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2:50

社区文化的内涵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学校文化;地方文化;融合途径

作者简介:朱有明(1980-),男,江苏盱眙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张薛梅(1976-),女,江苏盱眙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房地产经济。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1-0031-05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唯有强化内涵建设,营造良好的高职教育环境,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素质较高技能过硬的人才。在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过程中,文化内涵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而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是有效保障其内涵建设成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相关概念

(一)内涵建设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主要指高职院校的各项制度及管理建设,包括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以及文化建设等内容,与传统的高职院校硬件设施建设相比,内涵建设抽象性更强,衡量其内涵建设水平的指标主要是高职院校的管理建设状况。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逐步由制度、管理建设向文化建设深化,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实施途径之一就放在了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区域文化的结合上[1]。

(二)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一般是指文化的载体所反映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人类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总结、积累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体现。无论何种文化,其本质性的、深刻的内涵是哲学,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生存思想与方法的各方面体现。优秀的文化是需要人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与弘扬的,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等,如果不能很好地与现实生产生活紧密融合,造成文化的历史缺位,就谈不上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三)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或称校园文化,指的是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形成的,可以反映出学校的办学宗旨及师生价值观念的一种精神和倾向。学校文化具备了文化属性,其不以强制性作为建设手段,而侧重通过学校管理者及教学者营造相应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学校文化,并对其思想行为加以引导。学校文化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不同学校具有不同的学校文化,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关联较为密切。

(四)地方文化

地方文化也称为地域文化、区域文化,主要是指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各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基于文化背景的特定文化,这种文化与地理空间存在较强的匹配性。在地方文化的形态和构成上,既可以完全按照地理空间及区位来划分,如城市文化、乡镇文化、农村文化等;又可以将文化空间作为划分依据,形成诸如沿海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等;还可以按照地方工商业特色分为徽商文化、浙商文化、苏商文化、晋商文化、粤商文化等,甚至于更小地域的特色工商文化,如江苏省无锡市的锡商文化等。现阶段所倡导的地方文化,其外延更广,涉及到区域人们工作生活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都可以视为地方文化内容。

二、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加以融合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本科高校相比,高职院校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又要侧重专业技能训练,学生的后续就业也具有高度的区域指向性,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以内涵建设及教学质量为中心点,在文化内涵建设中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加以融合,为学生投身区域经济建设做好铺垫。此外,高职教育在学生就业上也带有一定的指向性,通过将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加以融合,能够增强学生的区域文化归属感,便于优化及稳定区域人才结构,对区域经济及文化的发展大有裨益。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客观需要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主要是对学校的制度、管理及文化等软性层面进行建设及规范,而制度及管理的建设又离不开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参与及指导。纵观我国高职院校建设,一方面经历了高职生源扩招及规模化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也凸显了高职内涵建设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在此背景下,众多高职院校纷纷注重在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创建等层面加以提升,并将教学、管理、服务的质量在学校文化中予以体现,借助学校文化来提升学校的内涵和价值,同时学校文化又是对地方文化的提取和淬炼。

(三)高职院校提升学生素质能力的保障

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依托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能够提高内涵建设的实效性,在将地方文化中与学校教育及专业学习紧密相关的地方特色文化和企业文化引入到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能够使高职学生深入及时地感受地方和企业对人才素质能力的需求,从而促使其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其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其毕业与就业的无缝衔接创造条件。此外,高职院校的教学具有较强的程式化,涵盖了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实践操作及定岗实习等环节,高职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主要局限在学校及实习企业中,无法全面接触到社会的各类信息,而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能够使学生从校园中获取必要的文化信息,有助于保障其素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四)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般而言,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其主要的参考依据是社会行业人才需求,以此为基准来开展人才教育及培养,使其具备相应的技术操作能力及职业素养[2]。但在这一过程的具体实施上,在开设相关的理论及实践教学课程时,以人才市场需求为依据的教育模式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无法及时掌握社会行业发展动态和人才岗位需求上的更新变化。此时借助于地方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融合,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对地方区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及时丰富高职课程内容,提高高职教学的前瞻性,也能够带动高职学校文化建设,进而为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三、基于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视角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对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内涵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

作为两种文化形式,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带有其各自的独立性,一方面其具备了互相融合的基础和可能,另一方面在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长期发展中又受限于各种因素而较难真正交汇。在此背景下,有些高职院校在内涵建设上,往往将两者加以割裂,主抓教学质量及科学研究,在文化建设上也偏于一隅而无暇顾及与地方文化的有效互动,由此导致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完整度不高,无法实现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有效互补。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覆盖面不广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也带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既需要持之以恒的实践,又需要在内涵建设的各个环节加以贯穿[3]。纵观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多数高职院校仅是通过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寻求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一方面并未彻底调动起学生参与此类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难以使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覆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方方方面,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结合尚需进一步完善。

(三)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规划性不强

从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来看,与普通本科高校相比,高职院校通常是由中专院校合并升格演变而来,其不具备先天的文化底蕴,由此也使其教学、实践及管理活动表现出较浓厚的中专院校色彩。在高职院校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基础并不牢固,需要围绕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进行科学设计规划,以使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互相哺育,尽快提升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及教育实力。但从实际情况看,高职院校在内涵建设中普遍存在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规划性不强、融合过程随意性过大等现象,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流于形式。

(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在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机制上亟需完善

以上三方面的问题,归根结底,主要是由于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机制匮乏所致,受此影响,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在融合过程中实效性和稳定度不强。首先,从法律层面上看,现阶段尚未制定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有效融合的法律法规,两者融合的规范性无法保障。其次,作为社会企业来讲,其一方面能有效接纳产教结合及校企合作的理念和模式,另一方面又缺乏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注和有效涉入,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看似与社会及行业企业间的关系得以加深,实则其融合度尚有所欠缺。第三,高职院校自身也没有成立负责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的专门机构,无法针对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给予有效指导。第四,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隶属于省管,与地级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缺乏深度有效联系,更谈不上与地方文化建设主管部门与行业组织的合作,缺乏沟通衔接的工作机制,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与指导。

四、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有效融合应遵循的原则与路径

(一)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应遵循的原则

1.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应注重凸显院校的办学特征。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以院校的个性及办学特色为主要标志,在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地方文化,特别是特色文化和企业文化加以分析研究,然后将之灌输到学校文化中,增添院校文化底蕴。与此同时,作为高职院校而言,其在培育办学特色的过程中,要对地方文化进行提炼,提高地方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匹配性,建设独具特色的高职教学环境[4]。

按照上述原则,作为一所以商科为主的高职院校,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办学中主张天道酬勤、商道酬信,形成了浓郁的商科办学氛围。无锡的“锡商文化”源远流长,如民族工商业创业精神楷模的荣氏家族企业,缫丝业首屈一指的薛氏集团,面粉、棉纺实业家唐保谦、唐星海父子,以及现在的海澜集团、阳光集团、红豆集团等,人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开放、灵动、务实、创新的精神,是一种公平细腻、正心诚意、勤俭自持、践约守信、谦让包容、勇往直前、审时度势的文化[5]。借助这些文化,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既充分利用了地方区域文化的精髓,强化了学校内涵建设,又促进了学生的价值观念深化和升华,是地方文化服务于高职学校文化内涵建设的典型。

2.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应强调地方文化的具体要求。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尤其是与地方文化中所涉及到的企业文化如何有效衔接,是开展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时应着重探讨的问题。在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加以融合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地方文化的特色及优势,丰富补充学校文化;另一方面要针对地方文化中所涉及到的职业素养要求等内容,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通过完善学校培训设施、管理制度等途径,来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合作意识、诚信观念、创新能力等加以着重培养,从而使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既凸显办学特色,又彰显地方特色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为学生的后期就业做好铺垫。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所处的地理区位较为优越,是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较为快速的区域,无锡的发展主要依托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精细加工等制造业和物流、旅游等服务业,地方企业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形成了相应的企业文化。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内涵建设时,在对地方文化加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会经营、懂管理、善沟通、重诚信”的商科人才特质,以经营教育、管理教育、沟通教育、诚信教育“四育并举”的教育内容体系和科学多样的方法和手段,以政、行、企、校“四方联动”为机制[6],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和企业文化要求,注重对学生的岗位素养及职业技能进行双向培训,为当地企事业提供了职业精神、文化素养、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俱佳的高职人才。

此外,无锡历来就是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无锡的民营企业众多,曾经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苏南模式”的代表,具有浓厚的创业氛围与环境;地方政府也一直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各种优惠和扶持政策。作为高职院校,要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紧跟地方发展脉搏。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早在2004年就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开展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渗透到教学环节中,注重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与创业能力,形成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工作全方位开展、对象全面覆盖的创业教育格局和“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为内容的“三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7]。多年来,学校创业教育成效显著,涌现出一大批自主创业、团队创业和岗位创业的先进典型,利用地方浓厚的创业氛围将创业教育打造成为学校文化特色。

(二)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有效融合的路径探究

1.提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对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重要性的认识。作为高职院校管理者来说,其应科学认知作为一所高校所肩负的服务社会、人才培养、教育科研及文化传承等职能,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在院校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加以重视,自觉将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与高职院校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加以结合,以提高院校的综合办学能力和社会声誉。在开展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建设时,要强化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力度,一方面在教学及管理中将地方文化融入到教学课程建设、教学课堂实施、实践活动及岗位实习中;另一方面地方行业企业也要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将企业文化等地方文化内容在高职院校中全面铺展开,为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创设平台。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内涵建设时,学校管理者基于无锡围绕物联网技术、机械制造、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布局形势,在进行院校内涵建设的过程中,对所在区域的地方文化及人才需求进行了跟踪,结合自身的办学优势和学校文化,将地方产业发展动态融入到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开辟了物联网技术、景区开发与管理、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等专业群,有效满足了无锡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型人才的大批量要求。

2.扩展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覆盖面。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应覆盖到高职院校教学及管理的各个方面,以此增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成效。在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覆盖面的扩展上,应主要通过建立高职院校、社会企业、区域社区共同参与的产学研人才培养体系来实现[8]。首先,高职院校、社会企业、区域社区等要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及制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策略,增进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衔接。其次,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社会企业人士入校开展企业文化讲座及报告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本行业的先进技术及发展趋势,通过三方联动,使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备相对明确的方向,避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沦为“假大空”。第三,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基地,建立校外文化教育基地,定期开展见习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地方文化教育与熏陶。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开展专业建设和文化内涵建设时,紧密围绕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与无锡市文广新局合作设立了“无锡传统文化设计人才培养基地”和“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设计研发中心”,重点就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政策、机制、规划和文化创意产业优化升级以及无锡地域文化产品开发等主题,结合无锡传统文化人才培养进行专项研究。学校还在艺术设计学院相关专业中成立了“非遗班”,由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系统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相关课程,通过“非遗文化”的学习,为师生的艺术设计增加文化内涵[9]。

3.提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融合的规划性。首先,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有机融合应以学校文化作为着力点,通过校园文化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及科研,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在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融合上,高职院校应注重对其融合的途径和方式进行规划,通过与其他高职院校加强交流,借鉴其内涵建设中在学校文化创建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然后结合自身的文化优势和特色,根植本地区域文化,提高学校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其次,作为政府部门来讲,其在进行本区域的高校布局设计时,应注重分析高职院校的独特属性,在各类基础服务设施上进行合理规划配置,使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能够与地方文化有效互动。

4.完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的机制。高职院校要强化内涵建设,还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针对高职院校的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尽快制定相应的促进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的法律法规,对高职院校、社会企业、相关区域组织的职责加以划分,从而使高职院校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有章可循。社会企业应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在开展校企合作及顶岗实习时,对学生的素质能力要求加以明确,为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补充完善提供参考。高职院校自身应针对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工作设置专门的机构,着重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素质能力加以强化,做好相应的指导及培训工作,对其理论及专业操作技能加以强化的基础上,增强其认知及领会地方文化的能力,使其能够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自觉将学校文化与地方文化加以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桑江.基于文化管理视角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探析[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57-59.

[2]邓志革,雷久相.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与服务区域经济良性互动探析――以株洲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汽车特色院校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17):39-43.

[3]肖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要素构成与路径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3(20):77,79.

[4]彭齐林,彭桂香.新时期高职内涵建设路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1(32):6-8.

[5]王立人.在传承中丰富发展无锡工商文化[J].江南论坛,2008(6):8-11.

[6]朱璋龙.高职商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江苏社会科学,2010(S1):94-97.

[7]李刚,朱璋龙.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整体性模式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8(8):57-60.

社区文化的内涵篇2

关键词:文化涵化;民族关系;团结和谐

中图分类号:G05;C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074(2011)05-0119-05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08K009)

作者简介:胡晨,女(土家族),湖南龙山人,硕士,吉首大学文学院教师。胡炳章(1955-),男(土家族),湖南龙山人,吉首大学文学院教授。

我国学界有关文化涵化的研究,大约兴起于1980年代,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在这期间,绝大多数的研究成果均停留在对文化涵化的过程研究上,即着力探讨汉民族文化对各民族地区文化的涵化现象或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涵化现象,很少有人借用文化人类学的“涵化”理论研究我国的民族关系,从而使得学者们的研究大多止步于文化现象描述阶段,而缺乏更进一步的探讨。本文以湘西地区民族关系发展为个案,从文化涵化的角度对湘西地区民族关系何以能长期和谐发展的问题寻求初步的解答,并以此求教于诸位方家。

一、文化涵化的功能分析

1936年,美国人类学家赫斯柯维茨等人指出:“当拥有不同文化的个人的群体间直接的接触,继而引起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涵化。这个概念说明涵化与文化变迁和同化具有不同含义,前者是涵化的一个方面,后者是涵化的一个阶段。”[1]赫斯柯维茨等人对“涵化”概念所下的定义,在人类学界堪称经典。这一定义至少厘清了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文化涵化是一种自然的客观现象,也就是说,只要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文化发生“直接的接触”,那么,自然就会出现文化涵化现象。二是文化涵化并非只是单向度的涵化,也有可能出现双向互动现象,即你涵化了我,我也涵化了你,但是这种双向涵化并非同等关系,其中强势文化对相对弱势的文化所发生的影响要大得多。三是涵化并不等于“文化变迁”,不等于文化的同化,但是文化的涵化却能够引起文化的变迁或文化的同化。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发现赫斯柯维茨等人的这一定义,更多的是针对文化涵化的社会功能立言,其所谈论的多为文化涵化的社会作用。我们认为,这种对文化涵化的社会功能的描述,特别是对文化涵化的结果描述,是有着一定的道理,也符合社会历史事实的。

当强势文化进入少数民族地区以后,强势文化自身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这种明显的文化优势,将会对弱势的一方形成某种压力(这种压力并非只是政治上的压力,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的悬殊所构成的某种群体心理压力),从而使弱势文化逐渐向强势文化靠拢,并吸取强势文化的长处,改变自己的传统文化模式。尽管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来看,世界上所有存在的文化在其各自的生长背景和发展进程中,都是合理的、优秀的文化,因而文化本身并无高低之分。但是,一旦其文化的生长背景发生变更,也就是说,当社会处于发展进步之际,文化的先进性问题将会凸显出来。尤其是一些文化在科学技术上的先进性,足以突破人们内心深处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坚守的防线,使得人们不得不承认他文化的优势和自身传统文化的劣势。在这种情况下,文化的优劣高低并不需要依靠政治的压力得以显现,而完全是以其自身的优势,自然地在弱势民族的群体心理上呈现出来。美国人类学家C•恩伯、m•恩伯在其《文化的变异》中指出:“人毕竟不是海绵――不会自动地把周围的东西通通吸进去。……而事实显然不是这样。传播具有选择性还因为文化特质在其可以进行交流的程度上有所不同。诸如机械过程和技术这样的物质文化要素,以及像体育运动这样的其他文化特质并不特别难以表现。因而,它们是靠自己的优点而得到其他文化的接受或受到排斥的。”[2](p540)

随着对外来文化科学技术层面的优势的承认与吸收,也就等于在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中,打开了一扇心灵的大门。尽管文化的传播具有自身的选择性,但是物质文化层面的优势往往能够引发人们对外来文化精神层面的一定的兴趣。另一方面,强势文化往往还会借用其政治上的压力进行强力推进,更使得强势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涵化力度获得增强。在这两种力量的合力作用下,优势文化的涵化就会从物质文化层面进入到精神文化层面,从而逐步完善文化涵化的整个过程。

就文化涵化的功能效应而言,会“引起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们认为主要是在文化涵化过程中,有可能引发群体以及个体对外来文化内在的认同,用文化人类学的术语表示,就是“心理涵化”。当处于弱势文化的一方,长期在强势文化的熏陶下,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体的内在心理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外来文化的认同感。这一点,可以从中国历史上蒙古族、满族历史上的文化涵化过程获得证明。蒙古族、满族曾一度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王朝,但是在强势的汉民族文化面前,他们的文化模式不是改变了汉民族文化模式,而是最终被汉文化模式所改变。而这种文化模式的变异,就是建立在对汉文化优势的认同的基础上的。当作为少数民族的蒙古族、满族成为中国的统治者以后,博大精深的汉文化使他们感到震惊和钦佩。这种内在的钦佩就是一种内心的认同,而这种认同感促使他们开始从物质文化层面到精神文化层面全面地吸收汉民族文化的长处,从而最终改变了自己原先的文化模式。

同样道理,当汉民族文化进入湘西地区以后,这种前所未见的先进文化势必在湘西土家族、苗族的群体心理深处,产生一种强大的震撼力,从而促使他们向汉文化学习,接受汉文化的涵化。因此,我们认为,文化优势是文化认同的基础,而文化认同则是文化涵化的前提。

二、湘西民族地区的文化涵化

相对于湘西本地的民族文化而言,汉民族文化在许多方面都显示出自己突出的优势,而这种强大的优势本身就成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认同和接受汉文化,改进自己的文化模式的基础和前提。可以这样说,汉文化的优势几乎是一种全面的优势,不管是在物质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这种优势都是十分突出的。这里仅粗略地谈几点。

首先是先进的农耕技术。在改土归流之前,湘西地区及周边地区的农民们一直是简单粗放的农耕方式,即刀耕火种。这里的人们不知道精耕细作,不知道农田水利建设,甚至也不知道给农作物施肥,最多也不过是刀耕火种中的轮作制度,也就是在同一块土地上耕耘几年,土壤肥力下降以后,再换一个地方耕耘。过了几年以后,待其地上杂草树木生长起来以后,再进行刀耕火种。这样的原始农业,自然产量低下,人民的生活水平自然处于贫困状态。因此,当朝廷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派遣流官来到湘西实施行政管理以后,流官们发现这里的人们生存的艰难,便极力劝导人们学习先进的汉民族农耕技术,以提高农业产量,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地方经济的繁荣。如桑植县知县钟人文就曾于乾隆年间过《劝民筑塘制车示》:“桑邑山多田少,民间粒食惟靠山庄杂粮,而于稻田水利略焉不讲。殊不知蓄水之法,惟有开筑塘堰,装备水车,以资灌溉。如水无源流者,或于冲头坡下,或于山岔洼壑,相其地势,水可积蓄之所,务须开凿塘堰不嫌其多。且塘之为利,非特可以防旱,并得以养鱼种莲。”[3]其他各县的流官同样也根据各县的实际,告示,积极推动汉族农耕文化的传播。也许这种文化传播过程在一开始的时候,是带有政治的强力色彩,但是,当人们尝到先进文化的甜头之后,人们向先进文化的学习便逐渐从被动转入主动,从不情愿转入自觉。

其次是医药卫生方面。这一层面的文化传播,基本上不是依靠政治的强力推动,而完全是处于民众的文化自觉。因为,中医文化相对于湘西地区十分原始的巫医文化而言,其优势和效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据当地地方志记载,旧时的湘西地区山高林深,人们长期处于缺医少药的状态,生活十分艰苦。“病则无医,唯椎牛羊,师巫击鼓卜以祀鬼。”[4]而随着改土归流以后,汉民族特有的中医文化也进入这一地区,从而相应地改变了过去“师巫击鼓卜以祀鬼”的原始医疗方式。一些经验丰富,医术高明的中医甚至成为人们心中的“神医”,在民众中地位十分崇高。他们不仅给这里的人们治病疗伤,使得以前垂手待死的病人起死回生,恢复健康,而且也将自己的医术传授给这里的人们,使得湘西土家族和苗族的医药事业逐渐发展起来。如对疾病的诊断,土家族与苗族的民间医生沿用了中医的“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同时,在药方的运用上,也学习中医的多种药物搭配的方式,虽然也保留有单种药物治病疗伤的传统方式,但这种多种药物搭配的药方相对来说,其应用更为广泛。正是由于这种文化的涵化和民间的交流,使湘西各民族的民间医疗技术、医药技术得到了共同的发展,形成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民间医药体系。

再次,是文化教育事业的兴起,推动了湘西地区文化涵化向纵深发展。湘西土家族苗族均无自己的文字,他们的一切社会交往,均依靠本民族语言的口耳相传,除了少数土司家族偶尔学习汉族文字之外,民间绝大多数人们一直与汉文化处于长期隔离,目不识丁的状态。随着汉民族文化的进入,人们开始注重文化的学习。尤其是流官们在湘西积极兴办教育,鼓励一般民众的子弟上学读书,从而使得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子弟得以直接地接触到汉文化的精髓,不仅扩大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学识,提高了民族文化素质,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新了人们对社会、自然、人生的认识,从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湘西地区土家族、苗族的社会风气。这里,仅以不同时期的《凤凰厅志》记载为例,即可见这种文化涵化的深度:“五十年来,德化威慑,仁渐义摩,举蠢丑犷顽之众,一变而为力圳鼓腹之民。且闻铎悟迷,负笈执经,菁菁芹泮,已岁不乏人。而国家之制度典礼,纲目巨细,亦略备焉。”[5]“从来凤(凰)俗兴化移易,而欲民气之敦庞,文风之丕变,必先端士习。盖士习克端,则文行兼修,为顽愚所矜式,斯能潜移默化,而一跻于郅治。我圣朝重累洽,久道化成,即属边陲,亦莫不兴乐利而敦仁让,其所渐摩者久矣。……由是屯苗之子弟,皆得负笈相从,几于户尽诗书,人知礼义。”[6]前者系乾隆年间杨盛芳序言所载,当时教育方兴,故而对汉民族的典章制度,“亦略备焉”。后者为道光年间周汇万序言,所载凤凰厅苗族社会风气已经为之大变,达到了“户尽诗书,人知礼义”的程度。

第四,民间信仰的涵化。信仰文化系人们精神文化的内核,其变易程度意味着一个民族文化整体模式的改变,因而相对来说,它的变化是艰难、滞后的。湘西自古属于楚地,其间巫风盛行,人尽信鬼。东汉王逸就曾对沅湘一带南蛮社会的民间信仰有过描述:“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每祠必作歌乐,鼓乐以乐诸神。”这种信鬼好祠的巫风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然而,改土归流以来,各地流官不断实施政治高压,强迫人们改变其信仰。早在清雍正八年,首任永顺知府袁承宠就曾颁布《详革土司积弊略》,其中就有关于民间信仰的禁令:“查土俗旧例,凡遇疾病死丧,必杀牛祭鬼,抑或互争不明之事,亦杀牛吃血。近奉禁宰耕牛严例,始以羊。今既改流,凡一切淫祀,俱宜禁绝,而况不当祭之鬼乎?且土民穷苦,每因祭祀,破费家资,遂至恣为不善,应一并禁除。”[3]在这种政治高压下,湘西土家族、苗族的民间信仰不得不发生相应的改变。许多被称之为“淫祀”的民间祭祀逐渐消于无形,从事民间信仰的兼职巫师社会地位急剧下降,更重要的一种变化就是,汉民族道教、佛教信仰进入湘西地区,道观、庙宇相继修建起来,香火也日渐旺盛。且道教与佛教的神灵也开始大量地渗透到土家族、苗族的信仰神灵之中。如太上老君、土地神、城隍神、药王神、鲁班、观音菩萨等等,而且这些道教与佛教神灵逐渐占据了民间信仰的崇高位置,而本民族的神灵却逐渐退居其次,处于某种尴尬的地位,从而使得湘西民族地区的民间信仰的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文化涵化与湘西民族关系

无论怎样强调其重要性,文化的涵化毕竟只是文化运动发展的一种现象,这种运动发展对整个社会、族群的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文化都会发生巨大的影响。这里仅从文化涵化与湘西地区民族关系的变化角度展开讨论。

我们认为,文化涵化现象无论是从主观还是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它最终的目的都是促进文化的趋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涵化的过程也就是从文化的个性走向文化的共性的过程。在这种文化涵化的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族群的文化个性之间的差异性将会逐渐消隐,而其共有的文化特色将会得到弘扬和扩大,使其一方或者双方的文化模式发生改变。要么是双方的文化模式朝着一种新型模式转变,要么是弱势的一方文化模式向着强势文化模式转变。湘西地区的文化涵化所呈现的态势主要属于后一种涵化现象。

湘西民族地区文化涵化现象,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呈现为一种自然的涵化过程。其间虽然存在着某些人为的因素,但其文化模式的转变则是自然的转变。尽管在汉族、土家族、苗族等族群文化模式之间,其原初模式的共同因素并不多,但是,汉民族文化的强大优势,相对于土家族、苗族的弱势文化而言,具有更为巨大的吸引力。这种巨大的吸引力促使土家族、苗族文化模式积极向汉族文化靠拢,文化弱势的一方不断地吸收强势文化中的先进性因素,而自身文化模式中的各种构成部分则在这种吸收过程中逐步弱化,从而使得文化模式越来越呈现出相似或相同的一面,最后逐步呈现出某种明显的文化趋同。

文化趋同并非是文化涵化过程的终点。因为在文化趋同以后,会在人们的心理上自然地激发起一种群体想象,并会自然地创造出一种新的想象共同体。在这种群体想象中,人们会认为我们大家都是一个共同体的成员,或者说我们大家都是一个民族大家庭,每个不同的民族均是这一大家庭中的孩子,各民族之间实际上是兄弟姊妹。英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兰•芬利森曾对这种想象共同体进行过这样的描述:“共同体是一群人,他们在表达其认同感时,吸收了一组相同的符号资源。它不仅是与认同的其他形式相匹敌的一种认同形式,还是塑造认同的一种共同的手段。身处共同体的体验就是以一种方式阐释或解释世界,即使这种方式与我们理解他人的方式不完全相同,也与其是一致的。”[7](p297)在这样的共同体中,所有成员所享有的符号资源是一致的,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方式也是一致的。由此,自然也会产生一种内心的亲近感,并能够不断地塑造和强化内在的认同感。而这种心理上的认同情绪将会在人们处理民族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时发挥其强烈的黏合作用,从而有力地促进民族关系朝着和谐友好的方向发展。

历史事实也完全证明了我们上述的判断。自改土归流以来,尤其是经过乾嘉时期朝廷加强了对民族地区文化涵化的力度以后,湘西民族地区民族关系发生了某种质的变化。这种民族关系的质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湘西少数民族群体心理上与汉民族之间产生了内在心理的认同感,而且这种认同感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而不断得到强化。用广泛流传于湘西民族地区的民歌来说,就是“土苗汉是亲兄弟,十指相连共手心。”《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一书中曾对湘西地区民族关系有过这样的概括:“实现民族区域自治以后,党和政府对于各民族之间的团结非常重视,经常开展加强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的教育,融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涌现出各民族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的生动事迹。”[8](p72)在湘西地区,许多家庭成员也逐渐由原先的单一民族逐渐演变为多民族结合体。常常是祖父是汉族,祖母是土家族,母亲是苗族,而且在这样的家庭里,三个民族的语言也依然通用。这表面上看主要是婚姻纽带的连接作用,但在更深层次上,这种不同民族之间的婚姻关系仍然是建立在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之上的。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群体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婚姻纽带才能发生其正常作用。

二是湘西少数民族逐渐掌握了汉民族的认知符号系统,并在认识和解释世界的方式上与汉民族日趋接近。随着文化涵化的深入,湘西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自乾嘉以降,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各民族一般百姓的子弟也纷纷入学,自觉接受汉文化的教育,从而使得湘西少数民族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符号资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乾嘉以来各民族的秀才、举人,还是民国以来各民族的文人学者,乃至建国以后各民族的教授、专家,在他们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过程中,其所运用的符号资源与汉民族完全一致,甚至包括一般民众也是如此。从而使得湘西少数民族在认识世界与解释世界的方式上,与汉民族保持一致。

三是湘西少数民族国家观念日益增强。由于群体心理上的文化认同,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方式的一致性,从而使得湘西各民族共同的国家观念获得强化。虽然说明代时期就有土家族土司率领湘西各族人民奔赴东南沿海一带抗倭的辉煌,但那个时代人们纯粹是听从朝廷的指挥所致,而并非是源于国家观念的力量。但此后如晚清湘西土家族、苗族将领杨岳斌、郑国鸿、罗荣光等人抗击八国联军等的血战;湘西各族子弟组成的128师在浙江嘉兴的抗日血战,以及湘西各族子弟奔赴朝鲜参加上甘岭、松骨峰等著名战斗,则完全出于对国家的忠诚,是自觉的肩负国家兴亡的历史使命的积极主动的行为。因为在这一段历史时期,人们心中已经意识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中国是自己的祖国。因此,他们把参加卫国战争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自己冒着枪林弹雨,是为祖国的兴亡而战,为祖国的荣誉而战,也是为了自己的家乡父老而战。惟其如此,他们才那样的英勇无敌,威震敌胆,建立了赫赫战功,为祖国和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季方.文化人类学与涵化研究:上[J].国外社会科学,1994(1).

[2][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m].杜杉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3][清]魏式曾,等.永顺府志•檄示:卷11[m].同治十二年增刻乾隆本.

[4][清]张天如,等,修.永顺府志•风俗志:卷10[m].乾隆二十八年刻本.

[5][清]杨盛芳.凤凰厅志•序[m]//[清]潘曙,等.凤凰厅志:卷首.乾隆二十一年刻本.

[6][清]周汇万.凤凰厅志•序[m]//[清]黄应培.续修凤凰厅志:卷首.道光四年刻本.

[7][英]阿兰•芬利森.想象的共同体[m]//[英]凯特•纳什,等.布莱克维尔直至社会学指南.李雪,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8]《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概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acculturationandethnicRelations

――ResearchontheHarmoniousDevelopmentofethnicRelationsinXiangxi(4)

HUChen,HUBing-zhang

(CollegeofLiteratureandJournalism,JishouUniversity,Jishou,Hunan416000,China)

社区文化的内涵篇3

精准扶贫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举措与有效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因此,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分析精准扶贫的逻辑内涵,有利于优化精准扶贫的政策设计、强化精准扶贫的执行力度,最终提升精准扶贫的实效性与时效性。因此,本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精准扶贫的逻辑内涵进行探讨,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与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精准扶贫

顾名思义,精准扶贫的概念是相对于盲目扶贫而产生的概念,具体来说就是要找准扶贫的重点对象、关键环节、保障条件,因而从定义上来说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具体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在新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形势下,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下分析精准扶贫的核心内涵有利于确保精准扶贫的方向不走偏、目标不背离、行为不出格。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来分析精准扶贫的核心内涵,首先必须理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组成部分:第一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第二个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第三个方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部分内容的划分,精准扶贫的核心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扶贫的目标与对象要精准,如目标要立足于全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局部扶贫与全局发展的关系,在扶贫对象上要注重从多维度去考虑,如民主思想、精神文明等;第二,扶贫的措施与方式要精准,既要能精确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又要注重扶贫与被扶贫的平等地位,扶贫要做到要合理、合法、合情,不能打著扶贫的幌子做违反市场经济规则、违反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的不良行为;第三,扶贫的管理要精确,并以法律为准绳,如不能利用扶贫攻坚谋求私利,要真正的尽全力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脱困,最终走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精准扶贫的内涵逻辑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划分,可以从国家、社会及个人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精准扶贫的内涵逻辑,实际上也是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价值扶贫进行逻辑剖析,具体如下。

(一)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分析精准扶贫的内涵逻辑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具体体现,落实到精准扶贫上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其内涵逻辑,具体包括:精准扶贫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既要“物质脱贫”也要“精神脱贫”。

1.精准扶贫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视角分析,贫困地区既要富起来,也要强起来,落实到精准扶贫上就是说:精准扶贫工作既要“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富”指要及时给贫困地区“输血”,给予一些物质上的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富起来,“强”指要给予知识技术、发展方向上的帮助,强化贫困地区及人员的致富能力,强化其“造血”功能。

2.精准扶贫既要“物质脱贫”也要“精神脱贫”。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文明、和谐”视角分析,推行精准扶贫工作,不仅仅是要帮助贫困地区改变其落后的经济面貌,而且还应该进一步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着手,帮助贫困地区加速推进基础民主体系建设、精神文明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从而真正使得贫困地区及人民不仅物质生活富裕起来,而且精神生活也得到有益充实。

(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分析精准扶贫的内涵逻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具体体现,落实到精准扶贫上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其内在逻辑,具体包括:精准扶贫既要“精准规划”也要“两情两愿”,既要“平等对话”也要“互利共赢”,既要“政策支持”也要“依法扶贫”。

1.精准扶贫既要“精准规划”也要“两情两愿”。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视角分析,推行精准扶贫工作,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精准规划”,做到真正有利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实现高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但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贫困地区的风俗民情,即只要不违背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规律与原则的前提下,贫困地区有权利选择他们偏好的发展道路与方式,这是“自由”内涵的体现。如在许多民族地区与边境革命老区,在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必须要保护其民俗文化,尽力做到因地制宜。

2.精准扶贫既要“平等对话”也要“互利共赢”。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公正”视角分析,推行精准扶贫工作既要“平等对话”也要“互利共赢”,“平等对话”是指精准扶贫的扶贫方并不是造世主,尤其是参与精准扶贫的社会资本不应该忽略贫困地区的各种需求,双方的谈判与市场交易,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在交易上是公正的;“互利共赢”是指精准扶贫必须要使得扶贫方与被扶贫方都有好的结果,尤其是随着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中来的时候,必须要处理好社会资本与扶贫地区的利益关系,不能因为贫困地区缺乏资本、技术及人才,就签订一些不能体现公平、不能实现共赢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与方案。

3.精准扶贫既要“政策支持”也要“依法扶贫”。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视角分析,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既要有“政策支持”也要“依法扶贫”,这就是说精准扶贫是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与必然举措,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会获得极大的政策支持与社会各界的帮助,但是也必须明确:精准扶贫的一切举措都必须依法合规,要做到“依法扶贫”,不以精准扶贫的借口行非扶贫的事情,不以精准扶贫的借口践踏法律的尊严,要充分认识到法律法规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

(三)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分析精准扶贫的内涵逻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具体体现,落实到精准扶贫上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其内在逻辑,具体包括:精准扶贫既要“发展局部”也要“顾全大局”,既要“抓住机遇”也要“自力更生”,既要“勇于前行”也要“诚实守信”。

1.精准扶贫既要“发展局部”也要“顾全大局”。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视角分析,精准扶贫虽然是帮助贫困地区及其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但也必须考虑全局的发展,这说明在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在对于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爱国教育中,必须使其认识到个人的发展只是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部分,地区经济的发展又只是全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部分,个人的利益要适当考量地区的发展需要,地区的利益要适当考量国家的发展区域,如建设基础设施过程中,个人与集体应该积极配合,而不应该为获得个人利益最大化而阻挠项目推进。

2.精准扶贫既要“抓住机遇”也要“自力更生”。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视角分析,精准扶贫是政府及其他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及人民群众的一种发展红利,是贫困地区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贫困地区及人民必须抓住这个发展机遇,但是要特别指出来的是,这种外部支持只是一种“发展机遇”,贫困地区及其人民不能形成路径依赖,不积极的自力更生去谋求发展。如当前许多贫困县就不愿意脱掉贫困帽子,只是为了获取国家与社会更多的物质支持与优惠政策,这是不合理的。

3.精准扶贫既要“勇于前行”也要“诚实守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视角分析,精准扶贫工作是艰难的,必须要亚欧敢于拼搏、敢于创新、敢于为常人所不敢为的探索与尝试,这是精准扶贫的内在含义,否则精准扶贫的“精准度”就会不够,精准扶贫的效果就会不明显,但是也必须明确,无论是改革探索还是创新发展,都必须坚持“诚实守信”,打破陈规不等于破坏规则,应该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项交易规则,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实现个人、家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结语

社区文化的内涵篇4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定义内涵特点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目前,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在概念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从水资源承载力概念被提出以来,很多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或看法,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

1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

对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大致分为两类观点:

第一类观点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条件,基于区域水资源总量概念,并结合区域实际特点,通过可持续利用达到最合理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等综合因素协调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的最大限制,即水资源的最大开发容量。

第二类观点认为:水资源承载能力是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出发,以区域现有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技术经济条件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合理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为手段,水资源总量能够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能力。

2水资源承载力内涵

(1)生态内涵

水资源承载力的生态内涵包含两层内涵:1)水资源承载力不是无穷无尽的,具有生态意义上的极限,任何形式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均不能超过这种极限;2)正因为水资源承载力具有上述极限的涵义,所以当水资源承载力达到极限时,可视为相应的生态极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利用。

(2)技术内涵

水资源承载力是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具有主观性特征的一个概念。水资源承载力不可能离开特定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背景,这体现在水资源承载力的生态极限与区域技术经济水平有关,也体现在可以在完善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提高相同水资源对社会经济的承载能力。

(3)社会经济内涵

水资源承载力的社会经济内涵包括:①水资源承载力具有社会经济方面的内涵,社会经济系统的丰富和完善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有效途径;②社会经济的内容不能仅局限于与传统的GDp指标相类似的生产性经济收益,应该包括所有生态经济服务方面;③水资源承载力对应着最大的可持续人均水资源效用水平。

(4)时空内涵

①从一定区域尺度上考虑,水资源承载力是水生态系统——这一相对独立系统的承载力,不同的时空尺度,相同的水资源量具有不同的承载力水平;②水资源承载的综合效用及其它限定因子如自然资源、技术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都具有区域性;③水资源承载力具有特定的时间内涵,在时间上是一个发展的、将来的概念;④水资源承载力又是一个长期性的概念,即它反映了自然水生态系统同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时间尺度。

3水资源承载力的特点

(1)有限性

有限性是指在某一特定的社会发展时期,水资源承载力是有极限的,但这个极限是相对极限。如果社会发展时期不同,相同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也将随之发生变化。水资源承载力受到区域水资源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水资源承载力这一概念必须辅以相应的社会发展时期。

(2)动态性

水资源承载力相关的水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都是动态发展变化的,因此,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与特定的社会发展时期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承载力水平。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下,水资源系统的数量、质量及时空分布,以及可利用量和可供水量等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系统将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导致其承载能力也随之发生变化。而社会经济的不同发展时期也使得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变化。

(3)多样性

多样性体现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和水资源开发利用途径的多样性上。这些多样性使得某一区域的供需水量各异,且相关的发展指标差异也很大,从而导致水资源承载能力不仅仅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有关,也与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式有关,应在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衡量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如何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支撑适应区域特点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则是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问题。

(4)不确定性

目前,由于受自然气候、区域特征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水文系列的变异,人们对水资源系统的预测无法达到满意的精度要求。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变化,是一个更为庞大、更为复杂的系统,也直接决定了需水系统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此外,人类对客观世界和自然规律认知的局限性,决定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决定了在具体的承载指标上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

(5)可增强性

随着人类社会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水资源承载力是可以增强的,其社会表现是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社会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在上述相关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们一方面拓宽水资源质和量的范围,如地下水开发利用、雨水集蓄利用、海水淡化、污水资源化等都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新的举措;另一方面,通过拓展水资源的使用内涵,从而增加水资源承载力。

参考文献:

姚治君,王建华,江东等.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及其理论探析[J].水科学进展,2002,13(1):111-115.

张丽,董增川,张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进展与展望[J].水利水电技术,2003,34(4):1-4.

张戈平,朱连勇,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理论及方法初探[J].水土保持研究,2003,10(2):148-150.

社区文化的内涵篇5

对几个关键词的诠释

内涵:任何一个概念都必然涉及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是概念所涉及的范围,我们称之为外延;一是概念所涉及的内容,我们称之为“内涵”。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现代汉语词典》)本质属性就是事物之间质的规定性,也就是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区别。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区别在哪里?就是它的教育性。因此,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教育性,是一定条件下社会个体的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过程。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本质属性应该由演绎这一现象的目的、行为、过程、对象、质量等来体现。事物结构化的特征可以使每一个组成元素再细化下去,形成网状结构,而这个网状结构就是本质属性的总和。中小学教育是教育的下位概念,因而中小学教育的内涵又具有中小学的本质属性,它要打上中小学教育的目的、行为、过程、对象、质量等网络烙印。而浮现在表层的,是教学目的、对象、手段等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这些交互作用的元素以及其交互状态,就是我们称之为的内涵。“内涵式”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本质上是探究发展的路径和方法,与“外延式”相对应。

均衡:通俗地讲,均衡就是相当。耗散理论认为,万事万物正是因为不断地打破平衡并在新的平衡中达到新的不平衡,才获得了社会进步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绝对的均衡是不存在的。美国著名的特许学校和教育券政策就是对教育不均衡的补救。

从教育的社会公共产品属性上讲,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意味着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包括社会总资源对教育的分配,其次是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保障以及教育民主与公平问题。下位地看,对办学主体而言,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是要保证受教育者的基本教育权利和受到公平的对待;对教师而言,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教育过程的公平。体现这一公平的最佳状态,就是每一个学生基于自身的自主的、主动的、健康的发展。

策略: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所采取的行动方针与方式,就是策略,属于方法论范畴。

在本文中,“策略”特指:根据区域中小学内涵式均衡发展新阶段的特点,所采取的、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潜能,增强办学主体内生动力,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科研方式、方法与路径。

科研策略

如前所述,策略就是“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所采取的行动方针与方式”,而行动方针与方式的选择需要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群体、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域,才有切实性。沙坪坝区中小学教育科研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区域内教育文化积淀也较为深厚,因此,动员群众,开展田野研究,改进科研管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应然地说,要推进一个区域内中小学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其科研策略应该是混合型的。这里,仅举其要领。

策略之一:课题引领。所谓课题引领就是坚持“一个课题发展一所学校,一个课题培养一个团队,一个课题成就一名教师”的理念,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龙头,市、区、校级课题为辅佐,紧紧围绕中小学内涵发展主题,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推进区域内涵式均衡发展的策略。如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区域性推进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FFBog0702)就组织和动员了区内外六十余所中小学,开展教师队伍专业化、课堂教学优质化和教学管理科学化研究,在区域教育内涵式发展行动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策略之二:成长科研。成长科研是这样一种科研:它以普通教师为主要对象,以个体或班组为研究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小、真、实、活”问题为研究内容,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手段,落脚在发展。它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力量,没有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很难取得成功。内涵式均衡发展要缩小学校之间、年级之间、班级之间、个体之间的差异,突出过程中个体的纵向发展和个性发展,就需要一线实践者的主动参与和智慧奉献。“成长科研”就是要通过教师成长课题引导广大教师聚焦课堂,在问题中思考,在学习中行动,在研修中成长。具体做法是:通过专设区级“教师成长课题”,简化申报、立项等程序,明确责权利,以学校管理为主体,宽进严出,以成果论英雄。

与此相关联的一个研究就是课题课的开发。课题课是对科研展示课的提炼和延伸,它具有一般学科课的特点,同时,又承担了课题研究的探究功能,通过常规课堂来体现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学术思想、已有的研究成果或问题。通过课题课,研究人员很容易发现研究中的问题,并因此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适时调整跟进策略,发挥了中小学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对克服教学、科研“两张皮”现象,具有重要的工具意义。

策略之三:田野研究。教学活动本质上是社会文化活动,借用人类学田野工作方式进行教育的田野研究,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的观察和改进,尤其是角色互换与价值介入,有利于促进课堂的民主。田野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引导教师转换身份,转变视角,审视来自教育现场的各种现象,从而参与到学校文化的转型中去。它的表现形式是以群众性科研来展现的,如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市(区)级课题、校级课题和上文提到的成长科研课题,就是这种研究的载体,它具有覆盖面广,研究的问题细、小,教育教学难点、疑点突出,“在场”意蕴强烈,理性感融的特点,亲和,实感,娱乐,效率兼备,是一种值得中小学一线教师采用的研究方式。目前区域内正在开展的“规范+特色”的研究,就是一种田野研究,从质和量上推进了区域教育的内涵发展。

策略之四:规范精细管理。制度经济学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好的制度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管理就是把成文的、不成文的制度转化为生产力。而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是提高管理品质,增进管理效益的重要方略。区域性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一般是三维管理。这个系统包含了组织系统、目标系统和方法系统三个维度。组织系统着眼于层级,分为区、校、课题组三个管理级次,侧重于学术行政化管理;目标系统主要着眼于课题的效能管理,如中期学术成果汇报会、课题课展示、研究报告及数量、等级等等。方法系统主要着眼于技术手段,如抽调研究报告,组织、网络交流、论坛发帖,等等。要进一步发挥科研在教师成长、教学优化、管理科学上的促进作用,也有一个从外延向内涵、从粗放型向精细型、从数量向质量转化的过程,也就是内涵发展的过程。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是三维系统思想、方法的延伸,着眼于每一个研究个体或研究团队的潜能,是对内涵式发展的隐性推进。

结构化处理是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的主要路径,而研制和

实施各种量表则是管理的结构化过程。

一是研制《沙坪坝区中小学教育科研督导评估量表(试行)》,改变学校教育科研评价方式。该量表从组织管理、科研活动、科研成果、发展状况四个维度对学校进行评估,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和专家评价结合起来,动态反映学校教育科研对本校教育教学的促进程度。二是开展教师课堂教学胜任力评价研究,从专业性向、专业基础、专业能力三个维度研究教师课堂教学胜任力构成的基本要素、级次与核心能力点,引导教师遵守基本教学规则,激发其教学创造的冲动。三是开展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师专业成长标准,引导教师专业成长。四是开展区域性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水平监测体系研究,构建区属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水平监测体系,引导区域内学校的整体优质均衡发展。

价值及意义

所谓价值,就是客体符合主体的要求。当你所选择的行动方式、方法对对象产生真正意义的时候,就具有了价值,反之,则没有价值。课题引领、成长科研、田野研究以及规范精细管理四大策略,分别从课题的组织动员功能、认识功能、附加值放大和管理职责四个角度去整合学校和教师资源,研究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使每一位受教育者都受到公平、公正、良好的教育,并因此获得个体纵深的、个性化的发展。这是社会效益的体现,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国家意志一脉相承。

从哲学的一般原理出发,价值有社会价值和工具价值之分。工具价值是工具理性的体现。所谓“工具理性”,就是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实现为某一目的服务的企图。从工具理性来看,四大策略也产生了效能。一是课题引领策略通过研究团队的组建、科研活动的开展,参研教师内在素质尤其是教育科研素质得到整体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这可以从教师们在教学中的表现和论文的发表、研究报告的撰写等行为中得到印证。二是成长科研解决了参研教师的责权利,引导教师关注教学现场的原生态问题,既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有助于教师研究生态化的形成,提高教学敏锐性和理性思考力。三是通过田野研究,引发大家对课堂原生态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引导学校和教师转变视角,认真研究他们面前的教学文化,从而萌动文化自觉。四是通过多种量表的构建,整合、吸收、内化了区域教育科研资源和实践智慧,正在形成分层次、分类别、多元化、发展性评价系统。五是工具的开发遵循假设、收集资料、理性架构、验证、修正、实验的科研路径,这对以经验知识为主体的中小学教研人员来讲,不仅仅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有利于克服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盲目性和泛化,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增强可操作性,增进实效性;也不仅仅只是具有实践价值,问时也可能会有理论收获。如果上述各种量表都能够在实践层面真正取得进展,将是教育科研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性贡献。

社区文化的内涵篇6

草原文化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弘扬草原文化,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是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内蒙古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重要文化支撑。

弘扬草原文化是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草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深厚,是内蒙古从民族文化大区向民族文化强区跨越的文化源泉。多年来我们着力弘扬草原文化,促进了内蒙古文化生产力的极大解放和发展,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有力地提升了内蒙古的软实力,推动了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今后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必须紧紧围绕进一步弘扬草原文化这个核心,通过建立完善草原文化传承、开发、保护体系,建立完善促进草原文化产业化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快包括有利于弘扬草原文化在内的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等途径,使草原文化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弘扬草原文化是提升内蒙古文化软实力的不竭动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从本地区文化资源实际出发,着力发挥本地区的文化优势,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和产业优势。内蒙古作为草原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草原文化是内蒙古的文化资源、文化优势所在。弘扬草原文化,必将不断为推动内蒙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注入活力,这是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的动力之源。

弘扬草原文化,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是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内蒙古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重要文化条件和文化保障。内蒙古经过十几年的跨越式发展,现在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在这个新起点上,弘扬草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就能够为进一步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区,贡献强有力的文化力量。弘扬草原文化,就是要为内蒙古的科学发展、富民强区更好地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文化支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内蒙古。

草原文化核心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弘扬草原文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弘扬草原文化核心理念。

近年来,我们提出和倡导了“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草原文化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是草原文化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是草原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品质之所在;是贯穿草原文化全部历史和各个层面的灵魂,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全部文化行为所遵守的准则。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包含了草原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社会环境下生存、发展、对外交往的思想观念,有着丰富的历史的精神内涵,是草原文化形态特征的集中体现。

社区文化的内涵篇7

关键词: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关系

一、人文社会科学内涵与分类

(一)人文社会科学内涵

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它具有典型的人文特质和社会品性: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既具有事实性又具有价值性,既具有真理性又具有功利性(或者说既具有认识世界的功能又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个殊性,既具有必然性又具有偶然性,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规范性,既具有基础性又具有应用性,既具有实证性又具有实地性,等等。可以说,综合性是其作为科学之最根本的特性。

(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人文社会科学可以分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而且两者甚至在内涵上有时很难加以区分,所以内涵上有所重叠,交叉。

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称。狭义社会科学(socialscience)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民俗学、新闻学、传播学等。

《辞海》对人文学科的解释为“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即人性、教养。欧洲15、16世纪时开始使用这一名词。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以别于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几经演变。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人文科学与人文学科尽管在西方翻译中没有区别,但在汉语言中,在汉语言中,“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的词源意义是有区别的,前者直接就是人类精神文化活动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如音乐、美术、戏剧、宗教、诗歌、神话、语言等作品以及创作规范与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后者则是关于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体验与思考,是对人类精神文化现象的本质、内在联系、社会功能、发展规律等方面的认识成果的系统化、理论化,如音乐学、美术学、戏剧学、宗教学、文学、神话学、语言学等。实际上,前者(人文学科)形成于先,后者(人文科学)发展在后;前者是后者展开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二者虽各有侧重,但也很难截然区分。

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一)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

1.形成时间不同

社会科学是在18-19世纪形成的。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欧洲社会大变革的结果,是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的产物,也是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技术革命发展的产物。在社会革命过程中,人们需要对社会发展规律作出解释,而自然科学的发展又直接促使人们对社会的研究采取各种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最终引起社会科学的产生。而人文学科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最早的科学就是人文科学。人文科学研究的对象以人的精神活动为核心,指向的是对人类自身生存价值和意义的探寻。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人文科学很难与社会科学加以严格区分。

2.研究对象不同

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来看,人文科学研究的是人类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是为人类生存意义作出说明和解释。社会科学则主要研究现实的社会生活,并提出一整套安排社会生活的理论。但这种区分只是相对的,因为我们无法严格区分与人类相关的社会现象哪些属于人文科学研究的范畴,哪些不是。正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指出的那样:“在人们通常所称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不可能作出任何本质上的区别,因为显而易见,社会现象取决于人的一切特征,其中包括心理生理过程。反过来说,人文科学在这方面或那方面也都是社会性的。只有当人们能够在人的身上分别出哪些是属于他生活的特定社会的东西,哪些是构成普遍人性的东西时,这种区分才有意义(这一假设正是这一区分的根源)。”这说明社会性和人性是很难截然区分的,所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也难以得到严格的区分。对于哪些学科属于人文科学,哪些属于社会科学,一直存在着相当大的争议。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社会科学条目中列举了八个学科,即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地理学、教育学、历史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社会及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主流》中则列举了十一个学科,即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人口学、语言学、人类学、史学、艺术及艺术科学、法学、哲学,并认为前五种属于社会科学,后六种属于人文科学。

3.研究方法不同

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在社会的延伸和发展,因此,侧重于实证研究,通过大量社会时间和现象来求证事件背后的社会规律;而人文科学不同,研究的是人类的观念、精神、情感和价值,因此侧重于为人类生存意义作出说明和解释。所以,两者研究的方式方法不同。

(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联系

无法把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截然分开。人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人,人类精神文化活动就是在社会场景中展开的,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社会现象又源于人类精神活动的创造。人文现象与社会现象都是由人、人的活动以及活动的产物构成的,这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内在统一性。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个社会生活整体,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映同一社会生活,因而,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正是这种水融的紧密联系,构成了二者内在的亲缘性与统一性,成为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一体化的客观基础。

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这种关系可以看出,人文科学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社会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科学所积累下来的人文知识,同时人文科学发展的内在精神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动力。从这个角度说,社会科学是以人类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为基础的,这是社会科学的又一个基本特征。而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研究为人文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科学手段和方式方法,从而使部分人文科学初步从解释和说明发展成为以实证为主要手段的社会科学。

总之,对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内涵进行厘清,进而对其作用加以明确,进而能对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指明道路。

社区文化的内涵篇8

[关键词]艰苦奋斗节俭悖论节俭意识节约型社会

一、对艰苦奋斗内涵的认识

(一)内涵认识上的误区

由于艰苦奋斗精神是自古就传承下来的美德,加之过去时代经济条件的局限性,致使很多人仍停留在对艰苦奋斗精神内涵的传统理解上,不自觉的陷入认识中的误区,并体现为种种错位的行为表现。论者杨春如在《论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与消除“认识误区”》一文中就列举了三种认识误区:一是“过时论”,二是“应该论”,三是“无妨论”。“过时论”是滋生腐败的认识根源,“应该论”是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一种腐蚀剂,“无妨论”是奢侈浪费现象滋生的一种催化剂,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就要及时消除这三种认识误区。禹建柏在《对当代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理性思考》一文中也列举了艰苦奋斗荣辱观错位的诸种表现:第一种----现在经济繁荣了,生活小康了,再提艰苦奋斗已不合时宜。第二种----把吃苦耐劳视为“落伍”,把讲究享乐、追求奢华当成“时髦”。第三种----艰苦奋斗不利于拉动内需和繁荣市场。第四种---有的年轻人成了“月光族”。第五种----有的家长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能再让孩子吃苦受累,使其养成了骄纵奢侈的坏习惯。可以看出,在对艰苦奋斗内涵的认识上主要存在两大误区:1.艰苦奋斗已经过时;2.艰苦奋斗阻碍拉动内需,即艰苦奋斗有违“节俭悖论”。在这两大误区的影响之下就有不少人认为: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完全没有必要,甚至是错误的。

(二)内涵的时代新意

随着时代的变迁,艰苦奋斗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论者米如群在《关于艰苦奋斗精神内涵的文化释读》一文中提出了“艰苦奋斗精神的三大核心内涵要件:1.合理而现实的目标驱动;2.资源效用最大化追求;3.竭心尽力的奋斗精神。”文元军在《略论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特色》一文中谈到“新时期的艰苦奋斗是开拓创新精神与实事求是、奉献精神与节约俭朴的有机结合”。从上述论文中,我们可以归结出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期的内涵具有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同时,艰苦奋斗精神已经具备了特有的新意:第一,艰苦奋斗精神已被纳入“八荣八耻”之中,成为一种荣辱道德规范;第二,艰苦奋斗已经具有了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区分,而且更注重的是精神方面的享受;第三,艰苦奋斗更为强调的是节俭,即追求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建设节约型社会。

二、剖析艰苦奋斗的认知误区

(一)艰苦奋斗并没有过时

第一,从艰苦奋斗被列入“八荣八耻”的背景来看: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存在着方方面面、形形色色的浪费现象,这是完全有违艰苦奋斗精神的。最令人痛心的是,多少人对此见怪不怪,司空见惯。更有甚者,很多人肆意挥霍劳动者用汗水甚至生命换来的物质财富,不断制造出与社会进步不和谐的音符。第二,从中国的国情来看,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还并不富裕,和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仍应是我们需要弘扬的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新荣辱观的一个重要内容。第三,艰苦奋斗不是为吃苦而吃苦,而是一个为过上好日子不断吃苦奋斗的过程。艰苦奋斗的目的,不是为了过苦日子,而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要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必须得经过艰苦奋斗。

(二)艰苦奋斗与“节俭悖论”没有必然联系

“节俭悖论”最初来源于孟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即个人节俭的美德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是经济发展疲软的社会罪恶。这样看来,艰苦奋斗似乎与“节俭悖论”是相互矛盾的。其实,从本质上说,艰苦奋斗与“节俭悖论”没有必然的联系。首先,从“节俭悖论”自身来说,“节俭悖论”产生是有其特定的时空条件的,只有在大量资源闲置、商品供过于求、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或存在严重失业时,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悖论所呈现的矛盾现象。如果社会已经达到充分就业,但资源紧缺,甚至存在膨胀缺口,这时节俭可能就会抑制过高的总需求,也有助于消除通货膨胀。其次,我们要正确认识“三个不等于”现象:即浪费≠消费,艰苦奋斗≠不消费,拉动内需≠大吃大喝。“浪费不是消费,消费是必要支出,而浪费则是对财力、物力无益的消耗。鼓励消费是鼓励那些有能力消费、可以消费而未消费的人去消费,并不意味着鼓励人们去追求时髦,挥霍浪费。”艰苦奋斗也不是死守住钱,一分钱不花,一味地去节俭。拉动内需也并不是要求我们要选择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铺张浪费。第三,从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和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来看,中国人的消费观念相对保守,这和尚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分不开的。目前,在中国存在着“看病难、上学难、买房难”三个老大难问题。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是不能完全解决这些“后顾之忧”的。面对这些事实,中国老百姓的消费观念又如何能“敞开胸怀,放开手脚”呢?第四,艰苦奋斗强调节俭,但不是一味地去节俭,而是应该根据自身的收入水平适当消费。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相对发达,而西部地区相对落后,居民的消费水平应区别对待。

三、自觉树立节俭意识,建设节约型社会

第一,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来创建“节约型社会”的首要工作在于,唤醒国民具有一种基于自身资源不足的深沉的忧患意识以及由此而生的节约意识和效率意识。在观念上自觉扭转艰苦奋斗的认知误区,深刻理解和把握艰苦奋斗内涵的时代新意。第二,加大宣传力度,树立节俭意识。节俭意识的树立,应从“小”抓起,充分利用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条件,从小培养青少年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对党政干部和消费者进行节俭意识和观念教育,养成“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把“新节俭文化理念渗透到各种文化建设之中去。”第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有力的支撑。制定和完善消费税制,为了节约和保护资源及生态环境,对于那些耗费资源比较多,并且对环境有较大负面影响的消费行为课以重税;制定和颁布消费行为法规,对铺张浪费的行为可以尝试给以严惩;大胆进行制度创建,使各领域都有较为齐备的规章制度来防范消极懈怠、奢侈浪费、骄奢淫逸现象的发生。第四,注重技术创新,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服务。艰苦奋斗绝不等于蛮干,也应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服务于节约型社会。对一些濒临枯竭的资源,可以发明可替代的新资源;对一些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可以降低污染减少排放;同时,可以进行循环经济,提高效率,厉行节约。

四、结语

“战争年代我们靠艰苦奋斗赢得了政权,和平年代我们靠艰苦奋斗赢得发展,在新世纪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还要靠艰苦奋斗去赢得中华民族新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邱家政,《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保持艰苦奋斗精神》[J]广西烟草,2006年第2期

[2]储霞,《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J].党政干部学刊,2001年第11期

社区文化的内涵篇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在这方面,百步亭社区建设可以说走在了前面。学习百步亭社区建设经验,首先要深入挖掘其丰富的内涵。概括地说,百步亭社区建设经验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科学发展、共建共享的创建理念。百步亭社区建设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理念的引领。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立足点,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落脚点,围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谋划发展、推进发展,力争让不同需求的人有满足感,让不同层次的人有归属感,让不同追求的人有成就感,让所有居民都有幸福感,奠定社区和谐的群众基础。二是坚持以德为魂的理念。着力培育居民的公德意识、公益观念、慈善精神,不断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大力弘扬以德为先、扶危济困、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形成居民共同的道德追求,奠定社区和谐的道德基础。三是坚持以文为美的理念。积极开发人文资源,着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广泛开展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娱乐等活动,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品位,形成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奠定社区和谐的文化基础。四是坚持以和为贵的理念。把和谐思维、和谐精神渗透到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引导居民用和谐思维看待问题,用和谐方式处理矛盾,用和谐价值取向规范行为,着力构建人与人融洽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社区环境,使百步亭社区成为一个充满亲情、友情、邻里情的温暖大家庭。

民主管理、高效运行的体制机制。百步亭社区建设的成功,关键在于体制机制创新。社区推行扁平化管理,不设街道办事处,设立由百步亭党员代表选举产生的中共百步亭社区委员会以及党委领导下的百步亭社区管理委员会,由社区管委会代行街道一级政府的职责,开创了“建设、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和“党的领导、政府服务、居民自治、市场运作”的社区运作机制,走出了一条社区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在全新的管理体制下,各方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党和政府的领导作用、职能部门的指导作用、企业的主导作用、群众的主体作用、公益组织的辅助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百步亭社区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体系。将党小组建在门栋,使党在基层的核心领导作用、凝聚作用和党员的先锋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创新居民民主自治体系。百步亭社区组成居委会、主管楼栋长、楼栋长、小小楼栋长的自治网络,使居民自治覆盖全社区、延伸至每个成员。三是创新社区内部运行体系。百步亭社区推行“一个中心、两层网络”的管理体系:以社区党委领导下的管委会为中心,负责协调社区内部组织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依法制定社区管理制度;以开发公司为主体的建设网络,加大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社区功能;以物业公司为主体的服务网络,把商业、福利和公益融为一体,为居民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四是创新居民互助合作体系。组建一大批亲情志愿者组织,大家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共育亲情、共创和谐。

服务群众、回报社会的价值追求。百步亭社区建设的成功,得益于有一个好班子、有一个好领头人。社区领导班子以为党和政府排忧、为群众解难为己任,在和谐社区建设中起到了巨大的示范效应和推动作用。百步亭社区在建设发展中,始终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积极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回报企业,产生了“多赢效应”。通过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服务,从就业、就医、就学等各个方面方便居民,完善了社区功能,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在给群众创造温馨家园的同时,社区自身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实现了企业发展、居民受益、社会和谐的多赢局面

社区文化的内涵篇10

一、“先烈铸魂尚濯致远”文化内涵的提出和涵义

先烈东小学坐落于广州市先烈东横路,毗邻朱执信先生墓,与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遥相对望。先烈东小学以“先烈”命名,先烈精神是我校德育工作的宝贵财富和资源,是我校学校文化的精魂所在。2012年,学校提炼出文化核心内涵:“先烈铸魂尚濯致远”。

“尚”出自汉代张衡的《思玄曲》:“尚前良之遗风兮,恫后辰而无及”。寓指我校师生对先烈们高尚德行的仰慕,以及必定将其精神代代传承的决心。“濯”出自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寓指我校师生时刻铭记用先烈精神净涤自身的思想与行为,培养高洁的人格和进取的斗志。

我校不断丰富先烈精神的内涵,大力弘扬先烈精神,以先烈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奋发向上,成人成才。务求通过先烈精神的德育熏陶,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勇于献身的高尚品德、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朝气蓬勃的乐观主义。

二、“先烈铸魂尚濯致远”文化内涵的核心内容

学校的内涵发展,首先取决于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实施科研兴教和科研兴校是我校发展的战略抉择。我校先后确定了四大课题研究,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学校在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儿童潜能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开创了面向21世纪新型名校的教育模式,核心的思想是“全面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这也就是先烈东小学现在的办学思想。

三、学校文化在实践中的内化过程

(一)充满勃勃生机――“尚濯”管理文化的传承。先烈东小学自1964年建校以来,历任八届校长,坚持用先烈精神指引自身的学习与生活,用先烈精神指引学校的规划与管理。先烈东小学的领导班子向来以“民主和谐,战斗力强”闻名全区。

(二)焕发生命活力――“尚濯”课堂文化的传承。我校鼓励课堂的“活”(充满活力),把握课堂的“序”(活而不乱),提升课堂的“质”(活而有意义)。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尊重生命;重思维过程,重学习方法变革,重性格品德的塑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三)充满成长气息――“尚濯”班级文化的传承。2001年8月,我校提出了“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为新型班级建设指明方向。2012年7月,我校开展班级“双委制”管理模式的研究。我校从“双委制”班级管理,轮换干部制度,创建富有生命气息的班级文化,深度开发班级主题活动的教育价值等改变让学生迈入新的天地,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四)充满教育智慧――“尚濯”教师文化的传承。先烈精神中的“修身立德,务实求精”是做好教师的精神基石。教师除了要立社会公共遵守的道德外,还要立职业道德。教师应通过克己自律,反思自省,独善其身,以及终身学习来实现修身,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做到正直向上,成为学生们道德学习的楷模。

(五)充满和畅惠风――“尚濯”家长文化的传承。我校认为家长和学校应该是一种合作关系,一种相互渗透的关系。合作的前提是相互之间存在高度信任感。家长和老师有着不同层次的教育程度,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上也存在差异,只有老师和家长做到相互尊重、深入沟通、完全信任,对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作全面和细致的了解,才能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也能有效地避免分歧与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