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4:00

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篇1

关键词:建设工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U655.54文献标识码:a

科技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创新是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更加广泛地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更是深刻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科技创新在城乡建设领域的突出作用表现为:提高建设工程科技含量、保证工程质量安全、促进资源和能源节约等等。近年来,随着科技投入逐年增长,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天津市建设工程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一、天津市建设工程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一)建筑节能技术及产品研发

“十一五”时期,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天津市积极推广应用节能省地和绿色环保技术,五年累计建成三步节能住宅560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区县新城新建住宅全部实现三步节能设计,公共建筑实行二步节能设计。通过大力推广应用三步节能、地源热泵、计量供热、雨水收集、中水回用、太阳能热水等技术,积极尝试有机垃圾生化处理、地下式污水处理站、太阳能照明等新技术、新工艺,使得新建住宅的品质和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在建筑节能产品研发上,完成加气混凝土配套产品—砌筑专用砂浆、墙体抹面砂浆、底层粉刷石膏、粘结石膏以及加气产品废料应用于轻集料小型混凝土砌块优化配比研究,均已通过权威检测机构的检验,并投入批量生产。天津住宅集团开展的“节能建筑蒸压砂加气护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了由无机单一材料并和墙体同寿命的完整节能建筑蒸压砂加气护体系,其综合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外砂加气外保温技术的空白。

此外,2012年天津市开始逐步推行居住建筑四步节能标准,在原居住建筑三步节能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对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电气设备与照明的节能技术标准进行调整,特别强调对太阳能的利用,12层以下住宅要强制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预计到“十二五”末,将使建筑用能负荷降低30%。

(二)复杂结构施工技术的示范应用

西站老主站楼整体迁移工程中采用了同步顶升、传感、位移监测等先进的成套技术,使西站主站楼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砖木石混合结构建筑安全、平稳、准确平移到位,创造了单体建筑物平移175米、顶升2.9米的全国之最。该项施工工艺被评为天津市工程建设施工工法,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并成为部级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津塔工程采用国际先进的钢管劲性混凝土筒中筒结构、钢框架+钢板墙+钢斜撑体系、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施工采用先进的施工定位测量技术、钢构件精密制作与精确吊装技术、高空低温焊接技术以及远距离钢管混凝土泵送顶升技术和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等专项技术,开创了天津市建筑高度超过300米的施工先河。该工程列为部级新技术示范工程,并已完成新技术示范工程的验收。

此外,随着“津塔”、环球金融中心以及117大厦、周大福滨海中心等超高层建筑的相继建设,天津市正在开展“超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将从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工艺、质量检测、设备安装、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分步实施,形成指导天津市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相关工艺、工法和规程,提高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

(三)软土地质条件下的地下工程施工

我市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土层交错,地下水层相互连通,致使地下工程施工难度大、风险高。近几年,通过结合工程开展《天津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关键问题及技术研究》、《天津软土地基超高层建筑及超深地下工程桩基础设计关键问题及方法研究》等多项课题,提出了针对我市软土条件下不同基坑支护设计方法、基础设计形式及减少对周围环境影响的措施。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地连墙施工达到66米,基坑开挖深度达到32米,最大基坑开挖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软土地质条件下交通枢纽中最大的基坑,这一工程的顺利实施,标志着天津市地下工程降水技术、基坑支护和开挖技术、监测技术等成套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且该工程被列为市长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此外,天津市文化中心地铁换乘站工程、于家堡交通枢纽工程也成功实施了深度超过60米的地连墙,在地连墙成槽工艺、接头处理以及地连墙渗漏检测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四)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

富民桥、赤峰桥等一批桥梁工程,通过对钢结构弯主梁在温度变化作用下横桥向变形的研究和施工工艺、施工监控及结构体系转换的研究,解决了钢箱梁的支座选取、支座布局和斜拉弯桥在体系转换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题,顺利完成了桥梁施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团泊新桥工程率先采用非对称空间索面、彩针型独斜塔斜拉技术,在桥梁受力体系、复杂构件结构设计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针对彩针型独斜塔的特点,成功采用支架架设与背索张拉相结合的斜塔柱悬拼施工工艺和监控方案,保证了施工质量,缩短了施工工期,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依托上饶丰溪大桥工程开展的“斜塔斜拉梁拱组合桥施工技术研究”,采取先索后拱、三次体系转换等施工技术,总结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适用于斜塔斜拉梁拱组合桥的施工工艺。

(五)轨道交通盾构掘进技术更加成熟

地铁二、三号线的盾构施工,成功实现近距离穿越风貌保护建筑、穿越桥梁以及大直径盾构隧道成功穿越海河。经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形成了一套适宜我市软厚土层、地下水位高等特点盾构掘进施工技术,取得了掘进过程中土压平衡、纠偏控制、盾尾防漏、土体改良等方面经验,制定并颁布了《天津市地下铁道盾构法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标准》,使盾构技术应用更加成熟,为地铁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此外,2012年7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的《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重点建设环节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试行)》,对于进一步加强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防范质量安全事故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也首次实现了施工技术层面与规范管理层面的有机结合。

(六)住宅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

天津住宅建设集团作为部级住宅产业化基地,建立了由一院(建筑设计院)、一所(住宅科研所)、三个中心(建筑节能与环境检测中心、房屋鉴定检测中心、新型建材研发中心)和三个实验基地(津南区实验基地、滨海新区实验基地、中新生态城实验基地)组成的科研高地。依靠各相关专业领域的硕博士和知名专家组成的200余人的科研团队,开展多项科技创新和科研攻关。自主创新研发了RBS建筑体系,该成果通过国家建设部专家组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获两项国家专利;自主研发了新型节能建材砂加气混凝土墙体结构体系及成套技术,并编制施工方法;采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新材料和计算机二次优化定型设计,实现了整体厨房、卫浴、地板等住宅装修部品工厂化、标准化生产和现场组装的成套技术集成。

二、制约建设工程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

(一)科技创新研发经费的投入和使用

科技创新研发经费的投入比例和水平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虽然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但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的积极性还不够高,有些企业在年度预算中不重视研究开发费用的预留,科研资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还不足1%;有些企业在搞产学研项目时,过分依赖上级经费投入,没有把科技投入看成是企业的自主行为,甚至把科技投入与成本管理对立起来。究其原因,还是缺乏对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没有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和在市场环境中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

另外,关于建设科研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也非常重要,我市已经出台《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天津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研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如何统筹安排各项建设科研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是解决研发经费不足、提高建设科技创新水平的途径。

(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速度与规模

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是一个涉及不同阶段、不同对象、不同区域的发展过程,即科技成果逐步成熟、完善以适应产品化、产业化的全过程。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链条还可大致划分为创造和提供科技成果的“供体”(研发机构)、接纳并物化科技成果的“受体”(物质生产企业)两大环节。如果在上述运行过程中的某环节内部或相互之间的链接状态出现问题,便会造成整个推广应用过程的运行不协调甚至断链。天津市建设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90%以上,但是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平台方面还处于弱势。一方面,不少研发项目停留于解决在建工程本身的技术问题,其理论和实践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进而很难对同类工程产生指导作用,制约了科技成果在大范围的推广,而且容易造成不同项目工程的低水平重复研发,浪费科技资源;另一方面,由于较多地关心科技创新成果接近或达到什么水平,而不太重视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从而影响了科技创新及其成果对企业生产发展的拉动作用。

(三)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

一方面,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还未真正确立,既缺乏科技创新动力和意识,而且缺乏创新的实力,各种创新活动往往首先是由政府确定目标并下达任务,然后再交由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去落实。另一方面,产学研用合作还不够紧密,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但是由于缺乏对企业和市场的深入调查,没有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实现对接,往往造成科研成果的束之高阁,真正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成果比例非常低。此外,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设也有待加强。比如各种优惠政策的制定出台、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技术交易平台的完善、科技和教育培训的投入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四)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激励

科技创新人才结构不合理,单一领域、行业、学科人才多,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少;理论研究型人才多,技术成果应用型人才少。由于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不完善或落实不到位,支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导致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不够,影响专业技术人才从事科研与创新成果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集团之间的人才交流不畅,科技资源分布不合理,没有建立起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

三、提高建设工程科技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人才培养和发展机制

为提高天津市建设工程科研水平,进一步整合建设领域科技资源,培养技术领军人才,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施工企业和相关领域分别挑选具有较高专业技术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权威专家,组建一支建设工程领域的特聘研究员队伍,结合本市城市建设重大战略需求和建设工程科技前沿,共同参与国家和天津市重大课题关键技术研究。这种科研模式的建立,是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一次全新探索和尝试,也是不断完善城建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依托重大工程项目,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锻炼人才,培养造就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二)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完善科研资金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市财政建立建设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多元投入,多方筹集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完善企业提留技术开发经费的做法,促进企业加大对自主技术创新的投入;鼓励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介入企业自主技术创新,鼓励外来力量创办技术开发机构;建立技术创新风险资金,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经费保障。逐步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财政投入为辅、社会化多渠道的建设投入体系。同时,加大对科研投入的监督管理,优化科研经费投入结构。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制定出台《天津市建设科技奖励办法》,建立建设科技进步奖励激励机制,以及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

(三)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加大科技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天津市已经成立了岩土工程科技创新基地、建筑工程科技创新基地、道路桥梁科技创新基地、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科技创新基地、垃圾(污泥)处理科技创新基地等科技创新基地,在此基础上,还将围绕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地下工程、住宅产业化等领域加强技术研发,以建设领域科技创新基地为支撑,以企业、科研院所为主体,依托建设科技专家及建设工程特聘研究员,整合城建领域内的科技资源,为破解城市建设中的技术难题提供决策支持。充分发挥“建设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平台”重要作用,依托建设科技发展推广中心,逐步形成科技成果储备库和推广库,编制年度建设科技成果推广目录,加强成果应用效果后评估,提高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建设科技工作的成就、问题与对策.中国建设报.2006.8.15.

[2]王建华.创新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J].中国高等教育2009.(20):35-36.

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篇2

一、充分认识推进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意义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当今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科技创新能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实力最关键的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行业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能在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就能创造激活行业发展的各种要素,就能拥有重要的动力源泉,引领行业又好又的发展。总之,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活力的标志,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先进的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一活百活的胜负手。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委属有关单位必须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切实把提高建设行业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强领导,统筹协调,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我市建设行业科技创新能力上一个新台阶。

二、推进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科技创新工作全局,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注重吸收、消化、再创新,加强科技成果的引进和推广,突出特色,重点突破,围绕建设行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建设行业科技创新机制建设,逐步建立完善建设行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和奖励机制,营造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全面提升建设行业科技创新能力。

2.总体目标

围绕促进建设行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积极探索,开拓创新,解决影响或制约建设行业发展的技术难题。主要是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图审、施工质量控制、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节能产品质量,以及城市道路、桥梁、排水设施的维护、燃气安全管理、供水水质控制和污水处理等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着力解决建设工程中住宅和市政工程质量通病等问题。在“十二五”期间,争创一批国家、省和市科技示范工程和绿色建筑工程等。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队伍,研发并引进推广应用一批新技术和新产品。

3.2012年工作计划

一是2012年4月下旬,召开推进建设事业科技创新工作座谈会,总结回顾“十一五”期间建设行业科技创新的经验、做法和成果,研究确定研发课题、项目和工作目标,明确年度科技创新工作重点。二是编制“十二五”科技创新工作规划。三是建立完善推进建设事业科技创新的工作机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专家和研发项目库等。四是筹措资金,加大对研发项目的扶持力度,年底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的评优,并进行表彰奖励。

三、推进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措施和工作要求

1.积极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和现代网络技术,采取召开会议、举办讲座和培训教育等形式,大力宣传科技创新对推进建设行业健康的重大意义,以及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与个人,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提高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科技创新意识,增强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加强推进建设行业科技创新机制建设。一是突出建设行业科技创新的重点,制订年度工作计划;二是积极引进人才,发挥能人的引领作用,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研发实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三是建立科技创新专家库,聚集人才,开展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究论证。

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篇3

【摘要】介绍了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从政府层面、创新型人力资源、主体合作网络、转化体系、科技中介服务平台论述了建设工程管理中如何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措施,对建设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工程;工程管理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建设工程的规模逐渐扩大,先进设计理念的不断提出,结构新颖、工艺复杂的建设产品不断涌现,其建设周期长、建筑规模大、环境动态多变、参与部门多、专业领域涉及广、技术的复杂程度极高,需要众多部门的协同创新攻克技术难关,这对建设工程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阶段,与其他行业相比建设工程的技术与经济并不匹配,加之在建设工程领域逐渐融入了生态绿色环保、和谐健康社会的理念,更注重绿色、低碳、环保、科技,从而减少对人的生活环境的影响,这都目标的实现需要工程项目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建设行业的技术创新严重不能满足需求,为达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的国家战略要求,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也逐渐成为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

c国外发法国家建设工程技术创新相比,我国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低,建设工程的技术创新,以项目为依托,而传统建设工程技术创新组织是一种临时性、松散性组织,往往项目结束即宣告解散,不利于对已有创新成果的共享与传承,也限制了建设工程项目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建设工程的技术创新应该是一个整体的模块,因此,需要进行跨组织间各个要素的协同,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方式,这些对建设工程项目的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提升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亟需坚决的难题。

2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基于文献研究,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利益共享机制、激励机制、知识管理机制、组织管理模式、具有能力较强的核心组织者组织实施创新、关系网络、技术创新网络的运行情况、技术创新所需的各类人才等。其中工程技术创新的规划、工程技术创新资源的整合与积累、协同创新及良好的机制对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这几个影响因素之间,很多是存在相关性和因果关系。也有学者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找到影响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关键因素有内控机制、边界跨越、创新网络、资源整合、智力资本5个因素。国内实践界的观点是,建设工程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多主体参与的过程,如何进行协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激励机制能够有效的催化工程技术创新的延续。国内学术界的观点,则是组织和知识管理是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1]。

3建设工程管理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措施

3.1从政府层面加强支持力度

政府的扶持对于科学研究、较大的技术创新项目资金的支持和社会资源方面的分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进行调控、扶持,并加强市场监管、规范竞争[2]。

3.1.1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供水、供电、土地、运输、通信等一般性基础设施建设,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然后进步加强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信息服务网络等科技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技术创新的开展提供良好的信息经济环境和科技基础保障。

3.1.2提供稳定的制度、法律,健全专利和知识产权等相关法规制度,提高建设工程技术创新参与方的积极性,避免因害怕技术创新外溢效应而阻碍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鼓励技术创新模式升级,提高工程建设技术创新的绩效。

3.1.3加大资金及资源投入力度,资金及资源的是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提升的重要保障,因此,相关部门应自上而下采取有力措施吸引资金资源的投入,从而保障技术创新能力系统可以有效运转。通过税收政策、财政投资、融资担保等方式给建设工程技术创新参与方直接或间接的鼓励,降低获取新技术的本金和风险。在研究和生产的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创新激励政策促使重点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业之间形成有效的合作。政府在银行与技术创新参与方间架起沟通桥梁,让银行充分了解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的潜在价值,鼓励银行对预期效益好的技术创新项目开展贷款业务,建立健全技术创新行业信贷、保险、风险投资体系,吸引国内外资金的投入。

3.2提升建设工程创新型人力资源的水平

社会行为及活动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即内外因素的双重作用。单就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而言,内因还是占据主导地位,外因只是为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创新型人才资源是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第一资源,因此,积极引入创新型人才资源,建立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机制,搭建技术创新组织,并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释放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能量,最终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发现、吸引、培养至保护。

3.3搭建建设工程技术创新主体合作网络

加强创新主体合作网络建设,建设工程的各直接参与方、高校、科研机构均掌握着创新系统的资源,从建设工程直接参与方来说,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建立相应的技术创新中心,获取核心技术能力的途径有三个:通过内部培育、外部购买或者协作开发。高校、科研机构在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上有新的思维、研讨开发新技术等优势,但是创新技术及成果是否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建设工程各直接参与方根据工程建设活动及内容的特点进行准确描述。因此,加强各类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服务的合作网络建设,以工程建设技术创新主体合作网络为平台,将大学科技园、企业软件园、留学生创业园作为技术创新的依托,才能苑⒊鼍哂杏τ眉壑档墓丶性技术、新产品,并使技术最终流向市场方向、规模化、产业化[3]。

3.4加强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转化体系完善

提高新技术的前期市场调查与预测能力,重视新技术的售后服务。新技术的市场调查与预测工作开展的越早、越有效,新技术就会更早的占领市场,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得到更高的创新投入。随着市场体系完善,需完善新技术售后服务平台,不仅仅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工程问题,还要实现后期的维护、升级,提升消费者主动消费意识的,形成工程技术创新的持续转化机制,畅通技术、资本、人才等技术创新要素的对接渠道,推动建设工程技术源源不断的创新转化。

3.5完善建设工程技术创新体系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建立

科技中介服务在促进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快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的建设可以有效降低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成本,化解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效率,是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催化剂。中介服务平台提供的市场调查、技术与信息交流、人才交流与培训、项目咨询、无形资产评估等服务,建设工程技术创新成果才能快速的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推动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4]。

4结语

随着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战略要求的提出,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建设工程领域中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做为工程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日渐受到各界的关注,它是建设经济效益高效实现的关键因素,也是行业竞争加剧下不得不重视的内容。在政府、参与方、产业等各个方面的推进与参与下,通过搭建的建设工程技术创新主体合作网络、体系的完善、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的建立等措施,不断提高建设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的优势,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郭吉.大型复杂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及对策研究[m].四川,西南石油大型,2015.

[2]梁宁.黑龙江巧技术创新体系x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火学,2012.

[3]陈杰.我国新能源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研究[D].长沙:中南火学,2013.

[4]张召珍.基于复杂系统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演化研究[D].长养:吉林火学,2013.

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篇4

一、面临形势

“十五”期间,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为不断提高国家竞争力、突破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技术瓶颈、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基础研究体系,相继建设了一批重大科学工程、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显著改善了基础研究设施与实验条件,提升了我国基础科学和前沿高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部分科技前沿领域在国际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强化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逐步确立,转制科研院所经济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明显增强,产学研合作日益扩展和深化;国家工程中心等创新能力建设计划的实施,有力地支撑了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了创新支撑条件和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资源的整合和开放共享取得新进展,技术转移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创新服务机构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有效提升了创新效率和水平,促进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同时,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

当前,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国家自主创新支撑体系的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有待加强;科学、健全、高效的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急需完善,公共科技设施的开放共享和产业研发设施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产业共性技术供给能力相对薄弱,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显不足,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面对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建设的迫切需求,总体上看,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还不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不适应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及其引发的产业革命机遇的要求,不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要求。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面临着发展机遇和竞争挑战并存的形势。

一是各国政府普遍重视创新能力建设和有效利用。当今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将创新能力建设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突出创新能力建设的国家目标,加大投入强度,在国家战略和相关规划、政策中予以高度关注、重点倾斜。同时,通过改革完善投入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不断提高公共科技设施的利用效率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运用的成功率。

二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创新能力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当今世界,学科分化与交叉融合加快,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以及重大集成创新呈现群体突破态势,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创新和产业化运用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并且日益依赖重大科技设施。这些都对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布局、周期、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三是全球化对我国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创新要素跨国流动和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使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全球科技资源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原本就具有科技优势的发达国家更加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极力维护其技术垄断地位,如何有效保护本国利益、保护本国产业安全和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也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挑战。

四是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必须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由于多年来粗放式的经济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水平低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约束因素已经凸显出来,只有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才能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持久有力的技术支撑,才能真正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有效地保障国家经济和国防安全,顺利实现和平崛起。

总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要抓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突破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提供有力支撑。

二、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按照“着眼长远发展、优化整体布局、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创新能力”的总体原则,体现高水平、不重复、促进资源共享、军民结合的要求,统筹规划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为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着眼长远发展”就是要突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前瞻性,在体系设计上要按照《科技规划纲要》的部署,充分考虑长远发展需要,在具体建设重点选择上要满足“十一五”发展的迫切要求。

“优化整体布局”就是要突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系统性,从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高度提出对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战略需求,从完善创新链条、支撑中长期重大战略任务出发,优化自主创新基础设施的整体布局,充分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的积极性。

“完善体制机制”就是要突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开放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公共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入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共建、共享、共用原则,有效支撑自主创新。

“提升创新能力”就是要突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战略性,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技术前沿,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二)建设目标。

“十一五”期间,通过自主创新支撑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将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原始创新能力有较大提升,基础科学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的支撑条件得到强化,科技引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集成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化条件比较完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和带动能力有效提升。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在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点工程设计等方面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研究试验设施显著增强,对重点工程和重大任务的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强化,企业研发条件和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高层次创新人才大量涌现,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培养、吸引、凝聚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尤其是学科和产业技术带头人。

未来五年,要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开放共享、运行高效”的自主创新支撑体系,为《科技规划纲要》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奠定重要物质基础。规划建设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组建30个左右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完善300个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程;建设和完善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00个左右国家工程中心,支持300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完善科研保障体系和技术创新服务体系,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

三、总体部署与重大工程

(一)总体部署。

全面贯彻落实《科技规划纲要》,围绕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保障重大科技专项等战略性任务的顺利实施,加强系统设计和前瞻布局,以改革为动力,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和政府引导作用,从研究实验体系、科技公共服务体系、产业技术开发体系、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五个层面推进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构筑自主创新能力的物质支撑体系。研究实验体系是产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重要条件;科技公共服务体系是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和信息保障的公共系统;产业技术开发体系是解决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有效供给的重要手段;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创新服务体系是为全社会的创新活动提供公共服务的网络平台。这五个层面共同构成了创新过程的完整链条。

1.研究实验体系建设。

集中必要资源、瞄准有限目标、突出重点,在我国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前沿科学领域,以及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战略性高技术领域,启动若干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支撑多学科研究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有选择地对部分原定科学目标已经实现、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着手安排若干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预研。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在信息、生命科学、空间、海洋、纳米及新材料等战略领域,组建30个左右设施先进、规模效益明显、创新能力强、开放程度高的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在学科交叉广泛和创新日趋活跃的研究领域,建设和完善300个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鼓励有关部门、地方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加强一批部门、地方重点实验室。同时,根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加快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促进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研究实验机构。

2.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推进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高等院校“211工程”、“985工程”等计划中的科技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保障支撑能力和管理水平,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环境和科研条件。按照“需求导向,资源共享”的原则,在整合部门、地方科技资源、理顺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突出公益性、基础性、公共性的特点,重点围绕自然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信息共享、科学普及等重大问题,构建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布局合理、体系完备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3.产业技术开发体系建设。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支持有关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采用产学研结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产业技术开发体系建设。深化技术开发类院所企业化转制改革,促进其进一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产业基础技术研发设施的建设,新建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在产业前瞻性技术、核心技术、重大装备设计试验、重要技术标准等方面,扭转产业发展对国外技术严重依赖的局面,增强我国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以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以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缓解资源匮乏、能源紧缺、环境污染制约,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新建50个左右国家工程中心。充分发挥已建国家工程中心的作用,选择50个左右具有突出的科研成果和人才基础、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已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发展前景广阔的工程中心,围绕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一步加强建设;引导和促进有条件的地区,围绕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加强专业性、区域性工程中心的建设。

4.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其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主体地位为目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和产业技术政策,在重点产业领域以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为依托,以产学研相结合为主要形式,以企业投资为主,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代表行业领先水平、有利于广泛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的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培育和提升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支持300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围绕国家重点工程、重大新产品研发和产业技术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相关配套的研发设计支撑体系,提高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围绕重要资源开发、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需要,建设相关自主创新基础设施,促进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省市和行业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的优势企业,发挥其示范和导向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5.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新时期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各类创新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公共服务为重点,建设面向全社会的创新服务体系。以促进自主创新为目标,以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技术转移中心、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各类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完善服务体系和加强能力建设;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支持平台。整合创新资源,强化政策激励,显著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

(二)重大工程。

落实《科技规划纲要》,突出宏观指导,集中优势资源,服务重大专项,从国家层面强化在若干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战略部署,着力实施4项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重大工程,力求突破科技发展和产业技术的瓶颈制约,带动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1.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着眼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对科技进步的重大需求,面向国际科学技术前沿,在我国具有相对竞争优势和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战略性高技术领域,超前谋划、突出重点、整合资源,高起点、高水平地建设12项战略性、标志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取得一批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创新性成果、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突破战略性高技术产业的科技“瓶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要探索和创新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机制、管理机制和使用机制,保证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切实发挥科技基础设施的公共效益。

“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散裂中子源、强磁场装置、大型天文望远镜、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航空遥感系统、结冰风洞、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子午工程、地下资源与地震预测极低频电磁探测网、农业生物安全研究设施等12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工程。

构建布局合理、开放高效的科技资源共享体系。以改革为动力,以资源共享为核心,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不断提高我国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统筹规划,在国家层面上做好科技资源共享的顶层设计。结合我国各类科技资源的特点,借鉴国际相关标准和规范,制订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确保在不同部门、地方和单位间实现共享科技条件资源。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科技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设施的共建共享,逐步形成全国性的共享网络;改善现有的野外观测台站观测环境和科研条件,形成一批联网运行和资源共享的综合性、专业性野外观测实验基地。整合和完善国家种质资源库、国家实验材料和标准物质资源库、国家岩矿化石标本和生物标本资源库(馆)。构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群,推动面向各类创新主体的共享服务网建设,形成国家科学数据分级分类共享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化的科技文献资源库,促进相关部门、地方科技文献网络系统的对接和共享,构建种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国家科技文献资源保障和服务体系。选择若干重大科学领域构建网络实验环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公共网络基础设施,营造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动的跨地域、实时的网络协同环境。

3.知识创新工程。

建设若干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发挥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创新源头作用,加强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设施建设,促进科研机构和大学的联合,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研究基地。发挥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培养优秀创新人才方面的作用,将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与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构筑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

全面推进中科院知识创新三期工程。以提高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提高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知识基础和技术支撑的能力,提高保障国家安全、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能力为目标,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并进行系统集成创新,进一步推进新兴、交叉学科等的形成,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合理流动、人尽其才的机制与环境。面向基础研究,建设依托大科学装置的综合研究基地。面向战略高技术开发,建设信息、空间、先进能源、先进制造与新材料等科技创新基地。面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建设人口健康与医药、先进工业生物技术、现代农业科技、生态与环境科技、资源与海洋科技等科技创新基地。

实施高校科技创新工程,加强高校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强化科技创新与高等教育的紧密互动与结合。发挥高校在学科齐全、人才密集、学术思想活跃以及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等方面的优势,实施学科交叉、综合集成战略,建设若干跨高校的科学研究中心,促进高校间的优势集成,强化高校创新基地的综合性、交叉性,提高国际化水平。组建一批科研设施精良,创新人才汇聚、学术氛围宽松的综合性、开放式、国际化的大型原始性科技创新基地。注意发挥行业、地方等高校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完善人才培养设施,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创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

4.技术创新工程。

建立产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支撑平台。以建设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围绕《科技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和重大科技专项,在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节约资源能源及提高开发利用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提升装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四个重点领域,从产业技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层面,加强技术创新设施建设,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新建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提升我国产业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新建和完善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提升我国战略产业和主导产业技术集成创新能力;支持建设和加强一批企业技术中心,提升企业自主研发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以加快信息、生物等高技术产业发展,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集成电路和软件、下一代网络、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先进计算、信息安全、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治、现代中药等领域,建设若干支撑产业核心技术研发的设施。

以缓解资源、能源瓶颈制约及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油气及矿产资源勘探与采收、煤炭高效安全开采与洁净转化、特高压输变电与电力系统安全、可再生能源、先进冶金工程、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建设若干共性、关键性技术开发、试验的设施。

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目标,在农业优良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深加工与食品安全等领域,建设若干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试验设施。

以振兴装备制造业,推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改造,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为目标,在轨道交通、船舶与海洋工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大型清洁火电与核电、大型飞机、新材料等领域,建设若干重要装备设计、系统集成和先进制造工艺开发、试验设施。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法规。

加快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实施有利于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财税、金融政策,规范和促进自主创新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行和管理。一是优化财政科技支出结构,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形成自主创新支撑平台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二是加大对企业研究开发设施投入的税前抵扣,实施企业研究开发仪器设备加速折旧政策,对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研发设施减免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三是完善国家公共科技基础设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向企业和社会的开放程度。

(二)加大资金投入。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投融资体制,发挥财政投资的导向作用,积极探索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的有效机制。一是加大公共财政对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研究开发设施的投入;二是加强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改造、运行经费的统筹协调,形成公共财政稳定投入的保障机制;三是加强国家投资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促进社会团体、企业、个人以及国外投资者投资共建,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高水平的研究开发设施;四是强化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投资管理,建立公开透明、科学合理的政府投资项目审理制度,促进建设项目的合理布局、高效运行,切实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创新体制机制。

深化自主创新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行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一是加强规划实施中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建立部门会商协调制度,统筹规划、整体布局、分头实施、协调推进;二是制定和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等管理办法,打破部门和单位所有的封闭格局,形成共建、共管、共用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三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产学研结合、促进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协调机制;四是强化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发展状况评估和宏观监测分析,定期总体发展报告,及时调整和完善规划布局,形成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人才培养。

造就高水平的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人才队伍。一是坚持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与吸引和凝聚高层次创新人才相结合,积极营造开放、合作的创新氛围,为创新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提供用武之地;二是实施国家高层次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工程,依托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基础设施,吸引和凝聚高水平人才;三是加强科技设施建设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衔接,以设施建设为条件,以重大科技项目为支撑,加速培养一批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创新顶尖人才,造就我国在各学科、各产业技术领域自主创新的领军人物、精锐团队和专业技术人员。

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篇5

1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1.1内涵正确理解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内涵、结构,是科学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有丰富的内涵、复杂的组成要素,具有与时俱进的动态特征,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从内涵上讲,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首先要回答“为谁服务”和“服务什么”2个最基本的问题。“为谁服务”应该是为企业或产业创新提供支撑服务,并且为企业或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不同科技要素具有不同内涵性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撑服务。“服务什么”,从狭义的角度看,至少应在“科技情报、科技知识、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科技平台”5方面提供服务;从广义角度看,为企业和产业科技创新提供全过程支撑服务。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指引》指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由科技服务机构、平台和人才等构成,集成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向社会提供研发设计、科研条件、创业孵化、技术交易、知识产权、技术投融资等各类专业化服务的科技创新支持系统。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产生、流动,并在流动中促进区域科技创业、企业成长、集群创新、产业良性发展或有序更替。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特色是,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石油装备产业进行规划设计,提供石油装备产业全过程科技创新服务,在完善石油装备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向其他产业扩展,最终建成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对于石油装备产业,它涉及产业链、服务链和创新链3个环节,图1为科技创新体系互动关系。其中,产业链包括石油装备中勘探、钻井、采油集输和作业等主流装备;服务链包括为企业创新提供科技情报、科技知识、科技人才、科技金融和科技平台等主要服务内容;创新链包括知识创造、科技创业、企业成长、产业发展和集群创新等,三者交错融合、互相引导、互相促进。

1.2政府在科技服务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地方政府在区域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具体来说,政府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扮演3种角色:①规划者。要从宏观层面谋划,制订科技体系总体规划,建立导向,同时,全面协调各方参与主体。②参与者。制订实施政策,规划空间布局,给予土地支持和政策倾斜等。③修正者。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政府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观察、评估,修正方向,并适时控制。另外,要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2建设基础

2.1区域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建设的支撑基础目前,科技部火炬中心以部级高新区、科技园区、特色园区和特色产业为支撑规划建设。其中,重点以部级高新区为基础规划建设。以国家高新区和部分城市为重点进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系统设计和战略提升。这对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是国内唯一一个以区域优势产业——石油装备产业进行规划设计的体系,这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东营市是国内最集中的石油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域,2014年,东营市石油装备主要企业发展到8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8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2亿元,产值占全国同行业总产值的1/3.东营市先后被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被科技部火炬中心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石油装备特色产业基地”,被科技部高新司授予“国家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称号,被省政府确定为“山东省油田钻采技术及装备特色产业基地”。2011年,东营石油装备产业集群被列为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产业集群试点。

2.2服务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创新产业集群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集群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为区域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多以区域主导或优势产业集群为基础,围绕主导产业规划。各创新服务体系试点城市建设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产业特色选择建设模式。例如,在中关村,大学和科研机构云集,国际化发展优势明显,它重点规划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和国际创新枢纽;苏州市则依托科技金融优势打造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东营市依托石油装备制造业的优势进行规划设计,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另外,科技服务体系规划要以战略新兴产业为目标,重点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探索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互动机制和战略。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动了现海洋石油装备产业和非常规油气开发装备行业的发展。

2.3创新载体支持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载体,而部级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科技服务的主要实施者。目前,东营市建有1家国家大学科技园、4家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部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部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部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家部级检测中心和4家部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并设立了国家创新驿站东营站点,部级科技服务机构总量在山东省地级市中名列前茅。另外,省级科技服务机构是东营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和骨干,东营市建有1家省级高新区、4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省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6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和5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3建设思路和原则

3.1明确总体目标,突出区域特色以特色产业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在此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总体目标,突出区域特色,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创新的特殊要求,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东营市石油装备产业集群是东营市的支柱产业,是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支撑点。因此,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规划坚持个性化的设计原则,努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将科技创新与石油装备产业优势资源、基础条件、产业提升方向相结合,符合区域产业特色。

3.2坚持发展与整合相结合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发展与整合相结合,以现有科技创新服务资源为基础,在发展壮大现有创新载体的基础上整合创新载体,不断提升现有创新载体的服务能力。同时,要新建一批创新载体,不断完善基础建设条件,聚集各类创新要素,促进现有产业向高端科技服务业态转型,辐射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3.3提供特色产业全过程服务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全过程科技服务,具体包括2方面的服务: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和产业对不同科技要素具有不同内涵性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撑服务;②提供从创新需求激活,到技术转移、科技研发服务、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等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就是提供石油装备产业全过程服务。

3.4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是服务区域的特色产业,需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它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科技企业创办、技术研发、成果推广、技术交易、风险投资、融资担保、人才交流、管理咨询和信息传递等方面提供多功能服务的网络系统,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需求。同时,落实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3.5统筹部署,规划先行,重点突破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为切入点,坚持“总体布局,重点突破”的原则,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坚持国际化、集群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端化的发展方向,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重点实施战略新兴产业方向的技术创新,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3.6加强服务模式创新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加强服务模式方面的创新研究,围绕特色产业形成可供推广的服务模式。东营市围绕石油装备产业形成多个创新模式,比如科技服务集聚模式,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生态谷”建成集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于一体的国家大学科技园;12341电话科技热线的科技信息绿色通道模式;方圆公司项目企业化、技术资本化、绩效指标化、成果社会化的科技金融模式等,这些创新模式将引导区域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

4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任务

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要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特色领域进行规划和布局,为解决相关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从科技创新需求激活、关键要素突破性提升、服务能力整体性提升和国际化服务几个方面重点建设,在完善特色产业规划的基础上,向全行业扩展,使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等关键要素服务于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如图2所示。

4.1挖掘和激活创新需求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首要问题是科技创新需求激活,这是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内在动力。通过国家创新驿站、部级技术转移中心、12341科技服务热线和省市级科技服务机构等,有效挖掘和激活创新需求,建立以需求导向为主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4.2促进科技服务体系的关键要素积聚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最关键的要素是科技研发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和科技人才服务等。实施创新载体建设工程,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要素积聚。通过新建一批高端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优化现有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布局,实现创新资源积聚。另外,要助推重点企业建设部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等高端创新平台,优化和新建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同时,还要探索多种金融创新模式和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实现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结构的优化、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和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提升。促进区域服务机构间的协同合作。区域内科技服务机构数量比较多,一般来说,各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不多,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建立服务机构协同合作机制,以加强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建设,促进服务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和集成,不断提升区域整体服务能力。

4.3坚持体制创新,提升创新服务能力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机制创新带动技术创新”的原则。在具体工作中,要找准制约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的关键问题,率先突破,大胆探索,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完善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科技服务新机制、新模式和新载体。创新工作机制,促进人才、知识、信息等科技要素快速流动。重点围绕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市场扩展、标准建立等开展全方位的创新服务。通过构建全程化服务链条、强化专业化服务能力、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等多种方式和途径,不断提升东营市科技服务的能力。

4.4实施国际化服务,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国际化服务是区域科技创新服务的重要内容,用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来推进区域产业向国际化发展。企业国际化是产业国际化的基础,因此,要重点助推相关企业,让大型企业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走向国际、参与国际竞争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建设石油装备产业国际交流中心,将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品牌国际化、企业国际化等,全面提高东营市国际化服务的能力。其中,企业国际化是关键。

4.5扩展工程,实现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全覆盖依托特色产业实现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该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全过程科技服务,对该产业科技的创新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它毕竟不能覆盖整个区域产业,所以,需要实施扩展工程,在借鉴主导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向其他产业扩展,逐步建成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以石油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进行规划设计的。这就需要研究在石油装备产业专业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借鉴石油装备产业专业化规划经验,向石油化工、轮胎橡胶、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全面提升其科技服务水平和能力,逐步建成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5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实践

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旨在科学指导东营市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特色鲜明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有效支撑石油装备创新发展,带动其他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5.1建设思路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有以下3点:①针对全球石油装备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需求,结合国家“调结构,转方式”的要求,培育发展海洋油气开发装备、非常规油气开发装备、复杂油气藏开发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实现产业升级。②以“国际化、集群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端化”为基本思路,通过高端要素集聚、支撑平台建设、国际市场开拓、创新网络构建、体制机制创新等,实现东营市现代服务业对本市和黄河三角洲其他城市工业的强力支撑。同时,还要培育科技服务业的新业态和引领区域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将东营市建成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中心、服务中心和创新中心提供基础。③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方式采用循序渐进、重点突破的方式进行。首先要选择石油装备优势产业,建设石油装备产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向区与其他优势产业扩展,最终建成区域科技服务体系。

5.2建设任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围绕石油装备产业开展试点,以建设8大工程为主要任务:①建设国际化、社会化和网络化的石油装备产业技术转移体系。依托国家创新驿站、部级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科技服务机构,挖掘和激活创新需求,建立需求导向的技术和成果转移服务机制,构建国际化、社会化和网络化的技术转移网络,形成完善的石油装备产业化转移服务体系。②建设以部级研发机构为统领的高水平研发体系。发挥政府引导和协调作用,加快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创建工作,支持优势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合作建设省级研发机构,形成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的石油装备产业研究开发体系。③建设以高水平专业化为特征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搭建以资源共享为主的检测试验平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知识产权管理与交易平台、科技资源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和培训平台,以中国黄蓝经济区石油装备网为载体,实现专业服务平台集成核共享。④构建社会化、专业化的科技创业服务体系。针对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孵化和成长需求,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部级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实现从注重基础服务向注重增值服务的转变。⑤构建多元化科技金融体系。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利益共载、风险共担机制,构建完整链条的科技金融体系,成立种子资金、创投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围绕石油装备产业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对创新团队和创业企业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进行全生命周期投资,助推科技成果产业化。⑥建设高端人才服务体系。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渠道,利用更加灵活的机制和体制加大对国际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逐步完善人才培养和使用体系,优化人才梯度结构。对于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要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进而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供智力保障。⑦打造石油装备国际化品牌。建设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国际交流中心,扩大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的影响力,支持企业国际化战略,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宣传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实现品牌和服务的国际化提升。⑧实施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扩展工程。东营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遵循“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原则,在石油装备产业专业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基础上,向其他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和能力,逐步完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5.3建设目标2015年试点任务完成后,力争实现6个目标:①培育20家以上高端创新平台。其中,新型研发机构不少于2家,并建成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院士工作站10家。②培育30家以上服务专业化、运行规范化、发展规模化的骨干科技服务机构。其中,部级科技服务机构10家以上,以带动或培育200家以上科技服务机构在东营聚集。③在技术开发、创意设计、知识产权、服务管理、现代会展等领域,积极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科技服务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④促成30项以上的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和重点项目落地东营,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年增长率不低于25%.⑤各类孵化器面积达8×105m2,在孵科技型企业800家以上,建设2×105~3×105m2的加速器,引进或新建30家以上科技金融机构。⑥引进培育“黄河三角洲学者”50人,引进国家“”人才10人,泰山学者20人。到2020年,基本形成国际化、集群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端化的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黄蓝国家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服务支撑。

6总结

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篇6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科技创新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11-03

先进制造技术是高新技术中的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它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制造技术,它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管理学最新成就于一身的新兴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创新是产业升级、产品更新换代的基础。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科技落后地区如何整合资源,引进、消化、吸收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推动技术应用创新和产业升级,是一个大课题,其中,搭建平台,校企、校际合作进行创新是当务之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广西第一所国家高职示范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学校正以建设区域性高职名校为目标,探索实践“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随着开放性办学机制体制创新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科研的投入越来越大,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强,学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路径研究目标和思路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的路径研究目标:创建平台,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以产品的研发带动课程开发,校企、校际合作共建基地,培养企校两用双师型人才;以先进制造技术中的精密零部件加工技术解决方案研究为载体,开展科技创新试点研究,进行项目孵化、人才孵化和小微企业孵化,提高本区域的高新技术应用水平,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教育的持续革新作贡献。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的建设思路:联合实施校企、校际合作的名高职内涵建设亮点工程,搭建一个平台、发挥两种功能、设置三个岗位、开发四门课程,推动五种创新――科技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模式创新、学习模式创新和基地管理模式创新。通过分三步走:第一步,苦练内功,建立校内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第二步,走出去,与兄弟院校、合作企业共建基地、开发项目;第三步,请进来,把成熟的科技合作项目引进校园,建设高新科技创新应用实体。

发挥“敢为人先,力争第一”的南职精神,组建精干队伍,苦练内功,走出去,请进来,依靠组织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用3到5年的时间,打造一个服务南宁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以高新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综合创新实践基地。

二、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路径及其实践成效

(一)在校内建立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整合现有实训基地与资源,充分挖掘教师队伍在技术创新、技术攻关等方面的潜力,更好发挥我校实训基地和设备的优势,推动教师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教学方法探索,培育与整合创新项目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我校成立了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主要职能如下:

一是提供综合实践资源平台,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室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开展高水平和实质性的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技能培训。各类实习实训资源,包括场地、设备、网络资源、图书资料等,全面而有序地对创新工作室的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勤于参与专项技能强化、拓展技能训练,开展技术交流、技术攻关、技术研发,勇于探索与创新。

二是培育创新项目,储备创新成果。工作室针对区域经济、行业、企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面临的技术问题,结合实际条件,在技术突破、技术集成、技能强化等方面选择可行性项目进行培育。通过若干年的持续、递进式累积,配置系统的软硬件资源,组建一批在多个专业领域中具有娴熟技能、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创新团队,储备一批创新性成果,支撑学校在高级别的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中的项目遴选。

三是整合教师资源,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方法。工作室充分整合教师队伍的资源与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渠道寻找可培育的项目,并在项目推进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探索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积累创新工作经验,实现技术创新科研对教学的反哺。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运作方案及成效如下:

一是“筑巢引凤”,学校提供一间100平米左右的教室,专门配备了20台全新的电脑和办公设备,挂牌成立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作为学校专门的先进制造项目综合化设计与工程实践的项目研究场所,工作室可以利用本校机电工程学院闲置的办公设备、机电设备或调用学院相关仪器设备,此外还购置一批研究专用工具设备和专用材料、资料,开展探索性的基础研究、企业产品试制、专项测试等工作,为分门别类申报先进制造技术开发项目打基础。

二是“养鸡下蛋”,创新工作室专门聘请两名有专长的机械产品研发工程师和机械产品制造工程师作为专职研发和制造人员,并对他们进行传、帮、带,与院内科研型教师组成团队(突击队),承担企业项目研究、课程开发和相关实践教学工作,在一年内把他们培养成双师型人才,薪资水平达到在校骨干教师水平。

三是“放水养鱼”,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作为师生共用专用工作室,依照学校制定的创新工作室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目标管理、项目管理和课程管理;工作室起到“信息、项目推介、项目管理、学习管理,进度通报、成果展示”的作用;承担机电工程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模具专业、机制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开发应用以及公共系列特色选修课程研究、设计、开发和实施管理工作;组建与科研项目研究、特色选修课开发实施密切联系的先进制造技术服务队,并定期给予技术业务指导;利用技术开发和课程开发等科研、教研项目对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团队进行专项基础训练和专项竞赛演练工作。工作室团队(创新突击队)在完成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基础上,进行持续的“学习、研究、实践”和“改革、开拓、创新”,以申报各种类型的科研、教研、研发项目的形式主动完成院校下达的各项任务,争创一流业绩,在短时间内提升我校的高新技术应用科研水平。

我校先进技术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以下的成效:

为北海双赢洋弓制造有限公司成功进行了铝弓箭本体的成型工艺研究和数控制造工装的研发及塑料弓箭手柄的模具研制;与南宁燎旺车灯公司联合研发并申报了《LeD车灯监控系统》1项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LeD车灯控制电路》1项实用新型专利;与南宁市五洲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联合并申报了研发《一种可扩展的加工机械手》1项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切削工具》《一种机械加工中心用换刀机构》《一种机械加工定心装置》等6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一种高速切削工具》等5项实用新型专利已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与广西锦新科技公司联合并申报了研发《一种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金属丝的制备方法》1项发明专利、《一种慢走丝线切割走丝头》1项实用新型专利等。

(二)走出去,与兄弟院校、合作企业共建基地、开发项目

为进一步拓展我校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必须走出去,通过校企、校际合作等多种渠道寻找可培育的项目,寻找到行业领军精英、企业技术能手、精干的管理人员,并在科技合作项目推进过程中,探索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积累创新工作经验,实现技术创新科研对教学的反哺。

校企、校际科技创新合作模式及成效如下:

一是创新机制。建立校外共享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所,按行业、企业标准营造真实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开展项目开发、产品研发、人才孵化和课程开发等工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和企业化运作,承接政府、企业、院校科研、教研项目外包,承担院校两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实行灵活的目标管理、项目管理和学分管理。计划以行业协会和专业研究会的形式建立公益性nGo组织,提升南职院的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二是完善功能。以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所为依托,根据我校各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的科研、教研以及相关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基地建设需要进行项目开发和立项建设,整合资源,开展高新技术的共性技术、核心技术专门技术的应用研究,协助各二级学院教学团队把科研、教研成果转化为专业内涵建设;开发3-5门高新技术应用系列特色选修课程,筹建竞赛训练基地和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全力支持各二级学院为开设新专业进行知识储备、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提升相关专业招生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学校整体办学综合实力。

三是项目孵化。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搭建校企、校际合作平台,组建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进行高新技术应用创新和项目孵化,努力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率和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实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科技落后地区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应用、再创新的良性循环,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申报市级、区级、部级科技创新项目打基础。

我校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团队联合广西大学、广西机电工业学校等院校,玉柴工程研究院、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并联合申报各类部级、区级教研及科研项目,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获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协助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申报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协助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申报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精密零部件加工技术及配套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申报2014年度广西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协助南宁市五洲通精密机械公司拟申报2014年度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

(三)请进来,把成熟的科技合作项目引进校园,建设高新科技创新应用实体

我校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团队通过自身的苦练内功,并走出去进行了校企、校际横向联合科研项目的研发和制造,已经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校与合作单位科研项目联合攻关、科研成果转化、人力资源共享、校企设备资源共享及组织保障等的路径,因此,把成熟的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引进学校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把成熟的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引进学校的模式及成效如下:

一是高水平建设“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共享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以先进制造技术集成工程设计、先进制造技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为载体,引进知名制造类企业,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带动一大批主动学习者,在学习型组织架构下,建立共同体文化,在基于学习科学设计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嵌入式项目化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研究、实践”,力争在“改革、开拓、创新”实践中,成长为先进制造技术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

二是共享型区级、部级技能大赛和创新大赛训练基地。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创新、产品开发、集成工程所形成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代表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撑,作为引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广西创新大赛的竞赛项目万变不离其宗。我们的研究所和科研团队应主动介入部级、区级比赛的竞赛项目设计和相关竞赛组织工作,建立起长效机制,引进企业深度参与,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进行竞赛训练项目的策划和竞赛团队的选拔考核工作,在力争取得佳绩,减轻学校投入负担的同时,真正发挥大赛对专业内涵建设和学校综合实力建设的引领作用。

三是企校两用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高职院校利用政府支持,依靠社会力量,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整合资源,建立以教育教学实践创新为基础,以高新技术应用为载体的共享型师资培训基地是十分必要的。

实践表明,高水平的高新技术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是非常紧缺的,培养这些人才的人才,即双师型教师更是稀缺。一般而言,即使是高新企业也养不起这类科研人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多所谓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是成熟技术的应用和现有产品的仿造而已,在高科技应用方面的产、学、研合作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真正转化成生产力的科技创新不多。缺乏高科技的产品研发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和体制,留不住。养不起高水平的研发人才,这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创新乏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的原因所在。因此,创新机制和体制,以项目合作的方式,聘请有丰富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经验的企业人才与校内专职科研人员组成专兼结合的科研型教学团队,以立项建设的方式进行项目孵化和人才孵化,在立足于自己培养的基础上,才能造就更多的双师型人才。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引进广西知名机械企业柳州奋达模具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工厂,柳州奋达模具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汽车模具、焊具、检具、大型数控加工、精密塑料模具等产品生产、科研、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鼓励类投资和广西重点扶持类型的中外合资企业,该公司拥有《叉车外门架下横梁焊具》等多项国家技术专利,主要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公司、柳工集团叉车股份公司等企业配套产品。奋达公司带着科技项目、真实产品进校,校企双方合作成立董事会,组建产品研制团队,运用先进制造技术为区内多家企业生产配套产品,在营造数控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同时,还引入了企业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兼职教师及企业文化,为培养数控高技能人才提供了保障,又能使学校减少纯消耗性实习,降低培养培训成本,提高基地设备的利用率。同时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校内工厂每年实现产值达300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经过有效运营实训工厂,校企双方都扩大了知名度,创立了校企合作典范。

综上所述,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诸多部门应积极努力、广泛参与,相互协作、大力配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解放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合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对照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要求,我校的科技创新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今后,我们应继续加强校企、校际合作机制创新,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

【参考文献】

[1]高霞.高等院校科技创新的路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7)

[2]于兆吉.装备制造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术[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

[3]孙兵.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科技创新的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9)

【基金项目】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2012年度职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ZJJX12ZY009)

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篇7

科技创新促进城镇化发展的规律认识

科技进步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基础,科技创新加速了人类城镇化的进程

城镇化与工业化及科技创新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科技进步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基础,推动城镇化的决定性力量是科技创新所引发的科技革命。目前全世界50%以上人口生活在城镇,70%的GDp和85%以上的第三产业增加值都来自城镇,90%以上的高等学校和科研力量也集中在城镇。随着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新的工业革命启动和深化,将带动各国城镇发展格局发生深刻、丰富而不对称的变化。

城镇化发展具有阶段性,随着城镇化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提升,科技创新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城镇化的发展,从最早的物资的聚集,到生产要素的集聚,再到创新要素与网络的集聚,从生产型城市到消费型城市,再到生态型城市的过渡,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城镇进一步向低碳生态型、可持续型发展,以及多级多层次开放城镇体系的形成,在产业发展、城镇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宜居宜业、城镇治理与规划等方面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科技创新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科技创新对城镇化的推动是政府与市场相互作用的过程。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引导作用

传统的城镇化过程是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的自然集聚过程,科技创新发挥作用的过程是缓慢的,而伴随着现代城镇化的发展,科技促进城镇化已从传统的、方式单一的工具性支撑逐渐向全方位和多元化发展,技术系统与社会系统的融合带来大社会技术系统的发展。各国的城镇化进程都表明,城镇化是一个复杂和综合的过程,无论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的一份报告,未来全球增加的城镇人口近94%将是在发展中国家,这个趋势将会重塑世界的面貌。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即在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下,以城镇为中心形成内生性的财富增长循环机制,在保证正常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水平基础上侧重强调科技投入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培育。

科技创新支撑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城镇人口由1978年的1.72亿增加到了2011年底的近7亿,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1年的51.27%,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0%左右。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J.e.Stiglitz)曾把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意味着城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由量到质的转变阶段。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城镇健康、快速、和谐发展,切实推动我国城镇化进程,科技工作成果卓著

一是将“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列为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对城镇化发展的科技工作统筹布局,针对城镇化过程中的科技需求,围绕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城镇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绿色节能与绿色建筑、城镇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城镇信息平台等重点任务,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一大批创新成果。二是通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加速。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三化同步”和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三是依托高新区等园区建设,形成城镇化发展的“创新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产业化工作体系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产业技术创新环境,聚集创新资源,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四是通过人口健康、资源环境、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民生科技的发展,对于我国城镇发展质量提高、各个城镇发展特色的形成、城镇现代化快速推进具有决定性作用。五是在试点城镇启动实施了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太阳能光伏发电(金太阳)、半导体照明(十城万盏)、下一代信息网络(3tnet)等一批创新成果应用示范工程,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对城镇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新型城镇化需要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向转变,而“创新驱动”的核心是“科技创新”,科技工作任重道远

城镇化包括人口结构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城镇化、景观城镇化及人口整体素质的城镇化。过去30多年,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主要来源于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做出的巨大贡献。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以创新为驱动力、能够集成应用现代科技创新成果、符合城乡发展实际的道路。新型城镇化将为创新驱动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而科技创新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实现从重视数量的外延式扩张转向重视品质的内涵式发展,其核心是“科技创新”。

新型城镇化对科技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与引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科技工作大有可为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从2001-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由37.66%提高到51.27%,平均每年提高1.24%,远高于1978-2000年年均提高0.86%的平均水平,更高于改革开放之前年均提高0.28%的平均水平。而我国未来的城镇化健康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有效支撑和引领,如利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审视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居环境、城镇住区、水系统循环、节约能源、大城市交通、土地合理利用、防灾减灾以及新的城镇规划体系等,是一批急需在原有水平上作出重大突破的科技问题。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三化”协同发展

充分发挥城镇知识、智力和人才密集的优势,加大对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数字内容、信息服务及文化创意等技术支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城镇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总量、质量、结构和效益并重的产业供给,建设与城镇化、工业化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实现城镇化的和谐发展。

加强城镇发展的科学规划和动态监测

加快城镇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提高城镇的综合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基于感知网、智能化技术的网络体系,提高城镇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宜居城镇

加强能源高效转化、建筑节能与节能新材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等技术,实施食品安全科技工程、国民健康科技工程等,实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

需要在“四化”同步发展中把握好一系列战略定位,形成一整套战略引导体系和支撑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长效作用机制与模式,科技工作砥砺前行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转变、资源配置整合、生产力布局优化、人口大量转移、利益关系调整、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其问题的复杂性和涉及的广泛性决定工作的综合性,必须要通过系统性措施探索解决,科技工作需要在其中把握好一系列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

应当看到,目前我国科技创新支撑引导城镇化发展还远远不够,城镇化建设的“科技含量”偏低,仍然面临着许多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如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对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科技创新作用缺乏规划;标准建设滞后,强制性规范少,科技发挥作用的渠道不通畅;科技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等推进力度不够等等,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克服。

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

创新驱动城镇化发展的系统性

创新驱动城镇化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其实现方式是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和支撑作用,通过多领域、多部门的公共政策综合作用,共同引导社会经济要素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创新驱动城镇化发展的动态性

创新驱动城镇化发展是一项动态性工作,其实现过程具有时间上的阶段特征和空间上的层次特征,不同时期、不同空间范围的工作重点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一个关键是形成和有效发挥科技支撑的长效作用机制。

创新驱动城镇化发展是一项探索性工作

创新驱动城镇化工作需要立足全面科学的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别分析,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制定适宜性政策引导。新型城镇化建设在不同地域范围的任务和重点不尽相同,不同空间层次的工作重点会随着地域、时间差异发生变化和转移。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分析不同阶段的工作特点,及时调整工作重点。

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支撑

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在战略规划层面,加强科技支撑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研究和规划引导

理清资源结构

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尽快摸清科技系统已有的工作基础和资源结构,梳理相关支撑工作,加强对相关科技资源和科技成果的集成力度,做到心中有数,配置得当。另一方面,加强统筹,建立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设立各部门联络员,形成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工作组织体系,统筹协调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科技工作。

提前规划部署

在战略层面要有前瞻性的通盘考虑,提前规划部署,形成科技创新支撑城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在城镇化“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化并举”的推进过程中把握好一系列战略定位,着力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城镇化的转型,支撑新型城镇化的和谐发展、引领新型城镇化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科技支撑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长效作用机制和典型模式。同时,建议将科技支撑引领城镇化发展列为下一个科技中长期规划的专项规划,并出台有关指导意见。

强化规划衔接

加强与各宏观管理部门的联动和协调,推动规划之间的衔接,提高和充分发挥科技规划在今后城镇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部门会商机制,共同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做出整体规划和安排。在城镇建设规划中明确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使科技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决策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

构建与新兴城镇化相适应的技术体系

俄据现有科技研发部署和成果积累,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布局,加强市引导,推动先进技术的应用推广。

切实有效的解决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不断出现的一些新难点和新问题,同时需要因地制宜,注重归纳总结,形成和有效发挥科技支撑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长效作用机制和典型模式。

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大和关键技术,在计划项目上予以支持,开展技术攻关,进行关键技术突破和技术路线图编制

选择一批市场前景好、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产出效益好的产业领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应用,重点推进电动汽车、清洁可再生能源、三网融合、物联网、半导体照明、智能电网、生物医药、新材料与高端制造等领域的发展。

通过标准等政策的制定和应用来引导科技创新

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科技创新发挥作用的渠道并不通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标准建设滞后,缺乏可操作性,而且激励性政策不足,对推广应用新技术,绿色产品、绿色建筑、新能源的开发与建设缺乏补贴和信贷优惠措施性措施。因此,需要加强城镇化建设中的建设标准,设立阶段性目标,加强执行力度。加大新技术应用的补贴力度,加强强制性规范性等措施。向中小城镇和农村全面延伸绿色和强制性节能标准。

进一步推动科技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试点示范和需求面政策引导

近年来,我国虽然在城镇建设中开展了一些科技产业化应用示范工程,在推动科技产业化应用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规模和辐射作用仍有一定的局限。建议深入开展科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关试点和专项行动。一是选择不同主题,结合已经开展的各类园区建设,以创新型城市(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高新区、农业科技园等为载体进行试点示范,包括现代农业体系示范、新能源应用示范、信息网络应用示范、新型智能交通体系示范、生态宜居科技示范、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示范等。二是通过重点项目和工程,如“绿色奥运”、“低碳世博”,更好地推进节能减排、控制环境污染,促进绿色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全面提高居民科学精神和科学素质、培育科技理念与创新文明。三是针对中国区域不同城市格局的特点,如都市区、城市群、散状城市等特点来进行科技规划示范。

调动地方尤其是基层科技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聚焦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四化并举”,扎实做好各项推进工作

用科技支撑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念和思路促进新农村建设,这其中基层科技部门将有着更为广阔的作为空间。例如:聚焦本地区新农村城镇化科技创新的新需求、新趋向,作为与外部创新资源对接的重要纽带,实现产业链、技术链、资金链与市场链有效链接;推动建设村镇科技试点,推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生态化集中,推进城乡之间产业结构的联动调整、梯度提升等。

重视和加强人才培训和队伍建设

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篇8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技发展观为引领,认真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科教兴市”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以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为核心,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中心环节,以加快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环境建设为基础,大力提高我市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全面完成x市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目标任务:

到20xx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27亿元增加到54亿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值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全社会科技投入:市本级科技三项费和科学事业费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6%;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投入平均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6%,科技型企业达到3%,一般企业达到2%以上;技术贸易额由4000万元增加到8000万元;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9.6%增加到55%左右。其中:

20xx年,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到33亿元,全社会科技投入:市本级科技三项费和科技事业费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4%;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投入平均占销售投入的比重达到4%,科技型企业达到2%,一般性企业达到1.5%;技术贸易额达到5000万元,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

20xx年,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到40亿元,全社会科技投入:市本级科技三项费和科学事业费占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5%;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投入平均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科技型企业达到3%,一般性企业达到2%;技术贸易额达到6000万元,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

二、重点工作

(一)强化产学研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大力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促进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投入主体、组织主体和实施主体。支持企业与重点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技术开发实体,以项目或课题为纽带,对重大技术难题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对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开发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各级各部门要主动在企业和高校、科研单位之间牵线搭桥,协调产学研及相关部门的关系,加快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每年举办一次高层次、多领域产学研对接会,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

(二)加快构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优化和创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逐步建立起“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提高我市技术经纪、技术评估、信息咨询、人才培训、市场开拓等服务能力。港区科技创业中心、薛店中原食品工业创业中心要加强和完善科技信息服务能力和孵化功能,城北医药化工、龙湖科技教育、x煤电循环经济、城东工业园等园区要建立与功能定位相匹配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市科技局要进一步完善郑韩科技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成果推广中心、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市科协要积极培育发展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学会、研究会;市农业部门要完善市、乡(镇)、村科技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为“三农”搞好全程技术服务,在农业创新活动中发挥特有功能。到20xx年,全市科研技贸机构达到80家,各行业技术协会、学会、研究会发展到90家。

(三)倾力于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加大园区、企业与高校院所的深度合作,构建满足园区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机构。充分发挥和利用其科技资源优势。到20xx年,在园区建成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在企业建成3个省级、8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一个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

(四)加大民营科技园建设力度。坚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为载体,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项目向产业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加快推进“六区”建设与发展。“六区”要围绕各自特色定位和发展方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项目,不断提升园区档次和规模。到20xx年,努力把港区台商投资区、薛店中原食品工业园建成省级民营科技园;x煤电循环经济园建成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龙湖科技教育园、城北医药化工园、城东工业园建成郑州市级民营科技园。“六区”实现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88亿元。

(五)竭力构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一是科技管理部门要建立起x科技网、科普网、技术交易网;二是企业和园区要建设行业和园区网站。三是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完善招商网、远程教育网、农业网等行业网站,要逐步实现网上办公、信息互动、资源共享、服务发展的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努力构建数字政府。四是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同类企业信息共享、技术交流、资源整合、协同发展。五是科技和农业部门要建成通达农村的信息服务网络,为其提供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市场行情等实用信息服务。市建立起农村信息网络中心,乡镇建起信息站,各行政村实现信息村村通。形成快捷、畅通、实用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体系。

(六)强力推动知识产权工作。一是加大知识产权培训力度。对领导干部、企业法人、科技人员、青少年学生有组织、有计划进行培训。二是全市各事业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都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把知识产权的创造、占有、运用、保护融入科技研发、生产经营、市场运作和资产管理等各个环节。三是市财政要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用于知识产权申请资助和转化支持;四是要建立市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履行法律、法规授权的管理职能;五是建立发明协会。努力开创我市知识产权工作新局面。

(七)加大财政对科技自主创新工程的投入。一是市本级科技三项费到20xx年要达到财政预算支出的2.0%以上。政府科技投入引导带动企业科技投入比重达到1:10以上;二是设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用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设;三是设立自主创新奖励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在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四是设立知识产权工作专项资金,用于专利申请资助与实施转化;五是设立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建设重点实验室、中间试验基地、添置或更新重要设备及共享科技设施建设;六是设立科技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用于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科技专项资金每年安排额度除科技三项费用外不低于400万元。

(八)集成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根据我市资源和产业基础,重点组织实施部级“x红枣产业化及畜禽养殖集约化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省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两大科技专项,促进我市规模特色产业的崛起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科技自主创新工程的领导,在市委、市政府跨越式发展领导组的领导下,成立科技自主创新工程指挥部。指挥领导具体分工如下:

科技自主创新工程指挥部工作职责

1、全面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2、制定工程具体实施方案,包括目标任务、进度要求、资金筹措、推进措施和组织领导等,并负责组织实施。

3、对工程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情况,总结经验,协调解决工程进展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工程顺利进展。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科技局。

办公室工作职责:

负责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与日常管理工作。负责会务、文秘、档案、督查催办、新闻宣传等工作;做好信息工作。建立考核评价办法,负责工程建设的督查考核,确保工程各项任务顺利实施。

指挥部办公室下设6个项目组:

(一)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组

工作目标:整合利用省内外著名高校院所科技资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机制。新建15个产学研合作基地,转化50项重大科技成果。协调建立重点企业(项目)与高校院所的协作机制,每年举办一次高层次、多领域产学研对接会,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

工作职责:与有关高校院所建立密切关系,每年定期召开两次专题会议,掌握科研动向,培育产学研基地。根据工程指挥部安排及时召开例会,按时向指挥部办公室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并对相关企业和部门进行督查。

组长:

副组长:

责任单位:科技局、发改委、经委、财政局、相关企业

(二)工程技术中心及企业孵化器培育组工作责任: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协调有关局委和企业开展工作,根据工程指挥部安排及时召开例会,按时向指挥部办公室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并对相关企业进行督查。

组长:

副组长:

责任单位:发改委、经委、科技局、x麦滋尔糖业有限公司、x卷烟厂、后羿公司、正龙公司、庆安集团、天津药业集团x股份有限公司、x奥星实业有限公司、河南大有塑业发展公司、羚锐制药有限公司

(三)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组

工作目标:到20xx年,建成上下对接、覆盖全市的科技创新信息公共平台、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科学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技术市场交易平台、制造业信息化网络平台。

工作职责:负责平台建设目标的总体规划、年度计划、人员组织、目标分解,督促各责任单位按照时间进度如期完成;负责协调平台建设的有关事宜,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根据工程指挥部安排召集例会,按时向指挥部办公室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并对相关企业及部门进行督查。

组长:

副组长:

责任单位:x网通公司、科技局、科协、各乡(镇)街道办事处、x卷烟厂、富华集团、羚锐制药公司、奥星实业公司、正龙集团、庆安高科技有限公司、x港区创业中心、中原食品工业创业中心

(四)民营科技园及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培育组

工作目标:到20xx年,把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培育成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园;港区台商投资区和中原食品工业园建成省级民营科技园;城北医药化工园、龙湖科技教育园、城东工业园建成市级民营科技园。到20xx年,六个重点工业园区的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88亿元以上。

工作职责:按照“整体规划、功能完备、产业集群、规模发展、特色突出、资源共享”的原则,督促成立园区发展指导协调机构,构建科技创新支撑平台,进一步完善有利用园区的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构建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及时掌握工程建设进度、协调相关局委、乡(镇)和企业开展工作,根据工程指挥部安排及时召集例会,按时向指挥部办公室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并对相关乡(镇)及部门进行督查。

组长:

副组长:

责任单位:发改委、经委、财政局、科技局、港区管委会、薛店镇、龙湖镇、新村镇、八千乡、辛店镇、观音寺镇、城关乡政府

(五)科技项目实施组

工作目标:在河南庆安化工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正力实业有限公司、河南大有塑业发展有限公司、天津药业集团x股份有限公司、河南x奥星实业有限公司、郑州海缔邦林制药有限公司、x麦滋尔糖业有限公司等7个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实施20个科技研发项目。三年内完成投资24亿元,预期新增销售收入37.49亿元,实现利税5.56亿元。

工作职责: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帮助企业融资,在产业化重点项目贴息、工业发展资金争取上进行倾斜。根据工程指挥部安排及时召集例会,按时向指挥部办公室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并对相关企业及部门进行督查。

组长:

副组长:

责任单位:发改委、科技局、经委、财政局和7个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

(六)综合协调服务组

工作目标:及时向指挥部办公室提供工程进展情况,定期编发简报,及时统计有关数据,筹备各种会议,收集整理相关材料并对工程进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工作职责:及时掌握各项目组工作进程,搞好数据统计、资料收集编发简报、宣传报道,根据指挥部的安排,筹备会务。根据科技自主创新工程建设的需要,负责相关活动的整体组织协调。

组长:

副组长:

责任单位:科技局、科协、发改委、财政局

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篇9

2008年,陕西省紧紧抓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依托科教资源优势,通过组织实施国家重大专项、引导资金投向、推进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群化、园区化等措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一)加强产业政策和规划宏观指导

为加快建设创新型陕西,制订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陕西的若干政策规定》、《陕西省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关于贯彻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全省高技术产业重点领域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为引导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启动实施科技创新工程

研究论证并启动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即“十一五”期间,在装备制造业、能源化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10个优势重点领域,组织实施30个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支持建设10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实施100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支持50个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到“十一五”末,高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实现把我省的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持续发展优势。

(三)加大政府引导资金投入

近几年,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以及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安排扶持资金26亿元,对1000多个高技术项目进行支持。“十一五”期间,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实施。2007和2008两年陕西省共安排重大科技专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重点科技园区等四大类项目325个,政府资助金额达5亿元。

(四)加快推动创新体系建设

为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中间试验、技术集成与工程化验证条件欠缺的问题,陕西省专门研究论证,依托重点大学,吸收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组建了5个各具特色的工业技术研究院。依托西安交大和西工大组建了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和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作为我省主导产业集成创新和再创新的平台。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组建了陕西电子工业技术研究院,依托陕西科技大学组建了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依托西北大学组建了陕西能源化工技术研究院。积极推进西安交大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西电公司国家高压电气工程实验室、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西部超导科技有限公司超导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部级创新平台建设。加强我省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批复了省高性能碳纤维制造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省力学量传感器及系统集成工程研究中心、省营养与食品安全工程研究中心、省集成电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省煤化工工程研究中心和省流体换热工程研究中心等六个省级创新平台。

(五)大力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硬环境方面,主要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提高承载能力,为重大项目落户提供良好条件。陕西省发改委和西安市政府“十一五”期间安排5亿元开行政府信用贷款和2亿元贴息,专门支持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软环境方面,主要是制定有利于引进、留住高端人才的政策措施,为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为加快陕西航空产业发展,省上确定5年安排资金5000万元,引进航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高端人才。

二、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一)建议加快高技术产业立法工作和制定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措施

结合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制定《高技术产业管理条例》,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加快制定推进生物产业、卫星应用、新材料和信息产业等相关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实施意见。制定创业投资方面的配套政策,加大创业投资工作力度,支持高技术产业重点领域龙头企业上市融资。

(二)建议国家继续组织实施重点领域重大专项

为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带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议继续组织实施高技术领域重大专项,除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外,加大对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钢铁、水泥、能源化工等高耗能领域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

(三)建议大力支持高技术产业核心区域发展

为积极推进全国六个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建议国家从战略和宏观层面综合考虑,加大对六个综合基地自主创新平台、产业基地支撑服务体系和产业化项目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通过核心区域高技术产业的率先发展带动其它区域产业的发展。

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篇10

二是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成绩喜人。加大力度引导和扶持特色产业基地开展科技创新,以基地建设带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升级,不断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对全市经济发展的综合带动效应。目前,全市4个部级和4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为光机电、轻工机械装备、智能玩具创意设计与制造、输配电设备、印刷包装、医疗信息化等6个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载体.

三是技术创新专业镇建设成效显著。继续围绕我市县域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特点,开展技术创新专业镇试点工作,引导和扶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南澳县深澳镇、龙湖区龙祥街道、金平区大华街道3个镇(街道)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全市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增至26家,数量占全省十分之一以上;组织认定了龙湖区金霞街道、潮阳区关埠镇、金平区东方街道、澄海区莲上镇、莲华镇5个镇(街道)为xx市技术创新专业镇,全市市级专业镇增至12家.

(二)鼓励优势企业搭建创新平台,提高行业创新的服务能力。一是支持产业公共科技创新。加大对现有的轻工装备等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以科技立项扶持平台的创新能力建设,xx轻工装备研究院的“节能减排技术实验室建设”、“轻工装备智能测控技术实验室建设”两个项目列入省科技计划项目,获得扶持资金320万元。新启动建设由澄海区与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共建的“玩具快速成型技术服务公共平台”,该平台的建设,对于研究和解决澄海玩具产业面临的新产品研发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促进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二是组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积极引导行业优势企业加强研究开发机构的建设,组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提高行业的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

2009年,新组建了高效节能换热设备、现代电源、中药、金属包装容器、再造烟叶、led半导体照明、糖果凉果及烘焙食品、智能型电动玩具8家省级工程中心和13家市级工程中心.

至2009年底,全市拥有行业公共科技创新平台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实验基地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4家,市级国有科研机构16家,市级民办科研机构3家.

(三)培育科技创新的主体队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民营科技经济。2009年,我市积极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不断壮大我市自主创新的主体力量。一是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择优选择部分在技术创新、品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成效突出的企业,重点加强引导和支持,通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探索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有效模式和措施,形成各种类型具有示范性的创新型企业。2009年,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xx超声仪器研究所、广东金明塑胶设备有限公司列人省第二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全市现有部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7家。其中,广东东方错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西陇化工有限公司通过试点验收,被认定为省首批创新型企业。二是按新标准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以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出台及实一/2010xx科技契机,在高新技术企业的重新认定过程中,敦促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规范

三、实施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实现创新资源的科学配置

2009年,我局进一步创新

2009年,“xx农村基层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蔬菜产业)”列入广东省农村信息直通车工程建设项目.

(三)开辟工作新路,加强农业科技合作。

在巩固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关系的同时,加强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的科技合作,寻求农业高校的技术支持。牵头联系华南农业大学,作为潮南区东华村的技术支撑单位,做好科技部认定的国家新农村示范点工作,帮扶东华村发展成为具有粤东濒海平原种养业的示范典型。加强地区间的横向农业科技合作,积极建立与我省粤西海洋大市湛江市的合作渠道。进一步深化对台农业科技合作,推动台湾龙鱼进口项目落户我市。此外,积极组织引导我市农业科技界加强与xx台商的合作,以联合攻关项目,共同促进农业科技的提高.

(四)组织科技下乡活动,普及农村实用技术。

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后组织了在澄海区莲上镇兰苑村举办的“科普惠农兴村—送科技下乡”,以及在南澳县举办的“龙须菜栽培技术培训班”两次大型科技下乡活动。同时,通过科技立项,支持xx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开展龙须菜品种的引进和技术推广工作,组织开展龙须菜栽培和加工技术培训.

五、加强科技发展环境建设,完善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

2009年,我市科技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全市上下发展科技的意识得到增强,鼓励自主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部署工作.

(四)抓好队伍建设,强化管理提升服务.

认真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学习讨论活动.

局领导班子充分发挥表率作用,结合实际工作,带领有关科室(单位)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推动学习活动走向深人,进一步明确科技、信息化的(三)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园区、特色产业基地和专业镇建设,创造更加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载体。切合“三大经济带”的规划建设,谋划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新布局。推进xx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加强省级民科园、软件园等科技园区建设,着手完善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建设,把科技园区建设成为立足xx、面向粤东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继续扶持特色产业基地、专业镇建设,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经济,探索一条具有xx特色的集群经济发展新路子。继续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行业优势企业建设公共科技研发机构,力争在产业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上有新突破,提高行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掘一批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大、对xx经济发展有重大支撑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推荐成为我市招商引资的重点,继续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促进我市产业调整和优化升级:对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比较优势的产业,重点加强自主创

三、抓好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加速产学研紧密结合。

强化与省部产学研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沟通联系,依托省部产学研合作平台的资源优势,挖掘和利用国家部属高校强大的科研和人才资源,推动产学l/2010xx科技·13技工作研紧密结合,开辟高校和科研机构服务我市经济建设的新途径和引进科技成果在我市实现推广转化和产业化的新渠道。在巩固和加强现有科技合作关系的基础上,深人推动各级政府与重点高校建立从产业规划、发展战略、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撑等全方位的新的战略合作关系。选择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充分利用省部合作中有关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择对口院校引人科技特派员指导和推动行业和企业技术创新。有针对性地选择一批能够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问题、具备一流专业技术和顶尖科研攻关能力的高校,与我市相关行业、企业缔结产学研合作关系,推动双方实施产学研合作重大项目和建立产学研技术联盟,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与高校采取合作共建科研机构的形式,开展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弓{导高校到产业聚集的地区建立行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解决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问题,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二)加速区域科技合作进程。

发挥我市与台湾、福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通的优势,加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域科技合作。大力争取省科技厅支持,建立广东福建茶业产业带,筹划举办“粤闽台园艺科技学术论坛”,扶持引导我市茶叶产业的集聚发展,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推动对台科技合作,建设“粤台(xx)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以其为载体进一步加强与台湾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合作,推动xx乃至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科技的发展.

(三)加速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推动《xx经济特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贯彻落实,扶持着眼于xx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产品开发创新的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加强技术市场建设,不断拓宽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渠道,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联系和合作,为企业引进先进、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搭建平台。引导、扶持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项目,加速高新技术成果在汕转化和产业化。把科技成果转化与自主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促进外源技术内源化,形成自主技术开发能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抓好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农业科技规划。

深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的决定》精神,抓住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的机遇,通过调查研究,在《xx市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4一2010)》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比较科学可行的农业科技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我市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思路、发展目标、发展路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我市农业科技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产业导向.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建设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大人才、技术和资金投人,开展资源保护、种质开发、环境修复和海藻加工技术研究,扶持海洋渔业的科技创新,促进粤东乃至广东的海洋生物产业的发展。重点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改造提升,创建一批省级农业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农业健康基地、星火技术产业带和城镇化技术集成应用试点。支持茶叶、特色果蔬、水产、林木种苗等农业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为这些优势特色产业、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聚提供科技服务,推动一批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成为农业专业科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