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1:39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篇1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财富,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源流、价值目标和观念特性上具有共通性。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需把握理想信念引领、道德自觉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弘扬和育人合力构建等四个着力点。

 

关键词:长征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4.00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4-0001-06

 

 

 

 

 

2016年10月21日,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长征精神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1]长征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旗帜。党的十八大提出和倡导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凝练而成的思想结晶,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在文化源流、价值目标和观念特性上具有共通性。深刻把握两者的逻辑关联,有助于我们将长征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一、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通性

1.在文化源流上具有共通性

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诞生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从文化源流上分析,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通性,两者都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长征精神打上了深深的中华文化烙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集中和最高体现。总书记在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2]长征集中展示了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团结友善精神、乐观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这些精神的形成无不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吸取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互助友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长征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时代的思想升华与创新性转化。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和理论根基,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寄托着当代中国人的理想和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的讲仁爱、崇正义、倡公平、重民本、尚和合、守诚信等价值观念一脉相承,延续和蕴含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具体来说,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和合、富国强民、以民为本的理念。如秦朝商鞅认为“故治国者,其传力也,以富国强民也。”儒家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道家倡导的“天人合一”、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等思想就分别与“富强民主和谐”价值观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从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也深刻印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记忆。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到“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从“不患寡而患不均”到“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从“各尽其职就是正义”到“正义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自由、平等和公正观念的认识和不懈追求。[4]而从公民层面的价值观而言,同样吸取了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精髓,相关的论述和典故比比皆是。比如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济世安民的价值理念,“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思想传统,孔子“主忠信”的道德观,孟子提倡“与人为善”等都与公民个人层面价值观的具体价值准则不谋而合。

2.在价值目标上具有共通性

从现实价值目标上看,长征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具有共通性。两者都以共产主义的实现作为最高理想和奋斗目标,都致力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劲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并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长征精神孕育和凝练的历程,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追求远大理想和目标的生动写照,多少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后来者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不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现阶段中国社会“最大公约数”的价值共识,同样以共产主义的实现作为最高理想和目标表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直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正如同志所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5]实现伟大的梦想,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实干才能兴邦,坚持才能成就梦想。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们吃菜根、啃树皮,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却越挫越勇,坚持斗争不轻言放弃。现时代我们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就要发扬长征精神中不怕困难、团结拼搏的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强大力量。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第一条就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能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早日圆梦提供精神支撑。

3.在观念特性上具有共通性

长征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属意识形态范畴,两者在指导思想上,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都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思想成果,两者都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特征;都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都具备与时俱进的开放性特质。

遵义会议之前,王明等人脱离中国实际,实行错误的军事指挥,导致红军接连失利。惨痛的教训促使我们党开始深入思考党的思想路线问题。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立场,从而找到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将中国革命事业引向了胜利。改革开放以来,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坚持中华民族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从中国文化现状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价值理念的有机统一,符合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也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二、弘扬长征精神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价值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7]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让全体社会成员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8]深入学习和理解总书记关于长征精神的重要论述,利用长征精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

1.有利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外延,对增强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提高大学生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论的深度把握是获取人民群众情感支持和理性认同的关键。马克思曾经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词义虽然简单实则有着丰富的内涵,然而现实却是诸多高校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理论阐释失语或乏力的窘境,教学内容停留于碎片化和浅表化,教学方法则呈现出抽象化和单一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渊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而在阐释过程中要与我国文化和革命传统接轨,才能引起受众的共鸣。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10]长征精神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丰富的话语资源,有助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比如大量有关长征题材的历史资料、文化书籍以及音像制品就能很好地适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中,帮助大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文化渊源的认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一词为例,在教育中可以用长征途中工农红军为挽救民族危亡,以非凡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英勇抗敌的英模事迹来进行解读,通过深入浅出、情理交融的内容阐释,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2.有利于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路径

作为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已经逐渐融入到高校校园中。因其便捷性和交互性等特点,新媒体逐渐成为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方式。长征精神的媒体宣传,为高校拓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媒体平台。比如,借用网络交流平台和网络课程,在方便快捷的互动中帮助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借助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引导大学生养成自强不息、团结合作的精神品格,用创意而又接地气的互联网思维方式继续传递长征精神。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参与度,还能在沟通反馈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接受效度。

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的必然要求。长征的革命遗址与纪念馆,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载体。高校可以引导大学生党员带头组织传承长征精神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开展长征精神志愿服务万里行活动,锻炼学生体魄、磨练学生意志,促使广大学生发扬和传承红军将士艰苦朴素、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用实际行动做红色传人;组织学生参观长征历史纪念馆,走访慰问老红军和老战士,使大学生从红军长征的感人事迹中接受红色教育。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养成,增强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有利于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精神力量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是朝夕之功,其过程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从其诞生的那天开始,就面临着各种社会思潮的质疑、批判和攻击,在高校表现得尤其集中。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任重而道远。近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泛滥,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不时遭其恶意曲解;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历史伟人不时遭其恶意丑化。历史虚无主义者“经常随意假设历史,随心所欲地虚构裁剪历史”[11],种种不实言论的涌现造成部分大学生意识混乱与迷茫。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不失时机地将新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向我国传播和渗透。在此情境下,高校教育者能否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的语境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引导“80后”、“90后”大学生抵抗错误思潮的侵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将是一次全新考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我们依然可以从那场声势浩大的长征征途中汲取精神力量。红军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抒写的不朽传奇能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荡起为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而努力拼搏的决心和勇气。具体而言,“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指引我们要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心,决不被错误的谣言所蛊惑,要树立苦中作乐的乐观心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胜的信念;“不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指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做好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指引我们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不能照抄照搬、盲目借鉴他国经验,而应当从我国实际出发,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和“同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指引我们各条战线的群众要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中华民族向世界舞台中心挺进的磅礴伟力。

三、弘扬长征精神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着力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把握以下四个着力点。

1.坚持以理想信念的引领为核心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民群众战胜困难、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精神支撑。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12]长征的胜利即理想信念的胜利,总书记明确指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13]“革命理想高于天”是长征途中广为流传的口号。正是因为拥有坚定的革命信念,独腿战士钟赤兵拄着双拐走完了长征路。红军作为一个共同体能够完成如此艰巨的历史使命,穿越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征服人类生存极限,长驱二万五千里,根本原因也在于红军具有铁一般的革命意志和信仰。

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帮助大学生思考“做什么人、走什么路和为什么学”的现实问题,明确做人的根本。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解决当前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乏力的关键。将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核心就是要帮助青年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积极引导大学生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到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过程中,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比如组织开展“大学生党员红色服务”实践活动,激励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帮助身边同学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高校要以弘扬长征精神为契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坚持以道德自觉的培养为基础

长征的生命力在于它是一种蕴涵道德自觉品行的生动实践。在长征中,红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这既是红军严格遵守党规党纪的行动展示,更是红军将士高尚品格的道德示范。长征途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把自己仅有的粮食、衣物,甚至生存的希望让给战友,而把饥饿、苦难和死亡的威胁留给自己的英雄道德模范。正是因为高度道德自觉的驱动和感召,才激发了红军将士们英勇顽强的革命斗志,并收获民心,发动人民群众一道共同抗敌。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道德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时代进步的尺度。崇德修身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而言都极其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浓缩和体现了中华民族道德素养的精髓。同志强调:“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4]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立德树人的问题,其重点还在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自觉。道德自觉主要体现为道德主体在道德认知、道德内省和道德约束方面具有清醒的自主认识与自律意识。“只有在清醒认识道德现状、注重把握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坚持以向真、向善、向美的‘内驱力’,努力克服自身局限性,避免急功近利,最终得以守望共同的精神家园。”[15]缺乏道德自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失去动力和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观念不断传入我国,部分大学生受其影响道德品质呈现逐渐滑坡的迹象。目前诸多高校反复开展大学生诚信应考、遵纪守法等教育活动,即是对大学生现实道德状况的回应。在此情境下,有必要在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坚持把以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加强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激发他们的道德自省和自觉性,从而“迈向从他律到他律与自律结合、最终实现自律的修德境界”[16]。为此,可以发挥长征精神的感召和教化功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用长征精神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辨识力。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是道德实践的榜样。要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红军长征道德模范学习实践活动,创新宣传形式,注重活动实效,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大学生的生动实践,在高校校园内营造崇德向善、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3.坚持以爱国主义精神的弘扬为重点

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繁衍和发展的精神命脉。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是我国各民族、各阶层团结一致的强大动力,支撑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荣的伟大实践。长征的胜利,充分体现了红军将士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勇于抗争、不怕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自古至今都是中国社会始终强调的精神品格,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需要以纪念长征胜利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重点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受西方社会思潮的侵袭,当前我国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歪曲和误解爱国主义的错误论调,有的人甚至认为经济全球化时代已无需再提民族国家的主权与利益,更无需提倡爱国主义;还有的人以盲目抵制、鲁莽行事等非理性行为来表达爱国之情。对此,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准确讲解和把握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全面厘清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引导大学生将深厚的爱国情感、理性的爱国认识和务实的爱国行动相统一。高校要加强和重视党史国史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带领大学生参观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此增进大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使命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坚持以育人合力的构建为保障

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团结各方力量、紧密联系和依靠各地各族人民群众是战胜一切困难、凝聚人心的法宝,长征的胜利是动员人民、依靠人民和团结人民的结果。长征途经12个省中,有6个少数民族地区。有的少数民族群众起初对红军抱有敌视态度,后经过红军战士耐心的讲解和高尚品德的感召,逐步化解了误会。红军每到一地,都深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打土豪、分粮食、废苛捐,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

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单靠一方或某个人的力量难以取得成效。我们应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的长效机制,努力创设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搭建全方位齐抓共管、多方面协调配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格局。在家庭层面,家长要以身作则,重视家风教化,以良好家风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启蒙、品性养成、革命传统教育,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从社会层面而言,要积极组织和引导各地结合区域特点和历史传统,有序开展长征地域文化资源的研发,重视长征物质遗产的保留与修复,鼓励旅行社积极开辟长征主题红色旅游专线;组织创作弘扬长征精神的歌曲、影视剧和文学作品,营造精神振奋、民心鼓舞的社会氛围。在高校层面,党委要对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切实履行党委主体责任;高校教师要将长征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深入研究长征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把握长征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构建科学规范的价值观话语体系;积极创设弘扬长征精神的实践载体,邀请老红军或红军后代到高校开讲座,加深大学生对中国革命斗争史和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和体会。总之,高校各部门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协同效应,激励大学生自觉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

教育强则国强,人才兴则国兴。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7]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长征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用长征精神立德树人,在弘扬长征精神中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引导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既是必要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2][8][13].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8-9,9,9,11.

 

[3].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2-26(1).

 

[4]房广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210.

 

[5]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9.

 

[6][7]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1).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12:9-10.

 

[10][14].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11]徐玉明.历史虚无主义理论基础批判[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1):54.

 

[1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110.

 

[15]杨红英.道德文化自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J].学术论坛,2013(4):9.

 

[16]于成学,孙嫣雪.他律走向自律:大学生修德的思想境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6):101.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篇2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教育可以说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学科,例如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语言学及艺术学等等,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特殊现象。首先,从字面上理解,人文主要是人类社会之间的直接联系产生的文化现状,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现象体现;而人文素质,顾名思义,即是在人文科学知识为条件,然后将人类优良传统、文化等等进行吸收或者受其影响发展出来的精神特征或者内在涵养的整体表现,广义上来说,人文素质本身可以涵盖人的思想理念、道德价值、人际关系、个人情感、人生价值等等,同时受到不同时代特色的影响。所以,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即是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道德的修养,主要是让学生建立起一个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

二、目前初中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应用性不强

语文,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兼语言与科目两类教育为一体。但是我国目前教育的本质即为应试教育,所以大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内容都遵循着最终的教学目标,即“为考试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会让教学内容受到局限,应用性缺乏,学生往往通过学习却无法学以致用,更不用说通过教育进行思考了。

2.教学方法灵活性缺少

虽然语文教育本身具有固定的教学计划,但是并不代表教学只能是照本宣科的枯燥过程,相反,则可以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及角度去领悟知识的真谛。但是目前很多中学,语文教学方法往往以“死记硬背”为主,单一的灌注教学很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进而影响到他们今后健康的发展。

3.教学人文性体现不足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科目,所以,对于语文教育来说,最需要体现的即是人文特点,即如人文思想的传输,也是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唯一途径,但是目前初中语文教育往往缺乏人文特点,而是采用统一量化的教学方式,进而也导致教学进入误区,根本无法体现出语文教育的重要价值,更不用说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了。

三、初中语文人文素质教育开展遵循的原则

1.自主学习原则

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所以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同时还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体现,特别是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以及自主创新理念的体现,都将对学生能力提升,乃至未来发展带来关键的意义和价值。所以,自主性应当是初中语文人文素质教育应当首先体现出的原则,也是学生自我发展和蜕变所必须要形成的基本能力。

2.与时俱进原则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语言和文化,而其发展也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这也是满足语文应用性的必然条件。所以,对于初中语文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方法同样也需要遵循当前时代的特色,同时还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即像目前时代特征主要是高度信息化,而教师在开展语文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可以考虑利用目前灵活、便捷的信息手段或者设备,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时代的特征,进而也间接体现出人文特征和理念。所以,与时俱进原则也是语文人文素质教育开展不可或缺的原则。

3.生活代入原则

人文素质可以说包含情感和思想的一种复杂的素质,所以开展语文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也需要强化教育的感染力,即如将一些抽象、复杂的思想通过生活的现象、原则进行提现,这样也能够让人文素质教育本身的优势也就此体现,不但降低了教育的难度性,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便于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所以,生活化的原则也是语文人文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原则,也是提升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则。

四、开展初中语文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1.激发语文教育中的人文特征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要保证初中语文人文素质教育,首先需要体现出教育本身的人文性,即让学生了解教学中的人文特征,进而除了吸收教材的知识以外,还能够形成自我思考,自我研究的能力。例如:苏轼的《浣溪沙》诗词教学,在帮助学生了解完诗词中大意和用词之后,教师还需要着重于其中的人文特征讲解,即如其中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和感悟,即可以通过“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三句进行详细讲解,进而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深意,同时还可以加入一些教学的活动,即如讨论活动,让学生自主讨论整首诗词的内涵,分析诗人的思想,然后以自己的话进行表达。再例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全诗通过描述诗人的思想与志向,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的爱国思想情怀,而教师则可以通过个性的语言或者深刻的情感代入,让学生学习其中的人文特征。

2.拓展教材选择,强化教学内涵

对于教师来说,语文教育的人文素质体现还可以体现在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呈现以及智慧思想的表达,特别是学生对于民族整体的思想和价值体现,所以教师在教材选材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保证精选指定的的教材,同时还可以将教材拓展到一些相关的课外领域,即如:爱国主义思想体现,不仅仅是通过一些固定的课文、古诗词等等,同时还可以拓展到一些的特殊文体,即如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其中的主旨就是对于八国联军对于圆明园强盗行为的一种谴责。而在完成阅读教育后,教师则可以通过一些引导问题,让学生了解爱国主义思想的真谛,即如“雨果这种行为是否属于爱国?”而通过剖析,学生可以很快得出肯定的答案,也从雨果的高尚人格中感悟到其爱憎分明的人格魅力。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起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间接意义上来说也是对他们爱国情怀的培养。再例如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像司马迁的《史记》,就是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而教师则可以从书中选择一段作为教学的范本进行讲解,如《史记・三王世家》说的就是群臣力谏孝武帝,请求封武帝三子刘闳、刘旦和刘胥为诸侯王的故事,而通过对于各个人物的刻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人文的感悟。

3.推崇生活教学,构建完美情境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篇3

关键词:职业道德;特征;高校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对从事教师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新时期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完全新型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它既不同于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不同于古代的教师职业道德,不同于私有制条件下的教师职业道德,也不同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它具备自身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备独特的行业性特征

教师道德是教师处理和调节教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特殊道德要求,它与教育活动紧密相连,与其他行业职业道德不同,其行业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的道德意识处于社会道德的较高水准层次。道德意识是教师职业道德中对思想意识方面的要求,包括教师的职业观念、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信念、职业理想等,属于教师职业道德结构中的观念层次,也是道德结构的最深层次,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础。在道德意识水准上,教师道德较之其他行业有更高的要求,这是教育劳动的特殊性决定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校教师的神圣使命,这种职业本身就决定着教师应当具备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人类道德发展史上,教师道德总是处于当时社会普遍道德的更高水准层次。

第二,教师的道德行为必定是社会的楷模。教师道德行为与其他行业行为相比,具有更强的表率性和典范性。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作风、处世态度、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的职业行为是“教书+育人”,其榜样行为也就成了最好的教育手段。“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对教师行为示范性的最好表达。

第三,与其他各类职业道德相比,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更强的历史继承性。这是由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和文化的历史延续性决定的,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教育传统,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并积累了很多教师道德的相关理论和公认的行为规范,如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率先倡导并世代相传的“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教学相长”、“不耻下问”等思想和行为准则,至今仍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完整、统一、具有真正道德意义的规范体系。历史上任何时期的教师职业道德都不像今天这样,形成了一个内容独特、完整、关系明确的规范体系。

第一,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内容完整、目标明确。无论是在心理构成上,还是在道德指向的职业领域内,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都有了一个完整的内容构成。其心理构成主要有:教师对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所拥有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从职业行为所指向的对象来看,教师道德主要体现在五个职业领域的相应目标构成上,即师生关系目标、职业标准目标、人格素质目标、学术素质目标、个人与他人关系目标。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就要在上述五个职业指向领域内提高教师的认识,使其获得相应的道德情感体验,进而升华为道德信念,磨炼道德意志,最终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第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鲜明时代特征。职业道德具有发展性,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的交替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必然会发生变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的道德要求必将被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准;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以及各类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也必将产生新的两难的道德选择,一些传统的道德观念面临着强烈冲击。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挑战,根据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我们应当放眼全球,不断吸收先进的道德观念,建立新的道德规范。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正是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社会主义特征

我国是社会主义东方大国,社会意识形态不同于资本主义或历史上任何私有制条件下的意识形态。与私有制条件下的职业道德相比,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私有制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是作为共产主义道德体系的一部分而存在和发展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各个行业的职业道德都不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从属于共产主义道德体系。作为共产主义道德体系的一个部分或其一个层次,它调节着人们职业道德行为的目的和方向,使之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相一致。各个行业的职业道德只是结合本职活动的特点,使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隶属于共产主义道德体系,不能偏离共产主义道德体系。

第二,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调节教师行为的方向,使教师利益、高校利益和社会利益根本一致。它不同于以往任何私有制下的职业道德,虽然我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目标,但其始终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之下,公有制仍然是社会经济结构的主体和核心。教师个人利益和高校利益之间、高校利益与高校利益之间、高校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虽然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但这些矛盾都不是对抗性的,是可以调和的,道德作为调节人们利益关系的手段而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行为调节方向必然是以谋求全社会根本利益为基础,实现教师利益、高校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根本一致。

第三,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不会自发形成,必须坚持用先进理论进行外部灌输。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反对自发论,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注和输送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去,以提高其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今天,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既不能简单地沿袭或移用旧的职业道德,更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的职业道德,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属于共产主义道德体系,要坚持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先进理论从外部灌输。如果不进行科学理论的灌输,即便是高校教师,也很难超越教师个人或教师集体的狭隘眼界。

四、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备较高的层次性特征

高校承担着不同于中小学校的特殊教育使命,高校教师的道德要求也不同于中小学教师。大教育家康有为很早就在他的《大同书》里对各级教师提出了具体的道德要求,他说:幼儿教师应“师德慈祥,身体健康,资禀敏慧”;小学教师应“静细慈祥,婴儿而有耐心、有恒心、有弄心”;中学教师“学行并高,经验甚深,唯才德是视,行谊方正,德行仁明,文字广博,思悟通妙,而又侮人不倦,慈幼有恒”;而大学教师应当“专学精深,奥妙实验有得”,最好由“学有特长、术有专攻”、“学贯中西、体用兼备”的“通才”来担任。这一论述虽不尽完备,却也清晰地表达了对高校教师特殊的职业要求和道德要求。

第一,特殊的历史使命对高校教师提出不同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要求。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科技、教育和人才的竞争。教育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特别是高等教育,在国际竞争中更担负着特殊的使命和责任。高校具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是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的发源地,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播人类先进文明的神圣殿堂,是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责任和义务。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职业要求,例如: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同时还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二,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勇于创新、严谨治学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质。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教师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勇于创新、严谨治学是高校教师区别于中小学教师的特质。具备创新精神,高校教师才能担负使命。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教师连接着人类文明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创新精神首先要求高校教师不仅勤搞科研,还要带领学生参与科研;不仅要精于所教授的知识,还要跟踪专业的学术前沿,抢占专业制高点,推动学术进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创”,这样才能为科技进步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35,45.

[2]李晓星.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特点及其内涵[J].教书育人(普教版),2000,(13):39.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篇4

一、教师文化的内涵与类型

从人类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文化是人的创造性活动方式的总和。因此,可以将教师文化定义为:教师群体在共同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包括角色特征、行为特征、职业特征、教育理念。根据教师群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不同,可以将教师的文化类型分为封闭型、合作型和唯崇型三类。[1]借鉴这种分类,结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特征、行为特征、职能特征和教育理念,可对教师文化内涵作进一步的分析。(见表1)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是主导者,因此不同的教师文化类型对师生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文化的不同类型直接决定了教师的行为特征、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教学态度和行为方式会引起学生的不同反应,影响着学生对教育意义的理解和对教育内容的接受,从而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师生冲突。

二、师生冲突的文化必然

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文化特征,直接与学生的文化特征发生作用。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从内在的价值观念到外在的行为方式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互动使学生理解教育意义,接受教育内容,教师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育活动都能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彼此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不相吻合,或者不能相互理解,就会引起双方的冲突,从而远离教育目的。根据本文关于教师文化的定义和分类,无论哪种类型的教师文化所表现的角色意识、行为特征和教育理念都与当前学生主流文化存在不相适应的因素。教师与学生的文化差异,在相互作用中势必导致冲突,所以高校教师与学生的文化冲突是必然存在的。

1.合作型教师文化与学生主流文化的相互作用导致的师生冲突

合作型教师文化的角色特征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领路人;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的行为特征是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从而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在思想意识上确立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教师的职能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类型的教师文化与目前大学生的主流文化相互适应的内容较多,在师生交往中,学生文化中民主、自由、平等、张扬个性的特点能够得到发展。所以学生对教师文化的态度是喜欢、尊重与合作,在师生文化相互作用中更多地表现为适应。但是合作型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也存在不相适应的因素,比如这样的教师文化对学生的约束力不强,过分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缺乏意志力的培养,在强调民主、合作的同时减少了竞争意识的锻炼。合作型教师文化与学生主流文化的这种差异,是不容易显现的深层差异,它同样会导致师生的冲突。

2.封闭型教师文化与学生主流文化的相互作用导致的师生冲突

封闭型教师文化的特征是坚持教师的权威,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对学生的严格管理,忽视学生的全面能力的培养。这一类型的教师与目前大学生的主流文化差异很大,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主流文化中民主、自由、平等及张扬个性等特点的发挥,限制了学生活跃的思想和广泛的兴趣。从表面上看,学生保持着对教师的敬畏,保持着统一规范的行为,但实际上容易对教育采取不合作的消极态度。因此在师生文化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冲突很大;冲突的表现多种多样,但是根源在于文化的不适应。

3.唯崇型教师文化与学生主流文化的相互作用导致的师生冲突

唯崇型教师文化的特征是认为教师是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向某一确定的方向或模式发展,当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其确定的模式相符合,便得到认可和尊重,否则就会受到限制。这一类型的教师文化与目前大学生的主流文化有一定的差异,它同样限制了学生主流文化中民主、自由、平等及张扬个性等特点的发挥,学生的思想和广泛的兴趣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虽然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潜能得到发展,但是学生文化的开阔性与教师文化的思维定势仍然存在较大的冲突。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文化与学生主流文化既有相互适应的因素,也有不相适应的因素。不相适应的因素相互作用必然导致冲突。因此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师生冲突的存在是必然的。

三、教师文化在师生冲突中的完善

师生之间的冲突表现可分为显性冲突和隐性冲突两种形式,显性冲突即师生间的矛盾通过双方公开或直接的行动表现出来,如言语伤害,甚至殴打等;而隐性冲突是冲突的一方通过静默、曲解指令或在冲突之外的事件的歪曲执行等方式表现出来。高校师生间的文化冲突经常发生,但一般表现为后者,即学生对教师的不满主要表现为学习积极性不高或者消极抵制,影响教师与其他学生的积极性;而教师则表现为上课情绪不高,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欠佳。师生冲突直接后果是教育过程偏离了教育目的,但是从教师文化具有发展性的观点来认识,师生的文化冲突也有其积极的意义,因为教师文化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环境,因此教师文化在与学生文化相互冲突中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见表2)

冲突是表象,文化是根本。因此无论是显性冲突还是隐性冲突,都会引起教师群体对文化的反思,从而调整教师的角色定位,改变行为方式和更新教育观念,使之向能够与学生主流文化相吻合的方向发展。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的相互作用是教育过程的必然形式,互动就要有冲突,冲突的必然结果就是调整与重建。

教师文化的重建并不是靠制度或指令,而是在与学生文化的相互作用中,教师群体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通过个体的、部分的调整最后形成群体意识。从表2中可以看出,正在调整变化的是教师文化中不适应学生发展的部分。

高校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在相互作用中不断产生冲突,使教育结果偏离教育的目标,当两种文化完全不能吻合,也就是冲突最激烈时,自然会引起主导文化即教师文化的重建和调整,使之能够适应学生的主流文化,从而使教育结果趋近于教育目标,促进教师文化的发展。因此可以说,教师文化的发展在不断地完善的同时,也是教育结果不断围绕教育目标波动的过程。

总之,认识师生冲突的原因,就能理解师生冲突的常发性;认识教师文化与师生冲突的关系,不但有利于避免严重冲突的发生,而且能够实现教师文化的重建与发展。

注释: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篇5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一要求为职业院校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但如何才能使教育有的放矢,灵活生动,针对性强,避免说教,不刻板老套,不流于形式。本文从结合职教生心理特点进行施教上探索,试图从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心灵的有机对接上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职校生;特征;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060-02

2011年6月30日,李长春同志参观清华大学校史馆时指出:“要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到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模式、新机制,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近年来,全国同仁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许许多多行之有效的新模式、好方法。就职业院校而言,结合职校生心理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失为好方法之一,下面分二个方面说明:

1职校生主要心理特征

职校生与中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相比,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他们从中学进入职业院校,最大变化是从单纯的求学、求知期进入求知与创造期,随着个人理想、学习环境、教育方式、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在:

失宠与“解放”心理。在中学时期,学生在社会、学校、家长的呵护和高期盼下带着宏大的理想和抱负进行学习,时时刻刻深浸在来自各方面的宠爱和期盼的氛围之中。一进入了职校,昨日的这些都挥之而去,猛然间有失宠之感。但从另一方面,感觉熬过了中学阶段来自考试的沉重压力,部分人认为渡过了“独木桥”就可以转入轻松生活了,心理上存在着一种“解放”式的轻松和愉悦,很长时间不能摆脱这种状态。

“失向”与不安心理。职校生入学以后,与自己在中学时期相比,其学习、生活、社会环境和学习模式等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极易产生不安心理,容易产生茫然和苦闷情绪。如部分学生因为不适应宽松和开放的管理方式以及多样、自主的教学方法,出现找不到学习方法、失去学习方向而茫然不知所措的“失向”现象。有的始终将自己困在中学生的状态中,不能顺利地进行角色转换。

失落与自卑心理。在职校生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就读职业院校并不是自己的意愿。十年寒窗,发奋苦读,结果没有进入自己理想的院校。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由此而产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这部分学生,往往对自我认识更高,期望值更高,一旦既定目标得不到实现时,就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由期望变成失望,进而产生失落感;在心理上由原来的踌躇满志转而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产生自卑心理。

怀旧与嫉妒心理。一些学生只要处在特定的环境中,就会触景生情,回忆美好的过去。一旦自己的进步得不到肯定,或受到批评、遇到困难和挫折,极易失去信心,失去对未来的希望。很易依恋过去,追忆以往美好一切,以此来平衡自己的心理,自我安慰。但自我安慰之后,仍是孤独与失落;嫉妒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适度的嫉妒心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化作前进的动力,是超越他人的力量源泉。如一些职校生入校后,其自信心和上进心并没有消失,带着一种“嫉妒心”,努力学习,苦练技能,最终夺得国家技能竞赛大奖,成为同行的姣姣者,这是积极的一面。从另一面讲,也正因为有嫉妒心理,个别学生最终走向极端,做出一些危害性极强的事情。

逆反与懒惰心理。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时期较为普遍的心理特征。职校生表现尤为突出,学习的不适应,心理上的失落感,人际关系紧张等原因使得他们通常会用过激的言行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以达到内心平衡。而这种宣泄往往是负面的,面对批评和劝告,他们用过激的言行来应付,甚至产生不满情绪,对社会抱有敌视态度,总是寻机报复;有懒惰心理的学生,虽然在思想上能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但由于没养成和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再加上自控能力差等原因,在面对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内容时,往往一时无法适应,即便是一时适应了,一遇到困难,就会出现行为上的懒惰,总想把今天的事情等到明天做,很难做不到言必信、行必果。

另外,中职生与高职生相比还有以下心理差异:(1)处于青春期早期,情感困惑。一部分学生内心困惑,又不知怎样缓解压力,对参加集体文体活动不感兴趣,通过谈恋爱来缓解心中的不悦。(2)混读思想。部分学生不想上学但又因为年龄小或其他原因不能进人社会,处于无奈来到学校混日子、耗时间,学习没目的,缺乏自知力,对前途一片茫然。(3)厌学心理。部分学生被家长强制送到学校,形成厌学心理,对学习不感兴趣,经常迟到、早退,甚至选择离校出走。

2结合职校生心理特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结合职校生心理特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进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的内容,具有基础理论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荣与辱反映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心理感受和价值反思。荣辱观的实质内容是社会评价标准和个体自我评价标准的体现。以“八荣八耻”(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内涵深刻,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成员都能知荣弃耻,扬荣抑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有所依托、有所体现。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开展职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是打开健康心理之门的金钥匙,我们只有紧密结合学生心理特征进行教育,才能收到扎实的效果。

2.1结合学生失宠与“解放”心理、“失向”与不安心理等心理特征进行信念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学生,引导他们学理论用理论,克服失宠与“解放”心理,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唯物辩证法教育学生,学会全面的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使其懂得在一定条件下,好的东西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好的结果。不断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失向”与不安心理,尽快明确方向,找到科学学习方法,安心投入学习。

2.2结合学生的失落与自卑心理等特征进行理想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学生,激发家国情怀,倡导知行合一,将个体追求融入共同理想之中,健康成长成才。一是教育他们认识到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人人都是才,人人都能长成才。要克服失落感,在校期间好好学习,为以后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而积蓄能量;二是教育他们认识到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行行都重要,行行都能出状元。要克服自卑心理,明白考上自己一直向往的理想院校是自己理想的实现,考上职业院校同样是自己理想和愿望的实现,因为在职业院校同样能够学习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本领和技能。况且,当前我国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极其缺乏,迫切需要我们这些热血青年奋发学习,刻苦攻关,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及早奔赴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第一线。

2.3结合学生怀旧与嫉妒心理等特征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构成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学生,秉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理性报国,做时代先锋。一是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教育学生克服怀旧心理。深刻认识到我们在老一辈人的呵护下幸福地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中学时代,但更加美好的时光还在后头,我们不能在生活和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打退堂鼓,回味过去的舒适和安逸,要发扬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知难而进、努力拼搏、奋发进取,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二是用中华民族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教育学生克服嫉妒心理。要变嫉妒心理为前进的动力,不能成为自己进步的绊脚石,更不能成为伤害别人的诱因。要发扬中华民族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不断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和开拓者。

2.4结合学生逆反和懒惰心理等特征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修养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实现文明生活的重要基础,我们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学生,养德修身,以身边的优秀师生典型为榜样,践行“八荣”、唾弃“八耻”,形成优良和谐的校园文化。一是要教育他们克服逆反心理,懂得一个人工作和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环境,是需要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做基础的,是要受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所约束和影响的,而不是随心所欲、我行我素的。要明白一个人知识欠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人道德欠缺是无法用知识来弥补的道理,自觉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二是要教育他们克服懒惰心理,懂得一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习惯不是一蹴而就、一朝养成的,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功到自然成”。要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一点一滴地养成,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牢固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切实做到在学校是优秀文明学生,到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四有”(即: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公民。

需要指出的是,职校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因而,其心理特征也是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以上所谈的心理特征只是几种举例,还有更多的心理特征没有谈到。所以,我们在结合职校生心理特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就要结合学生不断变化着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切忌死板、老套,停留在一个水平上。要不断适应变化着的新情况,以不变应万变,对症下药,时刻牢牢把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篇6

关键词:乡土美术现代教育意义

乡土美术是广大劳动群众集体创作活动的产物,具有本土特征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历史、民族对自然和社会的感知;蕴含着一个民族宗教情感和哲学的思考,是民族、族群的精神、思想和审美的共同结晶;它结合着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因而具有典型的人文学科特征。

美术教育的现代化,必然要求知识积累的多样化,知识积累的多样化,主要依靠课程结构合理化来体现。因而,具有典型人文学科特征的民间美术教育,充实了学校现代美术教育的内容。

乡土美术教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的协调发展,就个人而言,全面发展意味着一个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意味着他的人格的健全和完善”。①通俗地说,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德、智、体、美的高度统一,是符合人性的教育思想,也是人类最美好的教育理想。在经济高度发达、物质资料日趋丰富的现代或未来社会,人们有更多自由时间和选择的机会来从事科学、艺术、社交等非物质活动,人们必需具备健全的大脑、健康的身心、完善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而美术教育则能实现促进人的个体发展价值。

美术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教育为手段,延续和发展美术文化。美术文化是由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构成的;或曰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它们互相联系、互为补充、互相渗透、共同发展。乡土美术带有典型的原发性特征,它传承了原始艺术,同时作为团体艺术而成为其他阶层艺术的基础和渊源。因此,美术教育的全面发展与民间美术教育是不可分离的,同时,民间美术与其他美术教育共同构筑了美育思想体系,也符合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哲学思想。

乡土美术教育补偿了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失衡

经济信息时代,现代美术教育运用先进的科学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如电子计算机、幻灯机、录像机、多媒体、因特网等等,增加了电脑绘画、计算机制图以及各种各样的电脑设计软件等教学内容,传统美术教育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向现代化教学迈进。不可否认,现代化教学设施及手段的运用,丰富了美术教学方法,充实了美术教学内容,体现了现代社会美术教育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现代科技引发的人情淡薄、人性沉沦的负面影响带来的冰冷的、唯美的审美哲学思想却不同程度地滋生。学生整日面对冰冷的机械设备、模式化的绘图软件、单调的数据符号,精神需求难免失去平衡。

转贴于

美国作家约翰·莱思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曾说:“我们的社会高科技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容量的环境,民间艺术恰好与电脑社会相平衡,难怪手工做的被单那么受欢迎,就连乡村音乐的流行也是对电子音乐的一种反映。”的确如此,精神需求很大程度地体现了一种对现实的补偿和对理想的追求。

乡土美术历来注重人情化表现,具有手工制作的亲切感和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回归感,强调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通过乡土美术课程教学,例如制作陶艺、编织手工艺品等,让学生体念人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在工艺制作中倾注情感容量和个性,感受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崇高境界,调节并补偿了现代生活引发的精神需求失衡。

乡土美术教育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体系有着积极作用

上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指出:“注重发展教育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转变,是在国际国内教育变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产生的。随着艺术价值观的变化,也必然导致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20世纪100年来,中国传统的美术教育方式,结合西方的美术教育特别是法国和前苏联的美术教育体系,给我们带来辉煌也带来局限,特别是后现代艺术滥觞以来,当代艺术从‘视觉革命’到‘观念革命’‘惊世骇俗’的流派和风格层出不穷,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国的美术教育方式和体制。”②世界教育趋势的转变,必然对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注重教育的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是对文化教育多元文化的保护,也是对各民族国家文化资源的源本化开发和利用。人类是各民族在不同地域衍生成的各种社会组合体,进而人类的文化也表现出特殊知识系统的多重性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为文化的优化与知识的创新创造了极大可能,从而体现了现代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多元文化的特征。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体现在经济、科技、国防等方面,也包括了文化方面的竞争,我们应当适应时代教育特点和结合实践要求,既要弘扬中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注重教育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也要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美术教育体系。

总之,乡土美术教育,是完成学校美术教育现代化行之有效的手段,是顺应世界教育发展大趋势的,也为现代社会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美术文化体系和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起着重大而积极的作用。

注释: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篇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035-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18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当前,大学生价值选择更加多元,创新意识逐渐加强,必然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不断地创新并没有引领大学生思想素质、品格素质、文化素质的进一步全面发展;反而学生集体意识、自主意识淡薄,感恩、诚信缺乏;其原因在于部分思政教育活动脱离学生实际而产生形式主义倾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和行动向导,更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真切关注学生成长诉求和价值愿望,求真务实的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及思政教育的形式主义倾向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

每个时代的大学生都被赋予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随着“95后”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他们逐渐形成不同于“80后”大学生的鲜明特征。面临着新技术、新理念、新思潮的冲击,“95后”大学生思想比以往任何一代大学生更解放。他们思维极为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个性张扬,自信心膨胀;自我中心意识强,集意识较弱体;缺乏信念,注重个人成就,功利性强;敢于挑战质疑,富有创新意识,厌恶形式主义;由此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追求个人成就的人生观、趋于功利化的世界观。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主义倾向

为了开展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的引导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创新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然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并未得到良好的改善,其原因在于大多数思政教育不顾培养学生的本质需求而脱离实际内容导致形式主义,突出表现为“浅、旧、软”:(1)以硬性灌输教育为主的教育形式,做表面文章,难以取得实效;(2)活动开展方式方法陈旧,缺乏应有活力,甚至采取官本位的方式强制性开展;(3)约束力和惩治力疲软,只注重制度上的宣教或象征性的批评教育而缺乏必要的惩处,制度形同虚设。这些形式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难有教育、说服、引导的效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然关系

(一)在内容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了大学生思政教育新的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表现,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诠释了民族精神、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是要按照意识形态的要求去培养人才,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需要让他们在学习行动中认准目标,明确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为培育新时代的大学生提供了新的思想阵地、赋予了大学生思政教育新的内涵,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因此,我们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理论体系增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与信念教育,帮助他们寻找理想与现实的契合点,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在理念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大学生思政教育以学生为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坚持联系实际,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坚持改进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等基本原则。针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主义倾向,迫切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上进行全面的更新,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改进和创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杜绝思政教育形式主义的四大着力点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转变“你说我听”的局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传统的“你说我听,你管我从”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切实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需求,巧妙地把教育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和能动追求,开展精而优、学生喜爱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杜绝醍醐灌顶式的开展思政教育讲座或活动,我们调动学生聆听讲座、参与活动,靠的不是老师的强制命令和要求,而是学生主动地、自发地个人发展的需求和价值愿望。

(二)尊重创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愿望

当代大学生的观念、态度在逐渐改变,思政工作者必须结合时代特征去换位思考,以探索更合适的工作方式与方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着眼于大学生思想变化和行为特征,找准“教与学”的共鸣点和交汇点,做到形式创新与内容创新相结合。同时,尊重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同时,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特别是在民族高校中应该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包容多样性,尊重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愿望和要求,把关心学生、培养学生、尊重学生贯穿于各项教育活动、管理和服务之中。

(三)坚持制度教育原则,注重客观引导与惩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法治,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公平正义。然而当前许多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只注重制度引导教育,不注重制度上的处理原则,约束力和惩治力不够,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公平及效能。因此,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不仅要讲究“软”的引导,同时也要强调究“硬”的制度,以规范化和法治化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每一项制度都说话,每一项程序有发言,每一个决定教育人。原因在于惩处的过程中不仅警醒犯错误的学生,同时也可以达到教育周围同学的效果,有助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的形成。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篇8

任何知识均有内在构造。从内部构成来看,知识有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符号表征、逻辑形式和意义系统。[1]毋庸置疑,这种内在结构层次的划分,具有普遍的意义。语文教学中的知识,也具有这三个组成部分。

一.语文知识的符号表征

语文知识的符号表征首先是指具有普遍性、迁移性和传递性的语言的形式要素。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该掌握的语文知识符号表征比较复杂。原因是语文课程的学科基础是语言学、文艺学和文章学。这三门学科本身并没有统一的逻辑基础,也没有纳入一个更大的独立系统的研究范畴内。语文知识从该三门学科抽取进入语文教学系统,并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甚至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也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目的。它们只是一个个小小的单元,或要素之一,用于组合一个个新的知识组块,已经失去了原先在各自学科中的特殊规律性,不再在学科意义上从整体上影响语文教学。因此,从整体上看,语文知识符号表征并不具备单一的系统性,而是一个非线性的拼盘式的知识组合,在教学中无法线性地呈现,注定“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作为展示精神产品的“持久媒介”[2],语言其形式要素具有外在于“人”的价值无涉的中立性、内容的客观性、普遍的、规律性等“科学”特征。

从广义的知识观来看,语文技能与能力也应包括在语文知识符号表征之内。因为,“知识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3]知识不仅包括“知”,也包括用“知”来指导“行”。技能和策略均统一在“知识”里。

语文知识符号表征的教学,是语文知识教学的基础部分。对教育而言,知识的符号值得传递,需要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任何严格意义上的教学,首先必须保证让学生获得人类的认识成果。甚至有人认为在校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以知识的学习为主。知识符号的教学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和意义,是人类公共知识的传承和认知。语文知识符号其价值取向是学生的学养,是学生得以持续发展的学养之根。语文知识符号的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语文知识教学的底线。

教育不在于获得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发展求知能力;教育不在于学习,而在于达成理解;教育不在于获得信息,而在于完成智慧。语文知识的符号表征的教学,不是语文知识教学的全部,它只是语文知识教学的起点。在教学中,师生借助语言符号展开教学,使学生与语言符号相遇、相识、相知。在教师方面,语文知识教学的价值应超越语文知识的符号表征层面,凸显知识与人的内在关联。在学生方面,应该明白语文知识符号表征的学习只是一个起点,还有待深入、延伸和衍生,直达知识深处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更有价值的东西。

问题在于,我国传统语文知识的教学仅仅止步于符号表征层面,因循西方哲学认识论传统,把语文知识作为一个可以直接接受的认识结果的整体来看待,忽略语文知识中最有教育价值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的两大内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影响了语文知识教学丰富价值的实现。

二.语文知识的逻辑形式

语文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之“过程与方法”,有不少人认为是语文技能与能力。就是在去年的关于语文课程内容重构的热议中也有所体现。其实不然。如上所言,语文技能与能力已经广义地包含在语文知识的符号表征之内,“过程与方法”目标不应再是语文技能与能力,而应是语文知识的逻辑形式。

知识的逻辑形式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具体包括知识的逻辑过程和逻辑思维方式。英国教育哲学家赫斯特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人类理解世界时形成的七八种独特的基本的和逻辑上明确的认知知识的形式。”知识的形式是知识的根本表达方式。知识的形式是知识内聚的一种理性的心智,是转识成智的条件。学生一旦拥有知识的形式,就能“利用形式添加或仿照内容,甚至提炼或改变形式本身,并使他将来在这一经验领域里合理地行事”。[5]

语文知识的逻辑形式,具体指“深层文化心理结构”的内容之一――思维方式。其含义有二:

首先,是指语文知识产生的过程及其背后的已经抽象化了的思维方式。语文知识的教学,要始于语文知识产生的过程再现,终于语文知识产生的思维方式的揭示、理解和把握,在教学中体现为语文知识形式的过程性探究。举个主题提炼和文体合模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要体现知识形式的探究性过程,就要将理论知识还原成一个个写作本来面目的过程,来重演知识的发现过程。《一只木屐》《一厘钱精神》《落花枝头春意闹》等是经典范例。比如,冰心创作《一只木屐》历经20年,主题先后变动、提升,开始写成诗歌,后来发现诗歌不是表现主题的最佳文体,遂改成散文。还原之后,让学生体悟提炼主题和选择文体这一知识是从众人的写作经历概括、抽象、上升成普遍性理论的。最后明确,从特殊到一般地归纳,是这一知识产生的思维方式。最终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学生认知科学认识中的直觉思维。

其次,是指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和中西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所谓民族思维方式,是指一个民族看待世界的基本态度和特定的方式。中华民族心理偏重于综合而不喜欢分析,长于直觉思维而短于逻辑思考。具有整体宏观把握世界的独具慧眼,却在科学实证精神和数量分析方面存在明显缺憾。在哲学上注重了悟而不重形式论证,在艺术上重意合而不注重形合,在语言上则以非形态的面貌出现。这种体现强烈人文范式的思维方式形象地体现在汉语言文学中。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试图透过语言文字努力参透潜藏其中的思维方式。

三.语文知识的意义系统

汉语言、汉文学、汉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特质。但在现代知识观支配下的传统语文知识教学,却完全背离语文课程的人文特质。人文特质被屏蔽的语文知识,其个体化过程业已缺失,仅仅停留在人类公共知识的层面。因而,语文知识教学要在个体精神自由这一视阈中理解语文知识,关注“知识与人相遇”的生动情景,凸显知识与人的关联,重拾语文知识的意义,帮助学生提升精神生命,建构个体的精神家园。只有这样,语文教育才能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共建。

语文知识的意义主要是语文课程的人文特质。有人认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是情感世界的守护,并且认为主要通过文学教育来实现。其实,语文知识的意义应指“深层文化心理结构”的另一内容:价值观。理由有二:

首先,情感教育不是语文知识意义教学的主要内容。中国古典作品是长于抒情,短于叙事,但选文中非中国古典作品也不少。文章占相当的比例,随着文章素养“中坚”地位的提升,比例将会更大。文章教学的目标并不主要指向情感教育。随着言语表达的育人地位被识别,未来的语文课程恐怕以表达为中心来建构。文学文本都是只完成一半的半成品,另一半由读者的二次“创作”完成。未完成的文学文本都只是艺术空筐。读者填充未必就都填以情感。

其次,价值观是深层文化心理结构的核心。无疑,价值则意义。只有当世界具有价值――与人的需要有关时,世界对人才有意义。意义决定人对客观事物的情感和态度,而不是相反。

作为语文知识意义系统的核心,价值观有两层教育含义:

一是建立真善美统一的价值理想。中国传统价值观呈现为复杂的价值系统,涉及天与人、自由与必然、群与己、义与利、理与欲等多重价值关系,还交织着人们对价值关系各个方面的不同侧重和强化。儒、道、墨各家曾从理论的层面对价值观作过自觉的概括,提出过一系列基本的价值原则。语文知识教学价值观教育不可避免。语文知识的意义教学,首先就是要引导学生化解天与人、自由与必然、群与己、义与利、理与欲等的紧张,扬弃人道原则与自然原则、群体原则与个体原则、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理性原则与感性原则的对立,建立起真善美统一的价值理想。

二是养成文化批判能力。学生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文化多元互惠的社会,学生所面对的文本是一个价值多元的世界。1994年由各国教育部长参加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的《宣言》明确提出:“特别要注意改进课程、教科书内容和包括新技术在内的其他教育材料,以便教育有爱心和责任感的公民,使他们面对其他的文化能够欣赏自由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差异,并能防止冲突或通过非暴力手段解决冲突。”语文知识的意义教学,在引领学生建立真善美统一价值理想的基础之上,还需引领学生关注西方价值观念,养成文化批判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宏阔视阈的观照下理智地看待现实世界。

参考文献:

[1]郭元祥.华中师范大学博导讲坛.2008.5.

[2][德]伽达默尔著,夏镇平,宋建平译.哲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7.

[3]皮连生.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40.

[4]屠锦红.语文课程要素与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J].2008.4:26-28.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篇9

美国文化传统及其德育的主要特征

(一)文化传统与德育浓厚的宗教色彩宗教是西方文明永恒的底色。在美国短暂的200多年历史中,最初宗教由新英格兰清教徒移民带来,发展至今,宗教已经渗透到了美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化以及知识理性的发展,也没有阻碍宗教统治美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教堂即使在最繁华的第五大道也有其立足之地。宗教,尤其是基督教,不仅对美国社会具有广泛影响,更是美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上帝与天堂,是他们对世俗世界的超越和终极的生活理想,这种理想赋予人们日常生活以意义,构建了美国人民的精神世界。美国的德育从一开始就抹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虽然宗教不完全等同于道德,但毫无疑问,人们在建立他的宗教信念时,也建立他的道德价值观念。同时,在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美国,宗教更成为联系个人与社会的重要纽带,而使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德育的一个主要目的,这就必然导致了德育与宗教的密不可分。事实上,美国的德育活动与宗教活动确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学校就等同于教堂,学校由教会开办,教师由牧师担任,教科书的主要部分是宗教教义,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牧师。从现实来看,美国81%的私立学校是受教会扶持的,许多教师在这种学校工作也是出于宗教的情感[2]。(二)实证主义传统与德育方法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征美国实证精神文化传统,渗透在美国学术研究与实践的每一个方面。德育在这一文化传统下表现出显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德育模式研究中得了具体的体现。美国的德育模式都注重以科学的调查研究和系列性的实验为依据,几乎每一种德育模式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实证分析之后而得出。(三)个人主义与德育尊重个性的特征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中又一鲜明的特征,是美国文化模式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内容,主要来源于犹太教及基督教中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都是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的教义以及美国《独立宣言》中“人人是生而平等的”和《美国宪法》中个人权力的政治理论。人人平等就是把人看成了单个有思想独立的人,而不是依附在某一关系中的部分。个人主义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美国人的日常行为,由于个人主义强调每个人的自然权利与平等自由,就使得美国人民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侵犯他人隐私严重者会受到法律惩罚;个人主义也使得美国父母更加鼓励孩子要具有独立性,老人也要维护自身独立自强,不愿意接受帮助;而体现在文化的另一个重要载体语言中,则是像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allmenarecreatedequal(人生而平等)等谚语,以及强调自我意识的一些词汇中,如self,ego等;个人主义体现在教育中则是注重培养儿童的个性以及注重儿童个性的发展。

中美德育差异的文化及思维方式因素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篇10

关于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严重意义,许多学者都作了论述,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三个有利于说”、“四个有利于说”和“四个需求说”,多数学者比较倾向于“三个有利于”说。

“三个有利于说”,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和树立工程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繁荣展开哲学社会科学,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管理论教育。“四个有利于说”,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展开,稳定党的执政位置,抵御西方敌对权利西化、分化我国的希图;有利于从整体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为稳定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位置提供学科支撑;有利于为全面树立小康社会提供肉体动力和思想保证;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思想政管理论课树立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四个需求说”,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需求,是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力气的需求,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与教育队伍树立的需求,是培育中国特征社会主义事业树立者和接班人的需求。也有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树立,可以丰厚和展开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内涵j,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树立和人的全面展开;关于树立具有中国特征的学科体系与教材体系,促进学科展开,都具有严重理想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征

有的学者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征的研讨,主要表现为“三个特征说”和“四个特征说”。但多数学者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最主要的特征是整体性特征。武汉大学顾海良教授指出,整体性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整体性以马克思主义各组成部分的内在统一性为根据,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统一为前提,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整体性还表如今马克思主义与理想的密切别离上。

有的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门从整体上研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及指导价值的学科。它研讨马克思主义的构成与展开、内容与体系、位置与作用,研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理论,研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止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有的学者以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有三个特征:一是思想把握上的整体性,二是问题研讨上的综合性,三是理论教育上的公共性。

有的学者以为,马克思主义学科有四个显著特征:普遍的指导性与研讨的学理性的统一,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理论的整体性与学科的分支性的统一,世界的历史性与国别的细致性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树立与思想政管理论课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