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5:30

农耕文化设计篇1

[关键词]居住区;农耕文化;农耕花园;景观设计;融合

[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4)06―0066―02

引言

目前,在我国的城市居住区建设面貌趋于标准化,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方向和理念比较单一。面对城市居住区居民生活存在的具体问题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需要回归设计初衷,并非只有山石、水、观赏植物构成的居住区景观设计这种套路,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可结合地区农耕文化构成农耕花园景观。

一、农耕文化与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概述

农耕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综合。在物质层面,农耕文化又派生出农具、粮食加工工具、农产品等。在精神层面,中国农耕文化特别强调人与自然关系中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无形之中锤炼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形成独特的农耕文化。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观念促使自给自足的社会稳步发展,虽然现代种植技术的成熟使农业有了较大发展,但农业依然是历史发展的根脉,而且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根基。从农业造就的农耕文化影响中国几千年的灿烂中华文明来看,在当代农耕文化依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茹毛饮血到吃粟谷,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再到今天的科技种田,农耕文化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而文化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国农耕文化分别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主发展起来,从神农氏开创的原始农业到科技发达的现代农业,农业离不开种植,中国农耕文化的特点是以耕种为主的农业文明,农耕文化包涵各种耕作技术和科学发明,并且派生出多元的文化产物,如与中国农业息息相关的二十四节气,颇具智慧的传统农业耕种工具与粮食加工工具。

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是现代城市景观设计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农耕花园是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融合景观小品设计的产物,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结合的特点。从农耕花园实用的角度看,自身的特点决定设计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表现在农耕活动,通过农耕活动获得农耕果实,这个过程是人与自然的互动的结果。从审美的角度看,农耕植物的色彩、形态令人赏心悦目,表现回归田园的乡村意境美。

二、农耕花园景观设计与城市居住区的融合

从现存的城市居住区人的种植行为来看多数人天生具有喜爱种植的爱好。如在《舌尖上的中国》其中的一集节目展示居民在自家楼顶种植瓜果蔬菜,描述从辛勤种植护理到了秋季丰富的收获,并和街坊邻居一起制作美食,生活呈现出浓浓的人情味。再如成都一处居住区用屋顶空间作为花园、菜园实现城市农耕,楼顶均被居民开辟成农田,每小块土地旁边都立着小木牌,标识着各自的门牌号。农耕花园景观设计融入城市居住区为居民提供亲近自然体验农耕文化的机会,人在参与种植活动中会增强居民对自然的感受、体验,与自然深入互动,培养居民对农耕的浓厚兴趣和对自然的自觉爱护。

早在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在其发表的《明日:一条通向改革的和平道路》提出了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认为应该建设一条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1〕农耕文化与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有机融合,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可以通过农耕花园实现“融景还耕”这一观点与埃比尼泽・霍华德的理想城市不谋而合。城市居住区作为满足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从空间方面划分为室外空间和室内空间。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是针对城市居住区室外空间的研究对象,与城市人口密集的钢筋混凝土森林对比,农耕花园景观设计让居民体验农夫的快乐,使城市居住区增加接地气的生活趣味因素,特别是对老人调节心情和对儿童认知自然有帮助。与目前的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相比,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更加能与人互动,这种互动表现在农作物需要人种植培养,而人从农作物种植过程获取精神快乐与物质收获。因此,农耕文化与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并非排斥而是可以融合。

三、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的设计要点

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的区域是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居住区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的内容是绿地布局形式、景观分析、功能分区、道路分析、植物分析等。传统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以植物造景、休憩、观赏为主要功能,而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是以种植为主要功能,附带提供休憩、观赏的功能,将景观小品点缀其间。农耕花园景观设计要点与传统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内容基本相同,但侧重有所不同,前者侧重农耕种植,后者侧重造景。农耕花园景观设计有助于营造适合人居的人性化的居住区生活空间环境。以下是对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的要点分析。

3.1农耕种植

农耕种植面积应占总体居住区绿地面积的大部分,种植浇灌可采用植物滴灌技术或喷洒技术。农耕种植是经济农作物的种植,种类包括粮食、蔬菜、果树、花卉等,在审美方面应符合景观设计美学,如种植高矮、大小、丛植相结合,遵循形式美法则。种植应充分考虑农作物的特点,种植较为耐旱的粮食类的农作物芝麻、落花生等;种植易于打理、观赏价值强的农作物,如棉花、红薯等。种植蔬菜类的生长速度快的农作物,如上海青、油麦菜、生菜等。种植果树类的农作物,如桃树、杏树、梨树、苹果树、石榴树等。种植可以观赏、食用花卉类的农作物,如、玫瑰、油菜花、忘忧草等。

3.2景观小品

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在种植区域中间点缀景观小品能使居住区环境锦上添花。景观小品常以景观石、雕塑、垃圾箱、灯具、指示牌等组织景观小品,景观小品虽体量不大,却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笔,不仅形象生动、为恢弘严肃的建筑增添情趣、丰富空间层次,活跃了整个景观环境的气氛。〔2〕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小品设计应注重审美功能,景观小品设计细节一旦粗制滥造会造成丧失美感,给人劣质的感觉,而考究的设计细节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素质和审美高度。景观小品设计采用废旧物品进行重新设计是目前提倡的一些做法,它会激发人的创作灵感和启迪智慧。如由土人设计公司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保留旧厂房和机器设备作为城市珍贵的城市记忆元素,用崇敬态度将这些元素重新赋予新生命力,这些景观小品怀旧却不失精致。

3.3道路规划

农耕花园耕地规划种植应结合景观设计功能区域划分,不必与农村方形田地形态相同。在平面分布图中,耕种面积可呈现不规则形状,具体分布应根据景观设计规划需要划分,在种植区域合理规划和住宅楼入口设计的基础上合理规划道路使道路畅通无阻,并且避免过多交叉。如由土人设计公司设计的沈阳建筑大学校园使用水稻、当地农作物作和乡土野生植物为景观的基底,道路规划设计突出便捷的直线形成路网体系。而在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的道路规划设计应从自身特点出发,因地制宜,通过道路规划增加空间的丰富,这点并不违背传统居住区景观设计。

四、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农业观光旅游风靡中国,许多城市游客来到农村体验乡土人情和品尝农家小菜。〔3〕这证明城市人对农村自家菜园的向往,城市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引入农耕花园的设计理念会产生生态、节约、教育等现实意义,并丰富城市居民生活和促进建立良好的居住区邻里关系。

4.1生态意义

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属于景观绿化范畴,在生态功能与传统居住区景观设计作用相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生态作用从根本上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传统居住区绿地是以植物为主体,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能有效地改善居住区建筑环境的小气候。〔4〕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属于种植绿植,因此同样起到积极的生态意义。

4.2节约意义

城市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设计与传统的居住区绿地景观设计相比,农耕花园景观设计能合理地利用土地进行小规模农产品生产,在种植的过程居民体会农产品从种植到养护到收获果实的复杂过程,从而培养居民粮食节约意识。此外,从居住区农耕花园景观小品的材料运用方面,可采用废旧物品再设计或可再生材料来制作景观小品。如美国芝加哥的盖瑞康摩尔青少年中心屋顶花园设计开发一个包括花卉和蔬菜园的屋顶花园,花园小径由回收牛奶容器制作而成的塑料木板组成。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景观设计同样具有节约意识,如采用废旧轮胎做景观小品。

4.3教育意义

在居住区融入农耕花园能使城市儿童少年对生活有深入的了解,从参与农产品的种植娱乐的过程中扩展孩子的视野,普及农业知识,在娱乐中教会孩子知识世界和帮助形成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儿童对环境的反应比成年人更为直接和迫切,他们总能发现高低、远近、软硬、暗亮的概念,而他们用来探索这些概念的客观物体则又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强化他们的学习乐趣。〔5〕居住区农耕花园无疑是激发儿童对自然认知学习的良好场所。城市居民通过种植农作物可纠正对农产品的错误认识,使人们了解自然生长下的农产品的形态和绿色种植下农产品的样子,不会盲目地用大与好看的标准来衡量农产品的质量。

结语

东晋陶渊明所著的《桃花源记》描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呈现的宁静和谐的生活场景是人们心中理想的生活环境。可见,从古到今人们追求的是安全、惬意的生活环境,然而对比现代人民的居住方式和古代存在较大差异,现代人们期待更健康、更舒适、更有品质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城市居住区的生活环境设计要求更高。农耕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折射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虽然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但农耕文化一直伴随着科技发展在不断进步,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应结合农耕文化是从高雅景观设计走向亲民景观设计,农耕花园景观设计不仅使城市居住环境产生积极意义,而且使农耕文化发挥新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柳钦.田园城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理想城市形态〔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1,(03):21-23.

〔2〕陈丽昀.张建华.城市景观小品对城市精神文化的塑造〔J〕.上海商业,2011,(23):14-15.

〔3〕季晓达.浅议景观园林设计与农业经济生产的结合〔J〕.中华民居,2011,(07):7-8.

农耕文化设计篇2

一、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的对立统一

1.城市化建设是发展的需要,要有一定土地做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快时期。据统计,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约3.8亿,城市化程度大约为30.4%。但与世界相比,发展还是很慢,1996年世界城市化程度已经达到45.5%,而日本在1990年就达到77.4%。据专家预测,我国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在未来50多年中,将有约5亿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变为城市人口。这样不仅要建立大量新城市,而且现有的许多城市都要程度不同地扩大其规模。土地是城市的依托,城市化建设必然要有一定的土地做保障,按照每个城镇人口占地100平方米,增加5亿城市人口,约需要土地5万平方公里,即7500万亩。

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并转变为城镇人口,推动大批新城市的建立。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城镇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进行化建设和旧城的更新改造。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而占一部分土地,包括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

2.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形势严峻

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全国农业普查办公室联合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最新公报显示,全国耕地面积19.51亿亩,人均耕地面积0.106公顷(1.59亩),仍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而且地区分布很不平衡。人均耕地较多的一些省,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这里条件较差,粮食产量较低;人均耕地较少的省(区、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京津沪三市,这里自然条件较好,粮食产量高,但也是耕地大幅度减少的地区。全国还有607万公顷(0.91亿亩)的耕地坡度大于25度,而在耕地面积中,无灌溉设施的耕地比重高于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全国还有30万公顷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到土地流失的危害。这些都说明,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也是不高的。

新《土地管理法》着重强调了加强耕地保护问题,其目标是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新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但是我国耕地资源的主要特征却是耕地面积占土地资源比例小,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质量低,人均耕地少,且日益减少。在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所允许的条件下,绝大部分能开垦的土地已被开垦。此外,我国人口还在以每年一千多万人的速度增加,经济建设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吃饭”和“建设”给耕地带来的压力,有增无减,并没有缓解。近年来,耕地面积连年锐减,尤其是一些优质耕地的减少,很难靠开发来弥补。目前这种趋势还在发展。仅仅1997年、1998年两年,全国耕地就净减少近600万亩。地方开垦条件差或土地后备资源的匮乏,致使其既实现确保耕地不减少的目标而又同时不经济的发展相当困难。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10年,我国还要增加一亿多人口,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陡坡退耕、灾害毁地三项,可能还要减少耕地近一亿亩。

3.缓解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途径

在客观上,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城市的发展和扩大必定要占用一部分土地,但是,城市又不能不发展。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发展城市与保护耕地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必须较快地发展城市,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切实地保护耕地,使两方面得到协调和统一,在发展城市中尽可能地减少耕地的占用。

因此,必须找出一条既能减少耕地占用,又能及时为城乡各项建设提供必需的建设用地,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以缓解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之间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是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道路。土地集约化利用包括四个方面:(1)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2)农村非农用地的集约利用;(3)农村农用地的集约利用(主要是大城市周围的高投入高产出);(4)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的提高。其中前三条是被大家所共识,而最后一条则未引起高度重视,而此条正是解决用地紧张的主要途径。土地的集约化利用不但要从局部如某个城市或农村、某个地区或某块土地的角度来考虑,而且要从系统整体(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考虑。加快城市化进程能更好地集约用地和节约用地,能够提高全国整体的集约用地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实现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的目标,起到保护耕地的作用。下面就加快城市化进程对减少耕地占用的压力谈几点看法。

二、发展城市化建设与土地集约化利用关系

1.城市化建设有利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从而减小众多人口对耕地的压力

城市和乡村代表了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单元,由于城乡经济水平、妇女职业类别和文化程度的差异,而使两者的妇女生育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镇始终低于乡村的生育率。生育期一孩率城镇大大高于乡村,高达90%以上,乡村二孩率超过城镇的1倍多。1998年我国城镇人口出生率为13.67‰,自然增长率8.36‰,而县出生率为17.05‰,自然增长率为10.04‰。以上海市为例,1998年人口出生率仅为5.20‰,自然增长率为-1.80‰。我国历年市镇与县人口生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对比见表1。

表1我国历年市镇与县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单位:‰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市镇出生率16.1415.4915.4715.3715.1314.7614.4714.5213.67

自然增长率10.439.999.709.389.609.238.828.948.36

县出生率22.8021.1719.0919.0618.8418.0818.0217.4317.05

自然增长率15.7914.0412.1812.1712.0411.0911.0810.5310.04

影响生育率的因素有:第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经济水平越高,总和生育率越低;反之,则总和生育率越高;第二,文化教育水平。无论是生育率、多孩率,还是平均孩次,有文化者都低于文盲、半文盲,并且,文化程度愈高,生育率、多孩率和平均孩次愈低,两者呈相反关系。造成城乡生育水平差异的另一重要原因也是妇女文化程度的差异。乡村文盲、半文盲率多,女性文盲、半文盲多及农、林、牧、渔业妇女文盲、半文盲多,这“三多”已成为乡村生育水平高于城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第三,职业与劳动性质。劳动性质与文化程度有一定关联。脑力劳动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生育率低;体力劳动者,尤其是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者,文化程度较低,这一因素与经济和其它社会因素共同的影响,使他们的生育率较高。职业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生育率的高低,农、林、牧、渔业妇女的生育率高于其它职业妇女生育率的2-3倍。而城市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文化素质,减少农业人口,降低生育率。此外,计划生育的作用在于引导和加速生育水平的下降,而由于城市社会经济较发展,文化教育程度高,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较容易,能够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人口的减少又可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2.城市化建设有利于集约化利用土地,从而扩大耕地面积

如何做到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两不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主要是转变用地方式,走集约利用土地、节地挖潜的路子。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整理宅基地,二是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而大力发展城市化建设,有利于实现粗放用地变为集约用地,并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是既积极而又有效地保护耕地的思路。一方面,城市容纳人口多,城市人均用地比农村人均用地少,土地利用集约度高。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对比见表2。表2显示,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农村始终较城市高出2-3倍。1998年城市人口为37942万,人均居住面积达9.3平方米,而农村人口为86868万,占总人口69.6%,人均居住面积达23.7平方米。以山西省为例,1996年5个地级市人均占地119平方米,农村人均占地则达192.93平方米。此外,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的中心功能越强,人均用地也越少。与小城市相比,要素的投入产出率和主要经济指标的人均水平也较高。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各项指标见表3。表3表明,1996年全国城市增至666个,人均用地99平方米,其中,200万人以上的超大城市人均用地66.2平方米,100-200万人的特大城市人均用地86.2平方米,50=100万人的大城市人均用地99平方米,20-50万人的中等城市人均用地105.3平方米,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人均用地131.6平方米。而且大城市与小城市相比,产业密度(人均GDp)高,第三产业比重大,另一方面,城市化建设能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有利于耕地内部挖潜。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空闲出许多宅基地和非农用地,使这些宅基地和非农用地变为耕地,增加耕地数量。如前所述,5亿农村人口进城,若农村按人均160平方米计算,可减少占地8万平方公里,扣除城市建设用地5万平方公里,则全国可节约3万平方公里,即4500万亩;农村劳动力的减少可以使农民统一经营,连片耕作,减少不必要的路和田坎,增加耕地,使农业生产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粮食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表二我国历年城市与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对比单位:平方米/人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城市人均居住面积6.76.97.17.57.88.18.58.89.3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17.818.518.920.720.22121.722.423.7

表三我国不同规模城市各项指标表

全国666个城市平均超大城市200万人以上特大城市100-200万人大城市50-100万人中等城市50-100万人小城市20万人以下

城市个数(个)666112344195393

人口密度(万人/平方公里)1.011.511.161.010.950.76

人均占地(平方米/人)9966.286.299105.3131.6

人均GDp913815812144551306084006281

第三产业比重(%)37.249.343.838.834.129.2

3.城市化建设有利于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

科技进步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集约化用地程度,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生育率的降低,从而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城市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集约用地,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越是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程度越高,农业人口越少。而城市化程度比较低的国家则往往是发展家,具有经济落后,农业人口多,出生率高,人口增长速度快等特点。

城市化的发展使科技与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假如我国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去开垦后备的土地资源和复垦荒芜的土地,从而增加耕地数量;农业科技的发展使农业先进的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对农田精耕细作,从而可以提高耕地质量,达到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反过来农业的发展又保证和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三、我国城市化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城市化建设中,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好城市化建设与保护耕地这两方面的关系,存在着在加速城市化建设的同时,忽视保护耕地的倾向。在如何处理耕地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关系中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1.城市土地闲置与撂荒

随着国民的持续快速和基本建设规模的大幅度增长,一些地方出现了城市土地闲置,甚至撂荒。从广义上讲,城市土地闲置是指:(1)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及时对土地加以利用,或土地利用率未达到规定要求,致使土地处于未被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状态;(2)各种非法批地所造成的闲置状态;未经批准已圈占了土地,以及未征、未用或利用不充分所造成的闲置等。1995年,全国开展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清理工作。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全国共清查出非农建设闲置土地600平方公里,为1994年全国各项建设用地总量的27.3%,其中耕地270平方公里,占45%。通过清理,已复耕240平方公里,占闲置耕地的88.9%;限期开发建设9000公顷;调整使用2000公顷;收回土地使用权4000公顷。另外,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统计,我国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废弃地累计约为133300平方公里。其中,由于从事开采矿产资源、烧制砖瓦、燃煤发电等生产和建设活动废弃土地约为33300平方公里,其中70%左右为耕地;全国因兴修水利、修筑铁路、公路等建设活动废弃的土地及坑塘、建筑取土等零星废弃土地约为100000平方公里,这之中耕地也占到50-70%。

2.城市违法用地现象严重

1995年,全国有1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按照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要求,结合贯彻国家土管理局《关于全面清理非农建设闲置土地的通知》精神,对1992-1994年贯彻执行土地、法规的情况开展了土地执法检查。据《土地报》报道,陕、粤、赣、豫、皖、鲁、吉、川、湘、浙等10个省,1992-1994年共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32万宗,违法用地面积达500平方公里,浙、粤、桂3省区违法占用耕地达753300公顷。晋、辽、浙、津、鄂、闽等省,清查出各类土地违法案件41627宗,违法用地面积7687公顷。在土地资源短缺的江苏省,1993-1994年便查出违法用地8010宗,违法用地面积达3445公顷。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占用土地和违法滥用土地,不仅远远超出了经济建设的正常需求和实际可能的开发能力,而且是外延发展、粗放经营、以牺牲大量土地资源为代价的。

3.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根据1995年城市建设统计年报,全国640个城市建成区19264.2平方公里,空闲土地按10-15%计划,这些城市用地潜力达1926-2890平方公里,如按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用地指标城市人均用地100平方米,可安排城市人口1926-2890万,此潜力仅是充分利用城市空闲土地得到的。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现有城市建设用地有很大的内部挖潜改造能力。此外,我国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太低,1990年全国455个设市城市建成区平均整体容积率只有0.31。城市用地结构亦不合理,在结构上存在用地比例过大,商业用地比例偏小,道路用地比例过小的。用地结构不合理造成地不能尽其用,土地产出效益差,土地价值不能体现。1991年全国城市土地平均工业产值7277元/平方米,地均利税715元/平方米,且因城市规模而差别大,20-50万人口城市地均工业产值6625元/平方米,地均利税525元/平方米,20-50万人口以下城市地均工业产值2459元/平方米,地均利税265元/平方米。

4.乡镇布局分散,用地规模过大

1996年全国共有乡镇企业单位数2336.33×104个,职工1.35×108人,全国乡镇企业集聚在县镇的仅占1%,在建制镇的占7%,其余98%的乡镇企业少数在集镇,绝大多数在村及村以下。由于过度分散,使用地规模至少增加1/3,出现了不注意节约用地,大量圈占农田,削弱农业生产的问题。

5.城市用地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增长需要相应的土地供应,从而占用部分耕地,这是符合经济发展的。但是,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盲目扩大占地规模,把城市的合理发展不适当地变成乱占耕地,应予以纠正。1986-1995年,我国城市数量由321个增加到640个,增长近1倍,城市人口和城市非农业人口分别增长65.1%和51.6%,城市用地面积和建成区面积分别增长42.5%和90.2%,建成区平均每年扩大1015平方公里。城市越小,人均建设用地越多,小城市(20万以下)分别为特大城市(100万人以上)和大城市(50-100万人)的1.91倍和1.62倍。

四、发展城市化建设,保护耕地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已面临耕地不断减少的严重威胁,保护耕地是我国一个基本国策,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有效措施,既加快城市化进程,又切实保护耕地。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

通过供地机制的变革与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乱占滥用耕地的问题,进而推动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集约利用。通过调查,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中体现城市人均用地标准、城市容积率、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等。使所建指标体系,既有利于城市化建设,又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既达到发展建设的目的,又起到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的作用,缓解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变矛盾为协调和统一。

2.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调控土地的基本手段,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潜力,地预测未来土地需求,调整各类用地结构和数量,从而综合平衡土地供需形势,达到宏观调控土地的目的。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研究城市密度的前提下,对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的总体设计,并通过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来落实。必须将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起来,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基本方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3.控制乡镇企业的发展,避免乡镇企业占用过多的耕地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人、财、物等资源必然流向城市,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技术以及服务等便利条件引导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城市集中,可以避免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占用过多的耕地,达到节省建设用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4.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

城市的发展建设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多地通过实施旧城改造,确定以内涵为主的城市发展方针,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潜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容积率、产出率,增加城区容量;搞好城市规划工作,坚持城市建设不求最大,只求最佳的原则,利用市场机制不断调整区域城市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考虑城市、集镇相互协作、取消重复设置,减少城市化过程中不必要的耕地浪费。把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经营土地。为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服务。

5.根据具体情况,改革现有有关不利城市化发展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制度和政策

制定出一系列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政策,改革现有有关制度和政策,以利于技术、资源和人才的流动。如改革城市户籍制度。凡是基本上放弃农业生产,脱离农村,在城市做工、经商、经营企业,并成为自已和家庭的生活来源;长期居住城市并有自己住房,或有能力长期租住房屋的农村居民,应该改变户籍关系,变农村户口为城市户口,享有同其他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对于已经获城市户口的原农村居民,不再作为农村居民,也不再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并收回分配的责任田或口粮田。同其他城市居民一样,脱离同土地,特别同耕地的直接联系等。

6.依靠法律、法规制止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

对于城市化发展中对耕地保护不利的方面,必须依靠,法律、法规,严格审批手续,采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保证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对重复、潜力挖掘不够等乱占耕地的项目则严格禁止,防止借城市化发展理由使耕地资源大量流失。

总之,城市化建设对减小耕地的占用和土地集约化利用十分有效,我们应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搞清城市化建设(规模、速度)、耕地、经济承载力、人口等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节约利用耕地角度制定城市规划和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措施和政策,探索城市化的发展途径,不断挖掘城市土地的潜力;另一方面建立有利于城市化建设的土地管理体制。

城市化道路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发展同社会生产力存在着必然的、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客观存在着。世界城市化道路的发展过程就证明了这一点。人口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方式城市化,既指示了经济结构的化,也衡量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实力。当然城市化建设尽管占用一部分耕地,但远远低于限制城市化的发展所带来的人口增长及农村人口非农业占用耕的数量。因此,为了实现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必须发展城市化建设。但在发展城市化进程中,要处理好保护耕地的问题。

1.中国统计年鉴,1999

2.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7

3.国际统计年鉴,1997

4.刘岳等编:国人口分析与区域特征》,海洋出版社,1996

农耕文化设计篇3

一、考核对象

二市、六县、四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二、考核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土地调查条例》。

(二)《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31号)。

(三)《省辖市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政办〔〕53号)、《县(市)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政办〔〕162号)。

(四)《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

三、考核内容

根据〔〕52号文件规定,年将对-年规划期间(以下简称“规划期间”)县(市)、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考核。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占补平衡与基本农田占用补划落实情况三项内容作为认定是否合格的核心指标。同时,将耕地保护制度建设和责任落实情况、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情况等,作为综合评价各县(市)、区履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情况的参考指标,重点核查各地耕地保护目标纳入政府年度考核评价体系、土地违法违规政府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耕地保护政府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等四项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情况。

(一)耕地保有量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考核规划期末各县(市)、区耕地保有量完成情况。根据-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掌握规划期间耕地增减变化情况,核查增建设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计划执行情况。重点核查建设占用、灾害损毁、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等减少耕地和补充耕地情况、补充耕地资金征收使用管理等情况。各县(市)、区应对规划期间及年度耕地净增减情况、实际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大于计划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及未完成补充计划情况作出原因说明。

(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重点考核各县(市)、区规划期末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完成情况。各县(市)区应对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自然灾害损毁等造成基本农田面积和地类变化情况及原因做出分析说明。

(三)耕地占补平衡与基本农田占用补划落实情况

考核各县(市)、区规划期间耕地占补平衡落实情况、基本农田占用补划情况。重点核查年度经依法批准非农建设占用补充耕地质量情况、经国务院批准建设项目占用基本农田补划地类和质量情况。

(四)耕地保护责任落实和制度建设情况

考核规划期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耕地保护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考核办法制定及年度考核工作开展情况。重点核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耕地保护目标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评价体系情况,土地违法违规政府领导干部问责制度落实情况,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政府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建立与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同时核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逐级制定考核办法、开展考核、落实奖惩情况;地方各级政府落实责任制、责任书签订等情况;县(市)、区政府自查工作情况等。

(五)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情况

掌握各县(市)、区农用地分等定级(即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质量等级变化监测等情况。重点核查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应用及耕地质量管理、土地整治及部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工作开展等情况。

四、组织机构

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农业局、监察局、审计局、统计局、市委组织部,开展年度县(市)、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工作。在市国土资源局设办公室,负责考核工作组织实施、综合协调、信息上报等日常工作。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组织国土资源、农业、监察、审计、统计等相关部门,组织部门参与,开展对下一级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及县(市)、区自查工作。

五、考核方式

考核采取县级自查、六部门核查、考核评价的方式进行。

(一)县级自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考核方案的要求,开展自查,并将自查报告及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表上报市政府并抄送市国土资源局。

(二)六部门核查

六部门按照考核方案组成核查组分赴各县(市)、区实地核查,进一步掌握县(市)、区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履行情况,核实县(市)、区政府自查情况的真实性。

(三)考核评价

对各县(市)、区先进行“合格”认定。对考核认定为“合格”的进行综合评价;认定为“不合格”的不参与综合评价。

1.合格认定。严格按照〔〕52号文件要求,规划期内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耕地占补平衡与基本农田占用补划落实情况三项指标同时符合规定要求的认定为合格;否则,考核认定为不合格。

2.综合评价。考核合格的,将耕地保护制度建设和责任落实情况、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情况等参考指标一并考核。依据内业核查和实地核查情况,按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对各地核心指标和参考指标的完成情况分别赋分,按权重计算得出本次核查结果。其中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直接认定,对已完成规划修编的,将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和布局作为考核参照依据;耕地占补平衡与基本农田占用补划落实情况直接采用有关年度专项考核或检查结果。

(四)向市政府报告

各考核组分组形成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与综合评价报告。六部门汇总考核情况,对规划期内全市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作全面评价,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综合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形成年度考核报告呈报市政府,并提请市政府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进行通报。代拟市政府自查报告呈报省政府。

(五)落实整改工作

六部门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与综合评价结果反馈给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县(市)、区对履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限期整改,并将落实整改情况报告市政府。

六、考核结果应用

农耕文化设计篇4

关键词:耕地地力;现状;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S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8-0045-2

苍梧县土地特点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多,耕地少。2010年未全县总人口6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5.84万人,全县总面积3506平方公里,年末耕地面积2.24万公顷,其中水田1.74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04公顷,人多耕地少[1,2]。

1耕地地力现状

苍梧县耕地耕层土壤肥力调查结果见表1和表2[3]。

表1苍梧县耕地土壤pH值分级表

表2苍梧县耕地耕层主要养分含量情况表

表1表明:土壤偏酸性,pH平均5.1,幅度4.5-5.4,属酸性等级面积18845.1公顷,占耕地面积的90.48%。

表2表明:有机质的含量中等偏上,平均含量31.3g/kg,幅度20-35g/kg,属丰富等级(一级、二级)的占耕地总面积的63.74%,属中等等级(三级)的占耕地总面积的33.84%;全氮的含量中等偏高,平均含量2.01g/kg,幅度1.5-2.5g/kg;属丰富等级(一级、二级)的占耕地总面积的92.29%;有效磷的含量中等偏低水平,平均含量18.6mg/kg,幅度10-20mg/kg,属丰富等级(一级、二级)的占耕地总面积的37.62%;属中等等级(三级)的占耕地总面积的52.19%;属缺乏等级(四级、五级)的占耕地总面积的10.19%;速效钾的含量低,平均含量54mg/kg,幅度30-60mg/kg,属中等等级(三级)的占耕地总面积的67.58%;属缺乏等级(四级、五级)的占耕地总面积的32.42%。

依据广西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标准进行综合评价,苍梧县县域耕地地力现状等级统计见表3和表4。

表3苍梧县耕地地力现状等级统计表面积单位:公顷

表4苍梧县各镇耕地地力现状等级分布比例表

由表3可见,苍梧县域水田一级、二级(高产田)面积为5200.07公顷,占水田面积29.79%,主要分布在大坡、广平、龙圩、新地、沙头等镇;三级、四级(中产田)面积为9961.44公顷,占水田面积57.07%,五级、六级(低产田)面积为2292.89公顷,占水田面积13.14%,主要分布在木双、狮寨、京南等镇。

旱地没有高产地,多为低产地,其中三级、四级(中产地)面积为473.56公顷,占旱地面积14.04%,五级、六级(低产地)面积为2898.83公顷,占旱地面积85.96%。

由表4可见,苍梧县域耕地以三级、四级(中产耕地)为主。其中一级、二级(高产耕地)占耕地面积24.97%,中产耕地(三级、四级)占耕地面积50.10%,五级、六级(低产耕地)占耕地面积24.93%。2耕地地力下降的成因

2.1有机肥施用减少

有机肥施用量减少,特别是化肥的大量使用,农作物在获得高产的同时,也带走了土壤中营养元素,打破了土壤养分元素的平衡,破坏了土壤性状,导致土壤板结、变酸,土壤结构变差,降低土壤持续生产能力。

2.2次生潜育化稻田增加,耕地地力下降

耕地种植制度单一,忽视了作物轮换种植和用地与养地结合,稻田潜育化加剧。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少,农田渠道阻塞,排水不畅,地下水位上升,土壤中水、肥、气、热不协调,影响作物产量。

2.3农田耕作层变浅

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田免耕、浅耕面积增加,农田复种指数低,使耕作层变浅。

3加强耕地地力建设的几点对策

3.1因地制宜实行土壤改良计划

耕地地力评价结果表明,苍梧县三级、四级、五级、六级耕地(中、低产田)15626.67公顷,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5.03%,土壤障碍因素一是土壤理化性状不良,主要是土壤偏酸、潜育化、土质偏粘、土质偏沙、耕层浅、速效钾含量低;二是环境条件不良,主要是水土流失,农田旱、涝,山区农田日照少、冷。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规模整治,注重效益”的原则,将投入的资金集中于改造中低产田,如果每年能整治800公顷,用10年左右的时间,可将中低产田建设成为标准农田。

3.2加强耕地地力建设的主要农业措施

加强耕地地力建设,以保护和提升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一手抓耕作条件的改善,一手抓土壤地力的培育,实行农田标准化建设与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工程措施与农艺、生物措施综合配套。

一是采取工程措施,因地制宜增加田间工程,建设农田机耕道路,提高机械化操作能力;通过开沟排水、中低产田改造、吨粮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综合技术推广,加大田间排灌沟渠的建设,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改变过去农田串灌、漫灌的习惯,推广科学管水和节水农业技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效提高耕地地力。

二是推广秸秆还田,增加有机肥施用量。特别要推广稻草直接还田,严禁稻草焚烧。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增加土壤有机肥来源。我县沼液、沼渣资源丰富,通过施用沼液、沼渣和猪粪,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生产能力。

三是对耕层厚度在16cm以下的稻田要通过深耕逐渐加厚耕作层;对地下水位高不宜深耕的潜育化稻田要加深明沟的方式排除地下水位,通过免耕栽培等技术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综合生产能力。

四是实行水旱轮作、粮经轮作、粮菜轮作、粮肥轮作等。推广“稻-稻-菜、稻-稻-绿肥、西瓜(菜)-稻”的种植模式,改冬闲为冬种,发展冬季农业,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及杂草危害,降低有毒物质的积累。

五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适当控制氮肥,减少磷肥用量,加大钾肥的施用量。建立完善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制定不同作物、不同区域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确定耕地作物的最佳肥料配比,实施“测土-配方-配肥-供应-施肥指导”一条龙服务,将平衡施肥技术普及到田间地头。

3.3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建设与管理,依法提升耕地地力

根据《农业法》《土地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广西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有关政策,制定《苍梧县基本农田保护实施办法》,耕地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加强项目的预审、实施和验收管理,切实依法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与耕地保养管理,对破坏基本农田耕地质量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2010年度苍梧县统计报告》.

[2]《苍梧县年鉴》2008年.

农耕文化设计篇5

关键词:家庭劳动力配置;承包土地规模;土地流转;耕地撂荒

中图分类号:F323.6;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6-0059-05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逐步放松,农民有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尤其是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涌入城镇,这为城镇工业化生产所急需的大量劳动力提供了保障,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农村青壮劳动力的大量流失。这种劳动力流失是一把双刃剑,有利的一方面是推动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增加了土地流转规模[1];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农村青壮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也是造成大量耕地撂荒现象的关键,进而不利于中国坚守18亿亩耕地和保障13亿人的饭碗。在缺乏非农就业机会的情况下,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耕地闲置撂荒、土地流转现象都不多见,但随着城镇工业就业机会的增加,农村耕地不再仅限于自我耕种,土地处置方式出现了多元化趋势,耕地撂荒现象、土地流转大量出现。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着中国农民对土地处置方式的选择?或者说,决定农民在耕地自我耕种、转出、转入和闲置撂荒之间选择的因素是什么?

就本文的检索,只有两篇直接关注中国农民土地处置方式的研究文献:张务伟、张福明和杨学成基于在山东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程度与农村土地处置方式之间的联系[2];龙开胜和陈利根则基于在江苏、安徽、湖南、河北等9省的500多份调查统计分析,探讨农民意愿对农村土地配置可能带来的影响[3];张务伟等人将土地处置方式分为家庭耕种、请他人帮忙耕种和转包给他人耕种,并未考虑耕地撂荒的情况;龙开胜和陈利根则只把土地处置方式划分为闲置和流转两个方面,未能考虑家庭自我耕种的情形。同时,二者的研究都只考虑农户转出耕地,而忽略了考虑转入的情形。此外他们的研究都是基于地方局部的调查数据,存在样本代表性不足的问题。

当然,本文也注意到:也有很多学者的研究间接地涉及了这一主题。这些学者从土地管理的视角,集中关注了农村土地处置方式的某一个方面。如骆东齐、周于翔和姜文[4]基于在重庆市的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形式、农民流转意愿和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曹志宏、郝晋珉和梁流涛[5]等对中国农地撂荒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杨东朗和吴正安[6]则对农村劳动力务农意愿进行了分析。这些研究都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借鉴。但这些研究,并没有从农户家庭的视角来综合分析影响农户土地处置方式选择的问题,特别是未能对家庭劳动力配置和承包土地经营规模的影响给予充分的重视。

基于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将利用CGSS2010的相关数据,从农户选择的角度来综合考察农村家庭劳动力配置、家庭承包土地数量与当下中国农民耕地处置方式选择之间的关联。具体而言,就是考察农村家庭务农劳动力数量、农村家庭长期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农村家庭短期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和从集体承包土地数量等因素对农民在自我耕种、农地转出和闲置撂荒之间选择的影响。基于少有这方面的研究,所以在这里有必要对“农村家庭劳动力配置”这个概念予以澄清。蔡昉的研究曾经提及农村家庭劳动力配置的概念,但他并没有明确定义这一概念。就本文的理解,蔡昉把农村家庭劳动力配置理解为农村劳动力在务农、乡镇企业就业、非农产业经营和外出务工经商等不同就业领域的分布状况[7]。本文则在蔡昉研究的基础之上明确这一概念,把“农村家庭劳动力配置”定义为农村家庭劳动力在不同的市场工作之间的分布情况,具体而言就是指农村家庭劳动力在农业生产、农村非农产业就业、长期外出务工及短期务工之间的配置状况。

二、研究假设

本文理论假设共有三组,即承包土地规模假设、务农劳动力支持假设和务工收入替代假设。

承包耕地规模假设:家庭所承包的田地数量与农民自己耕种存在正向的关联,即家庭所拥有的耕地数量越多,自我耕种的倾向性越大。

农业规模(FarmSize)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存在的,农业物质生产函数中是有规模经济的,或者农田规模的扩大所致的成本节约可以带来相对价格优势[8]。此外,出于劳动力充分利用和经济收益的实现,单个家庭持有足够数量的耕地是必要的,否则不足以保证农户生存和发展。

务农劳动力支持假设:家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数越多,农户越倾向于选择自己耕种或转入田地。

作为理性的个体,农民会充分利用自己所拥有的劳动力资源,争取务农总收入的最大化。同时,从理论逻辑看,劳动力是当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源投入,家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数量越多,从村集体所获得的承包土地经营规模越大,自己耕种的倾向也越高。

务工收入替代假设:有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家庭,由于外出务工收入相对较高,更可能闲置耕地或转出耕地。

家庭联合劳动力供给理论认为存在家庭劳动力联合分工,每个家庭必须在市场工作、家庭工作和闲暇之间做出选择,同时,这三者之间也存在效用的相互替代。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家庭而言,他们不仅要在市场、家庭工作和闲暇之间做出选择,他们还要在外出务工与在家乡务农这两类市场工作之间做出选择。农户时间配置中,农业经营与非农活动时间配置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但非农比较效益要高于农业,如果农户存在非农机会,那么他从事家庭经营会存在较高机会成本——非农就业报酬,劳动力资源最终流向报酬较高的行业,家庭经营中常出现季节性劳动供给和劳动时间投入不足,粗放经营(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9]。

三、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实证分析所用数据来源于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主持的中国社会综合调查2010。本次调查抽样设计采用多阶分层概率抽样设计,对全国100个县(区)的12000户家庭中的个人进行了调查。经过数据清理,删除变量中回答不知道、不适用、拒绝回答和其他该答而未达的缺失数据值和存在不合理值个案,最终剩余有效个案数为4311个。

(二)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1.因变量:土地处置方式

关于因变量“土地处置方式”,CGSS2010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道问题:请您谈谈您家目前土地的使用情况?具体内容包括田地的4种处置方式,即田地转出、转入、自己耕种和闲置各有多少亩?在这4类土地处置方式中,转出和转入反映了土地流转的情况,闲置度量的是耕地撂荒情况。本文通过这3类土地处置方式与农民自己耕种的比较分析,意在全面考察农户土地处置方式,并厘清农户选择流转、撂荒和自我耕种田地背后的影响因素。出于研究需要,本文将4个变量值进行重新处理:将选择自己耕种和转入编码为1、选择转出编码为2、选择闲置编码为3。当然,有些应答者同时选择了自己耕种和闲置,也有应答者同时选择了转出和闲置,但为了研究的简便,本文将选择部分自己耕种和部分闲置的应答,按闲置处理;选择部分自己耕种和部分转出的按照转出看待,而对于同时选择了转出和闲置的情况,则按照土地处置面积较大的情况编码。因变量4类变量值的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

(2)模型aii中,就承包田地闲置与自己耕种相比较而言,农户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数量、长期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短期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对于农户在闲置和自我耕种之间的选择近似于对转出和自我耕种的选择,即农户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数量对于农户土地撂荒具有反向的显著性影响,外出劳动力数量对于土地撂荒具有正向的显著性影响。但与模型ai不同,农户从村集体所承包土地数量对于农户在闲置和自我耕种之间的选择具有显著性影响,农户承包土地越多,越倾向于自我耕种田地。此外,绝大部分控制变量对于农户在闲置和自我耕种之间的选择与农户在转出和自我耕种之间的选择是方向一致的。与模型ai不同的是,在婚姻状况中与已婚农民相比,未婚的和离婚丧偶的农民都更倾向于选择闲置田地。此外,控制变量省份,人均GDp水平越高的省份闲置耕地的倾向性更高。

(三)稳健性检验

前文通过对农户土地处置方式选择与家庭劳动力配置和家庭从集体承包土地数量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本文得出了一些相关的结论。为了验证这些结论的准确性,本文将对结论进行稳健性分析。

在前文的分析中,本文使用调查数据中关于田地自我耕种(包括转入)、转出和闲置的数量做转换,来衡量农户的土地处置方式,在此本文再来考虑其他农户土地处置方式的衡量方式。通过CGSS2010年调查问卷一个直接关于外出务工时土地处置方式的问题来度量土地处置方式选择情况。具体而言,在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道问题:请问你最近一次外出务工时,土地是如何处置的?答案包括:部分耕种、部分闲置;部分耕种、部分给别人耕种;自家全种;全部闲置;全部给他人耕种。根据研究需要,本文对其重新编码:1=自我耕种,即自家全种;2=转出,包括部分耕种、部分给别人耕种和全部给他人耕种两种情况;3=闲置,包括部分耕种、部分闲置和全部闲置两种情况。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统计研究发现:

第一,农户家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越多,越倾向于选择自我耕种,而务农劳动力越少,农户越倾向于选择闲置和转出田地,农业生产劳动力支持假设得到基本证实。

第二,与自我耕种相比,长期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比短期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越多,农户越倾向于转出田地,务工收入替代假设得到完全证实。同时,短期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比长期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对于农户撂荒倾向影响更大;长期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比短期外出务工劳动力数量对于农户土地流转倾向影响更大。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对于那些长期在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而言,他们具备更长远的计划,所以采取转租或转让的方式把土地流转出去获得部分收益;而对于那些短期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来讲,他们并不准备离开农村,离家人太远,他们往往在家乡所在的城镇打工或农村的乡镇企业就业,处于“半工半农”的状态。

第三,也是最令人奇怪的是,模型统计显示:在农户从集体承包土地数量的不同水平下,农户选择自我耕种还是耕地流转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同时,对于农户选择耕地撂荒和自我耕种的影响也较弱,承包耕地规模假设并没有得到完全证实。这有可能是与外出务工收入相比,农业生产的收益太低,那些承包田地较多的农户经过多年的生产经验,认为“种地不赚钱”所以不愿意耕田。

第四,控制变量工作经历和省份也对农户的土地处置方式选择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就工作经历来看,有过或正在从事非农工作经历的农民更倾向于流转土地或撂荒耕地,而没有过非农工作经历的农民则倾向于自己耕种土地,乃至转入部分田地耕种。就按照人均GDp排序的省份对于农户土地处置方式的影响相对复杂一些;就自己耕种与土地转出相比,富裕省份的农户更倾向于转出土地,即土地流转倾向较强;但就农户自我耕种与耕地撂荒相比,富裕省份的农户则更倾向于自我耕种。一个可能的理论逻辑在于,在经济发达的省份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更强,土地价值及所生产的产品价格也更高,所以农户会选择自己耕种或土地流转来获取经济利益;而相对欠发达省份的耕地及所产生的收益都较低,甚至可能种田不赚钱,农户撂荒的倾向也就更强,土地流转也就更加困难。

概括来说,农村家庭承包土地数量对于土地处置方式选择的影响是微弱的和不明确的;而农村家庭劳动力配置是影响农户土地处置方式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基于城市化发展的趋势和农业收入相对较低的现实,农村家庭劳动力配置向非农工作倾斜会越来越严重。所以本文的建议是:从长久来看,要避免耕地撂荒和加速农村耕地流转,政府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千方百计为农村劳动力创造稳定长期的非农就业机会,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政府要继续大力支持承接来自东部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进入非农产业;二是加强制度设计的激励和惩罚约束,保障农民对所承包土地的收益权,把对耕种田地的补助与对耕地撂荒行为的惩罚相结合,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约束撂荒行为①,否则未来耕地的撂荒程度会越来越严重。

参考文献:

[1]骆东齐,周于翔,姜文基于农户调查的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5):47-52.

[2]张务伟,张福明,杨学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程度与其土地出资方的关系.中国农村经济,2009(3):85-90.

[3]龙开胜,陈利根.基于农民土地处置意愿的农村土地配置机制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80-87.

[4]曹志宏,郝晋珉,梁流涛.农户耕地撂荒行为经济分析与策略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8(3):43-46.

[5]杨东朗,吴正安.转型期农村劳动力务农意愿与耕地保护[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

[6]蔡昉.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经济研究,2007(7):4-14.

[7]BruceF.Hallande.phillipLeVeen.FarmSizeandeconomicefficiency:theCaseofCalifornia[J].agricultural&appliedeconomicsassociation,1978,60(4):589-600.

农耕文化设计篇6

在全国政策文件中有8份文件是专门针对退耕还林补助中的粮食补助和补助现金等方面的,占到17.78%,表明国家退耕还林政策非常注重补助问题,因为补助是农民失去耕地后国家补偿给他们的主要经济支撑,不能因为保护环境退耕,使得农民陷入生活困难的地步。补助的发放直接关乎着退耕还林工程能否顺利开展和实施,以及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和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成败。

二、种苗管理

国家在2001年出台了专门针对种苗的管理办法,即国家林业局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种苗管理办法(试行)》。1、加强退耕还林还草的种苗基地建设,做好种苗生产和供应工作。2、加强种子、苗木检验检疫工作3、加强种苗调剂,调运等工作4、加强种苗市场行政执法力度“种苗”关键词在全国政策文件中,有15项涉及到,占到33.3%。关键词的相关性分别为2000年的3%、3.6%;2001年2.6%、6.6%;2002年的2.7%、2.6%、3.9%和3.7%;2003年的2.3%、2.9%和3.1%;2005年的2.7%;2007年的2.2%。由此可以发现“种苗”的关注度经历了由高到低再到高再到低的过程,表明了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初期和中期对种苗问题的高度关注,这事因为在初期,种苗的供应和质量直接关乎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成败,是影响工程质量和效果的最直接因素;到了中期,2002年在全国范围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在这一年就有5个的政策文件中都提到了种苗问题,退耕还林在全国开展开来,国家以明确的种苗政策作出管理规定,能够有效保障退耕还林的顺利实施;从2004年《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工作的通知》开始,退耕还林进入了成果巩固期,在这个时期种苗问题不再是主要问题,因为经过前几年的发展,种苗的生产、供应、管理等已相对成熟稳定,而成果巩固成为了主要问题。

三、监督和检查

(一)强化和规范工程实施的管理,强化检查监督和实绩考核,对工作进行检查、核查和稽查。

(二)实行目标、任务、资金、粮食、责任五到省。通过自查、抽查、核查,认真落实验收工作。2001年国家林业局通知,要求全国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省级复查工作,并于2001年11月26日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详细规定了技术标准、县级检查验收标准、省级和部级检查验收标准。从2002年起,国家林业局在开展退耕还林造林实绩核查工作的同时,决定开展退耕还林管理实绩检查工作。为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水平、确保国家政策兑现到位国家林业局于2003年1月31日通知要求做好退耕还林工程档案工作。为加强和规范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监理规定(试行)》。为了及时、准确地反映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状况变化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科学、全面地评价工程建设成效,国家林业局于2004年3月26日通知要求做好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工作。2006年开展了退耕还林还草核查工作。2007年开展了退耕还林自查整改工作。2008年开展了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实绩核查工作和退耕还林阶段验收工作。有全国政策文件中有11个文件是专门针对退耕还林监督检查方面的,占到24.4%。对“监督”或“检查”,这个关键词的每一年份的相关性取平均值,则为2000年的2.7%;2001年的2.3%;2002年的3.2%;2003年的2.8%;2004年的2.73%;2005年的2.83%;2007年的2.78%;2008年的2.94%。由此表明,“监督”或“检查”的关键词出现的概率大致相同,它们之间相差不大,并且由于2006年的政策是关于退耕还林还草的核查工作,核查和检查意思相近,所以在每一年的全国政策文件中都会提及“监督”或“检查”问题,表明国家重视对退耕还林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因为这种措施能够保证切实的了解退耕还林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并在问题出现之前有效防止问题的发生,和在问题出现之后有效的解决问题。

四、巩固成果

(一)落实退耕还林各项配套措施1.退耕地还林的农业税征收减免政策2.生态移民、封山绿化3.开展农村能源建设4.封山禁牧、舍饲圈养5.加强川地、缓坡耕地的农田基本建设6.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二)林权登记

(三)退耕还林培训国家林业局于2002年1月30日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2002年退耕还林工作的通知》,在该通知中首次提到退耕还林建设成果的巩固问题。2004年8月20日,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做好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工作的通知》,表明此时,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了巩固成果方面,因为截至通知时间,退耕还林已完成工程建设2.27亿亩,如何确保质量和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经济效益,成为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和重点。2005年《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大退耕还林工程有关问题查处力度,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紧急通知》中首次提到“要把退耕还林工作重点转移到成果巩固上来”。因为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造林地面积大量增加,有的已经郁闭成林并开始发挥其应有的效益,所以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确保已有的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2005年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搞好“五个结合”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将成果巩固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五个结合”,即把退耕还林与基本农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封山禁牧舍饲等配套保障措施结合起来。实质上都是关于退耕还林的各项配套措施,而配套措施的完善可以确保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为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确保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2007年8月9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以下简称“《通知》”),并研究制定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中央财政在一定时期内安排的专项用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的资金,由此表明中央不仅从政策上,而且从财政上,将重点转移到巩固成果和解决农户长远生计的问题上。2007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该通知首次从国务院的高度将退耕还林的目标任务转变为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和确保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在全国政策文件中有16项文件提及“成果巩固”这个问题,占35.56%,表面了国家政策对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的重视。“巩固”这个关键词的每一年份的相关性取平均值,则2002年为2.3%;2003年为2.45%;2004年为3%;2005年为3%;2007年为3.3%,2008年为2.95%。由此可以看出“巩固”这个关键词的出现频率是越来越高的,特别是在2004年,2005年和2007年达到了最高的3%,这事因为国家政策从2004年开始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退耕还林的成果巩固,并在2007年正式将退耕还林工作的任务和目标确定为成果巩固,并进而解决农户长远生计的问题。

五、结论

农耕文化设计篇7

关键词:耕地保护制度;城镇化;對策

基金项目:2012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时期耕地保护问题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28675)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月17日

当前,我国的耕地保护制度体系以1998年《土地管理法》为核心,有些学者称当前的耕地保护制度是世界上现行的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目前来看,现行的耕地保护制度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制度本身存在着土地产权和土地使用制度方面的缺陷,导致了我国耕地的持续流失。河南省是第一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随着人口增长和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一方面需要更多的耕地来保障人们對食物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又需要一定数量的耕地来发展生产、进行非农化建设。现行耕地保护制度与河南省不断增长的耕地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一、现行耕地保护制度對河南省耕地总量的保护

1978年至2012年河南省由于国家基建、乡村集体占地、农民个人建房占地、退耕还林还草占地及部分的耕地改为园地等自然、社会因素,制约着全省耕地总面积的趋势变化。根据河南省1978~2011年的统计年鉴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年底常用耕地总面积在34年中是呈上升的趋势,整体经历了快速下降期-波动增加期-快速上升期-平稳期的基本变化过程。在1978年至2012年间河南省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也在不断增长,其中,1978年河南省的工业化率为10.55%,1987年以后各年的工业化率均在15%以上,2009年河南省的工业化水平更是高出了全国平均水平0.98个百分点,达到了28.15%;河南省的城镇化步伐在33年间也在加快,1978年为13.63%,其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2年河南省城镇化率更是达到了42.4%,在2011年的基础上又提高了1.8个百分点。传统上人们普遍认为,伴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建设用地外延式增长必然要求占用更多耕地,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而从河南省近年来耕地总量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来看,河南省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却协调了耕地保护和城镇建设之间的矛盾。(图1,数据来源:依据201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整理)

二、现行耕地保护制度在河南省城镇化发展中凸显的问题

(一)耕地的土壤污染问题得不到制度保障,耕地质量下降。从1978年至今,河南省耕地面积波动振幅不大,较大的振幅发生在2001~2003年间,较小的振幅发生在2006~2011年间。这说明河南省耕地总量的变化少有大起大落的现象出现。而根据梁保松等人對1978~2009年粮食总产量的分析发现,在2004~2009年间河南省的粮食总产量快速增长,粮食总产量由2004年的4,260万吨迅速增长到2009年的5,389万吨,增长幅度为26.5%。另外,从图2来看,1978~2010年的33年间,河南省的粮食单产量在波折中稳步攀升。这从一定的层面说明近年来河南省粮食单产量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提高现有土地的利用效率来实现的。(图2,数据来源:依据2010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整理)

在一定时期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化肥、农药等物质和技术投入的增加能使粮食单产取得大幅度的提高,對粮食总产量的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使得耕地面积变化對粮食总产量增加的约束性出现暂时的降低。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过度片面追求粮食单产量的提高,滥施肥料、农药,过度使用农用地膜而没有全部回收,导致河南省耕地遭受到严重的土壤板结硝化、残膜“白色污染”,破坏了耕地的土壤结构,對耕地资源的水体环境造成的污染更为严重,耕地质量严重下降。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河南省城镇化的进程速度也随之加快,2009年河南省城市化率达到38.5%,有利地带动了非农人口的增加和非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但是,在城市加速发展的同时,工农业“三废”和城乡生活垃圾的排放占用了许多土地,几乎對全省所有的河流湖泊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还通过灌溉的方式對大量的耕地造成威胁,土壤肥力下降,耕地的质量遭到严重破坏。

(二)耕地开发难度大,后备资源贫乏。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是增加有效的耕地面积,落实占用耕地补偿平衡的有效手段。河南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统计成果表明:河南省可开垦的土地在豫东黄淮海平原和豫南、豫西、豫北山地均有分布。可复垦土地较多的有三门峡市、焦作丘市和信阳市,占河南省耕地后备资源可复垦土地的74.3%。据国土资源专项调查与评价表明,2005年河南省共有宜耕后备土地资源9.96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滩涂)和豫西、豫南、豫北等低山丘陵区,對其开发既有来自生态保护等政策方面的制约,又有水资源缺乏、地形坡度大等自身条件的限制,同时河南省土地利用率高,开发强度大,未利用土地不但数量不多,而且开发的难度也较大,可利用的耕地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随着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耕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难度的加大和数量的不断减少,未来占补平衡政策在河南省实施的难度会不断加大。

(三)土地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不严格,耕地补充占优补劣的现象普遍。自设立土地管理机构以来,我国一直采取中央与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的体制,而中央和地方在耕地保护上的认识却并不一致。在我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的情况下,在我国中央人民政府一再宣告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切实保护耕地的时候,各地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城市内存量建设用地挖潜不足,建设外延扩展势必要占用日益减少的耕地。

由于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规定,占用基本农田进行经济建设的,必须报国务院批准。而需要占用的土地是否位于基本农田保护区,依据是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和当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只要想方设法修改这两个规划图,就可以给非法占用基本农田披上合法的外衣,获得合法的批准,抑或就先占用后申报或者边占边申报。根据土地利用的需求随意修改发生法律效力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偏离了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初衷。地方人民政府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制定的经济发展决策已偏离了耕地保护制度设定的目标。另外,由于耕地的质量没有硬性的标准,各地普遍存在占优补劣现象,只重视“占补平衡”和“总量平衡”这两个硬任务,而對质量问题不够重视。

(四)征地补偿制度缺乏长远考虑。城镇化是一个包括土地在内的生产要素的集聚过程,城镇化进程必然伴随大量的农村土地转换。但土地之于农民是密不可分的,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还起着就业和养老保障的功能,是农民维持生活发展生产的根本。但在现阶段,河南省在将耕地转换为非农建设用地的同时,大量失地农民却未被纳入城市三条保障线的救助范围内,政府對农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投入很少,绝大部分地区没有养老及失业保障,而且城乡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化的趋势。失地农民在失去了作为保障的土地时,又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增加了其再就业的难度。在城市,市民有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险、住房补贴等社会保障,生活有基本保障。而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养老保障手段,失去土地就等于失去一切。在城镇生活,生活成本比较高,而大多数农民缺乏投资理财意识,對土地征用补偿费如何用于养老、医疗保障缺乏长远的考虑。

三、促进河南省耕地保护质量提升的對策

(一)从政策管理制度优化生产环境。根据边际报酬规律,粮食单产的增长速度在一定时期内会随着物质技术投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前,在河南省耕地总量增长难度不断加大的同时,要提高河南省粮食的总产量,就要以现代化手段来发展农业,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从而提高耕地质量,促进粮食单产量的提升。對于农作物耕植过程中,化肥、农药使用过度的问题,要从严格农药登记管理入手,实行依法管药和用药,對农民进行教育和培训,做到安全、合理用药,全面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在宣传提高农民對生态环境的自主保护意识的同时,建立农村环境强有力的管理监督体制。继续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尤其是對耕地有重大影响的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地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使其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切实可行,另外还应该建立实施农村环保责任制度和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制度等。

(二)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提升耕地保护管理水平。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法定义务。“十一五”时期建设占用耕地,只能在省级行政区域内实现占补平衡。加强對补充耕地的质量审核,在确保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平衡的前提下,對补充耕地的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加强耕地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重点开发保护性耕作、地力培肥、中低产田改良、退化耕地修复等技术。深入研究、建立耕地保护的预警、预报、评估技术体系,使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成为可动态监测、及时预警、相机调控和科学评估的政策体系,提高耕地保护的中长期规划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向闲置、存量要土地。向重点项目“瘦身”要土地。据统计,自2004年以来,全省共盘活存量土地1.1133万公顷。济源、焦作等市依托当地地处太行山前的优势,提出了“工业出城、项目上山”的思路,在一些荒山未利用地上巧做文章,建立工业集聚区,分别节约土地。

(三)将耕地保护纳入干部考评机制,规范政府行为。在河南省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耕地随意被占用、建设无序等现象的发生,既体现了土地管理体制本身的制度缺陷,也有政府管理不力、政府行为不规范的原因。为了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必须强化政府對农地的保护作用,严格控制农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数量。要从征地和供地两方面规范政府行为,改变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从当地利益出发,为建立政绩而以地生财、竞相出让土地的做法。规范政府的征地行为,要严格规定各级政府的征地权,杜绝各级政府以公共利益为借口滥用征地权,對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改进考核办法,建立健全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减少经济发展指标考核的压力。

(四)改善征地补偿标准,确保社会长远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在耕地向非农建设用地转移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必然会给河南省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压力。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能够正视所存在的问题,以积极妥善的态度去化解社会矛盾,做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的长远发展。在改善征地补偿标准、构建合理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设立农村就业培训机构等问题上,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为维护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使失地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帮,有效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主要参考文献:

农耕文化设计篇8

【关键词】环京津贫困区;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

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多方面原因,在河北省北部与京津接壤地区,形成了一个包括32个贫困县、270多万贫困人口的环京津贫困带,[1]而正是这一区域在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背景下,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功不可没。由于该区域特殊的区位条件,在贫困与生态问题双重压力下,其未来发展不仅影响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京津地区的发展、生态安全及国际形象等也会带来影响,因此关注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与补偿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环京津贫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状况

1、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情况

本研究区为河北省北部与京津接壤、贫困人口集中的贫困地带,涉及张家口、承德、保定、沧州四个地市,包括京津以北连片的20个县(未包含张家口市涿鹿县赵家蓬区),京津以南不连片的11个县,共31个县。其中有26个县为部级贫困县,5个县为省级贫困县(表1)。该区域为京津的生态服务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尤其是自2000年国家推行的退耕还林工程政策以来,研究区域涉及的4市31县中,张承地区的沽源、怀安、尚义、康保、丰宁、张北和围场7县于2000年率先开展退耕还林试点工作,共退耕7300多hm2。2002年河北省退耕工作全面展开,到退耕结束(2006年),研究区域累计退耕面积达40.5万hm2。其中张家口10县累计退耕面积约23.32万hm2,占研究区退耕总量的57.6%;承德7县累计退耕面积约13.61万hm2,占研究区退耕总量的33.6%;保定7县累计退耕面积约2.44万hm2,占研究区退耕总量的6.0%;沧州7县累计退耕面积约1.1万hm2,占研究区退耕总量的2.7%(图1)。

参照谢高地等人[2,3]的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模型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该区域退耕前后(2001-2007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53.93亿元[4]。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主要的贡献因素是林地面积的增加所引起,这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关系密切。

2、退耕类型分析

对于我国而言,退耕的根本目的是恢复生态环境、解决生态恶化问题。正因为如此,我国的退耕还林还草又被称为生态退耕。在《退耕还林条例》中明确规定,退耕土地还林营造的生态林面积以县为单位核算,不得低于退耕土地还林面积的80%。从生态效益来讲,生态林的生态效益远大于经济林。从调查收集的数据显示,研究区的退耕还林工程中生态林比重也均超过80%(表2)。

3、退耕还林实施的生态效果分析

研究区环绕京津,其生态建设担负着为京津阻沙源、保水源,维护生态安全的建设重任,生态地位十分重要。退耕工程实施以来,已取得了明显成效,极大改善了河北省和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了群众的生态意识。

根据最新监测结果,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河北省荒漠化土地面积与1999年相比减少40.3×104hm2,沙化土地面积减少9.6×104hm2,实现了沙化土地由扩展到缩减的转变,是全国沙化土地减少最明显的省份之一。[5]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全省森林覆盖率平均增加了3.77%。工程区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明显减少,相对湿度也提高了3%左右。退耕工程区野鸡、野兔、狍子等野生动物明显增加,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退耕还林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作用开始全面显现。

另据河北省气候中心利用京津上游的张家口、承德两市23个气象站的2000-2008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2006-2008年三年平均状况,较基点2000年两市气候环境条件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沙尘天气(沙尘暴、扬沙、浮尘)、大风天气、大于35℃的高温日数均呈现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增加8.3%。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分析,与2000年7月同期相比,2006-2008年近3年平均值卫星遥感归一化植被指数平均增加18.3%,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近几年来张家口、承德两地区的植被覆盖状况明显好转。[6]张家口及承德两个地区是京津重点水源涵养保护地区。经过多年的退耕及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河北省水文监测结果显示,2003年官厅水库入库泥沙量为55.64万t,比上世纪90年代的200多万t减少了3/4。[7]对此,作为官厅水库水源涵养保护区的张家口市的退耕工作功不可没。

对于陡坡耕地,水土流失可造成土壤冲刷、养分流失,是坡耕地耕种的重要障碍因素。坡耕地的退耕可以有效的抑制水土流失,起到保水、保土、保肥的作用。以研究区内的保定唐县为例,自2002年开展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全县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1.9%,通过对大量坡耕地和沙化耕地退耕还林,使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程度逐渐减轻。据水文部门测算,唐河通天河泥沙量减少了23.5%,控制水土流失面积0.82×104hm2,特别是沿山林果带的形成,净化了空气,减少了污染,改善了县城和平原地区居民的生存生活环境。①

二、存在问题分析

可以看到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推行极大的改善了区域的整体生态环境,为进一步了解退耕执行情况和农民对退耕的认识,以及退耕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等进行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覆盖环京津区域4个地级市的16个贫困县,回收调查表1296份,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调查发现该政策在显现其生态有效性的同时,也反映出部分明显的不足。归纳起来有如下问题。

1、补助发放不及时,林木管护不到位

由于研究区域内的地理跨度比较大,同时这些区域大都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基本上是靠天吃饭,缺乏必要的水利设施,因此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出现了种树难、养树难等问题。如张家口、承德的坝上区域就出现了退耕还林后的林木成活率低或生长滞缓的现象。这一现象虽有一定的自然原因―近年来坝上地区干旱少雨,但和当地政府监管失利,退耕农民缺乏林木管护经验以及退耕后所产生的懒惰情绪不无关系,也与部分地区退耕补助款发放不及时、标准过低有一定的关系。此外,随着近年来树苗价格的不断上涨,国家的种苗费用只能保证第一次栽种时的开支,补植时的费用很难保证。

2、农民长远生计问题堪忧,可能引发复耕

当时政策规定退耕期间每退耕一亩地补偿原粮100kg,补助50元种苗款,补助现金20元,减免定购粮和农业税,解决了农民退耕时的生计问题。尽管2007年和2012年国务院两次出台《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调整和追加了补助。但长期的依赖国家补助并非长久之计,对于农民退耕后的生计问题如何解决,农民十分担忧。调查显示,问及“如果国家停止了粮食补贴和退耕的相关补助,已退耕地是否会重新耕种”时,51%的人回答会重新耕种,38%回答不会,11%选择了尚未考虑。退耕区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业基础薄弱,二、三产业发展滞后,财政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这就决定了多数退耕户依托非农产业增收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耕地仍然是退耕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而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相继出台,退耕户复耕愿望高涨。在生计问题调查中,仅有31%的人选择“退耕后会出外打工”,58%的人选择了“继续务农耕作剩余耕地”,11%选择“不清楚”。如果在不久的将来,参与退耕的农户仍无法很快实现收入结构的转换和收入来源的多样化,从农民生计角度来讲,农户复耕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退耕成果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

3、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之间矛盾突出

国家要求退耕还林规划与实施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同时要求经济林比例不能超过20%。超过比例的只补助种苗费,不补助粮食。但是,由于张家口、承德、保定退耕还林区域多为贫困山区,而生态林见效慢,经济效益低,影响农民既得收益,为保持收入增长,农民大多想种经济林,地方政府为尽快成为脱贫先进单位,也希望农民多种经济林、增加收入。于是,国家要“被子”(森林植被)、农民要“票子”的矛盾突出,[8]存在着一定的盲目发展经济林现象。问卷中“退耕后对家庭收入影响”中,8%的人选择了“显著提高”,34%的人选择了“有一定提高”,31%的人选择了“变化不大”,22%的人选择了“下降了”5%的人选择了“明显下降”。由于研究区域尤其张家口、承德地区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但同时又地处北京上风向和重要水源地,肩负生态涵养和京津环境安全重任,所以发展该地区生态林草的建设尤为重要,而这些地区因为贫困,农民需要增加收入,因此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之间矛盾较为突出。从调查情况看,退耕后后续产业发展滞后,而且国家提供的补助数额和补助时间均有限,因此地方政府应对退耕后的农民加强后续产业方面的指导,培育相关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使之早日摆脱贫困的面貌。

4、退耕标准需要规范

受调查区域中,土地状况较差,旱灾为主要自然灾害,部分地区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和土地沙漠化严重,土壤贫瘠,且多数缺乏灌溉条件,产量较低。恶劣的生产条件是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对这部分耕地进行退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且在国家退耕补助政策下,不致使农民生活水平下降(在这些地区,补助水平往往高于种田收入)。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退耕实践中存在一定的有灌溉条件的平地、川地的退耕。仅从调查样本上来看,水浇地的比例高达18.7%。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的退耕决策部门反思退耕地的划定标准和退耕规划的制定依据,将真正需要退耕的耕地退下来。[9]

三、基于问卷调查的环京津贫困区生态补偿机制构建

针对本次调查问卷中生态退耕政策在实施和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出现在政府监管、补偿标准、补偿资金运行等方面,要让退耕还林的生态成果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

1、积极引入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模式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生态工程,体现的更多的是生态效益,而创造生态效益的投资成本常常难以通过市场交换获得相应的收益和回报,因此对退耕土地实施经济补偿是一种对植被生态建设赋予价格的行为,通过经济补偿实现生态效益的市场交换。但市场交换的前提是损益双方主体明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是受益主体除还林还草区域本身外,还包括国家、周边区域。环京津贫困区为改善京津两地的生态环境,承担着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成本与机会成本,因此,退耕区是生态补偿的受损方(受偿方),受益方(补偿方)除国家主体外,周边受益区域也应给予一定数量的经济补偿。为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可根据林草的恢复数量和自然环境的生态质量指标每年给予一定的货币,[10]从而摆脱补偿期限的约束。此外,债券市场和保险市场也可作为生态补偿的探索路径,通过发行环保债券和水土保持责任保险等推动生态经济补偿。

2、采用合理的补偿量化方法

补偿量化方法的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补偿标准的合理性。目前的补偿标准实行“一刀切”。然而各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等各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对补偿标准的确定应实行差别补偿,方式多样的原则,进行相对合理的量化。补偿标准量化的确定目前采用的方法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价格法、费用分析法、支付意愿调查评估法等,针对不同的区域应选择不同的的测算方法。对于退耕还林补偿应综合考虑以下3个方面:一是从土地生产率角度,土地生产率高的地区补偿应当相对高;二是从植物种类角度,生态林的补偿应当高于经济林;三是从地区角度,生长期较长的地区补偿应当相对较高。

3、探索多样化的补偿路径

补偿路径的多样化有利于维护和巩固生态退耕成果。目前退耕还林政策的推动实施主要以政府补贴为主,即“输血”型补偿,但要建立一套长期稳定的生态补偿机制,仅靠“输血”型补偿是不够的,而应是“输血”补偿与“造血”扶持结合并举,使补偿更好地转化为自我发展能力。“造血型”生态补偿机制是对现有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和改进。建立“造血型”生态补偿机制可为存在生态屏障的贫困地区提供发展机会,激活其发展潜力,从而调动其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具体而言,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保障措施,对源头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实行经济扶持和政策优惠,调整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并以发展所得的利税返回,支持这些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11]既能实现退耕农户的生计转型,又有利于推进退耕成果的可持续性。

4、构建和完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

尽管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部分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与制度,但是现有的法律和制度远不完善,有关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缺乏内在的协调性和合理性。例如,我国目前基本确立了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许可证、征收排污费、经济激励、限期治理等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但是关于生态保护责任与权利合理划分、生态利益损失与赔偿(补偿)等方面的有关法律和制度尚待进一步确立。[12]为此,有必要实现补偿政策法制化,建立合理有效的法律法规保障制度,使受损权益得到恢复和弥补,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注释】

①据唐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工作总结.2009.5.

【参考文献】

[1]王玫,李文廷.环京津贫困带生态环境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北学刊,2008.28(6)143-146.

[2]谢高地,鲁春霞,成升魁.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01.23(6)5-9.

[3]谢高地,鲁春霞,冷允法等.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2)189-196.

[4]张贵军,张篷涛.退耕对环京津贫困地区收入水平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9)55-59.

[5]冯长红.防沙治沙:需要我们共同面对[J].领导之友,2007(6)23-24.

[6]河北完成张承地区风沙源治理工程生态效益评估[n].中国气象报社,2009-7-20.

[7]纪念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0周年地减粮增不是梦――写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10周年之际[n].中国绿色时报,2009-10-21.

[8]杨冬生.关于退耕还林还草的几个问题――在四川省林学会召开的退耕还林还草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J].四川林业科技,2001.22(1)1-5.

[9]丁四保.主体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

[10]王伟,吕涛.贵州省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08(3)15-17.

农耕文化设计篇9

关键词退耕还林;效益;做法;问题;对策;河南信阳;平桥区

中图分类号S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1-0191-05

信阳市平桥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淮河上游,大别山、桐柏山结合部。自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4年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4万hm2,其中:退耕地还林4666.67hm2,荒山荒地造林8333.33hm2,封山育林面积1000hm2。涉及全区18个乡镇和2个国有林场,退耕农户35254户。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全区森林植被得到恢复,森林资源大幅度增加,全区森林覆盖率净增加7.4个百分点,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先后荣获“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河南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区”、“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河南省经济林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1工程实施情况

1.1任务和范围

(1)范围。2002―2012年平桥区退耕还林工程总计划任务为1.47万hm2,其中:退耕地还林面积4666.67hm2,荒山荒地造林8533.33hm2,封山育林1466.67hm2,完成任务1.42万hm2,工程涉及王岗、邢集、兰店、明港、肖店、高梁店、平昌、查山、长台、城阳城保护区、甘岸、胡店、龙井、肖王、洋河、彭家湾、五里镇、五里办事处、平桥工业园、震雷山风景区管理局、天目山林场、南湾林杨、羊山新区、信阳工业城共计24个乡(镇、区、场、管理区),退耕地还林涉及王岗、邢集、兰店、明港、肖店、高梁店、平昌、查山、长台、城阳城保护区、甘岸、胡店、龙井、肖王、洋河、彭家湾、五里镇、五里办事处、平桥工业园、震雷山风景区管理局、羊山新区、信阳工业城共计22个乡(镇、区、管理区)。退耕农户35214户。

(2)任务。截至2012年底省下达平桥区总任务为1.42万hm2,其中:退耕地还林面积4666.67hm2,荒山荒地造林8533.33hm2,封山育林1000hm2,分年度如下:2002年总任务为2666.67hm2,其中退耕地还林面积1333.33hm2,荒山荒地造林面积1333.33hm2;2003年总任务为4000hm2,其中退耕地还林面积2000hm2,荒山荒地造林面积2000hm2;2004年总任务为3466.67hm2,其中退耕地还林的面积为133.33hm2,荒山荒地造林面积3333.33hm2;2005年总任务为3866.67hm2,其中退耕地还林面积1200hm2,荒山荒地造林面积1666.67hm2,封山育林面积1000hm2;2010年总任务为666.67hm2,其中荒山荒地造林面积200hm2,封山育林面积466.67hm2。

1.2工程投资

(1)国家投资。2002―2012年国家累计投资15100万元,其中:种苗和造林补助费1160万元,粮食补助资金12310万元,生活补助费1630万元。

(2)地方投资。2002―2012年市、县财政和农民自筹资金6421万元,其中:财政筹措221万元,农民自筹资金6200万元。

1.3造林质量情况

工程实施后,经过统计,2002―2008年全区造林质量为总面积核实率100%,合格面积保存率98.2%。

2工程实施情况评价

2.1造林质量指标

(1)退耕地选择。退耕地总面积4666.67hm2,全部为承包到户的坡耕地或沙化耕地,其中:6~24°面积为3744.86hm2,占总面积的80.2%,6°以下921.81hm2,占总面积的19.8%。

(2)种苗质量。全区退耕还林用苗良种使用率95%以上,苗木合格率96%以上,Ⅱ级以上苗木占95%以上。

(3)造林成效。全区退耕还林总计划面积为1.47万hm2,计划任务全部完成,计划完成率100%。分年度如下:2002年计划任务2666.67hm2,完成2666.67hm2,计划完成率100%,当年合格率98.1%;2003年计划任务4000hm2,完成4000hm2,计划完成率100%,当年合格率95.0%;2004年计划任务3466.67hm2,完成3466.67hm2,计划完成率100%,当年合格率99.8%;2005年计划任务3866.67hm2,完成3866.67hm2,计划完成率100%,当年合格率100.0%;2010年计划任务666.67hm2,完成666.67hm2,计划完成率100%,当年合格率100.0%.

(4)林分结构。全区混交林面积5466.67hm2,占总面积的39.0%,纯林面积8533.33hm2,占总面积的61.0%,全部为中龄幼林,针叶林比重小,阔叶林比重大,主要树种为杨树,平均树高为10.1m,平均胸径为11.5cm。

2.2工程管理指标

(1)组织领导。2002年,平桥区正式实施退耕还林,为了加强对全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领导,区政府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政府办、发展计划委、林业局、粮食局、财政局、水利局、农业局、农发行、农开办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平桥区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行政协调;林业局成立了退耕办,区编委特别准予定编6人,为全供事业单位,主要负责规划设计、技术指导、检查验收等业务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明确专人负责,全区建立起自上而下、灵活高效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领导体系。每年区政府与各项目实施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职责,纳入目标进行考核,为了完成退耕还林工程目标任务,平桥区在具体落实上下功夫,建立和完善各项支持推动工程建设的有效机制。一是目标管理责任制。区委、区政府对退耕还林实行目标、任务、资金、粮食、责任五到乡(镇),由区政府和乡镇长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乡(镇)对村也建立目标责任制,明确具体工作目标和责任人,将任务层层分解,及时下达到村组、落实到农户和山头地块。二是领导分片负责制。区处级领导联系乡镇,乡镇干部包村和6.67hm2以上的大片,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包组到户,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区林业局实行班子成员包片、技术员包乡镇的技术指导责任制。三是技术保障机制。按照“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益”的要求,从规划设计、施工造林到检查验收、管理收益,建立一整套科学高效的林业生产运作机制,对退耕还林工程实行全程监督。出台了《退耕还林工程技术操作规范及责任追究办法》,统一技术标准,对技术失误造成的造林质量事故进行责任追究,将退耕还林技术规划及指导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组建了区、乡、村三级林业技术服务网络,深入开展林业技术培训,达到组有“技术能手”、户有“技术明白人”,切实解决农村林业生产的“技术棚架”问题,使新科技、新成果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及时得到推广应用。

(2)政策兑现。截至2009年度全区共兑现粮食补助资金11906万元,生活补助费944万元。为了确保退耕还林资金的正常兑现,平桥区政府出台了《信阳市平桥区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工作的通知》。

(3)档案管理。目前平桥区的退耕还林工程已基本实现信息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一是加大硬件设备投入,先后投资15万元用于购买微机、打印机、摄像机、传真机、复印机、档案柜、档案盒等必要的设施设备,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配备了1名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档案专职管理人员;三是建立区、乡、村三级退耕还林档案;四是每年对退耕还林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五是根据不同的内容与载体对退耕还林档案进行收集、分类、立卷、归档,方便查询;六是应用了退耕还林信息系统,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数据库、实施方案、计划任务、作业设计、检查验收、粮款拨付、政策兑现、证卡打印等标准化管理,实行了工程数据的自动统计、分析和查询,实现了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的业务处理、内部办公管理的微机化和图文一体化,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退耕还林工程信息档案管理工作已步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有力地推动了退耕还林工程健康发展。

(4)林权证发放。为切实做好退耕还林林权登记发证工作,保障林权权利人权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全区将退耕还林的确权、建档、登记、发证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明确工作机构和人员,进行了人员培训,配备必要设备。截至目前全区林权证基本发放到位,确定了林权,稳定了人心。截至2009年底,退耕地还林林权登记发证面积为4666.67hm2,占退耕地还林总面积的100%,历年荒山造林林权登记发证面积为9133.33hm2,占荒山造林总面积的98%。

(5)技术培训。为了准确掌握退耕还林技术标准,区林业局加强了2项培训,一是对技术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2002―2009年共培训技术人员350人次,其中参加部级培训3期(26人次),省级培训5期(20人次),市级培训2期(19人次),区级培训8期(290人次),主要培训退耕还林的摸底调查、作业设计、工程实施标准、检查验收办法、退耕还林农户手册及林权证的填写、退耕还林档案的分类管理等,让全区所有工程和档案管理人员都能掌握退耕还林的基本业务知识及管理方法。二是搞好技术指导,区林业局专业技术人员下乡进村,对乡村档案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技术讲座和定期现场指导,及时掌握业务知识和档案情况,推广先进经验等,经过培训,进一步巩固技术人员和乡村人员对退耕还林技术操作的精度,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力促进了全区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实施。三是成功举办了全国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培训班,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主管退耕还林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共计200多人参加了退耕还林的技术培训,并参观了平桥区的档案室建设及退耕还林现场,国家林业局及部分省领导对该区的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被信阳市林业局评为“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管理先进单位”。

(6)案件发生及查处情况。退耕还林涉及面广,操作细,牵涉到千家万户退耕群众的切身利益,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上访事件。自2002年以来,共接待群众500余人次,收到群众件39件,其中,省级批示5件,市级批转17件,已调查处理39件,先后处理干部15人,有力地促进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健康发展。

3工程产生的效益

根据《森林公益效能计量调查――绿色效益调查》和《河南省林业生态效益评价》利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的评估方法,结合平桥区退耕还林增加有林地面积1.12万hm2等有关参数,平桥区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评估结果为:涵养水源、保持土壤、蓄积养分、固碳释氧气、积累营养物质、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护农田、森林景观休闲游憩、节能减排等价值约10亿元。

3.1生态效益

(1)增加了森林资源。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全区现有林地用地面积达到5.67万hm2,有林地面积净增加1.4万hm2,森林覆盖率增加7.4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增长10.5万m3,全区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6750hm2,省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湿地公园1个。

(2)改善了生态环境。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全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了7.4个百分点,生态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森林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方面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对促进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森林调节气候、蓄水保土、保肥作用的发挥,减轻自然灾害15%左右,森林植被大大增加,降低了水对地表的冲力,减少了水土流失,显著改善生态环境,目前信阳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创河南省之最,小环境质量是河南省最好的2个城市之一,是部级生态示范市和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

(3)可观的生态效益价值。一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森林一方面通过森林植被、树冠减缓降水对地表的冲力,从而提高土壤的抗蚀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森林地表枯落物涵蓄水分,减缓地表径流,从而减缓洪流量。据有关观测资料分析,森林年可保土22.5~30.0t/hm2,蓄水300m3/hm2,全区退耕还林面积按保存面积80%计算,有1.12万hm2林地,年可保土25.2万~33.6万t,蓄水336万m3。二是减轻自然灾害,促进农业发展。工程建成后,既可有效削减洪峰,减免涝灾,又可通过森林调节气候,以及对土壤养分、蓄水保土、保肥作用的发挥,促进农业发展。三是改善环境质量。森林具有调节地球上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吸滞灰尘、消毒杀菌、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提高水质的作用。同时还可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休闲、疗养场所,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有益身体健康。

3.2经济效益

(1)国家补助增收。截至2009年底,全区国家退耕还林补助总投资15100万元,年户均补助510元,户均达3681元。

(2)富余劳动力务工收入。实施退耕还林后全区退耕还林富余劳动力达18.1万人,区外出劳务输出基地增至68个,驻外劳务工作站增至5个,培育平桥建筑、平桥焊式等劳务品牌,输出规模大大增加,外出务工或经商年平均收入达1.4万元,全区总收入253400万元。如五里镇九店村有坡耕地189.33hm2,2002年已退耕94.98hm2,退耕后,农活少了,全村有400多名青壮劳力到城里务工或经商,剩余劳动力由于离集镇近,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实现了减地不减收,户均收入达2万元以上。

(3)森林资源直接效益。据测算,平桥区退耕还林工程形成的杨树等速生丰产林约9333.33hm2,按照十年生出商品材120m3/hm2计算,可出产木材112万m3,按500元/m3计,总价值5.6亿元,另外工程形成干鲜果类经济林600hm2,按每年平均收入7500元/hm2,约折合价值450万元,仅此3项,可产生经济效益5.645亿元。

(4)林下经济效益。全区已发展林草间作面积266.67hm2,年产苜蓿、梅克斯草等优质干牧草2000t,洋河、龙井、五里镇、兰店、邢集等乡镇部分退耕还林农户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养殖鸡、鸭等8万多只,不但使农户在短期内获得经济收入,还促进了林木的快速生长,其树木的高度和粗度及长势明显高于周围其他树木。

(5)其他收益。在退耕还林林区的王岗、邢集、兰店、洋河等乡镇大力发展食用菌,每年收入达3万元的农户达150户以上,极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3.3社会效益

(1)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意识。退耕还林的实施,全社会的生态意识明显增强,2002―2009年全区投入林业建设资金20527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投资221万元,个体投资4200万元。全区公益林林地面积增加了1.13万hm2,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参与退耕还林和其他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通过调查,全区有80%以上的农民对退耕还林工程持欢迎和支持态度,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特别是林业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明显提高,每年在行业行风评比中,林业均排在前几名,群众生态意识明显增强。不管是农村还是在城市,处处显现着青山绿水的生态景观,在农村,荒山荒地如今都披上了绿装;在城市,绿树成荫、花果飘香的美丽景象随处可见,平桥区人民保护绿色家园的生态意识越来越强。

(2)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施退耕还林后,2008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4872万元,比2001年增长95.6%,林业总产值15800万元,比2001年增长106.6%,全年水产品产量18820t,比2001年增长44.3%,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33.2万kw,比2001年增长102.3%,全年肉类总产量47732万t,比2001年增长86.5%,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2.13m2,比2001年增长46.8%。农民人均纯收入4063元,比2001年增长56.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70元,比2001年增长65.4%。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让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退耕户外出务工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全区处出务工人数达18万人,户均年收入达1.8万元以上,增收渠道大大拓宽。退耕还林的实施使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向林果种植业、畜牧业以及二、三产业过渡。农业产业化和品牌化快速发展,茶叶、石榴、花生、蔬菜、珍珠香黑瓜子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形成了胡店石榴基地、震雷山花卉基地、长台关花生基地、甘岸无公害蔬菜基地、五里镇林药间作基地、高梁店和王岗袋料香菇基地、平昌关沿淮豇豆生产走廊,平昌关、彭家湾、龙井等乡引导群众进行退耕还林林药间作、林草间作,立体种养业已成规模,“向阳生猪养殖场”、“药材之乡”、“鸭鹅之乡”在信阳市小有名声,正在叫响农产品品牌“淮河翠”,崛起了“维雪”、“奥龙”、“歌歌”等涉农知名品牌。

(4)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粮油生产喜获丰收,粮食生产总面积8.07万hm2,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91169t,比2001年增长53.4%,其中:夏粮136096t,比2001年增长63.2%,平均产量4251kg/hm2,秋粮354978t,比2001年增长59.8%,平均产量7635kg/hm2,油料总产量77446t,比2001年增长56.8%,其中:花生52127t,比2001年增长42.2%,油菜籽24600t,比2001年增长51.3%,棉花产量425t,比2001年增长41.1%,茶叶总产量602t,比2001年增长85.3%,2007年获得“优质粮基地县”和“产粮大县”称号。

(5)促进林产品加工业。退耕还林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全区林产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全区新增加的林产加工业有10家,其中:大型木材加工企业金光集团、森宝木业和维雪集团落户平桥区,年产值68000万元以上,上交利税6000万元以上,带动5000人就业,主要产品有人造板、胶合板、木片、木条、板条、家具、维雪系列啤酒、歌歌系列饮料等。

(6)推动旅游等相关产业。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增加了森林植被,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带动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平桥区的旅游从无到有,震雷山风景区、两河口湿地公园、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尖山红色旅游等旅游景区脱颖而出,建三星级酒店3个(龙潭、西风、瑞龙),正在建设的五星级酒店1个,全年接待游客15.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483.55万元,通过宣传引导,促成平桥龙祥旅行社落户在平桥区,为方便市民外出旅游、宣传平桥旅游、推介平桥旅游线路发挥了重要作用,填补了平桥区没有旅行社总部的空白;旅游业的发展又带动了餐饮、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7)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施退耕还林后,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广大退耕还林农户使用干净的沼汽,农村生活环境大大改善,家庭添置彩电、冰霜、摩托车、洗衣机、太阳能等,人均住房增加30m2,年人均纯收入4350元,年人均消费达6500元,整个农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4主要做法和经验

4.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让政策深入人心

2002年,平桥区正式实施退耕还林,为了加强对全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领导,区政府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政府办、发展计划委、林业局、粮食局、财政局、水利局、农业局、农发行、农开办等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平桥区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行政协调;林业局成立了退耕办,区编委特别准予定编6人,为全供事业单位,主要负责规划设计、技术指导、检查验收等业务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明确专人负责,全区建立起自上而下、灵活高效的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领导体系。

为使广大群众吃透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几年来,共印制退耕还林宣传资料4万份以上,张贴政府退耕还林通告逾2000份,印制《退耕还林条例》年历宣传画1.5万份,制作宣传板报47期,悬挂、刷写标语1200条以上,出动宣传车辆逾50台次,市区电视台播发退耕还林专题报道73条,并在《平桥周报》上开辟了退耕还林专栏,进行连续报道,大大提高了全区上下对退耕还林工程重要性的认识,让政策深入人心,充分调动了广大干群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

4.2突出重点,科学规划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河南省退耕还林工程的总体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生态立市”和“聚焦新区”的发展战略,并结合平桥区水系、水土流失现状和现有森林资源分布特点,按照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科学制定了《平桥区退耕还林工程总体规划》。确定了以乡镇为单位,以流域为单元,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实施,以“一河二场五路六水库”(一河:淮河;两场:南湾林场、天目山林场;五路:107国道、312国、京珠高速、明毛公路、京广铁路;六水库:老鸭河水库、红石咀水库、尖山水库、顾岗水库、洪山水库、王堂水库6座中型水库集水区)为突破口,把坡度较大的地块和风沙危害严重、易破坏难恢复的生态地位重要的地区作为重点实施区域。

4.3严格管理,强化责任

为了完成退耕还林工程目标任务,平桥区在具体落实上下功夫,建立和完善各项支持推动工程建设的有效机制。

(1)目标管理责任制。区委、区政府对退耕还林实行目标、任务、资金、粮食、责任五到乡(镇),由区政府和乡镇长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乡(镇)对村也建立目标责任制,明确具体工作目标和责任人,将任务层层分解,及时下达到村组、落实到农户和山头地块。

(2)领导分片负责制。区处级领导联系乡镇,乡镇干部包村和6.67hm2以上的大片,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包组到户,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区林业局实行班子成员包片、技术员包乡镇的技术指导责任制。

(3)技术保障机制。按照“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益”的要求,从规划设计、施工造林到检查验收、管理收益,建立一整套科学高效的林业生产运作机制,对退耕还林工程实行全程监督。出台了《退耕还林工程技术操作规范及责任追究办法》,统一技术标准,对技术失误造成的造林质量事故进行责任追究,将退耕还林技术规划及指导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组建了区、乡、村三级林业技术服务网络,深入开展林业技术培训,达到组有“技术能手”、户有“技术明白人”,切实解决农村林业生产的“技术棚架”问题,使新科技、新成果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及时得到推广应用。

4.4落实政策,严把标准

退耕还林能否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强化管理是关键。

(1)认真落实退耕还林各项工作经费。根据《退耕还林条例》及上级有关规定,区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想方设法解决好退耕还林工作经费问题,按45元/hm2标准,由区财政每年拨付给林业部门,并明确要求乡级退耕还林工作经费由乡(镇)财政解决。

(2)严把工程质量。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在实施退耕还林工作中严把“四关”:一是把好“设计关”,科学地做好退耕还林的作业设计工作;二是把好“种苗关”,保证种苗生产和组织供应工作满足退耕还林工程的需要;三是把好“质量关”,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科技含量,保证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质量;四是把好“检查验收关”,严格检查验收,加强对工程建设的检查监督。

(3)严格检查验收。检查验收工作既是退耕还林政策兑现的依据,又是考核工作建设成效的关键环节,严格把关,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认真执行《退耕还林工程检查验收办法》,在验收中接受群众监督,实行“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办法。

(4)规范兑现程序。按照检查验收结果搞好政策兑现工作。公开验收标准,公开验收结果,公开兑现政策,按规范程序办事,减少中间环节,杜绝挤占挪用、搭车收费、随意抵扣、变相兑现等现象,确保将钱粮如数兑现到退耕户手中。

4.5从长计议,多措并举,巩固好退耕还林工程成果

针对退耕还林后续管理时间长、程序复杂的特点,平桥区高度重视,从多方面着手,巩固好退耕还林成果。

(1)加强区级退耕还林自查验收工作。自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平桥区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区林业局每年从林业系统抽调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检查组和质量督查组,进行区级退耕还林工程自查验收外业调查、内业整理工作。通过区级退耕还林工程自查验收提交自查验收报告,如实反映该区退耕还林管理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起到了重要作用。

(2)抓好退耕还林档案管理。目前平桥区的退耕还林工程已基本实现信息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在档案管理上,该区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大硬件设备投入,先后投资15万元用于购买微机、打印机、摄像机、传真机、复印机、档案柜、档案盒等必要的设施设备,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配备了1名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档案管理人员;三是建立区、乡、村三级退耕还林档案;四是每年对退耕还林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五是根据不同的内容与载体对退耕还林耕还林档案进行收集、分类、立卷、归档,方便查询;六是应用了退耕还林信息系统,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数据库、实施方案、计划任务、作业设计、检查验收、粮款拨付、政策兑现、证卡打印等标准化管理,实行了工程数据的自动统计、分析和查询,实现了退耕还林工程管理中的业务处理、内部办公管理的微机化和图文一体化,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退耕还林工程信息档案管理工作已步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有力地推动了退耕还林工程健康发展。

(3)大力培育后续产业,努力实现稳得住、不反弹。发展后续产业是协调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国家、地方、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农民的长远生计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必然要求[1-3]。平桥区不断创新机制,优化模式、全区相继建立了信阳歌歌饮料有限公司、华龙木业有限公司、林产品公司等大型林业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了全区林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平桥区林业产业化进程。建立具有区域优势力的楚王城水果批发市场、九龙水果批发市场等,实现了生态增效、经济增收“双赢”的目标。

4.6采用比较好的造林配置模式

(1)乔(石榴、板栗)灌(茶叶)立体间作模式。在退耕还林地或者说荒山地上,利用乔木和灌木不同的生长空间,实行立体种植,茶叶为灌木树种,利用早春阳光充足、占有空间低和生产时间短的有利时机,在清明节前大力生产茶叶,清明节过后,茶叶停止生产,着力培育石榴,达到时间差和空间差互为利用、获得双丰收之目的,在洋河、雷山、五里办事处、邢集、王岗、兰店等乡镇推广此模式。

(2)杨树与金银花间作模式。杨树按4m×4m株行距栽植,密度为630株/hm2,金银花1m×4m株行距,密度为2505株/hm2,适合平桥区东西两大岗立地条件较好的坡耕地。此种模式的林下间作物种宜选择阳性或半阳性植物[4-6]。

5存在主要问题

国家对农民的种粮综合补贴日益增加,目前已接近1500元/hm2,与退耕还林计税耕地扣除种粮综合直补的政策造成的矛盾日益加深,此类问题量较大。退耕还林及退耕还林阶段验收县乡均无专项工作经费,检查验收和兑现任务繁重、事务错综复杂、涉及群众数量庞大、外业自查与内业整理耗时费力且政策性强责任重大,大多数技术人员不愿参与此项工作。退耕还经济林经济效益普遍较低,大多经济林树种已经改为生态林树种。乡镇机构改革后,基层林业站撤销,乡镇级林业技术力量更加薄弱,无力承担林业生产、林政管理任务。退耕还经济林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虽有管护措施但管护技术落后,经济林经济效益差。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与封山育林造林补助标准太低,大多林农不愿接受此类项目造林。退耕还林第二轮补助偏低,第一轮补助到期林农有毁林复耕的现象。

6对策

6.1落实退耕还林工作经费,调整退耕地还经济林政策

加强乡镇林业技术力量,落实退耕还林及阶段验收工作经费,保证退耕还林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从而更好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调整退耕地还经济林政策,使之与退耕地还生态林政策一致,同时增加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与封山育林补助标准。调整退耕还林计税耕地不发放粮食直补的政策,给退耕地还林地发放粮食直补,以消除广大群众对种粮直补与退耕还林政策间引发的不满。或改变种粮直补方式如以卖粮(油、花生)等数量领补贴,避开与退耕还林补贴的矛盾。

6.2加强退耕还林幼林管护和加快后续产业培育

要进一步加强对退耕还林幼林的管护,实行封林禁牧、舍饲圈养,严格要求退耕还林农户保证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管护好现有林地,使林木不受破坏。在确保地表植被完整和减少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大力推行林果间作、林竹间作、林药间作、林草间作、灌草间作等多种合理模式造林,立体种植经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效结合,增加退耕还林后退耕户的经济收入,建立后继产业基地,推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

6.3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退耕还林后,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力。应加大农业结构调整,使以种粮为主的农业生产向林果种植业、畜牧业以及二、三产业过渡,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和副业生产,拓宽增收渠道,以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6.4提高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和生活补助标准

退耕还林前期,由于中央的财政支持,退耕还林补助标准还比较高,但是,随着国家农村政策的变化,2003年以来国家取消了农业税,还对耕地给予225~1350元/hm2的补助,加之物价上涨,2002年原粮稻谷才0.6~1.0元/kg,现在超过2元/kg,原有的补助标准含金量至少下降1倍以上,群众退耕还林、经营林木的积极性下降,个别农户有毁林开垦的危险,只有提高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和生活补助标准,才能确保退耕还林健康发展。

6.5加强执法力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加大《退耕还林条例》宣传力度,把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加强执法,用法律手段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7参考文献

[1]黄维.威信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246-247.

[2]许忠坤,徐清乾.湖南省退耕还林造林模式探讨[J].湖南林业科技,2005,32(6):26-28.

[3]张晓丽,王生林,李树明.甘肃省退耕还林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558-11559.

[4]张芳芳.退耕还林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25):8001-8003.

农耕文化设计篇10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途径;安徽泾县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4)12-0201-02

退耕还林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山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直接关系着农民的现实生活以及长远利益。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2年来,泾县共实施退耕还林4793.33hm2,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总投资6953.9万元。工程覆盖全县11个乡镇,惠及21684户农户76945人。同时,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泾县提出“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思路,将退耕还林和后续产业建设作为改善生态、治理水土流失、恢复林草植被的重点工程;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林业产业的社会工程;作为促进农村增收的惠民工程来抓,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效益,林业产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为生态状况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

1科学引导,合理发展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生态效益突出。但由于少数退耕户多年来以种植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土地依赖程度较高,实施退耕还林后,部分退耕户对退耕后产业发展未作长期思考,产业和家庭经济发展滞后。尽管国家在退耕还林中采取的财政补贴等经济激励政策极大地减缓了这一冲突,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们在思考退耕还林区经济的长期稳定与发展。为此,从2008年开始,结合国家提出退耕还林工作要按照“巩固成果,确保质量,完善政策,稳步推进”的总体要求,适时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发展项目,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1]。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和区域经济特色,因地制宜,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并作为今后退耕还林工作的中心任务;二是结合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鼓励退耕户大力开展荒坡、荒地、荒滩绿化;三是结合泾县产业发展特点,大力营造青檀、油茶、竹林基地;四是加快现有林培育,选择立地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地块,以建立笋材两用林示范基地为主,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步骤

2.1科学设计,强化服务

在全面调查摸底、综合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制订泾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方案,以国家完善补助政策、配套安排巩固成果专项资金为契机,以“增收富民、兴林富民”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优化树种、更新品种,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采取林药、林茶、林桑、林粮间作,矮杆农作物套种等方式,促进退耕农户加强抚育管护,提高退耕还林地的林分质量和土地利用率,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户增收。并带动种植、养殖、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进后续产业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产业带动基地、基地连接农户的良好运作机制,实现巩固成果与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2]。

本着生态优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每年初组织技术力量广泛开展前期调研,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特点,落实后续产业项目营造林小班,重点向退耕户倾斜。对各地计划实施的营造林小班,实地调查设计,有针对性地提出整地造林措施,科学合理安排林种和树种,确立造林模式。

2.2严格质量,健全监督检查机制

为确保营造林质量,在合理规划设计的基础上,严格遵循林业技术规定,实行小班技术人员联系人制度,春季组织技术骨干跟踪检查指导,对营造林每一环节进行检查验收,注重把好“整地、栽植、苗木、管护”四关[3]。采用多次检查验收方法,每年组织林业站技术人员进行2次检查验收。第1次在春季造林前后,检点是造林面积和造林质量;第2次是在每年的9月,重点对造林成活率、抚育率进行检查,确保当年造林成活率在85%以上,并结合林业生产季节,不定期进行抽查验收,确保营造林成效。

2.3加强工程管理,巩固建设成效

一是强化补植补造。根据县级自查和阶段性验收结果,指导农户结合补植补造调整或配置经济价值高的树种,确保退耕还林促进农户增收。二要落实管护责任。通过签订合同、检查验收、兑现政策和确权发证等工作,落实退耕农户的责任和权益,将补助政策与退耕还林管护成效挂钩,促进退耕农户加强管护,确保营造林质量。

3全面实施竹业提升工程

3.1开展竹业丰产增效行动

结合泾县竹林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态势,积极开展竹林丰产增效行动,加快发展特色竹产业基地建设。加强对现有竹林的集约经营,大力发展高产高效竹林,以特色竹林丰产经营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重点培育竹林丰产经营示范户。

3.2开展能人行动计划,培养竹产业发展人才

每年组织竹业重点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林业站技术人员和林产品加工企业技术人员,到竹产业发达的浙江安吉学习先进管理技术、产品加工技术和竹林培育技术;由县竹业协会牵头,聘请竹林培育和竹加工方面专家开展专项授课、培训。

4围绕项目建设,强化科技推广力度

4.1以科技兴林支撑发展

一是组织林业专家编写青檀培育技术标准、油茶栽培管理制度、竹林丰产增效技术标准和实施措施,编印技术资料下发至村、组、户;二是选育、引进推广最适宜泾县自然条件和产业发展需要的优良品种,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现有低产、低效林实施改造,大幅提高产品产量;三是强化技术推广。认真开展技术培训,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特别注重加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特色经果林等丰产高效技术与经营管理模式的集成和推广运用,不断提高产业基地的经营水平和效益[4-5];四是进一步加强林产品加工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不断扩大产业面,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4.2建立项目科技示范点

以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建设为依托,在全县建立21个科技示范点,示范点面积在6.67hm2以上,分为不同区域和经营类型。示范点的立地条件和经验模式在当地必须有代表性,针对科技推广的难点、技术突破点以及林农的需要,制订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积极吸收先进成果和技术经验,通过技术整合、创新,实现森林质量的提升。

4.3建立林业科技人员与示范户结对联系制度

充分发挥基层林业技术人员面向广大林农的科技优势,每名林业技术人员联系1~2户示范户,建立技术干部科技工作台帐,每年提交技术推广工作总结。把每名技术干部年度技术开展和服务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以此推动林业科技创新,提高林业技术干部的素质,充分发挥科技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泾县林业科技的整体水平[6]。

5参考文献

[1]施俊美.对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的思考[J].林业调查规划,2009(3):114-116.

[2]陈绪敖,查芳,何家理.秦巴山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调查与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3(11):135-137,142.

[3]沈吉芬.宣威市龙场镇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状况及后续产业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21):206-208.

[4]张丽君.河南省退耕还林及后续产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29):9399,9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