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0:35

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发展使命核心要素基本要素逻辑走向

[作者简介]陈炳和(1958-),男,江苏金坛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化学工程、高职教育研究;曹叔亮(1978-),男,内蒙古察右后旗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区域高职教育研究。(江苏常州213164)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1JG002)和2011年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课题“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与实现途径研究”(项目编号:CDGZ20110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025-02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命题,承载着高职院校的存在意义与社会价值,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教育宗旨。因此,如何搞好内涵建设是高职院校乃至整个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逻辑基点。我们必须从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出发,厘清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逻辑关系、建设使命、系统要素,以及建设主体、内容与途径。从理论上讲,“为什么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根本性价值定位问题;“谁来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体性选择问题;“建设什么”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要素的进一步细化问题;“怎么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策略选择问题。上述四个问题共同组成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逻辑体系,缺一不可。

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发展使命

经过十年的规模迅速扩张,高职院校已经奠定了良好的量变基础,内涵建设作为质变的表现形式理应提到日程上来。而且,内涵建设是规模扩张的必然要求与最终结果,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交织,互有长短。从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势来看,内涵建设逐渐占到主导地位,过快的规模扩张已经告一段落。内涵建设的自身发展逻辑要求必须承担起高职院校的发展使命。

1.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使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所有涉及的系统要素都与人才培养质量有密切关系,因此,内涵建设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职能来说是一项全面办学能力的系统提升。新时期的高职院校要更好地履行人才培养的教育责任,就必须加强内涵建设。

2.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使命。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更加倾向于直接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这也是高职教育面向社会、贴近社会、服务社会办学方针的直接体现。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更加重视服务社会的职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利于教学能力与科技开发能力的提高,进而促进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管理、发展与创新提供高效、便捷、质优的服务。

3.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使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持久性的工程。在当前招生与就业的严峻形势下,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每个学校眼前的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内涵建设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对策,是高职院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

4.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使命。高职院校办学上层次、上台阶、上水平,就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同行之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种核心竞争力充分现在高职院校自身的内涵建设上。①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系统工程,也是分阶段、有重点的工程,经过多阶段、多层次、多方面的建设,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提升。

5.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承担着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使命。高职院校作为高职教育的具体实践者,其办学质量的总和体现着高职教育的质量,而办学质量的最终依托就是内涵建设的成功与否。成功的内涵建设必然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进而推动整个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与吸引力自然会更上一个层次。

二、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构成要素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本身也具有内涵与要素等相关系统性特征,通过系统要素来体现的。但是,不同的专家学者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认识角度与理解层次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界定方面,不同学者分别认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等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并且围绕各自的核心阐述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理念、体系、观点、方法与措施等。综合各种观点并结合办学实践,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是办学质量与效益,所有办学行为都必须围绕这两个要素来进行;而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办学特色、校企合作、教育资源、管理体制等是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是办学质量与效益的外在体现。

1.核心要素。办学质量是高职院校教育活动的生命线,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②办学质量是办学效益的前提与基础,是影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办学效益可分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高职院校得以存活的必要条件,社会效益是高职院校发展公益事业的价值所在,二者共同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奠定经济伦理基础。

2.基本要素。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涉及的基本要素很多,不同发展时期不同院校有不同的需要与认识。我们认为以下几个要素是具有普遍性的:专业建设是内涵建设的核心;课程改革是内涵建设的基础;师资队伍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关键;办学特色是内涵建设的导向;校企合作是内涵建设的方式;教学资源与管理体制是内涵建设的保障。专业建设无疑是高职学校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职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立足点。③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基石,是内涵建设的基本工作。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水平是内涵建设成败的主观要素。办学特色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战略发展问题,是内涵建设的大方向。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提高内涵建设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学资源与管理体制保障内涵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逻辑走向

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必须回答以下四个问题:为什么建设(建设意义)、谁来建设(建设主体)、建设什么(建设内容)、怎么建设(建设途径),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内在逻辑体系。第一个问题已经在前文论述过,接下来重点探讨余下的三个问题。

1.建设主体。按照开放办学的思想,高职院校应尽量避免单打独斗的建设思维,把学校本位模式、企业本位模式与社会本位模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内涵建设的目标。事实上,内涵建设的多元主体除了自身外,还应该包括政府、企业、行业机构、社会组织等。在高职院校内部,内涵建设的主体还分为集体主体与个体主体:集体主体包括学校、职能部门、院系、班级以及各种非正式组织等,个体主体包括学校领导、专任教师、管理人员、学生等。在以往的改革中,大多采取自上而下、以集体为主的模式,容易忽视个体主体的主观需要与自发动力,因而适当采取自下而上、以个体为主的模式有时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建设内容。一般而言,内涵建设的内容是内涵建设基本要素的分解与细化。核心要素通过基本要素来体现,基本要素则进一步通过若干项目或单元表现出来。例如,专业建设由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条件、专任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若干个子项目组成;课程改革至少包括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环节。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基本要素分化为具体的建设内容时,经常会有交叉或重叠,需要根据情况加以协调,明确主次先后。

3.建设途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应该根据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社会用人需求,以及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与实际条件来选择建设途径。需要说明的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途径很多,我们重点选取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专业建设。专业建设应按照区域发展的需要与市场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围绕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设置课程体系,根据不同专业与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策略。按照专业发展的要求建设标准配备的师资队伍,同时做到专兼职教师比例的恰当合理。(2)课程改革。职业课程开发应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基本属性。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依据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相结合、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思想,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建设,实现课程结构、数量、质量的全面提升。(3)办学特色。高职院校应坚持自主办学的区域特色、行业特色、校本特色,紧密贴近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发扬区域特色。同时,高职院校紧密依托行业办学,发扬行业特色可以为学校带来更多的行业支持。高职院校深入挖掘学校发展中的自我积累,可以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带来更多的深厚底蕴。(4)师资队伍。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大力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甚至于向“三双型”(双师、双证、双语)④师资队伍迈进。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实现专兼职教师结合制度。培养或引进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建设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良性发展机制。完善师资管理制度,改进教师工作业绩考评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5)校企合作。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建专业、开发课程、共享师资、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已经成为众多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加办学效益的共同选择。从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将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主流模式之一。(6)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一般分为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这里主要讨论硬件建设问题。高职院校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依据正常办学的标准条件按质按量地保证办学条件的到位,以保障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有序、高效地开展。尤其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应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生均标准进行配置和设计,制定严格的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7)管理体制。传统的科层体制在现代高职院校的管理中日益乏力,与此同时,管理效率的低下对教学改革、科技开发与社会服务产生了掣肘效应。以制定章程为契机,建设现代高职院校制度,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管理途径。在现代高职院校制度的理念指导下,厘清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边界,调整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结构,重新设置职能机构及其工作职责。重点建设好学校董事会制度、专业理事会制度、学术委员会制度、教学委员会制度、职称评审委员会制度等关系到高职院校体制机制改革的根本性制度,势在必行。

[注释]

①周成霞.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内涵建设[J].黑河学刊,2009(3):115.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07-29.

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篇2

一、宏观把握,解读教育蓝图

一是要树立科学的教育内涵式发展观。以“育人为本”的功能来衡量,教育内涵发展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把教育引导到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的轨道上来,这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建设先进的管理文化,这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保障;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从实践层面对学校教育发展的内容和发展路径的探讨。

二是要准确理解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公平,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也是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公平,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公平,体现的是社会的良知,个体的良心。作为学校、教师,公平是德性、是涵养、是智慧,新课程理念的基本教育思想,就是关于教育的公平。

三是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拷问着教育事业的社会效应与效益。教育质量随时代的变迁、社会生活的变化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使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各类人才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从我们当地实际来看,区教育局确定今年为教育内涵式发展年,并实施以内涵式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提升工程。由此,践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成为学校当前的重要目标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施素质教育,实践全人教育理念;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构建学校现代教育、课程、文化体系;立足校情,从地域实际出发,促进教育公平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尽快开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局面、不断总结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经验。

二、中观思辨,建构文化形象

当下,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同发达国家的教育相比,差距主要集中在教育质量上。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诉求,是社会对教育的呼唤,也是教育事业义不容辞的职责。但因受社会多样性和复杂性影响,受来自教育内外的功利诱导,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诉求正走向异化。对此,要进行理性引导,并在中观层面上打造学校文化并发挥其辐射影响作用。每一名教科室主任应成为学校文化建构的中坚力量,以主人公的姿态研究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引领学校文化发展方向,以学校文化的发展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是积极协助校长“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这就需要我们坚守教育理想,构建学校核心价值,建设学校文化,找准学校文化力的方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树立理想的教育观,构建师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为人的终身幸福奠基,重视健康人格的培养、关注人类核心价值的浸染,进行理智训练,发展充分得体的自我表达。

二是积极协助校长确立并与时俱进地修正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实现群体价值统整。学校是由许多教师和学生构成的集体,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他们是具有独特个体价值的草根价值群体,价值统整关乎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

三是寻找文化落脚点,丰富文化内涵,引领文化发展方向。学校核心价值统整是通过校园文化的途径实现的。新课程标准,从宏观上提供了学校文化的主流价值与方向,我们要从学校的具体实际,从微观上寻找文化建设的途径与着力点,通过学校中观文化成型,文化力显现,以实现我们期望的教育。教科室主任需要寻找学校的文化元素,提炼学校的文化内涵,展示学校文化风貌,引领学校文化力方向。

一所好学校成就于一种好文化。我们利州区北街小学的“葵花文化”,南鹰小学的“德慧”文化,嘉陵小学的“快乐学习、幸福生活”文化,栖凤小学的行知文化等等,都是好文化的代表,都是思辨的成果。

三、微观着手,行动引领发展

教育内涵式发展只有通过教育的实践实现。学校核心价值得以确立,学校文化基本形成,要求我们教科室主任在实践层面从微观入手,以我们的行动带动教师行动、触动教师思想、引领文化方向、规范工作常态、优化育人环境、实现课程功能,以行动助推内涵式发展。

一是要注重提升德性素质,践行“爱满天下”。爱与关心、公平公正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德性素质的基本要素。爱与关心,就是树立“全人教育”理念,把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以塑造学生健全、和谐的人格。要想真正做到有教无类、“爱满天下”,就得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其合理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公平公正地处理学生学习与生活事务。教科室主任要带领教师解读教育的本真意义,深入师生宣传学校文化理念,推广学校核心价值,树立爱心、信奉公平,信仰理想教育,树立教育精神,养成高尚的德性素养,实践“爱满天下”行为。教科室主任要和教师一起研究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策略与方法,交流对公平公正的认识,设计服务学生的机制与途径,提高执行力,实现关爱与公平公正的理性实践。

二是要构建质量文化,形成管理决策合力。提高教育质量,要以管理为纲,以学习为网,形成常规管理和分析决策的合力。教科室主任要配合教务处,搞好教学管理,规范教学常规,对教务处形成的管理材料进行分析处理,确立“事实告诉真相,数据说明问题”的工作理念,用理论与事实提供决策咨询,用理性与经验指导教育教学,用思想与研究指导专业发展,用文化与规则优化教师常态。教科室主任要带头加强教学过程指导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对学业检测的数据进行理性分析,以服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推动教育内涵发展。

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篇3

关键词:人文素质,队伍形象

 

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科学、理性、人道等人文精神,关注民众生存状态,注重民众生活需求,倡导以人为本,创造优良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时代的主旋律。而要使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全社会得到根本性深入和发展,切实使全人类共同努力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升社会民众的个体素质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人们的人文修养和人文素质是根本。同样,具体到一个单位或群体,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创建行业文明,构建和谐群体,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是行业健康和谐发展之基本。

纵观东营公路的整体发展,多年来始终走在全省公路系统行业文明建设的前沿,在全省公路系统开展的争创“公路杯”竞赛活动中,曾创下了“十连冠”的辉煌业绩。论文参考网。东营公路,在全市、全省公路系统成为了典范,成为了亮点。作为东营市委市政府也曾多次号召全市各行业向东营公路学习。回顾历史,东营公路所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无容置疑,令东营公路人自豪。然而,换一个角度看,其实,这对我们公路行业来说,无疑是提出了更严峻的考验。高处不胜寒,东营公路成了大家的聚焦点,人们的目光更多的看向了东营公路和东营公路人,特别是在人们越来越讲究事务发展过程的细节的今天,人们衡量公路行业的标准和要求在潜意识中更加挑剔和严格。典范自然要有典范的特别要求。因此,我们要想始终树立和保持东营公路在全市各行业、全省公路系统的先进形象,就必须从各个方面倍加努力,不断提升公路行业的新形象,不断创新创建文明公路行业工作的新构架,多渠道,广内涵的探讨和加快东营公路全方位的发展思路,使之真正成为大家的典范。在当今时代,不进则退。而要真正使东营公路稳步健康的向前发展,成为时代的亮点,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努力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加强公路干部职工人文文化的培养教育,不断提高个体和群体的人文修养与人文素质,全面提升公路行业的整体形象。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

1.创新行业文化构架,拓展行业文化内涵

作为一种传统习惯和惯性思维,当我们提到干部职工队伍的素质提高问题,便会马上联想到政治教育,科技与业务学习,学历再教育等等这些在人们思想中已经长期形成的一种固有的基本框架和内容,作为这些内容和形式,长期以来在各个行业和群体中已经转化为机械的运用或者互相套用着而沿袭下去,内容相近,循环往复,方式方法陈旧单调,几乎是一成不变,缺乏改进和创新,并逐渐开始失去了对人们的吸引力。当然,还有就是被认为很重要而且被普遍运用的另一重要形式,那就是职工文化生活,或者叫职工文体活动,但不论怎样称呼,就目前从各个行业和团体对职工文化或行业文化的理解与运用来看,形式的运用和内容却依然是简单单一的,而且,多是一种流于形式或“急用急救”、“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活动需要而存在着,趋于表面化的东西多,缺乏深度、广度和内涵的东西,同时,由于各自情况的不同、行业特点或受于某种条件的制约,可以说是多于作表面文章而不注重其内涵的丰富性的简单实用主义,只能说是一种内涵单一的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冠以“职工文化”的美誉而已,根本谈不上“文化”,以致形成了职工与参与者均处于一种麻木与应付心态和拿来主义以及见效慢、效果缓、作用甚微的现象,似乎是很难从本质上达到预期的目的,无法适应发展的需要。

我们不妨回忆或展望一下周围行业和团体,在目前的职工文化生活活动中,其占主体形式的无疑就是体育类的项目活动、歌咏会、知识竞赛、舞会、读报栏等等几种形式主体,而缺乏的不仅仅是形式和内涵的丰富,而是作为对人们进行意识化教育、真正起到对思想触动性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匮乏。论文参考网。在这里并非是说这些教育不重要或者已经落后,他们依然是队伍建设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是一个时期以来的主体。但是,形式的运用和内涵却需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时代的发展需要而改变,不断改革创新,使之永葆推动行业发展的时代活力。尤其是作为在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时代主题的现实社会背景中,这些是无法全面适应和满足人文教育和人文素质的提高的需要。论文参考网。而要切实加强和注重人文教育,提高人文修养与人文素质,就要不断扩展教育内容与内涵,实行行业文化内容的不断创意创新,推进职工教育和行业文化建设形势与内容的不断前进与更新,把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与培养大幅度的融入进来,加大能够促进人们的意识改变的意识类的精神文化形式和人文文化作为新时期队伍素质教育与培养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倡导一种精神容易,但真正培养和使大家从精神意识中切实进入这种精神,处处体现,是需要人文教育来完成的,是要靠人文素质的整体提高来体现的,一种精神意识的教育和体现。而要实现这种转变,就要从创新行业文化构架上下功夫,从丰富行业文化内涵上深切入和创新改革,从而实施人文精神的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

2.提高人文修养,实现人文知识的意识性内化

人文修养,是人的行为、品质等方面具有人文色彩的修养,包括政治修养、伦理道德修养、知识文化修养、文明礼仪修养和艺术修养等,是人文知识内化的较高层次,是一种总的人的意识和精神的内涵体现,只有这些修养的总聚和体现,才可以说是真正较高意义上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升华。他们是内在的,是由内向外的一种透射,而并非表面的。而这些又并非是上一两堂课,读几本书,学几门知识,达到什么学历就可以具备的,是靠一种综合的吸收与文化知识的综合积淀来形成的。它对人们的仪容外表、举止言谈、处世哲学、办事能力、自身形象起着本质上的支配作用,是一种内在涵养的总表现。特别是在现在人们越来越讲究细节与过程的新思维要求当中,人文修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表现了一个人的综合素养问题,一个人的自身魅力,是一个人从内到外闪射出的人格亮点。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和提高自身人文修养,扩大和丰富知识内涵,把所学到的知识和人文知识进行充分的意识性内化,用内敛和积淀把人文知识通过感悟和实践,融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生命之中,形成为自身人格、气质、修养等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也可以说是自觉意识的表现。从总体上来看,在目前这种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当中,为了生存,为了在某一业务领域占有优势或立足之地,人们多是学习型的,把拿高学历作为了一种生存和竞争资本。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环境、特定目的性和思维意识的存在,以及急于求成的心态,很多人学了不少的知识,读了不少的书,各种本本拿了也不少,而在某种程度上,却就是很难得到大家的认可,为什么呢,其中之一就是没有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而是一味的为达到某一目标而读书,急功近利。虽然拥有了比较强的业务知识,办事、处事能力却未必上的去,个人修养未必同时得到提高。同样,有些人人文知识学了不少,但在如何使知识内化为人文修养上与意识的自觉表现上却未达到一定意义上的效果。为什么呢,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达到意识与精神上的内化吸纳,没有从根本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转化和接受人文知识中蕴涵的精神特质。人文文化表现了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生活和人生意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业观、为政观、社会道德等等,体现了反思、委婉与向善的精神因素。因此,我们不但要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学习和活动,靠集体的教育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和人文素质,更要改变单纯读书、埋头钻书、死读书、读死书和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学习目的和思想,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实践观,积极地把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在实践当中实现知识的升华,实现向提高人文修养和人文素质的转化。

3.培养人文思维,促进人文素养的升华

人文思维,是在深厚人文积淀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内隐的或外显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开放性的形象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源泉,是人文知识、人文修养、人文情感的最高升华。因此,我们要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和人文素质,培养大家建立开放性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探求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的创新提高。同样,这与一个单位和行业开展的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是密不可分的,要开展拓宽人们思维类的活动来引动大家的思维,要寓活动内容于广阔的拓展空间和深厚丰富的内涵,通过活动让大家从中展开思考,激活各种意识和理念的产生,从中获取各种思想,吸取更多的内涵和意识精神方面的知识。通过活动,使大家形成各种知识的积淀,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人文素养的升华。通过各种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深内涵的文化活动的引导,让大家养成一种善思考,勤思考,多思考的习惯,形成潜意识的总体素质的提高。而这些地完成,应该说就是靠先进的、发展的行业文化来进行,是行业文化的重要使命和新的时展要求。

通过以上我们应该说,教育方式的创新改革,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等等,同样联系到的,就是行业文化的创新改革,行业教育内涵的丰富,队伍素质教育内容与形式的转变与改进,这些,是提高队伍人文素质的主体和重要依托。个体人文素质的提高,自然也就带动了整体素质的提高,公路行业的整体形象又得到了提高和形成。

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篇4

【关键词】学校内涵;管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0

初中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关键,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当前基础教育体系中,初中教育仍然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在学校管理、教师队伍、教学研究、教育质量等方面与小学教育和高中教育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此背景下,要想使初中教育得以可持续健康发展,则必须要注重中学教育的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

什么是学校的内涵发展?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使用内涵和外延这两个概念,前者表示内容和实质,后者表示外观和形式。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发展比较注重外观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学校规模的扩张、招生规模增大、绿化面积的增大、硬件设施的更新,各种文体活动和庆典活动的举行等等。这种发展是必要的,也是学生发展的一种方式,但是发展仅限于这种方式,没有自觉的、丰厚的内涵发展为支撑,就有可能流于浅薄。那么学校的内涵发展,就应该是更注重人的发展,注重质量提升,注重管理精细,注重文化立校,注重特色和创新,注重可持续的学校发展模式。

具体来说,在我看来,内涵发展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含义。

一、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与外延发展过多关注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同,内涵发展是一种追求质量的发展。它强调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就是提升学校的“软实力”,把注意力集中在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上,使得规模与质量、效益达到有机的协调统一。

二、是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发展有粗放和精细之分。粗放型的发展主要把关注点汇集在标志性成果上,汇集在外在物体形态的改变上,汇集在最终目标的达成上;精细型发展秉承“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原则,将学校中教学、德育、教师素质提高等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注重点,在事关学校发展的每项工作上都力求精雕细琢。

三、是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内涵发展不是靠外力推动的,而是源于内部变革力量推动的一种发展,因而也就有了更多的创新的动力。正确地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与务实的关系,积极挖掘、利用、整合学校资源,将学校导入一种新的发展境地,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明确了以发展软实力为核心内涵发展,以及同以物质为支撑的外延发展的区别后。笔者认为我国的校园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时代的必然选择,那么接下来就应该深入地思考如何让才能实现初中校园的内涵式发展?

一、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题。

没有发展,其它的都是空谈。但是这种发展不能仅仅是规模的扩大、硬件投入的增加、环境的改变等,更主要的是学生素质的发展,内涵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又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现代的社会需要高质量的人才、多方面的人才,因此,作为学校,要认真分析学生实际,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学生均衡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拓宽知识面,增强实践能力,做到知书达礼、能说会道。学校要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寓教于乐、集知识和能力于一体的活动。

二、办学理念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灵魂。

办学理念的确立是基于对教育内涵的深层理解,是基于对自己学校情况的理性分析。它是校长在工作中根据自己的环境、人和时代特点,与教师、学生不断探求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符合学校自己特点的追求目标。因此学校内涵的发展,首先要从教育思想的源头抓起,我校的校长通过集思广益,形成了符合本校实际校情的办学思想,无论是办学宗旨的提炼,还是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目标、办学策略和办学特色等的定位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三、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所学校,要把教书育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根本的目标。因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族的优劣。要达到此目的,不仅要实现学生观念上的转变,更要让学生在具体的体艺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当然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愉悦,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重要的是在心灵上的愉悦。

四、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和保证。

领导干部是学校管理的核心。班子成员要增强履职尽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管理干部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以身作则,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觉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不断增强行政工作的凝聚力,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团队精神,努力做到个体合格、群体合拍、整体优化。

五、创新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生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内涵教育的必然要求,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其核心任务是通过挖掘教材和设计创造性的教与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机会和创新的宽松环境氛围,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勇于实验、勤于思考的探究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办学特色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活力。

谋求特色,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有了特色,学校发展才注入活力;有了特色,学校发展才有驱动力;有了特色,学校才有内涵。适应教育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开发校本课程、谋求特色发展,以“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理念,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应该立足本校实际,在现有办学条件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组织本校活动,开拓本校课程,学校可开设“书画演练”、“手工制作”课程和组织“体育健身”、“科技创新”、“读书采风”、“艺术表演”、“板报橱窗”、“校园网讯”等活动小组开展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当然,我们在谋求特色、实现学校快速发展的时候,必须尊重学校实际、尊重办学传统,要立足现有特色、强化现有优势,尊重事实,科学发展,合理发展。

总之,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内涵发展作为支撑,内涵式发展具有多个方面,但笔者认为,目前只要抓住这六个关键点,持续实施,合理推进,逐步实现“十二五”教育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将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陈飞《初中学校内涵发展的管理策略研究》

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篇5

 

高等教育的质量评价活动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质量保障体系是否完善决定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高等学校必须在评估参与主体、评估重心、评估内容及评估方式等关键环节实现转变,在完善评估机制的同时,推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建设,实现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的跨越式提升。

 

一、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现状

 

(一)本科教学评估发展概况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高校已进行过多次本科教学评估。其中2003年到2008年持续开展的本科教学评估对各高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评估是在高校连续扩招的背景下进行的,很多高校办学理念不明确,内涵建设弱化,片面追求发展规模。此时进行的教学评估是促进高校发展的手段,评估结论目的不是用于排名。但此次评估最后的结果以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作为结论,有些高校就据此做了排名。其实这是对评估的误解,淡化了评估的真正目的。

 

本科教学评估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理论的制度化,也是高等教育评估实践的行动指南。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追求是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政策的内在诉求。”每一轮教学评估根据其不同的要求,对高校的不同层面都产生了影响,而各高校对于政策的应对与理解也影响着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教学评估是对大学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进行审核,考察质量保障的结果是否达到了预定目标。高校如何科学定位,突出优势与特色,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是评估的目标所在。高校应围绕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根据实际情况准确确定发展目标,推动内涵建设,形成自身发展特色。

 

(二)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出台背景

 

2011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提出对高等学校进行分类评估,评估包括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对2000年以来未参加评估的新建本科学校进行合格评估;参加过评估并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学校进行审核评估。这表明,审核式评估已经纳入我国高等学校的评估模式。审核评估不是直接评估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而是“通过评估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来间接评估教育质量”。因此从本质上讲,审核评估就是对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评估。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等政策出台,进一步强调审核评估的指导思想是“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切实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本科教学水平是开展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的根本目的。与以往评估不同的是本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加上关键词“审核式”。审核式评估是新型的评估模式,评估的根本目的不是为学校划分等次,而是监督教育教学过程,达到保障教学质量、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开展科学的教学评估对于推进高校教学改革,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形成发展特色有着重要意义。本科教学审核式评估坚持主体性原则,发挥高等学校的主体意识;坚持目标性原则,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多样性原则,鼓励学校个性化发展,关注内涵与质量的持续性提升。

 

二、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辨析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育质量内涵发展的误区

 

1.发展主体模糊,同质化现象严重。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的外延式发展已经发展到一定界限,高校普遍注重扩大规模、扩招生源。本科院校增设新专业;博士、硕士授权单位增加学位点;高校行政机构越来越庞大臃肿。但高校的个性与特色发展很不明确,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

 

2.价值追求异位,培养目标不明确。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变得模糊而不确定,工具化、适用化追求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导价值,其根源在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不确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各类高校应有不同的价值导向,高等教育不能单纯地以学术指标作为追求,但是高等教育也决不能等同于职业培训,科学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根本。

 

3.质量管理队伍薄弱,内部质量监督不力。尽管教学中心地位是各高校一再坚持的理念,但实际上,由于高校的考核机制与奖励机制对科研业绩的倾斜使教师更注重于学术研究,对课堂教学的投入度不足。同时从学校教务部门到院系基层教学管理人员参差不齐的素质也影响了管理的效率,教育教学内部质量监督执行力不够。

 

4.质量标准不明确,保障机制不长效。很多高校对教育质量观认识不足。比如片面的以就业率作为教学评价指标,质量标准不明确,质量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在应对教学评估时有全民皆兵的紧张氛围,但评估结束后,又回到平常的教学运行轨道,质量管理机制缺乏长效性。

 

(二)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的意义

 

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发展的目标和重心已有了很大的改变,已由原来的增加高校数量转向提升教育质量,由注重规模建设转向内涵建设。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教育质量的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对教育质量内涵建设有着重要意义。高等教育质量是“衡量高等教育水平高低的尺度,质量管理是学校管理、维持与提高质量的方法”。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注重在拥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包括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工作适应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既具有高智商,又必须拥有高情商。在这样的时代诉求下,高等教育质量诉求也必须适时的调整、改善与创新,做到与时俱进。高等学校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教师主体地位,坚持改革创新。切实保障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这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质量意识是做好质量内涵建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有了对质量内涵建设的认识自觉,才能在制度建设、过程管理中实现效率。

 

三、审核式评估对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的推动作用

 

(一)评估指标体系由单一转向多元,充分发挥高校主体作用,实现高校个性化发展

 

高校实现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项基本职能,关键在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在高校发展的不同阶段,质量标准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多元化的指标体系,这样才能尊重学校个性,做出合理科学的评估。

 

审核式评估以高校自评为基础,评价标准由单一转向多元。审核项目有: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及自选特色项目,审核要素24个,审核要点64个,都没有设置具体统一的标准。审核评估坚持的主体性原则就是以学校自我评估为主,学校充分发挥主体性地位和作用,这与以往评估采取的统一标准要求有着根本的区别,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可以坚持自身的主体性原则,自我检验、自我评价。评价指标不是硬性指标,高等学校要建设、完善好符合学校自身定位与发展需求的质量标准,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评估方式由等级评价转向分析评价,改革评估机制,完善质量保障体系结构

 

上一轮教学评估最终以优秀、良好、合格对被评估的高校做了结论性评价,这是对高校办学质量的等级评价,在客观上呈现了办学的实际水平,但评估结束之后,各高校是否针对评估结论做出相应并有效的制度改革与建设,就没有完整与科学的跟踪分析,评估有了结论,但结论只是装进了教育主管部门的抽屉,评估的目标与意义应该说没有完全实现。这种闭合式的评估方式确实存在弊端。

 

通过评估得出结论是对教育效果的判断,是在教育过程结束后进行,区分优劣,分出等级。评估结果主要是为教育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审核式评估注重的是过程管理,由总结性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通过评估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达到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评估方式由等级评价转向分析评价,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估,评估结果主要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本科教学审核式评估就是改被动评估为主动评估,推进高校自我评估,从而在自我评估过程中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三)评估重心转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完善质量标准,关注质量内涵的持续提升

 

上一轮教学评估主要在评估学校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办学声誉等,是以学校为重心的评估。本轮审核式评估的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情况进行评价”,重点评估“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评估重心都指向人才培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准确确定。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实际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标准,不能片面地以就业率、考研率作为评价指标来衡量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最重要的维度是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评价高等教育质量不能以招生规模、办学条件等外延式发展指标作为标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价的首要标准,高等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最终落实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这样高等教育质量内涵才能持续提升。

 

(四)评估参与对象多元,促进质量管理队伍建设,提升内部质量监管能力

 

在上一轮教学评估中,高校是被评估的客体。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既是办学者,又是监督者、评估者,不利于全面地了解社会、学校、学生、教师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审核式评估的过程是开放式的、建构的过程,评估要真正发挥实效,要在多方了解、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尤其要注意到学生的表达与诉求,才能真正意义上根据社会与学生的需要提供优质的高等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内涵建设不能仅靠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行政部门,他们是管理制度的制定者,但是在教学运行实际过程中,教师、学生才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主体。此次评估审核项目中的师资队伍、培养过程、学生发展等,就是以教师与学生为主体的评估项目,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交流与合作,加强沟通与对话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管理者应坚持目标引导,合理构建目标管理体系;加强过程管理,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重视绩效激励,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教师应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在纳入管理体制的同时,坚持学者精神、育人理念;学生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实现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五)评估体系多元化,提升评估主体的积极性,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长效机制

 

评估体系多元能促进各评估主体发挥相应的作用。以评估专家的组成为例,评估中心分别建立专家库与教学状态数据库,审核评估工作平台是开放与共享的,利于评估工作的高效运行。本轮评估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因此高校既是评估客体,也是评估的主体。一些高校设置的教学质量管理处及评建工作办公室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内部保障机制可定期开展学生评教、同行评教评学、领导督导评教评学等活动,重在对学校教学过程进行管理监督,积极开展自评,为结论性评估打下基础。

 

决定高等教育质量内涵的因素有很多,师资队伍、科研能力、地方资源等等都是决定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审核评估不仅仅局限于对高校的教学管理过程进行评估。审核评估要素中涉及的教师发展与服务、社会资源、第二课堂等,就是把推进质量内涵建设的多种因素纳入评估的范畴。同时高校应注意建立与不同层次、不同地区高校的联系,并拥有国际化视野,这样才能在开放的理念中办学,推动构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长效机制。

 

作者简介:

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篇6

关键词:体育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内涵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243-01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从广义的定义来讲是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从狭义的定义来说指人文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人文”一词,最早见之于古籍《易经》,其中说到“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们所说的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等影响,通过自身努力养成的稳定的、长期起作用的基本品质和素养。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门重要的学问。做人的根本所在在于个人品质的培养,发展人文素质就是要学会如何做人,正确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自我存在的价值,不仅要发展人性、完善人格,还要启发人们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智慧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在高校提倡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去影响学生,去教会学生怎样做一个有修养、有内涵的人,为其以后就业提供保证,也为其完善人格,发展自我提供必要的支持。

二、体育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影响

体育教育即狭义的体育,俗称“小体育”。它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体育是提高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与保证,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和重要性日益突出。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性质也越来越鲜明。在现代教育形成的过程中,体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进入学校并在学校中逐渐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学习对于人的发展所具有的多方面价值。

人文素质教育是传承古老中华文明的迫切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天、地、人三学,文、史、哲三科合构而成。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人文精神,与加强学生人文教育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也趋同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人文素质教育就应当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基础,这些优秀的文化对青年思想感情的熏陶,对精神境界的提升,对创新能力的拓展,对古老文明的认识,对民族精神的凝聚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样的教育才不会失去根基和底蕴。以人为本,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我教育意识,在传统文化中就有古代知识分子“严于律己”、“自强不息”的传统,通过“内省”来提高道德修养的做法。借鉴这样的理念,我们把学生作为主体,把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作为有效途径,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达到,但是最直接、最好的形式莫过于体育教育。从体育教育的内涵分析,体育教育主要包括体育知识的传授、运动能力的培养、体育美学和体育精神的陶冶。然后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所以,作为体育教育而言在对这些素质培养中起着长期的、全局的、基础性作用。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勇敢、顽强等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与人文素质教育目标是相吻合的。所以,高校体育教育对人文素质的影响是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要提高素质、完善人格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只有在体育教育中坚持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体育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在整体教育中的作用,才能发挥体育教育对促进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才能不辜负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三、结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大教育观念确立的背景下,人们已经充分的认识到在体育教育中渗透富有时代特点而且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素质教育,必定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以及情感上的支持,作为高校要提倡体育教育教学实践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体现体育教学的人文性,点点滴滴影响学生。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多思考,让学生通过对体育学科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上的理解,培养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高校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振槐.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DB/oL]

.cn/o/2004-08-30/05433529060s.shtml

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篇7

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地和聚集地,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增多和招生规模的扩大,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量人才,但是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1]面对问题和挑战,党和国家积极调整高等教育的方针与政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明确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2],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应紧跟时代步伐,着力于内涵式发展,提升高校教育的质量。

教育发展分为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外延式发展注重“量”的扩张,而内涵式发展则注重“质”的提升。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抓住教育的本质属性,以优化教育的内部结构与要素作为发展动力。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阶段重视外延式发展,在规模上不断扩张,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突显,培养的人才质量下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十二个年头的今天,内涵式发展变得尤其重要,成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

2.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

2.1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把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地方高校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地方经济发展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来源。地方高校教育质量的下降,直接导致人才质量的降低,从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间存在结构性失衡,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找不到理想的人才,供与需的矛盾不断扩大,并由此引发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团结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成为部分社会问题解决的源头所在。

2.2学校发展的需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教育由于规模扩张导致教育质量下降,而教育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提升成为了当前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由于规模的扩大,而师资队伍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教育资源供给紧张,学校管理难度加大,学校自身竞争力也随之下降。更有部分地方高校片面向综合性大学靠拢而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脱节,缺乏自己的特色与个性。地方高校要有良好的发展,就必须提升自身内涵,发展自身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

2.3个人发展的需要。批量式生产的教育,使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越来越多的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毕业即失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读书无用论”再次兴起。埋头苦读十几载,怀着满腔热血期盼着毕业后能在社会中有所作为,却被残酷的现实泼了一瓢冷水,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大学的职能有三,一是培养人才,二是发展科学,三是为社会服务。很多高校及教师重科研、轻教学,而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的教学实现,学校和老师对教学的轻视势必导致学生发展水平的落后,大学的职能无法充分实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内涵式发展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目的,使学生实现自身生命可能性,实现个性发展,实现其人生价值。

3.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3.1适度规模发展。高等教育的稳定发展和适度规模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基础。教育的发展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没有经济的支撑,教育无法实现良性发展。适度规模的“度”既指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也指教育自身所能承受的程度,又指就业容量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基数状况。只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现有教育资源条件来统筹高等教育的发展,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数量与质量、规模与效益的协调发展。

3.2优化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方式、比例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形式。为了使高等教育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必须认真研究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理组合方式和比例关系。因此,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层次、科类、形式和地区结构,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3]

高校内涵式发展要求其教育结构的内在合理性。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需要,改革传统高等教育象牙塔式的结构,跳出盲目求大求全的怪圈,实现教育结构类型的多样化。另一方面要遵从教育和市场规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人力资源的供求状况,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3.3加强师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关系着整体的教育质量和高校的发展。地方高校在进行内涵式发展中,要把加强和提高教师能力和素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只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为高校内涵式发展保驾护航,采用“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教师能力和素质,努力创设出“留得住、用得了、能发展”的良性发展模式,尤其是为青年教师和拔尖人才提供快速成长的发展通道和晋升机制。

高校教师不仅要有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更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和高水平的学识影响学生。近年频频爆出的高校教师性侵女学生事件,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的形象,影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信程度。学术造假、学术抄袭事件也影响了良好学术研究氛围的形成。

3.4重塑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之魂,是大学发展的精神引导和精神支柱。大学精神作为一种理念,既具有永恒的持久性,又具鲜明的时代特征。大学更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必须以新的内涵体现现念,实现从外在目标的重视向内在目标重视的回归。

大学精神应彰显人文关怀,突出科学理性。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选择热门、好就业的专业,学习期间热衷于各种考证、学习“有用知识”,教育趋于功利主义。我们的大学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使命,就必须在教育中体现人文精神,注重“完整的人”的培养。大学精神中的科学理性,更多的表现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未知世界的不断探索。“发展科学”作为大学的职能之一,理应成为高校师生共同的责任。科学研究不只是为了科学文化的传承,更是为了发展,因此,在科学研究中应秉持理性,坚持创新,引领未来社会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篇8

论文摘要: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内涵建设,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专业建设,创新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自1998年开始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以来,高职院校的数量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现已初步形成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同时,高职办学特色不突出,定位不明确,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从扩大规模转向提高质量,更加注重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应从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职业道德建设等方面人手。

一、加强专业建设,搭建内涵发展的平台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的核心。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要、吸引优质生源、提高就业率的首要环节,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且关键因素。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专业设置雷同,不顾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实际,追逐热门专业,缺乏特色;二是没有主动对接市场需求,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专业设置滞后;三是缺乏总体规划,专业之间联系不紧密,缺乏长远规划,专业设置没有考虑到未来的社会发展。

加强专业建设,推进内涵发展,就应遵循专业建设规律,根据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以市场为导向,高职院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树立市场意识,注重市场分析,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主动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专业设置要经过科学论证,不可随意设置,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处理好专业调整和相对稳定性的关系。要通过整合、交叉渗透等形式,实现对传统专业的提升和改造,使之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二是在专业设置上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强化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不能贪多求全。重点建设具有行业特色、区域优势和市场需求、前景看好的专业,建设与本地及周边地区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形成优势专业,打造特色专业,做到特色鲜明。对于没有发展前景的落后专业,该淘汰的坚决淘汰;对于有发展潜力、社会急需的专业,就必须抓住时机,大力发展。三是从本校实际出发,要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专业招生规模、教学改革协调一致,不能出现脱节。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教学、师资、设施优势,保证质量。

“让职业院校的骨干专业产生‘名牌’效应,正是职业院校增强生存与发展能力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发挥专业的综合优势,建设精品专业,打造专业特色和品牌,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并以点带面,从而增强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实力。

二、创新培养模式,拓宽内涵发展的途径

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先进的培养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征不鲜明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学与企业之间关系的不紧密。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零距离对接”是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内涵建设的重要途径。借鉴世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思想、理念、手段与方法,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世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有四种培养模式:德国为主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美国、加拿大为主的以市场调节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英国、澳大利亚为主的以市场调节为主导、国家主管的职业教育模式;韩国、日本为主的以职业学校为特征的职业教育模式。因此,要实现高职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就要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模式,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的实际,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产教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推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可以从五个方面人手:一是“订单模式”,即根据企业对人才需要的质量和数量,与企业签订培养协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知识技能结构、课程及规模,有目的地为企业培养岗位职业技能过硬的高技能人才。二是“2+1模式”,即学生在校内学习两年,在企业实习、实训一年。三是“工学结合模式”,即理论与实践相互交替,企业全程参与育人过程,学生具有双重身份,采取学分制、弹性学制教育管理制度。四是“定向模式”,即针对艰苦行业、特殊行业特点,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五是“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即校企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研究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实训教学基地,制定双方技术合作计划,实现学校与企业的紧密结合。推进校企合作,必须使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参与者找到校企联合的结合点,都能从中得到利益,体现“多赢”,这是“校企结合”办学模式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应主动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以本地的行业、企业为依托,共同构建具有各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内涵建设的途径。

三、加强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建设,夯实内涵发展的基石

提升学生能力是全球化时代职业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高职教育多年来一直沿袭普通高校学科式课程模式,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构成的知识型课程体系,过于知识化和学问化,强调课程的学科性和系统性,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这种课程体系既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也不利于形成高职教育的培养特色,忽略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性,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去甚远。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知识型课程体系,按照能力为本的要求,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课程模式。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体现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定性分析,确定职业岗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有针对性地确定相应的课程体系。二是从职业岗位的现实和发展需求出发设置若干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对应若干教学单元或基本内容,并分解每个教学单元里的知识点、能力点,据此对教学内容的主体和层次定位,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三是课程设置要考虑工作岗位所需知识、技能的完整性而非学科系统的完整性,把握各教学模块内在联系,同时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删除不必要的推导、求证过程,以强化教学的针对性,始终以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四是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理论教学应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内容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突出产学结合特色,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并尽可能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接轨。

总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课程设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形式多样的课程为保证,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办学特色与核心课程相结合,建构科学的课程体系。当然,课程体系设置不仅要反映市场要求,而且要在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体现必要的前瞻性。

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突破内涵发展的瓶颈

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双师型”教师缺乏。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在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在于建立一支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素质,能熟练教授本专业课程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指导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学高”,还要“技高”,这是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队伍提出的必然要求。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是高职院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实施内涵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经费投人,建立专业教师实践培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和参加有关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二是要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引进高级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师中去,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结构。三是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树立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聘请企业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高级技工等专业人才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功能,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四是要建立相应的“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政策。坚持“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的用人方针,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五、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内涵发展的品质

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篇9

关键词:英语专业内涵式发展策略

一.内涵式发展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果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英语语言教育算起,我国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以下简称“英语专业”)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初期,“英语热”席卷全国,英语专业迎来了发展的巨大历史机遇,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众多高校,招生人数节节攀升。英语专业2003年招收本科生87,808人,2004年招收102,388人,居所有普通本科专业招生人数第一位。截止2007年,全国开设英语专业的高校超过900所。[1]英语专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满足了市场的人才需求,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批语言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英语专业在专业点和学生数量上的激增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英语专业师资和设备的数量与质量无法满足学生激增的需要,造成人才培养质量下滑;英语专业发展由于缺乏规划,导致其地域发展不平衡;各院校英语专业的定位缺乏特色,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严重;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课程标准亟待确立;课程结构不能有效地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尚待优化等等。这些问题更突显了如何处理英语专业发展中数量和质量两者关系的重要性。党的十报告站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起点上,对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其中“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出路,对我国高校各学科、专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当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正面临改革开放以来“粗放型”发展带来的毕业生数量大、就业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必须靠转换发展方式来实现。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只有变外延式发展为内涵式发展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英语教育发展之路。

二.内涵式发展以理念、制度、文化、结构、质量和效益等为指征

内涵式发展是发展范式的一种,它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发展的原动力,是一种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范式。“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是常常被人提到的两种发展范式。“内涵”和“外延”是逻辑学的两大范畴,是“概念”的两个基本属性;“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特征的整合,即事物质的质的规定性;而外延是指具有概念该属性的对象的范围与数量,它说明该对象“有哪些”,即概念的量的规定性。“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也可以从隐喻学的角度来理解,所谓“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方面的发展;“外延式发展”是注重具有相同性质的同类事物的量的积累的发展范式。“内涵式发展”是通过事物内部的改革、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高从而提升事物的发展品质;“外延式发展”是通过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等外部形态与要素的扩张。“内涵式发展”不能等同于“内涵发展”。从逻辑联系上看,“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是相对应的。“英语专业内涵发展”是指“英语专业”这一概念的内涵的深化与发展;“英语专业外延发展”是指“英语专业”这一概念的外延的拓宽与延展。因此,“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的提法仅仅是借用了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两个基本特征来说明事物发展的两种形式或路径,两者在内容上并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影响高校英语专业发展的因素有理念、文化、政策、环境、数量、规模、结构、速度、条件、质量、效益等。而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范式,所以高校英语专业内涵式发展不是以专业点设置的数量、学生的规模等表面指标为特征的发展范式,而是以理念、制度、文化、结构、质量和效益等内在因素为指征的发展范式。其中质量和结构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素。[2]

三.内涵式发展视阈下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发展的策略

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原动力的发展范式。高校英语专业内涵式发展的内容包括思想、理念、制度、文化、质量、结构和效益等。其中质量和结构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素。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就要重质量、重规划、重特色、重制度、重结构等。

第一,内涵式发展重质量,英语专业发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

质量是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质量是学科、专业发展的生命线。因为社会对某一专业的评价、学生对某一专业的选择、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专业的发展质量。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必须切实把提高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采取得力措施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重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英语专业的发展质量应确立市场标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各高校英语专业的定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英语人才培养的特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语言实践能力,同时能够完成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建设的使命。只有这样,英语专业才能摆脱由于学生就业率低而被“红牌警告”的尴尬局面。同时,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要考虑多样化和避免用一个统一尺度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英语专业分布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各高校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质量标准也应该多元化。

第二,内涵式发展重规划,英语专业规划要科学布局要合理

英语专业规划是语言规划的一部分,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对于语言规划都给予极大重视,因为这涉及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安全和国内稳定等重大问题。美国历来把外语教育和国家安全联系在一起,早在1958年就有针对性地提出国防安全法案,把提高外语教育水平视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3]英语专业规划要做到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就要在立足国情、了解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现状(如英语人才需求、人才分布、各专业建设、师资状况等)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战略进行整体部署。具体而言,可从纵向方面制定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对英语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目标等进行合理规划,出台相关专业教育政策和规定。从横向方面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院校、不同阶段的英语人才需求以及教育发展现状,明确相应人才比例及规范要求,以免产生人才失衡与质量滑坡问题。同时要处理好英语专业同其他语种的布局,形成与其他专业语种和谐共赢的格局。同时要慎重对待英语翻译专业(2006年开始试点)和商务英语专业(2008年开始试点)等英语衍生专业,理顺英语专业和这两个专业的关系。[4]另外,还要注意高校英语专业的共时与历时的布局,处理好英语专业与大学外语、高职高专、基础教育外语之间的层次性和一体性问题。英语专业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之间的有序衔接问题也应得到充分重视。

第三,内涵式发展重特色,各类高校英语专业要有各自特色

特色发展是内涵式发展的显著特征。近十年来,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规模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存在着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结构趋同现象,一些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也片面向综合性大学看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没有特色,缺乏个性。经济发展、市场需求迫切要求高校英语专业从千校一面转移到个性化发展的思路上来。特色立“业”(专业)、特色兴“业”应成为各层次、各类型高校英语专业发展共识和追求目标。各高校英语专业要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有一定传承,突出特色,找准自己的定位,办出具有特色的英语专业。譬如重点综合院校和外语类院校要拓展专业视野,培养精英型、通识型、国际化人才;师范类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英语师资;财经类、理工类院校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高职高专主要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同时各校的全日制英语专业教育与自考、成教、网络英语教育,以及大学英语教育等亦应均衡发展,从而避免产生各高校专业定位相似、人才缺乏特色甚至“同质化”的现象。[5]

第四,内涵式发展重制度,英语专业课程标准要确立

制度建设是内涵式发展取得成效的保障。制度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制度问题问题往往是事关全局的问题。同时,课程活动的本身就是一个关涉诸多不同的行为主体、组织机构和各种规范的复杂的系统,一切课程活动都必须在课程制度规定的框架内开展。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标准,是对英语专业课程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计的总体性规定,是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教科书编写等方面的基本规范与标准体系;它对英语专业的课程改革具有定向性、规范性和标准性的重要意义。制定英语专业课程标准应对人才培养规格、教育内容、学制、师资、教材、图书资料、实验室、实习基地、教学经费等方面予以规定。其中人才培养规格注重多样化,主张不同院校根据学科定位和社会需求,在应用型、应用研究型、研究应用型、研究型中选择一个或多个培养规格;各类人才在素质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方面要求有所不同。英语专业的课程标准的制定要考虑到整体与个体的协调、地域差异和我国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现状,还要摆脱“工学模式”和开发人员单一、对立对课程标准研制的影响,[6]使我国英语专业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更加稳步、有序地发展。

第五,内涵式发展重结构,英语专业课程要优化

我国英语专业教育除了在宏观上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调整专业分布之外,还要注重英语专业微观结构的优化。这种微观结构就是指英语专业的课程结构。所谓课程结构是指高校某一特定专业为了达到其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各类课程的构成要素及其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首先,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在达到教育部有关大学公共课课时要求和总课时数的基础上,可以因地制宜开发与开设与地域文化、地方经济建设关系密切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课程自,协调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开设各类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实践课程)的同时,注意各类隐性课程的建设,如观念性课程(校风、教风、学风、教育观、价值观、知识观等)、物质性课程(校园环境、教室环境等)、制度性课程(学校管理体制、班级管理制度等)、心理性课程(师生关系、学生心态等)。其次,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处理好工具科、社会科、自然科、体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要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处理好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和实践课的关系。

四.小结

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规模扩张和数量增加的粗放式发展后正在转变发展方式进入内涵式发展和改革的深水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也正在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注重专业发展的质量,不断提升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要对英语专业进行科学规划,使其在学科和专业的布局上更加合理;要对各类高校的英语专业进行分类、分层,使不同类型的英语专业有独特的专业定位和特色的人才培养;要尽快开发英语专业的课程标准,确立其在英语专业发展中的课程发展指导地位;要对各类型的英语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优化,使其更加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总之,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只有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才能顺应时展的新要求,才能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部网站http://moe.go

/publicfiles.

[2]宋新克.论内涵式发展理论视阈中应用型高校eSp课程设置策略[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5(1).

[3]胡文仲.关于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1).

[4][5]戴炜栋.我国外语教育6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外语,2009(9).

[6]宋新克.从非正式制度文化的视角看英语课程标准研制中的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4(3).

注:英语专业,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英语专业是指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前者是后者的简称;广义的英语专业是人们对英语类专业的统称,涵盖了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翻译专业等以英语语言为主要学习对象的专业。本文“英语专业”是狭义上的英语专业。

素质教育的根本内涵篇10

关键词:赢在终点;素质教育;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1)11-0253-0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而高等教育价值作为具体的历史性概念必然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的转型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在新的现实条件下需要我们对其再认识、再反思。那么,高校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什么?这是我们在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实践表明,高校素质教育的本质不是让学生在教育的起点或过程上多么优秀,而是在人生终点上多么成功。高起点,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到达理想的终点。调查显示,1977年至2008年32年问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中,没发现一位是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在教育中,一味地、过度地追求高起点,不仅不符合事物发展的不平衡规律,还会造成基础扎实、创新不足,赢在起点、输在终点的强烈反差。赢在终点是真正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内在规律、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现状和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价值取向,现实意义重大。

一、赢在终点的教育学内涵

1.赢的涵义

《说文解字》上指出“赢,贾有余利也。”不难看出,“赢”起初是指商业往来中的获利行为。可见,“赢”的教育学内涵之一,是指在不额外增加教育投入的前提下提高教育成效,使教育投入能物有所值,甚至能物超所值。《现代汉语词典》还指出了赢的另一层含义,即“胜(跟输相对)”。也就是说,赢还具有比较意义,是和另一参照物比对的结果。我们认为,教育学上的“赢”主要有两个参照物:一个是把他人作为参照物,看能不能优于他人;一个是把自身作为参照物,看能不能战胜自己。我们倡导后者,即战胜自己,发挥自身最大潜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是简单地通过把他人作为竞争对象来获得前进动力。正所谓“胜人者力,胜己者强”。当前,“赢”在社会上更多地界定为成绩的高低,我们认为这是对“赢”的片面解读。

2.终点的涵义

《广雅》云:“终,极也;终,穷也。”《现代汉语词典》指出“终点,一段路程结束的地方。”不难看出,“终点”是一个基于时空意义上的相对概念。我们认为,“终点”的教育学内涵有三个层面:一是教育对象所接受的单个教学活动或某一教学阶段的结束;二是教育对象接受学校教育过程的结束;三是教育对象生命终结之时其人生目标的实现度及其对人类历史的贡献度。其中,前两个层面的内涵是“形而下”的,第三个层面的内涵是“形而上”的。从教育学上界定“终点”,我们倾向于其第三个层面的内涵。

3.赢在终点的内涵

终点与起点是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赢在起点,不等于赢在终点;输在起点,一样可以赢在终点;片面夸大起点的决定作用,必将导致“宿命论”;决定学生赢在终点的主要因素不是起点如何,而是学生的终点意识、价值观、理想和思维模式。赢在终点形象地揭示出人生就像是在百年的人生跨度中进行的一场马拉松式赛跑,并非单纯指一时、一事、一地之功,而是一个动态的、呈螺旋式上升的漫长过程。在这场马拉松式赛跑中,不仅是看开始谁跑得早或跑得快,而是看谁先到自己的终点或谁的终点更远;不是看谁在过程中更突出,而是看谁在终点上更优秀;不是看谁的基础或先决条件好,而是看谁能百折不挠、百胜不骄,不抛弃、不放弃,坚持到底。

总之,赢在终点具有丰富的教育学内涵,是评价素质教育成败的新论断。把赢在终点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体现出高校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反映出高校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指明了高校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高校在新时期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赢在终点”的教育学功能

1.利于高校形成育人新理念

以赢在终点作为价值取向,利于高校形成育人新理念,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和系统培养学生,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不分类别、不设门槛培养学生,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全面培养人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确立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重点突出地强化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差异化培养人和培养有差异的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挖掘学生的潜质,有侧重地培养学生,提升学生的个性特长。

2.利于高校教师优化施教行为

充分认识了赢在终点的教育学内涵,高校教师对高等教育会有全新的认识,对自身的施教行为也会不断进行优化。一是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终点意识,鼓励大学生在放眼长远,胜不骄,败不馁,锲而不舍;二是注重用动态的眼光评价大学生,坚信每位大学生都能达到理想的人生终点,不用教育过程中学生一时的先后或输赢来定格学生的成与败、好与坏;三是注重大学生的后续发展,引导大学生通过学习书本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的习惯。

3.利于大学生可持续发展

赢在终点这一价值取向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的内在潜能,推动大学生持续发展,不断进步。一是可以引导大学生正视起点,摆脱低起点所造成的心理阴影,建立强大的必胜信心;二是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输赢,激励大学生在逆境中依然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紧盯着人生终点,不断战胜人生征程上的困难、挫折;三是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不会因输在起点而输掉希望、信念和干劲,不会因输掉一时而输掉一生,也不会因输掉过去而输掉将来。

三、“赢在终点”的教育显化路径

1.创新素质教育模式

高校应适应国家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形成高校素质教育新模式。一是分清高校素质教育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据主要矛盾确定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提高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革新教育教学方式,形成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实践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三是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注重区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点,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自主性和差异性。

2.形成动态激励新机制

韦曼(Veeman,1984)对9个国家的80多个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育的最大难题。在素质教育中,跳出“胡萝卜+大棒”的常规激励机制的窠臼,形成动态激励新机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科学界定激励的主体内容,在不同阶段用不同内容激励大学生,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在激励的坐标系上找到适合自己的点位;二是以正激励、精神激励、内在激励为主,而以负激励、物质激励、外在激励为附,充分发挥“保健因素”、“激励因素”的激励效能;三是建立多元化的、立体的、常态的、差异性的激励方法新体系,努力为每个大学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激励,促进大学生主动发展。

3.建立素质教育评价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