类是最丰富而具体的。他体现了不同拳种的主要技术特点。

从动作发劲的效果分:顶劲,靠劲,捌劲,崩劲等等,这样的分类依据则是,技术发劲过程中的效果和过程,直接同动作的攻防含义有关系,这在内家拳的技术里体现为最。相对于内家拳的丰富的劲力称呼来说,竞技长拳类的动作劲力则显得简单的多,讲求发劲的总原则。没有明确的劲力称呼,多数用现在动作术语表达出劲力的取向,例如劈拳动作,内含劈劲,这是个劈拳动作的劈的结果。

由于武术内容的博大和劲力的丰富无边,使得劲力的分类要做到那么贴切和完美确实是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每种分类的方法都无法完全包容所有的劲力内容,只能根据需要而有所取舍,最重要的是根据拳种的特点,掌握该拳种的劲力特点要求,以符合该拳种的技术要求,传承以武术劲力为特点的武术文化。无论何种劲力,其最终的关注点无不落于劲力的力点、大小、方向上,这也是劲力的三个核心要素。

4结语

中国武术内容博大精深,拳种林立,特色各异;造就了武术技术的千变万化,攻防转换的出神入化;同时,中国武术的养生价值也因为其技术特点而独树一帜,为世人推崇。在这武术的万千世界里,武术劲力是核心,只有掌握好相应的劲力,运用得心应手,才能真正体现出不同拳种的特点,并让世人享受由此带来的身心愉悦和生命质量的提高。发扬光大武术,让武术为人类服务,离不开武术的技术核心,这就是武术的“劲力”!

参考文献:

[1]曾祥林,朱东等.对武术劲力认识之我见[J].搏击・武术科学,2010(10).

[2]张君.论太极拳整体劲的发放[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

[3]关鹏.武术劲力发放[D].上海体育学院,2011.

[4]王纳新.内家拳与中国传统文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

武术的认识篇2

关键词:中西体育;文化融合;竞技武术散打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1-0051-05

竞技武术散打体系的构建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逐渐形成的,这种由传统武术提取而来融合西方文化因子的新的武术技击体系形式,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已经与传统武术技击体系几乎完全不同,由此,引来了竞技武术散打文化归属的争论。持批判态度的观点认为,竞技武术散打已经没有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是西方竞技格斗项目的简单照搬与模仿,是“三拳、三腿、三摔”、“拳击加腿加摔”的简单重组,体现不出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是与中华武术没有太大关系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竞技武术散打是对传统武术中所固有的格斗对抗方法的挖掘,从“相搏”、“手搏”、“卞”、“白打”到“散手”再到“散打”,是传统步步演变的结果,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胜对方的、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持赞同态度的观点认为,体育属性是散打运动得以发展的基础[2],竞技武术散打是时代的产物,是武术在当今时代与时俱进的征象,是对传统武术的继承和现代竞技体育的借鉴相融合下的一种新的武术形式,是武术文化现代化发展的结果,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去争论竞技武术散打的文化归属问题,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其发展,并努力挖掘传统武术文化的现代价值,以填补武术文化在转向工业文明社会中的传统文化缺失。

可以肯定,不管持什么态度,目的是为了使竞技武术散打更好地发展,百家争鸣更加促使了竞技武术散打的快速发展。作为一种现代文化,从它的普及程度、文化内涵、时代性等各方面来考察,它都不失为当代中国的一种优秀文化。我们应该跳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二元对峙模式[3],现代正是传统发展的演变和结果,是传统文化自我更新及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的结果。正如洪浩教授指出的“竞技武术是中西体育文化融合的产物,是武术现代化的产物,是当代人创造的一个新名词[4]。”同样,我们应当跳出传统武术击技与竞技武术散打的二元对立,它是传统武术击技在现代社会的一种自我更新,或者是中西体育文化融合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武术形式。在本文中,笔者以文化融合为视角尝试着解读竞技武术散打相关争论的原因和出发点,以揭示竞技武术散打的文化归属、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为竞技武术散打的发展作理论支撑,用于更好地宣传和弘扬武术文化。

1中西体育文化融合视角下的竞技武术散打

文化融合是指文化调整的方式之一[5]。指某几种具体的文化形态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新的文化形态[6]。这几种具体的文化形态通过自觉或强制的形式进行相互间的传播、冲突、对话、筛选、移植、整合等过程,原来的文化体系经过这个过程而相互影响、调整和适应,逐渐地改变原有文化的结构和个性,使原来互不相同的文化形态相互接近,最后在这种相互适应的调整中逐渐地走向统一。在这个过程中第三种文化体系逐渐产生,形成新的文化形态,而原来的文化形态可能随之而消失,或者以其顽强的文化生命力按照原来的方向发展。中国文化即是一种融合型的文化,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在秦朝大一统帝国的形成中逐渐地使各种文化开始走向统一,经过汉朝政权的强化最终确立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道家和中国化了的佛家为主体共同构成了融合型的中国文化。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曾经多次遭受其他民族的入侵,但最终入住中原的其他民族逐渐地融入了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之中。

19世纪中叶在西方坚船利炮的敲击下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农业文明输给了新近兴起的海洋文明。在两种文明的迎头相遇中,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产生了直接的接触和冲突,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融合、创新和发展。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和其他文化一样,它伴随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并且和中华文化中的其他文化相交互融,共同构成了当今繁荣的武术文化体系。主流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必然导致附属文化作出相应的变化与调整。武术文化在这种冲突与交融中也产生了自己的新的武术文化体系――竞技武术,主要包括竞技武术套路、散打和推手等内容。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等,标志是清末民初废除武举(1901)建立现代新式学校及马良的《中华新武术》等,竞技武术散打的雏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在1928年第一次国术国考项目中就包括徒手的拳脚门(散打)、摔角门[7]341,1933年第二次国术国考中预试有了评分细则,对抗比试有了统一的护具[7]344。在近百年的发展中,竞技武术散打几经挫折,先是战乱年代的支离破碎,接着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唯套路方向发展及的影响等,最终在改革开放的东风中才开始了它的蓬勃发展。经过了近百年、尤其近三十几年的不断调试,竞技武术散打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成为了一种新的武术形式。

20132竞技武术散打争论的再认识

2.1对竞技武术散打的批判与肯定

竞技武术是异质的西方体育文化与东方传统武术文化融合而产生的“新武术”,从不同的视角审视它,能发现不同的文化特质,由此,也出现了对竞技武术的褒扬与批驳[4]。

2.1.1对竞技武术散打的批判

对竞技武术散打的批判由来已久,最多是“散打四不像”、“三拳三腿三摔”、“拳击加腿加摔”等,程大力等认为,散手擂台上的徒手,无例外地采用的都是“站起来”的姿势,然而这种站起来打的“武术”,哪里还有一点武术的影子。连弓、马、仆、虚都没有,散手算什么中国武术[8]。现今所谓散手,实际上抄袭临摹自国外的自由搏击,而散手王争霸赛不分体重级别总决赛,是生硬混合两种竞技文化截然不同的原则。所谓散手,拳法百分之百是西洋拳击的;腿法大半是泰拳的;摔法虽然被某些人自诩为克敌制胜的法宝,但它实际上与中国跤毫无关系,而只是从西洋自由式、古典式摔跤学来的几招[9]。散打很难体现出中国武术打的巧妙与深奥,从而失去了其应有的精、气、神、劲等武术神韵,也必然弱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10]。

回到竞技武术散打文化归属的争论上来,竞技武术散打不能全面的展现传统武术击技的精髓,“三拳三腿三摔”、“拳击加腿加摔”等,原因在于它只是一种新的武术形式,它代表的并不是全部的武术击技内容,它展现的只是传统武术击技中部分符合竞技体育的精髓部分,这种批判源于忽略了它还要从属的竞技体育属性。同理一味的坚守竞技武术散打是对传统武术中所固有的格斗对抗方法的挖掘与整理,是中国古已有之的竞技格斗对抗形式,是完全由传统招法提取而来的竞技武术散打。盲目的保守中国古已有之,这种观点是不切实际的,中国古已有之的擂台对抗、切磋交流,只是武术竞技形式的一种,并不能等同于现代化了的竞技武术散打。这种传统性的坚守源于忽略了竞技武术散打中西方的一些现代性的组成因子。

4竞技武术散打形成的思考

竞技武术散打的形成,其实是传统武术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复兴问题,是武术人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自觉反思,是传统武术文化在当今社会怎样积极地去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用以补充和充实到现代世界竞技格斗体系当中去。传统武术文化的复兴问题要求武术人在精神层面保有一坚持。正如徐复观先生指出的“真有文化自觉的人,他的精神状态应当是‘古今同在’的;并且由古今同在的程度,来决定他的精神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复兴中国文化,在精神上,必然是复古的,同时也必然是开新的;复古与开新从精神上说乃是同时存在[18]。”竞技武术散打在最近30余年的发展中,取得的成绩是可以肯定的,但是理论建设明显滞后,关于竞技武术散打的文化建设与研究匮乏,这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我们在精神层面上缺乏“古今同在”的精神状态,或者精神层面的“开新”大于“复古”。在整个国际社会争创文化软实力的今天,竞技武术散打的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4.1武术技击体系的多元重构

在众多以跆拳道、拳击、泰拳等作为范式来研究竞技武术散打的推广、技术、文化等问题时,我们可否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文化及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人们的需要也是多元的,跆拳道、拳击、泰拳只所以能够在中国迅速发展,和人们的多元需要是有联系的,和中国武术击技文化的多元建构不足是有关系的。在多元文化共存、多元价值取向的今天,竞技武术散打只是武术技击竞技的一种方式,只是武术击技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也不可能适合爱好者一生去习练。武术击技文化的多元重构已经迫在眉睫,中国武术职业联赛的成功即是一种昭示。反思竞技武术散打、跆拳道、泰拳、拳击等所有的竞技格斗项目,它们只是不同规则下的动作组合,在规则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的技战术、制度和精神等方面的重新建构,是用拳、腿、摔、拿,器械、徒手等全方位、多角度、多领域的重新编排、整理和融合下所产生的一种有别于其他特征的新体系。

4.2增强竞技类武术项目的文化表现力

对竞技武术散打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还源于它的主体话语权及文化表现力的缺失。技术体系、训练方法等只是竞技武术散打文化表现力的某些部分,我们大可不必因为过多的追随传统而拒绝现代科学体系,况且现代科学体系也不仅仅是西方的独创,同样存在着中国的一些组成因子。关键是除了这些方面外的文化表现力的不足。竞技武术散打在比赛中支撑选手在赛场上拼搏的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兼爱、礼仪、武德等等,这些能够表现中国人精神、代表中国人性格的种种文化现象却没有通过竞技类武术项目的舞台进行宣传和表达。研究者认为这些文化的展现远远大于主体文化的宣传力,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将这种内在的精神通过各种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观看比赛向受众传播种种能够代表中国人精神、文化及价值的诸现象。

5结语

5.1竞技武术散打是对传统武术击技的继承和竞技体育的借鉴相融合下的一种新的武术形式,是武术现代化发展的结果。对竞技武术散打文化归属的相关争论,源于批判者没有看到竞技武术散打代表的并不是全部的武术击技内容,它展现的只是传统武术击技中符合竞技体育的精髓部分,这种批判源于忽略了竞技武术散打还要从属于竞技体育的属性;一味的坚守竞技武术散打是对传统武术文化中所固有的格斗对抗方法的挖掘,是中国古已有之的竞技格斗对抗形式。这种盲目坚守传统的观点是不切实际的,它忽略了竞技武术散打中西方的一些现代性的组成因子。

5.2在整个国际社会争创文化软实力的今天,竞技武术散打的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在多元文化共存、多元价值取向的社会里,竞技武术散打只是武术击技竞技的一种方式,只是武术击技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新的武术击技类项目的构建已经迫在眉睫。对竞技武术散打的争论启示我们传统体育的复兴与建设,要增加其附属文化的建设、增强文化表现力,彰显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中国武术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叶伟,主编.散打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郭齐勇.现当代新儒学[oL].http:///playvideo.asp?id=7589.

[4]洪浩.竞技武术发展理论之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5]韩玉敏,郝秀芬,等主编.新编社会学辞典[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333.

[6]李晓东.全球化与文化融合[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91.

[7]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8]程大力,黄静.关于中国武术继承、改革与发展的思索――竞技套路是保存与发展中国武术的重要形式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1).

[9]胡儿.作为自由搏击的散手是武术吗[J].体育文化导刊,2003(2).

[10]王柏利,王岗.守卫中国武术发展的技术底线:打练统一[J].体育文化导刊,2008(4).

[11]王杰.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1).

[12]朱永光.继承传统武术技法,构建“打练结合”的散打实践体系[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

[13]乔凤杰.武术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40.

[14]黄强,潘晓波.我国散打运动发展回顾与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2008(11).

[15]张世英.新哲学演讲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55.

[16]乐黛云.跨文化之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7]王晓朝,杨熙楠.主编.沟通中西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5.

武术的认识篇3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教育;综述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9-0092-06

Dissectionofhotissuesaboutwushueducationin30yearsofreformandopening

SanGQuan-xi1,ZHanGGuo-dong2

(1.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Hezeinstitute,Heze274015,China;

2.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China)

abstract:thecourseofdevelopmentofwushueducationin30yearsofreformandopeningcanbeingeneraldividedintothefollowingperiods:1)1978-1989:extensivediscussionabouttheideologyforwushueducation,whichplayedaroleinfreeingourmindsandretrospectingwushu;2)1990-1999:comprehensivepopularizationofwushuinscholasticeducation,inthisperiodtheculturalconnotationandteachingofwushuaswellastheestablishmentofthedisciplinarysystemofwushuhadbecomethefocalpointofattentionoftheacademiccommunity;3)sincethebeginningofthenewcentury,scholarshavegraduallyshiftedtheirattentionfromthestudyofthehistoryofwushueducationtothestudyoftheculturalandeducationalvalues,educationalreformandeducationalsystemofwushu.itistheeverincreasingperfectionanddevelopmentofwushueducationthatwentthroughsuchacourseofdevelopment.However,forthefollowingreasonswearenotoptimisticaboutthestudyofwushueducationin30years:thestudyofbasictheoriesisnotprofound;thescaleofthestudyofapplicationtheoriesissmall;theresearchformsandmethodsareundiversified;thetrans-disciplineandtrans-arearesearchesarelessthanotherdisciplines.Viatheirstudytheauthorsconcludedthatexpandingtherangeofstudyofwushueducationandfocusingondiversifiedresearchformsandmethodswillbecomeanewtrendforthestudyofwushueducationinthefuture.

Keywords:traditionalnationalsports;wushueducation;overview

30年的改革开放不但引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且也导致整个社会体制、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中国的武术教育也正是在这个时代大变迁和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中悄然发生着变化。总体来说,30年来武术教育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期的恢复与重建;90年代武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全面推进;21世纪武术教育在教育发展中的重新定位。

1武术教育思想大讨论(1978~1989年)

1.1关于武术性质的讨论

建国后,武术被正式列入体育范畴,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其艺术表现功能成为发展的主流。关于武术性质的争鸣由此开始。蔡龙云[1]在1957年《新体育》第2期上撰文指出:武术套路“功能上在于它的动作优美,气势雄健,能给人以极大的感染力,是技击反映在舞中的表演艺术”,这种“舞”可以看作一种“古代艺术体操”归纳在体育项目之中。而吴明高[2]在《新体育》第4期则指出:“武术是健身和学习技击的东西……如果武术失去了‘技击’,它就不成为武术,而变成纯粹的体操或者舞蹈动作。”接着徐哲东和向一等人在《新体育》和《体育文丛》上也发表看法,一致认为不能过分强调武术中的“舞”,武术的发展离不开“技击”,争论一直持续到80年代末。

改革开放后,由于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确立,武术界思想解放,关于武术性质争论又掀起了一番高潮。1983年,孙金亮[3]就当时《武术》教材中有关武术概念的表述表示质疑。当时《武术》教材主要执笔者习云太[4]对该文章进行了回应,虽然他们争论的焦点在武术与武勇、武艺的区分上,但二者对于武术性质的理解还是一致的,即认为武术属于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体育属性。此后,一些学者认为技击是武术运动的本来面目,技击性是武术区别于其它民族形式体育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健身只是武术的价值之一[5]。

虽然这一时期关于武术性质和价值的探讨没有达成共识,但对于武术教育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它有助于人们纠正长期以来对于武术就是打的片面认识,引导人们走出“唯技击论”的误区;第二,它凸显了武术的体育属性,有助于人们明确武术的健身价值;第三,它活跃了武术的科研气氛,为后来武术教育思想的发展打下基础。

1.2对武术教学的初步探讨

改革开放后,随着武术在各级学校的开设,社会对武术老师以及能够胜任武术教学的体育教师的需求量开始增大。因此,这一时期学界对于武术教学方面的探讨主要集中在高校武术专业教学和武术普修教学方面,讨论的热点涉及到武术教学的组织与教法、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如何提高教学质量、重视教学中攻防意识的培养等问题。

郭志禹[6]探讨了在武术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迁移原理;高雪峰[7]认为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各个阶段施以影响,能有效地提高武术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动地学习和掌握武术知识和技能。有学者认为,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加强学生攻防意识的训练和培养。从相关研究内容来看,涉及的面较窄,尽管当时《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但武术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从研究的水平来看,更多地还是停留在思辨和经验描述的层次上,缺乏研究深度和学理上的提升。但在当时中国武术教育恢复重建的背景下,有这样对武术教学规律探索的研究实为可贵。

2武术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全面开展(1990~1999年)

1990年10月,国际武术联合会的成立标志着武术在世界的推广已初具规模。早在80年代中期,我国各级各类的武术竞赛活动已日趋活跃,各类武术馆、拳社不断涌现,“据1992年统计,全国各地建立的各种形式的武术馆、站、校达1万多个,入校习武的青少年就有几百万人。全国参加武术活动的群众人数约6000万人”[8]。80年代末国家体委在《关于加强武术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逐步落实学校体育课的武术教学。同时,教育部门也积极倡导武术教学的开展,90年代各体育院校和综合院校的体育系在武术专业方面已形成了“老、中、青”年龄结构,“高、中、低”职称相结合的教师梯队结构,培养出不少武术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生,为武术教育提供了现实的环境。

2.1立足传统文化挖掘武术内涵

90年代以前,武术概念的模糊性说明了当时人们对于武术的认识是肤浅的,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武术发展观。90年代后,随着武术的普及,人们开始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重新思考武术的内涵与本质。从研究文献看,这期间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武术与兵家、中医、美学、哲学、戏曲、书法等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广泛探讨中国武术在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与传统文化各个方面的联系及其相互影响和借鉴,从而加深了对武术的认识。

阮纪正[9]的《中国武术本体载体纵横谈》是这一研究的典型代表。他认为,武术是中国文化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跟中国意识形态密切相关,与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直接相关;武术有着自身的特殊规定性,和中国古代的哲学、医学、兵法、技艺等等都是在同一社会基础和文化氛围中形成和演化的,因而具有相同的结构和特征,同是中国文化这个本体在某个特定领域载体中的表现。另外,有些学者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了武术本身的特征。程志理、谢坚[10]认为武术是一种符号结构,是超越了每个活动者活动方式的普遍的含有特定意义的人体活动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制约着武术活动的建构原则,进而决定了武术的各种具体形态和模式。李成银[11]认为武术作为完整的文化体系,主要由技击观、价值观、伦理观3方面相互联系与制约,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武术文化构架。

将武术置于整个中国文化大系统并从文化学的视角进行研究,突破了80年代囿于武术内部的研究范式,深化了人们对武术的认识,为后来东西方武技的比较研究奠定了学术基础。

2.2武术教学研究相对滞后

随着武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全面开展和师资队伍的不断壮大,这一时期武术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微观方面涉及到教学方法、教学实验等,宏观方面包括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原则、教学思想、教学现状及教学改革等多方面。

武术教学方法较前一时期更加多样,许多新方法开始引用到武术课堂当中,如微格教学法、念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等,传统与现代并重。受实验教育学影响,不少学者进行了武术教学的实验研究。如:莫加兰的《高校公体武术教学实验研究》(1995),张彩琴的《“随堂实习”在武术普修课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1996),胡洪济等人的《武术套路教学中运动技能遗忘规律的实验研究》,朱永光的《关于武术套路教学采用高效模式的实验研究》等。

这一时期关于武术教学的研究并没有突破80年代的研究范式,很少有其它学科领域的理论应用于武术教学研究,方法仍然单一,深度不够。从80年代末开始,素质教育为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所关注,但从文献来看,当时的武术科研工作者却很少有人参与这一主题的探讨。90年代武术的文化教育价值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可,关于武术馆校和民间武术传承与发展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涉及。其原因一方面与当时人们对武术认识肤浅、整体科研水平不高有关,另一方面由于武术人才短缺,许多武术科研人员被社会武术事业吸纳。

2.3武术学科体系初步形成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武术学科的探索和初创阶段,其研究的对象、范畴、方法和概念体系还都处于争论和探讨之中,尤其是缺乏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相关概念也比较模糊和混乱。

周伟良[12]系统地探讨了武术学的学科属性和基本研究范畴,勾划武术学的理论体系框架。温力[13]认为,武术学科理论体系是由武术和相关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若干相互联系、制约的知识层面所组成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其研究对象包括武术和从事武术锻炼的人;其研究方法是注重整体思维、注重和谐、注重技击特点和辩证的现代科学综合研究方法;该体系分为武术的中国哲学和社会科学基础;武术的生物学和其它学科基础两大分支。张选惠[14]则根据当时武术专业人才所必备的知识结构,把武术学科体系划分为4个知识群: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专业技术、技术理论,初步构建了武术学科的知识体系。叶伟、蔡仲林[15]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入手,认为人、活动形式、理论基础是构成武术生态的3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武术学科体系应包括武术者的理论研究、武术活动形式的研究以及武术与外界环境关系的研究3方面。1995年由徐才编写出版的《武术学概论》标志着武术学科体系的基本形成。

武术学科体系的初步建立为武术研究搭建了更为宽广的平台,有助于深入认识武术的本质,同时也标志着武术研究成为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3武术教育的重新定位(2000年至今)

改革开放后的武术教育一直是沿着竞技体育的道路发展的,无论从教育内容(竞赛套路和散打)还是评价模式(武术竞赛)来看,其发展路向十分单一,学校武术的竞技化倾向淡化了广大学生对武术的兴趣。2001年7月,北京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此后,武术便开始了“申奥”之路。这期间又加剧了学校武术的竞技化发展模式,似乎武术教育唯有等到武术入奥才能走向世界。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批武术专业研究生加入到武术科研领域,武术教育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同时,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以人为本等新的教育理念也逐渐被引入到武术教育的研究当中,许多研究者开始重新审视武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功能目的、内容体系及其发展路向。

3.1反思历史――拓展武术教育的视域

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学者讨论武术教育的历史,主要是肯定近代武术进入学校教育的历史价值。21世纪,诸多学者对武术教育的历史价值也同样持肯定态度,但他们对武术教育的范围有了新的认识和拓展,把社会武术也纳入了教育的视域。

王晓东和高航[16]阐释了武术进入学校的历史渊源以及武术在中国古代教育和学校近代教育的社会基础,为现代武术在学校中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张立新、张辉[17]认为,清末民初的国民教育思想对武术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学校武术的确立与发展,加强了武术的社会普及。毛海涛、刘树军[18]从儒家礼文化的角度,对传统武术礼仪教育进行了研究,为当今武术界重新制订武术礼仪规范提供了参考。倪金福[19]对近现代学校武术文化教育价值的演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20世纪中国武术文化教育价值的演进经历了价值轻视、价值再认识、价值偏离、新中国武术文化教育价值的继承与发展4个阶段,而“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则成为新世纪学校武术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

只有将武术教育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相联系起来,才不至于孤立地看待武术教育,将目光仅限于学校武术教育;我们现在的武术教育思想也只有不断地从武术历史中吸取营养才能保持鲜活和超前。

3.2站在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武术的教育价值

武术进入近代学校教育系统是土洋体育之争的产物,这一方面体现了当时国民的民族认同感,另一方面也证明了武术本身具有的培育价值、健身价值和文化教育价值。90年代,关于武术教育价值的探讨也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进行的,观点多集中在武术的民族精神培养和健身价值方面,21世纪初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民族文化的高度重新认识武术,界定武术的文化教育价值。

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是关系到弘扬民族精神和继承传统文化的战略问题,只有与国家利益和民族兴衰相联系,站在全人类发展的高度去研究,才会生机无限。张茂于[20]认为,武术在高校普及,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对发扬民族优秀品质,振奋民族精神,崇尚文明社会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许可[21]认为教育传承的缺失是造成目前武术运动两极分化的根源,促进武术运动的本土化教育,实现“文化武术运动”的广泛传承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李淑芬[22]认为,华侨学校的华文教育应充分发挥武术的多元价值功能,兼顾武术的教育性、技击性和健身性,提高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

这一时期学者们对于武术教育价值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武术教育的本质,即武术教育的终极价值层面。武术教育的终极价值应该是促进人性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人社会属性的发展,即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自身精神境界的提升;另一方面促进人自然属性的发展,即在保证机体健康的基础上促进个体某些潜在本能的挖掘与提高;这两方面的协同发展才是武术教育的价值所在。

3.3人才培养理念由专才向通才转变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后的近20年间,我国高校武术专业人才培养一直深受专才教育理念的影响,各校的培养目标几乎一致性地定位在培养从事武术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上。然而,“专门人才”本身存在的基础理论知识不宽、文化修养不够、社会适应能力差等缺陷在市场经济时代暴露无遗。90年代末,高校武术专业便严重存在单一项目领域培养人才、专业课程体系不完善、学生文化素质偏低等问题。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一些新的教育思想开始影响到了武术这一学科领域。武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始由“专”向“通”转变,由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到强调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这一时期,武术教育改革探讨的热点集中在高校武术专修与普修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

在培养目标上,大家基本上达成共识,即培养复合型武术专业人才。曾世华[23]提出构建实用武术课程体系,使实用武术专项立足现实,面向社会,着眼未来,实现跨世纪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战略构想。于翠兰、陈亚斌[24]认为:通过对学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综合能力等教育内容的设置,使学生达到一专多能、文武兼备的复合型武术专业人才,将构成新世纪武术专业教育的新理念。然而旧有的课程体系必须进行改革才能支撑这种培养目标的实现。课程体系改革应从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完善课程教材内容,改变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和考核内容等方面入手。邱丕相、王国志[25]建议武术教育改革应在教材内容的选编、教学方法的创新上下功夫,借鉴国外武技发展的成功经验,站在为全人类的健康与进步服务的高度认识和解决当今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通过实践检验方能推而广之,近几年也有不少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从原则、理论、实践、方法等几个层面进行了优化研究。张鹏程[26]认为新的武术普修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可适当增加地方传统拳术和传统健身功法,以便解决目前高校武术教学内容与现实实用性相脱节的弊端。刘鹏[27]在武术普修课教学中进行了“自主学练法”的教学实验,结果显示“自主学练法”在学生成绩、教学的满意度、实习效果等方面均与传统教学方法存在显著性差异,“自主学练法”符合武术教学的要求。

3.4武术教育体系的提出

中国武术的竞技体育之路充满困难前景渺茫,而传统武术又面临流失日益严重,武术整体发展陷入了困境。一些学者重新思考武术的未来与发展,开始认识到武术本身具有的文化和教育价值才是武术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点。

武术要想发扬光大,必须借助学校这个本土传承的“主战场”,重视武术文化在学校中的教育传承,充分挖掘武术文化的教育价值。具体到武术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有学者开始提出建立武术教育体系的设想,王岗、邱丕相[28]在论述中国武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武术教育的国家意识、国学意识、学科意识、文化意识、拳种意识等几个层面,提出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预设。认为建立武术教育体系是当前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根本,也是武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站在中国文化整体发展的高度看,武术教育体系的提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从观念层面来看,这是一次人们对武术教育乃至整个武术认识上的深化,并对它们的存在价值进行了重新定位;其次,从空间来看,这一体系首次将民间的武术教育纳入进来,而不像以前那样局限于学校;再次,从时间来看,这一教育体系贯穿于个体的一生,从小学、中学、大学、工作到退休后;最后,从价值取向来看,这一教育体系是着眼于人的发展,凸显了武术这一教育形式的教育本质。

4反思与展望

纵观30年来武术教育的发展及其相关研究,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尤其将其放入整个教育研究的大背景来看更是如此。无论从基础理论到应用理论,还是从研究的范式、方法到研究的领域、学科,都值得我们去总结、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于武术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武术的性质、历史、价值的探讨,旨在解决武术是什么的问题。武术究竟是什么,目前的研究仅仅是认识到了武术的外在表现形式及内部的构成要素,但并没有解释出武术存在是什么,即武术在时空中的位置。武术研究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更加准确和真实地认识武术,力图把握武术发生、发展的历程。目前的考古成果证明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因此武术的起源和发展也不会限于黄河流域,然而目前武术史的研究成果还不能证明这一点,今后应当加强民族地区武术史的研究。自民国至今,人们对于武术价值的认识经历了从强国强种到强体健身,再到培育民族精神和传承民族文化,这种变化反映出人们对武术认识的不断深化。然而,始终缺少针对武术教育终极价值的探讨,即武术对于人性发展的价值何在。

武术教育的应用理论研究多集中在高校武术教学方面,而针对基础教育中的武术教学研究却少之又少,对于武术教育中组织管理方面的研究也很少。纵观各时期武术教学研究的成果,提出问题的人多,解决问题的人少;理论思辨的人多,付诸实践的人少。这也许是导致30年来武术教学中的内容、方法、模式改观不大,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老师对武术教学的积极性有减无增的原因之一,同时也说明了武术教育研究中的功利性倾向较明显。在应用理论方面,武术教育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就是如何建立起与学生身心发展相吻合的武术教育内容体系,这也应当是今后武术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

从空间和时间来看,目前武术教育的研究领域还比较窄。研究认为凡是存在武术传承现象的地方和年代都属于武术教育研究的时空,因此其领域要从学校拓展到社会,从中原拓展到少数民族地区,从今天追溯到人类起源,从活生生、至今流传不息武术传承探寻武术教育的真正意义。因此,今后的武术教育研究,不能仅仅只聚焦于学校,还应当放眼于民间这一武术赖于生存和传承肥沃的广大社会空间。从广义的教育出发研究武术,一方面可以弥补以前对于社会武术研究的欠缺,另一方面可以使学校武术与民间武术建立联动机制,促进其和谐共生。

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视角来看,武术教育甚至武术还属于备受冷漠的领域。目前,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其它学科研究武术的成果并不多见,即使少数的相关研究,也大多属于武术学界的人员借用其它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所以,如邱丕相教授的呼吁:“武术的文化研究应涉及更广阔的领域,争取更多其他学科专家的参与”。

改革开放30年来武术教育研究的范式和方法还比较单一。思辨的研究范式一直是武术教育研究中的主流,科学实证式的应用研究并不多见。理论思辨若不能上升到哲学层面,便无法触及问题的核心,抓不到问题的要害,从而无法指导实践。目前武术教育研究的范式向上升不到哲学高度,向下落不到实践层面,许多研究者热衷于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导致武术教育理论研究多而空、应用研究匮乏的现状,这可能是影响武术教育整体研究水平不高的最主要原因。在具体研究方法层面,受思辨研究范式的影响,文献资料法成为30年来武术教育研究中的主流,像问卷、访谈、观察等实质性的研究方法很少见。今后随着武术教育研究领域和空间的拓展,多种研究范式以及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将被引进来。

新世纪,体育界许多学者呼唤体育的人文精神,这对于武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应该有所启示。武术的发展不能仅停留在如何为国争光、追求政绩,如何获得最大利润上,它将从“侧重抓提高”为政治经济服务的旋涡中回归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服务的文化层面。今天,尊重存在、尊重多元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人们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国际意识,同时重视本土文化的意识也将日益加强。我们要想使武术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波及全球,就必须从人类教育的本质出发,探索出武术促进人类人性发展的契合点。未来的武术发展要“更加重视育人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制造肉体工具。体育不能忘记人有思想、有感情、有精神世界、有生物性的个体差异,体育应以人为出发点,从人本身出发考虑问题。以人为归宿,以人的需要贯穿始终”[29]。因此,今后的武术教育研究必须以改革开放30年来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加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拓展研究领域和视角,引入多元研究范式和多种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蔡龙云.我对武术的看法[J].新体育,1957(2):20.

[2]吴明高.武术是锻炼身体的方法[J].新体育,1957(4):7.

[3]孙金亮.浅谈武勇、武艺、武术的本质区分――就《武术》教材“概述”章及有关文章提出质疑和商榷[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3(3):22-26.

[4]习云太.也谈武勇、武艺、武术的本质区分―与孙金亮同志商榷[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4,10(2):18-20.

[5]温力.试论武术的概念[J].体育科学,1989,10(2):13-16.

[6]郭志禹.迁移原理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4,9(2):97-98.

[7]高雪峰.思维在武术教学中的作用及其运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4,19(1):33-35.

[8]林伯源.中国武术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468.

[9]阮纪正.中国武术本体载体纵横谈[J].体育与科学,1990,11(4):16-18.

[10]程志理,谢坚.武术的文化特征分析――武术文化的三层次[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0,5(1):22-27.

[11]李成银.试论中国武术文化的结构[J].体育科学,1992,12(4):19-21.

[12]周伟良.试论现代武术理论体系及其研究范畴[J].体育科学,1993,13(2):84-88.

[13]温力.论武术学科理论体系框架的构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3,8(2):21-26.

[14]张选惠,肖正.试论武术的学科结构体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4,20(1):47-52.

[15]叶伟,蔡仲林.武术生态理论的提出及其对武术学科体系框架的构建[J].体育学刊,1995,2(4):31-34.

[16]王晓东,高航.武术进入学校教育的历史溯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11-123.

[17]张立新,张辉.清末民初军国民教育思想对武术发展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2):45-47.

[18]毛海涛,刘树军.传统武术礼仪教育的文化学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4):88-90.

[19]倪金福.近现代我国学校武术文化教育价值的演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3):37-39.

[20]张茂于.武术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及其作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S1):116-118.

[21]许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教育传承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35-41.

[22]李淑芬.论武术在海外华人教育中的功能[J].体育文化导刊,2008(1):84-86.

[23]曾世华.体育教育专业实用武术课程体系改革设想[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12):88-91.

[24]于翠兰,陈亚斌.高等体育院校武术专业教育理念的改革及发展战略[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6):114-116.

[25]邱丕相,王国志.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体育学刊,2006,13(2):76-78.

[26]张鹏程.对广西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22-31.

[27]刘鹏.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自主学练法”的教学实验[J].体育学刊,2008,15(4):65-67.

武术的认识篇4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武术教学现状对策

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形式和健身方法,具有独特的技击性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磨炼意志等特点,对强健身体,防身祛病,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协调、耐力等素质,培养勇猛、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合格人才具有很大作用。中国传统武术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我们很多学校并没有将其教学目标落到实处,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对武术课不重视,教学内容比较单一

目前,多数学校不开设武术课程,即使开设了武术课,教学的课时安排也较少。学校体育老师反映主要原因是学校缺少武术专长的教师,其他教师不愿意承担武术教学任务,学校也无要求。也有少量教师反映学生不喜欢教材中的武术内容,认为课本中的武术内容单一,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武术的兴趣。

2.武术教学专用场地和器械较少

初中大部分学校有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和数量不等的场地和器材,很少有武术专用场地,武术器械更是少之又少,甚至没有。武术器械和武术场馆的缺乏,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武术教学的普及与发展。

3.武术师资相对缺乏,体育教师的武术专业教学能力差据了解,大部分学校的武术教学由一般体育教师任教,极少数学校有武术专业教师。

由于一般体育教师对武术的了解及实践能力不够专业,不能更好的承担武术的教学任务,所以教师不愿安排武术内容教学,即使进度中有安排,也是草草略过。师资力量不足,体育教师的武术专业教学能力差是严重影响中学武术教学普及与发展的重要原因。

4.学生对武术的了解肤浅

体育课程大纲上有武术教学内容,但是实际上安排武术教学的教师非常少,学生几乎不能正确完整的认识武术,对武术的了解也只是通过武打片或武侠小说,认为只有“飞檐走壁”“李小龙”才是武术,有的学生更是把散打、跆拳道认作武术。学生认为教学内容是“花拳绣腿”不值得学,有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不是“绝招”,对实践作用不大。学生对武术的功能和价值缺乏认识,也是影响中学的武术教学普及与发展的原因。

武术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应加以普及与推广。但在武术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种种问题。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何对策解决这些问题,使武术教学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得到普及与发展呢?

1.加强对武术知识的宣传,提高师生对武术的理解和认识

武术运动集文化、历史、哲学、医学等于一身,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具有独特的技击性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磨炼意志等特点,对强健身体,防身祛病,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协调、耐力等素质,培养勇猛、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体育老师应该进行理论教学,加强对学生武术知识的引导与渗透,还应借助媒体和其他各种手段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大力宣传武术的文化性和教育功能,使学生正确认识武术的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价值,彰显武术的文化性。

2.拓展武术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校的武术教学,要发挥武术健身、健心功能,调动学生们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学校要重视武术教学,规定教学时数,拓展武术教学内容,创编武术校本教材。更要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打破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多钟教学方法与模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3.加大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

首先,对在职教师进行武术的专业化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技能,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第二,就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单调、缺乏多样性应该引起重视,端正教学态度,提高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

武术的认识篇5

关键词认知弹性理论武术综合素质能力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武术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传统课程,在提高学生武术运动技能、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武术精神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全民健身运动日益普及、高校体育教学社会化发展目标已经确立的背景下,武术教学的重要作用与功能愈加凸显,培养学生武术综合素质能力已成为高校武术教学的核心目标。在学生武术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中,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其知识及能力获得中的主导部分和主体部分,通过知识表征的建构,在掌握概念的复杂性和跨越案例的变化性的基础上,能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灵活地迁移和应用,进而满足学生武术学习通融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要求。斯皮罗的认知弹性理论对培养高校学生武术综合素质能力具有重要的导向价值。

1认知弹性理论的基本含义

认知弹性理论亦称为认知灵活性理论,是指通过多种方式来重新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以便于能够在构建过程中针对发生根本变化的情景领域做出快速、有效以及适宜的反应。认知弹性理论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聚焦与“十字交叉”两种类型。其中,认知弹性理论聚焦于揭示复杂与结构不良领域中的学习本质。从多个角度去检验某一概念,这种要求对事物多元化的认知是认知弹性理论的核心问题。而“十字交叉”是借以说明以原有概念为出发点,通过从不同方向去观察和思考,获得新的概念,从而新概念和原概念都获得了加强。就如在实例式教学中,学生在实际的环境中感受和体验问题,获取认知概念的具体示例。

2认知弹性理论对高校学生武术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价值

2.1使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加强

认知弹性理论为在高级学习阶段的结构不良知识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更切合实际的方法,教师的导学转变为依据问题的不同侧面提供多个不同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得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获得对同一知识的正确理解。在这样的导学之下,学生武术学习的主体地位被进一步加强了,在学生从不同的情境中自主决策去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尤其得以开发,这为学生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为结构不良知识的习得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在武术学习中,结构不良问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面对这些复杂的知识领域,传统导论式教学显得苍白无力,针对于此,斯皮罗依据认知弹性理论提出了随机通达教学。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任何单一角度的理解都可能会遗漏某些重要的方面,只有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借助实例,联系具体情境,在概念与案例交织成的“十字交叉”中,全面地把握有价值信息,才能更准确地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本质),在此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能力增强了。在随机通达教学中,由于随机进入学习内容,在不同的情境中捕捉相关联信息,又需将诸多方面的信息进行梳理和重新构建,在此过程中,思维能力获得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生成。这些能力是武术综合素质能力中的重要素质。

2.3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网络资源

会自主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是未来学习型社会人才的基本素质,计算机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囊括海量信息和多元文化的资源共享平台。武术纷繁复杂的门派、种类,以及底蕴深厚的文化特征,要求高校学生要具备精确掌握概念复杂性和变化性的能力,在不同案例中对概念的认知具有灵活的弹性,并能将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这正是认知弹性超文本的核心作用――情境敏感知识的加工与应用。

3认知弹性理论引导下高校学生武术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策略

3.1立足社会发展的主流,实现武术教育的社会化发展

一切优良的素质都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统一的目标预期下,依托先进的理论导向,借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遵循素质能力的生成规律,通过长期而理性的共同努力而获得。随着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发展节奏稳中加快,武术教育的受重视程度逐步提高。专才与通才相通融,既具备深厚的专业背景,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和未来武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能力中最具价值的元素。因此,基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运用认知弹性理论来指导与规范对高校学生武术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3.2制定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推动武术教学课程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高等教育“严进严出”的管理机制势在必行,充实课程资源,优化课程设置是优效人才培养的必要手段。因此,在认知弹性理论的引导下,武术教学应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方位、多元化交流活动,促使武术教育过程开启思路,吐故纳新,取长补短,构建与完善广阔的实践平台,确保高校学生武术学习的各方面能力经受考验,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会在实际的历练中成长。

3.3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核心,促进高校学生武术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武术学习具有延续性、贯通性和终身性,学校教育为武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阶段性教育,而独立的自主学习伴随人才成长的始终,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个体的自主学习,无论是武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还是相关学科领域知识的涉猎,认知弹性理论的培养价值都不容忽视,它纠正了传统教学过于简单化的偏向,基于将学习分类的逻辑起点,强调建构,同时又给学习者留有充分的自主空间,这对武术综合素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可或缺,尤其是对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开发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武术的认识篇6

论文关键词:武术教育;技术传承;文化意识

中国武术是华夏子孙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用智慧创造出来的璀璨文化瑰宝,它演绎、传承着东方文化的神奇魅力。这种文化是优秀、伟大的,更是中国所特有的,是民族文化不可复制性特质的有力佐证。武术教育是我们继承和发展武术的重要途径。但是,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和异域武技的挤压下,在武术自身因素的制约下,武术教育在今天,已是问题丛生、步履维艰。通过反思用西方的体育文化思维去对武术加以改装,使武术教育服从于体育化、竞技化理念的正确性,反思我们在武术教学中缺少“文化意识”的狭隘认识,提出重构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文化意识”的命题。

1武术教育发展中“文化意识”的流失

1.1“土洋体育之争”的文化抉择

近代以前中国武术是封闭式的,其思维方式自然是携带着本土文化的基因,深受儒道释文化的熏陶,是没有异种文化因素的。然而在政局动荡、不同思潮(尤其西方文化)激烈交锋的20世纪前半段,中国武术的命运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起起伏伏。面对着国家的内忧外患和“东亚病夫”的耻辱,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强烈倡导“强国强种”,从辛亥革命后,清末因“庚子事变”而一度低沉的武术活动逐步活跃起来,传统武术引起人们的重视。一些社会名流和教育家,招揽武术人才,创立以推广和研究武术为宗旨的武术组织。如张之江所倡导的中央国术馆以及各级国术馆系统,“许禹生氏邀集武术同人在北京组设体育社,专培养武术人才,并在京设体育分社,大力士霍元甲氏邀集沪上要人组设精武体育学校。而吴志青所设之中华武术会,尤为后起之英。”国人对武术进行新的尝试和努力,为武术进入最正规的学校打下了基础。

在1915年4月天津召开的“全国教育联合会”第1次会议上,通过了北京体育研究社许禹生等提出的《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议案。教育部明令“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此项教员于各师范学校养成之”。至此,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武术,正式进入学校教育,成为学校体育课程中的一项内容。此时的武术教育已经可以看到西方体育的影响子,如以马良为代表的《中华新武术》在全国进行大面积推广,于1917年列为全国中学的正式体操。

兵操,西方体育思想也在土洋体育争论之后,逐渐开始主导了我们的身体文化。当1933年武术被正式列为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竞赛项目时,在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武术,面对西方体育的运动项目“力不从心”了。因为“西方体育所特有的那种进步性和科学性,及其表现出来的公平、公开和公正性、竞技性、趣味性、娱乐性、游戏性等特征的显著凸显,中国人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落后并开始认真地向西方学习,导致了对近代西方体育的引进、学习和模仿”。武术也由此开始借鉴西方运动竞赛形式来发展武术的考试方法和竞赛制度,吸取生理学、解剖学、心理学、力学等科学来解释武术的科学性和技法特点。

“土洋体育之争”模糊了中国武术的发展方向,我们迫不及待地同西方体育争论自身的科学性,同时也落入了西方体育的模式中。西方体育成为参照,原本博大精深、富于文化底蕴的武术追求,开始变得趋于简单化、运动化。虽然这一时期的改良取得了进展,使得武术有了一定的普及,但是我们看武术的视角也开始变得狭窄。

1.2建国以来的文化模仿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们更多地搬用苏联体育模式,这无形中加速了“武术体育化”的进程。在百废待兴的年代,虽然武术一度成为最流行的健身方式,广播操和太极拳也成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主要手段。但此时的武术教育的出发点仅仅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得到身体上的锻炼。武术教学内容出现了基本动作、基本拳、基本套路;也出现了舞台化后的各种动作组编的竞赛拳。博大精深的传统武术被彻底地改造成了与田径、篮球等运动一样的体育项目。为了弘扬民族文化,1979年发出了“关于发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但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抢救中,我们看到的是变味的武术。到80年代后期,为培养武术专门人才,很多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都设立了武术专业和武术系;在1983~1986年的武术遗产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开辟了武术学术研究新领域,数次全国武术学术论文研讨会,引起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界的极大关注。也正是无数次的会议、学术研讨为武术走向世界创设了氛围,具有统一评价标准的亚运会套路、奥运会套路相继在全国范围展开。由此拉开了竞技武术的帷幕。

竞技武术是在规范化、竞技化的模式下形成的,它追求“高难美”的发展方向。然而,竞技武术并不像传统武术那样具有丰富的民族特点和文化内涵。多元文化可以相互借鉴,我们也从不拒绝外来文化,但是也不能忽视、丢弃自己的文化。然而,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后我们却离本土文化越来越远,这的确值得我们反思。因为在少体校、学校,武术教育以培养竞技武术的后备人才为目标,我们所讲的武术已被单一化为西方体育中的一个子系统,一个简单的体育项目,对武术进行的革新也是彻底的技术运动的变革。由于西方教育、科学、体育思想的影响,从20世纪初武术就被“改良和创新”所鞭策,就被“游戏化、简单化、规范化”的西方体育原则所控制。武术文化中的“感悟、修身、自娱”的“天人合~”文化思想被逐渐的舍弃,代之而来的是“锦标和利益”欲望的明显强化。

2“文化意识”对开展武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2.1维系武术的传承命脉

中国武术所展现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武术得以传承的根本,是维系武术在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命脉。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强大文化竞争力的民族很难说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任何民族文化的断裂,必然导致这个民族的衰退。而民族的振兴始于文化的复兴,只有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才有可能成为文化大国。中国武术的传承离不开文化,文化是核心、是命脉。从武技到中国武术,文化贯穿始末,武术的成长和发展无不流淌着具有民族情结的文化“血液”。

武术教育在家族式的口传心授教育模式下之所以能够形成牢固的传承链,与传承人与被传授者的文化选择有很大关系。作为师傅,他首先对本门派的先人负责,对后世的徒弟负责。所以他能以口传身教的形式给徒弟做出榜样。而作为徒弟,师傅如同父母,如影随形地陪伴左右,宗亲关系、伦理观念时刻牢记于心。儒家文化中的尊卑、重德联系着两代人的思想,强化“文化意识”就是在当代武术教育中也灌输着这样的一种文化理念。

2.2彰显塑造民族身份的功能

在众多的项目中,没有任何一个项目能像武术这样有如此的文化品格。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叶坦研究员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体现为其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中国武术以它独特的身份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积淀,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结,述说着炎黄子孙的剑胆琴心。这一切都归结于文化的力量。因此,在教育中武术至始至终都是区别于任何一种外来学科。因为武术同样具有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的属性。

2.3时刻张扬武术的个性

不同的文化形态都是由各自的民族习俗所形成,它受到地域、语言、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不同文化形态要解决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是不同的,彼此并无优劣可比。不应把一种文化当作评价另一种文化的价值参照;不能设定一种文化比另一种文化好的先定认识框架,抹杀了不同文化之间的根本区别以及根本源于此的各种文化的独立性”。作为武术,是华夏民族在相同的文化下构筑起来的,带有强烈的民族个性,在武术的动作里处处可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形意拳主张近攻快打,谓之“进即闪、闪即进,不必求远”;劈挂拳讲究大刀阔斧、走势开展;通背拳要求肩臂松顺、手外加手、强调双手并发、粘衣发力;华、查、迷踪拳法,架式工端、式正招圆、劲力豁达、快慢相间等等,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凸显出的文化个性可见一斑。 “中国武术一直是中国人引以自豪的文化品牌,是中国人区别于异族人的一种标识。没有文化个性的中国武术改良让世界没有新奇感。尽管技术的体育化可以改变武术的发展路径……但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技术的体育化不能取代中国武术的进步,更不能满足武术文化带给人们的情感追求、思想教化等”删。因此,只有蕴含民族传统文化的武术,才能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和独特的个性,吸引更多崇拜和赞誉的眼球。

“一位美国选手说:武术变化繁多,拳种器械各异,武术技艺让我学不尽。武术本身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令我着迷,通过武德的学习,我更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一位日本人选手说:我十分乐意练习中国武术,武术对我来说显得很高深,它包含的哲理也非常深奥,今后我将继续学下去。来自海峡彼岸的中国台北的一位女选手则说:西方人喜欢和尊重武术,就是因为武术除能健身,还能从中学到辉煌的文化结晶。”世界各地的习武者用各自的语言道出了内心对中国武术的理解和追求。在传统文化思想指导下的中国武术,既不同于同属东方文化的的空手道、跆拳道和泰拳,更有别于西方的拳击,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文化,表达着中国的身份。

2.4体现武术教育的教化功能

武术不仅仅能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锻炼筋骨,塑造康健的体格,而且也能内外双修、修身养性,使心理和精神上得到升华。“概括地说,中国传统的体育观无不受中国哲学的影响,而中国哲学又存于儒家、道家和释家之中,儒家讲‘修身’、道家讲‘清心寡欲’、释家讲‘超尘’,无论是出世之学,还是人世之学,都体现了两个字:修炼——身心并练”嘲。武术之所以能表达内涵化的思想修为,其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承载着丰厚中华文化的武术,每招每式都散发出文化的气味。武术是一种有形的身体教育手段,但潜藏在载体中的文化,所表达的却是无形的教化。

2。5诠释武术的审美情趣

武术具有艺术美。“它所表现的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舒展大方、节奏鲜明等特征,以及手眼身法步等等,都体现了中国古老文化之美。但仅仅看到武术的技术美、动作美、形体美还是不够的。中国武术讲究‘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要求内外兼修,形神兼备,所以武术还具有深邃的内在美”B0l~没有文化的美,是苍白的;没有文化的美,是干涸的;没有文化的美,是缺乏历史的。文化能使武术的艺术美展现得更加充分,更加完美。我们一定要用中国文化去感受、欣赏美的真谛。“武术之美,深受中国古典美学的熏染,是东方传统文化长期积淀的一种外在显现。它经历历史岁月的洗礼,在今天已经铸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我们感受武术之美,欣赏武术之美,表现武术之美,创造武术之美,研究武术之美,都只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完全用西方文化观念来认识武术,用西方美学来分析武术之美,完全按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的模式来发展中华武术运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将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

3强化武术教育体系中的“文化意识”

3.1树立文化比技术更重要的认识观

学校是普及和发展武术的重要场所,承担的任务任重而道远。武术在教育中的传播,就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我们必须认清文化是武术得以延续的生命力,没有文化的武术是贫乏的、没有文化的武术是暴力的、没有文化的武术是断裂的。因此,武术教育中缺少文化的传承,必将会导致武术发展出现畸形化。所以,构建中国武术教育的新体系就是要更加关注中国武术文化的问题。因为,作为身体文化教育的中国武术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弘扬无疑是有着巨大的作用。但仅仅将中国武术教育作为一项运动项目来关注技术的传承,显然是实现不了中国武术教育的文化传播目的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结构中,文化教育比技术教育更重要。

3.2始终把文化传播放在武术教育的核心

武术教育的真实目的不是突出表层的技术传播,而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因为武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流传,表现出如此惊人的旺盛生命力,是因为它的动作无不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文化魅力。直到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种种外来文化的挤压下,出现了文化缺失和断层现象。因此,必须从教育抓起,同时在武术传承中要把强化文化意识作为整个武术教育的核心来抓。

武术的认识篇7

摘要为了让高校武术课更能适合大学生的需求,重新获得大学生的喜爱,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课受到冷落的因素进行讨论,找出高校教师提高武术课竞争力的对策:教师自身要提高武德修养、人文修养和专业技能;课上要丰富教学内容,学习借鉴国外技击术的成功经验;课余应积极宣传营造校园武术氛围。

关键词高校武术武术教学竞争力

近年来,高校武术课程受到冷落,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大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丰富体育课程的内容,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如击剑、交谊舞、跆拳道等。受社会潮流的影响,这些课程的开设受到学生的喜爱和追捧。再加之一些传统的热门体育课程如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高校武术课程日益缺乏竞争力。许多学校将武术作为体育课的必修科目,但是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并不高,容易懈怠;而当学生自由选修体育课程时,很明显的选修武术的学生占得比例较少,有些是其他项目超员才被迫选修武术。武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承载着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内涵丰富,底蕴深厚,高校武术课出现如今这种状况作为教学一线的高校武术教师应该有危机感,有责任感。

一、提升武德修养

“习武先习德”,中国武术历来注重武德的培养,高校武术教师必须具备极好的武德修养,教师为人师表,时时处处都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形象,无论在课上还是在课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武德形象做的好,会提升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感,提高课堂效率。所以,高校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还要提升文化修养,拓宽传统文化知识面,谨记圣贤关于德行培养的话语,这样在授课过程中,遇到学生疑问时能触类旁通,既可以增加教师魅力,又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同时又达到教化的功效。大学生的第一节武术课,首先教的不是武术基本功而是讲解武术礼仪、武术精神、武术的渊源、武术先贤的习艺修身的经历等,让学生知道武术的博大,进而产生对武术的尊重,对武术课的尊重。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信息技术、高新技术日益发达的社会,高校武术教师在武术教学中表现出的勇敢、顽强、坚韧不拔、吃苦耐劳、乐观、活泼、以及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等对于一名合格的武术教师来说尤为重要,会对学生的成长发挥巨大作用。高校武术教师应该做到这些,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己武术修行的磨练。

二、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武术技能的学习是体悟的过程,学生的武术学习主要是从教师的示范中得来的,武术教师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所以,武术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武术技能,许多的年轻武术教师在结束武术学业后,就终止或很少再练习专业技术,只是在授课时才示范,这种现状比较广泛。虽然武术教师在求学时有比较扎实的功底,但是,任何技艺都是用进废退。过去的武术先贤都是活到老,练到老,高校武术教师也应该继承这一传统,既是为自己武技的提高,也是为学生做出表率。这样才能在教学示范中保持武术动作的准确到位、节奏分明,展示出饱满的精气神,从而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武术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质量。其次,高校武术教师应该全面系统的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不仅要吃透教材,还应广泛涉猎,深入研究,真正理解所学,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三、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高校教育不仅要注重对专业技术的传授,更需人文素养的传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教师在教学中“传道”是排在首位的,可以说“传道”就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中国武术是东方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反映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区域特色[1]。它不仅有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价值,也是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民族民间的文化交流,提升民族认同感有重要意义,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贵和尚中、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的写照。

高校武术教师的人文素养既表现为高校武术课教师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人文价值追寻,也表现为高校武术课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还表现为高校武术课教师对社会、学校以及人的文化价值的探求!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许多的武术教师对武术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只局限在武术视野范围,缺乏对武术专业知识之外的社会现象的价值判断和理性解答。武术课堂若缺少人文情感的师生交流,课堂就容易呆板和乏味无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和联系实际,武术的学习也就只是对武术动作的记忆,通过武术来对学生进行生活启迪的教化功能就会丧失。

当今的社会各种文化思潮交错激荡,导致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行为方式、心理沟通等方面发生了内在危机,很需要给予人文关怀。中国传统武术中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古传承下来的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因此,高校武术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在教学中联系学生实际,解答学生疑惑,让学生能够热爱传统文化,热爱中国武术。

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当前武术课一直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把武术以广播操的学习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氛围沉闷,很难调动学生对武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现行的高校武术课程以三路长拳和二十四式太极拳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是机械的模仿,不理解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导致学生观念中的武术是花拳绣腿,实用性不强,不新颖。中国武术是一种灵活多样的、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作为专业的武术教师,不应该将教学局限于长拳和太极拳,局限于套路的学习。中国武术门派众多,拳种风格多样,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适当的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不同的拳术,讲解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将单纯的机械的模仿学习变为师生互动交流的相互研讨式的教学,教师要讲解每个动作的名称、由来、含义、掌故等,学生之间要相互交流学习直到正确掌握动作,理解动作;模拟武术套路比赛进行联系,教师讲解规则后,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每个学生演戏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角色,即达到了练习的效果,也培养学生的场上执裁的勇气;将散打、摔跤等对抗练习纳入到武术教学中更能提高学生对武术的认识和兴趣;武术不仅有拳脚功夫,还有丰富的器械形式,教学内容多样,只要教师肯寻找,武术的魅力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欢。

五、借鉴学习外国技击术推广的成功经验

国外的许多技击术如跆拳道、空手道、柔道等经过改革后迅速风靡全球。如跆拳道经过改革,既保留了对抗技击功能,满足人们追求惊险刺激的心理需求和自我激励的内心渴望,又因其凌厉的腿法、炫酷的表演、特色的服装等吸引人的眼球,跆拳道已列入我国大多数高校的体育课程,就连不爱运动的女孩子也加入锻炼的行列,上课前各个地方赶赴而来的穿着跆拳道服的学生往往引人侧目,可见跆拳道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光这些,跆拳道和空手道等都在各自项目的推广与宣传过程中注重其民族主义精神的培养,强调礼仪礼节的重要性。通常上课时会先对国旗敬礼,再向教练敬礼,训练过程中,队员之间也会相互鞠躬,以礼开始以礼结束;动作简单直接,突出技击技能,习练者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技术,并且有完备的保护措施,很有效的降低受伤几率;有专门的训练硬件设施如跆拳道专用垫子、脚靶等;不同的技能水平可通过不同的段位来体现,每一级别和段位都要进行严格的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段位的学习,层层推进,学习目的明确[2]。这种传授方式在中国传统武术中本已具备,古代武术师徒似的传授方式比之跆拳道要求更加严格和细腻,所以需要高校武术工作者加以提炼和改进,使武术课堂既严肃认真又新颖独特。

六、扩大武术宣传,提高武术认识

大学生对武术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影视武打作品,影视作品中的武术是一种艺术化的加工和再创造,是宣传武术的一种手段和途径,但却容易误导大学生对真实武术的认识,因此,扩大武术宣传十分必要。

高校武术课是学生学习与掌握武术知识的基本途径,但是课时少,学习时间相对较短,不能完全体悟武术对自己身心的影响。因此需要拓宽多种渠道,利用多种方法与手段,加大武术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武术。高校一般都有武术社团组织,高校武术教师应尽己所能的对他们进行指导,这些组织可以通过宣传口号、宣传画等方式传播武术;或邀请武术界或影视界名人进行讲座,定期举办“武术知识”讲座武术专题研讨会等活动,向广大高校学生了解中华武术;也可利用运动会或大型赛事活动组织大型武术表演向组织武术表演;还有,利用互联网传播武术的精湛技艺与文化,分享优秀的武术网站、链接,搭建武术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平台等扩大武术交流学习的渠道。

七、营造校园武术文化

在高校的课外活动时间,各种运动场人满为患,运动氛围十分浓厚。但是,参加武术锻炼的人群几乎没有,只能在校园不起眼的角落,发现武术练习者的寥寥身影。然而在个别省市,高校往往成为大学生武术爱好者传播交流的场地,早晨晨练的学生集合在一起,生龙活虎的练习是校园里靓丽的风景线。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因为他们有这种传统,有这种习武气氛。例如,山东师范大学,每天都有练习梅花桩和其他武术的学生团体在练习,正是由于当时的山东大学的燕子杰老师和山东师范大学的周永福老师的传习,使得这种习武传统一直延续。

课外武术活动是高校武术教学课的延伸,课堂武术教学向学生传授一定的武术知识与技能,而无法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实施针对性教学,而课外武术活动除了多样的运动形式以外,学生还可利用业余时间有针对性的练习,也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不同运动需求,是学校武术实现健康第一和终身武术的有效手段,课外武术活动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3]。

作为高校武术教师也应该向两位老师一样不畏寒暑早起练习、坚持不懈,这恰恰是功夫精神的最好诠释,也是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的最好表证。教师带动一批学生来练习,以少带多,慢慢的一种武术氛围就会营造起来。

八、结论

武术历经千年的积淀,底蕴深厚,内涵丰富,高校武术教师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把武术的魅力展现出来,让学生改变武术是“花架子”的看法,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摸索发现,不是学生不选武术课,而是对武术的认识程度不足,当我们将武术的知识讲出来,将武术课生动起来,他们会觉得武术课很有味道,会有更多的学生吸引进来。在高校武术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不足,高校武术教师应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武术课发光发彩,提高武术课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云慧.中国传统武术的人文精神[J].搏击・武术科学.2006.07:7-8.

武术的认识篇8

趣味化的形式来组织武术基本功的教学,对教师而言,能使教师外部的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一种学习动力与需要。对学生而言,武术基本功趣味化不是单调的武术基本动作的练习,而是内容丰富,形式富于变化的课堂教学。从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形式入手,通过探索中引趣――注重内容的设计;运动中激趣――注重过程的引导;快乐中增趣――注重课后的反馈,这三方面来组织优化活动设计从而达到趣味武术基本功的教学目的。

一、探索中引趣――注重内容的设计

1.钻研教材.编制基本功内容

在我校武术校本化的背景下,经过实践检验扩充了很多适合学生学习的武术基本功内容,还在实践课的基础上增加了武术基本功理论课的教学。

在武术基本功趣味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身体有所体会、内心有所触动、课后有所思考,让课堂的教学内容能真正吸引住学生,让基本功的教学不再是一味的机械式的重复练习。

武术基本功的教学内容,从武术的基本认识到武术基本手型、步型、简单组合动作以及习武所要具备的柔韧、力量、速度等身体素质的学习,系统的将武术基本功分三十二课时进行教学。为了将基本功趣味化,书中还加入儿童化的语言、武术小知识、比一比、练一练、评一评等环节让学生主动学习武术基本功。

2.钻研课堂,突出趣味表现形式

《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中认为要在武术教学的内容标准和表现形式上都体现武术教学的趣味化和游戏化,并在其中两个水平段的内容标准中把武术的游戏当作一项内容标准来呈现,可见武术基本功趣味课堂对于学生认知武术有重要意义。

针对各水平段学生的学隋特点将武术基本功的教学分类:水平一基本功教学要尽量结合学生平常认知度高的游戏;水平二基本功教学要传授武术的“精、气、神”;水平三运用基本的武术动作组合完成简单的武术套路。

二、运动中激趣――注重过程的引导

在武术进课堂实践中,发现学生“喜欢武术,不喜欢武术基本功”。小学阶段学生的天性好动、好玩、好斗,而传统的武术基本功教学恰恰违背了孩子这一天性,弱化了基本功攻防的运用和基本功教学的趣味性。

1.攻与防要突出

功防意识是展现武术特有“精、气、神”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动作从预备式开始到演练结束,始终要保持相应的攻防意识。在个人演练时要做到“面前无人似有人”,教师在教学中始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对手。例如:在教学基本功“推掌”内容中,巧设“推出去”“推不倒”等趣味对抗游戏。

“推出去”方法:甲方双手搭扶乙方双肩,乙方直立后倒,甲方右脚撤,双臂随之屈肘支撑。甲方后脚蹬地、上步的同时,双掌将乙方推出,乙方顺势重心向前,左脚向前成弓步。

这种把简单的武术基本动作加入攻防,即每一招,每一式都设立一个假想敌的存在,巧妙创设实际的对抗情境,处处按照实际动作意境的要求来完成。

2.创新与多样性要突出

对于武术的基本功,传统的练习方法主要采用站桩和单动反复练习。在教学中为了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可以在不破坏动作本身的前提下创新练习方法,各个教材之间都有它们相似的一面,抓住相似点结合练习,把武术基本功的教学融入田径、球类、体操教学中,将两者有机结合,让教学内容更丰富有趣。

例如“垒球掷远轰炸敌军”游戏:两组面对面安全距离站立,游戏环节中,先进行武术的马步冲拳鼓舞士气威慑敌人,再进行垒球的掷远轰炸敌军。

基本功的教学要突出同一内容练习的多样性,在多样性设计中结合武术的步伐移动变化、身体平衡、身体柔韧、身体对抗等武术特点进行设计。例如,弓步练习时就可以有“按不着”“拽不动”“撑得住”三种趣味练习方法。

“按不着”方法:甲乙面对面站立。甲方按住乙方双肩,乙方左脚向左迈步成马步,低头从甲方的右臂下闪过成并步抱拳。甲方右脚向右迈步,左脚并右脚的同时双手收至腰间成并步抱拳;然后乙方双手按甲方双肩,甲方左脚向左迈步成马步,低头从乙方的右臂下闪过成并步抱拳。如此反复。

3.实践运用要突出

少儿武术的一招一式都是源于生活,基本功很多动作都是武术套路的一部分,动作与动作的组合就成了武术的套路,只要单个基本功动作练扎实了那复杂的套路动作也就迎刃而解了。在趣味化基本功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就是要突出基本功的实践与运用。把基本功的教学融入日常生活,让学生学有所用。

三、快乐中增趣――注重素材的提供

在武术基本功的实践中,要注重内容的设计和过程的引导还要提高相应的教学素材和器材来丰富课堂教学,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华武术的认知度,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1.武术小知识

师:同学们,下面是武术知识抢答环节,答对的同学这节课就当老师的“小模特”,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师:武术的手型有哪几种?

生:拳、掌、勾。

师:非常好,你能做出来吗?

以上案例是认识《拳、掌、勾》课堂教学片段,在教学中穿插武术小知识考考学生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课堂趣味性,可以以抢答的方式也可以采取选择站队的形式,如:被称为中国武术之乡的是陈家沟还是温县;“气存丹田”中的丹田是身体的哪个部位,等等。

2.武术小器材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内在潜能是在环境的刺激、帮助下发展起来的,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武术的小兵器是为了课堂的需要,在武术各种兵器中演变过来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兵器,把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制作的兵器运用到武术基本功教学中,让课堂更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如:在教学《马步、弓步冲拳》中课前让学生自己用纸和胶带制作如刀、剑、斧子等能握在手中的兵器;课中创设“武林大赛”游戏情境,让每位学生上来展示已经学习的马步、弓步基本功,并要求运用好手中的“兵器”,教师事先选出几位同学当评委,通过几轮的比赛最终选出班级“武林盟主”。

多样性的器械把被动教学变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趣味课堂,还全方位锻炼学生的体能和促进学生对武术基本功的练习。如:一年级《身体平衡》武术基本功教学中,准备了很多的辅助教材,有硬的可乐罐、梯子、废轮胎、木板等,只见有的学生把竹梯搭在轮胎上,说是走天梯,有的学生把废轮胎连接在一起,挑着扁担在过小路。丰富的辅助器材,不但激发学生的创造、合作、团队意识,还提高了学生学习武术基本功的乐趣。

四、结束语

武术的认识篇9

[关键词]武术选项课学习动机教学方法

武术选项课,是成都体育大学对大学二年级学生开设的选项课题之一,其教学目的就是通过武术选项课的教学,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增大学生对武术知识的了解范畴,培养学生的武术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掌握的武术知识、技术和技能进行自我锻炼,把武术运动作为终身体育锻炼的首选项目。笔者从调查成都体育大学学生进行武术选项课学习的情况入手,通过所搜集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揭示目前武术选项课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今后的武术选项课教学提供一些参考的意见。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上武术选项课的任课教师1人进行问卷调查;对成都体育大学2007级武术选项课学生100人进行问卷调查。

1.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阅读有关大学生武术杂志,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专著及文献,为本文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数理统计法;利用统计软件SpSS10.0对所调查的问卷进行统计,并对结果进一步研究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武术选项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2007级上了武术课的学生和任课教师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学生在武术选项课结束后,还不明确怎样应用学到的武术动作去锻炼身体,怎样进行科学的自我评价,怎样应用合理的方法去组织和传授武术知识,学习兴趣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是课堂的主宰;而另一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集中体现在对学生“灌输”武术动作,而不是体现在引导学生怎样去了解武术的内涵,怎样把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转化成自我锻炼、创造提高武能力。

2.1.1学生对武术选项课的兴趣,学习动机和了解程度

从调查结果来看,沈阳工业大学的学生对武术选项课的学习较感兴趣,由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习动机明确。因此,他们的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大多数学生学习认真,自觉积极练习动作,课后也能进行复习,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武术不了解或了解甚少,从而造成学生认为只要学好教师教授的动作和套路,会练几个动作就是武术了,而武术是什么,了解甚少。

2.1.2武术选项课教师工作态度和技术水平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能否把学生培养成热爱运动,身体健康,体质强壮的合格人才,关键在体育老师。体育老师的根本任务就是把学生教好,而上好体育课又是教好学生的主要表现。此外,学生是否对体育课的学习内容感兴趣,除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外,体育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方法及技术水平等客观因素,对学生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学生学习的好坏,除主观因素外,教师是关键所在。从调查结果中看出,大部分选学武术的学生对武术教师的工作态度,教书育人,技术水平,教育方法以及与学生关系的评价是好的。65%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认真负责,能以理服人;50%以上的学生认为,武术教师能教书育人;47%的学生认为,武术教师技术好,教学生动活泼,对学生一视同仁。

2.2影响学习武术的兴趣分析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力求认识某种学习对象或参与某种学习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在教学中,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经被激发,他们就会产生聚精会神的注意,愉快紧张的情绪及坚强的意志努力等,从而提高活动的效果。因此,教学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同学生们对武术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有很大的关系。

2.2.1受课时限制,教学任务安排过多

武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根据规定的时间安排所有的教学任务,加上高校学生大多数都是武术的初学者,一堂课时间内,教师不但要复习上次课学习的内容,还要学习规定的新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回顾和记忆的阶段。武术课上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教师在前面作示范动作,学生在下面不断地模仿,很难留有时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特别是在多种现代体育项目相继进入高校课堂的今天,武术作为传统体育项目,不断受到现代体育项目的冲击,武术教学的课时也相应的减少。学生可以选修的体育课程增多了,在武术教学内容缺乏相应的创新的情况下,武术教学与其他体育教学相比显得过于单调了,而且缺乏应有的对抗性、娱乐性,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对武术套路的学习,普遍感到兴趣不高。

2.2.2教师讲解示范能力

对成都体育大学武术选项课教师课堂讲解、示范的调查表明,有17%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简明扼要、重点突出;13%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讲解有重点、难点,针对性强;46%的学生认为,教师的示范准确熟练;40%的学生认为,教师的示范标准规范;10%的学生认为,教师的示范动作一般;39%的教师在教学时边讲解边做示范动作,21%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讲解不精练、没有重点;而10%的教师在教学时只做不讲。这说明,有30%的教师讲解能得到学生的认可,能做到简明扼要,重点、难点突出。86%的学生认为,教师的示范标准、准确、熟练,但还有部分教师的讲解不能使学生满意,他们的授课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武术选项课作为成都体育大学体育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具有特有的作用与价值。改革选项课武术课是成都体育大学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创编简短、有表现性、观赏性,便于教师教学,学生训练的武术套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把与武术密切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纳入到课堂教学主要内容中,使学生对武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武术选项课教学过程倾向于传授教材考核内容,缺乏对学生武术能力的培养,存在着学而不知自练的现象。

3.2建议

3.2.1完善学科建设

包括选课制度、授课安排、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要打破以往旧有的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程设置上来,使学生真正学到自己想要学的内容,从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3.2.2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都体育大学专业武术教师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技巧上下功夫,增强学生习练武术的兴趣;同时,应积极参与学生武术课余活动的指导工作,建立良好的课堂内外武术互动体系。

3.2.3完善现有武术课考核制度

综合考虑学生的客观基础和主观努力程度,改革“唯技术论”的竞技评分方法,实行人本主义的考核制度,保证武术教学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3.2.4加强对武术协会的指导作用

成立各种武术协会,加强对协会的指导工作,培育武术骨干;组织各种武术活动,加大校园宣传力度,在校园内营造一个知武、爱武、练武、比武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蔡金明.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法探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2,(6):84-85.

武术的认识篇10

摘要为深入了解中小学武术教学开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查阅有关中小学武术课开展情况的相关研究,研究认为当前中小学生对武术认知程度较低,通过对造成此现状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究其根源,为推进武术运动在中小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小学生武术认知度

一、前言

绵延几千年的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被誉为“国粹”“、国宝”“、国之武魂”。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强身健体方式。一种文化的兴衰,往往依赖于拥有这中文化的人数。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小学开展广泛的武术教学,系统地进行武术文化的传播,无论从战略角度还是文化角度,对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主要从中小学武术课程的开课现状、武术教师储备、武术教材与应试教育因素四个方面来展开研究,为今后在中小学更好地开展武术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二、提高太仓市中小学生对武术认知度的措施

(一)增加武术课的比重,提高武术的地位

、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中指出:中华武术要发展,要传承武术文化,走向国际化,必须在中小学实行必要的武术课教学。因为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并重的教育,武术作为学校体育中极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运动项目,在促进学生健康,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尤其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中小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大量外来文化入侵的形势下,发展武术教育刻不容缓,学校应积极响应纲要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传统的武术课程,让学生认识到我们要树立我们自己民族的文化世界品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精华的武术,既有强身健体的功能,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学习且能受益终生的一项运,应该被列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

(二)重视对武术师资力量的培养,提高武术教学水平

教师专业素质直接影响到武术教学改革的成败,是传授武术知识技能和理论的关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武术运动在中小学普及开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关系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建设一支师资数量充足、合格的武术教师队伍是目前太仓中小学武术教学中应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在引进武术教师的同时,要注重对现有教师的培训,从而不断提高现有中小学武术师资力量。当然,一方面也可以依托地方资源,聘请当地有实力、有影响力武师和优秀、专业的武术运动员来参与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或授课,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提高武术教师的科研学术水平,加强武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武术礼仪以保障教学质量及水平的稳步提高。专业武术教师人数的缺少,直接影响了武术课在中小学的开课率,每个学校尽可能的配备专业的武术教师,使学生尽可能的收到正确、完善的的指导,丰富学生的武术知识,提高学生的武术技能。

(三)更新和丰富武教材内容

教材的编写,能否抓住武术的本质、扣住学生的兴趣,不仅关系到教学目的,也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形象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度,影响武术教育的走向。抓住教材建设、抓好教材建设是武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突破口。当前,武术教材过于落后,更新教材内容实在必行。要结合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模仿性强的特点,创编适合中小学生学习演练的武术套路和武术教材,在激发和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学习武术,从小培养对武术的兴趣爱好。教材的内容要简短、易学、经典,可分成多个层次,有不同的拳种和风格;教材的形式也应多样性,有书面教材,也有影像教材,便于学习演练。新教材内容要体现出中小学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武术教学的规律,既要满足学生对美的追求,又要满足中小学生自卫的需要和增强体魄与顽强意志的锻炼需要。这就意味着在教材选编时要适当删除武术套路内容;增加具有攻防趣味的武术内容,突出提高攻防技能的锻炼方法,强调武术实际应用的价值。总之,新教材内容要有利于培养中、小学学生的武术兴趣、意识和全面提高学生的武术素养。

(四)建立武术加分制度,与升学挂钩

在全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潮中,中小学的教学目标在不断地向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靠近的同时,应试教育的阴影笼罩在领导、教师、学生甚至是家长的周围,学校的升学率丝毫不能怠慢,因为这是影响学校的声誉和生源乃至学校存亡和改制的重要衡量标准。所以,凡是中考甚至高考要考或加分的科目、项目,学校领导会十分的重视,那么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为继续稳步推进中考和高考制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体育考试作为升学考试内容的一部分,记入普通高中录取总分。加大中、高招体育考试中武术项目所占的分值,就会使各级中小学重视武术、发展武术,在现阶段的教育体制下无形的推动武术的发展。有了这样的条件,学生拥有权力去学习武术,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成为了助推器,帮助学生学习武术,那么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度也会有一定的提高。

三、结语

武术不应该成为人们忘却的一部分,传承和发扬武术,需要从娃娃抓起,在人们进入学堂的那一天起,武术就应该成为人们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中小学生对武术的认知度,应该从多方面做起:在课程设置方面,要适当增加武术课时;在教材改革方面,应本着“减少套路,增加攻防”的原则,打破旧有模式,建立新的武术教材体系;在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方面,学校应两手抓,一手抓高素质武术人才的培训,一手抓现有师资队伍武术素质的发展,通过师资培训提高武术课教师必备素质,并建立考核和表彰奖励机制;在提高学生习武兴趣方面,要以武术精神激发学生的习武兴趣,要以完善教材来提高学生的习武兴趣,要以提高教师武术素质巩固学生的习武兴趣。课程、教材、教师和学生是影响中小学生对武术认知度的四要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必须相互协调发展,促成中小学生对武术认知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乔晓光.活动文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2]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组编.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与发展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关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研究》课题组组编.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王洪宇,黎细凤.中小学开设武术课的可行性研究[J].搏击·搏击科学.2006(11):61.

[5]刘吉峰,等.武术在中小学校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昌学院报.2006(9):135.

[6]周玉芳,等.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J].山东体育科技.2009(6):31.

[7]万会珍.中小学开展武术课的必要性[J].网络财富.2009(06):128.

[8]张学文,等.中小学武术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