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5:05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篇1

种子产业是我国的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保障,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种业科技创新及其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种企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种业的发展。科研管理机制僵化、科研分工不合理、育种研发效率低下、企业未能建立自己的研发平台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种业科技创新。

关键词:

种业;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1我国种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1.1品种单一,适应性不足

一方面是农民对于新品种需求的提高,新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但利益很少得到充分重视,研究开发机构对于新品种的形成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有效供给和现有的技术是不够的;另一方面,农业科研人员缺乏且只有少数人有兴趣开发新品种,造成了资源浪费[1]。

1.2种质资源研究薄弱

我国在筛选、创新种质,利用优良种质资源转化分析、核心种质构建及存储,物种的起源、进化二分类,扩展基因库和信息服务,提高遗传连锁图谱和Germplasm信息系统绘制的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种子行业的民营企业中,收集和利用遗传资源的研究不足;国有种子企业很少用复杂程序且缺乏相关信息的开发,难以利用国内有关资源,更不用说国际资源[2]。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企业品种的创新水平。

1.3信息传播的供给和需求脱节

总体上看,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信息系统虽尚未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网络,但可以提供农业科研和生产有效的信息服务;国际种质资源基因库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信息交换机制的研究与发展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收集、数据处理与分析[3]。具体而言,信息不充分,信息流通不畅,导致双向流动品种的供求信息缺乏,增加了信息搜索成本和创新成本,增加了决策的盲目性,提高了决策的风险。在现实中,对研究和开发、推广和应用以及发展研究品种之间的联系产生了很大影响。表现为在新品种的技术研究开发上少有人显示兴趣,及时、有效地促销或推广程度上,效率不高;销售推广机构在促销水稻时,使用RS的新品种,信息和建议不能及时反馈给开发商等等。发展新品种是促进品种技术主要的创新环节,直接决定着创新和竞争水平,用户使用新品种后,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若不能及时反馈,将带来巨大影响。从品种创新的环节中可以看出,供求信息和交换品种受阻,容易造成供需错位、创新缓慢。

2我国种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策略

2.1企业领导要提高科技创新意识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老板是创新的决策者和领导者。美国经济学家Ratan说,美国在世界农业上优越的地位,是资源知识积累的结果。这种知识体现在生产力的提高,包括生物技术、化工技术、机械技术和管理技术。中国种业的龙头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要想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企业第一领导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更新观念,充分了解科技企业发展创新的重要性,把创新作为企业进入科学技术的第一要素。企业领导人要把握科技创新,认真了解国内外种业的发展,结合实际情况、作出科学决策,选择合适的创新模式;愿意投资的企业,可在设施、资源、人力各个方面大力支持;组织创新团队,制定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的积极性[5]。

2.2加强科技创新设施建设

在中国由于种子企业起步较晚,基础设施还处于一个初步阶段,创新技术没有新的进展。种子企业应注重人才培养,狠抓养殖、种子加工,加强质量检验,并使技术创新尤其是品种创新达到新的水平。提高技术创新力度,加强品种创新的水平,完全改变原来的育种现状。狭窄的种质资源也是影响种子产业创新品种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企业必须拓宽种质资源的渠道,加大对资源的收集、研究和利用。加强网络建设,科学和技术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及时了解最新形成的技术,拓宽新视野思路[6]。

2.3提高产品质量

种子质量是种子企业的品牌形象,是企业效益的符号。因此,应提前通过引入地方品种选育的职业,树立质量意识。制定和实施质量管理措施,确保种子播种、管理、收获、运输、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不出问题,确保一流的质量。根据农村市场的特点,通过各种通俗易懂的宣传策划形式提高宣传力度。做好服务工作,及时调查,及时解决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其得到相应的改进。

参考文献:

[1]侯军岐,权菊娥,侯丽媛.国际种业公司案例分析及对我国种业发展启示[J].中国种业,2015(11):6-10.

[2]中国种子协会赴美考察团.关于美国农作物种业的考察报告[J].中国种业,2012(2):3-5.

[3]高雁,邓爱科.先锋良种国际有限公司在中国知识产权策略研究[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3):14-17.

[4]陈佳.孟山都———构建“种子+农药”为核心的农业综合服务平台[R].长江证券,2015.

[5]卢良恕,孙君茂.抓住机遇实现种子产业跨越式发展[J].作物杂志,2015(1):1-3.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篇2

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背景

发展基础。一是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内生动力不够强劲。2015年,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1800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拥有研发人员70万人;专利申请总量在全国率先超过300万件。但是,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2.55%,即使苏南也只有2.8%,远低于北京的6%、上海的3.7%;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1%,远低于国际经验的5%~10%;全省国际pCt专利申请量不及华为或中兴一家企业。二是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第三产业比重超过4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超过88%。同时,传统产业仍占制造业六成份额,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仅占两成左右;工业增加值率22.3%,低于全国24.5%的平均水平,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对外技术依存度约为60%,高于全国50%的比例。三是载体平台逐步完善,成果转化相对滞后。国家高新区数量居全国第一,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布局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无锡微纳传感网等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36家,占全国认定数的18.5%;技术市场工作体系网络覆盖全省,拥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45家。同时,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现象仍比较明显,知识产权市场转化率只有3%;去年实现技术交易总额达723.5亿元,与上海市大体相当,但技术交易额占GDp的比重仅为1.03%,远低于上海的2.83%。四是创新环境明显优化,服务体系还需健全。中关村“6+4”政策加快落实,苏州工业园区成为全国首个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常熟全国县域科技体制改革等试点扎实推进;建有各类创新创业载体1800家左右;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全覆盖。同时,科技金融存在资金供需结构失衡、服务管理内容零散、市场体系建设缓慢等问题。2015年,全省创新投资管理资金规模超过2000亿元,而北京天使投资和VC/pe投资额高达5255亿元。

面临形势。一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均把创新体系建设作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例如,美国硅谷地区借力斯坦福大学建立的开放式创新体系,中国台湾新竹地区由工研院衍生而成的区域创新体系等,均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甚至产业革命的主要源头。上海提出要推动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浙江提出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布局,广东提出加快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未来,拥有较为完备的创新体系是避免产业发展空心化、参与并引领国际竞争的基本条件之一。二是国家发展战略对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以高效率的创新体系支撑高水平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建设高效协同国家创新体系,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江苏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节点,必须充分认识到建好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意义。三是“一中心”、“一基地”建设需要有健全的创新体系作为支撑。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一中心”、“一基地”的意见指出,要构建创新水平与国际同步、研发活动与国际融合、体制机制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融合,既是对已有创新资源、创新成果的联通整合,也是融合放大科研、产业、资本等发展资源优势,促进全链式对接、提高“一中心”、“一基地”建设成效的关键支撑。

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分析

两个基本功能。一是创新产业化。体系内各主体分工更加明确,之间的连接通道也更为顺畅,能够将研发活动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为持续创新活动提供必要激励。二是产业科技化。健全的创新体系可以让企业较低的成本、较高的效率接触和应用到行业先进技术,促进产业融合裂变。

三个战略定位。一是开放创新的连接网。整合科教资源优势与开放水平高的优势,发挥体系中各个主体要素、功能要素、环境要素对促进创新、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重要作用,编织开放创新能力提升的动力通道网络。二是提质增效的助推器。在夯实创新基础架构的基础上,提升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识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三是体系建设的排头兵。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框架内,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新路子、新方法,实现沿海外向型经济地区的创新突围。

目标原则。根据“一中心”、“一基地”建设规划,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水平与国际同步、研发活动与国际融合、体制机制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关键是处理好三个方面关系:一是技术创新与体制改革的协同。技术创新和体制改革分别对降低生产成本、交易成本具有重要作用,科技体制也需要不断加以完善以适应技术创新活动的需要。二是技术新体系与产业新体系的协同。一种新的技术和产品可能会创造出一个新的产业,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也会刺激技术创新的持续发生,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三是构筑创新高地与优化创新空间布局的协同。江苏产业同质化趋向比较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面面俱到”过多而“重点突破”不足。应注重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在引导各地做强优势产业的同时,促进省域发展均衡水平的不断提升。

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思路

紧扣四个环节。一是技术研发环节。技术研发是创新的基础,密集的技术研发行为对创新的持续发生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企业是技术研发与创新活动的主体,高校与科研机构通过与企业进行联合技术研发,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突破技术难关。二是应用孵化环节。应用孵化是新技术能否实现产业化、商品化的关键环节,在产业科技创新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实践中大多通过建设孵化器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是成果推广环节。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是科技创新活动的最终归属,也是检验科技创新项目成败的标准。高校和科研机构需要与企业合作,让更懂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人来运用和推广这些科技成果。四是管理服务环节。管理服务的主体是政府,目的是以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为目标,功能是发挥政府在配置创新资源以及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市场环境。

做强三种力量。第一种是市场拉力。市场是决定创新资源配置的主要力量,促进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市场拉力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无论是研发型企业、生产型企业或研工贸一体化企业,都天然地以追求利润为己任,想方设法通过市场来变现创意、创新、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二是科技人员和企业家的个人追求。持续推出创新型研究成果、打造百年企业是大量专职研发人员和企业家的精神追求,这种信念支撑和引领着创新资源根据价值最大化的原则进行动态配置。三是科技型产业发展规律。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型营销模式,很多科技型企业已经摆脱了传统企业缓慢成长的发展模式,走上了指数型增长路径。第二种是行政推力。虽然不同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方式存在差异,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均对科技战略高度重视。一是对基础性研究的支持。基础性学科领域因创新难度大、产业化周期长,获得直接来自市场的关注和支持相对不足,政府性支持起到基础作用。二是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传统产业转型期经济、社会、政治问题交织影响,完全依靠市场难以解决,需要政府加以统筹和引导。三是对技术与产业融合的支持。技术与产业的对接存在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等障碍,交易成本十分巨大,需要政府以建立公共技术平台、产学研对接平台、企业信息库等方式降低社会成本。第三种是综合保障力。综合保障力的施加主体也是政府,但与行政推力不同的是其重点在于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是一种间接作用于产业科技创新却十分重要的力量。一是破除不合理的市场壁垒。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均在着力消除行业垄断、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以此激励创新,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二是保护和用好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因存在明显的外部性,无法完全依靠市场来完成交易,需要政府发挥调节、监管、管理和服务职能。三是做强金融和人才支撑。政府可以通过财政直补、拓展银行产品创新空间、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等方式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题,政府实施的相关人才战略也具有引领性和公益性。

现代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策建议

健全市场导向的技术研发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资源的作用。一是加大创新型企业引进和培育力度。落实激励创新的相关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推动优惠政策适当向创新型企业倾斜,强化创新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以及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二是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在骨干企业的布局建设,支持企业研发机构提升创新能力。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提高带动和引领产业发展的能力。各地应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强一到两个产业的创新中心。三是健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产学研项目,从课题立项到研发过程及最终鉴定,应多征求和听取相关企业技术专家的意见,减少“学术思维”,重点扶植能够转化的、应用性科研课题的立项。鼓励高校与有能力的企业携手组建股份制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企业之间、同行或者跨行业之间开展项目合作,形成产业创新联盟。

构建开放高端的知识创新体系。拓展与国内外科技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大力汇聚海内外优质创新资源,把江苏打造成产业科技创新知识的源泉之一。一是对接全球科技资源。把开放创新作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内容,提高“引进来”对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推动企业“走出去”用好各类创新要素。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注重借鉴各国经验,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创新成果和创新效益。二是建好重大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加大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力度,加强评价考核,发挥好“合同科研”模式的作用。加强技术研发平台与高校院所的交流与合作,通过重大项目合作、科技领军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让等方式,提高研发资源利用成效。三是汇聚高端创新人才。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政策,把人才家底转化成现实的创新优势,加快形成人才引领的优势特色,强化人才的核心支撑作用。

建立便捷高效的成果转化体系。树立品牌意识,重点打造一批骨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一是整合优化科技服务资源。分类支持技术产权交易、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项目咨询、专利资产评估、知识产权服务等科技服务机构,打造科技服务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推进科技计划管理制度改革,加强科技服务行业规范管理。二是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更好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苏)基地等高层次服务机构在知识产权鉴定、评估、交易、维权等方面的作用,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化服务平台,探索建设网上知识产权市场和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市场网络。推动技术标准战略和专利战略相互融合,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标准。三是加速孵化器和产业联盟建设。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培育、加速中小创新型企业成长的作用,提高孵化器聚焦程度。加强各类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各个区域创新的协同,建立健全新型协同创新机制,着力推动分散式创新向系统性创新转变。

打造融合发展的科技金融体系。推进科技型企业成长过程融资全覆盖,实现从种子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全方位服务,切实发挥科技金融对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创新驱动的催化作用。一是发展创业投资,加大种子期企业定向支持力度。用市场化的办法引导各支母基金重点支持种子期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引路、催化、放大功能和组合投资优势,形成母基金联合社会资本投资的层级体系。二是实施联动创新,满足成长期企业融资增长需求。鼓励银行创新债券融资模式,积极开展以股权投资为基础的“创投+担保+信贷”融资。推动银行与信托、担保、再担保和保险公司等的合作,通过运用集合信托计划,增强科技型企业资产流动性。三是完善资本市场,加快成熟期企业上市融资步伐。鼓励并推动成长势头较好的科技型企业进军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型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结合自身特点借鉴和推广上海在科技金融创新方面的新做法,构筑承接技术、产业和资本外溢的复合型通道。四是整合优势资源,提升科技型企业综合发展效能。通过数据抓取、功能增设、联动更新等方式,整合现有企业征信系统、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和人民银行企业信贷信息系统等功能,在此基础上建设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帮助金融机构降低风险识别成本。抓紧与阿里巴巴、京东和平安三家具有互联网股权众筹试点资质的平台对接,探索开展股权众筹融资服务试点。

完善现代规范的科技管理体系。创新不是政府管出来的,更多是市场放出来的。要尊重创新规律,切实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上来,最大限度减少对创新创业活动的干预,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的鲜明导向。一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建立科技决策咨询和科技计划评估、监督体系以及专家系统,改革科技项目和科技经费管理,探索“事前资助”和“事后报销”结合的财政资金资助的操作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完善科技政策体系。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鼓励基层加大创新探索力度,不断健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科技企业研究开发费税前抵扣政策。三是打造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科技宏观管理方法方式创新,增强公共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参与度,切实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快建设以政府信用为表率、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积极营造现代信用文化。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篇3

关键词:人才建设科技创新管理模式

装备研究院是辽河石油装备制造总公司的技术研发单位,坚持“辽河装备、装备能源”的发展方向,陆续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特色鲜明、技术先进、性能优越的石油钻机、工程船舶、钻井平台、采油平台、车载钻修机及连续油管作业机及配套产品,并形成了系列化,取得35项专利,领先的研发水平,受到了国内外用户的高度评价。这些得益于研究院人才队伍的壮大,与科技创新体系是分不开的。

1.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1.1扩大人才梯度

装备研究院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和规划,通过各种途径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吸引了大量的各类技术研发人才。装备研究院船舶制造、船舶计算、钻机制造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得到不断充实、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目前已形成了一支专业配置完备、年龄结构合理、工作经验丰富、创新意识较强的优秀团队。装备研究院人才梯度良好,凝聚力强,人才队伍不断扩大。此外,装备研究院注重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业已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目前,装备研究院职工收入凭贡献,建立起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的长效激励机制,员工对公司认同度和忠诚度不断提高,克服了科技型企业人才不稳定、核心人员易流失的问题。优秀的人才队伍适应了公司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保证了公司快速成长。

1.2加大培训力度,塑造精良人才队伍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打造一支真正有创造性“群体智力”和有创新意识、创新决心、创新能力的高智慧、高效益的人才团队,是企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为加快科研建设的步伐,提高队伍的综合竞争力,增强创新能力,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技术生产进度,研究院从内部狠抓人才培训,并根据公司制定的生产运营情况,结合院内研发的实际,制定培训计划,有步骤、有计划实施。通过请进来自主办班为主,送出去培训提高为辅的方式,加快研发人员的成长成才。

研究院采取导师带徒、培训办班、调研学习三管齐下方式进行人才培养,使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在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中不断提高,意在打造一支“作风硬、能力强、素质高”的研发团队,为公司发展提供技术资源保证。

2.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2.1开拓创新,探索精细的管理模式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没有科学严格的管理就没有成功的企业。基层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全局建设的实际进展,只有基层的管理夯实了,全局上才能稳固;研究院领导班子紧跟公司发展步伐,确立了“管理就是生产力”的现念,真正把企业管理当作一门严肃的科学和紧迫的任务来对待,在生产方式、分配方式等多个管理节点,认真地加以研究,不断把管理工作做精做细。就这样在工作中始终以抓研发为中心,坚持质量管理、人才培养为根本,落实安全环保工作,加快装备研究院科研文化建设。并在多个具体环节中精细管理,如为了进一步提高研发人员的质量意识,研究院根据公司相关政策,有针对性地出台研究院图纸设计奖罚条例政策,制定设计岗位责任制。为了激励设计员工作热情,在研究院内实行“收入凭贡献”机制。多劳多得,个人的收入完全凭借设计贡献。为提高工作效率,降本增效落实工作指标,制定了奖惩办法设立项目经费制,再把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每名职工身上。建立分工协作体系,根据公司市场订单编制月、季度生产作业计划,加强生产运行计划的考核力度,确保公司各项生产计划有效实施。积极动员职工探寻节约成本的方法,努力降低成本实现创优创效。

2.2不断创新,夯实产品研发工程

研究院始终坚持以项目研发为工作中心,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完善科技管理体系,试行项目管理,激发创新活力,通过技术进步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研究院在提升现有产品性能的同时,不断拓宽现有产品范围,突破现有模式,引进独特的新思维,发展新领域,以技术求生存,以知识求保障,支撑起公司科技领域的杠杆。

从设计源头考虑设计的技术经济性。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和现有产品的技术升级,进一步培育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和特色产品。不断完善钻机、修井机等陆地装备产品的研发,保持住这一技术领先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并把这一技术作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XJ450、XJ550修井机等系列产品的开发和制造。

根据船舶市场需求,加快自主研发进度,不断涉足更广阔海洋装备制造,如散货船、成品油轮、原油船等产品及配套项目的研发。研究院还要抓紧海洋配套设备的研发包括众多能够满足海洋环境的配套装备,如“海洋风机安装船”、平台吊机、减少人力成本配套的自动化设备井口机器人的研究。其中“辽河一号风机安装平台”已正式申报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列为装备公司、油田公司及省科技厅未来重点开发项目。

3.以人为本,塑造科研文化示范区

3.1结合实际,确立文化建设内容

科研文化,必须是在长期发展工作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科研传统、文化精神和基本理念,反映了科研工作者对科研工作的总体认知、理想追求和实践探索,是凝聚广大干部职工的精神纽带。研究院文化小组结合研究院特定人群,认真研究,初步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上下合心合力,不断追求创新,用创新思维引领技术、管理、服务创新共同营造宽松宽容的科研环境。

3.2坚持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研究院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篇4

新华网消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加速全要素整合,促进全产业链创新,提升辽宁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辽宁省科技厅研究出台了《辽宁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和《辽宁省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管理办法》,启动新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切实为全省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高度融合提供重要载体。

辽宁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总体思路:按照“企业主体、市场机制、任务导向、政府服务”原则,面向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突出全要素整合、全产业链布局,建设共性、专业和综合服务三大类平台,构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整合人才链、提升经济与社会价值的“4+1”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辽宁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一是推动建设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分析全省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判断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瓶颈;面向重点领域开展前沿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产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推广、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吸引和培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二是推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围绕企业重大技术需求开展技术研发和应用;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促进成果转化;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团队。三是推动建设以社会化服务为内涵的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服务平台,面向全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科技政策信息、先进技术引进、在线知识服务、前沿信息采集等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开展信息、金融、知识产权、财务、法律培训等新型技术创新专业服务;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企业技术需求,高校、科研机构科技成果,推进产学研合作。到2017年,全省力争建成10个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50个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和10个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开发出100个“中国第一”的重大创新产品,打造100个创新人才团队,建立起与辽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资源高效集成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有力支撑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创新型辽宁建设。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篇5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对策

一、国家创新体系及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内涵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

在科技进步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中没有对于科技创新体系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和含义。李良寿在《科技创新体系概念探析及其建设思考》一文中提出,科技创新体系含义简单的说就是作用于科技创新活动各种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由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外界互动等要素组成。

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四角相倚的创新体系。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以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目标,以调整结构、转换机制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实质性进展。但是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和机制不适应

国家层次上的创新体系并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一个真正解决技术经济相结合的好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存在着科技与经济脱节,科技成果、职称评定政策导向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等问题。

2.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第一,企业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目前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仅为1:0.07,消化吸收强度不足,企业二次创新能力不强。

第二,产学研结合的机制没有真正形成。受观念、体制、资金、政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结合点,产学研有效结合的机制没有真正建立,产学研合作的范围不广、层次不高,已有的合作也主要停留在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等较低层次上,共建研发机构、共建技工贸一体化经济实体等高层次的合作还比较少。

3.创新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市场化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计划是协调集成创新体系各要素联系的机制和纽带,这种方式有助于国家科技目标的实现,但不利于创新系统各要素创新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发挥。随着改革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的协调集成作用大大减弱,而创新体系各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市场机制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各要素都从本部门利益出发进行创新活动,导致创新体系的整体作用效果不佳。

三、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1.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

从前面的分析看,科技创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是科技创新的起点和归宿。因此在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时,创新的目标紧盯市场,应依靠市场来配置用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各种资源,利用市场经济的规则来经营创新活动,通过市场来获取创新的价值和利益,从而保证再创新所需资金以及其他资源,使得再创新变为可能,形成良性循环。

2.重视制度创新

在我国当前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制度创新是最重要、最具难度的一个环节,合理的制度安排与制度选择成为关键因素,撇开制度创新而只谈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片面的、不科学的。这是因为:①制度创新为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提供激励机制与保护功能;②缺乏激励机制与利益保障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是很难成规模性和具有持续性的;③制度创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的关系,而这种关系能提高生产力和实现经济增长。

3.加强产学研结合,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是“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确立起“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指导思想。而要建立企业自主创新体系,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就必须加强校企联合,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把企业在资金、人力等方面的优势与高校在科研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长处。

4.创造良好创新环境

要完善对科研院所和大学的政策。一是成果政策。要改过去的成果鉴定为项目评估,综合评定项目的研究过程、创新情况、开发前景、市场价值等。要完善对成果完成人在专利权及其转让收入方面的激励政策。可以鼓励科研人员以本人完成的成果创办企业。二是职称政策。逐步改革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方式,淡化其对岗位及收入的影响。三是社会保障政策。应把科研等事业单位及早纳入社保范围。四是人事、分配政策。给予科研院所和大学用人自。

5.完善国家科技创新法律体系

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有关科技活动的法制建设步伐。用法律保证重要科技决策的权威性、稳定性、连续性,同时,加强对科技决策及科技活动的监督。加强产业、财政、税收、金融以及其他各领域立法与科技政策的协调,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n].新华社.2006-2-9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篇6

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浙江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是全省区域创新体系的子系统。是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基于海洋产业、海洋开发的集政、社、产、学、研等创新执行机构于一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其实质是一个创新的组合,包括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及其组合。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于推动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关键性、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

1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顺应海洋经济发展潮流的客观需要。从海洋经济的特性来看,由于海洋环境比陆地环境复杂、恶劣并且多变,人在海洋环境中从事生产劳动,必须借助于专用的技术装备,从而加大了海洋经济活动的技术含量和技术要求,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洋技术的发展。海洋经济的竞争,往往取决于科学技术力量的竞争。从海洋资源开发到生产过程的展开,从海洋经济运行到海洋开发管理,都依赖于整个知识系统和高新技术的支持。海洋经济的这种高技术特性,使得海洋科技成为发达国家竞争的新领域。世界上一些经济强国近年来分别制定了海洋科技发展规划。提出优先发展海洋高技术的战略决策,一个世界性的依靠高科技争夺海洋资源的浪潮正在兴起。面对新形势、新特点,我省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建设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海洋自主创新,大力提升海洋科技竞争力。

2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推动浙江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开发蓝色国土”和“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两个阶段,应该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海洋资源开发粗放、集约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至今仍然比较突出,致使可开发利用的海域、岸线等资源急骤减少。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较大。当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进入了产值增长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开发方式由资源消耗型向集约利用型转变、环境保护由污染防治型向生态建设型转变的重要时期,加强海洋自主创新,加快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实现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海洋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海洋经济的必由之路。

3 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增强浙江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迫切要求。这些年来,通过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浙江海洋科技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省海洋科技创新现状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是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重大海洋科技成果不多,海洋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不高,海洋科技无法引领海洋产业实现结构升级。二是海洋开发专业人才缺乏。据国家海洋局统计资料,2004年我省从事海洋研究的专业人员仅721人。而山东有1939人,上海有1503人,广东有1037人,分别为我省的2.7倍、2.1倍和1.4倍。三是创新机制还不健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如船舶制造配套设备自给率不足30%。四是海洋科技经费不足,海洋开发投融资机制有待完善,海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尚未形成。要解决上述问题,进一步提升浙江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必须加快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二、浙江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

培育和构建浙江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坚持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发展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整合科技资源,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各类人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切实增强海洋科技的创新能力,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升海洋经济的综合实力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今后一个时期,浙江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应该紧紧抓住以下几个重点:

1 以突破海洋经济共性关键技术为抓手。加强海洋重大项目攻关。现代海洋技术是一个包括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工程技术和生产技术等在内的庞大的综合体,是一个知识和资金高度密集的技术体系,它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加大对海洋经济一些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攻克一批在海洋产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的重要科研项目,是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的重中之重。要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和集思广益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整体设计、专家咨询论证,确定一批对海洋经济发展具有突破带动作用的重大共性关键项目,组织精干力量开展研发。要围绕海洋工程技术、海洋医药与生物技术、海洋化工技术、海水产品精深加工、船舶设计与修造技术、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海洋安全技术、海洋旅游、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技术等重点领域,安排一批任务明确、有可能在近期获得技术突破的优先主题。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合作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手段,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和示范项目。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产品,加快实现海洋技术跨越。全面提升浙江的海洋科技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

2 以培育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浙江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仅“十五”期间全省就培育了海洋高新技术企业30余家。并实施了一批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就全省来讲,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在海洋产业中的比重仍然偏低。加快推进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任务还十分繁重。随着海洋科技的不断创新,海洋高新技术将更为迅速地催生新兴海洋产业,并衍生出不断壮大的海洋产业群。为此,要把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放在优先位置,通过大力发展省级海洋高科技园区、科技兴海示范区(基地)以及海洋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壮大一批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海洋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要加快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临港先进装备制造、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此开发一批海洋高新技术产品。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海洋特色产业。要多形式、多渠道地发展民营海洋科技企业,加强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充分发挥海洋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作用,抢占海洋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3 以提升海洋经济产业层次为目标,用新技术改造海洋传统产业。海洋传统产业由低层次向高级化转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浙江的海洋产业结构从总体上尚处于较低层次,传统产业比重较高,海洋渔业弱质局面尚未有效扭转,临港工业大规模的开发才刚刚起步。海洋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滞缓,一方面,造成对海洋资源、海洋环境的压力增大:另一方面,也严重削弱了海洋经济的综合竞争力。因此,必须用新技术加速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高,推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海洋经济产业层次。如在海洋渔业方面,要重点开发远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保鲜、运输、贮藏等全程控制技术和装备,提升海洋渔业的产品品质和效益:海水产品加工方面,加强海洋功能食品、超市海洋食品和海洋药物的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提升海水产品精深加工业的规模和水平;临港工业方面,重点开发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用信息化提升水产加工、船舶修造、海洋化工等产业层次,建设临港型先进制造业基地。要注重海洋研究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在现有技术基础上的集成创新,推动海洋传统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浙江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对策思路

当前,浙江海洋经济已经进入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结构升级的重要历史阶段,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我们要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总体要求。从浙江海洋资源、海洋产业和海洋科技的基础、优势、特色出发,整合科技资源,集聚创新要素,改革投入机制,加强人才培养,打造全国一流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1 整合科技资源,建设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平台是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增强海洋自主创新能力的条件保障。要根据系统集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机制创新的原则,组织协调省内海洋科技资源,整合浙江大学、浙江海洋学院、国家海洋局二所、浙江海洋研究所等相关力量,并积极引进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等省外海洋领域的大院名校,同时吸收有关企业共同参与,采取组建理事会、股份制、会员制等形式,在我省海洋开发基地舟山市,建设浙江海洋经济研究院,以便为科研开发和产业化提供基础条件和公共服务,成为引领全省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浙江海洋经济研究院下设一批海洋科技开发的专业研究所、公共实验室和科技孵化器,形成若干海洋专业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区域创新集群,加强海洋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国内外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以及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服务和海洋科技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增强全省海洋产业自主创新的综合实力,为我省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 改革投入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海洋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海洋科技创新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事业,稳定的科技投入是保证海洋科技不断创新的重要先决条件。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以政府为引导,社会、企业、民间及外资等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海洋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一是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海洋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性海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省财政应安排海洋科技创新专项经费,用于海洋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以及对经济社会带动面广的重大海洋科技项目攻关。二是构建海洋科技创新机制,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省内外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特别是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海洋科技创新投资。与科研部门、高等院校联合共建海洋科技孵化器、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海洋工程实验室。三是针对海洋科技创新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特点,建立政府海洋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以分散海洋科技创新风险,形成海洋科技创新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投入支持机制。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篇7

[关键词]科技型;创新人才;发展;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C9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15)06-0083-04

科技创新的进程取决于人才的发展速度,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程度和科技人才资源的使用程度,对区域间竞争力有着重大影响。培育、引进科技型创新人才在台州市科技工作进程中占据较大比例,加强科技型创新人才建设,将能促进台州市经济增长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并对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将能有力地加快台州市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进程。培养科技型创新人才,将能推动国家经济、科技以及整个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加大科技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将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以及社会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科技型创新人才的概念

现今,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型企业逐渐占据市场中较大份额,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所研发的新产品始终跟随着市场的走向,不断增强市场占有率。而科技型企业常趋向于两种方向:一是主要从事信息、电子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产业领域产品、技术研发等的企业;二是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根据客户信息及其需求开发研究供应链管理或特许经营、知识密集等相关服务产品的企业。

知识时代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创新成为社会普遍提及的话题,而通常意义中创新主要指运用现有思维模式,突破常规及常人思路,提出一种新颖的见解,并能够使用现有的知识及物质,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中以理想化需要或符合社会要求来对新的事物进行探索以及创造,并能获取一定效益的行为。创新的本质要求为挣脱旧思维的束缚,打破常规戒律,以一种新的思想改造或创造新的事物。

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人才定义为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通过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通常表现在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为了适应社会各个领域企业的发展,人才在企业中的概念主要为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并能够胜任本职工作岗位,达到岗位能力要求,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以及通过创造性活动,为企业快速发展作出贡献的人员。

综上,科技型创新人才主要指具有高于常人的胆识和较强的敏锐观察力,能够在经营管理和技术等领域实践创新活动,并具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等综合能力于一体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台州市科技型创新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一)现阶段的发展概况

1.经济发展为科技助力。台州市认真贯彻中共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实,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的目标。经济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助力,台州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行“百项工程”重点项目,在重视科技人才和科技教育的同时,将科技发展带来的惠果应用在科技发展中。台州市的创新成效也在逐步显现,被评为首批“省创新型试点城市”。伴随着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科技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

2010年台州市在科研和实验方面的经费总支出高达30.4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20.1%,在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为1.26%。在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贡献的工业生产总值为902.74亿元,同前一年相比,增长了32.9%。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占到了23.9%。全市共有104家企业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共有58个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并且有33个项目获取了资助金额,成为了国家创新资金项目,总计获得资助金2400万元。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和国家星火计划分别在台州市选取了3个、4个和5个项目进行重点扶持。而台州市2010年共申请专利10436件,专利授权10558件,发明285件,全年技术交易额达到了2:29亿元人民币。

2.创新型科技人才数量增长迅速,推动科技产业发展。据统计,2011年台州市全市的科技活动人员有3.85万人,比2008年的科技活动人员增长了80%左右。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增长速度较快,仅三年时间就从6000人左右增长到10351人,相对增长率较高。在科技活动人员中反映出研发水平的R&D人员,增长速度较快,2011年时已有20223人。

随着科技人才数量的增多,台州市科技产业也发展进步到新的阶段。2013年,台州市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并成为浙江省第一批创新试点城市之一。此外,随着国家及相关政府部门对科技活动人员的培养力度增强,创新型科技人才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因而直至现今的2015年,科技活动人员的规模逐渐增大,成为当今时展的主力军。

3.科技型创新人才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科技政策环境随着国家有关人才培养政策的出台而不断优化。台州市自2002年推行“科教强市”战略,科技意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有效增强,并且各级党委政府亦关注自主创新工作进程,并结合合理、科学的领导,适时加大资金、人力、物力等支持、投入,以便为科技型创新人才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在2010年。台州市的科技投入高达62.79亿元,比过去几年要增长2.17倍,在R&D领域的投入则为30.43亿元,为总投入的50%左右;企业技术开发费用则占主营业务收入的较大比例;这些资金投入将能为科技型创新人才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经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2013年台州市万元生产总值的综合能耗同比前一年下降了1.8%,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下降了3.09%,氨氮排放下降了2.92%,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了3.25%,而二氧化硫排放也下降了4.09%。科技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同时,也在优化着台州市的城市环境,在2013年,台州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1.4,全市80%以上的生活污水都能得到集中处理,而生活垃圾也能做到百分百的无害化处理。台州市的地表水60%以上都能达到水域功能达标,而台州市2013年的空气二级达标天数也达到了全年的80%以上,足足有327天。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进步,推动了城市科技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将环境优化的惠果带给了广大市民。

4.创新型科技人才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2010年台州市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创造工业总产值868.2亿元,占总产值的22.95%,这将说明创新型科技人才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起着重要作用。从环境与人才的潜能来看,人才潜能将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还会服务于环境,并取得显著效果;人才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增强区域竞争力,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科技型创新人才将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并能够极大地提升经济的竞争力,促进社会向前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

1.宏观角度上看,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整体实力较弱。台州市的高学历人才储备相对较少,高职称人才所占比重并不突出。2014年,台州市总人口量为597.10万人,比上年净增加3.06万人,其中男性占总人口51.2%,女性占48.8%。台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约有15万人,而事业单位则收纳了52%的人才,相对着技术创新企业拥有人才的数量偏少;此外,在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则,从事科研和技术服务的人才只有500多人,比重偏小。

2013年台州积极举办大型毕业生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宣讲会以及各种招聘活动四十余场,大约有5600家企业进入招聘会场进行招聘,提供岗位多达十万余个,但达成就业意向的仅有两万多人。图-2为达成就业意向的岗位类型分布示意图:

由图-2可知,科研设计单位招聘人数所占比重太小,说明集聚科技型创新人才的载体并不丰富,甚至偏于薄弱,市内具有绝对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和知名度较高的大型企业发展规模较小,数量较小,科技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由于有关科技人才政策之间系统性和衔接性较差,致使引进、培育科技型创新人才的政策并未得到良好的落实,实质性政策相对欠缺,这与发达地区对人才资源的重视程度存在一定的差距。

2.微观角度上看,科技型创新人才开发和培养机制滞后。依据相关的问卷调查和走访的情况,台州市科技型创新人才发展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大多数复合型人才对科研环境的满意度展现出一般水平。科技型创新人才开发和培养机制滞后,并未形成良好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社会和企业过度追求创新成果,对于创新失败举措通产会采取创新项目停止的决策。台州市在大规模公共图书馆、公共科研平台以及公共信息网络体系等方面发展力度不够,科研设备及其相关的数据、信息并不能有效共享,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创新事业的发展进程。因当前人才流动性较大,企业担心科技人才在获取高级职称后会出现“跳槽”现象、或者会提出加薪建议等,并不鼓励、支持相关科技人才参与职称评定活动,同时由于很多科技人才对职称评定的理解片面,这些因素都将会影响台州有关科技型创新人才的发展。

三、国内外城市吸引科技型创新人才的经验借鉴

(一)国外城市吸引科技型创新人才的经验研究

国外有关科技型创新人才的研究,以及对科技型创新人才的概念界定相对较少,在当前的国外文献资料中,并未出现能够符合创新型人才的接近的概念解释,反而与之相关的概念只有“Creativemind”、“Creativemall”、“Criticalthinking”等,只注重心理学角度分析创造性思维和人格。美国相关的心理学家J・Guilford总结创造性人格,有效分析由态度、气质、能力倾向、形态、生理、需要和兴趣等六种特质组成的人格整体。国外对于科技型创新人才的研究较为宽泛,并未对其作出定义性研究,只关注创造性人格和创新精神等领域的探索。

(二)国内城市吸引科技型创新人才的经验研究

国内较为关注科技型创新人才的研究,并得到一定的发展成果。2010年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我国有关科技型创新人才理念仍浮于研究表明,并未有效分析其内涵,从而并未能够形成统一概念,这将导致有关科技型创新人才的发展政策针对性和具体性不强。据相关专家学者称创新人才最根本的品质须具有自觉创新意识、缜密的创新思维、坚强的创新能力,大多数有关创新人才的研究主要围绕这一方面,例如2010年,一些专家学者对不同地区科技创业人才予以激励政策上的比较分析;2012年主要倾向于研究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2014年则对集聚科技型创新人才的路径选择予以一定的探讨。

经相关资料显示,国内外对人才和科技型创新人才的研究存有一定的差异,国内研究主要在于重视科技型创新人才的创造性、创新意识、精神以及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国外则集中于研究人才的全面发展,挖掘人才创造性人格所具有的潜力,并鼓励、发扬创新精神。

四、台州科技型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服务体系研究

科技型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充实台州市的人才储备,能够促使高层次科技型创新人才真正体现出其在产业结构规划、设计以及实施等环节的主体地位,促进社会经济取得进一步发展。坚持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大力支持科技型创新人才的发展,遵循人才发展规律,从培育、留住、引进等三个层面积极投入台州市科技型创新人才队伍培养的服务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篇8

关键词: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作为电力企业科技创新的研究主体机构,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直接关系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应积极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大对科技创新的管理力度,保证我国的电力行业能够得到较大的发展前景,彻底扭转我国电力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困境。

1科技创新是电力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一个国家只有保持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才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保持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企业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雄厚的知识产权和高端的科技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我国现有的一些企业之所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昙花一现,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1]。

“十二五”以来,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呈现加速配置和流动的趋势,学科的交叉和技术的融合不断加快,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作为能源资源型企业的重要一份子,电力企业也应该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充分考虑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从根本上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积极落实和推进科技创新战略。

“十三五”是我国电力企业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关键时期,我们要着力推进电子企业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规模扩张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人员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必须加快构建电力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依靠科技创新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通过建立系统完善的研发创新体系,拥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逐步形成国际同行业领先的技术实力以及有利于实施行业领先战略的体制机制好文化环境,赢得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

2电力科技创新面临的困境及发展趋势

电力科技是指在整个电力工业生产运转中所涉及到的科学技术。电力科技创新是指由科技创新主体所启动和实践的,以成功的电力市场开拓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导向,将科技创新的设想作为引入起点,经过研究与开发,从而进一步改变电力科技创新主体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社会活动,简而言之就是对现有的电力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一个技术上的创新。

2.1面临困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的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力企业发展状况还是存在着较大的不足,科技创新的技术不够,甚至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科技创新困境。以中国电建装备研究院为例,中国电建装备研究院在国内拥有25家分支研究所和检测中心,分布于全国8个省市,虽然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然而由于各分支研究所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营业务种类繁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信息渠道不畅,从而导致部分分支研究所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薄弱等问题。追求具体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国家和相关管理部门对电力科技创新在人才的激励机制和鼓励政策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而电力科技创新是需要较多的科技创新人才。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工作人员大多为应届毕业生,对其后续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投入力度还不够,这也导致我国电力企业创新人才特别是杰出的领军人才和科技骨干的缺失。二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现阶段企业没有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电力科技创新建设中,尤其一些需要巨大资金投入的重大电力技术项目的科技创新存在投入资金甚少的现状,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仍然有待提升。我国对于电力科技创新的投入相对比较低,一定程度影响了我国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的发展。三是科技创新管理松散。基于我国电力行业的一些控制和管理部门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相互之间联系不够密切,很难对整个电力行业的科技创新进行统一管理,因此难以将先进的电力技术攻关形成产业规模,也难以将国外先进技术引入进来。这种分散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导致了电力行业存在难以跨越式发展的困境[2,3]。

2.2发展趋势

在现代电力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作用之下,我国电力工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呈现出持续性且稳定性的发展趋势。为最大限度地保障电力工业发展的有效性,电力科技应当向着安全性、规模性、经济性方向发展[4]。

一是电力科技应当向着安全性方向发展。政府部门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高度重视,正是由于对电力系统安全性的重视,使得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电网继电保护以及调度自动化均能够得到显著的发展与提升。从安全性角度上来说,电力科技应当从电力系统分析控制技术、电网安全防御技术、电网事故恢复技术以及多回直流协调控制技术等方面入手,提高电网运行系统的可靠性。二是电力科技应当向着规模性方向发展。国民经济在持续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促进着电力需求的持续提升,电力需求的增长态势将呈现出显著的快速性与稳定性,由此也使得我国未来的电力科技发展呈现出显著的规模性特点。通过展开对大型水电开发技术、大型核电站建设技术、综合性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深入研究,能够为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三是电力科技应当向着经济性方向发展。在我国电力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对于经济性发展趋势的体现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之上,电力技术水平应当与经济发展水平保持良好的契合性与适应性。因此,从经济性角度上来看,二次系统的应用优势明显高于一次设备,通过对各种投入少、产出高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电网运行系统的输电能力。

3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近年来,科技管理创新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中的作用愈发突出。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应从组织机构、科技人才、制度机制等多个要素建立符合自己发展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在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组织机构的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各种科技创新项目的不同,结合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于由电力企业牵头进行的科技创新项目,各电力企业对于此类项目具备一定程度的技术储备,在研发过程中也是以企业作为主体,可以将研发人员从产品开发部门独立成立单独的研发部门,或者使研发人员的工作独立于产品开发部门的生产技术支持工作。对于以研究院所为主体的科技创新项目,可以将研究院所作为一个整体,扮演研发部门角色,组织开展重大科研课题攻关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其下属的依托企业建立的各分支研究所继续承担工程技术部门的职责,向业务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如图1所示。

4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管理举措

在科技创新管理上,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应更多的关注于管理体系的建设,改变各企业科研活动自己负责的分散式管理模式,通过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信息共享平台打造、科技管理方式转变等等一系列管理举措手段,使企业的科技发展规划与国家和集团战略密切相关并进一步激发各企业的创新活力。

4.1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提升创新能力水平

科技创新活动既有连续性又有超越性,稳定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对于电力企业科研院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研发人员招聘时,除了考核应聘者本身专业技能的高低,同时更应注重其个人品质的考核(例如广泛的兴趣爱好、强烈的好奇心),通过这样的人才聚集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研发部门工作的整体氛围;在研发人员培养时,对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划应专门制定,研发人员的成长需要长时间的技术和经验的积累,研发人员的优秀不仅仅表现在对技术的掌握程度,更多的关系到动机和主动思考等个人品质相关的因素;在研发人员的激励上,引入“能上能下”的考评约束机制,建立与创新贡献和绩效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把研发人员的收入与研发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产生的效益相挂钩。

4.2打造协同共享平台,凝聚科技创新资源

以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全面加强资源的统筹配置和对外部优质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电力企业科研院所在国家电网的影响力。一要建立统一的资源共享信息化平,统筹人才、成果汇编、试验研究等资源,推动科技资源在公司系统内的充分共享;二要建设开发型重点实验室,优化实验室布局,健全实验室协作组功能,建立有偿共享和对外开放的商业化模式,提高整体试验研究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三要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建立产学研联盟,可以针对专项科研项目建立流动研究院工作站或跨专业、跨学科、跨单位的联合研发团队,开展协同攻关[5]。

4.3创新项目管理模式,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高效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可以大大缩短项目的研发时间,缩短新产品上市的时间,及早抢占市场高地。近几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电力企业科研院所的各类项目发展迅速,为了加快科技创新发展进程,应该改变以往“自下而上”的自发管理模式,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比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引入项目经理制,企业和研发部门不必要对研发项目投入过多的关注,项目研发的进度可以通过定期的项目汇报会确认。此外,还应加强项目统筹策划,培育预研型科技项目,形成储备项目梯度,同时抓好科研工作的两头管理,分别在项目立项和项目成果管理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企业科研成果向高层次、原创型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李立峰.论科技创新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动力[J].经济视野,

2013,12:364-365.

[2]白云.电力科技创新的困境及出路解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5,32(5):275-276.

[3]刘松波.电力科技创新的困境及出路[J].科学中国人,2014,19:91.

[4]陈奕琴,范乃军.我国电力科技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5:3-5.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篇9

[关键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Swot分析;战略组合;模式创新

发达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教兴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村科技服务在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农业内涵的不断延伸和外延的拓展,农业结构的深化调整、农业产业方式的不断更新,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必须加强其体系建设的模式创新。本文运用Swot理论分别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及其备选战略组合进行分析与选择,进而就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一、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分析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由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机构或实体及其相关的基础设施、政策支撑环境等构成的系统,它包括农村科技服务主体(组织)、受体(农民或农户)、中介以及服务的方式、方法。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是指在涉农的相关领域,在政府、农户、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各类主体之间发挥联结、沟通、协调作用,面向“三农”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科技服务的组织、机构或社会化服务实体。[1]

Swot分析是西方国家广为应用的一种战略选择方法,是目前战略管理与规划领域广泛使用的分析工具。是指企业在选择发展战略时,应对企业自身的优势和缺陷,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外部机遇和挑战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从而对被选战略方案进行系统的评价。目前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资源开发、企业管理、金融投资、市场营销等领域。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也可以借用这种分析方法。Swot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四个英文单词,其中“S”代表Strengths,指自身的优势;“w”代表weakness,指自身的缺陷;“o”代表opportunities,指面临的外部机遇;“t”代表threats,指面临的挑战或威胁。[2]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现从Swot理论的四个维度,就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展开分析。

1.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分析

(1)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整体框架初步形成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整体框架初步形成。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经历了从建国初期单一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到目前各种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形成,我国农村科技服务的组织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由政府直接领导到农民自发组织的合作社再到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使得农村科技服务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充分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促进了科技成果在供需双方之间的转化。

(2)农业科技成果为农村科技服务提供了源泉

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等科技计划的支撑及有关部门、地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重大进展。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3],培育了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性的动植物新品种,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促进农业科技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有机结合,提高农业技术系统的有效性,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3)拥有一支热爱农村科技服务的队伍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国有近82万科技人员常年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各地共举办各类科技讲座近70万次;举办各类科技(科普)展53.8万次;开展各类科技咨询服务活动239.6万次,发放各类科技资料4.2亿份,参与科技咨询活动的科技人员近千万人次。[4]如此壮大的农村科技服务队伍,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的坚实力量。

(4)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成为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要使科学技术真正应用于田间地头,就需要充分利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这个平台将深奥的科学理论和技术,转换成9亿农民能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接受并运用的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成为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2.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w分析

(1)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影响农村科技推广进展

我国绝大多数文盲和半文盲集中在农村。虽然农村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冲击,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很多年富力强、有文化、有见识的农村“精英”大量流失,农村“空巢”化趋势明显。农村辍学率居高不下,形成新一代文盲,文化素质整体低下。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计算,全国16岁至59岁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的人数比例是7.3%,而农民同龄人中的文盲半文盲的人数比例高达12.5%。目前,农民中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比例不到30%,高中以上更少,小学文化水平40%以上。[5]从以上数字不难看出,低素质人口群主要集中在农村,传统耕作观念和种植习惯根深蒂固,市场化观念淡薄,大部分农民对现代化科学技术和耕作方式吸收转化能力差,造成农村科技推广进展缓慢。

(2)农技服务机构设置单一不能满足农村技术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目前政府农技机构一般是在县和乡镇设几个站所,在村设农技员,农业新技术大部分通过该体制逐级推广。这种整齐划一的机构设置,在如今农村种养结构趋向复杂化,技术、品种更新周期缩短,生产规模大小悬殊的情况下,已不能满足农村技术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3)农技服务经费不足制约和影响了农技推广的力度和质量

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但我国不足0.2%,每个推广人员平均占有经费大约只有1400元~2000元。[6]推广经费的捉襟见肘使许多推广机构尤其是县、乡两级连人员工资都不能保障。资金的不足制约了推广的力度,也影响了推广的质量。

(4)服务方式滞后已无力应对服务需求的动态化

现有农技推广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调研报告报道,全国农技推广人员中具有与所从事的推广活动相关的专业学历的不到55%,接近一半的推广人员没有受过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的正式教育。[7]且基层农技队伍大多已多年未得到补充和更新,知识结构老化,掌握的技术十分有限而形成农技服务方式滞后,无力应付当前品种结构复杂、服务需求多样、新品种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局面。

3.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o分析

(1)经济全球化推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随着农业比较效益的提高和乡镇企业改制转制工作的完成,外资对中国农业投资的兴趣越来越大,外资的介入将有助提升农业的层次。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或制定优惠政策,创造条件,鼓励农业企业、教育和科研机构同国外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积极争取对方的经济资助。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与接轨,从而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带来良好机遇

加入世贸组织对于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来说,无疑是一次十分良好的机会。按照世贸组织透明度原则,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尽快获得各种需要的信息资料,及时引进先进的设备、高科技和管理经验,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取长补短、加速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带来良好机遇。

(3)信息化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条件

信息化是当代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的充分和畅通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我国已确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农业信息化是推进市场化农业最基本的手段,充分掌握信息资源并有效加以利用,能够引导农民生产经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能够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实施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调控;能够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有力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能够通过国内与国外的互联互通,推动农业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优化配置中得到提升。

(4)国家政策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保障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速农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部于2003年8月11日下发通知决定依托国家星火计划,实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星火专项行动。2005年中央1号文件把“加快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为第十二条单独列出,明确提出“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的要求,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力度”。强调“对公益性技术推广工作,各级财政要在经费上予以保证”。要求“有关部门要抓紧提出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8]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订中,把与“三农”问题相关的科技工作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所有这些都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4.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t分析

(1)经济与科技全球化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

经济与科技全球化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进程,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发展。同时,我国也面临农业技术人才流失的挑战。一方面,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究和开发机构,利用优厚待遇吸引和使用中国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导致了本土大批农业科技人才流失。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长期以来所积累下来的大量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没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和保护。这给跨国公司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就有可能轻而易举地将这些农业科研成果占为已有,甚至抢先获得技术专利。这将导致我国大量农业原创技术的流失,从而对我专利权的拥有及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2)加入世贸组织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国农技推广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模式,并逐步与国际接轨。虽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具体承诺没有直接涉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内容,但与农业相关的承诺(如扩大市场准入、取消出口补贴、执行规范的动植物检疫措施、开放服务贸易等)均会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

二、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战略组合分析

Swot分析这一战略选择方法,将外部机会与企业内部优势和弱点进行了匹配,形成可行的备选战略。Swot的备选战略组合有四种:优势——机会(So)战略,弱点——机会(wo)战略,优势——威胁(St)战略,弱点——威胁(wt)战略。优势——机会(So)战略:是一种发挥企业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是一种理想的战略模式。弱点——机会(wo)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使企业改劣势而获取优势的战略。优势——威胁(St)战略:是指企业利用自身优势,规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弱点——威胁(wt)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规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战略。考察其中任何一种战略都是将现有优势发挥到极至,将所有弱势减少到最低,充分利用外部有利环境,规避不利条件,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通过对目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自身的优劣及所处环境带来的机遇与威胁的分析,我们认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必须进行模式创新。充分利用外部机遇,发挥体系自身优势,规避外部威胁,减少自身不足。

1.优化战略组合,扬长避短,作出合理选择

目前,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具有的优势是受众人数多,对科技的潜在需求大,这为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主体组织多样化,并形成多种科技推广服务的新模式,这为体系的发展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基础;传播媒介增多,为科技传播的渠道畅通提供了客观条件。况且正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初创时期,出台的一些相关的政策也给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是,这些优势条件都是潜在的,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由此而造成了诸如农民对科技的现实需求少、主客体之间没有形成合力、媒介多但利用少等缺点。也正因为这样,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给予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机遇和提供的潜在外资、丰富经验、技术和信息资源没有被我国好好利用,反而成为冲击国内市场和阻碍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不利条件。显然,一切优化要从练好“内功”开始,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发挥和加强自身优势,回避和改变自身弱势的战略才是目前需要的选择。目前外部环境的威胁还没有达到需要防御的阶段,所以弱点——威胁(wt)战略这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技术还不是最佳选择。而优势——机会(So)战略、弱点——机会(wo)战略、优势——威胁(St)战略三者之间优化组合的战略,将会是适合现实的选择。

2.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势——机会(So)战略组合

So战略组合,是一种发挥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是一种理想的战略模式。通过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分析可知,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框架已初步形成;农业科技取得了重大进展,富裕的农业科技成果为农村科技服务提供了源泉;拥有一支规模壮大的农村科技服务队伍,构成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坚实力量。这些都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内部优势。

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o分析表明,经济全球化是推动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巨大动力,外资对中国农业的投资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业的层次,有利于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与接轨。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速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带来良好机遇;信息化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条件;国家十分重视农业科技工作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这就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所有这些都是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难得的、良好的外部机遇。

3.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弱点——机会(wo)战略组合

wo战略组合,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使其改变劣势而获取优势的战略。通过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w分析,我们了解到我国现有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着一些弱点、不足和缺陷。

结合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o分析可以发现,现有的一些外部机会正好可以弥补其内部弱点。例如,随着经济全球化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外资对中国农业投资的兴趣越来越大,同时,政府也设立专门机构或鼓励各行业部门加强同国外或国际组织进行合作,积极争取对方的经济资助,以克服其内部资金不足的弱点。加入世贸后,按照世贸组织透明度原则,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可以尽快地获得各种需要的信息资料,及时引进先进的设备、高科技和管理经验,这正好可以弥补其内部农技服务方式滞后的缺陷。信息化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条件,只要坚持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农业,用充分的信息资源服务农业,用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就可以规避农技服务机构设置单一的内在不足,以满足农村科技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国家的系列重农政策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制度和经费上的保障,加之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加入世贸等外部机会,可以为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强化市场观念、提高对现代科技的吸收转化能力带来积极影响,从而弥补其“农民整体素质偏低造成农村科技推广进展缓慢”的内部不足。

4.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势——机会(St)战略组合

St战略组合,是指利用自身的内部优势,规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t分析,使我们了解到目前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外部环境的威胁还没有达到需要防御的阶段,但的确存在潜在的危机和负面影响。结合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分析不难发现,现有的一些内部优势,只要利用得当,完全可以规避或减轻这些外部潜在威胁造成的负面影响。譬如,我国现有近83万热爱农村科技服务的科技人员常年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如此庞大的农村科技服务队伍已成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坚实力量,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内部优势完全可以减轻“农业科技人才面临流失”的外部威胁。我国农业科技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农业科技成果丰硕,一批动植物新品种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重大农业新技术、新物资以及农产品加工、食品安全等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与产业化开发,伸延了农业产业链,推动了农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增强了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这种自身的内部优势可以有效地规避或减轻“国外农资大量涌入”、“农产品进口激增、出口困难”,而影响“农民增收及农产品加工等相关行业”的潜在威胁。我国现有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整体框架已初步形成,使得农村科技服务可以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充分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促进科技成果在供需双方之间的转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成为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这些自身优势可以促使我国长期以来所积累的大量原创性农业科研成果得到有效利用,并在利用中得到有效保护;加之相关立法和保护机制的建立健全,就可以很好地规避或减轻“导致我国大量农业原创技术流失”的潜在威胁。

三、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模式创新

通过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战略组合选择思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目前情况下,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应本着利益最大化原则,选择So、wo、St战略组合中最适合的一个、两个或多个混合战略组合。因此,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模式必须围绕这种战略组合选择进行建构,整合现有的各种资源,建立多方参与的新型高效的农业服务体系。

1.创新农村科技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需求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多元化投入,可以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优势,发挥各地政府、龙头企业、农业高科技企业、示范园区和专业示范户以及各类科教单位、各行业协会、学术团体的作用。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承担任务明确、经费落实的公益性科教服务工作,提供社会共享的持续动态的技术示范培训及信息等任务。公益性农技推广人员积极性的调动和相应的管理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经营性作为市场行为也有政府的规范和导向问题,它的动力机制来自于赢利,但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让经营性农技推广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我们可以吸收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个人向农村科技推广事业提供资助,对提供资助者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以充分调动企业和个人赞助和支持农村科技推广事业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还可采用发行福利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鼓励引导社会化多元化农技推广方式

在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推广作用的同时,应积极探索和引导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创新机制,特别是在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郊区和特色商品基地集中地区,更应注重培植经营性的科技服务组织的发展。支持发展以农业科研、教育部门为主体的推广方式,鼓励采用成果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开发、科技示范等形式,努力将科研成果产业化。鼓励和扶持以农村合作组织、农业技术协会为中心的推广方式。农业技术协会是农民在参与市场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以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经营组织,它适应众多农户的技术要求。积极鼓励和支持从事农业科技服务和经营的公司、企业、社团组织或机构,参与农村科技推广与普及,从而逐步在我国农村地区建立起新型的充满活力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3.引导产学研相结合,完善农村农业教育培训体系

政府应出台农业院校服务于“三农”的一系列导向性措施,继续推进各类农业科研机构转制,以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等为依托,创办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参与农村科技服务;改革现行的农业教育、科研与推广相互分离的体制,鼓励农业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服务工作;鼓励成立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创新农业教育投资体制,扩大农业教育的规模,集中社会资源,构筑多元化的农业教育体系,完善农民培训体系。[9]多层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突破点。重视和加强基层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为基层科技人员提供进修、培训、外出考察的学习机会,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技术需要。

4.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为农村科技服务搭建良好运作平台

按照形势发展的要求,应充分发挥现代通讯网络的作用。建设统一、有效、向全社会开放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信息传播系统。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电视广播频道、互联网站、专业服务热线电话,因时因地因需常年提供社会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信息服务。建立农业资源、生态、灾害等动态监测和预警预报信息系统;研发针对性强的农业专家系统,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库;积极拓宽信息渠道,为农业管理部门、农产品生产经营部门和农民提供农业政策、价格、供求、防虫等信息。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强农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使农业信息系统成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及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

5.建立农技特派员制度,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到人

推广农业科技、农村政策和农业信息入户工作,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真正解决农村技术政策和信息建设,建设服务型政府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这种制度以整合资源和创新机制为突破口,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第一线,面向基层、面向农户传播技术,指导生产,解决疑难问题,架起科技人员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建立农业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渠道,形成农村政策全面落实和农业信息快速传递的长效机制。[10]

6.营造创新环境,从制度上激励农村科技人员创新

增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教兴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主线和根本途径。结合农村实际,我们必须建立包括精神理念、制度规范和物质载体等多角度的农业创新文化和环境。以尊重农技人员的人格和劳动成果为基准,完善农业技术职务体系,拓展科技研究人员的发展空间,提高技术人员薪资待遇,建立具有社会竞争力的行业科技人才薪酬体系。要以人为本,为技术人员的研究活动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条件,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从制度上激发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调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必须认真落实鼓励科技人员的政策措施,对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对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科技人员给予重用。

7.倡导模仿创新,促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快速发展

促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就要提倡模仿创新。所谓模仿创新,是通过投入一定研究开发力量,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者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对率先者的技术进行深入改进、完善,强调有所创新,因而模仿创新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一种渐进性的创新行为。[11]引入他人技术后,经过消化吸收,不仅达到被模仿者的技术水平,而且通过创新,超过原来的技术水平。模仿创新优势在于可节约大量研发时间、人力费用。我们要充分借鉴他国成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与做法,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

8.以农民为中心,实行“从下到上”的科技推广模式

我国传统的农技推广方式是从上到下的“贯彻”式推广,这种方式在计划经济时代为我国农业的发展,特别是提高大面积农作物产量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种推广方式往往忽视了农民的实际需求,甚至脱离实际,难以被农民接受。这不仅难以实现推广的目标,还损害了政府在农民中的威信。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最终价值体现在农民素质提高、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推广课题的设定不能脱离农民的实际状态和农民自身的愿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应该重视掌握农民心态和愿望,按照农民意愿开展推广活动,即“从下到上”的工作方式。在推广的“plan-Do-see-Check”(“计划-实施-评价-反馈”)循环过程中,首先根据农民需求,设定推广课题,制定推广计划,按计划进行实施,然后进行评价,再将评价结果反馈到下一推广计划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推广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科研部门反馈,以得到及时研究解决。形成以服务对象——农民为中心的推广、科研紧密协作的推广体系。避免科研、推广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推广工作效率和科技成果的应用率。

五、结语

在农业这个大系统中,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在调整农业发展模式,科学规划农业发展方向,合理使用农业资源,整合相关技术服务,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巨大力量。我国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在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我国目前已经形成的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模式多样化、服务内容复杂化、服务对象分散化的农村科技服务现状,如何协调众多农村科技服务主体、采用不同策略扶持不同的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建立一个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当前农村科技事业面临的首要任务。通过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Swot分析,一方面利用外部机遇,发挥体系自身优势;另一方面要避开和减少内部弱点及外部威胁,最终实现模式创新。从而为解决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制度保障。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篇10

关键词:河南;中原经济区;金融;问题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052-01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不断加强。加强区域经济建设,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继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中部崛起战略以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北、西部等地方区域发展规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的势头强劲:一方面,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领先优势更加明显;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而以河南为主体的中部地区如何奋力追赶.则成为影响我国整体经济格局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

为了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企业发展的内在活力,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的强力助推。没有金融资本的支持,技术创新就如“无水之源,无本之木”,难以成为推动国家(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因此,加强对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提高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深入科技金融合作,构建与中原经济区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科技金融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型战略性产业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

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省份,其金融发展状况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金融资金总量不足,金融发展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截止2012年12月,河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为31970.40亿元和20304.10亿元。虽然河南省2012年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和新增额在全国分列第10位和第8位,各项贷款余额和新增额在全国分列第11位和第12位,但是和全国本外币存款余额94.29万亿元和贷款余额67.3万亿元相比,河南省存贷款余额占全国的比重仅为3.39%和3.02%。2012年河南全省国民生产总值(GDp)29810.14亿元,全国国民生产总值为519322亿元,河南GDp占全国GDp约5.74%的比例。而河南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约8%的比重,所以河南省的人均信贷水平与GDp水平,都与全国有着较大差距。

与此同时,科技投入总量也明显不足。2012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0298.4亿元,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500亿元的有江苏、广东、北京、山东、浙江和上海6个省(市),共支出6009.8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58.4%。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广东、浙江、山东和陕西8个省(市)。河南省2012年(R&D)经费支出310.8亿元,虽然名次排在全国第十一位,但是与排名前四的江苏、广东、北京、山东等省(市)相比,总量相差悬殊。从(R&D)经费投入强度来看,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201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资本市场运作乏力,货币市场信用工具单一。截止2012年12月,我国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公司总计为2494家,而河南仅有66家,所占比重为2.6%。另外,这66家境内上市公司当中有37家分布在钢铁、煤炭、化工、有色金属、造纸、机械设备等6个传统行业,不仅高新技术产业的上市公司相对较少,而且也没有一家金融类的上市公司。就已上市企业而言,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能力也不强。截至2012年底,河南省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4027.69亿元,居全国第13位,所占比重仅为0.2%,目前河南省没有1家市值上千亿的上市公司,市值超过百亿的上市公司也只有9家,45家公司市值在50亿元以下。同时,由于河南省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基本上仅限于首发a股、配股、增发和可转债等四种形式,t股、n股、S股、H股等上市公司数量及其有限。目前,河南共有境外上市公司36家,按照上市地划分,中国香港15家公司,中国台湾1家公司,美国10家公司,新加坡7家公司,英国1家公司,澳大利亚1家公司,日本1家公司。在上述公司中,有4家公司为a+H股上市,1家公司为H+S股上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资金聚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