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体育教学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5:32

九年级体育教学分析篇1

论文关键词:九年级学生,体育教学,合作意识,全面发展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九年级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仔细阅读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教学论等对该研究具有指导作用的书籍;查阅了大量关于学生合作学习及合作意识的论文,这些文献为该文的写作提供了大量可靠的理论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该文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九年级的50名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其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结果见表1。

1.2.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获得的大量数据进行统计整理,通过对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相关的统计结果。

1.2.4观察法

主要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及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合作情况进行观察了解。

2研究结果与分析

学生对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认识。什么是合作学习?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如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现代社会,学生被各种各样的竞争观念包围着,传统的合作观念已受到严重的挑战,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严重的偏差。根据调查显示,在50名被调查的学生中,有24人认为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对手关系,占总人数的48%;有7人认为是利益驱动关系,占14%;有19人认为是真诚协作的关系,占38%。因此,价值观念的转变是导致学生合作意识薄弱的原因之一。中考是每个学生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面对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如媒体的大肆渲染和大众舆论的传播,学生的行为意识也会发生相应的偏差。据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学生当中,有20人认为中考对自己与同学之间的合作没有影响,占40%;有21位同学认为有较小影响,占42%;认为影响较大的有9位同学,占18%。由此看来,面对中考,学生的行为观念发生偏差也是致使学生合作意识发生转变的原因之一。教师的角色定位不a准确:教师角色定位不准确主要表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扮演旁观者的角色。调查中也反应了这个问题,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有近80%的学生反应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对学生的指导不够。课堂评价方式: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对体育教学中的“学”与“教”的过程和结果,幼儿园教育论文范文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标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仍然是当前体育合作学习教学评价中的主流,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得很少,特别是小组之间的互评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因此,教学评价方式的单一性,也是造成学生合作意识浅薄的重要原因。学习方法的选择:学习方法的选择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据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50名学生当中,有26名同学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选择的学习方法为教师讲解练习,占52%;有21位同学认为应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占42%;有3名同学选择独自练习,占6%。由此可以看出,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合作学习的方法还并未发挥主导作用,学生所接受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并没有主动地采用合作思维。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合作意识差,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首先是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学生的合作意识差,会使其缺乏对合作观念的理解,取而代之的是竞争意识,利益驱动关系。这种严重的偏差对学生人生价值观念的建立是极为不利的。

3结语

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发育阶段,情绪易于波动,媒体的渲染,大众舆论的传播,使学生在无形中都受到种种无形的影响。因此,学生正确看待中考,就能改善学生现有合作意识的状况。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学生要真正形成合作意识,就要学校正确引导。家庭成员应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对孩子采取正面启发的教育方法,增强孩子合作的意识。要想增强体育合作意识,学生首先应该放平心态,多与同学进行沟通,加强自身的修养,增强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样有助于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孩子们合作学习的意识太差,学校与家长在从小培养和锻炼孩子的合作意识上多给孩子指导与建议。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33-246.

[2]黄汉升.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0-173.

[3]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7-41.

九年级体育教学分析篇2

关键词:提高;体育特长生;升学率

九年级体育特长生是初中学校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想以此作为升入重点高中的阶梯,这类学生往往文化成绩较差,考重点高中普通班上线的几率很小,又想继续升学,迫不得已只有报考体育类。本人连续几年担任九年级体育特长的训练辅导工作,就如何提高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的升学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齐抓共管,提高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的思想觉悟

以往有些学校领导或老师错误地认为,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纪律差、难管理,每年录入重点高中的人数少,对学校整体的升学率影响不大,九年级体育特长生可有可无。有些家长也认为自己的小孩成绩比较差,纪律比较松散,考取普通班无望,干脆报个体育特长生,在初中最后一年好好锻炼一下身体,也顺便让体育老师"教导教导",至于能否考上就"听天由命"了。而九年级体育特长生也感受到这些不良因素,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所以,要提高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的升学率,首要任务是对九年级体育特长生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齐抓共管,提高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的思想觉悟。

1.学校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深刻理解体育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而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就是学校体育工作成果的最直接体现之一。所以学校要安排工作得力、责任心强的体育教师担任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的训练辅导工作,对特长生进行人性化管理,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重视和肯定。

2.班主任要改变思想认识,支持课余训练。班主任要改变"唯分数第一"的思想,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认识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学校运动会或课外体育活动,让本班的体育特长生得到展示的机会,并引导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3.体育教师要言传身教,引领体育特长生成长。体育教师可以用学校往届优秀体育特长生的成功事例来激发他们前进的动力。

4.家长要关心关爱,合理要求。虽然现在的小孩独生子女多,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是家里所有人的关心对象,甚至有些家长什么事情都由小孩说了算。但作为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的家长,你必须给小孩提出合理的要求,如努力学习、按时休息等等,并为孩子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

二、科学训练,提高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的运动技能

我县教育主管部门会在每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组织九年级体育特长生术科考试,然后根据各高中体育特长生招生计划,按1:2.5的比例得出术科成绩入围名单。那么每届留给九年级体育特长生训练的时间大概是4个月,要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训练出好成绩,就需要体育教师周密制定训练计划,科学有效地进行训练。

1.科学选才,按需组队。要想提高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的升学率,选才组队是关键。体育特长生的选拔必须杜绝单凭运动成绩或体育教师的经验与直觉进行选才的现象。我们现在采用的程序为:学生报名(需有家长同意书)、体检报告、术科测试、文化成绩查档、走访了解、面试、综合分析、确定对象。通过八个环节的工作,我们对每一位特长生都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开展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2.周密制定计划。想快速提高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的术科成绩与制定科学完善的训练计划是分不开的。根据4个月训练时间,我们制定出提高身体综合素质、初步掌握术科技术、熟练运用术科技能、模拟术科体育考试等四步走的训练计划。学生通过系统的训练,在术科考试时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3.科学有效训练。根据学校作息时间安排及人体机能特点,我们一天安排两次训练。清晨训练主要安排身体柔韧性练习或一些低强度的练习;下午训练主要根据训练计划进行体能练习、专项练习、专项测试等等。另外,为了保证训练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我们还根据训练进程安排学生在节假日进行以中等强度为主的各项训练,以确保训练效果。

4.模拟测试促成长。模拟测试是训练计划中重要的环节,通过测试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术科成绩与存在问题,找出学生个人差距,帮助其树立信心,也为教师安排下一步的针对性训练提供有效数据。

三、系统学习,提高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的文化成绩

我县重点高中录取体育特长生的条件之一就是中考文化成绩必须达到400分以上,然后根据术科成绩由高往低进行录取。以往部分术科成绩特别优秀的特长生就是因为文化成绩不达标,造成"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果,所以要提高九年级体育特长生的升学率必须务实学生的文化成绩。

1.摸清底子,激发兴趣。体育特长生既要上好文化课,又要参加体育训练,相对其他学生而言,他们要付出更多体力和精力,而长期训练又大量占用了本应该学习文化课的时间。这些客观原因造成大多数九年级体育特长生基础知识较薄弱,学习习惯不良,甚至在课堂上出现过度疲劳乃至睡觉的现象。所以体育教师要和班主任、科任教师紧密配合,摸清每个体育特长生的学习底子,帮助他们制订切合个人实际的学习计划,明确文化课的学习奋斗目标。遇到以上情况,老师要对其处境给予理解,并针对其学习上的困难给予有效的支持和引导。例如,帮助他们学会科学管理自己有限的业余时间,在完成正常学习任务的同时,争取更多的休息时间,恢复自己的精力和体力。还要和他们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及时给予加油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理解和帮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2.及时分析,系统学习。每次考试或测试后,体育老师要带领特长生与班主任、科任老师一起科学分析,认真总结。找出进步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并为他们制定系统的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提高文化科学习效果。

九年级体育教学分析篇3

关键词身体形态机能发育身体素质

1前言

党中央和国务院要求“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造就新型人才服务,是每个体育教师责无旁贷,值得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我校学生体质状况到底怎样?为此我校体育教研室全体教师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调查测试,并参照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比,为学校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生的体质状况,有效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2调查对象与指标构成

调查对象为我校九六级、九七级学生883人。其中九六级男生255;女生268人;九七级男生153人;女生207人。九六级、九七级分别代表18岁、17岁年龄组。调查指标共九项,包括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远、力量(女:1’仰卧起坐;男:引体向上)、耐力(女:800米跑、男:1000米跑)、立位体前屈。其中:反映机能指标为肺活量:反映身体素质的指标为50米跑、立定跳远、力量、耐力、立位体前屈。

3结果分析

3.1我校学生体质数据与九五年全国对照表1

3.2形态发育水平明显提高

①与4年前的全国水平相比,身高、体重明显增长,17、18岁组学生平均身高增长量为1.98厘米,平均体重增长量为2.0公斤,其中17岁组男生身高增长2.04厘米、体重增长1.93公斤;17岁组女生身高增长1.95厘米、体重增长2.06公斤;18岁组男生身高增长2.03厘米、体重增长1.94公斤;18岁女生身高增长1.98厘米、体重增长2.07公斤。

②学生身体充实程度有所增加,“豆芽菜”体型有所改善,反映充实程度的体重/身高比1995全国数据平均增长量为:男生15.92、女生为12.41。

3.3身体素质的提高

①我校学生的速度素质50米跑比1995年全国数据平均提高0.15秒。

②爆发力素质有提高,我校学生立定跳比1995全国数据平均提高7.0厘米。

③我校学生力量素质有所提高。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指标比1995全国数据分别平均提高0.9次和5.1次。

4我校学生身体素质存在一些问题。

①我校学生耐力素质有所下降,反映耐力素质的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比1995全国数据下降平均值为2.48秒。

②我校学生柔韧质下降较明显。立位体前屈下降较1995年全国数据平均为1.2厘米。

③肺活量有所下降。我校学生肺活量指标较1995年全国娄据平均下降225毫升。反映身体机能的肺活量/体重指标平均下降幅度为4.42。

④胸围指标基本持平。我校学生胸围较1995全国数据男生平均减少0.23厘米,女生平均增加0.25厘米。男女基本与全国数据平均持平。

5讨论与分析

综上所述,我校学生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明显增长,速度、力量等素质有所提高,说明近些年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青少年营养、教育水平普遍提高,特别是我校切实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年年坚持《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工作都明显促进了成绩的提高。但是我校学生耐力、柔韧、肺活量都较全国数据差,分析其直接原因是学生体力劳动较少,体育锻炼不够(包括时间和强度)尤其是长跑运动不够,其中主要是时间安排的问题,也有学生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问题,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学校对他们的呵护过多,而对他们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不够,使学生中怕吃苦、怕累现象较普遍,学生听到中长跑就尽可能躲避。另外生活水平的普遍改善,热量、脂肪摄人过多及食物结构不合理,更加重了肥胖学生的比例。

6结束语

相对于九五年全国学生体质数据而言,我校学生的体质状况是身体形态较好,而身体机能稍低于全国水平。身体素质中的速度、爆发力、力量等素质较好,而耐力、柔韧素质相对较低,总体评价是我校学生体质中等偏上水平。建议学校为改变学生耐力素质差及肺活量差的缺点,每年都在冬春季节开展“为祖国耐锻炼”的象征性长跑活动。形成制度,养成习惯。

参考文献

1、李晓佳.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中国学校体育,1997年第1期、第2期

九年级体育教学分析篇4

1.太极拳在焦作市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的现状分析

太极拳进课堂是从2003年开始的。焦作开展“地方课程进课堂”的一系列活动,编制了《陈式太极拳》上、下册,上册为小学用书,主要讲授陈氏十九式太极拳套路,下册为中学用书,主要讲解陈氏三十八式太极拳套路。2003年暑假,市教育局精心组织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到温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陈氏太极拳脱产学习。由陈家沟的正宗拳师悉心教授并逐一考核。同年9月全市中小学生人手一本《陈式太极拳》教材,焦作太极拳普及的热潮由此掀起。2005年,在焦作影视城进行了万人太极拳表演,场面恢弘壮大,之后的几年里又逐渐“凉”了下来。2009年新学年开始时,焦作市教育局公布2010年中招考试时太极拳作为地方课程开展,纳入中招体育考试,单项成绩为10分。太极拳在体育教学中的开展现状值得分析。

1.1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同,在相互交流探讨中摸索中前行。

2009年暑假市教育局公告于2010年中招考试中测试太极拳项目时大家都不理解如何考试,毕竟它的主观因素相对较强。如何让学生在短期内掌握太极拳的套路动作与要领是学校与体育教师探索的问题。

1.2教师对太极拳的理解层次不同。

中小学现任体育教师中专业化程度不同,武术专业的不多。对太极拳的教授,在2003年时大多人把它当做“任务”完成。后来坚持练习的老师并不多,太极拳更不是在短期内就能掌握的技能,2009年,市教育局告知2010年中考体育要考太极拳时大多数体育教师是“零基础”。市教育局组织各县区骨干教师进行为期两天的太极拳培训后各县区进行了二级培训。时间短、教师们接受的程度不同、对动作的理解参差不齐,尤其是对“心静”、“体松”的感受多数老师无从理解。九年级的体育教师在9月份开始教授九年级学生陈氏三十八式太极拳,大多教师依葫芦画瓢,按自己理解的动作教授学生,以至于出现同一所学校里不同老师教的学生打出的套路动作大相径庭的情况。在教授的环节就有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局面,有些教师甚至有上课时自信心不足硬着头皮完任务的感觉。

1.3学生生理、心理、学习特点的分析。

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人的发展中处于童年期和青春期,无论是认知的发展、社会性发展相对趋动避静,而太极拳的套路练习只让其看体育教师一招一式现学现卖的教法着实吸引不了学生,课堂十分被动。九年级学生处于为了升学体育考试完任务的状态,学生学习的动机与目标不明确导致课堂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1.4对2010年4月中招体育考试成绩的分析。

市教育局下发《太极拳考试评分标准》,在考核与评价机制中感觉有些沟通上的隔阂。太极拳的评分标准规定清晰,但教师的理解与考核评委的标准似乎没有统一,评委们都是太极拳的大师,而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理解不尽相同,以至于出现奇怪的现象:教师认为平日里打得不错的学生成绩并不是自己想的那么高,反而一些平日里并不觉得很好的学生却得了比较高的分值。在太极拳的单项考试中,大多数学生表现不错,据了解现在八年级及七年级的学生对太极拳的学习仍有“支差”现象,如何让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需要老师的努力。

2.针对现状进行个体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焦作市解放区11位体育教师教授60多个班级陈氏三十八式太极拳的师生。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从不同途径获得有关太极拳的著作、书籍、文献资料及光影资料,根据我市中小学学习太极拳的现状展开阐述。

2.2.2对比研究法

对不同教师教授的学生进行对比,得出学生现状及开展教学的不同方法。

2.2.3调查研究法

对11位专职体育教师对太极拳的教法、60多个班级学生对太极拳的学法及考试成绩进行调查研究。

3.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3.1对焦作市中小学开展太极拳课程的现状及意义分析。

太极拳课的普及及推广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基本方法与手段,是养成终生体育习惯的必要途径。现在的学生不愿学是其一,因为慢,学生体会不到太极运气的功法;其二,教师的一知半解是学生不愿学的重要阻力。对太极拳的练多数教师几乎是空白,面对教师空洞的语言与蹩脚的示范,学生产生不了崇拜心理与学习兴趣,这是阻止学生喜爱太极的一个因素。

3.2对太极拳纳入中招考试后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方法的分析与建议。

3.2.1太极拳教学工作需要多年持之以恒地开展,才可以影响到许多人。

3.2.2在义务教育阶段进行合适的教学进度安排,从小学低年级到九年级逐年安排。例如:小学一、二年级了解太极拳的正确姿势及基本呼吸方法、拳法、身法;小学三、四年级掌握太极拳的端正、稳定和基本的动作练习;小学五、六年级学会十九式太极拳的动作套路等;中学开展太极拳教学,定期开展比赛,从而培养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与爱好。

3.2.3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与考核体系,完善评价制度及考核体系尤为重要。

3.2.4利用比赛及团队力量让太极拳的普及更广泛,树立榜样以激发学生兴趣。

3.2.5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与爱好,培养学生乐在其中也是中学体育教学中需要注重的方面。

4.结语

在学校开展地方课程太极拳,充分发挥太极拳强身健体的功效,从而实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目标;让太极拳在焦作普及,推动世纪太极事业的发展,对让世界了解太极、了解焦作具有非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氏太极拳.

[2]发展心理学.

[3]体育与健康.

九年级体育教学分析篇5

[关键词]基础教育“普九”现状成因分析对策分析

一、黔东南州基础教育的现状及普及程度

1.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

基础教育是普通国民教育中的基石。基础教育在我国大致划分为小学教育、普通初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等几个方面。当前黔东南州的基础教育主要以“两基”攻坚为重点。相对过去而言,黔东南州的基础教育发展已发生巨大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据2001年黔东南州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州中小学在校生人数73.79万人,其中小学54.02万人,普通初级中学16.04万人,普通高中2.24万人,2000年招收新生16.23万人,比1999年增加0.35万人,其中小学新招收8.12万人,普通初级中学6.52万人,普通高中1.04万人。全州有锦屏县、天柱县和凯里市现实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全州以县为单位验收的“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25.1%,比1999年提高10.48个百分点,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06%,比1999年下降0.1个百分点,高中扩招比例为37.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8%。

幼儿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也得到发展。全州现有幼儿园169所,比1999年增加26所,在园人数4.69万人,比去年增加0.23万人;2000年全州举办扫盲班(点)2894个,参加扫盲学习人员达到5.22万人,其中妇女3.68万人,完成州政府下达任务100.94%;全州现设有特殊学校5所,在读生有0.26万人,比1999年增加191人。

全州各级各类学校有专职教师33683人,比1999年增加815人,其中:幼教1389人,小教21599人,中学教师8791人,职业学校教师787人。教育素质普遍提高,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9.76%,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5.38%和58.89%。

2.黔东南州义务教育普及的程度

以榕江县计划乡为例,就入学率而言,2005―2006学年度小学为98.43%,女童入学为98.1%,比2003年前上升了21个百分点,其中女童上升了26个百分点。初中入学率为67.2%,比2003年前上升了30.5个百分点;就辍学率而言,2005―2006学年度小学为1.84%,初中为1.18%,小学初中比2003年前分别下降了8.1个百分点和10.6个百分点;就完成率而言,15周岁完成率为95.8%,17周岁的完成率为24.7%;文盲率:15周岁的文盲率为1.06%。近年来,由于得到贵州省教育厅和世界宣民会的关心、支持,加上广泛发动群众自力更生,投工投劳,几年来共新建校舍5392平方米,占全乡校舍总面积56%。全乡有小学教师58人,其中已评定职称53人,小学学历合格率为100%;初中专任教师19人,均取得大专学历,学历合格率为100%。教师的缺额逐渐减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有所提高。

二、黔东南州教育发展的存在问题与缺陷

20世纪50年代以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教育是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上开始和发展起来的。时至今日,即从历史来说,黔东南州的教育发展状况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据相关统计数据可见,黔东南州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仍比较低,还存在诸多问题与缺陷。

1.教育投入不足及安全问题困扰教育发展

农村地区“普九”的艰难在于很大程度上是地区经济落后、财政收入不高、教育的必要投入不够。辍学率上升与近几年学校分布调整,家庭承担的教育成本提高不无关系。黔东南州各级学校的办学设备严重不足,校舍、教学设施紧缺,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十分缺乏,现代信息技术教育难以普及,多数学校的教学仪器、图书配备等方面不能达标。这种有限的办学条件与接收更多适龄学生入学接受教育之间的矛盾,制约了黔东南州教育的发展。同时,安全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2.师资短缺问题突出,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黔东南州的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师资短缺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教师数量不足,普遍缺编,“超级大班”存在,代课教师数量居高不下;外语教师、双语教师奇缺,边远地区的师资水平较低,学科不配套,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黔东南州的中小学代课教师有2540名。在榕江县计划乡九秋小学有163个学生,学校开设一至四个年级,共有3个教师,其中代课2人,(一人为“普九”期间临时聘请的初中毕业生)。摆拉教学点共有61个学生,开设一至三年级,只有一个五十多岁初中学历还达不到的代课教师。全乡各村教师普遍欠缺,这些村不通公路,办学条件极差,有的离乡所在地要七八十里路,这些学校的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工资待遇低下(每月仅仅200元),不少村小、教学点教师不是因条件艰苦不愿干就是因一些原因被辞退,更换频繁,缺编严重,严重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发展。

三、实现黔东南州教育和谐发展的思考

1.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的转移支付制度,制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

在义务教育的投资结构上,应多向边远地区农村倾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对农村教育的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完善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和制度,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完善并加大对地方各级政府实行转移支付的力度。由于省及以下稳定的骨干税种保留在上级政府,因此县、乡政府没有稳定的税源收入,这就是要求加强以省级政府为主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力度。鼓励教育捐款、社会力量办学的法制建设,对公司、个人捐款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做出减、免税的具体规定。

2.改革义务教育的投入和教育体制,提高人口素质,改善构建和谐社会人口的软环境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人们不仅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有良好的身体、道德、心理素质。而教育在提高人口素质方面起主导作用,尤其是对黔东南州这样经济落后的地区而言,要构建好和谐社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享受到基础教育。加大对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村教育。支持发展民办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振助,张钰,沈百福,傅禄建.中国教育发展状况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2]杨军昌.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贵州人口与发展问题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9.

[3]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民族人口资料(上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9.

[4]贵州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10.

[5]榕江县地方志办公室编.榕江县情20003.贵州省新闻出版局,20004,10.

九年级体育教学分析篇6

[论文摘要]本文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视角,以调查数据对黔东南州教育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在指出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将给黔东南州未来教育发展一些启示。

一、黔东南州基础教育的现状及普及程度

1.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

基础教育是普通国民教育中的基石。基础教育在我国大致划分为小学教育、普通初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等几个方面。当前黔东南州的基础教育主要以“两基”攻坚为重点。相对过去而言,黔东南州的基础教育发展已发生巨大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据2001年黔东南州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州中小学在校生人数73.79万人,其中小学54.02万人,普通初级中学16.04万人,普通高中2.24万人,2000年招收新生16.23万人,比1999年增加0.35万人,其中小学新招收8.12万人,普通初级中学6.52万人,普通高中1.04万人。全州有锦屏县、天柱县和凯里市现实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全州以县为单位验收的“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25.1%,比1999年提高10.48个百分点,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06%,比1999年下降0.1个百分点,高中扩招比例为37.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8%。

幼儿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也得到发展。全州现有幼儿园169所,比1999年增加26所,在园人数4.69万人,比去年增加0.23万人;2000年全州举办扫盲班(点)2894个,参加扫盲学习人员达到5.22万人,其中妇女3.68万人,完成州政府下达任务100.94%;全州现设有特殊学校5所,在读生有0.26万人,比1999年增加191人。

全州各级各类学校有专职教师33683人,比1999年增加815人,其中:幼教1389人,小教21599人,中学教师8791人,职业学校教师787人。教育素质普遍提高,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9.76%,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5.38%和58.89%。

2.黔东南州义务教育普及的程度

以榕江县计划乡为例,就入学率而言,2005—2006学年度小学为98.43%,女童入学为98.1%,比2003年前上升了21个百分点,其中女童上升了26个百分点。初中入学率为67.2%,比2003年前上升了30.5个百分点;就辍学率而言,2005—2006学年度小学为1.84%,初中为1.18%,小学初中比2003年前分别下降了8.1个百分点和10.6个百分点;就完成率而言,15周岁完成率为95.8%,17周岁的完成率为24.7%;文盲率:15周岁的文盲率为1.06%。近年来,由于得到贵州省教育厅和世界宣民会的关心、支持,加上广泛发动群众自力更生,投工投劳,几年来共新建校舍5392平方米,占全乡校舍总面积56%。全乡有小学教师58人,其中已评定职称53人,小学学历合格率为100%;初中专任教师19人,均取得大专学历,学历合格率为100%。教师的缺额逐渐减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有所提高。

二、黔东南州教育发展的存在问题与缺陷

20世纪50年代以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教育是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上开始和发展起来的。时至今日,即从历史来说,黔东南州的教育发展状况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据相关统计数据可见,黔东南州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仍比较低,还存在诸多问题与缺陷。

1.教育投入不足及安全问题困扰教育发展

农村地区“普九”的艰难在于很大程度上是地区经济落后、财政收入不高、教育的必要投入不够。辍学率上升与近几年学校分布调整,家庭承担的教育成本提高不无关系。黔东南州各级学校的办学设备严重不足,校舍、教学设施紧缺,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十分缺乏,现代信息技术教育难以普及,多数学校的教学仪器、图书配备等方面不能达标。这种有限的办学条件与接收更多适龄学生入学接受教育之间的矛盾,制约了黔东南州教育的发展。同时,安全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2.师资短缺问题突出,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黔东南州的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师资短缺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教师数量不足,普遍缺编,“超级大班”存在,代课教师数量居高不下;外语教师、双语教师奇缺,边远地区的师资水平较低,学科不配套,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黔东南州的中小学代课教师有2540名。在榕江县计划乡九秋小学有163个学生,学校开设一至四个年级,共有3个教师,其中代课2人,(一人为“普九”期间临时聘请的初中毕业生)。摆拉教学点共有61个学生,开设一至三年级,只有一个五十多岁初中学历还达不到的代课教师。全乡各村教师普遍欠缺,这些村不通公路,办学条件极差,有的离乡所在地要七八十里路,这些学校的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工资待遇低下(每月仅仅200元),不少村小、教学点教师不是因条件艰苦不愿干就是因一些原因被辞退,更换频繁,缺编严重,严重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发展。

三、实现黔东南州教育和谐发展的思考

1.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的转移支付制度,制定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

在义务教育的投资结构上,应多向边远地区农村倾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对农村教育的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完善国家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和制度,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完善并加大对地方各级政府实行转移支付的力度。由于省及以下稳定的骨干税种保留在上级政府,因此县、乡政府没有稳定的税源收入,这就是要求加强以省级政府为主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力度。鼓励教育捐款、社会力量办学的法制建设,对公司、个人捐款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做出减、免税的具体规定。

2.改革义务教育的投入和教育体制,提高人口素质,改善构建和谐社会人口的软环境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人们不仅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还要有良好的身体、道德、心理素质。而教育在提高人口素质方面起主导作用,尤其是对黔东南州这样经济落后的地区而言,要构建好和谐社会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享受到基础教育。加大对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村教育。支持发展民办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振助,张钰,沈百福,傅禄建.中国教育发展状况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2]杨军昌.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贵州人口与发展问题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9.

[3]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民族人口资料(上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9.

[4]贵州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10.

九年级体育教学分析篇7

关键词中考备考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7.03.043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thecountry'seducation,theexaminationiswidelyvaluedbythecommunity,mainlybecauseofthehighschoolentranceexaminationisthechoiceoftheidealhighschoolstudentsrelyon.therefore,beforetheexam,wemustdoagoodjobintheexamproformawork,toensurethatthroughagoodstrategytoparticipateintheproformaactivitiestoimprovetheefficiencyandqualityoftestpreparation.BasedontheanalysisofthethirdmiddleschoolentranceexaminationinCenxi,thispaperputsforwardsomestrategiesforreference.

Keywordsseniorhighschoolentranceexamination;strategyforthepreparationofexam;analysis

在中考备考过程中,学校与教师都要全面改革传统的中考备考方案,保证可以积极面对中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备考学习习惯,并且可以正确选择需要学习的知识,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备考目的。

1案例分析

2016年中考已经结束,岑溪市第三中学在中考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主要因为本届学生在中考与会考的各个科目中,平均分数都比较高,并且及格率排列在岑溪市所有中学的前列。然而,在岑溪市第三中学2016年中考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没有达到预定的中考目标,因此,岑溪市第三中学必须要全面总结2016年的中考备考经验,及时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弥补不足,避免再次出F类似的备考问题,全面开展中考备考改革活动,进而提升中考成绩,提高岑溪市第三中学的中考优秀率。[1]

2政府指导政策分析

在岑溪市第三中学中考过程中,政府已经为其制定了良好的指导政策,要求岑溪市中学可以贯彻政府的教育指导政策,并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领导人员与行政人员相互探讨之下,对所有九年级的教师进行政策培训,使其可以树立正确的中考备考观念,切实参与到相关工作中。在此期间,岑溪市第三中学必须要制定完善的中考计划,保证可以提高中考备考教学质量。在政府指导思想的引导下,岑溪市第三中学的行政领导与九年级各个教师要明确自身中考备考责任,全面细化中考备考措施,保证可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形成正确的中考备考认识,进而增强岑溪市第三中学中考备考工作效果。在此期间,岑溪市第三中学教师必须要减少外界的干扰,严格实施中考备考方案,在共同协调的基础上,完成各类中考任务,达到预期的中考考试目标,为岑溪市第三中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2]

3中考备考工作现状

在2016年岑溪市第三中学中考备考过程中,校领导、教师与学生都加大了对中考备考工作的重视,主要因为2016年参与中考的学生总体素质较差,所以,在中考备考过程中,岑溪市第三中学制定了完善的中考备考方案,并且逐渐优化中考备考体系,有效提升了岑溪市第三中学中考备考工作质量。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3.1制定完善的中考备考制度

在岑溪市第三中学2016年中考备考过程中,校领导对其予以了足够的重视,并且根据岑溪市第三中学的实际情况明确了中考备考目标,制定了完善的中考备考制度。首先,在中考备考过程中,九年级班主任与各个教师在每周都要开展备考例会,将备考工作作为主要探讨内容,全面分析中考备考工作。[3]其次,学校领导人员要全面跟踪中考备考工作,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备考问题,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进而提高中考备考工作质量。再次,岑溪市第三中学要求九年级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不可以出现等待与停靠的现象,要避免出现一些弊端,保证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最后,在中考备考期间,岑溪市第三中学教师要定期召开教师大会、年级分析会、学生动员会等,统一备考思想,转变传统的中考备考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其在团队协作过程中,更好的学习中考知识,积极参与到中考备考活动中,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唯我独专的现象,进而提高中考备考工作质量。[4]

3.2制定完善的中考备考计划

在岑溪市第三中学2016年中考备考过程中,制定了完善的中考备考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中考备考工作体系,提高中考备考工作质量。第一,在岑溪市第三中学中考备考过程中,学校教务部门对之前的备考方案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且将不完善的计划清除,重新设定了中考备考方案。第二,学校教务部门成立了九年级中考备考小组、学科备考小组与课程备考小组等,并且制定了完善的中考备考计划,将其存储在学校档案信息库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统一九年级教师的中考备考思想,层层落实中考备考计划,进而提高中考备考工作质量。第三,岑溪市第三中学在中考备考期间,对九年级各个科目教师的分工有所明确,并且细化了中考备考任务,在实际备考期间,除了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之外,还能够增强中考备考工作效果,提高中考备考工作质量。[5]第四,在岑溪市第三中学中考备考期间,教务处利用良好的方式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得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良好的沟通,及时发现在中考备考工作中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第五,教务部门在实际工作期间,要求教师对自身的工作进行正思与反思,正思就是发现自身优点,找到自身工作特长,发挥中考备考工作优势,逐渐形成进步机制,反思就是全面了解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教学矛盾,形成良好的教学机制。第六,岑溪市第三中学教务部门在中考备考过程中,制定了完善的周教学计划与月教学计划,将中考作为教学目标,在贯彻政府指导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良好的工作体系。[6]

3.3完善中考备考措施

岑溪市第三中学在2016年中考备考期间,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完善中考备考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首先,校领导要求所有教师参加到中考备考活动中,全力以赴的投入到备考工作。其次,在九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制定了月工作计划、周家教学计划等。并且制定了月考教学计划、段考教学计划、周考教学计划等,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再次,在九年级下学期的时候,不仅制定了详细的考试计划,还利用三次模拟考试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根据学生的不足之处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最后,九年级各个科目教师利用鼓励方式开展教学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减轻教师的压力。[7]

3.4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岑溪市第三中学在中考备考过程中,要求教师与学生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学期间更好的配合教师,积极听取教师的意见与建议,逐渐形成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复习的整体流程,进而达到良好的中考备考效果。[8]

4中考备考策略改善方案

虽然岑溪市第三中学在2016年中考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创造了历史x煌,但是,学校行政领导与教师还是要再接再厉,进一步增强中考备考方案的有效性,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因此,在后续的中考备考过程中,学校还要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提高中考备考工作质量,提升学生的中考优秀率。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在中考备考过程中,必须要树立忧患意识,要求教师全面考虑中考情况,及时发现自身在教学中的问题,保持清醒的头脑,发挥自身优势,从根本上提高中考备考工作质量。

其次,学校要大力力度倡导团队协作精神,保证可以制定完善的合作备考方案,不可以出现单打独斗的现象,在遇到问题之后,也不可以相互推卸责任,这样,才不会过度消耗学校的资源,提高中考备课工作效率。同时,在中考备考期间,校领导人员还要树立创新教学观念,要求教师团队在对教材进行梳理与分析之后,探讨出全新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可行性。另外,学校行政领导还要为教师提出中考备考建议,要求教师在中考备考期间,统一中考备考资料,统一小型考试评价策略,保证可以提高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效率,在相互借鉴教学经验的情况下,促进中学生学习体系的优化。

再次,树立前瞻意识。在中考备考期间,必须要树立前瞻意识,无论是迎接中考的九年级,还是七年级、八年级,都要制定完善的前瞻性教学方案。在七年级的时候,英语教师与数学教师必须要打好基础,提高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在八年级的时候,地理与生物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地理与生物教学效率;在九年级上学期的时候,要重视理科教学,在九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注重文科教学。这样,才能避免在中考之前出现备考慌乱或是学生学习压力大的现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最后,重点关注教学工作。在中考备考过程中,所有教师与校领导都要将教学作为重点,保证可以制定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加强学习与研究,使得各个班主任在经验交流与研究期间,可以相互学习,提高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另一方面,要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要求每个教师负责自己的责任教学区域,一旦教学区域内出现中考备考问题,就要对其进行薪资的惩罚,同理,在教学区域内中考备考工作质量较高的时候,就要对其进行薪资的奖励,进而激发教师的工作兴趣,提高教师在中考备考活动中的积极性。另外,岑溪市第三中学还要建设专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积极引进现代化优秀教学人才,为学校的教学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也可以提升学校的中考备考教学质量。

5结语

在中考备考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备考教学方案,制定完善的教学制度,逐渐创新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备考学习习惯,避免出现浪费学习时间的状况。

参考文献

[1]李国丽.谈初中化学中考备考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7(29):106-107.

[2]赵桂芳.数学中考备考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2(8):11-12.

[3]黄云容.浅谈历史中考备考策略[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4(6):124-124,125.

[4]叶永秋,张佳杰.初中物理中考备考策略探析[J].速读(中旬),2015(11):4.[5]王庭娟.中考备考策略简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3(25):195-195.

[6]郑丹.浅谈英语中考备考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23):89-89.

九年级体育教学分析篇8

一、指导思想

疫情期间,根据市、区教体局教育教学工作思路和学校整体工作安排,紧密联系我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和研究教学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本校教育教学实际,以“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为依托,以规范办学行为为准绳,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科研兴教,质量立校,以人为本”为宗旨,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积极做好教学服务与管理工作。为此,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二、工作目标

1.突出学校中心工作,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做好教师、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3.抓好集体备课活动,倡导团结协作,互帮互学,培养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

4.进一步推进并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反思,提高教研水平。

5.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6.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7.加强教导处规范管理,为教学一线做好服务工作。

8.抓九年级,促八年级,带七年级,力争今年中考再取好成绩。

三、具体措施

(一)、抓教师的教学常规,重视过程管理,做到精细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各类课程。

2.落实教学常规“五认真”制度(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检测)促进教师形成严谨、认真、细致的教风。(1).重视集体备课,思想备课;过程要实,目标要明确。要求做到“三结合”,即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综合运用相结合,德育渗透、知识体系与心理素质相结合。(2).上课要精细,方法要灵活。要求做到“三不”,即不上无准备之课,不上目标不明确之课,不上一讲到底之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师生互动得当,信息反馈及时。(3).要重视基础训练,提倡作业分层要求,科学训练,精选习题,训练要及时,容量要恰当,严格控制作业量,防止搞题海战术。(4).作业练习批阅检查要及时,提倡面批。(5).阶段性测试(单元检测)要常态化,及时反馈。控制好难易度,发挥诊断量表功能,各备课组要及时做好测评的质量分析,及时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强调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坚持向课堂要成绩,努力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坚决杜绝教师无教案、无准备上课。特别是在做好培优的同时,强调想方设法做好补差工作,力争提高各班级的平均分。

3.本学期教导处将建立健全教学常规检查评价制度,建立“备、批、听”月检制度和教学常规反馈制度。同时通过随堂推门听课和学生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教师的课堂效率、教学水平、教学手段等进行评价。合理利用课堂教材、配套材料、图书等教学用具,督促教师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利用好学校的图书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认真组织好各类考试,做好考试前的准备工作,考场的编排,监考人员的安排,确保考试顺利进行。对学生加强考风考纪教育,杜绝考试作弊行为,打造“诚信考场”。开好年级质量分析会,分析教学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做出正确的客观评价工作、充分发挥以考促学的目的。

(二)落实年级管理,提高教学成绩

1、七年级要抓基础。做到:面向全体,抓好帮促;立足课本,落实规范;注重积累,拓展视野。要根据初一实际情况,注意查漏补缺,关爱每一位学生,盯紧每一位学生,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上好每一堂课;要研究初一学生的心理,关注差异,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初二、初三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八年级要防分化。做到: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夯实基础,强化规范;学导结合,发展思维。要花大力气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在强化教学的同时,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的变化,防止两极分化的加大。以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和成绩的整体提高。

3、九年级要抓突破。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计划到天,高效复习;强化基础,提升能力。全校上、下一条心,扎扎实实抓好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初三年级要强化年级组的协调功能,做到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定期召开学生会、家长会、任课教师会,有问题及时解决;全体毕业班教师要站在学校全局的高度,通力配合、全力以赴,不断寻找增长点,加强对中考的研究,不断收集信息,把握命题方向,提高备考效率,总结2019届中考经验,提高中考备考复习效率,确保2020届中考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4.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根据九年级实际教学时间调整课程表并监督执行。

(2)做好九年级的管理工作,确保完成中考各项目标。

(3)做好九年级潜力生的转差管理工作以及中职入学的动员工作。

(4)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特别是毕业班学生中考应试心理调适工作。

(5)认真做好质量检测的考试分析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认真组织好八年级地理,生物,信息技术中招考试工作。

(7)认真组织好八、九年级理化生实验训练和做好考试工作。

(8)认真做好九年级中考体育备考训练和5月份的学生体育测试组织工作。

(9)认真准确做好中考报名工作。

(10)认真组织好九年级学生参加中考。

(三)、强化对教研组(备课组)的管理、提高教研质量

1.开学初教导处将组织各教研、备课组长会,学习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制定各教研组计划,进一步明确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的职责与任务,强化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作用,确保教研活动实在开展。

2.教导处继续督促各教研组、备课组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举办课题研究培训会,邀请课题专家指导。

3.统筹安排好教研活动,本期着重做好教师听评课活动。各备课组根据教导处安排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得随意调整教研活动时间。在规定时间组织本组教师按时参加教研活动,否则按旷课论处,学校相关跟组领导考勤检查。加强各备课组内的听课、评课活动,多研究常态课,加强教师教学反思和总结。教师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上好每一节教学研讨课,把自己新的教学方式展现出来,共同发现不足,找出改进的方法,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4.加强集体备课的管理、指导与检查。备课组要精心组织教师以各种形式(集中讨论、交流)进行合学教育理念的培训学习,更新老的旧的教育理念,合作共赢。集体备课活动要常态化,通过集体备课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并做到同年级、同学科、同进度。备课组长在教研和集体备课活动中要充分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畅谈课堂教学的得与失,引导教师不断交换意见,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5.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及社团活动的检查力度。体育组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体育课强化上下课点名制度,认真上好每一节课。音美组的课堂要丰富多彩,音乐、美术两门学科的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大纲精神,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各组要扎实开展社团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兴趣特长。

6.继续做好中考试题大练兵活动,使七八年级老师更进一步熟悉中考命题方向,把握中考重难点,为教学和月考命题提供精准的方向。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抓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结对指导,逐步达标。为了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给青年教师搭建平台,本学期教导处将举行多样化的教学能力比赛。同时一对一结对帮扶、“名师工程”继续进行,扩大名师的影响力,促进青年教师更好更快的成长。

2.积极组织我校青年教师参加省市区级各项教研活动和教学能力比赛,取长补短,为我校建立一支“专家型、学术型、研究型”骨干教师队伍奠定基础。

3.为教师创造机会,提供各种校内校外培训,加强与省市区级名校交流,促使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不断更新和提升。组织、实施业务学习,采取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如:听讲座、讨论会、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培训等,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4.引导教师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观,提高教师队伍全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将学生的认知状况与心理状态作为教学管理和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努力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发生的渠道,探索将学生心理发展列入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之中,并挖掘教育教学内容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加强教育教学中的情感性设计,尽可能将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化、理性化、常态化。最终保证教师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

(五)坚持以学生为本,提高素质教育质量

1.不断加强落实教育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主阵地,培养优秀班干部队伍,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

2.要求老师继续加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及时发现,及时辅导调节,确保学生学习的情绪,同时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强壮体魄,保证学习质量。

3.积极开展达标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汉字听写大会、社团活动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校素质教育质量。

4.强化“书香校园”活动,有计划地开展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修养和阅读兴趣,增强其学习、思考的能力。

新学期,新气象,面对新时代的教育工作,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教育观念,把开拓进取与求真务实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努力,全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佳绩!

附:教导处工作行事历

四月份

1、开学报到

2、制定各项工作计划。

3、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

4、中考试题大练兵活动

五月份 

1、中考报名和八年级地理生物考试报名工作

2、督查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常规执行落实情况。

3、教学反思交流及中考复课计划交流

4、能手培养对象磨课活动。

5、理论学习

6、期中考试

7、中考体育和理化生实验考试、计算机考试

8、月常规检查

六月份

1、九年级复课观摩研讨活动。                        

2、毕业班复习工作研讨活动。                      

3、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                                

4、毕业班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5、月考                        

6、教学常规月考核。                                         

七月份

1、制定期末复习计划,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2、高考、中考工作。

3、期末总结

4、子课题论文撰写、交流

5、上交各种资料

6、期末考试,放假

九年级体育教学分析篇9

“1+1=1”效应

“1+1=1”,这是数学领域内不存在的一个关系式,但在九年一贯制办学实践中却是不争的事实。

九年一贯制统整了学校的育人目标

实施九年一贯制办学体制,学校可以从整体上思考规划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培养目标,避免了小学与初中教育的“两张皮”现象,保证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的同一性。育英学校是从西柏坡走来的学校,学校把深厚的历史传统与时展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确立了九年一贯的培养目标,即“培养热爱学习、阳光大气、行为规范、关心社稷、勇于担当的国家栋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全面分析梳理了1~9年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特点,把总体的育人目标分解成具体的学习篇、行为篇、立志篇,并细化了具体的实施细则。九年一贯的整体目标,保障了育英学生的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及可持续发展。

九年一贯制统整了学校的课程设置

九年一贯制办学体制为学校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校认真执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的要求,积极进行九年一贯的整体课程设计与开发。我们坚持“问道于教师、问道于学生”的工作原则,制定了贯穿学生九年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艺术课程、校本德育课程、校本节日课程,这些课程都从学生九年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素养出发,把九年作为一个单元来整体把握,同时又按照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分步实施推进,以逐级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九年一贯制办学体制确实让我们的课程“一贯”起来。

“1+1>2”效应

“1+1>2”,这也应该是数学领域不承认的一个关系式,但在九年一贯制办学实践中我们却体验到了它的实际效应。

九年一贯制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九年一贯制办学体制有利于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因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给广大教师提供了更大范围的学习、实践与交流的空间。在育英学校,小学教师到中学课堂听课,中学教师给小学生上课,不同年级教师进行学科教研、项目研究、课题研究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们集体进行课堂诊断,共同研讨教学方法,一起探讨教学艺术,互相取长补短,积极进行自我调节,这些行为的背后是教师对自己所任教学科的深度研究、高度研究与广度研究,也必将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九年一贯制实现了中小学的无缝衔接

“贯起来”是九年一贯制办学体制的根本和优势所在,它保障了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连贯性与系统性,从根本上实现了中小学的无缝隙衔接。为了让这一工作更具理性与科学价值,我校立项了“关于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衔接教育的研究”课题,课题组成员本着“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操作化”的改革理念,紧紧围绕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学科课程要求,在小学六年级与初中七年级这两个学段上设立衔接点,以语文、数学、英语这三个学科的课标、教材为载体,逐步开展对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组织与管理方式、学生的学法与学习能力评价等几个维度的研究,以优化中小学教育的无缝隙衔接。课题研究大大淡化了中小学两个学段的界限,实现了学生学习品质和个性心理的序列性发展。

九年一贯制保证了学生个性的延续发展

“一贯”的教育目标,“一贯”的课程体系,确保了学生的“一贯”成长,尤其是对于具有个性特长的学生来说,九年一贯制学校更是为这些学生提供了延续其特长发展的理想空间。在育英学校,小学管乐团、合唱团、舞蹈队、头脑创新项目团队、DJ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不会因小学毕业而失去“组织”,因为中学同样也设有这样的团队,供他们继续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同样,升入中学后的初中生,也不会因为年级的改变而放弃自己喜欢的马林巴、独轮车等表演项目,因为他们仍然可以回到由小学承办的马林巴乐团、独轮车社团继续学习训练……在育英学校,改变的是学生的年级,不变的是学生个性特长的延续性发展,这也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校的合唱团、舞蹈队、头脑创新项目团队、马林巴乐团、管乐团等在每年的市区比赛中都会捧回大奖,都会为学校的发展书写浓墨重彩的篇章。

“1+1

“1+1

九年一贯制节省了学校的教育成本

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效能是所有学校的共同追求,九年一贯制办学体制为此提供了实现的可能。在育英学校,无论是操场、计算机房,还是学校网站、图书馆等都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共享,更值得一提的是教师配备、学校文化、教育理念、教育方略等方面的共享,真正实现了学校教育资源的最大化。

九年一贯制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九年一贯制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一种比较可行的机制。这一论断可以从我校学生成长的历程中得到证实。

——六年级学生不用为升学而奔波,但为了让他们的六年级学习更有价值,同时也为升入中学学习做好铺垫,我们对这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走班实验。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班学习,真正享受到学习快乐之乐。

——“一贯”的课程体系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为我们赢得了更多的时间。育英学校的午间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延续,而是能够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活动的“快乐午间”课程:各种球类运动、书吧、乐、电影放映厅、卡拉oK……孩子们在快乐中体会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是学生的学校,是学生寻找伙伴的地方”。

九年级体育教学分析篇10

刚刚过去的一学期是我校教育教学深入发展的重要一年,是打响“学在南中”品牌的关键一年。我们紧紧围绕市教育局的工作布置,结合学校实际规划,在学校班子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实施学年工作计划,大力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取得不少成绩,教务处的工作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加强教师学习。2019年我们继续与衢州教研室的名师结对,定期邀请他们来校指导;继续利用浙师大的资源,对教师教育教学进行指导;还组织了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到杭州十三中参加浙派名师课改展示,参加省社会、语文优质可展示;学校还承办了浙江省初中科学“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和时间。

2.落实好九年级升学工作:①目标到位:开学初就制定出相应的目标并及时传达到每一个九年级老师。本届九年级总体的上重高目标,基本目标:60人,争取目标70人。班级组基本目标:农村班5人,城区班10人;班级组争取目标:农村班7人,城区班14人。平均分目标保七争六冲五(江山市)。②教学指导到位:班子成员、教务处要深入课堂指导教学;深入教研组,研究大纲,研究教材,研究教法;深入学生,了解学情,及时解决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③德育工作到位,工作重点为抓好初三学生的思想工作和纪律教育,领导班主任工作,协调任课教师负责学生管理。④加强班主任工作:首先要细致入微地做好初三毕业班学生思想工作,要做到以班主任为核心,根据学校总体部署,结合本班实际组织本班学生开展好各种有益的活动,上好主题班会,充分调动学生勤奋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向心力。其次联系课任教师,增强以班主任为核心的课任教师凝聚力,防止学生偏科,由班主任牵头,密切联系各科任教师,调动学生学好各门功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学衡发展。第三班主任要摸清学生四个底:思想底码、知识底码、心理底码、非智力因素底码。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第四班主任要密切关注班级学生动向,深入研究学生情况,对个别问题作好预测,进行超前教育。⑤单元过关到位,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留夹生饭坚决杜绝不顾一切盲目赶进度的错误做法。⑥目标生落实到位,每个班要根据每个班的实际确定相应的目标生,做到每个任课老师都心中有数,对目标生采取面对面的辅导,确保每个优秀生不滑坡。⑦文、理两个纠偏班落实到位,对校50—150名以内有明显偏科的学生进行集中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辅导,消除弱科争全优。⑧落实每次月考的成绩分析、质量分析和教学调研,使月考发挥它应有的促进功能。⑨成立九年级中考研究小组,研究中考动态,命制中考模拟试题,提高老师解读考试说明的能力。

3.进行“分层走班教学实验”。上半年我们在校长室的指导下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数学、科学”两个学科的分层走班教学实验尝试。下半年我们在教师和学生都充分熟悉的基础上于期中考试后在七年级的1-4班和13-16班8个班推行“数学、科学”“分层走班教学实验”,希望通过实验,探索出一条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使不同类别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升。

4.向课堂要效率。继续进行领导示范课,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教学研讨课和新教师汇报课。继续推行领导推门听课、教师之间互相听课活动。校内听课要求中老年教师每学期15节,新教师每学期40节,学校领导每学期30节。通过这些活动,提升教师的素养,提升课堂的效率。

5.重过程监管向科学管理要质量。一是周周抽查教师的备课,3年以内的青年教师要求备纸质详案,其他有纸质的简案,每周根据情况不定时随机抽样检查教师的教案,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二是周周抽查学生的各科作业,重点查看教师批改的情况。教师作业批改要认真、细致、及时。各科作业(语文作文除外)应当天批改(最多隔天),第二天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情况。教师批改作业要与学生自主评价、自主订正作业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功能建设,提高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实效。三是推行质量预警制度,即对每次月检测进行监控,如果某教师所任教的学科平均分在平行班级分差过大(文科低于4%、理科低于6%以上)的学科,进行质量预警,先由备课组协同分析老师个人在教学方面原因,备课组进行随堂听课,对老师课堂教学进行指导,老师个人根据备课组意见完成教学反思及措施,上交学校教务处。

6.积极推动青年教师培养。协同教科室继续推行青蓝工程--新老教师师徒结对,利用传帮带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了校“微课”比赛、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校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为青年教师的教学展示提供了丰富的舞台,一月一次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为年轻教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努力,青年教师在市课堂教学比赛中也崭露头角。

7.落实校学科能力竞赛,上半年举行了校语文、英语、社会能力竞赛,下半年举行了校数学、科学能力竞赛。落实学科竞赛辅导活动,各辅导小组做到辅导定时间、定人员、定场地,辅导有计划、有内容。也取得一些成绩,学生参加市第三十五届九年级语文、英语、社会竞赛,共有38人次获奖,其中一等奖2人次,二等奖12人次,三等奖24人次;

8.抓薄弱,促平衡。本学期对照市教育局下达的优秀生数和低分率目标,各年级要重视对薄弱班级、薄弱学科的督促、指导,认真开展“培优补差”工作,特别是后20%学生的帮扶工作,加大各年级质量监控和教情、学情的诊断分析力度,及时拿出得力的措施,促进各班级、各学科协调、均衡发展,这样有利于提高整体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