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体育教学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5:47

篮球体育教学教案篇1

小篮球是小学五年级基本教材中小球类的选用内容之一,水平三阶段学生在运动能力、体能等方面较水平二阶段有明显进步。移动是篮球运动的重要基本技术,因此,在《小篮球》教学中,不仅要从动作技能上进行较为全面的教学,本节课更是注重学生移动、反应方面的练习。

【教学设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体育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创造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以小组共同任务,共同的责任,共同的荣誉为动力,通过与他人的合作,齐心协力共同分担,共同提高,为培养小学生合作意识搭建平台。本课让学生通过小组性质的合作参与学习、讨论与锻炼。通过运球技能的相互学习与帮助,采用小篮球与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激活思维过程中体验合作、创新、成功时的心情,从而较快地掌握技术动作和提高身体素质。

二、案例介绍

【学习内容】

小学五年级(水平三)《小篮球》。

【学习目标】

1.基本掌握在跑动下向前运球的技术。

2.发展身体的灵敏、协调等体能。

3.在活动中能与同伴互相协助,互相配合,敢于正确面对比赛的输赢。

【活动过程】

组织:对比学情把学生分成7组,挑选具有基础篮球水平的同学为小组长。以小组为一路纵队呈“马蹄形”分布在老师周围。

(设计意图:“马蹄形”的分布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而且有利于教师对小组的监督和指导。)

活动前热身活动――球操。

1.蛇形跑:学生跟随老师热身。

2.引导学生做球操:左右伸展拨球练习,双手持球双足跳。

教法:

1.老师示范运球前行,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说说老师球运得怎样。

2.请几个学生试试快速运球前行。

3.学生分小组自由练习。小组长协助管理指导:

①小组先讨论快速运球前行的方法,再练习,再讨论好的方法,再接着练习。

②老师适当帮助讲解,巡视指导学生动作的准确性。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留给学生足够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个体能力,共同提高。)

4.趣味游戏比赛:蛇形运球跑接力赛。

①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②每次游戏前让各小组讨论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游戏。

(设计意图:竞争提供刺激,合作提供能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更促进运球技能的熟练掌握。)

5.小组间互相评价,老师对合作小组进行整体评价。

【分析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让身体更多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乐趣和全面和谐发展。本课所设立的教学步骤,思路清晰,引导学生“看一看,试一试,练一练,帮一帮,评一评”。

1.重视学习自主性。

教学中,我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更多的是以学生为本,我从旁加以正确辅导,教师担当的是“顾问”“指导者”的角色。学生在小组中自由练习,互相帮助,学习气氛很轻松。因而学生在课堂上特别活跃,思考特别积极。一会儿讨论,一会儿练习,然后再讨论好的方法,再接着练习,这样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运球前行的技能,使课堂充满生机。

2.重视练赛结合。

“有练有赛,先练后赛”,这是体育教学中的原则。教学中我设计了蛇形运球跑接力游戏,每次游戏前都先让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取得最快速度。面对比赛,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敢于尝试去实践,并且能够找到有效的学习途径和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使每个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运球快速前行的技术。在趣味游戏性比赛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被凸显得一览无遗。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还有助于因材施教,这样就弥补了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

3.注重多维评价。

篮球体育教学教案篇2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模式设计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36-02

2003年开始施行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后称《课程方案》)中所规定的学生的专业限选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专选课或是专修课),只有270学时左右,规定开设两年共四个学期。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修课都是依据《课程方案》来设计教学计划的,设置篮球专修课学制也不例外。经查阅资料得知,除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系、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等具有代表性的几所体育院校开设三年以上专修课外,其余大部分院校,特别是综合类、师范类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专修课大都是开设两年时间,即从第五学期开始进行各项目的专修课学习。而且在开设专修课的两年时间内,学生还要完成专业实习等学习任务。因此体育教育两年的篮球专修课开课时间明显不足,需要增加课时数。本文以齐齐哈尔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开课现状为例,对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模式进行重新设计,将原来篮球专修课“二年制”教学设计为“三年制”教学,增加教学时数,优化教学内容,以达到体育教育篮球专修课程设计改革的理论创新,目的是实现专修课目标,即培养一专多能型体育教师。为高校体育教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基础,为其它项目专修课程的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1、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三年制教学模式设计

通过对省内外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状的调查,结合齐齐哈尔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各学期教学周数分配情况现状(见表1),从宏观角度对齐齐哈尔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模式进行重新设计,将原来篮球专修课“二年制”教学(课时总数224学时,开设两年四个学期,即从第四学期到第七学期进行)设计为“三年制”教学,从第三学期到第八学期进行,总学时由224学时增加到320学时。具体模式见表2。

2、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三年制教学模式设计的现实依据

篮球在我国是开展比较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不管是学校还是社区,人们喜爱篮球运动的程度是有目共睹的。因此,体育院系设计与试行“三年制”篮球专修课教学模式对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需要的篮球专业人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体育学习的特点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专业技术的传授与学习,但它不仅仅是逻辑思维维度的认知,还包含身体维度的认知,主要体现方面就是技术的掌握,而身体认知的提高是建立在逻辑思维认知基础上的,因此从理论基础方面来说,相关技术的研习不只在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就是在整个教育学习中也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球类项目是具有很强技术性的运动项目之一。优秀运动员需要良好的技战术意识。良好技战术意识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需通过大量的对抗训练和比赛,才能培养出良好的技战术意识。只有较长时间的接触球,以产生良好的球感,才能形成良好的技术动作定型。有了意识和球感,才能保证技战术的合理运用。而这些运动技术的传习都需要一定时间来进行。现行体育教育培养计划中安排的篮球专修课教学学时数较少,学生很难系统、全面地去学习和掌握篮球教学核心的知识和技术。目前实施的篮球专修课程只有两年200多学时,再除去学生出去进行实习和中间找工作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在那么短的教学时数下要完成教学内容,要培养专项素养高的毕业生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加强篮球专修课教学模式改革,设计试行篮球专修课“三年制”教学模式,就是要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发展篮球专项运动能力和教学能力,为培养一专多能型体育师资奠定基础。

3、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三年制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思路

篮球专修课是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在学完篮球普修课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基础,进一步提升理论知识及篮球技战术水平而继续学习的课程,它是篮球普修课的拓展和提高。首先,在第一学年开设篮球普修课。我们规定在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先开设一学期的篮球普修课学习,授课周数为14周,每周两次课4学时,授课总时数为56学时。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是初步掌握篮球的传接球、运球、投篮、持球突破和个人防守动作以及传切、挡拆、策应等基础战术配合,理论教学内容设计是初步掌握篮球重点竞赛规则、裁判执法准则以及比赛的组织与编排。因为要娴熟地掌握临场裁判的判罚与篮球竞赛的组织流程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过程,因此,这部分教学内容在篮球专修课每一期都需要安排相应的活动,所以也应作为篮球专修的重点内容。其次,在第二学年开设篮球专修课。篮球专修课从第二学年的第三学期开始进行,每周授课4学时,直到第八学期毕业结束。为避免重复篮球普修课的内容与教法,我们设计的篮球专修课重点应该掌握的内容有:篮球组合技术及教法,常见基本战术和集体战术的运用,篮球游戏的创编,篮球规则与裁判法,篮球竞赛组织与编排及临场裁判实习等。每学期授课周数安排(见表2),即第三学期安排16周的教学时间;第四学期安排16周的教学时间;第五学期的教学时间为15周;第六学期安排8周教学时间,8周教学结束后学生进行教育实践实习;第七学期安排17周的教学时间;第八学期安排8周的教学时间,体育教育篮球专修课“三年制”总课时为320学时。专修课的考试每学期在正常的授课时数里进行,由篮球专修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专修课培养目标来确定考试方案。

篮球体育教学教案篇3

一、秉承传统,营造氛围

篮球运动是一项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因其可以让人体全身得到充分锻炼和可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等运动特点,受到学校教育的倍加重视。我校于1992年建立第一个校级女子篮球队,1995年又成立了校级男子篮球队,由专门的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并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的篮球比赛活动,取得了一次次耀眼的成绩,被县教育局、体育局授予“篮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称号。从那时起,学校便建立了“以球健体,以球益智”的特色理念,学生人手配备一只篮球,学校体育组精心编制了一套篮球操,人人会做,在操场四周的围墙上制作了篮球运动的宣传图片,使学校透射出浓郁的篮球运动的文化氛围。学校出台了各年级篮球指导的目标和实施方案、制定了各年级段学生篮球考核的细则、篮球系列比赛制度等,保证篮球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强化领导,优化配备

学校坚持以全民体育为指导思想,以贯彻落实每天体育活动1小时为契机,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提高摆在重要的位置,学校成立副校长为组长的篮球运动特色工作领导小组,由体育教师、班主任等组成的特色创建工作小组,具体策划篮球运动的近、远期目标和方案,小组内成员细化分工,明确责任,深入训练一线,形成了“时间到位、地点到位、人员到位、项目到位、督查到位”的篮球运动制度。

学校4名体育教师均为国家二级裁判,他们年轻力壮,能够吃苦耐劳,敬业精神强。负责校篮球队训练的教师每天早晚各训练一堂课,以促进学生篮球技能的快速提高。

各班班主任能够按照学校的篮球训练目标和方案中的要求,组织好班级学生的训练工作,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篮球水平都得到了发展。

三、加强投入,完善设施

学校将体育经费列入教育经费预算中,每年不惜投入比较可观的经费进行设施、设备的添置以及校级队员的训练补助,并争取政府及多部门的支持配送了部分篮球架给学校。现在我们有标准篮球场2块,4副用于训练的篮球架,400多个用于训练的篮球,确保班级、学校的篮球队训练不受影响。另外,我们每年都补充近百只篮球,而且对篮球场及篮球架进行检查维修。

四、开展活动,打造特色

学校按国家课程计划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低年级每周四节,中高年级每周三节。坚持两操(儿童广播体操和球操)一活动(阳光体育活动)与体育课并行,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严格按照《中小学生体质测评标准》组织开展学生体能测试活动,合格率100%,优秀率达45%。

按照学校编制的篮球训练目标和实施方案,要求每周必须有一节课为篮球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对抗技能以及学生心理素质。学校体育组还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编制了一套篮球操,每人1个篮球随着《大家一起来》的音乐进行律动。经过课堂教学指导和训练,学生的篮球兴趣和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002年学校操场进行了增扩,篮球训练场地增加了,从三年级开始,每班成立班级篮球队,经层层选拔,组建年级段代表队,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同时,我们从年级篮球队中选出优秀队员组建学校篮球队。校队平时利用早上晨练时间进行体能、技能训练,下午活动时间进行技巧战术训练,采用“一人练,大家帮,突破一点,全面推广”的方法攻克技术难关。时间保证每天不少于2小时,每周训练时间不少于8小时。另外,学校在有限的经费中给予校级队员适当的补助,提高队员的待遇。

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阳光体育快乐篮球”为主题的篮球周活动,组织开展运球接力赛、定点投篮大赛、传接球比赛、三人制篮球对抗赛等篮球趣味比赛。每年邀请周边学校开展友谊比赛,促进我校篮球运动蓬勃发展。

五、形成特色,喜结硕果

篮球体育教学教案篇4

摘要结合高中篮球选项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形成了篮球选项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为更好地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选项教学篮球

一、前言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健康水平,重视运动爱好和特长的培养。并且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实行学分制,而让学生进行选项学习体育运动项目。这在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参加体育学习和参加体育课外锻炼,并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然而,从我校的高中实施课程标准进行篮球选项教学过程可以看到,开展篮球选项教学效果更好,同时也遇到一些实际的问题。如何促使篮球选项教学工作得以更加完善,本文提出了有效性教学对策,旨在更好促进高中篮球选项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研究对象与时间

(一)研究对象

高一年1、3、5班学生(142人)为实验组,2、4、6班学生(144人)为对照组。

(二)研究时间

2010年9月―2011年5月。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一)学习体育教学相关论著与资料,确定研究课题与实施方案。

(二)按教学班分组,实验组按体育课程标准要求,在原有基础上添加了篮球知识和技术的观赏等教学活动内容;对照组按正常的篮球模块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活动。

(三)实验一学年后,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实验相关数据,由计算机统计处理后,再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四、结果与分析

(一)篮球选项教学提高了学生技战术水平和上课态度表现

从表1可见,通过一学年的篮球选项教学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技术成绩”、“战术意识”和“态度表现”三项指数都有明显变化。经检验,均有p

(二)高中篮球选项教学活动开展应结合学校的实际

体育选项教学是贯彻和落实课程标准的关键,在学校确定的必修和选修范围内,学生应根据自己条件和爱好,选择学习内容。按照新课标的精神,设计篮球选项教学,首先要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和降低体育教师的指导作用,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学习内容。因而,在实施篮球选项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体育教师专业特长和学校场地资源等特定条件,再确定开设篮球选项内容。如:要结合学校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实际情况、学生篮球水平、身体发展现状、学校班级数和篮球场地设备以及学校体育传统等。在实施篮球选项教学之前,均要先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后再结合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对所选的男女学生水平进行分析,在查看学校师资水平和场地器材是否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课程指导制度,同时提供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案与内容,供给学生选择,以保障学生篮球选项得以满足。

(三)高中篮球选项教学要严格执行课堂管理制度

篮球选项教学,在一个选项班里将由不同层次的许多学生组成,课堂教学管理不能忽略。在新一轮的高一教学班里,有的学生缺乏交流合作意识;有的学生对知识、技术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容易出现兴趣转移现象;还有的同学因为场地器材不足无法满足需求而感到厌学;甚至还有同学因为身体特殊原因等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因此,在高中篮球选项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与学生在思想意识上进行交流与培养。如:当学生学习篮球运、传、投基本功的兴趣消退或转移时期,应及时采取灵活多样的对抗练习和教学比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保持新鲜感以形成稳定的运动兴趣。同时还要发挥班干部作用,严守考勤制度,做好出勤率登记和上课表现情况登记工作,特别重要的还是要了解学生进步度情况,做好登记并及时鼓励表扬,以确保篮球教学工作能够安全有序地开展。

(四)篮球选项教学要正确对待班内水平差异

依据高中课程标准的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学理念,在高中篮球选项教学中,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在每学年或每一阶段,可自主重新选择所学运动项目,也可再次选择相同和不同项目学习,在特定条件下,教学班内即会出现不同程度上差异性。如:学生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水平不一,上课积极性和表现欲不同等,造成了班内层次落差显著的现象。因此,在制定学目标时,先要深入了解学生运动基础和个性特征,而后再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运动内容与学习方法。在课堂组织教学中,除了安排让学生共同参加基础技术学习外,还要将学生按不同层次划分小组,鼓励他们参加小组不同层次的活动,弥补集体教学的不足,而保证个别教学,个别辅导,同时还要设置帮教活动,组织男女学生共同融入篮球选项教学的大集体之中,以确保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五)篮球选项班要适时结合田径项目上好课

高中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三年必须修满11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包含着田径必修学分。为了更好地充分发挥田径运动基础项目的特殊功能,为后期篮球选项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田径教材要适时结合,每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确实也是很现实的问题,因而,在高中篮球选项教学过程,有必要适时有选择地贯穿田径运动内容。如:从高一起始年级开始,即可将田径作为基础运动项目的教学溶入篮球选项教学之中,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发展史和学习价值,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田径的兴趣和动机,在设计田径教学的活动方式、组织形式中,不要求学生对田径运动所有内容的学习,可以根据学校条件选择和改造动作内容,要改变以往单调的田径教学手法,同时还可以在篮球学习中以辅项内容出现田径教材,促使学生主动地参加田径运动的学习,以提高学生全面的身体素质。

五、结论与建议

(一)开展篮球选项教学需要学校领导重视和支持

篮球选项教学必须在学校领导的支持、规划和组织下才能完成。学校首先要制定实施方案、分析校情,了解体育教师水平、场地器材配备情况,然后再对教研组建设和学生选课态度进行调研,在确定选配篮球教学班教师的基础上,建立专项备课小组,利用整合和开发课程资源组织篮球教学活动,特别还要在学校领导和教务部门重视下,编排特殊体育课程表,以实现篮球选项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篮球选项教学要指导学生掌握技能并形成特长

篮球运动技能学习是实现其它领域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作为体育教学工作者,要根据实际开展相应的篮球教学策略。教学中要按不同层次要求,分层让学生学习篮球基本技术和技能,指导学生主动地参加课外体育运动,鼓励学生借助篮球运动技术、战术、裁判知识参加课内外竞赛活动,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在掌握篮球技能的同时,注重发展身体素质,形成自己的体育爱好与特长。

参考文献:

[1]肖紫来.试淡当前困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发展的几个问题[J].体育教学.2004(6).

篮球体育教学教案篇5

摘要篮球发球技术是决定篮球比赛成绩的关键,本文从自我效能的方面对篮球的发球技术实施了研究,并对提升篮球发球技术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对提升自我效能在篮球运动中的使用意义至关重要。

关键词自我效能篮球发球技术教学

自我效能是提升人体活动质量的重要效能,对提升篮球比赛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自我效能的分析出发,对提升篮球发球质量的教学方案实施研究,是当前很多篮球教学人员关注的内容。

一、自我效能的作用

自我效能是提升身体运动质量的重要因素,长久以来,在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将体能因素作为核心内容,很多体育教学人员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把开发学生的身体潜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1]。另外,心理因素的研究和开发也成为了体育教学领域关注的内容,但是,自我效能在篮球运动领域受到的关注程度远低于对于体能的关注程度。篮球体育运动对准确度的要求较高,而准确度的培养不能简单的依赖体能的训练,许多非智力性因素在提升篮球准确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此外,自我效能在理论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先进性,能够更好的结合其它理论的突出优势,将自我效能理论的优势进行凸显。因此,自我效能论能够在体育运动领域得到更加全面的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在篮球领域的应用,也使得篮球教学的各类理论更具实践价值,因此,篮球教学方面的理论研究范围得到了拓展。从理论研究入手提升体育教学价值的期望也得到了应有的提高。自我效能在篮球教学领域的发挥,可以使篮球教学活动中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实施有效的结合,使教学活动能够通过学员情绪的科学调动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3]。此外,自我效能可以使学员的接受了基础性训练之后,对篮球发球技术具备更加客观准确的理解,以便能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将理论进行更高水平的运用。自我效能的相关理论在研究的过程中,有效的提升了原有理论的科学性,使得自我效能理论的专业领域拥有较高的地位,在篮球教学活动中将自我效能理论实施科学的运用,不仅可以使篮球教学活动获得科学的理论支持,也可以使篮球教学活动能够在理论界获得更大的支持。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首先,对自我效能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根据理论的具体应用情况,对当前体育教学领域的篮球发球技术实施了分析,并将自我效能理论的具体应用方式实施了分析,从理论应用的角度入手,对自我效能的具体应用情况实施了分析,并按照具体研究主体的实践情况,对自我效能的具体培养情况进行了总结,按照总结的结论进行了技能的分析研究。

(二)研究方法

1.实验法

首先,实施实验的体育教师要科学的设计自我效能教学的课时目标,并严格按照已经完成的目标进行篮球发球技术的培养。要结合学生具体的体能状况,对教学目标的具体时间效果进行研究,使教学目标可以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得到实践效果的判断[4]。另外,要根据体育教师的教学计划,对具体的自我效能应用方案进行设计,使自我效能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更高质量的实现。要保证全部教学活动都能够很好的适应具体的教学目标,以便教学目标能够更好的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实施理论实践能力的提升[5]。教师可以提升学生在自我效能实践领域的主动性,并使学生主动制定学习目标,以便实验法的具体作用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更大程度的运用。教师要在实施自我效能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身体机能的关注,根据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要求,对学生的身体机能实施良好的照顾,使学生可以按照具体的教学任务更加合理的保证身体机能的稳定。教师需要将学生积极性的培养作为激发自我效能的主要手段,使学生可以转变对自我效能的原有认识,通过更加主动的理解,提升自我效能的运用质量,以便学生对自我效能具备更高水平的掌握。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方案的转变进行学生教学材料的分析,使学生可以使用更高水平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质量分析,并逐步提升教学活动的具体效能。教师要在进行自我效能研究的过程中,逐步丰富自我效能的培养路径,使学生可以通过运动技能是提高实现自我效能的有效运用,以便学生能够具备更高水平的篮球发球技术掌握能力。要在实施篮球发球训练的过程中,明确自我效能训练的具体原则,使训练的具体内容可以从多个角度同时进行。可以根据已经完成的教学目标,对目标的实践难度进行控制,使学生能够在实践目标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效能的有效运用[6]。要将自我效能的运用作为一项具备难度的活动,充分监督学生的学习计划,以便学生能够在各个阶段的篮球发球活动中获得足够的成就感。可以使学生在实施篮球发球训练的过程中,根据实验法的要求进行进度设计,使各项时间因素能够得到良好的安排。要加强对课程时间量的关注,并由篮球教师进行时间量的设定,使学生能够加强对时间量的关注,通过对学生信息的调查实现时间量的有效控制,使不同学生的实践活动都能够得到价值的准确判断。

2.情感发展法

体育教师需要在进行自我效能研究的过程中,对授课环节实施科学的调整,首先,要尽可能规范篮球发球的具体动作,使动作不仅能够具备足够的规范性,还能够拥有足够的美观性[7]。另外,教师要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训练活动当中,以便学生可以利用较强的活动动机对情感实施合理操作,使情感发展目标可以尽快实现。教师要合理调节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目标,以便学生能够将训练任务实施合理划分,使自我效能能够在提升发球技术的过程中得到更大程度的实现。教师需要对自我效能应用过程中的成就感进行判断,以便篮球训练的具体目标能够更大程度上得到实现。教师要首先对情感发展法的目标进行科学的调整,使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完整的对各类目标进行确认,如果学生可以对课程推进过程中的发展状态保持较高的兴趣,则可以通过具体动作的调节实现技能等级的提升。要在篮球发球训练的过程中,将自我效能更加科学的使用于各类训练动作。学生必须能够将篮球保持直线上抛的高度,并将多种动作实施合并处理,使学生能够准确的调整不同技术的使用动作,并保证将篮球准确的进行上抛。教师要在演示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自我效能的关注,通过情感发展法,对学生实施各项发球动作的模仿和演示,使学生能够在后续的过程中进行独自练习,提升抛球的准确性。教师可以借助训练场地内的各类硬件设施进行抛球的功能控制,使抛球的各项练习活动可以根据方案的不同进行调节,提升发球的技术性难度。教师需要调整具体教学活动的目标,使正面发球活动可以利用合理的调节进行目标的控制,以便学生在后续的练习过程中能够利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自我效能的准确实现[8]。教师需要关注学生训练过程中的力度,通过对学生各类技术的准确调节,增强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轻松度,并使学生以独立训练的模式适应教学活动的具体内容,以便学生可以在频繁的沟通当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1.课时控制法

教师可以在调整学生自我效能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自主设计技能的关注,使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进行篮球发球技术的训练,并使训练的过程能够提升学生对自我效能开发的信心。教师可以在学生实施训练的过程中对具体的成果进行控制,使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计划的调整实现成就感的获得,以便对实现自我效能的具体方法具备科学的认识。教师要制定学生薄弱因素的突破方案,根据课时控制法的要求,对学生在积极性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感知课时控制法执行过程中的具体劣势,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实施错误性因素的排除,提升篮球发球技术的实践价值。教师要按照课时控制法的要求对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进行培养,以便学生能够在课时控制法的指引下实现不同要求的执行准确性。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具体成就进行统计,并根据自我效能培养的要求,对学生的的具体要求进行保护,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对训练活动中的各项价值和其成就因素进行客观的研究,提升学生对训练活动的认同感。学生需要根据课时控制法的要求对自己的后续训练活动实施良好的控制,以便学生可以以更加轻松的状态适应篮球的具体训练活动,使篮球的发球技术教学活动能够提升教学连贯性。

三、结果与分析

(一)技评成绩

教师要按照篮球发球技术训练的要求,对学生的自我效能实现状态进行研究,可以使不同的实验组在学生训练的过程中进行各类因素的统计,使学生可以按照具体的效能状况进行差异化机制的构建,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实施差异化教学。教师要结合实验组的分析数据,对学生的各项成绩实施对比分析,使学生可以实现自我效能实现情况的准确判断,并以此作为提升篮球发球技术的有利条件。

(二)技能成绩分析

教师需要根据技评成绩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过程中的篮球发球技术实施研究,使学生自我效能的实现情况可以得到准确的评价,要在学生实施具体发球动作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协调能力实施控制,并以不同动作的细节分析作为提升学生篮球技能的主要手段,使学生的篮球技能可以通过分析实现模仿质量的增强,并使学生能够在进行模仿的过程中实现多项有利因素的整合。要在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对不利于篮球发球训练的因素实施规避,以便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发球技术的提高,学生要在进行技术性训练的过程中,对目标因素实施科学的管控,以便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自我效能分析质量的提高。教师要将学生对自我效能的感受作为基础性判断依据,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利用自我效能的具体感受实施发球技术的逐步完善。教师要对学生的自我效能实现情况进行预测,并对不同时间段内的实践效果进行处理,以便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自我效能的正确使用,提升发球训练活动的训练效率。

结论:自我效能对提升篮球发球的准确度具有重要意义,深入的研究自我效能的重要作用,并对自我效能在篮球比赛领域的具体应用方案进行设计,对提升篮球比赛成绩,促进篮球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朱小江.普通大学男生乒乓球教学中目标设置对自我效能和单项技术成绩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9.

[2]张成.目标难度对体育专业大学男生自我效能、成就动机及足球绕杆射门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0.

[3]高鹏飞.普通高校三大球课堂情境兴趣优化的理论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14.

[4]赵扬.目标设置对网球运动员发球成功率集中率和运动自信心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

[5]晁毓菡.自我效能理论在普通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运用及实验效果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1.

[6]吴建章.自我效能理论在体育院系排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篮球体育教学教案篇6

摘要: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能否实现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改变研究生理论课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式教学,真实、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改变刻板的和缺乏想像力的教学方式,而且还能唤起研究生对篮球理论课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勇气,并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讨论中来,从而培养和锻炼研究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研究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新时期篮球专业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篮球教学;篮球专业理论;案例教学法;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2―0224―03

体育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在不断的训练、比赛和管理中会出现许许多多的特殊“案例”和事件。往往这些案例和事件并在其后有着不同的背景和发生路径,自然就产生不同的具有特殊意义结果,会给人以不同的启示。运用这些不同的案例,对研究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高层人才进行具有启发意味的教学,就会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研究生篮球理论课上运用“案例”教学就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探索活动。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法学和经济学领域内已是运用十分广泛的教学方法。早在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就已经这些领域内运用“案例”教学,井在教学活动中取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效果。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通过对某件事件的了解、分析和讨论,进而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思维与创新能力的目的。

研究生教学是在本科学习的基础上,更高一个层次的学习。在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后,通过特别的教育方法,以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是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经过对“案例”教学法的学习和了解,发现用典型的“案例”来进行特别的学习,剖析案例背后所隐藏的问题,了解事件的真相,可以达到提高研究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满足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需要。

为此,在研究生篮球专项理论课中实行部分内容的“案例”教学法,以“案例”为手段,真实、客观、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改变刻板的、没有朝气的和缺乏想像力的教学方式,而且还能唤起研究生对篮球理论课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勇气,并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热烈的讨论中来,从而培养和锻炼研究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1研究方法

1.1实验法本文采用实验法对2004级篮球专业研究生进行部分内容的两轮案例教学,对其常规教学和“案例”教学效果来进行检验。

1.2问卷调查法本文对常规和“案例”教学的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法,以得到本文所需要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思维能力等。本文发放了28份调查问卷,回收28份,回收率为100%(表1)。

2结果与分析

2.1“案例”教学的特点“案例”教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为了填充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缩小它们之间的巨大差距,人们开始考虑运用特殊的事件和具有代表意义的事件作为一个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剖析,从解剖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这个教学方法表现出如下的特点:

1)更大地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由于案例教学是用那些真实、生动、鲜活的事例,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会与课堂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会主动开动脑筋,引发思路。

2)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案例教学的出发点是剖析一件件不同的事件,从这些事件中感悟不同的道理,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增加师生交流的机会,产生互动。这种教学不但只是教师在讲授,而是教师和学生在进行交流、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来分析问题,使得课堂的教学是在一种互动的情景下进行。

4)案例教学的形式是集体合作而非个体单干为主。在案例教学中,同学是在老师的带领下,集体合作,进行讨论和研究。

5)案例教学是从事件的背后进行反思,强调的是批判,从中领悟,拒绝教条。

2.2高层次篮球理论课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传统上对于高层次的篮球理论课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往往是对研究生进行新一轮的基础理论的灌输。了解案例教学的特点之后,更为有信心进行一些教学改革。

高层次的课程主要是指学完本科后,进入研究生学习的理论课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对知识的掌握是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了解更高的理论知识,更深一层的实践问题。要完成这些任务,实施案例教学就显得很有必要。

对于研究生的学习仅从书本上获得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并且在高层次的学习中需要更多的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教学为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在案例教学中,学习是通过讨论、分析的方式进行,从这个过程中,研究生可以充分发挥个体的才华。案例教学为研究生发挥才华提供了平台。

2.3“案例”教学的操作模式

2.3.1编写“案例”范文首先对要成为“案例”的事件文字的描述,编写成一范文。这样的范文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标题:案例应该有标题,要借助标题反映事件的主题或形貌。一般地说案例有两种确定标题的方式,一是用事件作为标题,即用案例中的突出事件作为标题;二是用主题作为标题,把事件中包含的主题分离出来倌为案例的标题。这两种定标题的方式都是可行的,也各有千秋,前者展示的事件,吸引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信息;后者反映的主题,能使学生把握事件要说明的是什么。

引言:引言也可以说是开场白主要描述以下事件的大致情景,引言既可以使学生或读者对案例的主题有些大致的了解,同时引言还可以起到一个“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使学生有一种学习或阅凄上的心理准备。

背景:案例中的事件是发生在一定的时空框架之中的,是依托一定的背景的,在案例的叙述中,对背景的交代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对案例中问题解决的方法得当与否的分析、评判都离不开背景。背景的叙述可分为两个部分,即:间接背景和直接背景。所谓,间接背景是指与事件相关联但关系程度并不直接的背景。所谓,直接背景是指直接导引事件发生与事件关系甚为密切的背景。在直接背景与间接背景的描述上,一般描述间接背景在前,粗略写;而描述直接背景在后,详细写。

问题:案例区别于一般事例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有明确的问题,是围绕问题而展开的。在论述中,需要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展示案例的核心问题。

问题的解决:问题发现以后,解决问题就成为重要的一环。这部分内容需要详尽的描述,要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

骤,以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等。这部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案例教学的主体,切忌把解决问题简单化、表面化。案例这种教学法之所以与其它教学法不同,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在于它对事实记叙得十分详细,对问题解决的过程描述得非常细致。

2.3.2集体阅读“案例”为了使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整个过程,就要阅读范文。应该把事件的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有一个比较详尽的描述。

2.3.3组织学生讨论讨论涉及的主要问题有,问题解决中有那些利弊得失?问题解决中还发现存在哪些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新的问题?问题解决中有哪些体会、启示等。

2.3.4教师点评为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的讨论中和结束后,教师应做适当的点评。点要到位,而不要过透,评要到理,而不要多,适当的留有余地,达到启发的目的。

2.4篮球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初步成效

2.4.1篮球案例示例题目:《令人不可思议的25.5s》

――记2002年亚运会中国男篮与韩国男篮争夺本届亚运会冠军的最后25s。

引言:中国篮球运动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经过几代篮球人的努力中国男、女篮已经冲出亚洲,多次取得亚运会和亚洲锦标赛的冠军,应该说在亚洲中国篮球可以称霸天下。特别是中国男篮,自从有了姚明,在亚洲的各类比赛中,男篮的这块金牌应该是囊中之物。

然而,在2002年的亚运会上却演绎了一场令人不可思议的比赛。

背景:2002年亚运会中国男篮与韩国男篮争夺冠军之战,这是一场决定谁是亚洲男篮霸主的比赛,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作为有小巨人姚明的中国队,从势力上说应该略强于对手。多年对阵也是中国队胜多负少。在心理上,中国男篮由于有了姚明已经在心理上奠定了胜利的基础,再加上有胡卫东、刘玉栋等老将辅佐,全队上下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外界和球迷也看好中国队胜。

综观中、韩两国男篮比赛的全过程,客观地讲两队在比赛中都较好地发挥出各自的水平和特点,中国男篮应该说发挥得更好一点,在比赛中中国队虽然领先不多,但――直处于领先地位。当距全场比赛结束只剩25.5s时,中国男篮领先对手7分,按常规讲中国男篮已经稳操胜卷,亚运会的桂冠即将戴在中国男篮小伙子们的头上。

然而,就在这仅有的25s之中,就演绎出篮球战例史上少见的一幕。战局瞬间突变,优势转瞬即失。

此时,出人意外的是,韩国队发前场界外球,中国队员还没有找到自己应该防守的队员,韩国队员趁机空切上篮得2分,此时时间只过去1.5s。

又是出乎意外,中国队在端线掷界外球,球一传出就被对手抢断,并将球传到三分线外的队员,该队员接球后即投篮命中3分,此时时间只过去3s。

还是出乎意外,中国队再次端线掷界外球,而对手犯规,中国队获得两次罚篮。此时,时间又过去了4s,距全场比赛结束还剩17s,中国队还领先2分并获得两次罚球的机会。可是中国队两次罚球都没中,而且篮板球还被韩国队获得,这又给了韩国队反败为胜的机会。韩国队利用这仅有的17,组织了一次有效的进攻,当全场比赛只剩2s时将球投中,时间已到,比赛平局。加时赛时中国队负于韩国队。

问题:为什么在短短的25s,中国队出现如此多的错误?这件事的背后原因是什么?从这里我们可以感悟到什么东西。

2.4.2“案例”教学的效果从试验的结果可以充分证明,案例教学在高层次的理论上有着明显的效果(表2)。其表现在:

2.4.2.1“案例”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于“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和教师一起在课堂上共同探讨、分析作为案例的事件,使学生由一个被动的听讲者变成一个积极的参与者。从课后的效果来看,90%的同学认为案例教学使他们积极参与到问题分析与讨论中来。认为案例式教学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与学中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并充分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想像性,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互动,达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取长补短、教学互补、教学共长之目的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研究生的教学中。

2.4.2.2“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充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从实验的结果看,完全达到了这样的目的。大多数的同学认为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表2)。

在现代的教育中,培养出高水平的研究生,应体现在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而不是对知识的重复和灌辖。而案例式教学正是充分利用篮球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的某些特殊事件作为案例教材,利用案例教学形式来充分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他们提供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的平台。与此同时,在发表自己观点和意见的同时也培养了研究生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4.2.3采用“案例”式教学提高了理论课的欢迎程度在对学生进行的课后调查表明,97%的学生欢迎在今后的篮球专项理论课中更多地运用“案例”教学的形式。这说明案例式教学能够被研究生所接受,并希望在今后的篮球专项理论课中更多的采用“案例”式教学(表2)。

2.4.2.4“案例”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实施“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被调查人中有93%的人认为案例教学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这项调查显示案例教学能够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更容易接受(表2)。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1)“案例”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一个事件的实际情景描述,通过对事件产生、发展的历程进行分析,使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认识事物,培养思维能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2)“案例”教学法具有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增加师生交流的机会,产生互动,以集体合作而非个体单干为主等特点。

3)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参与讨论发言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说明“案例”教学法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有效方法之一,这种教学方法受到学生欢迎和认同、是可行的。

3.2建议为了不断地提高研究生总体素质水平,应善于观察并抓住在日常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形成一个个很好的“案例”,然后在讲课中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篮球体育教学教案篇7

关键词:中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

前言: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国内体育运动事业呈现出茁壮成长的趋势,尤其是篮球运动项目更成为重要的体育项目备受国人重视,在此期间,中国篮球运动也正在走向国际化运行模式,如CBa,但近年来我国男篮、女篮参加国际竞技比赛的成绩并不理想,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篮球体育运动项目发展时间较短,技术还不成熟,市场运营方式还不足以培养出极具竞争力的运动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篮球竞技后备人才严重不足,而后则为主要原因,因此,应该在现有技术条件与经济基础之上,不断调整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一条适合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方案。

1研究对象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相关专家通过理论论证确定的运动员体能测试方法为基准,对近三年来参加冬训的篮球运动员15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90名为男性篮球运动员、60名为女性篮球运动员,调查内容包括运动员的基本信息、基本技术、基本体能等多个方面,通过此种方法获得相关调研参数值,对参数值进行分析探讨当前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现状,并根据此现状进行对策分析,根据我国体育市场制定符合我国发展模式的篮球体育人才培养方案。

2调查对象现状

2.1身体素质

根据现场观察与体能测试,超过80%的运动员体能测试成绩并不理想,组要表现为以下个方面:脚步动作不达标,用力部位出现明显错误,对相关技术动作存在混淆问题;腿部力量不足,爆发率不够,起步速度与国际标准还有一定差距;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中,并不重视身体训练,训练场地相对较小,大部分运动活动都局限于篮球场;训练手段单一,缺乏相应的辅导性训练;教练员的相关技术与理论认知程度还存在不足,尤其对运动员的个别化训练欠缺,没有因才训练。通过此次调查结果先死,运动员的整体身体素质相对较好,但差异性较大,应该根据不同的运动员特点制定相对应的训练项目。

2.2技术现状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运动员对篮球技术的掌握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差异性,这主要是由于运动员参加专业训练的时间不均匀所致,如在“菱形”运球技术掌握上,男性篮球运动员最快与最慢之间的时间差超过10s,女性运动员最快与最慢之间的时间差则超过8s,这主要是因为不同条件的篮球运动员发展到不同的阶段其骨骼、肌肉、神经系统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差异,如果不针对不同的运动员进行差异性训练,而采用统一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就会出现训练结果的偏差问题。同时,对于身体技能发展相对较慢的运动员,其内脏器官承受压力的度也是相对较差的,很难适应高强度训练,而近年来在联赛与国际比赛的压力逼迫下,众多教练表现出过于急功近利,想要通过“魔鬼式”训练获得一支技术水平较高的队伍,这就导致处于成长期的运动员过早的参与到激烈的对抗比赛中,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错误的动作技术体会而严重影响之后的技术训练,或过早的体育竞技比赛会导致运动员所掌握的技术表现出明显的单一化,影响之后的发展。

3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方案

针对现阶段我国篮球运动员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结合实际调查结果与近年来我国体育市场的实际情况,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1)借助相应的手段不断完善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体质

现行的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确定的,并以此为模版不断发展而成的,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尤其是有改革开放引起的体育市场的开放,国际上多样式的篮球人才培养方案对我国特有的篮球人才培养方案带来了较大的冲击,篮球竞技人才培养方案以传统模式并不能满足国际竞技需求,导致篮球运动员出现短缺与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大多数专业高校的篮球队运动员以退役、淘汰的专业队运动员为主,并不利于我国后续人才的培养。因此,我国应该首先改变这种相对单一且具有局限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引进社会培养力量,让社会与国家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一个多元人才培养方案,既要保证建立一个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也要根据篮球运动特点建立一个长期性、计划性的培养方案。

依据我国特有的国情与人民关注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兴趣化与专业化相结合,形成一个特有的走学培养模式,由中国篮球协会主导,各专业体育运动学校为牵引,以各体校、高校为基础,建立一个系统的训练体质,由专业运动员培养兴趣运动员,由兴趣运动员转变为专业运动员为模式,形成一个动态性的运动员培养方案;第二,体育训练与知识教育相结合,以高中、大学、体校为重点人才输出地,不仅培养专业运动员,更要培养有专业知识与民族素养的运动员,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成功经验,将人才选拔深入到学校当中;第三,积极鼓励社会兴办多样式的民间体育运动俱乐部,拓宽传统的、单一的人才获取渠道,为社会人才提供一条可进入的门槛。

(2)以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为核心

现代篮球比赛以速度为核心,运动员之间的身体频繁接触成为一种常态,而对抗性愈加明显,如果运动员没有较强的力量与耐力,就会出现防守失败或进攻不利的情况,也不能保证相应的技术正常发挥,由此看见,体能素质是整个篮球运动的关键所在,只有运动员具备良好、优良、均衡的身体素质,才能在激烈的对抗比赛中进行更加灵活的战术使用,并占据极佳的比赛地位,保证比赛过程中掌握主动权而不至于处处被压制,因此,现阶段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应该更加注重人才的体能训练。

对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不是独立性的培养方案,也不是仅仅依靠重复性训练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借助系统性的训练与科学方法的指导共同完成,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培养专业的教练员,引导专业运动员作为教练员加强对运动员体能的训练,并借助理论知识培养极强运动员对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认识;第二,强化并不断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运动员特有的训练方法,利用多样化的训练模式,提高运动员体育训练的科学化水准与层次;第三,在不同的竞技比赛中,应该要求有条件的比赛队伍配置1-2名专业的体能教练,根据不同的队员设定不同的体能训练方案,并强制执行;第四,在各类国内比赛中应该将体能测试作为赛前资格测试标准之一,并严格执行,将体能测试成绩算入赛季累积分中,根据不同的赛季的情况酌情增加测试内容与严格曾度;第五,在日常体能运动训练中加强对敏感期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并借助科学的训练方法以此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第六,借助现代遗传学、生物学、力学等科学里理论为知道,有针对性的对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第七,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实施全面、科学的体能训练模式,通过不同的训练方案将运动员培养成身体素质较强、体质均衡的运动团队。

(3)强化篮球基本技术训练

技术是篮球运动的基础,是使比赛获得胜利的关键。在比赛中,运动员的智慧、技巧、身体素质、心理品质等都是通过技术的运用表现出来的。同时,技术又是构成战术的基础。技术的水平决定着战术的质量。因此,打好青少年运动员技术的基础,对培养高水平的篮球后备人才,尽快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十分重要。我们认为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基本技术训练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加大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苦练篮球技术基本功重要性的认识;第二,提高运动员掌握基本技术动作质量;第三,提高运动员在对抗中运用技术的能力;第四,要重视防守基本功训练;第五,避免运动员场上位置职责过早专门化。

(4)培育和开发篮球后备人才市场是提高后备人才质量的有效途径

把篮球推向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而篮球人才市场是整个篮球市场中最有生机的组成部分。可以调动基层篮球教练员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可保护篮球后备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篮球后备人才,从而使国家队、各省市的篮球俱乐部队后备力量充足;可以为篮球后备人才提供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提高篮球后备人才的竞争意识,更有效地推动篮球运动的普及和技术的提高。而篮球后备人才采取“双向选择”的形式也就意味着单位有用人权,并按照运动员创造效益最大化的要求选择人才;运动员有选择权,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最大化。其次,从竞争机制方面讲,一是后备人才为选择既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又可以满足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职业环境而竞争。二是用人单位(俱乐部等)为招聘到素质高、运动成绩好或者有潜力的后备人才而进行竞争。再者,从供求机制方面讲,后备人才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的有效运作只有在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运动中才能得以实现。由此可见,在后备人才市场中,供求是前提,竞争是手段,价格(收入)是动力(目的)。只有使三大机制相互存在、联合互动,才能使后备人才市场有效运行。

结论: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现有的经济市场环境虽然已经处于成熟时期,但与之相对应的国民身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尤其是作为衡量国家身体强度的体育运动项目还没有达到国际标准,其中作为全民性运动项目的篮球所存在的问题更不容小觑,现阶段,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存在相对不足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训练模式与方案的不科学所致,基于此,应该从多个角度来优化我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发达、身体素质一流的国家。

参考文献:

[1]张勇,张锐.我国湘、豫、皖3省竞技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09:100-104.

[2]王小安,张培峰,朱学贵,胥全峰,康建全,钟强录,朱廷刚.四川篮球优秀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0,01:78-82.

篮球体育教学教案篇8

成都体育学院篮球普修新、旧教学大纲。

1.2研究方法

通过期刊网查阅近10年来篮球课程和体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我校16位篮球教师、体育系2006、2007级1000名同学和往届毕业生近10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对成都体育学院的相关专家、篮球教师进行访问,收集学校领导、教师对体育教育专业现行篮球普修的意见及建议。此外,篮球教研室多次召开座谈会对篮球普修课课程改革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及完善。

2旧大纲的特点与执行情况

篮球普修课是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在入校的第一学期学习,共68学时。从2004至2008年6月,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四个年级(2004、2005、2006、2007级)的篮球普修课一直使用2004年修订的教学大纲(简称旧大纲)。旧大纲的教学目标仍然以传统的增强体质,传授“三基”为主要目标。虽然过去在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形势下对体育专门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再加上高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旧大纲在实施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自己的不足。

3对旧大纲实施改革的依据

依据一:篮球运动是最受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最容易开展的项目之一。由于我院培养的体育人才大部分面向基层从事体育教学,篮球普修在教学中地位可想而知。对我院体育系近100名往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他们一致认同篮球运动在基层体育教学的重要性,特别是游戏教学在篮球教学中的重要性。87.5%的认为篮球普修课教学不能满足中学篮球教学的需要,即裁判能力、组织能力等相对较差。依据二:对体育系2005、2006和2007级三个年级的学生针对普修课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有50%的学生认为,在篮球普修课教学中,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对篮球普修课的兴趣不高、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认为教学内容单一,对能力方面的培养不够。

4新大纲实施的可行性

4.1重树教学指导思想、转变教学目标

新大纲的实施必须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为核心,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培养能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掌握“三基”的基础上,还要关注学生行为、个性倾向等,更要重视教学中的竞争与合作、创新意识的培养。

4.2构建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数

调查、访问在校生和毕业生的需求和所面临的问题及咨询了部分老师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现行篮球普修教学大纲做出初步调整,在现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扩充。在教学时数上根据内容的重要性合理进行分配。新增设的教学内容为:篮球游戏教学,中学篮球教学方法,科研能力等;在教学时数上,教学组织能力、竞赛组织和裁判能力的培养比重得到增大,压缩了整体战术的教学时数。

4.3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篮球普修课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采用常规教学模式,使教学方法陷入单一模式中,也就是人们常指责的“注入式”教学。这种模式使学生很少主动积极地、创造性地学习,且学生之间缺少相互交往。因此,篮球普修教学模式应从单一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应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学习。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合作性学习”、“分层学习”、“范例教学”、“发现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

4.4改变以往的成绩评价

过去,对学生的成绩评价主要采用传统的技评考试、期末理论考试和达标考试的形式。这种评价在实施上非常重视学生的操作能力,忽视教学组织能力的培养,很难反映出学生能力发展的综合水平。因此,篮球教学中对学生的成绩评价应体现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水平发展的程度及社会适应力水平。为此,在评价体系上新增加能力考评,主要是针对学生说课情况、教案的编写、教学组织能力、裁判水平等方面进行的。

5新、旧篮球普修大纲的总体构件

5.1总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在篮球普修教学内容板块上新、旧大纲没有差别,都是由理论、技战术、能力培养、考核、机动五大板块组成,但在每一板块内容、教学时数做了充分的调整。新大纲教学总学时增加了4学时,由68学时增加到72学时。理论课时由12学时增加到14学时。能力培养由6学时增加到12学时,增加的课时占总学时的8.3%。技、战术学时,由44学时减少到40学时。

5.2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篮球运动的本质是起源游戏,是集竞技性与娱乐性为一体的。为了更好的适应篮球教学,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在普修课教学中恢复它的游戏面貌。理论课在12学时的基础上增加了2学时,新增内容为多种形式的篮球活动及篮球游戏介绍。

5.3技术教学内容安排与学时分配

通过对我校篮球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在篮球普修课中各个技术的重要性由高到低排列如下投篮运球、传接球、持球突破、防守、移动、抢篮板球。所以在技术教学中应给予投篮、运球、传接球技术足够的学时保证。同时,持球突破、在防守、投篮技术上分别增加了2学时,在移动技术上减少了2学时。学时的调整应突出重点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5.4战术教学内容安排与学时分配

调查显示,85%的教师认为应该减少战术课时,70%同学对战术教学不感兴趣,甚至有学生认为特别枯燥,这样的结果表明,篮球普修课战术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对战术课教学内容与学时进行相应的调整,来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战术教学时数上却大大缩减,由16学时减少到8学时。

5.5能力教学内容安排与学时分配

能力教学总学时由6学时增加到12学时,教学基本能力实践、教学比赛和裁判实习、篮球游戏分别增加2学时。针对学生的教学、裁判、示范能力及组织能力较弱这一普遍现象,增加说课、教学总结、教学文件制定等内容。通过教学说课提高学生教学技巧,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比赛和裁判实习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裁判水平,通过“传球接力”、“圆圈追传球”、“运球接力”、“运球抓人”等游戏使基本技术的练习变得多样化。

篮球体育教学教案篇9

摘要篮球项目作为初中体育教学的必修内容,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和能力的锻炼意义重大。为了增强初中体育篮球项目教学效果,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1-0029-02

1前言

信息技术以其生动的表现形式以及灵活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1]。为此,体育教师要紧随时代潮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转变教学观念,挖掘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相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发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体育课堂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

2导入环节中用信息技术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2]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热情的高低和锻炼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兴趣的多少,只有对求知充满热情,才会全身心投入。信息技术集声音、画面于一体,具有形象生动、直观具体的特点,能够将静态画面和动态场景相结合,可以调动学生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有效性。因此,在初中篮球教学中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如在教学“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时,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对课堂导入做了精心设计:“大家喜不喜欢球星詹姆斯啊?为了让大家掌握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要领,老师特意请来了詹姆斯来为我们示范。”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詹姆斯投篮的相关视频片段,借助多媒体点播技术和循环播放技术,将动作的技术要领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笔者在一旁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一来,不仅开阔了学生视野,还可以给学生带来快乐和激情的享受,让学生领略体育的魅力,激发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强健体魄,实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

3动作学习中用信息技术增强效果

掌握篮球技能和技术要领是篮球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技术动作时,要求学生对技术动作进行大量的观察、模仿、修正、反馈,除了要求自身感觉信息外,还应增强视觉接收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在普通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此外,很多篮球技术动作都是一瞬间完成的,单靠教师讲解,学生是很难捕捉到这些瞬间的,所以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很多一流篮球运动员的动作案例编成“合辑”让学生观察和领会,然后将一些高难度动作进行分解,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展示。如在学习“行进间低手上篮”这个动作时,在一些关键动作的时候,教师不可能停住自己的身体,只是口述讲解,这样就会增加其抽象性,学生很难融会贯通。这时候借助信息技术的重复、慢放、定格等功能,将上篮时的手形和脚步动作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具体直观的表象,从而牢固掌握这些技术动作的要领。

再如瞬间跳跃、抢篮板、运球过人、假动作等,在传统教学中,这些技术动作不能暂停、瞬间即逝,不利于学生观察和把握。信息技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不管难度多大的动作,都可以通过慢放、回放、重复播放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动作要领,有效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因此,在学习篮球技术过程中,要善于使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课堂教学中用信息技术实现互动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拥有很强的交互性,能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强化师生交流沟通,通过形象生动的表现形式,对学生的思维与想象空间进行拓展与延伸,提高篮球综合素养。如在学习篮球场地规则与注意事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根据教学需要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信息技术绘图技术模拟篮球场地,并对其不同区域标识颜色,能够清晰分辨场地场区。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线,利用鼠标点击相关区域。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对点击的区域进行动态处理,变大或者闪烁,并且伴有对区域进行介绍的文本框。这样一来,配合文本框内的介绍,实现人机互动,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再如在教学“篮球基础战术配合”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还可以引入游戏光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篮球游戏光盘可以在有关规则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随意设置比赛环境,将基础战术的配合灵活呈现出来;而课件则利用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展示比赛的全过程,形象表现出动作要领、技术方法及移动的路线。

此外,篮球教学中除了用信息技术实现人机互动,还可以展示问题情境,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学,从而增强教学的效果。如在“行进间低手上篮”练习时,教师将学生练习时的动作录下来做成课件,然后播放给学生,播放完后弹出问题:“大家从刚才的录像中能找出同学们行进间低手上篮时动作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吗?”通过课件展示问题,促成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增强篮球教学效果。

5篮球文化传播中用信息技术增效

篮球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篮球技战术,还要让学生感受篮球文化的魅力,受到篮球文化的熏陶[3]。很多体育教师对比较熟悉的篮球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而对于不太熟悉的内容就一笔带过,或者讲解生硬,影响篮球文化教学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按照学生的发展需求实施教学。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如在讲解篮球文化知识时,可以通过下载等方式拓宽搜集渠道,然后针对收集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整理和处理,并利用相关软件制成课件,在内课堂时将其呈现给学生。当学生看到精美的篮球文化视频时,其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再如在教学篮球运动发展史时,可以在课件中插入一些动态图片和文字,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而且使他们一目了然;还可播放一些经典的篮球比赛片段,在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同时,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为了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篮球知识,拓宽学习途径,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网络平台,让学生通过平台尽情下载自己所喜欢的课件与视频资料,并在课外活动中主动练习模仿,提高篮球技能。同时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有关篮球运动方面的知识,从而让篮球文化感染学生,也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

6结语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初中篮球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机遇,多媒体形象直观特点和图文音像并茂的表现形式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刺激多重感官。信息技术通过将复杂动作的细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效果,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了解篮球、认识篮球,强化对篮球技巧重点难点的理解,让他们更深刻地领悟动作要领,提高动作的准确性,提高篮球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邵继忠.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12):98.

篮球体育教学教案篇10

关键词:篮球实践课;教学计划;篮球规则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219-01

随着中学学校体育的改革,教学计划在任何时候都是作为我们老师上课的指导性的文件,一个好的教学计划,能够表现出来我们教师在教学水平以及知识方面的层次,也将是促进我们教师不断进行学习,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向导。从而,我们从以往实践经验,以及学生现状出发,对于我们在篮球实践课项目方面进行分析,并制定一个较好的教学计划。

1学校教学中,中学篮球实践课教学的现状

文献资料和深入了解,发现我们现在的中学教学中,篮球课教学计划大部分是以技战术教学为主,没有把规则的介绍列入教学计划,从而导致了我们学生,在学习篮球之后,大多数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走步球,什么是两次运球等。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般把篮球规则作为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很少有纳入实践课的教学之中,学生在理论课上,听讲的能力一般,况且,中学生对于篮球实践课的热爱程度很高,而理论课上他们一般不是很感兴趣,讲完后能记住的很少很少。所以才导致了,在学校的篮球赛中,出现了学生抱着球满场跑,还有故意用脚去踢球的行为出现,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另外,一部分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兴趣不高,特别是女生,我们也要在教学中解决好这个问题。

2篮球规则在中学篮球实践课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在现在的中学体育教学中,我们一般实行的是男女生分班教学的教学模式,所以,中学篮球课教学时我们要考虑他们掌握篮球技术的现状,为我们的教学做好向导。在教学中,我们要教授篮球技术,还要讲解篮规则,所以,在实践课教学的制定中,我们要进行改革,做出一份更好的教学计划。而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由于男女性别不同、场地、器材、教师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没有一份科学的教案,没有一个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做指导,很难达到我们所谓的“健康教育,素质教育”,更不能实现新课标下的教学内容。而把篮球规则很好地融入篮球实践课教学中,不但老师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从实践课中学到更多的篮球知识。

3篮球规则在中学篮球课教学计划中的简单分析

3.1移动技术:包括滑步、后撤步、侧身跑、后退跑、急停。

在这个计划的制定过程,考虑的是学生以前在初高中学习基础差,再次进行学习,加强他们对于篮球运动中防守的练习。在本次教学中,可以辅助以游戏来进行,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我们要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不单单只限于动作技术的教学,我们要在室外课堂的教学中,加以篮球规则的讲解。比如说,在这一课时中,我们可以在讲解滑步的同时,给学生讲解在比赛实践中所运用的方法,滑步主要用于比赛的防守中,所以在这里,我们一定要向学生讲解规则中涉及的部分规则,比如“合法防守位置”、“圆柱体原则”、“阻挡”、“带球撞人”等。这样,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让他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防守位置,什么是正确的防守方法,避免在课余参加篮球运动时,造成无谓的犯规。所以说,在这一个课时内,我们不但完成了动作技术的教学,而且让学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规则,打破我们以前在理论课中,专门讲解规则的传统方法。这样,一个是节省了理论课的课时,另外,提高了学生对于规则的了解程度。

3.2运球技术:包括原地的高低运球、原地的体前变向运球、行进间直线快速运球、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在这一课时的制定中,考虑到原地运球是基础,练习原地运球是为了给行进间运球打好基础,另外是让学生第一次触球时,增加手对球篮球的感觉,也就是球感、手感的练习。

在本节课中,涉及的规则有:非法运球(两次运球)、走步球、脚踢球、翻腕、球回后场等。

3.3传接球:

原地传接球练习,包抱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胸前传接球,单手体侧传接球,反弹球。

行进间传接球,包抱行进间短传配合练习,行进间长传配合练习。在这一课时的制定中可以增加一些关于传接球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和为例,以免在比赛时出现无谓的失误。强调在传接球时的具体时机和比赛时与持球时间有关的违例情况。

涉及规则:漏接球、三秒、五秒、八秒、二十四秒。

3.4行进间投篮:行进间单行抵手投篮、行进间单手高手投篮。在这一环节制定课时时可以增加同学们的进攻规则和防守规则的理解。比如:阻挡、拉人、打手、进攻3秒为例等。

规则讲解:比赛时间4×12分钟,暂停、换人。

3.5持球突破:交叉步持球突破、同侧步持球突破。这一课时主要涉及走步违例、侵人犯规等规则,可以在制定课时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

罚球练习,附带讲解罚球站位及规则。

规则讲解:侵人犯规和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犯规。

3.6教学比赛:讲解一场球的组织,在比赛的同时可以就事论事,对场上出现的问题及时对场下的学生进行讲解分析,使学生真正能从一场完整的教学比赛中学到相应的组织形式和理论知识。在裁判员执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当场指正,这样可以加深其他同学的裁判意识。

让学生练习裁判,实习学习到的内容。

4对于篮球规则在中学篮球实践课中应用的分析结论

在这份篮球规则在中学篮球实践课中应用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但有了技术的教学内容,而且也把我们在以往的理论教学中的规则部分,放到了我们实践课的教学之中,在讲解篮球动作的同时,我们进行相近规则的讲解,这样,让学生加深记忆,也好理解,避免学生在学习完篮球之后,不懂规则的事情发生。根据篮球课具有的特性和教学课型的不同任务,优化课的结构,选用多种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篮球课的学习,在身体、技术技能和篮球知识规则的运用和理解上都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采用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增加中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兴趣爱好,更好的投入到篮球的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刘汉卿主编:《体育教学法》,河南出版社,1991年12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