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的主要矛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1:56

经济危机的主要矛盾篇1

关键词:商品经济;内在矛盾;演化;经济危机的根源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128-03

0前言

目前,有关经济危机的根源这一问题有两种较为流行的解释:其一是以有效需求不足为逻辑起点,从经济行为主体心理角度分析,认为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市场供求失衡。其代表人物是J.m.凯恩斯。其二是运用矛盾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从生产(供给)、交换(市场)、消费(需求)到社会经济制度对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其代表人物是马克思。

笔者认为,以唯心史观为其哲学基础的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只是从主观心理因素出发,构建主观色彩浓厚的有效需求这一理论分析的逻辑基点,并以此为基础去分析经济紧缩、危机与周期运行的形成机理和治理政策。在短期来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其理论不仅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而且由此而来的危机治理政策也会收到很强的效果。例如,罗斯福新政实施后,美国经济从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迅速摆脱,并在二战中得到强劲复苏。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并未触及到经济危机产生的真正根源,故而只能针对经济危机的表象实施一些反危机政策与措施,给经济机体的长期健康发展留下隐患。追根溯源地讲,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与二战后美国历届政府不遗余力地推行凯恩斯主义有很大关系。

从历史的角度看,以唯物史观为哲学基础的马克思经济危机学说为二十世纪末以前发生的经济危机提供了最为完整、最为系统、最为全面、最为科学的解释。然而,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逐步推广,现代信用的高度发展,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以高度证券化和资本化为显著标志的、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虚拟经济已高度发达,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肇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全称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演变而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却表明,仅用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引起的(实体经济领域)生产相对过剩来概括这一时期的经济危机还是远未达到事情的根底。但是,马克思经济危机学说为我们提供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分析法。本文正是基于一种历史的视角对商品经济发展过程进行考察,从而深入探讨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演化与经济危机的形式的演化的内在联系,进而得出经济危机根源于“商品经济或者说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的结论。

商品经济是人类劳动生产力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产物,正是这一水平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商品经济不断向前发展,这一推动作用是通过推动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形式的演化来实现的,而这种演化又决定了经济危机形式的演化。1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与局部性的经济危机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以个体分散的私有制为基础的劳动内在地包含了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是与这一时期人类劳动生产力整体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在于实现不同个人劳动产品的互换。最初这种交换是以以物易物即商品――商品的形式出现的,在这一形式下,买的过程就是卖的过程,买和卖在交换的过程中实现了统一。因此,在直接的物物交换的商品经济时期根本不存在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随着商品交换的日渐频繁与商品生产的日益扩大,商品经济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经济阶段,商品交换的形式转化为:商品――货币――商品。货币的产生使买与卖分裂为两个独立的过程,一个人卖了自己的产品并不一定要马上买回自己需要的别人的产品。这就可能造成另外的卖者卖不出自己的产品。这种卖者与买者之间的对立需要在危机中实现二者的统一。这便产生了一种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的形式上的可能性。

货币的使用带来了经济活动范围的迅速扩大,逐渐产生了以赊销商品和延期付款为形式的商业信用。这时,社会上的一部分商品是以赊销的形式出卖的。尽管商品已经转手,商品所有者之间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债务连锁关系。这就是问题之所在,在各种支付互相抵销时,货币只是观念上的价值尺度,而在必须进行实际支付时,人们要的是实在的货币,一旦有一个或几个债务人不能如期支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使一系列支付不能实现,使整个信用关系遭到破坏,造成经济危机。这是普遍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的第二种形式上的可能性。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这一时期,这些构成普遍生产过剩危机可能性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一系列的商业、货币和信用危机。例如,“17世纪初,由于投机倒把和伪造货币引起的卢卑克的危机;1673年郁金香的疯狂投机造成的尼德兰的商业、货币危机;1763年的汉堡商业危机等。这些危机的重要特点是由商品生产以外的因素引起,并反过来影响商品生产,只是这种影响微乎其微。由于这些危机都是发生在商品经济社会的局部,对社会经济整体影响较小;故而我们统称它们为局部性的经济危机”。

2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与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随着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发展,逐渐出现了许多人集中在一起生产商品的现象,这标志着商品经济已由简单商品经济阶段过渡到社会化的商品经济阶段,这一阶段的成熟时期是由发生在18世纪末的产业革命带来的机器大工业时期。在社会化的商品经济阶段,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社会劳动与私人劳动的矛盾演化为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由此,经济危机也开始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简单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运动包含着生产过剩危机的可能性,然而“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笔者认为,这里的关系就是指在产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机器大工业和逐步走向发达的信用关系以及基础上逐步深化的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表现为供求关系或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这种形式的经济危机传导机制(如图2-1)是:首先商品生产与消费之间即供求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首先暴露于商品生产流通领域(表现为由于产品的大量过剩而导致的产量下降、物价指数的下滑和工商企业的大量倒闭),进而波及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表现为失业的大量产生和资本市场的极速滑落)。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危机反过来影响商品生产流通领域,国民经济陷入全面的衰退。

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典型事例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1929年中期,美国一些主要产品的产量开始下降。到同年秋季,局势已非常明显,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建设业,都在大幅度减少,工商企业大量倒闭。”“1929年10月23日,股市急转直下,10月24日即“黑色星期四”股市再次惨跌。”“1930年爆发的银行危机使美国从1929-1930年经济衰退中实现复苏的努力付诸东流。大萧条带来大量失业。1929-1933年,美国Gnp下降近于30%,失业率从3%升至25%。”

3实体经济过程与虚拟价值增殖过程的矛盾与虚拟经济危机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实体经济是指“从事生产的实际活动,包括产品的研制、开发、销售服务,以及交通、旅游等为直接消费提供服务的活动。”虚拟经济是指“经济活动中,以虚拟资产为对象,通过对虚拟资产的经营,以谋取利润或报酬为目的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活动包括对虚拟资产的买卖、中介、咨询等,此外,业、业等根本脱离实际经济活动的行业也属于虚拟经济。”

生产要素市场的出现标志着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生产要素市场的高度证券化和资本化则标志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始进入市场经济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在实体经济高度发达基础上又形成了高度发达的虚拟经济。虚拟经济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并服务于实体经济,但与此同时,虚拟经济的运行又可脱离实体经济自我运行,形成相对独立的虚拟价值增殖过程。由此,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就演变为实体经济过程与虚拟价值增殖过程的矛盾。这一矛盾的爆发便表现为虚拟经济危机。这一危机形式的发生机制(如图3-1)是当虚拟价值增殖过程极度活跃(主要表现为金融衍生品的极度泛滥),从而超过了实体经济过程的承受能力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严重失衡就要通过虚拟价值的贬值(主要表现为房地产市值的下降和金融衍生品价格的大幅下降)来恢复,这一贬值过程会导致作为虚拟经济运行载体的金融机构的破产或运行困难以及资本市场的严重波动(主要表现为股市的狂跌和债券市场的混乱),重挫人们的心理预期,由此波及到实体经济领域,影响实体经济顺利运行甚至造成全面停顿,实体经济的困难又反过来加重虚拟经济的危机。

虚拟经济领域虚拟经济危机的典型事例是由肇始于2007年4月的美国次贷危机(全称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演变而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从2004年6月到2006年的两年中,美联储共17次提息,利率从1%升至5.25%”,后来,“长期房地产抵押贷款利率升为6.8%”。“利率的高调,直接打击了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价格开始大幅下降,房地产投资放缓,新房销售量急剧下降,房屋抵押贷款申请也连续下降,相应地以此为基础发行的各种金融金融衍生工具也开始急速贬值和股票债券市场的暴跌,以及雷曼兄弟为代表一系列投资银行的生存危机,至2008年10月终于演化为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伴随着危机从虚拟经济领域向实体经济领域的逐步蔓延,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国家的货币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国民经济运行出现较大波动,经济增长受到严重打击。伴随着企业的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社会经济面临着陷入全面萧条的危险”。

4结语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内在矛盾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化,而这种演化又决定了经济危机形式的演化。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商品经济,人们就时刻面临着经济危机的威胁,尤其在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的高级阶段,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以实体经济过程与虚拟价值增殖过程的矛盾形式出现时更是如此。从辩证唯物史观的角度看,这一矛盾形式的基础是在人类常态社会中正态劳动与变态劳动(剥削劳动)的矛盾运动,只有实现了人类劳动的完善化,消灭了变态劳动,商品经济的这一基本矛盾才失去了运行的基础,人类社会才可由此进入产品经济形态,只有到那时人类才可彻底摆脱经济危机的梦靥。然而,现时代的人们必须努力用社会理性来抑制人类变态劳动的疯狂,加强对这一变态的表现形式――虚拟经济尤其是其表现形式之一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有效监管,实施强有力虚实经济一体化调控,将虚拟经济的发展控制到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使社会经济尽早过渡到产品经济形态。

值得说明的是,我们以上的分析是以商品经济一般为对象,并未涉及对经济制度问题的考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其一般性来讲,它是商品经济的一种,具有商品经济的一般特征,故而,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运动,在实行这种经济体制的社会中不可避免地起到作用;另一方面,就其特殊性来讲,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比资本主义社会拥有更强的社会理性。这种优越性在应对经济危机时表现的尤为突出。

参考文献

[1]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4-175.

[2]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31-832.

[3]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32,345.

[4]钱津.劳动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89-90.

[5]陈岱孙.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5):213-267.

[6]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33.

经济危机的主要矛盾篇2

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演化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解释中,将资本主义存在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视为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派生出来两个具体矛盾分别为:一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的矛盾,二是生产无限扩大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购买需求缩小的矛盾。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中具体矛盾的内涵在不断复杂与深化。关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发展过程实质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但从历史发展过程中来看,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总是不可避免,危机是社会对矛盾激化的一种反应,危机从量到质的变化就是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从一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到另一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迈进的表现,是新形态对旧形态的一种否定。因此要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就要弄清其内在矛盾的演化规律。

一、当代资本主义界说

资本主义的历史已经有500多年,当代资本主义的界限划定为二战结束以来的资本主义。[1]从当前跨国公司与资本、生产等的国际化与全球化来看,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再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这个转变过程中,当代资本主义总是由一个“中心-”的体系构成。“中心”是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则由相对落后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构成。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表现为并存于竞争,从苏联社会主义的迅速发展开始,这种关系就一直存在,从苏联解体与东欧发生剧变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一跃成为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星。和二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首先,由于所处的特殊的历史阶段,之前的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是自发发展,现在国家会在生产关系上不断进行干预。一方面,这是在战时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其经济发展所作出的在当时是为之有效的做法。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大危机后使得社会主义力量涌现出来,这也是为维护自身发展所进行的必要改良。其次,在新科技革命下科技水平与生产力会加速发展,劳动生产率就会大大提高,自由竞争时期,工业的年均增长率约为2%,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达到3%左右,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后,年均增长达到6%左右。最后,从国家垄断到国际垄断的资本主义,国际市场不断扩大,跨国公司数量增加,经济呈现出全球化趋势。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内在矛盾分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条件下,自然而然所形成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在20世纪中期即二战后,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从而整个世界发生了深刻变革,以信息科学、材料科学为前沿,计算机、生物工程、空间、新能源等技术应用作为特征带领人类走进信息时代。科技革命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一些新的技术开发所需要的大量财力物力是私人垄断企业无法提供的,使国家干预成为应时之必然。另一方面,罗斯福新政应对危机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战后各个国家面临的战后重建都使得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加强,从而资本主义国家奉行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来调节生产、刺激消费、保证就业,从而防止经济危机的发生。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雄厚,成为资本主义的世界霸主。以美元为中心,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从而维持了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稳定。[2]该体系的形成也加强了各国贸易与投资发展。在该阶段中,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融合在一起,调节经济并且制定反危机策略。这一系列措施缓和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生产不是完全无计划无政府,劳资关系得到缓和,从而出现了战后20年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稳固,使生产力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出现了新的特点。第一,垄断和竞争并存,国家和市场并存。垄断组织为获取更多剩余价值从而保证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国家扮演了一个超资本阶级,实质代表了垄断阶级的利益。第二,资本剥削劳动加剧,且手段日益隐蔽化。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生产自动化模式形成,企业管理不断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工人的劳动量,从而为垄断资本家创造了更多剩余价值。第三,各国经济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激烈竞争,进而扩大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加剧各国间的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初始的稳定条件为资本主义经济带来很多扩展空间,但并未改变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质,从而带来了一系列新矛盾,随着新矛盾的激化,新一轮危机蓄势待发。

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内在矛盾分析

20世纪70年代,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矛盾激化,导致了“滞涨危机”。此时凯恩斯的理论显得束手无策。为克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内在矛盾与危机,美国在70年代末开始了新自由主义政策,主要包括:第一,摒弃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认为政府干预有失经济绩效;第二,私有化公共财产、公共权利;第三,压缩社会福利开支、减税;第四,减少对金融市场的管制,实行自由贸易。这些政策促使美国在80年代出现了利润率上升的一个繁荣时期。同时资本的自由活动范围扩大,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进入以新自由主义为主导意识形态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这一阶段,当代资本主义出现许多新的特征,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来寻找最佳资源配置;跨国公司的数量与规模都越来越大,造成垄断资本集中与竞争越来越激烈;金融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金融投机活动日益猖獗。[3]这些新特征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带向全球范围,造成全球范围的经济加速金融化、金融加速虚拟化和泡沫化、金融资本的流动与运作不断自由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道而驰、一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变成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国的贫富差距变成全球范围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企业内部生产有组织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之间的矛盾空前尖锐,这主要反映在金融企业内部的有组织和有计划性与跨越国界的全球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大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购买能力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主要体现在实体经济本就已经出现严重生产过剩的情况下,金融化所导致的金融投机日益活跃,从而使得实体经济生产过剩情况更加严重,随着虚拟资产泡沫破裂,劳动人民负债累累。随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基本矛盾的不断激化,资本主义不顾生产扩大与消费狭小之间的矛盾,而是试图通过一系列的金融创新,用虚拟资本来试图打破这一限制,造成表象上的消费不断扩大,对企业造成一种畸形预期。[4]而通过贷款消费的形式实质上仍然表现出的是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虚拟资本过度泡沫化后导致虚假需求和生产过剩,生产过剩又反过来导致金融泡沫迸裂,使所有的虚假摘掉面具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问题表现的淋漓尽致。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

四、当代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演化规律

对于当代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演化规律可以从不同的资本积累体制的演变中来看。当一种资本积累体制出现时,人们此时对于利润的预期会趋于一个稳定状态,决定利率的因素在此时也是可以得到保障的,从而会出现较高的投资水平,进而导致经济扩张,这种经济上的扩张与繁荣在初期对这种生产方式起到一个稳固作用。[5]随着扩张进一步扩大,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就会不断被激化,在不同的资本积累体制中内在矛盾的具体特点不同,但最终的表现形式都是归结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所总结的一个基本矛盾两个派生矛盾的固有矛盾体系中。矛盾的激化从而导致原有资本积累体制内部不稳定,从而经济伴随着危机陷入一个长期停滞的过程。经济在长期停滞的状态下时,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的实现就会遭到严重破坏,从而一切生产就会朝向恢复利润率与积累条件的方向。这个过程就需要一个更适合经济继续向前发展的资本积累体制来代替,此时各种阶级与社会力量会根据自身利益出发,对不同的积累方式有不同的偏好,最终会有一个主导地位的资本积累体制尘埃落定。

从此,新的更快的积累再次开始,期间通常都是伴随着大的科技革命来推动生产力来实现。从一种资本积累体制所代表的生产方式到另一种资本积累体制所代表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进的规律,这种演变规律是其在自身发展和完善中同时发生自我否定的历史必然性。但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为克服先前危机所进行的局部调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部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反而会产生新的矛盾和危机,并最终导致资本积累体制的崩溃、经济停滞和社会冲突的激化。

参考文献:

[1]刘俊奇.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危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张俊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与当前资本主义金融危机[J].教学与研究,2009,V(10):60-66.

[3]张雷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3(5):48-53.

[4]孟捷.新自由主义积累体制的矛盾与2008年经济—金融危机[J].学术月刊,2012(9):65-77.

经济危机的主要矛盾篇3

关键词:经济危机;马克思理论

2007年2月13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浮出水面,次贷危机开始逐渐显现。2008年9月15日,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同日,美国银行以4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华尔街投行美林公司;其后,美国国际集团的信用评级下调,这一系列动作拉开了一场席卷全球的、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序幕。此次危机由次级贷款引发,因金融衍生品而放大风险,又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传导和扩散作用,使得危机不断升级,波及面不断扩大,其影响已经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从局部性危机发展到了全球性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那么,发生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目前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认为这场危机源于美联储从2001年开始执行的不当的货币政策;第二种认为,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盲目进行金融创新,而政府又缺乏监管是这次危机的主要原因。以上两种解释可以见诸近期各杂志、报纸的主要版面,它们虽然从各自的角度说明了这场危机的背景和机制,但仅仅揭示了问题的表象,并没有真正揭示其根本原因。本文试图利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来剖析当前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揭示其实质,为世界各国更好的采取应对措施提供决策思考。

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综述

马克思是最早对经济危机问题进行研究的经济学家,《资本论》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完成。马克思没有用专门的篇幅对经济危机进行论述,其观点阐述散见于《资本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相关章节中。概括起来,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马克思认为,在物物交换形式下,买和卖是同时发生的,因此不存在产生危机的条件。危机作为生产和消费失调的现象,是随着商品交换而产生和发展的。其产生的可能性有两点:一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过程中,“买者有商品,卖者有货币,也就是不管早一些或晚一些再进入市场都保持着能够流通的形式的商品”,因此,“谁也不会因为自己已经卖,就得马上买”,所以,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使得商品的买和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发生了分离,这就潜伏了买卖分离所带来的产销脱节、产品实现困难的危机的可能性。二是随着货币支付手段的出现,在加剧商品买卖时空上分离的同时,商品的买者和卖者之间又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债权债务关系,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支付链条。一旦有一个或几个债务人不能按时支付欠款,就会使整个支付链条断裂,从而使得买卖脱节更严重,进一步增大危机出现的可能性。但是,马克思认为,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危机只具有可能性,因为“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只有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危机才能从可能转变为现实。

(二)经济危机从可能到现实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从可能转变为现实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导致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但是巨大的生产力所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只是属于少数占有大量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如果这些商品不能顺利卖出去,资本家就不能获取剩余价值,再生产活动就会受阻,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会爆发。因此,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成为经济危机从可能到现实的根本原因。其首先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即微观发展与宏观调控之间的矛盾;其次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当这两类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被激化时,就会爆发经济危机。

(三)微观运行与宏观调控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前提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分工日趋复杂,相互协作日趋紧密,政府宏观上的协调和干预是极为必要的。但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微观经济行为选择的自主性与分散化,而资本主义竞争的盲目性,导致在“竞争中,资本的这种内在趋势表现为一种由他人的资本对它施加的强制,这种强制驱使它越过正确的比例而不断前进、前进!”而且,“当一个生产部门超过现有的比例,就会使所有生产部门超出这种比例”。马克思此处所讲的“正确的比例”,就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努力目标,而当生产所要求的正确比例或平衡遭到破坏时,微观运行与宏观调控间的矛盾就会尖锐起来,经济危机的爆发便不可避免。

(四)生产与消费间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基本动因

马克思认为,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资本家唯一的目标就是对价值的无休止地追逐,从而导致资本积累的螺旋式上升与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张。“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本身,这就是说,资本及其自行增值,表现为生成的起点与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与目的: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而不是相反。”这一趋势不仅导致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与消费关系的扭曲与异化,而且也使得资本主义生产脱离了市场需要而呈现出无限扩张的态势。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以广大雇佣工人为主体的市场需求却相对萎缩,从而不可避免地引发生产和市场间的矛盾和冲突。如果这一矛盾得到激化,经济危机就会爆发。

(五)信用制度是经济危机形成的主要杠杆

随着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信用制度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在分析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与经济危机的关系时,马克思认为货币经济发展到信用经济形式时,经济危机随时都会成为现实。信用不是危机爆发的原因,但它对于危机的发展起着促进和强化的作用,是“生产过剩和商业过度投机的主要杠杆”。“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同时,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因而加强了旧生产方式解体的各种要素”。一方面,信用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个别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出现了;另一方面,信用制度能够使得“相当大的一部分交易完全用不着货币,流通手段的流通加速了”,这会造成一种虚假的需求,隐蔽生产过剩的事实,从而促使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扩大和投机活动,最终必然导致生产的过剩,这个时候会出现债务偿付危机,信用出现紧缩。“在信用收缩或完全停止的紧迫时期,货币会突然作为唯一的支付手段和真正的价值存在,绝对地和商品相对立。因此,商品会全面跌价,并且难于甚至不可能转化为货币”,此时,人们对货币的追求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信用危机转化为货币危机,经济危机进入全面爆发的阶段。

二、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深层次原因剖析

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始终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与这一基本矛盾相联系的经济危机也始终与资本主义经济相伴随。不过,经济危机不是任何时候都会发生的,它的爆发是有条件的。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凯恩斯主义政策失效,新自由主义思潮兴起,其核心思想就是相信不受干扰的市场机制是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方式,主张实行自由化、私有化和国家干预的最小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在资本主义世界获得了支配地位,并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将这些政策主张向全世界大力推广,导致世界各地自由主义思潮泛滥。正是新自由主义政策的主张在美国和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全面推广和贯彻,极大地激化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矛盾,推动了此次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

(一)金融监管和国家干预缺位导致微观运行与宏观调控间矛盾的激化

解除管制是新自由主义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没有国家严密监管的金融市场是非常不稳定的。1980-198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两个重要法案,解除了对金融机构的管制。美国政府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对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的管制,允许商业银行涉足证券市场等;另一方面允许私人金融机构涉足以前只有有政府背景的机构才能经营的业务。这样,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被吸引从事投机性业务。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房地产市场次级贷款和自由按揭所支撑的证券以及其他的所谓创新不断增加,而其规模和数量又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私人金融机构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展开激烈的竞争,使房贷标准不断降低,各种风险防范机制也得不到有效的执行,最终酿成次贷危机,成为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导火索。

(二)贫富分化和购买力下降导致生产与消费间矛盾的激化

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由市场来配置资源和实现收入分配的调节,反对劳动力市场的政府干预。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工人的实际工资几乎没有增加,国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1975-2005年,美国最富有的、占1%的家庭实际收入增长了175%,最富有的25%的家庭实际收入增长超过70%,而其他家庭实际收入的增长都不足30%。2008年,美国居民债务高达13万亿美元,其3亿人口平均每人负担7万多美元的债务。作为边际消费倾向最大的阶层――广大工人阶层的实际收入增长的乏力,严重制约了作为经济重要推动因素的个人消费的实际增长。这就导致了实际有效的市场需求相对萎缩,而社会生产却依旧盲目扩大,典型的表现就是不断膨胀的房地产市场,这就不可避免地引发生产和市场间的矛盾的激化,成为经济危机爆发的基本动因。

(三)信用制度泛滥导致的虚假消费、过度消费盛行

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最小的政府干预和监管,强调政府的主要作用就是刺激消费和促进经济增长。由于贫富分化严重,美国广大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不断下降。为了维持美国的消费能力,信用消费进入政府的视野。在政府和各种金融机构的主导下,信用制度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具体来说,在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格局下,美国经济采取了“双赤字”模式,一方面通过抵押贷房获得消费现金流,让美国人都拥有自己的房产,成为有产者的需要,形成了美国居民的超前消费模式。正是信用消费支撑着美国经济的增长,目前消费对美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0%,其消费对象不仅来自国内还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出口商品,由此带来大量的经常性的账户赤字。另一方面,美国政府过度开支,为此发行大量国债,从而带来大量的财政赤字。这种没有实际收入增长,仅仅依靠借贷实现的虚假的消费繁荣会导致美国国内及世界其他国家生产的盲目扩大,正是信用制度的泛滥加剧了这种生产的盲目性,当这种虚假的消费繁荣破灭之时就是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之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推动下,金融监管和国家干预缺位导致微观运行与宏观调控间矛盾的激化,贫富分化和购买力下降导致生产与消费间矛盾的激化,从而导致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矛盾的激化,这是最终导致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最深层次原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5.

4、大卫・科茨.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J].红旗文稿,2008(13).

5、秦亦夫.贫富悬殊是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J].中国经济周刊,2008(47).

经济危机的主要矛盾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过渡性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各国纷纷采取经济刺激措施促进经济增长。基于此,探究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对应对危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

(一)金融危机的现实诱因

次贷危机(SubprimeLendingCrisis)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2007年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简言之,是指缺乏支付能力而信用程度又低的人无力偿还买房时的抵押贷款所引发的一系列金融问题。

2006年之前的5年里,由于美国住房市场持续繁荣和利率保持较低水平,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由于这种金融衍生品信用要求低,在市场上十分畅销,不少金融机构将其同其他行业的次级证券捆绑出售,结果大量金融残次品充斥美国以至世界金融市场。随着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和短期利率提高,促发次级抵押贷款本身高于普通贷款的还款利率大幅上升,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大为加重,同时也使购房者出售或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更加困难,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危机。

金融危机是由于“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泛滥造成的。“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作为金融衍生品使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便会在金融市场上交易,且既可在国内金融市场不断交易,又可以在国际金融市场广泛流通,买房时抵押贷款的偿还问题由局部扩展为全局问题、由地区扩展为全国乃至全球问题。

(二)金融危机的历史根源

此次金融危机并非单纯的次贷危机造成的。探究其根源至少包括以下六点:一是互联网泡沫。美国的it产业曾如日中天,带动美国经济走向繁荣,其中也隐含着大量泡沫。二是房地产泡沫。美国一直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反而企图以房地产业的繁荣来进行掩盖。进入21世纪以来,美联储连续降息,金融机构简化购房手续,不需首付款即可发放贷款,甚至在信用等级评定上造假以鼓励次级抵押贷款,从而导致房地产泡沫日益膨胀。房地产泡沫同过去没有解决的互联网泡沫合二为一,导致金融市场的风险迅速累积。三是虚拟经济泡沫。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之一在于虚拟经济的主要成分之一——金融业严重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四是财政泡沫。多年来美国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由此维持经济运行。五是消费泡沫。美国鼓励家庭靠借债来支持超前消费,目前家庭债务已超过15万亿美元。六是出口泡沫。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高科技产业优势决定了美国必须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出口高科技产品。但美国在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却以出口管制政策严格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导致贸易严重失衡,贸易逆差与日俱增。为解决财政和贸易双赤字问题便依靠在全球发行美元、国债、股票以及大量金融衍生品,通过这样的虚拟渠道,使全世界的实体资源不停地流进美国。

金融危机的实质解析

马克思认为,资本家只是“人格化的资本”,因此,资本家表现出的本性本质上是资本的本性。而资本的本性就是“为发财而发财”。马克思说:“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金融危机是金融资本从产业资本中独立出来后经济危机的特殊表现,源于资本家贪婪的本性,是资本家贪婪的代价。

(一)金融危机由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矛盾引发

金融危机导致了全世界的恐慌、混乱和经济下滑,其实质是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间的矛盾而引发的生产相对过剩危机。

其一,危机作为周期病,这个周期过程是:谋求最大利润—科技进步—个别资本获取超额利润—科技进步普及—超额利润消失—社会总资本的平均利润率下降……如此循环往复,显现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所有具有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国家都会周期性地陷入试图绕过生产过程而赚钱的狂热阶段。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造成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其二,危机作为制度病,其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引起的各种矛盾发展到特别尖锐,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以及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时,才爆发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的爆发,通过对现存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强制地使资本主义生产规模与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之间的比例得到暂时平衡;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也由此而得到暂时的缓和,资本主义生产经过停滞之后,又重新恢复和发展起来。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没有根本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源并没有消除,因此,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重新高涨,各种矛盾又开始激化,在一定时期又引致下一次危机的爆发。

其三,危机作为基因病,其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本性。由于虚拟经济的存在,使资本家进一步谋求最大利润成为可能,通过销售虚拟产品,资本家绕过了生产过程而达到赚钱的目的,但是生产价值终归是由生产劳动所产生的,所以这一规律违背了价值规律,从而产生了危机。在资本家不断追逐剩余价值和高额利润的同时,危机也在不断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经济危机就爆发了。

(二)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早就洞悉到资本主义进步作用中包含的历史过渡性,科学揭示了各类经济危机的病根。一方面,马克思通过对资本的剖析充分肯定资本主义“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另一方面,正是资本的弊端导致了金融危机。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中,虽然已包含了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包含危机的现实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引起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以及生产和消费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但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却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企业之间以及生产和消费之间,不可能建立起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关系。

(三)金融危机伴随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第一,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个别企业内部的生产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资本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尽力改进生产技术和完善劳动组织及经营管理。但是,由于生产资料被资本家私人占有,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完全由个别资本家自己决定,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这一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的破坏。当这种比例失调发展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引起大量商品过剩时,就会引致经济危机的爆发。第二,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受剩余价值绝对规律和资本主义竞争规律的支配,资本主义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因而要求市场也相应扩大。但是,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造成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使广大劳动者陷入失业和半失业的贫困状态中。与社会生产扩大的趋势相比,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萎缩,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严重对立。当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市场上的大量商品就找不到销路,就会出现生产的相对过剩,从而引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它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金融危机与资本主义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的关联

(一)虚拟经济不产生剩余价值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已经论定,商品在流通中不产生任何利润。比如期货、股票、基金、股指等,只是有价物质(或说特殊等价物)的有形转移和膨化,是价值或剩余价值的无机再分配,只能将其视为一种特殊商品的流通。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已经从侧面揭示了资本主义虚拟经济所必然蕴藏的潜在危机。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不等于只要有劳动就能创造价值。前者说的是价值源泉(可变资本)问题,后者讲的是价值形成(不变资本)问题。如果不了解两者的区别,就可能错将“价值源泉”等同于“价值形成”,从而否定价值形成过程中非劳动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得出“只要有劳动就能创造价值”的片面结论;或者错将“价值形成”等同于“价值源泉”,从而否定价值源泉的唯一性,得出“机器设备等物质生产要素也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错误结论。

(二)借贷是剩余价值的预期支付

马克思指出,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的巨大增长和各种投机活动的大量兴起,又为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提出了强烈的需求。但是,手中堆积着大量商品的资本回流却非常缓慢,数量非常少,“以致银行催收贷款,或者为购买商品而开出的汇票在商品再卖出去以前已经到期,危机就会发生……于是崩溃就爆发了,它一下子就结束了虚假的繁荣。”社会产品是剩余价值的有形存在,而预期就是虚拟和不确定因素的共同存在。金融危机的发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企业为了追求更多利润,不断扩大规模,于是选择在金融市场上“借贷过度”;可当产能相对于全社会购买力相对过剩时,企业资本周转出现困难,逐渐丧失偿还贷款能力,于是引起连锁反应,导致货币紧缩,形成恶性循环,金融危机就此爆发。

结论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首先,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的破坏。其次,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大批中小资本破产,大大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从而在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同时,使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再次,经济危机进一步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危机的爆发不仅使失业人数剧增,而且也使在业工人生活状况恶化。最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从而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参考文献:

1.周文丽.金融危机让《资本论》热销[n].北京日报,2008-10-20

2.张克难.《资本论》热销说明了什么[n].解放军报,2008-10-30

3.张晓辉.金融危机深化全球苦觅良策[n].证券时报,2008-10-17

4.龙在天.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原理看世界金融危机的本质[J].国外理论动态,1999

5.崔向阳.《资本论》与东南亚金融危机[J].当代经济研究,1998(6)

6.高新宇.《资本论》中金融危机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思考[n].沈阳教育学院报,2005

7.李志远.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再认识[J].当代经济研究,1999(5)

经济危机的主要矛盾篇5

关键词:经济危机;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制度

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社会每过一定时期就爆发一次生产过剩的危机。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具体地说,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成果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它的表现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发展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就必然爆发经济危机。因此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要消灭经济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可以说这是马克思对经济危机根源的总概括,并将具体原因归结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两个表现上,但如今的研究目的,更在于揭示经济危机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经济现象。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原因的论述

(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中产生的,只要存在,危机就不可避免。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看,自1825年英国出现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的生产过剩危机以来,每隔一定时间就要发生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发生了数次经济危机。表1列举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经济危机的次数。

战后经济危机的特点:危机周期的长短不规则,周期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经济危机的程度有所减弱,但生产过剩和失业却成为周期中的经常现象;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期间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这是由资本主义国家为刺激经济增长,过度增发货币和扩大财政赤字造成的,从而进一步深化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二)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原因的论述

1、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引发经济危机。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生产使生产与消费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一方面,工人是消费品的主要消费者,另一方面,“每一个资本家都知道,他同他的工人的关系不是生产者同消费者的关系,并且希望尽可能地限制工人的消费,即限制工人的交换能力,限制工人的工资”,以便最大限度地增加剩余价值。马克思指出:“构成现代生产过剩的基础的,正是生产力的不可遏止的发展和由此产生的大规模的生产,这种大规模的生产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方面,广大生产者的消费只限于必需品的范围,另一方面,资本家的利润成为生产的界限。”生产扩大与工人消费低水平并存,这样,一旦生产普遍超过了主要来自工人的有限需求和消费,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2、盲目的竞争导致经济危机。恩格斯说:“大工业的必然后果――自由竞争很快就达到十分剧烈的地步”,“竞争的规律是:供和求总是力图互相适应,但是正因为如此,就从来不会互相适应。双方又重新脱节,并转而成为尖锐的对立。供应总是紧跟着需求,然而从来没有刚好满足过需求;供应不是太多,就是太少,它和需求是永远不相适应的。”

3、生产力发展与市场相对狭小导致经济危机。马克思说:“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其条件是创造出一个不断扩大的流通范围,不管是直接扩大这个范围,还是在这个范围内把更多的地点创造为生产地点,扩大流通范围不仅在国内,而且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

4、主要消费品过剩导致经济危机。以棉布为例,如果棉布充斥市场,造成市场停滞,就会使织布厂主的再生产遭到破坏,除此以外,还会影响别的生产者:纺纱者、棉花种植业者、纱锭和织机的生产者、铁和煤的生产者等。所有这些人的再生产同样要遭到破坏,因为棉布的再生产是它们再生产的条件。“即使在他们自己的生产领域里没有生产过剩,就是说,即使那里生产的数量没有超过棉布工业销路畅通时所确定的合理的数量,这种情况也会发生。”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有很多,以上仅从四个方面加以阐明。而越来越频繁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社会和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

二、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也会出现经济危机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因而便有了要消灭危机就必须先消灭资本主义的结论。若是这样,消灭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我国,就从根本上消除了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即使存在上述列举的引起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也不可能导致经济危机。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我国不会产生经济危机。但是,历史实践却不是这样的。

表2分别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四次经济危机,并且表明我国经济危机具有越来越频繁的特征。其中,1994~1995年爆发的第四次危机与前三次滞涨型危机不同,这是一次信用过度膨胀导致的通涨型危机,连续八年的财政向银行透支,已吃掉了国有银行全部自有资本金,使金融系统100%负债。同时,向国营企业倾斜和“贷款发工资”等保稳定的政治任务又进一步迫使银行贷出的资金逾期难以回收,于是第四次经济危机爆发。

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包括其断言的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不可避免论,都反映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自然的正向运动规律的结果”是一个科学的结论。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也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它干预市场的做法,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上,则反映为“推动价值规律的逆向运动”。我们已认识到,并不能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可以对亚洲等金融危机置之不理,而这又进一步说明了经济危机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

三、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经济危机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危机已导致经济危机,并且波及到泰国、印度尼西亚、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对我国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既有金融影响,又有经济影响,为此我国采取了许多防范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措施。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十年之后,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超过10个百分点。

市场经济给予我国很多商机和无限的机会,商业服务业繁荣昌盛,过分乐观的GDp增长率,让国人很是欣慰地重复着已经有点成熟了的市场经济。但是,弱化危机不代表没有危机,只要有市场竞争就必然存在风险,必然存在生产过剩,存在经济危机。所以,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来说,市场经济都存在爆发经济危机的风险。

市场经济在带来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浪费,当然会有一定的风险,风险可以理解为危机,经济领域的危机,当所有风险的矛盾被激化时,就是经济危机突发的时候。有效地避免和弱化经济危机,是政府所必须面对的。马克思的《资本论》研究的其实不单是个性的自由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共性的自然状态下的商品生产社会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其结论对所有的这类社会都适用。

四、关于经济危机的应对政策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发生经济危机的现实性,那么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上面列举的导致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仔细研究市场经济的运动规律,及时处理、化解可能导致危机的各种原因。

(一)加大对大型国有银行的监管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部分来自于银行的风险监管缺乏经验及合适的制度。近几年全国经济繁荣,生产企业在市场规模的作用下按照自身的规律不断发展和膨胀。而在企业、商业膨胀发展中,银行信用又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此国家必须加强货币金融手段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度,控制信贷总规模。对巨额借贷资本的虚假需求,又促进了生产的恶性循环,掩盖了生产的“过剩”,当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时,终于爆发了经济危机。

(二)在发挥竞争的作用同时要克服盲目性

在发挥竞争的作用同时要克服盲目性,这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市场的作用不断增加,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其在促进我们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重复建设问题。重复建设体现了竞争的盲目性。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到企业都要建立有效的市场调查机制、预测机制,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国家可采取有效措施灵活运用指导性计划,从外部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和方向。

(三)加强对主导消费品生产的监控管理

加强对主导消费品生产的监控管理,避免繁荣过快而忽视长期生产力的培养。主要消费品生产所需的原料、设备等涉及许多的生产领域,其生产正常进行构成了其他生产部门生产正常运转的条件,一旦主要消费品生产过剩,销售不畅,就会压缩生产,甚至破产,那么相关原料、设备的生产和销售就会减少,甚至资金收不回来,从而导致生产的混乱和危机。

(四)正确处理积累基金内部生产性建设中新增固定资本和新增流动资本的关系

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史和我国的经验看,在安排生产性建设时,特别要注意新增固定资本和新增流动资本之间的合理比例,不能只注意固定资本的投资而忽视相应的新增流动资本的需要。否则,新增固定资本投产后,将由于缺乏应有的新增流动资本而无法正常扩大生产,造成固定资本生产过剩,生产力浪费,从而诱发经济危机。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一方面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分析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发展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同时,还要谨防社会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要有意识地通过政府政策去调节市场,克服市场运作的盲点,有效地避免和弱化经济危机的风险。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2、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1975.

3、王振中.关于加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经济学动态,1999(3).

4、李秉浚,赖小琼.马克思经济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5、俞可平.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3).

经济危机的主要矛盾篇6

一、马克思主义对虚拟资本的深刻揭露:

“虚拟性”和对世界人民的剥削是当代金融资本的本质虚拟资本范畴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商品价值形式的分析,尤其是通过对信用制度下复杂的金融关系的分析所做出的深刻而形象的概括。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虚拟资本的本质,同时看到了虚拟资本的扩张性,以及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运行的关系,从资本的运行规律出发,科学而富有远见地预见了虚拟资本的产生和发展及对经济的巨大影响。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的信用工具,可以加速资本的周转,促进资本的集中和股份公司的发展,广泛利用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从而满足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但同时,虚拟资本又是资本主义信用投机的工具,它会造成虚假的经济繁荣,加速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爆发。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对虚拟资本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和认识,“虚拟”正是当代资本主义金融经济的本质:它可以作为资本增值而当作商品来买卖,但它自身并没有任何价值。它与实体资本的共同之处在于:可以通过循环运动瓜分利润,更直接的“G-G'”的过程撇开了“G-w-G'”的周转。马克思认为,伴随着这一过程虚拟资本出现了,它也是生息资本的派生形式。而信用制度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从而资本也会越来越虚拟化。同时,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衍生工具和金融衍生品五花八门,虚拟资本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展,虚拟资本额已远远超过实体资本。当人们读到马克思关于“目前金融危机……不过预示着它会有更残酷、更有害的结局。危机拖得越久,后果也就越坏”[1]的论述时,当人们看到马克思关于金融危机即将发展成为经济危机的预想时,当人们重新发现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根源所做的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和阐述时,就好像是马克思在一个半世纪前就已经对现在发生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作了科学预言和科学分析。这是马克思在西方再次受到青睐的重要原因。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资本主义虚拟经济可以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为个别企业或公司的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经济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表现为市场经济中生产盲目扩大的趋势与广大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历史和现实证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是正确的、科学的。美国实体经济全面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在之前没有爆发的原因是,追逐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创新”制造了短暂的虚假需求;而虚假繁荣暂时推迟了普遍生产过剩导致的经济危机的爆发。但虚假需求绝不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也不是有效需求,它只能缓解矛盾却不能根除矛盾。而且在虚假需求的泡沫破灭后,危机会以更猛烈、更具破坏性的态势爆发,一次次的破坏会越来越逼近人类生存的极限。

二、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虚假的、透支的“生产过剩”与短暂的、不可持续的“消费狂欢”实际上,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便开始研究资本主义周期性的、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资本论》的写作并问世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完成。马克思的论述深刻而透彻,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资本生产相对过剩引起的危机。马克思所说的“生产过剩”的真正含义,是“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资本家的“生产过剩”与劳动人民的贫穷存在于同一时空。马克思说:“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2]548“在世界市场危机中,资产阶级生产的矛盾和对抗暴露得很明显”[3]570。马克思还用生动的语言说明经济危机的表现和原因:棉布充斥形成市场停滞,工人“当然需要棉布,但是他们买不起,因为他们没有钱,而他们之所以没有钱,是因为他们不能继续生产,而他们之所以不能继续生产,是因为已经生产得太多了”[3]596-597。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社会基础和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能力与相对有限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冲突成为不可避免的了,因为它在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炸毁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所以它就成为周期性的了。资本主义生产产生了新的‘恶性循环’。”[4]社会性的生产同资本主义占有制之间的这个基本矛盾是危机的总根源。危机的爆发让矛盾暂时得以缓解,但是只要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就不可能彻底根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生产的唯一目的,剩余价值规律成为资本主义社会驾驭一切的绝对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美国政客及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常常津津乐道:美国普通民众均持有股票,“人人都是资本家”。其实,这是一个骗局,真相是占人口10%的富人持有美国股票市值的89.3%和全部债券的90%,而普通员工持股之和仅占全部股票市值的0.1%[5]。贫者越贫,富者通吃,且后者的奢侈建筑在前者的贫穷之上。这就是只顾“效率优先”所建构的今天美国的社会现实。垄断资本不仅对内欺瞒、剥削本国人民,而且也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剥削者与公敌,金融资本对世界的控制就是对整个世界的剥削。斯蒂格利茨说得好:“发展中国家在自己也非常需要的时候,几乎以零利率借给美国数万亿美元。这反映了问题的实质。”估计以此种手段使世界上的财富每年进入美国的数额约占美国新增长GDp的30%,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利国。只要资本主义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它以破坏性的调整强制地实现社会生产,以及生产与消费的合适比例,使社会走上新的经济发展周期。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占有的基础仍然存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无法得到根本的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源无法消除,各种矛盾经历一定阶段的积累尖锐化起来,还会爆发再一次的危机。这次世界经济危机的缓冲地几乎已涵盖整个地球,不知下次如何缓冲?美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大危机给生产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试图解决经济危机问题的代表人物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主要是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此时,国家干预在西方国家处于主流地位。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除了市场调节,同时也存在政府调节。不仅宏观经济领域存在政府调节,微观经济领域也存在政府调节。例如,在金融业中存在政府调节金融的政策,即媒体所说的政府对金融的监管。但凯恩斯主义也只是延缓了经济危机的发生,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虽然诱导了投资并增加了总需求,但这需要大量的货币来支持,加大货币发行量是最常用的手段,结果是出现了“滞胀”,即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和失业增加并存。面对棘手的滞涨问题,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国家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上升到主流地位。新自由主义的核心内容是私有化、自由化和非调控化,取消或放松对金融业的监管。新自由主义将一个虚假的“居者有其屋”的“美国梦”呈现在民众面前,但是次贷危机的爆发,无力偿还住房抵押贷款的家庭数、无家可归的人数激增,证明了克林顿—布什“美国梦”的破灭。新自由主义解决了凯恩斯主义所造成的问题,但没有解决经济危机问题。当资本主义发展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已不满足于作为生产资本的“从属”和“配角”的地位,逐步与实体经济脱节,完成了由服务于生产资本向主宰生产资本的异化,完成了由“协助”生产资本并分割其剩余价值向直接“圈钱”的演化[6]12。美国经济由此创造了20世纪末十年高速增长的“神话”,西方的学者和政客因此预言“新经济”结束了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周期性窠臼”。与此同时,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美国民众家庭已经入不敷出,消费信贷急剧增长,从1971年到2007年的36年间,美国民众的消费信贷从1200亿美元激增至2.5万亿美元,增加近20倍。这还不包括高达11.5万亿美元的住房负债,如将两者相加,总共负债4万亿美元,比美国一年的GDp还要多,平均每个美国人负债近5万美元,当然,负债最重的还是低收入者[7]。虚假繁荣与深重的危机并存,自2000年第四季度开始美国经济增长急剧降温,固定资本投资大幅下降,失业迅速增加,生产大量缩减,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1.4%,为过去数年来的最低增幅。在增长速度降低的同时,少数富人的财产份额却迅速增大,财富两极分化更加严重。在这种经济形势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加激化。为了刺激消费,提高经济增长率,美国政府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流动性,利率和风险溢价均较低,贷款发放机构有丰富的资金,并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同时,贷款发放机构忽视次级贷款产品风险的防范和控制,采取了激进的信贷策略,利用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工具,多方分散和转移贷款风险,以“低风险、高回报”为诱饵进行推销,从世界各地吸引巨额资金,供美国国内放肆扩大消费,使金融资本获取惊人的高额利润。美国《新闻周刊》报道:“这些金融衍生品经过包装和再包装,最终变得面目全非,没有人知道它们到底包含什么内容,或者它们到底值多少钱。”这也为日后市场低迷、恶化时出现资金链断裂留下隐患。次贷危机实际上是美国国际金融垄断集团及其守门人美国当局共谋的恶果。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泡沫,对于现状,美国政府熟视无睹。对待已形成的经济泡沫听之任之,甚至不断制造新的泡沫去转移风险、转嫁危机,是华尔街的“现代炼金术”,也是美国金融当局默认和鼓励的惯用手法。用泡沫掩盖矛盾,致使矛盾因长期积累、发酵而孕育更大的危机,终于在极度膨胀后破灭了。由此可见,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居民消费能力相对缩小的矛盾的积累,是爆发这场经济危机根本的、深层次的原因。

三、虚拟经济的发展远快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对人自身的否定

马克思指出,“诱人的高额利润,使人们远远超出拥有的流动资金所许可的范围来进行过度的扩充活动”[2]。实体资本和虚拟资本的本能都是追逐自身增值。而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是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有寄生性,它从实体经济中产生,又依托于实体经济系统,虚拟经济不可能离开实体经济系统而存在。没有企业,没有生产活动,就没有物质财富的产生,钱(或货币)就是虚的。高智商的金融精英们却犯了弱者的致命错误:他们在制造赚钱机器的同时,又制造了制造次贷泡沫、金融泡沫和经济泡沫的机器,制造了杀伤力极大的“定时炸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虚拟资本有它的独特的运动。独特性的意思是,虚拟资本是“现实资本的纸质复本”,是现实资本的代表,但它却可以独立于现实资本而运动。它通过不停地转手,使其价格即市场价值超出或低于它的现实价值不停地运动。从主要经济发达国家近几十年的货币增加和经济增长可以看出,货币的供给远远大于经济的增长。世界没有创造那么多财富,却创造了更多的货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差距越来越大,成了超越实体经济的脱缰之马。虚拟经济大大超过实体经济后,实体经济必然面临着较大幅度的通货膨胀。虚拟经济的发展有进步的一面,但不受控制的虚拟资本,藐视劳动的价值,忘记了发展的目的,忽视了马克思所讲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深刻的论述,同时也是对资本主义所提倡的人权、人道的极大讽刺。没有“人”这一挥动历史鞭绳驱动历史车轮的“车夫”,虚拟经济就如脱缰的野马,必将拉着资本主义的马车面临坠落万丈深渊的危险。

四、必须遏制资本的贪婪,坚定复兴社会主义

经济危机的主要矛盾篇7

一、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研究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

1.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其具体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这个矛盾如果一直发展下去,必然会产生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引起社会生产的比例失调,从而导致整个经济体无法正常运行。二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引发生产过剩的情况,一旦生产过剩越加严重,加上经济体运行不协调,积累到一定时候,金融危机就会爆发。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就是生产过剩所引发的,次贷危机将美国的虚拟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泡沫,导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成为此次金融危机的最大诱因。

2.从美国金融体系制度的方面研究

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让美国人形成了超前消费的方式,在这段时间内虽然成就了美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也在发展的背后潜伏了巨大的泡沫和坏账隐患。其次,美国的大部分金融机构将次级按揭贷款证券化,巨大的泡沫转嫁给投资者。加之美国经济结构比例不合理,第三产业比重过高,制造业所占比例很低,使得美国在制造业方面一直以来依赖进口,贸易逆差大,居民储蓄少,收入结构与消费结构严重失衡。最后,美国金融机构片面追求利润而盲目扩展业务范围,致使美国经济过度虚拟化和自由化,美国本土本来就缺乏实体制造经济,而在这种环境下,信息科学技术成为了虚拟资本投机的工具,为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马克思《资本论》关于金融危机的相关论述

(一)从马克思信用理论看金融危机

马克思在一百年前提出的信用理论,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信用的二重作用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现阶段的世界性金融危机有着很好的解释。

马克思在讨论信用与虚拟资本时就指出,信用不是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还是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但信用加剧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加快了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产生和爆发。马克思认为,所谓信用就是借贷行为,借者和贷者之间发生的关系就是信用关系。他指出:“信用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地就是贷和借的运动,即货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渡的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可见,信用就是商品交换中的延期付款或货币借贷,是以偿还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运动,体现着交易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

(二)从马克思危机理论对金融危机本质的分析

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不同的是马克思危机理论是从社会制度层面去寻找经济危机的根源,他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那么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资本主义无法消除产生金融危机的根源,决定了金融危机周期性爆发。正如恩格斯所说:“在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炸毁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决,所以它就成为周期性的了。资本主义生产产生了新的恶性循环。”金融危机的这种周期性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表现出周期性,这种周期包括了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繁荣。

关于金融危机,马克思说:“生产很快就超过了消费。结果,生产出来的商品卖不出去,所谓商业危机就来到了。”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而金融危机的爆发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我们用马克思危机理论对美国的次贷危机进行系统分析后可以发现其实质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华尔街里贪婪的资本家和最大限度盈利的欲望,使其借助信用关系和房地产行业相互推动以及信用链条的衍生功能,从而掩盖了生产无限扩张和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因此,借用马克思的逻辑:资本制度的内在矛盾――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金融危机。这样就可以清晰的看到整个金融危机的产生过程。

三、《资本论》对我国应对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启示

(1)要一如既往的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如前所述,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不仅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还要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即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己任,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自觉地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意图,保证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2)对于我国中小企业而言,应该加快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正确确立企业的发展目标等,这样才能构建起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这是其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疏通和扩大融资渠道、保持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

(3)不断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收入分配是影响社会有效需求的直接因素,如果一个国家的分配制度不合理,导致贫富差距过分悬殊,两级分化严重,劳动者收入过低,在社会财富中所占的比重过小,这就必然会导致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爆发。而我国在这方面的问题已经日益严重了。因此,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经过三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经济活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有效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市场不是万能的,它也存在着自身的一些缺陷,如市场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现象。为了弥补市场调节不足,防止市场失灵,我们就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另外,我国国民应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正确的投资消费观念,具备应有的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5.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5.

[4]张克难.金融危机“捧热”马克思巨著:《资本论》热销说明什么[n].报,2008-06-25(a10).

[5]高航.金融危机下企业经济性裁员问题与对策探析[J].经济视角,2009(8).

[6]顾钰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阐释金融危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1).

[7]吴挺.马克思不是预言家,是路标[n].东方早报,2008-10-31(a16).

经济危机的主要矛盾篇8

关键词:国外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矛盾;危机理论

中图分类号:F093/0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3—066-06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爆发和最显著的表现形式。典型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危机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基本上认同马克思提出的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理论。二战之后,资本主义矛盾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出现了新的特征,危机的表现形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针对这些新的变化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一、资本主义矛盾从内部向全球范围扩展

二战之后,尤其20个世纪90年代之后,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生产社会化得到了显著发展;另一方面,生产资料不但仍然归资本家私人占有,并且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大资本家手中。因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就空前尖锐起来,矛盾不仅仅表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更是随着全球化浪潮扩展到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就资本主义的矛盾和表现形式,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伊斯特凡(istvan,1995)认为,以一切可能形式从生产者手中榨取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在资本主义框架中,任何事物都必须适应资本主义要求,并以其要求的方式证明自身存在的价值,否则就会灭亡。资本主义对剩余价值的追逐促使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并将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到资本主义体系。伊斯特凡进一步指出,全球资本的扩张必将与民族国家的保护主义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至少与以下三个基本矛盾,即垄断与竞争之间的矛盾、劳动的日益社会化与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和日益加速的国际分工与全球资本体系寻求霸权统治之间的矛盾,存在密切联系。

资本主义的全球矛盾在现实中还表现为“人口的过剩”,并且这种情况已经跨越了资本主义国界。伊斯特凡认为,并不是社会不能为人口提供必要的农产品,“激增的人口”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过剩人口”。这种“过剩人口”并不能从人口总数中扣除,日益增加的“过剩人口”仅仅是相对于需求而言。在资本统治的任何地方,广大民众不断无情地被排除在劳动之外,并被追求利润的资本扩张规律作为“多余的”东西从社会再生产中剔除掉。然而,“过剩人口”又是资本自我维系和扩大再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

萨米尔(Samir,1997)认为,由于资本主义全球化扩张,资本积累不再由单个国家所控制,这样必将导致新的矛盾。然而,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或国家能够为世界资本主义的政治、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提供总体管理框架,来调节由此产生的矛盾。这种矛盾所导致的后果是,旧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南方和东方的国家也不断地陷入到危机中。不断深化的全球化推动战后国际经济秩序不断调整,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被克服,而是随着资本主义全球扩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渗透到所有国家和地区,世界体系的两极分化特征更加显著。人类面临的实际挑战,是如何按照逐步消除全球化灾难性后果的原则来建立一个新的全球社会,这意味着资本主义国家必须要转移到人道和民主的方向上来。

萨米尔(2003)将自己的观点进一步概括为,“两种对立关系左右着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一是以劳资对立为代表的社会各种阶级之间对立关系;二是资本主义体系内各成员国之间的既合作又斗争的对立关系。关于劳资之间的对立,萨米尔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劳动者工资也应当提高。只有当社会中阶级斗争上升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实现工资的增长,资本主义本身的发展趋势只会导致消费能力相对于生产能力不足”。萨米尔提出的积累理论实际上是对巴兰和斯威齐的过剩理论的一种补充。

鲍勃·米尔沃德(Bobmilward,2000)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模式固有的矛盾是与生产的日益社会化及与对剩余价值占有的日益集中有关。由于资本家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来替代劳动力,使得失业迅速增加,致使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变得更加困难。资本家竭尽全力榨取剩余价值,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剩余价值率却在下降。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逻辑的结果。资本家通过引进节省劳动力的技术来提高生产力,却导致相对于有效需求而言的生产过剩更为严重,最终引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西蒙(Simon,2001)认为,资本通过开发世界市场来克服对资本的地区性限制,但在克服限制的同时,也在积累内在的矛盾。只要资本能够通过全球性扩张来克服资本积累的障碍,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就可以被暂时地掩盖起来。一旦资本的扩张接近于它的限度,这种内在矛盾就会以国内持续积累生产性资本的停滞形式集中表现出来,而世界范围内资本的过度积累才是其真正根源。

艾伦(alan,2001)认为,资本主义的衰退内生于资本主义制度,会在20~30年的时间内重复出现并导致全面危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也导致长时间的经济缓慢增长、大规模的持续失业和长期的政治经济不稳定。资本主义从危机中恢复不再具有内生性特征。为了走出全面危机,会导致独裁和战争。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是内生性的。少数富裕国家和大多数贫穷国家并存的不平衡发展格局是一种长期趋势。少数国家的富裕和大多数国家的贫穷是相互依存的。占世界3/4人口的贫穷地区的廉价劳动力被富裕国家雇佣以作为资本增殖的工具,维持资本主义统治下的市场稳定,而贫穷地区的状况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艾伦进一步指出,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发展主要源于积累与技术变革之间此消彼长的变化,特别受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技术变革方式的影响。非均衡积累规律在以下意义上是由资本主义市场内生决定的:当投资由资本市场加以组织时,技术变革就无法避免为满足资本创造剩余价值要求所带来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剩余被集中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少数大垄断者手中,技术进步只是加速了资本集中的过程,而贫穷地区并没有得到任何意义上的改善,既没有增加资本积累,也没有提高技术水平。

罗伯特(Robert,2003)认为,自由主义源自于专制主义,因而包含了集权主义的特征,是现代集权主义的一个变种。自由主义与以往集权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自由主义是一种主要以经济为基础的市场集权主义。这种集权主义要求人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市场的支配。因此,自由主义的发展必然积聚了自己的核心矛盾:一方面以自由和独立的个性为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又必须以镇压人民大众的国家机器作为其保障基础;一方面提出责任自负和所谓自主主体之间自由缔结契约的原则,另一方面又将盲目运行和自行调节的价格机制作为资本主义经济运转的前提条件;一方面,承诺“看不见的手”具有造福人类、促进繁荣的作用,同时又造成世界范围内广泛的贫穷和灾难。

伊藤诚(2006)认为,在新自由主义思想指导下,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开始显著地暴露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基本运行机制内在矛盾。当代资本主义过度以私有企业为中心,这就不可能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学者认为的企业对私利的追求会自动转化为公共利益的机制。尤其是新自由主义主张削弱工会力量,强调基于竞争性市场原理的个人责任,从而导致广大工薪阶层经常要面临失业的威胁,面对繁重的医疗费、教育费、养老费等负担,人们对未来更为忧虑。

二、过度积累、利润率下降与资本主义危机

马克思认为,长期而言资本的过度积累将导致资本的利润率呈现下降趋势。而一些自由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学者则认为,通过国家调节等宏观调控措施可以抑制资本主义平均利润率的下降,维持资本主义制度。近些年,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普遍认同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理论,也承认利润率下降主要是由资本主义扩张和积累的特性所决定。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也对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现形式的变化作了分析。

约翰(John,1981)用图形和函数方式表述了马克思主义学者描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他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划分为五个区间:利润挤压危机区间;低工资刺激区间;价值实现危机区间;财政刺激区间;财政危机区间。在利润挤压危机区间,就业率处于较高水平,工人相应拥有较强的谈判能力,使得实际工资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因此,税后利润率会很低,这就没有足够的激励促使资本家进行积累。工人较强的谈判力量使资本家认为积累没有必要,导致资本家开始解雇工人。在低工资刺激区间,存在着大量的失业者使工资处于很低的水平,引发了资本家扩张的意愿,从而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在价值实现危机区间,经济可以达到的增长率大于计划的增长率,资本家非自愿地进行闲置存货的积累,资本家必然解雇工人。价值实现危机区间的情况与利润挤压危机区间的情况不同,利润挤压危机区间利润很低,价值实现危机区间的利润却很高。在价值实现危机区间,如果有更多的需求,资本主义就不会爆发危机,资本主义政府可以采取财政刺激的方式为市场提供更多需求。在财政刺激区间,税后利润率较低,计划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资本家为了实现扩张而雇佣工人,这也是与凯恩斯财政刺激最为相似的一个区间。之后就是财政危机区间,低就业率使得社会生产的产品无法满足整个劳动者阶级的消费需求。在此区间,由于更多的剩余成为政府的财长收入,资本家的税后利润非常低,因而资本家没有投资动力,必然也会解雇工人。约翰进一步指出,利润挤压危机和低利润率相联系,价值实现危机和高利润率相联系,财政危机和低税后利润率相联系。

罗伯特(Robea,1987)指出,资本主义国家既需要支持资本积累,又需要减轻积累对福利和就业产生的消极影响,争取公众对积累的支持。增长一旦陷入停滞,积累和争夺公众支持这两个职能之间的矛盾就开始尖锐化。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矛盾表现为财政危机,在第三世界国家则表现为外汇危机。增长停滞会导致政府政策性支出增加,资本家就会强烈要求政府减少支出,降低实际工资,这就导致政府的民众支持率下降。社会福利和保障资金的减少又会引发政治上的动乱。因此,政府必须在两者之间进行权衡。但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政府如何标榜自己无政治色彩,它们仍主要将维护资本家利益作为首要任务。

伊斯特凡(istvan,1995)认为,资本具有的积累和扩张的特性构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致命缺陷。只要能够榨取到更多的剩余劳动,资本的积累和扩张就不会停止。一旦资本的积累和扩张受阻,即使仅仅是部分受阻的情况下,也可能会对经济社会造成严重的破坏。资本积累和扩张受阻的表现形式就是经济危机。

伊斯特凡进一步指出,当前经济危机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发生的领域上具有普遍性特征,而不局限于某一特殊领域(如金融和商业);二是在范围上具有全球性特征,而不是局限于某几个特定国家;三是在时间上具有持续性扩展性特征;四是在表现形式上可能呈现为爬行状态,但不能排除出现最剧烈和最具破坏力情况。

萨米尔(Samir,1997)认为,危机的爆发表明,从生产中获得的利润并不能被扩大再生产充分利用,即存在资本过剩。资本主义政府治理危机就是要为过剩的流动资本寻找其他出路,避免流动资本突然贬值。这就迫使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新自由主义政策。然而,新自由主义却使经济陷入了螺旋式通货紧缩的停滞之中。实质上,新自由主义提出的政策仅仅是缓解或遏制了危机,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危机。全球化也要求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危机治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也做出了一些努力,但它们并不能改变世界经济结构以带来全面繁荣和市场扩张,而仅仅是为了确保过剩资本盈利而进行的应急性调整,这并不解决根本性问题。萨米尔(2003)进一步指出,虽然以金融管制为主的危机解决方案能够弥补市场盈利机会不足的部分缺陷,但是会受金融安全制约,结果并不利于经济扩张。

萨米尔进而认为资本主义历史是由一系列连续的或长或短、或大或小的危机构成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一种制度性危机。资本主义内在的不稳定性,同时又是其发展的动力。几何增长的非均衡性和巨大的破坏性都是资本扩张引发的结果。几何增长不可能无限持续下去,必将会终结。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存在只是一个短暂的历史过渡阶段,是一个为了创造物质和人文条件,以便人们最大限度地控制自然、了解社会而进行积累的过程。

鲍勃-米尔沃德(Bobmilward,2000)认为,当利润率下降时资本积累将加速,而随着资本积累的加速,利润率将进一步下降。利润率的下降将使财富进一步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积累受到利润率下降的限制,将导致投机、资本过剩、人口过剩和爆发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的生存和发展。随着资本加速积累,生产者日益贫困,这就会产生了一个永恒的矛盾:资本主义的历史任务是提高生产力并创造与之适应的生产条件,但具有下降趋势的利润率阻碍和破坏了这一过程。资本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将会产生新的危机,大资本能够以较低的利润率来实现积累,但是小资本即使利润率很高积累的速度也很慢。利润较高的投资渠道被大资本占领,小资本不得不进行投机,这样就出现了资本过剩。小资本经受不了利润率下降的打击,而且缺乏投资渠道,产生的资本过剩必将进一步导致劳动过剩。资本积累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必将不断被周期性的危机和过度积累所打断,其后果必然是资本破产和大规模失业。

基斯·冯(Keesvan,2001)认为,维持资本主义秩序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枯竭,就是普遍意义上的危机。危机妨碍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进程。首先,生态资源枯竭将直接影响世界最贫穷地区正在进行的原始积累和城市化进程。生态资源枯竭还会妨碍资本的国际化,导致劳动力国际化进程的倒退和国际资本具有更强的投机性。然后,当洛克式的中心国家在地理政治领域扩张出现危机时,会导致全球范围内市民社会凋零,倒退到弱肉强食的帝国主义时代。

乔瓦尼和贾森(Giovanni&Jason,2001)指出,金融资本的扩张加剧了过度积累,进而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在每一次金融资本扩张时期,资本的过度积累都会导致资本主义不同组织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进行激烈竞争,使本来的正和博弈变成了零和甚至负和博弈。国家间流动资本对利润的争夺必然促使金融资本快速增长。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组织和个人,将越来越多的收入以流动的形式持有;另一方面,各个资本主义民族国家面对贸易和生产扩张停滞所产生的压力,通过国家政策推动金融市场扩张,来争夺利润。因此,利润率的下降,就会引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西蒙(Simon,2001)认为,过度资本积累和资本发展的不平衡,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不合理的经济调节政策,致使信贷和政府支出的规模不断膨胀,加剧了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失衡。20世纪70年代资本过度积累和资本发展的不平衡也加剧了政治危机。在资本过度积累的情况下,竞争压力增加,阶级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积累总是表现为过度积累和不平衡发展,这意味着资本主义积累必然被资本的贬值和被生产资本遭受破坏为特征的危机所打断。如果全球性积累得不到控制,其趋势注定将导致更严重的全球性不平衡,将导致过度的国际竞争和激烈的帝国主义内部斗争,也必将导致金融与政治体系的不稳定。

理查德(Richard,2001)对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了分析。福特主义内部的危机表现为滞胀,可以通过危机后的经济重建和日益增多的制度变迁来克服。危机颠倒了资本主义两种矛盾的主要方面。工资越来越被看作是生产的国际成本而不是国内需求源泉,货币日益作为国际货币而不是仅作为一国范围内流通的货币,这就削弱了国家层面上的凯恩斯管理所取得的效果。后福特主义的矛盾表现为:虚拟资本的空间流动与实体资本在地点上具有相对稳定性特征之间的对立,日益增长的短期主义行为与越来越依赖通过超经济因素来稳定经济之间的对立,信息经济时代下,日益凸显出的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对立。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已经无法解决后福特主义阶段的矛盾。

亚历(alex,2001)认为,近几十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进步之一就是恢复利润率下降趋势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中的恰当地位。资本主义危机根植于生产关系内部,具有内生性,而不再将危机视为相对偶然的、不同部门之间非均衡发展的结果。

约翰(John,2001)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利润率下降的结果。利润率下降是资本价值构成提高的结果。即使剥削率和资本周转速度倾向于提高利润率,然而由工人人均厂房、设备和原材料的增加所带来的成本增加没有被效率的改进所抵消,利润率仍将下降。利润率下降有两个效应:一是发达工业经济的生产率提高开始放慢;二是投资率下降大大超过利润率下降,因此,20世纪70年代出现大量剩余资本。

梅格纳德(meghnad,2002)指出,资本主义政府调控经济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只能导致危机的加重。资本主义国家控制财政、避免危机爆发政策的实施,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财政赤字。更为严重的是,人们不再相信财政赤字能够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垄断货币发行,但往往是,错误的货币政策造成交替性地出现通胀和紧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及由此产生的全社会的狂躁、崩溃和恐慌是资本主义的固有顽疾。在凯恩斯主义全盛时期,尽管也存在着对资本流动的限制,但经济危机的危害性相对较轻,爆发的频率相对较低。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早期,资本主义经济又开始出现严重的衰退。其后,金融危机引发全面经济危机,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类似的情况还将重演,资本主义经济还会出现更多的经济危机、更多的金融危机、更多的股票市场价格震荡。

三、资本主义向何处去

当代资本主义呈现出的新变化和新特征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周期性危机,反而使矛盾的积累加深,危机幅度更大,破坏更严重。当前的资本主义正经历着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普遍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会走向灭亡,但同时也认为,灭亡的时间也许还很长。

杰夫(Geoff,1982)认为,当每次商业衰退或者危机引发众多小企业破产,就会导致资本更为集中,这也加快了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灭亡的进程。资本主义经济从大公司发展到近乎垄断,从近乎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从国家垄断发展到跨国公司垄断。在跨国公司垄断阶段,资源不是按照资本主义市场的定价机制来分配,而是由跨国垄断公司来分配,这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在走向极限。

奥尔曼(orman,1995)认为,二战之后,尽管资本主义国家提出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证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并且也缓和了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中的各种矛盾,但这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造成了资本过剩、商品过剩和劳动力过剩,这些都内生于资本主义制度,因此,资本主义不仅迷失了发展方向,而且正在走向崩溃。

伊斯特凡(istvan,1995)认为,当前全球资本制度已经达到成熟和饱和的矛盾顶峰,其内在的危机已经发展到巨大的程度,并已经扩展到全世界。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因不愿意采取根本性解决措施,致使情况变得非常严重。目前,采取局部性的解决方案已经不能改变资本主义走向毁灭的命运。

艾伦(alan,2001)指出,当前如果资本主义要从危机中复苏,必须要对世界市场进行重新划分,如通过战争干涉,或采取违背某国意志强迫其接受市场关系等方式,来重新确定世界市场格局。这意味着世界从一场灾难中脱离,又陷入到另一场更严重的灾难。没有证据表明,资本主义有能力限制自身的野蛮性和破坏性。资本主义每一次从危机中脱离出来后,都会再陷入到更为严重的危机。

梅格纳德(meghnad,2002)指出,西方国家频频出现的经济危机,不断上升的失业率和高通货膨胀,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受到质疑。社会主义世界必然会与这些问题作斗争。资本主义受到的压力越大,社会主义世界就越可能避免经济方面出现问题。

经济危机的主要矛盾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劳资关系;对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劳动关系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日益加深,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是我国的企业,对本来正处于劳资冲突高发期的我国劳资关系无疑是雪上加霜。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减少劳资矛盾、缓和劳资冲突,保障社会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已成为党、政府和企业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劳动关系现状分析

劳动关系是企业内部最基本的关系。劳动关系是否稳定和谐,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企业的存在和发展。为了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应当对劳动关系不和谐的表现及其因果进行探究。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为基本的社会关系。影响劳动关系的因素有许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内部因素;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外部因素,劳资矛盾和劳资冲突就是这些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影响我国劳动关系大的经济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经济体制改革,二是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伴随我国经济体制进入了一个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转型期,我国的劳动关系经历着由行政化的劳动关系向市场化的劳动关系的转变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实质是劳动和资本的结合。利润最大化是资本的直接追求,工资最大化则是劳动的直接追求,劳动关系的矛盾和冲突即由此而来,这是影响劳动关系的内部因素。劳资冲突体现为劳动者的生存权和资本的财产权的冲突。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居于社会经济关系中主导的核心的地位,而劳动者居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所以,劳资冲突产生的一般原因,都是由于劳动者一方的权利或利益被侵害或其合理要求未能实现而致发生。

从我国目前劳资冲突的性质来看,绝大多数是由于劳动者的基本劳动经济权益被侵害,而又长期得不到解决而致”[1]。总之,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劳资矛盾积累越来越多,进而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是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资矛盾、劳资冲突一定增多、一定激化,回答是不一定的。那么造成我国劳资矛盾高发这一状况的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主要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经济的现代化、企业效率的增长,而且这种现代化和企业的效率增长,是以出口导向型工业化作为一个推进器来推动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就要把能够去参与国际竞争的要素确立下来,毫无疑问这就是劳动价格的比较优势。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发展是要靠牺牲劳动者的就业条件和劳动条件作为一个发展的代价和前提。”[2]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劳动争议不断增多,争议数量和涉及劳动者人数不断上升,国有企业劳动争议案件的绝对数已经是所有类型企业中最高的。

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2003年国有企业结案48771件,占全国总数的21.5%;其中集体争议案件3623件,占全国总数的33.5%。在48771件劳动争议案件中,有45613件是由劳动者申诉的,占93.5%,只有3158件案件由用人单位申诉,只占6.5%。2003年公安部做了一个统计,在全国的当中,如果把它作为一个总体来看,就是劳工的占到全国当地总数的46.9%,将近一半。那么在各种分类的统计里面,劳资关系引发的是第一位[2]。影响劳动关系的另一个大的外部因素是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一些企业订单减少、库存增加、资金紧张、有的企业赖账、毁约甚至是倒闭和半倒闭。降薪、停发工资、无限期放假、裁员是许多企业无耐的选择,一些企业主不愿意按法律给予解除合同的工人经济补偿,出现了突然逃跑等种种行为,使得劳资纠纷井喷增多,引发更多劳资矛盾和劳资冲突,给本来就比较脆弱劳资关系带来不少的冲击。

从2008年中国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来看,比起2003年增长了95%,就是增长了几乎是一倍。像东部地区,比如说像上海、深圳这两地分别增长了300%和280%。根据杨宜勇研究员所提供的国家发改委的数据,去年中国共有6.7万家中小规模的企业倒闭,全年倒闭的企业超过了10万家。由于长三角、珠三角大规模的企业倒闭,所以大量的民工失业,有的被拖欠工资,有的提前退保还乡,所以导致劳动争议和罢工的现象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频率在增加。

其实劳资矛盾和劳资冲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种无法避免的客观的存在,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工厂采用减薪、不买社保、克扣工资、推迟发工资、放假停工等形式转移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劳资矛盾和劳资冲突不仅增多,表现也更是激烈。面对这种情况,如果对劳资矛盾和劳资冲突处理得当,可以成为推动市场经济条件发展和完善、成为帮助走出经济困境的内在动力之一。但是如果处理不当,轻则会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重则要引发社会动乱以威胁社会安全,于是减少劳资矛盾、缓和劳资冲突,保障社会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就成为党、政府和企业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

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物(自然环境劳动条件等)的关系。

什么是和谐劳动关系?这是我们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必须首先明确和把握的问题。从劳动关系本身属性出发,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的变化,通过对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要素、标准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所谓和谐的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应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和谐劳动关系应当是合同型的。

《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一经双方当事人签订,即确立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法律关系,他们之间的有关劳动权利义务通过书面形式确定下来,使之固定化、具体化、以此规范和约束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行为,并且通过劳动合同的履行,实现双方各自的权利[3]。任何一方违约侵害另一方权益的,都要承担经济或法律责任。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不断提高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合同意识,依法签订并严格履行劳动合同,充分发挥劳动合同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二)和谐劳动关系应当是法制型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律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手段,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在构成、运行、处理等方面应当实现法制化,法律原则、法律方式应当成为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模式[4]。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劳动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以《劳动法》为龙头建立了调整劳动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规范,在劳动关系运行的各个环节,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这是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依据和保障。

(三)和谐劳动关系应当是民主型的。

民主化的劳动关系主要包括:

(1)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重大问题,共同参与劳动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2)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劳动关系的最基本法律制度。也是工会从整体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手段,对涉及职工劳动权益问题,如工资、工时、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生活福利等,由工会代表职工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用以规范劳动关系双方的行为,体现了劳动关系的共同决定权,改变了劳动关系事务的处理由用人单位一方独占的局面,从而提升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和权利。

(3)职工民主管理制度。职工民主管理是职工依法直接或间接参与管理所在单位内部事务,其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职工意志对用人单位意志的影响和制约,用人单位意志对职工意志的吸收和体现,从而使劳动关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我国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代表大会,应当加强职代会制度建设,依法落实职代会职权,使职代会成为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

(四)和谐劳动关系应当是救助型的。

劳动关系双方由于价值取向的差异和看问题角度的不同,产生一些矛盾难以避免,关键是看有没有一套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有效机制。我们既要正视矛盾,又要努力地去解决矛盾。劳动争议就是劳动关系矛盾的表现,劳动争议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影响范围比较大,看似简单的劳动争议,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影响社会稳定。

三、应对金融危机对劳动关系影响的对策

通过对现有的劳动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对和谐劳动关系的本质内涵进行理性的探究,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可以从政府、企业以及劳动者自身出发,寻找出积极有效的对策。

1.强化对企业的服务意识,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部分企业带来一定的压力,而金融危机则给部分企业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所以,现在许多企业感到举步维艰,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帮助。因此,劳动保障局要强调提升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严格执法的同时要做到服务至上。当前形势下,尤其是要帮助一些用人单位了解劳动合同解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未雨绸缪,规范用工行为。做到裁员不欠薪,失业有保障,既维护企业利益又保障职工权益;采取积极手段,及时贯彻执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省市有关“应对危机稳定就业保障民生”政策,如暂缓调整最低工资标准,适当降低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费率等,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共渡难关。

2.保增长,促发展,坚定发展的信心。由于国内外诸多原因,我国经济遇到许多困难,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势头开始放缓,2009年将进一步下降。这场发端于美国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滞后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导致企业经营困难,企业经营者大都对突如其来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缺乏足够的预计和准备,心理压力增大,部分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未来经营前景感到迷茫。在经济困境时,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国家已经陆续出台和采取了的许多政策和措施保增长、促进发展,社会各方面也应从多方面关怀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帮助企业家提振信心。加快完善支持政策,并给予企业实实在在的帮扶措施,使企业度过艰难期,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3.严惩恶意逃跑企业主、对外资非正常撤离跨国追责。

劳资双方共渡难关是应该提倡的,但是要防止转嫁危机,防止借共渡难关为由,企业把所有的责任都让工人承担。经济效益好时,企业盈利,企业主赚得盆满钵满,当经济不景气时,有的企业主为逃避责任而逃跑,把责任转嫁给员工。为此劳动监察部门事先监控重点劳资矛盾突出的企业,要做好预警工作,各级工会要有专人负责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防范企业主逃跑,使之图谋不能得逞,对逃跑企业主根据蛛丝马迹找到严惩,起着警示作用。对外资非正常撤离,国家将跨国追究责任。

4.工会教育员工和企业主共渡难关教育。企业就是一条船,投资经营者、劳动者都是在一条船上的利益共同体。

资本、经营、技术、劳动四大要素不可或缺,在金融危机下,劳资互信互助互谅,抱团取暖,共渡难关,才能走出困境。所以企业一方面要把目前出现困难讲清楚,使职工对企业裁员、减薪等应对危机的措施正确、理性的对待,另一方面,企业还要有长远的考量,可以裁员可以不裁员的时候不裁员,可以减薪可以不减薪的时候不减薪,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这样的企业一定会得到职工的支持和社会的赞许,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的“双输”局面。

5.劳资矛盾越是突出越要坚持《劳动合同法》,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我国自市场化改革以来,劳动关系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的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劳资矛盾和冲突绝大多数是由于劳动者的基本劳动经济权益被侵害,而又长期得不到解决而致。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减薪、不买社保、克扣工资、推迟发工资、放假停工等形式转移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个别企业趁机见缝插针侵犯劳动者权益,还拿出“应对危机,无奈为之”的幌子掩人耳目,更有甚者还提出修改劳动合同法,试图把法律规定“打折”甚至“冷藏”。金融危机不是侵犯劳动者权益的挡箭牌,“金融危机下,如何解决企业遇到的困境是有不同选择的,是让资本继续独断专行,以损害弱势的劳动者的合理利益甚至是合法权益为代价,追逐着资本的无止境的暴利;还是让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让劳动关系中资本与劳动这两大要素同舟共济、共度时艰”[4]?当然应该是后者。金融危机的劳动关系不仅是合理也是合法的,劳资矛盾越多越是应该坚持《劳动合同法》,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劳资矛盾越是增多、劳资冲突越是加剧越应该保护处于弱势劳动者的利益,确保劳资双方冲突降到不至于爆发大的政治危机、制度危机的程度。只有如此,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保障社会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常凯。劳动关系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保障出版社,2008,400.

[2]乔健。金融危机条件下的劳动关系的治理[eB/oL].2009-05-13.

经济危机的主要矛盾篇10

生态社会主义认为,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的严重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资本主义制度对增加私有财产的支持和保护,推动了人类私欲的膨胀,张扬了人类自私、贪婪的本性。生活在这种制度下的人们通过各种努力谋取私利,在个人财富增加的同时就对自然、对他人不断进行掠夺和侵犯的过程。特别是在人的财富在分配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财富的增加只能通过科学技术、大工业化等方式向自然,自然界进行掠夺。其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唯一目的就是谋取私利,它决定了人们对待自然界一直持一种敌对的态度,将自然看作是掠夺并从中获取利润的对象。资本不断扩张的内驱力,使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不断扩大的商品市场的需求。在平均利润呈下降的趋势下只有借助于科学技术的手段和力量,通过对自然进行过度的掠夺,才有可能保证个别企业的利润。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了生态危机

生态社会主义强调,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随着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而有了新的变化。以前资本主义矛盾以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相对需求缩小之间的矛盾为表现形式。但是当这一矛盾不断激化和尖锐的时,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当下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迅猛加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现了现代化的背景下,有了更新更复杂的表现形式。其中,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自然资源有限的矛盾日益突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控制着世界主要的资源,其对全球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全球的生态环境恶化。

佩珀对现代环境退化、生态危机根源的分析是从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入手的。在他看来,“生态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明显的矛盾。由于它是那些最终导致其垮塌的反对资本主义本身的特征,因此生态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它的后果是进一步强化了资本主义的扩张动力和通过占有剩余价值对劳动的剥削。佩珀尖锐的指出:“实际上这是一种自我职责和自我道德化的、等同于无法理解的废话的抽象。而对比之下,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分析表明,应该责备的不仅仅是个性‘贪婪’的垄断者或消费者,而且是这种生产方式本身:处在生产力金字塔之上的构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在于追求剩余价值和利润,这就决定了它不断的掠夺资源和“内在的对自然的不友好”。

佩珀关于现代社会环境退化、生态危机理论的成因分析的观点,并不等于生态中心主义,又区别于其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佩珀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视为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试图深刻揭示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内在必然性,这就进一步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对当今世界范围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负主要责任的应该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消除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是变革资本主主义制度

在佩珀看来,既然导致生态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在于这一制度不可改变的利润为先的战略,那么,消除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就在于变革资本主义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主张通过生产资料共同所有制的实现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加以集体控制。生态社会主义根据需要而不是利润分配资源。佩珀指出:“这最后一个要求将包括根据生态社会主义的按需而不是按利润进行资源的开发和分配的一些世界范围内的交换和交流。”因此,个人愿望将在很大程度上与强烈的共同体精神相一致,当然,这并不排除想个人拥有土地那样的一些现存“自由”将消失。

佩珀坚信,作为集体的生产者,我们有很大的能力去建设我们需要的社会主义。同时,佩珀强调工人阶级的力量,他强调工人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关键力量。应该开发在这些方面的潜能。并且从全球的视角看来,潜藏的阶级冲突仍潜在的是一种强大的变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