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4:25

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篇1

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教委等六部门关于加强上海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的若干意见,对校服的采购、定价、送检、退赔以及惩处机制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内容全面、程序规范、责任明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现予转发,请各地在加强校服管理工作中参照借鉴。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市教委、市质量技监局、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的若干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为了确保中小学生校服质量安全,保障广大中小学生的切身利益,现就加强本市中小学生校服管理提出如下若干意见:

一、规范校服采购管理

(一)各中小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与家长委员会共同商定本校学生是否穿着校服;确定穿着校服的,应当制定校服穿着制度。学校应当选择质量保障体系健全、产品质量优良、社会信誉好的企业采购校服。(责任部门:市教委)

(二)学校应当与校服生产企业签订本市统一的校服采购合同,及时将校服采购情况与家长委员会沟通,并在学校公示栏或者网站公示校服采购情况,自觉接受家长的监督。同时,应当将校服采购合同向区县教育部门备案。本市校服采购合同格式文本由市教委会同市工商局制定。(责任部门:市教委、市工商局)

(三)接受学校选择的校服生产企业应当凭校服采购合同,主动向各区县质量技监部门申报。质量技监部门应当加强对校服生产企业的质量监督。(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

(四)区县教育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采购校服的监督管理,规范校服采购程序。(责任部门:市教委)

二、完善校服价格管理

(五)市教委会同市物价局、市财政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并公布由学校代办校服的价格区间。具体价格由学校在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意见后与校服生产企业合同约定,并按照学生自愿和非营利原则据实收取,不得加收其他任何费用。(责任部门:市教委、市物价局、市财政局)

三、建立校服双重送检制度

(六)质量技监部门应当加强对校服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

(七)校服生产企业应当在每批次校服出厂前,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将一定数量校服送法定检验机构进行检验。送达各中小学校的校服,其质量标识应当完整齐全,并有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本批次产品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各中小学校在接收校服时,应当认真进行检查验收,查看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和质量标识。(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市教委)

(八)各中小学校应当主动将校服抽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才可发放给学生使用。教育部门应当督促学校建立和落实校服送检制度。(责任部门:市教委、市质量技监局)

四、建立校服生产企业“黑名单”制度

(九)质量技监部门对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校服生产企业,将其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布,同时抄送教育部门、工商部门。本市中小学校不得向列入“黑名单”的生产企业采购校服。(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市教委、市工商局)

(十)质量技监部门应当及时公布校服质量监督抽样结果,并及时通报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应当及时将相关信息通知各中小学校。(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市教委)

五、建立问题校服退赔和惩处机制

(十一)一旦发现采购的校服有质量问题,中小学校应当立即与校服生产企业进行交涉,依照校服采购合同约定,要求校服生产企业办理退赔等事宜,并向上级教育部门汇报。同时,向质量技监部门举报,质量技监部门应当依法查处。(责任部门:市教委、市质量技监局)

(十二)校服生产企业如使用劣质原料生产校服,或者销售质量不合格校服的,由质量技监部门或工商部门依法查处,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责任部门:市质量技监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

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篇2

关键词:服从意识;排忧解难;相互促进;讲求实干

我想就目前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来看,副校长必须要做好下面几件事:一是掌握新的教育理念,二是提高管理水平。学校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小学副校长既是校长的助手,又是分管工作范围的指挥员,承上启下,地位十分重要。结合几年的工作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要演好这个角色甚是不易,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有服从意识,听从校长指挥

校长和副校长都是学校的领导,但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一样。在行政关系上,校长与副校长是上下级关系,副校长接受校长领导,在重大问题的处理上,校长有最后的决定权,而副校长却没有。因此,副校长必须具有服从意识,懂得按组织原则办事,尤其要做到三点:

1、对经过集体研究、校长拍板定案、自己又无不同意见的事情,要坚决执行,并保证按校长意图把事情办好,不能随意处理,或不当一回事。

2、对校长决定的问题,副校长有不同意见可按正常渠道反映,但在校长没有改变决定之前,一般情况下仍要执行。如果副校长认为自己的意见对,在执行中可以继续反映,不可消极怠工,乱发议论或故意与校长唱反调。

3、作为小学副校长,在校长领导下工作,一定要明白自己处在配角的位置,行使职能时,绝不能“抢镜头、争彩头”或擅自作主。否则,不但影响工作,还会影响团结。

二、要相互促进,督促校长工作

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负责人,难免在认识上有局限,工作中有偏差,副校长要善于用自己的特长,弥补校长不足。配合校长把工作做好,一是对学校管理要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副校长不能只管自己分管的事,也要对学校整体工作给予关注。要全面考虑学校管理中的有关问题,给校长出主意,提建议,帮助处理涉及全局的大事。对自己的建议,如果校长采纳,不要自以为是、洋洋得意;不采纳,也不要灰心丧气,更不要耿耿于怀,对校长产生成见。二是对校长的不足要善意地提出批评。对校长的缺点错误,要敢于坚持原则,提出批评意见。但批评一定要讲究方式,注意分寸。尽量做到“忠言”顺耳,“良药”可口,使校长能够接受,切忌说过头话,做过头事。

三、要相互帮助,为校长排忧解难

小学校长、副校长共同担负学校的领导责任,荣辱与共、兴衰同责。但副校长既是校长的助手,又有自己的职责和权限范围。因此,校长要帮助校长多掌握情况,遇到困难时为校长排忧解难。首先要主动出击。对分管的工作和校长交办的任务,上不推,下不卸,积极主动去工作,多谋善断,勇于负责。其次,要善于协调。注意协调好分管处室与其他处室、分管教职工与其他教职工、分管工作与其他工作以及自己与其它副职的关系。要相互支持而不彼此拆台,互相忍让而不积怨成仇,互相关心而不落井下石,互相学习而不嫉贤妒能,共同把心思用在学校工作上。在分管处室内部,由于职责不同,教职工之间思想、爱好、性格、学识等差异,碰到摩擦在所难免。作为分管校长要善于根据处室的特点和教职工的情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使分管的教职工团结一致,成为一个能战斗的集体。第三,要主动解围。在工作中,校长也会碰到一些不好处理的问题,这时副校长要想校长之所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接触矛盾,承担责任,为校长解围,让校长更好地开展工作。

四、要讲求实干,做好本职工作

小学副校长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对上按照上级和校长意图,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对下带领分管教职工把本职工作搞好。因此,副校长要独当一面,实实在在地干事。要做到这一点,一要认真学习,提高素质。要注意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教育理论,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政治上合格,特别要注意学习小学管理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二要统筹全局,当好领导。作为分管校长,必须带好自己的部下,要有基本的工作思路,使分管工作条理分明,干起来有章可循。三要亲自干。小学管理人员少,许多事情需要自己直接去办理。在办理过程中,要积极、细致、扎实,把事情办得干净利落,让领导满意,下属佩服。四要关心同志,体谅难处。要体谅教师们的具体困难,在他们有失误或偏差时,要设身处地为教职工着想,能自己承担的责任,一定要自己承担起来,不要动辄发火,更不要轻易责怪下属,这样同志们才愿意在你的领导下工作。

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篇3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计提折旧;科研经费

中图分类号:F830.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6-0090-02

为适应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财政部对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进行了全面修订,拟定了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的基本理念是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同时兼顾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信息需求。与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比较,征求意见稿对固定资产核算的变化,是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合理确定教育成本、实现固定资产的补偿和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的结合,要求高等学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以下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对《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固定资产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见解和建议。

一、《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

(一)征求意见稿体现了固定资产管理改革的要求

高等学校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实现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征求意见稿将会计核算基础从现行的“收付实现制”调整为“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增设了作为“固定资产”备抵类项目的“累计折旧”、因设备修缮及安装而暂时不能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在建工程”、因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毁损等处置核算的“固定资产清理”、反映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待处理财产损溢”等科目。并考虑到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特殊性,增加了“文物文化资产”一级核算科目。同时,在原有“固定资产”科目核算中增加了“出租出借或作为担保的固定资产,应设置辅助簿进行登记”的内容,并要求固定资产出租收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评估价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等在“其他收入”科目中进行核算。征求意见稿同时完善了会计报表体系,增加了《现金流量表》,补充了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报表项目,规范了报表附注的披露内容,使得会计报表中固定资产内容更完整、更真实。上述内容和规定从会计核算的价值方面体现了固定资产配置、使用、补偿、清查、处置等管理环节,是对固定资产的全面、全过程和全方位的价值管理。有利于固定资产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与资产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结合,有利于固定资产的绩效评价。体现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二)计提折旧是固定资产真实性和教育成本合理性的反映

首先,计提折旧是为了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现行高校会计制度把“固定资产”的对应科目“固定基金”归在净资产类,由于不计提折旧,资产负债表中的净资产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学校的净资产。其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是为了合理确定教育成本。固定资产折旧是教育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培养学生的固定资产消耗程度。最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也为固定资产的预算提供必要的编制依据,是实现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有效手段。因此,征求意见稿取消“固定基金”科目的同时,在相对应的支出科目下增加了“资产折耗”二级核算科目,用以反映固定资产损耗的补偿情况。

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应该说,《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在设计上已经有所突破和创新,内容也更加全面,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但有些问题仍需要深化和进一步完善,以下是对相关方面问题的分析。

(一)固定资产的补偿机制有待完善

征求意见稿对固定资产的补偿依据,是以计提折旧的形式,通过“教育费用”、“科研费用”、“管理费用”等费用核算科目下设的“资产折耗”二级科目核算来归集体现。高等学校当年“资产折耗”科目的借方发生数应作为下一年度新增固定资产预算编制的参考依据。但从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资产折耗”科目的借方发生数并不能作为下一会计年度新购置设备预算编制的参考依据。对于科研经费所占比重较大的高校尤其如此。由于科研经费具有项目期限较短、年限不一、个人使用和用途专一等特点,使得科研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不一致,由此形成的“资产折耗”不能真实地反映科研用固定资产的补偿结果。进而导致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相对脱节,影响高等学校的新增固定资产年度预算的科学性。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要求来看,固定资产的补偿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的起始时间有待统一

征求意见稿规定“高等学校一般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而言,征求意见稿规定“高等学校应当自无形资产取得当月起按月计提无形资产摊销”。上述规定有悖会计的一致性原则。

(三)固定资产分类及折旧年限标准有待统一

目前,教育部将现行的固定资产分为十六类,而财政部则将其分为十二类,双方的分类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给固定资产的明细分类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高校的资产管理部门每年直接向教育部上报两次年度资产决算报表,一次是按财政部的要求上报,另一次按国管局的要求上报;同时,通过财务部门按教育部的要求间接上报年度资产决算报表。由于固定资产分类标准的差异和上报要求的不同,资产数据的利用率大大下降,报表的上报难度加大,并导致三份报表存在不一致和不可比的情况。而高校现行的固定资产既没有统一分类标准,也没有明确的折旧年限标准,与征求意见稿的改革不配套。

(四)家具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价值标准有待明确

征求意见稿规定“固定资产是指高等学校拥有的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不含一年)、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有形资产”。征求意见稿同时作了补充说明“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从上述规定和补充说明中可以看出,作为固定资产确认的条件为,价值标准和年限标准同时满足,但在价值标准不满足的条件下,满足年限标准的大批同类物资按固定资产管理。在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的会计六分类中,文物和陈列品不提折旧;图书可作为满足年限标准的大批同类物资的固定资产管理;但一般设备中的家具怎么管理?征求意见稿没有明确规定。如果按上述两个条件同时满足,将有大量的家具资产因价值标准不满足而游离于固定资产管理之外,这既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真实反映,也不利于高校财务信息的可比;如果按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则缺乏规范的价值标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有六大变化,其变化的核心只有一个:确保高等学校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可比。因此,制定家具的价值标准是实现上述目的的有效途径。

三、对《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采用代管转存的方式,实现科研经费购置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对于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采用固定资产规定的折旧年限标准。在第一次计提折旧的同时,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与科研项目存续期不一致所产生的后续应计提折旧总额一次性计提到“其他应收款”科目下设的“应收科研计提折旧与累计摊销”二级科目借方,“代管经费”科目的贷方,达到科研项目指标转存的目的。科研项目结题后,按正常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每月计提折旧的同时,同金额冲减“其他应收款”和“代管经费”,直到计提折旧与转存科研项目指标同时完成。考虑到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实施后,以前年度的固定资产已在购置时全额补偿完毕,建议只对新增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补偿。

(二)统一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起始时间

考虑到高等学校经费使用的特点,尤其是存在科研风险的可能性,采用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建议对于新增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均采取当月计提折旧的方式。

(三)统一固定资产分类与折旧年限标准

正确确定高校固定资产分类与折旧年限标准是实现固定资产补偿机制、合理确定教育成本、实施固定资产绩效评价的前提条件。因此,建议财政部、教育部、国管局根据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或修订统一的固定资产分类及折旧年限标准,完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相关配套制度。

(四)规范家具作为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

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使得家具的材料、质量和价值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传统的纯实木家具分化为实木、钢木和板式家具等。对高校而言,由于家具的使用者多为学生,使得高校在购置环节大量选择板式材料家具。目前,高校大量的板式学习用桌价值集中在150元~300元之间,使用期限不超过两年;另有数量较多的学习用椅子价值低于100元;有些椅子、凳子的价值在50元以下。致使大量的低值、容易损坏的家具管不好也管不了。从高校的执行情况来看,多数高校根据本校的情况规定了家具的价值标准,只是相关高校的价值标准不同而已。如果说设备的价值标准由500元提高到2000元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合理性要求,那么,家具价值标准的确认也应该是合理的。因此,建议由教育部参照设备的价值标准,统一规定家具的价值标准,以实现资产数据的可比和家具资产管理的简化。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教育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Z],1998.

[2]财政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Z],2009.

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篇4

在新形势下,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如何应对内外压力与挑战,如何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定位、有序运转,如何创特色、提质量、继续在全国保持优势?2011年12月30日,陕西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这既是对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一次深刻改革,其思想解放的程度和采取措施的力度也走在了全国前列。以此为标志,陕西民办高等教育进入了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新阶段。

作为全国民办高校聚集地,陕西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如何?陕西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的?该《意见》有何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何确保《意见》落到实处?落实情况如何?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郭立宏对这些问题一一作了回答。

《教育与职业》:首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现状。

郭立宏:好的。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初创时期,以1984年西安培华女子大学的成立为标志,后又历经快速成长期、规范管理期和健康发展期。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民办普通高等学校30所,其中普通本科高校20所(包括独立学院12所),高职高专院校10所;万人以上规模高校9所;在校学生24万余人。陕西民办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数、本科院校数、万人以上学校数、校园占地及校舍面积、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和馆藏图书数量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教育与职业》:近年来随着高考生源数量持续下降,民办高校遭遇生存危机。作为全国民办高校聚集地,陕西的情况如何?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和困难?

郭立宏:我省民办高等教育正处在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的战略转型期。从外部环境看,主要面临3个方面的压力:一是生源逐年减少。二是竞争日趋激烈。在当前公办高校规模扩大、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压力冲击之下,民办院校不仅要与同类型的民办院校进行竞争,还要与公办高校抢夺生源;同时,许多民办学校成长模式不成熟,依然对公办学校存在发展历程的路径依赖,没有走出特色发展、错位发展之路。三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民办高校自身情况和对民办高校的管理看,主要有4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经费不足,筹资渠道不畅。我省民办高校主要是靠学费支撑运转,走的是以学养学的路子,学校很难通过其他渠道筹集办学资金。二是教师身份难以确认,无法留住人才。民办高校教师没有事业单位编制,无法享受公办教师待遇,只能参照企业职工的标准办理养老和医疗等保险,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只有公办教师的50%左右。三是内部管理和办学行为需进一步规范。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多是家族式管理,存在法人财产权未真正落实、财务管理不规范、招生行为不规范、教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未依法落实等问题。四是对民办高校的监管亟待加强,一方面帮助解决难题、支持发展的工作机制还不顺畅,另一方面加强监督、规范发展的机制也不完善。

《教育与职业》:地方政府是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创新者和推动者。当前,民办教育发展走到关键时刻,政府采取了哪些举措来改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环境?

郭立宏:2011年12月30日,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在第1条用了4个“重要”充分肯定民办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全面回答了我省民办高等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应对内外压力与挑战,如何遵循教育规律科学定位、有序运转,如何创特色、提质量、继续在全国保持优势的问题,是对我省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一次深刻改革,思想解放的程度和采取措施的力度走在了全国前列。

《教育与职业》:《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有何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郭立宏:一是扶持政策最多。其中有14条都是有关支持民办高校的政策。有的条款中还提出更详细的支持政策。

二是支持力度最大。省财政从2012年起每年设立3亿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这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尤其对于陕西这样一个西部欠发达省份更是不易。据了解,目前全国大多省份还未设立专项资金,已设立的资金量都没有超过陕西。

三是发展模式最全。《意见》按已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提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办学模式,其中非营利性又包括捐资办学、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和要求取得合理回报办学。此外还特别提出了“探索混合制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一条。混合制又可分为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形式,允许“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办学。

四是合理回报最高。《意见》规定“合理回报额可占到办学结余的40%”,并且没有对占学费收入总额的限制。

五是职责分工最清晰。《意见》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通知》基础上,将与民办高等教育工作有关的11个政府部门的职责专列一章进行明确,又强调加大统筹、规划、协调,更具操作性。

六是规范力度最强。《意见》中有12条都强调了规范办学行为,特别对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法人财产权、高等教育助学机构的管理、教育质量监控、严格会计制度、审计监督制度等都较以往更加严格。

《意见》遵循了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遵循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遵循了市场的规律,遵循了发展民办教育必须接受政府指导的规律。民办高校自诞生以来,无一不是在各级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发展起来的。陕西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历届政府的大力推动。随着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形式、办学模式的不断变化,民办高校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更多部门的支持。《意见》颁布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影响,不仅获得教育部及各省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同时确定了保持和巩固陕西民办高校在全国的领先地位的目标。

《教育与职业》:好的政策需要好的落实。在政府服务和学校办学中,如何确保《意见》落到实处,进而推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

郭立宏:我认为,必须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立足于特色发展,锐意改革创新,才能开创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第一,抓住机遇,做好三方面的政策建设。一是要完善民办教育分类管理体系,健全协调机制,通过规划、投入、评估、引导等多种手段支持和管理民办教育。目前,省教育厅已代省政府拟定《陕西民办高校分类登记管理实施办法》,省政府办公厅正在征求省级有关部门意见,不日即将出台。二是要改善自身监督、服务方法和能力。要充分发挥监督和服务功能,促进民办学校规范招生办学行为,公平有序竞争,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陕西省教育厅已经成立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三是省级各部门和市县级政府要在职责范围内,出台扶持措施,助推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健康发展,进而促进全省民办教育快速发展。省政府已出台各部门任务分工,教育、财政、民政、工商等相关部门依据自身职责出台配套措施。财政厅和教育厅已联合下发了《陕西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民办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第二,锐意改革,破解民办高等教育体制机制瓶颈。《意见》中涉及多项重大改革事项,可以说改革和创新就是其最大的亮点。民办高校需要完成一系列改革:一是要明确学校营利性或非营利性的性质,通过非营利性办学引入公共财政支持,探索混合制办学模式;通过营利性办学扩大办学效益,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我省各民办高校已多次召开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座谈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分类管理的选择有了初步的意向。二是要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学校资产和财务管理,依法落实学校法人财产权,切实办属于社会、人民和历史的学校。三是要加大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发挥民办高校体制和机制的灵活性,充分发挥董事会(理事会)的科学决策作用,确保决策机构、校(院)长行使法定职责,促进学校各项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西安欧亚学院承担了国家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我省组织了现场会,及时推广其经验。

第三,培育特色,走内涵特色发展之路。政府支持发展的基本导向应该是支持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规范发展,支持发展的根本措施应该是落实鼓励、扶持和优惠政策,要通过政策引导民办学校内涵、特色建设。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资金和优惠政策的作用,将更大的支持给予办学水平高、教学质量好、特色鲜明的民办学校,从而促进民办学校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我省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陕西省民办高等学校能力提升工程”,具体实施民办高校“教学质量提升计划”“科研培育服务计划”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引导和支持民办高校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大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力度;开展科研与学术交流,培育和孵化科研成果;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努力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通过这些措施,全面提高我省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层次和水平,创建几所全国一流的高水平民办大学,切实巩固和提升我省民办高等教育在全国的优势地位。

《教育与职业》:《意见》颁布一年多来,落实情况如何?

郭立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还是碰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目前最大的难题是分类管理。我们要制定出台分类管理办法,探索营利性学校的企业法人登记办法和非营利性学校民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法人的登记办法。民政部门从未进行事业单位的登记,找不到相应的法律依据和规范,而编制部门也从未涉足过“民办”这个范畴,所以“民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法人”的分类和登记管理办法,成了落实《意见》的瓶颈问题。如果国家层面能够出台相关政策,我们就能更快地制定《意见》的各个配套文件。

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篇5

[关键词]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现实;期望

自20世纪末以来,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已成为教育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是学校实施民主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具有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降低决策风险、优化学校组织的文化氛围、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改善教师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学校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彼得·德鲁克(Drucker,p.)认为:“正确的管理需要从大量正反不同的意见中产生,有效的管理往往是以对立意见的冲突、不同观点的争论和不同的判断为基础的,而不是从异口同声中产生的。”[1]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指出:“民主的原则要求每一个教师能够通过某种有规则和有机的方式,直接或通过民主选举出来的代表,参与形成他所在学校的管理目的、方法和内容的过程中去。”[2]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教育管理部门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且不少学校也在尝试进行“民主管理”“自下而上管理”等模式,但由于现实中学校管理权主要集中在校长或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手中,他们对于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价值和意义缺乏深刻认识,因而在我国中小学的管理实践中,广大教师很少有机会参与学校管理或决策过程,即便让教师参与,也存在形式化、走过场等问题。虽然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法定的一项政治制度,是教师行使民利的基本途径,但大多数教师认为教代会“形存实亡”,[3]充其量也只是健全学校机构、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或“空架子”,不仅其义务不明确、不具体,且责任仅限于对领导负责,教师参与仅仅是象征性的。[4]

就目前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研究状况而言,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意义、价值、内容、范围及评价等方面,对教师实际参与学校管理的状况、程度以及教师期望参与的状况、程度等缺乏深入地探讨。为此,本研究在对国内外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访谈法,以北京市某区九所中小学的全体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际和期望两种状态下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调研和分析。本研究内容包括:第一,教师实际参与学校管理的状况、教师期望参与学校管理的状况;第二,教师实际参与与期望参与的差异及存在问题;第三,不同类型学校教师实际参与与期望参与的差异;第四,不同人口背景(性别、年龄、学历等)的教师实际与期望参与的差异;最后,对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提出了相关的意见与建议。

本研究在初步接触研究对象的基础上,首先开发了相关的问卷和访谈提纲,在对问卷进行小范围试测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之后,于2009年2-4月选取了北京市某区的三所完全高中、三所完全初中、三所小学,共计九所中小学的全体教师,共390名。发放问卷390份,收回352份,回收率为90.3%。其中:有效问卷322份,占91.5%;无效问卷30份,占8.5%。全部数据采用了SpSS13.0进行了处理,并进行了t—test检验。问卷处理结束后,本研究又进行了相关的访谈。

一、教师在行政事务方面的实际参与、期望参与

我们从表1比较可以看出:在学校行政事务方面,实际状况“不参与”的居多,而在期望参与方面,以“教师参与共同讨论”居多。对于一般的行政事务,如学校招生录取、课程表和日常安排表编排、学校班级的编排等事项,无论是实际还是期望,大多数教师都认为“不参与”。

对于关系到学校整体发展的重大问题,如学校目标和发展计划的制订、校园规划等事项,实际状况“不参与”(分别为42,9%、27,3%),“参与提供意见”(分别为45.3%、30.4%);而教师则期望“参与共同讨论”(分别为50.0%、44.4%)以及“参与团体表决”(分别为32.9%、26.7%)。可见,教师在关系到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希望能有更多的参与。

对于教学方面的有关问题,如学校校本课程的设置,教师的实际状况是“不参与”和“参与提供意见”分别为25.8%和36.0%,而期望“参与讨论”和“参与团体表决”为52.2%和24.8%。

对于与教师个人权益有关的问题,如:教师任教科目和班级的安排、教师兼任行政工作以及班主任的安排等,实际状况是“不参与”(分别为57,1%、64.0%、51.6%;而期望“参与共同讨论”居多,其余依次是“参与提供意见”和“参与团体表决”。

二、教师在教学事务方面的实际参与、期望参与

我们通过表2可以看出,对于教学和学生有关的问题,如科研与学术交流活动、校内考试、学校召开教学会讨论各科教材教法的改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奖惩辅导办法、学生课间活动或团体活动等事项,教师的实际状况是“参与提供意见”“参与共同讨论”“被授权自行管理”三种情况大致呈均衡状态。而就上述事务,教师的期望是,首先“参与共同讨论”,次之“参与团体表决”或“被授权自行管理”。

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实际参与程度虽然比其他领域较高,但就教师的本意而言,此方面的参与还远远不够。对于涉及教师个人权益和评价方面,如职称评定、进修聘任、优秀教师的评选与推荐以及教育教学质量评定等,实际状况以“教师不参与”为主,其次是“教师参与提供意见”和“教师参与共同讨论”。但是,教师期望“参与共同讨论”与“参与团体表决”。

三、教师在后勤事务方面的实际参与、期望参与

由表3可以看出,对于涉及教师个人权益以及与教学相关的事项,教师实际参与的层次虽然比其他事项要高、且多样化,但仍未达到教师的期望或需求。而在其他事项上,教师也期望“参与共同讨论”或“参与团体表决”。教师在后勤事务方面,凡涉及教师个人权益和教学相关问题,如教师分房、奖金和医疗等福利,实际状况是“不参与”占31.7%,“参与共同讨论”占31.1%,“参与团体表决”占27.0%。教学设备添置和书刊购置,实际状况是“不参与”占15.5%,“参与提供意见”占40.1%,“参与共同讨论”占38.2%。对于后勤事务中的其他事项,实际状况以“教师不参与”比例最高,约占80%左右,而教师期望则以“参与共同讨论”或“参与团体表决”为主。从上述统计来看,涉及与教师教学专业有关的事项,教师实际参与程度最高,其次是涉及教师个人权益的有关事项,尽管如此,上述教师实际参与的程度都远未满足教师的期望。

四、不同人口变量的教师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的差异

根据数据处理及访谈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总体而言,教师实际参与学校管理的程度明显低于教师的期望,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教师实际参与学校管理的状况,主要以“不参与”和“参与提供意见”居多,而教师期望则以“参与共同讨论”和“参与团体表决”为主。在学校的教学、行政和后勤三个维度上,教师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平均得分最高的是教学事务,在涉及与教师教学和教师个人权益有关的行政和后勤事务维度,教师的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程度要高于其他事务。

第二,经数据处理发现,不同性别教师在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方面存在差异。无论是实际参与还是期望参与,男教师均高于女教师,而男女教师的实际参与没有显著性差异,均偏向于“参与提供意见”;男女教师在期望参与方面也没有显著性差异,均偏向于“参与共同讨论”。

第三,从研究结果上看,不同年龄段教师的期望参与没有显著性差异。从各个年龄段和总体的平均数来看,均以“参与共同讨论”为主。而教师实际参与因年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年龄在21-30岁的教师和41-50岁、51岁以上的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就教学事项的实际参与而言,年龄在21-30岁的教师参与程度明显高于41-50岁、51岁以上的教师。

第四,本研究将教师的学历分为:中师、大专、本科、研究生及以上。不同学历的教师在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际参与偏向于“参与提供意见”,期望参与以“参与共同讨论”为主。

第五,本研究将学校类型分为小学、完全初中和完全高中。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在实际参与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参与方式均偏向于“参与提供意见”。而对于期望参与而言,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则存在明显差异。如:在行政事务方面,高中教师的期望参与程度要明显高于初中和小学教师,参与方式偏向于“参与共同讨论”;在教学事务方面,高中教师的期望参与程度也明显高于初中和小学教师,参与方式偏向于“参与团体表决”;但在后勤事务方面,高中教师的期望程度明显低于初中和小学教师,参与方式以“参与共同讨论”为主。

第六,本研究将学校的历史,分为:10年以下、11-30年、31-50年和51年以上四类。不同校史的教师在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就实际参与来说,校史为51年以上的教师无论是在教学、行政、后勤事务各方面实际参与程度明显高于校史10年以下、11-30年、31-50年学校的教师。就期望参与而言,在教学、行政、后勤事务各方面校史为31-50年的教师,期望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其余由高到低,依次是校史11-30年、51年以上、10年以下学校的教师。五、分析及建议

(一)教师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存在差异的原因

研究显示: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参与程度总体偏低、类型单一,教师的实际参与多数表现为象征性、形式上的参与,而教师对教学、行政和后勤事务的期望参与程度较高。在教学、行政和后勤三个维度上,教师在教学事项的参与程度最高;而在行政和后勤方面,凡涉及与教师专业和个人权益有关的事项,教师的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程度均高于其他事项。美国学者穆尔(mule,z.)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5]究其原因,一是就教师自身来看,教师更多地希望通过参与教学,让自己获得专业成长、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伴随新课程改革政府及社会公众对学校质量日益重视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已不再满足于最基本的物质需要,而更多关注自我能力的提升。二是从学校管理者来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管理者只有赋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就学校行政、后勤事务而言,大多数教师的实际参与程度偏低,根据本研究的访谈,其原因可概括为:第一,学校管理者的民主管理理念滞后,素质有待提高。有关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如美国学者夏福尔(Shaffer)发现校长越认同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师参与管理的程度就越高;英国学者安布罗斯(ambrose)和海勒(Heller)的研究也表明校长的权威人格、体恤程度是影响教师参与的重要因素;法国学者威斯(weiss)指出教师若按其希望参与管理,其工作满足度会相对提高。[6]第二,教师参与管理的水平有限、技能较低。伴随我国教育管理民主化的进程,尽管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教师参与管理的知识、途径、技能等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有研究表明,三分之一多的教师认为自己缺乏参与管理的知识和技能。[7]第三,时间上的限制。由于学校事务繁多、教师工作量又大,因此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看来,对于与教学、教师个人权益关系不密切的管理事务,最好不让教师参与,而是由管理者作出决策后再征求教师的意见。

(二)影响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因素分析

第一,年龄因素。赫塞(Hersy,H.)和布兰查德(Blanchard,K.)的情景领导理论认为,管理的有效性是通过选择恰当的管理方式来实现的,而选择的依据是下属的成熟度。成熟度是指个体能够并愿意完成某项具体任务的程度,包括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8]21-30岁的教师正处于角色转变和适应期,其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都较低,他们需要学习和参加与教学有关的活动,更关注教学事务,而对于行政和后勤事务则关注的较少。41岁以上的教师,处于事业的稳定期,其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都较高,因而他们不像21-30岁的教师那样在教学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而是既关注教学事务,也关注行政和后勤方面的事务。

第二,学校类型因素。高中教师在教学事务上的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程度均高于小学和初中教师,原因主要是高中教师承受着巨大的高考压力,学生成绩好坏、升学率的高低是衡量教师教学业绩的重要指标。同理,初中教师在教学事务上的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程度也高于小学教师。

第三,校史因素。校史越悠久的学校,教师在学校事务上的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程度都相对较高,因为这些学校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其学校组织文化已基本形成,并已成为全校教师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

(三)对学校管理的若干建议

要有效进行学校管理、优化学校的组织氛围、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就必须改善学校的管理方式,提升教师的参与能力和水平。

第一,树立真正尊重教师的管理理念。尊重教师,其实质就是要重视和培养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能力,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参与管理,可以激发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提升自我价值和工作效率,同时教师参与也将增加学校管理的透明度、可信度,增强教师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使教师的个人发展与学校整体发展密切联系起来,进而提升教师的工作使命感和成就感。

第二,要提升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程度和水平,还需要为教师搭建平台、寻找途径。美国学校管理比较成功的学校,大部分都设有由教师领导的委员会,让教师共同参与协商,决定学校政策。由教师领导的委员会通常有:资深领导团体,成员大部分为资深教师;课程委员会,提供校长及校务会议有关课程方面的建议;行政管理委员会,提供校长及校务会议有关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方面的建议;学习领域委员会,提供教师在各学习领域所需的专业协助,此委员会也必须向课程与管理委员会提供建议。只有让教师多渠道地进行参与,提出意见和建议,教师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参与能力和水平。

第三,让教师以多种方式参与学校管理,学校管理者还需考虑三个因素,即:“教师可利用的时间和他们可能接触的各种资源、信息”“教师的切身利益和他们应优先考虑的事项”“教师对在学校管理工作的心理认可区及应承担的基本义务”。美国学者道森(Dawson,J.)指出,管理者必须同时考虑到这三个因素,以使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有所提升。但在现实的学校管理中,三因素常常被忽视。本研究的访谈也表明,使用教师的非教学时间会带来不少缺陷。所以,学校管理者在考虑教师参与时,应给教师预留机动时间。对于教师切身利益或对他们而言需要优先考虑的事项,学校管理者也应关注该事务与教师的相关程度,否则教师将会有“被利用”之感。对于行政事务,学校管理者应考虑到教师的心理认可区及教师应承担的基本义务,既使教师有所参与、畅所欲言,又不损害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有效性。

第四,发挥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和教师委员会的作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曾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学校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应有学校行政领导人、党、团、队、工会负责人以及教职工代表参加,由校长主持,形成制度,定期商讨研究学校的各项工作,成为学校的管理机构。旧学校重大的人事、财务、利益分配、发展规划制定等,最终都要经校务委员会作出决定。而教代会和教师委员会的作用是:定时了解教职工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明确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与学校领导沟通信息;定期向学校领导咨询学校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定期评价学校各方面的工作;代表教职工有针对性地研究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向学校领导提出建议等。同时,建议设立网络意见箱制度。网络意见箱是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一条便捷途径,不受时间限制、不记名,可以避免面对面交谈中可能出现的尴尬或不愉快。

[参考文献]

[1]ianmaCpHeRSon,RoSSBRooKeR.positioningStake—hddeminCurriculumLeadership:howcanteachereducatorsworkwithteacherstodiscoverandcreatetheirplace?[J],asia—pacificJournalofteachereducation,2000,28(1):128—149

[2]陈如平,杜威论民主的教育管理叫,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58—62

[3]余秀琴,民主与法制视野内的中小学教代会制度[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3,

[4]张志峰,从教师视角看校长负责制:对G市6所公立学校的问卷调查与分析研究[J],中小学管理,2006(5):3—8

[5]ReaCD,mUnnp,mCaVoYLiBaiLYL,aRnotto,aDLeRm.DeveleingthemanagementofSchodsinBfitam[J]edncatmnaladmnistrationQuarterly,1997,33(2):43-50

[6]秦梦群,教育行政理论与应用[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356

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篇6

[关键词]网络舆情中介性社会事项变动规律

网络舆情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近期的一些高校突发事件很多,是由网络上的讨论聚集成焦点而引发的,它不仅形成迅速,而且对校园的管理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时下网络已成为一种主要的交流工具,由于其具有便捷、及时、隐匿等特性,尤为受到高等院校学生的欢迎,成为了他们交流思想信息和讨论热点问题的首选。他们可以在网络上几乎不受约束地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言论。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研究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密切关注各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动向,妥善引导舆情的发展,对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情的产生是高校中介性社会事项对学生产生刺激的结果

高校中介性社会事项,主要指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和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学计划、工作措施以及作为学校管理者的各级主体和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行为等。高校中介性社会事项是学校管理者和学生之间利益关系联系的中介,在中介性社会事项和学生之间的刺激和反映之中贯穿着利益联系。中介性社会事项关系到学生的利益,学生当然要做出必要的反应。但是,中介性事项的刺激又是复杂多变的,有时会体现出“显刺激”和“潜刺激”,“大刺激”和“隐刺激”等多种功能。“显刺激”是指中介性社会事项对舆情的产生发生了显而易见的作用,并为学生公众所意识到。比如,某一学校医院的服务态度很差。而如果中介性事项对舆情的产生所具有的刺激是隐含的,并不为学生大众所意识,这种作用就是“潜刺激”功能;“大刺激”也就是对舆情的产生起长时间的刺激作用,而“小刺激”则是对舆情的产生作用时间不常。据研究,某一舆情往往是中介性事项多种刺激综合作用的结果,刺激的效果往往还与刺激物本身的透明度有关。刺激物本身就是中介性社会事项,它对舆情主体的刺激效果与它是否直接透明有关。比如,学校制定的某一项政策如果透明度高,大家认识起来就比较容易。此外,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是,高校中介性社会事项对学生的刺激作用,并不能单纯在学生和学校“一对一”的互动平面中考虑,而应放在舆情空间中加以分析。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利益矛盾的存在,高校学生在中介性事项的刺激下,一定数量的学生在网络上聚集起来,进行意见和言论的表达,进而汇集成网络舆情。可见网络舆情基本上是按这样一种机制产生的:学校的某些政策或管理的后果(中介性社会事项)造成利益矛盾对学生产生刺激个体特殊的心理反应网络上的言论表达群体的社会情绪和态度网络舆情产生。所以说,网络舆情的产生是高校中介性社会事项对学生产生刺激的结果。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变动规律

高校网络舆情的变动规律应该是非常复杂的。这主要因为形成网络舆情的主因,即舆情主客体和中介性社会事项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而且每个要素自身的情况也是复杂多样的,还有网络舆情发生的空间变化不定,难以把握。因此,我们这里对高校网络舆情规律的探讨只能是基于一些经验的一般理论总结,对高校网络舆情规律的研究还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深入。一般而言,网络舆情变动规律存在于舆情的发生、变化和结束等几个不同过程中。在不同的过程中,舆情的状态和变动规律是不同的。

1.高校网络舆情发生过程的规律

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中介性事项对学生产生刺激的结果,可见,舆情的发生,包含着一种刺激和反应的规律。然而,进一步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刺激和反应的强度、规模和范围都会受到舆情主客体之间利益关系的制约,也就是学校管理者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制约。例如,如果学校的管理者和学生之间存在着比较融洽的关系,学生对学校充满信赖,整个校园关系比较和谐。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出现影响学生利益较大的刺激性事件,学生的反应也会比其他情况下出现的反应相对弱一些。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舆情的发生并不是简单的像古典行为主义者华生所说的“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为刺激和反应”,即“S-R”刺激和反应公式那样简单;也非新行为主义学家斯金纳形容的,在环境和行为的因果关系中,反应、刺激和强化是顺序发生的基本相倚,而是更加混杂交错。不过,仅仅从高校网络舆情发生的基本过程角度来看,其发生过程的基本内容仍然是高校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和管理行为对学生产生刺激所形成的意见和态度在网络上的汇集。

舆情的原始形态就是意见,通过意见在讨论过程中的涨落,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产生有序的结构,舆情就形成了。在传统媒体环境下,舆情的形成一般遵循以下的流程:公共事务引发信息刺激(信息与公共固定成见之间的对比强烈、信息流动渠道足够畅通)――信息刺激经由公共论坛扩张(公议机关、大众传媒)――舆论萌发――意见整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分离聚合、消解蜕变)――认识和心理趋于同一(确立中心――认同沟通――调整反馈)――舆论消解,舆论主体转向新的信息刺激……

高校的网络舆情主要形成在以BBS为主要载体的网络论坛上,与之相比较,网络舆情的形成流程有相同和相异的地方:相同点在于网络舆情实质上就是传统媒体舆情的描摹;但它在舆情的传播中介、反馈机制、主体特征等方面与传统媒体舆情又有很大不同。传统媒体的舆论生存环境是一种“线性社会”,网络舆论的生存环境则是一种“网状社会”或称“网络社会”。网络社会的舆情环境不同于线性社会,在网络社会,意见的舆论表达不止存在一个中心,而且意见的表达不是通过“垂直的”单向线型结构,而是通过“发散的”网状结构。网络舆情的形成规律如下:在网络论坛中有不同的讨论区,比如强国论坛分为“一般讨论区”和“深入讨论区”(“深水区”)。舆情主体进入讨论区发帖,即“发表意见”,而后其他主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利益关系随之回帖、跟帖,进而产生讨论,在这个讨论过程中形成规模较大的舆情空间,最终汇集成舆情。

2.高校网络舆情变化过程的规律

高校网络舆情一旦形成,就将一直处在发展和变化之中。首先,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学生的意见和态度会因刺激舆情产生的学校中介性事项的调整而发生变化。特别是针对于一些因管理的疏忽而导致的一些行为,学生的态度会因学校对于这些事情的处理过程而不断发生变化。其次,高校网络舆情还会因学生自身情况的变化和与其相关的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有些时候大部分学生的参与可能并不一定与这个事情有直接关系,而是处于一种观望和起哄的状态,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学生可能就不会再关注这个问题而转向其他问题。还有的学生可能随着自己其他相关利益的变化而放弃继续关注这个舆情主题。由此可见,舆情的变化规律也同样是复杂多样的。

在舆情的发展阶段,网络论坛中舆情主体经常表现出一种“接力赛”式的传播,“楼上”、“楼下”、“斑竹”、“斑户”各个帖子之间相互碰撞,使得对某一信息或某一事件的评价像滚雪球似地发展下去,呈现出网络舆情中的“雪崩现象”。但是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舆情的发展阶段,网络论坛上的舆情主体并非都十分活跃。一般来说,网络论坛的网民可以分为沉默者和活跃者两类。比如“水木清华”每天都有上万人在线,但在论坛上发言的也经常就是那几十个人。像人民网“强国论坛”的“深水区”由于只允许帖1000字以上的文章,所以经常发言的更少。所以我们对网络舆情发展阶段规律的把握还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以便在网络舆情的发展阶段找出关键性的人物。

3.高校网络舆情结束过程的规律

网络舆情,就像它的发生一样,也会有它的结束。舆论学家在研究舆论形态的“结束”时,曾提出“舆论以转换形式走向消失”的重要观点。其核心含义是,舆论不是绝对地或彻底地“消失了”,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转换”。网络舆情在结束的过程中一般会表现出以下一些规律:

(1)网络舆情会随着导致它产生的某一中介性事项的结束而结束。因为舆情是由中介性事项的刺激而引起的,当由于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刺激得到有关方面的妥善处理后,这时舆情也就会基本结束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公众的视角从中介性事项转向了中介性事项的主管部门,所以此时学生的舆情对象也发生了转移――从针对某类中介性事项的舆情转移到针对主管部门管理行为的舆情。这也可以理解为前一个舆情的结束导致后一个舆情的开始。比如,某高校学生一开始在网络论坛上讨论学校的食堂问题,随着讨论的逐步深入,可能会转移到学校的其他管理问题上,进而把舆情转向学校的管理,从而关于食堂问题的舆情结束,而关于学校管理的舆情产生。这也可以理解为新的刺激物的出现导致前一个舆情的结束。

(2)舆情的方向和程度发生了变化,直至舆情的结束。这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事态的新发展,学生情绪的缓解甚至转变。出现不利于学校稳定的舆情后,如果学校的处置行为得当,学生的舆情就可能发生方向的变化,由反对变为接受或认同。二是新议题的出现导致舆情的结束,如果在上一个舆情讨论期间出现了一个大家都很感兴趣的新议题,那么就很有可能促成旧议题的衰变,舆情也就由此结束。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网络论坛上的群体传播缺乏交流的连贯性而导致议题热度的降低,进而舆情自然走向结束。因为在网上发帖一般都有这样一个规则就是早到早帖,而不管帖子的讨论指向,这使得讨论秩序容易被打断。

(3)舆情结束时,在人的记忆中会产生累积效应,前一时期舆情会影响到以后的事件。一般说来,高校网络舆情作为学生意见态度的其中一种,也是有知(认知)、情(情绪)、意(行为倾向)构成的,这些精神方面的内容一旦在一个人身上发生过时,就会被记忆下来和添加到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中去,并不会完全和绝对地消失掉。这些记忆印象中的“残留”也会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不同程度的转移,会对由新的中介性事项引起的舆情产生重要影响,并可能成为其构成部分。比如,学生因某一事件对学校的态度和意见而形成的舆情会因学校具体措施的妥善处理而消失掉,但是对学校在管理方面的一些态度意见会在他们的思想中留下影响,以后学校再发生什么样的事件,也会使他立即联想到前一时期的事情,并可能渗透到这一时期的意见和态度之中。

综上看来,舆情在结束阶段也包含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内容,而且也是非常复杂的,以上只是对其进行了一些初步性的探讨,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8.

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篇7

【中图分类号】G478R181.8R195

【文章编号】1000-9817(2011)09-1101-02

【关键词】传染病;健康教育;公共卫生;组织和管理;学生保健服务

为了解嘉定区学校卫生管理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预防学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保障学生健康,2010年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区中小学校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以嘉定区全部中小学校为检查对象,其中公办、民办中小学校57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18所。按照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2010年学校卫生工作开展情况调查表》开展调查和评价。

2 结果

2.1学校卫生综合管理 17所公办民办中小学、9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配备卫生工作人员比例未达到1:600。公办民办中小学在建立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种防病会议以及培训班达标率明显高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传染病防控管理 公办民办中小学校在建立学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对发生传染病的学生班级、宿舍等场所及时进行消毒2项内容上均有1所学校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外,其余5项具体内容的管理达标率均达到100%。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在设置传染病防控管理部门并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建立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的管理达标率均明显低于公办民办中小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情况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在突发公共事件5项管理内容上均有1所学校未达标。公办民办中小学校中,有4所学校未建立校长第一责任人制度,其余4项内容均只有1所学校未达标。公办民办中小学校在5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达标率均略高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3。

2.4 常见病管理公办民办中小学校在开展学生常见病监测、制定学生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措施以及开展预防肥胖有关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3项内容达标率分别为96.49%,85.96%和82.46%;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分别为44.44%,44.44%和33.33%,公办民办中小学校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5健康教育公办民办中小学校在开设健康教育课、开展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有专人负责控烟工作、定期开展控烟宣传教育活动4项管理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 讨论

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篇8

论文关键词:民办高校;分类管理;非营利性;营利性

分类管理是我国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政策议题,但是否应该进行清晰地分类管理却争议不断,政府、公众和民办学校自身多方都处于纠结中。支持者认为是大势所趋,持异议者认为尚未到时候。为了从根本上破解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有些省市已经开始探索实施分类管理,如上海市、浙江省、深圳市、陕西省等,并为试点的进一步开展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在概括影响民办高校发展的根本性制度障碍的基础上,以陕西省政府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分析陕西民办高校分类的创新之处,以期为湖南省及其他省份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制度创新提供借鉴。

一、影响民办高校发展的根本性制度障碍

长期以来,由于许多政策方面的原因,我国民办高校“处于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企业与非企业、公益与非公益界限不明的困境”。民办高校面临诸如法人属性、产权归属、合理回报等制度性的障碍,阻碍着民办教育发展。

1.法人属性

我国《民法通则》将法人分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再把非企业法人又分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而民办高校被定性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既不属于事业单位,也不属于企业单位。被民办高校举办者戏称为“非驴非马”的法人属性。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但实际上法人属性问题造成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政策待遇的不平等。尤其是民办高校师生待遇的不平等,是导致民办高校教学质量和学校发展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法律制度应该是维护公平公正。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同样以人类的智识文明进步为根本目的,“为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仅仅是资金来源不同,运作方式不同而已,从本质上看,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是利用社会企业或个人资源与国家的资源相结合来实现公办学校的功能。”所以,从法律制度上纠正民办高校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这一不伦不类的定性,是合理设置并推行分类管理制度的基础性条件。

2.产权制度

在民办教育发展中,产权不清一直是民办学校举办者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5条规定:“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也就是说,举办者对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不享有所有权,民办高校属于公益事业,举办者不能回收、抵押、租赁和转让校产,其实就意味着基本上失去了财产所有权。此外,在民办高校终止时,关于出资人的财产问题,相关法律条文规定的极为笼统。“如《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清偿上述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实际上并未明确举办者在学校终止时可以取回自己的出资。”2004年4月1日执行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则完全回避了对举办者投入部分产权及民办学校终止时清偿债务后剩余财产的分配问题。显然,法律制度的模糊使得出资人投入资产的最终归属不明确。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社会资金对教育投资信心不足,民办高校经费紧张;一些办学者为规避风险,追求短期利益;大部分民办高校只有采取增收学费、降低成本等方式以求累积式的滚动发展。民办高校的法人财产制度无疑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发展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突破这一制度性瓶颈是构建合理分类管理制度的前提。产权明晰既是民办高校存在的前提,也是民办高校有效运作、健康发展的保障。

3.合理回报

民办高校该不该取得“合理回报”,因涉及民办教育的公益性能否得到保证的问题而为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教育法》已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如果民办学校要取得合理回报,那么民办学校是公益性事业就受到质疑。而实际上我国民办高校基本上属于投资办学而非捐资办学,其举办者多数是想取得合理回报的,如果没有经济回报,社会资金很难流入民办教育领域,要用经济的手段刺激教育投资,另外要在形式上回避民办学校营利性。所以《民办教育促进法》允许出资者在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但是并没有规定合理回报的比例是多少。法律制度模糊两可,缺乏可操作性,致使《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已有9年,合理回报总是处在被“搁置”状态。这导致部分民办高校举办者钻法律的空子,不让资金进入学校账户,“抱有‘投资’目的的举办者往往利用对于民办高校的掌控,在“桌子”下面分配办学盈余,这不仅不利于对民办高校的管理,也抑制了社会资金投入民办教育的积极性”。所以明确合理回报率是构建合理分类管理制度的关键。

法人制度、产权制度和合理回报是争议最多,也是影响最大、最为关键的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也是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二、陕西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制度的创新突破

陕西作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前沿阵地,以其独特开创精神成为全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先驱和领航者。在2011年底,陕西省政府“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分别就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分类管理体制、健全管理和运行机制、强化教学管理等九大问题逐一提出建设性意见,基本涵盖了目前民办高校发展中涉及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其创新突破之处主要体现在六大方面。

1.法人性质

我国民办高校的法人属性是分类管理最根本的难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陕西省将民办高校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类。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为三种,即捐资举办、出资不求合理回报、出资要求合理回报。“其中捐资举办、出资举办不求合理回报的学校登记为民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法人;出资举办要求合理回报的学校登记为民办非企业法人。”营利性学校登记注册为企业法人。陕西这一分类法为民办高校提供了多种发展模式,有利于投资者进入民办教育时根据自己的定位和实际情况做出选择。这是陕西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最大基点,也是其创新之处。

2.合理回报政策

合理回报政策是一个让民办学校出资者十分困惑的问题。《民办教育促进法》指出民办学校可以取得合理回报。但多少才算是合理?法律却没有明确规定,致使“合理回报”至今很难落到实处。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意见》中明确指出“非营利性学校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在扣除办学成本、计提发展基金和国家规定的有关费用后……合理回报额可占到办学结余的40%。”这一比例在全国目前所有政策中最高,合理回报率的确定解决了长期以来关于合理回报的比例问题,也解决了困扰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关键问题。这是陕西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制度的一大亮点。这一政策的推行有利于增强举办者办学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心。

3.投资融资政策

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民办学校的建设、运行和发展。由于公益资产不得用于抵押贷款,学校就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为了破解这一瓶颈,《意见》规定:“探索建立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基金会,引入公益融资机制,允许信用担保贷款和长期低息贷款,允许非教学资产作抵押、学费收费权作质押申请贷款。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捐赠,并税前扣除。”这一系列可操作性的投资融资政策的制定大大优化了民办教育的投融资环境,从投资环境上保证了民办学校可持续发展。

4.鼓励扶持政策

由于产权制度的原因,民办高校只有采取滚动式发展的模式。随着招生人数减少,部分民办高校就会陷入难以维持的境地。为促进民办高校的发展,《意见》规定:设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享受与公办高校同等的税费和建设用地优惠政策。陕西省财政每年划拨3亿元作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专项资金,其扶持力度之大可谓前所未有。陕西鼓励扶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民办高校财政窘迫的难题,从资金上保障了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

5.教师权益保障

师资是影响学校质量和发展的关键,由于身份、待遇、保障制度难和公办学校相比,民办高校很难引进和留住人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陕西制定一系列保障民办高校师生平等待遇的政策,如建立民办和公办高校教师合理流动机制、改善教师工资待遇、建立健全民办高校教师人事服务制度、完善教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等。教师权益保障制度的制定显著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待遇,对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在人力资源方面提供了保障。

6.扩大办学自主权

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赋予了民办高校相应的办学自主权,如自主招生、自主设置专业、学费定价权、学历学位授予权等等,但由于政府改革滞后等原因,在落实方面却不尽如人意。为了扩大民办高校的自主权,《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民办本科高校扩大招生自主权,高职院校实行注册入学,年度新增招生计划向民办高校倾斜”,“支持有条件的民办高校在国家专业目录内自主设置专业、调整专业方向、开设课程……支持民办高校申请学位授予权等”。扩大民办高校的自主权有利于民办高校保持自身办学特色更快更好地发展。

此外,《意见》在实现以上创新突破的基础上,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规范民办学校办学秩序、加强质量监控、完善财务监管制度、建立风险保障金以及完善退出机制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政策突破。

三、结语

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篇9

【关键词】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意见;固定资本金

2009年8月财政部会计司印发了《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对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进行了全面修订。一年来,业界专家学者对意见稿各抒己见,充分肯定了意见稿的可行性及所体现出的创新精神,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意见和建议。但是,结合高校财会工作的实践,笔者在品读和模拟之后,感觉仍存在可商榷之处。

一、两种会计不宜并入

(一)基建会计

意见稿中,设置“基建工程”及其明细科目核算基本建设所发生的实际支出;设置“基建拨款”及其明细科目核算高校收到的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基本建设拨款等。总之,将基本建设会计纳入“大会计”、将基本建设核算纳入学校的“大账”,这样做也许能够使高校的财务状况“一览无余”,但并不是唯一方法,共同的法人主体,完全可以通过编制合并报表的方式来实现。若依意见稿,将基本建设会计与教育事业会计合并,必然产生很明显的不利于相关业务开展的方方面面。原因就在于:第一,基本建设会计适用的会计制度为财政部颁布的“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其核算基础是完全的权责发生制。这与意见稿中提出的“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不相协调。第二,基本建设业务有其相对独立性,不同于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等业务,其业务管理有其特殊性,要求财会部门配合的业务事项也与教学科研等事项不一样,比如,存货的管理与核算、应付账款的管理与核算等。第三,基本建设会计报表往往需要向相关主管部门报送,而与事业费核算相混淆,不利于基建报表事务的办理。

此外,高校会计制度的设计一般以日常的教育事业收支为中心,然而,近年来,大部分高校的基本建设任务仍然比较繁重,有些高校一年的投资完成额甚至比其当年的事业费预算收入总额还大。若二者合并,会计核算业务究竟以哪方面为主?

(二)后勤会计

意见稿中,设置“后勤收入”核算高校后勤部门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取得的各项收入;设置“后勤支出”核算高校后勤部门完成后勤保障任务发生的各项开支。将后勤收支核算纳入学校的“大账”、将后勤会计纳入“大会计”。应当说,这样做的目的同基建会计的并入是一样的,但是,这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化将是“致命”的打击。

资料显示:“1998年到2008年,普通高校在校生由360万人增加到2150万人,高校后勤保障条件不降反升,生均住宿面积由6.62平方米增加到9.17平方米,生均食堂面积由1.28平方米增加到1.33平方米。与改革前的运行模式相比,全国高校每年节约后勤经费数以百亿元计”。回顾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历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上述成果的取得缘于市场机制的成功引入,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在后勤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和后勤保障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业界的共识是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在这一新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制度建设要与之相适应,而会计制度无疑是重要的方面。意见稿中统一管理后勤收入与支出的制度设计,有悖于改革之初衷:“在管理体制上,改革由学校直接管理、全包统管的模式,让后勤与学校的行政管理分离,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原则融入社会第三产业中。”同时,《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也无法适应企业或准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二、科目设置有待完善

(一)应增设“学生管理业务支出”科目

意见稿中,设置“教学支出”、“科研支出”、“其他业务支出”、“行政支出”和“后勤支出”科目以核算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和其他业务活动,以及后勤部门完成后勤保障任务所发生的各项支出。但是作为高校重要的学生管理业务,其支出信息却没有一级会计科目反映,这将严重地影响透明支出的质量,也降低相关会计信息的质量。

高校学生管理业务一般包括学生奖贷助事务、院(系、部)学生活动、就业指导、日常管理事务等。早在2005年,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收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高等学校每年必须从学费收入中提取10%的经费专款专用,通过各种方式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其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影响入学或中止学业。若以2万在校生、生均学费3600元计算,一年的困难补助等支出就有720万元。此外,学生的日常活动经费、社团活动费、就业指导费等都有不小的支出。从某高校已核准的预算数据看,这几项费用预算生均就达96元,按2万在校生计算,全年至少192万元。因此,将“学生管理业务支出”作为一级科目来反映高校学生管理业务过程中所发生的支出信息十分必要。

(二)应增设“应收学宿费”科目

意见稿中,设置“应收账款”科目核算高校因开展业务活动应收取的款项。同时,在使用说明中,隐含地指明了该科目核算的应收款业务范围为:科研、后勤和其他。显然,该科目并不核算应收的学宿费款项。

高等教育属非义务教育,接受高等教育者应依标准缴足学费。一般来说,学生学籍确认之后,学生的缴费义务也就确定了。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学生欠费的现象相当严重。同时,学生缴费义务的确认,与学生实际履行义务,往往存在时间上的间隔。因此,为了及时、准确地反映学校学宿费的收取与上缴情况,确保学校权益的安全完整,应设置“应收学宿费”一级科目,下设“学费”和“住宿费”二级明细科目,按年级进行核算。具体业务处理如下。

确认收入:当学籍确认后,按学费标准与相应的学生人数相乘之积,借记“应收学宿费――学费――XX”,贷记“应缴非税收入”。

收到缴费:学生交费时,按实交金额,借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贷记“应收学宿费――学费――XX”。

上缴收入:财务部门上交“应缴非税收入”时,按上交金额,借记“应缴非税收入”,贷记“银行存款”。

减免事项:发生减免事项时,按实际减免金额,借记“学生管理业务支出”,贷记“应收学宿费――学费――XX”。同时,完整登记备查账。年报前,应将本年内发生的减免事项汇总,上报核批,按核批金额,借记“应缴非税收入”,贷记“财政返还教育收入”。

平时,在“应收学宿费――学费――XX”账中,借方金额减去贷方金额,其差额就是学生欠费数。以科目余额的形式,显示着欠费情况,有助于确保学校债权的安全与完整。

住宿费核算比照处理。学宿费通过“应收学宿费”科目核算,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第一,完全体现了权责发生制的基本精神。学生学籍确定后,借记“应收学宿费”,以确定学校的应收权益,确保了学校权益的及时反映;第二,强制性反映学校减免学宿费业务,完整地反映了高校的支出,也便于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第三,便于催收学生欠费。目前,相当多高校利用学费台账来催收学生欠款,学生欠费问题比较“虚幻”。通过“应收学宿费”科目来催收学费,使催收欠费更具说服力,更有扎实的数据基础。

三、资产核算脱离实践

(一)固定资产核算

意见稿中,设置“固定资产”科目核算固定资产的原价;设置“累计折旧”和“资产折耗”科目核算固定资产的折旧及其计提。同时,在增加固定资产时,平行记录“预算支出”和“本期结余”科目。这种设计基本上了套用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从会计核算为管理服务角度审视,这种处理方法,没有突出固定资产在高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有可能助长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重钱轻物”、“重购轻管”以及管理混乱现象的深度发展。首先,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的侧重点在于加速资产周转速度,提高企业盈利水平,防止闲置、浪费和毁损带来的损失。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侧重点是确保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提高利用效率。其次,意见稿中,将固定资产原值滚存于“累积盈余”中反映,不仅不能如实反映事业费使用过程的节约与浪费情况,而且也使固定资产以权益形态的反映失去了严肃性。

其实,可以将“资产折耗”变为“待核销折旧或摊销”,同时设置“固定资本金”科目核算固定资产部分的权益变化。“固定资本金”作为各级财政部门以及高校自筹投入的物化资金的沉淀,是高校国有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十分简洁地显示高校固定资产处置后的原值,也有助于及时地反映出高校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蚀本”状况。兹设计固定资产基本核算业务处理方法如下。

购置:假设以存款购置,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特别说明,年报前,根据本年所增固定资产原值,一律视同财政拨款购置,借记“财政拨款”,贷记“固定资本金”。

折旧:按无残值计算,提取折旧,借记“待核销折旧或摊销”,贷记“累计折旧”。

处置:主要区别两种情况进行处理:

第一种情况,报废。正常报废,未提足折旧者应一次补提完毕,借记“待核销折旧或摊销”,贷记“累计折旧”;然后,根据已批准报废的固定资产原值,借记“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同时,借记“固定资本金”(固定资产原值),贷记“待核销折旧或摊销”。残值收入,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收入”。

需追偿的报废,追偿金额应不低于未提折旧部分,借记“累计折旧”、“其他应收款”(未提折旧部分及超过应提折旧部分),贷记“固定资产”、“其他收入”(超过应提折旧部分)。之后,按批准报废的固定资产原值,借记“固定资本金”(固定资产原值),贷记“待核销折旧或摊销(已提折旧)”、“应缴非税收入(未提折旧部分)”。

第二种情况,出售。当提足折旧时,按已批准处置的固定资产原值,借记“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同时,借记“固定资本金”(原值),贷记“待核销折旧或摊销”。此外按出售所得,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收入”。

未提足折旧但经批准溢价出售时,借记“累计折旧”、“银行存款”(未提折旧部分及超过应提折旧部分即溢价部分),贷记“固定资产”、“其他收入”(溢价部分)。之后,按批准售出固定资产原值,借记“固定资本金”(原值),贷记“待核销折旧或摊销(已提折旧)”、“应缴非税收入(未提折旧部分)”。

未提足折旧但经批准折价出售时,借记“累计折旧”、“银行存款”(实收金额)、“其他费用”或“其他收入”(损失部分)、“固定资产”。同时,借记“固定资本金”(固定资产原值),贷记“待核销折旧或摊销(已提折旧)”、“应缴非税收入(未提折旧部分)”。

这样处理,可以省略“预算会计”的平行处理,节约财务管理软件的功能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对固定资产实物与权益形态联动核算,强化了固定资产管理。

(二)无形资产核算

高校的无形资产一般分为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誉、非专利技术和土地使用权等。也有学者称无形资产为无形固定资产。

意见稿中,设置“无形资产”科目核算高校无形资产的原价;设置“累计摊销”和“资产折耗”科目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及其计提。同样,这与企业会计核算无形资产摊销的方法一样。企业会计核算无形资产重在摊销方法的选择、摊销期间的确定等。而高校无形资产的管理与其固定资产一样,重在确保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提高利用效率。

因此,高校无形资产应并入固定资产,在固定资产分类中单列一类“无形固定资产”或“视作固定资产管理资产”。这样,既有助于将无形资产纳入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又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国.“农校对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走回头路[eB/oL]..uni=830cb6f0-6744-4b36-9187-28d4be7ff7f4.

[2]陈至立.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开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局面[eB/oL]..

关于学校管理的意见篇10

《意见》强调,要建立党组织参与决策和监督、有效发挥作用的制度机制,推行党组织与行政领导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和沟通协调机制。要健全完善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明确中小学党建工作一般由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党组织统一领导,中小学校党组织关系一般隶属于市、县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党组织,所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协助管理。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党组织要加强对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做到与教育教学业务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

《意见》要求,要全面提升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水平,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学校,都要单独建立党组织。要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注重选拔党性强、懂教育、会管理、有威信、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党组织书记。要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强化党务工作者培训和激励,把党组织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中,防止“两张皮”。要把抓好学生德育工作和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中小学校党组织的重要任务,使德育工作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引导教职工增强政治认同和教书育人责任感。

《意见》要求,要切实加强对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领导,构建责任明晰、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各级党委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加强领导和指导,党委组织部门要统筹协调,强化督促指导,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党组织要负起直接责任,明确专门内设机构和人员,上下联动、具体指导。要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基础保障,中小学校要根据办学规模、党员人数等,设立党组织工作机构,配强工作力量。注重将人财物等资源向农村偏远地区和党建基础薄弱的中小学校倾斜。

教育部要求:新产品进入学校须先经危害性测试

新华社消息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指出,建立装备新技术、新产品进入学校的科学实验和论证机制,经过危害性测试和教学适应性评价的技术与产品方可进入学校。

意见强调,采购装备时要将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写入招标文件和采购合同,确保装备产品质量和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充分发挥专业检测机构作用,对进入校园的产品进行质量抽查;建立装备质量内部通报制度,并及时向生产和市场监管部门报告情况;要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定期开展风险排查,确保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