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的基本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7:27

护理的基本知识篇1

高职护理专业基本上都是在原有中职护理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的。四年制的中职护理向三年制的高职护理转变必然面临着课程建设的改革。目前的现状主要为以下几点。

1.1教学理念

教师基本上都是毕业于医学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本学科的系统性多,联系护理职业能力少,导致学生对本职工作认识的较晚。

1.2教材编写

尽管护理专业的医学基础课的教材进行了多次改编,但在内容上仍保留的是本科的“压缩版”,大量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望而生畏。

1.3教学方法

没有彻底脱离局限在本学科知识范围内的“平面式”教学;学时少不具备分组式讨论;把抽象性的内容采用单纯的知识堆砌,致使学生不能对理论知识深刻理解和掌握。以上问题显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基础知识的传授。

2“平行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自2006年国家大量投资支持职业院校的建设以来,我国高职护理的生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高职护理专业的医学基础课均采取超百人以上的大班授课方式;其次是学生层次差别大,文、理科学生基础知识不同;再其次是自主招生的比例逐年增大。由于我国高职护理专业医学基础课受教学条件的限制,某些国外的教学新模式不易在大班采用。为达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同时得到提高的目的,针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形象性思维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采用以岗位需要为目的实现多学科知识同时传授,把原有的本学科系统转为跨学科系统,真正的突出了知识的实用性。“平行式”模式:教学内容是将本学科的理论知识按护理岗位需求进行筛选后与多学科的知识优化重组,教学方法是探究性和驱动性的知识传授。是实现对护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教育的教学模式。

2.1教学理念

是把医学基础课中的理论知识学习与护生职业素养相结合[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强调本学科重点还要强调护理相关的考纲;不仅强调本学科的系统性还要强调本学科与护理知识的相关性。如:在首次开课时用大量的事实宣传护理职业是神圣的职业,使学生热爱护理工作;每次授课时展示护士资格考试要求、护士应会技术等内容。

2.2教学内容

是把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与未来的护士职业能力要求相结合。单纯的记忆生理学内容不仅非常枯燥而且不能引起重视。为解决这一困惑,备课时依据护理执业考纲要求把生理学的重点和难点与其他学科优化组合。以生理学为主线同时增加以下内容。

2.2.1理论内容:介绍相关的解剖学、临床知识、护理知识、保健知识[2]。

2.2.2视频内容:相关的护理操作视频(每次课约5min);如:讲解肺通气时播放护理岗位的人工呼吸法。

2.2.3课件内容:临床应用,如:讲授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时还展示临床上二者应用的区别。

2.2.4教学图片:护理岗位的器械,如:胃管、导尿管、吸痰器等。

2.3教学方法

是把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结合。

2.3.1训练学生自学能力:针对学生不会看医学书的特点,每次授课后给学生指出下次课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特点,提供上网要查找的相关护理知识[3]。

2.3.2训练学生思维能力:针对学生习惯被动听课的特点,授课过程中对重点、难点一定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4]。

2.3.3训练学生归纳能力:针对学生对医学知识归纳能力欠缺的特点,授课结束时把课上重点再次归纳后展示给学生。

2.3.4训练学生沟通能力:针对学生对医学知识提出疑问较困难的特点,采取书面反馈(选择、判断、问答);当面交流;网上交流。

2.3.5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的特点,授课中增加护理工作相关问题的讨论[5],如:讲解体温测量时讨论体温计掉在地上如何处理?

3“平行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结果

3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医学基础课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护理职业要求相结合的“平行式教学模式”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

3.1教学目标

实现了研究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的转变。医学基础知识与护理岗位能力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早期学习中即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了充分的认识。对学生职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3.2教学内容

实现了单纯理论传授向实用知识传授的转变。结合未来工作岗位讲解基础理论知识不仅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对未来岗位必须学习的知识可以重点掌握。

护理的基本知识篇2

专科护理教育与本科护理教育的起点基本相同,这对专业技术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培养周期较短,课程多,时间紧,所以,在专业教育上与本科有明显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别应是对不同岗位的适应能力的不同,应是这一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与另一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结构方式上的区别,而不是这一岗位和另一岗位所需知识和技能单纯地按比例地增加和减少。根据护理实践的需要,确定出专科护理人员适合的工作岗位,再根据这些岗位的实际需要,培养出能够独挡一面的专门人才,这种在护理实践专科化的基础上定向化和专门化的培养,应是专科护理教育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科培养,这就使专科护理人才既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达到了较高水平,同时也解决了专科教育培养周期短与课程多、时间紧的矛盾,并且使培养的人才有了针对性,便于更有效地促进临床护理技术的发展。

那么,护理专科专业如何设置呢?我们认为,医疗和护理服务的对象是同一个人,它们只是根据不同的实践范畴,按照自己的学术体系,采用不同的服务措施而己,所以,医疗和护理的专业设置应基本对应,才能在临床实践中分工协作,默契配合.目前,我国临床医疗人才的培养,采取基本参照医院临床和医疗技术科室划分设置专业的力、法,今年八月国家教委颁布的修订后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医疗本科目录》中,临床医学类专业共11个,除了护理专业外,还有医疗技术专业4个。临床医疗专业6个,在6个临床医疗专业中,除去营养学专业,目前实际迫切需要护理专业配合的专业只有5个,根据这种情况,当前设立四个临床护理专业,基本可以满足临床护理实践的需要,这四个临床护理专业和它们适合从事的工作岗位与临床医疗专业。

2、专科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要突出技术性的特点。

专科护理教育和本科护理教育都属于高等护理教育层次,但是,本科护理教育的目标主要是为本专业培养“通材”和骨干,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本科护理教育基地还很少,并且.在短时期内不可能较快发展的情况下,本科教育的力量,应主要放在培养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的骨干力量上。而专科护理教育的目的,是要为临床培养一大批能够独立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临床护理人员,所以,专科护理教育,就不象本科护理教育那样,要求学生具有全面深厚宽广的理论基础,而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成为临床护理的骨干护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应用科学,其理论知识实质也是实际操作的原理,从初级护理到高级护理教育的各个护理教育层次中,其中固然有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面扩大的因素,但其中很大的成份,还是操作原理的不断加深和操作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所以,如果按照操作加理论设计各个护理教育层次的教学内容结构比例,。

从操作加理论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初级护理教育,对操作和理论的要求都较低,但相对来说要求操作素质比较高,必须具备一般的护理操作能力;本科护理教育,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当然对操作素质的要求也同时提高,但在对操作加理论的结构比例上,与初级护理教育是基本一致的;中级、专科护理教育既要求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操作加理论素质的结构比例,基本应该相等。

考虑到专科护理人员还要作为高级护理人员去管理和指导中级以下的护理人员,所以,专科护理教育必须在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上,特别是在“专科”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上,要达到和超过本科水平,才能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可见,专科是实践和理论并重,在“专科”上具有专长的一个高等护理教育层次。在专科课程内部结构的比例上适当地处理好本专业知识和本科知识的关系,处理好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关系,是专科教育需要首先解决的关键问题。

假如我们将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设计为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和管理、教学科研能力三种水平,各个护理教育层次的知识结构和应达到的水平可用图2表示。从这个示意图中可以进一步说明专科护理教育,以“专科”定向能力培养为主,并要求较全面地掌握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具有一定的护理管理、教学、科研能力。总之,专科要突出“专才”,这是专科的主要特征,专科护理教育应以“专科”定向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为主,这是专科护理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的高等护理制度刚刚恢复,要真正把专科护理教育办好,对专科护理教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也要做认真细致的研究和探讨。我国现行的中等护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一直是按照生物医学的模式设置课程,分为普通课,基础课和临床课三段,与现代护理科学的发展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很不适应当今临床护理实践的需要,如临床课的名称就是某科学及护理,一与之相对应的内容,只不过是某科学的“压缩本”加上几条护理条文而已。根据统计;现在中等护理专业使用的《内科学及护理》中的系统内科疾病及护理,全篇约33.8万余字,涉及护理的内容仅有5.7万余字,占全篇内容的17%,而且内容的编排,也只是在充分讲述每一系统疾病的诊治措施后,才在该系统末尾附了一些护理要点和方法,象这样教材的内容构成比和内容编排,显然是不适合护理专业使用的,所以,教材内容改革的幅度和难度就更大。

课程设置,必须和培养目标相适应,教材内容,必须和护理实践的特点相符合,这是课程改革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根据现代护理科学的发展水平和护理实践对一个“专科”护理人员的要求,我们拟定了内科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相对应的课程设置(见表2),试以此为例,探讨专科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等问题。

根据这个计划的设想,专科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可分为四类,①人文社会学科。②自然科学。③医学基础课、④专业课。这就比现行中等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计划增设了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这是现代厌学模式转变,护理教育观念更新的必然结果。因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人不仅是生物的人,更重要的是社会的人,它依据人的社会习性,认为人类疾病的因素不仅有生物的因素,而且有社会的因素,文化的因素,生态因素,人是生物、心理.社会交织而成的一个整体,所以,现代医学要解决的问题已不再局限于个体疾病问题,而涉及到更广泛的健康问题,因而现代护理学术体系有了更深入的内涵和更广泛的外延,它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要有社会医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广泛的知识,通过整体的心身护理,使病人以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克服应激与病理状态,这样,人文社会科学理所当然地成为护理专业的基本教学内容。

自然科学作为护理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比重也越来越大,由于人体的研究,不断由整体一一系统—组织一一细胞一一分子向更微细的结构发展,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也将越来越向纵深深入,特别是高级护理人员还要具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需要掌握先进的科研手段和技术,这就使护理教育中自然科学的知识面增宽了,比重增大了。至于医学基础课与临床课改革的要点,是要想方设法使这些课程的内容更符合护理专业的实际需要,即改变以医学模式的课程设置为护理模式的课程设置。强调以护理模式设置专业课程,是由于医疗和护理具有各自完整的学术体系、实践畴和具休内容,尽管它们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上的认识应该是一致的,但在促进疾病的转归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上具有各自鲜明的特色,所以将两者彻底割裂开来或者把一者附属于一者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什么是护理模式呢?我们认为,护理模式就是护理实践的方式与方法的总的概括,是护理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和依据,是护理学术体系的核心和灵魂。由于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地由低级到高级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因而护理模式也在随着人们对护理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社会文明的进化经历了一个不断改进、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正是由于这种变化,才使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方式发展为现在的责任制护理方式,简而言之,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较,现代护理模式就是改变过去以“病”为中心的护理方式为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具体到临床护理方面,就是要在充分认识社会、心理、生物、诸因素对人体心理、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护理诊断,提出护理措施,通过护理方案的实施,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围绕培养学生这样的知识和能力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编排,就是以护理模式办护理教育的正确方式。

可见,护士应是多面手的专业人才,他们应该受到生物学、行为科学和临床护理技术多方面的教育和培训,现代护理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白然科学,生物医学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基础,都是护理专业知识的基础,所以专科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可归纳为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三类(见表2)。经过对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国内现设护理系的十多所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教学计划的研究分析,并根据设想的专科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相对应的课程设置方案,我们制定了内科专科护理专业的教学计划。

总结

1、本文分析了世界护理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认为由于护理模式由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一一心理一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使护理的知识面大大地扩大了,且护理的学术体系更加成熟和完善,在此基础上的护理实践专科化是现阶段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求护理教育要适应这种趋势,由职业教育观念转向普通教育,并要加强高等护理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比重。

2、阐述了我国护理事业和护理教育的现状,认为我国现在护理人员数量少,素质差,护理教育落后于现代护理学发展的状况是非常严重的。

护理的基本知识篇3

1、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及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2、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医学基础、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

3、主干学科:伦理学、心理学、护理学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病因学、药物治疗学、诊断学基础、护理学基础、急重症护理、内外科护理学、妇儿科护理学、精神护理学、预防医学、护理管理学等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来源:文章屋网)

护理的基本知识篇4

有研究报道,通过临床实践教学进行护理伦理渗透的方式是一种较好的补充,有利于学生对伦理学基本理论和原则的理解和掌握,能提高他们实际工作中解决伦理冲突的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临床专科教师仅仅是在有时候简单提起伦理道德与专科护理的问题,并没有把伦理道德的相关知识真正的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那么学生也就出现对伦理知识‘‘不重视、不应用、不会用”的状况。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学基础操作中已存在的和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案,并寻求将护理伦理学知识渗透到护理学基础操作中的有效教学方法,从而为今后改进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医科大学护理专业(专科)3个班的学生160人,每个班分为5组,共15组,每组10〜12人。随机抽取8组共84人作为实验组,剩下的7组共76人作为对照组。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设计

加强床边沟通护理:采取模拟病房的形式,要求护生加强床边沟通护理。通过主动巡视病房而不是依靠呼叫器、到床旁采用沟通技巧收集病人资料、组织一次健康教育活动等练习,从病人的角度出发,以自己良好的情感、语言、态度、行为对待病人,以病人利益为重,体现出护理人员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情境案例教学:在每种护理操作中设置一个案例,让护生根据这个案例的具体情况,把相关的护理伦理知识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用到该项操作中。通过教师在示教过程中的点拨,护生在操作课之前寻找相关护理伦理理论,在操作中护生就能很好地将尊重病人、知情同意、保护隐私等伦理原则通过有效的沟通技巧应用到整个操作过程中。具体表现在出进病房敲门,合理称谓病人,操作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病人,操作时保护病人隐私、合理暴露病人身体并不断告知病人操作到什么程度并请求合理配合,操作结束时告知操作很顺利并向病人致谢等,整个过程表现出护士对病人的关心和爱护,这样的护理既能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更能提高护理操作质量,从而展现护士的天使形象。

模拟伦理道德现场:在开始示教时,由两位老师模拟完成两种不同的护理方法,一个处处体现出关心病人,尽量把伦理知识渗透到每一步操作中;另个则仅仅完成护理活动。通过不同的表现,让护生直观感受如何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伦理知识,同时讨论有意识地在护理操作中应用伦理知识和无意识应用伦理知识的护理结果。例如在临终关怀和尸体料理中,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使护生在模拟操作时,能够主动了解病人的性格,鼓励病人表达内心情感,以恰当的方式让临终患者正确面对死亡。对有痛苦的病人尽最大努力解除病人痛苦,并给予心理精神方面的安慰。当病人去逝时,我们应在现场,表现出同情,对亲属给予安慰,用严肃认真尊重死者的态度进行尸体料理。

1.2.2实施教学

开展护理学基础操作教学,共24次课,专业教师分组进行带教。实验组采用课题组设计的把护理伦理学知识渗透到护理学基础实践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实验组,要求:

在每次基础护理实践课开课前组织带教老师进行相关的护理伦理学问题学习讨论,提出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和解决方法。同时要求学生提前复习护理伦理学知识,并针对不同的实践课找出相关伦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每次实践课前,提问或鼓励学生主动陈述本次实践课所涉及的护理伦理问题和解决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指导。课后组织教师进行总结讨论,并学习及讨论下一次实践课的护理伦理问题,作好记录。

1.2.3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和场景模拟考试的方式进行,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护理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对伦理学知识理解和认识程度、临床思辨能力等进行评价。

1.3统计分析方法

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X2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人口学特征

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问卷160份,有效问卷为160份,有效率为100%。研究对象均为女生,生源地情况为:安宁1人(0.6%);保山2人(1.3%);楚雄34人(21.3%);大理25人(15.6%);红河13人(8.1%);昆明10人(6.3%);丽江2人(1.3%);临沧3人(1.9%);普洱3人(1.9%);曲靖28人(17.5%);腾冲2人(1.3%);文山8人(5.0%);宣威8人(5.0%);玉溪16人(10.0%);昭通5人(3.1%);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21.10岁,年龄分布情况为:18岁1人(0.6%);19岁2人(1.3%);20岁40人(25.0%);21岁册人(40.6%);22岁46人(28.8%);23岁4人(2.5%);24岁1人(0.6%);27岁1人(0.6%)。

2.2护理操作和护理伦理学知识认知情况分析

上护理学基础实践课之前学习过护理伦理学的有133人(83.1%),未学习过护理伦理学的有27人(16.9%)。115人(71.9%)认为护理带教教师提高护理操作能力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伦理知识与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103人(64.4%)认为护理带教教师提高护理基础知识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伦理知识与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131人(81.9%)认为护理带教教师提高伦理学知识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伦理知识与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

2.3护理学基础操作教学中融入伦理学知识的效果分析

对护理操作实践课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操作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对伦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以及临床思辨能力进行比较;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操作能力合格率进行卡方检验,,2=0.229,p=0.6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把护理伦理学知识渗透到护理学基础实践的教学方法对护理操作能力无影响,结果见表1。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合格率进行卡方检验,X=6.977,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把护理伦理学知识渗透到护理学基础实践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与患者沟通的能力有促进作用,见表2。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伦理学知识理解和认识程度合格率进行卡方检验,X=9.530,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把护理伦理学知识渗透到护理学基础实践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伦理学知识理解和认识程度,见表3。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思辨能力合格率进行卡方检验,X=5.003,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把护理伦理学知识渗透到护理学基础实践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见表4。

3.讨论

随着日新月异的医学技术和护理专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护理专业的认可,护士在临床实践中的责任越来越大,面临的伦理问题也越来越多,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相关伦理问题如专业思想的稳定性、与同事和其他医护人员之间、与护理对象及其家庭之间的伦理矛盾也日渐突出。因此,近些年来对伦理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各医学院校及各级临床机构的重视。

在以往的教学方法中,护理伦理课主要是在教室里的课堂上完成,采用的教学方法常常是讲授式、案例式、讨论式、辩论式等多种教学法。尽管目前许多学校采取了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护理伦理课教学质量,但始终与临床实践相脱节。而护理学基础实验课教学,其教学方法有别于伦理课教学,上课地点主要在学校建立的实验室完成,许多实验都是模拟临床实际工作来完成教学内容,重视学生每项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操作技巧,偶尔渗透一些伦理道德、沟通交流技巧等人文科学知识,但并没有系统地将人文科学知识应用到护理操作中。因此,学生在实验室完成各项实验操作时基本不用人文科学知识,在临床实习中有78.68%的学生偶尔想起来运用和从来没有运用伦理学知识解决自己所遇到的护理问题,这些情况都说明学生把护理伦理知识转化到实际工作中运用的能力较差。同时也说明护理伦理的教学必须与临床专科课程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伦理道德的巨大作用。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为切入点,针对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的教学特点,分析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缺乏护理伦理知识应用的问题以及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进行基础护理操作时经常遇见的伦理问题,尝试性地把护理伦理知识应用到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课的教学中,寻求把护理伦理知识渗透到护理学基础操作的教学方法,为改进基础护理实验教学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帮助学生把所学的伦理理论知识与基础护理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目的是在护理实验操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护理教师应用伦理道德知识进行基础护理操作教学的能力,从而潜移默化地把伦理道德观念深植于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中,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伦理道德知识的内化过程。

护理的基本知识篇5

作为一名中专护理学生,你肯定被要求写过不少鉴定吧?写好鉴定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那么中专生护理毕业自我鉴定你知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专生护理毕业自我鉴定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中专生护理毕业自我鉴定1光阴荏苒,转眼间,两年半的护理本科函授学习即将结束,我要感谢三峡大学医学院给了我这次再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回首这两年,是我一生的重要阶段,因为通过再次系统全面的学习护理学专业知识,我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全面地提高,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人主要从思想品德和学习情况专业技能方面总结如下:

在思想品德上,在两年多的学习过程中,我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养成了严谨的学风和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些无形的财富将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牢记医学生的誓词,努力为祖国卫生医药事业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在学习上,我不断地充实自己,挑战自我,圆满地完成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组织胚胎学》、《基础护理学》等17门课程的学习,在系统地掌握了护理学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充实了相关医学知识,使本人在过去的基础上,对于护理专业知识有一个较完整的框架把握,对以前在学习的知识有个反刍的机会,对所之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自身素质有进一步的提高。通过这两年多的专业学习,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了质的`提升,让我对于护理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把把学到的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及时地运用到护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工作尽职尽责,踏踏实实,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两年半的业余学习,时间虽短,但本人觉得受益很大,我将努力向更高的医学知识高峰继续攀登,并以此作为回报社会的资本和依据,以扎实的专业技能为依托,用优质的服务回报社会,为祖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专生护理毕业自我鉴定2光阴似离弦的箭,阳光一晃眼,我已经从一名懵懵懂懂的大学生,开始走上了社会,走进了医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救死扶伤的护士。本人从20_年进入长医职业技术学院就读以来,一直以非常严谨的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热情投身于学习与工作中,虽然有过成功的泪水,更有过失败的那种辛酸,然而日益激烈的社会竟争也使我充分地认识到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的重要性,但当真正接触到病人后,我发现,临床护理和书本上还是存在着差距,自己不仅右扎实的理论,熟练的操作,还要有爱伤观点等等年。无论如何,过去的是我不断奋斗、不断完善自我的一年。

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求积极上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向党递交入党申请书;有很强的上进心,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服从命令,听众指挥。能够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能够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能够尊敬领导,团结同事。

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凭着对成为一名优秀白衣天使的目标和知识的强烈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作到了理论联系实际;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

在工作上,在科主任及护士长的领导下,我能够做到上班不迟到、不早退。正确执行医嘱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做好基础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三查七对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工作中能理论联系实际,遇到不懂的问题能及时向护士长及年资深的老师请教,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对待患者能文明礼貌的服务,做到举止、态度和蔼,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除了完成常规的基础护理外,还熟练的掌握了专科知识和各项护理操作,经常下病房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动态心理,并做好健康宣教。

在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己的良好出事原则,医学教。搜集整理能够与同事们和睦相处;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

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护理工作中。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不断努力地学习,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从而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更上一个台阶,以便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以无愧于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

中专生护理毕业自我鉴定3三年的中专结束了,我在校领导和老师的教导下,在自身的努力下,合格的完成了各科学习,圆满的完成了临床实习,现将学习期间的工作生活做一总结:

本人在中专三年中,热爱祖国,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四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较强的上进心和责任感,作为团员,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地响应团委的号召,踊跃参加校团委的各项活动,更为深刻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作用。

热爱本专业,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勤学好问,接受能力强,认真学习护理基本理论知识,按时完成作业,认真操作各种基本技能,学习成绩优秀,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为临床实践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热爱劳动,坚持体育锻炼,关心班集体,团结同学,踊跃参加学校和班级举办的各项文艺活动,荣获并赢得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具有较强的应变力,适应力,意志力和社交能力。

在临床见习期间虚心好学,勤学好问,勇于实践,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使我更全面地掌握了护理的基本知识与护理基本技能操作,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临床中去,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尽职尽责地为人民服务,常随带教老师深入病房中了解病人,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护患关系和谐的重要性,本人服从科室的工作及安排,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巩固了基本理论,提高了独立操作能力能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整体护理,以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人类健康全心全意服务。

通过三年的学习,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中专生护理毕业自我鉴定4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在医院的半年实习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向带教老师学习,关心病人。实习期间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书本的理论与护理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都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在各科室轮转的实习工作中,我严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时参加护理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能正确回答带教老师提问,规范熟练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及专科护理操作,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能规范书写各类护理文书,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评估护理和健康宣教,做好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工作,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并完成术中术后护理及观察。

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能认真分析及时解决,能熟练进行内外妇儿及重症监护等各项护理操作。对各科室的急、危、老、重患者,能迅速熟悉病情并做出应对,在抢救工作中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得到了患者的信赖和好评。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各类病例讨论和学术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对整体护理技术与病房管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半年多的护理工作实习,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并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医疗事故护理条例培训,多次参加护理人员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丰富法律知识,增强安全保护意识,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通过半年多的实习,我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努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做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

中专生护理毕业自我鉴定5通过一年的临床护理实习工作,我更加的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之处,以下是我的自我鉴定。

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凭着对成为一名优秀白衣天使的目标和知识的强烈追求,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作到了理论联系实际;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

在工作上,在科主任及护士长的领导下,我能做到上班不迟到、不早退。正确执行医嘱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做好基础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三查七对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工作中能理论联系实际,遇到不懂的问题能及时向护士长及年资深的老师请教,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对待患者能文明礼貌的服务,做到举止、态度和蔼,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除了完成常规的基础护理外,还熟练的掌握了专科知识和各项护理操作,经常下病房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动态心理,并做好健康宣教。

在思想上,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求积极上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有很强的上进心,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服从命令,听众指挥。能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能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能尊敬领导,团结同事。

护理的基本知识篇6

1.1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共计发放调查问卷303份,回收303份,所有问卷均按要求完成所有问题的回答。在303名调查对象中,工作年限≤5年有181名(59.7%),5.1~10年50名(16.5%),10.1~15年22名(7.3%),>15年50名(16.5%);护士161名(53.1%),护师77名(25.4%),主管护师56名(18.5%),副主任护师8名(2.6%),主任护师1名(0.3%);中专学历6名(2.0%),大专学历199名(65.7%),本科学历98名(32.3%)。

1.2对eBn认知情况

有105名认为对eBn基本知识比较熟悉,其中44名(14.5%)熟悉eBn并有实践经验,61名(20.1%)熟悉但未实践过;有51名(16.8%)听说过并了解相关内容,88名(29.0%)仅听说过eBn,59名(19.5%)没听说过eBn。分层分析显示,随着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的提高,护理人员对eBn知识的认知程度显著提高(见表1)。但仅有5名(1.7%)准确回答出eBn的三大基本要素,而有17名(5.6%)将“护理专家个人认可相应的护理措施”列为eBn的基本要素。有142名(46.9%)将“工作繁忙而无时间学习”列为影响学习eBn知识的主要因素,82名(27.1%)认为因为缺乏获取护理信息的渠道而无法学习。270名(89.1%)护理人员表示对学习eBn知识感兴趣,163名(53.8%)将参加学术讲座作为学习eBn知识的首选方式。

1.3eBn实践技能的情况

在制定和实施护理方案时能够遵循eBn基本原则的有62名(20.5%),而169名(57.8%)主要是依据个人、高年资护士或护士长的经验。大多数护理人员(206名,占68.0%)在需要时才查阅文献,仅34名(11.2%)经常主动查阅文献。在收集资料时面临的最大障碍是:69名(22.8%)认为是没时间查资料,124名(40.9%)不知从哪些数据库可以查阅到所需的资料,98名(32.3%)能够查得到资料,但不知道如何从中筛选有用的资料。对于收集到的资料的评估,有8名(2.6%)将临床随机对照(RCt)护理研究的结果作为首选,而248名(81.9%)并不注重是否为RCt,认为只要符合自己要求的就采用。对统计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9名(3.0%)认为非常熟悉,而有所了解的119名(39.3%),已忘记或一无所知的175名(57.7%)。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方面,185名(61.1%)认为外语水平低,无法查阅资料,87名(28.7%)可以借助字典阅读资料,仅有3名(1.0%)可以熟练阅读外文资料。

2讨论

2.1对eBn的认知情况和学习态度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南宁市内多家三级甲等医院从事肿瘤专科的护理人员,有较强的护理实践能力和经验,但仅有1/3的护理人员对eBn的较为熟悉,而大部分人员对eBn的认知程度低下,此与非肿瘤专科护理人员的调查结果相似。分层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的提高,护理人员对eBn基本知识的认知程度呈现显著提高的趋势,也与相关调查结果相同。但大多数护理人员对学习eBn知识是感兴趣的,而参加学术讲座被认为是学习eBn的主要途径。因此,加强高学历护理人员的培养和在职人员的eBn继续医学教育将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eBn知识水平。

2.2阻碍学习和实践eBn的因素

本调查以及其他调查均显示,因工作繁忙而缺乏学习时间是影响护理人员学习eBn的主要因素。这可能与我国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大、大部分时间疲于打针、输液等日常机械工作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护理人员对开展eBn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学习和实践eBn的积极性[3]。实践eBn的基本技能包括:发现护理实践中的问题;熟练地在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并对其准确评价;找到解决护理问题的最佳证据并加以应用和验证等。有调查发现,多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从未遵循eBn的原则,处理临床护理问题时都是按专业书籍和(或)个人经验和(或)同行指导的传统模式进行。本研究也显示,在制定护理方案时,“请教年资高的护士或护长”仍然是最常采用的方式,并有少部分人员将“护理专家个人认可相应的护理措施”作为唯一依据,仅20.5%的护理人员能够遵循eBn的基本原则。可见大部分肿瘤专科护理人员实践eBn的意识和技能较低,在制定护理方案时仍采用以经验为依据的传统模式,而不是以证据为基础的eBn模式,这将不利于肿瘤专科护理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护理的基本知识篇7

   根据课时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中医护理学基础的课堂授课时,首先应对其背景、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做详细介绍,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并提高其学习兴趣。其次,对中医护理学基础一些基本的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操作等要做重点讲解。尤其是基本操作,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操作进行讲解,让学习更加直观,增强感性化认识,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一些护理操作基本知识。然后,再通过实际操作,把所学知识牢牢掌握。另外,教学过程中要有所侧重,避免重复讲授之前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把有限的教学学时用到新知识、新技能教学中去,以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授课质量。最后,教师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根据课堂授课的实际需要,适当增加课时,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改进教学随着学科自身的发展,医学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新知识、新问题层出不穷,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夯实自己的基础,更新自己的知识,多了解、多学习新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真正地尽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作为中医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师,应该在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医学知识的同时,系统学习护理学基础知识和常见临床操作技术,为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全面。因此,在备课时,每课时应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课堂开始时,要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告诉学生,使他们了解在本节课要掌握什么内容。这样学生心中有数,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在有限的时间内可掌握更多的内容[1]。其次,丰富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手段是一名教师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对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然后再对问题的难点、重点进行详细的解答,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明确基本概念。中医护理学基础基本概念多,容易混淆,在课堂授课时可以结合实际病例深入浅出地做好这些基本概念的讲解工作,使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这些基本内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中医护理学基础是一门中医学基础学科,是高等医学护理学专业的必修课。其理论性强、基本概念繁多、内容抽象,初学者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在教学改革中,要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培养出更多合格、优秀的临床护理人才。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突出中医护理的特色。中医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理论结合实践,教与学并重”,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融入到学习中来。比如说在讲授放血疗法等基本操作方法的时候,可以事先选择好适宜此方法的学生为演示对象,进行现场讲解并演示,把此操作的要点讲明,亦可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其次,要以中医护理学基础为支点,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各学科知识,为学生打下牢固的医学基础知识。另外,要注重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中医护理学基础的特点之一就是理论抽象、枯燥,适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如中医护理学的一些基本操作,比如艾灸、拔罐、针刺、刮痧等内容,可采用多媒体视频教学的方式,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有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中医护理学基础作为护理学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学科,在理论联系临床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要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努力,来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后期的临床各学科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护理的基本知识篇8

关键词:艾滋病;护理知识;护理人员;基层医院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是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1]。截至2013年8月31日,广西省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51877例,感染人数居全国第二[2]。灵山县是广西省艾滋病疫情最严重的县份[3]。护理人员作为直接接触艾滋病患者的医护人员,其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情况与死亡率的高低。有关调查结果表明,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程度低、对艾滋病护理技能掌握程度低以及对护理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低[4]。为了解基层医院的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程度和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为针对性开展艾滋病防控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本研究于2014年10月对灵山县城区部分医院的护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选择灵山县5家医疗机构(人民医院、中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红十字会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的在职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为调查对象,共计1000人,其中护士400人、护师300人、主管护师220人、副主任护师80人。1.2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统一调查问卷,由被调查者匿名自填;调查内容分艾滋病基本知识、艾滋病护理知识和心理反应三大部分;调查人员由灵山县疾控中心及各医院护理部指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1.3数据整理资料收集后采用excel2007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调查问卷收集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答卷1000份,其中护士问卷400份、护师300份、主管护师220份、副主任护师80份。2.2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所调查在职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关于艾滋病基础知识,显示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100.00%了解;关于艾滋病护理知识,显示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方法、护理过程中的个人防护、相关症状的对症处理和污染物品及医疗垃圾的处理4个问题的知晓率由低到高依次均为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4个级别的护理工作者之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艾滋病患者的技巧问题的知晓率略有不同,由低到高依次为护士<护师<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4个级别的护理工作者之间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3对艾滋病患者护理心理反应情况在护理艾滋病患者时,心里不舒服率从低到高依次为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护士<护师,四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97,p<0.05);在护理患者时有歧视率从低到高依次为副主任护师<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四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54,p<0.05)(见表2)。2.4不同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5家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显示医护人员艾滋病基础知识5家医疗机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2,p<0.05),医护人员护理学知识5家医疗机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5,p<0.05),其中医疗条件最好的人民医院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在较高水平(见表3)。2.5不同医疗机构艾滋病患者收入院情况调查的5家医疗机构2014-2016年艾滋病患者收住入院情况,显示住院最多的是人民医院,占63.70%;其次为妇幼保健院,占17.78%,5家医疗机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护理的基本知识篇9

1.通识教育的思想内涵

通识教育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最高尚的生活就是在免于为生计劳碌的闲暇中进行纯理性的思维,他为“自由教育”设计了被后人称为古希腊“七艺”的自由课程: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其倡导者之一赫钦斯所主张的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当然更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着眼于整个社会公民素养养成的一种教育理念。而现代将通识教育的内涵扩展和深入到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和审美观领域,现代通识教育在理念、内容和模式上发生了根本变化。

2.高职护理专业加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2.1通识教育是护理学科迅速发展的要求。

20世纪中期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革命,护理学与其他学科一样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护理学科的性质与内涵已经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二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整合越来越明显;三是医学模式逐渐由传统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等多因素构成的复合模式。护理学科的这些发展特征,对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护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护理专业知识,而且必须具备更为宽广的知识背景,具备人文社科知识、文学艺术知识、政治历史知识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21世纪护理学科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要求。

2.2通识教育是实现人的和谐发展的要求。

现代护理专业人才首先应该是和谐发展、人格完整的人,其次才是护理方面的专门人才。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重原因,护理教育一直强调培养学生认识、适应、掌握、发展护理专业知识和能力,着力于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和本领,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主的纯科学的东西,而忽视了让学生从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改变、培养自己。护理教育的“职业至上”的观点对护理教育的影响较为严重,导致我们大都只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层面上去判断事物、思考问题,去寻求人生的答案。其结果是部分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术,但在健全、完整的人格养成方面存在一些缺失。作为一名和谐发展的护理专门人才,其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是建立在文化素养之上的,特别是在文史哲知识之上的。因为护理专门人才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才能深刻理解人类的悲欢与痛苦;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才能反思和总结过去,展望和把握未来;只有奠定了一定的哲学基础,才能获得、积累生活经验和工作智慧。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进行专业教育,而且要加强通识教育。

2.3通识教育是现代社会的要求。

已有足够的理由可以说明,即使是在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知识高度分化的今天,仍然需要进行通识教育:第一,护理从业者作为人,必须有一定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不应成为只知赚钱的机器;第二,护理从业者作为公民,必须懂得任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必须懂得人类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必须遵守法律、伦理、道德,而不能成为毫无廉耻、无法无天的魔鬼;第三,护理从业者作为在一生中有可能多次变换职业和岗位的从业者,必须具备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变通的能力,必须通过提高智能来提高自身的潜能。

3.高职护理加强通识教育的途径

为了适应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成长,纠正过去护理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和谐发展的、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高素质的护理专业人才,必须在不放松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育的同时,加强通识教育,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积极、主动地将通专结合的思想和模式引入教学,按照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1通过课堂教学加强通识教育。

在保证学生所学专业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将显性课程如人文社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人文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中,同时逐步增加人文社会学科的课程数和课时数,在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中均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加大通识教育的宽度,如在必修课中开设语言文字知识,世界观、人生观及方法论教育,体育,劳动,健康教育等课程,在选修课中设置科技知识、文学与哲学、艺术类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需要进行选修。加强通识教育的力度,对学生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作出相应规定,要求学生通识教育课程必须修满一定学分。

3.2通过社会实践加强通识教育。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教育发展与生产发展的必然联系,理论与实践的必然联系,又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必然联系。因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才和谐发展、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途径和方法。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深化、完善通识知识;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感受、领悟社会知识;通过实践,学生可以获得、历练人生知识;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养成、锻炼人生意志。

护理的基本知识篇10

【关键词】护理应用解剖学;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1开展护理应用解剖学课程的意义

护理应用解剖学与基础护理中如各种体位、卧位,在急危重症护理中如心肺复苏术,在外科护理中如胸腔穿刺术、气管切开术,以及在妇科护理中如尿失禁的解剖学应用等都息息相关[5]。通过开展该课程,使同学们了解其中的解剖结构,同学们更能掌握对患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教学过程中其知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以“临床上有用、够用”为原则,运用注重临床护理的“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与临床护理岗位职能要求结合,有利于护生立即适应岗位需要[6];遵循护理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护生的可持续发展,且根据我院护理专业“重实践、强能力、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规范护理技能操作,能全面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等护理人才。

3开展护理应用解剖学教学的必要性

由于大部分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一般安排在新生入学第1学期开课,其后将不再开课,新生对于解剖学知识的运用会随着时间渐渐忘记,这将不利于之后基础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的学习,故在新生入学的第4学期开设护理应用解剖学,既能将第3学期上的基础护理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又能为第5学期的内、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学做铺垫,在不减少人体解剖学课程授课时长的情况下增加护理应用解剖学授课内容,丰富同学们的解剖专业知识,其学习效果远比只学习人体解剖学课程更明显。

4实施方案

由于解剖学教学课时安排有限,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增设了《护理应用解剖学》这一专业必修学科,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安排便需要重新策划。

4.1重塑教师的知识结构

未增加护理应用解剖课程之前,对于护理专业本科学生的教学模式跟临床医学相似,为突显护理专业特色,在保持人体解剖学知识连贯性的基础上,重点讲授涉及护理技术操作相关的应用解剖特点,为此教师必须加强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完善和重塑教师的知识结构。对于解剖学教师要进行护理专业知识终结性考核培训,内容包括教学技巧、解剖理论(包括与护理技术操作、治疗、护理诊断和生活护理等需要的应用解剖内容)、增加临床护理实践知识等。

4.2制订和规划教学过程

根据护理本科人体解剖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分析教学形式和学习资源的利用,归纳出护理操作技术所有的的重点和难点,还要根据护理应用解剖的教学思路对微课进行规划。微课是课程的一种形式,因而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教学设计,教师明确微课教学的目标,充实微课视频的内容,同时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策略方面注重对职业技能以及运用能力的培养,设定教学情境,布置项目,按工作流程分解工作任务,完全以学生为主,教师进行补充说明及指导。护理应用解剖课程的建设内容是按专题和系列围绕某个知识点而设计的,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并且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课前、课后可以通过“微课”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老师主要是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实践、协助解决项目制作过程中重点问题,想办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探讨、进行制作分析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4.3研究教学内容

由于学时有限,对于护理应用解剖学用书的内容需要作出调整,在第4学期讲授护理应用解剖学26学时,与基础护理学同步教学,教学内容包括表面解剖、生活护理应用解剖、插管技术应用解剖、穿刺技术应用解剖、注射技术应用解剖和急救技术应用解剖以及周围神经损伤应用解剖等几个板块,结合板块将人体解剖学知识重组,着重护理操作技术的解剖学基础,强调基础知识的临床应用。

4.4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案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组成,各占总成绩的50%。形成性考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由平时考勤、平时作业、课堂案例分析讨论以及课堂互动得出形成性考核成绩;终结性考核在学期末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出题方式和出题内容参照护士资格考试,贴近临床,体现岗位需要,更好地为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