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及旅游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1:57

景点及旅游概念篇1

无景点旅游从2007年出现以来,发展到现在已经得到一定的关注。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日渐成熟的今天,无景点旅游这种新型旅游方式的出现及其研究,一方面可以缓解传统旅游景区的游客压力、促进热点景区资源的开发、推动边远乡村地区的旅游发展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对旅游业的认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尝试对无景点旅游进行综述研究,旨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无景点旅游,为无景点旅游的研究做基础性的工作。

一、研究概况

无景点旅游,最早由陈赞提出,他指出旅行社自由行产品受欢迎的程度从侧面折射出了“无景点”旅游的兴起。此后,无景点旅游概念的推出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截至目前为止,通过输入关键词“无景点旅游”,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进行检索,项是“篇名”,检索词是“无景点旅游”,文献发表时间是2007年检索至2013年,范围是“全部期刊”,匹配是“精确”,搜索出40篇,其中28篇专业论文和12篇报道。

搜索结果表明:无景点旅游主要是开始于2007年,且目前为止没有相关的外文文献及报道,这也正符合无景点旅游是具有中国特色,在中国旅游行业步入休闲时代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分析文献内容,无景点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1)无景点旅游出现;(2)无景点旅游概念的研究;(3)无景点旅游的发展及对策方面的研究;(4)无景点旅游的影响;(5)无景点旅游的实证研究。

二、理论梳理

(一)无景点旅游的出现

无景点旅游兴起于2007年,同年中国改革报报道了“十一”黄金周,“无景点旅游”成为部分郑州市民新兴的度假方式。郑州市旅游局副局长何宏波说:“无景点旅游的兴起,说明市民假期旅游消费心理更成熟、更趋理性,对缓解知名景区游人潮有积极作用”。昆明日报报道,“无景点旅游”正在逐渐走入市民的旅游生活。云南民族大学教授鲁刚认为,云南有着其他地方所没有的优美自然景观,本身就是一个景区,是否进景区已经不是游客考虑的重点。而“无景点旅游”的出现,是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在市民出游意识愈加理性的背景下,“无景点旅游”与自驾车、自助游等一样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依照目前旅游形势看,大众趋于追求自由自主的旅游体验。

(二)无景点旅游概念研究

目前,对于无景点旅游还没有明确的概念,学者们对其内涵有不同的认识。

1、无景点旅游的概念

无景点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具有出游成本弹性大,旅游过程灵活,较高体验度以及随性游等特点。贾玉芳对国内无景点旅游的概念总结为两类:一是不刻意去景区旅游而注重真实体验;二是更向往自由、品味悠闲。伍延基等认为,无景点旅游是一种注重休闲与体验、在方式上一般不参团、不赶时间赶景点、追求无拘无束的旅游历程,且不十分看重景点的反传统旅游方式。成海则认为,无景点旅游是一个需求层次的概念,不是简单的“无门票旅游”,不是“没有门票”,而是“不需付门票”。因为“无门票旅游”是从供给角度说的,立足点是景区景点旅游。

2、相似概念

针对无景点旅游,目前旅游业中有类似的“自助游”概念。

自助游,陈俊鸿较早地对自助游进行了研究,认为自助游是指“游客无须借助导游人员,完全按照自己选择的路线独立进行的一种旅游活动”。张红结合自助游在中国的发展态势,认为自助游是指旅游者在进行旅游活动时,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旅游线路、安排旅游活动、选择旅游产品等,不完全依靠旅游中间商,无导游人员和领队陪同的一种高度自主的旅游方式。自助旅游所有的花费都可依自己的喜好来支配,行程可弹性调整,又可深入了解当地风俗民情。同时自助旅游也并非是一种玩得多、花得少的旅游方式,而是一种在可支配较多的时间深入了解当地特色,接触当地的人与事,看自己想看的东西,走自己想走的路。

自助游的类型很多,如自驾游、背包游、自由行等。其划分方式也多样,而根据自助游的独立程度可以划分为:完全自助游和半自助游。自助游是一种强调独立、自由、自主的旅游方式。目前,中国自助游的发展受到接待设施、交通、安全以及管理等多方面的限制。

3、异同点分析

自助游和无景点旅游均是一种强调自主、自愿、自助、自由,强调体验民俗风情的休闲旅游方式。但两者的不同点在于,无景点旅游更强调于不以景区景点为核心,不刻意去景区景点游玩;而自助游对旅游目的地性质则没有特别的限制,其更多的是强调旅游过程的自由与自主。无景点旅游具备了自助游的特性,同时又具备自助游没有的性质,是自助游的深化和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无景点旅游”可以是不追求景区景点的,任何能为旅游者带来“愉悦”的有形或无形的对象,在旅途中旅游者没有压力,而是自由自在,没有约束的尽情体验、享受和漫游整个旅程。

(三)无景点旅游的发展及对策方面的研究

伏六明通过对“无景点旅游”的分析,探讨了发展“无景点旅游”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简玉峰等从人口学特征、决策方式、行为特征等方面分析了长沙和张家界旅游市场无景点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从旅游企业、旅游市场与产品开发、旅游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涂沁则在分析无景点旅游兴起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无景点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对于无景点旅游的发展,学者提出可从政府的规划和安全工作方面、旅游企业产品升级和规划的创新,并应用GpS旅游信息系统和旅游安全保障系统等来促进无景点旅游的发展。无景点旅游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完善。

(四)无景点旅游的影响

无景点旅游的兴起对旅行社构成了冲击,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旅行社的客源,但也催生了自行车租赁、帐篷租赁、旅游向导等新行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师唐果表示,无景点旅游新模式考验旅行社的设计能力,认为,自由行、自助游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成了旅行社的大头业务,利润可观。而无景点旅游线路的发展或许更加迅猛,如果旅行社不改变没有景点就不是旅游的观念,眼睛只盯着传统的利润点,那么很容易会被市场淘汰。郭又荣针对旅游者对旅行社的依赖性减弱、旅行社的利润减少等方面论述了无景点旅游对旅行社的影响。另外,学者认为无景点旅游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旅游方式,发掘不同的旅游元素,还可以推行反客为主的菜单式服务,发展深度旅游,设计出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来满足旅游者的不同需求。

(五)无景点旅游的实证研究

王计平等人以上海和苏州为例,对无景点旅游的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发展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并得出相应的结论:无景点旅游对于大众而言还是相对较陌生的词,未被广泛关注;但无景点旅游具有优越的开发条件且具有一定的潜在市场和开发潜力。郭艳芳等人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离散选择模型,系统分析影响游客选择无景点旅游方式的影响因素,得出游客的年旅游次数、网络利用程度、文化程度、出行交通工具、税后月收入等因素显著影响其选择无景点旅游的概率。无景点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其市场潜力相当大;虽然无景点旅游知晓度不高,但较大比例的受访者已经在心理上认同或在现实中经历了无景点旅游的这种方式。由此可知,人们对无景点旅游概念认识不多,但这种自由的旅游方式已经无形中走入了旅游行列。

三、研究展望

无景点旅游的兴起时间并不长,目前仍处于小规模发展阶段,但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结合无景点旅游本身的优势,以及人们对休闲旅游独特体验的追求等,无景点旅游具有发展空间。基于无景点旅游文献的回顾与梳理,当前国内无景点旅游还可以拓展相关研究如下。

(1)基于旅游心理学角度的分析。无景点旅游是一种旅游者在整个旅程中都自行掌控的一种旅游方式,因此,系统的从旅游心理学视角分析无景点旅游消费者,旅游工作者和旅游者的关系等方面,对探讨无景点旅游资源的开发及产品设计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2)无景点旅游对旅游设施的要求。无景点旅游是一种自愿自主自由的旅游方式,对基本的饭店住宿、交通、旅游吸引物等有怎样的特殊要求,还需要哪些设施来满足新型无景点旅游方式的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无景点旅游者对整个旅程的满意度。

(3)无景点旅游产业机制研究。从文献检索的结果看,目前还缺乏从产业层面进行的无景点旅游研究,也没有无景点旅游产业形成机制方面的相关文献。旅游业是新兴产业,而旅游产业化有助于充分挖掘资源,通过资源整合,达到效益的最大化,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无景点旅游产业化的研究将有助于无景点旅游发展。

景点及旅游概念篇2

【关键词】无景点旅游旅游体验自主性多元化

1.无景点旅游的概念界定

无景点旅游是与传统景点旅游相对应的全新旅游形式。相对于传统景点观光旅游,无景点旅游过程中没有固定景点,在游览过程中旅游者不仅仅“观景”,缓解压力、获得身心的愉悦成为其选择旅游真正目的,因此无景点旅游者更多的是由“观”转向“感”,在旅游过程的发现和体验中获得身心的解放。

笔者认为,无景点旅游是在我国当前休闲度假旅游时代到来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不依赖传统的景点,不以景点观光为目的,而是以高质量的旅游体验为内核,以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为中心的一种深层次休闲旅游方式,它的兴起恰恰反映了休闲作为旅游真谛的价值回归。

2.无景点旅游活动特征分析

2.1自主、开放、体验性强的活动特征

2.1.1自主性。表现在旅游活动方式上完全出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目的地、路线、出行方式完全由旅游者自主安排,整个旅游行程体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2.1.2开放性。空间的开放性:无景点旅游突破传统观光景区圈景式的概念,旅游过程中不设定固定的旅游线路,而强调在旅游地的自在游历;景点的不定型性:传统观光地以其珍稀性和观赏性的特色景观为吸引物,吸引观光客蜂涌而至,如名山大川、名胜古迹等,景点的概念较为狭隘和具象,而无景点旅游不拘泥于特色景观,能给以人轻松舒适体验的良好环境,都可以被视为景点,例如幽静的树林、乡间的小路、繁华的街巷等等。在无景点旅游中,景点的概念被淡化,景的观念被扩大化,旅游过程中“所至之处,处处是景”。

2.1.3体验性。无景点旅游强调满足游客的深度体验需求,注重通过体验性旅游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使游客真正融入到旅游中,在参与性和互动性较强的旅游活动中获得身心放松、心情愉悦,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游玩体验,这正是旅游体验性本质的回归。

2.2多样性的旅游方式和丰富的活动内容

无景点旅游者在旅游方式和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多种多样。它突破传统旅游的跟团式出行模式,取而代之的往往是更具有自主性和灵活度更高的旅游方式,活动内容上由于不依赖景点的特点,但凡能为旅游者提供满足身心愉悦、生活体验的旅游活动都可以成为旅游者所喜好和推崇的旅游活动,例如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乡村体验游、民俗节事游、红色文化游等。

3.无景点旅游发展思路

3.1我国当前旅游发展趋势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未来五年的旅游业将以开发旅游新产品、新业态为重,以提升旅游产业的综合带动作用。这一旅游发展策略必将引领我国步入休闲旅游时代。虽然从目前来看景点观光旅游仍占据旅游市场主导地位,但越来越多不依赖景点的休闲旅游正日益扩大其市场,随之带动的将会是旅游产品由单一性走向个性化、多元化,旅游活动由浅层次观光走向深层次体验的转变过程。

3.2大趋势下传统观光景区所面临的问题

圈景式开发制约了旅游发展: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旅游地开发仍通过划地圈景,采用所谓“门票经济”的方式营建,而随着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旅游观念趋于成熟,旅游行为趋于理性化,“门票经济”逐渐成为限制游人的门槛,对于那些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发展制约更为明显。

以景点开发为中心,忽视游客体验:传统的观光旅游景区以景点开发为中心,提供大众旅游观光产品,但是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已不能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旅游需求,表现在景区观光产品过于单一造成各地旅游产品雷同,跟风现象严重,产品特色不鲜明、竞争力不足,最终导致景区的生命周期缩短。开业门庭若市,之后门可罗雀的案例不在少数。

3.3对策——无景点旅游发展思路

以开放的景区环境为背景从无景点旅游视角审视当前景区的发展建设,就是要转变当前以景点建设为目的的旧思路,将打造观光线路改变为营造整体环境氛围,让名胜变成场景,让风景成为氛围,使游人所到之处处处是风景,景点的概念就被扩大了,旅游的内涵也被丰富了。在这种开放性的旅游环境背景中,各类旅游活动才能全盘搞活,景区才会热闹起来。

以自主、个性化的旅游体验为核心旅游体验是无景点旅游的本质属性和核心内涵。充分考虑游客的体验需求,为游客提供独特、满意的旅游体验应作为当前旅游地规划的根本出发点与立足点,营造自主性、个性化的旅游体验应贯穿整个旅游活动的方式、内容和组织。在无景点旅游规划中,首要明确的是旅游者活动主体的地位,在充分尊重旅游者自主、个性化体验需求的基础上,将传统的单纯依靠特色景点为吸引物转变为满足游客个性需求的旅游体验为吸引物,使游客获得高质量和深度的旅游体验,这正顺应了休闲时代人们的旅游需求。

以丰富、多元化的旅游活动为载体旅游活动是旅游者获得深度旅游体验的重要载体,缺少活动或者活动过于单一必然会游客体验质量的降低。无景点旅游的景区发展思路就是从游客的旅游需求着眼,跳出单一的观光活动形式的局限,向集观光、休闲、度假等多元复合型旅游景区发展方向转变,注重旅游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游客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不仅能满足不同旅游者的旅游体验需求,而且为吸引更多的游客提供了可能。

以深层次的资源评价和利用为目标无景点旅游的体验内核决定了资源价值评价不能以旅游观光价值作为衡量的唯一准绳,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对旅游资源价值同样具有附加作用,而这却是传统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所缺失的。例如,普通的丘陵地按照现有评价标准来看仅具有很低的观赏价值,但是若作为山体运动用地利用起来,其带来的旅游体验价值可能要远大于观赏价值,同样,当作为康体养生、休闲娱乐等旅游活动开发利用时,所产生的旅游体验价值又会发生变化。因此从无景点旅游活动的角度出发,以旅游体验质量作为评价依据,可以进一步深入地认识旅游资源价值,这对旅游资源深层次开发利用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结语

无景点旅游虽仍为大众型观光旅游的补充,处于小规模发展阶段,但前景十分广阔。作为一种新兴旅游方式,无景点旅游为传统观光型景区的发展拓展了新思路,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希望随着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无景点旅游将会日趋完善,以推动我国旅游业在新时期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无景点旅游:一种新型旅游方式的兴起及影响研究郭文旅游论坛2010年10月第3卷第5期.

景点及旅游概念篇3

关键词:体验旅游;需求;整合型概念产品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170-02

旅游需求和产品开发一直是世界旅游业长期关注的课题。旅游是以市场为核心,因此需求的变化决定着旅游产品的更新换代。中国旅游业目前正处于由观光型向体验型旅游发展的阶段,旅游需求逐渐从单一化向多样化、休闲化、个性化和参与性变迁,旅游产品也逐渐从观光型产品向度假型产品和专项产品更新换代。

旅游体验的概念是erikCohen提出(Cohen,1979)。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了世界各国旅游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国外学者对体验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体验旅游的类型研究;(2)体验旅游的产品开发和体验主题研究。在体验旅游的类型研究方面,prentice,witt,Hamer(1998)以体验旅游的内容为基础,把体验旅游分为五种理论等级:体验的标准理论―畅爽;有目的的行为理论;多类型理论;局内人―局外人(insider-outsider)理论。pine和Gilmore(1998)根据体验内容把旅游体验分为四类,即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遁世体验和审美体验。在体验旅游的产品开发和体验主题研究方面,Smith(1994)指出了游客旅游体验和旅游产品之间的关系,即旅游体验是产品开发的根本。Richards和wilson(2006)提出创造性对旅游产品和旅游体验的积极作用,即融入创造性思维的旅游产品和设计可以为游客提供一种创造性的体验。Curtin(2005)研究了如何以游客的与自然和野生动物亲近的需求为基础来发展以自然和野生动物为主题的体验旅游。Davies和williment(2008)以澳大利亚首都地区为例,研究了以运动旅游为主题如何为有运动旅游需求的游客提供不同的旅游体验。pikkemaat等(2009)研究了如何在意大利开发以特色品酒为主题的南提洛尔体验旅游路线。Lo,Qu和wetprasit(2013)调查了游客的水疗体验,为更好地发展水疗体验旅游提供了建议。

与国外相比,中国的体验旅游研究较晚,在20世纪末,谢彦君(1999)首次提出“旅游体验”并解释其为一种特殊的是否感知愉悦的过程。接下来关于体验旅游的研究与国外大同小异,同样包括两部分:(1)体验旅游的类型研究;(2)体验旅游的产品开发和体验主题研究。在体验旅游的类型研究方面,窦清(2003)将旅游体验分成九类:情感体验、文化体验、生存体验、民族风情体验、学习体验、生活体验、自然体验、梦想实现体验及娱乐体验。邹统钎(2004)指出,旅游体验包括娱乐、教育、逃避、审美与移情。宋咏梅和孙根年(2006)两人根据体验旅游的概念与特征把体验旅游分为五个等级类型,即消遣娱乐、逃逸放松、知识教育、审美猎奇和置身移情。胡卫伟和郑向敏(2012)根据旅游者的需求,把旅游体验分为:娱乐型、教育型、逃逸型、审美型、移情型和探索型。在体验旅游的产品开发和体验主题研究方面,胡燕雯等(2003)指出,开发体验旅游、产品创意和体验主题对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刘丽华(2007)提出来文化体验旅游这一主题产品的开发应当注重突出主题、营造氛围、体验项目的参与性、旅游产品设计等四个方面。田建(2009)以沂蒙红色旅游文化为例探讨了文化体验旅游的开发模式。孟亚莉和赵金凌(2013)研究了乐活主题体验旅游的优势及类型,并探讨了乐活主题体验旅游的模式与特征。杨妮和李晓明(2014)侧重于体验旅游中的休闲农业旅游主题,全面阐述了陕西休闲农业体验旅游开发策略。杨慧芳(2014)对洛阳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性设计提出了建议。

总体来看,现有国内外研究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对游客的体验需求方面主要从动机这一视角出发进行了体验旅游分类的研究,缺乏对旅游体验需求的整体透视。二是在体验旅游中,旅游产品和体验主题的设计和开发是以游客的体验需求为基础的,对体验旅游需求整体性研究的不足,也导致了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旅游目的地或景区的体验产品的个案研究,缺乏以体验主题为核心的整合性体验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游客对旅游的整体体验需求包括:(1)信息体验需求(信息的关联性、审美性、效率性等);(2)咨询预定体验需求(服务、效率等);(3)旅游目的地和景区产品体验需求(食、住、行、游、购、娱);(4)旅游售后服务体验需求。相对应的,符合游客整体体验需求的旅游产品不仅是旅游目的地和景区产品,而是需要整合信息产品、咨询预定产品、旅游目的地和景区产品、售后服务产品,体现和传达如“乡村”“绿色”“文化”“红色”“自主”等主题概念。以绿色体验旅游为例,为了满足游客的绿色环保体验需求,从游客搜索旅游信息开始到旅游结束,游客所接触和购买的所有旅游产品如信息产品的标题、标识、文字、画面,线上线下的旅游咨询预定服务,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服务人员的讲解、服务、穿着,旅游结束后的问候电话、明信片、意见征询单、招待会等,都要体现“绿色环保”这一概念,这些产品共同组合成了整合性的概念型旅游产品。

概念产品这一定义已经出现在了一些行业领域,比如电子业的“苹果概念产品”。概念产品是指在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下产生的具备独特消费观念与独特市场前景的原创性全新产品。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下产生的新的设计。旅游业中,不同的旅游组织、企业、景点可能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也在向游客传达着不同的概念,这些概念可能与旅游目的地试图建立的旅游体验主题存在差异,无法形成同一的整合型概念产品,会导致游客的体验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并导致体验旅游主题建立的失败。在旅游业向体验式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整合不同的旅游组织、企业、景点的旅游产品,使之成为整合型概念产品以满足游客新的体验旅游需求,是旅游产品创新开发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Curtin.,S.nature,wildanimalsandtourism:anexperientialView[J].Journalofecotourism,2005,(1):1-15.

[2]G.RichardsJ.wilson,Developingcreativityintourismexperience:asolutiontotheserialreproductionofculture[J].tourismman-agement,2006,(3):35-36.

[3]DaviesJ.,&willimentJ.Sporttourism-GreySporttourists,allBlackandRedexperiences[J].JournalofSport&tourism,2008,(3):221-242.

[4]pikkemaatB.,petersm.,Boksberger,p.,&Secco,m.theStagingofexperiencesinwinetourism[J].JournalofHospitalitymarketing&management,2009,(3):237-253.

[5]Griffint.,&HayllarB.Urbantourismprecinctsandtheexperienceofplace[J].JournalofHospitalitymarketing&management,2009,(3):127-153.

[6]田建.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沂蒙红色旅游文化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7]胡卫伟,郑向敏.e旅游者分类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5):120-124.

[8]Lo,a.,Qu,H.,&wetprasit,p.RealmsoftourismSpaexperience:theCaseofmainlandChinesetourists[J].JournalofChinatourismResearch,2013,(4):429-451.

[9]孟亚莉,赵金凌.乐活主题体验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研究,2013,(1):84-89.

景点及旅游概念篇4

一、旅游景区产品营销的理论概述

(一)旅游景区产品的相关理论

1.旅游景区的定义

旅游景区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旅游景区指旅游区,2003年2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表国家标准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其中对旅游区(点)的定义为: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的功能,具有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服务的独立管理区。包括有风景区、文博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各类旅游区(点)。而狭义的旅游景区是指旅游区中的旅游风景名胜区。

对旅游景区的定义尚没有一个普遍被接受的论述。国外的有英国国家旅游局的定义:旅游景区(点)必须是一个长久性的旅游目的地,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向公众开放并让公众得到消遣的机会,做感兴趣的事情,或受到教育,而不仅仅是用于购物、体育运动、观看电影或表演。景区(点)能够吸引一日游游客和旅游者,其进入无需预订。游览地点不仅应该能够吸引旅游者、一日游者,而且对当地居民具有吸引力。

国内学者禹贡和胡丽芳则认为旅游景区(点)是由具有某种或多种价值,能够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度假的自然景物、人文景观以及能够满足游客需要的旅游设施构成的,具有明确具体的空间界线的多元环境空间和经营实体,这一实体可以通过对游客进出的管理和提供相关服务,达到盈利或保护该环境空间的目的。从上述各种观点看,多数学者是从广义的角度对旅游景区的概念进行描述,因此我们采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标准。

2.旅游景区的类型

从全国范围来看,旅游景区目前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自然类旅游景区,以名山、大川、名湖和海洋为代表;第二类是人文类旅游景区,以人类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留下的遗迹、遗址为代表,如北京的故宫、颐和园、八达岭等;第三类是主题公园类旅游景区,是人类现代科学技术和劳动的结晶,如深圳华侨城的几个主题公园;第四类是社会类的旅游景区点,它区别于传统的旅游景区的概念,但它是传统概念的发展和延伸,如工业旅游、观光农业旅游、科教旅游、军事旅游景区等。

3.旅游景区产品的概念和特征

旅游景区(点)产品的一般概念:旅游景区(点)产品是一种服务产品,服务产品实质是有形制品和无形服务的组合,旅游景区(点)产品是借助一定的资源、设施而向旅游者提供的有形产品和服务的总和。旅游景区产品实质上是指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或销售点以货币形式向旅游经营者购买的一次旅游活动所消费的全部产品和服务。

旅游景区产品的特征如下:功能上的审美与愉悦性,它体现了旅游景区产品的使用价值;空间上的不可转移性,部分旅游景区产品的无形性决定它的交换过程是游客带着倾向到旅游目的地进行交换和消费;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即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而游客只有到生产地点才能享受到产品和服务;时间上的不可储存性,旅游景区产品的时间性和供给刚性让旅游景区产品不能等到明天来卖;所有权的不可转让性,游客购买的不是其所有权,只是使用权,顾客在旅游活动中是购买和参与一种活动,享受这种体验活动带来的心理满足。

(二)营销和创新的内涵

市场营销是指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旨在满足消费需要、实现企业目标的商务活动过程。营销最初的目的是通过营销活动来刺激消费者购买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获得高度的满意,吸引顾客的到来。菲利普·科特勒(2003)对营销的界定为:从社会角度看,营销是个体和组织通过生产、供应以及与他人自由交换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来取得他们所需之物的社会过程。

创新则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和企业发展进步的基石,尤其是国际化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创新精神在任何地方都显得必不可少。而“创新”这个概念最早是被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在20世纪30年代引入管理学的,他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创新是创造者借助于技术上的发明与发现,通过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进行新变革,并使变革取得商业上成功的一切活动,它具有规律性、主观能动性、风险性、连续性、阶跃性、新颖性的基本特征。

而营销创新也是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营销创新是指营销主体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合营销要素,建立起市场竞争力更强的市场营销系统,从而推出新产品、开辟新市场的综合活动与过程。

二、旅游景区产品营销的现状

(一)营销意识淡薄

旅游景区大多属于国家所有和投资的垄断性国有资产,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我国景区管理机构的市场意识不强。尤其是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管理理念显得保守陈旧,不懂得和不屑于运用现代的管理理念和工具。即使进行了一定形式的培训和政策指导,仍然缺乏对旅游景区产品营销的重视,没有看到营销工作对旅游景区发展的关键作用。

(二)产品结构单一

现代成熟的营销理念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而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和休闲度假时间的增多,游客的需求也变得复杂多样,这客观上要求旅游景区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深入的开发更新和深度营销,从而为游客创造更多的价值。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仍有不少景区的产品结构还是过去的老面孔,景区产品结构单一,没有任何新的创造和改进,依旧停留在满足游客观光、食宿、照相留念等基本的需求上。

(三)恶性竞争加剧

旅游景区产品本身的不可移动性决定它需要庞大而有效的渠道来支撑,旅行社便充当了这个重要的角色。但是我国的旅行社起点比较低,大大小小的旅行社不计其数,呈现出“散、弱、小、差”的特点。为了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它们纷纷投入恶性循环的价格竞争。大的旅行社可以通过大规模采购旅游线路来压缩成本,而小型的旅行社是通过降低服务质量和标准来降低成本,这既给整个行业带来不利影响,也让游客抱怨和不满。同时面对同样的旅游线路,游客看到差距不小的多个价位,也给游客选择带来一定的误区,对旅游景区的印象感知造成不良影响。

(四)促销手段低效

任何产品和服务都离不开对外的促销宣传,而我国多数旅游景区的促销宣传依旧是以报纸、杂志、新闻宣传为主,以降价作为主要竞争手段,缺乏创新。这些旅游景区的促销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仅将促销目标定位在近期的收入。因此,一旦停止促销,销售额就出现下滑,每次促销也不能给游客留下长久的回忆,不能为产品和企业的品牌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五)品牌构建乏力

与国内的旅游景区对比,国外的景区品牌知名度比较高,在人们心目中有良好的印象,他们的景区产品在最初就开始注重树立企业和产品的形象。而我国的多数景区目光短浅,没有创造知名品牌和长久品牌的意识,即使有品牌的概念,也缺乏足够的长期投入来创建品牌。并且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不少地方抱有幻想,企图短期内一蹴而就,常用的手段就是借助个别活动、名人效应等,缺乏长远的规划,也没有赋予景区和景区产品以深刻的内涵,而品牌则是一个文化的浓缩和结晶,需要深入的挖掘以及持续的创建和维护。

三、旅游景区产品营销创新的对策

(一)积极开展品牌营销

1.品牌营销的内涵

品牌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创立品牌,实施品牌策略,以充分运用品牌优势,提高企业竞争力,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的营销活动。我国旅游景区只有深圳华侨城、杭州宋城等极少数企业进行过主题公园品牌化探索,但和迪斯尼乐园相比还相差甚远。入世之后,我国旅游景区品牌化问题面临的考验更加严峻。

2.品牌的积极效应

旅游经济既是品牌经济、知名度经济,又是注意力经济。良好的旅游景区产品品牌可以吸引高级人才的到来;优质的品牌还对销售贡献巨大;同时能积累无形资产和保持顾客忠诚感,形成稳定客源市场;容易带拉“绿灯效应”,它是指当景区的产品能够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时,就可以获得政府支持、银行贷款等优惠措施。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品牌就是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好的品牌是旅游景区的无形资产,它可以为景区树立良好的形象,保障其市场不断扩张。

(二)以体验为核心的营销设计

1.体验营销的来临

体验营销是一种为体验经济所驱动的全新的营销模式。《哈佛商业评论》基于企业的角色认为:体验营销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活动。简单而言,就是满足消费者体验消费需要的营销活动。马连福对体验营销的定义是:企业通过充分运用产品和服务这个道具,在满足顾客体验需求的基础上,为顾客最大化创造价值的营销活动过程。“感受”或者游客的“体验”在未来的体验经济时代逐渐成为最重要的需求导向。旅游景区产品实际上也是一种体验的设计,这种体验包括从访问景区的打算和旅行的计划开始,到接下来访问的过程,最后离开景区,以及旅途活动,最终形成旅游过程的整体感受。

2.体验设计的途径

旅游景区体验营销设计就是景区内的工作人员通过声音或图像等媒介为客人营造一种氛围,一种情景,让客人沉浸其中,努力为游客创造一系列难忘的经历。从体验形态出发的设计策略有:娱乐体验、地域文化体验、时尚体验等。为给游客创造丰富的体验,在体验设计时要注意体验主题化、以正面线索使顾客的印象达到和谐、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纪念品、重视对游客的感官刺激、将景区的产品定制化、提供感性化的服务等。[]

(三)借助事件营销

1.事件营销的普及

事件营销并不等同于一般的新闻策划、新闻炒作,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制造事件。它在英文里叫做eVentmarketing,国内有人把他直译为“事件营销”或者“活动营销”。事件营销就是企业通过运做公关事件来迅速提高企业及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达到“一举扬名天下知”的目的。事件营销的内容包括:沟通目标观众、建立相关的关系、销售有关的商品、获得正面的宣传效果。

2.以事件为载体进行营销

旅游景区产品的事件营销是指有计划地策划、组织、举办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景区外部发生型和景区内部策划型事件,进行营销组合,运用新闻公关,进行正面宣传,吸引现实和潜在的旅游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以达到丰富景区现有旅游产品,扩大产品销售,增大景区收入和提升景区知名度与美誉度的一种现代营销手段。

旅游景区营销的目的是为了向现实的或潜在的旅游消费者提供景区产品信息,引导消费行为,满足旅游者需求,反馈顾客意见。而事件营销的效果正在于塑造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提高目的地知名度以及增强旅游综合能力等方面,它已经成为实现旅游景区产品营销的有效捷径之一。旅游景区可以借助社会生活中的良性事件作为载体进行营销,策划相关旅游项目和活动吸引旅游者的眼球。

(四)整合营销传播

1.整合营销传播的提出

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2munication)的观点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学者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传播合作效应”概念,由舒尔兹(1993)提出,简称imC。美国广告业协会的定义是:“整合营销传播是一种强调整合所带来的附加价值的营销传播理念,这种理念强调通过评价广告、直接营销、销售促进和公共关系等传播方式的战略运用,并将不同的信息进行完美的整合,从而最终提供明确的、一致的和最有效的传播影响力。”。特伦斯则认为imC是一个营销传播过程,它包含了计划、创造、整合以及营销传播各种形式的运用,这种营销传播随着时间传递给品牌的目标消费群和潜在顾客。它的目的在于最终影响或直接影响目标消费群的行为。

2.旅游景区产品的整合营销

旅游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相关性的综合产业,从上面对旅游景区产品的定义也可以看出,旅游景区产品涉及多个部门,因此有必要通过引入整合营销来促进旅游景区产品的营销。imC的运用可以为旅游景区产品和旅游景区树立特有的形象和品牌,为游客传递一种清晰和高接受度的概念,让我们的旅游景区产品在游客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将imC理念应用到旅游业中,其核心思想应该是对旅游者的客户关系管理,强调以“旅游者想要什么”为中心,要求旅游目的地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从各自不同角度与顾客沟通时有统一口径、统一的品牌个性、统一的顾客利益点和统一的销售创意,形成集中的品牌冲击力,及时通过不同的渠道进行系统的旅游者信息反馈,进而动态性调整促销策略。

旅游景区产品的整合营销关系到多个利益相关者,为了对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密切、有机的传播活动,营销传播管理者应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反映到企业经营战略中,持续、一贯地提出合适的对策。为此,首先决定符合企业实情的各种传播手段和方法的优先次序,通过计划、调整、控制等管理过程,有效地、阶段性地整合诸多企业传播活动。最终我们的旅游景区在这些传播手段的协调、高效运用后,开始为我们景区产品创建知名的品牌和吸引力。

(五)以技术为支撑的网络营销

1.网络营销的含义

借鉴营销的概念,有学者定义网络营销是个人或组织借助或通过互联网创造、提供并与他人交换有价值的产品以满足自身需要和欲望的一种社会活动管理过程。也有人称网络营销为电子商务,它是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基础,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商务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营销渠道的拓展提供了极大方便,它在旅游景区产品营销中的运用是一种新颖而积极的尝试。

2.旅游景区产品的网络营销

由于旅游产品信息的不透明性和不对称性以及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等特点,消费决策主要依赖于信息,信息技术对旅游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旅游供给方面,特别是旅游景区产品的销售体系。信息技术的介入极大地丰富了供给和消费双方选择的媒介,同时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信息传输成本。

旅游业的电子商务是指通过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旅游商务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它包括通过网络、交流旅游基本信息和旅游商务信息,以电子手段进行旅游宣传促销、开展旅游售前售后服务;通过网络查询、预订旅游产品并进行支付;也包括旅游企业内部流程的电子化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等。旅游景区产品借助网络营销可以节约营销成本,提高营销效率;适应市场变化,即时调整产品和价格;直接与顾客接触,杜绝假冒品牌的服务;方便顾客的选择和购买;快速向游客提供最新信息,便于沟通。

四、总论

综上所述,旅游景区产品的营销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还需长期的重点投入。通过以上多个视角的对策分析和实施,相信旅游景区产品的营销工作会出现新的改观,旅游景区的综合效益有一个较大的提升。进而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最优化的价值,为投资者创造合理满意的回报,实现政府部门的经济发展目标,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为旅游景区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禹贡,胡丽芳.旅游景区景点营销[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2]胡志坚.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分析与国际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Hitt,m.a.,Hoskisson,R.e.,moesel,D.D.themarketforcorporatecontrolandFirminnovation[J].a2cademyofmanagementJoumal,1996,29(5):1084-1119.

[4]黄沛,,周亮.营销创新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张俐俐,杨莹.旅游市场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7]马连福.体验营销:触摸人性的需要[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8][美]特伦斯·a.辛普.整合营销传播:广告、促销与拓展[m].廉晓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王耀球,万晓.网络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景点及旅游概念篇5

[关键词]旅游纪念品;新媒体;营销策略;大庆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63-03

1引言

旅游业作为快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开展。在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纪念品的销售收入一般要占旅游总收入的3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50%左右,而我国目前仅为20%左右,旅游购物一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国内不少旅游景区和旅游目的地虽然设计开发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旅游纪念品,经济效益也有了一定提高,但距离新产品所应该达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一定距离,这主要是由于在旅游营销的过程中比较重视景区和目的地的营销,忽视旅游纪念品营销所致。

而现今日益强大的数字技术革命正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新的媒体形式——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电纸(子)书、网络电视对传统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为主导的媒介形式提出了挑战。在这样一个时代,任何一个行业都不能无视新媒体的作用。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的营销方式需要跟随这一潮流进行变革和创新。在此背景下,研究新媒体背景下的旅游纪念品营销就显得尤为重要。

2旅游产品、旅游商品与旅游纪念品的概念区分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旅游产品、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或其他相关概念都还未达成共识,甚至没有完全统一的名称。各种概念之间界限模糊,本文在对旅游纪念品营销研究时,有必要界定旅游纪念品的定义,理顺旅游产品与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这几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并揭示旅游纪念品的本质特征。

旅游商品研究的早期,有许多学者把旅游商品等同于旅游产品,认为旅游商品包含了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一切的有形和无形服务;之后有广义的对旅游商品的理解,认为旅游商品是旅游活动中所购买的实物用品;而另外一种狭义的解释则是把旅游商品仅仅限定为旅游纪念品。

可以理解的是,对旅游商品不同的理解是不同研究者基于不同的视角而做出的,虽然不同的理解从其自身研究的角度来说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同样也有他们的缺陷。把旅游商品等同于旅游产品使得旅游商品内涵过于宽泛,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难以区分旅游商品与普通商品及旅游产品;将旅游商品理解为旅游纪念品,理解过于狭隘,说明不了旅游商品对旅游经济的真实贡献,对于如何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也是不利的。而需要看到的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购买的商品不仅仅只有纪念一个目的,还有比如体验、享受等其他目的。另外,价格的吸引也会成为旅游者购买商品的动机,如在旅游目的地购买免税商品。三者从概念上区别如下表所示:

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概念辨析

旅游产品[]指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和。它涵盖了旅游者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和劳务,包括了无形产品和服务及旅游线路

[BHDG4]旅游商品[]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出于非商业性目的而购买的实物性商品,它不包含旅游活动所必需的生活用品

[BHD]旅游纪念品[]即在旅游整个活动过程中购买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且具有纪念价值的旅游商品

本文中认为旅游纪念品,是指旅游者为了留下美好的记忆和怀念或者准备带回去作为礼品馈赠亲友,而在旅行游览过程中购买的富有纪念意义的劳动产品。

3新媒体的概念及特点

3.1新媒体的概念

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旧的媒介形式而言的。旧媒体,亦称传统媒体,一般指的是报纸、杂志、广播、户外广告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体功能不断拓展,媒体内容也不断丰富,在技术与媒体的相互交融发展中,媒体形式不断建设、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不断成熟。就现阶段而言,新媒体更多指的是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通过宽带无线、有线、卫星网络等各种现代化传播手段,传播数字化文字、声音、图像信息的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communicationsforallbyall)。”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熊澄宇教授将新媒体定义为:“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将新媒体定义为:“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综合上述关于新媒体的定义,本文中所认为的新媒体是指相对于传统四大媒体(即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而言的新兴的传媒手段和方式,并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媒体特征。相对于传统营销,新媒体营销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有:搜索引擎营销、网站植入广告营销、网络社区营销、无线营销、网络视频营销、博客(微博)营销及病毒式营销这几种。

3.2新媒体的特点

一般认为,在现代技术水平和条件下,新媒体形式主要包括第四媒体和第五媒体,即互联网媒体、现代移动网络媒体。网络媒体是基于因特网(internet)传播新闻和信息的媒介。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网络媒体拥有无与伦比的时效性、互动性及资源的优势。手机媒体是一种以手机为载体传播信息的媒介。手机媒体的受众资源丰富,根据工信部最新的统计数据推算,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了四亿户。而在中国2.53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数已达7305万人。这样庞大的用户群为新媒体传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综合以上新媒体的主要表现,将新媒体的总体特征总结如下:

3.2.1传播内容的多样化

新媒体蕴涵海量信息,信息量极大丰富,达到以往任何媒体都无法企及的高度。网络时代没有秘密。任何社会事件都可能引发网络关注,任何话题都可能引起热议与感慨,任何问题都可以放到网上征询来自世界各地的答案。与优点相伴的,新媒体中由于缺少有效的“把关人”的角色,信息主体大量膨胀,也导致冗余信息大量存在。

3.2.2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的大众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普罗大众只作为信息接收者而被动存在。无论是观众还是读者,都无法通过这些媒介直接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大众媒体与受众之间基本上都是单向传播。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则是多元的,传统的传播主体和受众现在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并且可以进行实时的互动,使得信息变得更有价值,每个个体都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手机平台消息,成为信息源。同时受众也可以强烈地体会到一种参与感,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被空前的调动起来。信息的互动性使得受众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改变。

3.2.3传播方式的交互性

网络传播是一种双方向的传播模式,传输者与接受者可以实现互动,受众能够随时反馈意见与建议,能够提各种定制要求,而传输者可以及时改变与调整传输内容。博客、播客等全新的传播方式,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成为信息的者,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关注的信息。

3.2.4传播受众的个性化

网络媒体包括手机媒体的传播,都是一种真正个性化的传播。给十个人每人一部连着互联网的电脑,几分钟之后去看,每个人关注的内容都会有所区别。在资讯极大丰富的条件下,每个人的个性都得以彰显。事实上在新媒体的传播内容设计中,大多都蕴涵了受众的个性需要。

4以大庆旅游纪念品为例分析旅游纪念品新媒体营销策略

目前,大庆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纪念品主要包括石油工业类、民俗风情类、自然风光类、创意类旅游纪念品等4大类,已委托专业设计人员针对大庆本土的地域特色专门设计百余件纪念品,在旅游纪念品种类、数量和质量上远超过一般旅游城市。但就其销售现状来看,大庆目前有近40家旅游商品销售网点,主要以实体店零售为主,主要分布在市中心个别景点和商场,尤其在百湖艺术群落呈现集群状态,各区县零星分布。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亟须建立一套纪念品营销策略,将大庆优质的旅游纪念品推广和宣传出去。

4.1搜索引擎营销

通过与搜索引擎网站的合作,大面积扩大大庆旅游纪念品营销的范围,迅速扩散宣传效果。通过搜索引擎进行传播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在百度、谷歌搜索引擎冠名,即在这些搜索引擎的主页,出现大庆旅游纪念品和大庆旅游官方网站等的链接。第二种方法是购买搜索关键词,即人们在搜索“大庆”、“石油”、“磕头机”等关键词时,在搜索结果中出现“大庆旅游纪念品”的引导语句。第三种方法是在游客关注的信息中加上大庆旅游纪念品的标识。

4.2微博营销

微博营销是一种低成本拓展和主动管理目标客户的全新营销方式,已经成为很多旅游机构关注的领域,旅游城市如杭州、旅游景区如九寨沟、旅游企业如艺龙等都前仆后继开通微博平台。据观察,许多旅游城市或景区在微博中的内容以当时当地美景图片欣赏为主,而旅行社在微博中的内容更新几乎都是当月行程的最新报价。极富煽动性的话语,每月不定期推出的优惠活动,让足不出户的网友快速知道旅游资讯,节省了大笔的平面媒体宣传费用。而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旅游管理部门或者旅游企业所开设的旅游纪念品微博,一个专业的旅游纪念品微博的开通,为其营销不仅可以节省大量费用,而且凭借网络这一平台,营销效果可以呈现级数增长。

根据对众多旅游微博分析发现:直接新产品或公布旅游动态,用户的转发率和评论率都不高。而通过发起互动话题,或回答用户疑难问题的形式,获得的传播和互动效果却比较好。由此,旅游纪念品在开展微博营销时,需注意微博内容切忌全部都是纪念品推荐广告,可以适度增加一些体现公益形象或娱乐元素的内容,以降低用户对微博营销的反感度;在进行旅游纪念品促销活动推荐时,可多尝试通过发起话题或回答用户疑问的形式,以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避免形成一种单向交流。

4.3网络视频营销

众所周知,较之于影视传播,网络视频在传播方面有诸多的优势,比如实时性、海量信息、生动性、亲和性、参与互动性、成本低、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网络视频营销就是在网络视频中巧妙地植入广告,或在视频网站进行创意广告征集等方式来进行品牌宣传与推广。

旅游纪念品的网络视频可以将纪念品宣传片、专题介绍片(即百余种纪念品从设计雏形到最终成品的一系列过程)、微电影等,投放在优酷网、土豆网等知名视频网站。当然也可以在旅游门户网站上(即大庆旅游网)上进行宣传播放,提高视频的可信度和真实性。当然也可以充分调动网友的积极性,获得网友的创意,开展“纪念品创意视频”征集活动,吸引更多的网友来了解大庆旅游纪念品。

4.4电子商务营销

开辟网络销售平台和电视购物平台进行产品信息推广,完善营销体系,扩大商品品牌知晓度。目前大庆旅游网已经开辟相应的旅游纪念品网上商城,通过这一网上商城,实现旅游纪念品的在线购买,为旅游者解决了因为纪念品体积或者重量而放弃购买的困扰。除此之外,还可以依靠国内知名的一些购物网站,如淘宝、京东商城、1号店、团购网等,运用电子商务模式对旅游纪念品进行有效展示和网络销售。

4.5移动式营销

移动式传播是伴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对旅游者而言,移动终端主要表现为移动手机和平板电脑两种设备。现代社会,尤其是智能手机、3G网络和无线热点的运用,大大增加了人们用移动终端上网的概率。

当然这种移动式营销是将旅游纪念品与旅游目的地结合在一起进行营销。一是通过对旅游者发送大庆旅游实时短信或者旅游手机报,旅游广告进行营销。对刚进入大庆市的旅游者,发送大庆旅游简介(包括旅游资源、旅游标志、历史人文、特色旅游纪念品等内容),让外来旅游者对大庆有一个概括了解;对于在游玩中的旅游者,发送交通状况、旅游线路、旅游纪念品商店地址等信息,宣传旅游纪念品的营销网点。二是wap手机门户系统,即手机浏览互联网。通过这套门户系统,将大庆旅游新闻、目的地指南、旅游美景、酒店推介、出游交通、旅游地图、特色旅游线路、特色旅游纪念品等,从互联网延伸至手机用户,以此来扩大受众面。

5结论

web2.0技术的兴起以及新媒体的出现,为产品营销提供了更多种可能,使得定制化营销也真正成为可能。在当今的旅游市场,旅游购物正凸显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运用新媒体对旅游纪念品展开营销也逐渐变成一个值得研究的客体。当然不管利用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进行营销,旅游纪念品不可能脱离旅游目的地单独进行,这是由于地域性是旅游纪念品的本质属性这一特点决定的。

参考文献:

[1]林越英.旅游环境保护与创造研究的初步研究框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3).

[2]马东升.论“新型旅游者”[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3]陈霁.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国旅游营销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4]郭炜华.新媒体基本物质及发展趋势[n].中华新闻报,2006-3-15.

[5]蒋宏.技术驱动下的媒体变革[J].新闻界,2007(4):31-33.

[6]明高静,章勇刚.基于emiCa模型的旅游目的地因特网营销评价[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8(3):49-53.

[7]郭莎莎,韦铭,肖江南.web2.0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对旅游业的启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8(1):37-41.

[8]冯琼兰.对网络时代旅游营销的思考[J].特区经济,2005(7):172-174.

[9]杜小慧,周玲强,段建平.移动电子商务在旅游中的应用模式与营销创新[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6(7):49-52.

(上接p56)

[6]刘刚,焦建云.我国资源环境特征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宏观经济管理,2006.

[7]盛学良,董雅文.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对策[J].环境导报,2001.

[8]周一星,曹广忠.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J].城市规划,1999.

[9]安虎森,陈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我国城市化推进的道路路径选择[J].南开经济研究,2005.

景点及旅游概念篇6

   【关键词】生态旅游定义经济意义

   DiscusstheeconomicsConceptsofecotourism

   GuoYue

   (JiangxiVocationalCollegeofFinanceandeconomics332000)

   【abstract】ecotourismhavebeenasanideallystandardfordevelopingareaprojects,whilenowadaystourismisbecomingtheemphasiseconomicdomaindepartmenttilltothesustentacularindustrialinsomeplaces.manyscholarstriedtofindoutdefinitionof"ecotourism"conceptsincethetermwascoinedin1980s,andresearchedonthestrategicideologyonsustainableendgenousparadigm,soundsin payingmoreattentiontothewealthofecotourism,andtoinitiatethedevelopmentofecotourisminChinese.thisissuespaperfocusesoneconomicimpactbyecotourism,therearetworelated,butdistinct,economicconceptsinecotourism:economicimpactandeconomicvalue.

   【Keywords】ecotourism  Definition economicConcepts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再定义

   "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Ceballos-Lascurain(1996)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游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赏的景物不应受到破坏。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Hetzer认为所谓"生态上的旅游"应具备四个内涵:环境冲击最小化(minimumenvironmentalimpacts)、尊重当地文化并将冲击最小化(minimumculturalimpacts)、给予当地最大经济利益的支持(maximumeconomicbenefitstohostcountry)、以及游客满意最大化(maximumrecreationsatisfaction)(miller,1993)。

   Ziffer(1989)从当地社会参与出发,认为生态旅游隐含了地方社区参与观光发展的模式,目的在于使得地方旅游的发展合乎地方的需要,使社区能适当地行销、设定旅游规范与产业经营规范,以及合理取得财务来源,用以支持提升社区的资源与环境品质。

   世界银行环境保护署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山禾,2004)

   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山禾,2004)是:"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教育,是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已经成为国际上近年新兴的热点旅游项目。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情景中,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在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致词中指出的"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肩负着三个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经济方面要刺激经济活力、减少贫困;社会方面要为最弱势人群创造就业岗位;环境方面要为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必要的财力。生态旅游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为这三个重要的目标齐心协力的工作。"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经由国外传入我国并逐渐被接受,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在过去的十年中,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大量文献和资料都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解释、功能的探讨、特征的描述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很多的专家和学者根据中国国情,赋予"生态旅游"概念以中国特色(马聪玲,2002)。国内出现的"生态旅游"的定义达几十种之多,如"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展开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旅游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到大自然中去的,将自然环境教育和解释寓于其中的,受到生态上可持续管理的旅游。"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暂行办法》中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目前,生态旅游一词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其概念的定义仍存在很大争议,有的定义仍沿续绿色旅游和自然旅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旅游产品。而新的观点则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可分为三个范畴:

   一、从旅游发展战略上对生态旅游进行定义。这一定义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生态旅游核心概念,把生态旅游看作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将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认为只有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功能的旅游是生态旅游。

   二、基于旅游主体行为对生态旅游定义。这一概念倾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为生态旅游核心内容,将生态旅游做为一种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如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类型。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相对一般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可以增强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从旅游资源价值观的角度定义生态旅游。这一定义强调旅游管理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资源价值观,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观。

   总之,生态旅游定义应包涵两个基本内容:首先,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第二,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中国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上形成了两个热点:一个是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判断和注意问题的研究,一个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

   二、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探讨

   从以上生态旅游的定义中我们发现,旅游资源与景观环境,人文资源紧密相关。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地理学者Kirk(1951)即指出:在被人类感知之时,环境被赋予了形状、内聚力与意义的整体,一旦意义被赋予后,便会代代相传(Johnston,1986)。近期研究指出,在旅游景观的概念里,除了早期Carlo.Sauer(1925)所关注的物质面向之外,尚存在其它不同异义,例如象征(symbolic)或美学面向等隐喻的景观概念陆续被学者们提出。他们对于文化在景观描绘及意义赋予上所扮演的角色以不同的定位,并对于文化和意识形态而具有选择性对景观观赏行为作出分析。景观是人类周遭可见的实体环境,也是一种可以提供人类利用的资源,因此它提供的利用功能就成为人类保护它的理由,生态旅游理念的提出就具有其特有的经济意义。

   (一)生态旅游是对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保护。作为一种资源从架构上进行分析,旅游景观不仅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且遭到破坏就无法复原,具有不可逆性。不论是人口、科技、交通工具的发展,还是经济全球化使得旅游的"加速增长",或随成长而来的并发症(冲击),地球上有限资源所受的压力日增,大量消费的结果,使旅游资源日益趋于匮乏。从物质循环的观点来看,物质循环是地球循环系统中的一部份。由于地球的岩石圈所含的物质惰性最大,因此在一定时间内,对人为物理变化最具抗拒性,换句话说,旅游景观的改变具有持久性,因此也就使它具有非再生性资源的性质。

   (二)生态旅游能够满足人类对生活品质的不断需求。马斯洛(maslow,1968;1971)提出的人类需求层级中,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以及求知、求美的需求。无疑的这是真善美的境界。旅游活动包括在大自然环境中的自然欣赏以及在文化环境中,对人文景观的欣赏。从这种活动中不仅获得适当的身心运动和锻炼体魄,使身体更加健康;更因为活动中的静态休闲活动以及净化心灵满足人们生理上及心理上的需求,获得的各种感受(feeling),而使他感觉幸福(Senseofwell-being),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自尊的情怀,以及对精神上的追求。这些都是人类经验(experience)的有益面,强烈的使人获得满足感,强烈的使人感到幸福,使人快乐。除了这些身心所获得的感受之外,同时也获得知识、记忆、价值、态度、信仰、感动、欲望、情调等内心的成长。这些感受的获得正是情意教学的目标,也正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行追求的成果。再者,旅游资源所提供自然实习是大众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好教材与教学环境,也是对书本教材的有益补充。最后,由于从事旅游活动的增加,人们对于生态旅游和环境品质重要性的普遍了解,人类要求清新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源,以及减少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破坏的诉求。由此可见,人类的生活需要生态旅游进行调剂,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求,人类情愿花钱去获得更好的旅游质量。总之,不管时代多么进步、工商业多么发达,人类对生态旅游的需求是不可能降低的。

   (三)生态旅游是对历史资源的传承和延续。当我们在西方文明的侵袭下慢慢失去民族传统特点的时候,属于我们的旅游资源也渐渐地消失,如果我们不能以生态旅游的理念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那么民族的文化也就真的没落了!旅游资源是经由中华民族祖先的血汗、智能以及梦想改造而成的,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相当的重要的遗产。从旅游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个历史阶段的痕迹,这些痕迹使我们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象征意义和潜作用力,生态旅游也后世子孙留下最好的宝贵财富。

   (四)生态旅游的社会生态价值链。大自然是一切科学发展的泉源,提供科学研究的环境。无论是生物科学﹑自然科学﹑或是工程科学都可从自然中找出法则。同时,旅游资源提供了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场所。由于无限制地不当开发及大型的人类社会活动,因此生态旅游将有助于集水资源保护、生物的保护、人文形态的保护﹑历史与古迹的保护﹑原始环境的保护﹑游览观光资源的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的保护等。可以避免许多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灾害,而成为安定的自然环境。

   (五)生态旅游的经济影响体现为三个方面:直接、间接和交叉影响。直接影响反映在单个旅游者会由于生态旅游环境和行为支出增加,而间接影响体现为提高其它的旅游消费行为,交叉影响是生态旅游带来的诸如"口碑效应"等潜在影响。生态旅游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观能够不断地促进区域的经济活动,通过经济利益的再分配过程可以使社会分工达到合理化,扩大社会就业机会。正如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秘书长艾杜阿尔多·佩德罗斯在第二届国际生态旅游论坛(2004)上指出的包括生态旅游在内的旅游经济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就业方面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尤为显着。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总裁让-克劳德·鲍姆加腾认为,私有企业进行生态旅游开发除盈利外,还要保护环境,取得社区的支持。同时,厄瓜多尔学者奥斯瓦尔多·马吉奥研究得出一颗50年古树发挥生产氧气、清理污染、保持水土流失、为动物构建家园等作用,其价值为19万美元的结论。可见,生态旅游构筑的价值链不仅仅是现实经济意义上的,也是潜在的,长期的(聂晓民,2004)。

   三、结论

   研究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的目的所在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们人类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旅游资源是人类可能利用的自然界和人文的物质;环境则是资源的状态;而旅游生态就是在旅游过程中人与自然界中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观就是资源的持续利用。通过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地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应该维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要求维护生态平衡。人类不可能不发展,生态不可能不改变。生态平衡既然不可能恢复,只有树立生态动态平衡维护观才是科学的,才能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服务。

   当我们追溯历史,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是基于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人类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尽管人类开始懂得理解自然,亲近自然,明白自然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但更加应该形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现在,我们在发展生态旅游中应该回报自然,在原生态保存完好的景区景点,应采取开发单一旅游线路、不要过多地搞人工建筑、限制游客数量、规定活动范围等方法来尽可能地减少发展旅游业给当地生态带来的不利影响,遵循自然法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在开发资源、增加当地收入中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马聪玲.[2002].《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Z],见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234988.htm.

   聂晓民.[2004]."香格里拉共识:生态旅游与文化遗产保护并举--peCC第二届国际生态旅游论坛综述"[n].《中国旅游报》:2004-11-11.

   山禾.[2004].《什么是生态旅游》[J].《信息导刊》:2004-16.

   Brandon,K.[1993].BasicStepstowardsencouragingLocalparticipationinnaturetourismprojectsinecotourism.(edLinberg&Hawkins)[J].VttheecotourismSociety.

   Ceballos-Lascurain,H.[1996].ecotourism:aGuideForplannersandmanagers[J],theecotourismSociety Volume2.

   JohnstonR.J.[1986].philosophyandhumangeography:anintroductiontocontemporaryapproaches[m].London:edwardarnold.

   Kirkw.[1951].Historicalgeographyandtheconceptofthebehaviorenvironment[J].indiangeographicaljournal,,Vol.25:152~160.

   Lash,G.[1997].whatisCommunity-basedecotourisminecotourismforForestConservation&CommunityDevelopment(edBornemeieretal)[C].pp.2-13ReCoFtCReportno15Rappublication1997/42.BangkokFao.

   maslow,a.H.[1968].towardapsychologyofbeing(2nded.)[m].newYork:VannostrandReinhold.

   maslow,a.H.[1971].thefartherreachesofhumannature(2nded.)[m].newYork:theVikingpress.

   Ziffer,K.a.[1989].ecotourism:theUneasyalliance[J],Conservationinternational,ernstandYoung.

   miller,m.L.[1993],theRiseofCoastalandmarinetourism[J],oceanandCoastalmanagement,20,181-199.

   SauerC.o.[1925]. Lamorfologiadelpaisatge,treballsdelaSocietatCatalanadeGeografia,43[m].[1997]:pp.155-186.

   tisdell,C.[1996].ecotourismeconomicsandtheenvironment:observationsFromChina[J],JournaloftravelResearch(USaUniversityofColorado):Vol34(4)pp.11-19.

   作者简介:

   郭跃(1971- ):男,讲师,英国留学归国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管理,国际商务战略等。

景点及旅游概念篇7

【关键词】旅游综合体;概念;构成要素

一、从旅游景区到旅游综合体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是经历了产品由单一到全面、功能由观光到复合的发展过程,这里我们将这一发展历程概括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以早期的旅游观光型旅游景区为代表。该阶段的开发较为依赖基本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着重观光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更多关注游客的数量和规模。景区周围区域有一定的延伸性旅游开发,旅游产业的项目和业态层次相对单一,产品系列不甚丰富,重游率较低,受季节和外来不稳定因素影响较大。

第二阶段,以国内众多的部级风景区、5a级旅游景区为典型代表。实现了从“单个旅游项目和景点开发”向“旅游聚集区的区域性运营开发”的转变。通过外来文化的植入和产品的商业包装,使得景区对于基本资源的依赖性下降,旅游产品序列逐渐丰富,以开发“休闲度假型产品”、“构建知名旅游休闲度假品牌”、“创新生态旅游模式和样板”为其主要任务,减少了季节和外来不稳定因素影响。在开发过程中更加重视文化的挖掘和应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衔接程度大幅提升,从注重游客“数量”转变为注重游客的“质量”、注重游客的“重游率”。这一阶段发展模式仍具有一定的弱点。重游率较高的游客多为精英和富豪阶层,其景区的客源辐射力有限,基本集中于项目所在的旅游中心集散城市、且对特大型发达城市的依赖度较高,未能超脱旅游看旅游,跳出旅游做旅游,对于移植文化的依赖性较为严重。

第三阶段,旅游综合体打破了传统“景区”的概念,呈现出多维业态、多维产业、多汇客装置、高重游率、四季休旅的综合体特征。除休闲度假功能外,充分考虑到旅游功能与城市功能的衔接和配套、游客群体与当地社区居民的和谐共处、大社区民生福利生活方式的构建。

二、旅游综合体的概念

1、已有研究的回顾

(1)旅游综合体是城市综合体的变异。由于旅游综合体是一个新生的概念,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时间较短,在国内外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部分旅游学者依托城市综合体理论体系,认为旅游综合体就是以旅游业为中心的城市节点或者是街区群体。如陈雯婷、金权杰(2011)等认为旅游综合体是:“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结合多种城市功能、业态、建筑的优势力量,在集中的场地上形成以旅游业为中心的城市节点。”王文群(2010)在其研究生论文中认为旅游综合体是:“在特定的空间尺度中,依托相应资源,将酒店、景区、居住、展览、餐饮、会议、商业、文娱和交通等满足游客吃、住、游、购、娱需求的功能空间进行三项以上有机结合,达到旅游服务要素的高效复合从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及建筑体量且各部分空间依存、价值互补、功能呼应的街区群体。”

这种观点从空间理论和价值链理论的角度进行探讨,强调通过土地整合和旅游业态的结合,借助建筑、功能空间的优势实现旅游服务要素的高度复合。这种观点从本质上讲还是对城市综合体概念的变异,即依托城市空间,通过业态的有机结合,实现其旅游功能。其主要不足之处在于:一是从地理区位上将旅游综合体限制在城市内部,忽略了远离城市以山水资源为主题的旅游综合体的建设和发展。二是对游客范围的限制,由于位置处于城市内部,主要客源范围受限,主要集中在本地及周边地区,如以欢乐谷为代表的主题公园,华侨城总部之所以将其建设地点选择在深圳、北京、成都等地就是看到了当地充足的客源。三是在业态上突出强调了旅游服务要素的有机组合,却忽略了旅游服务要素与满足当地居民生活需求的日常生活服务要素的整合。

(2)旅游综合体是旅游业态的综合体。这种观点认为,旅游综合体是对传统旅游景区的突破,强调的不是从空间上实现旅游产品的组合,而是突出了各种业态相互协调、综合发展的模式。如毛润泽(2010)认为旅游综合体:“是一种新型的旅游业态,是指以复合型旅游资源为依托,将观光、休闲、度假、娱乐、运动、商务、会展、居住、购物等不同功能的产品项目进行组合,并将各产品项目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互为支撑和补充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多业态、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旅游休闲度假空间(旅游集聚区)。”谢雯(2010)认为:“旅游综合体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尺度范围内,依托旅游吸引物,将用于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体、学、疗、悟’等旅游需求的旅游与生活空间进行有机结合,达到旅游服务要素的高效聚集与整合,各服务要素之间相互依存、功能呼应,形成具有一定空间规模和较高旅游服务质量的综合体。”

这种观点突破了区域的限定性,并突出强调了业态的有机整合,而不是简单的空间和产品的联合,这对旅游综合体的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本质上强调了旅游综合体是旅游的综合体,即旅游各要素之间的综合协调发展,而忽略了旅游综合体其实是涉及到旅游产业本身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产业,如农业、工业等,同时也没有更好地考虑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可见,只有将旅游业内部要素和旅游业外部要素综合考虑才能准确理解旅游综合体的概念。

2、什么是旅游综合体

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实践案例的分析,作者认为要想全面准确地定义旅游综合体的概念就必须要考虑到以下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综上所述,所谓旅游综合体就是指为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康、体、疗”的需求以及当地居民居住生活的需求,依托山水自然资源、古迹人文资源以及人造主题公园等旅游吸引物,以文化为灵魂,以休闲度假、乐活体验、生活居住为核心,在特定空间体系内设计集旅游产品体系和相关的产业体系于一体的综合体。这个概念首先强调了旅游综合体不但是旅游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要建立起一种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关系,同时也强调了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衔接和有机组合。其次,旅游综合体强调的不是旅游业在综合体内一定要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强调旅游业在综合体内的关联作用和纽带作用,也就是说发展旅游业是建立旅游综合体的前提,但是随着综合体的发展和壮大,旅游业在综合体内的比重会逐步下降,其他与旅游相关产业的比重会逐渐上升。最后,旅游综合体强调了文化的灵魂作用,这种文化不是指的历史文化,而是人们的一种生活理念和休闲方式,如山水文化、主题公园文化等。

三、构建旅游综合体的核心要素

1、必须有明确的主题

旅游综合体是以旅游业为纽带的产业结合体,旅游发展主题是否明确、符合自身资源本底,能否迎合时代要求,直接决定着整个旅游综合体的成败。旅游综合体所在区域资源的禀赋、周边的竞争力、核心市场的需求趋向等决定着旅游综合体主题的确定。通常按照资源禀赋可以分为“自然主题”、“人文主题”、“自然+人文主题”,和“主题公园类主题”等四类。

2、优质的服务设施

旅游行业本身就是服务性行业,服务是旅游行业的核心产品。以旅游业为纽带构建的旅游综合体当然也要强调服务的重要性。

3、便捷的交通

旅游综合体是一个以旅游为媒,多种产业综合发展的集合体,区位对其十分重要。良好的区位,既可以保证其旅游发展的充足客源,又为其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提供人力资本基础。当然这里良好的区位并不是强调的地理区位,而是对交通条件便利性的要求。即使远离中心城市,只要交通便捷快速,我们认为其区位条件仍然是好的。项目对于旅游中心集散城市和临近发达城市的依赖度下降,客源层次和类型也更为更富。

4、契合的产业

旅游综合体内部以旅游业为纽带能形成多产业集合体,不同产业之间由于旅游而发展起来,同时又推动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旅游综合体内部的产业按照与旅游业的关联程度可以划分为三大产业类型,即核心产业、基础产业、延伸产业。核心产业指的是旅游业本身,主要指旅游饭店业、旅行社业、旅游交通和旅游景区;基础产业指的是由于旅游发展而直接促生的产业,并随着旅游综合体的发展,逐步发展成为基础性产业。这类产业主要包括房地产业、文化产业、康体娱乐业、服务业、商业、新能源产业和信息业等;延伸产业指的是与前两个发展密切相关的第一二产业。

5、多元的人群组合

旅游综合体产品体系的多元化和产业的高度复合决定了旅游综合体的构建必须以多元人群为目标市场。旅游综合体的产品既要满足观光旅游者的需求,又要满足休闲度假旅游者的需求;既要有满足成人需求的旅游产品,又要有适合儿童需求的产品体系;既要有静态的静养类旅游产品,又要有动态的游乐产品;既要满足游客净化心灵的需求,又要适应游客康体健身的需求;既要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又要满足长期居住者日常生活的需求。

景点及旅游概念篇8

论文摘要:将旅游客体整合到统一的“旅游景观地理”序列中,开发适宜于高职高专教学实践需要的《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体系,对于统一旅游客体(旅游资源、产品、消费品)诸学科的教学内容,建立以标准化旅游景观为主的图像视频教学模式,推动“教、学、做情境过程一体化”的专业基础课教育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操作意义,是未来旅游基础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论文关键词:旅游景观地理;旅游客体;课程体系

问题的提出:统一旅游客体之下的多学科重复和交叉

旅游活动可以构成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学科体系,但基本上是围绕着人们的旅游活动的管理、服务、消费而展开的,相对于人和组织而言,可以构成一个共同的载体或对象,即旅游客体。旅游专业的不同学科都要围绕旅游客体展开教学,这也是开展旅游活动和旅游研究的必然要求。于是就形成了旅游资源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美学、旅游生态学(生态旅游学)、旅游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研究同一旅游客体的局面。这种多学科研究同一客体对象的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对旅游事物和旅游产业的认识水平,但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定的重复教学现象。

对于旅游研究而言,要求精、深、广、博,学科发育越是细密,越是有利于弄清旅游事物的本质。但对于旅游教学,尤其是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高职类型和层次的教育而言,高、精、尖、新就未必合适。高职旅游教学时间短暂,所有课程教学基本上控制在二年以内,只相当于本科教育的一半(去除公共课、实训实岗课后,课堂教学比例更低),不允许有更多的重复教学。虽然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内容重复,但在较短的时间内也同样会出现“教学疲劳”和“似曾相识”的感觉。随便对比一下旅游资源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化学等教科书目录,就可看清这些学科有着几乎完全一致的教学对象——广义上的“旅游产品”系列。

毋庸置疑,上述学科都有着自己明确的研究范畴,比如,旅游资源学研究旅游产品对象(景区)的资源属性和特征;旅游美学研究旅游景观的审美价值和心理体验;旅游文化学研究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特征;旅游生态学(生态旅游学)研究旅游景区的生态特征和生态关系问题;旅游产品学研究旅游劳动对象和旅游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价值性、市场适应性和产品销售等问题;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地理事物的现象、特征、成因及其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有了各自的研究范畴,就可以形成各自的学科,但这并没有改变它们具有共同的研究客体物——旅游本体。是否能够将关于旅游客体的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统一到一个教学环节中呢?答案是肯定的,道理也是简单的。只要是同一事物,就可以对它进行综合性的解释和解读,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属性,只是需视其情况各有侧重点而已。

应当看到,利用传统的旅游地理学学科教学模式承担这种对旅游客体的综合性解读,还存在诸多困难和不便。因为传统旅游地理突出的是区域差异性、地理现象和成因,对于旅游对象的审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等价值体系并不十分关心。需要有一种共同的“纽带”把它们联系起来,这个纽带就是旅游客体本身,也即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景观”。如果能将传统旅游地理的内容集约和简化为“旅游景观地理”,那么上述几个学科的内容就能较好地统一到这个教学范畴中来。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概念的提出及其特性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的概念《旅游景观地理》既可以成为一门学科,也可以是由多学科综合而成的一门课程,其核心在于“景观”。“旅游景观地理学”即依托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特征,将对职业活动有用的旅游对象归结到广义的“景观”概念中,对旅游景观的现象、审美、成因、价值、特征和规律等内涵加以整合,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这门课程可以适应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的多样性、审美性、体验性及教育性要求,以“旅游景观”(简称“景观”)为纽带,可以很自然地将旅游资源学、旅游美学、旅游生态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地理学等学科的内容整合到统一的“旅游景观地理学”中来,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研究对象,就是“景观”,而真正能够将它们整合到一起的也只有“景观地理”这一学科,因为“景观”(包括微观和宏观)都是供旅游的,类型和范畴是广泛的,对旅游学科而言也是最为贴切的,“景观”同时具有资源性、审美性、生态性、文化性、科学性等特征。但应注意,“景观”的内涵十分丰富,不限于“观光景点”,而是包括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等各类旅游活动的旅游客体的统称,是对不同旅游消费品类型的高度概括。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的特性将传统的“旅游地理学”改造成为以“景观”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学”,其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基础性。旅游景观是整个旅游活动大系统的共同载体和基础,旅游景观地理以此为研究对象,其成果和教学内容将成为许多旅游活动的基础知识,也可以进一步作为上述学科的基础,使其研究基础更加牢靠,可以吸收多学科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巩固和发展本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因此,以“景观”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学,其基础性不但没有丧失,反而使其基础性、服务性的地位更加巩固和重要。

2.包容性。诚如上述对“景观”概念范畴的扩展,“景观”不仅包括各个类型、各个尺度的旅游产品型态,而且其研究内容涵盖了各个学科的研究重点,旅游景观地理学可以将这些内容有重点地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课程的包容性特征。这正是其他许多学科所不具备的,同时也是对“景观”概念的真正回归(许多学科都在运用“景观”这个概念,但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导致“景观”概念的泛化)。

3.实用性。传统旅游地理难以直接应用,原因就在于教学内容的学科性太强,对教学要点和教材的选择总是顾此失彼。改为以“景观”为核心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以后,研究对象的产品性、类型性、具体性(可视性)显著增强,可以直接应用到旅游开发的实践中去。课堂教学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直接引导学生进行导游词写作、讲解,对旅游线路进行组合设计包装,使旅游产品宣传能够真正找到诉求重点和景区卖点。

以《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为核心统一旅游客体诸学科教学的好处

可避免研究对象教学的重复和交叉,加深对景观内涵的认识在一定意义上,旅游客体诸学科研究的对象究其本质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景观”,或者说“景观研究”是旅游客体研究的共同内容,且都是为旅游建设服务的。如果对同一研究对象分出不同学科安排教学,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概念紊乱现象,即每一门学科都在谈“景观”,但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将其讲清楚。如果将“景观”的内容加以捆绑“打包”,则可以从不同侧面将其本质内涵讲清楚,学生对“景观”概念的认识水平就会大大提高。

可大大节约旅游教学课时总量,促进课程教学分工简捷化将3~4门课程合并到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中来,从表面上看将大大加重“旅游地理”的教学工作量,但经过认真筛选和整合以后的旅游景观地理课程,内容更加充实紧凑,教学模式更加明晰有序,总体上是以识图(是什么)、读图(审美,怎么样)、释图(成因)、用图(产品化)为基本环节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总体上是在轻松愉快中进行的,对于未来从事旅游职业服务活动也将更加准确、更加有底气,因为“景观”教学的内容是与野外的景观现象一致的,整个教学活动就像是对野外现场的预演,生动、形象、逼真。所以,课程教学合并后就可以一门课程的课时量(或略为增加)替代多门课程的课时量,使总体课时量大为减少,而教学效果反而会有所提高,成为促进以“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化”为导向的高职旅游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包括旅游地理在内的旅游客体诸学科的课程教学计划向来都是以专业基础课为定位设计教学的,这种教学模式重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轻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职业技能活动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距离,这也是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的弊端所在。建立“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对专业基础课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景观地理”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将“所学”与“所用”贯穿于一体,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与职业过程相结合,导游词的撰写、讲解,旅游线路(产品)的设计与整合,都可以很有效地“边讲边做”,实现景观地理教学的“学中做”,基本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同步进行。这种教学改革虽然重点在课堂教学,但与旅游野外职业活动是息息相通、一脉相承的,同时可体现景观地理学课程的基础性和专业性,使景观地理的教学功能和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建设《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体系的构想

集中力量编撰《旅游景观地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整合相关诸学科的前提和基础目前,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景观地理》教材尚未出版,相似的专著即便有所出版,也难以真正为职业教育改革服务,难以符合这门综合性课程教学的需要。因此,需要旅游教学工作者,尤其是旅游地理、旅游美学、旅游开发教学工作者下一番工夫,将与旅游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景观地理教学内容筛选出来,建立完善的“旅游景观地理教学大纲”,并以此为基础,编著以景观综合知识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教材,这是实现旅游客体整合式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师资培训促进教材在师生中的合理应用,是旅游景观地理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将传统的旅游地理教学模式改革为景观旅游地理教学模式,对于多数教师而言在短期内是难以适应的,人们往往习惯于既有的教学模式,而不思全新教学内容的创新开发。主要是不了解其中的目的、价值与意义,不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直观性、具体性、实用性,同时对相关旅游美学、旅游产品学等学科知识也比较陌生,这将给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认为,对旅游客体的教学一定要尽可能做到通透连贯,尤其是旅游审美和旅游产品设计的知识和概念对旅游地理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多年以来,对景区景观资源的价值评价主要还是在旅游地理工作者中进行的,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了旅游美学和产品设计的知识和规律。至于课堂教学的流程与控制,经过简单的模拟演示培训,多数教师和学生是能够适应的,而且会发现其中的好处要远远胜过传统旅游地理教学方式。此后,景观地理的教学就可以生动形象起来,对旅游活动的指导作用会更加明显,旅游景观地理的职业服务功能将大大提高。

搭建课程网络公共平台是促进课程科学化运行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措施不论是教材建设,还是教学模式创新,都是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改革活动,都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适应和完善,新教学模式的建立需要旅游教学工作者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共同完成。为此,需要搭建《旅游景观地理》精品课程公共网络平台,在这里形成统一的教学公共资源,相关学科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点击学习、下载利用,也可以发表见解,提出建议,尤其是可在与职业活动过程的结合上多加探索,或作为典型案例加以推介和交流,同时也是对旅游业界的一大支持。现在有许多旅游产品设计质量低劣,粗制滥造,影响了公众对旅游产品品种和质量的期待和要求,景观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将为改善旅游消费品的产品类型、结构、质量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加强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是本课程的优势和教学改革的重点景观地理学教学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基础课的职能,而且可以在旅游职业活动过程设计教学环节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旅游学科体系中,能够同时发挥基础作用和专业(职业)功能的恐怕也只有像《旅游景观地理》这样的综合性、实用性课程。这门课程作为基础课的性质不会改变,也没有必要改变。但为适应职业技能导向的教学要求,必须在“工学结合”上下工夫,否则不仅会降低这门课程的作用,而且会造成教学环节上的断层,难免浪费教学资源,与高职教育改革的精神相背离。

景点及旅游概念篇9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都江堰

旅游文化的挖掘在旅游景区的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风景区,如何在开发中把握分布、蕴含于其各处景观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把握这一处举世瞩目的世界级景观,对于开发者合理规划景区以留住旅游者驻足欣赏,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都江堰风景区占地面积虽然并不大,但是其各处景观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却复杂而深刻。因此构建一个逻辑清晰、布局合理的景观文化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旅游景观文化设想

1.1旅游文化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最早关注旅游文化这个命题,他们认为“旅游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它是“在吸引和接待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可见,概念提出者非常关注其完整性。旅游文化是文化的一个亚类,但绝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是一个组合品,具有自身独立的完整性。但它又不是无所不包的,它只是文化与旅游活动的深度结合,在旅游活动产生的过程中,旅游文化应运而生了。其它文化因为旅游者的欣赏可以转化为旅游文化,但是不是所有其它文化就直接成为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泛文化现象目前十分严重,以至于一提到旅游文化,大家就自然的将其等同于关于旅游景观的文化。导致其核心部分的关于旅游者的文化,如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等反倒被漠视了。本文不拟对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批判,之所以提出此问题,主要是为了明确界定旅游文化中的子类别才能在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中正本清源。

1.2旅游文化分类

要对旅游文化概念进行深入认知,就必须对其进行分类。由于旅游文化的关键修饰词是“旅游”,因此从“旅游”一词来认识旅游文化就非常关键了。目前国内旅游文化的分类大多从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开展,也容易操作。就是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等。但具体操作有所不同,如李琼英、方志远在其《旅游文化概论》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企业文化。[2]如刘敦荣在其《旅游文化学》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审美文化、自然旅游资源文化、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文化。[3]笔者认为,为了学术研究的方便,应将分类简单化,以便于操作,因此本文认为旅游文化应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者行为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景观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业经营文化。其它一切类别的旅游文化均可归入其中一类,这样方便学术交流、构建深入研究平台。而本文关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也是建立在这一分类上的。

1.3旅游景观文化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

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陈宗海认为它“探讨旅游景观生成、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旅游景观的结构、特点与文化内涵,以及旅游景观观赏者和旅游景观之间的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作为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景观文化有其完整的结构和内容,有其自己的特点。”[4]旅游景观文化构成了解读和理解旅游景观的核心,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所在,这对于文化景观尤其如此。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景观的内心世界、精神领域,旅游者要是无法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旅游景观的壮美、悠远、深邃等美学特征。而深刻的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则是我们旅游景区开发的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我们的开发才能完美的展示旅游景观的魅力。

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是对于旅游景观文化的整合,它将旅游景区的文化看成是有生命的独立整体,分别由各个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旅游景观文化系统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解读旅游景观,它通过对旅游景区的深度文化解读,从文化上解构整个旅游景区,然后通过功能配合,以空间布局为表象、以文字表述为内容,建构景区文化系统,为旅游景区开发提供文化支持,为旅游者欣赏旅游景观建构更方便的平台。

2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当今旅游景区的开发和规划多从旅游功能入手,多从为旅游者提供流动空间的建筑布局入手,较少考虑景区文脉的关联性,即使有所考虑,也多零散,不注重景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导致很多游客对于景区的把握缺乏整体性和深刻认识,往往停留在娱乐休闲放松的层面,难以上升到增智益神和精神升华的层面,以至游客对于很多风景名胜无法理解其文化内涵,造成客源的流失,也无法形成回头客源。因此,现在总体看来,自然景观被接受程度较高,而人文景观则较低。这一方面与从业人员素质和游客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旅游开发本身有关。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高屋建瓴,整体、深度的把握景区文化,将整个景区文化统合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关注旅游景区文化的哲学命题,关注旅游景观的意境和内涵。以这种系统统领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必然更加切合景区的文脉,容易展现景区景观的意境和神韵,此类旅游开发是“写意”的。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切合,具有可持续的科学意义。在当今工具化规划文本和开发方案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它的构建无疑让我们的规划重新关注文本的价值命题,把握旅游景观的神韵,更加科学和高效的开发我们宝贵的旅游资源,避免出现“焚琴煮鹤”的悲剧。

3都江堰景区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想

3.1都江堰景区文化解读

都江堰风景区分为离堆公园、渠首三大主题工程、二王庙和玉垒山公园四大部分,其景观各有侧重,包含不同的文化意涵。综合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景点及旅游概念篇10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目的地感知;形象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1

一、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相关概念回顾

1.旅游目的地的概念

旅游目的地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以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为基础,形成行、食、住、游、购、娱等六要素综合协调发展的,吸引旅游者在此作短暂停留、参观游览的地方。旅游通道将客源地和目的地两个区域连接起来,是整个旅游系统的桥梁。

2.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持有的信仰、观念和印象的总和;旅游目的地的映像还可以说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总体的、抽象的认识和评价。同时它是影响旅游者旅游决策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目的地形象形成的一般框架:

3.游客感知的概念

游客感知是指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有形和无形的环境,在各方面要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个人独特感受,贯穿了整个旅游过程。好的游客感知有利于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明显提升,而差的游客感知则会带来投诉和抱怨。

4.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概念的综合

综合以上各位学者给出的相关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是游客通过对旅游目的地不同客观事物不同属性的反映所做出的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印象、偏见以及情感认知的表达。

二、研究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意义

1.对旅游地的作用

了解目的地的形象,树立正确的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为潜在的旅游者提供相应的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形象。同时对提升旅游地竞争力、获取竞争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选择。

2.对旅游开发者的作用

可以使旅游开发者清晰的知道其旅游目的地的具体旅游形象是怎样的,从而旅游开发者可根据旅游目的地呈现出来的旅游形象寻找相应的客源市场。

3.对游客的作用

人们前往某一之前对该目的地的感知,会影响其对目的地的选择;到达目的地之后的认知,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和后续行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严重影响着游客的最终决策及游客满意度、忠诚度。

三、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路径分析

通过分析前人的研究,本文将从5个路径来分析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分别是旅游认知形象感知、旅游情感形象感知、旅游整体形象感知、旅游景点形象感知和旅游设施服务形象感知。

(一)旅游认知形象感知

旅游住宿和餐饮认知感知是旅游形象感知中游客比较容易感受到的部分。在旅游住宿方面,随着行业的发展,人们的住宿选择也越来越多。常见的有快捷酒店、星级酒店、家庭旅馆等,还有现在很流行的民宿等等。而提到旅游餐饮,人们就会自然地想到厦门的“张三疯”、北京全聚德的烤鸭、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杭州的西湖龙井等等。

(二)旅游情感形象感知

旅游情感形象感知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不同属性的情感偏好。比如在游客对杭州旅游情感形象感知中,西湖旅游景区满意度得分最高。杭州西湖经过多年的自然人文积淀,“西湖美景三月天”、断桥残雪、苏堤春晓、雷锋夕照、三潭印月等词汇已经成为其形象的代名词。另外随着杭州作为2016年G20的举办地,也让旅游者多次表达了对她的偏爱之情。

(三)旅游整体形象感知

一个地方的总体形象是感知/认知评价与情感评价的综合结果。人们对一个目的地多方面的属性感知将影响其对一个目的地总体的形象的形成。旅游目的地在游客的感知中表示的不仅是地名,还是对目的地境内所有旅游资源形象的代表。

(四)旅游景点形象感知

旅游景点形象包括旅游自然景观形象和人文景观形象。

通过调查大城市居民的出游预期,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游客最希望在旅游目的地看到的景观是自然山水景观和人文古迹景观。这说明旅游景点形象在游客心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出来旅游希望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景观带来的视觉上和心灵上的冲击,收获旅行的快乐。而在人文景观方面,对旅游博客的分析中,游客对秦皇岛的人文景点的评价却是大相庭径。主要由于某些景区的强制捆绑消费、乱收费现象严重度,一些文物古迹没有了原本的形象风貌;另外景区文化内涵的流失以及管理工作的不到位都对游客的产生了不良的目的地印象。这说明,在游客心中景区内的文化内涵是驱使游客到某一旅游目的地的初衷,景区人文景观是一种文化的展示,是旅游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五)旅游设施服务感知

旅游设施服务感知分为旅游设施和旅游服樟礁龇矫妗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接触到的基础设施服务包括景点指示牌、洗手间、娱乐设施、游客休憩的椅子凳子、安全防火设施、餐饮、住宿休息地等。而旅游服务则包括景区内的交通引导、各类娱乐活动、景区信息的获取等。这些必不可少的设施和客观的服务对游客认识感知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四、结语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游客通过多方面来感知一个旅游目的地,影响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的因素是多维的。通过分析旅游认知形象、旅游情感形象、旅游整体形象、旅游景点形象和旅游设施服务形象这五个感知路径,从而促进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白燕萍,刘思梦.旅游目的地感知形象形成因素分析[J].特区经济,2013(10).

[2]叶伯平.旅游心理学(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