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7:35

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篇1

abstract:thepaperelaboratestheproblemsintheChina'scurrentagriculturaltechnologyinnovationdevelopmentandproposesthecorrespondingsolutionfortheseproblems.atthesametime,thepapersystematicallydiscussesthegreatsignificanceofagriculturaltechnologyinnovationdevelopmentnowadays.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意义;策略

Keywords:agricuturaltechnology;innovationdevelopment;significance;strategy

中图分类号:S-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7-0250-01

1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含义

农业科技创新是指包括农业科学研究、发明、创造以及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增强生产能力,获得最大效益的运用过程,或者说是指改变或变更农业技术对农业生物要素与环境因素作用的过程。

2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中的问题

我国农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①由于我国农业的发展特点是高投入、高消耗、拼资源的粗放模式。②由于受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特点的制约,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不高,科技储备和有效供给不足。科技产出能力较弱,专利授权的绝对数量相对较小,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比重低,仅占专利授权量的6.9%。③农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业科研投入的不足严重影响着农业科研队伍的稳定和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着农业科研成果的产出。④科技成果转化扩散能力弱。国家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体地位不突出,基础设施落后,功能不强,服务弱化,缺乏自我发展后劲。⑤农业科技发展中的部级课题攻关项目较少。技术引进多,吸收消化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少。立项研究分散,低水平重复较多,科研队伍的团队精神不强。

3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意义

3.1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保证农业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农业生产力的水平,而农业生产力的水平又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质量和配制。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而且可以优化生产要素的配制。技术创新能提高单位资源的效用,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农业技术创新发展是农业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3.2解决地方“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解决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和“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农业资源,最终走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道路。

4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策略

4.1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①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民间资金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②要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上加大对中小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农业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和推广;③最后是要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的监管,使资金真正落到科技创新的实处,防止资金被截流或挪用。同时,完善课题招投标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2面向市场和农民,推进农业体制改革①要进一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土地制度试点,以提效为目的,探索新的土地制度。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原则下,寻找实现土地规模化经的新方式。②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在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除提供公共服务的科研机构外,其余农业科研机构应转制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直接面向农民和市场提供服务并参与市场竞争,围绕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发挥各自优势,解决农业技术困难。③要在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优化科技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整合和统一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和推广机构,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避免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的脱节。整合农业科研及推广队伍,提高科技创新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工作待遇,以优化农业研发资源的利用效率。④在推进农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技术引进机制的改革,同时在技术引进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本土化创新和改造,使引进的技术成为真正适用的技术。

4.3加强教育,提高科研工作者和农民的素质①要调整收入分配机制,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以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②要重视对已有农业研发和推广工作者的培训和再教育,尤其是要加强对基层工作者的培训教育,以提高其掌握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③乡镇是农业科技推广的基层,也是真正落实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应加强财政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基层科技推广人员的待遇,以促进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4.4加强市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①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各级各类企事业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参与农业技术推广,规范推广行为和推广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和执法检查力度,为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宣传教育,保护农业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②要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咨询活动,改革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以市场和农民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服务农民为宗旨的技术推广体系;③要加强道德建设,推动各市场主体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的可持续发展。

4.5针对地方农业特色,组织特色农业创新小组以新疆地方为例,可以主动联系相关科技团体,共同开发新疆当地的特色农业。并将其引向产业型经营模式,以市场为主导,利用新疆特有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比如:甘草、啤酒花等。

参考文献:

[1]王晓燕.浅谈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C]//沈阳: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2008.

[2]彭宇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及对策[D].长沙: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06.

[3]刘振华.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剂[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

[4]皮珊.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对策[D].长沙: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2009(1).

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技术创新;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046-0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一个普遍认同的事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曾经也提到过技术理论的创新对于人类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是对于农业的发展而言更是尤为重要。因为在农业的发展中,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劳动生产中的各种关系构成了生产资料的基本元素。而这些基本元素的发展和功能发挥对于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在发展农业的时候,往往都是从技术理论的创新这些方面入手,然后才有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才能达到提高生产力,改善生产关系,以至于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社会劳动效率,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任何一种实践中的技术创新都是从理论开始的,所以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理论创新与农业的发展也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在强调理论创新的时候,不能忘了理论的创新是为了实践的应用这一基本原则。因此,我们在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创新理论与农业发展的时候,就应当时刻谨记理论的创新是服务于实践的,实践意义上的技术创新才是服务于农业发展的。只有理清了这样一层关系,我们才能深刻地体会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创新理论对于农业发展的现实重大意义,对于提高农业集成化生产和规模化生产的重大作用,对于国民生活的重要历史责任,对于推进中国的当代农业的生产发展和产业化经营具有重大的战略发展意义。

一、农业的发展起源

农业的发展都是从刀耕火种的远古时展而来的,在历经了几千年的自然经济的发展规模之后,当代农业迎来了技术理论创新的春天。在远古时期,人们只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进行简单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模式。人们的生产只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满足自身的生存而已,没有更多的经济和价值追求。所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农业的发展都是处在一个停滞不前的阶段,更谈不上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进与应用了。

真正的农业发展是自然经济解体,市场经济开始逐渐形成的时候。当农业不再是简单的生存所需,而是变成整个民族的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时,农业的发展对于国家、民族和人们的生活而言,就变得举足轻重。我们都知道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安定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农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我们国家的第一大产业。无论工业多么发展,农业的基础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所以,加快农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快高科技在农业中的生产应用,迅速实现农业规模化、集成化和产业化生产经营将变得十分重要。

农业起源于自然经济,最终走向市场经济。这是历史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市场经济下的农业生产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法则的生存原则,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谋得农业的稳定和快速发展,就必须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理论创新,就必须加强农业的现代科技应用,就必须审时度势发现好时机和利用好时机,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科技兴农的方针和政策原则,为我们国家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科学理论发展中的技术理论创新

马克思曾经说过因为发生了物理学的革命,所以把自然科学带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现代自然科学发展阶段。这场革命的兴起,带动了一系列的生产技术变革。进入20世纪之后,科学的技术革命广泛地发生在宇观、宏观和微观三大层次上,使得整个自然科学形成了一个前沿不断扩大的多层次的综合的整体。整个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从而引发了工业、农业的一系列技术理论创新。

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理论的哲学认识曾经在唯物辩证法中明确提出过: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对于技术理论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一切的知识都是为实践服务的。一切知识只有在转化为生产力后,才拥有改造世界、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

在农业的发展中,生产力的作用就显得更为突出。因为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会影响到农业的发展模式和道路。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启了技术革命的先河。人们专注于提高机器的生产能力来改善人们的生活。蒸汽机的发明,不仅仅是带动了工业的进步,也为农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高性能机械的应用,就不会有农业集成化生产的可能,就不会出现一系列的商品粮的生产基地,就不会出现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和商机。

科学理论的创立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艰辛探索和不断归纳总结的发展历程。在历史的发展中曾经出现了三种不同模式的科学理论发展观,即:累积式的科学发展观、否证式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历史观。我们无权去评论哪一种发展观的正确与否,也无权去批判哪一种发展观的优劣。我们需要明确的就是,正是这一系列的不同的科学发展观的辩证思维,才带动了整个科学技术的进步,才有了人类一次又一次的历史进步。

在这个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科学问题的提出、科学事实的获取,以及科学定律的发现都是知识创新与发展的重要过程。而要把这一系列获取的知识,上升为科学理论,又是一个艰辛探索的过程。因此,每一项科学理论的提出都饱含了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劳动,同样科学理论的创立实际上是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发展的一个完整的过程。而这一切科学理论的发展曾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不断的检验,才成为指导人们生产建设的真理,才能够正确指导技术进行不断改进、发展和创新。

三、马克思主义的技术创新理论对于农业发展的重大作用

关于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我们有必要对技术进行一番解析。首先,我们要对技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马克思主义首先从人类最基本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即物质生产劳动出发把握技术的本质,认为技术是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劳动的进化史就是技术的历史发展史。

技术创新理论其实就是对技术的不断创新。最关键的点还是落在了创新二字上。因为技术的创新势必带来生产力的变革,带来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带来农业发展道路的不断改进。而这一技术创新理论的提出,最终的目的还是落在提高农业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上。它对于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技术的创新带来生产力的进步。

生产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就会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的指导去创造和发明各种能提高生产效率的手段和方式以及方法。这一系列的活动就是技术不断创造和发展的过程。历史上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会引发生产力的变革,进而引发生产力的革命。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中对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从技术变革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在这里,我们只需要考虑技术对生产力的重大作用。资本家的技术创新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而我们农业中的技术创新实际上通过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提高生产率来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的更大发展。

其次,技术创新理论带来科学技术体系的三位一体化。

技术创新就是把技术发明和经济应用相结合,它包含了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古代的自然经济时期,生产实践是科学技术的主要源泉,生产和技术的结构模式是从生产到技术,再到科学。而到了近代,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这一结构模式就演变为:从科学到技术,再从技术到生产。但是到了现代,科学技术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科学、技术和生产,三位一体化的双向和动态结构模式已经形成,体现了理论创新和应用研究与生产发展三者紧密联系、相互配合的关系。

最后,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理论带来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势必带来生产力的重大变革,尤其是各个国家都在大力突破技术创新以赢取技术制高点、占领更大市场的时候。这一现象在农业发展中尤为突出。技术创新为生态农业提出了新的发展模式。生态农业的经济再生产过程同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它不仅拥有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还拥有劳动的自然生产力,这一切优越性都带来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巨大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黄祖辉,等.农业现代化――理论、进程与途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篇3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功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道路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现阶段,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顺应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抓住时机、乘势而上,努力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党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举措。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

《决定》全面阐述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政策措施、政治保证等内容。在《决定》第四部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政策措施,《决定》单独利用一个小部分详细论述“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的论断,定位了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在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的重要作用。还分别从创新方向、创新举措和创新体制上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篇4

关键词:新型农民;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7-0047-0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尚面临诸多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面临市场和资源环境等约束的形势严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仍然偏低。因此,只有始终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有效地又好又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新型农民人才的关键素质来培养,把新型农民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大力推进现代化农业的建设。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仍处于粗放型增长方式时期,生产效率不高。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就必然涉及到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转化、推广和应用,让传统农民变为新型农民,即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的新型农民。加快提高农民素质和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创业富民、创新强农。这些就要依靠农业人才的针对性培训工作来完成,依靠农业现代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来完成,依靠农业科研院所对新型农民人才队伍的智力支持、科教扶贫来完成。

第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提高农民群体的文化素质,积极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符合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求的和谐农村文化。因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现在,中国多数农村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物质生活方面的满足基本解决,但是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还远远不足,还必须有一个乡风文明的和谐农村环境,因为富裕不等于文明。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民花钱修庙建坟,求神拜佛,挥霍,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要营造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和谐农村环境,创新和丰富农村业余文化生活,树立现代文明的生活理念,就必须更好落实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使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文化人”。

第三,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同志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多数人口的国家里,农民是否安居乐业对于社会的和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民的日子过好了,素质提高了,广大农村形成安定、祥和的局面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就会更加牢固。”因此,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地稳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关键是涉农人才队伍的建设,包括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涉农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和农村基层组织的党政干部人才队伍的建设。

首先,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型农民的“三农”意识和思想。第一,应不断加强和改进涉农专业大学生的服务“三农”理念的教育和塑造工作。从总体分析,我国涉农专业的大学生的爱农、为农专业思想是符合教育要求的,但也有相当部分学生在此方面有待提高。大学生专业思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毕业就业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涉农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牢固和近期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是分不开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导向作用。一些涉农专业大学生在分配就业中眼光只盯紧“天南海北”等大城市,不乐意从事农业尤其是不愿意到农业一线工作。这些就足以证明,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应积极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爱农、为农专业思想,农村也有广阔的用武之地,农业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树立真心为农村建设的服务意识,向农村和农业长期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党政人才、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涉农专业技术人才人才。第二,不断改进现实的农民群体的“三农”意识和思想。当农村劳动力的广泛流动为城市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同时,也让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推进新形势下的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因此,必须不断向农民宣讲粮食生产对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说明国家的惠农政策,证明农业可以同样使农民发家致富,使更多的农民扎根农村,使更多农民工回乡创业发展,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健康地持续发展。

其次,不断加强涉农专业实用技能的培训,建设一支优良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通过各类农业学校的系统性教育与科技推广等形式的非系统性培训的有机结合,尽快建设起具备农业实用技术的专业科技人才队伍。

中国农村拥有大量的劳动力,如何使其成为真正的人力资源、人才资本,实现有效转移就业,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难点和瓶颈,压力大,任务重。因此,各高等农业院校、职业技术学校等教育机构就应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放在服务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位置,提升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办学水平,加大实施力度,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使他们都能够具有一技之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因为,高等农业院校、职业技术学校等教育机构作为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农业人才和涉农高科技的发源地,是系统培养新型农民的良好基地。各高等农业院校要抓住这次农村发展的大好契机,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教育工程,适时调整符合农村建设要求的专业学科设置,培养出在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的大学生;同时,利用学校的教育优势资源,不断创新针对新型农民的科技职业培训模式,如可结合农业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等六部门共同启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以当前社会用工量较大的制造、建筑、餐饮等二、三产业的需求为目标,开展面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培训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在涉农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应把长期系统教育战略和短期即使培训战术结合起来,既注重具有扎实爱农、为农专业思想的大学生教育工作,又要尽快地提高现实农民的整体科技素质。目前在农村的劳动力中,有相当比例素质不高,例如,近2/3以上的贫困地区劳动力不符合城镇大多数工作所要求的条件。加强对这些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促进其发展农业或实现转移就业,不仅投资少、见效快、效果持续,而且能使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促进新农村的建设和推进城市化进程。同时,建立健全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的有效体制和运行机制,如科技文化捆绑下乡、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一县一业科技示范工程等短期即时培训和农业高新科技推广,可以有效解除当前新农村建设对科技需求的燃眉之急。

开展面向农村的高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和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带头人培养与孵化工程,是当前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以一县一业科技示范工程为例,它就是以高等农业院校为技术依托,对一批具有优势特色资源和产业发展前景的县(市),通过推行科技、教育、产业“三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实行专业对口技术扶持,在每一个示范县(市)集中力量扶持一个在当地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特色鲜明、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县域农业特色产业或新兴产业,以此推进县域经济的更大发展。也就是说,在一些县(市)的区域中,选择一个涉农企业为龙头,以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基地和科技示范基地的作用为目的,以一个实用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核心,以实验为起点,以重点示范引导、带动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以农业经济发展促进所在县(市)工业、商业、科技等的和谐发展。此工程以高等农业院校为主要技术依托,以高校师生为技术推广的同盟军和坚强后盾,以学校送科技进企业、进农村、进农民头脑为主要手段,形成学校与县、乡、村农民的有机互动,实现农业高校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循环。这样的科技支农方式可以有利于集中高等农业院校的优势科技资源,培养涉农企业和农民的自我造血功能,改变了以往对农业扶贫的输血方式。

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篇5

在借鉴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研究基础上,认为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是以技术创新为吸引力的农业技术,在农业科技园区集中、聚合,并以园区为载体进行技术的孵化、示范、推广应用的扩散力共同作用的过程,并解释其特点和产生的动因。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形成动因

一、背景

随着《农业科技园区指南》与《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和《办法》)的出台,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又聚焦了农业科技,并提出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抓好科技创新的建议,这显然会对农业科技的进步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来说又是一次机遇。但作为一定区域内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示范、扩散载体的一种特殊组织,农业科技园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有很多问题都没有解释清楚,其中最重的就是什么是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其形成的动因是什么等问题还少学者研究。这些问题的回答对园区的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

1、农业科技园区的特点《指南》和《办法》中认为农业科技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的载体,是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是现代农业科技的辐射源,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示范与推动作用,这可以说是对农业科技园区的一个宏观描述。之后,有很多相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农业科技园进行过解释。以蒋和平(2004)提出的解释更为全面,他认为农业科技园区就是依据农业科技力量、产业优势、经济发达水平等条件划出一定区域,由政府或其他经济组织投资兴建,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集农业、农机、水利、林业、工程设施等高新技术为一体的技术创新与扩散活动,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展示现代农业科技为主要目标,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投入、集中开发,形成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中试、生产等基地。[1]

2、农业科技园区中技术的特点对于农业科技园区来说,其存在和发展始终都要以农业技术为中心。要界定其技术集聚,首先对要园区的农业技术进行分析。由于农业技术本身具有区域性、效益的时滞性、公共品性等特点,决定了农业技术的获得不像工业技术那样的普适性和及时性。对于园区中农业技术的特点,可以在对其分类的基础上进行认识。第一种是自主开发的技术。该类型技术适用性好,宜于本地推广,但研发投入较多,难度较大;第二种是通过合作开发的技术。有一定的适用性,资源可以共享、取长补短,但园区对技术的自主差;第三种是全新引进技术。此类技术可以节省研发投入、但适用性较差,特别是盲目引进,推广风险大;第四种是引进开发技术。该类型适用性好,但需要一定的研发投入,存在一定风险。技术来源不同,决定了技术类型的差异。在农业科技园区中,农业技术的拥有不会是只有一种方式,通常都是几种技术同时存在。但有的技术能到园区集中,有的不能;园区中有的技术很容易扩散而有的则存在很大风险,所以,想要农业技术在园区产生集聚效应,还须在对园区农业技术特点分析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3、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概述Douglas等(2007)分析了法国和荷兰两个纳米产业,认为技术集聚现象的出现是由具备技术创新的平台、科学协同定位的产业群产形成的创新环境、高水平的技术创新知识源及积极的制度企业家制度激励共同形成的。[2]高思永(2005)在结合产业集聚理论和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集聚的概念,认为技术集聚是指存在一定关联的各种技术创新主体,通过知识、技术、地缘、信息、制度等联系,集群在某一特定区域,从而使各技术创新主体在竞争合作中产生集聚效应,创新主体相互支持、合作、竞争,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各种社会要素反馈互动,形成以集聚为特征的集合,并以竞争合作的方式把区域内的各种创新要素有机地整合起来,在协调创新主体个体绩效的基础上使区域创新系统整体绩效达到最优,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加速发展。[3]黄晖、金凤君(2011)从生产要素的角度把技术要素集聚分为广义和狭义的定义,广义上的技术要素集聚,是指技术要素作为一种经济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发生作用的过程;狭义上的技术要素聚集,是指技术要素作为一种经济要素,在地理上是指直接从一个地方流向另一个地方。[4]而对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直接描述只有王树进(2003),他认为是指先进的农业技术向园区聚合、在园区集成的过程。[6]但他仅描述了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的集中过程,忽略了其扩散对集聚的作用。蒋和平(2008)也曾提到农业科技园区的技术集聚,但没有做出解释。二者都把园区的技术集聚看作是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很重要的问题。以上有关技术集聚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但上述研究多是从工业生产的角度来对技术集聚进行分析,众所周知农业技术与工业技术无论是在研发、推广、流动等方面都是存在很大差异,并且,很多学者在描述技术集聚时,更多的是倾向于技术的集中集成过程。基于此,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文献把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定义为:以技术创新为吸引力的农业技术在农业科技园区集中、聚合,并以园区为载体进行技术的创新、孵化、示范、辐射、推广应用的扩散力共同作用的过程。

三、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的特点

1、系统性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是一个系统的活动过程,每个系统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下图1可以说明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以管理系统和服务系统为支撑,以知识的创新和凝聚为源头,把知识转化为先进的农业技术,最后通过实验、试行过程把取得的农业技术进行推广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系统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相辅相成。

2、多样性(1)内部自发式技术集聚这种技术集聚的特点是园区有自主技术创新的研发机构、组成人员和一定的研究基础。园区内的创新主体为了生存和取得更好的收益,会主动、及时的利用园区内资源进行技术的研发,并主动推动技术在园区内外技术接受者之间时行进扩散,而且这样的有针对性的创新会降低扩散存在的风险,扩散效果好就会进一步激发园区的创新主体的参与创新的意愿,二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系统,其关系如图2所示。(2)内外合作式技术集聚这种途径的特点是园区在研发某些先进技术时,没有相应的条件或者是自主研发是成本较高而从外部引进技术时,但存在于园区外部的技术创新主体发现园区内有充足的创新资源、创新产业环境和制度、及创新的利益,所以就合与园区合作进行技术的创新,其结构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这种方式中园区的边界已经变成了虚线,意即在这种技术集聚的方式中,园区打破边界限制,通过与外部创新主体的合作,双方共享技术创新的成果,这也就决定了其技术扩散的方式与第一种存在差异。这种方式也就是下文所要描述农业科技园区虚拟技术集聚。(3)虚拟技术集聚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不但仅限于园区内部,还要充分利用外界资源,特别是在技术创新阶段。园区的创新主体为了获得更多的创新知识源,要通过学习、交流、人员流动等知识外溢的活动,与园区外的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企业等进行合作,以减少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获取更多的利益,此时园区边界就像一个虚拟的“围墙”,这种园区内外通过技术的联系而进行的集聚过程,就称为农业科技园区虚拟技术集聚,具体可描述为:农业科技园区虚拟技术集聚是在开放式型的园区组织结构基础上,通过打破园区固有的边界,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对农业技术进行研发、创新、推广、共享的技术集聚过程。

3、动态发展性对于园区来说,要想长时间的生存和发展下去,在技术方面就要不断的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园区在区域范围内保持较高的技术水平,而园区的技术扩散的方式、体系也是与时俱进,所以也要求技术集聚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活动。

四、农业科技园区技术集聚产生的动因

1、区位优势理论的引导对于农业企业来说,自然条件的比较优势目前还是很重要的竞争要素,所以如果在某些特定的区域有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自然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就会吸引更多的企业集聚到这里。企业越多经济活动越频繁,有利于相关服务系统水平的提升,加上良好的就业环境,就会吸引更多的人才。人才的集聚可以不断的提高个人的知识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可以持续不断的让农业科技园区产生技术创新成果。

2、技术效益的驱动新的技术在具备高风险的同时,也会带来很高的收益。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经济组织也要取得一定的经营利润,所以会主动的寻求或研发一些新的技术加以扩散,以保证园区的正常经营。

3、技术外溢与技术公共品特性的吸引作为农业技术,本身就有一定程度的公共品性的特性,特别是农业科技园区所在区域存在产业集群效应时,很多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通过有意或无意间的技术外溢,会降低其研发成本,致使更多的相关企业进入到园区,充分享受“搭便车”带来的好处,从而产生滚雪球式的技术集聚。

4、制度的保障和政策的刺激好的制度可以更充分合理的分配资源。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农业科技园区的产生是一个“诱致变迁”的结果。好的技术必须依赖好的制度,很明显,合理的制度有可能让技术的不断更新成为可能,并最大程度提高技术效率。为了改善区域产业经济结构,政策制定部门会设计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来刺激创新拥有者,从而用制度和政策来促成技术的集聚。

五、研究结论

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篇6

一、充分认识建设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的重大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省是农业大省,依靠科技解决“*”问题,实现由传统农业科技大省向高技术农业强省转变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建设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实现新农村建设与科技紧密结合的有效方式,是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问题、造福农民群众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省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紧紧围绕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改善生态的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现代农业、生态产业、乡村社区化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实施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县工程等六大工程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高技术农业,大力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农业科技大省向高技术农业强省的战略转变。

(二)基本原则。

1.品牌带动原则。坚持突出发展品牌农业,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坚持突出发展特色农业,壮大涉农工业,建设特色科技示范县与特色科技产业;坚持突出发展高技术农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信息化。

2.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培育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下简称科技龙头企业),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建设成区域性农产品集散地,培育大宗农产品用户,拉动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坚持标准化带动,推动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3.注重人才和自主创新的原则。坚持培养高技术人才与培育新型农民并重,既要培育和引进能够领军的农业科学家,打造科技创新团队,又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坚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并重,既要狠抓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又要狠抓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造经济效益;坚持因地制宜和突出重点并重,优先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的关键和共性技术支撑问题。

(三)发展目标。以构筑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目标,实施六大科技支撑工程,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支撑和引领传统农村经济向城乡统筹、工农联动、城乡联动转变;获得一批重要创新性科技成果,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等高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普遍应用,建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研发中心和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县,培育一批知名农业科技品牌和知名的科技龙头企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

三、突出重点,实施六大科技支撑工程

(一)实施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县工程。20*年,从省级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资金中一次性安排1000万元,扶持寿光蔬菜种子、金乡大蒜、平邑金银花、沾化冬枣、滕州马铃薯、夏津金秋棉花、郯城银杏、肥城桃、莱芜姜和文登西洋参等10个农业特色创新工程,建立省级企业研发中心,推进优势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打造“一县一业一特色”区域经济和特色经济突出的发展新格局。“*”期间,继续建设一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享受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形成技术、品牌的辐射带动。根据《*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20年)》制定的目标,省重点支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成为科技龙头企业,成立研发中心,承担部级、省级科研任务,提升企业研究开发能力;由省科技厅牵头,制定优先扶持省级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县骨干企业的具体办法,“*”期间重点培育一批涉农企业建设省级研发中心。

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加快农业科技品牌化建设,支持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产品注册集体商标,支持农产品及涉农产品创立中国驰名商标。以科技龙头企业为主体,积极推进农产品科技品牌产业化经营,建立品牌产品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促进品牌农产品安全流通和建立国际化绿色通道。积极研发有利于建立健全品牌农产品安全预警预报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的技术体系,加强农产品品牌的统一使用和管理,加强农产品市场主体的诚信建设和质量体系建设。

(二)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充分利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及各级农业信息平台,推广农业新技术。搭建知识进村入户的信息平台,把用户终端拓展到农民家庭。在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县建设全省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共享和服务平台,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信息联盟和信息共享服务机制,开展农村科技成果信息的标准化收集、数字化表达及整合加工、数据库和网络平台的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开展基于aSp(应用服务提供)模式的农村商业系统支撑技术研究,设计支撑农村便利店的技术方案,开发相关技术平台和软件产品,解决农村商业系统规模小、品种多、进货渠道复杂等问题。争取在“*”期间,建成一批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的达标示范村庄。

(三)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由省科技厅、农业厅牵头,联合省教育厅,研究制订创新体系规划,构建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农机等若干科技创新体系。整合省农科院、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等高校、科研机构的力量,加强部级黄淮海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涉农高等院校要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结合,突出科研重点、特色和品牌,与科研单位和大企业联合,培育一批有优势、有特色及新农村建设中急需的重点学科,建设5-8个重点实验室。支持综合性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增强学科交叉能力。加强全省共享农业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在主导产业和优势领域继续扶持和完善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物改良中心。

(四)实施农业良种工程。继续加大对农业良种工程的财政投入,并用市场机制引入社会资金。加强对课题组的绩效考核,引入竞争机制,培育青年育种学术带头人。组建专家委员会,负责对农业良种工程课题的考核及研究发展战略的制订等。制定农业良种发展“*”规划,以提升农业良种、良法产业化源头创新能力为中心,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技术广泛应用为手段,以大宗优势农业优良品种培育为重点,加快由传统育种为主向传统育种与高技术育种并重,并逐步实现以高技术育种为主的转变,由引进和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育种转变,实现良种与良法配套。

(五)实施农业科技特派员技术推广工程。进一步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机制。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扩大科技特派员下派规模,抓好对接与选聘,提升服务质量,搞好示范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品牌建设,实现农民科技素质、科技成果推广、区域特色产业、农业组织化程度四个突破,形成一批结合基础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动员科技人员深入县、乡,通过“专家+农户”、“专家+企业、协会或中介+农户”等形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努力打造技术推广平台,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建立以国家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村区域成果转化中心等为重点,培育一批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组织。以市和县为重点,依托具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龙头科技企业或农业科研院所,支持发展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在规范的基础上,引导支持一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健康发展。

(六)实施科技培训工程,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省科技主管部门要搭建省级科技培训平台,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近期要以提高县科技部门的科技管理水平以及农村企业技术进步为重点,开展县(市、区)科技管理人员、农民企业家和企业技术人员培训,造就一批乡土管理人才和能工巧匠。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搭建完善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平台,有效整合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建设以各级农民(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依托,以中高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骨干,以企业与民间科技服务组织为补充,以县、乡、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和各类培训机构为基础的全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四、落实保障措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良好环境

(一)制定有利于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业科技政策措施,推动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各级财政要不断调整资金结构,合理配置资源,逐步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投入。

(二)建立推动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新机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利用政策和资金引导全省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服务于*的高水平的公益科研基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公益性科技工作。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建设企业为主体的新农村技术创新体系,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典型引路和示范推广结合的新农村科技项目实施新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应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出租、互换等流转方式,引导土地集中经营,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

(三)抓好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科技示范工作。按照项目、基地、人才统筹安排的原则,在不同地区、单位建立一批省重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样板,发挥科技示范工程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特色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新农村建设急需技术创新工程、农业良种产业化工程、农业科技特派员工程、新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为突破口,优先在省级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县组织建设样板示范项目,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高技术农业。

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篇7

一、准确定位,新思路引领新农村妇女工作

占农业劳动力60%以上的农村妇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妇女的智慧和妇女的创新。能否有效地提高农村妇女的文化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千方百计帮助她们增加收入,关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站在新的高度、以新的思维、新的举措,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机制和城市带动农村、社会各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宣传、组织、教育、服务妇女的工作优势,让她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设新农村这一目标任务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奔小康这一时代主题上来。为此,我们确定了“建设新农村,创造新生活”这一双学双比主题口号,紧贴“发展新农业,培育新农民,创建新组织,倡扬新风尚”,统一思想,明确任务,以实实在在的服务抓好“四新”:

一是推动国策宣传,营造妇女发展新环境。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已颁布11年之久,但在农村,国策意识仍很淡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大国策在农村的宣传力度有利于唤醒广大农村妇女的性别意识、主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有利于提高社会对女性重要性的认知度,有利于提高政府对女性发展的重视程度,为妇女生活、就业、创业、发展营造和谐、平等的积极环境。今年我市将利用召开妇女工作会议的契机,开展“国策进农家”活动,让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走进广阔天地、深入千家万户,激发广大妇女“男女并驾建设新农村”的豪情壮志。

二是延伸组织触角,创建广泛联谊新载体。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化、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妇女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传统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组织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组织形式,延伸组织触角,真正做到“哪里有妇女群众,哪里就有妇女组织”。“十一五”期间,我们将把在城镇探索出的“巾帼团队”、巾帼志愿者这一有效形式,向农村延伸,通过创建女经纪人团队、女能手联谊会等,不断拓展服务广大农村妇女的新载体。

三是加强道德建设,倡导乡风民俗新风尚。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倡导讲文明、树新风、革陋习的现代农村新风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我们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帮助农村妇女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在参与中移风易俗,陶冶情操;引导农村妇女和家庭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节约持家、和谐兴家,全面提升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四是发挥女性优势,创造和谐美好新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表现在经济层面,不仅仅是建新房、原创:修新路,只有改变了陋习、提高了素养、开阔了视野的农民,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决定自己的命运、创造美好的生活。妇联有责任引导好、教育好、服务好广大农村妇女,通过广泛开展“富裕在农家、美德在农家、和谐在农家”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她们在家庭、教育、社交、劳动等方面的特殊优势,营造和谐温馨的亲情、纯洁高尚的友情、宁静安逸的人情,营造安居乐业的人文环境。

二、分类指导,新渠道拓展增收致富新空间

让农民富起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的,也是妇联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妇联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帮助广大女农民拓宽增收渠道,拓展致富空间,过上富裕生活。我们将坚持分类指导,因人制宜,对有创业能力的人,引导她们自主创业;对有劳动技能的人,促进她们转移致富;对有劳动能力的人,支持她们充分就业,努力形成“个个有技能,人人有工作,家家有产业”的生动局面。今年,我们将深入实施“三万”工程:帮助万名妇女转移创业能致富,万名妇女学习培训会技能,万户家庭科技发家有产业。为她们增收致富寻找门路,打好基础。

以创业促增收。创业是农民增收致富最具持续力、推动力的途径。一个人成功创业,可以解决一批人就业、带动一片人增收。我们要大力弘扬自主创业精神、宣传自主创业典型,大力开展创业技能培训,大力培植和扶持一批女性创业项目,营造“千方百计想创业,齐心协力创大业”的浓厚氛围;要加大呼吁力度,主动牵线搭桥,积极为妇女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信息、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和扶持。今年,我市拟在市区繁华地段命名“巾帼创业示范街”,组织她们争创“巾帼示范岗”,让创业女性成为品牌和旗帜。

以转移促增收。我们泰州是一个蓬勃发展、不断扩张的新型城市,致富农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少纯农民,减少农民的直接途径就是让更多的农民走出农村,留在城市,成为新市民。为了完成由农民--市民的蜕变,我们坚持城市农村统筹兼顾,转移就业双管齐下,培训维权齐抓共管,技能培训、政策咨询、信息、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城乡联网,重点开展职业技能、家政服务、法律宣传、安全就业和城市生活常识培训,教会广大农村妇女如何在城市立足、生存、发展,让广大农村妇女转得出,留得住,真正实现向非农产业转移。

以发展现代农业促增收。培养和发展以女性为主体的农村妇女经济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村妇女组织化程度和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妇联要因地制宜,组织妇女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副产品,走联合致富、联合竞争之路。今年我们按照全市“十强争先、百村示范、千村小康”的总体目标,率先创建了10个“新农村巾帼示范基地”,围绕妇女创业、科技致富、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维护权益、扶贫救助、文明家庭、家庭教育8个方面进行规范,统一配备铜牌、电脑、电视等硬件设施,充分发挥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辐射、带动、引导作用。使妇女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蓬勃发展,形成亮点,带动多点,覆盖全面。不少市(区)利用巾帼示范基地的传、帮、带功能,大力开展一村一品培训,形成整村推进的良好格局。

三、培育人才,新队伍注入农村工作新活力

人换思想地换貌。“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把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支撑和源泉。妇联要把提高妇女素质贯穿建设新农村始终,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多层次、宽领域的学习培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素质,打造创业新形象,打造文明新形象。从2006年起,我们泰州将实施“百、千、万”农村妇女人才培训工程,每年培训百名农村女村干、千名创业带头人、万名农业技术骨干,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再通过这一优势群体将知识层层传递,提高整个农村妇女就业、创业、增收、生活的能力和层次。

培育一批政治过硬、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女村官。群雁飞,靠头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好的带头人,妇联要在培养选拔基层女干部中积极呼吁,竭力推荐,选拔出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女村官”。要狠抓基层妇女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基层妇代会主任的自身素质和领导能力,使她们真正成为带领妇女群众科技致富的明白人,成为保护妇女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言人,成为带领广大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引路人。今年“三八”期间,我们围绕“建设新农村,创造新生活,展示新风采”,召开女村官座谈会,编印《女村官感言集》,60多名来自基层一线的女村长、女支书谈吐大方、思维活跃,表达了带领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展示了新时期基层妇女的形象风貌和丰富内涵。市委朱龙生书记为《女村官感言集》欣然作序。

培育一批勇闯市场、致富有门路的女能手。女能人是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是培训的重点对象。各级妇联要有的放矢,广泛开展营销、网络等知识培训,帮助她们提高创新、创优本领,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增收的“领头雁”;要深入开展“科技人员、女能手、女农民”的科技连环结对活动,帮助她们提高种养殖技能,成为带头富、带领富的“二传手”;要鼓励、扶持女能人创办民间科技服务组织、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把它建成广大农村妇女学技术、学本领的“实习地”,带领更多妇女共同走上致富路。

培育一批适应发展、紧跟时代的新型女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培育新型农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要求,培育一代有理想、有作为的新型女农民是各级妇联组织的责任。要对农村妇女积极开展文化教育和实用技术等普及型培训,开展法律、法规、政策培训,增强她们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能力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今年,我们将通过开展“四个一到农家”活动,帮助广大农家女找到一条致富门路,掌握一门技能技术,订阅一种书籍报刊,学会一种文体爱好。引导她们“离开麻将桌,出门学技能”,让广大农村妇女会种田、会上网、会打扮、会生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

四、整合资源,新力量搭建服务妇女新平台

农村妇女工作面广、量大,各级妇联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潜在资源,整合社会资源,借劲使力,互动联动,搭建教育培训、科技示范、信息服务、项目入户和扶贫救助等工作平台,有效地为城乡妇女的发展服务。

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双学双比活动领导小组的协调作用,把妇女培训列入各级财政、农业、科技、教育、林业、科协等部门工作计划,充分发挥部门优势,通力协作,共同推进农村妇女整体素质的提高。今年,我们采取“走出去培训,敞开门学习”的方式,分期分批组织妇女去昆山、上海等地参观学习,拓宽视野。

整合扶贫资源。要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不动摇,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创新扶贫形式,加大扶贫力度,建设扶贫开发的长效机制。鼓励经济薄弱村妇女自主创业、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积极为贫困妇女牵线搭桥,寻找脱贫门路。今年我们将积极探索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思路,组织“和谐泰州结伴行”爱心牵手结对活动,通过组织社区与乡村,巾帼示范岗与新市民,五好文明家庭与贫困户,社会妈妈与春蕾女童、城里妈妈与乡下妈妈广泛结对,营造互帮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发展的和谐环境。

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篇8

摘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文化繁盛。文化建设高潮是重大战略部署,具有广泛感召力。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调动积极性,自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推动社会进步,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关键词:大众文化自觉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4文献标识码:a

古往今来每个伟大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一个民族觉醒首先是文化觉醒,一个国家强盛离不开文化支撑。在文化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应当增强公众的文化自觉性,主要措施如下:

一加强社会主义诚信文化教育

良好信用对市场经济纵深发展有极大推动作用。从根本上说,道德建设才是信用保障的治本之策。与法律相比,道德具有自发性、持久性和传统性等特点,其约束力和影响力更为深远。法律约束要发挥作用,必须与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等相结合。由于道德和法律在制约方式及作用路径上的不同,决定了道德发挥作用最终关节点是个人道德机制,这取决于个人是否形成正义性的价值观、荣辱感与良知。道德奖惩往往侧重与名誉相关的精神价值,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的社会评价和内心自省的自我评价发挥作用。道德不仅维护具有法律效力地约定,也维护人们日常的一般约定。道德调节的范围和人群远超过法律,可能会使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经常成为信用的主体或客体。法律通过明确规则外在强制力和惩罚,在客观上会减少人们失信的投机性,但不可能覆盖所有关系。市场体系不完备,主体自我约束差,就需要在法律基础上,通过道德得自觉自律性,维护经济信用,感召自觉诚信。

道德要求个人主观约束自律,在考虑和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但市场经济不能自发产生良好道德。所以应从系统社会工程培育自觉守信意识。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一定要形成一套清晰而确定的善恶观,只有在这种善恶观支配下,市场主体在自己的经营活动中才能确实做到抑恶扬善。应利用社会舆论褒奖诚实守信者,谴责背信弃义行为。

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全方位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提升全民道德认知,形成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自律道德行为的社会氛围。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赖于社会成员的认可支持,只有当社会成员认识到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并达成共识,道德建设各项目标才能顺利实现。这不仅是一个道德教化过程,更是优良道德观念和行为获得普遍认同,形成良好舆论环境的过程。

社会能够通过道德评价来扬善抑恶,促进全社会道德水平提高。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要保证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将教育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尽可能采取灵活多样方式,发展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增强道德教育的形象性与吸引力,促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良好互动,增强教育活动实效性;还可通过创新方法,教育引导社会成员在面对道德是非时学会判断,面对道德困惑时学会取舍,面对道德冲突时学会化解,碰到挫折和压力时学会心理调适。

二科技创新与学习型社会文化建设

一个国家的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中华文化历来包含鼓励创新的丰富内涵,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世界近现代史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便来自科技创新。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和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时代,有无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有无竞争力以及竞争力是否能够持久的关键。

人作为文化的存在,其创新能力必然有赖于创新文化的培育和塑造。因此大力开展创新文化建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氛围。这就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探索社会运行规律、历史演进和人自身发展规律,增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建立新型的价值体系,为人们提供认识生活、体悟生活意义的向导。

科技创新与学习型社会文化建设,就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要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发扬创新精神,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政策法制环境,适应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的科技政策,加强科技领域特别是高科技领域中的立法工作十分重要。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设立国家贡献奖制度,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激情活力,增强中华名人的世界影响,扩大中华文化知名性。

科技是知识的发现发明和运用,教育是对知识的传播与对人的培养,要切实加强国民教育事业,展开面向全民的素质教育,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优化教育结构,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发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教育。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发展面向全社会的终身教育、全民教育、思想教育。尤其要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强化学生身体素质教育,重视审美教育,促进学习与劳动相结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更多更好的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从而逐步实现建设学习型社会目标。把自我价值的实现融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重点加强农村公益性文化建设

农村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首先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时,要引导农民树立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观念和文明意识,更新观念,冲破落后传统观念束缚,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紧迫感。通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创建活动,推动引导广大农民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发展创业市场竞争生态等意识,营造生机勃勃、富于创造、勇于进取的农村思想文化环境。

第二,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需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的科学和教育事业,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为农民提供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推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活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倡导新风,普及农村适用技术和文化知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第三,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基层文化服务能力。大力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创作更多适合农村和农民需要的精神文化产品,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发展农村文化,培育农村文化专业户,丰富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加大教育特别是农村和基础教育的投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和改善教育品质,适当调整教育结构,把农村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在教育投入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上,制定刚性指标保障教育公平。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基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服务能力。增加高质量教育供给惠及广泛人群,确保农村和低收入家庭孩子享受高等教育权利。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而农业科普期刊是面向基层农民群众,宣传和普及农村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工具。农业科普期刊在现阶段不具备经营开发性事业发展能力,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推动服务三农的出版物出版发行,重点出版物出版工程,重点支持和培育一批以服务三农为主的出版单位,增加农民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通俗读物品种数量。赋予农业科普期刊传播科技知识进行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职能,参与文化进村科技入户等富民工程。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实施农业科技提升行动,以提升农业科技支撑引领能力核心,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促进科研攻关由跟踪模仿为主向自主创新转变,技术推广由注重单项技术应用向系统集成技术应用转变,农民培训由注重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

四大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人类世界正进入信息网络化时代,表现出它特有的新质,难免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传统法律和伦理的调控界线。比如网络虚拟化,使人们可以放任自由随心所欲,但同时出现信任危机受骗上当时有发生,有种诚信观念上的失落感。高科技所带青少年犯罪年龄越来越小,人们缺乏应有的同情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于是在当今这种经济化科技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人们渴望责任和诚信价值观的回归,以促进社会心理世界更加趋于符合时性,更能表达深切价值理解,更深体现全面人文关怀。针对已经出现的规范模糊或真空状态,我们亟待建立起新确定性。

这要求我们充分重视和发挥大众传媒特别是互联网的载体作用,为人们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起好导向作用。网络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网络环境,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去占领网络阵地,把互联网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根据特点采用暗示方式,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教育,使网络成为“第三课堂”。开设网上论坛、电子信箱,设立有关服务热线,正面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在坚持原则下尽可能多采用暗示教育方式,使客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应该接受内容。请专家学者参与开设网上主题论坛、主题讲座。利用网站的BBS和网上聊天室,开展网上调查征文在线交流。通过实时互动交流,了解人们最新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正确引导人们明辨是非,养成良好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在网上建立思想政治工作阵地,促使人们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大胆吸收人们加入到网络思想教育队伍中,在参与教育工作的同时,实现自我教育,这样日积月累,一定能够起到水滴石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

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篇9

关键词新型农民;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培训;山东临沂;河东区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13-0390-02

农村经济依托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而农业产业化需要新型农民来完成。传统农民文化素质低、经验型思维、因循守旧、没有积极地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乐于转变观念,高瞻远瞩,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投入到农业产业化中来,才能严格执行农产品生产操作规范、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创造出畅销国内外的品牌农产品。因此,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临沂市河东区是一个农业大区,总人口4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5万人,农村劳动力22万人。全区耕地面积2.47万公顷,是山东省重要的优质粮食、蔬菜生产和加工出口基地。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达5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1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29家、区级50家[1]。建设标准化农业生产基地6666.67hm2,特种动物存养量230万只,形成了脱水蔬菜、肉食加工、木柳工艺、苗木花卉、特种动物养殖加工五大农业支柱产业,实现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临沂市河东区培养的大批新型农民。

1新型农民的含义

新型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从经济学角度看,新型农民就是“农商”。传统的农民是农夫,农夫与自然经济相契合,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自己消费,是一种典型的自然产品经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农夫变成了集体经济式生产队成员或者公社社员,然而,其劳动产品依然不是商品,是计划产品,“卖公粮,交余粮,剩下的分口粮”。这个时期的农民依然是农夫,只是从自然产品经济转变为计划产品经济,从个体农夫转变为集体农夫。而农商不同,是一个新的范畴,它是现代农民的经济学意义表述。农商反映了一个新的经济关系,是一个通过市场配置资源,以需求指导农业生产,以新产品引导市场,并以商业活动为舞台的新生产者。新型农民不仅仅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更是综合各种要素的新生产者,是农村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是集经营管理、生产示范、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农村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经营的新一代劳动者,是市场经济中最有生机与活力的市场主体[2]。

1.1新型农民要有文化

有文化是新型农民最基本的要求,主要指农民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有文化还包括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自觉遵纪守法,是反映农民整体水平的基本素质,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和思想道德水平,也就没有新型农民。我国4.9亿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接受过农民职业教育的不足5%,我国15岁以上文盲人口3/4分布在农村[3]。低素质的传统农民严重影响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如在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时,很多农民没有诚信的市场观念,在市场价格高于合同价格时不履行合同义务,使企业叫苦不迭。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如何提升农民素质,培养和造就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已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2新型农民要懂技术

懂技术是指新型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农业科学技术基础。只有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被农民所掌握,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使更多的农民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产业化程度越高,对懂技术的新型农民需求量越大。懂技术的新型农民能够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1.3新型农民要会经营

会经营是指农民具有一定的市场意识,具有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新型农民要掌握基本的农业经营管理知识,树立品牌意识,以市场为导向,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传统农民开拓市场意识低、获取信息渠道窄、抗风险能力较弱,并且他们普遍存在着“从众心理”和“看样行为”[4],先进农业科技成果很难被转化应用,阻碍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训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先进的质量意识、积极的创新意识,能够敏锐地捕捉农村经济发展中各种商机的新型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2培养新型农民的意义

农村经济要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最终还是要靠科技解决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国家政策方面,历来重视农村经济发展,每年一号文件都是针对农业下发。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取消农业税等一大批涉农税种,适时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发展特色农业,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国家投入方面,逐年增加农业投入(2009年中央安排资金1230亿元对农业进行补贴),继续进行粮食直补,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提高补贴标准;实现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良种补贴全覆盖;扩大油菜和大豆良种补贴范围,实施油茶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覆盖到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实施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政策。目前支持农村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政策、国家资金投入都已到位,剩下的就是依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来完成繁荣农村经济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河东区通过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为重点,以农业教育培训机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支撑,培养造就了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河东区农村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必须以建设新农村为首要任务,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着力点,把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作为根本途径,依靠培训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3培养新型农民的措施

农业人口占河东区总人口的93.7%,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没有新型农民,就没有农村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就没有农村经济的振兴。打造河东“半壁江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就是培养和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把传统农民培养成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新型农民是一项系统工程。临沂市河东区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力求针对性,讲究灵活性,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新型农民培训。

3.1中专层次培训

以培养农村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结合百万中专生培训计划,进行中专层次专业技术培训。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对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领域的职业农民进行培训,把他们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重点培养村级干部、专业户、农民合作组织骨干等,先后发放中专毕业证书1242个,发放绿色证书1.6万个,组织培训农民3.2万人次。为新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培训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土专家、田秀才。

3.2本、专科层次培训

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和农业龙头企业干部的素质为目标,广泛开展本、专科层次的培训。以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实施网络教育为主,充分利用大学的优质教学资源,结合当地实际,帮助临沂市河东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经济发展排头兵。

3.3“富口袋、富脑袋”双富培训

以培养创业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富口袋、富脑袋”的双富培训工程。结合临沂市河东区农村经济发展实际,以培养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创业型农民为目标,将经济强村支部书记、务工返乡人员及经营、加工、种养大户等,组织选送到高校进行知识更新和创业培训。造就一批农村创业能手,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带领周围群众一起创业致富。

3.4先进实用技术培训

以加快农村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为目标,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结合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新能源沼气建设等项目实施,向农民推广了小麦精播、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小麦氮肥后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集约化养殖技术、特色高效农业生产技术等。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市场意识,带动了一大批示范户,促进了全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为临沂市河东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繁荣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5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

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目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2006~2008年临沂市河东区连续3年实施了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阳光工程,共承担了700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转移就业率达99.4%。阳光工程的实施,既实现了农村土地以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流转,建立了产业化生产基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又实现了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高素质新型农民发挥了主体作用,通过土地依法自愿有偿的流转、标准化生产操作以及病虫害的合理防治,实现了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那些不守信用、不按标准化生产、乱用剧毒农药的低素质农户必将被农业产业化所淘汰。农业产业化不仅需要新型农民,也造就了新型农民,农业产业化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5]。

3.6品牌意识培训

以打造品牌农业为目标,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以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为契机,争创农产品知名品牌,培养农民品牌意识。在扩大推广优质品牌的同时,通过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的检测监控、生产基地的环境保护等全程质量控制,培育了“沂平”牌番茄、“长虹岭”牌草莓、“玉湖”牌莲藕等大批知名农产品,由此带来的丰厚利益也使品牌观念深入人心。临沂市河东区多措并举,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充分发挥了他们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新型农民凭借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勤劳致富,创出自己的一番事业。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农民的总体素质会越来越高,农业产业化将会踏入发展快车道,农村经济也将迎来繁荣的春天。

4参考文献

[1]刘占仁.加快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径[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2):1-6.

[2]熊云飚.对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训的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1):96-99.

[3]邹宝群.培养新型农民以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J].现在农业科技,2008(23):306-309.

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篇10

[关键词]福州市;农业科技;现代农业

[作者简介]刘平,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统计局农调队长,统计师,研究方向:人口与农村政策,福建福州,350007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13)01-0038-0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丰则基础强。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二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产出效率提高。依靠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更多的要素来提高农业产出,最终必然会导致要素边际报酬递减,使要素投入产出效率降低,产生无谓浪费,不利于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因此,科技进步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14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其中2012年“一号文件”则聚焦农业科技。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对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科技的内涵

农业科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农业科技是指农业自然科学技术的应用,包括农业基础研究技术和应用技术;广义的农业科技除了包括狭义的农业科技的全部内容外,还包括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农机化发展水平、农业劳动力素质等软科学技术的应用。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农业科技进步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农业发展目标,如提高农产品产量、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改善生态环境等而采用科学技术所取得的进展。农业科技不是一个单纯的农业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农业经济问题,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农业科研带来的技术进步提高投入要素的生产效率和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从本质上提高农业综合产出能力[1]。

二、福州市农业科技发展的特点

近年来,福州市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坚持“依靠科技、发挥优势、确立支柱、突出特色”的思路,健全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强化科研创新,狠抓成果推广,科技兴农取得了可喜成绩。其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有:

(一)科技环境得到优化

1.政策层面。近几年来,福州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对加快福州农业科技的发展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2.技术层面。近几年,福州市先后开展了农村科技建设年、“十百千”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千名科技人员下基层”等活动,充分发挥市科技局、市科协和市老科协“三位一体”大科技服务工作机制优势,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步伐。

3.服务平台层面。福州市注重农业科技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的实施。通过开通“12396、110”惠农科普电话热线,在《福州科技网》开设“三农”实用技术、科技疑难解答、成果推介、专家服务等栏目,组建科技专家服务队,建设福州科技之窗等措施,形成较为完善的全市科技服务体系[2]。

(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福州市坚持产学研相结合,鼓励并支持农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全市逐步形成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具备研发能力的龙头企业为主的农技创新推广体系。目前福州市已经在畜禽、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花卉、竹木、水产养殖等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科研经验,再加上与台湾农业科技合作平台的建立,都为福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也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科技基础。2011年,福州市生产高新产品的企业达1016家,实现高新技术总产值2039.8亿元,拥有科技活动人员19.9万人。其中,涉农企业27家,科技活动人员1580人,产值5.4亿元。与上年比,涉农企业总产值增加0.6亿元,增长38.8%。

(三)科技推广硕果累累

“十一五”期间,福州市注重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2011年,全市共实施农业科技推广项目423个,有32项农业科技成果获得部、省、市科技奖项,评出福州市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奖87项和农业系统优秀农业科技成果33项。2011年,全市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2%。其中大棚蔬菜设施农业发展到7,8万亩,产量达25.6万吨。目前,福州市共建成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基地和农业行业技术中心39个,省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9家,市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80家。全市已建立90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78个农业科技示范乡镇、208个示范村、102个示范企业,培育了2782户农业科技示范户和4000多名各类科技致富带头人、经纪人和创新创业人才[3]。

(四)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

据有关数据测算,当前农业科技对福州农业发展的贡献率达55%。“十一五”期间,福州市坚持以农为本,立足为农、重农、兴农和强农,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的有力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农业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是助推现代农业进程。按照“大产业、大基地、大龙头、大品牌、大物流”的总体思路,发挥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二是加速农业结构调整。“十一五”期间,福州市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林牧渔结构趋于合理。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从2005年的30.33∶2.41∶16.41∶50.33变为2010年的26.23∶2.58∶13.19∶53.05。形成了以水产、畜牧、果蔬、食用菌与茶叶、花卉与竹木等为主导的区域特色产业。三是增加投入产出效益。全市积极建设并形成沿海三大水产品加工业产业群,在永泰、闽清、闽侯形成了李、梅、橄榄产业集群,为下一步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发展奠定基础。四是提高机械化水平。全市通过着力改进生产技术,大力推广机械化作业,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2011年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5.2%,全市农业机械拥有量4.6万台,总动力134.6万千瓦,比上年分别增长2.6%、1.3%。五是提升品牌知名度。2011年,全市累计有效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企业达72家,有效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达66家、124个产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达31家、产品96个;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企业5家、9个初产品和37个加工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6个,居全省首位;部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7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个。福州茉莉花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18.27亿元,列2011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茶叶类第四名。获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8个,福建名牌产品5个[4](p92~104)。

三、福州市农业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福州市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但是,与全国及世界先进水平相比,福州市的农业科技还存在较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一)农技人员缺乏

福州市从事农业科技工作人员不足,尤其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匮乏。目前,福州市每万名农业人口拥有科技人员数不到6人,低于全国8人的水平,而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超过50人。农业科技人员人力资本含量低,复合型的高新技术人才相当缺乏;农业科技人员的专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加工、经营管理、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人才严重短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普遍存在知识老化、专业技能落后等问题。

(二)科技投入不足

福州市农业科技投入主体为财政,有限的财政科研经费每年也只有30%用于农业科技项目和农业科研。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不足,致使农业科研机构、教育、推广部门经费紧张,步履艰难,极大地影响了全市农业科研工作的开展、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农业科研水平的提高。

(三)成果推广不快

农业技术推广是促进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环节。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0%~85%,其他如英国、法国、德国等也在50%~60%,但福州市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左右,低于全省40%的水平。这意味着全市近70%的农业科技成果研制出来或引进后被束之高阁,未能及时得到推广应用,因无形和有形损耗而丧失其价值。这种农业科学研究的无效输出,造成了全市本来就很紧缺的农业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5]。

(四)服务平台欠缺

2011年,福州市在基本单位名录库农业服务业经营单位中,各类乡镇农业服务站(中心)占总单位数的10.7%。此类单位的农技服务投入和人员工资大多来源于财政拨款,农业服务与技术推广带有行政性组织网络的性质,与市场的结合度不高。有部分农业生产户认为,“政府扶持的,不一定是农民想要的;农民需要的,政府服务机构不一定能满足”。在入库农业服务业经营单位中,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占总单位数的36.5%,其中专业服务型合作社在各类合作社中的比重为14.9%。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是组织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以及销售,为社员提供的服务内容更多的还是在农产品以及农业生产资料议价合作方面,服务的层次较低。

四、加快福州市农业科技发展的几点建议

根据福州市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和重视农业科技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加以解决,才能保证福州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抓宣传,着力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

正确的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提高农业科技重要性的认识,深刻领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实质,切实把握农业科技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等特性,加快农业科技改革步伐,贯彻落实好各项农业科技发展政策措施。要全面加强农业科技宣传工作,进一步抓好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等方面宣传,进一步重视对农业科技先进示范户、示范村、示范乡镇的典型推介,在全市营造浓厚的农业科技发展氛围,着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二)抓培养,努力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关键,高素质人才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保障。一要积极引进农业科技优秀人才。围绕传统农业优势,以产学研对接为平台,加强与国家、省级农业部门、科研院所、涉农高校合作,尽快建立福州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引进农业科技优秀人才搭建平台。二要大力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进一步优化农业科技发展环境,在种业创新、农艺技术融合等方面培育造就福州市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建立健全农业科技领军人才的评价、选拔与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并为农业科技领军人才提供政策、资金等支持。

(三)抓投入,抓紧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

加大投入是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的动力。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要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二要拓宽社会筹资渠道。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制定投资农业科技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民间投资者的积极性,让社会筹资成为农业科技投入的有效补充,实现农业科技投入多元化。三要探索市场运行模式。农业科研单位要改变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拿钱搞科研的做法,充分利用政府对科技成果、新产品和农业技术服务等政策,根据技术市场的需求确定科研课题,寻求投资主体,促进农业技术的产业化发展。