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培训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1:30

综合素质培训总结篇1

一、注重课程思政,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的新时代高职毕业生

作为一名新时代高校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时,要坚持立德树人,大力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思政融入专业课程,要新近时代、新近生活新近培养对象,在传授知识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有思想引领力、政治认同力、教育感觉力,要让教育成为成学之教、成人之教、成业之教、成已之教和幸福之教。

二、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策略

每个教师都应不忘初心,坚守教师天职,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首先实现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转变,要深入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来源情况,综合素质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课程标准,要与学生实现同频共振,最终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其次要实现以问题为导向有批判质疑性教育教学转变,讲授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启发性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第三就是要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充分认识人的多元智能,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第四教育要回归生活,要真实教育,即教育要与行业职业充分融合,要注重行业实践,着力技能的学习训练,遵循教育规律,按照我做你看-我带你做-你做我看的思路开展实践教学。

三、注重教学评价与反思,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教学不止是良心,更是责任。作为每一个高校教师,要掌握好课的总体标准,在每门课程教学前,要严格按照优质课的有思想、有灵气、有真情有风格、有品性五有标准,进行教学设计,每次课后,都要进行认真反思,及时反馈,是否达到了设计的教学目标,并不断总结和改进,经常开展研究和交流,最终形成教学评价与反思改进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四、积极拥抱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打造优质课程

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处于技术变革最快的新时代高校教师,应积极拥抱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洞察新技术、锤炼新思维、掌握新方法,智慧运用教育技术赋能教书育人。做为数字移民教师面对数字原生代学生,我们必须重新定义教师专业发展,重新确立真正重要的学习内容重新跨越比数字鸿沟更难以逾越的动机鸿沟,不断自我激励,掌握新技术新方法,要像对待同事一样对待新技术,加强教学设计,做到善教、乐教和爱教,使每个学生会学、悦学和勤学。在打造优质课程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图文处理工具、软件和多种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制作注重信息可视化,适度减少单纯的文字、数字和图形,增强教学效果。

五、做好科研课题申报

开展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是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成功申报科研课题必须首先要考虑拟研究的课题是否是重大的科学问题,是否自己对该课题有深入的了解,从中提炼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否准确,研究课题是否有创新,使用的实验体系和实验方法是否合适。其次要充分认识到填报课题申报书的重要性。申报书是科研立项的最重要的敲门砖,要熟知每一类项目申报的要求、范围、条件,是否有限项目规定等。申报书的内容要完整、详实。一是立项依据和背景要科学而充分,内容应涵盖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二是提出的关键科学问题不宜太多,最好3个左右。问题太多,研究条件要求更多,可操作性差,结果不确定性发生率增加。三是运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要具体明确,有操作性和可控性。四是在申报课题时,要做好文献检索与文献追踪,要让参考文献服务于课题申报,要注重文献综述的撰写。五是申报书正文的撰写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条件,重点为研究内容。

六、高校教师要做好心理健康的维护和情绪纾解

综合素质培训总结篇2

关键词:实训室管理实训教学职业素养高职学生

随着社会经济长期较快的发展,社会对高职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多方面能力都无法适应多元社会的需求。另外从小在家的娇生惯养和学校的呵护照应下导致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历练很少,最终毕业时难过严峻就业形势所带来的求职关。即使工作之后,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也难以承受、难以经受挫折和失败、难以独立开展工作,最终不得失业或者无工作成绩。针对学生就业时的这些问题在学校时就需要注意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多方面的能力,而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职业素养形成和职业岗位能力认证等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大都是在校内实训室完成的,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应该在实训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1]

一、实训室管理和实训教学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主要性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除了具有广泛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之外,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其中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等主要来自校内实践教学环节,而校内的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实训条件这些硬指标之外,完善的实训室教学管理制度、高素质的实训室管理教师和专业教师等也很重要。那么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本校专业特点和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制定出一系列较强的针对性的实训室教学管理制度和实训教学环节。实训室管理教师和专业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应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学改革,在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和形成的同时,重视素质教育,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二、实训室管理和实训教学中容易忽视的问题

校内实训室的实践教学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接受教育的一个主要环节,在日常的实训室管理和实训教学中存在许多容易忽视的问题,而这些忽视会使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受到影响,下面就探讨一下实训室管理和实训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些问题。

1.忽视实训室管理教师的积极性和错误观念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都在鼓励实训室管理教师除了管理好实训室的资产和实训室教学的正常运行之外,还要帮助上实训课的专业教师管理和指导学生。但由于各种原因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差,不能实质性的参与实训教学的管理和指导。一般实训室管理教师都认为专业课教师来实训室上课,自己只负责准时开关门、准备和整理实训所需的物品等就行了,其他与己无关。[2]

2.专业课教师实训课上重视技能培养,忽视综合素质,观念错误

部分专业教师传统教学观念深厚,实训课上验证性实验偏多,综合训练和创新设计实训较少,没有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独立创新能力,实训内容和实训方式也单一。或者在实训教学中只注重学生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形成,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另外部分专业课教师到实训室来上课,只是为了简单的完成其所承担课程的实训教学部分,认为只要带好自己的实训课程,实训室的其他与自己无关。其实除了带好实训课程之外,实训室许多事情都可以作为教育学生的好素材。

3.实训室管理教师和专业教师模范作用不到位、误导学生

实训室管理教师和专业教师对实训室上课的学生管理要求不严格、规章制度不讲清楚、学生在实训室一些不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予理睬纠正等导致给学生产生误导。学生做实验时不知道保持卫生清洁、不知道维护实训仪器设备、工具用完之后顺手乱丢不知道规整、做完实验之后直接走人不知道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摆放是否整齐、实验室卫生打扫是否干净,学生觉得这些事情应该都是教师做的。导致实训室管理教师工作量加大,专业教师课上管理更难,学生长时间养成不良好的实训习惯。

4.实训室使用率低,各系之间互相交流融合少

高职院校的实训室一般都是以系部为单元进行归类管理和使用,由于各系之间交流和合作少,基本上不了解彼此实训室设备情况,各系实训室的场地、设备、人员基本上只为本系服务,导致服务对象少、服务面窄,实训室的场地设备使用效益低下,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极为不利。

三、实训室管理与实训教学始终贯彻于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

实训室管理和实训教学始终对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起着巨大的作用,在实训建设条件完善的情况下要发挥实训室管理教师和专业教师的最大潜力,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的所有资源,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需要注意以下细节。

1.以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和人格魅力为表率去熏陶和感染学生

教师在实训课上不要只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培养技能,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教师平时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要以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和人格魅力为表率去熏陶和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启迪和影响。让学生在教师身上看到的是正能量,使学生喜欢与教师进行交流学习,最终也是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2.教师应有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彼此协作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形成团队协作意识。二是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在实训课上要有意引导学生加强知识道德修养、要让学生明白不要因为自己的学历低或经验少而失去信心、要鼓励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能胜任工作作为其优势。三是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和承受压力与挫折的能力,要刻意在技能训练中磨练学生的意志,让他们体会到一件事情只要认真做了、坚持下去就比别人做的好。四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实训课上要培养学生能够自觉帮助教师、帮助同学,实训过程中养成善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与人相处的素质和技巧。五是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多岗位,并具有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总之,在实训教学中不要忽视学生的素质教育。

3.实训室管理教师和专业教师做足自己分内工作

实训室管理教师需提高自身素质,做好自己所管辖的实训室工作。比如熟悉每个实训室的主要功能、熟悉每个实训室仪器设备的操作规范、整理好每个实训室的卫生及物品、熟悉每个实训室的规章制度、在每次实训课程开设之前做好一切准备。除此之外,还必须熟练掌握简单仪器设备的保养方法和简单故障维修方法,熟悉各仪器公司维修程序及相关法律知识。专业教师实训室课程开设之前,做好一切实验前的准备,比如提前进行实训练习,研究实训室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锻炼学生的地方。每次实训结束后与学生一起总结经验教训。

4.转变专业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

第一、在实训教学中教师不再重视单一的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和形成,而转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第二、不再以分数高低论人,而是以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来考核和培养学生。第三、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仅想着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负责,还要为学生毕业后负责。第四、专业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实训授课方式,而是启发学生,让学生根据实训要求自己动脑子选实训仪器设备完成实训项目,以便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训质量。总之实训课上教师应该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实训教学中的一点一滴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重视教书育人。

5.提高实训室管理人员的资产管理和教学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的实训室管理主要包括实训室仪器设备管理和实训室教学管理。实训室资产管理作为实训室仪器设备管理的一个主要方面,教师应该加强管理。由于其工作量大,管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协助来进行资产的登记、核定和管理。学校也应该建立一套规范化的实训室资产管理办法及考核指标,定期考核,并适时总结经验,来约束和激励实训室管理教师。

实训室教学管理作为学生良好素质培养的一种主要手段之一,必须得到重视。实训室教学管理中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机会很多,比如实训课程开设之前实训室管理教师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编号并贴上仪器设备清单及简单功能,学生上课时对仪器设备实行专管专用,每节课学生首先对本节课所使用的仪器编号和实训台号进行登记,并对仪器设备名称、规格等进行认识,然后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之后才能开始实训。实训结束后由学生本人核对、检查和整理后进行签字确认。若实训过程中有仪器损坏及时上报实训室管理教师进行维修处理,若仪器设备损坏程度小,可以考考学生让他们找出问题所在,培养学生动脑和学习的兴趣。每次实训结束后教师会轮流从班级里面找三四个学生帮助其检查每一组的仪器设备摆放是否规范、是否完好,对没有过关的组耐心指导让他们养成好的实训习惯。这样做既解决了共用实训仪器设备实训时责任不清,不注意爱护仪器设备,也减少了实训室管理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工作效率。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综合实训素质、取得了好的实训效果。

6.鼓励实训室管理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再学习,增加配合密切度

除了注意实训室管理教师的素质培养之外,当然也要调动实训室管理教师再学习的积极性,要让他们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拓宽相关学科的知识面,与时俱进。也可以让其承担相应的课程教学工作,这样学生在实训室上课期间他们也会用心去关心学生的素质培养,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加自身的实训室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祥林.实训教学中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探析[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1,2(22)

综合素质培训总结篇3

大连供电公司在新体系下岗位工作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在岗位能力素质任职(胜任)模型(标准)的指导下,将员工能力素质测试与评估结果应用于员工综合能力素质提升工作,以岗位适应性培训、专题培训、现场技能培训、政治素养建设、廉政教育和创先争优、全员考试考核考勤等多种方式为载体,分层、分类、分专业提升员工综合能力素质。

主要管理做法

管理工作主要流程(图1)

主要流程说明

大连供电公司能力素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公司“人力资源十二五规划”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需求,提出员工队伍综合素质提升规划,经审议批准后,形成《大连供电公司能力素质提升工作规划和目标》。

人力资源部作为大连供电公司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工作办公室,依据《大连供电公司能力素质提升工作规划和目标》,组织各专业职能部门、培训中心编制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实施方案。人力资源部组织开展工作岗位分析,明确岗位职责,为员工能力素质测评提供有效的评估依据;作为公司员工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归口管理部门,编制公司员工通用素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汇总专业职能部门、培训中心能力素质提升实施方案,形成《大连供电公司能力素质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及相关工作措施。各专业职能部门负责掌握本专业员工技术、技能水平现状,根据专业工作重点和“五大”体系深化建设要求,对照岗位说明书,编制所辖专业员工能力素质提升方案。培训中心作为公司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工作的项目实施支撑部门,以现有资源为基础,编制员工能力素质提升保障措施方案。

人力资源部汇总各专业职能部门、培训中心措施方案,形成《大连供电公司员工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提交公司能力素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审批、下达;依据岗位工作分析结果,按岗位类别、专业、性质分别建立《岗位任职能力标准》和《岗位胜任能力标准》;通过现场技能考核、专业知识考试、岗位工作评价、绩效考核等方式,人力资源部组织培训中心和专业评估机构开展员工能力素质分模块的测评与评估,形成员工能力素质评估报告;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各所属单位、分公司查找员工能力素质“缺项”,对各项查找出来的“差距”按专业和人员类别进行排序;各专业职能部门汇总各所属单位、分公司“差距”后,进行汇总分析,按照重要性和优先级进行排序。人力资源部汇总各专业上报“差距”报表,形成员工队伍能力素质测评分析报告,结合公司年度教育培训专项计划,提出《公司员工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工作措施项目》并审议,落实实施经费,并行文下发,为公司经营决策层提供辅助决策意见。

公司培训中心制订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培训服务方案和保障方案,专业职能部门设计策划员工“缺项”能力素质提升项目。人力资源部根据培训中心、专业职能部门的方案、项目,结合公司年度教育培训专项计划,总体设计员工队伍能力素质提升措施项目。人力资源组织开展员工通用能力素质提升项目,包括通用管理能力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专业职能部门组织开展员工专业能力素质提升项目,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思想道德、政治素养、廉政教育等,组织实施国家执业资格考试考核。

培训中心作为员工能力素质提升支撑单位,负责公司各项措施项目的落实、实施工作,为各项措施项目提供师资、培训硬件、实训设施、后勤服务、技术支持等工作。所属各单位、分公司开展现场岗位技能培训项目,通过现场实操培训、技术问答、技术讲解、技能示范、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等多种方式,提升员工专业技术技能能力素质。人力资源部通过组织开展全员普考工作,对能力素质提升措施项目实施效果进行检验、评估。专业职能部门通过专业调考、竞赛的方式,对生产、营销、党群、廉政等专业能力素质提升措施项目实施效果进行检验、评估。培训中心在实施每一个能力素质提升措施项目后,均进行培训评估,检验、评估措施项目实效效果,并指导、监督各所属单位、分公司通过技能实操考核等方式考核检验现场技能培训项目实施效果。

人力资源部汇总、分析能力素质提升措施项目的实施效果,形成能力素质提升成果报告。公司能力素质提升领导小组对实施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深化能力素质提升工作意见。

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

大连供电公司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工作在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指导下,创新实践以能力素质评估为导向的全员能力素质提升工作,并依据工作岗位分析、能力素质模型建立(任职与胜任模型)、员工能力模块化评估等工作成果、多维度实施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工作,为此,大连供电公司制订了相关制度、管理办法并成立了能力素质提升领导小组等组织机构以保证流程正常运行。

能力素质提升工作启动之初,大连供电公司即成立了由总经理、党委书记和分管副总经理、职能部门负责人、培训中心组成的能力素质提升工作领导小组(见图2),出台了以“领导带动、全员互动、竞赛推动、考核促动”四项工作措施原则,依靠“四轮驱动”,保证全局能力素质提升工作有力、有序、有势的状态下稳步推进。

大连供电公司制订、下发了《大连供电公司能力素质提升实施方案》《员工内部流动管理办法》《员工持证上岗管理办法》《员工见习(试用)管理办法》《员工培训积分管理办法》《全员培训考试实施方案》《大连供电公司培训班管理办法》《大连供电公司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度,从制度体系上保证流程正常运行。

人力资源部组织本部各业务部门,聘请国内知名咨询机构,开展各专业岗位工作分析,制订专业工种《岗位说明书》及工作标准,搭建《岗位能力素质模型(任职与胜任能力)》,细化对各岗位通用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工作履职经验、职业道德、企业文化、廉政和政治素养等方面的要求。

在集约化大培训工作格局的基础上,创新实践员工能力素质渐进式评估、提升体系,利用心理测量学、应用统计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先进科学理论,采用国际通用的履历档案分析、考试考核、无领导小组讨论、心理测验等能力测评工具,根据一定的理论并通过标准化的技术和方法,对员工的管理能力、专业能力、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人格特点、工作动机、仪表礼仪、工作作风等方面进行测评,并对照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相应项目进行差距查找,分门别类的设计策划素质提升措施项目。

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根据大连供电公司公司人力资源总体配置情况,结合公司“三集五大”体系机构岗位设置,将人员配置率、持证上岗率、高技能人才比例、人才当量密度、全员培训考试合格率、员工培训积分等纳入全员绩效评价关键业绩指标体系。

在公司员工绩效评价体系与单位(部门)负责人业绩评价体系两个层级中,对上述指标进行量化并实施季度、年度考核。

依据“三集五大”岗位定级和岗位或职务晋级的需求素质模型,将员工综合能力素质测评结果与关键绩效指标、岗位模型等进行关联评价考核,纳入公司整体业绩评价体系。

管理评估方法

按照公司“员工渐进式能力素质评估、改进体系”及有关办法要求,以季度、半年度为周期对各单位人员配置率、持证上岗率、人才当量密度、高技能人才比例、全员培训考试合格率、员工综合能力素质状态等指标进行测评与评价,并形成动态发展的人力资源能力素质发展模型,并不断反馈。

以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及相应教材为基础,每半年对各专业、工种员工进行普考、调考,并关联员工综合能力素质状态自我评估结果,掌握员工短板技能点、知识点,辅助以专项培训手段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存在的问题

员工能力素质是一个动态的“冰山模型”,能够以量化的指标进行衡量的知识点知识冰山浮出水面的一部分,而包括心理素质、性格潜质、思想动态等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利用先进的能力测评评估工具得以掌握。

受到资金、管理等多方面影响,能力素质测评技术在实际工作的应用面和应用深度不够,尚未能形成全面的能力素质测评评估体系;岗位工作分析与测评技术应用刚刚起步,从效度和信度层次看,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搭建尚不完善,员工能力素质测评内容会出现偏差。

能力素质测评的作用与效果未能被全体员工所认同、重视,员工能力素质测评与评估工作中,还存在着传统的重学历、重学校、重专业等现象,未能有效地与岗位能力素质评价结果相配合。

能力素质测评与评估技术相对单一。虽然目前流行的能力素质评估工具与技术有很多种,但在员工能力素质测评与评估中或仅采用理论考试,或仅采用技能实操考核,多数情况下较为传统单一,而更为先进的行为测试、心理测试等尚未全面应用。

心理测试测评工具使用率较小。电力系统员工的工作量大、岗位工作压力大,岗位工作危险性较高,担负的社会责任大,在岗位能力素质模型中,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比重应相应增加。

今后的改进方向和对策

加大以能力素质测评与评估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岗位能力素质模型搭建工作,面向电力行业特有工种(专业),进一步开展岗位工作分析,采用跟踪描述、岗位写实、绩效考核、岗位标准规范等形式,建立符合公司发展和改革需要的岗位说明书。

进一步推进能力素质测评与评估的形式多样化工作。作为供电企业,公司在开展能力素质提升措施项目时,应首先明确岗位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能力要求、专业要求等,理顺出企业各需求岗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工作能力、员工性格特点和价值观、职业道德、企业文化等,然后逐项设计具体的测试评估要项,合理的使用各类先进、科学的能力素质测评评估工具。尤其是,供电企业要更加注重提高心理健康和综合能力素质测验在员工能力素质测评工作中的使用频率,关注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各方面表现优异但心理测验不符合岗位标准需要的员工,应重点采取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压力释放等多种素质提升措施。同时,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国际一流供电企业,供电企业应对国内仍不完善的岗位胜任能力模型作大胆尝试,综合运用能力素质评价技术和工具开展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搭建。

能力素质测评与评估程序的规范化。公司应根据“三集五大”体系岗位设置和国家电网公司岗位工作标准的要求,策划设计岗位能力任职模型搭建的程序和方法,为公司经营者集团提供能力素质提升辅助决策支撑。公司人力资源部应研究制定与各专业岗位特点相适应的测评操作规范和实施细则,严格按程序进行测评,提高测评的效度和信度。针对岗位的专业、性质和工作环境等,应做好能力素质测试评估工具的选择,其次要对不同测试与评估工具的测量结果在整个员工能力素质评价中所占比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定。

应进一步加大能力素质测试与评估工具信息化应用工作。目前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已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尤其是在《国家电网公司生产岗位职工职业能力培训规范》的指导下,利用信息化技术搭建了多个工种、专业的岗位能力培训标准、测试题库等,在专业知识测试方面基本形成了统一模块、统一题库、统一标准、统一测试的信息化工作模式,并于2012年至2013年开展了生产岗位员工的专业知识模块的测试与评估工作;但在员工能力素质其他方面,如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仍未有较为合适的评估策略,员工能力素质状态的完整性、准确性往往得不到有效保证。

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显成效

稳步推进,员工能力素质得到渐进式提升

自2009年以来,大连供电公司累计举办各类、各专业能力素质提升培训项目361期,累计参培人次达103369人次(其中,2009年66期、7877人次,2010年86期、16461人次,2011年98期、37234人次,2012年111期、41797人次),员工能力素质显著提升,低当量员工(当量折算为0.6,及中专及以下学历且中级工及以下技能等级、无职称人员)从2009年的788人已减至0人,率先在省内实现“0”低当量,公司人才当量密度从2009年的0.9016提升至2012年的0.9787,在国家电网公司27个大型供电企业中的排名从2009年的第21名提升至2012年的第14名。2013年上半年,大连供电公司参加省公司营销、基建、财务、人资、党群、安全等专业竞赛、调考活动中,取得了2项团体第一名、2项团体第二名、3项个人第一名、3项个人第二名、4项个人第三名及11项个人优秀选手等荣誉。

多措并举,创新实践能力素质提升“181”工程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员工分类标准,结合公司专家人才队伍建设、职业技能鉴定、执业资格及持证上岗等工作,分层、分类开展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工作。在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工作中,公司强调“一突出、三提高”,即员工素质能力提升以服务公司发展方式转变为中心,强化高端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提升(约占员工队伍总数的10%),强化一般管理、技术及技能员工素质能力提升(约占员工队伍总数的80),强化低当量员工素质能力提升(约占员工队伍总数的10%)。在加强员工技术技能专业能力素质提升工作的同时,多措并举,将“eRp员工心理辅助”、全员考勤、廉政教育、政治素养提升等多方面工作措施切实落实到员工能力提升工作中去,全面提升员工心理素质、工作作风、政治素养等综合能力素质。

立足“全面规范、四轮驱动”,全面深化推进员工能力素质工作

大连供电公司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工作启动之初,公司即出台了“领导带动、全员互动、竞赛推动、考核促动”四项基本工作措施。一是领导带动,将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明确各级行政正职为第一责任人,一级抓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二是全员动员,公司倡导全体员工从我做起,人人“动心、动脑、动手、动腿”,全身心投入到员工能力素质提升工作中去;三是竞赛推动,坚持以赛促培,积极参加上级各项竞赛、调考活动,以优异成绩验证能力素质提升;四是考核促动,出台、细化全员绩效、部门(单位)负责人业绩评价考核细则,量化关键绩效指标。

综合素质培训总结篇4

关键词:消化内科;层级培训;护理;建设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消化内科2016年6月~2018年6月护理人员27名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3~34岁,平均(35.7±5.32)岁;学历:本科9名,大专15名,中专3名;职称:主管护师4名,护师13名,护士10名。纳入标准:身心健康,无心、脑血管疾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妊娠期护士,合并脑器质性疾病,参加调查的依从性不高,以及进修和实习护士。

1.2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实施常规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实施层级专科培训模式,具体的实施办法如下。

1.2.1组建层级培训小组,制定培训计划

由科室的护士长、主管护师及骨干护士成立层级培训小组,负责消化内科层级培训工作的统筹安排、培训计划的制定以及培训效果考核等工作。小组成员根据消化内科的护理工作特点、护理人员的结构层次以及以往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结合护理人员的岗位安排、学历层次以及工作能力的不同,制定详细的层级专科培训计划,明确各层级护士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考核标准与要求等,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开展定向培训[1]。

1.2.2层级专科培训内容

根据科室护士层级岗位管理的相关要求和各层级护士的工作内容,每个层级护士的专科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专科操作技能、病房管理、沟通技巧、病情观察能力、急救能力、护理文件书写等方面。每个层级的护士除了核心能力培训外,接受各自级别相应的岗位培训,只有在切实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后,才能进入下一级培训。

1.2.3层级专科培训的方式

护理理论知识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进行,由科室评选出具有相应资质的护师及以上级别的护士,对下级护士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根据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培训课程。其中每周授课1~2次,并安排各层级护士相应的自学内容。注重培训方式的灵活多变的,采用视频、图片等方式,使培训内容更加利于护士理解和接受。分别由培训护士对培训内容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护理操作技能先由培训护士进行临床示教,下级护士不断练习揣摩,通过培训老师点评和护士之间互评的方式,不断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切实提高专科操作技能。急救能力的培训则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对消化内科常见的急救情形进行模拟演练,锻炼护士的病情观察能力和应急应变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则通过专题讲座和小讲课等方式,针对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点环节,针对性开展培训活动。通过晨间提问、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等方式,不断提高临床护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1.2.4考核

考核方式与临床实际紧密结合,分为日常考核和季度考核。考核的形势包括晨间提问、闭卷考试、情景演练等[2]。理论考核的成绩≥90分为合格,操作技能的考核≥85分为合格。同时护士长每月进行护理质量监控,将护理质量的考核与护士的个人考核进行有机的结合。每次考核的成绩计入个人的分层培训档案,与护士每月的绩效工资、年底奖金以及个人晋升相挂钩。考核不合格者安排补考并予以一定的处罚措施。

1.2.5定期评估和总结

护士长每月对下级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总结,修正培训计划和内容。对培训考核过程中表现优异的护士进行肯定和鼓励,并将发现的薄弱环节作为下个月的重点内容进行培训[3]。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统计培训前(2016年6月~2017年6月)和培训后(2017年6月~2018年6月)消化内科护士的综合考评结果,包括护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急救能力和综合素质等。分值越高表明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越强[4]。②护理人员满意度:采用消化内科护士满意度调查问卷,比较分层专科培训前后护士的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包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x±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层级专科培训前后消化内科护士的考核成绩和满意度情况经层级专科培训后,护士在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急救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

综合素质培训总结篇5

*

二、*年来教育科研情况总结及所取得的主要影响,重大的教育科研成果情况总结

县教研室是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教学研究机构,县教研室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本县各类教育的发展,侧重于研究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指导检查本县义务教育阶段、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业务工作;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教材教法,指导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培训本县教育科研人员,并参与教师培训工作;组织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一)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实验

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县教研室在87年至*年期间,把*县保和镇完小作为实验小学,开始在一年级进行“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语文教改移植实验。保和镇完小办了一个五年制的教改实验班,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突破了小学低年级不能进行阅读和作文教学的传统模式,到19*年保和镇完小教改实验班已发展到7个班(毕业一个班),并取得一定成绩,7个实验班的成绩在同年级的成绩中一直名列前茅,“注提”教学实验几年中都按即定目标顺利开展。1992年开始结合义务教育新教材实施,教研室在保和镇完小组织开展了“愉快教学法”实验,通过此项实验转变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使该校重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新局面。

*年8月至*年8月,*县教研室人员发生了变动,这两年除了处理日常事务,下乡深入学校听课总结教学经验,搜集和掌握内地的教研和教改信息外,积极筹办刊物《教育简报》,《教育简报》设有以下专栏:素质教育大家谈、校长风采、教学案例、科研信息、师生园地。《教育简报》一直到二00二年由于经费紧缺而停办。

*年9月—*年5月,*县教研室人员又增加了三人,工作又走入了正轨。97年联合国幼教基金会小学生学习情况抽样调查项目在*县实施,由县教研室组织实施,主要目的帮助教师掌握科学的学生学习情况的抽样调查方法,有利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此项目在*实施取得首届科技成果三等奖。学校教学常规工作也属于教研室的份内工作,为了让*县各中小学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早日步入科学化、正轨化的管理。97年3月,*县教研室决定选取塔城乡校区作为抓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试点校,全体教研员分几个组到塔城校区一个学期,住进学校,深入到村完小、一师一校教学点听课、上课、评课、组织学校分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从教学五环节抓起,积极配合学校领导班子抓好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那年塔城校区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肯定。97年组织中学语文、英语骨干教师28人参加迪庆州中学语文、英语骨干教师前往昆明市教育学院培训学习半个月,98年配合县教师进修学校抓好小学教师五项基本功训练,并组织人员参加全县各校区五项基本功训练的评估验收工作。98年教研室抽调人员参加*县普及六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工作。99年由文化局、新华书店、教研室的相关人员组成成员成立*县教材审定小组,这年开始教研室每年对*县中小学教材进行审定,审定好方能交新华书店征订。99年至*年,根据迪庆州教研室《关于在全州中小学开展“三个一”活动的通知》,*县教研室拟定了《*县教研工作总体规划》,旨在建立县、乡、村三级教研网络为基础,以开展课题研究为途径,以“拿出一批成果,带出一批骨干”为目标。使我县的教研工作开始步入制度化、正规化轨道,并沿着科学化的方向迈进。为进一步落实《总体规划》,我室还聘请各乡中心校教导主任和各中学教导主任、部份骨干教师共二十九人作为我室的兼职教研员。结合《总体规划》,我室拟定了《关于*县小学开展“三个一”活动第一阶段的实施意见》,开展“三个一”活动是我县小学教师苦练内功、提高职业技能的全员活动,是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年配合教育局做好减负工作:抽调人员参加减负检查小组到各校区进行检查。

*年5月,经教育局领导研究决定,为了加强我县师训教研工作,把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县教育局教研室合并办公,成立县教育教学中心。通过几年合并办公,*县师训教研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开创了师训教研工作的新局面,并理清了师训教研的工作思路、确定了教研工作目标和步骤。2001年,在拟定《关于*县小学开展“三个一”活动第二阶段的实施意见》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在中学积极开展教师“四项基本功”训练。“四项基本功”也是我县中学教师苦练基本功,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全员活动,是全面提高中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以推进素质教育进程的有效途径。组织各校区制定乡级的教研工作总体规划,及乡村教研机构的建立,组织调研组到各校区检查乡级教研总体规划的制定,乡村级教研机构的建立情况以及“三个一”活动的开展情况。

2002年—2003年教研室与进修学校合暑办公后,人员发生了变动,由原来的8人增至14人,教研员队伍得到加强,这两年,除了进一步落实《*县教研总体规划》外,积极开展好第一轮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作,选取了两个专题《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与《心理健康与教师心理素质》进行培训自修学习,积极组织参与继续教育的培训考试工作,结合继续教育教材《走进新课程----与实施者对话》的培训,对我县2003年中小学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做好“战前”准备工作,全县近1000名小学教师参加《走进新课程》的培训学习,为全面实施新课程及教育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至2003年,先后选派中小学各学科骨干教师约70人参加省级新教材培训班培训,新课标解读培训班培训,组织全县中小学各学科骨干教师200多人参加县级新课程课标解读培训,9月各乡校对所有科任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组织四项基本功训练评估验收小组对全县13所中学进行四项基本功评估验收。为了解广大教师使用新教材的情况,了解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提供帮助,及时编制了《新教材使用情况调查表》,分组深入到全县各乡校进行调研。为本县顺利进入课改实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02年*县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迪庆州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现场会到*召开,三县各中小学校长近90人参加会议。2004年至*年,为培养一批懂科学、会管理、勤思考、勇于开拓和创新的校长,培训一批精干、高效的管理人员,促进小学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促使“普九”工作的顺利进行,分别举办了“小学校长培训班”和“小学教导主任培训班”。通过培训,使我县各校的常规管理与教学管理更趋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教学竞赛和经验交流

1992年4月,*县教研室组织首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年至2001年,为了进一步开展好“三个一”活动,教研室下发了《关于举行*县第二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的通知》要求各乡校先在本乡校组织预赛,选出优胜者参加县级教学竞赛。全县九乡一镇及县级两所学校纷纷举行预赛活动----实际上是认真开展了一次全县范围内的小语教研活动。参加预赛者达140人,最后选出15位优胜者参加县级语文教学大赛,有80余名教师参加观摩,有7位教师获得一、二、三等奖。尔后又组织了两天的小学语文教学教研活动,6月份又组织获一、二等奖的教师组成“巡回教学团”赴九乡一镇开展巡回讲学,有力地推动了乡级教研活动。2001年9月又下发了《关于举行*县首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竞赛的通知》,全县九乡一镇以及县级两所学校都组织了预赛活动,选出13位优胜者于10月份参加县级组织的数学教学竞赛。利用两天的时间组织参赛选手与观摩的的教师开展教学研讨。两次教学大赛后各教学研讨会期间分别提出研究课题进行讨论,最后,数学确定了四个课题;语文确定了8个研究课题并组成成员作为以后的主攻目标。11月,把获奖教师组成“数学巡回讲学团”,又赴九乡一镇进行巡回讲学。组织的两次巡回讲学参加听课的达1700多人次,两次巡回讲学都是县教研室组织的全县性的教研活动,得到广大教师的高度赞扬。几年来教研室一直积极探索教研工作新途径,在教研课题选定,教研面向课堂等方面研究新方法,教研室立足基层,着眼于基层教师的实际,举办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各类教研和教学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我县教学水平。2002年我们在小学又开展了“复式教学竞赛”,中学开展“说课”竞赛,由中小学自己根据实际准备预赛,教研室抽调部分教研员奔赴各乡校参加乡级“复式教学竞赛”和中学“说课”竞赛活动。

由于我县属边远贫困山区,交通不便、经费欠缺、教师数量不足,办学条件差,因而复式教学在我县比较实用,加之复式教学一般在一师一校,学生少、年级多,不得不采用复式教学,平时教师任务重,工作繁忙,互相间听课、学习、交流的机会少,根据以上情况,我室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复式教学竞赛,在活动中,我室派专职教研员深入各校区参加复式教学竞赛活动,通过比赛和研讨,教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兄弟学校的水平,激发了他们的信心,推动了我县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说课”是大面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新途径,为了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尽快地使广大教师参与到这一新形式的教研活动中来,我室便组织了全县各中学的“说课”活动,通过说课活动,教师的理论水平得到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得到增强。

三、各种培训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县的教育教学水平,最关键的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研员担负着的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及教学能力的责任。

(一)*年--1997年8月,我室主要把精力放在教学研究上,如:深入乡校听课、评课;学年末的水平测查、出题、制卷;办教育简报、全县各中小学书刊的征订、发行等。在此期间,我室还举办了一些培训班:“小学校长培训班”4个班,133人;“山区复式教学培训班4个班,270人;农村小学1—4年级教学培训班1个班,40人;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培训班1个班,25人。

(二)1997年8月至*年5月,我室在搞好自己工作的情况下,积极协助进修学校办培训班,在88、89、90年连续三年的非师类岗前短期(半年)培训中,教研室教研员承担了《光荣的人民教师》、《语文教学法》、《小学自然教学法》等课程;还承担了《小学教学常规》等讲座。三年总计培训4个班175人。通过培训、见习提高了学员爱岗敬业思想,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获得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

(三)中小学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教育发展要求人民教师具备全能的综合素质,因此,国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提高教师素质。从1998年开展继续教育开展到*年,教育教学中心每年都认真按照州下达的小学、幼儿园教师履职晋级培训考试科目,根据全县报名的情况,结合我县实际,有计划的安排全县小学、幼儿园教师履职晋级培训考试工作,为确保培训质量,减轻广大教师的经济负担,我们“送教下乡“,深入各乡进行分片培训,个别科目乡校报考人数较少的就集中到县城培训。1999年—*年继续教育培训科目、人数情况如下:

*

(四)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工作

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质量都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及我县关于《中小学教师普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培训实施方案》,从2001年—2004年,开办了27期,共培训810人。

(五)公务员普通话等级培训测评工作

实现国家通用的规范话、标准话是促进民族间交流、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适应现代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2003年—*年,开办6期,教师资格认定共培训了3期,公务员普通话辅导员培训班1期,共300多人参加培训,三年中共测评1150人。

(六)校长、教导主任培训工作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年教育教学中心分别举办了“小学校长、教导主任培训班”,两班共培训63人。

(七)积极选取送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

为尽快提高我县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根据省州下达的各种培训通知,教育教学中心积极选送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培训,选送90名中学教师,102名小学教师参加省、州骨干教师培训,逐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骨干教师队伍。

(八)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

综合素质培训总结篇6

关键词:船电业务航行安全业务培训模糊评判

一、引言

世界海事组织StCw78/95公约中取消了船舶电机员的配员要求,中国海事局也随之取消了电机员的考试发证制度[1]。但是,随着轮机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尤其是船舶电站作为船舶电能输送的心脏,对船舶的航行安全影响重大,电机员的作用越加重要。为此,各大海运公司把“实行机电合一,对轮机管理人员进行船电业务培训”作为船舶取消电机员后的主要对策。在现行实现机电合一政策下,加强轮机员的船电业务培训也就极为迫切。“船电业务培训”内容是为实现船电业务培训目标,要求轮机员系统学习船电专业知识、船电技能和船电经验的总和。青岛远洋船员学院作为中远集团乃至中国海运市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在探索“船电业务培训”的实践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更好地检验和改进教学方法,满足海运市场的需要,对整个培训对策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培训对策进行修正能更好地改进培训效果,提高轮机员的船电业务,既而提高船舶电站的运行可靠性和船舶运行的安全系数。

二、样本采集方法

“船电业务培训”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形式,提供一种无压力环境,以保证调查的客观真实性[2,3];问卷每一问题都是固定与灵活相结合的方式,既提供固定的可选答案,又留出待定问题以便船员自由阐述;对可选答案的排列顺序进行随机化处理,旨在避免和消除问卷设计者的任何主观意图。

为保证研究的连续性和普遍性,问卷调查对象包括不同单位、毕业于不同院校、不同年龄段、不同海龄、不同专业。

为了更有效体现问卷的采信度,问卷从船员职务分布、船员文化程度分布、船员年龄分布、各公司问卷数分布展开。其基本情况如图1-4所示。

图1各公司培训船员的职务分布

Fig1postdistributingofmarinerstrained

图2各公司培训船员的学历分布

Fig2recordofformalschoolingdistributingofmarinerstrained

图3各公司培训船员的年龄分布

Fig3agedistributingofmarinerstrained

图4各公司培训船员的公司分布

Fig4companydistributingofmarinerstrained

二、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模型

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培训对策的评价首先要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4,5,6],该指标要满足船员及海运公司的要求,运用系统观点把培训服务系统中影响船员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相结合,形成一个具有层次性和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要根据培训特点和船员的群体特征,符合培训产品无形化和学员需求多元化特点,通过深度访谈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关注的方面,以建立相应的指标。

在一级评价标准下建立二级评价集。

⑴影响教师素质的因素有:①学历②教龄③海龄④与学生的互动性;

⑵影响培训课程的评价指标:①船舶电站②主机遥控③机舱监测报警④电工与电子技术⑤电力托动⑥微机应用;

⑶影响教材的评价指标:①比较符合实际②老化脱离实际③可以用但需改进④最好结合实船自编教材;

⑷理论与实践指标:①有的内容结合的好,有的内容结合的不好;②理论与实践脱节③理论与实践结合一般④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好;

⑹授课方式:①以黑板书写为主,兼顾多媒体教学②以多媒体教学为主,黑板书写为辅③纯黑板书写④纯多媒体教学。

2.二级综合评价模型

船员机电知识培训对策的评价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而且每个因素又包括很多因素,需要采用多层次模糊评价方法。即先按最低层次各个因素进行综合评判,然后再按上一层次各个因素进行综合评判,这样一层一层依次往上推评,一直评到最高层次,最后得出总的评判结果[7,8]。

(1)建立评价因素集

令因素集,其中。:为“船电业务培训”教师的评价:“船电业务培训”课程;:“船电业务培训”现在使用的教材情况;:“船电业务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看法;:“船电业务培训”的时间多少最合适;:船电业务培训的方式;再把细分为。其中为学历,为教龄,为海龄;为与学生的互动性

(2)评价指标等级的划分[7]

评价等级V是对应的评价等级层次划分的集合

,因素对评价等级的隶属度为,单因素的评价向量为。

基于心理学测度原理,在评价等级上

(3)由个因素的评价集构造出的综合评价矩阵

(4)二级综合评价集

海龄()

与学生的互动性()

根据教师素质下二级评判指标的权重()和评价矩阵(),得到教师素质的评价向量

同理可得到,,,,的评价向量,,,,

最终的评语

3.指标权重的确定

目前,实际应用中的模糊综合评价主要难点之一就是如何合理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权重向量的确定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aHp法、Delphi法、专家调查法以及判断矩阵分析法等[8,9,10,11]。本文运用同行评议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征询了航海领域内的专家、各远洋公司的职教处人员以及船长和轮机长的意见并求取平均值的办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

三、结果分析

本次样本采集的数量多,为了更好的进行模糊判断,开发了《模糊数学实用算法》为本次调查问卷的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首先把所有调查问卷的内容和数据分别输入数据库,然后按类分别建立数据文件。根据评判矩阵数据文件、加权向量数据文件和评判集数据文件求出结果向量,再将结果向量中的元素作为评判集对应元素的权,用加权平均的结果为答案[13]。因此,评判集以数字的形式表达。

对教师素质的评价结果:

=(0.270.320.280.040)

对培训课程的评价结果:

=(0.470.280.170.080)

对“船电业务培训”使用的教材情况的评价

=(0.530.310.1600)

对“船电业务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评价

“船电业务培训”的时间;

=(0.260.420.280.020.02)

船电业务培训的方式;

=(0.630.200.150.010.01)

在以上单因素评价的基础上,可以对整个培训进行综合评判,利用二级评判模型

船电业务培训的综合评价为:

根据单个指标进行评价,青岛远洋船员学院机电业务培训的整体效果看,对老师的评价整体较高,对课程的选择非常合理,学员更喜欢能够与实践结合紧密的教材。为此,船员学院组织了多名从事常年教学的专家编写了《船电业务理论与实践》等相关教材。在培训的时间选择上,学员则侧重短平快节奏,以3-4个月为宜。从整体上看培训效果则利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可以评价为非常满意。

综合素质培训总结篇7

1素质教育应用在免疫检验学中的目的

现阶段,把素质教育应用在免疫学检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对仅重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而忽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情况进行改善,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丰富的自然科学素养、良好医德以及宽厚人文素养的综合型人才,以此确保学生可以灵活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通过所学知识,有效的对临床校验中所遇到的难题进行分析与解决[1]。与此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培养,确保学生具备较强的与他人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并且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以及良好的社会价值观。

2素质教育在免疫检验学中的具体应用

2.1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模式对医学上的辩证思维模式进行培养,即让学生可以以哲学的角度出发,辩证的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认识,从而使学生更加充分的对其自身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行发挥。比如,在正常的情况下,免疫自稳功能以及免疫防御功能具备着对外来病原微生物进行抵御以及对自身衰老细胞进行清除的作用,还其还可以导致出现自身免疫病以及超敏反应[2]。同时,异种动物血清,不仅可以当作抗体,还可以当作抗原。教师通过举例说明,则可以使学生更加充分的对事物的对立统一原则以及双重性进行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应用教材进行教学的前提下,把辩证的哲学理论与免疫学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完全满足医学发展的思维模式。

2.2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医生的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则是医德高尚。利用专业课进行医德教育,则能够有效的对以往传统的德育说教具有的弊端进行克服,从而使其自身具备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3]。在免疫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大量的感人事例,比如,英国医生琴纳,20多年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研发出了预防天花的接种牛痘苗,从而成功的挽救了无数的生命,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加充分的意识到从事医学工作的职业风险以及职业荣誉,并正确的对医学检验工作人员所具备的重要职责进行认识。医学检验是面向病人的,其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将会对患者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医学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严谨求实以及细致认真的职业精神。例如,在进行实训教学的过程中,间接凝聚与直接凝聚都会出现凝聚结果,但是在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却具备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讨论,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对专业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还可以有效的对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进行培养[4]。

2.3完善课程考核方案在进行免疫检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考核方案应该选择实训成绩与平时成绩以及期末闭卷考试等结合的形式,考试的总分数为100分,其中实训成绩的分数应占总分数的40%,其主要包含单项考核与实训报告等;平时成绩的分数应占总分数的10%,其主要包含答问、出勤与练习等;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数应占总分数的50%。同时,理论考试的时间应设置为100min,其主要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进行检验,所以应该尽可能的设置一些综合性的问题,从而有效的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具体分析的能力进行培养[5]。除此之外,还应该对临床检验进行模拟,其考核应该通过临床检验技师依照相关的医学检验标准来进行,主要对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等进行检查。

2.4完善实训教学模式免疫学检验具备着非常强的实践性,而实训教学不仅可以有效的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还可以有效的对学生的实事求是、严谨求实以及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进行培养。通过顶岗实习以及院校结合等教学模式,定期的组织学生到相关的医院检验科进行参观学习,以此让学生更加充分的对检验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流程等进行了解。在进行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选择项目导向与任务引领相结合的教学法,利用实训教学,有效的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培养。在进行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探索性试验进行重视,比如,制备动物免疫血清,则要求学生完成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以此制备出免疫佐剂,并对试血效价测定进行设计,最后对血清进行收集等。

综合素质培训总结篇8

一、职工教育综合功能的提出

职工教育是对职工在生产或工作过程中进行的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培养、训练与教育。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职工教育必须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相适应。这是它的内部规律。主要表现在它对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完善和改革起促进和推动作用。职工教育可以运用各种培训手段提高职工的生产、工作技能,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职工教育具有生产功能。二是职工教育必须与职工的全面发展相适应。这是职工教育的外部规律。它要求职工教育根据职工生产工作、生活和身心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来培养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因此,职工教育又具有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的功能。

职工教育的生产力功能是与提高职工劳动技能发展社会生产力相关的。促进职工全面发展的功能则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实现职工自身价值与单位发展需求相统一的,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这两种功能在职工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互为作用,缺一不可。

二、发挥职工教育的综合功能,要求养护职工教育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随着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及养护单位的全面改革,对职工队伍素质的紧迫要求,养护部门对职工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上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在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下公路部门发展的需要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养护职工教育的综合功能上,从思想观念和实际操作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1、部分单位职工教育缺乏系统安排,未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局面。

2、培训方案单一,缺乏超前意识。注重完成计划内培训任务,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随时产生的对职工教育的新需求,缺乏敏锐性。在培训格局上,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格局尚未形成,从而抑制了职工教育与培训的生机和活力。

3、适应性培训覆盖面窄。注重理论知识培训,忽视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随机性考试多,系统性培训少。

4、注重生产急需的培训,忽视反映职工个性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

5、注重培训工作形式上的推进,忽视有效的考核和机制的落实。

6、为适应收费公路的要求,年轻有文化的青年职工被调到收费部门,使养护部门机械操作人员新老交替跟不上,断层现象严重。

以上问题的出现,有其复杂的主观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讲是对职工教育的规律性及本质特性缺乏认识的结果。

三、发挥综合功能,为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服务

职工教育是培养实用人才的主要阵地,是优化职工队伍结构的基本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最有效途径。发挥职工教育的综合功能,就是要体现在工作的总体部署上,体现在各项工作的环节中,体现在整体工作的全过程。

1、总体安排统筹化

总体安排统筹化是职工教育综合功能的基本要求。职工教育要改革单纯以业务技术为内容的计划模式,应制定多种类、多层次、多内容、全方位的培训计划模式。

2、日常培训制度化

日常培训工作要确保按计划推进,就必须以行之有效的制度来规范和保证。因此,就必须建立相应的职工培训工作保障机制。从职工教育专职人员的配备,教育经费的落实,培训计划的实施,奖惩措施的落实,激励机制的建立等诸多方面认真规范。形成一套科学的,具有权威性的,可操作的规范体系。

3、适应性培训系统

适应性培训是指适应生产、工作需要进行的各种短期培训。它是职工教育综合功能的表现形式之一。适应性培训在职工教育中占很大比重。适应性培训要认真贯彻“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培训方针,从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提高的内在要求出发,紧扣为总体工作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的、内容广泛的、卓有成效的培训工作,为单位各项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4、综合功能具体化

综合素质培训总结篇9

[关键词]高职艺术教学职场顶岗创新

[作者简介]刘敏玲(1958-),女,贵州贵阳人,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艺术教学与研究工作。(贵州贵阳550008)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117-02

一、高职院校艺术课程实施“职场顶岗”实训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模式是在普通高等教育的基础上,加上职业元素而形成的,并没能够将应用型、技能型实用人才的培养作为目标,这一定会影响到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当前全球信息化、市场化、网络化的大趋势下,企业、产品、人才、技术以及市场出现了更加激烈的竞争与更为快速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一般技能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与行业要求。目前,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重视顶岗实训,绝大多数院校顶岗实训的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50%。但经研究发现,顶岗实训更多的是被用在应用性强、专业性强的课程上,而并非用在“美术”“心理学”等基础素质培养课程中。实际上,在素质培养课程中都可适当实施“职场顶岗”教学,通过预先制定好的教学活动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对于艺术专业课程来说,教育应以企业实际需求为中心,并按艺术专业与“职场顶岗”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这种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主的教学方式,是实现职业型、技能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路径,在实际教学中,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不但要培养具备良好文化素质、公民素质的“社会人”,更要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职业人”。艺术修养的锻炼、艺术素质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职业教育过程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与职业活动特征类似,艺术活动同样讲究公开、公平、公正,倡导团队合作、相互帮助、遵守纪律,同样还讲究对于知识技能的掌握与熟练应用,两者都主张积极向上、坚持不懈、认真耐心、勇于拼搏的创新精神。在艺术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持续的意识特征强化,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感知,加强其适应能力,帮助其更快地融入社会环境,更好地走入职场。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的艺术课程教学中,实施“职场顶岗”实训,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还能发挥艺术的育人功能。因此,为了能够使高职院校学生在其三年学习过程中接受到系统的职业素质训练,使其快速融入社会职业环境,使高职艺术与其他专业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高职教育应着重将学生的职业生涯与更多的素质教育相结合,积极提高职业教育对人才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二、新型艺术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以艺术专业“职场顶岗”的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创新

1.“职场顶岗”实训是职业教育的主导。“职场顶岗”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相对一般开设的实验、实训课而言,“职场顶岗”实训本质上为一种高等的训练,能够将学生带入工作环境,营造出工作氛围。学生在工作中锻炼自己,并积累职业经验,提高职业技能,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做好铺垫。另外,该实训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各种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包括社会责任感、社会感知等,促进学生心态的成熟,使学生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在素质拓展方面,“职场顶岗”实训进行了多项创新与实践,就以其各类模拟招聘为例。模拟招聘能够使学生感受现代毕业生找工作的真实情景,使学生熟悉企业招聘流程,增强感知,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自身能力。

2.“职场顶岗”实训适合在艺术教学中推行。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艺术主要是通过不停的技能练习来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其技能的练习与职业技能的练习特征相类似,相互贯通。艺术教育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职场顶岗”教学模式的改变、学习领域中教学方案的开发、多方位跨学科发展的课程结构构建等方面。艺术教学深受学生喜爱,而艺术活动是学生展示自我、抒感、怡情娱乐的重要舞台,此外,艺术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重要的沟通交流平台。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艺术教学过程中,应有效组织教学内容,优化编排结构,丰富教学手段,并将艺术教学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职场活动相结合,使“职场顶岗”实训得到最优实施。

(二)艺术多元融合是彰显“职场顶岗”实训特色的需要

1.艺术对显性职业素质的培养。显性职业素质是通过艺术学习与活动,学生在专业技能、职业修养、形态表征等方面进行提升,显性职业素质是从事任何职业的基础。在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中,具备良好的基本技能素质是其沉着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顺利进入工作角色,胜任工作任务的基础。与此同时,针对不同的职业群,还应具备不同的特定显性职业素质,以便能够使学生在该职业领域有较大的发展舞台。例如,对于美术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必须具备基本的素描能力;对于钢琴专业学生来说,需具备手指力量与手指灵活性;对于表演专业学生来说,需具备基本的形体训练与表演技巧。

2.艺术对隐性职业素质的培养。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是以隐性知识为主的综合性知识,在艺术教学过程中实施“职场顶岗”,也只是指出隐性知识在课程教学中的关键性,而非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割裂开,在实际教学中,应将两者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隐性职业素质通常指的是通过一定艺术学习与活动,在职业素质、职业修养方面达到的看不到、不可估量的素质与能力。隐性职业素质的培养,必须依赖教学目标与任务场景的存在,课堂教学应多选择典型的教学任务作为其载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学习场景来传递隐性知识。

显性职业素质是职业发展的基础,而职业修养、道德伦理、团队精神、行为操守、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沟通技巧、意志品质以及公正、公平、竞争等隐性职业素质的培养更能够为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显性素质与隐性素质这两类职业素质不但是高职院校艺术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当代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在艺术教学中,将显性职业素质与隐性职业素质结合在一起,同步推进,能够切实满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充分发挥艺术的素质教育功能,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三、深化在艺术教学中实施“职场顶岗”的方法

为了能够最大效用地在艺术教学中实施“职场顶岗”实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扩宽教育理念,丰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职场顶岗”实训的载体可以是艺术教学的要求、目标、形式、内容等。

(一)从艺术教学的一般要求到注重“职场顶岗”综合能力的培养

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实习,实习分为专业实习、非专业实习。非专业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熟悉基本的工作环境,感受工作氛围,学生从形式上了解公司的基本运作即可,包括各项管理制度、基本业务流程。专业实习要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中,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清楚地认清自身发展之路。

在实习中,实习的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往往与艺术教学的一般要求相似。因此,高校在制定教学要求时,应尽可能地与现代企业保持一致。例如,多数企业要求员工上班统一着装、严格考勤、言行规范、礼仪规范等。在艺术教学上,可以对学生开展类似的训练,如要求学生规范统一穿着,严格执行考核制度、考勤制度,并将此归入艺术成绩评价体系。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学生的行为规范与精神面貌会有所不同,可以说更适合职业化的发展,往往这类学生很受企业欢迎,就和计算机在校生在外帮企业做程序开发,英文在校生兼职做翻译一样。总之,学生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必须参与到与实际工作相对应的“职场顶岗”实训中去。

(二)从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到注重职业特点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尽量与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一致,编排针对性练习,增强学生的素质能力。可通过各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目标、特点,综合分析、归纳出相对应的职业素质,据此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编排教学内容,更好地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特点,挑选与该职业特点相似的,并且有助于职业素质培养的课题、项目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例如,在顶岗实训上增设“商务礼仪”“客户沟通技巧”等科目,聘请著名学者、企业成功人士来校讲座,通过一定的理论阐述与案例分析来培养学生、激励学生。这类培养可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学以致用,得到社会认可的成就感,树立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自信心,沉着面对各类困难与风险。总之,在设置“职场顶岗”实训内容时,不可牵强附会,也不可生搬硬套,应灵活多变地开展“职场顶岗”实训。

(三)从创设职业体验到注重情景能力培养

情景创设法是教师在艺术教学中,通过设置与教学相关的故事情节来搭建情景环境,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艺术感知的新型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的特点是通过一定的场景设计,使学生获得最佳体验,激发学习的主动性,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情景创设法对提高学生的隐性职业素质十分有效。对于艺术教学而言,可从多个方面来设置职业场景,包括职业环境、职业要求、职业特点等,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方法与形式来构造仿真平台。以建筑设计专业为例,在教学内容上,应体现如下特色:第一,坚持理论指导,并注重设计实践,重点放在理论的总结、分析和实践上,而非简单地介绍知识点。第二,围绕设计建筑物的本质、特点,以设计与艺术、技术的最优结合为原则,避免因长时间的设计教育,出现忽略新技术,忽略艺术美感等问题。第三,在不断传承技法的同时,应重点关注技法本身的创新与优化,不应停留在简单的掌握层面上,而应上升到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层面上。此外,可设置高度仿真的“职场顶岗”实训,通过变换不同风格的条件与环境开展实训,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职场顶岗”的认识,推进“职场顶岗”的顺利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制定具体的要求、目标、计划,帮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景下,顺利完成各类任务。通过此类高度仿真实训,还能够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联系。

四、结语

高职院校艺术教学应坚持“教学与社会、教学与市场、教学与企业、教学与职业有机结合”的原则,按照学校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准确定位,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推陈出新,同时要顺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潮流,关注专业和职业发展,将“职场顶岗”实训定位在基于多元“整合能力观”的人本位职业技术教育,最大限度地提高“职场顶岗”的实训效果,为学生未来较好地从事有关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邢贤贤.浅谈想象力培养在艺术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

[2]潘雪义,徐喜波.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探讨[J].经济师,2009(3).

综合素质培训总结篇10

刚才,区县局(产业)工会代表**航天局工会吴海中主席和班组长岗位培训教学点、授课教师、班组长的代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交流发言,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对班组长岗位培训充满了期待和信心,听了很受启发和鼓舞。市国资委党委吕永杰副书记、市工商联陈平田副主席、市质量协会唐晓芬会长分别授牌、送书,这说明**市班组长岗位培训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已就绪。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吕永杰同志对加强班组长岗位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各有关单位结合实际,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2016年,市总工会会同市经信工作党委、市国资委、市工商联,联合召开了**市加强班组建设航天现场推进会,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本市加强班组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今天,我们四家单位又联手启动班组长培训,这是对《实施意见》的具体落实、实质性推进,是对全市班组建设工作的再动员、再推动、再深化。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和推进本市班组长岗位培训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班组长岗位培训的重要意义

为充分了解和掌握本市班组建设现状,切实加强和推进本市不同类型企业的班组建设工作健康发展,去年,市总工会会同市经信工作党委、市国资委、市工商联,委托市质量协会,对本市129个区县(局)产业工会、1000家企业工会和10000个班组进行了班组建设现状调查。从调查结果看,93.4%的企业开展了班组建设工作,88.3%的企业有班组建设的领导机构,87.1%的企业在开展班组建设中有规划、指导意见和规章制度。调查显示,本市班组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广泛覆盖制造业、服务业等各类业态和国有、非公等不同所有制企业;加强班组建设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内在需要,在为企业发展凝心聚力、提升职工素质、夯实基础管理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班组长是班组生产管理的直接指挥者和组织者,是企业最基层的负责人,既是生产者,也是组织领导者。班组长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班组以至企业的发展。这次调查显示,26.8%的企业认为班组长队伍素质还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46.6%的班组长迫切希望培训交流、提高能力,44.5%的班组长认为最困难的问题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这反映了班组长队伍整体素质与企业发展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为班组长履行职责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因此,提升班组长综合素质,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需要。“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全面实施“班组长培训计划”,每年培训不少于1万名班组长。各单位要根据企业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班组长培养、选拔、任用、考核、激励机制,提高班组长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拓宽班组长成长发展的渠道。

二、精心组织,全面规划和统筹班组长岗位培训工作

2016年,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市总工会起草了《**市班组长岗位培训实施方案》,提出由市总工会、市经信工作党委、市国资委、市工商联成立班组长岗位培训领导小组,全面规划和统筹班组长岗位培训工作。各区县局(产业)工会建立联络员制度,全力做好组织发动工作,要将班组长接受教育培训的情况纳入工人先锋号、职工小家的评选内容之中。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的实际,尽最大可能的分期分批安排班组长参加培训。从而形成上下联动、点面结合,分层推进、分步实施的班组长岗位培训工作格局。在培训中要做到“三个结合”、“五个统一”,即坚持培训讲课与班组长间交流学习结合、课堂培训与示范点参观结合、市级培训与区县局、企业培训结合;统一培训大纲、统一培训教材、统一收费标准,统一师资认可、统一考试颁证。参加培训的老师要精心备课、耐心讲解、用心总结、至心服务。

针对班组长的岗位职责和基本特点,市总工会会同市质量协会联合编写了《**市班组长岗位培训教程》。为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在2016年**市团队创先特色班组中,遴选部分班组的先进经验,与市工人文化宫《主人》杂志编辑部共同组织编撰了《活力班组》??2016年**市团队创先特色班组案例集。在培训的同时,我们将建立班组长培训学员数据库,了解本市班组长队伍的变化情况,为推进和加强班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将推行班组长能力和绩效跟踪评估,全面了解和掌握班组长通过培训后,在岗位上作用发挥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情况。市总工会将在深入实施“班组培训计划”的同时,进一步搭建班组长交流平台,探索举办班组长论坛,在《劳动报》开辟“班组建设园地”,开设班组长网页,借助网络、媒体,拓展班组长学习渠道。成立**市班组长沙龙,组织优秀班组长参观考察班组建设示范基地等多种形式,帮助班组长进一步开阔视野,提升能力素质,促进班组长更好地成长,使班组的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发挥优势,扎实有效地推进班组长岗位培训工作

据调查,近70%的企业班组建设归口工会。各级工会要切实承担起工作职责,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积极配合行政,发挥优势,主动作为,推动班组建设取得新进展。当前班组长培训工作是我们加强班组建设的重要抓手。各级工会在抓好班组长培训的同时,要积极探索班组长的选拔、培养、使用和管理的新举措,切实将群众威信高、综合素质强的职工推荐、选配到班组长岗位上来,给有能力、想干事、能干好的职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要关心班组长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关注班组长的成长,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为他们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企业工会要建立班组长学习档案卡,记录班组长参加培训的时间、内容等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