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简述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十篇简述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十篇

简述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6:07

简述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篇1

关键词儿童福利时代制度框架国家责任社会福利共识积极性儿童福利政策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5-0145-10

一、中国儿童福利时代与儿童福利概念战略地位

2010年是中国社会福利元年、儿童福利元年与家庭福利元年,标志中国总体社会福利、儿童福利、家庭福利时代来临,社会福利、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①中国社会福利时代战略目标是努力构建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福利化和谐社会,实质是构建中国“民生福利型福利国家与福利社会”。②与此同时,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儿童福利制度都是总体性社会福利制度框架战略重点与核心。在中国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时代早期阶段,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中国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与福利服务体系建设应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儿童福利概念的界定。“儿童福利”概念是儿童福利事业、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与福利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概念。核心概念的内涵外延、界定取向、社会理解、学术研究、理论建构、社会认知和社会建构,是概念史、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政策研究和国家行动议程的核心内容和思想、理论前提。[英]梅尔文·里克特:《政治和社会概念史研究》,张智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这意味着核心概念的社会理解和界定取向反映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社会态度和认知状况,反映国家决策者、社会公众和社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和达成“社会共识”的程度,反映制度框架设计与福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定性定位、结构功能与制度质量状况,反映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政策研究、服务体系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社会行动研究水平。2011年8月,国务院妇儿工委正式公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是典型例证,《纲要》首次增加“儿童福利”专章,“儿童福利”成为“儿童发展”概念框架重要部分。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2011年7月30日,http:///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19:7200.htm,2011年8月8日。显而易见,这里“儿童福利”是小概念,“儿童发展”是大概念,二者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然而,综观世界各国政府的政策法律,极少国家将“儿童发展”作为国家发展规划的大概念,恰恰相反,绝大多数国家通常将“儿童福利”作为国家社会福利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大概念,Fredericksen,H.&mulligan,R.a.,theChildandHiswelfare,SanFrancisco:w.H.FreemanandCompany,1972.且已形成“国际惯例和国际通则”,凸现中国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与服务体系建设的初始阶段。《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案例说明,儿童福利一类核心概念的社会理解与社会界定绝不是简单和单纯的概念界定,而是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政策意义和制度化建设意义,直接影响制度框架设计与服务体系建设状况,直接影响国家责任承担和政府结构功能角色,直接影响国家行动议程与公众社会选择状况,直接影响亿万儿童和千家万户社会生活状况。简言之,中国儿童福利元年和儿童福利时代最重要、最基础和最紧迫议题是理解儿童福利。

简述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篇2

记得我曾参加过陈杰琦教授在国内进行的一场有关幼儿数学核心概念的讲座,她用了至少三十分钟的时间与大家探讨数数的基本原则:一一对应原则、固定顺序原则、顺序无关原则、基数原则、抽象原则。尽管有些教师听说过这些原则,但大家的理解或猜测与这些原则的真实内涵相差甚远。比如,大家知道小班幼儿可以掌握10以内的点数,但很少有人去深究“点数”行为背后所包含的数学概念、数学思维到底是什么。在听课过程中,教师们在思维的碰撞中明白了“数数”的基本技能背后所包含的数学概念,他们为数学思想的严谨和精妙而激动,为窥见这种理解对日后教学可能带来的变化而跃跃欲试。目睹这一情景的我,深刻认识到学科教学知识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预感到它将激发幼儿园教师新一轮观念的洗礼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2013年,陈杰琦教授和她的团队基于对数学学科知识的准确把握,对教师和儿童的深刻了解,出版了历经7年形成的研究成果《幼儿数学核心概念:教什么?怎么教?》。这本书把幼儿数学学习内容分成集合、数感、数数、数运算、模式、测量、数据分析、空间关系、图形9大类别,每个类别都提炼出2~3条简明扼要的核心概念。它能帮助教师在浩瀚的数学海洋里一下子抓住最基础、最重要、最适宜幼儿的核心知识,为幼儿现在和未来的学习搭建有效的平台。

除概述与结语外,本书的主要内容共分9章,每章聚焦核心概念的一个领域,由“核心概念”和“教学提示”两部分组成。“核心概念”部分详细解释了每一条核心概念的内涵(见附),穿插教学活动和教师反思,以帮助读者理解;“教学提示”部分则提出了可操作的教学建议,指导教师如何通过教学让幼儿获得核心概念。包括:比较和对照不同类型的活动,讨论如何选择材料,讲述怎样将核心概念整合到幼儿一日活动中,思考使用数学语言的重要性,关注幼儿发展轨迹中的关键点,等等。既有生动的叙述,又有精到的阐释,也有直观的图表。这些内容在呼唤幼儿数学回归数学学科本身的同时,促使我们在幼儿如何构建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的层面上重新审视幼儿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

本书的一个亮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书贯穿了生动翔实的教学活动现场(“数学活动写真”),结合了一线教师的认识与反思,并提供可操作的教学建议。随书出版的DVD还提供了10个教学活动视频,每个视频涉及一个核心概念领域。视频包括专家的导引、精彩的教学现场和教师的反思,全方位呈现了幼儿是在与教师、同伴的互动中逐步获得数学核心概念的过程。

简述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篇3

【关键词】指南;发展;价值;解读;启示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教育是人类发展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它的目的具有两重性,即生理上帮助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社会上使其为适应环境做好充分准备。由此可见,科学的学前教育是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其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的保障。为突显学前教育的重要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规定了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同时为贯彻落实《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保障教育公平,国家研究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的出台,是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新篇章,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指南》严格遵循科学保教的理念,对公众的错误观念进行有效合理的转变,提高了广大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了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使家园形成合力。①

《指南》有着独特的特质,虽然它细化描述了幼儿在五大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具有指向性和现实可操作性,可是它并不是简单的“说明书”,《指南》同时蕴含着十分深刻的教育理念。正确理解教育理念是幼儿教师和家长学习和运用《指南》的前提,是有效填补教师专业空白、开启家长固化思维的工具。学习《指南》对教师和家长而言均是一次全新的历程,他们与“心智初开”的孩童一起,共同经历一场蜕变和成长。

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意蕴研究

(一)快乐的玩,有效的学

《指南》需要遵循的原则中将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放在首位,是经过多方论证和考量的。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高尔基曾说过:“儿童通过游戏,非常简单、非常容易地去认识周围的世界。”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然地形成自我决策的能力并实现自我价值,游戏会使儿童体验成就感、充实感、满足感、挫折感和自我冲突感。游戏不仅有其独特的价值,同时也有着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儿童权利公约》中明确规定:缔约国确认儿童有权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规定了“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准则。②这些文件充分显示了游戏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地位。

幼儿受其年龄特点的限制,学习方式以无意注意与无意记忆为主,要将儿童的发展特征与发展目标有机进行组合的方式就是游戏,所以游戏是儿童身心发展必须的条件,《指南》详细规定了儿童在各领域发展的阶段目标,游戏是达到这些目标的唯一途径。教师和家长将《指南》简单理解为给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设置的相应标准,这种观念是把幼儿期当作成人的准备期的错误偏见,重结果而轻游戏。《指南》试图改变成人旧有“儿童游戏观”,并根据社会需求和儿童自身发展做出尝试和努力,以游戏为引领,兼顾目标和发展,平衡“沉浸当下”与“准备未来”之间的冲突,把游戏“回归”给儿童,让儿童在玩中学,游戏中成长。

(二)放缓脚步,慢慢成长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无论是杜威还是蒙台梭利,都道出了教育的本质,即教育是让儿童在健康状态下自然成长。而现今社会充斥着“童年无价值”的错误观念,打破儿童成长秩序,擅自加快儿童成长的脚步,驱赶孩子快快成长。《指南》为杜绝这一现象,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不仅是对幼儿园教育的规范,同时也是给家长敲响了警钟。卢梭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依据儿童自身成长规律的教育不是虚度时间,而是尽可能地让儿童在充裕的时间自由的发展,成长虽缓却发展彻底。希腊文中“学校”的意思就是闲暇,儿童需要“虚度”光阴,满足其天性,放缓脚步慢慢成长。

《指南》对教育的要求更细致、更具体、更规范,比如5-6岁儿童数学学习不只是10以内加减运算,还包括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来解决等。《指南》对儿童数学学习的内涵是让儿童初步理解数学,有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现在很多家长盲目让儿童在幼儿园阶段学习小学的内容,远超出儿童能够接受并理解的水平。苏格拉底曾说“强迫将知识灌进灵魂,好像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眼睛里似的”,幼儿园应该是全人教育,3-6岁最重要的并不是学知识,而是让儿童形成受益终生的品质、态度、情感、能力、生活习惯等。教师和家长应该做的不是逼迫孩子尽早成长,而是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慢成长”不是落后,让儿童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能完成质的飞跃。

(三)扬其所长,补其所短

《指南》中强调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许多人认为是“老生常谈”,在走中小学的老路,其实是没有理解《指南》的内涵。《指南》并不是在喊口号,而是对当下教育现实的纠正。现今“特长训练”和“智力检测”等词汇常常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许多家长急于找出孩子的优势并进行强化训练,这其实是用成人眼光看幼儿的一种偏见,是对儿童发展的片面理解。③

加德纳多元智能指出,儿童存在八种智能,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智能不等同于智商,儿童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的“潜能库”,每一个儿童都是潜在的“天才儿童”。所以,不断发展、变化和全面的教育才是科学的教育。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成就完整的儿童,《指南》从五大领域引领儿童成长的方向,每个领域不分伯仲、各有要点,却又能有机的进行融合,使儿童在身心积极健康的基础上,同时发展他的语言表现力、逻辑思维、社交能力以及审美认知。

每一个儿童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智能所长各不相同,所以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发挥其擅长的部分,规避其薄弱的环节。《指南》的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育观,充分发挥学前儿童无限的潜力和许多可能性。幼儿教育的取向是实现其已具有的可能性,并进一步创造更丰富的可能性,引导幼儿教师和家长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改“扬长避短”为“扬长补短”,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并最终实现面向全体、全面的和谐发展。

(四)多把尺子,因材施教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身心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既具有共同的特征,又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不同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可能不同;不同儿童身心发展的质量可能不同。同时,儿童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也各不相同,在各种学习与发展领域的表现存在着明显差异,可以说,儿童年龄越小,个体差异可能就越明显。衡量儿童是否发展需要一定的标准,但不一定是同一把标尺,应根据每个儿童的发展特点与个体差异,使用多种判断标准进行恰当评价与衡量。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其含义是说每个儿童都是活生生的具体可以感知的人,我们在引导儿童时,必须因材施教。多元智能理论也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其优势的智能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受教育的群体无差别而言。《指南》充分考虑到了儿童发展的差异性,尊重儿童的不同,科学求实地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其内容是儿童阶段性发展水平的一个参考指标,并不是硬性标准。家长和幼儿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成人应理解儿童在统一的时间阶段无法达到相同的水平,所以应允许儿童按照自身发展的速度和方式达到《指南》所呈现的“阶梯”,因材施教,不以模板要求儿童,不用一把标尺衡量所有儿童。④

(五)主动学习,终身发展

《指南》最基本的目标是为儿童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所以定稿较征求意见稿增加了“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这重要的一点。学习品质是指学生在对待学习的思想、认识及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品性本质。幼儿学习品质包含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行等层次。⑤学习品质对人一生的学习与发展是极为宝贵的,它们是儿童终身持续发展的推动力,而学习品质恰恰在幼儿期便开始萌发并逐渐形成雏形。

皮亚杰说得好:“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幼儿学习品质之一是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想让儿童主动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重中之重。从生理学角度来说,兴趣的产生刺激中枢神经,分泌的内啡肽引发脑神经高度兴奋,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绪,有效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在《指南》五大领域的描述中,能够看到强调保护儿童的学习兴趣的教育建议,这正呼应爱因斯坦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指南》不是引导幼儿教师与家长如何培养儿童达到相应的知识技能目标,而是要求他们在充分了解儿童、掌握宏观教育目标以及教育活动可能出现多维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尊重和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及时抓住师幼互动过程中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为儿童创造机会和条件促进其学习与发展,鼓励、支持和引导儿童去主动探究和学习,让幼儿积极地、自由地、愉快地去探索问题,并最终形成学习品质。①主动学习与终身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幼儿期培养的主动学习的品质会对其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主动学习成就终身发展的可能。在《指南》的引领下,儿童自身不仅得到成长,而且获得了学习能力和渴望学习的品质,在其不断的自主探索中促进当下发展并形成终身发展的能力。

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前行之路

(一)调整教育视角与姿态,诠释全新教育者角色

“教育者”,简而言之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如果将“教育”理解为“学校教育”,那么这里的“教育者”主要就是指教师。⑥唐代学者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往今来的教育者被指定“教”的使命。《指南》打破传统意义上教师的作用,赋予幼儿教师全新的内涵。幼儿教师是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者,是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是自主学习过程的观察者支持者。《指南》中的教育建议为幼儿教师指明了方向,教师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因材施教,根据儿童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辅助儿童达到他的可能水平,搭建教育支架,挑战有效教学。

根据“教育”的广义定义,家长也具有教育者的身份。《指南》的出台对家长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教育建议”部分不仅针对幼教工作者,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了教育契机。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父母是儿童的重要学习榜样,有了教育建议的引领,家长的角色功能由“养育”向“教养”转变。家长如果能正确领会《指南》的价值蕴含,树立科学的育儿观,用心观察孩子,多与孩子做有效、积极的游戏与沟通,时刻掌握自己的孩子身心发展的水平,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有利于儿童终身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多元评价系统

要了解儿童是否得到发展、怎样发展或为什么没有发展,教育评价至关重要。鉴于儿童发展水平的差异,评价方式也应该考虑到每一个儿童的情感、兴趣、习惯与学习方式的不同,呈现多元化的评价形态。幼儿教师与家长应调整心态,制定适合儿童发展的培养目标和期望值,了解幼儿之间的差异,尊重其差异,掌握幼儿发展的需求,满足其需求。

在评价儿童时不适宜采用单一、统一的方法,应以《指南》中各领域目标为参考,教育建议为佐引,对每个儿童进行动态评估,帮助儿童制定并实施个体化教育方案或团队训练方案,从一刀切的测评模式转变为个人的成长档案袋,从单一的美术作品袋到涉及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五大领域的多元评价采样系统。

儿童的发展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评价系统应一改静态简单的模式,发展为横向五大领域全面评价、纵向各阶段跟踪记录的多元化综合评价系统。

(三)需形成政府、幼儿园、小学、家庭四位一体合力,探索幼小无缝衔接新出路

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是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而“小学化”倾向形成的原因之一在于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纰漏。《指南》就家园共育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提高教师与家长科学施教的能力与意识,而且让教师与家长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增强了“家园共育”的合力。⑦然而《指南》在解决幼小衔接问题上还没有明确结论,比如《指南》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这一方面存在衔接漏洞,小学需认识1600个汉字的前提在《指南》中并没有提到,该类目标可能无法达成,如果这种类似问题不解决,那么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幼儿园小学化。

完善《指南》内容,与小学课程接轨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关键之一,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对幼小衔接的关注,出台与《指南》配套的幼小衔接指南。政府不仅需要对学制的衔接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同时更要为学前教育法规的建立提供支持和保障。要实现幼小无缝衔接,同时需要幼儿园、小学、家庭的努力,一方面增进家园共育和幼小双向合作,另一方面也要开辟小学与家长对话的平台,三方互相沟通交流,彼此理解支持,保证幼、小、家三方合作的顺利开展。以政府为主导,将影响幼小衔接的其他三大因素有机的进行整合,只有凝结政府、幼儿园、小学、家庭的智慧,形成四位一体合力,才能开创幼小衔接新局面。

《指南》是一本成长手册,它不仅浸润了儿童这棵“小苗”,同时也驱散了教育者心头的“迷雾”,不仅是儿童的成长手册,也是我们如何进行教育的成长手册。在它的带领下,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

注释:

①焦新.尊重儿童发展规律,提高学前教育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2-10-16(002).

②王小英.探寻儿童游戏意义的新视野[J].学前教育研究,2006(10).

③关桂峰.幼儿教育莫入误区[n].中国消费者报,2012-

10-24(C03).

④邓晖.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n].光明日报,2012-10-16(006).

⑤何霞.谈学习品质对学习效果的影响[J].中国农村教育,2008(06).

简述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篇4

关键词:公益海报;素质教育;人文精神;道德情操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3-0066-02

进入21世纪,“以人为本,以培养综合性人才为宗旨”的现代教育思想越来越深入人心,因此我们不可忽视现代艺术对儿童的影响①。在这里我所谈的“人文情操”主要包含的意思是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并形成一定的文明感和历史感。所谓“道德情操”是指一种社会意识,是一定社会或阶级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②。道德情操作为人的一种内心体验,是受社会环境和人际交往影响和制约的,是与道德的社会功能密切不可分的。这里主要指美德,如诚信、勇敢、合作、宽容。因此我们应以儿童的发展为本,通过公益海报的宣传来培养儿童的素质和学习能力为基,着力把形象作为教育的根,让形象与心灵产生共振,让心灵流淌着纯真的美。

一、公益海报浅谈

(一)海报种类

海报又称招贴广告画,随印刷产生而发展起来的艺术。分为商业海报、公益广告及术海报三大类。在近代西方及全世界发达国家甚为流行,并在城市的街边巷尾设有严格的张贴牌和广告柱。

(二)体现时代文化观念的公益海报

所谓“公益海报”即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绝妙的符号图形进行文化概念的形象表述,注重主题内涵的深度拓展,即依靠图像来表达对象的象征性,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从而体现一种既简洁而又蕴藏丰富信息内涵的视觉符号形式,并赋予明确的意义指向③。

体现时代主旋律的公益海报主题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1)以人类社会的环保题材为主题

(2)以人类的生命健康题材为主题

(3)以宣扬社会的新风尚及美德题材为主题

(4)以振兴教育、科技发展的题材为主题

(5)以提高社会的人口素质题材为主题

(6)以弘扬民族文化及爱国精神题材为主题

(7)以传播时代观念、文化的题材为主题

我认为儿童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是一个变化万千,绚丽多才的“魔术纸塑”给一缕阳光就会灿烂,给一滴雨露就会生长。儿童对图画有着天生的敏感,从公益海报来教育儿童,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是一个不错的教育手段。然而这些海报能否让儿童看懂?当这些简化的图形符号或者过多的文字语言是否能够达到儿童的共识?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如何将这些公益海报所体现的思想传达到儿童的心理,这是个我们深思的问题。

二、儿童素质教育

(一)儿童认知的特殊心理特点

童年是充满幻想的时代。好奇和幻想是儿童的心理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④。他们可以“异想天开”: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孩子可以幻想在月亮上挂秋千摇荡;蝴蝶纷飞扑向孩子身上,说明我比花儿更美;不同国家的儿童可以用纸筒互相“打电话”。在成人看来似乎“荒诞不经”,对儿童说来,正是奥妙所在。因此,要从公益海报来指导儿童素质教育和人文情操的培养,就要去发掘他们这种儿童审美的奥妙。

(二)儿童易于接受的信息

图文并茂是儿童读物的一个显著特点,几乎每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画图,儿童“形象思维”的需要,这有利于提高儿童阅读的兴趣,更好地理解其内容,培养观察、想象等能力。因此,要充分发挥卡通画的作用。

(1)儿童的注意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容易被直观的、形象的事物所吸引.

(2)儿童常常被故事的复杂性和戏剧性强烈的吸引而在造型艺术中漫画、卡通,连环画恰恰具有此类特点把这种特点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加以利用可以使儿童清楚明了所传达的思想

(3)儿童常常对鲜艳的色彩有着很强的敏感度。不难发现儿童的商品总是以暖色调为主。

因此总体说来儿童认知的心理特点主要就是:简单,易懂,色彩鲜艳,图画多,文字少。

三、如何让公益海报走进儿童培养儿童的人文情操

(一)公益海报体现人文情操,为健全儿童成长的塑造打基础

公益海报提倡创建积极的充满人性味的和谐社会,一个儿童如何在这种氛围中充分培养良好的人文情操?《学会生存》中指出:“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人。”⑤换言之,人文教育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个人素质和道德的提高,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公益宣传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人们的人文思想。而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因此让人文情操走入儿童是及其重要的。学校是让公益海报发挥其效应的重要场所。

每个孩子大多的时间都在学校,学校占据了她们三分之二的时间。因此增强儿童的人文情操学校是一个重点。在学校里强调儿童为教学的主体,更注重儿童的品质与修养的培育,福禄培尔(FriedrichFroebel,1782-1852)指出:一个孩子的主要性格,决定于个人兴趣愿望的自我活动⑥。儿童可以从工作中学习,经由运动神经连接思想与行动,可说是发展思考过程的最佳方法。儿童把美术活动视为游戏,既有兴趣,又有参加活动的愿望。因此,学校的教育很重要。

(1)公益海报的侧面宣传对儿童有极大的作用

走进校园孩子会注意到走廊上的图画,走进教室孩子会注意到墙上的图画,抓住儿童对图画的敏感度将公益海报放置学校是一个很好的侧面宣传和培养。

(2)老师的教导对儿童人文情操培养有极大影响

许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自由说话或交谈,是缓和个人情感与他人之不和,以及侵蚀行动最有效的安全活塞⑦。由于儿童语言发展的局限,他们还不善于用语言表达那些令他感到新奇或不满的事情,他们常选择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边画边用语言来进行补充。这是因为美术活动比较开放,儿童可以不受限制自由灵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这使他们的情绪、情感能够得到充分的渲泄,可以使儿童解脱心理压力和紧张,获得情感自由和适应能力,受到精神健康和心理治疗之效。因此图画有着强大的表现功能,因此老师就可从这些方面来教导儿童增强儿童的人文情操。

(二)家庭教育也是公益海报发挥的重要场所并培养儿童人文情操

从书籍中增强儿童素质教育和人文情操培养。

孩子从小就跟父母一起生活,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生活中可以灌输给孩子很多知识。书籍是儿童不可缺少的成长伙伴。当家长给孩子选书是,应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书籍文字要简单化,图多字少,因为孩子对卡通,连环画有着天生的好感。我们可以把公益海报作成儿童易于接受的形式,如公益宣传的书籍。这类书籍比较吸引儿童。从而有助于儿童人文情操的培养。

综合上诉两点,就可看出公益海报要走进学校,家庭,还有儿童读物。从这个角度才能更好的宣传,便于儿童吸收。

四、关于这个问题的现实意义

公益海报是一张充满信息的纸,如何把这些信息传播出去广而告之,服务于社会?新世纪的儿童比以往更聪明,更具有探索精神,同时对教育的要求也就更加高了。他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在目前这种科技日益先进的社会生活里,公益海报的宣传有助于儿童发展自身最大的潜能⑧。

(一)公益海报如何催化儿童素质教育和人文情操

传播明确的观念和思想的主题是公益海报设计过程的核心及灵魂,其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理⑨。

(1)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不同社会公益主题性海报设计,以多角度、多方位地用视觉语言去阐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永恒话题,去展现传统美德、公共伦理及社会关怀。内涵丰富而鲜明的公益海报传播着精神文明,从而引导着社会舆论,支配着公众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推动着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这些积极的效应有利于儿童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2)公益海报设计师肩负着引导社会文明进步的使命,海报设计师必须以社会的责任心和要求来明确表达他们的创意,通过简单明确的图形语言来引领少年儿童。

(二)公益海报对儿童素质教育和人文情操培养的意义。

(1)引领少年儿童人生追求作为首要任务,为少年儿童构筑成长进步的精神支柱。引导少年儿童自觉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追求的一代少年。

(2)培养少年儿童优良品德作为重要内容,为少年儿童指明成长进步的人生坐标。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3)遵循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规律作为基本原则,为少年儿童优化成长进步的发展空间。促进少年儿童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一代⑩。

因此我们的设计更应该多以公益形式来召唤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正在成长的儿童素质教育和人文情操培养,把精神、把传统、把最广泛意义下的文化相传下去;关怀意味着爱,用爱美化儿童心灵,缔造出具有灵性的儿童。

结束语:作为设计的基本特征和根本特点,在海报设计中是一个“根”,它关联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应以人为本,立足实现全面综合性的素质发展教育宣传,为儿童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做好公益海报的宣传,来教育和引导儿童正确的成长,提高和培养儿童的素质教育和人文情操,健全人格。

注释:

①郭威、赵伶俐.美育心理学[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6-40页.

②侯样祥.人文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9-87页.

③唐林涛、李萍.设计的文脉[J].装饰2002(11).第12-13页.

④杜卫.美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6-179页.

⑤(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n].光明日报.1986.

⑥(美)艾利奥特.艾斯纳.儿童的视觉与知觉的发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62页.

⑦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7-20页.

⑧施海燕.美术欣赏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心理的研究[J].东北育材学校.

简述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篇5

关键词:语言变迁现代文学发展形式

在传统的语言学研究中,语言属于是一种日常交际工具,也可以说是一种思维工具。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它的时代特色不断凸显,现代语言文学研究则是把语言由传统的从属论提高到了本体论的角度,它将语言看作是一种思想本体存在。对于语言变迁和现代文学形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语言学的内涵,推动现代文学形式的繁荣发展。

一、现代语言的变迁阐述

中国的语言发展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它的形式和内涵越来越简单化。从近现代历史来看,在五四运动初期,白话文开始普及,这种形式的语言注重的是“明白”和“精确”,它倡导的是语言要创新,突破传统的形式约束,在精确表达思维含义的同时还要更加直白,确保大多数人都可以听懂[1]。一方面,它没有传统文言文的晦涩难懂,另一方面也没有文言文形式的含义模糊现象,因此,可以说白话文更加注重语言的实用性,体现的是语言的叙述、说理等功能。文学的发展使得不同的文学题材在主体表达上更为多样性,可以是思想的自由表达、可以是韵律规范的严谨、也可以是说理的丰富性等等。基于此,语言的变迁对现代文学形式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是多样性的。

二、语言变迁对现代文学发展形式的影响

1.小说形式

相对于传统的文言文形式来说,白话文在叙述方面可以更为简单明了的表达,减少了文言文的繁琐,正因为此,在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学发展中,白话文替代文言文语言形式有效促进了小说体裁的繁荣,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小说创作从边缘向中心发展。

相对于其他文学形式来说,小说体裁更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很强的通俗性特点,在这一点上白话文所具有的大众化、通俗化以及口语化的特点,也和小说体裁的创作要求达成了一致,在具体的叙事方式上,白话文简明直接,贴近于人们的日常交际用语,更能做到“言文合一”,因此,语言变迁对小说形式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2.散文形式

白话文在内容表达上更侧重于说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杂文文体的进一步发展,所谓的杂文,就是通过对具体事实或客观对象的描绘,来实现观点的表达和阐述目的,它以“议论”为主要特征,在叙事上更加看重层次的分明性、逻辑的严密性以及条理的清晰性等等,白话文不仅通俗易懂,侧重说理,而且语言的含义更为精确[2]。此外,在五四运动之后,在杂文基础上出现了新的文学体裁――散文,这种文体形式注重的是抒情言志,直接采用白话文并不适合,因此,逐渐从传统文言文形式和外来翻译的语言方式中,形成了一种更具有表现力的白话文,从而增强了散文的艺术性和表达性。

3.话剧形式

白话文在表情达意上,更加注重铺陈和直接叙述的形式,这在话剧文学体裁中,有利于剧中人物情感的抒发,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现代话剧的发展进步。传统的以文言文为主要语言的传统戏剧大多是歌剧,而现代话剧则是以人物对话为主体,看重的是对白的作用,因此,以白话文来代替文言文,以话剧来代替歌剧就成为了语言变迁对文学形式影响的另一种体现。

在五四运动时期,白话文语言有效促进了写实戏剧语言方式的确立,同时因为它在表情达意上的直白性也促进了写意抒情话剧语言方式的出现。因此,综合这些方面来说,语言变迁对现代话剧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4.儿童文学

白话文的出现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儿童文学形式的发展创新,人们对儿童文学和儿童读物的重视度不断增强,但是,这种文学体裁必须要有相应的文学语言做配合协调,在五四运动之前,儿童文学主要是以传统经典书籍为主,在具体的语言表达和故事叙述上也缺少儿童的口吻表达形式,这样的儿童教育效果并不明显[3]。而白话文语言形式则可以直接采用口语化形式,让学生更乐于接受和参与,避免了因为语言表达的繁琐而影响到教育效果,因此,语言变迁在现代儿童文学发展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总结

语言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对文学形式的发展创新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简化了抒情表达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繁荣了现代文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晓玮.浅析语言变迁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影响[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6,(3):145-146.

简述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篇6

【关键词】音乐;兴趣;启蒙

1关于学前教育中音乐启蒙的思考

新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我国学前幼儿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变革。目前我国在学前音乐教育发展领域,为了更好的启迪儿童对音乐的喜爱,以及焕发出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多是借鉴国外的幼儿音乐教育模式。其中所涉及到的音乐教育流派包括有,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罗兹等。但是本人根据自身在该领域的探索研究坚持认为,以上这几种音乐教育流派,在现阶段并不适合国内幼儿音乐启蒙的教育建设。个人认为蒙台梭利宣扬的音乐教育启蒙思想应当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和关注。在蒙台梭利音乐启蒙教育体系下,它是基于对音乐现实的思考,这一点比较接近生活,因为音乐本身就来源于生活,音乐在演唱的时候,包括意境、情感、思想,字里行间都是人对生活的一种感悟。这一点完全符合当下国内音乐教育领域特别强调的“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这两个目标,同时这种理念正是当下国内音乐启蒙教育中却严重欠缺的。当前国内在该领域的发展和建设,突出存在一个共性问题,就是“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简单举个例子,对于一些4-10岁的儿童而言,正是发育的关键时期,在他们的内心处时刻渴望着对情感的倾诉,但是在接受音乐教育过程中,包括家长和老师在内,几乎都表现出对“成绩”、“能力”的片面倾向,过于看重儿童学习的结果,过多忽略掉学习的过程。以培训老师为例,对自己的学员(儿童),唱歌能力好的学生,予以鼓励,对唱歌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不闻不问,只是“轻描淡写”般的代过;其次是家长,以结果作为评判标准,对孩子予以奖励区分,没有过多的问及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在蒙台梭利音乐启蒙教育体系下,最为核心的一项理念就是“感受”,如果缺乏“感受”的过程,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2关于音乐启蒙教育的科学化建设

对于儿童来说,对音乐音响的感知体验,是他们扩展对音乐语言理解力的最佳途径。这里所提到的音响感知体验,就是前文中所提到的“感受”,其中重点强调“感知”,因为对于幼儿来讲,他们可能并不会知道“音乐音响”是什么意思,也可能无法理解这一内涵,但是这种对音乐音响的感知却是真真切切存在着的,是客观存在于他们的潜意识下的。此外,在音乐启蒙教育中,听觉是幼儿相对最为敏感的一个器官,同时也是幼儿用来感知客观世界发生作用最早、最多的身体器官,因为在人的大脑右侧半球处,存在着能够对空间图形、色彩、声音有较强处理能力的物质,而我们在音乐启蒙教育研究领域,其中一个目的就是通过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教育,来促进两个半球机能的和谐发展,从而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这对于幼儿在整个学前教育健康学习、舒适成长,以及对未来的小学、中学学习生涯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通过上述一段观点阐述,相信很多人清楚的明白了音乐启蒙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音乐启蒙教育并不是纯粹的注重对孩子从小音乐感知能力的锻炼、培养,它们只是一种方式、一条路径,最终的目的则是促进幼儿心智的开发、思维的焕发。正如蒙台梭利音乐启蒙教育理念所提倡的注重“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感受是人类固有的一种思想,欣赏代表着一种兴趣,表现则是指学习/教育的过程,而这些因素共同致力幼儿创造力思维的焕发。所以,在音乐启蒙教育中,最忌讳的就是“重结果轻过程”这一现象的出现,这种错误的思想严重背离了音乐启蒙教育的最初本质。针对这一问题现象,本文在这里基于音乐启蒙教育的科学化建设,简要表述以下观点认识。

(1)第一步,感受。“感受”是学前教育音乐启蒙的第一步,正如蒙台梭利音乐启蒙教育课程中所宣扬的那样,对孩子而言,最为重要的就是聆听、感受和表现。这一点需要老师和家长特别注意,转变传统落后的观念认识,重新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对于幼儿而言,他们不同于我们成人,特别是那些3-6岁的儿童,包括思想和心智,还没有得到健全发展,家庭就是他们眼中的社会,而这一阶段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属于被动接受的教育(也可以明确的说就是一种被动式教育)。换言之,在这一时期,家长对学前教育教师的角色要重要。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还小,根本不懂什么叫音乐(这是事实),也不会欣赏音乐(有点片面),所以不怎么重视孩子的音乐启蒙教育;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自己孩子的音乐启蒙教育处在零状态,从小就开始让孩子学习音乐,从幼儿圆到小学再到中学,一直逼迫、渴盼着自己的孩子成为下一个贝多芬。上述提到的这两种情况都是建立在完全忽视孩子自身感受的基础上。基于这一点,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应该以注重孩子“感受”为主,包括家长和老师在内,摒弃那些功利的心态,将当孩子是一个生命来培育,进行一些简单的听觉训练,反复训练,可有效改善幼儿对听觉刺激的感知能力,这有助于后期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第二步,兴趣。对于学前教育的教师而言,要懂得学前教育的真谛,或许有的孩子对音乐存在一些天赋,也可能有些学生对音乐极度反感,但是都要平常对待,一切以保护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为主。基于上述提到的感受所进行的反复性训练,主要是听觉上的训练,因为这一时期幼儿还不具备完整的读写和动手能力,听觉是他们认知客观世界最本初的一种感官体验。因此,在兴趣培养阶段,要切实掌控和处理好听觉训练重复性的效果,不可让幼儿过早的学习乐器。

(3)第三步,创造。前面提到了,在音乐启蒙教育阶段,不可让孩子过早的接触乐器,但是可以寓教于乐,可为幼儿提供一些丰富性的音乐“工具”,也可以称其为教具,类似于幼儿日常玩耍的那种玩具,此外,必须要设有专属的“活动室”,通过一定的规则教化,让幼儿自由、合理的操作这些教育。

参考文献

[1]梅胧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音乐启蒙教育的几点思考[J].艺术科技,2014(11):39-39.

简述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篇7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儿童音乐教育改进策略

一、音乐心理学概述

音乐心理现象是人们在音乐活动中较为熟悉的音乐现象,每个音乐活动参与者都能够获得亲身体验与经历。音乐心理本质及其发展不同于其他心理现象,音乐心理现象依托于人类心理学,属于人类心理不断发展过程中,到特殊阶段的产物,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心理现象。音乐心理基于一般心理现象,在音乐意识产生、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化。音乐心理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在实际的音乐活动与教育中,在大脑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慢慢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音乐意识和心理过程。成长阶段不断的学习与接受的过程,也是音乐心理形成的过程。从婴幼儿时期到成年再到老年,经历了发生、发展与衰退的整个过程。

二、音乐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一)儿童音乐接受能力的发展

提升音乐听力是提升儿童音乐接受能力的基础与前提,相对来说是最为重要的部分。部分儿童不能把音唱准,大多数人会从唱的方面找原因,认为是五音不全,其实应该是儿童听觉方面的问题。生理研究表明,12岁之前人的听力能够在合理培养下提升。因此需要在儿童阶段重视对儿童的听力培养,奠定音乐能力发展的基础,儿童音乐听觉能力包括:音乐要素听辨能力、整体音乐形象听辨能力以及内心音乐听觉能力这三个部分。音乐要素听辨能力包括节奏、旋律、和声与音色等。听觉能力需要循序渐进、慢慢培养。对音乐要素的听辨是提升音乐能力的基础。整体音乐形象听辨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把握音乐情绪,领悟音乐内涵。这种听辨力需要基于音乐要素听辨能力而发展;二是曲式结构的听辨力。曲式结构是分析音乐层次、条理、章节的关键;三是音乐体裁听辨力。如舞曲、进行曲、交响诗等体裁的听辨。内心音乐听觉能力也叫做内心听觉想象能力,基于此获得音乐体验。儿童音乐教学,需要契合儿童音乐接受的心理特点展开,依托音乐音响,在音乐活动中提升儿童的音乐听力。

(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审美能力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能让人体验美、感受美和创造美,且能愉悦身心。儿童音乐教学主要是培养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及音响的感受与辨别能力,且深化儿童的情感体验,培养儿童注意力、记忆力和审美能力。音乐教学包括这几个部分:一是音乐乐曲欣赏。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儿童的音响辨别能力(节奏、力度、音高、音色等)及感受能力。另外,还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二是歌曲演唱。运用发音器官,表达与再现歌曲的音调、节奏与旋律能力的培养,以及演唱技巧的掌握、歌曲内涵的把握等。三是乐器演奏教学。主要是乐器演奏技巧的教学。四是乐理知识教学。乐理知识学习包括音乐知识、音乐概念、五线谱识别、音乐简谱学习等,掌握识谱、用谱的技巧,为今后独立学唱、演奏歌曲奠定基础。

三、基于儿童心理特点改进音乐教育策略

(一)践行以人为本,促进儿童自主参与

儿童音乐教学,应该凸显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将儿童作为教学的主体,基于儿童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规律,以儿童发展为导向,实施多元化、针对性、开放式的儿童音乐教学模式,以此促进儿童自主参与、发散思维、互动合作,在儿童真正的自主学习实践中,强化学习能力,掌握音乐知识、技能与方法,提升音乐素养。

(二)结合舞蹈元素,提升儿童学习兴趣

音乐与舞蹈本是一体,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外在表现形式。若想要儿童更加深刻的学习、领悟音乐,更好的创造音乐,那么可以将音乐与舞蹈结合起来展开综合学习。儿童年龄小,活泼好动,可塑性强,将音乐教学与律动表演结合起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在创造性表演中,诠释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如此能够提升儿童的学习兴趣,也能强化儿童综合能力。

(三)运用技术手段,创设丰富教学情境

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给与教育工作很多便利。音乐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等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音乐的律动和魅力。如《春天在哪里》歌曲的教学,播放繁花似锦的春天幻灯片,及叽叽喳喳鸟语花香的音乐录音,让儿童感受鲜活的生命和真实的春天气息。如此,在置身其间中,儿童加深了对歌曲的感悟。

(四)培养创造思维,强化儿童音乐素养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在感受、体验和创造音乐时,能够激活人的思维,让人在想象和联想中发现美和创造美。音乐心理学理念为,基于儿童的音乐心理发展特点,需要在儿童阶段重视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从这些方面出发:一是培养儿童的创造兴趣。兴趣是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的前提,兴趣不能凭空产生,需要依托一定的环境、内容而产生。由此需要基于儿童音乐心理特点,营造和谐的环境,组织趣味活动,给与儿童创造的时间与空间,让儿童在兴趣导向下,思维自由发散,获得创造成功的愉悦感。二是强化儿童创造性思维。需要将儿童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还需要重视对儿童直觉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的培养,运用开放式、活动式、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三是创造性表现力的培养。儿童创造力培养以后,还需要儿童能够将其表现出来,如此才能体现出创造性的作用。音乐新课标中也重点提出了“表现”这一项内容,在音乐表现中凸显出儿童的创造性。包括这些内容:创造意识、独特个性、合作能力、知识基础、协调能力等。知识与技能是创造性表现能力提升的基础,如此需要引导儿童重视知识与技能学习,加大力度培养儿童创造性。

四、结语

结合文章叙述了解到,音乐心理是后天形成的,且可以培养。儿童音乐教学中,需要基于儿童音乐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音乐教育策略,通过融入多学科元素,践行以儿童为本,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重视对儿童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以此在音乐教育中,真正实现感染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目标,实现音乐教育价值的最大化,为儿童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伟伟.浅述音乐心理学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6).

简述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篇8

(二)里德的美术教育观:英国著名艺术教育家、艺术理论家和评论家赫伯特·里德提倡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成长,他认为儿童具有许多与生俱来的潜能,并有不同表现类型(依思考、感情、感觉、直觉,将儿童分为八种表现类型),美术教学应该按不同类型分别予以指导。

里德对艺术在教育中的地位看得很高,把艺术看成是适应社会的人的个性的自我定位最有效的手段。他认为人类的不幸主要溯源于个人自发创造力受到压制,人格自然的生长受到阻挠。教育唯有运用艺术,才能摆脱这种状况,达到自我实现。这就是说,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促使儿童自发创造力与人格自然地成长。

里德认为人类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人类的心理类型是高度相关的。依据容格的观点,他把人类心理分为思考型、感情型、感觉型、直觉型,而每个类型有内向、外向之分。这样,人类心理共有八种基本类型。里德认为,这八种基本心理类型各自具有独特的美的表现形式。以现代艺术为例:思考型——写实派;感情型——超写实派;感觉型——表现派;直觉型——构成派。心理型中有内向与外向之分,相当于艺术型中的主观与客观之分。具体到儿童艺术,里德便有了这样的看法:儿童生来具有艺术潜能,并具有不同表现类型。它们是:有组织的、拟情的、节奏的模式、构造的形式、列举的、表现派的、装饰的和想象的,共八种。这八种儿童艺术表现类型受到儿童特定的人格类型影响,相当于儿童不同的心理倾向:外向思考型——列举的,内向思考型——有组织的;外向感情型——装饰的,内向感情型——想象的;外向感觉型——拟情的,内向感觉型——表现派的(触觉的);外向直觉型——拟情的,内向直觉型——构成的形式。由于艺术类型与心理倾向之间这种依存关系的存在,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具有型的态度(typeattitudes)而立于承认各种类型的地位,依照儿童天赋的气质予以鼓励和指导。

儿童美术不仅受儿童特定人格类型的影响,也受“由潜意识而来”的一系列原生印象或原型的影响。根据里德的观点,儿童美术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作为残迹遗留在人类意识中的一种原形功能。原型最常显现的是魔环主题(mandalatheme),包括一切同心圆、有一个中心的圆型或方型以及所有辐射状或球状的排列,如花、十字、轮状、曼陀罗等。这些符号自然反复地出现在各种文化背景的儿童画中,从而为人类的共同人性提供了佐证。

仿效进步主义的观点,里德提出美术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法建议。他指出,“课程不应视为各科的总汇。在中学阶段一如在小学阶段一样,应该是创造性活动的场所,而教学只是为了达到这些活动的目的在不可免时或有助力时才实施。如果在幼儿阶段,这些活动可称为游戏活动,在小学阶段称为设计(project),然后在中学阶段合而为建设性课业。”〔1〕艺术应成为学校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课程应采用统整模式。学校是实习工场,符合美学标准。而教师,则应该是将个体引入环境的中介,他应该了解“涵容”学生。里德的这些看法,与进步主义教育理论是一致的。

(三)罗恩菲德的美术教育观:维克多·罗恩菲德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心理学家,宾州大学艺术教育系教授。他综合美术教育理论和实践,形成一套颇有影响的美术教育观,成为进步主义美术教育的运动的核心和领导人物。罗恩菲德认为,在艺术教育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造就富于创造力的身心健康的人。而创造性是每个儿童都具有的潜能,为使这种潜能得以实现,教师或家长应该为孩子排除干扰,避免让儿童使用着色画本,也不要从成人角度评价儿童作品,这样,每个儿童都会无拘无束地运用创作欲望,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体验生活,这就是发挥创造力的最佳途径。

罗恩菲德把儿童美术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涂鸦阶段(2—4岁)是儿童自我表现的第一阶段;样式化前阶段(4—7岁),儿童作首次的表现尝试;样式化阶段(7—9岁),有形体概念的形式;党群年龄(9—11)是理智萌芽的阶段;推理阶段(11—13)是拟写实的阶段;青春危机期(13—)是儿童美术发展的决定性时期。罗恩菲德认为,这些阶段是来自遗传的知觉程序自然展开的结果。一个个阶段的发展,就象一个个遗传程式的展开一样。虽然各个儿童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和速度,但整体的形式和步骤却是相似的。儿童需经过一个阶段才能进入下一阶段。既然这些阶段是自然发展的,因而教师对儿童美术的学习就不该予以干涉。不要试图教儿童怎样绘画,而应该只是提供材料和刺激,让儿童自我表现,以自己的速度、自己的方式发展他们的美术能力。

罗恩菲德把儿童的创作看作是他们感情、智慧、生理、知觉、社会性、美感及创造性的反映。从儿童的作品中,可以窥见他们在这些方面的成长情况。如,当儿童喜爱某人(物)时,就会在作品中作特别的强调和夸张;当他们的社会性和群体性发展到一定阶段,作品中就会有表现群体的活动出现。儿童的发展是生理的、感情的、社会的等多个领域的整体发展,而创作过程对儿童整体发展最为重要,因而,罗恩菲德强调创作过程,忽视创作结果,明确指出“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制作过程而非完成品。”

在说明儿童美术的特征时,罗恩菲德特别提出了知觉的视觉模式和触觉模式这组概念。罗恩菲德认为,知觉有两种反应模式——视觉型和触觉型。视觉型是一种客观类型。视觉型的个人喜爱环境,是世界的旁观者。他们在画面中咨询自然,其绘画倾向于具象的写实。而触觉型是一种主观类型。触觉型的个人是世界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他们专注于主观经验的阐释,其绘画倾向于高度主观的表现。当儿童成长时,大部分人(约70%)以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去面对世界(约47%的人倾向于视觉型,23%的人倾向于触觉型)。〔2〕

罗恩菲德认为知觉特征的不同是由遗传而来的,因此,不要指望视觉型的儿童画出触觉型特征的画,触觉型的儿童画出高度写实的作品。由于儿童中有两种创造类型——视觉型和触觉型存在,因而对美术教师的教学指导提出了要求。“我们必须在我们的刺激中更加注意这两种经验。假如我们用主观经验、感情性质或者身体的经验来刺激他,我们将会挫折一位‘视觉型’的人。同样地,假如我们只用视觉经验来刺激主观的人,我们也会妨碍他。既然传统的艺术教育主要只是基于视觉刺激,儿童的一大部分不但受到忽略,而且还会受到挫折。许多艺术教育者在中等学校里使用视觉刺激,却未曾认识到:现代的表现艺术也是今日生活中非视觉性的一种刺激。”〔3〕所以,写实的表现方式不应该作为唯一的批评标准。教师应把经验世界的态度与视觉型视觉接触的方式一视同仁。艺术刺激应同时包括触觉感应和视觉经验,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

里德和罗恩菲德都是工具主义美术教育观的代表人物,他们都主张“educationthroughart”。里德的贡献在于美术教育的价值与哲学的建树,而罗恩菲德则在美术发展心理及教材教法的研究方面有独到之处,两者相辅相成,联珠合璧。从他们关于艺术教育的阐述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杜威及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甚而,还有卢梭的影子。(事实上,杜威的教育理论与卢梭的理论关系密切,虽然杜威本人不予承认。)工具论使美术教育课堂发生了重大变化,儿童成为美术课的中心。

杜威重视感性经验,关注儿童兴趣,使教育领域开始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新时代。然而,“事实告诉我们,杜威牌的教育学,大概不可能在学校里广泛地被使用——到现在还是如此。”〔4〕杜威式的教育使得美国学校中暴露出“纪律松懈、书写无能,以及初等数学和科学知识严重不足”的缺点,引起家长及社会人士的不满。而在美术教育界,工具论的实践使得学校中的美术教育处于一种儿童自发的,无教师干预和评价的,无所谓最后作品的严重放任状态。艺术没有被视为一门学习的课程,而是被当成了儿童自我表现的工具。学校中视觉艺术的主要功能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创造力,渲泻情绪的机会。严格地说,这种状态是“非教育”的。到了60年代,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变化的主要契机是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升天。

二、本质论

1957年10月7日,前苏联人把第一颗人造卫星“普斯特尼克”送上了天,显示出苏联领先一步的科学教育水平。争霸世界的需要使得美国在60年代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运动,改革的理论基础是由布鲁纳(J.S.Bruner)倡导的以了解科目基本结构为主旨的结构主义理论,在此理论的基础上,美术教育界逐渐形成和发展了本质论。这次教改兴起了学科运动。在自然科学、数学、外语(即“新三艺”)这些结构清楚、易于教学和检测的科目得到特别青睐时,美术教育为求在学校中生存,也开始逐渐向科目转化。这一转化中,巴肯(m.Barken)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认为美术有权成为科目,作为科目的美术教育包括画室学习、美术批评和美术史,这一观点影响了以后作为本质论代表人物的艾斯纳(w.D.eisner)和格内尔(w.D.Greer)。本质论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

(一)本质论的教育思想基础: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是本质主义美术教育观的主要思想基础。布鲁纳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结构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任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心理学教授,哈佛认知研究中心主任。他把20世纪5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jet)创立的结构主义心理学应用于中学课程改革,提出了颇有创见的教育主张。1960年,他的《教育过程》一书出版,该书阐述了教改的四个中心思想:①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②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可以以适当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③重视直觉思维力的发展;④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该书出版后备受推崇,被西方教育界人士称为“划时代著作”,很快,美国掀起了以此书思想为指导,以课程革新为中心的教改运动。在布鲁纳的思想影响下,学科运动开始兴起。当别人根据布鲁纳理论把外语、物理、化学、数学等变成结构清楚的科目时,艺术教育研究者们也开始注意美术的结构,艺术教育从重视“自我表现”和“创造性”转向帮助学生独立从事艺术学科结构的探讨,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艺术,从而使本质主义美术教育观有所发展。然而,这些思想当时除了在杂志上有所宣传外,并没有站稳脚跟。1982年,保罗·盖蒂信托公司出资成立盖蒂艺术教育中心。这个中心推行正规系统的美术教育,帮助学校在实践中发展充实本质论思想,逐渐地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DBae)开始形成并流行开来。

(二)本质主义美术教育观:本质论强调美术教育的本质性价值,倡导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本质主义者认为,美术教学应具有学科性、顺序性,主张系统化的课程设计与指导方法,并且以学科的标准来评量儿童的学习成果。

本质论的代表人物是艾斯纳和格内尔。艾斯纳强调美术教育的主要价值在于对个人经验的独特贡献。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中的工具论和本质论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中的工具论和本质论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中的工具论和本质论他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和实践极其特殊的一面,而且美术能为人类实践作出的最可贵的贡献是直接与其特性相关系的。美术能为人类教育作的贡献恰恰是别的学科所不能作的。因而,任何一项将艺术首先作为为其他目的服务工具的教育计划会冲淡美术的意义。美术不应屈尊服务于其他目的。”〔5〕美术教育不是服务于其他目的的工具,它在基础教育中有其独特的作用,从而,美术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得到了重视和提高。

与工具论者相反,艾斯纳提出美术能力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学习和教育的结果。“美术学习不是随儿童成长成熟的自然结果,美术学习可以通过教育指导得到促进。”〔6〕既然如此,可教的内容有哪些呢?艾斯纳认为美术教学的领域应包括三方面:美术创作、美术批评和美术史。要使这三方面教学卓有成效,则需要有系统化的连续性课程设计,而不是那种感恩节画火鸡、圣诞节做节目装饰的以日历为中心的教学。而且,对教学要尽量评估,因为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评估,对师生的教与学都是大有裨益的。

w·迪文·格内尔的观点与艾斯纳相近。格内尔倡导DBae大纲,他曾在文章《一种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将美术作为一种学科研究的方法》中首次使用了“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theDiscipline—Basedarteducation)的术语。这一流行的教育思想简称DBae。它实际上来源于60年代出现的教育观念,但却揉进了巴肯、艾斯纳在60年代提出的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美术史教学思想。格内尔认为,DBae可以“培养出有教养的人,具有美术和制作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对美术品和其他物体中的美有所反应。”

DBae有三个主要特征:

1.学习领域涵括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术创作四个方面。

2.教学内容由简至繁作螺旋式递进。

3.严格的书面课程设计,实施系统化教学。

DBae具有严谨的课程中心导向。它不仅重视形象的制作,更重视对形象的理解。它要求把创作、欣赏、理解和评价几方面统合于同一教学单元,体现在总课程中,进行系统化、连贯性的教学。

在DBae的学习领域中,美术创作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制作,学习技巧和组织等;美术批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欣赏,发展他们对形象的分析、演绎及判断能力;美术史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对作品作者、时间、空间背景的认识,加深对历史文化的了解;美学则是让学生通过对美的本质、美的经验、美术在人类活动中的地位等探讨,加强学生的判断能力,建立理论学习的基础。这四个方面,美术创作和美术史较容易为人理解,而美学和美术批评却较难理解,下面,我们试对美学和批评简单作一阐释。

关于美学,积极支持DBae的艾斯纳曾这样解释:“美学方面的专门知识是把一整套久已存在、见识颇深的思想介绍给儿童和成年人,一些从未得到解答的问题。”〔7〕例如:艺术品必须是美的吗?伟大的艺术品一定寓有力量、高贵等主要思想吗?评价艺术家的作品要了解他的创作意图吗?这些问题旨在为孩子们打开一个艺术世界,让他们加入到这种千古对话中去,作一些美学上的思考,这正是形象创作无法做到的。批评如何介入呢?其实批评就是谈论艺术,利用孩子爱讲话爱争论的特点,可以使批评很顺利地引入课堂。一般可以把批评分为四个阶段:

1.简单描述阶段:看到了什么?包括物象、形状、色彩、线条等等。

2.形式分析阶段:作品如何组织?如:画面是否对称?线条间如何联系?运用了什么技法、材料?等等。

3.意义解释阶段:作者要说明什么?如:作品的意义是什么?社会经济文化、作者思想个性与该作品的关系是什么?作品中传达出什么氛围、观念、思想?

4.价值评定阶段:你的印象怎样?如:你受到感染吗?你对这件作品有什么感觉?等等。

前两个阶段的问题重心在于你看到了什么,而不是你印象如何,要防止学生过早轻易地下结论。解说阶段,教师可以运用恰当的语言解释作品,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在前三阶段的基础,最后让学生评论作品价值。

DBae的课程设计是统合的,即把美术创作、美术批评、美学、美术史统合在一个完整的单元教学中同时教授,由简入繁,系统展开。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艺术知识面,了解种种文化涵义,并通过视觉艺术进行思想交流。因此,DBae要求有一系列设计严格的、反映出四方面修养的特殊教学主题。例如:以风景为主题的教学可以有:讨论大自然的景物,可否称为艺术品(美学);学习从形式与分析开始评审一幅荷兰派的风景画是狂暴或是孤凉(艺术批评);认明荷兰、法国、中国的写实派与想象派风景画的典型风格,并研究大自然如何可以理想化和抽象化(美术史);使用粉笔和海绵绘画的技巧创造空间的幻觉和自然景物(艺术创作)。〔8〕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善于从简单的美术行为,如常见的风景写生,进行意义重大的扩展。虽然DBae四方面内容无需分而教之,但教师应清楚地意识到其中的每个方面,将它们有机地溶合在一起。

DBae强调美术教育的本质性价值和课程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学生不仅学习如何制作艺术品,还学习如何欣赏艺术品,了解有关的时代背景知识——作品所产生的社会环境。由于盖蒂艺术教育中心的研究、实验和大力推广,这一理论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人们期望,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使他们了解文化与艺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学会客观评价艺术品,具有更丰富的艺术知能。

由于DBae以严格的课程中心为导向,有严谨的课程设计,明文规定学生在创作、批评、美术史及美学四个领域内进行螺旋递进式的学习。因此,有人提出疑问,艺术教育接近于行为科学或物理科学的教育吗?象DBae这样的教育是否会过于貌似其他学科而丧失艺术课的独特性?是否会过于严格而导致僵化和枯燥?以结构课程论为教育思想基础的DBae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但忽略了对自发性表现的启发,对美感经验及创造性发展的强调亦显不足。在艺术教育中,注重结构性的同时必须加强灵活性。

工具论和本质论各自在不同的教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它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工具论以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发展土壤,提倡以儿童为中心的美术教育。它重视儿童兴趣,强调儿童自发性和创造性培养,但忽视系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传授。因此,这种美术教育不可能培养儿童具有丰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而有限的美术知能又限制了儿童高层次美术创造力发展,因为高水平的创造必须以丰富的知能为基石。本质论以结构主义教育理论为渊源,要求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它重视艺术的创作、欣赏、理解和评价等审美力的全面培养,但对自发性表现的启发显得不足。此外,严格的课程设计和教学亦容易走向形式化和乏味枯燥。

比较一下这两种理论,可以发现,它们瑕瑜互见,各有扬抑。所以,单独套用任何一种于我们的美术教育,显然有失妥当。我们可以根据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美术教育的现状,对它们予以合理吸收和改造,洋为中用,促进我国美术教育发展。

注释:〔2〕本段文字参考维克多·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第259页,湖南美术出版社。〔4〕引自J.R.布尔内特《杜威和美国教育》,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评论》,1979年第81卷,第二期。

〔5〕同〔1〕第11页

〔6〕同〔1〕第58页

简述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篇9

关键词:英语教育专业;英语;儿童文学素养;培养策略

新课程改革对英语课程的性质、目标给予详细规定,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实施途径。以往“哑巴英语”教学现象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教师过多关注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但是忽视了听说能力与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此,改革中尝试以阅读英语故事的形式来吸引儿童阅读兴趣[1],并且对英语教学者的文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这一发展趋势,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必须重视儿童文学素养的提高,明白儿童文学素养的构成要素,主动提高英语儿童文学教学能力。

一、儿童文学素养概述

儿童文学主要包括两个概念:一是专门作为一门学科的儿童文学研究;二是作为一个门类的儿童文学作品。这一概念的界定考虑到儿童理解力的文学、儿童本位的文学和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生理特征及成长规律的阅读等多个方面,暗示了主体读者是儿童,并且能够为儿童带来乐趣的文学作品。因此基于儿童不同年龄特征和理解创作力,儿童文学的标准及分类各有不同,包括了童谣、童诗、图画故事、寓言、儿童小说等多种体裁[2]。根据儿童文学延伸出儿童文学素养的含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笔者角度认为儿童文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阅读和研修儿童文学作品,从而全面认识儿童文学并且准确理解和把握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主要涉及儿童文学理论素养和阅读素养两方面,但是对于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而言,这两方面远远不够,同时还要具备借鉴儿童文学作品组织教学的能力,掌握阅读技巧,运用儿童文学作品提升自我阅读能力,这些综合的、全面的组成才是儿童文学素养的总内涵。因此,儿童文学素养培养要求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时能够全面把握作品表现与内涵,利用儿童文学作品组织高效教学设计,顺利开展教学。

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英语儿童文学素养的必要性

(一)架构与儿童交往的桥梁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未来面对的儿童学生,身处交往的两端学生对儿童世界了解不多,但是学生想要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必须加强对儿童的了解,这时就需要儿童文学素养发挥作用。首先儿童文学面对的是儿童,其中文学作品中包含大量儿童日常行为活动和生理成长特点,教学活动中借鉴作品描述加强对儿童的观察,利用儿童文学来了解儿童,并且更好地服务于儿童。儿童文学的创作对象是儿童,其内心世界往往不被成人所理解和重视,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儿童文学逐渐引起重视,并且纳入到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培养体系中。儿童文学作品主题大都涉及母爱、大自然等[3],作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通过理解儿童淘气顽皮行为来领悟到内心世界,在交往中充分表现出承认和尊重,加深对儿童的理解和包容,让儿童自然成长,释放出童真和天性,为师生交往架构起中间桥梁。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朱自强先生强调在儿童文学中必须注重儿童本位的文学地位,不以成人世界的法则和观点来约束儿童,而是发现儿童的长处,将开启儿童文学大门的钥匙交到儿童手中,发挥出自身的引领作用,因此英语专业学生要站在儿童独特的思维角度和理解能力上感受儿童文学,接受儿童的感受,并尝试去理解。

(二)加深对儿童思维特点的了解皮亚杰提出了教育中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包括四个阶段,而儿童文学的创作也是针对不同阶段儿童主体进行的。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要掌握并且熟练认识四个阶段儿童的智力发展现状,在第一阶段(0~2岁)儿童感知运动阶段中,培养儿童初步认识世界的方法,让儿童通过感知和运动两者的关系来获得动作体验,在脑海中形成低层次的图式;在第二阶段(2~7岁)儿童前运算阶段中,逐步扩大儿童的认知活动范围,发展其表象和思维,开始利用语言和抽象方式理解事物,但是无法对认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形成概念,抽象运算活动不能开展;在第三阶段(7~11岁)儿童具体运算阶段中,儿童已经获得了抽象概念能力,能够进行简单逻辑运算推理,并且凭借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发展自己的逻辑思维,但是无法进行独立抽象运算;在第四阶段(12岁以上)儿童形式运算阶段中,儿童思维渐趋成熟,其智力水平逐渐和成人接近,对于抽象逻辑运算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4]。这四个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必经过程,其顺序必然不可颠倒,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延伸和拓展,儿童在每个阶段的发展都有不同的思维特点。英语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培养儿童文学素养,加深了对儿童思维特点的了解,明确在不同阶段利用不同儿童文学作品,让儿童更快地发展抽象思维,通过大量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更能直观感受不同阶段儿童成长规律,从而形成敏锐的鉴赏力。

(三)适应儿童语言学习的需要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而当前我国英语教育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阅读能力不被重视,因此对儿童开展英语语言课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儿童文学阅读,让儿童获得更好地阅读体验,从认知阶段便开始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儿童文学作品阅读指导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必须要求其指导者具备丰富的文学阅读经验,尤其是针对儿童的文学阅读经验。朱自强先生曾说:“文学作品研究先于语文教材研究,这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准则”[5]。文学作品阅读是培养个人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最大化发挥出文学作品的价值,不仅仅传授给儿童限定的文化知识,同时潜移默化影响儿童的文学情感和阅读情操,让儿童深刻感受当今世界。

三、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儿童文学素养培养策略

(一)稳固儿童文学课程地位,培养儿童文学素养首先,注重儿童文学课程的开设。高职院校必须重视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期间英语儿童文学课程的开设,准确定位英语儿童文学课程,构建科学合理的儿童文学学科课程体系,让学生意识到儿童文学课程对日后走向岗位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主动去学习英语儿童文学课程,课下阅读大量儿童文学作品,学校应当保证课程学分和课时安排合理得当,鼓励学生开展儿童文学理论和教学研究,提升儿童英语教育教学队伍质量和专业能力,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学会自我反思,发现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其次,丰富儿童文学课程教学内容。儿童成长包括四个不同阶段,因此儿童文学作品类型包含多样,在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内容中要考虑到英语课程本身特点和儿童文学作品的可鉴赏性[6],不仅要重视儿童英语阅读技能的培养,而且主动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掌握阅读技巧,更好地指导学生。

(二)积累更多儿童文学阅读经验,培养儿童文学素养英语专业学生作为儿童英语教学的引导者和帮助者,首先,应当养成自身良好的儿童文学素养,积累更多儿童文学阅读经验,才能为指导儿童阅读做出努力,在阅读中养成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喜爱,从中找寻培养儿童文学鉴赏力的土壤,掌握儿童文学作品的欣赏技巧。其次,英语专业学生在初步阅读儿童文学时可能代入感困难,这是由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截然不同决定的,但是学生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体会儿童文学作品的美感,领悟纯真之美、欢乐之美和想象之美,理解儿童固有的纯真与稚拙天性。最后,扮演隐含读者,感受乐趣。儿童文学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定的阅读主体是儿童,英语专业学生需要在阅读中扮演隐含读者,结合儿童的身份去体会文中描述的语言知识、幻想世界和文学知识,然后为利用儿童文学作品做好英语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进行儿童文学教学实践,培养儿童文学素养首先,英语专业学生要充分利用儿童文学作品,注意教学情境的不同引入不同阅读材料,为儿童展现出生动有趣的课堂。如在儿童教学导入阶段中合理运用图画、童谣、儿歌等,适应儿童发展天性,吸引儿童注意力,然后顺利引出所学的英语课程语言知识。其次,通过儿童文学作品开展英语阅读活动。新课程改革规定学生从听、说、读、写、玩、演等方面发展英语语言技能,其中对读的环节可利用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和简短对话。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应当掌握多种阅读方法,为儿童分组阅读做好指导[7],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作为儿童教育教学队伍的重要组成人员,应当主动阅读大量儿童文学作品,精心选择阅读材料,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要认清教育教学对象,在儿童生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基础上掌握阅读技能,提高专业能力,培养起儿童文学素养。

简述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篇10

杜威认为,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关于经验论的认识是杜威哲学思想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就是其经验论的主要体现。而杜威的经验涵义最广,对其争议的也最多。杜威在达尔文主义原则的基础之上,运用遗传学的方法对传统哲学进行了改造,摒弃了传统的二元论哲学,触及到了传统哲学的前提,建立了一种新型的一元论哲学。改造后的哲学是应该关注社会生活,是科学化的,要用科学的方法改造社会的问题。杜威是先从经验论开始改造哲学的。他是经验主义者,但其认为的经验“不是指希腊人所轻视之无理性的习惯动作,亦不指十八世纪经验论者所重视之感觉印象,更不同于唯心论者所指内心经验。”

在杜威看来,有机体是活动的,经验是一种生命现象,是生命体与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流,而不仅仅是主体的一种认识事件;经验意味着我们在特定的环境下行动,外部条件影响着我们的行动,反之,我们通过行为也影响着环境。这是一个生命体或者有机体与环境的交互行动,是寻求有机体与环境平衡的过程。经验不是对认知对象所发出的感觉信息的被动的接受、被动的思维活动,经验是有目的、有意义、有组织的主体的行为;经验还具有连续性,先前的经验会影响后来的经验的性质。杜威把经验的连续性和经验的交互作用比喻为“经”和“纬”,两者相互制约,相互联合,密不可分,成为衡量经验的教育意义和价值的标准。

杜威对传统的“经验”概念进行了改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重要的教育观:“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杜威强调的“生长”也有经验的特征,生长是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生长的方式是持续不断地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的。生长就是经验品质的改进和提高。儿童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变化的、不稳定的环境,这种变化会贯穿在儿童的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环境中的各个因素和活动会影响儿童的行为和经验;而儿童自身也会反过来影响各种环境。要想使儿童能够适应环境,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不应该脱离社会和儿童而应该成为连接儿童和社会的纽带。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儿童与经验的联系,不断地提高儿童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能力,保证儿童不断生长,获得持续的经验,不断地改造经验并重新组织经验。

二、基于隐喻视角的分析

英文表述“educationasgrowth”,更准确的译法为“教育宛如生长”。不同的表述就使得我们在理解这句话时造成了很大的偏差,甚至造成了误解。有人理解为“教育就是生长”“、教育就是发展”,这就太简单了。“教育即生长”不能像“教师是园丁”“、教育是农业”这样简单的理解。教育即生长,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教育宛如生长’,这是一种隐喻。教育就是教育,当我们谈到教育的性质的时候,因为教育性质过于复杂,我们往往用类似教育性质的东西去揭示它的特征。比如,我们经常说,教育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像‘培养’这样的一个词,通常是用于动植物的。”

其实在这里杜威将喻体隐藏了起来,生长是儿童的生长,教育是民主主义社会的教育,是一种理想社会的教育。有人批评杜威将生长这样一个生物学的概念生硬地应用于教育这样一个社会现象中,忽视了生物与人类之间的本质。美国教育家霍恩也对杜威的“生长”提出了质疑,认为其“生长”概念模糊,生长可以是正当的、错误的,也可以是正常的、反常的;有很多错误的生长,很多生长也是歪曲的。这样的批评没有把握住生长隐喻及隐喻分析的路径。以隐喻形式存在于教育命题当中的概念,不能以隐喻以外的方式加以解读,否则就会出现误读。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对隐喻的相似性的分析

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与逻辑思维、实证思维等相区别的思维,它对两个事物之间关系的把握不是建立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也不是建立在因果关系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相似性的概念基础之上。所以在分析教育隐喻时,研究者要深入地分析研究对象和喻体的本质上的相似性,关注喻体与所要探究的对象之间在理论上的相通性,比较本体与喻体之间那些相似的因素,从而加深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解。

在英语中表示生长的单词有两种,有时用“growing”,有时用“growth”来表示。前者注意生长的结果,到一定的限度会中止;而后者则强调生长的历程或过程,即在过程中生长。而杜威强调的是后者之含义。“生长”原本指植物的成熟过程或动物的发育,有“增大”“、增强”的意思。在杜威之前并没有人借用它来指称教育。杜威继承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赋予了它新的扩大的涵义,并把它转移到对教育问题的分析上。

生长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是持续不断的,是适应于各种不同情境而进行的不同生长方式。杜威并没有忽视生物与人类的本质区别,而是强调生物和人类有机体的在生长方面的相似性,强调人和生物的生长一样都是积极向前的过程,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过程。

2.对喻体本身的分析

由于喻体的来源比较多样,因此在对概念进行隐喻分析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分析喻体选择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以便达到对隐喻特别是那些经典隐喻更为广阔和深邃的理解。

在杜威看来,“生长”不仅仅是个名词,它有着深刻和丰富的内涵。传统的一种关于“生长”概念的理解是:生长是某种物体由不完全状态而达到完全的变化。这种说法认为生长就是要填满缺陷,填补未成熟的人和成熟的人之间的空缺的东西。我们往往用成年人作为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儿童的行为和情感,认为他们哪些方面是不足的,是需要发展的,而儿童通过学习实现了发展,达到了目的,就会停止,这就是生长。而杜威认为这种观念把生长历程当作是填补缺陷,但当儿童达到了成年时这种缺陷就不存在了,那生长也就会中止。这并不是真正的生长。

真正意义上的“生长”,即全部的生活就是生长。凡是存在的生命,就有生长。所谓的停止生长不是指一个人生长已经完结了,而是说生活停止了,生命结束了。要不然就无停止。我们所指的生长不是指儿童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目的(成年人要求的目的),而是存在于他每天的生活中。只要生活不断,生长就在继续。因此,杜威生长说就包含着终身教育的思想。同时,杜威强调儿童生长的条件就是他们的未成熟状态,这并不是说儿童现在没有生长的能力,到了后来才有。

而是指一种确实存在的生长的能力,这种未成熟具有积极地可建设的方面。杜威所认为的“生长”有两方面的特征:依赖性和可塑性,这两个特征也就是生长的条件。依赖性是一种积极的能力。儿童对周围的人长期的依赖,可以帮助他从别人身上吸取到融入社会的信仰和观念等等经验,这是他的优势。而可塑性是指以从前的经验的结果为基础,改变自身行为的能力,也就是发展各种倾向的能力。没有这种可塑性,获得习惯就是不可能的。

儿童的可塑性使得他们免于成为一成不变的人,能不停地从外界学习许多新事物,以应对随后发生的事情。这是由于这两个方面的特征,才使得儿童的成长成为可能。杜威在对生长进行定义时,正如前面的论述已经做了改造,赋予它丰富的社会内涵。生长不只是心理的,而且是理性的和道德的。生长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经验不断地积累、更新,就是生活;生长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是持续不断的;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长形式的变化。

3.建构对研究对象的理解

我们进一步要探讨:究竟隐喻本身表达了对研究对象怎样的认识,生长隐喻表达了杜威怎样的教育观。有人认为,教育中的各种隐喻可以归为两类:外铄论隐喻和内发论隐喻。前者强调“上所施,下所效”,主要诉诸于教育者,如灌输隐喻;后者所表达的教育观在国外教育界得到一致认可,教育基本之意就是引出,教育主要诉诸于教育对象自身,生长隐喻就属此类。杜威认为由于人出生时的未成熟,就预示着有向上发展的倾向性,有不断生长的可能性,这也说明人本身就潜藏着一种发展的能力。

那么,教育要发展,引出这种潜力,要使个体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环境,实现自身与环境的平衡,就必须要将儿童和社会联系起来,不断地促使儿童对自身经验的改组、改造和转化,以实现民主主义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并通过这种能力的形成,以达成民主主义社会的实现。杜威将儿童作为起点,社会作为终点,而教育就是要保证儿童不断地生长。我国传统中所强调的从外部施加影响的教育观是根深蒂固的,“教育即生长”所倡导的教育观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它所包含的教育观念会不断地促进我们对教育的反思和重新认识。

4.对隐喻本身归类

就教育隐喻的产生过程而言,可以将其分为根隐喻与派生隐喻两类。所谓根隐喻指的是一个作为中心概念的隐喻。“教育即生长”就是这一类隐喻。“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是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而这些根隐喻是会派生出其他的隐喻。如果“教育即生活”,那么学校即社会。学校就是实践杜威教育理论的地方。把学校安排成适合于儿童生活、生长的环境,叫儿童生活、生长于其中,借以扩充经验的数量和提高经验的效用。

学校论是对杜威教育观的进一步的延伸表述,也是实践其教育观的重要的理论。派生出来的隐喻是有利于进一步表征和理解根隐喻的。然而并不是说所有的隐喻都可以归类到这种分法中,还是要根据隐喻生成的具体的情况而定。

三、对生长隐喻分析的启示

在教育研究中,要正确地把握教育学概念体系中的隐喻表述和掌握分析隐喻的方法。隐喻一直是教育家和学者们表达教育思想、阐述教育理论的重要手段。在教育学的概念体系中,存在着多种隐喻,如“灌输”、“洗脑”、“培养”等等。这些隐喻和教育概念、教育口号一起丰富了教育概念体系的表述。隐喻是来自于感性认识的,并试图通过理性达到抽象概括的水平,这已成为人们认识世界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教育研究并不是纯客观的研究,而是充满价值观念的活动,它的很重要的研究对象领域就是学生的心理。因此这种活动常常是带着感彩的。

在教育学理论中隐喻的实质就是一种思维方式,是研究者认识教育现象、探究教育规律的一种方法。隐喻概念是在一定的文化中形成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在不同文化中,一件事物或一个概念与另一件事物或概念之间的联想意义和文化意象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有的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