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来源及风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1:29

重阳节的来源及风俗篇1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2021重阳节是什么意思以及重阳节的禁忌,欢迎参阅。

2021重阳节是什么意思重阳之意源于《易经》,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

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向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都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的生命,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剑术,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才被立为老人节。

重阳节的禁忌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形成,传说与汉代学道成仙的费长房及弟子桓景有关,据《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费长房,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从壶公入山学仙,能医重病,鞭笞百鬼。

桓景尝学于长房。一日谓景曰:“九月九日汝家有大灾,可作绛囊盛茱萸系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祸可消。”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牛羊鸡犬皆暴。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对这个故事也有记载。

费长房与弟子桓景的传奇故事,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影响,东汉以后,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成为民俗,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位民间的节日。

《周易》中,九为老阳,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周易》讲究阴阳平衡,中和为贵,正如“否”卦一样,两个老阳相遇,也是不相往来和交通。

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万物不遂,不通不顺。因此,重阳节不但不是个吉庆的日子,反而是个大凶的日子。为了_这大凶的日子,重阳节多了好多的禁忌,也形成了不少以辟邪避祸为宗旨的风俗,包括登高望远、插茱萸、饮菊花酒等。

由于重阳节是个大凶的日子,人们在相互碰面的时候,不能说“节日快乐”。客家人更是禁忌霜降遇重阳,有“霜降遇重阳,十家烧火九家亡”之说,在重阳节,不能生火煮饭等。

重阳节习俗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放纸鸢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纸鸢亦现在的风筝。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鸢也是一个特色。

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登山祈福”的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高风俗其由来大致有四: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其三是源于登高“辞青”;其四是源于附会上一个荒谬传说“桓景登山避灾”。

登山祈福

远古时古人对山岳的崇拜,形成“登山祈福”习俗。《礼记·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文献记载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按照天地日月运行规律,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这一天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间争相趋之的重要民俗事象。

登高“辞青”的说法则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为秋节,节后天气渐凉,草木开始凋零,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重阳节登高避灾之神话传说始于东汉,传说当时河南有个叫桓景的术士认为这一天里会有瘟气降临,人们要离开自己的家,尽可能到高处去,才能平安。桓景在九月九日登高以避灾的荒谬故事,见于南朝梁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古时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仍盛行,人们会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无论是祭祖活动还是登高远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辞青

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清明节)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如果说上巳节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节日,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间有清明节“踏青”,重阳节“辞青”的风俗。

享宴求寿

重阳节的求寿之俗,有现存文献记载的最早见于汉代。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在祭天祭祖的基础上加入了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重阳时节的大型饮宴活动,其实是由先秦时庆丰收祭祀宴饮发展而来。

佩茱萸

重阳节的来源及风俗篇2

香港重阳节放假安排重阳节在香港是法定的假日。香港开埠以来,节日一般依据华人风俗而放假,其中清明是春祭,重阳放假,顺理成章作为秋祭,故重阳拜山是香港人特久的风俗。

香港人过重阳节的风俗习惯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又名秋祭,是中国人凭吊先人、敬老尊贤的传统节日。据说,登高这个习俗源自汉代(公元前202至公元220xx年),当时有一位相士对乡民桓景说,在农历九月初九,他必须携带家眷到乡郊的最高处暂避灾祸。结果整座村落经历了一场浩劫,而他却因为登山而幸免于难。自此,人们效法登高之举,成为习俗。

如今,在重阳节当天,有些香港人会举家带着香烛果品和糕点登高扫墓;也有些市民会趁着秋高气爽之际登高去。在重阳节到来香港,您也可以趁着这个金秋送爽的日子,到香港各处的郊野去登山远足,享受香港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据史料记载,香港重九祭祖的习俗,源自在新界最早定居的大族之一的上水乡廖族。廖族时至今日仍然保留此习俗,其秋祭的场面甚为浩大。不过,在参与人数和祭祀形式及规模方面,均有别于新界原居民以族为单位的祭祖活动。

资料记载,新界原乡民重九祭祖,通常分为三次:第一次是私人扫墓,即小家庭式祭祖;第二次是房份扫墓,由数家至十余家人不等;第三次是大众扫墓,即全村同姓,无论已迁出或分居各地都共同祭祖,结队前往扫墓。

族人一般都带备烧猪、三牲酒礼,及碗筷、杯盘、镰刀等用具。抵达祖坟时,部分人取石堆砌炉灶,煮备传统的盘菜,另一部分人则清理坟旁杂草,扫除垃圾。

除了遵循重阳节的一些普遍习俗外,香港行家指出,秋季是吃大闸蟹的季节,但重阳节过后大闸蟹的品质会更佳,重阳节为吃大闸蟹的最佳时机

广东重阳节习俗清远连州:抬大神吹八音

清远连州保安镇的重阳“大神”盛会已持续千百年。每到重阳日家家户户贴门对,村村寨寨结彩门。盛会最引人注目的是“抬大神”、“踩八卦”、“摇高神”、“扮故事”等节目。

清晨六时许,轮值的村整理队伍,扛好彩门、彩旗,抬香案,吹八音,有四人抬着大神轿,步行上福山寺。扮大神者穿上龙袍,戴好面具和帽子,坐上大神轿。炮响三声,鞭炮齐放,前面两人打铜锣,扛彩门、彩旗,仪仗队紧跟,接着是四名大汉抬起“大神”轿,轿的后面打着黄绫伞,还有人担着两个铜锣,舞龙舞狮队紧随其后。所到之处,家家户户放鞭炮迎接。晚上七八时左右,整个重阳“大神”盛会结束。

连州有民俗学者认为,从形式上看,保安的“大神会”原是一种滩祭活动,又是民间的滩戏演出。

在盛会上,有一支鲜为人知的“八音”队,这是从保安西南一个村子请过来助兴的。像这样一支“八音”艺术队伍,已经越来越罕见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带的“八音”还有演唱时用的是“湖广声”而非粤语,历史则相当的久远。

然而,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村中许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造成了传承困难,现在会十样锦锣,懂“八音”的年轻人寥寥无几。

佛山:登山“秋祭”逐渐淡出

重阳节的来源及风俗篇3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

重阳节是一个岁时节日。在中国岁时节令中有7个重复月日数字,如正月正(春节)、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端午)、六月六、七月七(七夕)和九月九,先后成了习俗节日。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所以它在岁时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以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是个历史悠久的节日,由于年代久远,节日的形成不易考察明确。因此,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其一: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倍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已定型了。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酿酒及祭把酒业神等。在流传至今后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其二: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即心宿二),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东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重阳节的来源及风俗篇4

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旨在倡导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气。2021年重阳节的节日起源有哪些你知道吗?共同阅读2021年重阳节的节日起源,请您阅读!

重阳节的节日起源其一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其二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重阳节民间民俗活动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发展至今,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每年九月九也开始进入晒秋旺季,并举办隆重的晒秋节。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婺源赏秋拍摄。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重阳节给老人的礼物俗话说“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对于老年人来说,身体上的许多病变都会在双脚上有所反映,所以选鞋时候要注意保暖的原则。还有一点也是需要注意的就是穿鞋不仅要舒适漂亮,更重要的作用是为站立和行走提供支持,使身体免受损伤。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报道,大部分患有足病的人和不当穿鞋有关。所以,建议您给老人挑选一些户外登山系列、篮球系列、高帮结构系列、带有气垫等防震功能系列等等,这些鞋子大部分带有防震、耐磨、耐滑、护脚等功能,有利于老年人的生活活动。另外,像内连升等中国传统布鞋也非常适合老年人穿着,透气性好同时适合老年人的审美要求。

现在身边多数老年人还是偏爱黑、灰、蓝的“老三样”,这总会给人带来一些沉闷的感觉;而少数“赶时髦”的老太太买些如大红、大紫的衣服,又显得过于张扬。现在老人的服装也增添了镶、嵌、绣等多种工艺,完全不必那么呆板。如果色彩选得好,对调节老人心情有很大好处。

重阳节的来源及风俗篇5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各地过重阳节的风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地过重阳节的风俗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重阳节习俗一、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发展至今,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每年九月九也开始进入晒秋旺季,并举办隆重的晒秋节。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婺源赏秋拍摄。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二、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三、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重阳节的来源及风俗篇6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满族

民俗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被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的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的居所,前往某地(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民俗文化旅游能够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辽宁做为清王朝的龙兴之地,拥有丰富多彩的满族民俗文化资源。充分开发满族民俗文化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辽宁的民俗文化旅游,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从而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1 辽宁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现状概述

辽宁是满族的发祥地和清王朝的龙兴之地,遗留下相当多的满族历史文化古迹。目前辽宁满族同胞聚集地较多,建立有6个满族自治县。这些历史文化古迹和满族聚集区至今保留着很多满族民俗文化,是开发辽宁满族民俗文化得天独厚的资源。辽宁省抓住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这一优势,积极运作开发,已形成了开发良好态势。目前,辽宁省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满族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开发:

1.1 以满族和清王朝的历史文化古迹为依托,推出清文化史迹旅游。这些清文化史迹基本上都是清王朝人关前的满族风格建筑,是清入关前满族民俗文化的载体。这些历史古迹包括:沈阳故宫、清昭陵、清福陵、抚顺清永陵、抚顺赫图阿拉老城、辽阳东京城等。其中,一宫三陵(沈阳故宫、昭陵、福陵、永陵)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举世闻名的历史古迹。到沈阳故宫清宁宫参观就会感受典型的满族居住文化、祭祀文化等民俗文化。

1.2 以满族民俗事象为载体,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事件旅游产品。如沈阳、抚顺、辽阳三城联合开展的“沈阳清文化节”。这是以清入关前“关外三京”为主体。以游“一富三陵”、吃“满汉全席”、穿“满韵清风”、购“吉祥如意”、“穿时尚旗袍”、“看皇家礼仪”为基本内容的旅游文化节。抚顺市开展的“抚顺满族风情节”,是以抚顺丰富的满族历史文化遗产为依托的旅游文化节。1999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八届。在这两个文化节举办期间,都要举行具有满族特色的文化表演,开发丰富多彩的展示满族的文化和风俗的活动。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

1.3 以满族历史文物、满族聚集集中区为依托,建立满族民俗旅游景点或民俗旅游村。以满族历史文物为主建立的博物馆有沈阳清文化陈列馆、沈阳满族民俗博物馆(建立在陨石山满族民俗村)、岫岩满族自治县满族博物馆和新宾满族博物馆等。满族民俗村有沈阳陨石山满族民俗村(位于沈阳市东陵区李相镇石台村)、棋盘山满族风情民俗村(位于沈阳市东陵区满堂乡二道沟)、大连金州区石河满族镇东沟村、抚顺新宾“中华满族风情园”,以及丹东市正在开发的鸭绿江虎山景区满族民俗村、抚顺新宾满族民俗村等。

1.4 满族饮食文化开发各具特色。在满族民俗文化中,饮食文化是最具开发潜力和前景的内容之一,各地对满族饮食文化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了开发。其主要形式有餐饮开发,如满汉全席、满族大清花饺子、那家馆白肉血肠等。有通过文化节或大赛推广满族饮食文化,如2006中国沈阳国际旅游节期间沈阳市旅游局组织各酒店推出清文化宴席,有的酒店推出满汉全席,有的酒店推出红楼宴,还有的酒店推出满族风味的八碟八碗等。

1.5 满族服饰与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开发。以满族旗袍为代表的满族服饰的开发在全国各地都很盛行,而且在面料、款式、工艺上不断出新,成为服装界经久不衰令人瞩目的亮点之一。除了旗袍以外,目前作为旅游商品的还有旗鞋、马褂、嘎拉哈、满族刺绣和剪纸等都得到了开发,尤其是香荷包被评为辽宁省十大旅游纪念品之一。以关东三宝为代表的东北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过去是满族人珍贵的药用品和皮革制品来源,在抚顺新宾赫图阿拉城以东北三宝为特产的旅游商品琳琅满目。2006年抚顺满族风情节还专门组织了“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大赛暨旅游商品展销”活动。沈阳故宫大政殿全铜雕塑令世人惊叹不已。

2 辽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辽宁的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丰富的满族民俗文化资源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加之开发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辽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2.1 民俗文化已变化。随着辽宁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旅游者的涌入,一些旅游区的满族民俗文化只注重形式上的开发,而不注重内容的原汁原味,只是把满族民俗文化当成“观赏物”。如过去满族农家睡的通铺火炕已经被床和土暖气取代;过去贴饼子用的大铁锅也不见了,家家户户用上了燃气罐。随着满汉两族的逐渐融合,很多满族文化习俗只能保存在满族老人的记忆中,如不及时挖掘、整理,这些文化习俗将会随着老人们的逝去而消失。一些开发商也试图尝试原真性开发,但效果不佳。

2.2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发展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过程中,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对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文化效益没有给予高度重视。一是景区环境质量下降。一些旅游区不顾承载力的多少,只要有游客想进,就统统让进,从不限制景点内的游人数量,突破了景点内的最大环境容量,破坏了景区环境,造成恶劣影响。二是出现“伪民俗”现象。有些景区,不管满族民俗中是否有此习俗,胡乱瞎编一通,目的就是能让游客进园,达到赚取经济利益的目的。这既是对满族民俗文化不尊重的表现,同时也是对旅游者的欺骗,产生许多负效应。这样的开发也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3 旅游产品雷同严重。辽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大都忽视旅游者参与、尝试、体验、学习的需求,基本以静态形式展示给旅游者,游客只能被动地接受,无更多的自由选择。同时,各地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基本相同,都是民俗村、民族饮食、民族文物展览等,没有体现出不同地区满族民俗文化的独特性。

2.4 缺乏旅游专业人才。民俗旅游做为高品位的文化旅游,其开发、规划及服务都需要专业知识人才的加入。但是,辽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专业人才非常短缺。

3 辽宁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路与对策

3.1 开拓定位准确的客源市场。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及满族民俗自身的特点,可将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客源市场按地域进行细分,准确定位,有针对性地开拓客源市场。

①国际市场开发。韩国、日本和俄罗斯是我国北方三大邻国,地缘优势显著,成为发展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主要国际客源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而且,历史上这三个国家与中国的交往很密切,文化交流也很频繁。针对这部分客源群体,可采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向旅游者传递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信息。

②国内市场开发。国内客源市场主要是指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北京、天津及山东等省市地区。辽宁是满族的发祥地,许多民俗文化资源具有垄断性,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如沈阳故宫、抚顺赫图阿拉老城等。吉林和黑龙江也是满族先民们的聚集地,这些地区也有许多满族后裔,由于满汉杂居,许多满族人对一些民族文化传统有些淡忘。因此,针对这部分客源,开发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能够使满族民俗文化在自己的族人中延续下去。另外,北京是清主朝的都城,其满族文化韵味也很浓厚,在北京发展满族文化旅游,对京城的游客同样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3.2 设计满族风格的旅游商品。目前已经开发的满族特色旅游商品有文物类、服装类、宫廷日用品类、书籍画册类、民间工艺品类等品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逐渐趋向成熟,大多数旅游者越来越喜欢购买一些精巧的、实用的、方便携带的旅游商品,这是开发旅游商品的新趋向。根据游客偏爱小巧实用商品的心理,开发包装精致、形状精巧、便于携带而且实用性强的满族民俗旅游商品,这样既可以满足游客需求,又能够拓宽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空间。

3.3 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展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不仅需要旅游企业自身努力建设经营,而且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与帮助。首先,从宏观上对民俗文化旅游进行规划、协调和监督,保证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其次,尽快出台相关的法规政策,保障民俗文化旅游健康、有效、和谐地发展。第三,积极开拓投资、融资渠道。鼓励国有、集体、民营、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民俗旅游的开发建设。此外,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对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充满兴趣、愿意投资的海内外企业加盟,大力开发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第四,做好宣传促销工作。民俗旅游促销中,政府应牵头,联合各旅游企业增加对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宣传促销,并制定一些促销措施,广泛开拓旅游客源市场。

3.4 培养引进专业人才。民俗文化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旅游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关键性因素。辽宁省内有许多高校已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是目前还没有开设民俗旅游研究方向的学校。为了加快培养辽宁民俗旅游人才,建议辽宁一些高校开设民俗旅游专业,进行系统的民俗旅游专业知识讲授,并将理论知识与旅游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还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并培育优良的用人环境,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保证旅游人才资源的稳定性。

重阳节的来源及风俗篇7

关键词:长阳乡村旅游资源;现状及问题;对策

乡村旅游亦称农业旅游,在东亚地区,将传统旅游称为观光的国家和地区则称为农业观光。所谓乡村旅游,学者们普遍认同的概念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农民所经营的土地、庭院、经济作物和地方资源为特色,以为游客服务为经营手段的农村家庭经营方式。2004年在贵州举行的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专家们形成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意见,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内容: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民俗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味和丰富性;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长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迎合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文化为灵魂的内涵,从而满足现代人体会特异文化的心里需求。加之长阳保护很好的原生态环境,可以发展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上的原生态型乡村旅游。这种独特的原生态型乡村旅游只有在保持其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和乡村特色文化的同时,才能保持市场优势,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层次上来讲,乡村旅游应该是一种在原生态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有自己文化特色、有一定民俗内涵的原生态旅游。

一、长阳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资源

长阳乡村旅游资源具有高品位的文化内涵,这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长阳是土家族的发源地,是土家人聚集最多的自治县。土家族自由特有的特色文化和民俗节庆,是长阳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1、民俗风情文化。长阳的土家族在上千年的发展史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哭丧、哭嫁等;还有特色的节庆活动,如赶年节、过月半等,这些民俗是民间文化中带有独特性、传承性和模式性的现象。

2、家庭生活文化。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其有别于具有“共性”特征的社会文化,显示出了个性文化的优势。长阳家庭文化丰富多彩而且是一种慢节奏的文化,具有文化性又带有休闲性。游客在长阳农村家庭生活文化的环境中,学习唱山歌、跳撒叶儿荷、听古老的传说等等,感受特色文化,缓解压力,增长见闻。同时,增强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使感情更加融洽,家庭更加和睦。

3、乡村艺术文化。长阳是土家族自治县,聚集了几千年的古老民族土家族,也遗存了上千年的民族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经久不息代代相传。现存的撒叶儿荷、长阳山歌、南曲、花鼓子、吹打乐等堪称土家族的文化瑰宝,其中撒叶儿荷已经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除此之外有几项也已经被列入省级遗产保护项目。除了这些洋溢着生命的“活文化”外,长阳也有很多流传至今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有“土家族第一女故事家”之称的孙家香等一些故事家。

4、居民建筑文化。由于独特的地形、气候、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长阳形成了自己的建筑――吊脚楼。几千年来,坐落在山中的一座座吊脚楼凸显了长阳建筑特色。这种特殊的建筑必将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二)独特的自然资源

长阳旅游资源赋存丰富,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境内山峰林立,千姿百态;山上草木繁茂,四季长青;江水清澈透明,绿水悠悠;正所谓“江作清罗带,山如比玉簪”。清江流经长阳148公里,清江梯级开发形成“一坝两库”,库容近40亿立方米,水面13.6万亩,县域以水域风光为主体,有名山、洞穴、岛屿、象形山石、生物景观等,形成了水清如镜、碧波涟漪,气候温润、林木葱翠,高山耸立、峰回峦接,飞瀑垂练、彩虹横空,溶洞天成、千姿百态,山水相映、幽深秀美的独特自然景观。

综上所述,长阳旅游资源有别于以往的以农村田园文化为主的乡村旅游资源,告别了吃农家饭住农家窝的时代,进入了一种别具一格的以独特文化为主题以特色建筑为依托的乡村旅游。

二、长阳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长阳在为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保护探索新的途经与模式的同时,不断地利用其自身自然资源的优势,逐渐走上了将其深厚的民族底蕴和旅游资源两者结合的模式,确定了以旅游资源为载体弘扬民族文化的旅游发展道路。为了全面分析研究长阳旅游发展的状况。笔者于2007年暑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长阳旅游现状做了调查。在本次调查中,共发放100份问卷,有效收回96份。有效收回率为96%。

(一)长阳旅游发展现状

1、长阳旅游发展迅速。近两年来,湖北省长阳县旅游发展经过一系列的大手笔重措施。已经步入了一个健康、良性并快速发展的时期。清江画廊秀绝天下的旖旎风光,浓郁迷人的巴土风情,秀美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土家文化,吸引了无数中外客人。通过图1来分析近年来长阳旅游的发展状况。由此可见,长阳旅游的发展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如此好的发展趋势将会托大长阳乡村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为长阳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预计在以后的几年,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将稳步上升。

2、长阳旅游开发的现状。在此次抽样调查中,首先考虑当地居民对长阳旅游开发的看法。是否给他们带来了经济上的或其他方面的利益。调查结果表明,认为长阳旅游开发得当的人群仅占总人数的60%。他们认为旅游开发并没有认真落实。经实地调查得知,现在只被考古学家利用。也没有给当地居民带来真正的利益,大部分的年轻人都以打工为生,没有把旅游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当地居民希望通过旅游开发带来可观的收入、发扬本土文化、改善本地环境、提高交通条件等。

(二)长阳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目前,长阳旅游的开发状况仍然表现出起步阶段的种种迹象:经营者对旅游的本质归属上不清楚,缺少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对传统文化的恢复和保护意识,把丰富的旅游资源作为资本进行大量开发利用。受旅游业长期以来形成的投资观念的影响,甚至存在着景点景观的建设轻环境营造的现象。2006年全县招商引资合同资金9.6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截至2007年9月份,全县招商引资合同资金12.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这种急功近利的情况,不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挖掘,更不利于长阳乡村旅游走特色之路。

长阳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中文化载体、轻文化内核,重有形文化、轻无形文化。通常忽视了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因此,长阳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一定要系统、深层次的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突出特色,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只有高立意、高起点才能在保护原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原生态型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长阳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一)深挖内涵,忠于乡土

长阳乡村旅游产品必须创新,其切入点应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深层次挖掘。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是在欣赏自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系统地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结合当地实际,突出特色,用“特色”这个招牌树立形象。挖掘特色,打造精品,增强参与性和知识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不流于形式和趋同现代化,促进乡村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味,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从长远发展的观点来看,乡村旅游必须走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道路,挖掘民族文化中丰富的宝藏,才能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

(二)生态民俗,双重建设

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安排既有生态的又有文化的内容,建立合理的二元结构的复合式旅游产品。注重产品的多功能性,促进长阳原生态型乡村旅游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长阳土家族节日文化多姿多彩,自年始至年终,几乎月月有节日,过赶年、六月六、女儿会等,体现了土家文化的特色,节日文化旅游应该是乡村旅游的重头戏,提高游客积极体验和积极参与的意识。在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以愚人岛、巴国古都、中华巴士圣山、柏元岛等为主要内容的清江画廊风景区的建设,从而构建一条以土家特色游轮为交通工具的旅游路线。游客坐游轮沿清江顺流直下游山玩水;感受旅游地的特色风俗文化;品味特色小吃和体验当地人的热情好客。这种把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相互结合的模式,能使游客的身心得到净化;同时,为使“清江画廊”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三)重视文化,突出乡村特色

具有几千年历史的长阳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重大的历史价值。从1998年以来,长阳共收集、整理、编印出版了14部200多万字的长阳民族文化资料,内容涉及民族民间文化的各个领域,如《孙家想故事集》、《长阳南曲》、《长阳对联大观》、《长阳地方名传奇》等。2002年和2003年又编辑出版了200多万字的《长阳巴土文化从书》。早些年的著作有杨发兴的《长阳发言志》,1996年出版了杨发兴、陈金祥的《彭秋潭诗注》,1999年出版了《长阳诗词民歌集萃》等。依据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长阳民族风俗文化,以及长阳土家族的服饰和手工艺品,在长阳分布凸显当地文化的多功能能博物馆。在博物馆划分出一个区域建立具有土家族建筑特色的民俗茶馆,一方面可以品茶,品尝当地美食;另一方面也为游客聚会、休闲和社会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场地。

(四)特色宣传,特色品牌

通过对外宣传,举办一系列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来提升长阳对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八百里清江美如画,三百里长阳似画廊”为宣传口号。积极参与各种旅游节及旅游会展;适时举办具有特色的旅游活动。如:举行以张建横渡对清江画廊为主题的旅游活动,“土家歌王”擂台赛等来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调动周边的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打造全国品牌。更深层次上,可以发扬本土文化,创建有品牌的长阳非物质文化乡村民俗游。

四、结语

对于乡村旅游而言,越是原生态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高质量、高层次的和最具有生命力的,最有吸引力和最有实力的乡村旅游要求自然天成的生态环境,和最具有淳朴乡土味、浓郁民族味的传统文化,而长阳恰好符合这些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它远离都市,受工业化、城市化影响较小,有着近乎原始而又俊美的自然环境,还有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这种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将会对国外的游客造成极大的吸引力,将成为中国最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有很大的乡村旅游开发价值。

参考文献:

1、何丽芳.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地震出版社,2007.

2、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

3、纪文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城环学院,2007.

4、尉国富.广西上林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广西地方志,2005(2).

5、周勇涛.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调查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5).

6、玉希贤.旅游规划的艺术[m].重庆出版社,2006.

重阳节的来源及风俗篇8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来历可追溯到战国时代,“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魏晋时期便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到了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大致有三种说法。

1、据《续齐谐记》记述:汉代桓景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一天,费大师对徒弟讲,九月九日那天应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听从师言幸免于难,而未及撤离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灾难,相沿成习。

2、源于汉代的道学。道家奉为经典的《易经》中,把奇数视为阳数,偶数视为阴数,阳数中“九”又被视为“极阳”,九月九日是两个“极阳”相遇,所以称作“重阳”。阳又表示钢,重阳是“二钢相逢”而相克,所以被视为“厄日”,登高和系茱萸,目的是为了“解厄”,重阳习俗由此而来。

3、源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战国时代的齐景公。九月初九的这天他带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气爽,心旷神怡,于是认定是个吉日。以后,每年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后人仿之,形成习俗。但这3种说法究竟哪种正确,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们尚无定论。

重阳节的神话传说

重阳节的来源及风俗篇9

关键词:重阳节形成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即阳月阳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一、重阳节的形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二、重阳节的习俗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一)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二)吃重阳糕。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三)赏菊并饮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盛开,据传赏菊及饮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四)插茱萸和簪。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来相赠佩带的。又到重阳节,便又想起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祝天下所有的父母重阳节快乐!

参考文献

重阳节的来源及风俗篇10

重阳节的来历:祭祀、自然崇拜

重阳节的来历一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重阳节的来历二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重阳节的演变

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

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馀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

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