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绿色化学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3:36

高中绿色化学的概念篇1

关键词:绿色化学理念高中化学实验

1.绿色化学理念的概念

所谓“绿色化学理念”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实践中,就环境日趋恶化防治关键是减少乃至杜绝化学污染源而逐步形成的绿色化学重要性的认识,其基本内涵包括:(1)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它是指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2)树立绿色化学价值观。人类对环境价值的认识或者说观念、看法、观点可以称之为环境价值观。(3)树立化学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4)树立生态和谐道德观。生态道德观念是人类传统社会道德观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在现代工业文明引发的人与环境关系日益尖锐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新道德观念,是人类有史以来环境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

2.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的现状

绿色化学旨在研究化学实验的同时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因素,是对当代的化学研究者和化学教师提出的新任务。对于大多化学研究者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新课改的要求下,化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绿色化学的理念,并将其渗透到高中化学教学课程中十分重要。现阶段,许多从事环境保护和微型化学实验的实际工作计划已经做到了与绿色化学相一致的要求,包括化学教材中得内容也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

2.1在化学概念上建立与绿色化学一致的概念

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开始重视绿色化学的概念,并结合了化学教材的许多内容的相关概念进行化学教学,他们大多从环境保护角度包括:环境污染、三废、大气污染物、酸雨、温室效应等概念,从减量、减废的角度介绍了循环操作、交换剂再生、催化剂中毒等概念中渗透绿色化学的理念,将这些能见、易懂的高学化学教材中的概念体现在绿色化学的概念中,已经为中学阶段开展绿色化学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

2.2在物质工业生产制造的介绍中渗透了绿色化学的观点

如工艺流程中都采取了循环操作,这样可以节省资源、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如:在合成氨工业、氨氧化法制取硝酸等工艺流程中。如防止或减少污染物排放的过程中设置了尾气处理装置或回收再利用装置。

3.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有效措施

3.1尽量避免使用有毒害的反应物和催化剂

例如,在教授高中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关于制乙烯这个实验,教师就可以教学生用氧化铝代替浓硫酸来完成这个实验,这样能减少硫酸的污染。教师也可以借鉴化工生产中不断出现新的新工艺方法和新型的催化剂,为高中化学实验绿色化提供技术支撑。化学教师应该注意把工业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既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同时也使化学实验更加绿色化。

3.2改变实验装置,使产生毒害性物质的实验也能变成绿色化的实验

如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反应的实验装置,传统的方法先分别制取二氧化硫和硫化氢,然后混合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必然造成气体的泄漏。为减少气体的泄漏污染,用一个小的空塑料矿泉水瓶,在其中放入小试管,塑料瓶、小试管中分别装入na2So3和FeS,然后迅速在其中分别加入盐酸,最后加入氢氧化钠,吸收过量气体或者中和未反应的盐酸。化学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与课本和传统的知识观念,必须在实验中不断发现问题,总结教训和大胆探索新方法,才能真正将化学实验变成绿色,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提供绿色化学的理念教学实验。

3.3进行微型化实验,减少排放,实现绿色化学

在实验中可以借助小试管、点滴板、多用滴管、井穴板等微型化的的仪器,控制学生滴加药品的用量,减少药品的使用;在保证现象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反应溶液浓度;组合实验,通过实验的试纸化,减少反应物的使用及有害物的排放。

4.4师生规范实验操作也有利于促进绿色化学实验室的建设

化学实验的大多药品都应该进行用量限制,但传统的“少量”、“少许”、“适量”、等笼统的词,很难使学生真正把握药品的用量,还有甚者直接依经验用量,这种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能影响实验效果,还会造成药品浪费,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是保证绿色化学实验的关键。

化学实验绿色化会给学生带来终身的影响,通过绿色化学理念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关心身边的环境,了解健康与环境的联系,清楚社会发展与绿色生B的和谐。只有教师、学生、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树立绿色化学的意识,才能真正做到绿色化学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J].王春霞.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02)

高中绿色化学的概念篇2

关键词:对比分析;绿色化学;应用研究

对比分析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对比分析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有某种联系和区别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员明白一项内容以后很自然地就能联想到另一项内容。通过对比分析可得出结论,易于掌握知识。通过对比分析方法的运用,活跃学员思维,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使其体悟学习的快乐。现就其具体做法逐一阐述。

1概念对比分析

在绿色化学课程中涉及很多新的概念。通过将学员已经掌握的基本概念与新概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概念的相似和不同,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能够帮助学员较为迅速地理解和学习掌握。如传统化学与绿色化学、传统发展观与绿色发展观、传统意义GDp与绿色GDp、原子利用率与产率、绿色化学与传统环境保护、非绿色化学品和绿色化学品等对比分析。比较分析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以原子利用率与产率为例,我们通过数学表达式的形式对两者进行比较。原子利用率=(目标产物的质量/各反应物的质量之和)×100%,产率=(目标产物实际产量/目标产物理论产量)×100%。这种比较简洁明了,便于记忆。又如对有的概念我们还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比较分析,以绿色化学品和非绿色化学品为例,绿色化学品又称环境友好产品,它在使用过程中和使用后不会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如Confirmtm杀虫剂对毛虫有非常好的杀灭作用,而对于各种哺乳动物、水生动物、益虫如蜜蜂、瓢虫、甲虫、蜘蛛等都非常安全。DDt以前曾是应用广泛的杀虫剂。然而,它能在鸟类体内累积,造成蛋壳变薄,使多种鸟类种群显著减少。人们甚至在北极的海豹和南极的企鹅体重也发现了DDt,DDt作为非绿色化学品已被禁止使用。这种通过实例比较分析不仅利于学员准确直观形象地掌握新概念,而且有助于学员树立保护生态意识。

2实施途径对比分析

绿色化学实施途径是多方面的。在绿色化学教学中,对每一种途径都可以分别进行对比分析。例如传统反应原料与可再生资源利用对比分析中己二酸制备,传统反应以不可再生的石化产品苯作为原料反应过程中还用到硝酸;而绿色化学反应用可再生物葡萄糖为原料,不但消除了苯的危害,还避免了由于硝酸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又如传统催化剂与高效无害催化剂分析对比。绿色化学过程应是采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它应具有很高的氧化选择性,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副反应产物,达到尽可能高的原子经济性。其中以异丙苯生产过程为例比较:分别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剂和分子筛固体酸催化剂的合成工艺反应条件对比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我们采用图表对比分析法,分别从产量、废水、废气、废渣、工艺流程、生产效益等多角度比较。得出分子筛催化剂无毒无腐蚀性、可完全再生,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具体反应路线对比分析

在绿色化学教学中有很多具体合成路线,将这些路线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帮助学员迅速学习理解。例如异布洛芬(芬必得主要成分)的合成方法对比:老方法六步,新方法三步。新方法消除了大量的废物,生产能力大得多,在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资金投入下,生产效率高得多。在环境效益与低投入获益方面,绿色合成显示出极大的优势。对比分析应用到绿色化学教学反应路线中,提高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改变反应方式对比分析

在绿色化学教学中,传统反应方式与非传统反应方式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引导学员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激发学员创新意识。例如传统付瑞德尔-克拉夫茨反应用苯与卤代烃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进行。此反应会产生卤化氢气体、废弃的催化剂固体等。为避免传统付瑞德尔-克拉夫茨反应的副反应产物污染,Kraus等改变反应方式,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利用醛和醌的光化学反应合成,消除了污染。光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微波辐射等非常规方式是借助物理学中光、电、辐射等手段应用于化学反应。对比法应用到绿色化学改变反应方式教学中,能够启发学员移植创新意识。

高中绿色化学的概念篇3

关键词:初中生物;光合作用;概念教学

光合作用是2012年初中生物新课标凸显的重要概念之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重要分布在七上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一节,教材主要以阐述概念内涵的形式予以呈现:“绿色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太阳光,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光合作用。”

教材又将光合作用的知识分解为以下几部分: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叶绿体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下面结合2012年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谈谈光合作用的概念教学。

1.动手探究,建构概念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对于学生理解植物光合作用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较为复杂的植物生理学实验,实验的各个步骤蕴含科学原理,教师带领在学生完成实验的同时,应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原理:①暗处理一昼夜:消耗绿叶中原有的淀粉。②选叶遮光:见光处和遮光处形成对照实验。③酒精脱色:使叶绿素溶解在酒中。④隔水加热:酒精是易燃物,不可直接加热。⑤滴加碘液: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教材中该实验有两个结论,这也是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见光部分变蓝,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见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还可以进一步探究:银边天竺葵的银边部分不含叶绿体,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请学生利用银边天竺葵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学生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步骤,教师评价并进行演示实验。

教材中还有“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探究,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完成只有让学生完成实验或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动手探究,亲身体验,从而建构“光合作用”的概念。

2.结合实际,活用概念

农业生产中,农民经常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教师应将有关的实例作为教学素材有机地结合到教学中,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可以让“光合作用”的概念由抽象回到具体,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活用概念。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实例总结如下:

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光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条件,要使植物制造大量的有机物,必须提供充足的光照。

温室大棚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适当增加二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吐鲁番的葡萄甜:吐鲁番白天光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多;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少。

金鱼缸放水草:水草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含氧量,有利于金鱼呼吸。

3.精简练习,剖析概念

光合作用的概念较为抽象又容易混淆,既是七上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练习,对概念进行剖析,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可以设计以下几种题型:

判断题:①植物体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②植物并不是每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选择题:①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滴加碘液的目的是:a.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B.检验是否产生淀粉;C.染色以便于观察细胞结构;D.对叶片进行消毒。(B)

分析题:某生物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步骤如下:①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②将甲、乙两叶片套上玻璃瓶(瓶口密封),瓶中分别装水和氢氧化钠溶液。③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打开玻璃瓶,摘下甲和乙。④将甲、乙两叶片分别放入装有某溶液的烧杯里,直接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⑤把经过脱色的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⑥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1)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有无二氧化碳。(2)步骤中④的溶液是酒精。该步骤中的操作方法有误,请你改正:“直接加热”应为“隔水加热”。(3)实验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4)若该实验省略步骤①,则预期的实验结果是甲乙两叶片都变蓝。

4.归纳总结,巩固概念

学习了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点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类别、结构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光合作用概念。

反应式能简练、直观地表达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师根据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条件,边复习边推导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以迅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光合作用的概念。然后,教师应指出光合作用的实质是两个方面的转变:物质转变(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和能量转变(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并进一步引出光合作用的意义,让学生站在生物圈的高度来认识光合作用的概念。最后,引导学生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对光合作用的知识再次进行梳理、比较和概括,能力得到提升,概念得以巩固。

在“光合作用”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概念,使学生形成一个科学的“光合作用”概念。

参考文献

高中绿色化学的概念篇4

关键词:绿色增长;增长范式;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一、引言

过去几百年来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的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超额利用,引发了世界范围的资源危机,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退化。随着对未来爆发气候危机的意识日益提高,人们更加意识到不能再将资源、环境与经济分开考虑。此外,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脱节,失业、贫富分化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愈演愈烈。作为一项将经济增长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社会公平连接在一起,旨在打破环境退化、资源枯竭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恶性循环,对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变革,将经济增长、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社会发展四者相结合的经济增长范式,绿色增长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概念。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绿色增长及其相关概念的梳理,得出一个具有运用一致性的绿色增长的概念。

二、经济增长范式的发展

“范式”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来的,有“共同观点”的意思。在某种范式的指导下,不断的积累知识形成了常规科学,虽然可能出现“反常”现象,但此时的范式可保障反常的调整。一旦“反常”的频率越来越高并且所有调整的方法归于无效,已有的范式将不足以应对新问题的挑战,此时就需要寻找一个新的范式来替代旧的范式。

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就会产生不同的范式。同样,经济增长的范式也会随着不同的情境而发生改变,绿色增长范式是这种转变的一个结果。

对经济增长范式的研究要追溯到工业革命之前,那时生产力主要是由人力和畜力来拉动。18世纪之后,蒸汽机等工业革命的产物使人们逐步摆脱了对人力和畜力的依赖,而改用煤炭、石油等新能源,全球的人口和经济活动产生了空前的增长。这种经济增长范式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越多;与此同时还产生了极严重的贫富分化和大批的工人失业。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资源、环境的危机,学者们也开始认识到之前成功的模型现在已不适用。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又提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循环经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和基于生态系统理念的生态经济。

三、绿色浪潮的兴起

1、循环经济的提出与发展

20世纪60年代,随着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的崛起,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提出了“循环经济”一词,意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生产投入资源最少、排放的废弃物最少的经济发展模式。“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是循环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的本质特征。然而,当时循环经济的思想还是一种超前性理念,人们并没积极地将此发展下去,世界各国关心的问题仍是污染产生后的末端治理方式。直到70年代末,连续爆发的两次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人们才意识到地球资源的过度消费,循环经济的思想才得到重视和发展。

2、绿色经济的兴起

能源危机还没有得到解决,又出现了森林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改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已势在必行。经济学家皮尔斯于《绿色经济蓝皮书》上首次提出了绿色经济,意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高效、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在绿色经济中,收入和就业的增长驱动于那些能减轻污染,增强资源效率,并防止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公共及私人投资。需要通过有针对性地公共支出、政策改革和法规变革来促进和支持这些投资。

相对于传统经济增长范式而言,绿色经济要求通过增加人力资本和减少自然资本消耗来实现经济发展。

3、低碳经济的发展

在绿色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又出现了其他的问题,即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现象。这对自然环境、生态体系和居民健康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对农、林、牧、渔等经济社会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英国最先意识到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在2003年颁布的《能源白皮书》上,提出了“低碳经济”一词,意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

这些概念都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又有各自的侧重点,但相似的是都在描述一种发展状态,而不是发展路径。

四、“绿色增长”的内涵

随着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研究的继续深入,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和社会不公等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还在逐步加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学者们提出了“绿色增长”的经济增长范式。绿色增长所指的不仅仅是GDp中低碳的部分增长,还要聚焦于气候改变的减缓、环境的可持续和减轻贫困及社会公平的提升。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绿色增长的内涵并没有准确的界定,众多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最广为接受的是oeCD组织2011年提出的概念:“绿色增长指在确保自然资产能够继续为人类提供各种资源和环境服务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为此,必须促进投资和创新,以便为持续增长提供支持。”作为首个将“绿色增长”战略纳入国家政策的国家,韩国将之定义为:“最小化使用资源,减少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通过绿色技术开发,确保增长动力,创造工作岗位,实现经济环境和谐相融的增长方式。”国内学者王金南等认为:“绿色增长是环境与资源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作为内在生产力的一种发展模式。”胡鞍钢提出:“绿色增长的核心就是使得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开始脱钩。”中国环境发展合作委员会对绿色增长的定义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也是推动低碳、惠及社会所有成员的发展而采取的环境可持续的经济过程。”

从上述的一系列概念中可以看出,绿色增长是将资源、环境、社会、与经济四者结合在一起,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其他的三个因素。oeCD的概念中侧重的是人类福祉,而韩国的概念则是环境的改善和绿色岗位的创造;国内学者王金南注重将环境作为一种内在生产力,胡鞍钢更看重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脱钩。相同的是,所有的观点都是以环保技术的创新和对环保事业的投资作为驱动力,保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并促进绿色岗位的发展。

在“里约+20”会议上,乐施会的高级研究员凯特・拉沃斯在会议上提出了“甜甜圈”理论,认为如果说地球有一个资源利用的最大上限,超过这个上限就会导致环境退化,同样有一个资源利用的社会基线,低于这一基线人类就无法生存。所谓的“甜甜圈”就是指这两个界限之间的空间,在这里,每个人都能获得满足生活需要的资源,但人类整体又生活在地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如图1所示。

绿色增长就是使人类的生活空间在“甜甜圈”之内,要做到这一点,环保技术的创新和对环保的投资是一个必要的驱动因素,即通过投资和技术创新,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达到资源效率的提升和污染排放的减少,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通过创造新的绿色岗位,促进就业、减轻贫困并促进社会公平,达到人与社会和谐相处;而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的改善和社会问题的解决,又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如图2所示。

我们将绿色增长定义为:通过在资源有效利用和环保方面的投资和技术创新的提升,达到以最小的投入产生最小的污染和最大的产出,同时促进就业,使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经济增长模式。

五、结论与意义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绿色”的理念就开始兴起,从“循环经济”到“绿色经济”再到“低碳经济”,环境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绿色增长”的概念从经济、资源、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和谐发展的角度,重新定义了经济增长的范式。本文在总结前人对绿色增长所进行研究的前提下,重新诠释了绿色增长内涵,希望有助于实现相关研究在沟通上的有效性。

绿色增长概念的提出及其在世界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地位的确定,为学术界未来经济增长范式的改革提供了研究方向,也为以后的经济增长方式指明了方向。需要指出的是,绿色增长的提出并不是对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否定,而是对这几个概念的总结和升华。

参考文献

[1]王有捐、林卫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绿色增长[J].经济研究参考,2011(1).

[2]张东明:浅析韩国的绿色增长战略[J].当代韩国,2011(2).

[3]王国印:论循环经济的本质与政策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2(1).

[4]Bowenalex,FankhauserSamuel:thegreengrowthnarrative:paradigmshiftorjustspin[J].globalenvironmentalchange-humanandpolicydimensions,2011(21).

[5]oeCD:towardsgreengrowth[R].oeCDmeetingoftheCouncil,2011.

高中绿色化学的概念篇5

关于绿色营销的定义,威尔斯大学肯·毕提教授在其《绿色营销—化危机为商机的经营趋势》一书中指出:“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的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

绿色是自然色。这种在后工业化时代逐渐发展形成的营销理念强调,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必须要有顺应时代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营销虽然以结果为导向,要提高市场业绩,但不应该是具有侵略性,不应该破坏环境,不应该引发强烈的利益冲突。

这是一个博大的概念,意味着企业设计盈利模式时,要将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环境保护利益统一协调;意味着要按照环保和生态原则选择和确定营销组合,崇尚绿色技术、绿色市场;意味着企业不再是简单的盈利组织,要有更多的社会属性;意味着营销其实是以合理的价值观支撑的。

《新营销》认为,绿色营销远远超过了CSR范畴,也超过了公益营销范畴。绿色营销涵盖了后两者,更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绿色的、无害的价值观。

营销作为一个学科,由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奠基之后,发展到今天,虽然内涵不断丰富,加入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也加入了供应链利益共生的内容,但依然是以结果为导向。人们常常面对暴力营销:一些企业虽然取得了营销效果,但却是以不健康甚至是不道德的方式取得的。

《新营销》向来主张中国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生产、供应绿色产品,构建绿色供应链,以绿色营销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拥有符合公序良俗、体现绿色理念的企业文化和品牌价值观;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兼顾客户、股东、员工、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构建绿色供应链,供应绿色产品,在营销组合的选择上坚守环保及生态原则,以此为关键指标,特推出《2012年中国绿色营销top3》,对协调、统一各方利益的绿色营销案例进行第三方评价,目的是介绍优秀企业的绿色营销实践,引导中国更好地开展绿色营销,带动更多的中国企业致力于绿色营销,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感谢著名咨询机构益普索、零点咨询集团提供的智力及数据支持。

高中绿色化学的概念篇6

[关键词]绿色化学化学实验高中教学

一、绿色化学理念的内涵和意义

1.绿色化学理念的内涵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是研究和没计没有或只有尽可能少的环境副作用,并在技术上、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的科学。其基本内涵包括:

(1)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它是指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

(2)树立绿色化学价值观。人类对环境价值的认识或者说观念、看法、观点可以称之为环境价值观。

(3)树立化学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而、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4)树立环境和谐道德观。环境道德观念是人类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新道德观念,是人类有史以来环境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1]。

2.绿色化学理念的价值和意义

绿色化学理念注重控制化学污染源,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提高原料的使用率和副产品的再利用,实现污染的预防。因此,绿色化学更关注人对自然的尊重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绿色化学理念要求我们在化学教育教学中以绿色意识为指导,用化学的技术、原理和方法去消除对人体健康、安全和生态环境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去发展新的、对环境更友好的化学,以防止化学污染;而且要让年轻的一代了解绿色化学、接受绿色化学、为绿色化学做出应有的贡献[2]。

二、探索实施绿色理念教学路径

1.在教学中树立绿色化学意识

1997年国家科委主办了以“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科学的挑战――绿色化学”为主题的第72界香山科学会,宣告了我国绿色化学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正式步入正轨。这也为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指导思想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这个课题要求我们教师在授课时要树立绿色化学的理念:

(1)在化学概念上建立与绿色化学一致的概念。从环境保护角度介绍环境污染、三废、大气污染物、酸雨、温室效应(选学)等概念,在介绍概念的同时还分析有关污染的成斟和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及危害。

(2)从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的编排中已体现的绿色化学理念引到学生。应从绿色化学的角度有重点地给学生介绍有毒物质的性质、使用、保存。

(3)在物质工业生产制造的介绍中渗透绿色化学观点。如在工艺流程中都采取了循环操作,这样可以节省资源、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2.结合“原子经济性”设计绿色化学反应

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原子经济反应,即充分利用反应物中的各个原子,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防止污染。根据这种思想,我们在化学实验中,可根据化学原理设计最合理的反应途径,选最合适的反应物,探讨最佳反应条件,使反应物全部转化成产物,而无副产物或废物生成[3]。例如,要求学生以铜、硫酸、水、空气为原料,设计化学反应制取硫酸铜.并且用绿色化学的观点分析哪种方法最佳。学生主要设计出下列两种方案:

实验如下表进行:

方案CuSo4CuH2So4So2原子利用率

(1)2mol2mol4mol2mol160/(160+64+36)=61.5%

(2)2mol2mol2mol0320/(320+36)=89.9%

分析上表可知,从理论上制取2mol硫酸铜,方案(1)消耗硫酸的量最多,生成的污染物最多,原子利用率低。方案(2)消耗硫酸的量最少,没有污染环境的So2气体产生,原子利用率高达89.9%,是最佳的方案。

3.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贯彻绿色化学观点

绿色化学要求实验应遵循五条绿色原则:一是开发绿色实验。如实验室用H2o分解制代替KClo3解法;二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尾气、废物等对环境的污染,实验中有危害性气体产生时要加强尾气吸收,对实验产物尽可能再利用等;三是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实验试剂的用量,使实验小型化、微型化;四是对于危险或反映条件苛刻、污染严重或仪器、试剂价格昂贵的实验,可采用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或观看实验录像等办法;五是妥善处置实验产生的废物,防止环境污染。

三、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

(1)建立绿色化学实验小组。教学资源较好的学校可组织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微型实验操作,做无害化研究、环保化学试验,进行绿色科技活动,收集有关绿色化学的资料。

(2)开展绿色化学专题活动,培养绿色化学意识。如:举办绿色化学知识讲座,举办各种形式的绿色化学竞赛,创设学校绿色植物园。

(3)设计研究性学习课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如:调查本地区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分类和回收价值;调查废旧电池是如何处理的以及回收废旧电池的意义价值,等等。

通过上述绿色化学教学的渗透,既能培养学生自我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动手能力。每位化学教师都要结合具体的教学任务这个载体,充分利用新教材中的绿色化学素材,联系化学发展的新成就,注重学生的兴趣特点,随时随地都展开绿色化学教育,使学生了解绿色化学原理、树立绿色化学意识,实现绿色化学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青生.如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J].考试周刊,2009(9):212

高中绿色化学的概念篇7

长期以来,学校化学实验侧重较单一的教材知识和验证性实验,缺乏综合性实验,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实验—污染—再实验—再污染”的模式中,这容易使学生形成“环境保护就是治理污染”的错误思维方式。这就需要对化学课程进行改革,改进实验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理念,开展化学实验绿色化就能很好的体现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创新是教育制度改革的灵魂,教育制度创新的重点是课程创新。新课程与以往相比有着重大变化,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形成以及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培养等。化学科学尤其是化学实验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融入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绿色化学概述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清洁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是指设计没有或者只有尽可能小的环境负作用,并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有利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

绿色化学的提出是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的挑战。它是一门从源头上防止污染的化学,其核心内涵是在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产生有毒物质,减少化学污染的生成。

1.绿色化学的特点

绿色化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化学反应。化学工艺及其产物具有四方面特点:①化学反应的原料是无毒无害的;②反应条件如溶剂、催化剂是无毒无害的;③反应产物是对环境是友好的;④化学反应具有原子经济性,废物无污染。

2.绿色化学研究的内容

一般来说,一个化学反应受四方面影响:①反应原料的性质;②反应条件;③反应产物的性质;④反应合成的路线。这四方面也是绿色化学研究的内容。

当前绿色化学研究的重点是:①改进实验,研究变换反应原料,设计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物质,这是绿色化学的关键部分;②改善反应条件,提高产率,减少废物的生产和排放,降低危害;③选择更安全、对环境更友好的合成路线。绿色化学着眼于安全、环保这两个概念,不仅针对人类的健康,还包括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化学实验绿色化研究

1.化学实验绿色化

化学实验绿色化是以绿色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核心和基本原则,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或无污染,使化学实验过程达到绿色化的方法。

化学实验绿色化是新世纪化学实验改革的重点方向和崭新课题,是用预防化学污染的新思想和新技术对常规实验进行改革而形成的化学实验新方法。它的目标是选择对环境无毒无害的反应原料来进行化学实验,合理的设计实验装置,严格要求实验过程,并妥善做好实验后的处理工作,使整个化学实验实现零污染。通过上述来实现绿色化学的要求和目的。转贴于

2.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方法和途径

(1)树立绿色化学思想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在化学课堂教学和实验过程中注重向学生灌输“绿色化学”的理念,具体体现绿色化学的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这不仅能够使绿色化学的概念植入学生的头脑中,还能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预防化学污染的新思想。

(2)开展微型化学实验

在微型化的实验装置中进行的化学实验称为“微型化学实验”。微型化学实验着眼于环境安全和污染预防的需要,其试剂用量是常规实验的十分之一,反应时间节约三分之一。由于反应的原材料大大减少,实验设计时更安全,且污染小、效率高,更贴近绿色化学的要求。

(3)改进对环境危害较大的实验

许多有机化学反应如溴苯的制备;具有放射性元素参与或生成的反应等,应该废除或改进。这些化学实验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污染,应选择无毒害的实验或毒性很小的实验来代替。

(4)利用计算机辅助多媒体仿真实验

高中绿色化学的概念篇8

论文关键词:企业,营销,概念

营销理念是市场营销行为的指导思想,规范着企业市场营销的基本态度和行为准则,也必然对企业营销效益带来显著影响。根据目前市场经济发展情况,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下,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对于现代化企业营销概念的新发展,要有足够的认识,并真正树立符合自身企业发展的营销理念。

1、全球化营销概念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趋势,现代化大生产本身的客观规律必然要求实现全球化分工。在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今天,企业要积极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发展机会,把全球市场置于自己的营销范围内,以全球营销概念来指导公司的营销活动。

2、整合化营销概念

企业的营销活动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如产品质量、价格、花色品种、销售方式等。企业针对这些因素或是适应,或是调整,往往会形成十分具体的营销活动。当然,作为具体的营销活动,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但在形式上都往往很难一致,甚至有时会存在明显差异。如有的企业产品质量不错,但由于品种单调就会影响其销售增长.有的质量和品种都没问题,但在推销方式上不灵活也会影响其总体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将各种具体的营销活动加以组合调适,防止“木桶效应”的发生,是企业市场营销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3、知识化营销概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企业的营销概念也应相应转变,即树立知识营销概念。知识营销概念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一种新营销概念。它高度重视知识、信息和智力,凭知识和智力而不是凭经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4、绿色化营销概念

自本世纪70年代初发表《人类环境宣言》拉开人类环境保护的序幕以来,绿色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把21世纪变成了一个绿色世纪。绿色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要求企业以绿色营销概念为指导,尽力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绿色营销概念强调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把市场需求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开发

绿色产品,尽量减少乃至消除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

5、关系化营销概念

建立并维持与顾客的良好关系。顾客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市场竞争的实质就是争夺顾客,建立并维持与顾客的良好关系是企业营销成功的基本保证。原来企业营销重在交易,而如今这种概念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首先,顾客越来越成熟,他们只选择能够为他们带来超值利益的产品,而不管它来自何方、由谁生产;其次,顾客很容易受到其他品牌促销活动的诱惑,经常在众多品牌中摇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从传统的交易性营销转变成关系性营销,以加强和巩固企业与顾客的长期关系。

6、网络化营销概念

网络营销成为新世纪营销的新焦点,重视网络营销的企业将获得市场的主动权。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与顾客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流,即使是中小企业也可通过电子布告栏、线上讨论广场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对顾客进行即时的信息搜索。顾客则有机会参与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这种双向互动的沟通方式提高了顾客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企业的决策有的放矢,从根本上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也可以通过网络引擎,很容易地检索出全球大部分生产销售某种产品的厂商,实现与厂商的直接接触,通过网络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选择、定货,购买时间大大缩短。

7、动态化营销概念

眼前利益往往是导致人们走向误区的原因。作为企业营销来说,往往也会受到某些眼前利益的诱导而影响其长远利益。许多成功企业的经验都告诉我们,伴随它们成功的秘诀并不深奥,那就是坚定的目标信念和长远的经营眼光。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消费者的需要也是有明显动态性。因此,企业就要不断地研究市场新动向,消费者的新需求,从而不断进行产品和服务的调整适应。同时还应从动态的要求出发,着眼于未来市场占有率,着眼于产品和服务能被消费者接受和赞同的影响力,着眼于企业的信誉和后劲。而不为暂时的“一城一地”的得失和短期无利或亏损所左右,不为眼前利益所计较,从而打好长期发展的基础.获得长远的最大利益。

参考文献

高中绿色化学的概念篇9

高校是对文化知识进行创造、传播以及应用的主要场所,而大学生作为被塑造者以及先进文化的承接者,他们二者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紧密相连的关系。高校教育推进绿色理念是高校教育与绿色理念两者的结合,高校教育推进绿色理念对学生绿色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自然观、生活观等观念的塑造与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理念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它作为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是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高校推进绿色理念教育拓展了其伦理责任,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对生态学相关概念知识的掌握以及生态系统价值理念的认识,对高校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了德育在教育中的价值地位。

二、高校教育推进绿色理念的伦理价值体现

(一)高校教育推进绿色理念使得传统人际伦理范围得到拓展。高校教育推行绿色理念就是把高校伦理道德的研究范围与对象从人与人之间延伸到人与自然之间,简单来说就是从传统社会人际伦理延伸到生态伦理。高校教育推进的绿色理念对高校道德教育的主张与传统高校道德教育相比不是只拘泥于人际伦理教育,它还延伸到了生态伦理教育,主张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一种生态发展理念。(二)高校教育推进绿色理念是现代人未来责任的一种凸显。我国高校传统的教育没有体现出对未来责任的担当,它把人们所应承担的责任局限于当前现实具体的责任上来,而缺乏对人们未来所应担负的责任进行教育。高校教育推行绿色理念可以称为“绿色教育”,这种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把对环境的意识与保护融入到了高校教育的过程中去,使得高校教育不再像过去那样只从当代人的角度出发,而忽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对自然与生命的尊重,这对我国高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高校教育发展的一个全新的领域。(三)高校教育推进绿色理念是对权利与义务意识层次的深化。传统伦理主要指的是人际伦理即人际关系之间道德规范问题,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调节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简单来说,只有作为主体的人才拥有权利,而对于自然客体这种非主体来说,是不在传统人际理论的道德关怀之中的。从马克思的观点来看,人对自然的义务确切来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义务。而高校教育所推进的绿色理念所反映出来的道德义务观就是指将自然这种人类义务范围的中介拓展到与自然相关的利益主体,人类有权利在自然中获取应有的生产资料也有义务对自然进行保护,它是对权利与义务意识层次的深化。(四)高校教育推进绿色理念是对道德教育领域的一种突破。假如人类为维护集体的利益而损害了整个生态系统,这是不道德的,因此,需要建立一种道德评价体系,来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人类需要对自然界的相关道德责任进行负责与承担是高校教育推进的绿色理念的目标要求。高校教育绿色理念对于传统人际理论以及西方非人类主义理论来说对道德教育理论是一种极大的突破。(五)高校教育推进绿色理念对传统的公正视野是一种延伸与拓展。环境公正这个新兴的名词随着生态危机的严重化而开始兴起。环境公正作为社会公正的一种延伸与拓展,要求人们在正确公正观念建立的基础上倡导公正的生态道德规范的构建。高校教育所推进的绿色理念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要求人们必须破除自身所具有的自我中心主义,将人类未来的长远利益与整体利益作为发展的视角。高校教育推进的绿色理念,无论从横向来看还是从纵向来看都具有其较高的伦理价值,它是对传统公正视野的一种延伸与拓展。

三、高校教育推进绿色理念的现状分析

(一)高校教育推进绿色理念存在价值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现阶段来看,高校推进绿色教育理念进而创建绿色大学还未成为我国所有高校共同的行动,其原因在于高校对教育绿色理念在价值认识上存有问题,对其认识不到位。人类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自己是自然的主宰,这种思想只重视对环境的利用与开发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这种传统的思想反映在教育上就会使得人类的教育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范围内,从而忽视人文教育尤其是对人们绿色理念的培养。(二)高校教育推进绿色理念在其理解上存有偏颇。高校教育推进绿色理念主要是将对人的教育作为核心理念,在整个高校教育的过程与活动中应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将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以及原则渗入其中。但从目前对教育绿色理念的理解上来看,存在很多人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着浅表性和片面性。他们有的人将绿色片面理解为绿化,仅仅指的是校园的环境,没有对绿色本身的含义以及引申义做到充分的认识。还有的人将绿色大学与环保大学相等同,认为所谓的绿色教育就是利用所学的环保专业知识来采取行动对环境进行保护,这种思想观点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关键,即高校教育推进绿色理念的落脚点应该落在人的环境素质上。这种对高校教育所推进绿色理念的理解偏颇直接影响了其教育的实际效果。

四、促进高校教育绿色理念的重要举措

(一)对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绿色理念进行整体的提升。要想推进高校教育绿色理念,就需要对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绿色理念进行提升。在绿色理念导向下的高校教育所取得的成果如何,关键要看为社会培养的绿色人才是否合格,而教育工作者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要想推进高校教育绿色理念,应对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绿色理念进行整体的提升。(二)高校应实现多元化绿色理念的教育方法与方式。采取多元化绿色理念的教育方法与方式是促进高校教育绿色理念推进高效化的重要举措。多元化绿色理念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就是开通绿色课程教学(主要包括绿色通识课程、环保专业课程等)对学生进行绿色教育;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氛围对高校广大师生进行绿色熏陶,使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五、结语

一言以蔽之,高校教育推进绿色理念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诉求,它所体现的伦理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校教育推进绿色理念使得传统人际伦理范围得到拓展;高校教育推进绿色理念是现代人未来责任的一种凸显;高校教育推进绿色理念是对权利与义务意识层次的深化;高校教育推进绿色理念是对道德教育领域的一种突破;高校教育推进绿色理念对传统的公正视野是一种延伸与拓展。

作者:孟庆艳单位:苏州科技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世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和谐社会理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高中绿色化学的概念篇10

【关键词】建筑项目;绿色风险管理;防范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周期较长,而且因其而附加的资源消耗也十分巨大,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为巨大且复杂的活动过程,当然,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因此,在进行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项目特点进行综合评价,全面评估各方面可能造成的绿色风险,此举将有助于治理环境污染,构建和谐家园。

一、建筑项目绿色风险管理涵义

顾名思义,绿色风险是可能造成的环境损失,就生态环境而言,一旦人类的正常活动超过其承受限度,将会对其造成难以挽救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某些因素可能为人类带来弊益,而有些因素则可能为人类带来危害,这些影响存在的可能性即为风险,绿色风险与其他风险不同,因为绿色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主要发展理念,即可持续发展,绿色概念泛指“3R”,换句话说就是降低能源消耗、避免环境污染,在建筑工程项目中诸多因素都会“3R”目标造成影响,通常将不确定因素归纳为绿色风险,即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可持续发展造成困难的可能性。

绿色风险管理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可以满足风险管理的实际需求,主要包括四个环节:

(1)绿色风险分类

(2)绿色风险源识别

(3)绿色风险分析

(4)绿色风险控制

二、建筑项目绿色风险特征

1.普遍性

无论任何的自然活动以及人类活动,都会伴随着风险产生,比如火山、海啸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都会带来不同的破坏,而且政策的改变、群众罢工以及战争等社会因素也会形成很多不确定因素。建筑工程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但是在进行项目施工过程中也会发生诸多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诸多可能性不能忽视。

2.必然性

人类的正常生活活动与建筑密不可分,同时,建筑给人们发展带来的诸多影响也不可避免,因此,建筑项目绿色风险是必然的。

3.可变性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绿色风险并不是固定的,会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进而发生变化,比如载体变化、风险受体以及风险源都会对其造成影响,可以说绿色风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进行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社会能源、自然资源以及自然环境均会相互制约,从而相互影响,其中某一因素发生变化,则建筑项目绿色风险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三、建筑项目绿色风险的识别

1.进行绿色风险的识别过程必须找出绿色风险源,并且充分分析造成绿色风险的因素,识别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分析预计风险

(2)分析危险及操作性

(3)分析事故树

2.相关技术人员利用图标形式对绿色风险进行标注,并且依据图标识别绿色风险并进行管理,一般而言,识别绿色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法:

(1)利用相关施工人员的实践经验以及感知能力,对工程项目中存在的绿色风险予以辨别。

(2)对已发生的绿色风险进行探讨总结,并且依据有关资料记录,对绿色风险造成的破坏进行调查,继而总结破坏规律,并进行归纳整理。

四、建筑项目绿色风险的分析

绿色风险源的不同其分析办法也就不尽相同,一般而言分析办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法、决策树法、定量分析法以及敏感性分析法,以下为分析办法的具体实施操作。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指辨别绿色风险,并且评估其可能造成的破坏程度,对破坏程度以及风险大小进行排序。

层次分析法实现对绿色风险可能性的定性分析,并且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相悖的风险因素予以严加监督,细化分析绿色风险因素,实现最佳效果,因建筑材料而导致的风险因子,不仅包括环境风险因子,还包括能源风险因子以及资源风险因子,因此,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择也是造成绿色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需要对其着重分析,从而极大的降低绿色风险存在的可能性。

2.决策树法

使用随机决策树分析方法进行建筑项目绿色分析,通过利用决策树模型(图1)以及数学概念,对施工绿色风险的几率进行计算。

因为e(新建)数值最大,因此新建方案为最佳选择。

决策树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因素:

(1)绿色风险管理方案的制定

(2)绿色风险已成功辨别

(3)绿色风险的概率以及发生因素的影响

(4)可能存在的条件

(5)数据来源的可靠性

3.定量分析法

首先,要对绿色风险的源头进行探索,可以量化的风险要及时量化,不能量化的要分类列表,随后利用统计概率方式集中处理,建筑项目的绿色风险依据集成路线列表汇总风险源,得出风险的概率以及存在趋势。

五、建筑项目绿色风险的防范措施

进行建筑项目绿色风险的防范过程中需要利用相关技术手段,从而将风险概率降到最低,以此来降低风险造成的破坏,具体的防范措施如下:

1.转移绿色风险

所谓的转移绿色风险,即将可能发生的风险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从而达到减少自身损失的目的,因此,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要对污染严重、耗资较大以及耗能极高的施工材料充分重视,防止因不规范施工导致的预算成本增加,从而发生诸多环境破坏。

2.自留绿色风险

所谓的自留绿色分先,即将风险完完全全的由自身承担,并且做好未知因素造成破坏的准备,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某些绿色风险的破坏较小,而且重复率相对较高,此时只要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就能规避掉,这些属于自留绿色风险,例如:相关施工人员处理噪音、烟尘、垃圾等,均属于自留绿色风险的范围。

3.完善管理体制

建筑项目绿色风险的管理体制是当前国际社会均面临的重要问题,比如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均是亟待解决的危机,以下为个人工作经验总结的几点措施:

(1)相关部门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利用政策法规以及奖惩制度对建筑项目的绿色风险管理进行监督促进,严格把关绿色认证环节,提高认证质量,避免不法分子钻空子,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建筑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2)施工单位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并且利用教育活动广泛推广绿色风险概念,提高人们对环境、能源等问题的认识能力,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绿色风险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来,随后通过发展绿色风险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技术探索风险规律,并进行科学评估,从而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

六、总结

目前绿色风险概念并不普及,仍需要有关部门不断推广,从而开阔绿色风险管理渠道,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建筑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彦海.小议建筑项目绿色风险管理与防范[J].价值工程.2010(36):74.

[2]王路飞.工程项目施工绿色风险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4(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