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思想教育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4:13

开展思想教育的意义篇1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5005903

时政教育,也称时事政策教育,形势和政策教育。《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政治卷》对时政教育的解释:“是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现实生活中国内外重要政治事件,提高贯彻、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

一、开展时政教育的意义

时政教育是高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发挥着承接初中时政教育、启接大学时政教育的作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时政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有着它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随着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越发广泛,接触的信息越发增多,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使得学生很难选择到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开展时政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有效地过滤信息,避免在分析问题时出现片面和极端的态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判断力和思辨能力,培养他们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的能力,最终促进其迁移,培养创新意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渗透时政教育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三维目标的要求,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众所周知,在历年的政治学科高考题中,时事政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导致很多学校师生往往以功利性的态度对待时政。通常在大考之前,学生会拿到一份时政热点的备考资料,然后通过短期的机械记忆和高强度的训练,达到应试的目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毫无兴趣,根本谈不上主动去思考时政热点事件的内在联系。而对于需要结合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大题,学生更把握不了得分的要点。如果能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及时吸收时政热点,培养学生剖析新闻时事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必然对理解和把握材料大题有帮助,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考试过关的能力。这样的政治课堂,事半功倍,教师也能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使政治教学更具针对性。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主流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不能仅凭说教,还需要发挥时政教育的作用。“中学时政教育的任务是帮助中学生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时事,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培养正确认识形势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已经凸显,他们开始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喜欢关注家事国事乃至天下大事,并会对他们关心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刘国胜、姚俊廷等人所著的《传统教学理论与当代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一书中,对此做出了深刻的解释,认为:“与初中生相比,高中阶段学生身体的神经系统基本成熟,因而,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与独立性进一步增强,抽象思维的能力持续发展,已经能够摆脱具体或形象的事物,运用概念、判断进行思维,进行理论的探讨与论证。这是一个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并且理论型逐步确立的过程。”总而言之,高中生的思维和思想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具有可塑的一面,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渗透时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清晰的三观,适时对其思想进行引导,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有利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乌申斯基曾指出:“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离开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我国教学所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它是指教学要以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依据,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目的。时政教育的开展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人教版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内容主要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涵盖经济、政治和哲学三大领域,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念这样提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课堂中渗透时政教育实质上连接了思想政治课与现实世界。政治课的理论性较强,同时较为抽象,如果单纯就课讲课,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有意识地选择与其有关的时事热点,将基础知识跟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融合,提升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四)有利于弥补思想政治教科书的滞后性

199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时事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事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高中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有必要全面地理解国家的最新动态以及国际社会的最新形势。现在使用的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内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作为政治课的主要教学资源以及现阶段学生能接触到的党的理论知识的主要来源,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特点。

然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现行教科书中的一些理论和观点往往滞后于当今世界和社会的发展。而时政教育涉及当前国内国际的时事、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社会生活热点等,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弥补教材的滞后性,起到辅助和丰富教材的作用,并给政治课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同时,时政教育内容作为素材类的教学资源,丰富了政治教师的教学资源,它与思想政治教材互相交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加强时政教育的策略

时政教育的意义是积极有益的,是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的,是适合新开展的“学讲计划”要求的。笔者作为一线政治教师,在工作中,也对时政教育做出了一些探索,下面提出几点参考策略。

(一)运用多种形式加强时政教育

教师应运用多种形式丰富时政材料,从课前、课中和课后入手,贯彻落实好时政教育。

课前认真甄选时政材料。时政素材较多、较杂,如果不精心选择、不认真整理,很容易偏离教学主题。在选择时政材料时,坚持教育性和时效性的原则,挖掘真正有教育价值的材料,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发挥时政教育的作用。甄选时政材料不能仅依靠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适当让学生自己去整理、选择时政材料,从而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实施时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选择与教材的知识点有关联的时政热点,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而且能帮助他们发展辩证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经济生活中关于市场经济的局限性之自发性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选择某些食品加工企业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不择手段地牟利的热点事件,如结合“臭皮鞋做成老酸奶、臭脚米粉”等事例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

课中,开展“五分钟”时政演讲。课堂开始后的五分钟交给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成员自由分配任务,自主安排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进行时事播报,并由未参与的小组进行评议,最后教师再进行补充和总结。“五分钟”时政演讲的时事播报和评议这两个重要的参与环节,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时事播报中,学生讲述的时政事例须充分可靠,这就促使学生积极读书、读报,搜集资料。评议则需要学生拥有正确的理论来源,这必然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挖掘教材的基础知识。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大可给予学生自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时事热点的权利,借此培养他们关注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

课后,教师通过开设时政社团,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与学生深入讨论某一热点话题,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加强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科学的是非观。如在世界环境保护日,为了响应徐州创建文明城市的号召,时政社团可以就此开展环境保护的专题讲座,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树立环保理念。

同时,政治教师的本体性和条件性知识对于开展时政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搞好时政教育离不开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文化修养。因此,作为政治教师,要多了解时政热点,多阅读图书、报刊,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常教常新。

(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前面提到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时政教育活动的参考建议,都需要学生的参与和配合,这与徐州推行“学讲计划”的要求不谋而合。徐州市推行的“学讲计划”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笔者给出的时政教育策略恰恰体现了这一行动计划。同时,笔者发现本校的新课改模式同样适用于时政教育。

本校的课改实施重点中提出课堂教学模式为“问题导学、互动探究”,其分成四个环节:目标、问题、活动、反馈。笔者借此以时政教育的形式之一——“五分钟”时政演讲为例,结合自己的经验,来阐述学生主体性在各个环节的体现。

第一个环节,目标。时政教育的最重要的指导性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养成关注国内外大事的习惯,拓宽视野,把握时代的脉搏,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乃至关心人类。学生自主地收集材料、整理资料的这个过程,是促使他们体味世界变化的敏感度提升的过程。第二个环节,问题。问题也是探究的过程。尤其在制作展示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是在不理解教材的重难点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学生一旦形成问题的表征后,会不断地理解和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而问题往往是整个小组疑惑和争议的焦点,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第三个环节,活动。活动环节即展示过程,也是整个时政教育中最易出彩的环节,其展示体现了小组合作的努力程度和智慧。小组代表的演讲内容是否有深度和价值,是否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是否凝聚了班级、升华了主题等都可能成为活动环节的亮点。第四个环节,反馈。反馈环节即点评过程,让每个学生勇于点评,锻炼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是这个环节的意义。演讲者肢体语言、声音等是否恰当,逻辑是否清晰,内容是否具有社会性、时代性等都可以作为此环节的评价标准。

加强时政教育,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不意味着教师不管不问。“教师在其间应成为学生活动的促进者、帮助者、引导者,以避免学生一些无效劳动的产生。只有这样,学生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到体现,学生的能力与水平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本校提出的“问题导学、互动探究”教学模式的四个环节,都需要教师适时、适当、适度地引导。目标环节中,由于时政教育具有即时性和实效性,导致时政形势经常变化,教师得适当提醒学生注意时政形势,在不偏离教学目的和时政形势的前提下,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内容。教师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掌握学生的关注点和思想动态。问题环节中,教师的引导能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活动环节中,教师能帮助学生理顺演讲逻辑,维持课堂纪律。反馈环节中,教师在学生争论不休的情况下,给出正确的结论,并及时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拓展思考,对于点评过程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解答,给出及时性评价。

加强时政教育,除了需要政治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外,还需要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家长等外部因素的配合。这些外部因素也是保障时政教育顺利开展的不可忽视的条件。例如,不少教师、学生和家长都认为,通过网络了解时政的方式,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时间不够用,这就给课前的收集资料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如果能赢得家长的理解,时政教育的外部环境将会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总编委员会.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政治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

开展思想教育的意义篇2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技术;构建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意义

信息化是指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改造和提升技术手段和生产组织方式,整合各类资源为达成既定的目标,同时也为管理部门提供实时监控、数据分析、提升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

.伴随信息化技术的日新月异,作为精力充沛、擅长接受新技术的大学生群体知识来源形式多样,通过信息化平台获取知识的速度、信息量都有了质的飞跃相对传统的说教教育和教师知识优势已不再存在。仅仅依靠思政老师的课堂讲授,被动地接受灌输甚至教条地传授理论知识,势必收效甚微,易流于形势。根据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意见》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近年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通过多方努力自主研发校园信息化办公平台,整合行政后勤、教学、学生管理等资源通过建立全信息化的校园平台有效收集科学的数据,为师生提供更为便利、信息量更大的教育平台,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以信息化为手段开展政治思想教育顺应了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容易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更为有效地掌握知识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辅导员习惯通过书刊、专著或者教材等来获取教育信息,这使得高校辅导员掌握的资料、信息量非常有限,而且受制于出版时差的原因,造成许多信息内容滞后,缺乏时代感和感召力。信息化平台整合了网络资源是,它将分散在全世界的信息和资源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容量大、速度高的数据传输系统。网络以其及时性、交互性、高容量性等特征,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内容。辅导员可以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聊天工具QQ、mSn、email、BBS、Blog、微博等进行点对点,多点交流打破了只是固化在课堂讲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建立校园思想政治学习专业平台,搭建向学生开放的空中课堂,将日常教条化的思政课程内容演化成形式多样的网络学习资料,由任课教师团队维护空中课堂的内容,例如:定时上传教学视频、收集有关文献等资料供学生在网上学习、动画演示、ppt课件演示、互动交流空间、答疑平台等等,使同学们在相对宽松的、带着愉悦的心情自行安排时间利用网络资料进行学习,收到十分明显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校园信息化平台“我的大学”方便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建立校园“我的大学”信息平台,学生可以通过此平台进入辅导员交流评价系统。学生通过此系统可以通过网络较为便捷地与辅导员进行信息的交流,将遇到学习、生活上的问题以邮件的形式发给辅导员,然后辅导员通过同一信息平台给予反馈,与此同时,辅导员又可以将近期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最新的形势教育咨询以群发或者点对点的形式发给由他管理的班级同学。利用网络平台特别容易避免一些面对面交流引起的尴尬的局面,例如:批评教育需扣除诚信分(学院推行学生诚信分制度,学生毕业前规定修完多少诚信分数,如达不到既定的诚信分数将不能毕业,对学生有约束力),较为掩蔽的话题,反映部分情况等等。学生通过使用学院为他们搭建的信息化平台“我的大学”使学生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打破了校园中不对等的师生关系,更拉近了辅导导员与学生的距离,使辅导员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的动态、关注当下学生的思想重点,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解答,并可以快速的实现信息的传递、完成上传下达,且能通知到每个人,使受益面扩大,实现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和效益。负责心理教育的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的信息化平台积极有效地开展网上心理咨询活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当前正处于社会的转型的时期西方反动思想、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思想造成严重影响。少部分学生过分依赖用网络,整天都离不开网络,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疏离引起一系列心理疾病,这使得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比以往更多、更复杂,因而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心理咨询比以往显得更重要。辅导员主要针对学生对网络的极大兴趣和心理健康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进行网上心理咨询,是大学生健康教育的良策,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通过构建“我的大学”信息平台为网络开展心理咨询提供了有效的交流平台。教师可以通过上传声像资料,教学动态软件,动画演示等形象生动地进行心理常识教育。利用信息化平台互动功能,进行心理对话,让学生倾吐自己的烦恼,引导其发泄和稳定情绪。利用各种网络软件资源,开展心理测评与训练,使学生进行自我调节,消除困惑、焦虑等一般心理困扰。

三、充分显现信息化整合校内外资源的作用,构建校园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开展思想教育的意义篇3

关键词: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254-03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由于地缘因素,在我国处于特殊的战略地位。近年来,面对、反渗透斗争的严峻形势,作为地处边疆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前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才能有力地促进校园的安全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一、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疆腾飞发展如火如荼的建设中,由于“”、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新疆与内地、新疆各县市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不利影响,新疆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而且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对象的民族性、教育内容的双重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发展的不平衡性等特点,针对这些情况,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动指南,创新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立德树人的指导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和感染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培育新疆大学生的国家繁荣发展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构建和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最高价值诉求,国家繁荣发展了,社会才能和谐安定,只有在国家的繁荣背景下,新疆的后发赶超、跨越发展才能有实现的可能,个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自我价值才能得以实现。从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视角出发,新疆经济、政治、文化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建立在国家繁荣发展基础之上的,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而,在新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更能提升新疆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提升新疆各族青年的综合素质,为新疆的繁荣发展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培育新疆大学生社会和谐稳定意识。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新疆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社会和谐稳定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视角来看,能够更具象地帮助新疆大学生进一步深化“爱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的理念,激发新疆青年自觉营造和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提升新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新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赋予新的使命。

三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培育新疆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最终归宿,这与大学教育“在明明德”的应然状态、社会主义办学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一脉相承,相互契合的。从倡导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视角探究积极推动新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能够更开拓和丰富完善新疆大学生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新疆大学生树立“五观”和“四个认同”观点

“五观”即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新疆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民族宗教问题十分复杂和敏感,民族分裂势力为了培植有生力量,发展对象的重点之一就是高校大学生。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重任且思想活跃,正处在价值观形成时期,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阵地的争夺,是我们同民族分裂势力进行的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因此,新疆高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四个认同”是指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思想先后传入新疆,在“双泛”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新疆民族分裂分子编造、鼓吹新疆分裂、独立言论;歪曲事实,否认历史,与高校权威、科学、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背道而驰,妄图破坏新疆各民族团结互助、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因此,新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四个认同”教育尤为迫切,这项工作对有效打击“”、建设新疆和谐社会、维护祖国统一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新疆区域精神的指导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深化大环境下,我国社会多元文化相互交织,传统的思想观念正在被颠覆和重新整合,市场经济引发的道德观念的变革对新疆各族人民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各族群众的价值观和价值追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倡导“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的价值观时,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用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整合当代新疆各族人民多样性的价值取向,借以统一新疆的主流思想观念和积极正向行为。

被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赋予兵团人最内涵丰富和最与时俱进的品格向导。她深深根植在兵团人中,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广泛的群众根基。在新疆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新疆各类意识形态教育的高势位统摄作用,广泛的调动、凝聚新疆广大青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使“兵团精神”紧扣时代脉搏,闪烁时代光辉并不断绽放正能量,必将在与西化功利主义价值观和新疆境内反动的以及分裂主义思想斗争中永立不败之地。

二、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进程中的不足

独特的区情和战略地位,决定了新疆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政治理论教育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到新疆和谐稳定繁荣发展大局。高校的社会地位和特殊的群体环境,决定了高校是新疆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战场,是对新疆青年进行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然而就现状而言,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方面仍有一些缺失。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教学效果任重道远

新疆高校公共必修的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缺少关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专题化教学教材,虽然现行教材中有相关涉及核心价值观的论述,但不够系统条理,讲解往往浅尝辄止,教师受教材、课时等多方限制难以发散展开。处在建构和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高校应对这一教学内容充分重视,在深入挖掘公共政治课现有资源和不断改革创新的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方面下功夫。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教育教学中,尽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系统阐述,但在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对新疆大学生进行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意识的教育方面有待提升。其次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有专门章节讲述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进程以及人们对自由等的曲折探索,但需真正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将这些理念与对新疆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联系,指导学生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意识理解和认识。第三,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的教育教学中,在弘扬集体、奉献、服务、各民族团结等意识时,能从个人层面领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意识的能力尚需扩展。

(二)针对“”的反渗透教育刻不容缓

首先,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始终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任务。新疆高校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能力尚有提升空间,年年重复开展同规模同形式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形式易于使人产生倦怠。

其次,应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大学生校园生活品质、品味的有效载体,最易在青年大学生中产生共鸣,对在校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产生深刻影响。就新疆高校而言,加强对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更有利于抵制“”妄图拉拢、蛊惑各族青年开展分裂活动的企图。另外,加强管理和监督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优化校园有限资源,合理规划活动内容,丰富和拓展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内涵。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

主动占领网络阵地,能行之有效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工程建设。高校要重视“红色网站”建设,打造“品牌栏目”,专门建立能充分体现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或在高校网站主页的突出位置设立德育教学专栏,注意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开展网上正面的宣传和正确的信息传播。

关注网络社区中大学生“隐性”交互平台,网络“隐性”交互平台需申请注册或身份验证才能进入,或以电子会员身份才能进入参与论坛的交流,这种平台因为是针对特定对象开放,因而具有相对隐蔽性和私密性。“隐性”交互平台在高校的广泛使用,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增长,新疆高校是“”争夺青年的主战场,网络“隐性”交互平台已经逐渐成为新疆反动分裂分子争夺人才的载体。

三、创新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创新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统筹多方教育资源,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内在机制;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实施综合教育,强化培育的外在机制。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科学系统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战略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协同推进。应以党的十精神特别是“三个倡导”为指针,努力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路径及手段,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实效性和感召力。

(一)统筹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增强“立德树人”

社会、学校、家庭几乎是高校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载体,在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意志品格教育过程中,这3个领域都发挥了有效载体的作用,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社会中主要存在的新媒体、家庭中主要存在的血缘亲属、学校中主要存在的师长和同辈群体成为影响大学生意识和行为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集约和统筹这些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促使各领域的教育资源合理流转,简化教育流程,最大程度的发挥教育成效。在探索“立德树人”的新型思想教育路径中,真正实现“以人文本,德育为先”的目标。

首先,以反对”“为目的,强化政治意识,提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在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中,社会积极营造和谐发展氛围,学校有针对性开展各族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反对“”西化、分化新疆的宣传教育或校园文化活动,家庭应当摒弃对大学生“重智轻”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德育、智育和身心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从不同施教者的层面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并与“”的反动、错误价值观区别开来,从而达到提高新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目的。

其次,以、反渗透为重点,加强新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新疆高校应当持之以恒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持久地开展、反渗透斗争教育,坚决抵制分裂分子的渗透和破坏。在社会、学校、家庭统筹协调的指导下强化大学生政治意志,巩固、反渗透斗争的思想防线,将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抵制分裂、渗透的有效武器,不断提高新疆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水平,始终深入、持久地在各民族青年中开展民族团结互助教育。

(二)统筹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彰显科学性、系统性

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教学中,遵循教育双主体教育对象原则,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教育主体,打破传统单一的灌输教育模式格局,引入新的教育管理方法,完成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入适量实践教学内容或者体验式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教育理论课教学的科学系统性,助力新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以服务新疆跨发展为前提,开辟大学生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的思想行为得到感染疏导,让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灌输在活动中,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并逐步转化为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服务新疆跨越式发展为目的,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扩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深入进行爱国爱疆、爱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从新疆大学生实际需求入手、注重实践、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为新疆的繁荣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三)统筹传统教育与网络文化教育,体现开放性、包容性

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新疆大学生的意志品格教育。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将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追求,贯穿于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全过程。加强大学生品格的锤炼、意志的磨练,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

以“贴近学校、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为重点搭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只有立足大学生实际需求和自身发展需求,才能够摆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说教的乏味套路,感染和吸引大学生主动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周生贵,等.新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冯双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研究[C].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论文集(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开展思想教育的意义篇4

关键词:改革开放;30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中国共产党人有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但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学问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真正开展学科建设,则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事。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每一步发展,都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当我们今天热烈庆祝改革开改3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时,认真回顾和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成绩和经验,不仅倍感亲切、振奋,而且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历史背景和必然性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得以开展并不断取得新突破,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必然性。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与马克思主义同时产生、同步跟进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来都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其价值目标必不可少的中介、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桥梁。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更是如此。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于环境所限,当时尚不具备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的条件,但它是一门潜学科,已具有深厚的根基。正如同志所说的那样,我们对“政治工作的研究有第一等的成绩,其经验之丰富,新创设之多而且好,全世界除了苏联就要算我们了,但缺点在于综合性和系统性的不足”,因此,加紧研究“不可或缓”[1]。

建国后,我们开始正规化培养政治理论教员,但较长时期里都未正规化培养思想政治工作者,也未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而在1957年后,我们的工作出现“左”的失误,教条主义盛行,形而上学猖獗“,”中达到了顶点,这些都严重损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声望和形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点。我们党重新恢复和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和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中,针砭时弊,鲜明地提出了“完整准确地理解思想”的问题,号召“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2]。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我们的经验教训很多,最根本的一条是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在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追问中,邓小平同志从多方面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思想的精髓。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由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正确地评价了思想和同志的历史地位,对思想的科学体系、基本内容与活的灵魂作出了全面、准确的概括,对走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经验也作出了初步的归纳,并重申了“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基本完成,它有力地指导着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健康发展。这些都为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拨乱反正指明了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命题和任务的提出和讨论的开展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出现的。这一讨论及其成果既是改革开放初期拨乱反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的前奏、前提和基础。它表明,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学问作为一门科学来开展学科建设不仅必要和迫切,而且已具备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二、改革开放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历史进程

回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30年的历程,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来认识。

1.第一阶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讨论,确定学科和专业的名称(1978~1983年)“”结束后,我们在批判“”的“帮八股”的恶劣学风和肃清其消极影响中,努力恢复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1978年,同志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同志关于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学说,是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后,部队和地方许多思想政治工作者撰文论及这一问题。1980年5月,在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全国机械工会联合召开的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新命题,并在讨论中提出了一些研究设想。这个会议的主题引起了全国同行的关注,随之开展了热烈讨论。这次讨论的成果选编《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一书于1981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张蔚萍、张俊南合作的《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于1983年出版。这些都表现出思想政治工作战线将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综合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努力。为了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及其理论研究的领导,1983年7月中共中央批转了《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该文献不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了较全面的论述,而且首创性地提出,有条件的高等院校“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在全国形成一个初级、中级和高级的政治工作干部的教育训练体系”[3]。这一精神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而且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依据和直接导引。

1983年暑期,教育部为了落实上述精神,召开了政工专业论证会。会议确定学科名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所依托的专业名称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初步议定专业的课程设置,委托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编写部分主干课教材,并决定1984年即开始招生。

2.第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在探索中前进,不断取得新突破(1984~1996年)

1984年4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6月又发出《关于在六所高等院校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的意见》。文件规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首先为高校培养辅导员,要求从理工医农各专业一年级学生干部中择优选拔、推荐入学、定向培养,学满三年、修满学分,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回原选送学校安排工作;第二学士学位生则从理工医农各专业的辅导员中择优选拔推荐入学,定向培养,修满两年规定的课程和学分后,除原有的学士学位外,再授予一个法学学士学位,回原校工作。秋季,第一批招收的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生入学。有的学校既招收本科生又招收第二学士学位生;其中的师范院校原来就有的政治教育专业仍继续招收本科生。有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统开展学科建设便有了可靠的依托,通过专业建设,既培养专门人才、推进大学生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又出理论成果、推动学科建设发展、不断攀登新台阶。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规范化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形成层次完善的学科专业体系,使学科建设有可靠的依托这一阶段,学科专业点从本科点、硕士点到博士点的发展,形成了层次完善的学科专业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点从最初的12所高校逐步发展增多,此外,几乎每个省(市、自治区)还选择条件较好的高校举办大专起点本科班,在原国家教委的支持、指导下,华东师范大学等四所高校从1986年起还挂靠教育学等相关学科试办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1987年5月29日,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综合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科学”,要求高校办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造条件培养这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造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开辟一条新路”[4]。同年9月,原国家教委即印发《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硕士研究生实施意见》,这一年除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列入普通高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外,还批准十所高校于1988年开始招收硕士生,同时,为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科专业作准备,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试办“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等方向的研究生班。1988年,原国家教委批准中国人民大学挂靠在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博士点上,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原理)博士生。至1989年,有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教育这两个本科专业的学校达62所。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正式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硕士授权学科专业。这一时期,全国高校获得这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各有35个。199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在布置增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工作时,考虑到学科整合发展的决策已定,要求在本次申请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联合申请。1996年正式批准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增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博士点调整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至此,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专业已形成了正规化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层次完备的学科体系。

(2)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打牢学科建设的坚实基础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自“六五”规划开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断获得部级、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如胡正清教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七五”规划重点课题,出版了《思想规律与思想政治工作》;陆庆壬教授获得了教育科学规划“七五”重点课题,出版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张耀灿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八五”规划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改革”,出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领导研究》;龚海泉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建国以来大学德育基本经验研究”,出版了《当代大学德育史论》,等等。朱江、张耀灿在高校辅导员培训教学和研究基础上1986年出版的《大学德育概论》一书,于1989年被改革开放十年来优秀教育论著评审委员会评为优秀教育论著。据不完全统计,到1990年,已出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著作350种。每年都有数百篇。原国家教委组织编写了统编系列教材,其中郑永廷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于1995年获国家教委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陈秉公著《思想政治教育学》获第一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组织编写的《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丛书》,邓小平同志亲自为其题写丛书名。各条战线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以及他们办的刊物,为学科研究成果提供了交流平台和发表的阵地,也推动了研究领域的拓展、理论研究的深化。

(3)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和研究队伍,使学科建设获得人力资源保证这支队伍包括两大系统:一是高校系统,自1984年创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至1997年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前,超过70所高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业硕士点35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35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3个。高校除这些学科点的专业课教师数达千人外,还有相当多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定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师职称,大学生辅导员中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许多人还兼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或兼任硕士生导师。总之,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这三方面人员,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力量。二是高校以外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力量,主要包括党政系统、企业系统、军队系统三部分,这些系统的宣传、政工部门组织,领导着思想政治工作及其研究,每年也产出不少学术成果,是值得重视的力量。

3.第三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走上整合式、跨越式发展之路(1997年至今)

周远清同志认为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高等教育是“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的30年,这9个字也适用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评价。特别是1997年至今这个时期,改革力度更大,发展更快,提高更是显著,其主要表现如下:

(1)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整合发展,增强专业的适应性当今世界,新兴学科虽然不断增多,但是整合发展是主要趋势。1988年4月,原国家教委下发《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针对专业设置存在过细过窄、盲目追求小而全的现象,打算将师范院校的“政治教育”专业改名为“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专业,1990年6月正式定名为“政治与思想品德教育”专业。1991年4月,原国家教委印发了《关于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政治与思想品德教育专业改革的意见》。1993年7月,在调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时,将政治与思想品德教育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合并,统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归属于教育学门类,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下保留培养中等学校政治课教师(师范性)和培养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非师范性)两个招生方向和培养目标。1998年公布的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修订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又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调整回到法学门类政治学科之下,并分为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师范类的培养目标是“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而非师范类则培养“能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颁布的新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正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整合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博士能“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高层次的教学、科学研究、宣传和党政工作”,硕士能“胜任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学研究、宣传和党政工作”。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业口径和培养目标不宜过窄,要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来调整专业设置,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专门人才的整体素质,增强专业的适应性。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统一,培养的专门人才不仅要能够从事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而且还要能够从事宣传思想工作和党政工作,学历层次越高,越应如此。实践证明,这样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受到了用人部门的欢迎,许多人成长为“双肩挑”或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

(2)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调整到新增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定位更为明确、合理改革开改以来,学科专业目录经过三轮大的调整、修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几次变换。在本科目录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虽然始终是一个二级学科,但是1993~1998年一度归属于教育学门类,最终才又回放到法学门类政治学科下。在研究生目录中,1997~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法学门类政治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虽然整合发展思路是好的,但是整合力度过大、过宽,使这么重要、这么宏大的专门领域与它在学科体系中这么低的地位很不相称。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一概不是、也没有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和专业的地位,都只是统一在一个二级学科中的一个研究方向而已,在学科体系中不仅低于管智育的理工医农等等许多学科,而且也低于体育(体育是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的地位。所幸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于国际、国内大局,从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出发,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历史经验,作出了改革、创新的战略决策,2005年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5]这一文献不仅最早地传达了中央关于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决策信息,而且也第一次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的学科建设与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等项重要工作之间应有的支撑和依托关系。这不仅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明确自己从事职业的学科依托、学科归属、学科定位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而且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专业教师指明了职业目的和服务职责。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增设和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正式确定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研究生学科目录中不仅重新确立为二级学科,而且明确地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目标的生命线、中心环节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科定位更为科学,更加合理。

(3)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布局趋于均衡,实现跨越式发展在2005年第十次审批增设硕士点、博士点后,为了及时贯彻落实增设和调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的决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6年1月单独组织受理了全国高校增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的申请。为了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促进研究生教育均衡发展,在审理的政策导向上有明显改进,由过去的“在同等条件下向西部倾斜”改变为“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向西部倾斜”。经过审批,新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新增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点20个,硕士点144个。至此,新批准的加过去老点调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共有博士点66个,硕士点253个。此时,本科点约有300个。除新设的一级学科点外,二级学科点成倍增加,西部地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也有较大增长。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就博士点而言还属空白的地区,只剩下、青海、宁夏、贵州、海南等少数省(区)了。跨越式发展不只是数量增加、规模扩张,而且注重了质量提高。如山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专业教改研究成果于2001年获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统编教材《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论》于2002年获教育部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一批专业课和公共课被评为部级精品课;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2007年还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特色专业;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被评为部级重点学科,2007年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被评为部级重点学科。在推进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力度大、抓得紧。之所以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最根本的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性质所要求和决定的。因为只要是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高专、民办高校,都要普遍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都要配备大学生辅导员,事实证明,过去发展慢了,布点太少,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滞后,都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的顺利发展,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发展。回顾改革开放之初,薄一波同志说过思想政治工作是治党治国的科学[6],同志说过,只要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永远是一门科学。这些高瞻远瞩的见解启示我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发展快一些、布局均衡些,是完全正确、必要的。

(4)科研支持力度加大,理论研究成果数量更多、质量更高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决策,、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部署,设立相关研究项目,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逐步形成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共同发展的学科体系建设新局面。”据此,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和各省的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厅社会科学经费均有大幅度增长,设立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一般课题、重大课题。如近几年来每年教育部均设社会科学重大课题40项,采取招投标方式立项,每项资助额度30万元至80万元不等,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不少。如2004年武汉大学顾海良教授中标主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研究”,现已顺利结题,出版了系列成果。2007年西南大学黄蓉生教授中标正在主持开展“大学生诚信制度建设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青年学者申报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研究”、“比较公民教育研究”“、生命价值观问题研究”等课题均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今年为纪念改革开放30年,教育部列出了十多个课题单独招标,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类课题就有两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招收和培养博士生以来,大大促进了科研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每年都举办学科建设研讨会、博导论坛和学术会议。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都出版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丛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还出版了博士文库。一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博士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论文,有的还评上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如武汉大学骆郁廷的博士论文《精神动力论》不仅被评为省优秀博士论文,而且还荣获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在2006年底被评上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的马克思主义类成果7项中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就有:张耀灿等的合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赵存生的论文《关于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几个问题》,郑永廷的研究咨询报告《关于宗教、迷信对高校学生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三、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再创辉煌

改革开放30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登上新台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撑。事实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论把它放在哪个门类和学科之下,不论它是作为二级学科还是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它都必然遵循学科建设的客观规律或快或慢地向前发展。因为社会需要它,事业需要它。但学科建设的发展绝不可能自发实现,关键在于我们的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党的十七大报告号召我们“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继续前进、再创辉煌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特别是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

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十七大指出,当今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这就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有了更为明确的指导思想、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加之现在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其中的五个二级学科都是侧重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学科,为我们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我们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意识,认清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目标中生命线、中心环节、中介、桥梁的地位作用和职责使命,认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学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学科,是适应性很强、社会需求量很大的一个应用学科。要在加强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规律性,努力探索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达到使受教育者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目的。专业课教师、公共课教师、大学生政工队伍都应强化学科意识,以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强化学科意识中整合力量,通过发挥学科建设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发展创新的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方向,努力在“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上下功夫。在学科建设中既要着重搞好时代感、现实性强的应用课题研究,又要加强实践基础上的基础理论研究;既要抓好主干学科的课题研究,使史论结合的主干学科体系更为完善,又要抓好分支学科的课题研究;既要搞好以发展学生智力因素为主的分支学科课题研究,又要大力开展以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为主的分支学科课题研究。过去我们对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分支学科建设开展不够,在全面贯彻中央2004年16号文件中有了很大进步。学科建设只有达到发展智力因素和发展非智力因素研究的有机统一,才能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促进学生知、情、意、信、行的均衡发展,培养出理论与实践统一、知行合一、品德优良的人才,使学生不仅学会做事,而且首先学会做人并学会创造。科研方法的创新是学科体系和学术观点创新的关键条件。在学科建设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跟踪理论与实践前沿,树立问题意识,大力倡导和开展调查研究,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中努力实现学术观点创新。在学科建设中,科研方法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统一、工具价值与目的价值统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咨询研究结合;既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资源,古为今用,又要借鉴国外有益文化和先进经验,洋为中用;要注重开展跨学科研究,既坚持解放思想、博采众长,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通过长期积累,自成体系,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

3.树立服务观念,努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应用学科,更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特征,把指导和服务于实践的成效作为学科建设衡量的标准和尺度。要把思想理论教育教学和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作为学科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要经常注意调查了解群众、学生的思想状况,针对他们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规律;要关注种种社会思潮对人们的思想影响,研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着力点;学习、总结、吸取思想政治教育的先进经验,在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规律性中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根本和基础,只有搞好科学研究、推进学科建设,才能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好更多的理论支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科研含量,为提高其实效。

要把学科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龙头,把专业建设作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依托。不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大学生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备课、专题研修,还是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都承担着繁重而光荣的任务。现在,国家每年都单列一定的招生指标用于招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010年前总数将达到40个的高校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也全部设在思想政治教育博士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要通过出色地完成专门人才的培训、培养任务,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服务,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奋斗进程中,实现学科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只有在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撑的服务实践中不断汲取养料,才能保持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54.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9.

[3]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81.

[4]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419-1420.

开展思想教育的意义篇5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现今社会,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促使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造大学生主观思想世界的工作,必须适应当代大学生心身健康成长的规律开展日常工作。因此,高校教育队伍无不把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在学校能够踊跃参加组织的各种政治教育学习活动,以实际行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且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发展比较关注。他们有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对人生的看法和追求是积极的。但是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现就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工作的问题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1要把握建设意识形态的主动权

意识形态的建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作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和根本任务,意识形态还成为了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和完成奋斗目标的动力源泉。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应把理想信念的培养作为教育的核心,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教育的基础,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把大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全面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意识形态建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策。而在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结构发生变动、国家经济体制变革、国际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受新形势的影响,变化呈现多元化现象。大学生的思想还未完全成熟,受外界影响更大,他们在思想认识上呈现多元化、价值取向上呈现多样化、道德选择上呈现多变的状态。为了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高校就“怎样培养人才”,需要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

高校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其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首先,高校要培养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的重要性,教育大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大学生培育成德智体美劳能绩全能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其次,高校政治课要培养大学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教育学生。高校要做到以人为本,了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需要,扎扎实实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作贡献。再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决培养大学生的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按照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带领大学生多进行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综合素质。高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建设方面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和改革措施,把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到高校的工作之中。高校一定要用科学发展观办学,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动权。

高校要把握建设意识形态的主动权,就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改变课堂上老师单方面授课的古板模式,增强学生与老师间的互动,进行双向交流,并引进多媒体进行教学,增强理论灌输的渗透力和课堂的吸引力;开展各式各样的爱国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爱国教育片,每天播放爱国教育广播等,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大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引导大学生将报国之志付诸行动,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强盛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丰富形势政策课的内容,使学生紧跟时代步伐,了解国际形势的变幻,关注中国形势的发展,激励大学生上进。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心理尚未成熟,心理结构、心理状态、心理素质还存在问题,无法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科学化发展,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但新形势下,大学生面临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日益复杂,来自自身及外界情感等方面的心理压力普遍增大,由此引发的思想问题也有上升的趋势,这都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高校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结合实践工作中,要坚持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理解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并深入了解学生,及时准确地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高校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协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素质教育,这更是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创新性的体现。高校要以学生为本,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维护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在学习上促使学生努力完成学业,在思想上对其引导,增强承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做好心理援助与教育工作,在生活上帮助解决其生活困难。开办就业咨询室,有针对性地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相对应的帮助活动,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3利用好网络资源,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科技的普及,获得网络信息更为快速便捷。大学生参与网络的兴趣和积极性越来越高,并且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但其思想呈现多元化、复杂化,还不能完全利用好网络资源。就目前现状而言,大学生几乎每天都接触网络,网上信息对大学生的诱惑影响力极大。网络资源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带来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高校也面临一系列挑战。

网络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得以丰富,使大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现在,几乎每个高校都实行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引导、组织学生学习,获取学习的知识,网络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途径,具有灵活、开放、现代、共享等优点,网络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高校的网络教学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枯燥的书本教学方式,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中理论灌输的吸引力,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网络教学形式。因网络是现实生活间接或直接的反映,所以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与发展,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途径。在网络上有些学校建有自己的红色网站,形成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利用网上交流方便的特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网上思想交流便捷丰富的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交流工作的防范意识,监控网络信息,对有害信息进行筛选过滤,对一些敏感话题做好引导工作,承担起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责任。再次,要通过技术手段提高网络监控与管理水平,杜绝有害信息的传播。只要利用好网络资源,就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

4建立一支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思想政治教育道路发展的保证,但是现阶段高校不具备这样一支专业化队伍,存在很多问题,如高校中辅导员、班主任配备不足,任课老师不够专业等。这就可能导致大学生管理、教育的问题,从而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高校要针对以上问题开展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响应中央16号文件对配备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要求,壮大辅导员班主任队伍。任课老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高校对于很多任课老师不够专业和对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的现象,应不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管理机制和选拔培养,建立一支专业能力强、政治素质高、工作热情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并对在职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业务培训,改善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素质。

高校要按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建立一支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作为高校教师,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武装自己,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会主义道路,教育引导大学生思想信念的发展,帮助大学生明辨事理,搞好人际关系,掌握学习方法,健康快乐地成长。但这些对于新时代教师来说远远不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良好的道德修养、专业知识以及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只是教师的基本要求,还必须具备网络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网络教学的需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思想新的知识,保持与时俱进,才能教育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政治工作的方向,做一个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同时高校要深入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掌握教育工作的规律,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内容、方法、途径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以此支撑相关工作的开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规律性。另外,学校要实施政策倾斜来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心他们的切实需要,使思想政治工作者感到待遇上有提高,能力上有长进,事业上有发展,这支队伍就会稳定快速地发展。这支队伍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保证这只队伍的创新性与时代性是高校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马维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3):43-45.

[2]王以宁.教学媒体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开展思想教育的意义篇6

一、从学科分类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属于软科学领域,是多科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

英国着名教育学家托尼·比彻(tonyBecherl从认识论和社会学角度运用四个维度对所有学科进行了分类。托尼·比彻所讲的认识论视角包含硬,软(softversushard)和纯/应用(pureversusappli-ante)两个维度。硬/软维度是以学科领域的所有学者对某一特定的研究范式或理论体系的认同程度来描述学科理论属性的一个指标,认同度高,则学科硬度高、软度低;认同度低,则学科硬度低、软度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是在大量借鉴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这不仅有基本理论的借鉴与融合,还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的植入,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理论属性上是一门研究范式多元的软学科,不像自然科学领域内的交叉学科有着认同度较高的研究范式。多范式的问题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借鉴移植。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上述学科的结合部、交叉处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学术概括和规律的理论探究。这一形成方式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多科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的理论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的融合。“思想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思想观念的教育。“政治教育”是统治者向社会成员传播政治观点、培养政治情感、使社会成员形成一定的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理想,并达到政治参与和政治认同目的的实践活动。两者的融合结果,就是思想教育有了政治特别是主导政治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样融合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是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政治性的要求与人们的思想现实的差距只能靠商谈、对话和理性说服以达成共识。这种共识的达成是因为“对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共享信念——他们对话行动中提出的有效性主张的主体间承认所产生、甚至所强化的那种共享的信念——蕴含了对涉及行动之若干义务的默认。就此而言,这样一种认可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事实”。也即是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达成政治教育的目的。为实现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理论指导方面就涉及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作为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自然有了融合性的多范式的理论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融合。在研究者的视野中;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是有着明显的区分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文学科的核心是文史哲,对象是人文世界,人文世界具有精神性、意义性和价值性的特征。“研究人的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人文学科区别于社会学科的重要特征。社会科学旨在探寻社会规律,获得关于社会事务及其运动变化的知识,社会科学所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与效果;人文学科的旨趣在于探寻人的生存意义,表达某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为人的行为确立某种价值导向同。另外,国际上有四种比较权威的学科分类体系在社会学科(socialsciences)与人文(humanities)上有着清楚的分界。那就是认为社会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有时也起到连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作用。从研究对象上看,社会学科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的行为;人文学科研究人的文化生命,即人的本质。从研究作用上看,人文学科能够提供价值体系,对人的精神起根本作用,因而对人和社会似乎不具有明显的实际运用;社会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较为直接,如法学、管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借鉴的相关学科中,哲学、伦理学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则属于社会学科的范畴,教育学一般也归于人文学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既有人文学科的属性,又有社会学科的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人学范式走的就是人文学科的研究道路,社会哲学范式则是走的社会学科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学更多地关注的是社会政治关系和道德关系,更应该属于社会科学的领域,只不过它是带有人文学科特征的社会科学。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坚持了一条交叉发展的路径。交叉学科是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形式与重要趋势,也是科学深刻变革与日益丰富的表现,是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学科,学科之间的融合是通过交叉来实现的,学科交叉是新兴学科产生的必然途径。进入20世纪之后,由两门学科交叉产生的学科不断出现,跨度也越来越大,也出现了三门以上学科交叉的新学科,如医学化学地理学、物理生物化学、教育社会心理学等。按照交叉程度可以将交叉学科分为六种类型,即比较学科、边缘学科、软学科、综合学科、横向学科、超学科或元学科[91&80-82)。思想政治教育学最初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科学化而形成的学科,逐渐与政治学、教育学和伦理学等交叉融合,又大量借鉴了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概念。从交叉程度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属于边缘学科和软学科的层次,但尚不能达到软学科要求的以管理和决策为重心问题的层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具有软学科特征的交叉边缘学科。

二、从价值取向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指向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是服从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应用性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理论教育和课程设置都是围绕主导意识形态的需要展开的。“在正式课程方面,意识形态试图回答这类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对谁最有价值……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常常是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形成课程。”[10w172)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的实践回答。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在本质属性上反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科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而诞生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理论宣传、理论教育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早在1847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章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宣传工作”的概念。并要求大家要有“革命的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他们也规定了理论教育的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和具体形式,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也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列宁提出了“政治教育工作”的概念和“灌输理论”,指出“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共产主义者”。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则成了学科建立的直接理论依据。提出:“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武装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完不成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生命线。”“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问题提上日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得以建立。这一阶段,我们党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从经验总结到理论建构的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更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了新时期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也是顺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的理论成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灵魂的学科。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直接的理论依据,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和实践创新。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根本理论依据。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也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架构,塑造着学科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体来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肯定了思想意识和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证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地位;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则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的确定依据;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告诉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众多理论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学科建设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宗旨的重要原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人学研究范式建构的重要理论依据。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论述构成了学科的直接理论依据。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我们党也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概括为认识和改造世界:邓小平指出是培养四有新人;另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灌输”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关于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论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要齐抓共管的思想等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来源。我们党近年来出台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更是继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也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理论研究的直接理论依据。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坚持全面发展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人应有的本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学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深入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二是深入研究社会思想意识的变动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引导人们形成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其理论出发点和价值追求都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只能在共同体中才能实现。因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能力的手段……个人才能有个人自由”。这一思想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目标。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更是鲜明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从以上经典论述可以看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命题和价值追求,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思想政治教育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作为学术诉求,是从实践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具象化,也是其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科应有的学术价值取向。

三、从比较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向度”的意识形态教育类学科

国外也是有意识形态教育类相关学科的,如宗教学科、公民教育学科等等。而作为独立学科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有。我们可以称之为是学科研究取向上的“中国向度”,意思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科存在的意义主要在于结合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实际,指导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并获得理论上的创新成果的意识形态教育类学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这里主要指“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理论属性上的“中国向度”主要源于以下两点:

(一)德治传统是学科“中国向度”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社会的思想文化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思想为代表伦理型文化。道德理想的播化成为社会秩序建构与维护的关键性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这种思路在治国主张上的体现,就是对“德治”的肯认与推崇。统治者的道德成为德治是否顺利实行的关键环节。圣王和君子作为儒家思想的理想人格,居于社会政治生活和道德生活的核心,这就创设了政治生活与道德生活相统一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得“内圣外王”成为儒家人格修养的纲领性要求。由此推演出“三纲八目”的修养途径和慎独的修养要求,目的在于塑造道德上成“圣”而政治上“王”之的理想政治人才。因为没有法的约束,过分强调道德的自我调适能力,儒家的德治最终发展到了“人治”。同样,法律如果失去道德性,将不成其为法律,而是对人性的亵渎。法律的制定必须要求相应的道德基础作为基本价值取向,这也就是西方的法律都不与《圣经》道德相违背的原因。我们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自然也要符合我国的德治传统倡导的伦理道德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尽管在理论基础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但它厚植于我国深厚的传统“德治”文化的土壤必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理论的契合,深受传统德治融“政治”于“道德”,以“育德”而“为政”思想的影响,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政治类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或许也可以看作儒家“内圣外王”学的现代性表达,“内圣”讲的是思想道德的塑造与修养,“外王”讲的是政治实践,“内圣外王”学的核心是道德教化和政治实践,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学科的理论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集体智慧结晶,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政治和思想财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概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设与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大体上是同步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意识形态性的时代特征就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04年,党中央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并在随后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六个二级学科,将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其实质也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统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形成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奠定学术基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产物,它直接的理论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中国向度”主要指学科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建构。然而过分强调“中国向度”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一样。由于缺少自觉的比较和对话的维度,结果会把“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政治教育变成只有“中国特色”的“自说自话”的体系,最终走向封闭僵化的学科道路。因此,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国际视野是学科建设的自觉追求和重要命题。

首先,从实践理性层面上,要确立全球化语境和国际视野中的中国问题视域。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各种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呈现出复杂联系和共性特征,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本土性问题同时也成为世界性问题,任何世界性问题都同时也表现为本土性问题。就我国现实来说,经济问题都会在社会思想政治领域有所反应,而价值问题、伦理问题、政治问题更是直接地影响着人们思想意识变化。西方发达国家所经历过的现代和后现代的问题,我们正在不同程度地体验或面临;我们在发展中所成功解决的实践问题和路径探索、理论创新都不是孤立层面的“中国特色”的问题,而是国际视野中的具有“普世意义”的中国问题,是与全球性问题相互交织的中国问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实践经验既是中国的财富。也应当成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共享的精神财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应当从这样的高度和视野来审视中国问题,设计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对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政治问题进行总结和升华。

其次,从文化精神层面讲,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应该在开放交流中碰撞交融。以此为新的契机形成新生的文化精神更能丰富普世价值的现代性内涵。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不可能在文化世界里唯我独尊。它既然是一种文化类型,就必然有着自身的优势和弱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我国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文化诉求不能只停留在强调自身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的城堡里,而应该以更加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走出去,广泛开展与世界上各种思想文化热点的对话碰撞,努力对全球范围内思想文化领域的焦点问题作出“中国回答”,由此获得一种包含着中国文化价值的世界性的文化精神。这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所应该具有的文化底蕴。否则,只讲究中国特色、中国元素而不能在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中占有一席之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科存在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和力量就显得微不足道。

开展思想教育的意义篇7

一、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根据各种不同的具体情况,分别对党员干部、工农群众、高等学校、知识分子等进行声势浩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普及和教育运动,掀起了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的热潮,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党员干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满足广大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需要,1951年2月,中共中央制定《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指出:“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教育,必须极大地加强起来。这是提高干部、改进工作的根本方法。”《决定》遵循理论教育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党内的实际情况,按照党员理解能力的发展程度,将党员的理论学习分为三级:学习政治常识、学习理论常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中共中央的这一决定,迅速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掀起了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的热潮。党中央通过党校培训对党员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还通过整党整风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学说贯穿到执政党的党风教育中,这不仅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而且使广大人民群众更易于理解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同时,党中央还十分重视高级干部的理论学习,特别是自修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工农群众加强文化和政治教育

工人和农民是我国人民群众的主体,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最主要的是让工农群众掌握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此,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针对广大工农群众文化水平不高的现实情况,充分利用冬学这一传统教育方式,紧密结合当时的主要任务对广大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建国初期向农民宣传新中国诞生的伟大意义;结合抗美援朝运动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运动向广大农民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广大农民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也受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以及工农联盟思想的教育,等等。这些实践,不仅使广大农民了解了当时国内外政治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掌握了一些政治理论,还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觉悟。另一方面,采取举办工人培训班、开办夜校和工农速成学校等多种方式对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不仅使广大工人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还提高了广大工人阶级的思想觉悟。

(三)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

高等学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重要的基地。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基本的途径。建国前夕,各解放区就对高校进行了整顿和改造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取消陈腐反动的课程,开设革命的课程。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教育部成立。教育部一成立就着手讨论高校思想理论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1949年11月至1950年2月,教育部先后主持召开了大学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论以及新民主主义论教学讨论会。1950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北京师范大学规程》,规定政治课作为全校学生的共同必修课。1950年7、8月份,教育部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讨论会,认真总结近一年来的政治课教学的经验教训,同意把社会发展史和新民主主义论两门课作为教学重点,进一步推进了高校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和建设。1952年,教育部认真总结近三年来的经验,作出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开设马列主义、思想课程的指示》,把“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马列主义基础”列为主要课程,这一指示的,成为我国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体系基本建立的标志。1955年6月,教育部又作出指示,把“新民主主义论”改为“中国革命史”。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探索,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课程体系。通过在高等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平台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学生中的大众化。

(四)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行思想改造

建国初期,大多数知识分子是从旧社会过来的,思想上有消极守旧的一面,但他们欢迎新社会,拥护新中国。党根据知识分子这一实际状况,决定对其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帮助并引导知识分子改造旧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1951年9月,党在知识分子中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北大校长马寅初开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先河。他首先在北大教师中发起了政治学习运动,希望通过教职员工的思想改造来推动学校的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于是,他认真总结本校全体教职员工进行思想改造的经验,并提议将这一经验推广至全体知识分子中去。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教师也相继开展了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这场由教育界发起的思想改造学习运动逐步扩大文艺界、科技界乃至整个知识界。1951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在文艺界开展整风学习运动的指示》,要求清除文艺工作中的资产阶级思想。1952年1月,全国政协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开展各界人士思想改造学习运动的指示》,成立学习委员会,组织各界人士开积极参加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要求他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党的重要文件。这样,全国规模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便形成了。这次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取得了积极的成就。广大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党的有关方针政策,提高了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开始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立场。

二、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论析

中国共产党在广大党员干部、工农群众、高等学校、知识分子中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呈现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中国共产党利用执政党的地位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意识形态建设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但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处于急剧转型之中,新旧思想交替更迭,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尚未内化为自觉共识。因此,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塑造,确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意识思想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宣传普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掀起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的热潮,在社会各阶级中间开展了如火如荼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学习和教育活动,通过思想理论的学习,提高了他们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破旧立新”的思想文化运动,积极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强化了马列主义、思想的宣传,以确立其在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如1950年冬天开始的运动,启发了农民群众提高反对封建思想的觉悟,激发了农民群众提高反对封建意识的自觉性,为清除广大农民群众身上的封建思想扫除了障碍,沉重地打击了封建主义残余意识形态;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大批判运动,逐步清理了知识分子身上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高校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课程,借以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全国大专院校所进行的政治课程改革,逐步确立了新民主主义以及以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文化教育领域的领导地位。这两方面的工作使马列主义、思想逐步深入人心,实现了马列主义思想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众化,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在整个过渡时期和以后的社会主义时期的指导地位,并逐步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初步完成了新的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由此可见,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是以执政党的身份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来进行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围绕社会主义革命的中心任务而展开

开展思想教育的意义篇8

关键词: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言说;缄默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4-0188-02

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是而且只能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以人为本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始终的根本原则。在人的世界中,人不是神的附庸,人本身就是人的目的,是人的根本,是自己的最高本质。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原则并不是从某种抽象的离群索居的人出发,而是从现实的、从事感性活动即现实生产的人出发。现实的人是一种寻求自身需要得到合理满足的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514,“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2]。现实的人是具有反思精神的人,他总是力求自身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总是努力认识、掌握、超越各种现实客体的限定,取得在主―客关系中的支配地位,希望按照自主的目的改造客体。“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1]50-51现实的人是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人。未来社会的形态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在民族地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而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所以在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现实的人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这样一来,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诸系统的关系可以复归到与现实的人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是人获得社会道德文化,从而使自己获得存在和发展的方式。”[3]因此,民族地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当把人当作终极关照,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当作根本目的。

强调从现实的人出发,不仅需要从社会的角度强调社会是人的思想道德的来源,而且更加需要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发展主体思想道德方面的积极作用。从人的生成的角度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人的“生成”。子曰“若臧武仲之和,公绰之不欲,卞庄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4]194-195这里的成人,即人的本质的全面生成,应当把它理解为人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全面生成。思想政治教育是“造人”的教育而不是“造物”的教育,它高扬人的价值与尊严,注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感情和人的合理需求的满足,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彰显人的创造力和潜能。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社会在民族地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经济文化欠发达,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显得更加繁重和迫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确证人、发展人、实现人,应当成为在民族地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马克思主义的规范基础是超越了“政治解放”的“人类解放”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自由人的联合体”不是应当确立的状态,而是现实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马克思从表现和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的现实生存活动出发,说明人的生存活动是社会性的。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是一种反思性的生命活动,因而这种活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

“自由自觉”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规范基础,“自由自觉”是真正的人的本质。由此出发,马克思对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规定其本质的类存在物在生存特征上进行了一种意向性的生存建制。在马克思看来,“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活动是人的能动的活动……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理智地重复自己,而且能动的、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自己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6]97

这样一来,人的类活动必然是对象性的活动,这种活动表现在历史性的劳动中,“一方面使人的感觉成为人,另一方面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6]126,展现为人类现实的历史,“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6]126

人是感性的、社会性的、对象性的、历史性的、有意识的存在物,这样一种普遍性决定了其本质的自由性。但是在现实的关系中,人的本质却处处表现着一种彻头彻尾的异化,并在人的劳动异化中得到充分体现。人的劳动产品、社会关系也是如此。“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6]126劳动形成的异化当然是不能容忍的,因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必然遭到积极的扬弃,必须使全部现实“革命化”,而这样一种使全部现实“革命化”的运动就是无产阶级寻求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运动。“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6]120。

在这个意义上讲,人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生成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其理论基础,就要把握马克思主义这一核心和实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其规范基础在于实现人的真正的本质,在这一点上,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自觉”的人的旨趣。

人的生成在理性和非理性两个方面都存在着“言说”和“缄默”两个层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绝不能仅仅限定在理智教育的范畴中,它也必须包含那些不可言说、只能以现实的生命活动表达出来的生产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即促进人的自我“生成”的实践活动,也必须包含着“言说”和“缄默”两个纬度的旨趣[7]。在民族地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亦是从这两个层面展开。

从“言说”的纬度上讲,在民族地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旨趣在于使教育主体“生成”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也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人生而有之的,必须从外部加以灌输。信仰不同于宗教,在宗教那里,人是不允许反思的,而只能被迫完全服从启示的指引,但是信仰允许人反思。要使一个人完全相信一种理论,最好的办法就是以理服人。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在民族地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应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宏大叙事方式,在教育者的指引下,使受教育者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使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维方式。就其内容而言,无非是对人的本质的确证,引导人在思维中确证自己的本质,把自身视为“自由自觉”的反思性类存在物,在自身中确认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思维中克服自身现实的异化,才能为自身在现实中从事使全部现实“革命化”的革命活动提供合法性基础。

在“言说”的层面,思想政治教育是使人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而马克思主义在其本质上是属人的,是关照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也就是说,“自由自觉”的人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关怀。因此,在民族地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就应当是引导人对自我的确证,对自身的关照。再者,在民族地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允许人反思,单纯地经由教育者向受教育者输出意识,受教育者没有自身的理解和反思的灌输无疑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自然也就称不上“自由自觉”,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引导人实现自我,而只是在给受教育者灌输一种“宗教”,是应当被扬弃的。

在“缄默”的层面上讲,在民族地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在现实中“生成”“使全部现实革命化”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可以被理解为受教育者内心信念的“外化”,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为着使人实现自己的全部本质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人,而人不是某种离群索居的抽象物,而是在现实中从事实践活动的感性存在,因而,人是人的感性活动。马克思在谈到以往哲学家的错误时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其主要的缺点是:把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形式或是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主观地去理解的。”[8]50因而,应该正确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感性活动,是人的实践活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说明世界,而问题却在于改变世界。”[8]52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基础的确证,只是从理论上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为何物,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使教育主体参与现实的感性活动,是使教育主体参与“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正是在这个维度上讲,在民族地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使教育主体“生成”使“全部现实革命化”的活动。

为了“自由自觉”的人的实现而扬弃自身,为了“自由自觉”的人的真正实现而投身变革的实践,这就是全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言说”的层面,它是现实的人的积极的自我扬弃,是在思维中克服自身局限性,是“生成”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教育主体在找到自身“合法性”基础。没有这个“合法性”基础的确证,思想政治教育便是盲动,便不是人的真正的活动;在“缄默”的层面,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主体在现实中“生成”使“全部现实革命化”的活动,是教育主体从事的变革的实践。因此,在民族地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引导民族地区民众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确证自身“自由自觉”的本质,并促使其投身实现自身本质的活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楮风英,李光烨.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模式的转变[J].思想教育研究,2006,(9).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开展思想教育的意义篇9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三观教育;历史沿革;经验教训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我国普通高校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党的中心工作的转变,普通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也发生了多次变化,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其经验教训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历史沿革

有的学者认为,在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可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划分为六个阶段。(1)围绕新民主主义教育设置的政治理论课(1949--1952年);(2)适应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求的政治理论课(1953--1956年);(3)以“社会主义教育”为基本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57—196o年);(4)以反修防修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61--1966年);(5)以“无产阶级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为基本内容的政治理论课(1970__1977年):(6)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1978年至今)。

为加强对大学生的“三观”教育,特别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我国在高校别设置了“思想品德”课,有学者对这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总结。他们认为,我国高校“思想品德”课程的建设,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回顾它的发展历程,大约经历了一个创立、发展、完善和调整改革的过程。

思想品德课程的创立和发展时期(19811987年)。从1981年开始,我国一些高校先后成立了德育教研室(也有的称“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研室”),并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大学生讲授一些与他们的人生发展有密切联系的专题。1982年教育部总结和推广了这一创造性做法,并于1982年10月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文件规定: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人生观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同时制定和颁发了高等学校《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在许多高校开设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上,教育部于1984年9月颁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文件对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内容、教学原则、考核标准、教师队伍建设(编制、职称、进修)、机构设置等作了明确规定,提出在高校成立“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研室”,又称“德育教研室”。

思想品德课程的逐步完善时期(1987—1991年)。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日常思想教育常规化,课程性质明朗化,课程内容系统化,教学管理规范化。

思想品德课程的调整改革时期(1991—1997年)。1992、1993年国家教委社科司、思政司分别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研讨会纪要》、《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座谈会纪要》的形式发文,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改革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改革统筹考虑,要以增强说服力和有效性为目标,以改进内容和方法为重点。

“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中的思想品德课程(1998年至今)。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研究决定了普通高校“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其中,关于思想品德课的三门课程是:法律基础(34学时)、思想道德修养(含职业道德教育)(51学时)、形势与政策(平均每周1学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更多地关注国家意识形态的灌输,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确立以及对社会宏观问题的释疑解惑相比,思想品德课更关注大学生个体成长中的困惑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之后,随着2001年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战线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2003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两课”贯彻十六大精神教学指导)的通知》、《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的下发,思想品德课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强调了“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课程开设目标上进一步明确了“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高度关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有的学者认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巩固和加强阶段。这个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深刻反思前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误,总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教训,纠正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改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局面。第二阶段:从党的十四大特别是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到党的十六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快改革和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扭转被动局面和巩固加强的基础上,加快了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适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深化高等学校办学体制的新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第三阶段:从党的十六大至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阶段工作的重点,是适应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新要求,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建立健全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相衔接、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制度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的经验教训

有的学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积累了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育人放在首位;在工作原则上,虚事实做,求实务实,重在落实;在工作体制上,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坚持党政齐抓共管的原则;在工作队伍上,坚持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体,建立了精干高效的政工队伍:在工作途径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为主渠道,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在工作方法上,坚持分层次教育,分类指导,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重视班集体建设,注重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在教育内容上,突出抓好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拓宽教育内容,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

有的学者认为,高校思想品德课创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培养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所采取的一个创造性举措,是在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中所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十几年来,它经历了摸索试验、初步发展和全面建设等几个阶段,其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可大体归纳为这样四点:(1)遵循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其发展规律与特点,把对大学生成长具有普遍意义和重要作用的教育内容作为课程重点,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必要课时,确立课程地位,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并称为“两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2)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规范化、基本内容系统化,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对于启迪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对于保持稳定与发展,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产生了较好的效果;(3)推动并深化了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研究,形成了一大批有份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使思想品德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促进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理论,充实知识,研究问题,提高水平,增强素质,涌现出了一批有理想和信念、有科研成果、有教学经验、有工作能力,受到学生欢迎和社会好评的优秀教师。

有的学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不断改革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有效维护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坚持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改革、更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体现了“两课”教学的时代性;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保证了“两课”服务社会、培养人才的方向性;坚持把“两课”教学置于高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保证了“两课”实施和改革发展的稳定性:坚持以学科为依托进行课程建设与队伍建设,增强了“两课”教学的科学性。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比较好的传统,系统和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牛观、价值观,增强理论思维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围际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义重效应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出现了新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遇到了挑战。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效果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知行转化问题。受教育者知而不行、知行不一的现象比较普遍。

有的学者认为,党的十一届t中全会以来,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成绩应该充分肯定。但也应看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改革明显滞后于现实。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看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从教学内容i:看,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不够,中学和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有交叉重复现象;从教学方式上看,部分教师虽然比较敬业,但仅满足于从书奉到书本注释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不能紧紧抓住社会现实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分析问题,更不能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去总结一些东西,因此使学生感到理论教育“不解渴”,不能帮助他们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一些理工农医类院校的学生感到克思主义理论十分深奥,难以接受。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珲论教育失去应有的吸引力、战斗力,使大学生对此失去兴趣,产生淡漠感。要解决这‘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在全社会形成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良好氛围,是克服部分大学生淡漠情绪的前提;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解决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漠视问题的重要保证;进一步加快改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步伐,增强其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谍教师要多练内功,并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有的学者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宦传中,还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影响了大学牛的学习热情和认同感。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宣传的形式、方式和方法过于僵化、呆板,落后于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对教学、宣传手段的要求。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和宣传中“大”和“空”的现象,一味地戴理论高帽,空话、套话多,其结果往往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风不够端正,形式主义比较严重。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有的学者认为,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除了必须坚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功能,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价值尺度之外,还必须认真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客观规律,坚持按照科学尺度进行工作,才能保证其教育的实效性。据此探讨了“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实现科学价值观教育”、“以能力培养促进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德育各环节相互配合、补充和促进的系统运作”、“‘两个课堂’和‘两个队伍’相结合”、“教书育人过程中德育主客体交替与互动”、“鼓励个人多样性价值取向与坚持主导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等方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有的学者认为,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强化理论指导,帮助大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的认识基础;应当从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入手,帮助其进行自我教育;应当重点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追求。

正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所指出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这就要求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开展思想教育的意义篇10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多元化;与时俱进;以人为本

改革开放之后,世界经济全球化,我国也进入社会制度转型时期,西方各种文化不断向我们涌来,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潮流。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思想文化等精神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社会生活中,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也必然会导致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发生新变化。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却不容乐观,许多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解有着很大的误区,认为它是政治工作的传声筒,排斥思想政治教育,因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很低。这些问题归根究底是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对文化多元化引发的新问题,新情况作出科学、全面、有力的回应,教育思路、理念、内涵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脱轨,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跟不上时代潮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严重受阻。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应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弘扬先进社会主义文化是高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导向为前提,与时俱进,积极创新,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实效性。

1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当代社会,文化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教育,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真正实现以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来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主流意识形态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价值系统,是在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长期的共同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当今时代,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马克思主义,但是现在我国存在着许多矛盾,例如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矛盾,落后意识与现代意识、主文化与反文化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解决。通过实践的检验,也证明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与借助执政党的地位和权威相结合,利用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对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进行渗透,引领和规范了整个社会和文化,而且推动了社会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2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

曾指出:“全国高校都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做出贡献。”这些话点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现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积极向上、有远大抱负和理想的人,但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思想政治信仰问题,这与高等院校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搞好高等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育工作,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体系武装当代大学生教育当代大学生,帮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提升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建设。我国现在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队伍素质不一,高低不等,阻碍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的发挥,所以要引进优秀人才,增强教师培训,建设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都较高的高素质、高工作能力的教师队伍。

3积极有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3.1遵循动态发展规律

邓小平说:“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要求要随着时代和教育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与时俱进,考虑大学生思想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对教育目标进行调整,对教育内容进行更新,对教育方法进行创新,遵循动态发展的规律。

3.2遵循服务社会的发展规律

“服从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条基本规律”。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在各方面必然会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利益、社会集体利益的影响,因此,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社会发展规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3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从大学生思想实际出发,将思想道德知识传授给大学生,形成道德信仰。文化多元化,大学生自我意识觉醒,自主性空前强化,所以教育活动中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遵循思想道德形成规律,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增强其时效性。

3.4树立先进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学生为本、政治目标人性化、教育内容与时俱进”的理念。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他们愿意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尊重大学生,保证大学生的实际需要,维护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其排除实际问题和困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调动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要进行适当的增加和剔除,保证跟得上时代的要求。

4结语

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渠道,科学开展高校思想教育活动,坚持科学的高校思想教育理念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必须坚持的,只有为大学生提供优秀的成长环境,才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以人为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10~12

[2]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文化自觉教育[J].琼州学院学报,2013(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