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一班级文化建设方案设计十篇初一班级文化建设方案设计十篇

初一班级文化建设方案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6:13

初一班级文化建设方案设计篇1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培训方案设计

一、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理念

始终坚持“学员至上、质量为本、注重实效”为工作原则,采取“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交互进行,集中学习与个别辅导相互配合”的教学方法,并实行这期没有学会下期延学,晚上不能学习白天补学,学成以后允许继续听课等措施,原则上给学员“包学包会”的承诺,真正使学员感到“学能所会,学有所得”!

二、培训内容、培训目标与方式

培训内容分为基础类、考证类、专业类和学历类四个模块。

(一)基础类

(1)培训内容

基础类的设计,包括实用操作初级班,实用操作中级班,实用操作高级班,实用操作全程班。实用操作初级班培训内容包括1、计算机基础与汉字输入2、操作系统与文件管理3、文字处理及办公应用4、网上浏览与信息搜索5、网上生活与个性化设置。实用操作中级班培训内容包括初级班内容以外还增加6、电子报表与演示文稿7、多媒体与数码产品8、互联网资源及下载9、网上即时交流与自助建站10、网上淘宝与购物11、病毒防治与信息安全。实用操作高级班培训内容包括中级班内容以外还增加12、电脑硬件介绍与组装13、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安装14、电脑日常维护与优化15、网络家庭与数码家庭16、网上商务—网上开店。实用操作全程班培训内容分全程Ⅰ类:实用操作初级+中级和全程Ⅱ类:实用操作初级+中级+高级。

(2)培训目标

实用操作初级班培训目标掌握电脑办公日常应用和互联网基本操作及应用,成为电脑初级操作员。实用操作中级班培训目标掌握电脑办公高级应用,掌握网络化办公和信息基本处理及电子商务等,成为电脑中级操作员。实用操作高级班培训目标掌握电脑日常维护与安装,数码设备使用,数码多媒体处理,网上商务开展,成为电脑高级操作人材。实用操作全程班全程Ⅰ类培训目标掌握办公自动化、信息处理技术,成为电脑中级操作员,为择业、就业作准备。实用操作全程班全程Ⅱ类培训目标成为电脑高级操作人材,为择优就业创造机会。

(3)组织方式与培训时量

组织方式:每月开班、白晚任选,部分班可保留壹年学习期。(开班次数可以根据当地报名人数而定)

培训时量:实用操作班1个月,实用操作全程班全程Ⅰ类2个月,实用操作全程班全程Ⅱ类3个月。

(二)考证类

(1)培训内容

考证类的设计,包括H3C网络认证工程师,国家一级考证班,国家二级考证班,国家三级考证班等。H3C网络认证工程师培训内容包括网络基础、路由器交换机配置、网络维护与故障排除、中小型网络组建、网络安全、无线网络组建等。国家一级考证班培训内容包括汉字输入、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上网浏览等。国家二级考证班培训内容包括VisualBasic语言或C语言等(语言根据报名情况开班)。国家三级考证班培训内容根据考试方向考试大纲而定,在此略。

(2)培训目标

H3C网络认证工程师培训目标以考取全球H3Cne证书(认证网络工程师)为目标,兼顾中小企业、事业单位、网吧的网络实际应用。国家一级、二级、三级考证班培训目标强调应试培训,兼顾实用操作,以考取国家等级证书为目标。

(3)组织方式与培训时量

组织方式:H3C网络认证工程师培训小班化教学,国家一级、二级、三级考证班培训适时开班,以每年1月、7月开班为佳。

培训时量:各1个月。

(三)专业类

(1)培训内容

考证类的设计,包括平面设计班,网站组建与网页制作,autoCaD制图,网络技术班。平面设计班培训内容包括1.photoShopCS与inDesign基本操作2.图像效果处理、矢量图制作3.平面设计应用实战。网站组建与网页制作培训内容包括1.网站架设与相关软件使用2.网页设计与制作3.数据库连接与动态网页制作。autoCaD制图培训内容包括1.CaD基本制图操作2.CaD制图应用实战。网络技术班培训内容包括1.服务器安装、维护与优化2.网络设备基本配置与维护3.网络监测与信息安全。

(2)培训目标

平面设计班培训目标掌握各种应用软件的操作,广告设计中的基本知识,能够掌握广告的制作,独立完成平面作品的设计及平面广告的徽标、名片、画报等设计制作。网站组建与网页制作培训目标能独立架设中小型网站服务器,掌握通用的动态网页制作技术。autoCaD制图培训目标掌握一般的制图能力,能熟练使用用autoCaD软件。网络技术班培训目标能架设提供常见服务的服务器,独立进行服务器日常维护。

(3)组织方式与培训时量

组织方式:培训小班化教学,双休日及晚上为宜。网络技术班网络实验室上课。

培训时量:各1个月80课时。

(四)学历类

(1)培训内容

学历类的设计,以成人中专班为主。成人中专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课+计算机办公应用+文化课。

(2)培训目标、组织方式与培训时量

成人中专班培训目标毕业发省教育厅验印的中专文凭(国家承认学历),注重技能学习。

(3)组织方式与培训时量

组织方式、培训时量:2年制,每年3月、9月开班。

此方案在笔者本地多次实施,培训基本满足了不同层次人员的需求,但并不能完全解决学习需求差异大的问题。这是培训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新教师和老教师、不同学员之间接受能力差异很大,只要是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培训方式,学习需求的矛盾只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不可能完全调和。要提高培训的参与率,还需要展开更加细致的培训配套工作,包括进一步细分教师的需求,对每位教师进行技术素养评级,建立档案,定向推送不同层次的培训。

同时,作为培训的延伸和补充,可能还需要提供上门解决问题、技术答疑等服务。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也更深刻地体会到技术培训需要进一步赋予新内涵。在培训内容上,需要更加关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教学应用,将技术培训融入教学培训;在培训方法上,需要示范并带领学员体验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混合式教学策略,做到知行合一,有效促进学员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施大发等.专业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方案设计[J].中国城市经济,2010(07)

【2】许玲丽.浅谈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培训对策[J].职业,2010(15)

【3】李云红.多措并举搞好铁路职工适应性培训[J].成人教育,2010(01)

初一班级文化建设方案设计篇2

一、成人教育与校本教材相结合

内容:1.《生命成长教育手册》;2.《班级建设生命成长记录册》;3.《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4.《成长花絮》(期刊说明附后);5.《“三常规”实施手则》;6.每位学生自备16开软皮日记本一本,统一用名《青春碎语》。

操作方法:1.《生命成长教育手册》(用作主题班会、德育主题系列活动、德育道德讲堂等策划、设计、实施的参考教材,是指导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成人成长教育的理论范本)。2.《班级建设生命成长记录册》(此手册是班主任工作纪实考评手册,一年内完成,内容分上、下学期)。3.《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此手册为学生的成人成长综合素质评定手册,高中两年内完成,初中三年内完成)。4.《成长花絮》(此手册为学生的德育文学期刊,稿件栏目及要求另附说明)。5.《“三常规”实施手则》(此守则分为“日常规”、“周常规”、“月常规”,希望班主任要不定期地就常规要求及内容认真、详实地对文本内涵作以解读,以此推进“三常规”在学生成人成长中的内化作用,为学生终生健康愉悦的发展奠基)。6.《青春碎语》(此文本为学生的成长日记,一年内完成)。

二、成人教育与主题系列相结合

内容:1.主题系列教育:三月份,文明礼仪月;四月份,革命传统月;五月份,安全法制月;六月份,理想感恩月;九月份,尊师重教月;十月份,热爱祖国月;十一月份,诚实守信月;十二月份,生命成长月。2.节日系列教育:3月份,学习雷锋纪念日、国际劳动妇女节、国际尊严尊敬日;4月份,世界卫生日、清明节、世界地球日……

操作方法:1.主题系列教育:要求班主任依据上述规定的内容,在不脱离活动主题核心的前提下,结合本班实情,对活动形式、活动内容可做个性化的设计与编排,要形成书面文本记录。2.节日系列教育:依据本班实情,对本学期的重大节日,班主任可做有选择性的教育。

三、德育教育与人生规划相结合

内容:中学阶段“人生规划”教育特指高中时期针对中学生的“人生规划”教育,主要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等。学业规划是实现职业规划的基础,职业规划是学业规划的具体方向。初中、高一主要撰写自我的学业规划;高二、高三学年可在原有学业规划的基础上,预设增补完成自我的职业规划。

操作方法:阅读《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指导篇中的内容,明确规划人生在自我成长中的目的、意义、作用,提高认识,树立意识,明确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成长规划设计中“第五部分”自我规划蓝图展望部分的三年远景规划,并按要求按月完成本学期的学期规划。

四、德育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家务体验)

内容:1.强化推进学年、班级社区、乡邻的长期服务机制,建立双休日、节假日助人、帮困的班级志愿服务小组,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参加志愿服务的公益性活动总时数一学期不能少于100小时。2.设立班级“成人节”或“成人宣誓日”,制作成人纪念卡,编写班级富于个性的班级誓词、成长纪念册、成人歌曲等,丰富成人宣誓仪式的内容。3.继续强化、丰富、完善军训、升旗、祭奠先烈、环境卫生我有责、班级自制周管理等提升学生自我成长意识的实践活动。

操作方法:阅读《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中有关学生社会实践概况简述内容,认识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意义,熟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树立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益于自我成长的益处。在此基础上,初一、初二、高一学年每学期要求完成《中学生生命成长教育实践活动手册》中的:①参加学校、家庭、社区劳动记录各一次;②家务劳动记录案例一次。初三、高二学年每学期除了要求完成“①参加学校、家庭、社区劳动记录各一次;②家务劳动记录案例一次”外,还需完成“③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④学生社团活动记录案例;⑤学生社区服务活动记录案例;⑥社会实践活动记录案例;⑦中学生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案例”等项目各一次。

五、德育教育与班级参与意识的培养相结合

内容:班级小档案的六点创设:①班名设计与解读;②班风、班训;③班歌(歌词设计,曲调可借用流行的通俗歌曲);④班级形象设计(含学生的仪表、班级卫生要求及班级室内的环境布置);⑤班徽设计与解读;⑥班旗设计与解读。

初一班级文化建设方案设计篇3

一、暗示对于班集体形成的作用

暗示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交往中的语言、手势、表情、行动或某种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发出一定的信息,使他人接受所示意的观点、意见,或按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是社会和人际影响的形式之一。暗示的形式可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自我暗示和反暗示四类。暗示不具有压力成分,不要求别人非接受不可。海德认为,当一个人的观念使他人接受时为暗示;当一个人的情绪使他人感受时为同情;当一个人的行动使他人也要如此做时则为模仿。就暗示和模仿而言,两者的区别在于:在暗示中,刺激是被控制的,对暗示者来说,虽常以含蓄和间接的方式,但一般都是有意识的;而模仿过程,模仿者的行为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但被模仿者一般都是无意识的、非控制性的。模仿者的仿效行为一般都与被模仿者的行为相同或相似,而受暗示者则不一定作出与暗示者类似的行为。

显然,在教育活动中,班主任的角色不仅在人格上应成为学生的楷模,做学生的模仿者;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人生观形成给予启迪,做一个暗示者。即有目的地设计教育活动,并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到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而暗示的方式往往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易形成民主协商的教育气氛,从而一改传统的指令式的班集体建设形式。

在教育活动中,班主任或教师若能正确把握暗示的方式和契机,可使自己的教育成效达到事半功倍。原因在于,暗示作为一种心理上的沟通,在外在表现上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它是直接发生于处于主动层面的教师和处于被动层面的学生个体之间的一种潜在交流,这种交流的方式在师生的心理上构成一座桥梁,通过双方的会意达到教育的效果。亦即暗示的过程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在这种情感体验中,饱藏着教师的热爱、理解、尊重、依赖、坚信、鼓励、严格要求、期望在内的复杂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反映为教师的一种心情。它通过教师各种暗示的方式——语言、表情、动作等,有意无意地流露出来,会有力地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引起学生对教师作出积极的应答。它不仅能诱发和鼓舞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激情,并且对学生的毅力、品德和个性的发展都会产生直接影响。这对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形成显然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利用暗示建设班集体的途径

初中阶段是人的生理发展处于童年期和青春期的交替阶段,生理的发育使其心理发生了重大变化,童年期天真、幼稚的心理表现与日渐少,心理的成熟度逐步提高,成人感趋于明显,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建立。也昭示着这一阶段是人生最难把握的时期,有人认为这是人生的第一个危险期。在这一阶段,学生对外来的各种信息都持有很大的热情,能否使其有所选择地接受其中正确部分并形成正确的自主意识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建设班集体,用集体的感召力去同化每个个体的思想认识水平则是一条重要途径。

暗示的外显:建立班级发展的目标体系

班级能否形成一个健康优良的班集体,正在于班级的各个体目标与集体目标之间的差距,班主任工作的着眼点就在于将各个体目标在存异(尊重个性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精心设计的各种教育行为达到求同(形成班级意志和目标)的过程。由此也界定了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就是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意图有效地内化为每一个个体的自觉行为,从而把社会要求的教育目的转化为多重的目标集合,并形成整合一致的班级目标系统,使之成为每个个体共同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识水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表现为:初一学生的认识水平尚未形成中学生的观念,部分停留于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初二学生已基本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但伴有不稳定性,又因学习科目和知识难度的增加,每个学生在学业上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学习压力,学生整体表现为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初三学生迫于升学压力和价值观日渐形成,处于基本懂事的阶段。因此,初中阶段的班主任工作就必须根据这种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笔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按这一构思制定过明确的目标体系,收到了良好的教育实效。这一目标体系可概括为三级目标体系,即:初一年级的目标为“做一个最好的我”,初二年级的目标为“告别童年、拥抱青春”,初三年级的目标为“脚踏实地、迎接挑战”。所有教育活动的设计都要围绕着分段目标逐级推进。目标体系从暗示的角度看,属于直接暗示,它直接传递着班主任的教育思想,使学生能够对班主任的教育意图一目了然。在班级目标体系形成的过程中,最值得关注的当是班集体的感染力和学生的心理现状。

集体的感染力是在班集体的创建过程中,通过建立正确的规范和明确的奋斗目标,从而形成的心理凝聚力;其作用是能够对学生的动机和行动产生直接的暗示和规范。

学生间的素质水平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在个性品质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缺陷。表现为:劳动观念淡薄、生活习惯差、自私、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等。

在班集体的建设过程中,通过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及精心设计的主题教育网络体系去贯彻教育意图,增加班集体的感染力,并同个别教育相结合,促使每个学生在政集体中健康成长。实践证明,随着班级感染力的不断提高,学生参照、效仿集体意志的动机会被有效激发,使得直接暗示逐步上升为自我暗示,从而为班集体的集体目标的贯彻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教育者的教育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育客体等的心理现状。应该说,目前的教育现状也暴露出不少人为造成的教育障碍现象,部分教师在教育思想上尚存在一定的误区,亦或自身存在不足,处理犯了错误的同学

或后进生问题采取的工作方法简单、草率。比如:对待犯了错误的同学不问青红皂白就责令其先写检查、大声斥骂、停课思过、罚做作业或劳动,极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教育者的配合程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建立教师与学生间的平等对话机制是改变班主任工作被动局面的有效策略,当这种平等对话深入人心后,也直接影响班集体的心理承受度。在这种氛围中,班主任所希望的目标才有可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暗示,而不致出现相抵触的消极暗示。

暗示的落实:设计系统的主题教育流动

班主任对学生而言,一般都具有很好的楷模和示范作用,这种形象本身也可理解为暗示,但其影响力若不通过让学生感兴趣的教育活动去落实,则有可能很快地被学生所遗弃。因此,班主任将期待目标巧妙地融化于精心设计的主题教育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寻求自我角色定位的过程中逐步去感受或得以陶冶,则这种暗示才有可能被激活。亦即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显着特征。

第一,明确目标指向性。班级主题活动是班级发展目标体系下的一个操作子系统,每一次主题活动要在阶段总体目标基础上加以个别化设计,虽每次活动都具鲜明的主题特色,教育意图是实现目标体系中的某一个教育层面。这就要求每次活动的设计应具备鲜明的教育倾向,它不仅蕴含着对群体的规范,还要兼顾到学生的共同志趣。

案例一: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初中生。对初一新生进校新组建的班级来说,这次的设计是有十分必要的。笔者采用的方式为每日上台讲演,时间二分钟,利用每日晨会完成,每天8-10人,时间持续一周。通过一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反复刺激,貌似重复,但因学生不同能促使学生间的互相暗示和借鉴,易使班级目标在个体与群体间的交流中趋于明确。

第二,凸显个性化。作为现代教育意义中的班主任应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这就要求班主任决不能把自己的教育思想进行强行灌输,这显然不会带来良好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只有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巧妙地暗示给学生,才能逐步树立班主任的威望,而个人威望的不断提升又可有力推动暗示的作用效果。我想,班主任的威望提升最为重要的一点则是个性化风格的形成,即构建自己的教育特色,而不致使班务工作落入俗套。同时,班级活动的个性化也必然对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案例二:春游和秋游。这是每所学校教育活动的必修课,大多作为学习之余的散散心而已,常陷入形式化。笔者将春秋游上升为社会实践考察课程的高度去认识,精心组织,巧妙安排,对外出的目的地、考察项目、活动流程等让学生一清二楚,并编辑宣传小报,让学生在思想上重视整个考察课题。让每个学生在外出之前,选好自己的考察重点,订好考察计划。流动完成后,写出富有个性思考的考察报告,这不仅能训练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因活动的目的明确且各具个性特色,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互助合作品质等人格素质,同样于无声处得以落实。

第三,体现文化性。班级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学生对于班级文化的学习是潜在的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对潜在教育资源越来越重视。而主题教育活动正是班级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所以班级活动的设计就不得不立于文化的高度去认识,围绕班级文化品味的提升去精心设计有关的教育活动。

案例三:班级读书周活动。在笔者担任班主任期间,学生读什么书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性别特质,如初一男生喜军事、武侠类,女生喜情感、心理类;初二渐转入名着类等。这类活动适宜每学期进行一次,或期中、或假期,在完成一部长篇小说之后,进行班级的整体交流。实践证明:集中性的读书活动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并因读书过程中同学间的交流、探讨又形成了浓厚的互相教育和互相促进的班级气氛,学生获得的是远比班主任说教更具丰富内涵的一份体验。

第四,具有时效性。班级活动的设计是否适当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选取活动的时效性,这反映出班主任的教育敏锐度,即能否在班级动态的发展中捕捉到教育契机,并设计出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班级活动。这可从两个方面作出思考:一是从时间发展的线索进行一些传统节日的活动设计;二是针对班级发展过程出现的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样,有利于班集体的巩固和提高,对学生的心理暗示则显得更为直接,在短时间内对班集体的促进作用可谓是注入一次兴奋剂。

案例四:六一庆祝活动。初二学生已走过童年期,六一已走进了个人的历史,这时设计有关的“成人教育”的主题活动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笔者在班上设计过“告别童年,拥抱青春”的主题班会作为初二阶段的一个总结性主题教育活动,收到过十分可喜的效果。学生的成人感明显加强,班集体的感召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是显着提高,为即将到来的初三阶段学习上的“会战”奠定了理想的心理基础和浓郁的班级学风。

第五,形式多样性。作为班级活动决不能陷入程式化,让学生感受的是班主任总是那么“老三篇”式的教育形式,这种形式不仅不能形成有效的积极暗示,而且随时间的推移,暗示将朝着反方向发展,形成消极暗示。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主题教育活动应属典型的间接暗示,即由暗示者凭借其他事物或行动为中介,把要传达给受暗示者的关于某一事物或行动的信息间接地提供给受暗示者,使他迅速而无意识地加以接受。这是一种主要的暗示方法。由于它一般不会使暗示者产生心理抗拒或其他问题,所以效果往往大于直接暗示。可见,主题教育活动是传达班主任教育意图的最有效的途径。但应注意的是:作为班级主题教育活动,也应兼顾到间接暗示和直接暗示相结合,防止活动的涵义不能为学生所理解,从而失去暗示的价值。

暗示的活化:注重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

新时期的教育理念中,个性培养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班集体建设就必须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鲜活个性和很强的社会适应性人才的高度去认识。班集体的建设理论强调集体目标同化个体目标,但决不是否认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要让在集体意志控制下的班集体鲜活起来,班主任的强制、灌输、说教、一厢情愿,显然是不可能的。只有让每个个体鲜活起来,才能换得集体的鲜活。在此并非否定集体的教育意义,而是针对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中自我只是一个空壳的现状而言的。

初一班级文化建设方案设计篇4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全体师生一道自班级成立之初就同心同德,共同努力,解决了一个个问题,,基本实现了预定的目标。现在回顾起来,自20xx年9月以来,我们主要围绕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做了以下几件事:

首先,带领学生布置好班级的“硬环境”。在本班,以班委会为主体,我们本着公平、公开、公正性的出发点,将班级生活中的“硬环境”作了一些布置。

1.在“班级外表”上做文章

“班级外表”包括班级中人和物的清洁和整齐。我们以教室内外卫生的打扫和保持为突破口,重点关注学生自身的外表形象的规范教育。我们委派专人监督检查同学们的衣着打扮等事务,不定期抽查学生在教室和宿舍的物品(包括桌椅等)的安全和规范,并侧重于落实或整改。

除此以外,我们结合“英语月”、“艺术月”等活动,用自己的手装扮自己的“班级家园”。墙上的张贴画由学生自己画,教室的黑板报由学生自己办,教室的挂饰由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物品的摆放由学生自己讨论决定,力求规范且别具一格。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体现出了本班文化建设的特色。

2.充分发挥出监督机构的作用

在讨论、设计、布局班级“硬环境”的每一个环节中,不免有一些不遵守规则的学生捣乱,因此,监督机制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中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班委会中临时设立了“督导小组”,由班长牵头开展工作,直接接替班委会负责。对于违反既定规则的学生,班委会和督导小组商议后给予一定的处罚,通常是一些公益性的“体力活”。这样,确保了每项工作的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

其次,指导学生完善班级的“软环境”。

还是在集思广益和民主集中的前提下,通过议题提出与论证,提案的拟订与修改,决议的形成与实施等步骤,我们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件事。

1.建设好学习生活的纪律保障和秩序保障。

在本班,从班徽、班旗、班训到文明公约,卫生公约,安全公约的制定,无不凝聚了全体师生的汗水和智慧。从最初的观察他人的作品或经验开始,到最终创造自己的作品或经验为止,师生们都是本着营造一个有秩序、有纪律保障的班级环境的观点来积极参与的。在这些大家自定义的条条框框的约束下,学生们的自制力和自觉性也渐渐培养起来了。

2.分阶段确定班级文化的主题,利用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加以巩固,强化并升华。

对于刚刚踏入初中校门的新生,我们把七年级上学期的班级文化主题定为“端正、团结”。围绕这个主题,我把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把这个主题与“三操三餐两寝,课堂、自习、集会活动、交往”等几个方面紧密地结合起来,目的在于迅速地建立规范的教学秩序。

到七年级下学期,“积极、上进”被确立为班级文化的主题,目的在于强化养成教育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此时理想教育、榜样教育结合行为教育就是我工作的重点。理想教育烘托出“上进”的文化氛围,行为教育围绕“积极”做文章。

到了八年级,集体生活比较正常的氛围形成了,但学生心态上的自私、狭隘以及追新猎奇等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绊脚石。此时情感教育,即在人格、意志、品质、健康心态、情感的培养就迫在眉睫了,所以班主任工作方向也相应转到关注个体的情商培养上,此时我们的班级文化主题为“坚强、热情、乐观、塌实、勤奋”。

最后,弱势群体的转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

弱势群体是指其行为、学习成绩或者两者都比较差的学生群体。这些学生在精神上和心理上倍感孤独和自卑,也因为如此,他们可能对班级文化建设前进的步伐形成障碍。因此,建设充满活力的、朝气蓬勃的班级文化,这些弱势群体无疑是需要解决的难点和重点。在这方面,我们用一个“爱”字来转化他们。

1.深入细致地调查、观察和了解这些弱势群体。从他们的家庭状况、生理和心理状况到行为状况、学习状况,加以调查分析,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方案。

2.重视人格教育,实施“赏识教育”。放大他们的长处和优点,使其重拾信心。重视情感教育,教育其他非弱势群体的学生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初一班级文化建设方案设计篇5

一、管理网络方面:

我校按要求设有校长---分管教学校长-教导处---教研室---教研组-教师,校长---年级组长---班主任---教师两套立体管理网络。各岗位对应职责清楚,考核细则及学校教师管理制度完备。

二、管理内容方面:

1、各项计划全面具体。学校按要求制定了教学、教研计划、自主课堂实施方案、年级组活动计划、教研组计划及校历、课表、作息时间表、教师工作安排表、教师教学计划(全体教师);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美化、环境卫生、校训校风、教风学风齐全。

2、班级管理到位。各班级工作计划齐全;每周按要求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按月召开家长会;学期初各班级制定了学生培优转差方案措施,结合县教研室下发的《高效课堂行动指南》主动开展自主课堂学习研究,各班级学习小组有培训计划、考评办法、管理制度。

3、各学科能按计划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学期初,各教研组在教研室的指导下都制定了教研计划,并能按期开展。为推进两课常态化,学校还在十一月-----十二月开展集体大教研活动。

4、课题研究如火如荼。目前,我校承担有市级《小组合作模式探究》、《思品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与实践研究》两项课题研究,现已按研究方案落实中。

5、四优硕果累累。我校教师在省、市、县等各级发表优秀案例、优质课件、优质课、优秀论文本学期已达10余篇。

6、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备。学校有两次期末考试学校班级成绩评价表,有各年级单元目标测试,统一落实情况,考试成绩,班级及学科分析情况。学校诗书兴校、翰墨飘香特色学校创建已显成效。

三、教学常规方面:

2、教师严格落实常规。从本学期伊始,按照县教研室下发的要求,各位教师备课均备导学案,学校要求设计情境要体现过程和方法,突出重难点,要落实三维目标,充分体现三自三合三导高效课堂特征。特别是反复强调课后反思的重要性,并要求反思数量不少于备课数量的60%。作业批改除达到对应作业次数外,强制要求体现人性化评语。各学科教师还认真开展培优辅差工作,制定计划,定时汇报开展情况及效果。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经自查,发现部分教师听课笔记后的评语未达50%。所备导学案中,关于教学过程中导学问题设置未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体现导学案五个特征不够。在平时讲课中,未能充分体现三自三合三导高效课堂特征,个别教师教学反思未达到60%。作业批改虽全批全改,数量齐,但激励性评语不够。

初一班级文化建设方案设计篇6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园)541所,教学点338个。其中县教师进修学校1所、完中4所、职高1所、民办高中1所、初中24所、小学483所(含完小338所)、幼儿园27所。全县有20所乡镇成技校(含省级成技校5所),有村级成技校168所(含自然成技校8所)。全县有教职工6766人(含代课教师261人,合同工8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3869人,初中专任教师2169人。全县在校中小学、幼儿园学生139745人,其中高中7697人,初中38471人,小学86615人,幼儿园、学前班6962人。

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99.45%,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0.50%;初中阶段入学率97.62%,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2.26%;高中阶段入学率26%;幼儿入园(班)率27.26%;7至15周岁“三类残疾”入学率74.09%;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52%,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85.58%。全县18个乡(镇)和174个村委会(社区)均建立化技术学校,现有青壮年总人口439700人,其中青壮年非文盲人口437174人,非文盲率99.43%,抽考复盲率2.13%。全县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4.43平方米,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7.56平方米。全县“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人均受教育年限6.30年(比全省低2.2年,比全州低0.16年)。

二、工作措施及进展情况

(一)狠抓“两基”巩固提高工作。2009年1月,我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通过州人民政府复查年审后,县教育局根据州复查组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强化工作职责,狠抓“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争取年底通过省级复核。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巩固提高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的通知》(广政发〔2008〕74号)和《**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巩固提高工作方案的通知》(广政发〔2008〕75号)文件精神,制定切实有效的“控辍保学”措施并加以落实,组织全县性收回流失生工作2次,各乡镇分别组织收回流失生达5次以上,截止6月份,全县先后共收回流失生2687人,控辍保学工作取得了一定得工作成效,为“两基”29项指标达到省复核和国检要求奠定基础。二是调整充实了县、乡“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领导小组和业务人员,并组织县级“两基”业务培训2次,深入各乡镇指导好“两基”业务工作。三是抓好学额巩固,提高普及程度。县教育局积极协调“两基”成员单位和挂钩扶贫单位,结合各乡镇实际,齐抓共管,全力配合,开展好教育捐资助学活动,解决中小学生入学难问题,使普及程度得到稳步提高。四是组织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及“两基”攻坚表彰大会,表彰全县33个先进单位和220名优秀个人,促进全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顺利进行。目前,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45%以上、小学适龄儿童辍学率控制为0.50%,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97.62%、初中适龄少年辍学率为2.26%,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74.09%;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52%、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85.58%以上、初中3年玩学率86%以上;非文盲率99.43%,抽考复盲率2.13%。五是积极开展“无盲”乡镇创建活动。4月份,莲城镇、珠街镇和篆角乡“无盲”乡镇创建工作通过州级验收;认真做好董堡乡、南屏镇和八宝镇“无盲”乡镇创建工作。

(二)加快学校建设和排危进程。在抓好全县学校发展规划、建设的同时,全面掌握全县危房情况,完善中小学校舍建设规划方案。一是严格执行有关招投标制度,协调相关单位落实好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统计和财务管理工作。二是负责施工档案管理,协调、配合审计、质检等有关部门开展相应工作。三是对排危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监管,加快排危进度,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全县D级危房改造任务。四是拓宽筹资渠道,加强学校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五是基本完成预定工作目标。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主体工程进入第5层,占地面积6672平方米,主楼建设面积359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546万元,省拨120万元,缺口资金426万元,争取8月底主题工程完工;县一中学生厨房主体工程完工,已进入装修阶段;完成27所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规划;那朵希望小学、拖施小学2个援建项目工程已在招标;着手落实特殊学校建设工程启动工作;实施整体排除D级危房改造面积3万平方米,项目学校36所,完成投资759.27万元,竣工面积10155平方米。同时,加大对B、C级危房的监控,摸清底数,做好统计和图片、资料等危房档案收集工作。

(三)继续扩大高中办学规模,突出抓好县一中扩建和县民职中实训基地建设。一是科学合理规划高中校点布局,狠抓“两基”巩固提高不放松,为高中教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坚持规模扩大与提高质量并重,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内强教师素质,外树学校品牌,全面提高高中学校的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三是努力提高学校等级,争取用3年的时间,使**一中晋升为省一级二等完全中学、**三中晋升为省一级三等完全中学,二中、四中晋升为二级一等完全中学。2009年,组织和指导广一中申报部级“绿色学校”。同时,发挥市场作用与兼顾教育公平原则,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多元化管理,多模式办学,解决投入不足、办学体制单一问题。四是充分发挥广一中的优势和品牌效应,帮助、带动二、三、四中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五是做好广一中扩建和民职中实训基地建设的各项协调配合工作。目前,县一中扩建土地测量全部结束,总征地户数217户、总面积152.519亩(其中:田114.159亩、地37.94亩),6月20日进入公示,若无争议,将进行征地资金兑现,县一中学生食堂预计7月底竣工;县民职中实训基地迁建工程通过县人民政府批准,现正与县发改局、国土局、建设局、莲城镇政府等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进一步做好前期规划工作。六是做好2009年高中招生工作。全面安排部署普高、中职招生6000人(普高、中职各3000人)任务。6月份,1785名考生参加高考结束。力争下半年使在校生规模达10505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36.7%。

(四)积极组织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加快了县进修学校省级示范性学校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制度,制定全县校长、中层干部、中小学教师的中长期培训方案和各校校本培训方案,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培训力度,通过强师德、提素质、铸师魂、育名师,造就一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一是抓好教育干部队伍和高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二是开办县级骨干教师研修班。把各乡镇具有5年至8年教学经验,在本辖区担负课改重要作用的优秀骨干教师组织到教师研修班学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科专业能力,使之回到学校起到带头、引领的作用。目前,已分别开展县级图书管理员、实验员和安全管理员培训共计8期,投入经费49.312万元培训1150人;州级高、中考培训287人;省级骨干教师培训20名;抽调骨干教师赴上海培训10人。三是对学历偏低、年龄偏大、学习欲望不高250名教师进行适应性培训。让这部分教师分批脱产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为期2个月的培训,促进他们意识转变和专业技能提高,激发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以适应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四是对中间大部分教学方法不新,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农村学校班主任,将这部分班主任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作为培训的核心内容。五是县教师进修学校通过省级验收,充分发挥培训职能。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县进修学校职能建设,提升办学品牌,在州教育局的关心和指导下,2009年1月县教师进修学校通过省级示范性教师进修学校。

(五)强化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认真贯彻国家、省、州德育工作有关规定,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切实采取措施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开展“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一是认真落实《**县中小学教学过程质量管理规定》、《**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和《**县教育局关于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加快“农远”项目工程的熟练运用,强化实验教学,加强对全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改革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水平的测试方法,制定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案。二是采取挂钩乡镇学校的方式,深入基层调研,送教下乡,指导全县中小学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截至目前,送教下乡131人到174个村完小870个课时,受益学生5.39万人次。四是认真分析和开好中考、高考研讨会,统筹和协调优质教育资源,力争使我县普通高中办学达到学生低进高出、高进强出的办学目标。四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教育思路,强化学校管理,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强“农远”项目的使用和实验教学,开展“三生”(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和教师的和谐关系,促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力争使2009年高考、中考、义务教育阶段期末考试质量明显上升。

(六)学校建设和整体排除现有中小学D级危房得到进一步落实。一是在抓好全县学校发展规划、建设的同时,全面掌握全县危房情况,完善中小学校舍建设规划方案。二是严格执行有关招投标制度,协调相关单位落实好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统计和财务管理工作。三是2009年计划优先排除最危、最急校舍30000平方米,涉及项目学校32个,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已开工建设6个项目学校、共2980平方米,其余26个项目学校、共27020平方米正在进行设计、图审阶段,计划6月前全部开工建设。四是剩余危房面积59289平方米,涉及项目学校242个,总投资5928.9万元,计划2010年底前全部排除完毕。目前,已完成所有项目学校规划,正在进行招投标前各项准备工作。五是积极争取州级1亿元贷款盘子和3000万元的贷款贴息盘子,尽快落实县级配套缺口资金贷款1000万元,切实加强管理,严格工期、严格标准、严格操作规范,保证质量、保证进度、保证安全,确保圆满完成整体排危任务。

(七)抓好“农远”项目的管理和使用,促进“普实”工作顺利实施。一是完善“农远”项目的资源配备,加强管理和使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使用效益。上半年,开展信息技术课件制作竞赛活动2次,使“农远”工程资源得到推广应用。二是整合资源,确保“普实”工作进展顺利。在全县教育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努力做好摸底调查工作,制定《**县县“普实”工作实施方案》,成立“普实”工作领导小组,在县教育局设立“普实”办公室,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明确了各乡镇学校挂钩工作人员,统一措施、统一工作要求。同时,及时派出专业工作组分别深入各实地调查了解“普实”所需仪器药品、用房改造、实验室桌凳柜、配套设施等情况。经统计,全县应普及实验教学的学校308所,其中:需达高级中学一类标准配备1所、完中一类标准配备学校3所,初中一类标准配备学校22所、初中二类标准配备学校2所,小学一类标准配备学校39所、小学二类(a)标准配备学校163所、小学二类(B)标准配备学校78所;全县尚缺实验室275间、实验保管准备室238间、整套仪器208套、桌凳4642组、仪器柜3683个、演示台345张、准备桌367张,需补充完备仪器91套,需改造实验室781间,需投入资金1205.54万元。目前,全县各学校“普实”用房正在维修改造,规划采购“普实”仪器药品及配套物资清单,投资1121.68万元,预计6月底完成采购任务。三是把旧莫乡昔板中心学校、县城区一小和莲城端讽完小3所学校确定为乡镇中学、城区学校、完小的“普实”示范点,并安排专人蹲点指导和督促落实。目前,各试点工作正在紧张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5月26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普实”工作启动大会,安排部署了今年各乡镇的“普实”任务,明确了具体的目标,县人民政府与乡(镇)政府签订了“普实”责任书。“普实”所需设备正在进行采购,计划7月底前完成实验室的改造工作,10月底前完成“普实”迎检各项准备工作,11月迎接州级“普实”评估初验,12月迎接省级“普实”评估验收。

(七)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新机制,全面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政策。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工作,建立健全资金拨付及使用等相关制度,切实加强学校经费管理。一是加大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投入。2009年春季,我县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专项资金由2008年春季的1627.78万元提高到2170.37万元(其中中央补助1736.3万元,省级补助434.07万元),确保全年小学生每生达到300元、初中每生达到500元。二是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资助政策,认真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2009年春季学期全县有125086名学生使用免费教科书,125086名学生免交学杂费,32634名学生享受生活补助,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6%;2009年春季贫困生补助资金1092.13万元(中央546.07万元,省级546.06万元),确保小学贫困生每年每生500元,初中贫困生每年每生750元。享受人数达32634人(其中小学10532人、初中22102人)。

(八)学校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教育局始终对学校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制定了完善的安全制度和应急方案,学校每周开设一节安全课,每学期举办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提高了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进一步修订完善安全保卫、值班、安全日志、危房鉴定和改造等制度,严格住宿管理制度、饮食卫生制度、家长联系制度、乘车安全制度及坚持安全工作日检查、周小结、月汇报制度,落实24小时值班制,加强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制定和管理,健全安全预警机制,加大安全检查力度,不断消除学校安全隐患。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初中在校生流失现象仍然突出。由于受打工潮的影响,留守少年儿童逐步增多,控辍保学难度加大,“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艰巨。

(二)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全县教育投入总体不足,加之D级危房学校校区自然条件恶劣,导致校舍建设工程进度较慢。“普实”资金缺口大,导致实施进度慢。

(三)高中教育发展步伐亟待加快。县一中扩建资金缺口大,前期工程进展较慢,县民职中实训基地迁建项目工程启动慢。

(四)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急需完善。师资力量分配不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遏制,师资队伍培训条件和效果有待提高。

初一班级文化建设方案设计篇7

一、“三风”建设方面

1、根据平川区教育局《关于认真开展师德师风集中教育活动的通知》和白银市教育局“师德师风回头看”活动,制定了《靖煤公司二中“爱岗敬业,奠基未来”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建立了教师师德档案,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切实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

2、通过“三评议”和“七查七看”活动,全面深刻、实事求是地查摆问题,深入剖析,认真反思,吸取教训,把师德建设落到了实处。

3、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把职业道德表现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建立了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4、加强了日常值班制度和班级管理制度,通过网络管理、班级考评、班级日志、星级学生评比展示等有效途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三风”建设活动。

二、教学管理方面

1.加强管理,追求实效。

①组织落实多级听课制度。

一是领导随机听课制。制度要求校中层干部及其以上的领导每学期必须听课三十节以上,且听完课后与任课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从实际的进程看来,这既加强了学校领导与一线教师的联系,又便于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为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现实的依据。

二是各层次教师的公开课制。根据制度要求,骨干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一节优质示范课,部分中青年教师上一节成果展示课,教龄在五年之内的教师上一节达标汇报课。从实施的情况看来,这既有助于新老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又有助于教学的创新;使得整个学校都处于不断的教研、探讨、进步之中;从而形成了一个既竞争又团结的良好局面。

三是教研组公开听课制。教研组是开展教研活动的重要组织,根据学校的要求,教导处严抓教研组管理,严格要求教研组必须有计划的实行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活动必须要有详细的记录并交教导处汇总存档。从具体的进程看来,各教研组都能严格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本学期一共进行了60多节公开课,课后教研组都组织进行了评课活动,不少课都获得了好评。

四是建立师带徒培养制度。学校制定了师带徒培养计划,全校共有18对教师结为师徒。要求徒弟认真、虚心地向师傅学习,每周听师傅课1节以上,每次听课必须做好详细记录。徒弟在制定自我发展计划的基础上,要勤奋实践,每两周上一节汇报课,请师傅指点和评价,认真做好教学心得或反思的记录,要努力争取大胆地参与教学实践。师傅尽力上好每周一堂课,以规范先进、独具风格的课堂教学影响徒弟,给他们以启迪。一学期下来,效果非常明显。这不仅加快了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而且形成了一个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局面。

各种听课制度的建立和落实,使得广大的教师都参与到听评课中。这些有记载、有汇总、有总结的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对学校教学新面貌的重塑,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②加强集体备课的指导与管理。尽量做到集体备课不走过场,达到“统一”与“个性”相结合。各备课组在充分学习课标、教材、教参的基础上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本组教师静下心来,坐下来以本校、本班学情为背景共同商讨如何突出重点,突破和分解难点,如何使新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课改精神,从而确定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在集体备课中,每位教师都能够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这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同时,本学期学校特别注重信息技术网站的建设。通过每位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并在博客上上传电子教案,做到学校内部资料的共享,同时也加强了师生间的了解和联系。这将为我校全面实施电子备课奠定了基础。

③加强年级组日常工作的监督。本学期学校制定了教师坐班制度,教导处人员随机检查教师坐班情况,并在邮箱中进行公布。通过这项制度,可以保证教师能够把更多时间投入到教学研究之中。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④狠抓常规管理,加大检查力度

1、本学期两次对教师的教案、听课记录、业务笔记、政治理论学习笔记、教研组活动记录等进行认真检查,及时公示记录并反馈本人,每次检查结果作为考核的依据。

2、抽查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作业本。从抽查效果看,许多教师能根据实际情况书写教案,内容详实,并每课做到有教学后思,达到课时数。学生的作业本比较规范,但学生书写还需加强,作文质量有待加强,周记稍有欠缺。其它有些学科作业次数还不够,批改符号海存在不规范的情况。通过检查评比,对教师的优秀教案和学生的优秀作业进行了展览,并进行了奖励。

3、加强教研组管理,经常化开展教研活动。本学期学校组织了多次规模较大的教学研讨活动,让更多教师参与教研。大家能围绕如何走进新课程进行实验研究,他们在研究中有方案、有过程、有总结,研究过程踏实、稳进。教师们能深入钻研教材,研讨问题,精心设计教案,上课认真扎实,课后能较好地研讨反思。另外还进行了分组说课和集体评课活动,人人参与,人人发言,并及时做好记录,效果较为明显。

⑤积极组织各年级学生学科知识竞赛活动。

1.组织九年级学生参加了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竞赛。其中蔺倩同学获2011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三等奖,芦伟、郭栋梁、米素来马来、高双红、赵强强分别获市级一、二、三等奖。王婷玉、李彦荣、贾东燕分别获第十八届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市级三等奖。在2011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中,赵启明同学获甘肃省一等奖,范文涛、郭栋梁、李彦荣获甘肃省三等奖,常子君同学获白银市二等奖。王耀军、朱桂英、张玉璞、张志圣老师分别获省、市级辅导教师奖。

2.语文教研组组织进行了七、八年级作文竞赛;数学教研组组织进行了七、八年级数学竞赛;英语教研组组织进行了七、八年级英语知识竞赛。政史地组组织进行了七、八年级政史地竞赛活动。同时,小学也认真组织开展了作文、数学、硬笔书法、百科知识竞赛等竞赛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和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⑥加强毕业班工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本届毕业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导处一开始就狠抓毕业班工作,做到早计划、早部署、早落实、早进入备考状态。制定了合理的复习计划和措施。强化备考研究,明确中考改革精神,研究近几年来中考改革动向。加强各轮复习计划措施的落实工作,组织月考检测,并对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与问题整改,查缺补漏。加强了与兄弟学校毕业班的经验交流,取长补短。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工作。组织召开了教师会、学生动员会、家长会,做好中考报名工作,宣传招生政策,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今年中考情况获得了预期的目标。

2、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①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

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学校有计划地组织了全校教师进行业务和政治理论学习,力求使广大的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评价观,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在具体的学习中,我们采用集体学习和教师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好学校征订的报刊和互联网上的资源,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②加强教师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今年学校以“白银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能力培训与达标”活动为契机,学期初就号召每位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计算机理论,进行课件制作,让每位教师都能够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发挥了教师的群体优势。本学期多媒体教室的上课率非常高,真正达到了课程整合与信息技术资源的共享。

三、活动计划的落实情况

根据学校在学期初制定的《公司二中“教学管理年”活动计划安排表》的统一安排部署,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比较好的完成了各项既定任务:

三月份:

1、制定学校各种工作计划(教学、综治安全、总务、德育、体卫)和中小学教学工作计划(年级组、教研组、教师)

2、组织学习《平川区普通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等文件

3、开展学雷锋活动

4、开展校园文明月活动

3、开展学《守则》学《规范》主题班会

4、组织九年级教师考前动员会

5、组织六年级教师考前动员会

6、组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7、制定《公司二中加强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实施方案》

8、召开三风建设动员大会,启动学校“三风”建设年活动

9、制定《公司二中“讲党性、重品行、树正气、作表率、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10、制定《公司二中“爱岗敬业,奠基未来”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11、讨论制定《学校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过关考评实施办法》

12、组织选拔参加全区初中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

13、组织参加全区初中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观摩及研讨活动

14、组织学习《平川区普通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等文件

15、组织小学低年级硬笔写字竞赛

初一班级文化建设方案设计篇8

总的看,几年来我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得比较好,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但是,对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一些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不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不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二是一些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混乱,财务管理存在不严的现象。三是一些农村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工作作风简单粗暴,不按国家有关规定办事,对重大事项不民主决策,凭关系,凭感情,个人说了算。这些现象的存在,究其原因,有我们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重视不够的问题,有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有农村基层党组织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不够的问题等等。

针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从提高农民生产水平的高度,把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做为促进基层干部改进作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来抓,采取五项措施,突出“五个强化”,着力建立健全惩防并重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反腐保廉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一、抓典型示范,强化整体推进

在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我们注重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我们把冯家镇柏家村和林家村做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认真总结这两个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经验,并在全县推广。这两个村实行了“六步走”的议事决策机制:第一步是村民提议,第二步是议事会议题,第三步是在议的基础上村两委会就村民提议的事项进行研究并提出初步方案,第四步是召开党员会讨论,形成初步的决策意见,第五步是把初步决策意见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表决,三分之二以上通过的,形成决议,第六步是把村民代表会议形成的决议在村务公开栏中向全体村民公开,接受全村村民的监督,没有大的异议的正式形成决策,并组织实施。例如,柏家村不论是产业结构调整,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决策,尊重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把力量放在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上来。20__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34.4万元,现金存款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50元。林家村在决策中严格执行“六步走”,并且把征求意见的范围扩大到全体村民中。通过民主决策,村民们集思广益,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献计献策,4年来,全村化解不良债务达90余万元。

同时,我们还把五峰镇作为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乡镇,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了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工作的引导和推动。我们成立了由分管副书记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宣教室同志为成员的工作组织,深入到五峰镇进行调研、指导、检查。为把此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五峰镇也相应成立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工作的领导组织,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宣传、财政、经管等部门各司其职,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工作之中。

二是明确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任务、目标及责任分工。五峰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村两委班子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村务公开、党员干部教育、民主管理等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解为15项,与村党支部书记、镇直部门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年终进行考核评定,与工资、奖金挂钩,并做为干部交流任用的重要依据。

三是建立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五峰镇将建章立制工作做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结合实际,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党委集体议事制度、党员代表大会制度、支部工作制度、党员干部民主评议制度、“三公开”制度、村级资产资源管理制度等,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轨道。

四是加大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经费的投入。为确保典型示范的正常开展,五峰镇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投入资金10余万元,制作政务公开板6块、村务公开板22块。政务公开从办事依据、办事标准、办事结果、办事程序等方面,能公开的都公开。村务公开将村级财务、计划生育指标、农村合作医疗、山林转制、“四荒地”发包、土地征用补偿等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以及有关涉农法律法规、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等全部公示上墙。

我们认真总结五峰镇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用来指导其他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到学有样板,各具特色,全面推进了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二、抓教育,强化廉洁从政意识

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充分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

一是扩展教育平台。我们把、《实施纲要》、先进性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内容全部纳入到各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和党校学习培训计划之中,通过举办科级干部培训班、青年干部培训班、妇女干部培训班、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村委会主任培训班,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县乡两级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70余次,受教育人数达10余万人次。东六家子镇、西六家子乡、五峰镇等19个乡镇,通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教育片展播及开展读廉政书、唱廉政歌、授廉政课活动等多种形式,推进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纪政纪条规,增强纪律观念。

二是开展正反典型教育。各乡镇多次组织本乡镇党员干部观看《牛玉儒》、《任长霞》等,邀请县先进人物宣讲团,宣讲范守文、郭永吉等人的先进事迹。冯家镇还树立林家村党支部书记田文义先进典型,总结了林家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经验,并在全镇各村推广。各乡镇还组织观看《梦断庄园》、《用金钱碓砌的坟墓》、《一起村干部集体违纪违法案件的思考》等电教片,对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五峰镇把某村主任超指标采伐林木的案件做为反面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他们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邀请刘承福等先进人物做专题报告,到大四家子乡扎兰村学习郭永吉的先进事迹,强化了党员干部清正廉洁、求真务实、勤政为民意识。

三是以廉政文化“六进入”为契机,把廉政文化创作作为党风廉政教育的一个暂新载体。我们把五峰镇、东六家子镇、后新秋镇、大四家子乡作为全县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的示范乡镇。如五峰镇文化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邀请市、县评剧团,组织镇村文艺骨干自编自演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中小学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廉政文学作品创作。东六家子镇一方面以本镇红石村党支部书记王权、双坨子村党支部书记宋景荣、西南山村村委会主任徐成安等同志抓廉政文化建设的先进人物为典型,让他们介绍经验,交流做法,进行典型引路。另一方面以各村党支部为核心,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到村民开展的争创文明生态村和“十星级文明户”活动中,不断拓宽农村廉政文化建设领域,营造全社会尊廉崇廉的良好风尚。镇党委、镇政府还制作了廉政警示牌,在党政班子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的办公室桌上分别摆放,做到警钟长鸣。后新秋镇平顶山村还建起了廉政图书室,制作廉政教育图板,定期组织党员和村干部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大四家子乡还加大对小剧团的经费投入,小剧团自编自演,走村串户,为村民送去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三、抓制度,强化源头治理

在实际工作中,各乡镇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制度管钱、管人、管物。

一是工作例会制度。大部分乡镇都规定每个季度党委会要研究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每月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门学习一次党纪政纪条规。做到有笔记、有记录、有心得体会文章。

二是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每年年初,各乡镇都与本乡镇所辖的各村和乡镇直部门层层签订形式任务不同、分工范围不同、责任内容不同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同时明确规定,农村各级班子及其每一位成员都是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主体,根据分工,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有直接责任,各级“一把手”负总责,每半年对责任状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考核,年末进行全面考核,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责任制的行为严肃追究,并与村干部的工资直接挂钩。例如,五峰镇几年来,共查处责任追究案件14件,四堡子乡共查处责任追究案件5件,大德乡查处责任追究案件4件。

三是领导班子集体议事制度。各乡镇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基层领导班子集体议事规则,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重大决策、重要事项和大额资金使用由班子集体讨论后决定,村级重大事项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防止由“一把手”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在村集体土地承包、征地安置补偿、粮食直补、新农村建设等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充分尊重群众意见,让群众有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保证群众依法行使监督权。

四是村务公开制度。深化村务公开工作,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对于征地安置补偿、集体财务收支、集体资产处置、退耕还林等依法应当公开的事项和农民群众普遍关心、要求公开的事项,都按规定的程序及时、全面公开。全县每个村都选出3~5名村民代表组成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村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

五是健全完善了农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第一,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由乡镇经营管理站监督管理。第二,完善村级支出“一支笔”的规定,实行“31”签字支出模式,增强村级财务的公开透明度。第三,无特殊情况不允许村组干部或他人借用村级资金,更不允许将村级资金借给他人进行营利或非法活动。第四,取消村组招待费,凡涉及村组公务接待、招待支出,村级财务管理办公室一律不予核销。第五,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公开制度,一般情况下,每季度至少公开一次,接受村民监督,1000元上以大宗支出项目及金额提供祥细说明。公开的内容和项目、金额要与原始事实相符。村级救济救灾收支和捐赠物资收支必须在一个月内向群众公开。第六,成立乡镇村级资产、资源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村集体资产处置、村集体资源流转、转制、出售实施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各村村集体资产处置、村集体资源流转、转制、出售时,事先要向乡镇村级资产、资源管理领导小组申报,并在其监督下,履行合法手续,并按程序开好村民代表大会,及时进行公开。

六是健全完善了农村财务审计制度。全县各村都加强了财务审计工作。第一,加强报账审计。村级每月财务收支原始票据在报账时必须经乡镇经管站专职审计人员审计,重点审核票据要素是否齐全,是否有经手人签字,是否有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审核签字,是否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审批签字。上述人员分别审核同意盖章后方可报账。第二,加强定期审计。乡镇经管站每月对村级的现金、存款进行一次清查审核,每季度对固定资产、库存物资、产成品等进行一次清查盘点,年终对当年村级财务进行一次全面审计,审计面达到100。第三,加强抽查审计。县农业局、审计局每年都组织专门力量对村级财务进行抽查审计,抽查审计面不低于全县总村数的三分之一。第四,加强重点审计。对村干部离任、村会计交接及有案件的村实行重点审计。

七是行风评议和质询制度。各乡镇都明确了党员群众评议基层站所和村级班子的时间、内容、步骤和对评议结果的处理,大部分乡镇站所和村全部建立政务、村务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听取工作汇报,提出质询和改进意见。近几年来,五峰镇人大代表和村民代表共提出意见和建议达50余条,彰武镇村民代表提出意见和建议达60余条,四合城乡人大代表和村民代表共提出意见和建议20余条。各站所和村按照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及时整改,有效地改善了服务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

八是“三项谈话”制度。各乡镇都实行了镇纪委负责人同村两委班子和镇直部门负责人谈话制度、对新任职村两委班子和镇直部门负责人廉政谈话制度和诫勉谈话制度,对谈话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及时处理,规范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行为。

四、抓监督,强化制约作用

全县各乡镇都采取落实“三权”的有效措施,真正使人民群众参与到集体事物的管理中来。一是落实民主参与权。凡是村级重大事项如财务收支、工程项目资金筹集、招投标方案、集体山林等资源出售和转制,以及广大群众认为必要的事项,在决策前通过不同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避免营私舞弊,暗箱操作等现象发生。二是落实民主决策权。进一步明确村民代表有权力和义务,以各种形式确立村级重大事务由村民集体决策的制度。三是落实民主管理权。例如:五峰镇制定出台了村级民主管理制度,重新制定修改了《村民自治章程》并提交镇人代会讨论通过后印发至各个农户,使村级各项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达到村规民约合法化、村务制度系统化、村务管理程序化。

五、抓案件查处,强化警示教育

初一班级文化建设方案设计篇9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主任建设设想

本人从事一线教育工作将近九年时间,期间有六年时间从事班主任工作,多次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称号。班主任工作确实有点累,但是却有不少乐趣,而且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根据自己几年班主任的经验,我认为,做好一个班主任,最重要的是搞好班级文化建设。[1]

什么是班级文化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比如文学、艺术、教育等等。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首先是作为一个人独立存在,既是生理上的人,也是心理上的人,文化的人,他的心理状态,道德准则等都受到集体文化氛围的影响和制约。反过来,班级里每一个成员的心理状态、道德准则也影响到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它的所有成员或部分成员所共有的信息、价值观、态度、构成班级文化,它的形态包括以教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物质文化,以班级组织与规章制度为内容的班级制度文化和以班风、学风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精神文化。

如何建设班级文化

要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了解学生

“以生为本”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因此,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之前,新班主任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否则的话,就会脱离学生实际,班级文化建设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我觉得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1.档案。学生的档案大体记载了学生的基本情况,是一个了解学生的很好的参考材料。2.自我介绍。在开学之初,新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对自己进行一个自我介绍,包括班级公开的(只能是一部分人)和书面的(所有学生)。3.任课教师的初步评价。这个环节可能会在开学两周左右进行,要让任课教师对学生有一个初步了解。4.自己平时的观察。在刚开学一段时间,新班主任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尽量观察,接触学生,深入到班级和寝室之间。5.利用“学生间谍”。找一部分值得信赖的学生,让他们反馈一些情况作为参考。[2]

二、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是指通过对所在班级环境的设计、布置以及在此过程中的相关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点,如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一样起着无声的教育作用。

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可以从下两个方面入手:

1.墙报的布置设计。教室后墙空地,设计为几个栏目,如班务公开、思想交流、光荣榜、学生成果展、美文欣赏、每日一诗等,具体的版面设计、布置全由学生做主动手,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享受美的熏陶,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也促使班务管理的公开化、民主化。同时取得科任老师的配合,定期、不定期进行作品的展览或内容的更替,如学生作品的展出、课外知识的拓展等,让学生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2.门窗地墙的清洁卫生。每天打扫卫生,每周大扫除,窗户要擦得明亮,地要扫得干净,门上、墙上也可以适当贴一些起美化和教育作用的字画。

三、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也只有在制度的规范下,学生才能更好的发展。要本着民主、平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与学生一起协商制定班规,让学生认同所制定的一些制度。

1.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让学生在规范中成长。

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规则的,如在大街上走路有交通规则,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就容易产生交通事故……在学校里学习,也要遵守学习的规则,否则你的学习成绩就会受到影响。

2.建立切实可行的班规。

班规是全班共同遵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制度等多个方面,是班级活动的行动指南。班规的制定和完善要激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广泛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再通过民主表决确定,这样可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内化成其追求的目标,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才能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班级还要制定相应操行评分细则,依据班规进行有效的约束。

3.建立有效的班干部队伍

建设好班委,班委成员由班长、学习委员等组成,从学习、纪律、清洁、午餐、两操、个人卫生、行为礼仪等各方面进行分管督促,做好老师的帮手。

在班级制度文化的建立上,应牢记一个原则,有布置一定要有检查,否则长此以往,所谓的制度便会成为一纸空文。班级制度的实施班主任要把握好实施的力度,点到为止,不要伤了学生的自尊。

四、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初一班级文化建设方案设计篇10

为加快我乡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建设进程,确保2014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顺利实施,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我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农路现状,围绕“安全、快速、便捷”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建设实施应遵循政府主导、乡村统筹、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二章前期工作管理

乡负责编制辖区内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规划,初定实施方案,编制工程预算,并进行简易施工图设计。

项目方案设计是在对客运班车拟通达的行政村道路的现状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勘查,从改建的必要性、技术的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实施的可能性进行分析,确保各项目的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1、通达线路所处的位置、长度、名称,沿线受益行政村名称和群众数。

2、老路的状况,包括老路路线、路基、路面宽度、路面结构及破损情况、桥涵状况等。

3、改造方案,包括道路新建、道路拓宽、路肩硬化、错车道设置、危桥改造、调头点设置、道路急弯内侧加宽等内容。

4、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实施方案,包括施工方案、工期和计划安排。

项目方案设计文本格式由乡农路办采用统一格式。

第三章工程技术标准

根据我乡农村公路实际状况,在进行客运班车通达道路改造时,一般应当在原有道路基础上进行建设,着重提高路面状况,完善防护排水设施,增强晴雨通车能力,合理采用设置错车道和调头点、拓宽路面等形式。同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形式。

⑴新改建。按照全省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建设,具体要求是乡镇通达行政村的公路采用四级及四级以上公路。

四级公路采用单车道路基时,应在适当位置设置错车道,错车道间距原则上控制在250-300m,错车道段路面总宽度不少于6.5m,有效长度不少于20m。

农村公路路肩应予加固处理,4m以下路面宽度不少于1m;4m以上路面及以圩筑路的宽度不少于0.75m。

四级公路采用水泥砼路面,路面宽度为4m,板厚不小于16㎝;路面宽度大于4m时,板厚不小于18㎝。

⑵增设错车道。错车道设置间距原则上控制在250-300m,错车道段路面总宽度不少于6.5m,有效长度不小于20m,两则过渡段长度各5m,错车道砼厚度不小于18㎝。为保证道路搭接,增加道路钢筋,钢筋直径为12㎜,间距50㎝,拉杆钢筋长度60㎝。土方工程要求:总宽度不少于8.5m,有效长度不少于30m,并达到与路面相平。

⑶调头点设置。为保证客运班车安全调头,需增设调头点,每个调头点面积不少于400㎡,宽度一般不少于15m,建设标准同新建道路。土方工程面积不少于440㎡,高度基本与路面平。

⑷公路急弯内侧加宽。加强公路弯道内侧绿化修剪,保证通视良好,同时对公路急弯内侧进行拓宽,建设标准同错车道设置。

以上施工方案,路基填筑如压路机无法碾压,须采用电夯分层夯实,夯实厚度不大于10㎝。

⑸安全设施。计划通客运班车的道路应当设置必要的公路标志、标线和安全、防护设施。

第四章工程实施与管理

工程实施应结合项目实际,实行工程招投标,积极推行工程监理制度,乡农路办要主动承担起工程质量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各村、各单位也要积极参与工程质量监督,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和群众监督作用,将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建成“放心工程”、“满意工程”。

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实行工程报告制度。工程项目履行开工报告手续。开工报告由乡农路办上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批准后才能开工。工程竣工经乡组织初验后,由市领导小组组织工程质量验收和通达情况综合验收。工程缺陷责任期为两年。

第五章工程资金负担方案

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的基础工程实行属地负责,即各村负责所辖范围内征地、拆迁、砍树、清障及土方工程,土方工程实行以奖代补,奖补标准为每方土15元,其它费用由村自行解决。乡负责错车道、公路急弯、内侧加宽和调头点(停车场)等灰土层以及砼浇筑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