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5:10

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篇1

关键词:沿海地区;科学文化;教学培养;分析阐述

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具备扎的理论文化知识,也要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这样才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步入社会后发挥自身的价值,促进社会的发展。对于沿海地区来说,其是我国主要地区,肩负着我国人才培养的重任,为了保证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主要增加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教学的关注度,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一、增加对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的关注度,保证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无论是理论知识的教学还是科学文化能力的培养工作,都离不开理论知识基础。学生如果不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便不会知道科学文化的概念,又何谈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提高沿海地区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增加对基础知识教学的关注度,保证学生可以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为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树立合理化的教学目标,保证科学文化教学知识可以和社会实践相关联,增加学生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了解。教师也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增加和学生的互动,对化学、数学、自然科学等和科学文化具有关联的科目结合教学,增加学生对不同学科科学文化知识的了解,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保证沿海地区科学文化教学的有序开展,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避免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灵活性,激发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欲望。例如,在对自然科学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个和自然科学具有联系性的视频,学生可以依据视频展现的内容,增加对自然科学文化的了解。如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个人类物种变化和发展进程的视频为学生进行展示,增加学生对人类祖先发展的了解,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其次,教师也可以在自习课和空闲课节,为学生展现不同动物发展史和社会历史文明发展视频,增加学生对历史文明和社会发展进程的了解,以增加学生对大自然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了解,丰富自身的内涵,开拓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步入社会后实现自我价值。

三、创建校园科学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

对于学生来说,每天在学校和班级的时间最长,仅次于学生在家的时间。因此,沿海地区教育机构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利用自身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创建校园科学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增加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关注度。详细而言,对于教育机构来说,只要在校园内部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在校园内部利用板报和条幅的形式宣传科学文化知识,举办科学文化知识竞技大赛,举办诗歌和朗诵大赛,举办科研大赛,聘请相关人士在校园内部进行演讲,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其次,学校也要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加对自身不足的了

解,完善自身科学文化素养弊端,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促进自身的发展。从班级文化角度来说,教师要在本校中利用班会的形式,在班级内部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良好品格,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

素养。

沿海地区的教育工作,是当前我国教育较为关注的区域。为了提高沿海地区科学文化教育的质量,提高沿海地区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增加对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的关注度,保证学生知识储备量,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创建校园科学文化环境,举办科学文化知识竞技大赛,举办诗歌和朗诵大赛,举办科研大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增加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良好品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保证科学文化教学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王艳梅.中学生体育科学素养现状与培养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5(36):149-150.

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篇2

关键词:素质;知识;能力;人才;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批准号GH11029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依据,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方案,是实现培养具有素质、知识、能力结构人才的途径和方式。用什么样的理念构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用什么样的体系体现学校的优势和特色?用什么样的途径提高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符合度?

一、构建具有素质、知识、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精神,主动适应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人才培养,学校根据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要求,为全面推进我校学分制改革,优化课程结构,扩大学生学习的自,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实践能力、注重创新精神、突出个性化培养,构建具有多元文化特色和鲜明民族特色的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学校围绕民族高校学生应具有的素质、知识、能力等特征为理念构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二、构建具有素质、知识、能力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从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出发,整合教学资源,按知识体系设置课程,搭建通识教育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平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与改革,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开发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素质,实现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

(1)按教育内容构建知识体系,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综合目标。

(2)将知识体系转化为课程体系(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培养计划),注意课程间相互衔接,避免内容的重复,优化了内容结构,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3)在保证总体要求的前提下,针对工学、理学、医学、艺术、农学、师范教育等特点,有区别地选择和设置课程与教学内容,满足了不同学科专业的需要。

(4)加强通识教育和专业(学科)基础教育,为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搭建平台,以提高学生工作适应性和终身学习能力。

(5)强化实践教学,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课外培养计划中,都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有利于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

(6)加强了多元文化教育,不仅在知识体系中设置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而且在课内外等综合活动中,都设置了多元文化教育内容,为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素质奠定了基础。

(7)通识教育选修课和科技文化素质讲座的开设,为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教育奠定了基础,为发展个人才能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三、构建具有素质、知识、能力的人才培养途径

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以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为主要内容的主流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优化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加强多元文化教育,提高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加强基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一)培养方案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学校各专业按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环节三大教育内容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1)通识教育内容一般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通识教育实践训练、科技文化活动、自主学习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和自然科学素质,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知识的应用能力,体育锻炼技能和终身体育能力,为专业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2)(2)专业教育内容一般包括科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基础实践训练等,重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实践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创新两部分,含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中的实验、实践,课内实践教学,课外实践创新等。

(二)培养方案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构建了医学、教师教育、艺术、农学、法学、工学、理学、经管、语言、人文等多个实践教学类型,体现出“两个结合、三个层次、四年不断线”的特点。

(三)培养方案有利于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跨文化知识和具有创新性质的实践知识,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体现在:

(1)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四大系列公共选修课,规定学生至少修读8-12学分,要求学生跨学科门类修读非本专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体育艺术方面的课程,以此拓宽学生知识面,共享多元文化资源和综合性大学的学科门类丰富的资源。

(2)开设科技文化素质讲座,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到校讲座,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智慧,提高了跨文化素质。

(3)在专业选修中设置了跨专业选修学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个性人才培养

实现民族高校培养具有素质、知识、能力的人才,必须强化多元文化教育特色,才能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学校整合多元文化办学资源,进一步构建具有跨文化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跨文化素质的民族人才。

1、发挥典型的双语双文化环境优势,培养双语或多语特色人才。

延边大学地处民族自治地区,具有典型的双语双文化环境的优势。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注重培育双语言双文化的特色,在培养多语特色人才上下工夫。在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中开设朝鲜语以及朝鲜族传统文化等相关课程,让学生接受朝鲜族文化的熏陶。在英语、日语专业招收零起点考生,培养具有英日汉朝四语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

2、发挥区域优势,实施中外合作涉外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与韩国、日本、美国、朝鲜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培养与交流关系,通过学分互认和共同学位制等教学管理机制,在经济学类、管理学类、语言类、师范类、农学类等专业建立了“3+1”、“2+2”分段或交换培养制。通过中外合作涉外培养,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涉外人才。

3、建立了除学前教育外的完整教师教育体系。

学校建立以来,学科专业建设始终具有民族师范教育的鲜明特色,一直承担着为中国朝鲜族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任务。构建了除学前教育外的完整的教师教育体系,打造了不可替代的培养中国朝鲜族民族师范教育师资的地位与作用。

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篇3

案例一:某老师教对联读读背背时,引导学生用了大部分时间学习理解对联内容,多数学生未能完成当堂背对联的任务。(“背”的目的是积累语汇,而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思想方法。学生未能完成背诵任务,是因为“背”这一学科性学习活动开展得太少)——有效的学科性学习活动开展不落实。

案例二:某老师教完《小壁虎借尾巴》主要内容后,安排了这样的环节:说说其它动物尾巴的作用,简笔画松鼠或其他动物续编故事。(无关活动妨碍了语文学习,这里重点是续编故事,而让学生画其它动物等行为是无效的语文学习活动。)——无效活动冲淡学科味。

案例三:某教师教圆的面积,当学生说可直接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教师感到茫然。学生叙述正确的推导过程后,老师仍不置可否。(教师对数学“转化”和“极限”思想理解不全面、应用不灵活。)——学科思想把握得不好。

案例四:某老师教《草船借箭》诸葛亮斗智周瑜时,引导学生思考两人当时是怎样想的,见学生沉默不语他又请大家合作探究。讨论时有生举手:“这段话总是周瑜问,诸葛亮答,是不是太简单了”?师答:“古人写文章提示语一般很简洁”。(教师未能捕捉到学生问题的价值,若能抓住问题顺藤摸瓜,让学生反复诵读揣摩,给文中提示语加上表示动作、神态、心理等修饰语,再让学生品读紧凑的语言交锋,才能体会人物斗智的过程,更好理解人物性格)——缺少学科教育智慧。

由此可见:教师有效的学科性学习活动开展不落实、无效活动冲淡学科味、不遵循学生学科文化的习得规律等,是学生学科性学习活动缺失、实效性差的直接原因。

我们问卷调查周边区县小学教师学科素养发现:只有提高了教师学科教学素养,才能让学生习得学科文化。我们对本校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对符号化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等基本学科思想方法运用掌握不好,对数学事物相对性陈述这一贯穿教学始终的必备能力未能得到足够训练,说明教师学科教学素养亟待提高。

综上所述,学生学科文化习得能力受制于教师学科教学素养的高低,有效提升教师学科教学素养是教师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帮助学生充分习得学科文化,必须让教师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形成比较稳定的、长期起作用的、能生成学生学科素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形成具有学科思想方法、学科知识积淀、学科教学技能、学科价值态度、学科教育智慧等较高的学科教学素养。

培养提升教师学科教学素养,是校长教学领导的一个重要问题。我校把教学领导的着力点放在改革优化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提升教师学科教学素养上。

一、文化浸润,强化自我发展意识

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教师在学校发展中担负着什么样的重任?教师必须对这些问题有一个清醒认识,从而具备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实践证明,最有效的办法是让教师浸润在校园文化中,自觉承担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重任。我校教师在“新月”主题校园文化研讨过程中形成共识: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培养者,教师必须终身学习、不断提高,用爱、责任和过硬的教学功底,引领学生主动发展、快乐成长。学科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不断提升教学素养,增强课堂有效性,让学生充分地习得学科文化和学科素养。

二、关注教师的教学问题

支持教师的着力点就是改革课堂教学,培养教师设计、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首先改革备课,“逼”老师们思考:如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效,如何让学生习得更多的知识技能、价值态度、学科思想方法,并用以解决学习和生活实际问题。我校备课先由年级组集体研究教材并书写教案,完成首次备课;教师结合班级学生情况修改教案,完成二次备课;课后反思、撰写教学后记;最后将教案及教学后记上传“教师博客群”,让全体教师共享。其次,校长参与教学质量分析、研讨、指导,如针对教师学科教学素养的培养研究。

三、有效开展培养实践,提升教师教学素养

教师学科教学素养体现为教学行为并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为让教师优化教学行为,我校搭建了各种培养平台。

其一,竞赛、交流。一是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把教师校内竞赛获奖等同于县级竞赛奖次,记入教研组考核和教师个人年度考核。竞赛活动在全校教师中选拔评委,依据《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和评奖办法对参赛课进行评奖。参赛教师教学设计、磨课都由中老年教师悉心指导,彰显了教研组团队的力量。二是说课、评课。课堂教学竞赛期间,学校集中开展以学科大组为单位的说课、评课活动,参赛教师阐述教学设计后,由年级中心发言人评课和全体教师自由评课,促进了教师团队整体发展。三是校际交流。积极融入各级校际交流,与四川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共同体成员学校互相切磋、共同促进,与市县兄弟学校进行教学交流,近年来已有大批中青年教师分别在省、市、县各级校际交流平台献课,在活动中强化了自我发展意识、强化了学科教学能力、提高了学科教学素养。

其二,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现有省、市级学科课题,主要进行学科文化研究与教师学科教学素养的培养。课题组多次探讨学科文化及教师教学素养问题,对学科教学素养与教学质量、教师专业成长关系进行分析、研讨,并达成共识:教师没有较高的学科教学素养,教学质量无从谈起,教师专业成长也是无本之木。推进教师培养从广度走向深度,着重通过开展学科文化和教师学科教学素养的培养研究,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成长。我们通过重点关注小学生语文、数学学科文化习得现状,培养教师学科教学素养,成立了语、数学科研究小组,编写校本培训必读书,如《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和《小学数学知识板块结构》。近年来学校每月进行一次语、数学科思想方法讲研活动。课题研究的开展,有效改善了学生学科文化习得现状,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根本改变,提高了教师学科教学素养,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其三,科学评价,制度保障。一是制度保障,充分利用各种管理制度,让教师专业成长有制度保障;二是理解教师,多元评价,引领教师创造高绩效,激励全体教师不懈努力、不断成长;三是欣赏教师、品味教师,对教师多一点理解与鼓励、支持与合作,少一点批评与埋怨。关注教师生活、工作和专业成长状态,关注教师生命自觉,真心陪伴教师成长。

以提高教师学科教学素养为抓手,着力提高校长教学领导力。带来的效果是:教师设计开展学科性学习活动能力走强,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状况和课堂生成,能有效设计组织学生学科性学习活动,改善了学生学科文化习得现状。学生充分习得学科文化,形成了较好的学科文化素养。

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篇4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师素养

1.前言

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们迎来了各门外国语言学习的热潮,而我国的语文教育受到严峻的挑战。教学效率低、学生厌学把我国的大学语文教育推向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改变高校语文教育的现状,一方面要深刻反思作为客体的语文教育,另一方面还要提高作为主体的大学语文教师的素养。抓住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素养这个关键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和难题。[1]

专业素养、信息素养和人文素养综合体现了一位新时代优秀大学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专业素养指教师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参与学科学术研究的能力,是提高教师素养的基本保证;信息素养指教师获取信息并内化传播给学生的能力,一方面要确保熟练地掌握新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灵活运用信息并加以综合创新;人文素养指教师自身具备的道德情操、文化底蕴,主要在教学过程以及与学生的交往中体现出来。本文拟从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素养的重要性出发,深入考察探究大学语文教师素养的有关问题。

2.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素养的重要性

2.1有利于解决大学语文教育面临的难题

大学学习生活丰富多彩且多元化,大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明显低于其他学科,再加上大学生急于体验社会生活,将大部分时间用到社会实践上,很少去关注读书、深入思考语文学科的相关知识。当然这跟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观念联系密切,大学语文教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固定、僵化。所以,解决大学语文教育面临的困境,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素养势在必行,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用创新意识,积极主动地改变现行僵化枯燥教学模式,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将大学语文知识在无形中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中。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带领大学语文教学走出困境。

2.2有利于满足大学生的要求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在教学活动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大学为全世界文明的传播和传承提供了场所,学生们进入大学就是为了汲取更丰富的知识和掌握更扎实的能力。大学语文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爱好的前提下,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根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们比较倾向于选择教学方法灵活、知识广博、授课内容深刻、热爱和尊重学生、有亲和力、通过课程学习或课下交往能够影响学生做人做事的教师。不难发现,大学生对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人文素养以及信息素养要求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素养,满足学生的要求,激发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这样才可以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完成大学语文教育的目标。

2.3有利于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的整体水平

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素养,从两个方面促进了我国高校教育的整体水平,一方面高素养的优秀教师可以带动一大批教师主动提高自身素养,另一方面高素养的优秀教师将渊博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大学语文教师要主动提高自身素养,改变教学观念,带领中国高校语文教育开拓一片新天地。

3.新时代大学语文教师素养应具备的三大素养

3.1专业素养

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在保证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前提下,才能谈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方法的问题。目前,在新形势下我国大学语文教育正在进行改革,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大学语文教师必须认清严峻的形势,积极主动提高自身专业修养。下面从三个角度探讨如何提高现时代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3.1.1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等多门学科相互交叉跨越,这就给大学语文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完善和充实自身的综合文化知识,广泛涉猎各个学科的图书,以便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旁征博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其次,教师要根据时展不断补充新的知识,优化自身已有的文化知识结构体系,在备课阶段和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增加新的学术思想,使大学语文教学更具活力;第三,教师可以潜移默化地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指导学生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学生以后的学术研究打好基础;最后,教师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法,以便更好地将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

3.1.2增强专业理论素养

对于语文学科,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本质及文学发展规律的概括,同时对文学的创作、研究以及批评等文学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增强专业理论素养是每一个大学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现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究如何增强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首先,准确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并依据基本的理论形成理论体系,明确专业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完整地把握专业理论知识;其次,全面、系统地增强专业理论素养,文艺学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于一体,形成了完整的专业理论体系。把握好文艺学这三个分支的关系,并做到融会贯通,才可以全面、系统地习得专业理论的精髓;再次,文学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变化的,这就需要教师密切关注文学的发展态势,及时掌握到最新的专业理论;最后,增加人文社科专业理论的学习,增强思辨能力。

3.1.3强化参与学科学术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提高大学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还要有一颗对学科学术研究保有热情的心。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定研究领域、确定研究方向,积极参加本学科影响广泛的研究活动,使自身的学科学术研究更加规范化、多元化。此外,教师还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为学术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论文或专著,提升自身的学科学术研究能力。[2]

3.2信息素养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给大学语文的教学带来了冲击,促使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新时代的大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在繁杂浩瀚的网络信息中,拥有辨别和管理信息的能力,加快大学语文教育信息化的实现。

3.2.1主动学习信息技术

大学语文教师要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或自我研修,结合自身具备的专业素质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扎实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自身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做到课堂内容、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课件的相辅相成,建构合理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实现数字化教学。

3.2.2增强分析信息的能力

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即教师获得、分析、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自身的信息能力,善于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教学信息,通过自身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将信息合理转化为有效地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2.3强化自律意识

大学语文教师在主动提升自身信息能力素养的同时要做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规范化和合法化。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教师在提高自身信息能力的同时,也要充分了解网络这把“双刃剑”的利弊,强化自律意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价值观,自觉遵守网络信息道德规范,遵照国家的法律要求,正确的、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3]

3.3人文素养

大学语文教学除了具有基础性特点,还具有人文性,语文课程的设置不仅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也是其中之一,所以,大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人文素养,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学科特色,才能正确履行教师的职责。

3.3.1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大学语文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外界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坚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节操,结合自身的专业素养,传授给学生真知与做人做事的道理。教师的个人魅力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力,大学语文教师要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热爱教学,热爱学生,在与学生的学习和交往中做到言传身教,如此,才可以提升大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培养出人格健全、品质优秀的合格大学生。

3.3.2拥有渊博的知识

文学是审美的、诗意的、艺术的,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大学语文教师要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具备相当的、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带领学生感悟生命与生活,提高学生识别与鉴赏美的能力。另外,作为人文学科的教师,还应具备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责任感,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3.3.3打造完美的课堂教学

目前,学生接受知识主要是依靠课堂教学,教师需在做好备课的前提下,研究和探索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的教学方式,打造完美的课堂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外,注重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温馨、默契的课堂气氛下,声情并茂、情景交融,使大学语文的整个教学过程默契和谐、丰富多彩。[4]

4.结论

综上所述,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素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意义重大。作为传授人文学科知识的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功底、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在新时代下正确处理教学资源的信息素养。此外,大学语文教师还要拥有高雅的人格魅力和鲜明的时代感悟,润物细无声,在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出更具时代性的新一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高明泉.略论高校教师素养[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12):78-81.

[2]刘雪梅.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1):27-30.

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篇5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全程培养;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5)35-0058-03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及其综合素质构成

(一)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各有特点,研究生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重视理论学习与应用,要掌握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能够在实践中应用、迁移和再创造;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既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掌握专业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高职高专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理论学习以够用为限,侧重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和训练。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职能,决定了地方高校办学定位要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要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用型,即注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人才综合素质构成

“素质”一词,来源于心理学,是由人的身体、心理、品质、知识、能力等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人格特征。应用型本科人才综合素质是指通过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和实践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对人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的主体特性和品质,主要表现为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知识和能力,包括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两方面,非专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等要素。

专业素质,即应用型本科人才应该掌握的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要求把握相关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与专业相应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思想道德素质由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两方面构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表现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公民素养表现为自信、自尊、自强、勤奋,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保护环境[1]。

科学人文素质包括: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具有应用科学解释并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遵循人文精神,具备与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实现人的可持续性发展[2]。

身心素质包括:热爱体育运动,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心理、正确的自我意识、协调的人际关系,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二、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全程培养的内涵

近年来,用人单位选聘人才不再单纯重视成绩,而是着重考察岗位技能、实践动手能力。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既要能人,更要好人;既要有文凭,更要有文化;既要考察知识,更要测试能力。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高校将综合素质全程培养与大学生择业就业相结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确定合理可行的就业目标,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贯穿于培养全过程,坚持品德教育、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协同推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学业成功,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和创业。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学校在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养、科学态度、人文精神、艺术情怀、健康心理和健全体魄的前提下,着重完成以下四方面任务。

一是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是其综合素质中最基本的方面,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基础。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科学文化知识本身,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注重使之“内化”为学生的品格,不断提高学生的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怀。以传授知识为载体,在专业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是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表现为将所了解和掌握的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能力。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就业形势来看,毕业生的工作去向大多是基层单位的第一线,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三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往往表现为一个人的潜在能力,表现在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转化和传导知识,为今后的创造性工作打下基础,要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开拓精神。

四是高度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素质教育是内涵不断延伸与扩展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是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发展教育是不矛盾的,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成才的机会。

三、实施综合素质全程培养的途径

现阶段,部分地方高校面临着转型发展的新机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面临各种困境。地方高校大多建校时间不长,校园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学校硬件设施不尽完备,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理念有待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进一步明确,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实施综合素质全程培养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全面融合与渗透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综合素质。

(一)转变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方向和性质,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在办学思想方面要转变封闭式的追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办学思想,树立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与变革的需要,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在教学观念方面,要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的辨证关系,转变长期以来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素质培养的传统教学观念,树立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新教育观[3]。

(二)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源,课程体系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快推进课程体系改革,确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内容、目标和标准。按学生的共性发展要求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平台,按专业构建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按专业方向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增强适应性。体现个性化特征要求,适当压缩必修课,加强选修课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灵活自主学习的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要求。同时,注重文理渗透、学科交叉融合,为文科学生开设科学技术方面的课程,培养其科学素养,为理科学生开设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进一步增强其人文科学素质,以实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4]。

(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课堂教学是高校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教学设计,把课程对学生的知识要求、思维方式训练、能力素质培养等任务容纳进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研究式、发现式、课题式的教学方法和合作学习方式,着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内在质量,适时加入慕课(mooC)平台,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要精简课堂讲授时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逐步掌握方法,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做好实践教学设计,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要加大对实验设备的投入,提高实验课程的开出率和教学效果;文科专业要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调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把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贯穿于实践教学过程之中;理工专业要进一步拓展学生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支持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及各种兴趣制作小组,多参与多训练,在实践中掌握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培养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5]。

(五)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机制

完善健全的制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力保证,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实行分层次教学,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选择课程和教师,提倡主动、自主学习,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和聪明才智;改革考试制度,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方式,考核内容既包含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又反映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和体系,使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思想道德修养、专业基础知识、文化技能特长、科技创新能力、身心健康、组织活动表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六)建设和谐文明校园

学校硬件设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在注重校园规划、绿化、美化、净化建设的基础上,不断赋予各类校园建筑物及人文景观以深厚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校园文化和文明的一部分,成为育人的重要物质和精神载体。同时,进一步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一种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组织各种科技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

参考文献

[1][2]赵萍.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程培养[J].科技信息,2012(33):66.

[3]陈纪,章兵,潘真清.浅谈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容及途径[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45-46.

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篇6

关键词:人文素养理工科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代教育更多地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文素养的培育,这种现象在高校理工科的教学中尤为突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21世纪的中国要在国际竞争中实现伟大复兴,不但需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且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这就要求担负着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使命的高等教育不但要培养大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特别注重其人文素养的提高。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是与天文共生的相别相系的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两千多年前《易经》就提出了人文的概念:“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古代就很注重弘扬人文精神,强调人文素养。在西方,人文拉丁文词源Humanitas,意即人性、教养,中西旨意相类。人文素养是指在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人文氛围滋养熏陶下而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学识才华等精神收获的总和,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学识、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就其核心来说,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观和人生现,内容包括人生的意义、追求、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理工科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人文科学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科学。它包括哲学、伦理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历史学、考古学、文化学、心理学、宗教学等学科。人文学科是以设立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或典范,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的完美化;社会学是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群体行为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教育学等等,它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具有客观性、实用性等特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知识、素养、行为是三个不同的层面,人文知识是一个人具有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知识是外在于人的东西,仅仅是材料和工具,是一种可以量化的东西。拥有较多的人文知识不一定就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只有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到人的生活与行为中才能称之为素养。人文素养最终反映在具体的行动上,即是我们所谓的人文行为,人文行为是人文素养的外显,也是人文素养的最终目的。

二、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近年来很多研究人员针对不同地域、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人文教育虽然已引起政府及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总体上来看,目前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状况仍不容乐观,由于人文素养的缺失造成的弊端也日趋严重,多数大学生虽然胸有大志,但这种志向迫于生存竞争等的压力,多为近期实现的目标,而非远大理想。轻视远大理想的树立,埋头现实利益的摄取,便暴露出了部分大学生违背人文精神的“重科学发明轻人伦道德”、“重个人志向轻人生社会价值”、“重现实观望轻参与思考”等不良状况。还有部分调查列举了缺乏人文素养的其它突出的共性问题和表现,如有些学生只关心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民族自信心不足;文化素养较贫乏,特别是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都没有达到基本的要求;道德修养较差,一些学生不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不能准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以至于社会适应能力较低、性格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低、遇事容易走极端。“云大杀人案”、“清华硫酸泼熊案”和“复旦学子伤猫案”就是大学生心理和人格不健全的典型事例。

三、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国内大学连续多年扩招,学生多、情况复杂,学生的人文素养参差不齐,精英教育的荣誉感也不复存在,这就使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问题进一步暴露并加深。社会中的人,其力量的形成和目标的选择是由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素质决定的。任何能够开拓事业并取得创造性成就的人,都是有内在力量的人。而目前,由于外界过多的物质诱惑,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及家庭和社会功利思想的影响,致使许多大学生连基本的理论知识、思维能力尚不具备,便去专注于某些专业技能,使他们太多地失去了大学生应有的纯朴、激情与执著,失去了“读书人”应有的人文素养,心态过早地按社会时尚定型,后果是其知识结构、个人修养、心理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欠缺。

人文素养的缺失直接影响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教育的功能也不再只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是要设计未来。如何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很多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研究。综合相关文献资料和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我们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等多角度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一)转变观念,树立长远的人才培养模式。

受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高等教育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科技专业人才培养中无足轻重,充其量只是个点缀或知识面的扩展,远非人才素质的必备要素。因人文素养教育不能“立竿见影”,也无法产生经济利益,而认为人文素养课程学与不学都无关紧要的观念普遍存在。必须注意到,素质的养成具有一种积累性和潜在性,它是在长期的教化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必须注意克服盲目适应短期的社会需求,淡化教育目标的功利倾向。

(二)改革人才评价机制,鼓励个性发展。

应试教育的后遗症在大学也十分严重,考试是促进学生学习和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而不是目的。但目前不仅中、小学完全为高升学率迫使师生追求高分数忽视“做人”的教育,高校也出现了新的应试教育现象,除正常的学历考试和学位考试外,大学生在各种社会因素的诱导下忙于考证、考级、考研,这一现象已严重影响对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为了扭转人文教育的被动局面,有必要对人才的评价机制做出必要的改革,一个合格的毕业生不能仅仅是在学业上取得了高分,通过了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得了几张证书等,必须是一个成绩优良、人格健全,具有一定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营造人文素质养成的校园环境,在积极的环境熏陶下,激励个体通过创作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加速人文素质的内化和外现的过程。

(三)建立适合21世纪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文课程体系。

西方发达国家高校人文教育的课程达到20%以上,甚至30%,而我国由于课程体系中人文方面的课程不足,使得大学生的语言修养、文学艺术修养、文明礼貌修养、伦理道德修养、历史和哲学素养等方面的整体素质较低,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要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增大基础课比例,减少专业课比例,同时加大选修课力度,增设人文、社科、艺术类课程,以彻底改变理工院校重理轻文、重专业轻素质的教育倾向。合适的课程体系要在保证学生专业教育的同时,让学生必须了解我国的历史及传统文化的精华,了解国内外著名的文学作品,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并在论文写作等活动中灵活运用,懂得一定的心理、哲学和宗教知识,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和外语基础。

(四)根据学科特点,寓人文教育于专业教育中。

大学教育的特点是知识研究的高深性和专业性,素质教育若不结合专业教育进行,将难以收到实质性与持久性的效果。无论学习何种专业,人文教育都是基本的前提,它不是孤立于专业教育之外的新的学科教育,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并不能仅靠人文知识的积累,而且人文课程的实施空间也是十分有限的,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是主要的。专业课教学一般约占高校课堂教学60%以上的时间,专业课的教师又占学校教学人员的多数,如果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仅传授专业知识,而不与人文素养教育结合,人文素养教育就很难深入和持久。因此,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文化素质教育,体现和培养人文精神。在专业课教学中,贯穿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是高校综合人文素养教育得以持续、深化和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师的熏陶和影响。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崇高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而大学教师正是帮助大学生把人文知识转化人文素养的引导者。“打铁先要自身硬”,很难想象一支素质较低的教师队伍能培养出素质较高的学生来。在此意义上说,要把教师队伍建设看成是人文教育的关键之一,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人文素养,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关键。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人文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

除了学校的师资、教学条件、资源配置等等因素外,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也很重要。应在校园内营造人文氛围,建设人文景观,倡导校园文化,让学生感悟人文精神的魅力,利用人文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通过多学科的知识、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渗透,通过学校优良传统学风与治学精神的耳濡目染,给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营造了一种宽松的环境,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金文斌.高师理科新生人文素质基本状况的调查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2]李蕖,刘松涛,赵卓宁等.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查分析[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3]范志华.人文素养在当代大学生中的缺失与重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第12期.

[4]柳伟,付红军.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期.

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篇7

关键词:大学教师;文化素养;问题;提升路径

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对大学文化水平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指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由此可以看出对大师所确立的高度关键在于文化修养,大师的魅力与否,不仅看其文化知识的多少,更看重于其文化素养是否深厚。同时,大学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也关乎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及师资队伍建设。

一、大学教师文化素养的内涵

《高级汉语大词典》对“素养”的解释为“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或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两点:一是素养并非天生所有,而是经过实践而来的;二是素养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文化素养是指人们在文化方面的一种内在品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1]。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特征,反映的是教师在人格、情感、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品质特征,形成于教师所拥有的文化知识并加以内化的基础之上[2]。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其文化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深厚文化知识基础上的基本文化素养;二是能驾驭学科教学的学科文化素养;三是正确的教育态度之上的教育文化素养。“育人者,必先育己”,所以大学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学生做好榜样。

二、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对教师的文化素养培养不够重视。很多大学只注重对大学教师业务素质能力的提升及教师学历的再深造,而忽视对其文化素养方面的培养。大学往往以教师的科研水平的高低来衡量其综合能力的高低,并且大学的办学政策和理念,高校资源的配置都倾向于教师的科研方面,这就会给教师一种误导,同时也是对大学教育本质的一种误读。大学教师的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都偏重于教师的科研方面,而轻视了教学,使得大学教师不能把工作重心放到本职的教学上面,更谈不上文化素养的提升了。

(二)缺乏人格魅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大学教师是大学生最直接的引导人,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而现在大多数高校的教师都缺乏独有的人格魅力和文化素养,很难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其进行良好的引导及影响,和学生难以维持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本身文化素养的缺乏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养成,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还有一些教师没有一个宽容之心,自考虑自己工作中的成败得失,为了自己的发展甚至打压和排挤其他老师,这些不好的行为都不利于教学和科研团队精神的形成。

(三)人文精神缺失、文化品位下降。大学作为文化和知识聚集的地方,也应该是老师和学生不断探索真理和张扬个性的场所。但是,当今高校有很多教师缺乏对真理的追求和探索精神,更没有追求真善美的意识,只是把教师作为一个赚钱的工作来做,对工作缺乏应有的责任和激情,对学生也缺乏应有的关心和爱护。在现在的高校中,很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缺乏和学生沟通交流的意识,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上课方式进行教学,完全没有吧课堂作为自己的主战场,最终影响到课堂效果和教学的整体质量。

三、提升当代大学教师文化素养的路径分析

(一)大学教师应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精通自己学科的理论前沿、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只有具有了深厚的学科文化底蕴和知识素养,才能将本学科的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为其以后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大学教师要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厚积薄发,为自己的大学教师生涯画上浓重的一笔。

(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教师文化素养的渗透。对于学校来说,要把学校的学科教学和人文教育列入到教师的教学计划当中,不断鼓励大学教师把学科专业知识教学和文化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3]。首先,大学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课程中所蕴含的人文和科学精神传授给学生;其次,大学教师也可以把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自然地渗透到其教学实践当中。这样就可以把课程教学中的知识、文化、素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丰富了大学教学中文化素质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质量。

(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以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大学教师良好人文素养的养成离不开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和谐的人文环境。和谐的校园氛围会使教师和学生自觉地融入进去,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熏陶自己的人文情感并升华其境界。所以,要想不断提升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要特别重视学校的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另外,在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大学教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师德、学识、人格魅力及教学水平都是其文化素养最直接和具体的表现。所以要积极发挥教师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使高品位的文化素养在大学教师中得到传承、培育和弘扬,从而创造出浓厚的大学校园人文氛围。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首先,大学教师应该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例如2016年两会上再次提出的城乡和区域的协调发展问题、公共服务问题、医疗卫生服务的改革问题及绿色理念、绿色发展问题,关注这些国家和民生问题有利于培养教师的责任感和爱国意识,同时也能增强其对时事问题的敏感性。其次,大学教师还应该不断进行社会实践,把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再次,大学应该加强和当地政府、企业及团体的沟通和联系,为教师转化自身专业知识服务地方经济开辟道路,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对口合作,达到互惠双赢。

参考文献:

[1]张希.大学和谐校园与教师文化素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

[2]高明泉.略论高校教师的素养[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4):78-81.

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篇8

关键词:高校理工科师范生人文素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新世纪的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中国要在国际竞争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同时也需要文化的积淀、人才素质的提升。这就要求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教育不但要培养大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特别注重人文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对于作为未来教师的高校理工科师范生,他们将在基础教育中教授科学,而科学教育必须将科技与人文相结合,才能促进科学的良性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科学为社会服务,才能让其在以后的教师工作中培养和影响下一代。因此加强理工科师范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刻不容缓的大事,这也就要求高校在增强理工科师范生专业教育的同时更要着重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易经·贲》的象辞上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指人类创造的文化,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结果的总称,泛指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在西方“人文”一词来源于拉丁语humanitas,愿意是指“人性,人情,万物之灵”。结合东西方关于“人文”的解释,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人作为人的各种属性。而“素养”一词,按照现代教育学的解释,指“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通过个体和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或素养”。而所谓人文素养是由知识、观念、能力、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人的内在精神。

现代人们对人文素养的理解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层面:人文知识、人文行为、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形成的基础,包括文学、艺术、历史等社会科学知识,是世界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人文行为即指个人通过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和感悟,所形成的对他人对社会的表现行为;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层次。人文素养强调的是内在的东西,但是需要通过个人的行为变现出来。由此可见,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知识为基础,通过人文行为表现出来,其目的是提升人文精神,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理工科师范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考察我国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存在着人文知识欠缺,人文精神失落、迷惘的现象,总体上呈现弱化的趋势。

(一)思想上重理轻文,人文知识欠缺

从高校理工科师范生的生源来看,都是理科学生,本身人文知识欠缺。进入大学后,中学的文理科分科理念,使得学生一入学就认为学习只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人文知识的储备以及人文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习上存在着功利主义的不良倾向,认为学好自己的专业课就行了;至于人文学科,他们一时看不到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便认为学习人文课程没有用处,从而在思想上没有给予人文课程以足够的重视,极大的影响了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文学科比重较低

在现行的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面,主要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以专业为中心设置课程,导致重专业知识,不重复合知识;重知识积累,不重知识结构;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教养。以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人文学科课程超过15%,从绝对数字上看已经不少了,但其中绝大部分是国家规定的大学生公共政治教育课,真正属于数学专业学生特有的人文素质教育学科却很少,仅有《数学史》一门课程,而关于教师技能的培养也只有寥寥几门课程,平均占课程总数的4%-5%。学生由于在学校受教育的4年中,缺乏有意识的、系统的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毕业进入社会后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就业压力大,急功近利

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现在许多的师范生产生了急功近利的思想,职业信念缺失。不少学生将金钱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对学习中与就业无关的学科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据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并未将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而仅仅将这一职业作为自己未来就业的一种选择。因此,入校后思想不稳定,更加谈不上在学习中自觉培养自己的职业信念了。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只追求专业学习的成绩,师范生的全面发展教育就变成了智力教育。学习只为考试,考试只为就业,就业只为金钱。思想道德教育的忽视,造成了一些学生自私的心理,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的关怀,不关心他人的感受,耐挫能力较差,不能正确的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长此以往,便成为一个恶性循环,师范生的人文素养会越来越差。

三、加强高校理工科师范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中华民族素有重视人文素养的优良传统。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认为,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首先是“修身”,然后才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养成健全的人格。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精神以及深刻的社会感、责任感和强烈的伦理倾向,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对各种文化鉴别力,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作为未来的教师,师范生的人文知识根底不仅要“渊”,更要“博”,不仅要成为专家,还要成为杂家,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知识都要有所涉猎,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独特的魅力。同时,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正在发展中的人,而且是代表人类发展前途的、最富有活动的成员,这一特征决定了教师特别需要人文精神。提高高校理工科师范生人文素养,就是要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文化中汲取精华,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拓宽非专业知识,拓展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改革人文课堂教育教学方法,教师做到行为世范,共同来提高高校理工科师范生的人文素养。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人文氛围。

校园文化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和行为风范,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有怎样的环境就会有怎样的学生品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营造校园浓厚的人文氛围,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1.丰富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校园文化节、读书沙龙、诗会、报社、表演团等形式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交流情感、学习互动,通过一定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文情怀。

2.提升校园硬件设施。进一步挖掘校园环境育人资源,除打造自然景观美化校园环境外,有意识地打造人文景观,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哲理的启迪,提升精神世界,提高人文素养。

(二)拓宽非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各种知识。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世界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全会后发表宣言的第一句话就是:“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

1.拓展非专业知识。理工科师范生不仅仅需要专业知识的学习,还需要非专业知识面的拓展,广博深厚的人文知识是理工科师范生人文素养的基础,是理工科师范生人文素养养成与提升的前提条件。文理交融,才能丰富彼此的内涵,理工科的师范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才更容易理解“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在能在教学中贯彻这种思想。仅仅只拥有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老师只能称之为“教学的机器”,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理科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要摈弃狭隘的学习观,树立知识分文理,但文化是一体的意识,任何知识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理科师范生在新课改下的教学应该是文化背景下的教学。作为理科师范生,应该在课内外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而不是使各门学科完全彼此独立。最佳途径就是读书,读经典,在经典文化中提升人文精神。

2.在专业课中引入人文素养教育。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注重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指导学生运用哲学的方法论、认识论从事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融人文素养教育于专业课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大学数学学习,教师结合数学史的知识,能将枯燥的课堂丰富起来;结合数学家不怕困难、追求真理的故事讲解数学定理,能使学生受到更多的启发。

(三)拓展其他方面能力,提高自身修养。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需要专业知识,还有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等。可以定期组织深入交流,可以是专业交流,也可以是时事研讨等;形式可以是小组讨论、辩论、演讲,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这样的形式,碰撞思维的火花,对于理工科师范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表达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同时在交流中,社会责任感、道德意识、文明意识都可以得到加强。

(四)改革人文课堂教学方法,增加人文课程吸引力。

为帮助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养,要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大力推行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讨论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辩论式学习、问题教学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他们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养。与专业课程相比,不必过分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达到让其感悟和体验的目的。

(五)行为示范,提高任课教师人文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示范作用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所以,高校的人文素养培养应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开始。授课教师要充分发挥课程教育在人文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发掘学科中的人文、历史背景资料,在科学教育中贯彻人文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道德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克服纯科学主义的偏执,培养学生理解科学,了解科学与技术、与社会、与人类的关系,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但领导要高度重视,各个工作部门及全校工作人员都要调动起积极性。不但在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上要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教化,授课教师也应将人文方面的因素渗透到课程中去,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理工科的师范生。在教育教学中,始终以人为本,充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理科师范生德、智、体、美都得到全面发展。

培养高校理工科师范生人文素养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我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新观念,创新方法,稳步推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培养出既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又具有很高人文素养的理工科师范生。

参考文献:

[1]石亚军.人文素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杨德广.大学生教育专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弓巧平.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5).39-41

[4]王倩.试论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3).98-100

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篇9

论文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不仅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培养我国21世纪新型体育人才的基本途径。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加强对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力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入手,结合体育教学分析了培养高等院校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必要性,并对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提出几点思考。

1体育文化素养的概念

体育文化素养就是指由人们平时所习得的体育知识、技能,藉此而形成的正确的体育认识、价值观,以及待人处事态度和方式等所构成的复合性整体。它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和体育行为六个方面。

2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

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是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关键,其包涵如下方面: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

第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热爱体育教师工作和热爱教育事业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工作的强大动力和必须具备的最基本职业道德。

第二,体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和繁重性,决定了体育教师所从事的是一项十分辛苦的脑体综合性劳动。不怕辛苦,不计得失,积极从事体育教学工作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

第三,高校教师需要具有博学的知识结构是其工作的基本任务所决定的。理想的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具有以下特征: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系统精深的体育学科方面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及心理科学知识。这为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第四,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必须具备以开拓创新竞争向上为鲜明特征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素质决定着一所高校的办学质量及学生文化素养的真实体现。

第五,高校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体育教师不仅要有现身精神,还要有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运用教育科学研究设计教学实验。进行教学改革的能力成为新时代的高校体育教师。

3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一些思考

3.1培养高等院校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必要性

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是适应现代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和未来社会竞争必须具备的个人品质积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文化素养,这不仅是体育运动能健康有序的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建设人才的道德要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体育文化素养的各个方面是有机联系的相辅相成的整体。体育知识是基础,运动技能和技术是重点,是体育文化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只有在体育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动技能和技术,才能做到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3.2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一些思考

第一,在体育教学中采取各种措施,改进教学方法,运用丰富多彩、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增强体育学习的兴趣。

第二,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体育与爱国主义相结合从体育历史、现状、未来等方面引导学生建立体育文化认知体系。让学生了解体育的起源、发展、基础知识,以及体育伴随社会进步而发生的变革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第三,在体育教学中使学生了解体育不仅仅在学校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社会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体育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健康、娱乐的需求,还是人类挑战自我、挑战自然、挑战人体极限的不可缺少的载体,帮助学生增强信心,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勇敢地向困难挑战。

第四,在体育教学中施于广泛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教学,以发现学生的个体特质,加以引导,培养兴趣,促其发挥特长,以提高个体的体育文化素养。

第五,在体育教学中把教学内容贯穿于有趣的教学形式,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他们在轻松、和谐、有趣的环境氛围中达到锻炼身体、掌握体育知识的目的。

4结论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项技能。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符合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教师除对所任学科知识的融汇贯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的造诣。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这样,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就会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角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最终达到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颜军.体育教学心理学.神州出版社,1993.5.

[2]王勇慧.试论体育文化素养的建构.中国学校体育,1999.4.

[3]钟秉林.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中国高等教育,1999.23.

[4]高焕祥.人文教育:理念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

[5]陈仲平等.对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本质特征及途径的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6]梁燕.谈艺术教育对高职学生素质的影响作用[J].辽宁高职学报,2007(12).

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篇10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山东日照250000

摘要:在我国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大部分职业技术学校侧重对学生的技术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尤其是高职工科学生,对人文素质的重视程度不高,人文素质的涵养普遍较低。在当下这种文明社会,讲文明,树新风是时代的主流,高职工科学院应积极引导学生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本文分析了我国教育中高职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设性对策。

关键词:高职工科;人文素养;现状;对策

0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体制方面的改革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以前教育基础的薄弱,导致我国只能是一个教育大国、人力资源大国。为了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综合的发展,使我国很快就能跻身于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必须大力加强素质教育的普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高职工科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1人文素质的内涵

所谓人文的含义很广泛,总的来说就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关于人文教育是指通过传授知识、环境的熏陶把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以及人文科学传扬给每一代人,从而形成一个人的优秀人格,培养其优雅的气质,提高其高尚的涵养,这对一个人内在品格的形成尤为重要。人文教育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思想道德方面的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作为基础素养的文化素养也称作人文素质。人文素养的形成是对人文知识经过多种途径的学习逐渐内化为自身长期稳定存在的内在品质。因此,在一定角度上来看,要求学生努力做一个富有善良、智慧以及涵养的人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方法。在现代文明的指引下,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学生要能够正确处理自己与社会以及他人的关系,这是社会的生存之道,也是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教育内容。

2高职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现状

2.1文学素养不高

母语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素养之一,语文素养作为母语素养的延伸与发展,也是每个人特别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然后,由于教育环境的影响,高职工科学生相比较于其他学生而言,语文素养比较薄弱。高职工科的学生在关于语文方面的学习很少,这就导致他们在文学上的表达不尽人意,不能很好地用文字进行交流与沟通。此外,很多高职工科的学生在语言上的学习也没有天赋,连最基本的普通话也讲不标准,在公共场所不好意思开口说话,与人交谈时不能清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2思想道德素质低下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对待学业马虎了事,经常性旷课,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考试不能独立完成。第二,处理任何事情不能顾全大局,权衡利弊,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第三,抗压能力不强大,遇到一点压力,消极颓废,不能积极寻找缓解压力的办法,整天怨天尤人。第四,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空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不能付诸实践,浑浑噩噩耗时间,找不准人生的定位。

2.3文明礼仪欠缺

由于不同性质的大学院校教育的侧重点不同,大多数高职工科学生在课堂上对专业知识猛下功夫,课外专注于提高专业技能,忽视了对伦理道德的修养和文明礼仪的培养。比如,男生宿舍普遍一片狼藉垃圾塑料瓶堆满了阳台,烟蒂到处乱扔,在图书馆大声喧哗,此伏彼起的手机铃声,自习室里学生情侣打闹不停,最为严重的是考试作弊是家常便饭。从这些都能看出高职工科学生缺乏人文素养的培养。

3提高高职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社会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也提高了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现代这种社会发展模式下,不单单只看重技能素质,人文素质的地位也在不断被提高,甚至达到了优先的地位。文艺复兴时期涌出的人文主义教育的新思潮,到现在仍然被许多国家所推崇。例如在美国实行的“零点项目”,主要就是加强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哈佛大学开设的课程中,单单人文学科就占了40%左右,其次是占31%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仅仅占了29%。众所周知的苹果品牌创始人乔布斯就是人文艺术与科学有机结合的经典例子。

通过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面的调查发现,工作的时间越长,缺乏的东西不是技术、不是管理经验,而是自身的人文素质和精神。所以,不仅是对社会的发展而言,而且是对个人的长期规划来说,加强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提高一个人的思想水平、道德修养都大大有益。由此可见,人文素养的形成对个人来说只有利没有弊,彰显了个人的人格魅力。

4提升高职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对策

4.1普及人文知识

显而易见,提升高职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当务之急,这就必须要加大人文知识的普及和积累。为了快速有效地提升高职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要加强对其课堂知识的灌输,而且要经常开展一些关于人文素质方面的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了人文素质学习的主导作用,作为教学的圣地,充满着学习的氛围,帮助学生能很快吸收有关人文素质方面的知识。为了迎合高职工科学生的兴趣,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稍加改进,在传授人文知识的同时穿插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人文、科学精神的有机结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积极性,有了专业方面的辅助,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人文知识。实践出真知,课堂活动的开展是高职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升的一个实践途径。人文知识得到普及是课堂活动的宗旨,学生加入活动中,亲身体验后才能知道培养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定期进行人文教育的讲座,加深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巩固,不知不觉中高职工科学生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质,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潮流,成为新时代的可塑之才。

4.2注重人文精神的构建

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前提,而精神文化又是物质文化得以建设的强有力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成,息息相关。学校营造出的良好的氛围,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与生活上的指导者,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对自己严格要求,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成为学生学习与效仿的典范。学校里的管理人员甚至服务人员都要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在生活与学习上给学生带来双重的影响。所以,人文素质应该体现在校园里的每个角落,校园里不管是学生教师,还是职工人员都是人文精神的宣传者、传播者和感染者,大家携手共同构建人文精神的体系。

4.3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为了提升高职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专业技能的培训向基础文化课程过渡。例如给学生开设一些文学方面的课程,增加他们的文学知识。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能锻炼学生的写作技能,礼仪课能够提升学生的礼仪涵养,多多开设这种课程对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适应社会的生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许多高职工科学校都开设了工学交替的课程。学校邀请校外企业的领导或者专业人士来学校给学生进行真实的模拟实习,工学交替给学生营造出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企业的文化内涵,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的同时按部就班、各司其职地完成好自己的工作,这些都能帮助学生以后很好的融入到工作环境中,有利于他们未来职场的发展。

4.4加强对学生文明礼仪的教育

一个人人文素质的涵养体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上,有素养的行为举止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坚持形成的。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是文明行为养成的前提,文明礼仪思想深入人心,人文素质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5结语

对于工科学生而言,为了加强他们的人文素养教育,需要多方面的齐心合作,包括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帮助,不管是从生活还是学习上都为工科学生创造出良好的人文素养的环境,调整重理轻文的倾向,全方位提高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会超.工科类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8(05).

[2]赵娇.高职工科学生基于岗位要求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2(11).

[3]马中宝,田照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1(01).

[4]曾郁林,陈晓明.金融危机视角下工科类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思考[J].职教论坛,2010(06).

[5]段亚丽,高国天,段素丽.浅析“职业素质”对高职教育的引领作用[J].职业技术,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