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基础训练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2:07

足球基础训练计划篇1

关键词:高校;足球训练;训练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04-02

足球运动作为世界主要大球体育运动,它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存在着足球运动的喜爱者,尤其在我国的高校中足球运动已经成为大学生体育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举行的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在我国大学校园里已蓬勃发展,但是就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足球训练的方式方法还有许多的不足,这些不足严重地阻碍着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

一、我国高校足球训练的优势

高校教育作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它具有优越的教育资源,它的良好的教育资源对于高校的足球运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正是由于我国高校的足球训练才使得我国的足球事业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具体而言我国的高校开展足球运动的优势具体有:

1.高校具有良好的体育教育氛围。高校作为我国教育的高等学府,它具有浓烈的教育文化氛围,它的体育教育资源有着动态的发展,尤其是在足球训练方面,学校的体育教育能够及时准确地反应现有的足球训练的动态,而且高校学生的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人们对于足球运动的喜爱程度,使得学生能够合理利用校园体育文化并发挥其优势,使足球运动得到顺利开展。

2.高校有利于足球的传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正确的训练的方式。足球运动是具有世界性的,它的技术发展时刻影响着人们的足球训练方式,在我国的高校由于学生的体育意识较强人们在说话间时常讨论的就是关于足球的发展问题,这样的讨论就会增加学生对于足球技术的研究,从而在足球的训练中加以利用,这样的足球氛围可以说对于足球的训练模式的改进具有推动的作用。

3.高校良好的教育资源设备有利于高校足球训练的开展。足球训练离不开足球基础设施的完善,只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保证我们的足球训练得以正常的进行,但是由于足球训练设施的出入很大,一般的社会团体不可能投入,因此高校的教育资源就为足球的训练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尤其是在我国的高等体育院校的基础设施就更加的完善。

二、我国高校足球训练中存在的不足

足球训练是一个运动员技术进步和足球事业发展的一个前提,我们只有加强我们的训练才能保证我们的足球事业得到发展,才能与世界的先进足球技术水平相媲美。而作为足球运动最基础的高校训练,它在训练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1.高校的足球场地建设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学校的足球训练离不开足球训练场地的完善,但是由于足球运动对于场地的要求比较严格,而且经过时间的消耗,我国高校的足球场地大都已经损坏了,但是由于学校经费等的问题导致高校对于足球训练场地的投入较少,建设速度较慢这些原因都是各个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足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2.我国的高校足球训练缺乏科学的训练计划。足球训练需要制订科学的系统的训练计划,这样才能保证足球运动员的训练符合人体的要求,才能提高我们的足球技术水平。我国的许多高校足球训练现在还是停留在粗犷式的训练模式上,对于足球的训练我们还是缺乏一套系统的训练模式,我们的足球训练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技战术的配合,没有对于不同运动员的特点等制订符合实际的基础动作的训练,同时我们的训练也常常忽视对于个人基础技术的培养,这也是我国的足球事业得不到进步的原因之一。

3.缺乏对于足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足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大的比赛,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技术,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只有具有了较强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但是在我国的高校足球训练中我们很少看到有针对心理素质培养的训练模式,这样就会使得我国高校的足球训练相对比较的落后。

4.教练员的任务重、学历偏低。足球训练离不开足球教练员的指导,但是我国的高校足球教练员大多数是由高校的老师所担任,这就要求他们兼任体育教学和足球训练工作,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进行足球运动队的训练,也没有足够精力和时间在足球训练领域潜心研究,各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大多数教练员缺乏较深刻的足球运动实践经验和足球专项训练理论知识。

三、改进我国高校足球训练不足的几点措施

针对我国目前我国高校足球训练所存在的弊端,我们一定要加以改正,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促进我国的足球事业的发展。

1.成立足球培训班。大学生最容易接受各种球类运动,足球作为球类的体育运动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学生需要足球运动,投身足球运动。因此学生选择足球运动,如何提高足球技术便成为选择足球运动学生遇到的首要问题。成立足球培训班,对学生进行足球培训,使满足学生愿望,是培养足球骨干的最好途径。

2.改变组队模式,增加训练时间,提高运动员训练热情。高校足球队伍不同于职业球队和专业球队,应根据高校队伍的特点,教练员要注重全年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和课训练计划的制订,改变组队模式,增加训练次数与时间,给予球队更多的空间提高竞技水平。同时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训练是一般高校所采取的基本训练手段,课余训练工作的顺利实施是运动员竞技水平逐步提高的重要保证,只有遵循训练的客观规律,才能取得和提高运动水平和运动成绩,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3.要积极营造良好的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社会氛围。各地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广泛宣传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典型和所取得的成效,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

4.增加体验式培训在高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足球是学生最为喜欢的项目之一,学生很早就接触了足球,对足球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体验式训练创造了一种非常态的情景,高校足球训练增加体验式训练课,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技能和增强体能的同时,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参考文献:

足球基础训练计划篇2

【摘要】足球运动在我国的来源已久,不仅能够提高人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团队的合作、团结意识,在我国高中体育运动中被广泛推崇。然而,当前我国高中足球训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升高中体育足球训练的有效性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本文从高中体育足球训练的意义及现状入手,探讨了提升高中体育足球训练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体育;足球训练;有效性

引言

学生足球水平的有效提升主要还是在于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热爱程度和足球基本功的水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中体育足球训练从教学内容上、形式上都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仍然还存在着学生对足球的热情度不高,基本功不扎实,训练效率低等情况。因此,探讨如何提升高中体育足球训练的有效性则成了一股必然的趋势。

一、高中体育足球训练的意义及现状

足球作为一项世界级的运动,对整个团队的合作配合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所有队员在思想上、行动上高度统一,攻守结合,团结合作,整体配合。同时足球也是一项对抗性较强的运动,竞争激烈,需要全体队员都拥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可以说足球运动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培养团队的合作团结意识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然而,虽然足球运动在我国被广泛的推崇,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关心的一项政治、娱乐话题,但是足球在我国的发展却是那么不令人如意。以我国高中体育足球训练来说,高中学生学业繁重,预留给体育足球训练的时间较少,尤其是在高三时期,足球运动基本上从学生的校园生活中被取消了,因此学生无法利用好有限的时间提高自身的足球水平。同时,足球运动对于学生的体能要求较高,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以高考为学习的目标,日常进行体育锻炼的机会也较少,导致身体素质无法满足足球训练的要求。另外,虽然足球运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与篮球、羽毛球等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相比,其群众基础远远不足,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足球往往没有受到充分重视。最后,学生的足球基本功不扎实,高中足球训练队成员质量参差不齐也是影响高中体育足球训练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高中体育足球训练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1.提高学生对足球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同样在高中体育足球训练中教师应当充分提高学生对足球的兴趣来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训练。首先,足球是一项对抗性强,竞争激烈的体育运动,进球时的画面往往会使人产生强烈的兴奋和激动感。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组织学生多观看几场足球比赛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进球时的激动和兴奋感,提高对足球的喜爱。其次,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习足球知识和足球文化,帮助学生了解足球,理解足球,从而对足球这一项运动产生兴趣,进而为日后的足球训练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在实际的教学训练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如小组比赛等形式来转变传统的枯燥体育训练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始终保持对足球训练的饱满热情。

2.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高中体育足球训练有效性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而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提升足球训练有效性的关键,所以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传统的体育训练中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往往都是以跑步、压腿、做伸展运动为主,整个过程单调枯燥,学生往往容易产生倦怠、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可以在训练的过程中以一种游戏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枯燥的教学模式,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的、愉悦的环境中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接棒短跑”的形式代替以往的跑步训练,将学生分为几组,以小组形式进行接棒跑步比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耐力;再如,以“躲避碰触”的形式来让学生在一定区域距离内躲避区域范围外的另一个学生的碰触来训练学生的身体的灵活度以及反应能力等等。

3.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教学计划是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它能够促使教学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因此在进行高中体育足球训练之前,教师应当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计划的制定应当满足一下几个要求:首先制定的足球训练计划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训练时间,使足球训练不与学生的文化学习时间冲突,同时又能保障训练时间足够充足达到提高学生足球水平的目的。其次,制定的计划应当满足不同学生的训练需求,由于不同学生在足球训练上的水平不同,所以教师应当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如对力量不够的学生加强其力量方面的锻炼,基本功不扎实的学生重点训练其基本的足球技能等等,做到训练能够全方面照顾到所有学生的薄弱点。最后,训练计划应当能够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足球的训练不应当仅仅以提高学生的基本功,锻炼学生的身体为目的,而应当与本学期的体育足球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使学生正正掌握一定的足球技能,提高学生对足球的认知。

三、结语

足球是一项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运动,高中体育应当充分重视足球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热爱足球,利用合理的训练计划来提升高中足球训练的有效性,进而促使我国的足球事业稳步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华,王超.高中足球校队训练有效性的提升[J].当代体育科技.2014(12)

[2]孙鹏翔.高中足球教学的研究与探讨[J].才智.2014(12)

足球基础训练计划篇3

关键词:足球;球员;选材

前言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由于其具有整体性、对抗性、多变性、以及易行性等特点,吸引着无数的人们参与其中。高校作为青年人的聚集地,自然不会少了足球运动。在我们国家,大学生足球运动的开展历史悠久且发展迅速。要想提高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重要的是抓好这个国家的青少年足球运动、青少年训练,而抓好训练的选择条件就是青少年运动员早期科学选材。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查阅与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选材相关的政策、书籍、文献等,把握当前我国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发展状况和相关的理论和研究结果,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二)专家访谈法:访谈对象包括部分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的教练、运动员,以及长期从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就本研究相关的内容进行交流,一方面就研究内容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另一方面就问卷的设计和发放进行研究。

(三)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和发放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教练员和运动员问卷,获得第一手资料,为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选材的分析

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意义在于两方面:

1、重视和深入足球选材的科学理论研究,制定出一套具有实用价值的选材方法和模式。

2、通过系统的培训,使高校高水平足球教练员们从思想上重视选材工作在实际工作当中具有科学选材的基本能力。

(二)高水平足球运动员选材形势严峻

我国各高校试办高水平足球队所招运动员均是在教育部门的宏观调控下,各省市教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招生办法,由省市招办、省市教育厅共同负责,对运动员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查、组织并监督体育测试,然后须参加高考,达到一定分数线后方可进入大学学习(根据运动员的成绩可区别对待),在此招生制度的制约下,普通大学的运动员不愿意进入普通大学的足球队。

(三)高校教练员队伍建设堪忧

我国普通大学高水平足球队教练员大部分是从体育院校毕业,从事体育教学兼任足球队训练工作,他们的体育理论知识较为丰富,但缺乏高水平足球队训练的经历,对高水平的训练和比赛指导比较陌生、经验有欠缺。而现代足球的发展日新月异,足球运动这个项目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处于非常落后的位置。

三、解决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训练与学习的矛盾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对于文化知识的要求是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运动员来说,社会的各种压力也就更大,在接受专业训练的同时对于学习的时间也随之逐渐减少,想要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运动员并取得出色的比赛成绩,就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包括竞技水平、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等。

运动员进入大学后,四年文化课的压力很大,要加强我国高校高水平足球队训练,首先,就在于如何安排好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的问题。因为运动训练同文化课的学习都应循序渐进、不断深化提高的过程。成绩的提高需要一定的训练和学习时间作保证。训练期间、恢复时间和文化时间是一具学生运动员难以解决的尖锐的矛盾。

对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在取消学时制,过渡到真正的学分制送还和指令必修课,增大选修章程在学习年限上不要限制的太死,必要时可拿出一定资金安排课外辅导老师。解决学生运动员学习上的实际思想困难,还要加强大学足球运动员的思想矛盾教育,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足球运动员的知识素养问题是解决训练与学习这一矛盾的关键。

(一)解决“学训矛盾”的主要对策

1、提高训练的科学化程度提高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就是要把“粗放型”训练转变为“精细化”训练,提高训练的科技含量。要实现这一转变,首要的是要提高高等院校教练员的执教水平。

2、加强高水平运动员学籍管理,建立适应高水平运动员学习和训练的管理模式

2.1随班学习,联合管理。为了增强运动员的学习氛围,可以将运动员下放到各个系部,由各个系部统一管理。特别是对那些文化基础较好的运动员,采取与普通学生完全相同的学习和管理方式。

2.2单独制定学习计划。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高水平运动员的教学计划必须适应运动员这个特殊群体的学习和生活特点,在制定时应掌握以下原则:

2.2.1将教学计划分为文化课和体育训练课两个独立部分,其中文化课部分由专业所在系提出,体育训练课部分由体育教学部提出。

2.2.2文化课严格按普通学生的安排,学习该专业主干课程及主要实践环节,其中可含10%左右的限选课或体育理论课。文化课的课内外学时比大约为1:1.5,即讲授1学时,课后复习和作业1.5学时。

2.2.3严格日常管理,树立良好学风山西大学采用的如下方法。其中,训练起止时间及完成情况由教练员填写;自习及睡眠起止时间由班主任及班长填写,当日学习完成情况由本人填写,各科任课教师定期检查。在此基础上,任课教师对每次作业严格要求,认真批改,一经发现抄袭现象,立即会同教练和班主任进行批评教育,并号召其他同学一同监督,做到学生管理学生,由此,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2.2.4严格控制与充分利用运动员的课余时间,运动训练是一个有机体的生理、心理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动态组合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很难用量去衡量。在有限的训练时间里,通过采用最优化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2.2.5采取学历浮动制,引进竞争机制对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原则上,在学制标准上应依照普通学生的学制来安排,当然,学校为了确保运动员的文化水平,可以适当延长学制,并采取学年学分制、学历浮动、中期筛选和设置延长期等一系列辅助措施。

2.2.6加强考前和赛后的辅导,各高校体育教学部应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与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要加强与运动员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在无赛期,教练员要对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多加督促,对于比赛期所缺的课程应有计划地及时请任课教师补课,并形成制度。每次迎考前,运动员必须主动提前进行准备,并把自己的薄弱学科和学科中的难点、重点向任课教师提出,请任课教师重点辅导。

足球基础训练计划篇4

(宿州学院体育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新时期“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在校园足球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系统的分析及梳理,揭示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的基本规律.“大运动量”的安排上要结合校园足球的特点,根据青少年生理发育的特征科学地加以安排,实施过程中建议加强医务监督.增加对高强度、高效的训练积累,避免不必要的低效率的训练,提高运动员对高强度训练的适应性.“多课次”训练理念可以在校园足球教学训练中得以实践.实施“从实战出发”要使教学训练符合竞赛的规律,提倡以赛“带”练,准确理解与深刻把握校园足球的制胜规律、积极创新,走有校园足球自身特色的教学训练之路.

关键词:“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校园足球;教学

中图分类号:G843;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185-03

基金项目:2012安徽省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aSS2012206)

“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的训练原则曾在计划经济体制管理模式下为中国竞技体育培养了无数个世界冠军,这种训练理念符合竞技体育的规律.随着竞赛水平的提高、项目特点的日益凸显,要求对新时期“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贯彻执行更加科学和系统.校园足球的有序开展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校园足球如何将教学质量提升到新的高度,是关系到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为校园足球的教学训练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如果在校园足球中能够得到合理的运用将显著提高校园足球教学质量,从而为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1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审视

“三从一大”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理论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借鉴大松博文中的训练精华,学习南京军区郭兴福教学法,我国体育界总结出了“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大运动量训练”的“三从一大”训练原则[1].这一原则在当今一些竞技体育领域仍然发挥着作用.为许多竞技体育项目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个阶段是“三从一大”训练原则重新审视阶段:本阶段的特点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重视教学与训练的质量和效率,注重高标准教学与训练的细节管理,能吃苦,敢拼搏的精神得到延续,结合实际,勇于创新得到充分体现,根据项目特点,从实战出发,科学合理的调整教学与训练的负荷结构.对教学训练过程各环节要素进行系统的规划.本文主要以“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第二个阶段为抓手,结合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分析.

2校园足球实施“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理论基础

“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是中国竞技体育教学训练实践宝贵经验的高度总结,为校园足球的教学训练融入“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提供理论依据:

2.1校园足球的“从实战出发”理论

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内容安排应始终贯彻从实战出发的原则,在教学训练过程中考虑到足球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如比赛对手技战术特点、比赛的场地因素、天气因素、时差因素、裁判员制裁特点等情况进行针对性地教学训练.作为基础训练应该考虑到各种比赛条件下的训练.“从实战出发”强调不能因赛制的变化而不重视基础的大运动量的基础训练[2].对以赛“带”练及以赛“代”练的相关规律认识程度将决定教学训练的思路及境界.

2.2校园足球的“从难、从严”理论

“从难、从严”是校园足球在教学实施及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准则.“难度”原则是校园足球教练员在教学训练课设计和安排上根据教学对象进行合理安排的重要原则,避免揠苗助长.注重培养运动员吃苦耐劳、勇于战胜自我克服困难的拼搏精神;“严师出高徒”是我国许多优秀运动队伍的成功经验,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的整个过程是对运动员的身体及心理进行全面刺激及教育的过程,应体现严格管理的要求.

2.3校园足球的“大运动量”理论

“大运动量”为校园足球在教学设计方面应遵循的强度及负荷提供了参考,为校园足球课时安排提供了借鉴.既要避免将“大运动量”片面认识为是苦练,是打“时间战”和“消耗战”.又要避免否定“苦”的作用,强调快乐.我们要将“从实战出发”这一核心理念与“大运动量”有机的结合起来.一味追求大运动量、高强度容易导致运动员的疲劳、厌倦甚至是受伤,从而降低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一味的强调快乐,忽略了教学训练过程是一个艰苦的向人体极限挑战的过程,会导致运动员丢失了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奉献精神.“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于2002年底在足球界再度被启动,人们逐渐意识到中国足球落后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很好的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练得不够多、练得不够苦、思想教育弱化”[3].

2.4校园足球实施“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注意事项

校园足球在落实“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的认识:(1)校园足球的本质特征、现有水平与发展目标及趋势;(2)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客观条件(器材、场地、师资、经费等);必要时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保证教学训练质量.(3)校园足球应根据青少年教学训练的不同阶段(启蒙阶段;基本技能学习阶段;高水平运动训练阶段),合理制定教学训练目标、内容与负荷强度;(4)充分考虑校园足球所面对的教学训练对象的个性特点、实力层次与身体条件;做到因材施教,注重个性特点培养;(5)注重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管理的体制、机制、模式;做到严要求,严管理;(6)校园足球校教学训练目标的成绩定位、竞赛模式、参赛因素;(7)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现有的文化、社会、观念因素等.如果抛开这些实际内容的训练要素与影响因素、机械地落实“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只能是把它绝对化、形式化与表面化,同时也不能理想化、想当然地实施[4].

3 校园足球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具体分析

3.1“从实战出发”训练原则在校园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从实战出发”训练原则应是校园足球教学中的指导核心,足球运动有着本质的特点,属于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该类项目具有以下特点:强调团队集体智慧与技能相互协作的整体协作性;技战术运用的开放性;体现在体能、技能、战术、心理及智能等全方位的对抗性;具有复杂性和易变性的节奏性;同场竞技项群的基本规律的多变性;体现在能力及技战术运用的准确性.而且,运动员体能要求具有全面的身体素质,主要包括:专项力量素质(是对抗能力,专项速度、专项技术的基础)、专项速度素质、专项耐力素质(一般耐力和速度耐力)、专项灵敏素质、专项柔韧素质.校园足球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各个环节应结合校园足球运动项目的特点,从实战出发,多将学习的内容与实际的比赛紧密的结合,教会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技术和战术的合理性.应根据各项影响因素,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以及客观定位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训练.

3.2从“难”训练原则在校园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校园足球的训练难度与竞赛水平息息相关,伴随着足球竞赛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足球运动员的技能要求越来越专项化,系统化.要求运动员在技能、体能、心理及智能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发展.竞赛的日趋激烈和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水平赛事的增多和比赛成绩的极值化,这些都对训练提出了更难的要求[5].“难”应体现在足球运动项目规律的高质量针对性的训练.“难”应符合校园足球实战要求,加强技战术难度训练.这与运动员对足球比赛的阅读能力有很大关系.如何能实现预期目标,首要条件是在勇于创新的基础之上加强教学与实战紧密结合.其次是开放思想,敢于借鉴和实践,摒弃陋习,勇于创新开辟新路.刘翔的教练孙海平在教学训练方案的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创新思想.他摒弃了传统冬训(准备期)常用的训练模式(年周期、月周期、长节奏、大运动量),取而代之的是超小训练周期、快节奏、多课次(适当减少每课次负荷量)、高强度的训练模式.并且,强调与比赛实践结合,以赛“带”练的模式得到充分发挥.使刘翔自冬训期间就一直保持较高的竞技状态,并且可以在一周内把竞技状态调整到最佳.在实际比赛中暴露出的问题,应对症下药,对问题进行系统剖析,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解决.所采取的手段应具有一定强度和效率,不应单纯强调大运动量,要体现高质量的训练,充分刺激队员的有机体,尽量避免在低效教学训练浪费时间[6].

3.3“从严”在校园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从严”主要表现在教学训练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对校园足球教学的从严要从理念上和教学的细节上同时加强.主要从三个方面严格要求:一是从实战出发严格要求校园足球“专项”训练,注重基本技术的掌握,做到基本功要扎实,“步点、重心、球感”是足球运动的三大基础,校园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教学应注意在这些方面结合实战进行创新思考.注意队员个性及特点的发挥,做到因材施教,允许运动员在符合技术原理与要领的基础上形成个人技术特点.结合实战需要,勇于创新.二是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注重教学内容完成的质量和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运动员的青春期发育生理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注重教学内容完成的效率.尽量避免低效率的“消耗”战.三是严格管理,我国优秀运动队的成功经验是严格管理出战斗力.严格管理体现在训练体系的建立、教练员的培养、竞赛体系的建立与管理等多个方面.

3.4“大运动量”在校园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大运动量”训练应与校园足球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训练.结合校园足球参与群体的生理特征进行科学的指导训练.所采用的负荷并非越大越好,适宜的负荷,直接关系着运动能力的增长速率以及运动员能够达到的最好成绩.依据刺激-反应-适应规律[7],若持续性地给机体施加较大负荷,极易导致机体过早衰竭,无法达到预期成绩,并且最高成绩保持的时间较短.若对机体循序渐进地施加超负荷,由于机体对此种超负荷一直会产生非常良好的适应,可以达到运动员的最大潜能,最终获得较好的运动成绩,并且可以保持较长时间[8].“多课次”教学训练的核心问题就是“超强度恢复”.例如:如足球运动员每天总的移动距离为10000m,射门150次,传中球150次,头球100次,以90%的强度的训练计划.可以将它分为三次课完成:第一次课要求55次射门、头球35次、传中球50次、移动距离3000m,强度95%;第二次要求40次射门、头球35次、传中球50次、移动距离4000m,强度97%;第三次要求55次射门、头球30次、传中球50次、移动距离3000m,强度100%.各项指标都要在高强度对抗的情况下完成.这就很容易使运动员适应比赛实战的节奏.中国足球队之所以在比赛中技术变形、队形脱节,原因就是平时的体能训练达不到比赛时的强度,体能跟不上比赛节奏[6].大运动量应符合科学规律,采取积极谨慎的态度,注意运用已有的实际经验,加强科学研究和医务监督[9].大运动量训练的核心应该是使整个训练活动能够获得最佳的训练效益[10].

4结束语

具有中国特色的“三从一大”原则在校园足球教学训练中应用时,应根据校园足球现状及发展规律结合项目特点进行仔细剖析.使“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在校园足球教学训练中更加科学有效的得到贯彻执行.

“大运动量”的安排上要结合校园足球的特点,根据青少年生理发育的特征科学地加以安排,实施过程中建议加强医务监督.增加对高强度、高效的训练积累,避免不必要的低效率的训练,提高运动员对高强度训练的适应性.“多课次”训练理念可以在校园足球教学训练中得以实践.

实施“从实战出发”要使教学训练符合竞赛的规律,提倡以赛“带”练,准确理解与深刻把握校园足球的制胜规律、积极创新,走有校园足球自身特色的教学训练之路.

参考文献:

(1)钟秉枢.“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再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154-1156.

(2)王村.“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发展与贯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74-77.

(3)杨雪红,刘曼.重议“三从一大”训练思想的现实意义与践行价值——由2014世界杯引发的思考[J].2014,18(6):41-45.

(4)邓运龙.”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哲学认识与基本内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1):86-90.

(5)钟秉枢.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三从一大”训练原则[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6):69-73.

(6)郭力.“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与“多课次”训练的科学化思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4):61-64.

(7)冯炜权,谢敏豪,王香生.运动生物化学研究进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501-513.

(8)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325-327.

足球基础训练计划篇5

篮球运动能培养人的灵敏、速度、力量、耐力和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辨清势态、做出抉择的能力。

二、中小学篮球运动员选材

l.选材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所谓中小学篮球运动员选材,是把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事篮球运动的人才选拔出来,进行系统地有目的地培养,以便在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基础上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格拉姆指出:“在运动能力的遗传中,具有卓越运动才能的亲代,只要不是极端个体,其子代中有50%的人会具有优秀的运动才能,而且还有可能超越亲代个体,亲缘越远,这种可能性越大。”运动能力的家族化倾向,已被实践所证明。

2.选材的内容

身体形态:篮球运动员以选择身材高大、匀称、腿长、躯干短,特别是小腿长、手臂长、指距大于身高,手大、五指长且能分得开,脚大、脚弓隆起、肌肉线条清楚、皮下脂肪少、跟腱长而清晰、踝关节细的为好。

生理机能:运动实践表明,人体生理机能水平发展最终能达到的高度,将直接关系到运动素质的发展和运动水平的最终表现。神经系统选材的指标为神经类型与反应;循环系统选材的指标为心率、血压、心功指数与血红蛋白;呼吸系统选材指标为呼吸频率、肺活量与最大摄氧量;感官功能选材指标为视力、视野与听力等。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能力,它是掌握篮球技、战术的基础。

3.选材指标与权重的确定

根据衡量篮球运动员身心全面发展的常规分类,确定为形态、机能、素质、技术、心理五大类。形态类:身高、指距、身高。机能类:视野、心功指数。素质类:100米、助跑单脚摸高。技术类:球感、全场运传球上篮、60秒或90秒罚球、90秒抢投篮、综合运球。心理类:神经类型、综合反应。

4.建立运动员个人档案

把每个运动员的初始数据以及训练中所出现的一系列情况备册,以便检测调整训练成绩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制订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是对未来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是进行训练工作的重要依据和保证。制订计划便于检查工作、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训练质量。训练计划要有预见性,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训练目标,使训练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

四、科学训练

1.身体训练

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各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与对抗阻力的能力,它是掌握运动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是身体素质训练的重要内容。速度素质是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是篮球比赛中争取时间与位置上优势的重要条件。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并抵抗疲劳的能力。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复杂、突变的运动情况下,快速、准备、协调、灵巧地完成动作的能力。弹跳素质是指通过下肢和全身协调用力,使人体急速离开地面的能力。在训练中要注意各项素质的因素以及各年龄阶段的训练措施。依据人体发育成长的科学规律,合理安排,正确运用,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2.技术训练

篮球运动有许多基本动作。篮球运动员的动作技能需根据对手或同伴的行为或临场情况发展而随机应变。因此,训练中,要掌握较多的动作技能,并注意在复杂的攻防场合下安排比赛性战术训练,提高分化能力,预识对手的意图,领会队友默契,培养运动员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动作技能和战术意识的能力。训练中我们要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找寻这种联系,并加以合理的组合,提高解决众多问题的实效性。另外,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中小学生,训练中可一边进行体力、技术训练,一边进行智力启发,以理论作基础,既满足他们知识方面的渴望,又能很好地指导其实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心理训练

主要是对运动员动机的培养,以提高运动员对训练的渴望程度;抓住运动员的训练态度,以提高运动员的认真程度。训练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①明确心理训练的目的性,教练员要把计划和每天主要的训练内容告知运动员,使他们对整个训练的周期、任务、手段、指标、进展、要求等有个全面、全过程的了解,做到认识上的一致和有充分的思想准备;②运用注意规律,提高训练质量,发展无意注意的能力,诱发训练兴趣;③严格要求,不断强化心理训练,促使训练产生良好的效果。

4.战术训练

战术训练包括基础配合和全队战术配合。战术基础配合是指两三人之间有目的的、有组织的攻守合作行为的配合方法,它是组成全队攻防战术的基础。

五、篮球队管理

足球基础训练计划篇6

关键词: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耐力素质训练状况问题对策

1.引言

足球运动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现代足球技战术发展迅速,比赛节奏紧张激烈,场上情况瞬息万变,拼抢争夺凶猛,双方始终处于高强度中对抗,攻防对抗中的耐力则是这种斗争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现代足球运动高强度的激烈对抗对运动员的耐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实践证明,优异运动成绩的取得,无不体现出运动员优良的耐力水平。长期以来,我国足球运动员与欧美足球强国运动员在耐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成为制约我国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进一步提高的因素之一。

因此,加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耐力训练,全面提高运动员耐力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2.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耐力训练状况的调查分析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活动抵抗神经、肌肉疲劳的能力。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克服疲劳的能力越强,坚持的运动时间越长,说明其耐力素质水平越高。

当前,随着全攻全守的踢法不断完善与发展,对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有关部门和组织应该把发展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的耐力素质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为了明确我国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耐力水平落后的真正原因,我从影响运动员耐力发展的因素、耐力训练的主要问题对专家和南京市二十九中、宁海中学、南京大学附属中学业余足球运动员进行访谈并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具体结果如下:

制约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耐力水平发展的原因

3.现阶段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耐力训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3.1对耐力训练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我国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耐力训练的认识与指导思想存有偏差,对现代足球运动产生了“技术决定一切”的错误认识。他们认为技术的好坏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唯一因素,从而淡化了平时的耐力训练、心理训练及训练作风等因素。这种偏重技术而忽视体能的训练指导思想不利于提高足球运动员的运动水平,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运动员,不加强现代足球高体能要求新观念的灌输,必将影响日后我国足球运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2缺少针对性强效率、高满足实战要求的专门训练手段。

目前我国青少年业余运动员在耐力方面的训练,从内容到方法与手段都缺少针对性强、效率高、满足实战要求的训练手段,从而导致我国运动员的耐力训练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现代足球运动竞争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

3.3耐力训练缺乏科学的指导。

运动员的耐力训练缺乏系统科学的指导,训练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都很大。从训练计划的制订、训练内容的选择到训练的组织实施,随意性都很大。有时训练时间不少,运动员练得很累,但训练的效率却很低。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科学的指导。许多教练员基本上还是按照做运动员时“教练怎么教我,我就怎么教运动员”的一贯做法,这样就很容易造成简单的重复,甚至形成恶性循环。

4.对策

足球运动是一项持续时间长争夺激烈的比赛项目,足球运动本身的特点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耐力素质。

4.1提高运动员的思想道德素养,重视耐力训练中的各种问题。

提高我国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耐力水平的前提是要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基础。为此,应对我国青少年业余足球运动员进行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球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主动克服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不断加强平时训练的自觉性。

4.2普及科学知识,提高训练实效。

从整体上讲运动员要增大训练强度,可在规定时间内,逐步增加练习的次数或在一次练习次数的基础上,缩短练习时间。同时还根据足球运动员能量代谢的特点,在训练中应在发展有氧代谢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无氧代谢能力。从运动生化角度讲,要提高运动员耐力水平,就要发展某一代谢系统的供能能力,只有充分动用它,增加其长时间的供能能力,才能促进运动员耐力素质的发展。另外,还可进行在大自然环境中法特莱克跑,这种训练方法运动员在训练的同时可以欣赏大自然的风光,不易疲劳,因而一次练习可安排达30分钟以上。

4.3努力实现耐力训练科学化。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耐力训练思想。现代足球运动对运动员的耐力要求越来越高;其次,要积极探索新的、针对性强、贴近实战要求的耐力训练内容;再次,要制订详尽的训练计划,增加训练内容的科技含量。在进行训练内容的安排和训练计划的制订方面,应尽可能详细;最后,要大力培养优秀的体能专业人才。

4.4通过比赛来提高业余运动员的耐力。

比赛实质上是一种特殊条件下的训练,通过比赛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机体承受负荷的强度,运动员机体承受负荷强度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促进训练中负荷强度的提高,使训练与比赛活动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种赛练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耐力。只有训练体制改革和竞赛体制的逐步完善,才能有效地促进业余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4.5提高教练员耐力训练的理论水平与执教能力。

第一,选拔一批年轻、有实干精神、懂科学管理并具有一定足球训练经验的青年学者加盟教练队伍,让他们担任有经验的高职称教练员的助理教练,把他们所掌握的扎实的理论和老一辈教练员的丰富经验结合起来;第二,让那部分从运动员岗位退役下来的教练员脱产或函授学习基本理论并写出业务报告和论文通过考试取得教练员合格证书;第三,着重培养一批曾进行过系统训练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语水平和科研能力都达到一定的水平,走上教练员岗位后,在有经验教练员的带领下工作,大多可成为称职的高层次学者型教练员,这对带动整个足球项目教练员的科学文化意识的提高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耐力素质对于足球运动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本文在青少年业余足球方面,给教练员们尤其是基础教练员的选材和训练方面提供了一些理论参考,从而让青少年足球在科学选材和科学训练中找到更好的出路,赶上世界步伐,走在世界前列。

参考文献:

[1]何振强,王荣.足球运动员耐力素质的构成及其训练原则[J].体育科研,2002,(4).

[2]丁建生.如何提高足球运动员的耐力水平[J].山东体育科技,2001,(3).

[3]张志强,刘伟厚.试论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选材[J].山东体育科技,1995.

足球基础训练计划篇7

摘要体能训练是各项竟技运动的基础,在现代训练的系统中体能训练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排球运动是三大球运动之一,好的体能使得排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更加灵敏,本文结合体能训练在排球运动员中所体现的特征,进一步的探讨了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注意事项。

关键词排球体能训练

体能是以人体三大供能系统的能量代谢活动为基础,通过骨骼肌系统表现出来的运动能力。体能是运动员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排球队的胜利都要具备体能、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等竞技能力要素的高度协调发展。这些竞技能力因素中,体能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基础。

一、排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特征

(一)整体力量

整体力量是运动员在从事球类专项活动时各运动环节协调一致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力量。它是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基础,取决于身体各个部位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整体力量包括最大力量、爆发力和力量耐力三种不同的类型。排球运动是一项集技术和战术于一体的运动,要求排球运动员各方面的素质协调一致的发展,力量素质是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移动速度、手臂挥击速度和各种灵活救球动作的基础,排球竞赛中的各项技战术如移动、助跑起跳、挥臂击球均要取决于力量素质。专项力量主要是由下肢快速蹬伸,带动身体、腹背肌、上肢以及肩带肌群快速收缩力量综合形成。

(二)供能系统方面

受排球比赛规则的约束和限制,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会重复进行剧烈的运动,但在剧烈运动之间有相对充分的时间恢复,排球运动的“比赛时间”通常比“恢复(或静止)时间”稍短。从生理的角度来看,排球运动主要为无氧运动,磷酸原系统供能起着重要作用。三磷酸腺昔(atp)被誉为人体细胞内能量传递的“分子通货”,能够贮存和传递化学能,人体短时间剧烈运动时,体内能源物质的代谢和供能主要依靠atp和Cp组成的磷酸原系统。

(三)移动模式与力量素质方面

排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实际运动时间约为30min,起跳次数大约为75~82次。排球运动对参与者的运动天赋,特别是对跳跃高度、移动速度和爆发力等素质的要求非常高。排球运动必须以球为中心来决策移动方式,移动方向具有随机性,水平移动与纵向跳跃随时切换。水平移动存在向各个方向移动的需求,因此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预判能力和各个方向的移动技术能力。纵向跳跃能力在进攻和防守中起着重要作用,扣球、拦网和跳发球等技术对跳跃能力要求很高,其中很多跳跃动作都需要尽全力来创造高度优势,起跳的技术也有原地起跳和移动中起跳、单脚起跳与双脚起跳的区别,以及后继的空中动作完成与落地技术。排球运动基本技术中的拦网、扣球、跳发球、跳传球等的跳跃具有基本相同的肌肉激活模式:降低重心,屈髓屈膝准备跳跃阶段肌肉采取离心收缩,蹬地跳起阶段肌肉采取向心收缩,落地缓冲阶段肌肉采取离心收缩。

二、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注意事项

排球运动的体能训练内容是由身体形态、机体机能和运动素质三类组成的。根据排球运动的特点,体能训练的基本内容应以机体机能训练和运动素质训练为主。其中专项运动素质应是体能训练基本内容的核心部分。

(一)科学制定体能训练计划

体能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系统性原则等,以超量恢复原理为基石,体能训练不可急于求成,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制定体能训练计划的目的在于科学的、合理的、迅速的提高运动训练水平。训练计划的制定要根据训练时间的长短和比赛的任务,制定多年计划、全年计划、阶段计划、周计划、课时计划,同时,计划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训练进展进行微量调整,以满足运动员的需求。

体能训练计划还要根据比赛的要求合理确定训练量和强度,现代排球比赛是以无氧供能为主的大负荷低强度的运动项目,短时间内负荷强度较高,即短时间爆发式的运动,如扣球、拦网等。因此,在训练时应注重短时间负荷量的练习。

(二)加强体能训练的针对性

教练员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手段和方法,要根据排球场上各位置运动员的特点合理安排训练任务。体能训练的安排要因人、因项、因时而异,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据运动员的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训练量及负荷。

(三)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相结合

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体能作保证,技战术不能很好的发挥。体能训练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应紧密结合排球技、战术的要求,根据技战术和专项能力特点充分发挥专项所需的运动素质,以促进运动员直接创造的专项运动成绩。结合专项进行体能训练,能使运动员在身体形态和机体机能方面对该位置的特殊要求产生适应,有利于专项成绩的提高。

三、结语

排球运动是集技术和战术于一体的复杂运动,良好的专项技术和战术体能使运动员在平时的大负荷的训练、高强度的比赛及在比赛中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以及预防训练和比赛中运动损伤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天白.科学的体能训练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1):7-9.

足球基础训练计划篇8

摘要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开展的校园足球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据悉,国内足球覆盖了国内49个城市共3978所中小学,点燃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希望。但在校园足球在开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譬如资金投入、场地设施、师资等的不足,而且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也存在不均衡现象,就此本文将针对中国校园足球发展的问题提出若干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校园足球足球运动发展建议

一、中国校园足球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足球发展资金的问题

国家体育总局每年拨出部分体育公益金作为中国校园足球发展的资金,推动校园足球计划顺利实施,但仍然有不少的基层代表提出经费不足的问题。某些地方政府的经费无法满足校园足球发展的需求,再加上每年学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资金成为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瓶颈性因素。根据足协的要求,除了购买足球之外,规定小学的一场比赛费用为200元,中学为300元,而实际上每场比赛的裁判费用已经接近100元左右,校园足球的场地、教练培训、设备用品、交通补足、饮水费等也需要一定的费用,资金的使用捉襟见肘,亟待进一步解决。

(二)校园足球教练资源的匮乏

校园足球开展以来,近三年的校园足球人口从2009年的不足1万人,发展到如今的10万人左右,这一点离不开学校教育系统的支持。然而校园足球参与的学生人数增加,但质量却一直低下,主要原因是校园足球缺乏专业的教练。某学校的校长提出,校园体育老师对于足球运动的执教能力不强,而退役球员没有教师资格证,没有办法真正融入到学校教育中。另外,基层足球教练的待遇不高,而且不属于教育部门的正规编制,在职业和薪酬待遇方面都没有绝对的保障,难以吸引具有执教能力的教练融入到校园足球的大家庭中。

(三)校园足球基础设施薄弱

校园足球的场地严重不足,很多学校利用运动场作为足球训练场地,足球训练设施和其他运动设施掺杂在一起,有些学校场地的条件落后,基础设施陈旧,地面粗糙,容易造成训练和比赛的损伤。随着校园足球队伍的发展壮大,这些场地设施已经难以满足校园足球的正常教学、训练和比赛需求,成为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瓶颈。

二、中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建议

(一)正确使用资金,突破资金应用瓶颈

首先是正确使用资金,国家每年投入4000万元体育公益金到基层学校,在资金的使用方面,应该通知各个布局校园足球的城市,对校园足球的投入进行预算,不能够将投入资金作为布局经费,而是作为引导性的投入,用于校园足球的评估、培训和奖惩方面。

其次是提高地方政府教育和体育部门对校园足球的重视,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在政策的层面上引导资金的使用,促进校园足球的发展。政府在资金使用方面,通过对足球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指导,在城市布局校园足球活动场所,购置足球活动需求的器材,培养足球专业的教练和裁判,以便减少校园活动的费用支出。

再次是立法保证资金的安全使用,随着足球“打黑风暴”的刮起,南勇、杨一民、谢亚龙等前任足协官员纷纷落马,肃清了足球事业发展的环境。在校园足球发展方面,通过法律法规提高资金的安全性,保证每项资金都能用在足球的建设方面,并对挪用校园足球发展资金的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最后是引入民间资本,提高投资商对校园足球的投资热情,随着中国足球圈“防赌扫黑”行动的进行,很多商人开始恢复对中国足球的投资信心,我们应该利用这次机会,以扶持投资商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商家关注校园足球,协助解决中国足球资金瓶颈问题。

(二)提高足球教练待遇,解决教练资源匮乏问题

首先是加强校园现有体育教师的足球执教水平,由地方教育和体育部门牵头,开展体育老师的足球教学培训活动,组织教师与足球俱乐部进行交流,吸取专职教练的教学经验和知识。

其次是进行教育系统的改革,降低退役球员准入校园足球教育体系的门槛,提高校园足球教练的待遇,提高工资、福利、奖金、社保、住房、职称等基本待遇的水平,并制定教学的奖励和惩罚制度,提高足球教练执教的积极性。

再次是校园之间开展友谊赛,由各自的教练员带队切磋,然后由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点评,足球专家再与各试点学校的教练员进行深入的经验交流,通过联赛活动,提高校园足球教练员的执教水平,促进教练实战指导能力的提高。

(三)加快校园足球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将校园足球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到全民健身工程规划的日程表上,政府在投入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时候,应该将校园足球项目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之一,配备足够的足球场地和训练设施:首先是争取上级政府的财政支持,筹备校园足球基础设施建设足够的资金,并设立青少年足球运动基金会,作为足球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保障。其次是定点学校有计划地开发场地资源,集中投入器材和相关设备,满足足球的教学、训练和比赛需求。再次是学校之间场地资源的互借,除了正常的课程教学和训练,赛场问题可以由其他学校和足球俱乐部友谊提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的足球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运动,足球运动本身带有激烈冲撞、快速奔跑、灵活带球等动作,能够给人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刺激享受。近几年中国校园足球的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资金、教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针对中国校园足球发展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提出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措施,以加快校园足球的发展步伐,为我国足球体育事业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明建.中国足球后备人才“n+10”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分析——校园足球发展模式10年规划[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05):12-131.

足球基础训练计划篇9

在基层体校这个不分体能教练和技术教练的队伍中,作为一名负责U15-U17全面训练的教练员,必须了解和掌握运动员在每个年龄段训练的重点和当前训练主要解决的不足之处。河北省体校承担着河北省排球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的任务,但目前有许多的不足和隐患,其中既包括了基本功的不扎实,也暴露了体能不足和临场经验的欠缺。在训练中既要强调技术训练的重要性,又要保证体能储备的充实,所以为了更好地完成训练任务和目标,为取得优异成绩打好基础,我个人对准备活动和伤病预防非常重视,明白青少年训练没有好的准备活动和无伤病作保证就谈不上技术的提高和运动寿命的延长,青少年运动员准备活动环节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一个队员的未来发展。

排球是个集体项目,可多采用集体做准备活动的方法。这样的优点是整齐划一,视觉效果好。但也存在弊端,不能满足每个队员的个体需求。可以说看似大家都在做准备活动,但未必能达到每人都充分活动的效果,同样一套准备活动练习有些慢热的队员,身体机能还达不到训练和比赛的要求。想要完成好重实效的准备活动,就要求教练员根据当前课的需要,准备一套完善的活动计划,这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

其次是对排球运动损伤最常见的几个部位(主要是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腰背部)预防。其损伤的原因主要是训练和比赛中受到的各种伤害。其中思想因素包括:运动员训练比赛情绪不稳定,思想不集中,心理素质差,不正常休息,自我保护缺乏。还有的运动员表现欲强,逞能、蛮干等都是出现损伤的因素。

技术因素:运动员自身训练水平不高,基本功不扎实,专项身体素质不足,技术动作掌握不规范,形成错误动作,完成训练科目要求,盲目过激,急于求成的训练安排,都是容易导致损伤发生的关键。排球训练和比赛需要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协调、柔韧等专项素质,对技术、战术及心理品质都有极高的要求。如果运动员的基础训练不足,不能在省力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功率,身体和技术的运用配合不协调,在身体疲劳的状态下,精神、注意力分散都会导致损伤发生。

归根结底,积极的准备活动与预防伤病是密不可分的,要想预防伤病的发生就要精心地制订科学系统、合理的训练计划,科学安排训练和比赛的节奏,对运动员区别对待,重视训练减负缓压,在实际工作中,真真正正重视准备活动,以及伤病的预防,课后做好放松整理活动,重视健康教育,加强医务监督等。力争全方面地加强和提高运动员整体素质水平,为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取得优异成绩做好充足的准备。

足球基础训练计划篇10

[关键词]篮球体能训练问题与对策

篮球运动时一种高强度、多间歇、持续时间较长的体育项目,篮球运动员要具有良好的体能素质,才能够在比赛中呈现最佳的状态。篮球训练中体能训练不仅是发挥篮球技术的基础还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延长运动寿命。所以体能训练在篮球训练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篮球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训练的方法及理论存在着问题。本文从篮球运动对身体素质的出发、探析篮球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篮球体能训练的策略。

一、篮球运动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

(一)篮球运动对速度素质的要求

速度是篮球运动的灵魂,是其生命活力之所在,能否在高速度、高难度、强对抗下准确迅速地完成每一次进攻和防守是现代篮球比赛制胜的关键。篮球运动中的速度具有应变性、稳定性、隐蔽性和突然性的专项特点。篮球运动员的专项速度主要有体现在:位移速度、反应―起动速度、单个技术动作速度、进攻速度、防守速度、攻防转换速度、防守反击速度、运球速度、传球速度、投篮速度等。其中,进攻速度是灵魂,防守速度是保障。防守是为了进攻,进攻是要得分,防守中要有进攻,进攻中要有防守。篮球比赛是以得分多少评定胜负的,进攻的次数越多,则成功的概率越高,得分也越高。要增加进攻总次数,必须提高每次进攻和防守的速度。为此,篮球运动员的速度,首先应达到符合比赛快速攻、防要求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技术与战术的发挥。

(二)篮球运动对力量素质的要求

力量素质是篮球运动员专项对抗能力、专项速度、专项技术掌握和完善的基础和保障。在篮球比赛中,进攻和防守的反应、跑动、加速与拼抢,以及防守与攻击的有效性无不取决于力量素质。篮球运动不仅求运动员跑得快、跑得巧,还要求在跑动过程中能够迅速的制动急停。跑得快则需要足够的腿部和足踝掌趾肌群力量。跑得巧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迅速改变方向的能力则需要腰腹肌群的控制力及脚掌内外侧肌力,以便蹬地和旋转。跑动过程中的急停则需要膝踝关节肌群具有强大的退让收缩能力。跳投、盖帽、争抢篮板球等动作要求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弹跳力,弹跳力的基础是腿部力量和腰腹力量,投篮和传球动作需要手臂和指腕力量。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队员在场上要不停地完成跑、跳、投等各种技术动作,因此还需要肌肉必须具备大强度持续工作的能力――快速力量能力。综上所述根据篮球运动的动作结构和用力特点,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弹跳力、躯干肌力和上肢力量。就力量性质而言,篮球运动主要需要爆发力和快速力量耐力。

(三)篮球运动对耐力素质的要求

耐力是指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我们一般将与专项运动成绩关系密切的耐力称之为专项耐力,具体地讲,也就是指持续完成专项动作或接近比赛动作的耐力。篮球比赛场地小、强度大、对抗性强,而且为了保持战斗力双方换人频繁,这些特点要求篮球运动员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无氧耐力,尤其是保持高强度、爆发式运动的能力,也就是长时间反复进行短距离的高强度运动的能力。长时间是指净比赛总时间长;反复是指各种急起、急停、跳跃、滑步等动作,在一场比赛中需要重复一百多次;短距离的高强度运动是指急起、急停、跳跃、滑步等脚步动作的实际距离较短,但都属于极限、亚极限运动。篮球运动专项耐力主要体现在保持反复进行的短距离、高强度间歇运动的能力。在40分钟的篮球比赛中,攻防节奏不断变化,运动员机体必然进行有氧代谢,因此篮球运动员也需要良好的有氧耐力。

(四)篮球运动队灵敏素质的要求

篮球运动对运动员灵敏素质的要求主要在于快速、协调、准确。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要素,才能与篮球运动所要求的反应迅速,应变能力强的专项特点紧密结合,从而促进运动员技术、战术水平的发挥。

(五)篮球运动队柔韧素质的要求

柔韧素质在篮球运动中所表现出来意义主要是要求运动员关节韧带,特别是腰、胯、肩、腿、踝关节韧带的韧性强,对运动员加大实战技术动作强度、幅度,减少运动员机体受伤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篮球训练中体能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练员对体能训练的认识存在误区

教练员对现代篮球运动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过于注重技术和战术的作用,而忽视体能的作用。另一方面,教练员对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认识存在两类极端倾向:第一类倾向是用篮球的技战术训练代替体能训练。有部分教练员认为,技战术训练完全可以代替体能训练,没必要进行专门的体能训练与身体训练。这部分教练员没有认识到现代激烈的篮球比赛对体能的高度要求,以及体能对技术、战术掌握与运用的双重性――促进与限制。第二类倾向是体能训练基本上脱离篮球运动的专项特点,用田径场的长跑和杠铃下蹲来代替篮球运动员高强度的体能训练。

(二)在力量训练方面存在长远规划不够、与专项的结合不好以及训练手段较为单一等问题

我国各级篮球队基本上没有专门的体能教练,一切训练内容都要由主教练亲自安排。主教练在制订训练计划、实施训练的过程中考虑最多是技战术方面的因素,而对体能训练一般所花的心思不多,这倒并不一定是他们不重视体能训练,主要还是精力所限。由于所花心思不多,因此对力量训练研究不够,认识相对不够深刻,在训练的安排上就显得随意性较大,而计划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相对不足。

(三)对有效发展篮球运动员速度的训练理论与方法还不甚明确

教练员必须要明确篮球运动员最重要的是什么速度,这样对速度训练方法的选择才有可能是正确的。否则,训练则有相当大的盲目性。实际上,许多教练员,是不自觉地采用正确的速度训练方法,但由于认识上不深刻,所以对运动员的指导和训练的要求不具体,手段方法的创新则更困难。速度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位移速度又是由起动速度、加速跑速度和绝对速度组成。篮球的跑不同与田径的跑。跑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既要看同伴,又要看对手;既有跑步,又有滑步;既有向前跑,又有向后跑;既有正着跑,又有侧身跑,还有不规则的随意的变方向、变速跑等等。这些都对篮球运动员的速度训练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四)耐力训练中对有氧耐力训练重视不够

多数教练员认识到了无氧耐力对篮球运动员的重要性,训练中的耐力训练多以无氧耐力为主,而对无氧耐力与有氧耐力的关系认识不足,对有氧训练重视不够。有氧耐力是无氧耐力的基础,只有通过有氧耐力训练,改善运动员的心血管机能,无氧耐力才能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在篮球比赛中,运动员也才能利用短暂的比赛间歇时间使身体迅速恢复,延缓运动疲劳。因此运动员的有氧能力直接关系到比赛中和比赛后的体力和机能恢复。有氧能力低,大赛中经不起折腾和连续大强度对抗。

(五)体能训练系统、计划性不强

著名篮球教练哈里斯曾经说过,中国篮球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制定全面系统的篮球体能训练,增强运动员的体能与力量,可见,我国的篮球体能训练是缺乏系统性与计划性的。我国篮球体能训练没有单一的针对性,常常一概而论,经常以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的运动员的训练结果,极易造成运动员的疲劳以及信心降低,影响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进而影响到以后的篮球比赛。

三、加强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策略

(一)提高机体的刺激―适应能力

负荷刺激与机能适应是运动员体能提高的机制。运动员应努力使自己机能系统的功能适应所从事的运动专项的特殊要求。人体机能系统的适应程度越高,则运动体能水平越高,这一适应的实现,是运动员长期训练的结果。体能训练就是通过各类身体练习,刺激运动员的机体,使之产生训练适应,达到提高机能能力的目的。运动训练的任务就是运用训练负荷,打破机体原有的生物适应与平衡,使机体在新的水平上产生新的适应与平衡。体能水平越高,需要克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程度越大,则神经肌肉和其它各系统产生机能适应所需要的训练负荷就越大,时间越长。

(二)强调训练量与强度统一

传统的训练理论,训练时在处理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这两个最基本的负荷因素时,把“量”和“强度”对立起来,注重训练强度时,降低训练量;增大训练量时,显著地降低训练强度。这种理论不利于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产生突破性提高。现代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应达到“量”和“强度”同步提高。强度是比赛负荷的核心问题。比赛实践要求运动员既能承受长时间大运动量的刺激,又要承受长时间大强度的刺激,二者缺一不可。训练量的生理基础主要是有氧和有氧无氧供能训练,这部分训练内容可放在训练课的准备活动完成,这样,一方面提高准备活动的质量,另一方面为大强度体能训练奠定基础,这样做开始阶段可能会给技术训练造成一定困难,但只要持之以恒,训练水平将会发生根本变化。

(三)体能训练以力量训练为基础

肌肉力量是运动动力的源泉,是完成竞技任务和实现竞技目标的前提。日益激烈的现代篮球运动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运动实践证明,如果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要进行大负荷训练,提高体能水平,掌握和运用技术是不可能的。力量素质是篮球运动员专项对抗能力、专项速度、专项技术掌握与完善的基础和保证。运动竞赛中的进攻与防守中的反应、跑动、加速与拼抢,以及防守与攻击的有效性无不取决于力量素质。运动员的技能水平与力量素质紧密联系,力量训练是运动员技术战术和体能训练的基础建设,力量训练要贯穿训练的始终,并贯穿年训练周期的始终,贯穿多年训练周期的始终。

(四)体能训练应以速度训练为核心

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类型和手段多种多样,例如,以技战术为主的;以弹跳力为主的;以杠铃练习为主的;以耐力跑为主的;以综合力量练习为主的;以各类辅助手段为主的;以各类手段组合的循环练习等等。体能训练的手段和方法之多令人眼花缭乱,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速度是体能水平最直接的反映,速度是篮球运动员的灵魂,速度是胜利的前提和条件,是创造战机、实行攻击的前提与条件,所以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目的应该为速度服务。体能训练必须提高专项速度,必须以专项速度为核心安排和设置。

(五)体能训练要与技战术训练相结合

体能训练是为技战术的运用与发挥服务的。体能训练是手段,提高进攻和防守的技战术能力是目的。通过个人技术和整体战术,捕捉和创造战机,达到攻击得分是最终目的。所以,体能训练应具有鲜明的专项特点。体能训练只有与专项技术战术有机地结合,才能真正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加快训练进程,实现在体能训练中完善和检验技术、战术,在技战术训练中发展和巩固体能。为此,要根据运动项目特点、运动员的水平和不同训练阶段的任务,合理安排二者的训练比重,将体能训练与技战术训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说,应以体能训练促技战术水平提高;对于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新手来说,应以技战术为主要手段,发展体能训练水平。

(六)体能训练需有计划性和系统性

没有体能,技能则成为无源之水,没有体能,心理能力也无从依附。体能训练不能搞突击,不可能一劳永逸。为了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必须按计划系统地进行全年和多年体能训练。机能能力和运动素质是在长期的重复练习中逐渐发展和提高的。现代运动训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越来越重视多年训练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并以年周期训练为基本结构,合理安排各阶段的训练任务、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体能训练要贯彻年训练周期的始终。体能训练,不是年复一年的简单重复,这样只能使机能能力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因此,要不断地改变训练手段和提高训练负荷的量和强度,形成一年比一年提高的系统训练规划。

[参考文献]

[1]庞辉,惠军.论篮球项目的体能训练特点与基本理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6(03).

[2]飞.浅谈篮球训练中体能训练存在问题[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1).

[3]徐向荣,苏政.试论篮球训练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

[4]肖熙,刘云求.浅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创新[J].运动,2011(24).

[5]范凯斌.中国男篮体能训练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

[6]王志柱.中国男篮体能训练的分析与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