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的审美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0:03

艺术设计的审美篇1

在现代社会中,平面设计艺术越来越趋近现代化设计。现代化平面设计的艺术审美特征如下:

1立体化

平面设计艺术走向立体化是艺术设计的时代走向,立体化的设计可以使空间得到延展,即空间性由传统的二维平面走向三维、四维等多维空间状态,从而构建出更富有表现力的新的视觉语言形态。立体化平面设计突破了传统意义的空间局限性,呈现出多维的审美维度。首先,空间性。这也是最直观和最主要的特征。传统的二维空间形式以平面式的方式展现,缺乏一种即视感和亲临感,立体化后,设计更贴近自然环境和真实情境,与周围的环境共生,形成相互依赖、相互映衬的一个整体,从而呈现出独特新颖别致的视觉效果。其次,错觉性。这里说的是视错觉,是由我们知觉所来判断的视觉经验,它与物体的真实情况存在一定的矛盾,但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错觉上的混乱使人们在意识到被骗之前享受到了视觉上的特殊刺激和触动,有时甚至会因为这种错觉感而获得兴奋的体验。这种可视性障碍正是错视所致,从而达到增强观赏趣味、提高关注率的作用。最后,多媒体性。平面设计的立体化走向离不开多媒体的参与,多媒体的加入拓展了平面设计的多种可能性,使视觉创意更上一层楼,造成巨大的视觉冲击。

2生态化

当今时代,随着环境问题的频发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故平面设计艺术也趋向环保化、绿色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生态化的设计从本质上是人类对于大自然的一种敬畏,而这一设计审美趋向的来源则是人类对于现代科技破坏大自然及我们生存环境的反思。由此,绿化的、生态的设计蓬勃发展,这也正是当代人思维观念和重新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映。现实生活中,许多环保的设计随处可见,例如,食品包装方面的设计由从前的塑料为主逐渐转向研发各种不给环境造成负担的材料,例如,纸这种在环境中可容易被消解的材质,它不仅成本低廉,而且不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污染,甚至可以回收利用。

3人性化

人性化也是现代平面设计艺术的一个重要审美趋向。人性化,顾名思义,即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考虑到个体的需求和特点,从而使艺术设计更能体现出对于人的尊重与关怀,从而达到人与物的和谐统一。平面设计主要是通过它的图形、色彩、意象、线条等的充分结合来对我们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者感情上的诉述。现代化的平面设计艺术比较注重审美与功能相互结合的效果,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可以给观者视觉上非常愉快的审美。中国甚至世界的平面设计主要承载的是人们的心灵以及精神上的任务,以平面设计来展示我们对于生活的理念以及追求的生活方式,主要构成了我们新时代的生活风向。人性化的设计,具体而言,就是将科学、技术、艺术与人性相结合,科技是基础,人性化的艺术会使艺术更富美感和活力。其实,人性化的设计会让人的情感由无到有,由粗到细,以不同层次的设计渗透来满足不同精神和物质需求的人。例如,绿色环保节能的设计、情感化的设计、方便实用性的设计等。试举方便实用又环保设计一例,我们在购买酸奶时,喝酸奶的勺子多是被放置在盒内,或者去服务台领取,但一位韩国设计师则富有创意地将酸奶勺放到了酸奶的包装内,这样就节约了酸奶盒上一层塑料盖的成本,同时也不必再拆两次才能喝到酸奶。这就是人性化的设计旨归――以人为本。

4民族化

现代化的平面设计艺术已经不再是囿于一地,而是吸取了各个民族的各种平面设计艺术的思想,因此,平面设计艺术已趋近于民族化方向发展,民族文化在设计中的体现越来越显著。例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靳棣强先生的设计风格就独一无二,他的设计题材都极富东方意蕴,含有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民族因子,利用现代材料、技法,将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营造出新的神韵,作品可谓兼具现代美和传统美,将中华民族文化中淡雅、静宜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再如,在一些商品的包装上,也向传统文化取经,民族性也体现得很充分。就像瓦当火花来包装设计,传统的瓦当图案经过现代化的设计而焕发出新生机,高雅别致。还有一品居调味品的包装,将民族的书法艺术引入,以郑板桥的墨为背景,以米芾的书法艺术为点染,呈出十足古韵和雅意。民族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现代平面艺术设计的民族化,就是取民族文化之精华为当今时代服务。可以说,民族文化在平面设计中获得了新生。

5个性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播,平面艺术设计风格开始逐渐反叛现代主义。原本现代主义的艺术风格是在反装饰、反修饰的基础上慢慢发展起来的,可是,发展至今时,这种风格已经无法满足当代人的精神需求,它一味追求艺术设计的功用性,反而忽视了设计本该有的人情味儿,使我们看到有许多冷漠、单调、无创意的设计艺术充斥在市场上,这种极端的走向必然是不符合现代艺术的发展的。随着人们物质水平和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现代主义单调而乏味的设计风格已成为众矢之的,而个性化、人性化,体现文化品位、意蕴内涵的设计开始成为人们所偏爱的对象,在这种背景下,个性化成为当今平面艺术设计的方向。用托马斯?哈福的观点,这种个性化审美特征正是在设计理念上有意识地抛弃了先前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而是自己设计、生产、发行一些“小系列”或者是“单件作品”,在风格上呈现“混合”的趋向,将不同寻常的材料进行新的组合,有一种国际化的风范。这是富有挑战的,甚至超越了设计与艺术之间的界限。可以说,个性化十足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呈现特点已多元化,不仅形式多样,而且媒介多变,形式上则具有模糊、无序等特点。这种风格运用到平面设计上,其风格亦如,给平面设计带来了更多更自由更能充分发挥的创造空间,而作品也越发个性化。

综上所述,平面设计艺术越来越趋近现代化设计,呈现出多种审美特质,如立体化、生态化、人性化、民族化、个性化等,当然,平面设计的特质不仅仅限于这些,它还将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开创出新的风格和新的理念,实现平面设计创意的无限可能性。

二现代化平面设计艺术的反审美倾向

我们知道,平面设计艺术的审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风采以及非常明显、突出的实用性,在现代的社会中尽情地显示出了平面设计艺术给观者带来的视觉上的新奇优势,引起了这个商业化社会的平面设计艺术的审美改革。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平面设计艺术的作品都能够带给观者不同的审美感受,有时候,如果没有给观者带来新奇的审美体验,就必然会造成反审美的效果。引起平面设计艺术的反审美倾向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运用大量的电脑设计软件技术复制造成了平面设计艺术反审美的艺术效果;另一个原因是平面设计的虚拟性造成了平面设计艺术的主体发生了偏离和消解。

自从产生了平面设计的作品开始,它就需要依靠网络的传播和复制进行信息的传递。传递的速度是在现代社会上无法令人相信的速度。平面设计的作品运用电脑设计软件大量的进行复制来代替传统的绘画平面设计,各种各样的平面设计艺术潮流都影响了平面设计的表达方式,再加上平面设计运用电脑的设计软件可以无所不能地发挥自己的创作,平面设计的作品让人大开眼界。现代化平面设计风格的多方面、多方向的发展,好的设计层出不穷,但也有一些设计因拾人牙慧,或恶意模仿,了无创新,让人心生反感,从而出现一种反审美倾向。在这种反审美倾向的情感传达背后,是人们对于平面艺术设计的反感以及它所传达的意义的反感甚至厌恶。当今社会,人们的平面设计艺术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眼光也变得越来越挑剔了。这样就导致了平面设计的艺术符号在人们的生活中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困扰,以及人们对于平面设计艺术的审美疲劳。另外,还有一些商业对于虚拟性的崇拜,也非常容易引起消费者陷入平面设计艺术的审美疲劳,缺少了对审美的追求和理想。大多数人陷入了与真实需求不一样的需求,这样就造成了消费者自我身份的展示以及自我的炫耀,从而破坏了现实主体性的审美艺术,消解了人们精神生活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使人感觉没有现实感。

现代化平面艺术设计的反审美倾向是创新意识阙如的一种表现,创新是艺术的源泉,而重复、模仿性的“艺术”其实并不能称为真正的艺术,这种“艺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反复出现在带给人审美疲劳的同时,也是艺术走向堕落的一个警示。平面艺术设计如果想突破重围,必须以新的意识改观人们的既成印象,从而实现设计的飞越。

三结语

艺术设计的审美篇2

[关键词]文化建筑;环境艺术;审美心理

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建筑的快速发展,各类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美术馆、剧院等文化建筑数量与规模也获得了飞速增长。在文化建筑自身结构与功能设计上,如何从环境艺术设计上增强文化建筑的艺术价值,需要从关注人的审美艺术需求来探讨文化建筑的艺术性表现。

1文化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

文化建筑具有广泛性,以满足人们参与、游嘻的综合性场所。如展览厅、博物院、音乐厅、游乐园等。当然,也包括过去的历史遗迹,如一些传统学府建筑等。环境艺术设计是基于环境要素,从建筑的内部结构、使用功能上,融入环境学、艺术学理念,突出建筑环境的舒适性、美观性。文化建筑的基本功能在于满足文化教育,而环境艺术设计是发挥文化教育功能的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对人的实际需求的满足,实现建筑内部结构、外部环境、建筑内部、外部环境的有序性、和谐性。作为一种泛称,文化建筑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如何从艺术审美心理上来增强建筑的文化魅力,必然需要立足文化建筑的基本载体,从环境艺术设计思路与手法上,强调不同的设计理念。如对于传统封建王朝的建筑,设计师往往通过相对独立的组墙来划分统治者与平民的领土。当然,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不同建筑设计师也更加强调艺术审美与文化价值。文化建筑本身作为一个建筑综合体,其建筑内部结构、使用功能的设定,必然要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相关联,而体现在美学理论中,即是建筑的直观美学与客观美学价值。

2审美心理下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

2.1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创造

从审美学视角来探讨环境艺术设计,其根本在于通过环境要素的艺术化处理,使其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求。文化建筑本身是为了营造公共的审美空间,而艺术设计是基于人的审美规律、人的需求来布置的环境空间结构。马克思提出“劳动”是灵活的、而并非机械的、“死”的劳动,是基于有目的的、合规律的创造性劳动。所以,对于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本身就是在创造审美的过程,表现为对美的追求与创造。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也强调“越是复杂、高级的生产劳动,越需要进行周密的艺术设计,来体现审美创造的意义”,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审美创造,其本身在于对美的呈现与实践,创新作为艺术设计的生命,也需要从环境艺术的公众性、流行性上,融入时代性审美爱好与审美思想,并为受众所接受。当然,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还需要倡导独创性、前瞻性,要基于社会公众对艺术审美的发展趋向,来推陈出新。如意大利设计师李斯特在设计椅子时,并非仅限于对椅子的设计,而是在设计一种坐的方式。可见,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本身的审美创造,包括对人的生活方式及其他活动的满足,更是体现艺术设计社会性的基本内容。

2.2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欣赏

从审美心理上来审视环境艺术设计,其本身不仅要突出艺术设计的内涵,还要体现审美心理的满足。审美欣赏是基于受众的心理体验和感知所获得的一种审美愉悦和享受。同样,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审美欣赏,需要从建筑的设计结构、功能表现、色彩、造型等方面,来满足受众的审美爱好,增强建筑环境的审美意义。对于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审美欣赏,其意义在于对文化建筑艺术形式的表达。任何文化建筑,其本身在满足使用价值的同时,通过技术手法来营造独特的审美欣赏环境,来激发人的情感愉悦,从而获得合理的、悦目的精神满足。如文化建筑外形结构美、文化建筑的内部装饰美等。

3以首都博物馆为例探析环境艺术设计与审美心理

3.1从博物馆环境艺术设计中来满足公众的审美需求

文化建筑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色,从建筑环境设计上,一方面来体现文化建筑的思想性、艺术性情感;另一方面从建筑环境设计本身来传达特定的精神价值和艺术风格。如建筑结构对生活现实的贴近,建筑环境对公众情感的服务等。建筑设计师作为文化建筑的导向者,其思想与审美感受往往对建筑主题的设计影响较大,特别是在激发人与环境的协同关系上,要通过建筑环境艺术氛围的搭建来强化文化建筑所承载的独特艺术审美体验。首都博物馆作为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保存场馆,其所陈列的文物独具文化价值。在进行文物陈设、布置与分类管理上,按照时间、类别、内容、主题等不同进行合理划分,并结合文物自身特性来优化博物馆的内部结构,既突出了对文物的保护与收藏,又能够从博物馆环境艺术营造上,考虑到对受众内心审美的诉求。

3.2博物馆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设计思维变化

对于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思维的探讨,过去的设计理念倾向于对服务功能的突出,并适度融入审美文化来增强文化建筑的艺术内涵。如通过导入一些艺术符号,借助环境艺术设计要素来提升文化建筑的审美意象。但对于文化建筑自身所蕴涵的文化要素很多,环境艺术设计无法从中反映和呈现,受众也无法从抽象的艺术符号中来感知文化建筑的设计思维。因此,迫切需要从现代设计理念与审美意蕴的融合上,突出服务性、自我性,以完成文化建筑环境艺术意蕴的增强。首都博物馆主展厅设计宽敞明亮,各陈列物品依照建筑格局进行整齐排列,表现出室内文物与室内环境的浑然一体,也增强了博物馆自身历史文化的浓重气息。

3.3博物馆环境艺术设计中对审美视野的传达

环境艺术设计与文化建筑审美理念的融合并非单纯的依靠设计来表现丰富的思想内涵,而是从提升文化建筑的服务价值、设计价值上,来充实和丰富文化建筑的审美视野的延伸,扩充文化建筑的审美意蕴传达效果。

4结语

在塑造和培养审美习惯中,设计师需要从民族文化中挖掘感官意识,丰富人文导向。同样,在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通过主客体建筑元素的融合,从物质性、艺术性上创造审美文化,增强文物与建筑结构之间的关联性,满足观赏者在观赏过程中体味和感受博物馆空间环境的多样性,消除审美疲劳。

参考文献:

[1]陈英桦.以审美角度浅析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J].设计艺术研究,2011,(3).

艺术设计的审美篇3

关键词:审美标准;设计艺术;特征;实践

一、设计艺术学的特征分析

设计艺术学科这门典型的交叉学科,融合许多学科,综合了许多实用艺术,在交叉中整合,在整合中升华。设计艺术学科它是实用艺术与人工之物、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生产技术等的广泛交叉的复杂产物。设计艺术学研究怎样满足人的各种需求,生产出既有实用价值又富有审美价值的新产品。设计艺术学是针对设计发展和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经验以及不断验证的艺术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和凝练,进而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规律性理论指导的一种对设计活动的理性思考。

二、审美标准由人文、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构成

设计艺术学的终极目标是要找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判断美的标准,这个美的标准是由哪几个方面构成呢?审美的标准随着时代的变化,它的内容也在变化的过程中。

1)人文方面:

以人为本,一切设计都是围绕着人的需求来的,人有什么样的需要,就会相对展开一系列相关的设计。不同的地域,也产生了不同的审美。它随着环境、气候、风俗、思想、习惯等的影响,表现在具体的设计中,56个民族就有56种特色,每个审美也都是不一致的。生活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生活。因此,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对于不同阶层的人而言有着不同的内涵,但设计艺术的中旨始终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

2)文化方面:

中华民族有着传统的艺术内涵与精神,它体现的是民族形式的灵魂――简洁、意境、含蓄。我们知道,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基本上都分布在民间,表现有现代艺术美感的原创在民间,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有着独特优势和内容在民间。所以,设计艺术的审美摆脱不了传统文化。

在设计中,我们要找到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是别人没有的或者不及的思维模式和独特魅力。一种艺术设计的产生及被接受,需要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这里面包含了思想道德、民俗风格、审美追求等,它们无形之中构成内在的深层文化结构,带给民众相统一的心理和精神作用,使得本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中国的设计艺术中,作品处处流露了人们对传统绘画造型艺术的审美标准。

3)经济方面:

当代中国需要设计,更需要高质量的设计。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的加工厂”,在整个世界里绝大多数产品都是在中国工厂进行加工和制造,代加工只能说明这里的设计基本上靠着加工技术和劳动力生存下来。没有自己的品牌文化,从实质上来说就是没有自己的独特设计,我们缺少能参与世界竞争的设计大师。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空缺使得外国文化潜入和取代。所以设计也是一种变相生产力,没有设计就没有生产力。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设计来支持,只有设计能改变上述被动的局面。中国需要高素质的设计师队伍,这就需要从设计教育、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做起,从建立一个现代性的、面向未来的、开放的设计观做起。

4)技术方面:

在设计中,技术往往居于主导地位,技术是设计艺术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区分设计的关键,也是衡量作品好坏的标准,因此,从技术层面上来掌握设计里的技术部分,建构设计的技术体系成为设计艺术较为重要的环节。

在20世纪里,技术体系与经济体系相互依存、互相依靠;而更深刻地反映出技术体系与社会体系的关系是我们生活中的消费问题,技术体系与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我们又可以理解成为一种现代文化的结构关系。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的科技化、信息化给传统艺术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因为,新的思维和观念的植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维度,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新的技术和材料的出现也为我们传统设计提供了更多样的模式。

三、审美标准如何应用于实践

人的审美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和形成的。由于人们进行的实践活动不一样,所以他们形成的审美能力也是不一样的。设计艺术的审美标准一定是与实践相联系。用科学的理论标准,用实践的方法态度,用现代科学的系统体系来分析设计艺术的审美标准,用实践后的成果来检验设计艺术的理论与教学。这套审美标准是对实践的升华、总结,有效指导实践活动,所以实践是设计艺术的核心。不同于科学技术,设计艺术的产生首先是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而诞生的,是直接服务于人的生活实践的;而科学技术的由来很多时候是为了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方式,具有相对理论性,这不像设计艺术的成果是最终体现在人们生活的使用中的,因此就这一点而言比科学技术更具有实践性。

设计艺术学科的首要目标的是实践。理论必须是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在设计艺术这个领域里更该如此。由于实践的需要,设计艺术学科从应用型研究升华为理论型研究。

设计艺术的审美标准与实践活动之间的融合与发展,要以实践为中心,从一切具体的的实践活动中上升为一套合乎人们审美的理论标准。从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一起实践出来建立设计艺术审美标准,从而有效的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在设计艺术中要紧紧把握“实践观”,这样我们从认识设计艺术、检验设计理论到创作艺术作品,都能把传统的设计艺术的审美精髓发扬光大,贯彻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最终会寻找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宋佳玮,杨君顺.设计艺术学的特征分析[J].设计艺术,2001.

[2]潘鲁生.设计艺术原理[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艺术设计的审美篇4

关键词:审美文化产业发展艺术设计教育

一、审美文化释义及其基本特征

在西方,“审美文化”并不是一个什么新概念,它在工业革命时期的19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当时,西方文化和艺术正受到工业革命和商业化大潮的冲击,受到世俗化和消费化的侵袭。正是在这种情势下,西方文人学者开始关心和论证“审美文化”的真正含义。英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把艺术作为文化的核子的文化”的观点,美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文化”的观点,欧洲大陆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文化的各个领域(道德、认识、艺术)在审美原则下融合的文化”的观点。其中,当时的英国皇家督学阿纳尔德对文化的定义最为权威,他认为:“文化就是通过学习人们迄今所想出的和所说出的最好的东西而达到人类自身之完美的活动。通过这种学习,人们就可以用新鲜的和自由的思想之泉去冲洗掉自己陈旧的观念和习惯。”根据阿纳尔德的解释,所谓完美,就是“在一种和谐完美的标准的指导下,达到美和智慧的结合。完美是通过良好的修养而达到的特性”。这种“文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完美,还包括整个人类的或整个社会的完美。很显然,这种文化正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审美文化”。

二、审美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审美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在我国悄然兴起。这些产业所涉及的领域是相当广泛的,包括衣、食、住、行、用等生活的各个层面,主要表现在广告媒体、手工艺设计、建筑艺术设计、时尚类设计、电影、游戏软件、音乐、图书出版、旅游产品等审美文化产业方面。

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起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益高涨的经济形势引发了我国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的成绩,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主要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活条件的改善,物质生产的极大满足,必然会促进精神方面的强烈需求与消费。不仅如此,科技发展、时代进步,人们对文化产品也提出了更高、更新、更美的要求,而过去的文化产品由于品种稀缺、质量不精、面貌不美,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优秀文化产品的进一步产出。因此,特别是近十年来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头极大地促进了媒体设计、时尚设计、软件开发等各种审美文化产业的兴起,并通过它们创造了很多全新的、特别适合大众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满足了国内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二)国家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国家开发了文化产业,同时也是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国内现有资源,研究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体现。

(三)文化产业内在条件的厚积薄发。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等审美文化品类经过了多年的原始积累,在采用先进传媒技术、吸收外来经验、拥有一定人才储量、促进本国艺术发展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可以形成产业化的内在条件。无论广告业、房产与建筑艺术,还是电影、音乐等,都比过去有了极大进步,都为审美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四)国外文化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审美倾向等意识形态。在当前,良莠不齐的文化产品充斥着我国的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而国内文化市场目前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的现实与新兴科技技术不断要求创新的内在矛盾,为文化产品改进、繁荣、丰富多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种审美文化产业在重重压力下悄然兴起和运作,尤其如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正蓬勃兴起,并不断打造形成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链,推动了文化品市场的效益产生与经济发展。

三、审美文化产业对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

审美文化所形成的各种产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自然是积极、促进的。一是通过丰富的文化产品繁荣了大众文化市场,满足了当前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经济继续发展创造了和谐的文化环境。审美文化产业通过艺术创意和市场的结合,生产出大量高质量的像电影、电视剧、游戏、图书等精神产品,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为稳定社会,提高国民素质,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市场机制的引入、产业链的构建本身就是对文化艺术生命力的一个检验。借助文化市场内部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会“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可以带动相关产业、行业共同发展,赢得经济进一步持续发展的繁荣局面以及更多的经济利益。审美文化产业与传媒、出版、发行等产业密切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多的行业受到促进,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三是能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实力和外部形象,从而对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让优秀的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国度,对世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但今天中国的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高端产品的匮乏,而一些低劣艺术品污染着人们的心灵,也或多或少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这成为引发社会不和谐状况的一个诱因。近年韩国电视剧的热播,以冗长、琐碎但适合中国人当前精神需要的简单剧情、美丽的画面和演员俘虏了不少中国观众,不仅击败了一些中国电视剧,还引发了对韩国泡菜、服饰、美容、餐饮乃至图书音像制品等许多方面的流行消费,这不能不说是韩国人审美文化产业精心创意、精心策划的结果。因此,大力发展中国本土文化产业乃是当务之急。四是审美文化产业可以促进艺术本身的再发展和艺术人才潜能的进一步挖掘。我们的社会将逐渐形成重视艺术欣赏、认同艺术创新、强调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的才能潜力得到更多开发的局面。

转贴于

四、艺术设计教育在审美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与对策研究

艺术设计教育属于文化范畴之一,审美文化产业的崛起与重要性给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任务和重新对其审视和调整的可能。它要求艺术教育及时调整办学理念与方法,面向市场,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独特创造力的人才,创作出更多适合国民需求、提升国民素质、为国民乐于接受的文化作品,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促进文化市场繁荣。

(一)在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中要融入较强的市场意识。这种意识是指研究市场、适应市场、服务市场的意识。艺术本身是一种对人的内在精神(性情)的抒发和表现,是非常讲究自我、个人化、个性化的。当然好的艺术作品并不是纯自我的表现,而是小我之中有人类大我的共同情愫与喜好。审美文化产业化,就要求将这种个人化的艺术表现进一步提升,在更广泛的受众心中形成共鸣,占据文化市场,产生经济效益。这同样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中要重视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审美习惯等,在创作出发点上有一个角度的转变,即从研究表现自我,转变为研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美国是文化创意产业十分发达的国家,研究表明,其创意产业是当今极具活力并带有巨大经济收益的产业,其文化产品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好莱坞电影大片的外销、音乐人唱片的热卖、畅销书籍的传播、精明的传播人士的策划,使美国文化走向世界各个角落,拥有众多消费者。这些成功都是对消费需求、心理、审美等深入细致研究的结果。研究消费者、研究市场并不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完全成为市场导向的奴隶,只是更强调教学与实际(市场)相结合,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市场营销学强调市场是细分的,不同的受众孕育不同的市场,同样,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要根据学生个人特长适当细分,引导那些善于研究消费者心理需求、审美品格,善于将其表现传达出来、适合从事审美文化产业的部分学生与市场接轨;培养部分擅长策划选题的学生,能够将市场需求和艺术表现联系起来;也允许不适合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的部分学生转而投入艺术研究领域。总之,办学理念更能体现尊重人、不一刀切的科学性。这是因为,市场对艺术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的要求与期望,本身可以促进艺术内在的发展,但过度追求文化艺术的产业化,会阻碍艺术本身的丰富与繁荣,也不利于人才成长。

(二)在艺术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文化的产业化就是要将创意、创新出来的文化作品加工出来并加以推广传播,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审美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一是要在机制上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认可肯定学生的创新之作、大胆尝试,也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兼容环境。二是丰富完善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和措施。可以引入企业投资,创建利于学生发展的设备、仪器、场地、资料库等,使学生多听多见多经历,丰富其人生阅历,提高对艺术的鉴赏力,拥有更细致更深刻的感知和表现力。三是课程设置应更宽厚深广。艺术各学科之间虽有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人们常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音乐、绘画、雕塑、戏剧、摄影、舞蹈、电影、书法、文学等都可以互相激发、相互促进。艺术设计常常可以从相关的姊妹艺术中获得灵感、启发出好的创意。因此,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尤其要重视文学课程。题材不同、主题相异、体裁多样的文学作品是对一定时期文化心理、哲学思想、生活状况、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缩影、记载,它给人无穷的创意启发和借鉴。美国迪斯尼就是“一切从一只老鼠开始”,建造了一个庞大的文化市场,这其中包含了人类多少智慧和想象。

(三)艺术设计教育中注意在借鉴外来文化各种流派经验时,要加强对本土文化、民族特色元素的传承和创新改变。艺术特色、独特性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为了保持特色,很多艺术设计专家去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俗独特的地区写生采风,甚至接近原始部落、接近大自然,目的只有一个:找到能够表现生命活力的独特原创的东西,才不会使自己的作品被轻易替代。一味模仿西方技术与风格,会使我们迷失方向,丢失自己可贵的特色。我们应坚守中国文化的沃土,并加以创新和改变。中国文化自身有深厚的哲学思想体系,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和的思想、仁义宽恕、中庸调和、追求浩然正气;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超脱、辩证对立转化、追求自由、讲究参悟、返璞归真、热爱自然以及禅学的悟道思想等一些积极的方面对艺术设计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像中国绘画讲究妙在传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讲究神韵、讲究写意,正是传统哲学思想对艺术表现的影响所至。中国还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人给我们留下无数意境优美、韵律和谐的诗作,这些也都成为建筑园林景观甚至房地产开发设计过程中追求的效果:如讲究“小桥流水人家”,讲究“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的优美意境。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成为壁画、雕塑作品表现的题材,丰富多样的戏曲曲目,还有绘画作品、雕塑、古典建筑等等,都给世人进行艺术设计留下无穷创意的源泉。从绘画、音乐,到建筑、园林、景观,再到广告设计、电影艺术的传达,无处不在。就连美国的动画设计选材也从中国古典文学形象花木兰的故事中寻找创意元素,拿来再造,使花木兰成为世界知晓的形象。从某种角度说,艺术设计是创作个体哲学思想的艺术表现,没有思想做内核的艺术设计,其生命力是脆弱的。艺术设计教育既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还要加以创新、发扬,才能突出本土特色,契合中国人的审美欣赏习惯,满足其精神消费需求。不仅如此,当我们的艺术作品走向世界的时候,这种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线条、色彩、声音、画面也正是吸引异域人们的重要元素。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审美文化的产业发展输送所需人才。

综上所述,审美文化产业作为新崛起的产业,期待着高校培养输送大批所需人才,它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会在不断调整适应过程中,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更高创意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产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本身的腾飞,为社会和谐进步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潘知常等.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马龙潜等.经济知识与审美教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艺术设计的审美篇5

关键词:视觉;传统;审美;时代性;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2-0147-02

传统审美观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对于自然和社会有关美的认识,贯穿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体到相关的艺术设计方面,传统审美观蕴涵于我们日常所见的生活用品,建筑、家具、服饰等等诸多方面。

设计学最初在我国的美术专业院校的研究和教学是限定于工艺美术的范围之内的,随着现代化的需要设计学才逐渐独立成科,其专业研究范围也相对较为具体,诸如:环境艺术、工业造型设计、平面设计、室内设计等。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于是在艺术领域亦应运而生了影视动画、数字绘画等专业,以上学科的专业课程的教学等依然是处于一个研究和探究的过程中。

建立在应用前提下的设计学其教学基础课程一般包括:素描、色彩、构成学等。尽管学科的名称发生了变化,事实上,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所遵循的主题与形象、统一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韵律与节奏、重复与变化、性格与风格、色彩与色调等艺术规律依然和自然的法则一致的,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观念,在设计基础课教学中有着不可缺失的重要意义,这决定着艺术教育的方向问题以及传统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等诸多问题。

一、研究思想基础

艺术设计学基础课程通常是指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及立体构成等课程。长期以来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由于一味强调课程自身的艺术规律的教授和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及艺术设计学科发展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等问题的存在,故此,民族传统审美观念在设计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就成了该研究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

传统有关设计学教育的民族化体系,在近现代设计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事实上已丧失了其根本性的主导地位,甚至大有被人们遗忘的可能。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将传统的审美观念贯穿在设计学基础教学之中,诸如:民族传统对自然物象的认识;民间、民俗美术的象征意义及其造型规律等,使民族审美意识贯穿于设计教学的始终,在教学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

为了更好地突出专业教学的“自主性”、“协作性”、“探研性”特点,以我国传统有关艺术学习的重要途径“师法自然”为思想基础,强调体现“民族性”、“地域性”、“创造性”的教学原则,启发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的因素,更好地理解“生活美”和“自然美”的区别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培养其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积极的人生观以及为今后的专业创作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之教学目的。

二、研究内容和意义

(一)研究内容

1.开发人文生物自然资源在现代设计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2.宏扬我国民族传统审美观并将其贯穿关艺术设计教学的始终;3.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改革积累经验;4.探索我国现代设计教育的民族模式。

(二)实际意义

经过在海南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装潢专业、服装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以及美术系绘画专业教学中的实践,充分证明该教学模式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并且具有推广其教学模式的可能。

(三)理论意义

对于研究基于诉诸视觉的中华民族传统审美观前提下有关设计学基础教学的传统模式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人文生物资源在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探索现代设计教学的民族模式,同时对于如何处理好“外来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等无不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三、研究学科基础

(一)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地域性”、“民族性”、“创造性”问题浅析

构成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替代了以前作为设计基础课程的图案基础、人物变化、风景变化、花卉变化、动物变化等课程,开始在我国部分美术专业院校教授,目前,在国内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已经普遍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其教学基本限于对平面、色彩、立体自身规律的研究阶段。在设计作为专业从美术大的学科体系当中分化独立以后,该课程的教学无疑为设计教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弊端也是存在的,比如:教学和研究教学中对“地域性”、“民族性”、“创造性”等问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教学中体现的重工艺,缺少民族设计思想的传承教育等现象和我国民族传统审美意识的差别相对较大,很容易造成我国设计界设计作品的西化倾向,是有悖于艺术源于生活规律的。

国人习惯将看到的艺术品和自己的主观想象相联系,比如,岩石、水、云、动物、树、草不仅代表它们本身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传统设计图案在给人带来审美愉悦的同时,常常又可以传达“长寿”、“平安”、“多子”等诸多美好祝愿的审美心理,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壁画、皮影、剪纸、木版年画、瓷器、家具、泥塑、织锦及建筑装饰甚至书法和绘画等艺术形式中得到印证。

目前国内高等院校视觉造型设计专业的课程构成基本分为公共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实践性课程及专业课几个大的部分,各部分又分为具体的课程名目,构成学属于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通常我们习惯将其分为平面、色彩和立体三个部分。

众所周知,构成学的基础萌芽于德国的德国包豪斯,而使之体系化、系统化则是由日本人完成的。1930年留学于包豪斯的永川彦的回国,实现了构成教育在日本的实践;之后1932年《构成教育》杂志在日本创刊;1934年山本隆亮发表了竹早女子师范学校构成教育的公开研究;与此同时由川喜田和武井雄撰写的《构成教育大系》问世,直至1938年《构作科设置案》的提出意味着构成教育在日本的初步完善。

(二)艺术规律源于人们对自然美的总结

艺术规律往往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总结。自然物象总是以它的外观最直接的为人们所感知,空间的、体积的、造型的、线条的、形态的种种因素,均衡、对称、结构、点、线、面、体等等诸多有关美的形式和元素皆可在生活和自然中得到启示,并将自然规律应用于建筑、家具、服饰等设计的各个方面。

以色彩学为例,它是建立在有关物理学、化学的研究基础之上的一门现代学科,实际上,人们对它的认识和应用则要比色彩学本身的形成早得多,从原始岩画到原始彩陶,人们很早便对色彩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当时人们对它的认识仅仅只是处于一种完全的“自由”状态,并未将这种认识经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在后来的过程之中,随着绘画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关该领域的理论著述亦得以留传,诸如我国元代王绎所写的《写像秘诀》一类。

万物的繁华、天地的运行,无一不是自然之道的具体外现,自然物象以其外自身的比例与尺度、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均衡与对称等形式美的法则为人们所感知,空间、体积、造型、线条等诸多美的规律适合于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艺术门类。

为了使学生体会民族艺术的魅力,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将民间美术作为构成学研究对象,使学生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借鉴如《吉庆有鱼》《榴开百子》《连年有鱼》等极具装饰性个性鲜明的民俗美术的寓言、象征、比喻等艺术手法,让他们体验单纯、简练、乡土等能够充分表达人们对美的认识的民间美术之魅力及审美趣味。

以往有关艺术基础教育的模式当中,人们通常是依赖对自然的直觉而起作用的。在西方早期的学院式教学体系中,对于色彩认识的训练途径亦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从可知的创建于1562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图画学院”到1498年的“达芬奇学院”,一直到由艺术史上著名的赞助人桑卢卡创建的“桑卢卡学院”,甚至包括1648年创建的“绘画与雕塑皇家美术学院”的艺术教育,大都属于纯技术性的“工匠式教育”;对以往大师名作的临摹和模特的写生训练大约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事情,而这种由临摹古典大师的名作到对真实模特的写生训练方法则一直沿用至今。

其教学方法当然是“手传心授”完全中国式的师徒模式。这大约可以算作我国早期有关工艺美术训练的例子,而这种师徒模式差不多亦可算是我国美术教育史上有关技能训练的主要模式,当然这其中并不排斥传统的中国式的写生训练。洋务运动之后,差不多这一情况得到了改变,现代意义的美术教育体系开始初步形成,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之后,随着国家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美术教育多采用西方的形式模式。人们有关艺术的观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然而,纯西式的教育模式是否能够适应中国的国情,经过近百年的实践看来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综上所述,建立在应用的前提下的设计学,其基础课程的教学并不在于其教学形式的如何西化,人们对自然的直觉通常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同一性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所遵循的主题与形象、统一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尺度、韵律与节奏、重复与变化、性格与风格、色彩与色调等法则实际上是和自然的法则所一致的,因此,基于民族传统审美观的设计基础课教学中以自然为师是必要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美)HH阿纳森.邹德侬等翻译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8.

[2]夏燕靖.中国艺术设计史[m].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2001.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新世纪出版社.

[4]邬烈炎,袁熙.外国艺术设计史[m].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2001.

艺术设计的审美篇6

[关键词]艺术敏感艺术想象力艺术技巧艺术创造

一、引言

清代画家郑板桥描述:“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霜气皆浮动于疏枝密枝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这段描述,生动、细致、深刻地展示了艺术的创造过程,先是观察或触发(“勃勃遂有画意”),进而孕育(“胸中之竹”),继而生产或创作(“手中之竹”)。为此,笔者结合美学中的审美教育,通过这三个阶段,对美学审美现代设计进行论述。

二、美学审美现代设计

1.生命感的悟性

设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审美教育中,培养艺术的眼光和养成对艺术的敏感极其重要。

艺术敏感指人们对于生活的异常的感受力。它分为表层和深层两方面:表层指作为对象的生活现实的感受力;深层是对生命的感受力。“感”,主要体现在视觉感受力和听觉感受力。视觉感受力,即人们可以通过点线面韵律感、色彩感、构图感、运动节奏感等,深刻领悟所感物体的生命内涵。听觉感受力,即(音乐)节奏、旋律与视觉感受力的结合,碰撞出激情与智慧的火花,赋予其生命力,可以使人强烈地感受到巨大的感染力。

在设计审美教育中,临摹和写生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艺术学子的基础训练,以认真细致地观察对象为前提。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精辟地指出:“看一样东西和看见一样东西是非常不同的。人们在看见一事物的美以前是看不见这事物的。然后,只有在这时候,这事物才存在。现在,人们看见雾不是因为有了雾,而是因为诗人和画家较他们懂得这种景色的神秘可爱性。”经过训练的眼睛可以察觉色彩和形体的细微差别,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美。

诚然,临摹和写生是要以真实反映参照对象的原始状态为最高目标,但这不是真正的艺术,真正的艺术正如齐白石所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要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找一个折中,艺术创造也如此,在现有参照事物上创造出新的艺术形态,赋予其生命力,使其充分具有艺术感染力。

2.生命意境的孕育

佛洛伊德认为: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与儿童的游戏活动相同,产生并维持这张活动继续下去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幻想。他说:“一个幸福的人从来不去幻想,幻想的动力是尚未满足的愿望,每一个幻想都是一个愿望的满足,都是对令人不满足的愿望的补偿。”可见,思想是创造的前提,没有想象,创造也无从谈起。

想象力的培养是美育的重要功能之一。高级形式的想象是人在原有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加工、重组和综合,充分激发丰富的内在情感,创造出崭新的艺术形象。

现代艺术家为了更好地去发挥想象力的作用,进一步拓宽人们的艺术视野,又创造出了许多新的艺术手法,诸如意识流、荒诞、梦幻等,使想象的创造性显得更为突出。

艺术技巧是艺术创造力的核心成分,它是艺术家掌握和运用艺术手段和手法的能力,它能正确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赋予艺术生命力,增强艺术感染力,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本质。

对于设计来说,艺术技巧需要我们日常习练,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掌握;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有较多的生活阅历、各方面的学识,包括艺术知识和技巧,同时还要积累、欣赏大量艺术的感性与理性材料。艺术创作需要长期的学习和训练,那么绘画、手工甚至电脑辅助设计都需要侧重于技巧的训练,培养我们的意象创造能力,激发创造的潜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新的艺术形象。

艺术活动中想象力和技巧是紧密不可分割的。艺术想象需要技巧来呈现,想象可以天马行空,无拘无束,但是想象最终形态的展示是在技巧应用的时候;运用技巧呈现想象的时候,艺术想象力不是停滞不动的,它也在呈现过程中,不断改进自己的表现技巧。经过反复的思考与修正,来造就一个真正的艺术设计作品,从而使创作的艺术形态达到神形合一,其间饱含了创作者的思想形态,以及表现手法。所以,想象力与表现技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脱离技巧的想象为空,脱离想象的技巧则为匠。

审美教育也正是培养设计创造者如何从普通的事物中发现动人的部分,如何通过严密的思维活动来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创造一个新的事物形态。简单地说就是引导设计创作者如何正确的观察、思考以及表现。

3.艺术创造――让生命的幻想自由放飞

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同时,艺术创作是人的表现。对于设计来说,创作从未出现过的设计作品尤为重要。创新是推动人类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的动力,也是设计始终不渝的追求。

在设计创作中,我们应该把自己对生命、人生乃至社会的感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象和理性思维通过艺术表现投入到设计中,使无生命的事物具有思想,具有情感,具有生命,从而创造出一个自由自在、令人神往的生命世界。

宫崎骏的《幽灵公主》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人与自然的话题,它更深刻的涉及到了人类情感。看似是童话般的世界,却处处折射出现代社会的影子,人类与自然总是在相辅相成的生命延续中处处充满了难以平衡的矛盾,人们感到心灵的震撼,促使人们在奋发向上的感性中产生的深刻理解,进而获得了高层次的内心感受,即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

无生命的生命活动赋予生活血肉,赋予世界斑斓,赋予心灵感动,就像平静水面上的一小折波澜,也能给事物形态一种不同的诠释。设计是一种特殊的无生命的生命活动,与其他艺术行为一样在似与不似之间解释着这个世界,展示着人生意义,同时也反映着人们对已知事物的认识,以及对未知世界的遐想。设计是人类思维的延续,更是人们改变生活方式的一种探求。

当然,在审美教育中借助各门艺术培育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理解力,从而实现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个较全面、较长期的过程。

三、结论

人们需要艺术,需要设计,更需要自我完善,需要审美教育。因此,在审美教育中,要求我们需要通过一个团队进行一系列教育和培养,把前人的设计方法和手段传承给后人,后人借鉴前人,再继续、再创造,激发创造潜能,找到自身创作点,把其创造转变为有用的实际物品,创造出“人造物”;更要求我们在设计创作中抓住事物本质,要有事物生命感的悟性,充分赋予其生命,使其具有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郑板桥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54.

[2]朱立元.美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30.

艺术设计的审美篇7

一、概念界定

审美心理,往往人们将其释义为对美的感受及体验。具体来讲,其主要是人们于美的体验中享受情感自由的过程。文化建筑环境设计的优秀程度,关乎着设计师对相关理念的理解和更多创作灵感,其可充分引导大众审美心理,是设计师掌握大众审美心理普遍性、趋势性的重要参考;文化建筑,文化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的建筑类型,有利于我们生活及学习。文化建筑通常是指可提供学习及休息和娱乐的公共场所,比如图书馆及博物馆和美术馆等类建筑。文化建筑数量及质量和类型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文化建筑多样性极为关键,可为人们日常生活及娱乐和学习提供更大空间;环境设计,环境设计主要是指不影响建筑应用功能而利用建筑美学理论知识,再结合现代化机械设备,基于环境而设计创作出是应有人们物质及文化两方面需求的室内外环境。其应具备健全的功能性设施,且务必体现所处城市的文化氛围及城市风格与历史文化等。环境设计应以人为本,着眼于人们的需求来提升人们生活质量,设计创作极具实用性、美观性的室内外环境。

二、现今大众文化建筑中艺术设计审美需求

当今大众文化建筑中艺术设计审美需求主要是,崇尚自由、阳光、多样化。现今的文化建筑呈多样化发展趋势,但也还是遵循社会主流,崇尚自由、阳光。我国文化底蕴非常浓厚,古代文化建筑亦是历史中的伟大工程,传统文化影响着建筑思想传承及人们的审美观,其间文化环境艺术设计也随之变化。环境艺术设计承载着传统文化继承及建筑艺术的使命,随着人们建筑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传统建筑思想也应逐渐淡化,以寻找适应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新型审美理念及审美取向。并且,人们的审美需求逐渐多元化,受众更需要多感官及立体性审美体验,而并非单一性审美体验。人们所需要的是多元文化风格及艺术风格,而不再是单一文化风格及艺术风格体验。人们的审美体验及感知早已不是仅凭视觉来评判,而是基于多感官及综合性审美体验,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设计更应该注重不同颜色及不同形状和不同方位来刺激、吸引人们的眼球,风声、水声、鸟声可用于刺激人们的听觉,草木、花朵可用于刺激人们的嗅觉,这些都是综合性方式带给人们的不同审美体验。

三、文化建筑环境设计基本特征

文化建筑环境设计主要是公共文化交流场所,文化建筑属于各类信息交流中心,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场所,影响着人们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文化建筑亦是世界各国及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使者,其基于实物而将文字与图像结合,用这种方式吸引人们的眼球,拓宽人们的眼界,从而丰富人们的文化知识,也是其更深层的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风情。文化环境设计均是不同时期而有着不同特点,其属于承载文化多样性的载体。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下,文化建筑可体现其文化价值理念及信念。文化建筑环境设计是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承载了中华文明历史上的各种文明,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结晶,更是地区特色不可磨灭的文化理念。

四、结束语

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应充分满足人们的审美观,以更具时代气息及活力,基于先进科学技术而将其创造的更加优秀,所构造的文化建筑更近人意。因此,分析基于审美心理角度的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对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水平提升有着极大现实意义。本文对审美心理及文化建筑和环境设计这三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现今大众文化建筑中艺术设计审美需求及其文化建筑环境设计基本特征,以期提升国内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浩.审美感受下的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J].艺术科技,2015(7).

[2]霍迪.从审美角度探讨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5(3).

[3]邢莉莉.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及审美特征的再思考[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7).

[4]张雅舒.审美心理与我国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4).

艺术设计的审美篇8

关键词:水体景观;环境艺术;设计;审美意义

水体景观是一种以自然水为主创造的景观形式,人们针对创建的景观,不仅能欣赏,游玩,还能进行度假、旅游以及康复治疗等。水与自然现象形成紧密联系,在现代环境设计中利用水进行设计,不仅能给人们一直唯美意识,还能给人们生活带来清新空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环境建设也提出较高要求,所以实现多元化的水体景观设计,对环境审美具有重要意义。

1水体景观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形成特点

1.1静水景观形成的特点

静水景观是根据水的变化形式来决定的,对水体的流动要求比较缓慢,并以一种稳定性的流动状态进行创作。静水景观在设计过程中,是在比较缓慢、平缓的地面上实现的,高度、速度并没有较大变化。静水景观的设计主要为湖泊、水库以及池塘等形式。[1]对于自然性的静水景观,该景观的水体是根据环境的自然变换以及模仿自然因素实现的,如湖泊。对于人工性的静水观,它根据相关形态的建筑物设计,由人工引水创建的,如游泳池。

1.2动水景观形成的特点

动水景观与静水景观是相对的,它一般设计在地理位置比较大的地区才能产生动态变化。由于动水景观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快的感觉,所以人们在这种现象中,能形成一种快乐、激动的气氛中。[2]动水景观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例如,利用水压,能够形成水向上喷的现象,并形成多种动态变化的动水景观。例如,水在压力状态下,也能形成多种变化形式,如,漩涡等景观,都能在视觉以及听觉上给人一种新的感受。

2水体景观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要遵循的要点

2.1静水景观要遵循的要点

静水景观体现的多样性比较多,可塑造能力强。为了满足人们对审美的不同要求,在设计过程中主要遵循三点[3]:第一,遵循水体景观的规则,静水景观在城市环境中,多数都为人工设计,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期间,就要根据不同的建筑物现象、变化特点以及变化规律进行设计,并利用多种形态和特征形成水体景观。第二,根据水体的景观形态,静水景观是在自然景观模仿形式上产生的,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突出主体关系,还要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不仅要划分水体变化的区域因素,还要利用多样性的变化形态,实现和谐性的、生动性的自然形式。第三,还要遵循水体景观的形式,在人工景观设计期间,要根据自然景观设计的不同形式来构建景观。对于自然景观,由于实现的景观面积大,一般体现的是不规则现象,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把握静水景观的实际应用和体现的欣赏效果。

2.2动水景观要遵循的要点

动水景观随着地形的变化而变化,呈现的动态设计是一种不规则的流动现象。在设计过程中,主要遵循三个设计要点:第一,要实现环保与安全性的统一,在环境发展形势下要做好环保意识,由于水景观在游玩期间也容易发生一定的多变因素,所以应注意安全性。所以在设计期间,要对水深、水道的材料进行优化选择。第二,还要遵循合理的高差形式,由于动水景观的流动变化大,无论在宽度、还是在高度差上都要合理控制。第三,遵循岸线护坡,为了保证动水景观的安全性、减少水流的冲蚀,在设计过程中就要根据相关的防洪标准对河道进行有效设计。

3水体景观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义

3.1水的颜色形成的审美意义

在水体景观设计过程中,水的颜色能表现出水的质感。例如,水与不同的动物、植物以及相关物体形成反射,能构建一种多样的、多变的以及多元化的水景观。水在无污染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性液体形式,在现代环境景观艺术设计中,可以根据设计的场景、问题、季节变化等特点进行颜色变化,从而给人们呈现不同感受。例如,莲花在生长过程中,特别在旺盛季节,莲花随着太阳的不断变换,与莲花、莲叶等形成不同颜色与艺术形式。在夜晚,夏天设计的喷泉灯、冬天设计的冰灯都呈现不同色彩。人们在这种设计形式上,再利用音乐以及不同灯的变换形成不同效果,从而给人们展现一种壮观的艺术形式。所以说,在现代艺术环境设计中,利用水体的颜色变化能形成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并实现不同的艺术效果。

3.2水的形态形成的审美意义

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形状,它是一种流动的液体。但要改变水的形态,一般借助与蓄水池的形状。在现代艺术环境设计期间,利用一些固定形态将水进行设计,并创造出一种平静的、湍流的以及多种变化的景观。例如,水体景观中的瀑布设计、喷泉设计以及游泳池设计等,这些水景观形态都是借助与周围的建筑物以及框架来实现的,从而实现了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结合方式,并形成了水体环境之美。又如,水在池塘中进行设计期间,要体现出水的形态,主要根据池塘的物体形状进行设计,然后利用相关建筑物以及艺术形式来建立,从而实现不同的水形态美。

3.3水的声音形成的审美意义

水是一种生生不息、不断运作的液体,在宇宙不断变换发展中,水成为长久性的发展形态,也是一种典型的美学设计素材。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要体现水景观的审美创造,不仅要根据颜色、形态进行设计,还要根据水流的声音来进行设计。例如,小溪、瀑布、喷泉等水体展现的声音特性,通过不同的声音表达,能表现出婉转、清脆以及激流勇进的水体声音变化,并给人在听觉上形成一种审美形式。在水体景观设计期间,人们利用水体的转移、水体的流动,根据这种表达形式,能够在听觉、心理上实现变换并产生不同的听觉感受。

4总结

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水体景观呈现较大的设计审美作用。由于水具有不同的传播魅力,所以其在各个领域都实现了不同的设计类型。设计师将水作为景观因素,并实现良好的造景模式。水体景观具有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是人类发展和谐环境的重要形式,还是实践与发展的多元化方向。

参考文献:

[1]丁艺.水体景观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义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3(21):62-63.

[2]李双.水体景观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意义[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5):255.

艺术设计的审美篇9

关键词:审美角度;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

引言

文化建筑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给友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情调和乐趣文化建筑的环境是围绕建筑主体概念而专门设计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对构建具有高艺术价值的文化建筑具有重要意义随看现代艺术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对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要求审美越来越高。

1基本概念

1.1关于审美

市美、是客观存在的感受和体验,它更多来源于人们的心理话动,同时受到客观囚素的制约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在其作品创作中,市美话动既有助于设计者从更广泛的角度去深化作品,同时又叫一以辅助他们更准确的把握受众的心理,使创作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达到其“天人合一”艺术效果

1.2文化建筑

文化建筑属于公共建筑,是人们日常生话和进行社会话动小叫一缺少的场所。文化建筑包含的类型较多,常见的有展览建筑、文教建筑、纪念建筑、演出建筑及特定环境的风景建筑等等。在西方国家,文化建筑甚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文化建筑越多,或者建筑水准越高,就说明这个国家的文化经济水平越高。如今,文化建筑的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数量也旱现出小断增加的态势(见表D}

1.3文化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文化建筑的设计是功能一艺术一技术的空间组合,三者应达到高度的统一。优秀的建筑设计小能脱离总体关系孤立地进行,应将它融入特定的环境之中去考虑。

(1)在建筑设计的环节中,环境艺术设计主要是以环境来作为衬托,结合整体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与相应的标准,通过物质手段的辅助以及美学原理的分析,从而创造出能够满足当下民众物质文化生活的室内以及室外环境。

(2)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不仅仅可以实现文化建筑的基本使用价值,还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体现环境氛围以及建筑特征等精神层次的要素和特征。

2文化建筑的审美特点

2.1审美主体的大众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说,环境艺术设计正是传达与弘扬了这种大众文化。在社会文化民主化、价值观念多样化、公众需求多元化的现今时代,文化建筑应当为民众不同的文化需求营造新的空间以及创造新的形象。“一切都是艺术”,文化建筑应该是把日常生活当做文人景观,拥抱大众生活,倾力展示人类与环境的见证物场所。文化建筑以及室内外环境应该是易于接近与理解的、能为民众自我学习提供服务的、可以促进文化传播的公共交流“论坛”的理想模式。基于审美主体的大众化,文化建筑依靠自身的公共文化特性来吸引民众的眼球,从而把自己打造成公共文化中心。

2.2文化传达的模糊性。

信息具有限制性与非限制性之分的特点。限制性信息可以用精准的言语来描述;非限制性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它需要用感觉来体会,只能依靠比较含糊的言语来描述。然而,环境艺术设计所要传播的文化信息正是这种模糊性很大的非限制性信息,当其表达不清楚的时候需要人们去修缮和联想。所以,不管是接收到的信息量,还是接收到的信息内容,都因每个人的感受不同而有所区别的。由于室内外环境设计主要是对人与建筑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一方面人自身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拥有许多的模糊性思维,难以用精准的言语来描述;另一方面室内外环境设计学科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复杂性越高精确表达的程度就越低。所以,人们不能对所传播的文化信息一点一点地仔细思考,而只能抓住其中的主要部分。

2.3审美知觉的直观性。

在这视觉传达时代里,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通常以“视觉”为文化传达的存在基础,又因为在人类所有的感官中只有视觉与听觉属于认识性的感官,所以视听有别于其他感官形态,它能够直观有效地把握世界,领会其含义。更深一层讲,在人的视听感知中,视觉比听觉更具有优势,因为它不仅仅具有感知和理解的直接性,而且还能跟图像与形象紧密相连。由此可以把视觉与听觉的关系转变为视觉-图像与听觉-语言这两层关系。换言之,相比听觉,视觉具有图像对语言的优势。

3文化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审美要素

3.1比例和尺度

比例是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在空间中体现为长、宽、高之间的比值。建筑环境形式的比例是一种重要的审美要素。根据审美经验,建筑物环境的形式比例存在相同比值关系的时候,整体感觉更和谐,更具有美感。尺度是指建筑环境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尺度与建筑物的真实尺寸大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但尺度与比例并不完全相同,审美原则的尺度是一种基于建筑物环境大小而产生的感觉。文化建筑设计中比例和尺寸往往密切相关,在进行环境设计的时候,应当反复推敲比例和尺度的大小,选择最佳值和最合适的搭配,提升文化建筑的美感。

3.2均衡与主从

均衡是指在设计的空间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平衡关系。在自然界中,相对静止的物体能产生视觉上的平衡感,在文化建筑的环境设计中,这种平衡感符合安全的原则,也能达到整体的审美要求。主从与均衡看似相同,其实存在很大区别。主从体现的是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区别,即各组成要素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与所占的比重对整体效果的影响。主从设计可以有效避免设计作品松散和单调的现象。建筑设计中,主从和均衡往往也是相互联系的,过于注重均衡则无主从,过于主从则失去均衡。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均衡和主从产生的审美效果,从平面与立面、外部环境与内部空间、从局部到整体等各方面处理好主从与均衡关系,力求取得完整统一的效果。

3.3反复与韵律

反复是指以相近或者相同的构成单元按固定的规律出现。反复的设计效果体现为组成要素有节奏和秩序出现的美,一目了然,易于辨认。韵律是指形式要素引起视觉和心理上的律动效果,例如光线、色彩、材质、造型等合乎某种规律时给人的节奏感。反复和韵律并不相同,反复一般是某一要素简单重复出现,而韵律具有极强的连续性和条理性,但是二者都是最基本的构图原理,也是中国古典艺术中流行的构图方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合理采用反复和韵律的构图方法,注重简单重复和韵律变化,能使文化建筑设计作品产生生动、活跃、协调、富有节奏的美感。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建筑的审美主体更加趋向于大众化。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广阔的空间平台,设计者应当注重文化艺术形式多元和内容丰富,在保证建筑物功能性的同时,合理的调整自然环境和照顾人们的视觉感受,注重满足人们内心的审美需求,最创造出高质量的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徐海滢.浅谈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11).

艺术设计的审美篇10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理念;审美特征

引言

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更能让人赏心悦目的大众化、实用性艺术,它在实现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善的同时还要满足其审美需求,现今社会的多样化、多元化,价值观的差异直接引导了不同了审美观。环境艺术的设计理念与其审美特征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一方面,设计理念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有着引导性的作用,良好的理念可有效地促使设计师改进环境艺术设计的观念,在提升人们审美水平陶冶情操的同时还能增强其环保意识,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审美是环境艺术设计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审美特征的生命力在依靠科技手段的同时还应紧贴文化的背景,因此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还应注重审美的品质水平。本文主要针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与其审美特征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期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参考。

1影响传统设计理念和审美特征的主要原因

1.1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都决定了中国人的审美特点,中国人习惯把环境设计理念与大自然相结合。在布局设计中追求自然美,把建筑和大自然中的山水和植物巧妙合理的结合到一起,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中根据自然因素设计出大自然中的景色,再进一步的加工处理,把自然美和人工美融为一体,创造出人与自然相结合的艺术体。人们对大自然充满了温和,更容易贴近大自然。

1.2生产力与经济基础的制约

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一也对环境设计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古代,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大部分依靠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农民希望大自然风调雨顺满足人们的愿望,来收获更多的生产。在环境观念中,人们更多的希望将自己和大自然理想地结合在一起,享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一切。当人们以为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一定能够战胜一切的时候,工业生产所带来的一系列污染问题使人们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在工业先进的国家,对环境的治理开始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从消极慢慢地转向创造自然。

1.3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环境设计理念和艺术特征是受多方面的原因影响的,除了以上因素外,社会制度和文化对其一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大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美,它的美不需要刻意地去追求去创造,而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美。中国园林的美一也是如此,并不是在复制大自然的美,而是将自然内在的精神表现出来。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

2.1环境设计的人性化理念

古代,由于科学技术落后,环境设计要么为神效力,要么为君权服务。工业时代,人们围绕着机器生活,城市公园也成为收费场所,市民难以享受自然美。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生活方式和环境意识也随之变革,互联网使家庭办公成为现实,人口老龄化使得人们更加重视居住环境,进入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时代。因此,对于人性化设计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过去简单的城市绿化或人机工程的功能性上,而应认识人本身的社会需求、生理需求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包括尊重人的生活习俗,尊重地方文化和历史,尊重土地与自然的历史,而不仅仅是设计师个人的“审美理想”。

2.2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6届会议上通过了第2313号决议“人与生物圈计划(maB)”,提出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五项原则:制定生态保护战略、建立生态基础设施、重建居民生活标准、把自然融入城市并且保护历史文化。1999年北京召开了Uia大会,通过《北京宣言》,明确提出了“人类生存质量及自然的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的科学观念。环境设计生态理念,其内涵是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是整体多样、有机结合的环境观。目标是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并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气候、阳光、动物、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研究如何保护或创造人与自然协调、舒适、良好的物质环境,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3环境规划需要多方参与

环境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社会活动,需要建筑、雕塑、规划、环境设计各行业人员共同完成。如何组织多学科的协作,成为环境设计实际操作的难点。不久前日本水户艺术馆采用一人主持多方参与的方式,其间涉及的业主意向和财力,使用者的意愿等诸多因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尽管不够完善,但这种做法的进步性表现在:改变了过去那种建筑师、规划师各行其是,留下的地方就由环境设计师来装点的做法。

3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思考

3.1风格美

不同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之中都蕴含着设计师的审美思想与审美观念,因此每一个环境艺术设计作品都富有其自身独特的风格。环境艺术设计中风格个性化的审美特征要求设计师们重视人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融合,针对不同的环境背景设计出别具一格的环境艺术作品。例如,在城市化的环境艺术设计之中,北京、青岛、西安等城市是我国境内富有典型特色的城市代表,而巴黎、威尼斯、罗马、雅典等则是欧美城市之中具有独特风格的代表,其各自的风格都以浓厚的自然风情与人文内涵作为铺垫,从此可看出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主要建立于人类历史背景、文化风俗的基础之上。

3.2动态美

由于环境艺术设计来源于人类日常的生活环境,因此环境艺术一直处于运动的状态之中,而并非孤立静止的,设计师则需要根据特定环境与人群的生活特征、审美心理来进行符合动态审美的艺术设计。由于受到审美角度与审美观念的制约,环境艺术设计动态美的审美特征在主观以及客观之中都会有着不同的表现:首先,随着空间与时间的逐渐变化,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会使人产生不同的审美看法;其次,即便处于相同的空间、时间与地点之中,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艺术作品也会有着一定程度上差异的审美观念;再者,同一个人若通过不同角度来观赏同一件艺术作品也会有着不同的审美效果。

3.3和谐美

新时代的背景之下,现代环境艺术的设计无法脱离整体的意识,设计素材之间的和谐关系是艺术设计表现力的重要保证之一。无论是一个大城市还是一个小型的艺术馆,其环境术的设计都需要建立在实现整体和谐美的基础之上,尽量避免混乱无章、差异冲突艺术设计作品的出现。

结语

总而言之,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的实现方式并非从形式上过多借鉴国际流行风格或是运用数字化的高科技手段,而是从根本上考虑在特定时代的条件下,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及其审美特征的相互补充与相互融合。因此,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应将自身观念与大众的立场、时代的特色相互结合,尽量以大众的审美观念来界定自身的设计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的再设计与润色,如此才能进一步地促进审美想象与审美情感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周长亮.环境艺术设计之审美取向―以建筑科技为设计基础,以艺术创意为表现形式[J].

艺术与设计,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