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2:18

对体育运动的理解篇1

   这个时期的女学生除心脏、呼吸、骨骼和肌肉等方面的发育和功能与男生的区别越来越显着以外,还出现了月经的周期性变化。月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在月经期,月经正常的女生应该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如羽毛球、乒乓球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减轻盆腔的充血现象,而且腹肌与盆底的收缩与放松活动对于子宫所起的柔和的按摩作用,还有助于经血的排出。但是由于多数女中学生出于一种害羞心理,对生理知识了解过少,再加上月经期生理上的一些反应,因此使她们在月经期对体育运动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不敢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女中学生这种畏惧心理的产生与她们的身体发育和月经期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身体发育的特点

   1.进入青春期后,女学生的体重明显增加,皮下脂肪较多,身体显得丰满,骨密质的厚度较薄,肌肉内水分及脂肪的含量相对较多,含糖较少,这使女学生的肌肉力量比男子弱,易疲劳。

   2.心脏体积较小,心肌收缩力较弱,调节心脏的神经中枢兴奋性较高,心率快于男学生,运动时主要靠加快心率来增加心脏每分输出量,心脏贮备力量低于男生。因此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低于男学生。

   3.胸廓和肺脏的容积小,肺通气量、肺活量小于男生,心脏血管系统功能不及男学生,故女学生安静时和最大体力负荷时的吸氧量也小于男学生,这就限制了女学生在运动中的供氧能力。

   二、月经期的特点

   1.女学生的初潮一般约在12-15岁之间。初潮年龄一般受遗传、营养、健康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如果这时期家长和老师对她们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置之不理的话,往往可能引起她们不良的心理反应。

   2.月经期一般平均28天,女学生由于内分泌功能尚不稳定,月经期开始显得不规律,约1-2年后逐渐接近28-30天左右行经一次。正常情况下经期约为2-7天,多数3-5天。女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她们身体发育的特点,本身就不喜欢体育运动,特别是剧烈运动。再加上她们对生理知识了解过少,父母及教师又不能正确引导,往往会使她们对月经期的适当体育锻炼产生恐惧的心理,不敢甚至害怕参加体育运动,怕引起不良后果。而且由于部分女学生在月经期身体上会出现一些正常的生理反应,如可能有腹部及乳房胀感、腰酸等现象,少数人有头痛、失眠、疲倦嗜睡、情绪波动、烦噪、易怒以及便秘或腹泻等,这就更加剧了她们月经期畏惧体育运动的心理。

   要改变女学生月经期畏惧体育运动的心理,这就需要:

   (一)多对女学生进行月经期的生理卫生教育,特别是体育卫生教育。让她们了解月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在月经期,人体一般不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化,因此月经正常的学生在月经期间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不但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还有利于身体的发育。而且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还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减轻全身的不适反应。逐渐消除她们的心理顾虑。

   (二)平时加强对女学生的身体锻炼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使她们热爱体育活动,具备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从而减轻她们的畏惧心理,或有意识地克制这种恐惧心理。

   (三)一般在月经期间,女学生的身体反应能力、适应能力、肌肉力量、神经调节的准确性及灵活性等可能有所下降。因此,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合理安排女学生月经期的运动量和运动时间,不安排她们参加比赛,因为比赛时运动强度较大,精神过于紧张,体力及神经系统都不适应,易导致卵巢功能失调引起经血过多或月经紊乱,避免增加她们的畏惧心理。

对体育运动的理解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教学应用策略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笔者结合中学教育体育教学的实践,对此有很深刻的感受。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理解、掌握体育动作要领的能力,还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加快形成运动表象等,帮助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借助信息技术媒体动画与视频,掌握技术要领,通过科学制作、运用信息技术媒体课件,极大提高体育素养和运动水平。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要把握时机和技巧,只有适时、适机、适宜使用,才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加快形成运动表象时,运用信息技术媒体。

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媒体教学方式,将声、色、形、光等交融在一起,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全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也可以全面利用好信息技术中的动画与图形中的慢播、旋转、闪烁、移动、色彩变化等功能,有效表达内容,增强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述“足球越位规则”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辨析一些有关足球交互性方面的练习。练习中,在学生看完对足球越位的演示事例后,对在足球运动中是否应该越位,让学生思考后给出答案。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就给出一个“笑脸”或者一个“赞”;如果学生回答错误,就给予一个“沮丧的脸”或者是“重新思考”的字样,让学生重新思考回答错误的原因。学生经过练习之后,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检验对越位的理解情况。这一交互性与娱乐性相结合的练习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练习效果,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掌握体育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转变对体育知识学习“无所谓”的态度,加快形成运动表象。

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媒体的动画与视频,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技术动作的具体细节,创建正确、完整的动作表象。比如在游泳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将游泳的动作分成水上、水下两个角度,采用动画的方式演示,让学生亲自观察技术动作的整个过程与结构特点。教师对技术要领要进行必要说明,让学生快速创建动作表象。

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时,运用信息技术媒体。

掌握一些专业性的知识与概念,了解体育场地器材的外形、大小和一些专业性体育术语,每一条线的基本作用,器材的特点、性质与使用的方式等,是比较枯燥的。例如在讲解与足球场有关的体育知识时,教师借助图片与文字说明,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地的长、宽,端线、中线和边线,球门球、角球区的位置,中圈大小和作用等,提高对体育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媒体教学中的图片与文字,让学生在了解足球体育场的知识后,介绍世界上著名的足球体育馆,让学生加深对足球的了解。

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体育动作要领时运用信息技术媒体。

体育动作正常播放,学生不易掌握。信息技术媒体可以把体育教学内容具体化,让动作从快变慢、从动变静,便于学生快速理解抽象、复杂的体育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体育动作要领。在体育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的这一特性,充分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将抽象化为具体、变繁琐为简单,将很难理解的内容,采用信息技术媒体手段展示,全面调动广大学生的直觉直观方面的功能,为体育综合能力的提高创造好的氛围。比如,在进行示范性动作讲解的过程中,全面利用好图形的旋转、定格、移动等将技术动作展现运动轨迹、身体各个部位的空间位置和动作的具体过程。并借助课件,分别展示错误动作、正确动作,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全面思考,避免出现一些常规性的错误动作,利于提高学生理解并掌握体育动作要领的能力。

在体育运动中,某些运动技术结构复杂,某些需要瞬间就完成连串复杂动作。比如体操中翻滚动作,这类动作为体育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经过认真研究发现,这主要是两个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体育教师所示范的动作,因为受到个人条件的制约,比如年龄、动作领悟水平、心理因素、身体情况等,很难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做好示范动作。另一方面,教师在做一些示范性动作时,因为学生观察视角方面的局限性,学生很难对一瞬间就完成的动作完全领悟,不能建立完整的动作表象,这给学生的体育学习带来了困难。可以充分借助视频、动画等将体育动作的难点和新技术动作,采用连续慢速播放的形式展现,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细节,进而很好地掌握技术要领,深化对动作的认知,创建动作表象,提高学习效能,大大缩短教学过程。

四、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时,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媒体。

一般来讲,使用信息技术媒体教学呈现一定的交互性,采用信息技术媒体课件将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实现人机对话,将体育知识学习主动权全部交给学生。将那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动画、简洁的文字、优雅的造型,再加上生动的语音讲解,让学生以浓厚的兴趣学习相关体育知识,提高体育水平。体育教师在讲解体育比赛的具体规则、裁判方法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媒体课件,对裁判方法、比赛规则作全面的分析与讲解,让学生采用交互式学习方式开展模拟练习,并通过练习发现对内容的理解程度,激发求知欲望,提高体育文化素养。

总之,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要把握好时机和技巧,激发学习兴趣,加快形成运动表象时运用信息技术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时,运用信息技术媒体;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体育动作要领时运用信息技术媒体;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时,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媒体。只有适时、适机、适宜使用,才会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方林.信息技术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102-103.

对体育运动的理解篇3

关键词:真义体育;身体教育;增强体质;感觉感知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3-0097-04

abstract:

theobjectofthisstudyistheeducationtheoryofphysiquethisarticlemainlyanalyzesthefollowingkeywords:conceptualpe,physicaleducation,andStrengthenphysiquetheconclusionis:1)thetopicsofabilitytheoryandofContenttheoryturnupwhilewesortingthedebatingofConceptualpe(betweenthree-basistheoryandtechniquetheory);2)byanalyzingphysiqueandeducation,itisconcludedthatitisnecessarytoconcludemotorskillintothesystemofphysicaleducation,and(itis)necessarytopayattentiontobodyconsciousnessandbodysensationandperception;3)itispointedoutthat,theproblemshouldberesolvedfirstisthatteachersurge/spurstudentstousesportsandtheirbodiestosenseandperceivetheirphysiquestatebypropersportsteachingmaterial,andthen,willstudentsrealizetheyneedmethodofsportstoimprovetheirphysicalstate

Keywords:conceptualpe;physicaleducation;tostrengthenphysique;sensation&perception

1研究的缘起

“玩儿”、“放羊”,在过去的几年,已经成了体育教师嘴边使用频率极高的两个词汇。由此还引发了“科学放羊”的大讨论。再加上“游戏课泛滥”、“要不要运动技术”的争论,于是,一些体育教师发出了“体育教学倒退了”的感叹,在迷茫中开始怀念曾经的大纲时代,怀念他们认为“一板一眼、按部就班”的体育教学。然而,体育教学能回到“以增强体质为主”或者“以传授三基为主”的老路上去吗?回到老路上去的话,“学生喜欢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管教不管会,管会不管学”等几十年都没有解决好的老问题,又将如何面对?基于这样的现实,反思我们的体育教学,似乎已经成为必要。

反思什么?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以来,围绕我们体育教学改革何去何从的问题,主要以“体质教育论”(或称“体质教育观”“体质教育的思想”,倡导的是“以增强体质为主”)与“三基教育论”(或称“三基体育观”“运动技能(技术)教育的思想”,倡导的是“以让学生掌握三基为主”)的论争为主线。除了这两种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思想或者理念,但相对而言,并未大范围触动体育教学实践。

以“体质教育论”与“三基教育论”为主线的论争,又可称之为“真义”体育之争。首先使用“真义体育”的是“体质教育论”阵营。“真义”二字,可以说是导致这场论争是一场不可调和之争的导火索。因为,“真义”(本质)只有一个,打出“增强体质”=体育的“真义”以后,其他立场的理论必定为捍卫他们主张的“体育”而反击。那么,为何那场论争虽旷日持久,而结局却被后人称之为“不了了之”,尤其是“不了了之”之中给后人留下了哪些没有解决或没有被充分意识的课题?除了“真义”二字(不可调和)之外,双方争论的本就不是同一个侧面的问题,也是导致“不了了之”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给后人留下的课题也就是这两个侧面的问题。

具体来说,“体质教育论”是从学习主体应该获得的能力的侧面,把“增强体质”定位为体育课程的目的,其教学内容范围、教学方法体系必然要以能否“增强体质”(主体的能力侧面)为标尺;“三基论”则是从内容(运动技术•运动文化)的侧面,把“运动技能”的提高定位为体育课程的目的,其教学内容、方法体系则是来自于运动训练领域。可以说,双方的争论更主要停留在了单纯的“能力论”(或称“目的论”)与单纯的“内容论”之间的争论上(两个侧面的问题)。后来,张洪潭先生提出的“技术健身论”(技术健身教学思想)[1]看似是对前两个论调的超越,即张先生把“运动技术”放在了内容的位置,把“体能”(≠“体质”)放在了目的的位置。但是这种超越,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依然值得再考,因为即使要解决问题,也要在同一个层面找到接点之后才有解决的可能。即,要么从学习主体能力获得的角度分析“技能的掌握”与“体质的增强”的关系(能力论•目的论层面),要么从运动文化遗产的角度分析“增强体质”的练习内容与运动技术之间的关系(运动文化论•内容论)。当然,最终期待的是内容(运动文化继承与发展)与目的•目标(主体能力的发展)兼顾,但在此之前,则有必要对内容论与目的论分别整理。

笔者在以上分析中,指出了“真义”体育之争过程中未被充分认识到的两个主要课题:“能力论•目的论”的课题与“运动文化论•内容论”的课题。本文将以“体质教育论”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其“能力论”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方法是:(1)首先,通过对“体质教育论”的来源、含义以及实践层面的内容与方式、方法体系的整理,以便清晰“体质教育论”的本来面目;(2)其次,分析“身体教育”的含义及其逻辑上存在的问题,意图是清晰“身体教育”的教育学意义,采用的手法是对“身体”和“教育”分别进行分析;(3)最后,分析体育教学中“增强体质”的含义及问题,意图是分析“体质教育论”在体育教学实践方面存在哪些不足。

2“体质教育论”的本来面目

重新反思“体质教育论”的切入点在哪里,恐怕只有从“体质教育论”本来面目中去寻找。因此,首先要做的是,确认“体质教育论”的来源、含义以及实践层面的内容与方式、方法体系。而在倡导“体质教育论”的学者当中,最坚决、最彻底的无疑是林笑峰先生(以下称林老)。本文讨论的范围也将限定于林老的“体质教育论”。另外,为了与后面的分析尽可能保持一致,笔者将主要围绕构成“体质教育论”的几个关键词――“真义体育”、“身体(的)教育”、“增强体质”进行整理。

林笑峰的系列文章中,在较早时期使用的是“身体的教育”,后来则使用“身体教育”一词,林老是否解释前后两个词汇的区别,笔者目前并未找到相关资料。实际上,据笔者所看到的文献,一字之差的两个词汇,其含义有很大的不同,“身体教育”很大程度上相当于“感性教育”,而且把人的存在理解成身体存在时,“身体教育”(Bodyeducation)则涵盖了教育的全部[18]。具体区分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本文中,笔者将根据林老的观点,把两个词汇作为同义词使用。

“体质教育论”的涵义是,以“增强体质――健身”为本质的“身体教育”[2]。其来源:一是,于1917年以“二十八画生”的署名,发表在《新青年》第三卷2号上的《体育之研究》;二是;1952年6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之际,所作的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三是,前苏联的一些相关文献,例如,阿什马丽娜的《身体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另外,“真义体育”中的“真义”二字,从林老的文献中我们也可以推断其来源[3],即《体育之研究》的第一段中“……外力不足以动其心,不知何为体育之真义……”的“真义”二字。还有,林老构想的“体质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方法等[4],如果进行对照的话,其来源依然可以追溯到《体育之研究》。那么,林老以这些来源作为基础,他在论证“体质教育论”的过程中又做了哪些具体方面的努力?

林老为“体质教育论”所做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对“体育”=“身体教育”=“真义体育”=“以增强体质为主的教育”这几个等式构成的概念体系的论证方面。一是,他对“体育”,与“体操”、“身体文化”、“身体娱乐”“竞技”“”等“运动文化娱乐”所做的区分;二是,他指出“以增强体质为主的体育”与“运动文化娱乐活动为主的体育”(他认为后者不是“真义体育”)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方面:他把前者称为“增强体质的教学过程”,把后者称为“运动教学过程”,而且,前者和后者是“两股道上跑的两趟车”。可以说:(1)他对“体育”与“运动文化娱乐”所作的概念上的区分,不仅仅让当时的相关人士知道了在一些部门、行业所使用的名称中的“体育”二字,在概念使用上存在错误,也给“体育”与“竞技、运动文化娱乐”活动划定了范围,更为“体育”获得应有的地位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2)他把体育的“真义”及目的定位为“增强体质(健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当时并没有更有效遏制学校体育尤其是体育教学竞技化(锦标主义)的理论,而且,当时“竞技运动教材化研究”也并未起步,这也许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3)在笔者看来,以“增强体质――健身”作为真义的“体质教育论”,是我国从“主体能力发展(形成)”角度理解体育的雏形。总之,如果放在当时的背景中去看“体质教育论”,完全可以称得上一个极为卓越的理论。

另外,林老所构想的“以增强体质为主的教育”的内容、方法体系的关键词是“健身运动配方”[5]。其依据,是他所主张的“体育科学”(有别于“运动科学”或“竞技科学”)。“健身运动配方”具体方面,将与后面要论述的“增强体质”部分放在一起。

以上,笔者对“体质教育论”的要点进行了概括。那么,“体质教育论”是不是“过时了”[6],尤其是,“体质教育论”能不能称之为“真义体育”,笔者将通过对其中两个关键词“身体教育”、“增强体质”的讨论,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其分别验证。

3“身体教育”的含义及其问题

为了清晰“体质教育论”中的关键词“身体教育”的含义及其问题,笔者采取的手法是对“身体”和“教育”分别讨论。

其一,“身体教育”的教育学意义在哪里?把“体育”赋予与德育、智育平等(并列)位置,是林老长久以来的追求。林老认为“体育是完善人类身体的教育过程”。其依据是:教育“的总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7]。林老这样考虑“体育(身体教育)”的依据是一个“公式”,即“pe=f(a•b•c)”,其中“pe―physicaleducation体育(p:身体,e:教育);f―factor因素;a―被作用项,受教育者,学生;b―作用项,教育者,先生;c―工具项,教材”[8]。令笔者感到有些缺憾的是,林老并未对这个公式做更加详细的解释。这样一来,很可能出现两种令林老不满意的理解或误解。第一种:根本就不能理解这个公式到底是什么含义;第二种:也是笔者的推测,放在体育课的具体场景中去理解时,有学生(a)、有教师(b)、还有运动教材(c),我们在上体育(pe)课,这样一一对号入座,也能套上这个“公式”,同时还理解了体育(pe)与身体运动(c)的区别(身体运动作为教材被放在了“媒体项”的位置),除此之外,并不能理解这个公式如何证明他所说的“体育”的教育学意义。笔者解释一下不能理解的理由。如果我们把这个公式看成是函数公式的话,a、b、c是自变量,f是函数(‘function’),pe是因变量,因变量pe的取值,是由3个自变量a、b、c决定。即,如果按函数公式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来理解,只要有学生、老师、运动教材,并且是以运动教材为媒介,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了教育行为,我们都可以称之为体育(pe)。林老或许不是从函数公式的角度去说这个公式,因为他很可能把因变量pe当作了固定值(以增强体质为主的教育=身体体育)。假如pe已经是固定值,用这个公式就已经不能证明“体育”的教育学意义。

笔者对这个公式再做一些资料方面的补充,林老或许会同意。日本体育哲学研究者佐藤臣彦曾提示过一个类似的公式,但两者对公式的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佐藤[9]首先提示了“教育”的函数定义:e=f(a,b,cp)。其中,e:教育‘education’,f:函数‘function’;a:作用相;b:被作用项;c:媒介项(a与b之间的媒体,即教育中的教材);p:目的•目标‘purpose’;:条件。进而,佐藤[10]以e=f(a,b,cp)为基础,提示了“体育(身体教育)”的函数定义:pe=f(a′,b′,c′|p′)。其中,pe:体育;a′作用相;b′:被作用相;c′:媒介相;p′:目的•目标;|:条件。对佐藤的“教育”及“体育”的函数定义进一步解释就是:在佐藤看来“教育”及“体育(身体教育)”属于“关系概念”,也就是以一定的目的•目标(p或p′)为条件(|),自变量a、b、c(或a′、b′、c′)之间发生的关系。当然,他所说的目的•目标必须要加一个限定词――可实现性。笔者最想强调的是,目的•目标虽然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教师等人为设定的,但肯定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教育”及“体育”当然也不是固定值,而是因变量。

如果我们对前一个公式“pe=f(a•b•c)”与后一个公式pe=f(a′,b′,c′|p′)进行对照的话,我们会发现:后一个公式中,自变量a′,b′,c′相对固定时,决定因变量pe取值的是人为设定的目标p′。“体质”属于身体,“运动技能”同样属于身体,都满足目标项的要求,因此,“身体教育”不仅仅限定为“体质”方面(≠“增强体质”),也应包含“运动技能”方面,甚至还有其它。或许林老理解的“体质”并非我理解的通常意义上的体质,而是包含了“运动技能”。我这种推测是因为,林老反对的是指竞技运动的技能(锦标主义),而不是我们日常的走跑跳投攀爬等技能。

其二,林老的“身体教育”中的“身体”是什么含义?我们先看看他所说的一段话,然后再做判断,林老在解释“增强体质”的问题时,开头说了这样一段话:“人的身体是物质的,极其复杂……解人体之谜像探测宇宙一样困难。”[11],通过这段话,结合他紧接着谈到的“增强体质”的问题,笔者的理解是:他所说的“增强体质”是指提高人的身体的物质方面的质量。那么“物质”又是什么呢?马列主义哲学体系中的“物质”是指:“世界统一于物质”(马克思),而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12]。笔者对这两段话的理解是,“物质”虽然是一个抽象概念,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把石头、木头、机器等与人的身体一样,在本源上看成都是物质的。如果笔者的理解成立的话,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仅仅用“人的身体是物质”的这句话,“人的身体”与石头、木头、机器等如何区分?尤其是如何对物质侧面的人实施教育?根据前面引用的列宁的叙述,笔者这样理解教育:只有意识(灵魂、精神)介入,并且感觉感知发挥作用时,教育或教化才能成为可能。林老没有明确说明“人的身体”在意识(灵魂或精神)及感觉知觉方面的性质,的确是一个缺憾……

那么,林老把“身体”理解为“物质”的,其哲学渊源又在哪里?笔者的推测是西方近代认识论。即,如汤浅泰雄所说:“在西方近代的认识论中,认识主观包括两个基本能力――悟性与感性。具体来说,悟性是指借助思考的判断作用,感性是指借助感觉器官的知觉作用。近代认识论把这两个能力仅仅作为认识主观中意识的能力予以理解,身体的应有样式从认识作用中被全部排除在外。”[13]

另外,通过上面对“身体教育”的讨论,也能发现“真义体育”的一些漏洞。“真义”到底是什么?除了前述“真义”一词的来源以外,笔者是通过林老对另外一个词汇――“本质”的叙述加以理解。林老是这样叙述本质的:“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漠视了本质就谈不上什么理论和什么实践,区别各自的本质才能正确认识和实践体育和娱乐竞技的事情。”[14]笔者对这段话的理解是:林老的本意是从“本质”上,为“体育”与“运动竞技娱乐”活动划清界限,为普通人群争得健身的空间……也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林老把体育的“真义”(本质)定位为了“增强体质――健身”。因此,笔者前面整理时才说,在当时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这样的界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只不过,如前所述,“体质教育论”是从学习者获得的能力角度去定位,而“体育”则是一个“关系概念”(稍后的内容要涉及)。这样一来,仅仅从主体的身体能力侧面定位体育的“本质”,而且是排斥“技能”的身体能力,可以说这样的定位非常值得推敲。尤其是,仅仅把“物质”属性的“增强体质――健身”作为体育的“本质”,感觉知觉被排除在身体之外,其教育学意义极其脆弱。

4“增强体质”何去何从

以上,笔者对“身体教育”从逻辑上进行了分析,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又将如何对待学生体质的问题?

要清楚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待学生体质的问题,首先要知道体质是如何增强的。增强及维持体质,从其含义上看,当然不是指先天体质,而是指后天的努力获得的体质。后天的努力包括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环境等方方面面。就拿饮食与运动来说,更直接关系到维持与增强体质的似乎是饮食。而运动只是在维持和增强体质方面发挥了辅作用,但这种辅作用至关重要。老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下地,身子骨儿不行啊”。另外,虽有报道说某某寿星长寿之道是“抽烟、喝酒、不运动”。但该寿星说的“不运动”应该是指不剧烈运动。不然,让他在床上躺上一年,笔者就不信他还能长寿。这样来看,体质的维持与增强,纯属个人(从饮食中获得的能量的转化与运动都属个人),“体质”从根本上说是个人努力的结晶。另外,后面的两个例子要说明的是:依靠自身的感觉感知,可以判断自身的体质状况。

既然通过运动增强体质属于个人行为的范畴,判断自身的体质状况可以依靠感觉感知。那么,体育在增强体质方面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即教师在其中能做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生病卧床的经历,病情好转能够下床时,我们刚刚站在地上走路,会感觉到腿脚很飘、很软。这样的感觉告诉当时的你我,“我体质很虚弱,需要走走”。这样的亲身经历对体育教学的启示是:体质课上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是教师通过适当的(运动)教材,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运动)感觉感知到自身的体质的状况,进而,学生才有可能意识到需要用运动(方法)去改善自己的体质状况。例如,以长跑为教材的体质课,秒表的使用,与考核、评价学生的练习成果相比,更应该是帮助学生在不同时点确认自己的体质状况;而更重要的是,通过不同强度,不同距离的教材,促使学生自己通过身体(运动)感觉感知到自己的身体(体质)状况。

林老的主张是:传授给学生“健身运动配方”[15]的道理和方法的知识;在实际练习中,强调主要以适度的运动的强度、频度和时间为(剂量)标准;采用“设站循回运动”的方式;以负重、重复、连续、间歇、变换锻炼等为方法;评价上采用的是教师手里记载每个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能力变化的卡片。从他构想“体质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方法以及评价方法来看,在这个构想中,林老提到了配方知识,但是他更加追求的是“增强体质”的实效。通过适当的教材设计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运动中感觉感知到自身的体质状况,意识到需要通过运动去改善自身体质,这样的课题,林老似乎并未充分意识到。还有,林老提到了“卡片”的使用,但非常可惜的是卡片似乎一直在老师手里,是老师考核的依据,而不是在学生手里,并不是学生确认自己体质水平的依据。

5小结

本文以“体质教育论”本来面目的梳理为基础,通过对构成“体质教育论”体系的几个关键词――“真义体育”、“身体教育”、“增强体质”的分析,结论如下。

5.1通过对体育的“真义”之争(“三基论”与“技能论”之争)的整理,发现了“能力论”与“内容论”的课题。

5.2通过对“身体教育”中的“身体”和“教育”的分析,指出了:为了“身体教育”理论的完善,有必要把“运动技能”(‘motorskill’)也纳入“身体教育”体系;更有必要关注从身体的意识及感觉感知方面重新理解“身体教育”。

5.3指出了在体质内容的体育教学中有必要重视:体质课上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是教师通过适当的(运动)教材,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运动)感觉感知到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而,学生才有可能意识到用运动(方法)去改善自己的体质的重要性。维持、增强体质的方法的教授与学习,要以此为前提。

最后,想补充的是,“身体教育”(‘Bodyeducation’)的最终确立,需要“身体论”、“身体知”研究在我国体育研究领域的进展。即,必须把身体理解为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有感觉感知的,甚至只有理解为“作为精神的身体”时,“身体教育”才能成立;只有承认身体(运动)是认识的主体,并且是认识的方法时,“身体教育”才能成立;而最终必须依靠“身体(感性)的复权”[16][17]。

参考文献:

[1]张洪潭技术健身教学论[m]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李寿荣倡行真义体育:林笑峰先生访谈录[J]体育学刊,2007,(1)

[3]林笑峰体育观的辨析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J]1989,(2):71

[4]林笑峰我对“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认证与探究体育学刊[J]1996,(2):34-35

[5]同上文,34-35

[6]林笑峰对中国体育问题的辨析[J]体育学刊,1999,(5):1

[7]林笑峰“真义体育”之真义[J]体育文史,1996,(6):7

[8]同上文,6-7

[9]佐藤臣彦身体教育を哲学する:体育哲学序北出版,1993:96-102

[10]同上书,215-218

[11]校风(林笑峰先生的笔名)体质、增强体质、体育的本质联系[J]体育学刊,1998,(3):51

[12]baikebaiducom/view/35675htm(百度百科:“物质”)

[13]浅泰雄身体:洋的心身と代[m]株式会社社,1990:212-213

[14]同前文[2]

[15]同前文[4],34-35

[16]市川浩『精神としての身体草房,1975

对体育运动的理解篇4

幼儿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中都呈现其特殊的一面,主要是通过模仿别人来进行学习和练习的。幼儿教师只有掌握和理解较多正确的体育运动技术,为幼儿学习和练习提供更多的模仿素材,才能更好从事从幼儿体育教育实践活动,科学指导幼儿的身体活动、技术练习和体育锻炼,使幼儿的体适能得到科学全面的发展。表1调查统计显示,郑州市市幼儿园教师对游泳、武术、田径、球类项目掌握比较差分别为:(一般、差)97.9%,90.1%,85.9%,70.8%。说明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开展较多的体育运动项目并不真正了解,对运动技术方面就知之更少。而体操掌握的情况较游泳、武术、田径、球类要好些,为46.9%;这表明体操类项目在幼儿园开展较为普遍,与幼儿年龄特征相适应,但幼儿教师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也不够理想,依然不能满足幼儿体育教育活动的需要。总的来说,他们掌握的运动技术远远不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低,因此在幼儿园体育教育实践中运用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教师正确、舒展、优美的动作示范,会使幼儿从视觉方面得到动作美的感知;由此激发幼儿学习体育运动技术的兴趣,吸引幼儿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在调查中许多教师表示,中专或大学时都是参加体育的某个项目的选修课,缺乏系统的体育知识技术训练,他们掌握的体育运动技术较粗糙和肤浅,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体育教育活动的效果。

2幼儿教师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情况

鉴于幼儿群体的特殊性,在进行体育教育实践时要区别于成人和中小学生,幼儿教师除了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还应会合理运用运动人体学科基础知识、幼儿体育教育方法、原则、幼儿心理学等基本教育理论方法,科学指导幼儿进行体适能的锻炼,从而使幼儿身体得到全面科学的协调发展。幼儿教师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情况统计见表2。表2中统计显示:30.7%以上的幼儿教师对幼儿心理学知识达到了解水平,加上基本了解的人数比例超过73%,说明教师对幼儿心理学知识掌握情况相对较好;这主要得益于幼儿教师大部分都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学生,他们在校期间都对幼儿心理学进行的系统的学习。66.1%的幼儿教师对幼儿体育教学方法、原则等基本原理不太了解,79.7%的教师对人体运动学科基础知识不太了解,55.2%的教师对动作技术原理和技术分析不太了解,都高于了解者和基本了解所占比例之和,这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是幼儿教师主要是毕业于各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校期间没有系统学习体育教学方法、原则,更没有系统学习人体运动科学知识;第二是幼儿教师在入职前后的培训中对体育教学方法、原则和人体运动科学不够重视,没有将这类理论知识纳入到职前或职后培训中;这些都充分说明幼儿教师掌握这三门知识的情况较差。调查结果表明,他们掌握的体育教育理论知识相当贫乏。这些理论知识的缺乏,可能造成教师在指导幼儿体育教育实践活动中,把握不好幼儿的负荷量和强度,直接造成项目选择和运动时间等出现偏差,使幼儿体适能得不到全面科学发展,甚至对幼儿造成伤害,违背幼儿体育教育的初衷。

3幼儿教师体育教育业务能力情况

幼儿体育教育作为一个实践过程,教师只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具有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体育教育实践中去的能力,使两者相互结合,综合把握幼儿体育教育活动实践。因此幼儿教师还应具备动作示范、讲解、创编体育游戏、制定体活动计划、有效的组织引导课堂、创编幼儿操和创新教学等能力,使幼儿体育教育活动工作得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调查情况见表3。表3中统计显示:有12%的教师认为制定体育活动计划能力“好”,制定体育活动计划指幼儿教师在把握幼儿体适能水平的前提下,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对幼儿在一个时期进行身体练习方法,并能有效提高幼儿体适能水平的计划;10.9%的组织领导能力“好”,组织领导能力主要指幼儿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幼儿注意力方面的综合体现;16.7%的讲解能力“好”;讲解是幼儿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向幼儿说明教学任务、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做法和要求及指导幼儿进行身体练习的方法;而认为这三个方面能力“较好”的分别是46.4%、44.3%、35.9%;两者相加超过了50%;说明郑州市幼儿园教师在这几个方面勉强可以,但还不能满足体育教育活动实践需要。有54%~80%幼儿教师认为,在动作示范能力、创新教学能力、创编幼儿操和体育游戏方面是“一般”和“差”,动作示范的好与坏教学成果的有力保证;体育游戏是幼儿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游戏的趣味性和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幼儿注意力保持;因此,54%—80%的调查结果说明受测幼儿教师在创编和动作示范方面的掌握和学习还很不够,而这三个方面却是幼儿园体育教育活动实践的灵魂所在,充分制约着幼儿体育教育活动实践的发展。幼儿教师应在提高体育教学灵魂要素上多下功夫,促进幼儿体适能的健康和谐发展。

4结论与建议

对体育运动的理解篇5

关键词:真义体育;身体教育;增强体质;感觉感知

一、研究的缘起

“玩儿”、“放羊”,在过去的几年。已经成了体育教师嘴边使用频率极高的两个词汇。由此还引发了“科学放羊”的大讨论。

再加上“游戏课泛滥”、“要不要运动技术”的争论,于是,一些体育教师发出了“体育教学倒退了”的感叹,在迷茫中开始怀念曾经的大纲时代,怀念他们认为“一板一眼、按部就班”的体育教学。然而。体育教学能回到“以增强体质为主”或者“以传授三基为主”的老路上去吗?回到老路上去的话,“学生喜欢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管教不管会,管会不管学”等几十年都没有解决好的老问题,又将如何面对?基于这样的现实。反思我们的体育教学。似乎已经成为必要。

反思什么?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以来,围绕我们体育教学改革何去何从的问题。主要以“体质教育论”(或称。体质教育观“体质教育的思想”,倡导的是“以增强体质为主”与“三基教育论”(或称“三基体育观“运动技能(技术)教育的思想”,倡导的是“以让学生掌握三基为主”)的论争为主线。除了这两种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思想或者理念,但相对而言,并未大范围触动体育教学实践。

以“体质教育沦”与“三基教育论”为主线的论争,又可称之为“真义”体育之争。首先使用“真义体育”的是“体质教育论”阵营。“真义”二字,可以说是导致这场论争是一场不可调和之争的导火索。因为,“真义”(本质)只有一个,打出“增强体质”体育的“真义”以后。其他立场的理论必定为捍卫他们主张的。体育“而反击。那么。为何那场论争虽旷日持久,而结局却被后人称之为。不了了之”,尤其是“不了了之”之中给后人留下了哪些没有解决或没有被充分意识的课题?除了“真义”二字(不可调和)之外,双方争论的本就不是同一个侧面的问题。也是导致“不了了之”的一个主要原肉。而且给后人留下的课题也就是这两个侧面的问题。

具体来说,“体质教育论”是从学习主体应该获得的能力的侧面。把“增强体质”定位为体育课程的目的。其教学内容范同、教学方法体系必然要以能否“增强体质”(主体的能力侧面)为标尺;“三基论”则是从内容(运动技术·运动文化)的侧面。把“运动技能”的提高定位为体育课程的目的,其教学内容、方法体系则是来自于运动训练领域。可以说,双方的争论更主要停留在了单纯的“能力论”(或称“目的论”)与单纯的“内容论”之间的争论上(两个侧面的问题)。后来,张洪潭先牛提出的“技术健身论”(技术健身教学思想),看似是对前两个论调的超越,即张先生把。运动技术“放在了内容的位置,把”体能“(≠”体质“)放在了目的的位置。但是这种超越。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依然值得再考。因为即使要解决问题。也要在同一个层面找到接点之后才有解决的可能。即。要么从学习主体能力获得的角度分析”技能的掌握“与”体质的增强“的关系(能力论·目的论层面)。要么从运动文化遗产的角度分析”增强体质“的练习内容与运动技术之间的关系(运动文化论·内容论)。

当然。最终期待的是内容(运动文化继承与发展)与t=l的·目标(主体能力的发展)兼顾,但在此之前。则有必要对内容论与目的论分别整理。

笔者在以上分析巾,指出了”真义“体育之争过程中未被充分认识到的两个主要课题:”能力沦·目的论“的课题与”运动文化论·内容论“的课题。本文将以”体质教育论“为研究对象。主要对其”能力论“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方法是:(1)首先,通过对”体质教育论“的来源、含义以及实践层面的内容与方式、方法体系的整理。以便清晰”体质教育论“的本来面目;(2)其次,分析。身体教育”的含义及其逻辑上存在的问题,意图是清晰“身体教育”的教育学意义,采用的手法是对“身体”和“教育”分别进行分析;(3)最后,分析体育教学中“增强体质”的含义及问题。意图是分析“体质教育论”在体育教学实践方面存在哪峰不足。

二、“体质教育论”的本来面目

重新反思“体质教育论”的切入点在哪里,恐怕只有从“体质教育论”本来面目中去寻找。因此,首先要做的是,确认。体质教育论“的来源、含义以及实践层面的内容与方式、方法体系。而在倡导”体质教育论“的学者当中,最坚决、最彻底的无疑是林笑峰先生(以下称林老)。本文讨论的范围也将限定于林老的。体质教育论”。另外,为了与后面的分析尽可能保持一致。笔者将主要嗣绕构成“体质教育论”的几个关键词——“真义体育”、“身体(的)教育一、”增强体质“进行整理。”体质教育论“的涵义是。以”增强体质——健身“为本质的”身体教育“-2。其来源:一是,于1917年以”二十八面生“的署名,发表在《新青年》第三卷2号上的《体育之研究》;二是;1952年6月,中华全吲体育总会成立之际,所作的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三是,前苏联的一些相_芙文献。例如。阿什马丽娜的《身体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另外,“真义体育“中的”真义“二字,从林老的文献中我们也可以推断其来源”,即《体育之研究》的第一段中“??外力不足以动其心。不知何为体育之真义??”的“真义”二字。还有。林老构想的“体质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方法等。“,如果进行对照的话。其来源依然口r以追溯到《体育之研究》。那么,林老以这些来源作为基础,他在论证”体质教育论“的过程巾义做了哪些具体方面的努力?

林老为”体质教育论“所做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对”体育“=”身体教育“=”真义体育“一”以增强体质为主的教育“这几个等式构成的概念体系的论证方面。一是。他对。体育”。与“体操”、“身体文化”、“身体娱乐”“竞技~”等“运动文化娱乐”所做的划分;二是。他指出“以增强体质为主的体育”与“运动文化娱乐活动为主的体育”(他认为后者不是“真义体育”)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教学过程方面:他把前者称为“增强体质的教学过程”。把后者称为。运动教学过程“,而且。前者和后者是。两股道上跑的两趟车”。可以说:(1)他对“体育”与“运动文化娱乐”所作的概念一e的区分。不仅仅让当时的相关人士知道了在一砦部门、行业所使用的名称中的。体育“二字。在概念使用上存在错误。也给”体育“与”竞技、运动文化娱乐“活动划定了范围。更为”体育“获得应有的地位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2)他把体育的”真义“及目的定位为”增强体质(健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当时并没有更有效遏制学校体育尤其是体育教学竞技化(锦标主义)的理论,而且,当时”竞技运动教材化研究“也并未起步,这也许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3)在笔者看来。以。增强体质——健身”作为真义的“体质教育论”,是我围从“主体能力发展(形成)”角度理解体育的雏形。总之,如果放在当时的背景中去看“体质教育论”,完全可以称得上一个极为卓越的理论。

另外。林老所构想的“以增强体质为主的教育”的内容、方法体系的关键词是“健身运动配方机”。其依据,是他所主张的。体育科学“(有别于。运动科学”或“竞技科学”)……健身运动配方“具体方面。将与后面要论述的”增强体质“部分放在一起。

以上,笔者对“体质教育论”的要点进行了概括。那么。“体质教育论”是不是“过时了”,尤其是。“体质教育论”能不能称之为“真义体育”。笔者将通过对其中两个关键词“身体教育”、。增强体质“的讨论。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其分别验证。

三、“身体教育”的含义及其问题

为了清晰“体质教育论”中的关键词”身体教育“的含义及其问题。笔者采取的手法是对”身体“和”教育“分别讨论。

其一,。身体教育”的教育学意义在哪里?把“体育”赋予与德育、智育平等(并列)位置。是林老长久以来的追求。林老认为“体育是完善人类身体的教育过程”。其依据是:“教育“的总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林老这样考虑”体育(身体教育)“的依据是一个”公式“,即”pe=f(a·b·c)“,其中。pe—physicaleducation体育(p:身体,e:教育);f--factor因素;a一被作用项。受教育者。学生;卜作用项,教育者,先生;r工具项。教材”。8……令笔者感到有些缺憾的是,林老并未对这个公式做更加详细的解释。这样一来。很nr能出现两种令林老不满意的理解或误解。第一种:根本就不能理解这个公式到底是什么含义;第二种:也是笔者的推测,放在体育课的具体场景中去理解时,有学生(a)、有教师(b)、还有运动教材(c)。我们在上体育(pe)课。这样一一对号入座。也能套上这个“公式”,同时还理解了体育(pe)与身体运动(c)的区别(身体运动作为教材被放在了“媒体项”的佗置),除此之外。并不能理解这个公式如何证明他所说的“体育”的教育学意义。笔者解释一下不能理解的理由。如果我们把这个公式看成是晒数公式的话。a、b、c是自变量。f是函数(‘function’)。pe是因变量。因变量pe的取值。是由3个自变量a、b、C决定。即。如果按函数公式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来理解。只要有学生、老师、运动教材。并且是以运动教材为媒介,教师与学生之问发生了教育行为,我们都可以称之为体育(pe)。林老或许不是从甬数公式的角度去说这个公式,因为他很H『能把闪变量pe当作了同定值(以增强体质为主的教育一身体体育)。假如pe已经是同定值。用这个公式就已经不能证明“体育”的教育学意义。

笔者对这个公式再做一些资料方面的补充。林老或许会同意。日本体育哲学研究者佐藤臣彦曾提示过一个类似的公式,但两者对公式的理解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佐藤r9一首先提示了“教育”的函数定义:e=f(a,b,Cp)。其中,e:教育‘educa—tion’,f:雨数‘function’;a:作用相;b:被作用项;C:媒介项(a与b之间的媒体。即教育中的教材);p:目的·目标‘purpose’;i:

条件。进而,佐藤一10]以e---f(a,b,cp)为基础,提示了“体育(身体教育)”的函数定义:pe—f(a‘,b’,C7p‘)。其中,pe:体育;a’作用相;b‘:被作用相;C’:媒介相;p‘:目的·目标;i:条件。对佐藤的“教育”及。体育“的甬数定义进一步解释就是:在佐藤看来”教育“及”体育(身体教育)“属于”关系慨念“,也就是以一定的目的·目标(p或p’)为条件(1),自变量a、b、c(或a‘、b’、c‘)之问发生的关系。当然。他所说的目的·目标必须要加一个限定词——可实现性。笔者最想强调的是。目的·目标虽然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教师等人为设定的。但肯定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教育“及”体育“当然也不是固定值,而是因变量。

如果我们对前一个公式”pe=f(a·b·c)“与后一个公式pe=f(a’。b‘。C''''ip’)进行对照的话。我们会发现:后一个公式。自变量a‘,b’,C‘相对同定时,决定冈变鼍pe取值的是人为设定的目标p7……体质”属于身体,“运动技能”同样属于身体。都满足目标项的要求,因此。“身体教育”不仅仅限定为“体质”方面≠“增强体质“),也应包含”运动技能“方面。甚至还有其它。

或许林老理解的”体质“并非我理解的通常意义上的体质。而是包含了”运动技能“。我这种推测是因为。林老反对的是指竞技运动的技能(锦标主义),而不是我们日常的走跑跳投攀爬等技能。

其二,林老的”身体教育“中的”身体“是什么含义?我们先看看他所说的一段话。然后再做判断,林老在解释”增强体质“的问题时,开头说了这样一段话:”人的身体是物质的,极其复杂??解人体之谜像探测宇宙一样困难。通过这段话,结合他紧接着谈到的”增强体质“的问题。笔者的理解是:他所说的”增强体质“是指提高人的身体的物质方面的质量。那么”物质“又是什么呢?马列主义哲学体系中的”物质“是指:”世界统一于物质“(马克思)。而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笔者对这两段话的理解是,“物质”虽然是一个抽象概念,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把石头、木头、机器等与人的身体一样,在本源上看成都是物质的。如果笔者的理解成立的话,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仅仅用“人的身体是物质”的这句话,“人的身体”与石头、木头、机器等如何区分?尤其是如何对物质侧面的人实施教育?根据前面引用的列宁的叙述,笔者这样理解教育:只有意识(灵魂、精神)介入。并且感觉感知发挥作用时,教育或教化才能成为可能。林老没有明确说明“人的身体”在意识(灵魂或精神)及感觉知觉方面的性质,的确是一个缺憾?

那么,林老把“身体”理解为。物质“的。其哲学渊源又在哪里?笔者的推测是两方近代认识论。即,如汤浅泰雄所说:。在西方近代的认识论中,认识主观包括两个基本能力——帽性与感性。具体来说,悟性是指借助思考的判断作用。感性是指借助感觉器官的知觉作用。近代认识论把这两个能力仅仅作为认识主观中意识的能力予以理解,身体的应有样式从认识作用中被全部排除在外。”

另外,通过上面对。身体教育“的讨论。也能发现”真义体育“的一些漏洞……真义”到底是什么?除了前述“真义”一词的来源以外。笔者是通过林老对另外一个词汇——。本质“的叙述加以理解。林老是这样叙述本质的:”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漠视了本质就谈不上什么理论和什么实践。区别各自的本质才能正确认识和实践体育和娱乐竞技的事情。“一笔者对这段话的理解是:林老的本意是从”本质“上,为”体育“与”运动竞技娱乐“活动划清界限,为普通人群争得健身的宅间……也正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林老把体育的”真义“(本质)定位为了。增强体质——健身”。因此。笔者前面整理时才说。在当时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这样的界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只不过,如前所述,“体质教育论”是从学习者获得的能力角度去定位,而“体育”则是一个“关系慨念”(稍后的内容要涉及)。这样一来。仅仅从主体的身体能力侧面定位体育的“本质”,而且是排斥“技能”的身体能力,可以说这样的定位非常值得推敲。

仅仅把物质“属性的”增强体质——健身“作为体育的。本质”。感觉知觉被排除在身体之外,其教育学意义极其脆弱。

四、“增强体质”何去何从

以上,笔者对“身体教育”从逻辑上进行了分析,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又将如何对待学生体质的问题?

要清楚体育教学巾如何对待学生体质的问题。首先要知道体质是如何增强的。增强及维持体质。从其含义上看,当然不是指先天体质。而是指后天的努力获得的体质。后天的努力包括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环境等方方面面。就拿饮食与运动来说,更直接关系到维持与增强体质的似乎是饮食。而运动只是在维持和增强体质方面发挥了辅作用。但这种辅作用至关重要。老农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下地,身子骨儿不行啊“。另外。虽有报道说某某寿星长寿之道是。抽烟、喝酒、不运动”。但该寿星说的。不运动“应该是指不剧烈运动。

不然。让他在床上躺上一年,笔者就不信他还能长寿。这样来看,体质的维持与增强,纯属个人(从饮食中获得的能量的转化与运动都属个人),”体质“从根本上说是个人努力的结晶。另外。后面的两个例子要说明的是:依靠自身的感觉感知,可以判断自身的体质状况。

既然通过运动增强体质属于个人行为的范畴,判断自身的体质状况可以依靠感觉感知。那么,体育在增强体质方面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即教师在其中能做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生病卧床的经历,病情好转能够下床时。我们刚刚站在地上走路。会感觉到腿脚很飘、很软。这样的感觉告诉当时的你我。”我体质很虚弱,需要走走“。这样的亲身经历对体育教学的启示是:体质课上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是教师通过适当的(运动)教材,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运动)感觉感知到自身的体质的状况,进而,学生才有可能意识到需要用运动(方法)去改善自己的体质状况。例如,以长跑为教材的体质课。秒表的使用,与考核、评价学生的练习成果相比,更应该是帮助学生在不同时点确认自己的体质状况;而更重要的是,通过不同强度。不同距离的教材,促使学生自己通过身体(运动)感觉感知到自己的身体(体质)状况。

林老的主张是:传授给学生”健身运动配方竹r=1的道理和方法的知识;在实际练习中,强调主要以适度的运动的强度、频度和时间为(剂量)标准;采用”设站循回运动“的方式,以负重、重复、连续、问歇、变换锻炼等为方法;评价上采用的是教师手里记载每个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能力变化的卡片。从他构想。体质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方法以及评价方法来看,在这个构想中。林老提到了配方知识,但是他更加追求的是“增强体质”的实效。通过适当的教材设计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运动中感觉感知到自身的体质状况。意识到需要通过运动去改善自身体质,这样的课题。林老似乎并未充分意识到。还有,林老提到了。卡片“的使用。但非常可惜的是卡片似乎一直在老师手里,是老师考核的依据,而不是在学生手里,并不是学生确认自己体质水平的依据。

五、小结

本文以”体质教育论“本来面目的梳理为基础。通过对构成。体质教育论”体系的几个关键词——“真义体育“、“身体教育”、“增强体质”的分析,结论如下。

5.1通过对体育的“真义“之争(“基论”与“技能论”之争)的整理,发现了“能力论”与“内容论”的课题。

5.2通过对“身体教育”中的“身体”和“教育”的分析,指出了:

为了“身体教育”理论的完善,有必要把“运动技能”(''''motorskill’)也纳入“身体教育”体系;更有必要关注从身体的意识及感觉感知方面重新理解。

5.3指出了在体质内容的体育教学中有必要重视:体质课上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是教师通过适当的(运动)教材。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运动)感觉感知到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而,学生才有可能意识到用运动(方法)去改善自己的体质的重要性。维持、增强体质的方法的教授与学习。要以此为前提。

最后,想补充的是“身体教育”(‘Bodyeducation’)的最终确立。需要“身体论”,“身体知”,研究在我国体育研究领域的进展。即,必须把身体理解为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有感觉感知的。甚至只有理解为作为精神的身体时,“身体教育”才能成立,只有承认身体(运动)是认识的主体,并且是认识的方法时,“身体教育”才能成立;而最终必须依靠身体(感性)的复权。

参考文献:

[1]张洪潭。技术健身教学论[m].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李寿荣。倡行真义体育:林笑峰先生访谈录[J].体育学刊。2007.(1)。

对体育运动的理解篇6

摘要为了探究运动制度化与体育参与角色体验之间的关系,本文从角色社会化发展的一般理论模型出发,以互动理论为视角初步探析运动制度化―体育参与角色体验的理论模型。并且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三个领域入手,分析不同形式的制度化运动和体育参与角色体验的关系。研究发现,运动制度化与体育参与角色体验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向相关关系,但是其中三个领域各自的制度化与角色体验关系以及对其他领域的影响却各不相同。

关键词制度化运动角色体验互动理论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

人们的体育参与行为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来自于组织的形式。制度化的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人们的体育参与,从而促进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角色体验,而良好的角色体验又将直接影响于人们的运动参与,进而促进体育运动的制度化发展。探析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理论上阐明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在实践中通过对理论模型的运用和完善,促进体育运动的制度化发展和人的运动参与。

一、“运动制度化”与“角色体验”

“运动制度化”是建立在“制度化”概念之上的一种形式,而“角色体验”则是社会学中的术语,体现在社会化的过程之中。因此,辨析二者的概念必须建立在对“制度化”的理解和对体育社会化的解读之上。

不同的学术派别对于“制度化”的理解各不相同,对于它的阐释也莫衷一是。其中最为普遍接受的莫过于美国社会学家伯格的解释,他从过程论的角度把制度的生成和发展理解成为一个“习惯化――制度化――合法化――社会化”的过程[1]。他认为,制度来源于习惯得的定型化,因此在制度形成的初始阶段,外化对于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正是人们的自己习惯的形成中运用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习惯日渐常规化,才最终使得客观的制度得以建立。而客观的制度一旦建立,无论对于参与制度构建的人还是制度范围内的其他人士,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现在对制度化的理解即是一种行为或组织形式随着时空的发展,组建常规化和模式化的过程。

角色体验属于社会化范围内的现象,因此要理解角色体验首先要规范其所属情境下的社会化的涵义。我国很多学者对于社会化的理解一般是建立在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上的解读,认为社会化是人由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并适应社会的一种过程。但是随着社会学的发展和不同流派的兴起,人们对社会化也产生了新的认识。西方的一些学者开始结合互动理论和批判理论来重新审视社会化的涵义。他们意识到社会化已经不是一个单向的人适应社会的过程,而是一个人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同时对社会产生作用力,进而影响社会发展的双向互动过程[2]。因此,这种语境下体育运动的角色体验也不是一个体育运动作用于人的单向过程,而是一个人通过参与体育运动的角色选择和重塑,进而让所选择的相应角色作用于自己的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双向过程。

二、运动制度化与体育参与角色体验的关系模型

作为体育运动参与的特殊行为,运动的制度化和角色体验形成并发展于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双向作用过程之中,因此对于制度化运动和参与者角色体验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对于促进体育运动的制度化发展和参与者的角色体验有积极的意义。

(一)角色体验理论发展的一般模型

在社会系统中,角色体验的一般模式往往是用一种因果链的结构来表示,具有代表性的是凯尼恩和麦克弗森的模型(图1)。他们认为角色体验理论一般模型研究在各种相互关联的组织系统内进行的一系列角色体验的过程和相关的作用机理。并且强调如果传统的组织机构内的逻辑关系较为稳固并继续发挥作用,那这种组织系统就有可能成为消除制度的有力推手,同时在阐释社会系统中的角色发展过程时,也能以较少的变量来说明问题。

(二)运动制度化-体育参与角色体验关系模型的构建

制度化的体系和过程往往是组织系统作用于个人的最大特征,因此探索运动制度化与角色体验的互动关系就要研究角色体验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往往是通过变量之间关系模型的搭建来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形成较为成熟的结构方程模型。凯尼恩和麦克弗森曾经通过研究建立了体育运动过程中角色体验的一般理论模型(图2)来解释体育运动参与中影响角色体验的变量。

在这个模型中,个人属性和角色体验状况都是作为一种参与者主观属性的因素存在,重要他者(有时也称第三变量)则是主观因素之外的影响变量。可惜的是,凯尼恩和麦克弗森在这一模型中提出了重要他者这一概念,却未对这一概念所谓何指进行说明。本文正是在这种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目前对体育运动的种类划分,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三个方面来分别探索不同体育运动领域制度化的发展和相应角色体验的重要他者的作用机制,并初步构建了运动制度化-体育参与角色体验的理论模型(图3)。

现在一般将体育划分为四大领域,即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之所以选择其中的三个方面来作为本文讨论的出发点,主要判断标准主要是现在体育运动的开展形式主要是以除体育产业之外的三个领域来呈现。因此,我们也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讨论分析运动制度化与运动中的角色体验的作用机制和互动关系。

1.制度化的学校体育中的角色体验

学校体育无论是在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还是促进个人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终身体育思想和运动休闲理念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学校体育正是这一趋势的有力推动者。法国著名教育家顾拜旦先生在复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初就提出了两个重要的理念――“所有人的体育”和“教育的体育”。在这个理念基础之上,现代学校体育被赋予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理念、推动大众体育发展、为竞技体育夯实基础的历史使命。事实上,现在不少国家的学校体育已经成为推动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重要根据地,如日本的学校体育在大众体育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国的很多竞技体育运动员都是来自大学体育联盟。

学校体育的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是具有制度化的保障。有人曾经对学生体育参与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了影响学生体育参与的一系列因素,并且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也错综复杂。积极的学校体育参与通过学生在认知、情感、行动等方面体育进入的扩大来实现,这种体育进入在时间、努力、投入等方面的程度则受来自于内在和外在诸多因素的制约。促使这些因素发挥积极的作用正是运动制度化的作用关键,比如内在和外在的满足、社会归属感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制度化的外在机制。而促进主体积极地回避处罚,也正需要完善的制度化的处罚机制。因此,制度化的学校体育运动就成为调节和控制这些因素的重要途径,最终通过学校体育活动的积极参与来实现学校体育积极的角色体验。另一方面,积极的学校体育角色体验也会通过行动、情感、认知等因素的作用来促进人们积极的体育参与,因而促进学校体育制度化的发展,进而带动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等相关领域的发展。

2.制度化的大众体育中的角色体验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已有六个省市体育产业增加值超过100亿元,包括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而这六个省市的体育人口数量和群众体育开展状况也是位居全国前列。依照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国民对于体育、文化等的需求就开始明显增加。也就是说,当人们对大众体育参与能有一个比较好的角色体验时才会产生长期从事此项活动的动力,最终形成制度化的开展。

大众体育中不仅包含一般的群众体育参与的角色体验,亦有一部分作为高水平竞技运动的角色体验,这就是大众体育中的竞技成分。大众体育中的角色体验促进竞技运动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大众体育作为竞技体育发展基础的功能,与学校体育的联系则是体现在其作为学校体育延伸的后续关联性上。因此,大众体育的制度化发展不仅是促进大众体育参与角色体验的重要组织保障,同时也是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得以发展的社会基础。因为制度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相关组织制度的保障,更需要社会成员的理解和认可[3]。尤其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制度推进,不仅需要形式上的规范,也需要文化价值的认同和社会力量的支持。

3.制度化的竞技体育中的角色体验

在我国以往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竞技体育相比较于其他体育形式更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这和竞技体育自身的制度化程度较高不无关系。但是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优势项目饱和,难点项目难以突破等。在“十二五”期间,竞技体育不仅肩负着争夺奖牌、为国争光的光荣使命,同时还要对“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竞技体育还需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制度化的发展。但是由于竞技体育自身的要求的技术高端性,因此它所提供的只能是自身的专业化角色体验,但是这种体验却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他体育领域产生作用。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现代竞技体育的形式越来越多样,这也使它能够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阶层的体育参与需求。但是在竞技体育的发展中也出现了体育伦理与功利需求的冲突,产生了一些发展难题。当然,这种难题也是源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道德体系的完善程度。因此,竞技体育需要重新回归教育思考自身存在的价值,以及它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通过自身价值体系的完善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教育手段。正如国外一些学者所理解,竞技体育对于学生来说应当成为一所增强体质、塑造性格、培养公平竞争精神的学校。我们也当意识到,竞技体育能够得以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中人们对它价值理念和职业诉求的重新审视。

三、结语

体育运动的制度化与体育参与的角色体验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正向相关关系,在学校体育、大众体育以及竞技体育之间都有不同的关联形式。制度化的学校体育中提供了一部分竞技体育以及自身的角色体验,同时这种角色体验对三个领域的制度化发展都有不同形式的促进作用;制度化的大众体育提供的是一部分竞技体育以及自身的角色体验,这种角色体验亦对三领域都的制度化发展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三个领域中,竞技体育是制度化水平最高的领域,但也因其高端性使其只能提供来自于自身的角色体验,但是这种角色体验却是对三个领域的制度化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康永久.教育制度化:概念的厘定[J].当代教育论坛.2002(9):23-25.

对体育运动的理解篇7

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之中,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的问题,由于课程本身教学难度的问题,我们在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很多难以让学生理解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以往是采取重复和复习的方式来进行的。教师一般会进行反复讲解,在学生产生问题以后也会重复处理等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一些不同的方式来进行重点和难点的教学。例如,在教学篮球的时候,由于教师本身不是篮球专业毕业的,对于篮球的理解和一些动作、技术的掌握都有限,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准备,通过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文献,收集一些文字、视频、声像素材等等,再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处理,并制作了Flas和ppt课件,在教学开始之前先让学生观看了这些收集的视频、图片等资料,然后又通过学生在实际教学课之中去打篮球,让学生试着去感受篮球的一些基本动作和技术,也因此发现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例如,篮球的控球、运球、带球快跑、跑中急停以及投篮技术等学生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当然这也是由于学生本身的身体力量和高度的发育还没有达到篮球运动的要求,因此,在实践课中教师又将原本大小的篮球换成了小篮球,让学生试着去回忆视频教学中的一些动作,以及教师的演示动作去进行学习。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重难点的辅导教学,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地尝试,更多地去实践。

2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视野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应该符合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需要,这就说明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身体、心理的发展为依据,在良好地实施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开阔自身的视野,提高对体育运动的认识。第一,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去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良好的理论认识。学生学习体育,也可以从理论上去了解体育,包括体育的发展历史,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及产生的根源,体育运动赛事,体育运动对人们的作用等,通过丰富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第二,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体育赛事和一些重大的体育竞技项目的比赛来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去观看“世界杯”“n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奥林匹克运动会”等来丰富学生对于运动的认识,让学生感受竞技体育的魅力,扩大学生的视野。第三,我们在教学中还可以以一些新式的体育运动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展示世界各地的人们对体育锻炼以及健康生活的爱好。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同时,各式各样的文化都得到了更新,体育运动亦是如此。在现今的一些新兴体育活动中,以攀岩、跳伞、跑酷等体育活动为代表,展示了世界各地的人们的体育运动风采和对体育锻炼的执着。教师通过展示人们进行的攀岩、跳伞、跑酷等相关的视频内容,可以丰富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

3结语

对体育运动的理解篇8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处方;培训教学

onthetrainingofexerciseprescriptionforSocialSportsinstructors

wUYan-bing

(Collegeofphysicaleducation,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Henan450044)

【abstract】exerciseprescription,asasubjectofcomprehensiveappliedscience,ismainlyusedforguidanceofrecoveryexerciseandhealth-building,andisanimportantpartofthetrainingofsocialsportsinstructors.thisessaymakesasurveyoftheexerciseprescriptiontrainingforsocialsportsinstructorsanddiscussesthetrainingobject,teachingstaff,teachingcontentsandassessmenttogivestrongsupportforimprovingqualityoftrainingteachingandpromotingtheabilityofsocialsportsinstructors.

【Keywords】socialsportsinstructors,exerciseprescription,training

1研究目的

群众体育薄弱是制约我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最大障碍,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保障〔1〕。国务院在2009年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条例》明确规定“国家加强社会体育指导人员队伍建设,对全民健身活动进行科学指导”,从法规和制度层面指明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建设的重要性。运动处方培训教学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重要基础内容。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锻炼,缓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富贵病”、“现代病”症状,指导人们科学健身的重要手段;是我国全面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目标,更好发挥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重要作用的具体措施。但在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处方培训教学中,当前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2〕,和面对大学生的教学有着本质区别,尚未形成一套规范、完整的体系。它的建立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走向规范化。笔者在几年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运动处方教学中,结合当前社会指导员培训对象的现状,对培训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撰写此文,目的在于为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技能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对象、方式、内容、时数及考核为研究对象。数据来自河南省体育局及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心。数据包括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学历、专业、职务等级等,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培训对象专业基础知识薄弱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200名一级和部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年龄在50~70岁的118人,占59.0%;40~50岁的39人,占19.5%;30~40岁的35人,占17.5%。学历水平上,大专以上75人,占37.5%;高中中专占52.4%;初中及以下占10.1%。但从第一学历上看,大专以上仅为14人,占总数7.0%。专业上,体育教师、教练员、运动员等体育专业技术人员人数所占比例为22.1%。

从以上结果可见,河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体的学历层次较低,体育基础知识薄弱,经过体育专业教育或医学教育的人数并不多。因而在对以运动人体科学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运动处方课程教学中,学员们理解起来显得很吃力,难于消化和深刻理解。由于没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做支撑,许多学员对运动处方的许多重要理论知识接受比较困难,学习效果较差。如果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对象的选拔中,鼓励体育教师、教练、体育专业毕业生或医务工作者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3.2运动处方培训师资配备不尽合理

同许多体育新学科的创建一样,《运动处方》是由体育和医学两大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而产生的一门边沿学科,它源于康复医学,后被广泛应用于健身锻炼。其创建的意义在于指导患者或体育锻炼者进行科学运动,以达到康复和预防健身的目的〔3〕。接受培训学习该门课程的学员应具备一定的运动解剖生理知识、运动生化知识、营养学知识等作为课程的学习基础。运动处方的制订一般遵循以下流程:健康检查、体适能测试,由此确定运动处方的健身目的,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制订运动处方后指导执行运动处方,通过监督执行情况,进而定期调整运动处方〔4〕。由此可见,运动处方本质上涵盖了两大学科的内容:体育与医学。那么,针对这样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学员基础又比较薄弱的现实,在社会体育指导员授课教师的配备上如果打破传统的一门课程由单一专业教师进行授课的传统,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运动处方课程培训教学的主讲教师多数为体育教师,少数为运动医学、运动人体科学教师。两者比较而言,前者所受的专业教育以竞技运动教育为主,未系统学习过医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缺乏传授与开据合理运动处方的能力;后者受过系统医学知识和基本体育运动知识的专业教育,具有良好的对运动处方的把握及传授能力。但在讲授利用何种运动方式去提高耐力、力量和柔韧性时,体育教师的专长就体现了出来。笔者建议: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学中,运动处方的培训教学由两个专业的教师共同授课,以运动医学、运动人体科学教师主讲,体育教师对运动技术动作部分内容进行辅助讲授。体育专业以及与医学相近专业的教师相互配备,取长补短,共同讲授运动处方课程,应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3运动处方教学体系尚待完善

为了了解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培训内容方面的要求,笔者对其进行了题为“您认为自己最需要在哪些方面得到培训提高”的调查。结果表明,他们最需要得到培训提高的方面因人而异,但归纳起来依次为科学健身的理论及医疗保健常识(运动处方内容);具体运动项目的技术方法;组织管理、宣传鼓动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由此可见运动处方培训教学的重要与迫切所在。

3.3.1培训教材亟待改革

目前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大纲所规定的运动处方内容主要以理论课为主,并且没有专门的教材,而是与“政策法规”等知识合在一起。尽管部级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运动处方培训内容增加了内容,提高了难度,但很多内容重复,而且有些内容理论性过强,缺乏一定的实践性。调查中,81.8%的学员赞成培训内容减少理论内容,增加实践环节教学的内容,有5.1%的学员认为无所谓,只有13.8%的学员认同日前的培训内容,但要求提高实践性,而认同的学员多以体育系统的和教师为主。由此可见,这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增加技能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初衷是相悖的。目前的大纲和培训教材已出版5年以上,虽然确定了分级培训内容,尽量避免各级培训在内容上的重复,但是还是存在着部分内容理论性过强,对培训对象的文化程度和内容实用性的考虑还欠实际,难以满足当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知识与技能的需求。

同时运动处方又是内容繁多且逻辑性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但目前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运动处方培训学时较少,一般只安排8学时。在安排教学内容前,教师要深入钻研培训教学大纲,反复推敲培训教材的内容,在课堂讲授时做到深入浅出、突出重点。在各级培训教材中,一般都以耐力运动处方这一部分作为培训的重点。原因是,耐力运动处方以提高心肺耐力作为锻炼目标,而心肺耐力素质是健康体适能各素质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人体健康水平或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在各种类型的运动处方中,耐力运动处方应用最为广泛,它可用于健身、预防、治疗和康复四个领域。同时在不同等级社会指导员培训中,运动处方的内容既有重复,又按培训等级有不同程度的深入和扩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利用有限学时,根据培训对象的专业以及等级特点,删繁就简,把握重点,分清层次,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和培训效果。

3.3.2与学员沟通欠缺,教学方式单一

调查显示,全国的各期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由于学时所限,为传达给学生更多的信息,培训的内容多以介绍讲解为主。课堂上教师讲授过多,给学员思考讨论及实践的时间不多,较难适应学员各方面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与学员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和了解,不能很好地把握学员的知识需求情况与学员对目前知识的掌握程度。培训基地对参加培训的学员往往缺乏前期了解,这样培训教师也无法了解学员的一般情况,就会出现一些培训内容安排脱离实际,对实践指导意义不强的现象。就如学员的年龄及学历情况,基本都是授课教师在课堂上才见到头发花白者比比皆是,提笔忘字者亦不少见。这种情况下的理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就尤显出在面对授课对象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提前了解学员的必要性。

3.3.3现代化教学手段未能充分利用

为了使运动处方教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学中应多引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年龄较大的培训教师教学中采用的多媒体教学,多数还是简单的幻灯片形式,并没有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的形象生动、信息含量大特点。目前,仅有上海体育学院陆大江教授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处方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实用迅捷,具有媒体融合性、交互智能性和信息扩张性等多种特点,有效改善了培训教学中既抽象又繁多的理论内容的学习困难,具有其它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如台阶试验、体重指数计算等理论内容,通过多媒体示教短片及动态计算公式的展现,直观易懂,深受学员及培训教师的喜爱。我们每一位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师应该加强学习多媒体技术,并联系实际进行优化组合,做到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地授课。

3.3.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少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运动处方的目的是为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够根据指导对象的具体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简而言之,运动处方就是一个运动计划,目的是通过体育运动的手段来实现康复和健身。运动处方是理论,指导体育运动的实践,理论和实践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因此,运动处方课程除了理论讲授外,还应有足够的运动实践。在培训教材介绍的运动处方中,除了有理论知识外,还包含与运动实践密切关联的具体练习内容。这部分运动实践的内容应由体育专业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在体育场馆进行实训教学,有条件者可到健身馆进行实训教学。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运动实践联系,提高对理论内容学习效果。同时对于广大来自社会各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而言,因其运动训练知识基础较差,课程中运动实践内容的实训教学便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中学员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也能得到促进和发展,为其在日常工作中指导群众健身,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提供科学的依据。

3.4评价体系有待完备

3.4.1理论考试评价流于形式

理论考试是教学成果的检查手段之一,反映基本的、重点的理论和技能知识。理论考试评价主要考核学员对运动处方课程理论知识的综合掌握程度。按照目前的培训大纲要求,各级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学习结束时的考核均采取闭卷考试,这样难免出现一些死记硬背的题目,意义不大。调查中我们发现,86.6%的学员认为应采取以考察能力和实际应用内容为主的开卷考试。从培训时间上来看,按照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的要求,部级、一级的授课时数分别为8和6学时,二、三级为4学时。但在实践中,除了部级能基本保证教学时数外,其他级别的时间均无法保证,流于形式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导致目前的考核体系尚不能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3.4.2实践能力评价欠缺

实践能力评价是检验和提高学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在目前的培训考核中,由于实际所限尚未开展。笔者认为,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实践考核是非常必要的。实践考核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评价:体适能的测定与评价;耐力、力量和柔韧性的练习力法;针对学员自己在生活中的指导对象制订运动处方。其中,前两项评价考核安排在相关内容讲授完毕后进行,注意评价学员对理论知识进行操作、运用的能力;第三项评价内容则安排在运动处方培训教学讲授完毕后进行,这项内容也是该门课程教学质量好坏的主要评价内容。在对学员进行制订运动处力能力的考核评价时,注意评价学员与处方对象的沟通交流情况,观察学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变能力,评价学员对所学知识的重新整合、融汇贯通踪合运用的能力。

3.5缺乏长期有效的反馈学习途径

目前,在我国大规模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主要的财力、物力、人力都投放到了短期的培训教学中。培训教师与学员间仅限于课堂上短暂的交流与沟通,培训结束学员们即各奔东西。而培训后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实践指导活动中对于运动处方制定过程中出现的疑难困惑之处无人指导,由于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对于运动处方的修改调整难于把握。此时社会体育指导员迫切需要专业教师的答疑解惑和指导,但缺乏有效地反馈途径。目前国内仅个别地区建立了远程培训网络,通过学习论坛、电子邮件、辅导栏等进行疑难问题解答和指导〔5〕。因此,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反馈学习平台,应是促进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执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4结论与建议

(1)运动处方培训对象的专业基础知识较薄弱,难于理解运动处方培训教学理论内容。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选拔体系,建立促进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定运动处方能力的途径。

(2)运动处方培训师资配备不尽合理,应以运动医学运动人体科学或前两者相近专业的教师主讲,体育教师辅助授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运动处方教学体系尚待完善。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和方法,加速更新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处方培训内容的速度;目前的培训时数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应增加教学时数;构建以学员为主体,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模式;目前现代化教学手段未能充分利用,应加强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应用水平;应加强实践学习。

(4)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理论考试评价流于形式,实践能力评价欠缺。应在全国各地设立社会体育指导员鉴定站,对培训质量进行考核和评定。

(5)缺乏长期有效的学习反馈途径,应加快建立远程网络教学模式,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长期指导。

参考文献

〔1〕唐娟,曹富国.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模式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43(2):14-20.

〔2〕谢卫,魏亚妮,刘青.后奥运时期我国全国健身服务供给方式变革的动因、阻力及方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9:57-58.

〔3〕王怡.运动处方与大众健身科学化〔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20:36-37.

对体育运动的理解篇9

关键字:物理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应用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与科学的不断发展,体育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其他社会学科的联系日益紧密。2003年人教版《物理》教材指出: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在中学体育教学及业余运动训练中引用物理知识进行参与教学和训练会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素质,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目标的实现

中学生处在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中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及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物理知识贯穿到体育教学和业余训练中,通过对一些表面现象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认清问题,并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两个学生比赛后抛铅球,一个力气大,另一个力气小,但力气大的却输给了力气小的。这时,我们就需要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力气大只是铅球抛得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不是绝对因素,因为还要受到后抛铅球技术、自身身高等因素的影响。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排除思想压力,从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体康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

简单讲述和教授体育运动技术,教师讲得比较枯燥,学生学得也比较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中学生处在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年龄阶段,善于探索、勇于探索是他们的长处。体育教师在教学与训练中应当挖掘并发挥他们的优点,积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物理知识贯穿于体育运动技术学习和练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技术原理、练习技术的同时,很好地应用物理知识对运动技术进行分析,从而收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原地推铅球“出手角度”这一重要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斜上抛”的力学原理对其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更直观、更理性地学习和掌握。如图:

铅球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通过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学生能够明白铅球的水平位移计算公式为:

s=v2sinθcosθ/g

s取决于出手速度v和出手角度θ,当v一定时,θ就决定了s的大小。根据三角函数和极值原理,当sinθ=cosθ时,s有最大值,此时,θ取45°角。所以在理论上讲,当出手角度是45度,铅球推得最远。但是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实际中39°是最适宜的角度。

三、结合解剖、生理、化学等学科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在刚开始进行锻炼时,绝大多数人会感到全身或局部酸痛,这时体育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讲明白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没有必要紧张更不要轻言放弃,要鼓励学生坚持锻炼、持之以恒,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挑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其次,教师要给学生讲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物理、生理、解剖、化学等学科的知识来给学生讲解分析,使学生从原理上弄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例如:教师要讲解进行正握哑铃屈臂练习时大臂肌肉产生酸痛的原因,可以尝试按下面的步骤进行讲解。

1、给学生一个生理解剖模型,使学生先弄明白正握哑铃屈臂的运动原理。

2、请学生思考并用物理知识解释正握哑铃屈臂的工作原理:

正握哑铃屈臂练习时,小臂以肘关节为轴组成杠杆,l1为阻力臂,l2为动力臂,练习时遵循杠杆原理,肱二头肌肌肉收缩,给小臂动力,克服哑铃的重量产生的阻力做功。根据功能转化原理,大臂肌肉收缩做功必定消耗能量,能量从哪里来的呢?

3、运用生化原理讲解能量的来源:肌肉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两个部分:有氧代谢产生的能量与无氧代谢产生的能量。无氧代谢供能消耗的主要是人体内储存的三磷酸腺苷(atp),人体内储存的atp数量是有限的,在短时间内很难发生变化,当肌肉运动将人体内储存的atp消耗完后,便完全靠有氧代谢供能。有氧代谢功能消耗的主要是人体内的脂肪,化学反应式为:

脂肪+氧气能量+乳酸

4、脂肪分解产生的乳酸在肌肉纤维间堆积,人体便会感到肌肉酸痛。如果继续坚持锻炼,乳酸会继续分解氧化:

乳酸+氧气水+二氧化碳+热量

当肌肉纤维间的乳酸浓度降到一定值时,人体就会不再感觉到酸痛了。

四、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讲解,促进学生明确并逐步建立正确的动作定型

通过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讲解技术动作,促进学生对于技术动作的理性认识,并反作用于感性认识,增强其神经支配肌体的能力,有效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练习的效果,使学生明确技术方法,通过积极的练习,逐步建立并巩固正确的动作定型。

例如:在讲解“后蹬跑”由“充分蹬直”到“充分蹬伸”的发展变化时,教师就可以运用物理知识进行讲解。

1、使学生明确“充分蹬伸”与“充分蹬直”的区别与联系。所谓联系就是指二者都要求“蹬”。所谓区别是“伸”与“直”的区别,“蹬伸”就是不一定要求一定要蹬直,而是要求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和技术允许范围内尽力去蹬,伸的程度因人而宜,允许“屈蹬”。蹬直则要求一定要蹬直,大小腿夹角要接近180°,忽视了人的区别以及场地、技术的影响。

2、抛开人的因素影响,运用力学原理分析后蹬跑。

(1)充分蹬直的力学原理分析。人体在往前跑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后蹬时地面给人体的反作用力及人体自身摆臂与摆动腿向前摆动所产生的作用力来实现位移速度。

后蹬时地面给人体的反作用力f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对人体的前移产生作用:f1=fsinα;f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使人体在跑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腾空:f2=fcosα。

(2)充分蹬伸时的力学原理分析。后蹬使地面给人体的反作用力f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对人体的前移产生作用:f1=fsinβ;f在竖直方向上的分力使人体在跑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腾空:f2=fcosβ。跑动过程中,当人蹬地的力量f=f时,如果β小于α,则屈蹬时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f1=fsinβ大于直蹬时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力f1=fsinα,也就是说屈蹬时在水平方向上给人体的作用更大。在竖直方向上,f2=fcosβ小于f2=fcosα,但是由于塑胶跑道给人体向上的弹力较大,所以可以弥补屈蹬时重心较低的缺陷。

五、总结

综上所述,在体康课的教学和运动员的业余训练中很好地运用物理知识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素质,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目标的实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结合解剖、生理、化学等学科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分析讲解运动技术,促进学生明确并逐步建立正确的动作定型等诸方面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物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2]许耀球田径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0年。

[3]普通物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4]理论力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对体育运动的理解篇10

目前,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也对体育教育理论课程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要优化理论课程知识的结构,解决课程知识的重复性问题,提高课程知识的整合度和有效性。《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注重培养运动技能和体育教育教学能力。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就需要重视专业方向类课程(田径、体操、球类等)和体育教育教学技能类课程(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法等)的设置,为学生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育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需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求,统一认识和学习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实现知识和能力全面协调发展。

2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教学的现状分析

2.1理论课程内容知识存在重复性,设计缺少的层次性

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内容伴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步伐发生了相应变化。“厚基础、宽口径”目标的不适当借用以及课程设置轻视技术教学能力的倾向正在吞噬着未来体育教师的“真本事”,而各个理论的不断的臃肿化和各学科内容严重重复交叉现象则在浪费着学生的时间,消磨着同学们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3]。面临如此局面,课程内容知识的精简和审视成为必然趋势。然而,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分化或重构逐渐褪去本应该具有的话语权,部分课程内容的抽空也必然迷失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向[3]。《学校体育学》就是如此,分化或重构抽取了许多实际内容,“体育课”部分没有了,致使显得有些空洞和乏味。从《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变化可以看出,如何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和合理选择课程内容(避免课程内容知识的重复性),就成为制约体育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问题。《体育教学论》与《学校体育学》分化有着相似的过程。《体育学科教学法》从《体育教学论》分离而来,多个版本《体育教学论》都论述了体育教学方法这一部分内容,从学理上而言,这部分内容应由《体育学科教学法》详细解释和表述。理论课程内容设置的重复性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不利于课程话语权的表达;另一方面有碍于传递给学生更系统、更有效的课程知识。

2.2理论课程之间知识的衔接性不够紧密,课程整合力有待提高

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各自为政”,课程之间缺乏衔接性。理论课程知识重复性需要严格审视和精简,同时还要把握课程之间知识的衔接性,尤其是具有同类归属的课程。《体育学概论》和《体育史》两门课程都阐述了体育的概念、体育产生和发展等内容,存在重复性内容。为解决课程门类间的衔接性,需要整体把握和整合课程内容知识。《体育学概论》陈述了体育是什么和如何产生的部分,而《体育史》就应避免内容的重复性,承接描述纵向层面的体育发展特征,《体育社会学》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解释体育的社会发展影响因素和功能表现。课程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相互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课程系统内在合乎规律的体现,也是课程整合力量形成的前提条件。

2.3理论课程知识与社会实践要求相脱节,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宏观化、空洞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理论课程知识的滞后性造成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突出表现理论性太强,有些“水土不服”。调查发现,理论课程知识学习过于空泛,缺乏针对性。如中小学校体育运动会需要许多体育运动项目裁判法的知识,课堂上只讲理论会显得很枯燥,且学习效果不好,而应结合实践经验,体验学习的内容,巧妙利用错误案例加深知识理解。由于理论课程知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及时反映社会需求,需要运用实践知识去理解和巩固理论课程知识学习。

3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论课程知识体系的理论架构

3.1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内涵

课程知识的教育学属性是被纳入到教学活动过程之中的课程知识区别于处在教学活动领域之外的一般性知识经验的教育学内在规定性[4]。它是理解课程知识内涵的重要前提,明显地描述了与一般性知识的区别。课程知识可简单理解为课程内容知识。《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认为,课程知识包含两层意义,在一门课程中所教授或包含的知识(课程内容知识)和制定课程时所应用的知识(课程编制知识)[5]。研究采用第一层面的课程内容知识,即在教育过程中被选择、组织、分配和传递的供学习者的知识,包括以文本的方式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知识,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引入的知识[6]。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可理解为体育理论课程内容知识,即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被选择、组织、分配和传递的供学习者的知识,包含静态和动态两种知识类型。静态的课程内容知识有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知识;动态课程内容知识主要是教学过程中生成性知识。

3.2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形态

课程知识指的是课程内容知识,其教育性活力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过程是课程知识与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场域。课程知识可以是静态的存在状态,也能表现为动态的生成过程。在与课程环境因素互动的过程中,要重视课程知识对人生存意义建构的作用。从课程知识存在形态来看,将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形态分为教材知识、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和作为个体学习结果的课程知识[4]。教材知识是一种静态的、抽象的课程知识形态,较为关注课程知识的整合作用;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也称为教学知识,它是一种动态的、具体的课程知识形态,体现在课程知识与学习者处于对话之中。从学习者能动性的角度出发,课程知识的生成价值较为突出,“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较为明显;而作为个体学习结果的课程知识,也称为个体学习知识,它是静态的、默会的,学习结果的产生伴随着学习者的生活体验。具体见图1。

3.3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结构构成要素

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育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体育理论课程知识的研究范畴仅包括体育学科类的理论课程,不包括教育类理论课程和其它理论课程。以系统理论为研究逻辑起点,坚持人才培养目标导向,将丽水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结构。具体见图2。3.3.1宏观课程知识宏观课程知识,是“方法论”层次,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该层次描述体育的概念、产生、发展历程、运行规律和研究方法等内容,具体体现在《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知识。《体育学概论》课程知识具有通识性和基础性特点,探讨体育产生与发展、概念与本质、结构与表现形式、功能与价值等内容;《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显现体育人文价值的重要课程,重点回答体育与社会结构要素有什么关系、如何运行、体育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怎样三方面问题;《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知识重视科研方法的训练,重在解读什么是科学研究、怎样研究、如何评价等内容,对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具有方法论指导作用。3.3.2中观课程知识中观课程知识,是“分析方法”层次,紧紧把握运动技术的支撑作用(体现体育课程的自身特殊性),重在解释体育项目的运动技术原理和规律,分析运动技术的环节及各技术环节的重难点,具体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等课程知识。《运动解剖学》课程知识,主要研究人体机械运动规律及其与体育运动技术关系,具体包括人体运动的执行结构、物质代谢结构、调控结构等内容;《运动生理学》课程知识,探索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机能变化规律,以及运动技能形成和发展的生理学规律,涉及运动的能量代谢、肌肉活动、运动技能学习等内容;《运动训练学》课程知识,研究运动训练规律和有效组织训练活动行为,包括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技术能力训练、心理能力训练等内容,对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3.3.3微观课程知识微观课程知识,是“分析手段”层次,强调传递教学技能训练知识的手段与方法、技巧与策略等内容,涉及《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学科教学法》等课程知识。《学校体育学》课程知识,主要说明如何认识学校体育、如何设计与实施学校体育课程和课余体育、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三个问题,具体包括学校体育课程规范、学校课余体育、学校体育的管理与资源开发等内容;《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知识,重点回答依据怎样的体育课程原理、怎样设计与计划体育教学过程、怎样把握与理解体育教学结构及要素等问题,具体涉及体育课程原理、体育教学过程、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方法和体育教学评价等内容;《体育学科教学法》课程知识,主要解答如何选用教材、如何选用教学方法、如何运用教学资源等问题,具体包括体育教材内容、体育教学方法分类、体育教学方法选用技巧与案例、体育教学媒介等内容。

3.4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结构要素间的关系

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结构要素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结构意义的逻辑性,还是课程知识呈现的关联性。体育理论课程知识层次结构构建的意义在于给予明确的课程价值导向、多样的运动技术分析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技能训练手段,通过课程教育和课程教学的过程,促使学生学会认识世界的方法,掌握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达成体育理论课程知识的价值的实现,即人性的延续[7]。影响的关键因素在于如何培养学生乐于参与、乐于锻炼的态度和学习习惯。宏观课程知识,是“知识战略”层次,表达了体育课程知识的通识性和普适性,更多是体现一种课程理念、课程价值的引导作用,能为学生学习运动技术,培养学生参与体育兴趣提供重要条件。中观课程知识,是“知识方法”层次,凸显了运动技术在体育学科的重要地位。它对宏观和微观课程知识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会分析运动技术,掌握运动技术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增强体育兴趣,也会在教学技能学习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观课程知识,是“知识手段”层次,主要传递教学技能的手段、技巧和策略。该层面课程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宏观和中观课程知识作为前提条件,同样也有助于对其他层次课程知识的比较和理解。不能很好掌握和分析运动技术的学生,教学技能的学习就会困难很多。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三层次结构,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但在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合理对待理论课程知识与实践课程知识的关系,做到互相促进,互补共长。

4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论课程知识系统化的作用

4.1构建理论体系架构,增强课程知识系统的逻辑性

体育理论课程知识形态分类是认识和把握课程知识价值的重要依据。从教材知识方面,挖掘和整合体育素材的筛选;从教学知识方面,研究教学动态过程发展,重视发现和创造生成知识;从个体学习知识方面,分析课程知识传递源头和途径,提高传递效率。体育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知识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次结构,紧紧围绕方法论指导、运动技术分析和教学技能训练培养思路而展开,呈现出明确的目标导向和清晰的层次分类,有利于理论课程知识的整合,增强课程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4.2建立理论课程群,优化理论课程知识结构

课程间的相互联系是课程系统内在合乎规律的体现,也是课程整合力形成的必要条件。《体育学概论》是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探讨体育概念、产生和发展等内容,对其他课程学习具有宏观性和基础性的指导作用,是一种对体育知识的横向描绘;《体育史》主要梳理体育产生的历史阶段和发展特征等内容,是一种对体育知识的纵向勾勒。课程整合是课程知识促进有效传递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体育学概论》和《体育史》两门课程的整合,重点突出横向与纵向解释思路的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了解体育的总体发展历程,也有利于更深入学习体育知识提供重要方法论基础。

4.3创建学习共同体,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