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常用知识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9:24

临床护理常用知识点篇1

在临床实习教学中采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以培养护生的护理核心能力为目标,整合合作、互动、情境模拟、个案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护理临床教学质量。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但具有普通教学能力的共性,更有着护理学科教学能力的特殊性。为了适应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要求,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临床护理教师应具备以下教学能力。

2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对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2.1专业能力临床实习阶段护生主要进行基础护理的实践,同时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专科护理进行学习。临床护理教师首先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丰富的基础护理和整体护理知识及实践技能,熟练掌握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护理知识,并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护生正确评估患者病情,用医学术语对病情进行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记录,指导护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时、充分的评估并给予治疗处置、健康教育、康复指导、药物相关知识宣教等。

2.2教育教学能力实习过程中护生要接触丰富的病例,了解前沿临床知识。临床护理教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典型病例和相关知识点进行系统、互动的讲解,对护理技能操作进行详细示教。学生入科前,各临床科室要根据本专业特点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根据核心能力培养要求提出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进而制定入科教育、教学查房、业务讲座的内容。这就要求临床护理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应用多媒体的能力等。2.3领导能力领导能力包括决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协调能力、指挥能力、沟通能力、亲和能力等。当前医疗市场较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需求更高,患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实习护生自身存在护理技术操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基础知识及临床经验等方面的不足。同时,护生的年龄普遍偏小,实习过程中遇到繁琐的实际工作和意想不到的困难时,往往会出现挫折感。在这种情况下,临床护理教师要有较高的领导能力,才能带领护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良好的沟通和亲和能力,有助于临床护理教师与护生的沟通,及时发现护生的心理波动,并疏导护生的心理问题,提高护生对专业工作的认同感;较强的协调能力和指挥能力,能使临床护理教师合理安排日常护理工作和护理临床教学,实现临床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共赢。

2.4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应用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临床护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并制定教学目标、重点,结合临床工作和教学实际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还要面对患者及家属对实习护生工作能力的质疑和维权。这就需要临床护理教师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公平、公正的评估护生的工作;对日常工作中的突发事件有敏锐的判断力,合理安排协调日常护理工作与护理临床教学的关系,避免护理纠纷发生。

3核心能力教学模式对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

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实习医院各科室的支持,实习医院建立护理教研体系专门负责实习护生的教育和管理问题。医院自护理部到临床科室分别设立内、外、妇、儿、五官等护理教研室,设置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并设立教育学院对护理临床教学质量全程监督。医院制定教研室各级人员岗位职责、护生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估制度等,对临床护理教师进行相关管理和培训。

3.1定期业务培训实习护生入科前,有教学任务的临床科室,按照实纲要求制定本科室的实习教学计划和具体内容、题目,并上报教育学院统筹安排。实习教学计划和内容确定后,在护士长支持下由教学秘书组织科室临床护理教师分别准备具体的教学内容。临床护理教师作为临床护士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能为护生提供前沿的临床知识,但综合专业理论知识、人文学科知识不足,对疾病相关知识点缺乏结合临床病例进行突出的、系统的、互动的讲解能力。因此实习医院和科室定期组织临床护理教师进行专业和教学相关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要求各科室临床护理教师均应按照核心能力教学模式的要求进行实习带教,规范入科教育、业务讲座模式,规范实习护生考试及评价模式。教育学、心理学培训可帮助临床护理教师更好的了解实习护生的心理变化,因材施教、合理组织教学,更好地传授临床知识。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对知识点的学习更加直观,通过应用多媒体课件将知识灵活多样的展现给学生,可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及多媒体使用培训,可帮助临床护理教师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熟练应用于授课中。科室常用技术及最新进展培训,可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专业能力,更好的适应临床教学的要求。

临床护理常用知识点篇2

关键词:护生;临床实习;效果;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207-01

护理学专业通过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两种方式培养和塑造学生综合能力。护生临床实习是护生直观认识临床护理工作和锻炼护理技能、培养护理意识和自信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护生临床实习过程中,主要存在实习师资水平不高、实习项目及时间安排不合理、实习教师与护生之间缺乏沟通、护生与患者沟通能力差等问题,及时发现护生临床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深入发掘问题根源及相关因素,并结合护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及临床实际能力,针对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是帮助护生更好地联系理论与实践、提升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根本。

1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影响因素

1.1护生理论知识不扎实或脱节:临床实习环节是护生锻炼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和培养实际护理意识的环节,临床实践过程的意义和难度均高于理论学习过程,但又离不开基础理论知识的支撑和指导。在护生进行临床实习过程中,很多基础性的护理常识和操作常识严重不足,很多护生进行外科护理实习时,不知道如何打开无菌包;铺好无菌盘之后,不知道其严格的时间限制;有的学生将无菌盘中的无菌物品取出之后,又将物品放回原处。不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导致护生普遍在实际临床实习过程中严重缺乏自信心,更使其难以灵活、高效地完成临床实习任务。

1.2临床实习师资水平不足:护生对临床护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带教教师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护生最终的临床实习效果。当前的临床实习带教教师普遍缺乏对护生的理解和换位思考,没有将护生作为临床实习过程的主体和中心,而是简单地为护生讲解和示范。带教教师在讲解与示范过程中,既没有很好地将操作过程的理论与实际操作方式结合讲授,也没有很好地协调护理技能与护理理论之间的关系,没有根据护生实际理论和技能状况切实提升护生的实习效果。

1.3医院和社会影响因素:当前,社会各界对护士的工作没有充分的理解和重视,没有为护理工作人员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之当前很多护理人员对工作存在不满情绪,使护生对未来的岗位存在失望和恐惧心理。医院对护生临床实习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或没有进行合理的安排,在繁重、紧张的日常护理工作中,没有合理编制护生的带教人和实习项目,安排的带教者水平和素质参差不起,护生很多的临床实习工作经常处于混乱状态,加之医院过多限制护生实践工作,严重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效果。

2提升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对策

2.1注重临床实习中的理论知识培养:基础理论知识是临床实践的有力支撑,临床实践过程的意义和难度均高于理论学习过程,但又离不开基础理论知识的支撑和指导。应将护理工作理论知识进行合理分层,依照一定的层次和阶段对护生进行培养和强化。将最具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在临床实习前期安排到护生的日常教学项目之中,将于护理实际操作相关的理论知识安排到临床实习过程中,并与实际临床实习操作指导有效融合,通过多种方式,帮助护生建立扎实、实用的临床实习理论知识体系,推动临床实习顺利进行。

2.2师资力量合理配置:带教教师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护生最终的临床实习效果。进行临床实习规划之时,应对实习带教教师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和规划。首先,要引入和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临床实习带教队伍,结合不同带教教师的特点和专长合理配置到不同的环节和不同的实习小组。尤其注重带教教师与护生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护生的实习状况和心理状态,对护生的焦虑、恐惧、回避心理及时予以疏导,帮助护生更好地融入到临床实习工作中。

2.3合理安排临床教学:临床实习时间和资源有限,应对护生临床实习的时间和环节有效安排,同时注重对护生操作能力、沟通能力、护理意识等方面的重点培养。在护生临床专业课程教育阶段,应对护生每周的授课和临床实习时间合理安排,随着临床实习的进行,逐渐加大临床实习环节的时间比例,视护生实际适应和培养状况适当调整两种教学环节的比重,直至最终实行全面临床实习教学。临床实习中,安排专门的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学习与病患的语言沟通技巧与非语言沟通技巧,逐渐提升护生的护理意识和沟通能力。

3总结

当前的护生临床实习过程中,主要存在实习师资水平不高、实习项目及时间安排不合理、实习教师与护生之间缺乏沟通、护生与患者沟通能力差等问题,及时发现护生临床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深入发掘问题根源及相关因素,并结合护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及临床实际能力,注重临床实习中的理论知识培养,合理配置临床实习中的师资力量,对护生临床实习的时间和环节有效安排,同时注重对护生操作能力、沟通能力、护理意识等方面的重点培养,全面提升护生临床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常换英.影响护生临床实习后期思想状况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17):1583-1584.Doi:10.3969/j.issn.1009-6493.2009.17.051

[2]滕爱林.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6):73-74.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1.06.124

[3]王小革,郝秀凤,蔡秀芳等.影响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因素及措施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3):421-421

临床护理常用知识点篇3

首先规划实践教学环节:制定符合护理专业特色的《内科护理学》实验大纲及实习指导手册。

建议内科护理学开课初,增设内科护理技能兴趣课(如模拟典型患者的护理等)。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护生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根本,突出护理职业特点,确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调整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设置比例,注重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形成系统、完整、规范化的实训基地,实行紧密、连续、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实施理论-实践教学全程衔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采用“边理论、边实践”全新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实践教学全过程的监控,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践教育方面,以“一主线、五步骤、两对接、社区延伸”的实践教学特色。以“一主线”:以培养学生职业技术应用为主线;“五步骤”:以预见习、校内实验、校内综合实训、医院见习、毕业临床实习来加强护理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两对接”技能考核与临床护理技能操作需要对接,技能考核与护理执业资格考试对接;通过健康促进技能训练将健康知识延伸给个人、家庭、社区。

教学内容有针对性:

教学内容根据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以真实的医院工作任务需求为导向,以护生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根本,突出护理职业特点,制定了完善的实验教学大纲、实训指导教材,每个实训项目均制定了详细、规范的考核标准和操作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护理专业技能考核手册。同时,根据临床工作实际和护理工作的发展,不断以创新的科技知识为导向,动态地更新相关内容;以护理岗位的需求为中心,不断地调整理论知识的偏重并体现在实训实习之中;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经常进行专业能力的分析与分解,提出更多的具体能力要素,使实践教学更具针对性。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新的医学知识、更新新技术等实际操作用于课堂和实验,使教、学、做相结合,实际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重点、难点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课程重点包括: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及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常见病、多发人的全方位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技术。

课程难点主要包括:心电图的分析、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及其初步识别;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及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的全面护理评估、护理要点,以及专科护理操作技术。

针对课程的难点专科护理操作技术问题,采取措施如下:

基础护理技能实训包括基础护理、健康评估能力实训。这两项技能是内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专科护理技能实训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对护生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选取临床常见疾病和常用护理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并对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治、护理进行重点教学。此外,教学内容还兼顾到护士注册考试大纲的要求,为学生顺利通过护士注册考试奠定良好的基础围绕案例设计实践教学-先启发学生讨论应采取哪些治疗、护理措施,然后教师根据临床护理工作过程进行仿真演示,学生进行模拟训练。

加强实验室建设:在保证实验器材数量的同时加速实验器材的现代化,不仅要使实验开出率达100%,而且要使实验形式具有多样性、启发性、直观性和实体感,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实验课效果。

实验及实践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达到声文图并茂,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想向力。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学光盘使学生从直观上产生初步认识。使用模拟人、各种操作器械,由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利用功能齐备而先进的多功能护理人员和高级急救训练组合,让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护理实践操作。

加强课堂实践活动:每一系统疾病理论讲授后,均根据临床典型病历组织同学进行病历讨论和制订护理计划,并完成护理计划的书写上交,教师批改后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反馈。

改革考试方法和内容:实践考试占总成绩的20%。

在配有阶梯椅、黑板、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仿真专科护理实训室内,按临床护理工作过程进行专科护理演示教学及训练,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

见习临床护理工作: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到医院熟悉临床环境。组织学生课间见习,或集中见习。早期接触临床:在《内科护理学》课程进行中见习常见内科疾病的护理,改变以往课程结束后下临床造成理论与临床脱节,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为护理综合实验提供依据。

开设护理综合实验学完专业课及临床见习后,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临床情景,组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模拟临床真实的诊治、护理过程。根据每组学生综合应用临床知识、操作能力及判断能力情况,以小组为单位计分。

实习临床护理工作将课堂知识与临床真实护理工作接轨充分发挥实习医院的实习基地作用:加强与实训基地交流,配合校内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临床见习和实习的机会。

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时,加强临床的带教指导,进一步规范提高实践技能。让学生在临床真实的环境、条件下得到真实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为迅速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临床护理常用知识点篇4

[关键词]脑出血;临床路径护理;Barthel指数;知识掌握率;医疗费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3)12(b)-0144-04

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逐年攀升,脑出血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所关注的热点课题[1]。因为该病具有起病急、进展迅速、预后不佳的临床特点,所以提供一套精心、细致的护理方案显得极为关键。自西方学者首次提出临床路径护理这一概念至今,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已获得了很高的临床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模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况制定一套标准化护理流程图,并指导日常护理实践[2]。这样既能保证护士工作的高效性,更将人文关怀理念充分内化及外延到护理实践中,为患者提供最优化的护理服务,促进其病情预后康复。本研究拟进一步探究临床路径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模式所存在的差异。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7月~2012年12月雅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8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48例,女40例,年龄48~75岁,平均(57.2±1.6)岁。所有患者入院当天均经颅脑磁共振检查,再联合其临床症状及体征,确诊为脑出血,均符合第7版《外科学》教材中关于该病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不存在其他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不存在原发性或继发性痴呆。排除标准:出现脑疝或重度昏迷者;发病时间超过3d者;文化层次小于中学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本研究方案经雅安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纳入的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内容包括对症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环境护理等,护理全程存在盲目性及变动性。给予研究组患者临床路径护理,通过预先制订临床路径表,再根据护理计划落实每项操作,达到规范化及程序化的目的。

1.2.1临床路径表的制订责任护士根据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患者入院诊疗全程中的护理需求和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制订临床路径表。临床路径表的内容涉及患者入院当天至出院当天所有的护理程序,整个表格的设定需围绕人文关怀理念的运用。该表格共制订为3份,分别为医疗版、护理版及病友版。医疗版主要供医生参考,并指出表格中不足及欠缺之处,便于护士进行再次修订。病友版由护士在患者入院当天交付,使患者对自己入院期间将接受的护理项目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进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同时,护士需鼓励患者针对其自身的需求适当调整表格内容。

1.2.2第一阶段患者在入院当天,责任护士需向其详细介绍病室环境及医务人员信息,使患者心中有数。另外,护士需全面评估患者的生理状况及背景资料,以便为护士制订个体化护理方案提供参考。发放临床路径表后,护士应逐条向患者解释具体的护理行为、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并鼓励患者提问及时给予解答。护士需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脑出血诱因、发病机制、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力求帮助患者形成一套系统的知识体系。对于理解存在偏差的患者,护士可采取图片、视频及口授等三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帮助患者强化认知。为了使患者能够内化有关知识,护士次日可邀请患者进行复述,在复述过程中,若发现患者存在错误认知,护士应及时给予纠正,同时对于复述良好的患者,给予必要的物质及言语鼓励。

1.2.3第二阶段术前,护士应指导患者开展各项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并做好备皮工作。对于情感较为紧张的患者,护士应采取鼓励、安慰及劝说等多重心理学技巧以缓解其负性情绪。术后,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肢体活动情况,并做好各管道妥善安置及护理工作。对于术后24h的患者,护士应加强查房次数,观察切口是否渗血、渗液及引流管是否通畅。同时还需记录用药情况及用药后反应,针对所给药物特点制订个体化给药护理方案。对于术后昏迷患者,护士需警惕患者发生压疮、坠床、窒息及引流管堵塞情况。

1.2.4第三阶段大多数患者术后需绝对卧床休息,护士应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以提高生理及心理适应性。另外,在饮食护理方面,应给予高蛋白、易消化和易吸收的流质饮食,以补充能量供给。在这个阶段,应重视患者的四肢训练,首先应定期对患者的关节进行被动训练,避免关节僵硬挛缩。之后,随着患者自主活动能力的改善,指导患者从单个关节的简单运动开始,逐渐过渡到复杂关节运动,整个训练的原则要求从简至繁,从少至多,要求患者坚持训练,每次训练时间达15min,早晚各1次。为了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护士需指导患者训练衣食住行等日常活动,内容包括穿衣、扣纽扣、刷牙、梳头、进食等行为。

1.2.5第四阶段这个阶段是患者治愈康复出院阶段,护士应做好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饮食要求及复诊时间。待出院后,每周开展1次电话随访,了解其近况,根据患者在生活中的困惑给予指导及帮助。

1.3观察项目

①干预第14天末护理满意度情况。满意度问卷由护理专家自制,选项采取封闭式答案,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②干预第14天末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若患者能复述宣教内容的80%以上为良好。③记医疗费用使用情况。④入院当天及干预第14天末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Barthel指数表示。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情况

两组患者入院当天的Barthel指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4,p>0.05);治疗第14天末,研究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76,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第14天末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医疗费用和健康知识掌握率比较

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医疗费用和健康知识掌握率比较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讨论

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是由台湾学者林碧珠教授提出,该模式强调患者入院及出院的最优化护理方案,通过全面评估患者的生理状况、本科室的具体情况及护士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而制订出规范化的护理流程[3]。随着该护理方案在临床上愈发广泛的应用,收到了可观的临床效果。这个模式对于护士而言,需要更加强调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4],主要体现在患者尚未入院前,护士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及以往患者所反映的护理需求,进行全方位的整合,规划出患者住院全程的护理计划[5]。这并不是说临床护理路径表一旦制定,就程序化地执行而不做任何改变。临床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患者,一切均需从患者的角度进行考虑和挖掘[6],所以,待患者入院后,护士还需评估患者的具体病况及其实际护理需求,进而调整护理计划,实现最优化护理。笔者设计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深入了解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所产生的临床效益。

研究结果显明,研究组Barthel指数、相关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由于脑出血患者会引起脑组织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进而诱发神经功能缺损,出现偏瘫或活动功能障碍,临床上以Barthel指数来反映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7]。临床路径护理充分考虑到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在术后第三阶段,护士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指导患者活动关节,练习动作,进而帮助患者形成新的神经传导突触,提高日常活动能力[8]。在第二阶段,大多数患者出于对手术的陌生感及术后预后未知性的担忧,常会出现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9]。护士需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疾病及手术的系统知识。当然,由于医患之间医学框架知识的不对等性,患者可能不能较好地掌握相关内容,甚至会出现认知偏差[10]。因此,护士需采取复述的方式鼓励患者回想相关健康知识,帮助患者内化及吸收,以形成正确的认知期待。这对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手术成功率的提高起着重大的临床意义[11-12]。借助健康宣教的深入开展,研究组患者对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在整个临床路径表的设置过中,都是以“人为关怀理念”作为护理实践的导向及精髓[13],因此,患者在接受护理治疗时,会感受到舒心、贴心、安心及放心,进而提高心理安全感及护理满意度。正是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是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并将护理技术应用于临床,进而达到节省医疗资源和住院费用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于脑出血患者而言,开展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和护理满意度,同时还能节省医疗费用,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金兰,陈玉霞,彭红霞,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7):13-14.

[2]任秋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健康教育[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5(7):657.

[3]张秀俊.临床护理路释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哈尔淡医药,2009,27(6):58-59.

[4]曾萍.临床护理路径在56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8):175-177.

[5]张伟贞.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2,4(5):400.

[6]孙丽娟.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卒中病人健康教育中应用[J].家庭护士,2009,8(5):189.

[7]王小玲,武爱萍,陶莉,等.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0):143-144.

[8]陈立琴,韩英霞,闫洪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8,12(22):3228-3229.

[9]陆美菊.28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J].右江医学,2013,41(3):469-471.

[10]刘萍.老年脑出血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346-348.

[11]罗风云.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747-748.

[12]刘华,朱卫虹,高秋菊,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7):45-46.

临床护理常用知识点篇5

[关键词]临床药学;重症监护病房;肿瘤医院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c)-107-02

experienceofclinicalpharmacyatintensivecareunitofcancerhospital

LiUYing,ZHanGYan-hua,ninGHua

(pekingUniversitySchoolofoncology,BeijingCancerHospital&institute,Beijing100036,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introducedexperienceofClinicalpharmacyatintensiveCareUnitofCancerHospital,mainlyfromthefollowingfivepoints:clinicalpharmacistshouldhaveboththeknowledgeofpharmacyandmedicine;takepartinthewholecourseof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communicatewithdoctors,nursesandpatientsthoroughly;masterprogressesofworkinowndepartmentcompletelyanddeveloptheservicequalityofClinicalpharmacychronically.itishopedthat,theseexperiencecangiveourfellowssomehelpandpromotethedevelopmentofClinicalpharmacy.

[Keywords]Clinicalpharmacy;intensiveCareUnit;CancerHospital

临床药学是以研究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是药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1]。合理使用药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是医师、药师和护师共同努力的目标。本文主要介绍我院临床药师在iCU的工作体会,希望能为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1掌握全面的、专业的知识

临床药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临床药师在具备专业药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此外还需要具有信息检索、人际沟通等多方面的能力。临床药师开展工作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服务对象或选择罹患某一类疾病的患者群体,或选择使用某一类药物的患者群体,虽然出发点不同,但随着工作的深入,二者殊途同归,均以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为最终目的。

作为一名在肿瘤专科医院iCU工作的临床药师,其知识结构要多元化,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1药学知识

首先,要掌握临床常用抗肿瘤药的相关知识,特别是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如阿霉素的心脏毒性与其累积剂量有关,对于既往应用阿霉素类药物化疗,又无心脏疾病病史的患者,在iCU期间如果出现了难以解释以及常规处理难以解决的血液动力学方面的问题,则应首先排除这一因素。我院iCU患者多为外科手术后患者,因术前并发症多,基础情况差,术后需入iCU密切监护;少数患者来自内科,但病情复杂,多为肿瘤晚期危重症患者,进行过多次放、化疗治疗,多有全身脏器功能受损。因此,需要格外关注患者的既往治疗史,特别是抗肿瘤药物治疗史。其次,要掌握病房常用药的药学知识。如抗菌药、抗心律失常药、抗高血压药、血管活性药、肠内或肠外营养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用药等。此外,还要熟悉抗肿瘤辅助用药,包括放化疗增敏药、免疫调节剂、中成药等。

1.2临床医学知识

临床药师要了解病房常见疾病诊治的基本过程,理解临床常用专业术语的含义,掌握临床常规检查、检验结果的正常值以及异常值所代表的意义等。临床药师身在临床,就要培养自己的临床思维,一个药是否要用及如何使用,既取决于药物本身的特性也取决于患者的病情。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错综复杂,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在了解药物的同时也要了解患者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具有临床知识和临床思维。

2全程参与临床诊疗活动

肿瘤专科医院iCU的患者除患恶性肿瘤外,多属高龄,并有多种并发症,病情重,情况复杂,病情变化大,此外,流动性也较大。重症患者在iCU期间接受的是医护人员24h的全程密切监护,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及陆续回报的各项检验、检查结果不断地调整治疗措施,其中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是最常见的。因此,需要临床药师尽可能把时间和经历都投入到病房工作中,与临床医护人员共同监护患者。但临床药师的工作不能仅限于临床,还要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相关知识的检索和学习,参与科室的常规工作及医院、科室等安排的其他相关工作。因此,需要临床药师根据自身实际工作环境,对具体工作进行合理安排。

笔者所在医院具有良好的信息网络,临床药师可以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随时查阅医嘱及时跟踪临床动态,因此在时间安排上较为灵活。我们临床药师的日常工作主要分为以下两部分:

2.1固定部分

包括以下部分内容:①上午参与临床早交班及查房,了解病房患者的总体情况,确定重点药学监护对象。参与开具医嘱,为临床医生提供相关的药品信息,如短缺药品的供应情况,替代药品情况等;回答有关药物使用方面的问题,如药物的作用机制、药动学特点、用法用量及如何根据肝肾功能调整药物剂量等;向护士提供关于药物的配置方法、保存条件、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帮助。如盐酸氨碘酮应用葡萄糖溶液稀释,肠外营养液配置后应在24h内输完等。与有沟通能力的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既往用药史,满足患者对用药知识的需求,使其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②下午,首先通过HiS,浏览病房患者用药情况,对于医嘱中出现的用法用量问题及时通过电话与主管医师沟通后建议对问题医嘱进行更正。其次重点关注上午确定的重点药学监护对象,结合患者病情,参照各项检验、检查结果,逐条对应分析医嘱,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将以上内容记录到药历中。

2.2机动部分

根据临床具体安排,参加病房的疑难、死亡病例讨论,帮助医护人员查询与药物相关的专业文献等。例如,近期血液制品供应紧张,尤其是临床常用的人血白蛋白。肿瘤为慢性消耗性疾病,支持治疗对于肿瘤患者特别是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包括肿瘤晚期及肿瘤术后患者尤为重要。人血白蛋白是进行支持治疗的主要用药之一。以往,我院患者的人血白蛋白应用较普遍,尤其是手术患者,术后常规给予人血白蛋白进行支持治疗。经过检索有关文献[2],人血白蛋白适应证主要包括严重感染、创伤所致的低血容量;肝硬化、肾病、营养不良所致的低蛋白血症;烧伤等。与晶体液和其他胶体液相比,目前的证据并不支持人血白蛋白能够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将此信息提供给临床医师之后,人血白蛋白的使用有所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药剂科药品供应的压力。当患者病情必需时,临床药师会协助医师与药房联系,满足临床用药需求。由于iCU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各种实验室检查相对频繁,医护人员工作繁忙,难免忽视遗漏某项检查结果。此时临床药师可以“拾遗补漏”。临床药师在通过电子医嘱分析患者用药时会帮助临床医师发现这些被遗漏的问题。例如,1例肝癌术后患者,常规应用盐酸氨溴索和泮托拉唑钠预防术后并发症。该患者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史,术后aLt:176U/L,aSt:194U/L,医师仅注意了保肝药的使用,而忽略了其他药物对肝脏的影响。盐酸氨溴索一般的用量为15mg/次,2~3次/d;泮托拉唑钠的一般用量为40~80mg/次,1~2次/d。这两种药物均经过肝脏代谢,对于肝脏功能受损的患者应酌情减量。据此,建议临床医师调整上述药品用量。临床医师同意并采纳了药师的建议。

3深入地与医、护、患多方进行沟通

首先,要向临床的医护人员学习临床知识、临床经验甚至包括药物治疗的知识和经验,尤其是刚进入临床工作的药师,能够在较短的时间获得临床医护人员多年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是尽快步入临床药学工作的捷径。其次,要与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工作的发展和进步要建立在和谐的工作环境基础上,临床药师作为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的一份子,有责任和义务维持临床原有的工作秩序,并为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而努力。最后,要做好桥梁作用,在医、护、患及药剂科之间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向本科室反馈临床有关药品需求、替代、使用等方面的问题,向临床有关合理使用药品的信息,向患者交代用药注意事项,将患者的既往用药情况以及用药需求提供给临床医师等。随着沟通的不断深入,与临床的合作关系不断稳固使得临床药学服务质量和水平得以不断提高。

4熟悉掌握本科室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

临床药师工作必需以熟悉本科室的常规工作为依托。需要熟悉医院的基本药品目录,尤其是目录中药品的品种、规格、生产厂家、用法用量等,熟悉本科室的常规工作流程,如药房摆药时间的规定,借、退药的相关手续,新药购进流程,临时购药流程等,特别是短缺药品的供应,紧急停用药品的通报等。

5临床药学服务质量需要不断提高的长期性

临床药师需要不断地积累工作中的经验,除熟悉临床常用药的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事项等内容外,积累关于药物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方面的知识尤为重要。对于临床不常用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使用方法则是需要重点掌握的,以便再次使用时,及时为临床医师提供使用信息。例如: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等药品临床不经常使用,医师用药时需要临床药师提供药品说明书及与其相关的信息等。因此,对于以上信息的记录是极为重要的,书面记录既便于记忆又便于日后遗忘时查找,并可根据记录内容定期进行总结。正所谓“记所做的,做所记的”。笔者在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常规记录有:每日查房记录,重要信息摘录,iCU常用药品说明书及药品信息汇总表等。以上资料和信息的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而不断积累,有助于寻找更多的临床药学工作的切入点,丰富临床药学的工作内容,也不断提高临床药学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赵蕊,吴翠芸,吴礼宜.重症监护室临床药师服务模式探索[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8):639-640.

临床护理常用知识点篇6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输尿管结石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344-02

临床路径是由医生、护士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制定的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最适宜、具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临床服务计划,以加快患者康复,减少资源浪费,使患者获得最佳和持续改进的照顾品质[1]。临床路径作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成效管理模式正在引起医学界的关注[2]。钬激光碎石术是一种建立在输尿管镜操作基础上的手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新技术,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有效率在87%-97%.其有效性、安全性和治疗成功率高于其它方法[3]。因此,将临床路径引人临床护理,为患者人院至出院治疗及护理全过程提供有时间框架的、有序的、高效的照顾势在必行。我科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100例行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2012年1月~20l2年9月在本科行输尿管结石激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20~65岁。实施临床路径管理,随机抽取2011年1~10月收治的50例同类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30~66岁。对照组按照外科护理常规进行常规护理。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布、文化程度、疾病种类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人员选择。科室内成立Cp实施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Cp知识培训。由科护士长对所有参加实施Cp的医护人员进行Cp知识培训,主要内容包括Cp基本知识、资料收集方法、表格的使用、Cp的意义以及应用前景等。

1.2.2Cp表格的设计。

由小组成员以卫生部的临床路径为框架,参照1997年美国东南外科协会制定的临床路径10项标准,即医疗措施、评估、检查和化验、活动、治疗和护理、饮食、宣传指导、监测、出院计划、治疗护理结果制定临床路径表,每个项目都有相应的每日标准医疗、护理计划。医疗版内容包括主要诊疗工作、重点医嘱内容、病情变异等;护理版内容主要包括入院指导、检查、用药、治疗、饮食指导、活动、健康教育等。具体方法:入院后,医生按照Cp医疗版表单,实施诊疗、检查、用药工作,责任护士根据护理版Cp表单,从患者入院的当天认真做好入院评估开始,严格执行临床路径实施治疗和护理。医护人员每日评价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已执行的打“√”,填好护理表单。责任护士每天按照Cp内容进行健康教育,责任护士每天进行效果评价,对效果不佳者则予以反复宣教,直至掌握教育内容。

1.3评价标准

(1)住院天数:产生床位费用的实际住院天数。(2)患者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患者满意度表格。每个问题设“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等4个等级,一共25条项目,分别记4、3、2、1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满意度越高。(3)患者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患者属健康教育知识掌握评分表设计。根据本疾病特点制定健康教育知识掌握评分表,主要包括饮食、运动、不同结石的防治、药物治疗注意事项、出院指导、定体格检查6个方面,共25项内容。每个问题设“知道”、“大部分知道”、“小部分知道”、“不知道”等4个等级,分别记4、3、2、1分。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说明健康知识掌握越好。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试验组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见表1

3讨论

3.1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s)起源于1950年国外的工业

质最管理体系,实施结果证明对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有重大价值。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波士顿的新英格兰医疗中心第一次成功地将临床路径应用于健康照顾系统。近20年临床路径在美、英、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得以推广应用,旨在控制日益高涨的住院费用,通过缩短患者住院日、提供兼顾效益一成本的高质量治疗护理[4]。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有较明显的减少,这使得减少患者的就医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可利用率,在固定的时间里医院可以收治更多的患者,使患者的病情不会因等待床位而拖延,从而缓解有限的医疗资源与患者就医人数较多之间的矛盾。

3.2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临床护理路径单从住院日到术前日、手术日、术后日、出院日对护士的工作重点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临床路径理清了护士的工作思路,使各项护理工作有章可循,避免了护理工作零乱的局面。同时给病人提供系统、规范护理。示范病房护士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让病人得到了快速、便捷的服务,护理工作也从简单的完成任务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多方面、全方位,全程的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的试验对于患者而言得到了更全面的整体护理,对于护士而言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护患沟通的同时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3.3实施临床路径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根据输尿管结石的疾病特点和钬激光碎石术的手术性质,我们制定了临床护理路径单,根据每天患者所遇到的问题设立了不同的健康宣教内容,宣教的健康知识从患者入院开始,随着检查、手术、术后恢复等不同的阶段逐步展开,做到宣教与患者实际所处阶段相一致,让患者得到安全感,这样的同步宣教也使得试验组的患者在健康知识掌握上有了明显提高。

4小结

在使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患者中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是对于整体护理的一种尝试,相对于常规护理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减少,疾病知识掌握和满意度均有提高。护士明确整个治疗流程的各个重点,使工作化被动为主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患者得到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方丽珍.临床路径---全新的护理服务模式.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6

[2]雪丽霜.日本对临床护理路径管理的研究.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12):547-549

临床护理常用知识点篇7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所选取的参考数据均来自我校学生本学期病理教学改革前与改革后的考试成绩,共1538人。根据日常教学工作经验分析与总结临床护理特性和特点以及护理学专业教学中病理教学内容的不足之处,制定教学改革策略,验收实践操作结果。

1.2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主要分两个方面:校内部分和实践部分。校内部分主要由学生护理学综合考试分和病理学考试分组成,满分各100分;实践部分主要是临床实践评分,由院内护士对学生护理质量和护理表现进行评分,包括:护理专业知识(40分)、护理态度(10分)、临床应用能力(20分)、临床应变能力(20分)、自主评分(10分),满分100分。

1.3统计方法

使用计算机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两组病患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均值±标准差代表两组病患的计量数据,用χ2对两组病患的计数数据进行检验。

2结果

根据本次研究数据将病理教学改革前后学生考核成绩以及医院实践操作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

3讨论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在护理学专业教学中开展病理学教学改革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病理学专业知识,而且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护理学专业技能,对学生未来的临床工作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临床护理工作的特点就是专业性强、护理技能要求高、临床应变能力要求高、责任意识强。就当前医疗体制发展来看,医疗与护理工作必然会向整合化方向发展,但多数护理专业院校并没有开设病理学知识教育,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也存在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想分离的情况。所以在护理学专业教学中加入病理学教学以及实时地开展临床护理实践是非常必要和紧要的。想要做好护理学专业的病理学教学改革我们就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①加入病理专业教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根源,加强病理学教学可以提升护理学生对疾病来源的认识,进而促进护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充分地了解疾病危险因素、注意事项、治疗措施。如在精神外科护理中护理人员不仅要知道对脑出血的护理对策,更要清楚不同的脑出血情况的成因、预后、危险因素、治疗方法。这样能够使护理内容能够更好地医疗内容进行衔接,使医疗与护理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②丰富课堂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快、更好、更真切地体会护理技能、学习护理知识,加入虚拟实践课堂,让学生在课上模拟临床护理操作,以到达最佳的学习效果。这样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临床护理的应变能力,降低心理压力。

③开展临床护理实践,虽然学校所学护理面较广,但在临床工作中护理方向较专一,对护理知识的专业性和熟练度要求高。所以在校期间还要多组织医院实际护理实践,让学生在护理实践中锻炼自身的护理技能,牢固病理学知识,使两者能力更快、更好地融合,为学生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临床护理常用知识点篇8

作者:成红梅

关键词神经外科;护生;临床带教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7256(2011)15-0111-02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习护生巩固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临床技能训练的关键性环节[1]。因此,有效的临床带教能让实习护生更快地适应临床,实现护理角色的转变。现将神经外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神经外科是我院重点科室之一,护理组分为神经外科和脑病中心两个护理单元,脑病中心开展床位70张,除开展神经外科常规手术外,还包括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脑血管的介入手术等。护理人员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7人。每年接收大专学历的实习护生30~40名。

1.2方法

1.2.1制订带教计划我院安排实习护生在科实习时间为4周,因我科护理专科性强,病情较复杂多变,因此时间较紧迫。为了能够让实习生更好地了解临床知识,合理地制订带教计划就显得相当重要。我科根据实习护生的实习大纲及科室特点精心制定带教计划,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①切合实际,除神经外科常规护理以外,尽量以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带教为主;②合理安排时间,什么时候进行小讲课、护理教学查房、操作演示等必须严格标明;③责任落实到人,带教形式主要采取“一对一”的固定跟班模式,带教老师职责明确,严格要求,要求人人熟知带教内容。

1.2.2带教方法①入科安全教育:由于护理专业在学校中神经外科的专科知识学习较少,理论知识相对较薄弱;另一方面,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多,病情复杂,工作强度大,存在着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因此,我科在每批实习护生下科后都进行入科教育。入科教育内容如下:a.实习护生入科后由带教组长对本科室进行概述性的讲座,并将讲座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主要介绍科室特色、实习期间的要求、疾病收治种类、职业防护及如何避免一些不安全因素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消除实习护生的陌生感,同时也使其对神经外科有初步的了解。b.介绍带教老师情况,并要求每位实习护生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出现特殊情况时能及时联系,如临时护理查房、科室危重患者的抢救等。c.随着社会越来越进步,患者和家属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故患者与家属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也包括实习生。带教组长会告知护生掌握沟通的技巧,使其认识到如果是自己不能回答的问题时,不要随便回答,以免引起护患纠纷;实习护生也要学会保护自己,避免临床工作中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出现。d.带教老师除要教授临床知识与技能外,还要言传身教,教学生如何礼貌待人。在为患者做任何处置前,应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学会礼貌用语,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②定期小讲课:神经外科工作忙,带教老师在临床带教过程中,由于要完成大量的工作,往往给实习生进行讲解的内容相对较少,不够详细,故科室定期组织小讲课对提高实习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小讲课每周安排1次,一般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2]。小讲课安排如下:a.神经外科收治疾病范畴及疾病的病情观察内容;b.神经外科常用药物的作用、用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c.伽玛刀治疗及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d.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护理特点及注意事项。小讲课的授课人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带教老师担任,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授课,注意结合临床病例进行讲解,要求实习生做好笔记,课后进行提问,以巩固课堂知识。同时,如果本科有讲课时也要求实习生参加,并做好笔记。③操作演示:实习护生进入临床科室后,不能即时将学校所学的临床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神经外科护士工作量大,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护理人员会依个人习惯而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操作,忽视了规范化操作的环节。我科为了让实习生培养其良好的操作习惯,要求带教老师统一规范操作,并进行操作的考核,合格后再给实习生进行示范。带教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每步操作的要点、注意事项,并在大的流程不变、不违反操作原则的情况下注意操作的灵活性。实习护生要带着问题学习,在进行操作演示前,要求带教老师根据临床病例,设计好与操作相关的题目,让实习生围绕着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④出科理论及操作技能考核:出科理论与技能考核能帮助带教老师了解实习护生对神经外科知识的掌握情况。理论考试采取试卷笔试的形式,技能考试要求护生进行实际操作,并按操作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理论试题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针对实习1~3个月的护生,主要为基础知识的考核,包括规章制度、基础护理、原则等;第二阶段针对4~6个月的护生,主要为基础知识与专科理论相结合,包括神经外科病情观察内容,专科护理要点等;第三阶段主要针对6个月以后即实习后期的护生,理论考核以综合知识为主,除专科知识外,还包括病例的综合分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能较客观地反映教学效果,但这并不能代表护生全部成绩,出科成绩中有一部分是平时成绩,包括护生的学习态度、服务态度、病历书写、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等。⑤评教评学会:在实习结束前,由带教组长组织进行评教评学会,护士长参加。带教老师与护生要进行交流,希望护生能提出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带教老师的不足之处,使带教老师改进带教方法,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在以后的带教中提高教学质量;带教老师对每位实习护生进行讲评,对实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肯定与鼓励,进一步提高实习生的实习热情。

临床护理常用知识点篇9

【关键词】临床带教;分级管理;效果

doi:10.14033/ki.cfmr.2017.12.08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7)12-0154-03

实习,是护生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护生操作能力的关键所在[1]。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与拓展。同时,临床带教方法与带教质量存在密切联系,对护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存在一定影响[2]。分级管理,是一种合理的新型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相较于传统常规管理模式,灌输式带教内容有所削弱,按部就班的带教过程不再突出,通过不同层级的带教管理,提高护生综合素质,促使护生全面发展[3]。基于此,为探究临床护理带教分级管理的效果,笔者所自医院以100名护生为对象,分别给予常规管理与分级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的100名中职护生,均为女生,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年龄16~20岁,平均(18.6±1.03)岁。观察组年龄17~20岁,平均(18.5±0.9)岁。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护生分科后,直接交由临床科室护士长管理,护士长指定带教老师,由带教老师全权负责护生的实习。

观察组采用分级管理模式,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院级管理:医院相关领导重视临床带教,密切联系护理带教质量与业务发展,定期组织培训,提高下级管理部门与临床带教老师的责任感,为护生带教质量提供保障。(2)护理部管理:首先,护理部以临床带教计划为依据,指导带教工作的开展,优化“护理部―带教组―护士长―带教老师―护生组长―护生”的管理模式,制定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带教方案,例如,选定带教老师、带教具体要求、控制带教质量、反馈等。其次,带教前4~7d,组织岗前培训,指导护生学习护理规章制度、操作流程、行为及礼仪规范等,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简单介绍带教计划,促使护生大致了解实习流程。最后,以季度或月为标准,组织总结会,全面掌握护生实习状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具体情况为依据,适当调整带教计划。采用科学的双向评估方法,评价临床带教。(3)科室管理:选取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护师作为带教老师,结合科室特点,安排带教任务,护士长对带教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并检查带教质量。临床带教时,带教老师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护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护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至实习工作中来。(4)带教老师管理:带教老师必须以身作则,给护生树立良好形象。临床带教过程中,坚持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利用多种教学方式,例如,情景教学、角色扮演等,以最大程度开发护生,促使护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提高专业操作能力。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护生实习结束前1周,对护生实习具体情况进行考核。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主要涉及基本理论知识、护理操作和法律法规,100分为满分,分值越高,说明掌握情况越好。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护生对护理带教的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层次。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实践研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应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考核成绩

对比两组护生各项考核成绩,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带教满意度

对比两组护生带教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临床带教是护理教学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有助于护生高效结合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促使护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获取具有专业性的技能、行为与态度。简言之,临床带教指学生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4]。临床带教中,采用分级管理模式,促使临床带教达到整体化、规范化、系统化标准,明确划分职责,在各司其职的前提下,加强不同级层间的合作、交流,确保临床带教工作有序开展,提高临床带教质量[5]。

3.1提升护生综合实践能力

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护生理论结合实际,提升护理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护生转换角色的关键所在[6]。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人们更加重视临床护理质量,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临床护理面临新的挑战。基于此,培养与时代相符合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显得尤为重要[7]。分级管理,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通过不同层级的管理,从多个方面开展临床带教工作,推动护生全面发展。本次研究的100名专职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分级管理。结果,观察组基本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法律法规考核成绩分别为(91.6±4.73)、(89.5±6.24)、(85.7±6.8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5.39)、(83.7±5.92)、(76.8±5.01)分。可见,护理临床带教过程中,应用分级管理,激发护生实习兴趣,调动护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达到提升护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目的。

3.2增加护生带教满意度

分管理以不同层级不同特点为依据,结合护生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层级管理计划,通过规范的流程,对护生进行带教管理[8]。在此过程中,护生是主体,以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为目标,促使护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专业操作技能,增加护生对临床带教的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过程中,应用分级管理的观察组临床带教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常规管理的对照组的86%。可见,临床带教过程中,采用分级管理模式,有助于增加护生带教满意度。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带教中,采用分级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琴.分级目标管理在实习护生带教管理中的应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6,27(4):135-136.

[2]马莉.实施临床护理带教分级管理的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2):96-97.

[3]李建芬.分级管理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5(4):34-35.

[4]刘萍凤,冯丽嫦.分级护理管理模式提高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探讨[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1,30(8):175-176.

[5]黄中英.临床护理带教评估结果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2010,17(22):20-22.

[6]张爱琴,方颖.护生压力状况分析及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5):93-95.

[7]李玉美.实施临床护理带教分级管理的效果及评价[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16(10):96-97.

临床护理常用知识点篇10

1联系临床用药,突出《药物应用护理》学科改革特点

《药物应用护理》是一门医学基础课,是连接基础课和临床专业课的桥梁,以微生物、生理、病理、免疫等学科知识为基础,与内科、儿科、外科、妇科等临床知识密切相关,各科知识在本门课程中相互渗透,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药物应用护理》教材与以往《药物学基础》教材不同,以往的《药物学基础》以药物作用、作用机制、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为主,而《药物应用护理》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和执业资格考试紧密联系,突出表现在用药前、用药中及用药后的护理上。注重药理学的应用性。但是,《药物应用护理》教材中有些内容明显滞后或过时,有些新药的理论和应用空缺,所以在教学中应联系临床用药,及时补充、渗透、更新内容,使药理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教育重在技能培养的教改精神,培养出适应新的医学时代和不断变化的医药需求的合格人才。

2联系临床用药,学用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医药发展日新月异,药物替代和更新周期大大缩短,表现为药物的品种多,新药特药层出不穷,《药物应用护理》课本上所收载的药物,通常是经典的药物,即疗效确切,作用机理明确的药物,而大部分临床应用的药物特别是新研制的药物不能出现在课本上,或者制剂中的主药为课本内容,通过增加其他的附加剂或改变剂型等形式而改变药物名称出现在临床上,学生虽然在课堂学习很努力,对课本内容非常熟悉,但是,当他们进入临床实习时,面对的药物名称却是陌生的,更谈不合理的用药护理,而且,临床医生书写药名的方式及用药的习惯往往与课本有一定差异,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没有实用性,所以教师为了避免学与用出现脱节,在讲课时要结合课本相关的内容联系药物的临床应用,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拉近学与用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便于学生接受知识。

3联系临床用药,关爱患者,提高医疗纠纷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